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鱼类生长的七种水体因素

合集下载

鱼类生态学期末论文--影响鱼类生长的因素概述

鱼类生态学期末论文--影响鱼类生长的因素概述

影响鱼类的生长的因素概述西南大学荣昌校区水产系2010级3班学号:222010602043080孟子豪前言鱼类的生长是受内在的遗传基础和外在的生活条件所制约的[1]。

内在的遗传基础是生长发育的一个前提,而外在的生活条件又是一个不可或缺的条件,二者是互为条件的。

所以我们该如何协调诸多因素,为鱼类的生长创造良好的条件呢?在这些因素里面我们又该如何把握呢?正文生长的体内基本因子是物质代谢中的蛋白质代谢,而这个基本引自收到体内很多其他因子的影响,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因素:能量的促进作用、酶的作用、物质的转化、细胞的分裂和衰老、细胞和糖核酸的影响、各器官系统的相关活动、以及性产物对他的抑制、神经体液调节、阶段发育和衰老等方面[2],在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主要就鱼类的内分泌活动对鱼类生长的影响做详细概述。

鱼类的内分泌器官主要包括脑垂体、肾上腺、甲状腺、胸腺、胰岛、性腺等一些组织,他们分布于鱼体的全身的各个固定的位置,有的功能单一,有的与其他腺体有密切的联系。

在这些内分泌器官中鱼类的甲状腺激素在生长及器官的形成方面有明显的作用,此外甲状腺与性成熟和呼吸代谢也有很大的关系[3]。

鱼类生长不仅受到内在因子的影响,外界的影响也是举足轻重的。

在这些物理、化学、生物因素中最重要的应该是与鱼类直接接触的水环境因子。

水体是鱼类生活、生存的重要环境条件,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到鱼类的生长、发育。

俗话说“鱼水深情”,就如人类的生存离不开空气一样[4]。

饵料食物的供应可能是影响生长的最主要因子,只要食物的数量充足,质量合适,在可以生存的理化环境条件下,鱼是可以达到最大的生长。

不同饵料对象的数量、质量和个体的大小也影响鱼类的生长,热量大的饵料能保证预提较快的生长。

物理因子水温水直接影响鱼类的代谢强度,其生长、发育、繁殖都受到水温的影响,温度能改变代谢过程的速度,鱼是变温动物,它的代谢强度在适宜温度范围内,一般是与温度成正比的关系[5]。

养殖对象的不同对水温也有差异,一般最适的生长温度为18℃~26℃,在适温范围内,随着水温的升高,摄食量增加、生长加快。

1淡水养殖技术之养殖水体的八大要素

1淡水养殖技术之养殖水体的八大要素

• 检测工具:试纸、试剂盒比色法
• 酸性水体产生原因:酸性土质、酸雨、有机质的分解,酸性环境中藻 类、浮游动物等生物量很少,鱼摄食偏少。 • 碱性水体产生原因:养殖中后期投料量多、盐碱地。
• PH测量结果与调控:
PH测量结果 小于6 6-7 7-8 大于9 形成原因及危害
酸中毒:体色明显发白,透明度 明显降低,水体有许多死藻
1.55
1.6 1.5 1.4 2.8 1.7 1.6 1.4 1.5 1.8 1.4 1.2 1.5
0.4
0.5 0.2 0.7 1.5 0.6 0.5 0.6 0.8 0.7 0.4 0.3 0.5
日本 鳗 鱼
斑节 对 虾
溶氧的测定与调控 • 检测工具:便携式溶氧测定仪、DO试剂盒 • 溶氧的调控措施
调控措施
1.立即调节,上午用生石灰浆全塘泼 洒,20-30斤/亩。(调高一个PH值1 米1亩水深30斤生石灰)2.四天后使 用强效利水素,300-500g/亩 可定期少量泼洒强效利水素200300g/亩 不需要处理
正常范围,稍有偏低 比较适宜的范围
碱中毒:受刺激狂游,鳃丝腐烂, 1、立即调节,用醋酸500毫升/亩; 水体有许多死藻 2、加注新水,调低PH;3、强效利 水素300-500g/亩
、硫化氢的检测与调控 • 检测工具:硫化氢快速分析盒 • 养殖水体中亚硝酸盐氮的调控
测量结果 <0.1mg/L 对鱼的影响及调控措施
符合渔业水质标准,表明硫化氢含量较低,不需处理 对鱼有轻微影响。可通过增氧、改善底质等措施调控。调控 措施:1、晴天中午开增氧机,加速底质还原物的氧化;2、 定期泼洒水质改良剂,如:强效利水素改善池塘生态环境; 水质恶化、发黑、发臭,可引起硫化氢中毒,导致鱼类死亡。 调控措施:1、向水体中施氧化铁剂,双氧水等氧化剂;2、 换水,同时开动增氧机;3、强效利水素300-500g/亩.米;3、 彻底清塘,清除池塘底部杂物及多余的淤泥。

影响鱼类生长的因素

影响鱼类生长的因素
14
八、底质及悬浮物
底质有砂砾、软泥、岩石及珊瑚礁等类型。底 质与鱼类的繁殖、索饵和越冬均有密切关系。
水中悬浮微粒在许多方面对鱼类产生影响:
首先是悬浮微粒对鱼类的机械作用。
其次,悬浮微粒过多时,将导致水的混浊度
增大,透明度降低,不利于天然饵料的繁生。
第三,水中大量存在的悬浮微粒会使鱼类造
鱼类不但能感受声音,而且许多种类还能发出 声音。许多鱼类的发声器官是具有特殊肌肉组织的鳔。 在产卵繁殖季节,鱼类的发声对于吸引异性和 集群活动均有一定的生物学意义。
13
七、电流
鱼类对电流反应灵敏,同时有许多鱼类能用发 电器官放电,在其身体周围形成电磁场。 鱼类所进行的放电可分为两种类型,即用于攻 击或自卫的强放电和具有信号作用的弱放电。 现代渔业已进行电流捕鱼,或利用电流将鱼引 向集鱼工具,或使鱼类发生暂时性休克麻痹以利捕捞。 此外电流还可用于电拦鱼装置,使鱼类不能接近水电 站的涡轮机或进入灌溉渠道,或将鱼类引入鱼道进口 等等。
2. 溶解氧
大多数鱼类适应于用鳃来吸收水中溶解的氧气。 少数鱼类尚具有辅助呼吸器官。 溶氧不仅对鱼类有直接影响,而且亦产生间接影 响:充足的溶解氧有利于天然饵料的繁生,为养殖鱼 类提供更多的食料。溶解氧不足,可能引起嫌气性细 菌的滋生,对鱼类和天然饵料起到毒害作用或不良影 响。
鱼类以提高呼吸活动来应付溶氧之不足。当严重 缺氧时,则产生“浮头”现象。若水体含氧量继续锐 减,鱼类将陷入麻痹状态,最后窒息而死。
氨对于鱼类是极毒物质,即使其浓度很低也会抑 制鱼类生长。
10
五、光照
光线的刺激,通过视觉器官和中枢神经,影响 到内分泌器官特别是脑垂体的活动,从而影响到鱼 类的生长、发育。 经实验证明,较长时间的光照,不一定能取得 较好的生长效果。

