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体包裹体PPT课件
合集下载
第十一章典型矿床中的流体包裹体
表11.2流体包裹体显微测温结果(℃)
• 2.盐度 • 流体包裹体的盐度有两种,一种是产于IV到 VI带中的流体熔融包裹体和含子矿物 • 包裹体,这类属于高盐度包裹体,而在Ⅹ带石英 中的流体包裹体则盐度较低。对流体熔融包裹体 和二类流体包裹体的盐度进行了测定,其结果为: 流体熔融包裹体29,40wt%Na(、1~32。Owt% NaCl含子矿物流体包裹体28。5wt%NaCl~ 31.5wt%:NaCl,液体包裹体4.9wt%NaCl~9.1wt %NaCl。液体包裹体的盐度是从产于石英一长石 核钉英中的包裹体中测得的。
图11.5可可托海三号伟晶岩脉形成的物理化学条件 A.绿柱石和I到III带的形成P-T条件;B.结晶出原生的透锂长石,箭头表示伟晶岩冷却的 趋势;C.透裡长石被锂辉石和石英所交代;D.形成原生的锤辉石和石英,相对于第V和 VI带;E.酸盐烙融体分出一个流体相,其中主要是H2O,含少量NaCl和CO2;F.硅酸盐熔融 体继续分出流体相,并且流体相又发生相分离,分出―个富含CO2流体,另一个是富含 NaCl-CO2的相,相当于第VI带或Ⅶ带;G.部分锂辉石被锂霞石+石英或锂沸石、锂云母和 石英所代替,进一 步分异到石英时,流体代替硅酸盐熔体;Bsp.β锂辉石; Pet.透锂长 石;A.Spd.锂辉石;Ecr.锂霞石
图11.2可可托海三号花岗伟晶者矿脉平面图〈据卢焕章,1997〉1.辉长岩; 2罾文象和变文象带(Ⅰ带〉;榇粒状钠长石带(Ⅱ带〉;块状黴斜长石带 (Ⅲ带〉;白云母带 (Ⅳ带〉;叶钠长石锂辉石带(Ⅴ带);1.石英锂辉石 带〈Ⅵ带、1白云母钠长石带(Ⅶ带); 1钠长石锂 云母带(Ⅷ带);10.石英 铯榴石带(Ⅸ带):11.核部块状石英坛石带(Ⅹ带);12.花岗岩带
• 表11.1 三号伟晶岩脉中的包裹体
• 2.盐度 • 流体包裹体的盐度有两种,一种是产于IV到 VI带中的流体熔融包裹体和含子矿物 • 包裹体,这类属于高盐度包裹体,而在Ⅹ带石英 中的流体包裹体则盐度较低。对流体熔融包裹体 和二类流体包裹体的盐度进行了测定,其结果为: 流体熔融包裹体29,40wt%Na(、1~32。Owt% NaCl含子矿物流体包裹体28。5wt%NaCl~ 31.5wt%:NaCl,液体包裹体4.9wt%NaCl~9.1wt %NaCl。液体包裹体的盐度是从产于石英一长石 核钉英中的包裹体中测得的。
图11.5可可托海三号伟晶岩脉形成的物理化学条件 A.绿柱石和I到III带的形成P-T条件;B.结晶出原生的透锂长石,箭头表示伟晶岩冷却的 趋势;C.透裡长石被锂辉石和石英所交代;D.形成原生的锤辉石和石英,相对于第V和 VI带;E.酸盐烙融体分出一个流体相,其中主要是H2O,含少量NaCl和CO2;F.硅酸盐熔融 体继续分出流体相,并且流体相又发生相分离,分出―个富含CO2流体,另一个是富含 NaCl-CO2的相,相当于第VI带或Ⅶ带;G.部分锂辉石被锂霞石+石英或锂沸石、锂云母和 石英所代替,进一 步分异到石英时,流体代替硅酸盐熔体;Bsp.β锂辉石; Pet.透锂长 石;A.Spd.锂辉石;Ecr.锂霞石
图11.2可可托海三号花岗伟晶者矿脉平面图〈据卢焕章,1997〉1.辉长岩; 2罾文象和变文象带(Ⅰ带〉;榇粒状钠长石带(Ⅱ带〉;块状黴斜长石带 (Ⅲ带〉;白云母带 (Ⅳ带〉;叶钠长石锂辉石带(Ⅴ带);1.石英锂辉石 带〈Ⅵ带、1白云母钠长石带(Ⅶ带); 1钠长石锂 云母带(Ⅷ带);10.石英 铯榴石带(Ⅸ带):11.核部块状石英坛石带(Ⅹ带);12.花岗岩带
• 表11.1 三号伟晶岩脉中的包裹体
流体包裹体
• 这类包裹体中仅出现气相一个相。低密度。 (只有freezing条件下,在包裹体的边缘出现 液相) 只有在高温 或 低压和高温低压条件下, 才 能形成这类低密度的包裹体。
•
4、纯液相包裹体(liquid inclusion)
• 这类包裹体中只出现液体相一个相。密度比 较高(freezing识别,出现冰、气泡)。
• 由二氧化碳气和二氧化碳液相组成
• 只要稍加温,气相(VCO2)与液相(LCO2) 就会均一(≤31.1℃)。
• 常见于深变质岩、金矿之中。
8、含子矿物(daughter mineral)的 多相包裹体
• 此类包裹体:气、液、固共存。 ↓ ↓ ↓ V L D(daughter mineral) • 说明流体中溶质含量较高 • 伟晶岩、矽卡岩、斑岩型矿床较为常见
只有在低温 或 高压和低温高压条件下形成 , 密度较高。
•
5、气-液包裹体 或 气液包裹体 (vapor-liquid inclusion)
此类包裹体最为常见,包裹体中气相与液相共存。 • 由于它们的气体、液体与包裹体体积的比例变 化大,我们可以把它们进一步划分成两类: • 富气相(vapor-rich)的(气液)包裹体和富液相 (liquid-rich)的(气液)包裹体。 • 富气相包裹体:气液比=气体体积╱气体体积+ 液体体积×100% >50% • 富液相包裹体:气液比=气体体积∕气体体积+液 体体积×100% <50%
1、异常包裹体(non-normal inclusion) ——在形成过程中捕获的是多相流体的包裹体。
2、正常包裹体(normal inclusion) ——在形成过程中捕获的是单相流体(均匀流 体)的包裹体。
•
4、纯液相包裹体(liquid inclusion)
• 这类包裹体中只出现液体相一个相。密度比 较高(freezing识别,出现冰、气泡)。
• 由二氧化碳气和二氧化碳液相组成
• 只要稍加温,气相(VCO2)与液相(LCO2) 就会均一(≤31.1℃)。
• 常见于深变质岩、金矿之中。
