2020年多地中考作文题+专家解析出炉(备考趋势)

合集下载

河南省2020年中考语文试题分析及备考建议

河南省2020年中考语文试题分析及备考建议

中考语文试题分析备考建议2020年河南省中考语文试题坚持“稳中求变,变中求新”的原则,以《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为命题依据。

根据“课标”,全面考查考生在语文学业方面达到的水平,促进考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注重考查考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整体来看,试卷难易适中,没有偏题、难题、怪题,注重考查考生对语文知识的积累、理解与运用能力,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探究能力,渗透对“语言”“思维”“审美”“文化”等语文核心素养的考查。

试题体现了语文课程目标的整体性和综合性,对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考查也有机地渗透在具体的考查内容中。

一、命题理念及特点1.坚持以《新课程标准》为命题依据,契合对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

2.坚持能力为重、强化能力培养,着重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重价值观引领,坚持立德树人的基本导向。

3.注重从运用的角度考查学生语言与文学、文化积累。

注重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考察知识的运用,注重用学科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4.注重语文与其它课程及生活实践的联系,加大内容整合力度。

突出知识间的内在关联性,将知识按照问题情境的逻辑关系和思维脉络的有序性整合在一起,加强综合应用能力的考查。

5.减少了“是什么”的问题,增加“为什么”“怎么样”的问题,不仅考察思维的结果,更考察思维的过程。

注重学生思维的发展和提升。

6.体现了语文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创新性的特点。

7.强化了写作时对文体属性的要求,注重文本写作方法和写作意图的探究。

二、试题分析及备考建议第一版块:积累与运用(一)试题分析第1题:字音题,今年的字音题考察方式由往年对多音字、形近字字音的比较转变成对常见字音的拼音认读考查。

考查的数量由往年的24组词语减少为12组词语,增加了12个拼音。

考查的依然是以常用字中的多音字、有形近字的形声字、受方言影响易读错的字为主,其中多音字5个,超过三分之一。

比之往年,此题降低了识记性基础知识考查的难度。

最新2020年河南中考语文作文题目解析及优秀满分作文

最新2020年河南中考语文作文题目解析及优秀满分作文

最新2020年河南中考语文作文题目解析及优秀满分作文危机,是我们常常会遇到的一种状态。

它是潜伏的危险,是严重困难的关头。

然而,危机也是机遇和希望的结合体。

当我们面对危机时,我们需要捕捉机会来化解危险,需要怀抱希望来克服困难。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都会遇到各种大小的危机。

我曾经经历过一次危机,那是在我参加一次重要考试前的一天。

当时,我突然生病了,高烧不退,身体非常虚弱。

我感到非常害怕和绝望,因为我知道如果我不能参加考试,我的努力将会白费。

然而,我没有放弃希望。

我告诉自己,我一定要克服这个困难,参加考试。

我请假了一天,好好休息,同时积极配合治疗。

经过一天的休息和治疗,我的身体状况有了一些好转。

第二天,我还是有些虚弱,但我坚持去参加了考试。

虽然我在考试时感到非常辛苦和困难,但我没有放弃。

我尽力发挥自己的水平,尽量回答每道题目。

最后,我成功地完成了考试。

虽然我的成绩并不是很理想,但我为自己的坚持感到骄傲。

通过这次危机,我深刻地认识到了困难和希望的关系。

在面对困难时,我们不能被困难所吓倒,而是要积极寻找机会来化解危险。

同时,我们要怀抱希望,相信自己能够克服困难。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危机中开辟新的格局,取得成功。

范文二危机是生活中不可避免的一部分。

面对危机,我们应该如何思考和认识呢?危机,是潜伏的危险,是严重困难的关头。

然而,危机也是机遇和希望的结合体。

在我看来,危机是人生的一种考验,是我们成长的机会。

在我成长的过程中,我经历过许多危机。

其中最令我印象深刻的一次是在我准备参加一次重要比赛时。

在比赛前一天晚上,我发现自己的准备不足,心理产生了巨大的压力。

我开始怀疑自己的能力,害怕失败。

这个危机让我感到非常困惑和无助。

然而,我没有选择放弃。

我意识到,危机是成长的机会。

我开始反思自己的问题,并积极寻找解决办法。

我主动向老师和同学寻求帮助,虚心接受他们的建议和指导。

我努力研究,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

最终,我成功地参加了比赛,并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2020年至2024年广东省深圳市中考语文作文命题特征分析

2020年至2024年广东省深圳市中考语文作文命题特征分析

2020 - 2024 年深圳中考语文作文命题特征分析及2025年中考语文作文备考建议2020 - 2024 年深圳中考语文作文题目及简要分析1、2020 年《见证美好》:分析:这是一个充满正能量且贴近学生生活的命题作文。

题目中的“见证”强调学生作为观察者、体验者的角色,要写出自己看到、感受到的美好事物。

“美好”的范围很宽泛,可以是生活中的温馨场景、人与人之间的真挚情感、社会上的善举等。

该题目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积极面,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让学生在写作中感受生活的美好,同时也能考查学生对生活的观察能力和感悟能力。

2、2021 年《这创意,让我激动不已》:分析:此题目关注学生的创新思维和独特体验。

“创意”可以是学习上的新思路、生活中的小发明,也可以是对某个问题的独特见解等。

“激动不已”则突出了创意给学生带来的强烈情感冲击。

这个题目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展现自己的创新能力和对新鲜事物的感受力,同时也考查学生是否能够将自己的情感体验通过文字准确地表达出来。

3、2022 年《是你,让我超越了平常的自己》:分析:“你”是题目的关键,既可以是人,如老师、父母、同学等给予自己帮助和鼓励的人;也可以是某件事、某种精神品质等。

“超越平常的自己”体现了一种突破和成长,学生需要通过具体的事例来阐述“你”是如何让自己在思想、能力、行为等方面得到提升和超越的。

该题目注重学生的自我成长和他人对自己的影响,引导学生思考人与人、人与事物之间的关系,以及这些关系对个人成长的意义。

4、2023 年《把学到的用起来真有意义》:分析:强调学以致用的重要性。

“把学到的用起来”要求学生回顾自己的学习经历,思考所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真有意义”则点明了文章的主题方向,即要突出学以致用带来的积极影响和价值。

这个题目引导学生将学习与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知识运用能力,同时也考查学生对学习意义的理解和思考。