水体污染对鱼类生态系统的影响

水体污染对鱼类生态系统的影响

水体污染对鱼类生态系统的影响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加快发展,水体污染日益严重,对鱼类生态系统造成了巨大的影响。

本文将分析水体污染对鱼类生态系统的影响,并探讨可能的解决方案。

一、水体污染的种类水体污染主要包括有机污染物和无机污染物两大类。

有机污染物包括工业废水、农业化肥和农药残留等,它们会导致水中氧含量下降、鱼类免疫力下降;无机污染物则主要包括重金属和氨氮等,它们会引起水生生物中毒、鱼类生长发育受阻等问题。

二、水体污染对鱼类的直接影响1. 生存环境退化:水体污染导致水中氧含量下降,造成鱼类无法正常呼吸。

此外,污染物可致使水中富营养化,引发藻类爆发,造成水质寡营养,影响鱼类食物链的稳定。

2. 免疫力下降:有机污染物如工业废水中的化学物质和农药残留会降低鱼类的免疫力,增加疾病感染的风险。

这不仅对鱼类本身的生存构成威胁,还可能导致疾病在整个水生生态系统中扩散。

3. 繁殖受阻:水体污染还会对鱼类的繁殖产生负面影响。

某些有机物质如农药和工业废水中的化学物质对鱼类的生殖器官造成损害,导致繁殖能力下降,甚至无法完成繁殖过程,对鱼类种群的长远发展造成威胁。

三、水体污染对鱼类生态系统的间接影响除了对鱼类个体直接造成负面影响外,水体污染还会对鱼类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多样性产生影响。

1. 食物链塌陷:水中富营养化增加藻类繁殖,导致藻类过度生长,形成赤潮现象。

这会消耗大量的氧气,导致缺氧环境,进而破坏鱼类食物链的稳定,使得鱼类缺乏足够的食物供应。

2. 生态系统紊乱:水体污染对其他生物如浮游动物和底栖生物的影响,也会间接影响到鱼类生活。

当污染物进入鱼类的食物链时,它们会在食物链上逐渐积累,从而对鱼类产生潜在危害。

四、解决水体污染问题的可能方案1. 加强环境监测:建立完善的水体监测网络,及时发现和报告水体污染问题,制定应对措施。

2. 加强法律法规的制定与实施:建立健全的水体污染防控法律法规,对违法行为进行严厉打击,并加大处罚力度。

水域生态系统中不同生境对鱼类的影响

水域生态系统中不同生境对鱼类的影响

水域生态系统中不同生境对鱼类的影响水域生态系统是指由水体、生物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而形成的一个复杂的生态系统。

不同的生境条件对水域生态系统中的鱼类有着重要的影响。

本文将从水体类型、水质状况和底质特征等方面探讨不同生境对鱼类的影响。

一、水体类型对鱼类的影响水体类型是指水域生态系统中的湖泊、江河、海洋等不同类型的水体。

不同类型的水体具有不同的环境特征,对鱼类的生存和繁殖产生着不同的影响。

首先,湖泊是一种相对封闭的水体,水流缓慢。

在这样的环境下,湖泊可以提供稳定的栖息地和丰富的食物资源。

许多鱼类选择在湖泊中生活和繁衍,如蓝鳍太阳鱼和鲤鱼等。

湖泊的生境条件对鱼类的适应和生存起着重要作用。

其次,江河是一种流动性比较强的水体。

江河中水流湍急,提供了更多的氧气和食物。

这些环境条件对一些喜欢洄游的鱼类非常有利,比如鲑鱼和扬子鳄鱼等。

江河的水体特征为鱼类提供了适宜的栖息地和繁殖条件。

最后,海洋是一种广阔的水域,淡咸水交汇于此。

海洋具有更高的盐度和更复杂多样的生境条件。

海洋中的鱼类种类繁多,有些鱼类喜欢游弋在大洋中,如鲨鱼和旗鱼,而有些鱼类则喜欢靠近海岸线,如沙丁鱼和鲈鱼。

海洋作为一个庞大的生态系统,为不同类型的鱼类提供了适宜的生存环境。

二、水质状况对鱼类的影响水质状况是指水体中溶解氧、温度、营养盐和污染物等因素的含量和浓度。

水质状况的好坏对鱼类的生长和繁殖具有重要的影响。

首先,溶解氧是维持水生生物生存和繁殖的重要因素。

水中溶解氧浓度的变化直接影响着鱼类的呼吸功能。

当水体中溶解氧含量过低时,鱼类会出现窒息和死亡现象。

相反,溶解氧含量足够高的水体更有利于鱼类的生长和繁殖。

其次,水温是水域生态系统中另一个重要的生态因子。

水温的升高或降低都会对鱼类的生理机能和代谢率产生影响。

不同鱼类对水温的适应范围不同。

一些淡水鱼类,如鲫鱼和鳠鱼,更喜欢温暖的水域,而一些河流中的鱼类,如鲑鱼和鲈鱼,则更喜欢较冷的水温。

最后,水质状况还与营养盐和污染物的含量有关。

水产养殖中的水体温度对鱼类生长的影响

水产养殖中的水体温度对鱼类生长的影响

水产养殖中的水体温度对鱼类生长的影响水产养殖是一种重要的农业养殖方式,而水体温度作为其中的关键环境因素之一,对鱼类的生长和发育具有重要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水体温度对鱼类生长的影响,并进一步分析其原因和相应的调节方法。