8、含子矿物(daughter mineral)的 多相包裹体
• 此类包裹体:气、液、固共存。 ↓ ↓ ↓ V L D(daughter mineral) • 说明流体中溶质含量较高 • 伟晶岩、矽卡岩、斑岩型矿床较为常见
只有在低温 或 高压和低温高压条件下形成 , 密度较高。
•
5、气-液包裹体 或 气液包裹体 (vapor-liquid inclusion)
此类包裹体最为常见,包裹体中气相与液相共存。 • 由于它们的气体、液体与包裹体体积的比例变 化大,我们可以把它们进一步划分成两类: • 富气相(vapor-rich)的(气液)包裹体和富液相 (liquid-rich)的(气液)包裹体。 • 富气相包裹体:气液比=气体体积╱气体体积+ 液体体积×100% >50% • 富液相包裹体:气液比=气体体积∕气体体积+液 体体积×100% <50%
1、异常包裹体(non-normal inclusion) ——在形成过程中捕获的是多相流体的包裹体。
2、正常包裹体(normal inclusion) ——在形成过程中捕获的是单相流体(均匀流 体)的包裹体。
讲课3-流体地质学-第二章
折射率的差异造成的,相边界的形态是由物质的润湿 性和密度决定的。低密度的流体相通常分布在FI 的中 部和上部。由于镜下观察是二维看三维状态,其所见 的气泡(相)面积比通常要高于实际的体积比。
3. FI 镜下可见相态及特征
最常见的FI 是由一个水溶液相和气相组成的包裹体。
结晶固相
FI中可能出现的结晶相包括两类:子矿物和捕虏晶。前者是
液相
流体捕获后随主矿物冷却因过饱和而结晶出来的矿物,后者
是矿物缺陷等捕获流体时偶尔捕获的其他结晶相。 气相
区分它们主要通过检查同一世代的包裹体中是否都有同样的
结晶相、是否在各个包裹体中都有稳定的相比例;捕虏晶在 包裹体中往往异常的大,子矿物中往往会有相同的固体包裹 俘虏晶
子矿物 体出现。 气相
常见的情况是FI中出现1-2种盐类矿物(石盐和钾石盐),有
VCO2 LCO2
LH2O
⑦ 二氧化碳(CO2 )包裹体或纯二氧化碳包裹体
(Carbon dioxide inclusion)
由二氧化碳气相(VCO2)和二氧化碳液相(LCO2)组 成,说明流体中富含二氧化碳。
识别:气相(VCO2)与液相(LCO2)只要稍加温就会 均一,一般≤31.1℃。 常见于深变质岩、金矿之中。
次生包裹体的成因标志:
※ 次生包裹体的鉴定特点——受微裂隙控制
① 常沿裂隙定向分布,成群出现;沿裂隙、裂面分布 ② 分布方向常与主矿物生长要素无关,常切割生长要
素、生长环带; ③ 切割或穿出主矿物; ④ 往往形态不规则,且粒度较小。
假次生包裹体的鉴定特征:
其分布、个体等特点与次生包裹体相似,但它的分布 不会穿出主矿物的颗粒边界,只存在于主矿物的某一部 位或某一位置上。
包裹体分析技术页PPT文档
1.1.2 包裹体研究意义
(1)与现代测试技术紧密结合; (2)先进的手段和有效的方法; (3)研究内容:组分、温度、压力、盐度、逸散度、pH值、 Eh值、密度、体积、流动速度、稳定同位素、地热史…… (4)广泛应用:环境恢复、能源地质、流体研究、成矿预 测…… (5)时效性:直观、省时、经济、准确,广泛应用于地学各 领域。
(9)无论是在被包裹前或被包裹后,包裹体与主矿 物间几乎不发生物质的溶解、交换或其它化学反应;
(10)现今所见包裹体的外壁就是主矿物与包裹体 的相界限。由于界限的存在,包裹体与主矿物之间互 为独立。
二、包裹体成因与分类 2.1 流体包裹体的形成 2.2 包裹体形成后的可能变化 2.3 包裹体分类
2.1 流体包裹体的形成 2.1.1 包裹体的形成
从系统角度看,包裹体的最终形成可分为5种情况,即均 匀流体中的包裹体形成、非均匀流体中的包裹体形成、变生包 裹体的形成、次生包裹体的形成以及包裹体形成后的变化等。
均匀流体中包裹体的形成具有代表性。即在一个晶体完整 的结晶过程中,任何阻碍或抵制晶体生长的因素都可造成晶体 缺陷,从而产生包裹体。
1.1 包裹体研究意义 1.1.1 包裹体研究简史
(1)萌芽阶段(公元10世纪-1858)
我国是最早发现包裹体并有文字记载的国家。北宋 (1031-1095)时期沈括的《梦溪笔谈》:“滴翠珠”
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中都有记载:“空青者,中空 有水如油,治盲立效…”
在国外有Boyle(1672)、D.Brewter(1823)、 H.Davy(1822)等人都先后在水晶、黄玉、石英、绿柱石中 发现包裹体存在,认为是矿物显微结构的一部分。
2.1.1.1 从均匀流体中结晶出的矿物包裹体
(1)晶体生长速度:培养基供应不均匀,影响晶体的点、 线、面发育。晶体快速生长时,形成树枝状;慢速生长时, 致密层封闭培养基,捕获包裹体。
流体包裹体及应用
流体包裹体在其 他领域的应用
宝石鉴定与优化处理
添加标题
宝石鉴定:流体包裹体 可以作为宝石真伪的鉴 别依据通过观察包裹体 的形态、大小、颜色等 特征来判断宝石是否经
过人工处理或合成。
添加标题
优化处理:在宝石的优化 处理中流体包裹体也被广 泛应用。通过加热、加压 等方式改变流体包裹体的 状态可以使宝石的颜色、 透明度等外观特征得到改 善提高宝石的美观度和价
地球科学研究
流体包裹体在地球 科学研究中的应用
流体包裹体在石油 和天然气勘探中的 应用
流体包裹体在矿床 学研究中的应用
流体包裹体在地质 年代学研究中的应 用
地质灾害预警
监测地壳活动预测地震
识别地下水污染保护水资源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评估滑坡、泥石流等灾害风险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监测矿产资源开发中的环境问题