2020年抚顺市、铁岭市中考语文卷作文题解析及范文点评

2020年抚顺市、铁岭市中考语文卷作文题解析及范文点评

2020年抚顺市、铁岭市中考语文卷作文题解析及范文点评三、写作(满分60分)28.请从下面两个文题中,任选其一,按要求作文。

题目一:请以“这份深情无法复制”为题目,写篇文章。

【分析】本题为全命题作文。

从题目中的“无法复制”可以看出“深情”的独特性。

生活中很多深情是无法复制的,如父母爱你的方式以及表达方式各有特点,老师对不同性格的学生关心与爱护也是不同的,找出这些“独特”性,写出深情背后不一样的表达。

文体上应选择记叙文,从生活中选取真实的材料,表达自己的真挚感情或真实感悟。

创作时,可借鉴如下思路:把命题中的“这份深情”限定为“母爱”。

首段采用类比的手法,以自然风景的可以复制,音乐的可以复制引出真情的不能复制,而这份真情就是母爱。

主体部分写人叙事,从生活中选取典型的事件,把母爱直观化,具象化。

可以选取一件事,也可以为了丰富文章内容选取多件事,如选多件事,应注意内容上详略的安排。

末段总结全文,表达对母亲的感激之情,与首段相呼应,使文章结构完整。

【例文】这份深情无法复制毕业前最后一节课。

老师说:“你们再看看书,我再看看你们。

”根据小林漫画改编的这幅漫画,虽然画面内容并不复杂难懂,却颇耐人寻味,留给人们的是深深的感动和难以复制的深情。

“你们再看看书,我再看看你们。

”折射出的是期盼。

虽然是最后一节课,老师也不忘提醒同学们“再看看书”,这正如孙中山先生“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的遗训般,体现了老师对同学们在中考中取得佳绩的期盼。

毕竟,中考对很多学生而言依然是改变命运的重要途径。

老师在最后一节课上依然希望同学们能够临阵磨枪,尽力补上自己的短板。

“你们再看看书,我再看看你们。

”折射出的是关爱。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

”这是流传许久的诗句。

如今,激烈的社会竞争让每个学子在学业上都不敢松懈,每个同学课桌上如小山般的复习资料见证了自己主人的勤奋。

身为老师,一定是看在眼里、疼在心里。

最后一节课,老师再看看同学们,就是对同学们的心疼与关爱。

山西省2020中考语文 考试题特点评析、解读2020命题趋势

山西省2020中考语文 考试题特点评析、解读2020命题趋势

稳中求精求新选拔导向并重——2020年山西省中考语文试题分析山西从2020年冬开始加大中考改革力度,不断拓宽思维格局,注重知识的综合性与贯通性,精巧设题,努力实现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整体转型。

在持续5年的中考改革后,山西语文试题已基本实现转型,并在全省引起了极大反响,更是在全国语文中考中有了一定的标杆作用。

2020年的中考试题命题形式更多的是照顾了所有学生,题型较为常规。

下面结合山西往年中考语文试题,对2020年山西语文中考试题的继承性和创新性做以具体分析。

一、基础部分山西语文中考从2020年开始变革,基础部分的考点设计没有固定的题序,考点灵活,一题中会涉及多个考查点,且基础部分的考点会在阅读或其他部分中渗透,目的就是引导考生对知识的灵活运用、综合运用。

1. 1题默写。

2020年的默写题仍延续2020年的15分,考查范围只锁定在新课标规定的古诗文61篇。

(在ppt中呈现2020、2020的默写真题)(2020年山西1题)(2020年山西1题)1.默写(15分)(1)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2)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3)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4)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5)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6)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7)《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比喻新颖传神,是传诵千古的咏雪名句。

(8)“酒”在古代诗词中很常见,如李白《行路难》中“金樽清酒斗十千”,范仲淹《渔家傲》中“浊酒一杯家万里”和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中“酒酣胸胆尚开张”。

(9)选择以下其中之一,默写省略的文言句子(不含标点)《答谢中书书》“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四时俱备。

”《桃花源记》“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渔人甚异之。

”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项目变化分值2020年默写题是15分,从2020年开始,山西默写题的分值递增到15分,往年均是10分。

2020年山西中考语文试题分析与解读

2020年山西中考语文试题分析与解读

2020年山西中考语文试题分析与解读2020年山西中考已经结束,本文将对语文试题进行分析和解读。

2020年山西中考语文试卷是在特殊时期下的一份试卷,命题上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严格以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为准。

试卷采用“一核六纬四手段”的命题思想,以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为出发点,更加有效指引初中语文教学,体现了语文的人文性、科学性、工具性与实践性。

试卷继续以“读”贯穿全卷,读写紧密结合,紧扣时代脉搏,贴近现实生活,关注学生成长过程。

整体上还是稳中有进,稳中有变,稳中有新,有很多亮点。

其中,第一题是一幅书法作品《学无止境》,题目任务指向是说“考试是一件事情,而研究是一生的事情”。

考查点还是要求辨识书法文字,考察学生的识字认字能力,符合课标中的要求。

作为传统文化的书法知识,从2016年以来一直保存到现在。

古诗词默写把古诗词放在了真实的任务情景中,这是今年山西中考命题的一种新手段。

以美为主题,让美源于自然,驻在心间和跨越时空,同学们在美中去读文品诗词,考察了《诗经》的自然美,XXX的秋天美和XXX的边关美。

整体而言,把美变成了既是一种具体的,也是一种抽象的事物,体现命题者在考察传统文化基础上有一种欣赏美的眼光。

让语文回归传统,回归真实的生活情境,欣赏美,体验古诗词的美,让新时代的美育教育理念落实在教育教学中。

试题以具体任务活动为导向,注重学生在真实生活情境中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疫情防控常态化下,试题彰显出家国情怀。

2020年春季,同学们在家研究,创设了云端系列活动,考察了短语结构类型、词性、名著导读和写小评论。

在这些活动中,同学们研究了传统文化,歌颂了中华悠久历史,讲述了中华故事,致敬了红色经典,特别是赞美了抗疫英雄。

这些活动符合当下背景,贴近生活实际,同学们也很熟悉,很容易上手。

在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下,注重情感体验,第6-7题的《鸟儿从不担心脚下的树枝》是一篇富有哲理的小短文。

这篇文章比喻人们就像是一只鸟儿,需要有足够的努力,不断尝试和从失败中反思,才能拥有自己的翅膀。

2020江西中考语文试题分析

2020江西中考语文试题分析

2020江西中考语文试题分析整体情况分析打开2020年江西中考语文试卷,我似乎闻到了试卷中所散发的浓浓书香,篇篇经典瞬间沁入了我的心田。

我想,这是命题者送给考生的最好毕业礼物:书香陪伴成长,经典浸润人生。

2020年江西中考语文试卷秉承“稳中有变,变中见新”的特点,聚焦语文核心素养之“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四大语文学科素养——注重“语言建构与运用”,强调“文化传承与理解”,凸显“思维发展与提升”,关注“审美鉴赏与创造”。