一、水体温度对鱼类生长的影响水体温度是水产养殖中必不可少的环境因素之一,它直接影响着鱼类的新陈代谢、食欲、免疫能力和生理活动等。

合适的水体温度可以提高鱼类的饲料转化率、促进其生长发育,而过高或过低的水体温度则会导致鱼类的生长不良甚至死亡。

1. 高温环境的影响水体温度过高会导致鱼类代谢加快,消耗过多的能量,从而影响其正常生长。

此外,高温环境还会导致鱼类食欲减退,消化系统功能下降,从而影响其对饲料的吸收和利用能力。

同时,高温还会诱发鱼类免疫功能下降,易感染各种病原体,增加疾病发生的风险。

2. 低温环境的影响水体温度过低会导致鱼类的代谢减缓,影响其生长发育。

低温环境下,鱼类的食欲会降低,消耗的能量减少,从而影响鱼类的生长速度。

此外,低温环境还会降低鱼类的消化功能和吸收能力,影响对饲料中营养物质的利用率。

同时,低温还会影响鱼类的免疫功能,使其易感染各种病原体,增加疾病的风险。

二、水体温度对鱼类生长的原因水体温度对鱼类生长的影响主要源于其对鱼类新陈代谢、消化系统和免疫系统的影响。

首先,水体温度影响鱼类的新陈代谢速率,高温环境加快鱼类代谢,消耗更多的能量,而低温环境则减缓鱼类代谢,消耗较少的能量,进而影响其生长速度。

其次,水体温度还会直接影响鱼类的消化功能和吸收能力,高温环境下消化功能下降,低温环境下消化功能减缓,从而影响鱼类对饲料中营养物质的利用效率。

最后,水体温度还会对鱼类的免疫功能造成影响,高温环境下免疫功能下降,低温环境下免疫功能减弱,鱼类易受到病原体的感染。

三、调节水体温度的方法为了保证鱼类养殖的良好生长发育,合理调节水体温度是必要的。

以下是一些调节水体温度的方法,可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1. 温度调控系统在养殖池或箱中安装温度调控系统,通过控制加热器或制冷器的启停来调节水体温度。

鱼类的适宜养殖水体硬度与盐度调节

鱼类的适宜养殖水体硬度与盐度调节

鱼类的适宜养殖水体硬度与盐度调节水体硬度与盐度是影响鱼类养殖的重要因素之一。

在鱼类养殖中,合理的水体硬度和盐度调节是确保鱼类健康生长的关键。

本文将探讨不同鱼类对水体硬度和盐度的适应能力,并介绍如何准确地调节水体硬度和盐度,以提高鱼类养殖的成功率。

1. 水体硬度对鱼类的影响水体硬度是指水中溶解的钙、镁等离子含量的浓度。

不同鱼类对水体硬度有不同的适应能力。

一般来说,软水(低硬度)环境对于鳟鱼、鲤鱼等冷水鱼类的生长较为有利,而硬水(高硬度)环境更适合肺鱼、刺鳅等热带鱼类的生长。

为了提供适宜的水体硬度,可以通过以下方法进行调节:1.1 添加化学物质:根据水体硬度测试结果,可以使用饲料添加剂、石灰、石膏等化学物质来增加水体硬度。

1.2 使用硬度过滤器:硬度过滤器可以过滤水中的硬度物质,降低硬度。

1.3 混合水质:将高硬度水和低硬度水按一定比例混合,以达到合适的硬度。

2. 水体盐度对鱼类的影响盐度指的是水中盐类溶解物的浓度。

不同鱼类对水体盐度有不同的耐受能力。

举例来说,海水鱼类对较高盐度的水体更适应,而淡水鱼类对低盐度的水体更适应。

要准确调节水体盐度,可以采取以下方法:2.1 加盐:在养殖过程中,可以向水体中添加盐类,逐渐提高盐度。

2.2 淡水冲洗:通过定期用淡水进行冲洗,可以调节水体中的盐度。

2.3 盐度检测与调整:利用盐度计进行定期检测,并根据结果调整水体盐度,以保持适宜的水体环境。

3. 鱼类适宜养殖水体硬度与盐度的选择在鱼类养殖中,选择适宜的水体硬度和盐度对于保证鱼类的健康生长至关重要。

以下是几种常见鱼类的适宜水质范围:3.1 金鱼:适宜水质硬度为2-8°dH,盐度为0 ppt。

3.2 虹鳟鱼:适宜水质硬度为4-8°dH,盐度为0 ppt。

3.3 孔雀鱼:适宜水质硬度为4-20°dH,盐度为0 ppt。

3.4 海水鱼类:适宜盐度范围为30-35 ppt,水质硬度与淡水鱼类的适宜范围有所差别。

环境因素对鱼类生长速度的影响

环境因素对鱼类生长速度的影响

而只有非离子氨 N H , 对水产动物有害 , N H 。 和p H值 和水温关 系密切 , p H值 < 7时 ,总氨几乎都 以 N H 4  ̄ 形 式 存在 , p H值 越大 , 水温越高 , NH , 比例越 大 , 毒 性 越大。国家渔业水质标准规定 N H , < 0 . 0 2 毫克 / 升。
8 金 属 离 子
如钠 、 钾、 钙、 铁、 镁、 铝
动 物 生 活生 长所 必 需物 质 。 如汞、 锌、 铬 等 金属 离 子
6 p H值 p H值是水中的酸碱度 , 是一个综合指标 , 可间接
反应水质的好坏。 p H值并不是不变的 , 由于光合作用 和水呼吸作用 ,白天 中午至 4点左右 p H值最高 , 凌
晨 最低 , 但 日夜 变化 不应 >0 . 5 , 如 果 变化 小说 明水 中 藻类 已老 化 , 接 近于 死 亡边 缘 , 一 旦 藻类 死 亡 水质 变 坏, 形 成 浮 膜或 转水 , 就 会 出 问题 , 如果 p H值 日夜变 化大 , 鱼虾蟹易产生应激反应 , 造成病害 , 并 说 明水 中藻类 繁 殖过 度 , 造 成 透 明度 低 。特别 蓝 藻等有 害藻
组织与血液 , 与血红素 中的铁集合 , 破坏血红素的结 构, 使 血红 蛋 白丧 失 结 合氧 分子 的能 力 , 同时 硫化 氢 对鱼类 的皮肤和粘膜有很强 的刺激和腐蚀作用 , 使 组 织 产 生 凝 血 性 坏 死 导 致 鱼 虾 呼 吸 困难 甚 至 死 亡 , 水 中 的硫化 氢与水 中 的 p H值关 系密切 , 当p H值 <6
1水温
鱼类 生 长 速 度 一般 规 律 是 随着 水 温 上 升 而速 度 加快 , 在2 5 ~ 2 8 %生 长 最 快 , 但 当水 温 > 3 0 ℃ 时生 长 速度 反 而减 慢 。处 于一 样 的大气 候 条件下 , 有 的塘 口