流体包裹体是地质 过程中岩石或矿物 中包含的流体相物 质
形成机理包括成岩 期、变质期和成矿 期等不同地质时期
流体包裹体的形成 与地下水、油气、 地热等流体活动密 切相关
形成机理的研究有 助于了解地质历史 和矿产资源形成过 程
流体包裹体的研 究方法
显微观察技术
显微观察技术: 通过显微镜观察 流体包裹体的形 态、大小、数量 和分布特征确定 其类型和成因。
农业地质调查:利用流体包裹体研究土壤和地下水形成历史 农业环境监测:通过流体包裹体分析土壤和水体的污染状况 农业资源利用:利用流体包裹体研究土壤肥力和植物生长状况 农业气候变化研究:通过流体包裹体分析气候变化对农业的影响
感谢您的观看
汇报人:
添加 标题
流体包裹体的特征:具有封闭性、原生性和不 可再生性是地质历史中流体活动的记录和证据。
地球化学 第7讲(1)-流体包裹体
外来物质的影响,包裹体与主矿物共存,一直保留至今, 它与主矿物有着相的界限,并成为独立体系。
最常见流体包裹体的矿物为:石英、萤石、石盐、方解石、石榴子石、磷灰石、白 云石、重晶石、黄玉和闪锌矿。
流体包裹体长径一般小于100μm,常为10μm。
矿物包裹体可自成为一个独立的地球化学体系,这包括:
(1)均一体系:包裹体形成时,捕获在包裹体内的物质为均 匀相。
原生包裹体
变生包裹体
(1)晶面出现凹凸不平形成包 裹体:
这是由于晶体的培养基供应不均匀, 影响晶体的点、线、面均匀发育的 结果。 又分成两种情况,当晶体快速生长 时,培养基供应充足部位先生长, 而供应较少或来不及供应处则形成 空洞,在一个晶面上出现多孔的树 枝状;
当晶体慢速生长时,培养基供应不均匀,会形成 多孔层与致密层相间,致密层暂时封闭培养基, 从而捕获了包裹体(图a),构成层状包裹体。这 种情况在天然水晶和长石中是常见的。
(2)晶体的生长螺旋形成的 包裹体 :
在人工合成的水晶中可见 到,在相邻的大生长螺旋 之间,有时也在生长螺旋 中心,常常形成流体包裹 体。
在绿柱石晶体中常有平行于c轴的细长管状包裹体,它是沿生 长螺旋中心形成的。 如果某些螺旋比另外一些螺旋生长得快,则晶面粗糙,形成许 多带角的凹沟,后来的生长层将它盖上,可形成负晶形包裹体。 这种包裹体通常比较大,呈孤立或随机分布状产出。
沉积岩、变质岩的包裹体研究、包裹体年代学等与国外还有差距。
第二节
流体包裹体的概念和分类
一、矿物中包裹体的定义
矿物包裹体是成岩成矿流体(含气液的流体或硅酸盐熔融体)在矿物结晶生 长过程中,被包裹在矿物晶格缺陷或穴窝中的、至今尚在主矿物中封存并 与主矿物有着相界限的那一部分物质。
最常见流体包裹体的矿物为:石英、萤石、石盐、方解石、石榴子石、磷灰石、白 云石、重晶石、黄玉和闪锌矿。
流体包裹体长径一般小于100μm,常为10μm。
矿物包裹体可自成为一个独立的地球化学体系,这包括:
(1)均一体系:包裹体形成时,捕获在包裹体内的物质为均 匀相。
原生包裹体
变生包裹体
(1)晶面出现凹凸不平形成包 裹体:
这是由于晶体的培养基供应不均匀, 影响晶体的点、线、面均匀发育的 结果。 又分成两种情况,当晶体快速生长 时,培养基供应充足部位先生长, 而供应较少或来不及供应处则形成 空洞,在一个晶面上出现多孔的树 枝状;
当晶体慢速生长时,培养基供应不均匀,会形成 多孔层与致密层相间,致密层暂时封闭培养基, 从而捕获了包裹体(图a),构成层状包裹体。这 种情况在天然水晶和长石中是常见的。
(2)晶体的生长螺旋形成的 包裹体 :
在人工合成的水晶中可见 到,在相邻的大生长螺旋 之间,有时也在生长螺旋 中心,常常形成流体包裹 体。
在绿柱石晶体中常有平行于c轴的细长管状包裹体,它是沿生 长螺旋中心形成的。 如果某些螺旋比另外一些螺旋生长得快,则晶面粗糙,形成许 多带角的凹沟,后来的生长层将它盖上,可形成负晶形包裹体。 这种包裹体通常比较大,呈孤立或随机分布状产出。
沉积岩、变质岩的包裹体研究、包裹体年代学等与国外还有差距。
第二节
流体包裹体的概念和分类
一、矿物中包裹体的定义
矿物包裹体是成岩成矿流体(含气液的流体或硅酸盐熔融体)在矿物结晶生 长过程中,被包裹在矿物晶格缺陷或穴窝中的、至今尚在主矿物中封存并 与主矿物有着相界限的那一部分物质。
讲课4-流体地质学-第三章
2. Systematic of CaCl2-H2O
• CaCl2-H2O体系可含 CaCl2.6H2O(南极 石)、CaCl2.4H2O (C4)和CaCl2.2H2O (C2)三个中间水合 物。 • CaCl2.6H2O与H2O的共 结点为-49.5℃,另 有两个转熔点P1和P2, 分别对应于+30.1℃ 和+45.1℃,涉及到 升温时CaCl2.6H2O和 CaCl2.4H2O的不一致 熔化反应。
可以看到,对应于包裹体, 可以分成常温下含 NaCl子 矿物和不含子矿物的两类。
盐 度 >26.3wt% 的 NaCl-H2O
流体 , 室温下为饱和溶液, 包裹体中出现稳定的 NaCl 子矿物。
冰可以存在的最高温度随
E 点温度对于一个多元成分 着NaCl的含量增加而不断 体系一般具有唯一性,可以 降低。二者之间存在函数 据此确定不同的成分体系。 关系,它们为估算包裹体 通过降低温度测定低共溶点 中NaCl含量提高了可能性。 温度和冰点温度以确定不同 的成分体系及其中盐类等物 质的含量,就是应用相变的 冷冻方法。
CO2是较大的非极性分子,而H2O是小的极性分子,因此它们在液
态下相互溶解度非常低(在25℃和0.1MPa时, H2O在CO2中的溶解度
为0.062mol%,而CO2在共存H2O中的溶解度为0.6mol%左右)。
• 两个端元组分的成分面分别由纯 H2O CO2和纯H2O的相图构成,从CO2 的三相点(TCO2)和H2O的三相点 (TH2O)出发,各有三条单变平衡 曲线,CCO2和CH2O分别为CO2和 H2O的临界点。在两个成分面之间, 存在六种物相:纯CO2固相、冰、 CO2笼合物、富H2O液相、富CO2 液相及一个气相。 CO2 • 体系中有4个单相区,即气相、 CO2液相、H2O液相和超临界流体 区,它们为三变量区。随着温度升 高,气相、 CO2液相和H2O液相区 逐渐过渡为超临界流体区。