整张试卷没有偏题、难题和怪题,以“立德树人”为核心,体现出浓郁的文化色彩和浓厚的人文精神,彰显出明显的江西卷特色。

(一)考点分布2020年江西中考语文试卷考点一览及对语文核心素养的落实(二)命题原则1.坚持基础性原则。

中考语文试题依据课标要求,既注重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考查,也注重思维过程、思维方法和思维能力的考查。

杜绝设置偏题、难题和怪题。

试题难易度、区分度合理。

2.坚持稳定性原则。

2020年受疫情影响,语文试题特别在稳定性上下了足够功夫。

全卷整体结构不变,板块仍为“语言知识及其运用”“古诗文阅读与积累”“现代文阅读”“综合性学习与写作”四大部分。

与2019年所呈现的变化相比,今年力度小,难度比上年略有降低。

3.坚持科学性原则。

试题紧扣核心知识、关键能力、文本核心价值设题,题干表述简洁明确,参考答案与评分标准详实。

4.坚持经典性原则。

语文试题所用语料多从经典中进行选材,让学生时刻回望我们的前辈曾经走过的路,与传统不间断,不隔膜。

从整套试卷看,即使词语使用、病句辨析这类题目,也力求从经典作品中选材。

5.坚持时代性原则。

语文试题所用语料也有一部分从2020年的报刊上选取,能很好地反映时代特色,与当下生活接轨。

6.坚持公平性原则。

语文试题所用语料既能反映传统文化与时代特色,又兼顾城乡学校的差别,确保试题的公平性。

试卷中文字所展示的生活,是每个人都知晓的,不存在城乡之间、男女之间的差异性。

2020大连中考作文题目解析(含范文)

2020大连中考作文题目解析(含范文)

2020 大连中考作文题目剖析(含范文)打造中考优秀考场作文的四大技巧技巧一:拟好抢眼的标题郑板桥在总结自己的创作经验时说:“题高则诗高,题矮则诗矮,不能不慎也。

”文章的标题仿佛一个人的眼睛,应该有着传神的魅力,画龙点睛的功能。

并且,考场阅卷,阅卷老师也经常凭着标题判断你的作文可否跑题,因此在文章拟题上下一番功夫,好好包装一下,显得特别必要。

好的标题既要显示文章的主旨,又要奇特不落俗套,要做到这两点,方法很多。

你能够运用制造悬念法、点化诗文歌词法、借用修辞格等等。

但无论哪一种方法,都必定有来自平时生活学习的积累,积累多了考场上才会产生灵感。

因此,备考阶段应注意多阅读报刊,多看电视新闻,有意识的积累一些鲜活的标题,供自己借鉴。

技巧二:成立运思标志考场作文在结构上应巧妙安排,全查问虑,给阅卷者以思路清楚,结构平均,行文慎重,文气贯串的感觉,防备信马由缰,拖拖沓拉,让阅卷老师理不清行文思路,抓不出要点,从而产生厌烦的感觉。

这就要求考生注意运用特色标志显示自己的运思。

成立行文标志的方法也很多,你能够运用题记、后记,占有醒目的“要路津”; 也能够分立小标题,形成丝丝入扣的递进式片断组合; 也能够开头百字内快捷的点明题旨,中间各自然段用开头句或结尾句点明要义,结尾段收束全文,再次凸现主旨。

无论运用那种方法,便于阅卷老师快速掌握思路,读懂内容,那才是我们的最后目的。

技巧三:注意扣题点睛考场作文阅卷,时间短,任务重,决定了阅卷老师只能泛读,不能够全部精读细看。

适应这种阅卷特色,考生应特别注意扣题点睛。

在写讨论文或抒情散文时,考生应该注意有意识的在文章内容流转交汇之处,不失时机的点明题旨,回扣题意,这样才会大大加深阅卷者对此份作文“中心明确”“中心突出”的印象。

写作记述文或小说、戏剧等文学作品时,尽管作品的主旨能够暗合题意,但为保险起见,也应该有意识的用光亮的“点睛”之笔来升华文旨,提示阅卷老师,自己的文章是紧扣题意来写的,防备因委宛而以致误判。

天津市2020年中考语文试卷作文题目解析及范文

天津市2020年中考语文试卷作文题目解析及范文

天津市2020年中考语文试卷作文题目解析及范文我曾经很烦恼,因为我总觉得自己与别人格格不入。

我不喜欢与人交往,总是一个人默默地待着。

但是,有一天,一个人的微笑改变了我的一切。

那个人是我的同学,我们之前并没有交流过。

但是,她的微笑让我感到温暖和欣慰,我开始主动与她交流,也开始主动帮助别人。

这个微笑让我改变了自己,也改变了我的生活。

我曾经很孤独,因为我觉得自己与同学们格格不入。

他们似乎都有自己的朋友圈子,而我总是一个人。

但是,通过不断地调整自己,我开始与同学们建立联系,也开始参加各种社团和活动。

这些经历让我感到很充实,也让我更加自信。

我曾经很焦虑,因为研究总是让我倍感压力。

我觉得自己很难跟上别人的步伐,也很难达到父母和老师的期望。

但是,通过不断地努力和反思,我开始找到自己的研究方法和节奏,也开始慢慢地提高自己的成绩。

这些经历让我明白,只要努力,就一定会有收获。

经历了这些,我明白了一个道理:不要害怕改变自己,不要害怕走出自己的舒适圈。

只有不断地调整自己,才能走出阴郁,心中充满阳光。

谢谢你的微笑,让我明白了这一点。

我与你相遇是在一个连续下了多天大雨后的早晨。

湿漉漉的空气中弥漫着一些隐晦的气息。

我骑着自行车漫不经心地走在上学的路上。

刚走到那条小河边,我便惊呆了。

昔日上学必经的小石桥已被污浊的河水冲得面目全非,只有高高的木桥还完好无损的屹立在河岸。

那木桥是用两排原木做成的,是一座我平时空着走过去都胆战心惊出一身冷汗的桥。

我呆呆地站在桥头做着最后的抉择。

还差十分钟就要上课了,我做了一个连我自己也不敢相信的决定,扛着自行车过桥。

我用力搬着自行车扛在肩膀,踏上了桥,开始的十几米还比较轻松,我手不抖腿不颤地走了过去,可将要到了桥中间时,我却感觉腿似乎在发抖,手也开始颤抖,颤颤巍巍的我感觉自己好像风中的枫叶,飘忽不定,手脚已不听使唤,想着慢慢退回去,但是我连转身都困难,真想把车扔到河里。