淡水鱼养殖:水环境因子对其的影响

淡水鱼养殖:水环境因子对其的影响

淡水鱼养殖:水环境因子对其的影响淡水养殖水环境因子主要包括水温,溶解氧(DO),亚硝酸盐,氨氮,硫化氢和PH值等。

1、水温鱼类属变温动物,体温随水温的变化而变化,水温直接影响鱼的生存和生长,水温直接影响鱼的代谢强度,从而影响鱼的进食和生长。

一般在适合温度范围内,随着温度的升高,鱼类的代谢相应加强,进食量增加,生长也快。

各种鱼类都有自身生长的适温范围和最适宜的温度范围。

北方养殖鱼类泥鳅,鲤鱼,草鱼,鲢鱼,鲫鱼。

生长的适温范围在15-32℃,最适生长水温为20-28℃。

高于或低于适宜温度都会影响鱼类生长和生存。

上述鱼类在水温降到15℃以下时,食欲下降,生长缓慢:低于10℃时,进食量便很快减少:低于6℃,会停止进食:水温高于32℃时,食欲同样会降低。

水温影响鱼类的性腺发育和决定产卵开始的时间。

我国南部地区由于全年水温比较高,链、鳙、草、青鱼性腺发育也较快,成熟较早,性腺成熟年龄一般比北方早1-2年。

虽然南北地区亲鱼产卵开始时间前后相差较悬殊,但水温却相差不大,一般都在18度开始产卵。

青、草、鲢、鳙鱼人适宜水温为22-28度,18度以下催产效果差,15度以下催产则亲鱼无反应。

水温由于影响水中的溶氧量而间接对鱼类有很大影响。

池塘的溶氧量随水温升高而降低,但水温上升,鱼类代谢增强,呼吸加快,耗氧量增高,加上其他耗氧因子的作用增强,因而容易产生池塘缺氧现象,这在夏季高温季节特别明显。

温度对池塘物质循环有重要影响。

水温直接影响池中细菌和其他水生生物的代谢强度,在最适温度范围内,一方面细菌和其他水生生物生长繁殖迅速,同时细菌分解有机物质为无机物的作用加快,因而能提供更多的无机营养物质,经浮游植物吸引利用,制造有机物质,使池中各种饵料生物加速繁殖。

2、溶解氧鱼类生活在水中,用鳃进行气体交换,故水中溶氧的多少直接影响着鱼类的新陈代谢。

水中溶氧的水源90%以上是靠水中浮游植物的光合作用产生的,少部分源于大气的溶解作用。

影响鱼类生长的因素

影响鱼类生长的因素

影响鱼类生长的因素作者:管有平来源:《科学与财富》2018年第16期摘要:鱼类的生长条件离不开水体,就像人类离不开空气一样重要,同时人为因素也对鱼类的生长起到了促进作用,本文就水体因素和人为因素对鱼类生长的影响作了深入探讨,希望给大家提供帮助。

关键词:鱼类;水质;人为因素在水产养殖中,影响鱼类生长的因素很多,我想从水体因素和人为因素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水体是鱼类生活环境的重要场所水体是鱼类生活环境重要场所,是不可忽视的主要因素之一,它包括水质,透明度,水温,水体溶氧,PH值等多方面因素,下面为大家详细介绍:(1)水质在水产养殖中,水质是一个不容忽视的方面,水质好坏直接影响到养殖对象的生长发育,每一种水产动物都需要有适合其生存的水质条件,水质若能满足要求,养殖动物就能顺利生长发育;如果水质某些指标超出生物的适应和忍耐范围,轻者动物不能正常生长,重者可能造成养殖鱼类的大批死亡,引起经济损失,养殖生产中由于水质恶化造成损失的事例非常多。

据统计,85%的水产病害是由水质问题引起的。

另外,水中的溶氧状况是影响养殖对象摄食量及饲料食入后消化吸收率,以及生长速度、饵料系数高低的重要因素。

这一点在虾蟹池塘养殖中水质显得尤为突出,渔谚有“养好一池鱼虾蟹,先要管好一池水”的说法,可见水质管理对于池塘虾蟹养殖的重要性。

要管理好池塘虾蟹养殖用水,科技人员和养殖户必须全面了解和掌握水质变化的普遍规律,在生产中根据水质变化的现象和水质检测结果,对水质问题作出合理的解决措施。

水质恶臭,水色呈淡红色或棕红色,水面常浮有一层油膜,水体发出令人作呕的恶臭味,这种水质对鱼类生长极为有害。

遇到此类情况,应采取放掉部分恶臭水,加注适量新水的措施来补救。

(2)透明度一般要求养鱼用水透明度为30—40厘米,这种水属营养型水和肥水。

若透明度低于20厘米说明水质肥度太大,水质要变坏;反之,若透明度大于40厘米,说明水体中饵料生物量少,不适宜鱼类生长。

养殖水体变化对鱼的生长影响

养殖水体变化对鱼的生长影响

养殖水体变化对鱼的生长影响作者:乔军旗刘霞来源:《河北渔业》2015年第06期养殖水体的优劣对鱼类生存、生长起着关键性作用。

掌握和了解养殖水体水质变化的特点以及水质与鱼类生长的关系,就能很好地控制水质变化,保持优良的水质,为鱼类生长创造一个舒适的生存水体环境。

做到健康养殖,减少病害,提高生产效益,提升产品质量。

1养殖水体环境主要构成鱼类养殖水体不仅有适宜鱼类生活的生物和非生物因子,还有对鱼类生活有害的生化物质。

判断养殖水体优劣的主要几项指标包括:水温、溶氧量、酸碱度、氨氮、水色、水透明度、亚硝酸盐、硫化氢等。

1.1水温鱼在水中,随着水温的变化自行调节身体机能,鱼的体温与水环境温度差异应不超出0.5~1℃。

水温的变化对鱼生长生有直接的影响,水温升高,鱼的新陈代谢旺盛,反之则下降。

因此在养殖生产中要依据水温状况变化及时增减投饵量,进行科学合理的投饵和管理。

但是各种鱼类对水温的适应性有所不同,热带鱼类,水温应控制在15~36℃间,最适宜水温是22~28℃;冷水鱼比较耐低温,但是水温高时就受到影响,应控制在0~22℃,最适宜水温12~18℃。