第三章流体包裹体
第三章流体包裹体
• 二 颗粒载法的制备 • 筛选样品,测温,观测用。 制备方法P91。 • 三 抛光片的制备 • 两面抛光 高度抛光 厚度0.2㎜—0.5㎜。
切晶体中P平行C轴。 • 抛光法制备工艺程序 切片、粗磨、细磨、抛光、粘片、另一面
第三章流体包裹体
• 四 显微测温样品的制备 • 把抛光片从载玻璃上卸下,破碎成小片。 • 五 爆裂法测温样品的制备 • 破碎 筛分和提纯-单矿物(0.2㎜—0.5
第三章流体包裹体
三 研究目的和意义
获得成岩成矿的可靠信息 可测T、 P、C、D (密度)、盐度 、同位 素组成 pH Eh粘度 年龄等。 找矿勘探
第三章流体包裹体
第二节 包裹体的成因与分类
• 一般认为只有符合均匀体系,封闭 体系和等容体系这三个基本条件的 包裹体才能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第三章流体包裹体
第三章流体包裹体
第六节 组分和盐度的估测方法
一、冷冻法 (一)H2O-NaCl (二) H2O-NaCl-CO2
第三章流体包裹体
新疆阿合奇县布隆 石英重晶石脉型金矿成矿机理探讨
第三章流体包裹体
1.矿床地质特征 2.流体包裹体研究 3.微量元素特征 4.同位素分析(氦、氩同位素、硫同位素、 碳、氧、氢同位素 ) 5.成矿作用
和掌握。包裹体常见的相态特点:
(一)水溶液+气泡 (二)液体CO2和碳氢化合物 (三)子矿物 (四)熔融包裹体中的玻璃质,结晶质和气相
第三章流体包裹体
三、包裹体特征的记录和描述
(一)充填度(F)和气体百分数(N) (二)颜色 (三)形状 (四)大小 (五)数量 (六)分布 (七)包裹体定位和记录格式
第三章流体包裹体
第五节 温度的测定方法
• 二 颗粒载法的制备 • 筛选样品,测温,观测用。 制备方法P91。 • 三 抛光片的制备 • 两面抛光 高度抛光 厚度0.2㎜—0.5㎜。
切晶体中P平行C轴。 • 抛光法制备工艺程序 切片、粗磨、细磨、抛光、粘片、另一面
第三章流体包裹体
• 四 显微测温样品的制备 • 把抛光片从载玻璃上卸下,破碎成小片。 • 五 爆裂法测温样品的制备 • 破碎 筛分和提纯-单矿物(0.2㎜—0.5
第三章流体包裹体
三 研究目的和意义
获得成岩成矿的可靠信息 可测T、 P、C、D (密度)、盐度 、同位 素组成 pH Eh粘度 年龄等。 找矿勘探
第三章流体包裹体
第二节 包裹体的成因与分类
• 一般认为只有符合均匀体系,封闭 体系和等容体系这三个基本条件的 包裹体才能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第三章流体包裹体
第三章流体包裹体
第六节 组分和盐度的估测方法
一、冷冻法 (一)H2O-NaCl (二) H2O-NaCl-CO2
第三章流体包裹体
新疆阿合奇县布隆 石英重晶石脉型金矿成矿机理探讨
第三章流体包裹体
1.矿床地质特征 2.流体包裹体研究 3.微量元素特征 4.同位素分析(氦、氩同位素、硫同位素、 碳、氧、氢同位素 ) 5.成矿作用
和掌握。包裹体常见的相态特点:
(一)水溶液+气泡 (二)液体CO2和碳氢化合物 (三)子矿物 (四)熔融包裹体中的玻璃质,结晶质和气相
第三章流体包裹体
三、包裹体特征的记录和描述
(一)充填度(F)和气体百分数(N) (二)颜色 (三)形状 (四)大小 (五)数量 (六)分布 (七)包裹体定位和记录格式
第三章流体包裹体
第五节 温度的测定方法
流体包裹体
C2H6、H2S,微量Ar和He。 • 液相成分中阳离子以Na+为主,其次是Ca2+、K+、Mg2+;阴离子 以Cl-为主,SO42-次之.流体属CO2-H2O-NaCl体系 • Na+/ K+>1,Cl-》F-,SO42-/(F-+Cl-)小于1,反映成矿流 体具有热卤水性质。
成矿流体的不混溶性
一、均一法
(三) 温度测定 1.准备工作 2.液/气包裹体的均一化作用 3.含子矿物多相包裹体的均一化作用 4.含液体CO2多相包裹体的均一化作用 5.熔融包裹体的均一化作用 6.注意事项
二、爆裂法
(一)热声爆裂仪 (二)爆裂温度的确定与校正
• 微晶石英的爆裂温度比共生矿物的均一温度高 100℃。 萤石的Th与爆裂温度比较吻合。 粗晶石英的爆裂温度比Th要高 不同矿物的爆裂温度与Th的差值不同 干扰大
• CO2-H2O型包裹体中CO2的体积百分数为5-70% • 两相纯CO2包裹体。 • 与NaCl-H2O型包裹体共存,均一温度接近,表 明它们是不混溶的两种流体被同时捕获 • H2O+CO2 +子晶多相包裹体中CO2 的初熔温度、 笼形化合物的熔化温度、部分均一温度与CO2H2O型包裹体的温度范围一致。
• Ⅱ类含子晶多相包裹体,由气相、液相和固体子 晶三相组成。长轴多数为7-20µ m。气相占包裹 体体积的5-15%,一般气泡大于子晶。子晶主 要为NaCl
二.流体包裹体研究
• Ⅲ类含液相CO2的三相型包裹体,由VCO2、 LCO2和LH2O三相组成,CO2相的体积百分 数为5-70%,多数为10-30% • Ⅴ类H2O+CO2+子晶多相包裹体,长轴 为6-40µm,。包裹体由VCO2、LCO2、 LH2O和子晶四相组成,VCO2+LCO2体积百 分数为5-20%,CO2中的气液比5-60%。 子晶具有立方体、长方形等晶形,子晶 长轴一般为3-6µm,
讲课2-流体地质学-第一章
作用的影响、扰动,甚至改造,流体包裹体的形状、物理和化学 性质要发生许多变化。其中有些变化提供了FI 研究的可能性,有
一些变化则给研究和应用带来了不确定性。
1.