就在这时,我突然感到背上的重量似乎轻了不少,一看,是您,您面带微笑从我手中接过自行车,矫健地推到了对岸,我当时充满了感激。

名师写中考作文:2020年中考语文作文试题详解(成都卷、兰州卷)

名师写中考作文:2020年中考语文作文试题详解(成都卷、兰州卷)

名师写中考作文:2020年中考语文作文试题详解(成都卷、兰州卷)2020年成都中考作文:阅读艾青的这首《盼望》作文题目盼望文/艾青一个海员说,他最喜欢的是起锚所激起的那一片洁白的浪花……一个海员说,最使他高兴的是抛锚所发出的那一阵铁链的喧哗……一个盼望出发一个盼望到达2020年成都中考作文:阅读艾青的这首《盼望》,以《出发》或《到达》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不少于600字;②自选文体,自定立意(诗歌除外);③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作文解析诗人艾青的一首抒情而富有哲理的小诗,给成都考生带来了一丝清新,一种思考,更带了一个广阔的写作空间。

出发,和困难较量;到达,领略成功的喜悦。

对考生来说,都是颇有体验,有话可说的题目。

01读透诗歌,明确方向。

这首小诗是很生活化的,很容易进入情境,其间的深刻意蕴也是容易理解的。

两种盼望是海员的不同感悟,折射出不同的道理。

没有出发就失去了期待与奋斗,没有到达就失去了对凯旋的庆贺和认可。

二选一的命题指向决定了考生要选择易驾驭,好表达的方向进行立意写作,切忌面面俱到,失去重心。

02叙中见理,彰显个性。

诗歌的小故事也给了考生一个暗示,讲好中国故事,讲好身边故事,因而将其处理成记叙文是最为稳妥的选择,写人记事,穿插抒情(说理)定会写出考场佳作。

立意构思时可结合选定主题进行追问,为何出发?遇到什么?怎样战胜?从而使叙事具有情节性和画面感,更为重要的是在思辨中形成自己鲜明的个性。

03精选素材,脱颖而出。

出发与到达,贯穿漫漫人生,浸透整个社会。

既可是自身经历的一件小而有意义的事,也可是国家民族在发展中的重大历史选择,与时代、与社会紧密联系,并以小的切入口表现,是考场作文的基本技巧。

亦可充分运用阅读所得的间接材料来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思维深刻,见解独特,是跳出“千人一面”陈窠的绝好方式。

范文出发文/彭辉家乡流传着“少不入川,老不出蜀”的俗语,我欣喜于生活在这物产丰富、气候宜人的天府之国。

河南省2020中考语文 试题特点评析、解读2020命题趋势

河南省2020中考语文 试题特点评析、解读2020命题趋势

平稳中蕴含创新——2020河南省中考试题特点评析、解读2020命题趋势河南省中考语文命题一直坚持稳中求变,变中出新的命题原则,遵循课标精神,兼顾本省教学实际,注重考查学生的语文基本素养,关注学生的精神成长。

2020年河南省中考语文试题完全符合这一精神。

下面从试题继承与创新两个方面逐板块略作分析。

一、积累与运用1.积累与运用部分字音、字形、古诗文默写多年来稳定考查,分值保持了2-2-8分不变,命题细节调整不大,2020备考必须作为重点,确保不失分。

(1)第1题字音辨析选择题近9年(2020~2020)除2020~2020两年外,7个年份基本都保持了2020年的考查形式,且均以多音字、同音形近字和同音异形字的考查为主。

(2)第2题字形辨析选择题近9年(2020~2020)也保持了稳定考查,9个年份基本都保持了2020年的考查形式,2020年起开始出现三字词的考查且延续至今。

(3)第3题古诗文默写近9年(2020~2020)也保持了稳定考查,考查范围均为2001版《课标》要求背诵的50篇;2020年涉及的5篇古诗文《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爱莲说》《过零丁洋》《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4篇都是近5年的未考篇目。

2020中考将按照《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0版)》的要求划定范围61篇。

河南中招古诗文默写比较出彩就是主题型默写,涉及的小话题有:2020:明月千里寄相思 2020:为祖国效力是大漠边关永恒的歌2020:时间都去哪儿了 2020:化无情之物为有情-化无形之物为有形2020:读书四境界 2020:借物抒情-思念与牵挂2020:借酒抒情言志 2020:修辞能使诗句灵动隽永2.第4题名著阅读近4年(2020~2020)都是简答题,仍旧是“故事情节”与“人物分析”两大考查角度,《西游记》与《水浒》已经固定成为必考的两本名著。

值得一提的是,2020年名著阅读首次考查两篇童话(《夜莺》《渔夫和他的妻子》),且要求对两篇童话写出“‘常读常新’的阅读感受”;这道试题的意义在于,强调阅读的个性化体验,唤醒阅读在个人精神成长上的独特滋养。

2020浙江各地中考语文作文及点评

2020浙江各地中考语文作文及点评

---------------------------------------------------------------最新资料推荐------------------------------------------------------ 2020浙江各地中考语文作文及点评2020 浙江各地中考作文及点评今天, 2020 年浙江省中考拉开序幕。

今年是特殊的一年,这是取消考纲后的第一次命题,而且全省统一在一个时间考试。

同时,这届学生是使用统编语文教材的第二届学生。

如果说去年是第一次探索,那么今年在命题评价方面,哪些理念会进一步深化,哪些新的理念会出现,仍值得我们期待与关注。

今年浙江中考语文会给我们带来哪些新的思考?中考作文有什么新动向?2020 杭州中考作文题目写一封信作文题目根据学生回忆,今年中考作文大致这样:马上就要进入高中,成为新高一的学生,你对新社团有什么期待?请写一封信给负责社团招生的张老师,可以讲述你有关爱好对故事,也可以讲述建立某个社团对设想。

你可以加入社团,也可以建立一个新社团。

署名:杭晓舟日期:2020 年 6 月 26 日作文点评采访了杭城名师,他们说,今年的作文还是比较简单的,属于写作任务情景,任务是写一封信,而信的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相关,可以视为生活情景和写作情景相结合,体现写作为生活服务的理念。