在北方养殖的鱼类7-9月份的水温是最适宜鱼类生长的时期,在这一时期的鱼类生长最快。

1.2溶解氧溶解氧是鱼生存的根本,水体溶氧量要求在5~8 mg/L之间,经资料查证低于1.6 mg/L时鱼吃食量减少,低于1.2 mg/L时出现严重缺氧反应,呼吸加快浮头出现。

0.8 mg/L以下使鱼窒息死亡,但是鱼类品种不同临界点有所差异。

溶解氧的高低还直接影响水体容纳生物的密度,因此保持水体高指标溶解氧是提高养殖鱼类生产效益的重要保障。

水体溶氧的来源主要是浮游植物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水面直接与空气接触溶于水中的氧和人为的增氧,如使用增氧机。

一般静水封闭型水体养殖鱼类,溶解氧主要是浮游植物的光合作用增氧。

水体耗氧主要是生物作用的耗氧,如鱼类、浮游动物呼吸等;有机物分解耗氧,如水生生物代谢物、生物尸体、残饵等。

环境因素对鱼类生殖和生长的影响研究

环境因素对鱼类生殖和生长的影响研究

环境因素对鱼类生殖和生长的影响研究鱼类是水生生物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人类的食物来源之一。

然而,在过去的几十年里,随着人类活动的加剧和环境污染的增加,鱼类数量减少、品质下降成为越来越普遍的现象。

环境因素对鱼类生殖和生长的影响是一个国际上广泛关注的问题,本文将对其中的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水质对鱼类生长的影响水质是影响鱼类生长的重要环境因素之一。

水中溶解氧和酸碱度对鱼类生长至关重要,因为它们直接影响鱼类的呼吸和代谢。

水中过高或过低的溶解氧浓度均会对鱼类造成一定的影响。

高浓度的溶解氧会导致鱼体的氧中毒,而低浓度则会引起缺氧,进而引发更严重的疾病。

同样的,酸度过高或过低也会影响鱼类的生长。

过低的pH值会致使鱼体对有毒物质更加敏感,而过高的pH值会导致鱼体代谢失调,进而影响生长和繁殖。

此外,水中的污染物质也会对鱼类生长造成影响。

化学物质和重金属有可能导致鱼类发育异常、生殖途径受损甚至死亡。

例如,药物残留物、工业废弃物和农药等污染物均会对鱼类的生长和生存造成极大的威胁。

因此,保持水质的稳定和安全是保障鱼类生长和繁殖的重要前提。

二、温度对鱼类生殖和生长的影响温度是影响鱼类生长和繁殖的另一个重要因素。

温度的变化会影响鱼类的新陈代谢和生理功能,影响鱼类对环境的适应性和应激反应。

对于不同种类的鱼类,选择不同的温度条件可以促进身体组成的变化,促进生长和提高繁殖成功率。

同时,温度也是鱼类生长和繁殖的季节性周期的重要调节因素。

许多鱼类在温度变化的环境下才触发繁殖行为。

例如,鱼类的生殖期会相应地随着水温的变化而发生变化。

在温度适宜的条件下,鱼类可以更加适应于环境的变化,促进生殖和生长。

三、光照对鱼类生殖和生长的影响光照也是影响鱼类生殖和生长的重要环境因素之一。

光照可以影响鱼体内分泌系统,并调节鱼的新陈代谢和行为。

光照的变化可以影响鱼类的生长、食欲、繁殖行为等方面。

对于不同种类的鱼类,适应的光照条件不同。

例如,在一些热带鱼类中,强光可以增强鱼类的活动和食欲,从而促进鱼类的生长。

养殖水体变化对鱼的生长影响

养殖水体变化对鱼的生长影响

养殖水体变化对鱼的生长影响养殖水体的优劣对鱼类生存、生长起着关键性作用。

掌握和了解养殖水体水质变化的特点以及水质与鱼类生长的关系,就能很好地控制水质变化,保持优良的水质,为鱼类生长创造一个舒适的生存水体环境。

做到健康养殖,减少病害,提高生产效益,提升产品质量。

1养殖水体环境主要构成鱼类养殖水体不仅有适宜鱼类生活的生物和非生物因子,还有对鱼类生活有害的生化物质。

判断养殖水体优劣的主要几项指标包括:水温、溶氧量、酸碱度、氨氮、水色、水透明度、亚硝酸盐、硫化氢等。

1.1水温鱼在水中,随着水温的变化自行调节身体机能,鱼的体温与水环境温度差异应不超出0.5~1℃。

水温的变化对鱼生长生有直接的影响,水温升高,鱼的新陈代谢旺盛,反之则下降。

因此在养殖生产中要依据水温状况变化及时增减投饵量,进行科学合理的投饵和管理。

但是各种鱼类对水温的适应性有所不同,热带鱼类,水温应控制在15~36℃间,最适宜水温是22~28℃;冷水鱼比较耐低温,但是水温高时就受到影响,应控制在0~22℃,最适宜水温12~18℃。

在北方养殖的鱼类7-9月份的水温是最适宜鱼类生长的时期,在这一时期的鱼类生长最快。

1.2溶解氧溶解氧是鱼生存的根本,水体溶氧量要求在5~8 mg/L之间,经资料查证低于1.6 mg/L时鱼吃食量减少,低于1.2 mg/L时出现严重缺氧反应,呼吸加快浮头出现。

0.8 mg/L以下使鱼窒息死亡,但是鱼类品种不同临界点有所差异。

溶解氧的高低还直接影响水体容纳生物的密度,因此保持水体高指标溶解氧是提高养殖鱼类生产效益的重要保障。

水体溶氧的来源主要是浮游植物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水面直接与空气接触溶于水中的氧和人为的增氧,如使用增氧机。