物相的变化 最容易察觉,也最有用。在高温下捕获的均匀相流体,当自然
冷却时会发生相变——由单一相变为多相。这种相变在实验室条
件下一般可以通过加温复原,即过程可逆,因而可以提供捕获时 流体的温度、压力、成分等有价值数据。
“卡脖子”现象
可逆过程,包 裹体体积不变
体积变化
伸展变形 渗漏和部分裂开
不可逆过程, 包裹体体积改 变
爆裂
为什么要学习流体包裹体这门课?
流体包裹体能解决什么问题? 流体包裹体的特征
①
唯一性:FI保存了地质历史上曾经发生过的许多地质事件中流 体的唯一样品,为研究他们提供最直接的研究对象。其它方 法途径都是间接的、局限性的。 代表性:是原始的成岩成矿母流体的样品,又处于封闭状态, 所以代表性极好。用其他方法,矿物的转变、矿物的蚀变都 会改变测量结果的准确性。而流体包裹体,只要主矿物没有 彻底被蚀变,就可以用。 普遍性:地壳中没有缺陷的矿物是不存在的。在月岩、陨石、 人工合成的晶体中也是如此。所以说流体包裹体是普遍存在 的。 微观性:一般情况下,流体包裹体很小,我们现在能看清的 只能是5—10微米(μm)的包裹体(由于设备条件所限,再小 就看不清其中的相态)。
始信息; 超微量分析技术分析流体包裹体成分和超微量成矿元素和稀有气 体——获得成岩成矿流体的主要成分,指导矿床成因研究和找矿工 作;为了解地幔释气、成矿年龄等提供可靠数据来源。
流体包裹体研究内容及解决问题:
流体相的捕获状态和沉淀机制:
流体相的均一方式,均匀捕获和非均匀捕获等(斑岩型矿床的
一些变化则给研究和应用带来了不确定性。
1.
物相的变化 最容易察觉,也最有用。在高温下捕获的均匀相流体,当自然
冷却时会发生相变——由单一相变为多相。这种相变在实验室条
件下一般可以通过加温复原,即过程可逆,因而可以提供捕获时 流体的温度、压力、成分等有价值数据。
“卡脖子”现象
可逆过程,包 裹体体积不变
体积变化
伸展变形 渗漏和部分裂开
不可逆过程, 包裹体体积改 变
爆裂
为什么要学习流体包裹体这门课?
流体包裹体能解决什么问题? 流体包裹体的特征
①
唯一性:FI保存了地质历史上曾经发生过的许多地质事件中流 体的唯一样品,为研究他们提供最直接的研究对象。其它方 法途径都是间接的、局限性的。 代表性:是原始的成岩成矿母流体的样品,又处于封闭状态, 所以代表性极好。用其他方法,矿物的转变、矿物的蚀变都 会改变测量结果的准确性。而流体包裹体,只要主矿物没有 彻底被蚀变,就可以用。 普遍性:地壳中没有缺陷的矿物是不存在的。在月岩、陨石、 人工合成的晶体中也是如此。所以说流体包裹体是普遍存在 的。 微观性:一般情况下,流体包裹体很小,我们现在能看清的 只能是5—10微米(μm)的包裹体(由于设备条件所限,再小 就看不清其中的相态)。
始信息; 超微量分析技术分析流体包裹体成分和超微量成矿元素和稀有气 体——获得成岩成矿流体的主要成分,指导矿床成因研究和找矿工 作;为了解地幔释气、成矿年龄等提供可靠数据来源。
流体包裹体研究内容及解决问题:
流体相的捕获状态和沉淀机制:
流体相的均一方式,均匀捕获和非均匀捕获等(斑岩型矿床的
包裹体分析技术页PPT文档
我国的包裹体研究工作也取得了极大的进步,开始包裹 体温度、盐度的测定以及组分分析等研究工作。
(4)包裹体地球化学阶段(1976-)
理论更新、技术进步、范围扩大、日渐重要。流体包裹体 分析技术成为能源地质研究中的重要工具和手段。 (1)逐渐成为地球化学的一个分支; (2)新的分析方法不断介入:电子显微镜、离子和电子探针、 离子色谱、气相色谱、色质谱联用、激光拉曼光谱等; (3)油气地质研究领域中的应用; (4)研究包裹体的内容和范围更广:可以获得十数个参数; (5)国际上逐渐形成独立学科:包裹体地球化学。
2.2 包裹体形成后的可能变化
2.2.1 相变-子相的形成 2.2.2 物理变化 2.2.3 物质交换
2.2.1 体积变化
包裹体形成后的体积变化,或为可逆或为不可逆,分别对 均一化测温不产生或产生影响。
可逆变化(包裹体体积守恒,可以均一化测温):热胀冷 缩、结晶与溶解作用的调节。
不可逆变化(包裹体体积不守恒,不可以均一化测温): “卡脖子”作用对包裹体的分割、包裹体的合并、升温破裂- 卫星状次生(隐爆)-密度降低、“强压塑变”。
油气测试分析技术与应用
第六章 包裹体及其测试 分析技术
提纲
一、包裹体定义及特点 二、包裹体成因与分类 三、流体包裹体测试研究 四、流体包裹体的应用
包裹体
何为包裹体? 包裹体有什么特点? 研究包裹体能够干什么? 包裹体与能源环境有关系吗? ……
一、包裹体定义及特点 1.1 包裹体研究意义 1.2 包裹体定义 1.3 包裹体特点
1.3 包裹体特点
(1)在沉积成岩成矿作用的任一阶段,只要沉积 物(岩)发生结晶或重结晶、胶结(次生加大)或自生 矿物的形成作用,即可形成包裹体; (2)包裹体不包括介质中的碎屑物质(晶体、晶 屑或岩屑等); (3)包裹体的大小受限于矿物晶体的大小,一般 不超过0.01mm,大于1mm者罕见。世界最大者7.2cm;
(4)包裹体地球化学阶段(1976-)
理论更新、技术进步、范围扩大、日渐重要。流体包裹体 分析技术成为能源地质研究中的重要工具和手段。 (1)逐渐成为地球化学的一个分支; (2)新的分析方法不断介入:电子显微镜、离子和电子探针、 离子色谱、气相色谱、色质谱联用、激光拉曼光谱等; (3)油气地质研究领域中的应用; (4)研究包裹体的内容和范围更广:可以获得十数个参数; (5)国际上逐渐形成独立学科:包裹体地球化学。
2.2 包裹体形成后的可能变化
2.2.1 相变-子相的形成 2.2.2 物理变化 2.2.3 物质交换
2.2.1 体积变化
包裹体形成后的体积变化,或为可逆或为不可逆,分别对 均一化测温不产生或产生影响。
可逆变化(包裹体体积守恒,可以均一化测温):热胀冷 缩、结晶与溶解作用的调节。
不可逆变化(包裹体体积不守恒,不可以均一化测温): “卡脖子”作用对包裹体的分割、包裹体的合并、升温破裂- 卫星状次生(隐爆)-密度降低、“强压塑变”。
油气测试分析技术与应用
第六章 包裹体及其测试 分析技术
提纲
一、包裹体定义及特点 二、包裹体成因与分类 三、流体包裹体测试研究 四、流体包裹体的应用
包裹体
何为包裹体? 包裹体有什么特点? 研究包裹体能够干什么? 包裹体与能源环境有关系吗? ……