1/ 19社团活动,现在各个学校基本都设置,学生都有体验,与学生的生活相关,每个学生都会有话可说。

无论是写加入社团,还是创建社团,其实都不难。

如果写的是加入社团,其本质还是在写自己,讲述爱好的要求有事情。

讲故事,需要特别关注意图,不仅要考虑表现自己的爱好,同时需要考虑交际意图,即书信的目的。

如果是选择创建社团,实际是在考查学生的说理能力,逻辑思维能力,以及他们的思想深度。

把它说好,就需要具备以上能力。

说理,能否说透,逻辑是否清晰,看问题是否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和认识,这就见功底了,作文的高下也就在这些方面体现出来。

黑龙江齐齐哈尔市、黑河市、大兴安岭地区2020年中考语文试卷作文题解析及范文点评

黑龙江齐齐哈尔市、黑河市、大兴安岭地区2020年中考语文试卷作文题解析及范文点评

黑龙江齐齐哈尔市、黑河市、大兴安岭地区2020年中考语文试卷作文题解析及范文点评四、写作表达(第29题,共50分)“谢谢”,是世界上使用最频繁的,也是最温暖的词汇。

谢谢亲人,朝夕陪伴,倾情以待谢谢挫折,激人奋进,促人成长;谢谢阳光,普照万物,宽厚无私……请以“谢谢”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1)请将题目补充完整并抄写在答题卡上。

(2)诗歌、戏剧除外,文体不限,文体要鲜明。

(3)表达真情实感,不得套写、抄袭。

(4)文章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

(5)字数不少于600字。

【分析】本题是命题作文。

在生活中,总会有一些给予我们帮助的人,让我们在寒冷的冬天感到温暖。

让我们在迷茫的时候找到前进的方向,让我们在无助的时候感受到力量,所以我们要对这些人表示感谢,感谢他们对自己的照顾和帮助。

以此打开思路即可。

谢谢的对象根据提示“谢谢亲人,朝夕陪伴,倾情以待;谢谢挫折,激人奋进,促人成长:谢谢阳光,普照万物,宽厚无边……”可以是:人、精神品质或物。

选择好感谢的对象,然后围绕这个对象与自己之间的接触选择合适的材料,事件宜小不宜大,采用以小见大的写法,来表达对他的感激之情即可。

此题适合创作记叙文或抒情散文。

再现场景,刻画人物,一定要重视细节描写的作用。

细节描写,可以是一句简短的话语,可以是一个细微的动作,可以是一个微妙的表情,细节描写是为了刻画人物形象,表现人物心理情感,目的要突出,不能为了细节而细节。

【范文】谢谢你的帮助你不伟大,你不善言,你总会在我迷惘的时候,送来帮助,不大,却暖暖的。

你看着刚刚走进中学大门的我,笑了。

彼时小小的双肩背着小小的书包,脸急得通红,我竟把学杂费不知道丢哪里去了。

你不急不恼,温和地笑,带着几分爱怜。

你嘴角的弧度那么温存,像彩虹上最甜美的一角。

你摸摸我的头,轻轻地说:“不慌,没事。

”那天的阳光浓似花生油。

我记得你先拿钱帮我垫上,然后再对我一笑。

你的眼神让我相信,你的帮助,真诚,暖人。

陕西省2020中考语文 试题特点评析、解读2020命题趋势

陕西省2020中考语文 试题特点评析、解读2020命题趋势

稳中求新——2020陕西省中考语文试题特点评析、解读2020命题趋势陕西省中考语文命题一直坚持稳中求变的命题原则,试题材料贴近学生生活,体现时代特点,关注社会热点,关照价值取向,寓涵人文精神并兼顾教材差异,难度适中,题型有所创新。

2020年,我省初中毕业生有34万多人。

语文毕业学业考试试卷采用一卷制,由积累和运用、综合性学习、阅读、作文四部分组成。

主客观试题比例合理分配提高了考查的效度和信度。

下面从试题继承与创新两个方面略作分析。

一、继承性1.重视双基,强调对语文学科基础工具性内容的考查。

第1题考查字音,第2题考查字形,第3题考查词语意思的理解,第4题考查经典诗文默写,第7题【活动一】中考查学生汉字规范书写的能力。

2.在兼顾不同版本教材的前提下,注意课内外内容的有效衔接。

①第4题经典现代诗文默写兼顾了苏教版和人教版相关篇目《沁园春雪》《雷电颂》《背影》。

②第7题【活动四】中“押韵”这一知识点在人教版教材中多次提及。

③第23题作文题目“我的老师”,兼顾了苏教版和人教版的魏巍的《我的老师》和海伦·凯勒的《再塑生命》。

23.按要求作文。

(50分)题目:我的老师要求:①文体自选;②不少于600字;③不要套作,不得抄袭;④不得透露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等相关信息。

【特别提示】①文中如需涉及所在区(县)名,一律用“秦岭区(县)”代替;②文中如需涉及学校名称,一律用“陕西三秦中学”代替;③文中如需涉及老师姓名,一律用“姓+老师”代替,如“王老师”。

3.坚持能力立意的思想,着重考查了学生语言运用能力、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注重考查发现、探究问题的能力和筛选提取整合信息的能力。

①在综合性学习中第7题【活动二】考查学生图文转换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活动二:明“服之仪”】仔细阅读下面的表格,回答后面的问题。

(2分)对中学生着装取向的认可度的调查统计表在对“中学生着装取向的认可度”方面,学生与老师有什么不同?请简要概括。

四川省2020年中考语文试题分析(2020) 新人教版

四川省2020年中考语文试题分析(2020) 新人教版

2020年四川省中考语文试题分析及2020年中考备战策略2020年四川省中考试题以《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为指导原则,各地州市自主命题,试题的难易度、题型、题量及分值比例均相差不大。

试卷主要考查语文基本能力和素养,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对个别考点有所调整和侧重,现代文阅读选材语言优美、情感真挚、思想深邃,重点突出核心考点的考查。

作文基本不设置审题障碍,淡化文体要求,倡导写真情作文、生活作文,其中德阳延续了大小作文的样式。

一、2020年四川省(人教版)中考试题分析(一)试卷结构2020年四川省各地州市语文试卷整体结构分析从上述表格可以看出,四川各地州市的中考试卷整体结构相对固定,题量科学合理。

语文知识积累,大多占试卷分值的12%—22%,阅读的综合考查占到全卷的32%—47%,作文分值占据了整套试卷分值的1/3左右。

(二)2020年四川省各地州市语文试题总体特点1.“稳”,各地州市延续2020年的基本结构,无太大变化。

2020年各地州市的中考试卷保持了一定的稳定性:一是试卷的结构“稳”,由“语文知识积累”“口语交际与综合运用”“阅读”“写作”等构成;二是试题的题型“稳”,由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等构成;三是分值“稳”,各地州市中考试卷的分值与往年基本保持不变,但在个别考点的分值上有一定变化。