一般静水封闭型水体养殖鱼类,溶解氧主要是浮游植物的光合作用增氧。

水体耗氧主要是生物作用的耗氧,如鱼类、浮游动物呼吸等;有机物分解耗氧,如水生生物代谢物、生物尸体、残饵等。

水底有机物沉积越多,水温高的情况下耗氧量会加快加大。

不同环境因素对鱼类生长及其代谢机制的影响

不同环境因素对鱼类生长及其代谢机制的影响

不同环境因素对鱼类生长及其代谢机制的影响鱼类是水生生物中最为广泛的类群之一,它们生活在各种不同的水体环境中,包括淡水、咸水、冷水、暖水等等。

不同的环境条件会对鱼类的生长和代谢机制产生显著影响,本文将探讨这些因素对鱼类的影响机制。

水温对鱼类的影响水温是鱼类生长和代谢的一个重要环境因素。

鱼类对温度的适应性很强,能够适应从冰冷的北极海洋到温暖的热带海域的不同水温环境。

但是,不同温度对鱼类生长和代谢有不同的影响。

在低温下,鱼类的代谢速率会降低,使得它们的生长速度变慢。

为了适应低温环境,鱼类身体会出现一系列的生理适应,如增加脂肪含量、调节酶的活性、提高呼吸速率等等。

而高温环境对鱼类也有着不同的影响。

在高温下,鱼类的代谢速率会加快,但是也容易导致内部产生大量代谢废物,如乳酸和氨。

因此,鱼类需要更高的氧气摄取来满足高代谢率的能量需求。

此外,高温环境也容易导致鱼类的免疫系统受损,降低其抵抗能力。

除了温度对鱼类生长和代谢的影响,水质也是一个重要的环境因素。

水质对鱼类的影响水质是指水中的溶解氧、氨氮、亚硝酸盐、硝酸盐、酸碱度等物理和化学因素。

水质不良会对鱼类的生长和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如果水中氧气不足,鱼类的代谢和生长速度会降低。

氨氮含量过高也会导致鱼类的生长受到限制。

当氨氮含量超过一定的限度时,它会影响鱼类的肝、肾等器官,导致慢性中毒现象。

水中的亚硝酸盐和硝酸盐含量也会影响鱼类的健康和生长。

亚硝酸盐可以影响鱼类的呼吸系统和免疫系统,而硝酸盐含量过高则会导致鱼类的血液缺氧。

水中的pH值也会对鱼类产生影响。

如果水体过于酸性或碱性,会对鱼类的生长和健康造成损害。

过低的pH值会导致水中铝离子和重金属离子的浓度升高,从而引起鱼类的毒害;过高的pH值则会使水中的氧气含量降低,影响鱼类的代谢和生长。

总的来说,水质是鱼类生长和健康的一个关键因素。

养殖鱼类的生产者需要密切关注水质变化,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保持水质的稳定。

除了水温和水质,光照也会对鱼类的生长和代谢产生影响。

影响鱼类生长的水质

影响鱼类生长的水质

法律法规制定与执行
制定严格的法律法规是保障水质改善 的重要手段,包括水污染防治法、水 资源保护法等相关法律法规。
严格执行法律法规,对违法排污行为 进行严厉打击,同时加强水质监测和 评估,确保水质的持续改善。
04
水质监测与评估
水质监测技术
物理监测
通过测量水体的温度、溶解氧、 浊度、电导率等物理参数,评估 水质状况。
化学监测
对水体中的溶解氧、pH值、总氮 、总磷、重金属等化学物质进行 检测,以评估水质质量。
生物监测
利用水生生物(如鱼类、昆虫、 微生物等)对水质的反应,评估 水质状况。
水质评估标准
国家标准
根据国家法律法规和标准,制定水质评估标 准,以确保水质的健康和安全。
国际标准
参照国际组织和发达国家的标准,制定更为 严格的水质评估标准,以促进水质的改善。
学特性和生态环境条件,合理控制水温。
酸碱度(pH值)
总结词
酸碱度是影响鱼类生长的重要水质参数 ,过酸或过碱的水质条件都会对鱼类生 长产保持水体生态平衡,促 进鱼类的生长和繁殖。过酸或过碱的水质 条件会导致水体中溶解氧的减少,对鱼类 的呼吸和生理功能造成影响,破坏鱼类的 免疫力,增加疾病的发生率。在养殖过程 中,需要定期监测水质的酸碱度,并采取 相应的调节措施,保持适宜的酸碱度范围 。
污水处理厂应采用先进的技术和设备 ,确保处理后的水质达到排放标准, 同时合理规划污水处理厂的规模和布 局,以满足当地污水的处理需求。
生态修复工程
01
生态修复工程旨在通过恢复水生 生态系统来改善水质,包括水生 植物种植、底质改良、鱼类放养 等措施。
02
通过生态修复工程,可以增加水 体中的溶解氧和营养盐,促进水 生生物的生长和繁殖,提高水体 的自净能力。