一、包裹体定义及特点 1.1 包裹体研究意义 1.2 包裹体定义 1.3 包裹体特点
1.3 包裹体特点
(1)在沉积成岩成矿作用的任一阶段,只要沉积 物(岩)发生结晶或重结晶、胶结(次生加大)或自生 矿物的形成作用,即可形成包裹体; (2)包裹体不包括介质中的碎屑物质(晶体、晶 屑或岩屑等); (3)包裹体的大小受限于矿物晶体的大小,一般 不超过0.01mm,大于1mm者罕见。世界最大者7.2cm;
讲课2-流体地质学-第二章
形成条件:只有在低温或高压或低温高压条件下形成 , 密度较高。
⑤ 气-液两相包裹体
此类包裹体最为常见,包裹体中气相与液相共存。根 据气体、液体与包裹体体积的比例变化,可进一步划 分成两类:
I.
富气相(Vapor-rich)包裹体 气液比=气体体积╱气体体积+液体体积×100% >50%
II.
富液相(liquid-rich)包裹体。
I.
※
晶质熔融包裹体
硅酸盐小晶体+气体 (气孔)
II.
※
玻璃质包裹体
硅酸盐玻璃+气体(气孔) 速下降,岩浆快速冷凝,岩 浆组分来不及结晶就已经固 结,形成硅酸盐玻璃。所以, 这类包裹体在火山喷出岩中 常见。
形成条件:只有当温度、压力快
形成条件:只有当温度、压 力较缓慢下降,岩浆较 缓慢结晶,才能形成这 样的包裹体。所以,这 类包裹体在侵入岩中常 见。
状、……; ② 常为黑色;
③ 一个包裹体中可出现一个或一个以上的气孔(其他类型只
有一个,※黏度); ④ 一般>600℃才可能发生均化现象。
G
V
② 过渡型包裹体(熔—流包裹体)
一般情况下,一个包裹体内硅酸盐玻璃相与气、液流 体相共存。 硅酸盐玻璃+气体(气孔)+流体 说明岩浆与气、液同时参与作用。
气液比=气体体积∕气体体积+液体体积×100% <50%
V L
V
L
鉴定特征:
※ 气相鉴定特征
表现为在包裹体中的气泡,球状体,处于包 裹体的最高处; ② 有时在常温、常压下能看见其跳动或活动; ③ 在气泡较时,或狭长的包裹体中时,气与液 的相界面的弯月面内(向圆心)为气体; ④ 气相多为无色透明,有些则颜色较深,无色 透明—灰—灰黑—黑;
⑤ 气-液两相包裹体
此类包裹体最为常见,包裹体中气相与液相共存。根 据气体、液体与包裹体体积的比例变化,可进一步划 分成两类:
I.
富气相(Vapor-rich)包裹体 气液比=气体体积╱气体体积+液体体积×100% >50%
II.
富液相(liquid-rich)包裹体。
I.
※
晶质熔融包裹体
硅酸盐小晶体+气体 (气孔)
II.
※
玻璃质包裹体
硅酸盐玻璃+气体(气孔) 速下降,岩浆快速冷凝,岩 浆组分来不及结晶就已经固 结,形成硅酸盐玻璃。所以, 这类包裹体在火山喷出岩中 常见。
形成条件:只有当温度、压力快
形成条件:只有当温度、压 力较缓慢下降,岩浆较 缓慢结晶,才能形成这 样的包裹体。所以,这 类包裹体在侵入岩中常 见。
状、……; ② 常为黑色;
③ 一个包裹体中可出现一个或一个以上的气孔(其他类型只
有一个,※黏度); ④ 一般>600℃才可能发生均化现象。
G
V
② 过渡型包裹体(熔—流包裹体)
一般情况下,一个包裹体内硅酸盐玻璃相与气、液流 体相共存。 硅酸盐玻璃+气体(气孔)+流体 说明岩浆与气、液同时参与作用。
气液比=气体体积∕气体体积+液体体积×100% <50%
V L
V
L
鉴定特征:
※ 气相鉴定特征
表现为在包裹体中的气泡,球状体,处于包 裹体的最高处; ② 有时在常温、常压下能看见其跳动或活动; ③ 在气泡较时,或狭长的包裹体中时,气与液 的相界面的弯月面内(向圆心)为气体; ④ 气相多为无色透明,有些则颜色较深,无色 透明—灰—灰黑—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粒级)1g-3g。
• 六 成分分析样品的制备 • 0.2mm-0.5㎜ 10克
第四节 包裹体的显微镜下观察与鉴定
一 放大倍数与观察技巧
• 通常放大250倍,有时400-500倍,也可用100或 低于100倍,详细观察内部细节,获得清晰图 象。
二 包裹体中相的识别 • 正确鉴定包裹体在于对包裹体常见特征的了解
• 一 均一状态下流体的蒸汽压力 • 二 流 体 等 容 线 +独 立 的 地 质 温 度 计 • 三 等容线相交 • 四 石盐子矿物的熔化 • 五 CO 2和 H2O -- CO 2流 体 包 裹 体 测 压 。
新疆阿合奇县布隆 石英重晶石脉型金矿成矿机理探讨
1.矿床地质特征 2.流体包裹体研究 3.微量元素特征 4.同位素分析(氦、氩同位素、硫同位素、 碳、氧、氢同位素 ) 5.成矿作用
成环境P90。
第三节 包裹体样品的选择和制备
• 一 样品的选择 • 采集样品之前,应搞清楚脉体的先后关系,详
细编号。水平,垂向上特定脉体等距离采样。 • 最好的样品是透明、半透明结晶好的脉石矿物,
或脉体外侧蚀变矿物。 • 火成岩最好选择Q 中—高级变质岩—Q 长英质
脉体。 沉积岩成岩作用—脉体、晶洞、晶腺 和结核中保存的矿物。
第二节 包裹体的成因与分类
• 一般认为只有符合均匀体系,封闭 体系和等容体系这三个基本条件的 包裹体才能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 一 均匀捕获和不均匀捕获
• 通常认为包裹体是从均匀介质中捕获 的。如果天然矿物中固相,液相,气 相之间比例稳定,则为均匀捕获。
• 在单个矿物中,有时会看到一群包裹 体,具有可变的相比例,则为不均匀 捕获。有下列几种情况:
二 研究历史和现状
19世纪中期 探索阶段 1933年以前 1933年 密西西比河谷型铅锌矿床中闪锌 矿测温 解决了成因问题 进入实用时期 国内 20世纪60-70年代进展快 80年代长足 的发展
三 研究目的和意义
获得成岩成矿的可靠信息 可测T、 P、C、D (密度)、盐度 、同位 素组成 pH Eh粘度 年龄等。 找矿勘探
第三章 流体包裹体研究方法 第一节 概述
• 一 一般特征 流体包裹体的概念-指矿物生长过 程中,因晶体发生缺陷而捕获的至 今在矿物中存在并处于封闭状态的 成矿介质(成矿溶液或岩浆流体), 是成岩成矿流体或熔体的样品。
一 一般特征
• 矿物中的包裹体多数小于0.1mm, 一般 2µm~20µm.