2.“新”,注重基础知识和能力的考查。

一是选材“新”,试卷中的“成语使用”“病句辨析”“口语交际与综合运用”“现代文阅读”等材料大多选择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材料来设题,具有鲜明的人文性和思想性;二是题型“新”,在语文核心考点的考查上,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用喜闻乐见的形式为载体进行考查;三是写作“新”,2020年中考试卷作文题型涉及命题作文、半命题作文、材料作文、话题作文和其他形式的作文,立意上紧密联系学生生活实际,让学生有话可写,有情可抒。

3.“变”,各地州市试题考点灵活,体现一定的创新性。

一是考查形式的“变”,如对字音的考查,有单一的选择题,有辨识成对读音正误,也有结合语段综合考查等,形式灵活;二是考查内容的“变”,2020中考试卷中最大的特点是突出对乡土文化、传统文化的考查。

2020年武汉市中考语文试卷评析及备考方向

2020年武汉市中考语文试卷评析及备考方向

2020年武汉市中考语文试卷评析及备考方向2020年武汉市中考语文试卷评析及备考方向按照教育部提出的“立德树人、服务选才、引导教学”的命题基本原则,试题尊重语文的学科本质,尊重学生生活时代的特点、尊重学生的学习特点,尊重生命的成长规律,发挥了正确评价、合理区分的功能。

试题体现出如下特点:一、坚守立德树人原则,落实育人价值。

试卷设计过程中精选命题素材,引导语文学习关注时代生活大事件、关注社会的变化与进步、关注个人的精神成长等方面。

如:语言的积累与运用考查素材涉及抗击新冠疫情、北斗系统的成功布阵、城市排水系统明渠改造等社会生活大事,阅读素材涉及对读书的思想方法的探索、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与传承、对建设良好生活空间的思考,写作题的素材关注人对担当的理解、对责任的思考等问题,旨在让学生感受生活的点滴对心灵成长的滋养,促进精神成长,完成自我塑造。

二、激活知识文化积累,变为语文素养今年是教育部统编版教材的第一批使用者使用教材三年后的第一次终结性考试,为落实教育部对语文教材的使用原则和语文考试命题的指导原则,语文试卷做了适应时代需要、考虑学生需要、落实教材需要的调整。

在原本的基础上,强化语文学科的知识积累变为语文素养的意识,更加重视语文学科中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

特别是对古诗阅读和名著选读的考查,选择有营养的阅读素材,考题设计立足于对理解能力的考查,以引导学生既尊重课本知识源头,又不落入死记硬背的窠臼,灵活运用自己的知识积累,将知识积累转化为学科素养,从热爱阅读、广泛阅读逐步走向深度阅读,提升文化品位。

三、树立大语文观意识,用好生活资源。

试卷设计上,着力于考查学生在生活中运用语文的能力,引导语文学习重视实践能力的培养,这一点与目前教育部对语文教学所引导的方向是吻合的。

设计者努力打通观察和思考、阅读和写作的通道,让学生能全方位理解在生活中学习语文的价值。

如:综合性学习、口语交际,关注后疫情时代人们的生活方式的变化,紧紧抓住时代大事件下人们的改变,通过观。

2020年全国各地中考已考作文题目解析

2020年全国各地中考已考作文题目解析

2020年全国各地中考作文题目解析(一)上海上海人喜欢吃甜食,以《有一种甜》为题,直击打上海考生的味蕾。

既有一定的限制条件有利于考生个性化表达,又有效地考察了学生思维。

“甜”既指味道的甜,又指心里的甜美,产生“甜”的感觉的,一定是作者“我”——即文中要“我”,“我”可以是事件的参与者,也可以是人和事的旁观者。

这个题有着较高的思维含量,如果一味地叙写“甜”,赞美甜,往往得不了高分。

考生们可反向思维,欲写“甜”,先写“苦”,在面对艰难困苦时如如何坚持不懈努力的,惟如此,成功后才会倍加甘甜。

作为初三考生,其生活体验大都囿于学校、家庭、科技馆、旅游胜地等地,但其中所能体现的情感、所能表达的主旨却是无限的。

中考作文所写之“事”,重要之处是一定要有“我”的亲身经历和真实感受。

它可以是“我”看到的、“我”听到的、“我”做到的,更重要的是“我”有所感触有所思考的。

这也符合近几年上海市中考作文命题所要求的趋向自我生活体验和心理感受、关注中学生的心理成长历程的要求。

这个题目选材空间很大,避免了大家扎堆儿写新冠疫情,可谓独具匠心、新颖别致。

(二)浙江绍兴18题为小作文,“发言稿”属于应用文写作范畴,考生可依据“建议”介绍漫画的主要内容和漫画的主题,拟写时注意口语化,该题的靓点是设题的情境化。

19题为大作文,一个材料下设计三种作文样式体现了命题组的独具匠心。

材料中“花能入选”是因为它的独特(或早、或久、或迟),做人也如此,找出自己的特点,发挥自己的特点,将特点变为特长,就会绽放属于自己的风采。

书信、投稿(文学作品)、演讲稿,三个题目都在向高考靠拢,任务驱动式作文应该是今后的命题趋势。

(三)浙江温州与绍兴一样,该题也属于任务驱动式写作。

以“笔记”为话题,指向考生们最为真实的生活,意在引导学生通过写作来整理和反思自己的学习方法。

“分享”“劝说”“提供信息”三个写作目有明确文体要求(依次为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该表格创设了一个支架,从选材、构思、立意等方面给出“参考”,供有需要的同学选用,降低了难度。

广东省广州市2020年中考语文试卷分析及2020年中考趋势预测素材 人教新课标版

广东省广州市2020年中考语文试卷分析及2020年中考趋势预测素材 人教新课标版

广州市2020年中考语文试卷分析及2020年中考趋势预测2020年中考语文试卷的卷面仍然沿用近几年的三大板块--基础、阅读、写作。

2020年广东省中考语文试卷题型大致与2020年的试卷相同,难度较去年略有下降,紧扣考纲要求,体现课程改革的精神,在注重基础知识积累的同时加大了对语言运用能力的考查力度,强调语文课程与社会生活的联系,注重语文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在弘扬人文精神的同时,在"守正"与"创新"之间,做出了大量有益的探索。