海洋鱼类的生长与环境因素的关系

海洋鱼类的生长与环境因素的关系

海洋鱼类的生长与环境因素的关系海洋鱼类的生长过程受到许多环境因素的影响。

这些因素包括水温、盐度、营养物质、水质和海洋生态系统的结构等。

本文将探讨这些环境因素如何影响海洋鱼类的生长,并探讨其中的关联关系。

1. 水温水温是海洋鱼类生长过程中最重要的环境因素之一。

不同种类的鱼对水温的适应能力有所不同。

一般来说,热带鱼类适应较高的水温,而温带鱼类则对较低水温更为适应。

过高或过低的水温会影响鱼类的新陈代谢过程,从而影响其生长速度和体内器官的发育。

因此,保持水温在适宜范围内对鱼类的生长至关重要。

2. 盐度盐度是另一个重要的环境因素,对海洋鱼类的生长有着直接的影响。

海水中的盐度通常是稳定的,但在某些情况下(如降水量增加或河流入海等),盐度可能会发生变化。

高盐度的水体对某些鱼类的生长不利,而低盐度则会导致其他鱼类无法正常生长。

这是因为高盐度水体会增加鱼体对水分的丧失,而低盐度则会影响鱼体内部的离子平衡。

因此,对于海洋鱼类的生长而言,维持适宜的盐度是必要的。

3. 营养物质营养物质是海洋鱼类生长所必需的。

海洋生态系统为鱼类提供了丰富的营养物质,包括浮游生物、植物和其他动物。

这些营养物质通过食物链传递给鱼类,从而满足其生长和发育的需求。

营养物质的供应充足与否将直接影响鱼类的生长速度、体重和健康状态。

因此,保证充足的营养物质供应是海洋鱼类生长的必要条件。

4. 水质水质是一个综合性指标,包括水体的透明度、氧气含量、氮、磷含量等。

这些指标直接影响海洋鱼类的生长。

透明度对鱼类的觅食和逃避掠食者具有重要影响,氧气含量则是鱼类进行呼吸的重要因素。

过高或过低的氧气含量都会影响鱼类的生长和生存。

此外,氮和磷的存在也是影响鱼类生长的重要因素。

过高的氮和磷含量可能引起水体富营养化,导致缺氧和藻类爆发,进而影响鱼类的生态环境。

总结起来,海洋鱼类的生长受到水温、盐度、营养物质和水质等环境因素的综合影响。

维持适宜的水温和盐度,提供充足的营养物质,保持良好的水质,将有助于促进海洋鱼类健康成长。

影响鱼类生长的水质

影响鱼类生长的水质

影响鱼类生长的水质
1.水温过高。

过高的水温会影响鱼类生长,如青、草、鲢、鳙、鲤、鲫等鱼最适宜生长的水温为23℃~28℃,罗非鱼在25℃~35℃时生长最快。

因此,夏季若水温超过鱼类生长适宜温度时,要采取降温措施。

2.恶水。

水色淡红或棕红,水面出现浮沫或油膜,水发生异味、异臭时,对鱼类生长极为有害。

遇此情况,应放掉恶水,加注新水。

3.水的透明度过大过小。

一般富营养型水和鱼池肥水,透明度多在30厘米~40厘米。

若透明度低于20厘米,则说明浮游生物很少。

均不适宜鱼类生长。

4.水中溶氧过低。

鱼类生长最适宜的溶氧为5毫克~8毫克/1。

当水中溶养低于2毫克/1时,要采取增氧措施。

5.水中溶解气体含量过高。

水中的二氧化碳是浮生物必需物质,但含量不能过高,一般宜在80毫克/1以下,若过高会对鱼类危害极大。

6.水中pH值过高。

水中pH值宜在6.5~8.5,当水中pH值低于5.5,或高于10时,均不能作为渔业用水。

7.水中营养盐类含量过高。

水中营养盐类的多少与鱼类生长密切相关。

如水中硝酸盐最易被绿色浮游植物利用,一般含量宜保持在1毫克~2毫克/1。

若超过3毫克/1就易造成水中缺氧,而致鱼类死亡。

8.水中有害物质。

水中的有害物质有氰、酚、汞、铬、
铅及石油类等,不仅使鱼类中毒,人吃了中了毒的鱼也会中毒。

因此,应严禁这些污水进入鱼池。

养殖池塘水质情况包括哪些因素?

养殖池塘水质情况包括哪些因素?

养殖池塘水质情况包括哪些因素?(一)非生物因子:1、溶氧;2、水温;3、氨氮;4、亚硝酸盐;5、硫化氢;6、酸碱度(pH);7、水体硬度;8、盐度;9、二氧化碳;10、生物耗氧量;11化学耗氧量;12、透明度等等。

1、溶氧:是水产养殖中最重要的水质元素,水体中溶氧70%以上来自水体藻类和水草的光合作用,剩下来自空气中溶解,水循环、冲水等,鱼虾蟹贝类要求溶氧在5毫克/升以上,2毫克/升以下时,鱼虾将要浮头,龙虾就要上岸、贝类吐液张口。

2水温:水产养殖类动物是变温动物,气温和水温的升降直接影响鱼、贝、虾、蟹类的活动、摄食、生长、脱壳、免疫功能等,要根据不同养殖动物做到“春浅、夏满、秋勤、冬深”调节水池温度。

3、氨氮:来源,饲料投喂、鱼虾蟹贝类粪便、残饵、动植物尸体分解、施肥、补水、下雨等。

氨在水体中以两种形式存在:非离子氨(NH3)和离子氨(NH4+),两者的组成比取决于水体的pH值;pH越高,非离子氨(NH3)占氨氮含量越高,反之离子氨(NH4+)高。

非离子氨对鱼、虾、蟹的毒性很大,过高、鳃丝水肿,整个鱼(虾或蟹)呈中毒现象,鱼(虾或蟹)吃料慢或不吃料;离子氨就是水体中藻类和水草的营养。

氨氮过低,水体太瘦,也不适合鱼(虾或蟹)的生长。

4、亚硝酸盐:来源,氨氮转化而来,亚硝酸盐高,鱼(虾或蟹)容易缺氧、鳃丝发白、肝脏容易坏死,有时候脱壳后的软壳虾、蟹也会死亡;特别是南美白对虾的塘口,偷死就是亚硝酸盐过高引起的脱壳后二次中毒死亡。

亚硝酸盐一点没有,对鱼(虾或蟹)类生长也不利。

5、硫化氢:来源:硫化物还原菌在无氧情况下分解硫酸盐;异氧菌分解残饵或粪便中的有机硫化物。

硫化氢与泥土中的金属离子结合形成金属硫化物,致使池底变黑,这是硫化氢存在的重要标志。

硫化氢在水中的存在形式通常以HS-和H2S两种形式存在,HS-没有毒性,H2S有剧毒,严格来说,水体中不得检测到硫化氢。

当pH=9时,约99%的硫化物以无毒性的离子存在;当pH=7时,无毒性的HS-与有毒性的H2S各占50%;当pH=5时,约99%的硫化物以H2S形式存在,毒性很大。

影响鱼类生长的七种水体因素

影响鱼类生长的七种水体因素
• 氨气主要由水中有机物质在缺氧情况下分解产生,一般池 水中氨的含量较小,尚不足为害。在高密度饲养的鱼塘中, 当水流不畅、换水不及时、水中残饵及排泄物缺氧时,氮 的含量增高,会引起鱼类中毒、生长受阻。分子氨应控制 在0.02ppm以下 氮化合物以硝酸盐、亚硝酸盐、铵盐三种形式存在于 水中,主要由肥料或生物尸体经细菌分解或投放化学氮肥 溶解产生。浮游生物主要利用硝酸盐中所含的氮或铵盐中 所含的氮。水中硝酸盐的含量以1毫克/升为宜。在集约投 饵养殖中后期,池水中氮氨过剩,磷酸盐缺乏,应注意解 决。池水亚硝酸盐控制在0.2ppm以下
透明度
• 一般要求养鱼用水透明度为30—40厘米, 这种水属营养型水和肥水。 • 若透明度低于20厘米说明水质肥度太大, 水质要变坏; • 反之,若透明度大于40厘米,说明水体中 饵料生物量少,不适宜鱼类生长。
水温
• 水温直接影响鱼类的新陈代谢强度,从而影响鱼类的摄食 和生长 • 水温影响鱼类性腺的发育和决定产卵的时期 • 水温还影响水体溶氧(水温升高溶氧降低),间接影响鱼 类的生长 • 养殖鱼类最适水温为22—30℃,适宜生存温度0-36℃ • 水温过高会影响鱼类生长,代谢加强,呼吸加快,耗氧增 加,同时池中其他耗氧因子的作用加强。因此,夏季高温 季节精养池塘容易缺氧浮头。水温直接影响池中细菌和其 它水生生物的代谢强度,适温范围内可以为浮游生物提供 充足的营养,加快池塘物质循环,因此,夏季若水温超过 30℃应采取降温措施 • 水温过低会增加饲料消耗,同样不利于鱼类生长