• 常用来研究的矿物有10种左右:石英、萤 石、石盐、方解石、磷灰石、白云母、 闪锌矿、重晶石、黄玉、锡石、锆石等。
• 冷冻→回温→最后一个冰晶融化的温 度(冰点)→盐度(表3—8)P117
• 利用冰点确定盐度仅仅适用于含小 NaCl于23.3%Wt的包体。 23.3→26.3%的溶液,固相为水石盐 NaCl.2H2O,根据水石盐的消失温度 求盐度。大于26.3%的溶液子晶消失的 温度→确定温度。图3—21 (P119)。
(一)液体+固体 (二)液体+液体 (三)液体+气体 P82 图3-1
可以是沸腾的结果
二 捕获后的变化
(一)收缩 流体收缩 (二)不混溶 (三)再结晶作用 温度降低溶解度降低-
重结晶 (四)子矿物 (五)亚稳定性 (六)颈缩(卡脖子) (七)体积变化 (八)渗漏
三 成因分类与状态分类
(一)成因分类: 原生 次生假次生三类。 原生成因的标志 次生成因的标志 (二)状态和成因分类 表3-1(P88 充填度F) 状态和成因分类 追溯成岩成矿作用和恢复形
• 二 子矿物溶解法
• 表3—6 图3—21
• 三 密度测定
• 密度、盐度和温度之间存在一定的 关系。最小二乘法拟合的多项方积。 P119。 将 测 得 的 均 一 化 温 度 和 盐 度 数据代入就可求出密度(RHO)
第七节 压力的估算
• 在任意给定温度和成分的条件下,液体能 保持的最低压力等于它的蒸汽压。测压方 法
一.布隆石英重晶石脉型金矿地质特征
矿床所在的大地构造属于西南天山造山带,位于区域NE向喀拉铁克 大断裂的东南侧
• 实验条件及注意事项
• 样品粒级有影响
• 样品重量基本没有影响
三 淬火法
是测定熔融包体均一温度的基本方法,加 热达到预置温度和恒温时间后→瞬时落 入水中→快速冷却把包体变化固定下来。 (一)LGHC-1型高温淬火炉 (二)熔融包裹体的均一化现象和温度测 定
第六节 组分和盐度的估测方法
一、冷冻法 (一)H2O-NaCl (二) H2O-NaCl-CO2
• 二 颗粒载法的制备 • 筛选样品,测温,观测用。 制备方法P91。 • 三 抛光片的制备 • 两面抛光 高度抛光 厚度0.2㎜—0.5㎜。
切晶体中P平行C轴。
• 抛光法制备工艺程序
切片、粗磨、细磨、抛光、粘片、另一面
• 四 显微测温样品的制备 • 把抛光片从载玻璃上卸下,破碎成小片。
• 五 爆裂法测温样品的制备 • 破碎 筛分和提纯-单矿物(0.2㎜—0.5
二、爆裂法
(一)热声爆裂仪 (二)爆裂温度的确定与校正
• 微晶石英的爆裂温度比共生矿物的均一温度高 100℃。 萤石的Th与爆裂温度比较吻合。 粗晶石英的爆裂温度比Th要高 不同矿物的爆裂温度与Th的差值不同 干扰大
• 爆裂温度的确定与校正
• α石英→β石英 573℃。取拐点对应 的温度作为爆裂温度与地质情况吻合。 采用统一的石英标样利用拐点温度进 行校正。
和掌握。包裹体常见的相态特点:
(一)水溶液+气泡 (二)液体CO2和碳氢化合物 (三)子矿物 (四)熔融包裹体中的玻璃质,结晶质和气相
三、包裹体特征的记录和描述
(一)充填度(F)和气体百分数(N) (二)颜色 (三)形状 (四)大小 (五)数量 (六)分布 (七)包裹体定位和记录格式
第五节 温度的测定方法
一、均一法 (一)热台和冷台两用台 1. T1350型高温热台 2.Linkam TH600型冷热台 3.Chaixmeca 台 (二)温作 2.液/气包裹体的均一化作用 3.含子矿物多相包裹体的均一化作用 4.含液体CO2多相包裹体的均一化作用 5.熔融包裹体的均一化作用 6.注意事项
• 六 成分分析样品的制备 • 0.2mm-0.5㎜ 10克
第四节 包裹体的显微镜下观察与鉴定
一 放大倍数与观察技巧
• 通常放大250倍,有时400-500倍,也可用100或 低于100倍,详细观察内部细节,获得清晰图 象。
二 包裹体中相的识别 • 正确鉴定包裹体在于对包裹体常见特征的了解
• 一 均一状态下流体的蒸汽压力 • 二 流 体 等 容 线 +独 立 的 地 质 温 度 计 • 三 等容线相交 • 四 石盐子矿物的熔化 • 五 CO 2和 H2O -- CO 2流 体 包 裹 体 测 压 。
新疆阿合奇县布隆 石英重晶石脉型金矿成矿机理探讨
1.矿床地质特征 2.流体包裹体研究 3.微量元素特征 4.同位素分析(氦、氩同位素、硫同位素、 碳、氧、氢同位素 ) 5.成矿作用
成环境P90。
第三节 包裹体样品的选择和制备
• 一 样品的选择 • 采集样品之前,应搞清楚脉体的先后关系,详
细编号。水平,垂向上特定脉体等距离采样。 • 最好的样品是透明、半透明结晶好的脉石矿物,
或脉体外侧蚀变矿物。 • 火成岩最好选择Q 中—高级变质岩—Q 长英质
脉体。 沉积岩成岩作用—脉体、晶洞、晶腺 和结核中保存的矿物。
第二节 包裹体的成因与分类