这套试题在考试的内容和形式方面,又形成了以下特征:一、注重基础、回归课本,强化语言运用的表达能力。

试题的基础部分遵循考试大纲的要求,字词、修改病句、古诗文默写等基础题目,设计难度不大。

文言文考查实词、虚词及词法。

这些内容都来自课本,文言文《岳阳楼记》内容的考查也紧扣课本内容出题,都是学生比较熟悉的内容,这套题直接涉及课本内容共有六道题,分值为三十二分。

可见,今年中考语文试卷体现了回归课本、强化基础的命题思想。

分值所占的比率是相当高的,这对于教学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

二、关注社会、关注生活,注重个性阅读感受。

阅读部分注重学生对文章整体的感知、理解和领悟能力的考查。

命题注重文本的理解,内容概括到文章词句的含义的分析,旨在引导学生读懂文本,强调个性的理解和感悟,有利于考查学生的探究能力。

现代文阅读的选材为说明文、叙事散文,选出与时俱进、文质兼美。

说明文题为《"毒胶囊"有多毒?》,材料内容积极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点问题,关注生活实际是今年这年这套试题的另一特色,体现了学习语文是为了在社会生活中运用的最终目的。

关注社会、关注生活在第一部分基础的语用题中也表现突出,如第3题B项关于《舌尖上的中国》的介绍,引导学生从材料中理解,中国文化的"软实力",这不仅考查了病句修改这一知识点,还考查了学生对社会的关注程度;说明文阅读中的第12题"根据文意,谈谈我们应该怎样理性对待胶囊类药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年多地中考作文题+专家解析出炉(备考趋势)今年各地的中考作文难度如何?是否保持了一贯的命题趋势?专家又是如何点评的?今天,我们汇总了2020年已经新鲜出炉的13地中考作文题,和专家的点评。

这些点评对于孩子理解今年的中考作文题目,了解各地的试题风格,打开写作思路都有很好的帮助,一起看看吧!专家点评012020上海中考作文题目:有一种甜题目:“有一种甜”要求:(1)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

(2)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

(3)不得抄袭。

华师大二附中语文高级教师孙彧:这个题目延续了上海近几年中考作文的形式,题目简洁凝练,贴近学生生活,重视“走心”,让每个考生从自己的生活、经历、情感中提取、表达。

题目的关键词是“甜”。

从狭义上看,食物的各种味道:甜、酸、苦、辣、咸,“甜”是其中的一种;从广义上看,“甜”亦属于人生百味中的一种。

无论是食物之味,还是人生之味,“甜”都是由人品出来的,对同一件事物、事件,不同的人品出的滋味是不一样的。

“甜”字前面的“有一种”引导学生写出个性、写出新意,写出对生活的独特体验和深入思考。

“甜”的对立面是“苦”,生活中“甜”和“苦”看似有明显区别,实际上又是有所关联的。

苦尽甘来的“甜”是令人难忘的,由苦到甜的过程能促使自我精神的成长,是人生的宝贵财富;有的事情目前来看还是“苦”的,可是“苦”中带“甜”,虽苦犹甜,泪光中有微笑;有的事情目前来看令人尝到其中的“甜”味,可是甜中有苦涩、有值得人反思警戒的东西。

可见,今年的题目呈现了生活的丰满、厚重,充满了思辨性,可以反映出考生情感体验的细腻度,更可以考察出他们对生活认识的深广度。

从写什么和怎么写来看:这个题目可以写一件事,也可以围绕“甜”写多件事。

如果写一件事,则在叙事的具体生动性上有更高的要求,如描写方法、叙述方式的运用上可以更加灵活、多样。

如果写多件事,则需注意它们应共同指向“一种甜”,否则文章就会显得散漫杂乱,在详略布局、重点确定、结构层次上亦要多些考量。

考生可以写自己亲身经历的事,如学习过程、运动比赛、校园活动、家庭生活中发生的事,也可以写周围的同学、父母、街坊邻居身上发生的事,还可以放宽视野,关注广阔的社会,写社会生活整体或其中某一群人通过众志成城的艰辛努力突破了困境、获得了进展、取得了成功。

叙事终究是为了立意服务,立意是文章的灵魂。

无论写几件事,写什么事,写哪一种甜,最终都会归向这篇文章到底想表达什么,你的思考是什么。

考生可以在叙述中凸现对“甜”的认识,也可以在文末通过抒情议论的语句得出结论,若能留有余味,启迪深思则更好。

从感受走向感悟,在体验中思考,在思考中加深体验。

总体而言,这是一道好写,但是区分度也较高的题目,在让每位考生都有话可说的同时,又给予不同层次的考生以足够的思维空间。

022020杭州中考作文题目:给老师写封信你即将升入高一级的学校,希望参加新学校的社团活动,使自己的校园生活丰富多彩。

假如学校已有你感兴趣的社团,就申请加入;假如学校目前还没有符合你兴趣特长的社团,就申请创建一个新社团。

请从上面申请的内容中任选一项,给新学校负责社团工作的张老师写封信。

可以讲述有关你某项爱好或技能的故事;也可以陈述你申请的理由和相关设想。

要求:(1)统一署名“杭晓舟”,时间“6月26日”;(2)600-800字;(3)不出现真实的校名和师生姓名。

沈仁红杭州师范大学人文学院教育实践硕导点评:今年中考作文题不难,一封自我推荐信,谁都可以有话说。

但要得漂亮分则需注意:是信,就要眼里有阅读对象,要有真诚推荐自己的叙述感;是一封自荐信,就要立足于自荐的目的工作,迅速理析出自己的特质;既然是自荐,还要立足于对自我的了解,客观地叙述、自信地肯定;当然还有关于书信的格式、文学写作的优美等等。

2020年这个题目,让我们看到了杭州市中考,对于六万多学子的宽容,题目一见放松大家都有话说,却又颇具评分的区分度。

区分的同时,也体现了文理思维综合素养的方向和要求:因为是自荐信,是要向对象去说明介绍,并且尽量能够说服对象,这就比通常的作文有了更高的逻辑表达要求;这样的题目,也体现了“关注成长、做好自我、尽量发挥”的生命观,体现了如何于团体中去寻找自我价值的集体观。

自己创建社团也可,这就又结合了,整个社会发展正日益重视的创新与创意。

可谓一举多得,出题不可谓不用心。

032020绍兴中考作文题目:三选一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一般庭院面积有限,花能入选,必有合乎人意的条件:或因为开得早,如梅;或因为开得久,如月季;或因为开得迟,如菊。

好的文字总能引发我们的无限联想与思考,请运用所给材料,从下面三个写作任务中任选一个作文。

(1)写一封信劝导表妹。

(读初二的表妹最近很苦恼。

她总觉得比不上人家,长相平平,没有才艺,学习成绩也不亮眼。

尽管老师再三肯定她善良诚恳表现好,但她依旧觉得自己是班里的丑小鸭。

你决定写封信劝导她。

)(2)向《文苑美文》杂志“妙笔生花”专栏投稿(3)准备一份国旗下讲话的讲稿要求:①若写书信可用“表妹你好”开头,亦可省略署名和日期②角度自选,文体自选,题目自拟。