二氧化碳
• 二氧化碳是水体中浮游生物的必需元素, 在直射阳光照射下,水中浮游生物进行光 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出氧气。如果 养鱼用水太瘦,水生浮游生物光合作用减 弱,鱼类易浮头。所以二氧化碳的含量不 能过高,一般要求水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在 80毫克/升以下,二氧化碳含量过高对鱼 类危害最大。

渔业养殖水体恶化的五个因素

渔业养殖水体恶化的五个因素

渔业养殖水体恶化的五个因素
1、高密度、高投饵量、低透明度养殖模
此种养殖方式大量的饲料残饵、排泄物、浮游生物尸体等有机物不断在水体中积累,是养殖环境恶化的主重要原因。

2、养殖水深与增氧能力脱节
养殖水深与增氧能力脱节造成底层溶氧不足,底层有机废物不能有效分解。

池塘底层溶氧不足,有机物在厌氧状态下分解增加了氨氮、亚硝酸盐的释放量,造成养殖环境恶化。

3、增氧机安装位置不当
增氧机的安装未能与池壁形成合理的角度,导致大量有机物被带到池边死角,长久积累容易导致养殖环境变坏。

4、水瘦或藻类老化
水瘦或藻类老化,藻类光合作用差,溶氧低,导致有害物质降解速度缓慢,易导致养殖环境变坏。

5、藻类含量高、透明度低
藻类含量高、透明度低、水色浓的池塘,会减弱中下层水体的光合作用,中下层水体产氧能力下降,同时藻类的新陈代谢导致死藻量较大,也会造成养殖环境变坏。

'永川水花'近期供应鲫鱼、鲤鱼、裸鲤、锦鲤、乌鲤、红鲤等水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氧化碳
• 二氧化碳是水体中浮游生物的必需元素, 在直射阳光照射下,水中浮游生物进行光 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出氧气。如果 养鱼用水太瘦,水生浮游生物光合作用减 弱,鱼类易浮头。所以二氧化碳的含量不 能过高,一般要求水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在 80毫克/升以下,二氧化碳含量过高对鱼 类危害最大。
氨氮化合物
• 氨气主要由水中有机物质在缺氧情况下分解产生,一般池 水中氨的含量较小,尚不足为害。在高密度饲养的鱼塘中, 当水流不畅、换水不及时、水中残饵及排泄物缺氧时,氮 的含量增高,会引起鱼类中毒、生长受阻。分子氨应控制 在0.02ppm以下 氮化合物以硝酸盐、亚硝酸盐、铵盐三种形式存在于 水中,主要由肥料或生物尸体经细菌分解或投放化学氮肥 溶解产生。浮游生物主要利用硝酸盐中所含的氮或铵盐中 所含的氮。水中硝酸盐的含量以1毫克/升为宜。在集约投 饵养殖中后期,池水中氮氨过剩,磷酸盐缺乏,应注意解 决。池水亚硝酸盐控制在0.2ppm以下
透明度
• 一般要求养鱼用水透明度为30—40厘米, 这种水属营养型水和肥水。 • 若透明度低于20厘米说明水质肥度太大, 水质要变坏; • 反之,若透明度大于40厘米,说明水体中 饵温直接影响鱼类的新陈代谢强度,从而影响鱼类的摄食 和生长 • 水温影响鱼类性腺的发育和决定产卵的时期 • 水温还影响水体溶氧(水温升高溶氧降低),间接影响鱼 类的生长 • 养殖鱼类最适水温为22—30℃,适宜生存温度0-36℃ • 水温过高会影响鱼类生长,代谢加强,呼吸加快,耗氧增 加,同时池中其他耗氧因子的作用加强。因此,夏季高温 季节精养池塘容易缺氧浮头。水温直接影响池中细菌和其 它水生生物的代谢强度,适温范围内可以为浮游生物提供 充足的营养,加快池塘物质循环,因此,夏季若水温超过 30℃应采取降温措施 • 水温过低会增加饲料消耗,同样不利于鱼类生长
PH值 PH值
• PH值表示水的酸碱度。淡水养殖要求PH 含量为6.0—9.0,鱼类对pH 值的安全范围 是6.0-9.5最适范围是7.0-8.5 • 当水中PH值低于5.5或高于9.5时,不能作 为养殖用水。 • 偏酸的水质可使鱼类血液中的PH值下降, 降低鱼类的载氧能力造成缺氧症; • 碱性过高的水会腐蚀鱼的鳃组织,使其生 长受阻。
影响鱼类生长的水体因素
• • • • • • • 水色 透明度 水温 溶氧 PH值 二氧化碳 氨氮化合物
水色
• 养鱼用水根据水中所含水生生物种类的不 同,一般要求水色呈茶褐色、淡褐色、豆 绿色。 • 如果水体呈灰色、蓝色或棕红色,水面出 现一层油膜或绿色的浮膜、水质发生异味, 这种水叫“老水”,对鱼的生长不利,遇 此情况应抽出1/3老水补充同量新水。
溶解氧
• 鱼类对水体中溶解氧的要求是5—8毫克/升; • 一般不低于3毫克/升,若低于2毫克/升时,鱼类就会浮 头,严重时造成浮头死亡。 • 池塘水体的溶解氧气变化规律有四个方面。 ①水平变化:由于风力的作用,白天下风比上风处高。 夜间正好相反 ②垂直变化:白天上层溶氧过饱和,而下层溶氧却很 低,尤其在夏季高温季节,下层溶氧往往趋于零。 ③昼夜变化:晴天下午2~4时溶氧最高,此时水体 溶氧过饱和,至黎明前降到最低 ④季节变化:池水溶氧量和最高和最低都出现在夏、 秋两季,冬春季相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