• 一般认为只有符合均匀体系,封闭 体系和等容体系这三个基本条件的 包裹体才能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 一 均匀捕获和不均匀捕获
• 通常认为包裹体是从均匀介质中捕获 的。如果天然矿物中固相,液相,气 相之间比例稳定,则为均匀捕获。
• 在单个矿物中,有时会看到一群包裹 体,具有可变的相比例,则为不均匀 捕获。有下列几种情况:
二 研究历史和现状
19世纪中期 探索阶段 1933年以前 1933年 密西西比河谷型铅锌矿床中闪锌 矿测温 解决了成因问题 进入实用时期 国内 20世纪60-70年代进展快 80年代长足 的发展
三 研究目的和意义
获得成岩成矿的可靠信息 可测T、 P、C、D (密度)、盐度 、同位 素组成 pH Eh粘度 年龄等。 找矿勘探
第三章 流体包裹体研究方法 第一节 概述
• 一 一般特征 流体包裹体的概念-指矿物生长过 程中,因晶体发生缺陷而捕获的至 今在矿物中存在并处于封闭状态的 成矿介质(成矿溶液或岩浆流体), 是成岩成矿流体或熔体的样品。
一 一般特征
• 矿物中的包裹体多数小于0.1mm, 一般 2µm~20µm.
• 常用来研究的矿物有10种左右:石英、萤 石、石盐、方解石、磷灰石、白云母、 闪锌矿、重晶石、黄玉、锡石、锆石等。
• 冷冻→回温→最后一个冰晶融化的温 度(冰点)→盐度(表3—8)P117
• 利用冰点确定盐度仅仅适用于含小 NaCl于23.3%Wt的包体。 23.3→26.3%的溶液,固相为水石盐 NaCl.2H2O,根据水石盐的消失温度 求盐度。大于26.3%的溶液子晶消失的 温度→确定温度。图3—21 (P119)。
(一)液体+固体 (二)液体+液体 (三)液体+气体 P82 图3-1
可以是沸腾的结果
二 捕获后的变化
(一)收缩 流体收缩 (二)不混溶 (三)再结晶作用 温度降低溶解度降低-
重结晶 (四)子矿物 (五)亚稳定性 (六)颈缩(卡脖子) (七)体积变化 (八)渗漏
三 成因分类与状态分类
(一)成因分类: 原生 次生假次生三类。 原生成因的标志 次生成因的标志 (二)状态和成因分类 表3-1(P88 充填度F) 状态和成因分类 追溯成岩成矿作用和恢复形
• 二 子矿物溶解法
• 表3—6 图3—21
• 三 密度测定
• 密度、盐度和温度之间存在一定的 关系。最小二乘法拟合的多项方积。 P119。 将 测 得 的 均 一 化 温 度 和 盐 度 数据代入就可求出密度(RHO)
第七节 压力的估算
• 在任意给定温度和成分的条件下,液体能 保持的最低压力等于它的蒸汽压。测压方 法
一.布隆石英重晶石脉型金矿地质特征
矿床所在的大地构造属于西南天山造山带,位于区域NE向喀拉铁克 大断裂的东南侧
• 实验条件及注意事项
• 样品粒级有影响
• 样品重量基本没有影响
三 淬火法
是测定熔融包体均一温度的基本方法,加 热达到预置温度和恒温时间后→瞬时落 入水中→快速冷却把包体变化固定下来。 (一)LGHC-1型高温淬火炉 (二)熔融包裹体的均一化现象和温度测 定
第六节 组分和盐度的估测方法
一、冷冻法 (一)H2O-NaCl (二) H2O-NaCl-CO2
• 二 颗粒载法的制备 • 筛选样品,测温,观测用。 制备方法P91。 • 三 抛光片的制备 • 两面抛光 高度抛光 厚度0.2㎜—0.5㎜。
切晶体中P平行C轴。
• 抛光法制备工艺程序
切片、粗磨、细磨、抛光、粘片、另一面
• 四 显微测温样品的制备 • 把抛光片从载玻璃上卸下,破碎成小片。
• 五 爆裂法测温样品的制备 • 破碎 筛分和提纯-单矿物(0.2㎜—0.5
二、爆裂法
(一)热声爆裂仪 (二)爆裂温度的确定与校正
• 微晶石英的爆裂温度比共生矿物的均一温度高 100℃。 萤石的Th与爆裂温度比较吻合。 粗晶石英的爆裂温度比Th要高 不同矿物的爆裂温度与Th的差值不同 干扰大
• 爆裂温度的确定与校正
• α石英→β石英 573℃。取拐点对应 的温度作为爆裂温度与地质情况吻合。 采用统一的石英标样利用拐点温度进 行校正。
和掌握。包裹体常见的相态特点:
(一)水溶液+气泡 (二)液体CO2和碳氢化合物 (三)子矿物 (四)熔融包裹体中的玻璃质,结晶质和气相
三、包裹体特征的记录和描述
(一)充填度(F)和气体百分数(N) (二)颜色 (三)形状 (四)大小 (五)数量 (六)分布 (七)包裹体定位和记录格式
第五节 温度的测定方法
一、均一法 (一)热台和冷台两用台 1. T1350型高温热台 2.Linkam TH600型冷热台 3.Chaixmeca 台 (二)温作 2.液/气包裹体的均一化作用 3.含子矿物多相包裹体的均一化作用 4.含液体CO2多相包裹体的均一化作用 5.熔融包裹体的均一化作用 6.注意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