③不少于600字,如写诗歌不少于16行。

③不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

著名作家章月珍点评:今年的中考作文结合王鼎钧的《一朵花》的话是一个要点,千万不能撇开这段话,但这也不是重点,只能是一个引子,或者说是喻体。

我觉得这也有2019年浙江高考作文的影子。

首先用花园和花的比喻来做引子,从而得出一点感悟,最后由花写人,我们该怎么做。

以花喻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不必自卑,人生总有适合你生长的土壤,只要你是一粒种子,终会生根发芽开花结果的。

所谓天生我材必有用,这个“材”就是你的特长,你与众不同的地方。

今年的绍兴中考作文题规定了三种文体。

一个是书信体,一个是文学体,一个是演讲体。

第一个是书信体,书信体的对象是表妹,所以要合乎表妹的情况和口气,劝说她认识自己的特长,然后扬长避短,这样人生依然有精彩。

第二个是文学体,给《美文》杂志“妙笔生花”栏目投稿要注重文字的优美性和形象性,这很重要。

而国旗下的演讲的对象是全体,所以文章要朗朗上口,简明扼要,更要声情并茂,引起共鸣。

这三种文体的作文,无论写哪个,都得从花的可取之处入手,或者与可取这个中心相联系。

形式和文体可自主选择,但都离不开可取之处这个中心,劝自己的表妹也是围绕着这个中心去结构成篇的。

虽然三个题的文体各不相同,给了学生充分发挥的余地,但估计那些平时只会死搬硬套的学生可能会感到不知所措。

比较去年和今年的绍兴中考作文题,我觉得都在引导学生要有一种正确的价值取向。

只是去年的是呼唤理智,而今年的则是强调修己。

特别是今年的作文给学生提供了更大的写作空间和更多的写作形式。

学生也有了更多的写作自由,命题者是稳中求变。

出题者的意图一是引导立人立德,让自己有所为,战胜自卑,活出生命的独特,也就是活出生命的厚度,以德传香于世,成就一道独特的风景;二是引导学生要全面掌握各种文体的写作,尤其是注意语文知识的应用性。

同时让学生由自然的东西思考自己应该怎么做。

题目虽然有点限制的,但相信阅卷老师在批改的时候估计会放宽一点的。

今年的绍兴中考作文题更注重情境和比喻。

情境式是需要把王鼎钧的话运用到具体情境中去。

而比喻式是以花园、花等为比喻来说理。

跟往年相比,今年的形式新了,且有一种比喻的前提。

我看了今年杭州和宁波的中考作文题,再联系绍兴的中考作文题,觉得近几年中考作文命题有更注重运用和更注重自我价值思考的趋势。

042020宁波中考作文题目题目:自己决定1.我们常常会遇到这样的情景——“怎么办?”......"自己决定。

"请你以“自己决定”为题写一篇文章,可讲述经历,可阐述观点,也可以进行文学创作。

要求:(1)自选文体(诗歌除外);(2)文章不少于500字;(3)不要出现含有考生信息的人名、校名、地名等。

2.请你写一则100字左右的推荐语,向阅卷老师阐述你刚写的文章《自己决定》的一到两个亮点。

钟艳:自己决定才是成长纵观近几年的宁波中考作文,今年的文题依旧沿用情境化出题形式,亲切朴素,材料通俗易懂,不给考生设置立意障碍,同时不失思辨。

作文中给出的:“怎么办?”“自己决定!”这样的对话,相信在学生的生活中曾经出现过,亲人间、师生间、同学间,当然也可能是自己的内心独白……因为有实际的体验,自然容易唤起考生的写作灵感。

这是一篇《自己决定》,文体的自由度比较大,可以是记叙文,可以是议论文,也可以是虚构文学。

如果写记叙文,那么“自己决定”的“自己”应该是考生“我”,当然也可以不是,比如讲别人的经历会不错。

比如:我听爸爸讲述,他年轻时选择从军的经历;我见证妈妈的转行再创业,自己决定一步一步怎么走……我想,这样的选材应该会不太一样,当然,这需要考生有较强的驾驭素材的能力和扣题点题意识。

如果选择写议论文,那就要走出自我,走向广阔的历史长河和社会中,引经据典去寻找那些自己做出决定的素材,充分挖掘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然后加以构思写作。

这个题目,看似寻常,却充满思辨,彰显着生活的丰富和厚重。

我觉得,一个好的题目,一次成功的写作之旅,应该是考试的一次成长之旅。

正如《孤独之旅》中的杜小康,他最终决定接纳,跟着父亲去养鸭一样。

考生最终会走到一个怎样的立意高度点,这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这篇文章的优劣。

正所谓:立意是文章的灵魂。

当然,这个题目也引发了我的一点思考:当下的孩子,很多时候缺少这样“自己决定”的机会,成人过于强势的介入,让不少孩子少了很多这种心灵成长的机会。

有人说,经历了中考,才算长大。

希望我们的考生,能在“自己决定”的路上,收获成熟、从容和自信。

052020温州中考作文题目:笔记以“笔记”为主题写一篇文章。

一、写给同学分享笔记、记笔记的经历写记叙文;二、给不愿意记笔记的人写一封信;三、给上初中的弟弟写记笔记的方法之类的,写说明文。

温州第十四高级中学语文高级教师余鲁平今年中考作文题,既没有人们预想的抗疫宏大叙事的主题,也没有像去年中考题那样鼓励想象创新的文学情趣。

以"笔记"为写作话题内容,明列三种写作文体可选择。

考题从写作内容到写作形式,都显得平淡,平凡。

笔记,作为一种学习方式与方法,初中生人人都有过实践经历,自然人人都会有话可说。

但是,如何将人人都做过的平凡事写出不平凡的情趣与哲理,确实有不小的挑战。

易上手有区分度,话题内容有明确指向的限定性,很大程度上能防宿构与套作。

考生要想脱颖而出,于平凡写出不平凡,应试中一定要善于营构写作的弹性空间。

“笔记”固然大抵是文化学习范畴之活动,但如果考生在写作主题上只囿于文化学习,写作主题空间就局促。

“笔记”,还应该是事关青少年思想精神成长的活动,并且,文化学习也是人生成长的一个青春内容。

所以,在主题构思上,将"笔记"的内容与内涵上升到人生精神成长去写作,主题就有巨大的弹性空间,作文就可以从平凡走向不平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