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三章

合集下载

人教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三章第1节 多变的天气 课件(共28张PPT)

人教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三章第1节 多变的天气  课件(共28张PPT)
第三章 天气与气候 第1节 多变的天气
天气知识储藏库
天气预报的内容 卫星云图 天气符号 天气预报的途径
天气预报的内容
天气预报要说明一日或几日内阴晴、风、气温和降 水等情况。
第一,阴晴 当天空布满云时,为“阴天”;当天空无云
或云很少时,为“晴天”。
第二,风 风向:8个基本方向;风力:共13级,级数越大,

天 气

问:如果一天出现两 种天气该怎么表示 呢?
小雨转中雨
晴转阴
多云转雷阵雨
北京
17—36℃
郑州
17—26℃
活动二 挑战主持人
乌鲁木齐 18-31℃
北京 17-36℃
西安 15-25℃ 武汉 12-22℃ 上海 20-29℃
昆明 14-22℃ 海口 26-32℃
除了从电视上获得天气预报和气 象知识以外,我们还可以怎样获 知“明天的天气”以及气象知识?
风力越强。
第三,气温 大气冷热的程度,用℃表示,读作“摄氏
度”。
第四,降水 降水概率表示降水可能性的大小。
1. 降水概率为100%,表示肯定_有__雨_; 降水概率为0,表示肯定_无__雨_。
2.气温是大__气__冷__热__的程度。
3.风向是风的来向,风向为“北”, 说明风来自北方,例:
风力是风的强弱,共分为13级。 级数越大,风力越强。一道风尾 表示风力2级,例如:
途径:还可以通过互联网、 电话等查询天气预报。
课堂小结
明天的天气怎么
1.天气预报的内容 阴晴
气温 降水 2.卫星云图
判读:绿色表示陆地,蓝色表示海洋,白色表示云 区 3.常用的天气符号 4.获取天气预报的途径:电视、互联网、打电话等

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三章

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三章

七年级上册地理人教版第三章天气与气候(一)天气与气候的区别天气:短时间内的现象、时刻变化、无规律、不稳定气候:长时间内表现出的特征、变化不大,有规律可寻,相对稳定(二)常用天气符号及空气质量等级划分气温(一)气温及气温变化1、日平均气温:一天2、8、14、20时四次所测气温平均数年平均气温:一年12月的平均气温2、气温的变化(1)一天中最高气温出现在下午2点(14点)左右,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气温日较差:一天中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的差(2)一年中,陆地最高气温出现在7月份,最低气温出现在1月份;海洋最高气温出现在8月份,最低气温出现在2月份。

气温年较差:一年中最热月与最冷月的差(二)世界气温分布1、等温线(1)等温线:把气温相同的点在地图上连接起来,就叫等温线(2)等温线的判读:等温线呈封闭状时,如果中心气温低,表示这里是低温中心;反之则为高温中心。

等温线与纬线平行,说明气温受纬度影响;等温线与海岸线平行,说明气温受海洋影响显著。

等温线密集的地方,气温差异大;等温线稀疏的地方,气温差异小。

2、世界气温分布规律(1)a、等温线大致与纬线平行;b、气温大致由低纬度地区向高纬度地区递减(纬度位置影响);c、同纬度地区,海洋与陆地气温不同,夏季海洋气温低于陆地气温,冬季海洋气温高于陆地(海陆位置影响);(2)世界冬夏季气温分布规律:夏季:气温由北回归线向两侧递减,气温差异小,南北半球温差不大;冬季:气温由南回归线向两侧递减,气温差异大,北半球冷,南半球热;(3)在山地和丘陵地区,气温随海拔升高而降低,大致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降低0.6℃。

降水1、等降水量线等降水量线:把降水量相同的点在地图上连接起来,就叫等降水量线。

2、世界年降水量分布规律:(1)赤道附近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2)南北回归线附近,大陆西岸降水少,大陆东岸降水多;(3)中纬度沿海地区降水多,内陆地区降水少;3、世界年降水量小于200mm的地区有南极洲、澳大利亚内陆、西亚和北非。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 第3章课件 天气与气候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 第3章课件 天气与气候

D.周五
【点拨】气温日较差是一天中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
的差,周四气温日较差为12 ℃最大。
练能力
【点拨】根据天
气符号可判断出
周五有雾,不利
3.据上表,以下天气播报正确的是( C ) 于户外活动;周
A.周二小雪转大雪
二是雾转晴;周三是晴转
B.周三晴转多云,气温回升 多云,但气温下降;周六
C.周五有雾,不利于户外运动 是雾转多云。
D.周六多云,有沙尘天气
练能力
[中考·东营]为引入气流缓解雾霾,北京正在建设多条宽度 500米以上的通风道。读北京市某两周空气质量指数变化图(图3 -1-7),回答4~5题。 4.读图可知,这两周
内北京空气质量最 好的一天是( C ) A.15日 B.17日 C.24日 D.27日
练能力
5.下列关于通风道建设对北京影响的说法,正确的是( A )
人教版 七年级上
第三章 天气与气候
第二节 气温的变化与分布
核心笔记
一、气温的变化 1.日变化
一天中,最高气温出现在 _午__后__2_时__左右,最低气温 出现在__日__出____前后;最 高气温与最低气温的差, 叫_气__温__日__较__差___。
核心笔记
2.年变化
核心笔记
月平均 气温
北半球 大陆 海洋
南半球
大陆
海洋
最高值 __7_月___
8月
__1_月___
2月
最低值 1月
__2_月___
7月
__8_月___
气温_年__较__差___=一年中最热月平均气温-一年中最冷 月平均气温
核心笔记
二、气温的分布 1. 等温线图的判读
通常用_等__温__线___图来表示气温的水平分布,同一条 等温线上各点的气温相等。通常根据等温线的 ___延__伸___方向,判读气温递变的方向;根据等温线 的___疏__密___程度,分析气温差异的大小;根据等温 线的___闭__合___情况,判断高低温中心的分布。具体 如下表所示: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 第三章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 第三章

第三章天气与气候第一节多变的天气(一)天气与我们的生活:知道“天气”和“气候”的区别:天气气候概念一个地方短时间里阴晴、风雨、冷热等的大气状况一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区别1.短时间2.经常变化1.长时间2.变化不大联系两者都是指大气的状况,气候是对长时间天气的综合天气的特点:①短时间经常变化;②同一时刻,不同地方的天气可能差别很大(二)天气预报图1、风与风向(1)风向:是风吹来的方向;用风向标表示,风尾的指向为风向;(2)风力:每一道风尾线表示二级风,风旗(三角形)表示8级风。

7级风用四横表示。

2、气象预报图(卫星云图):蓝色表示海洋,绿色表示陆地,白色表示云雨区,其越浓说明云层越厚,往往下面的雨就越大。

(1)天气符号图:(识别常用天气符号P49图3.5)(2)天气预报图:通常,天气预报要说明一日内阴晴、风雨、气温和降水的情况。

(3)污染指数与空气质量等级:指数小,质量好;级别大,质量差。

影响城市空气质量高低的因素:自然因素:气压的高低,风力的大小等;人类活动:农村焚烧秸秆;工厂大量燃烧煤炭、石油、天然气;汽车尾气排放等;空气污染的主要来源:1、燃烧矿物燃料;2、工业废气排放;3、汽车尾气排放。

治理措施:①使用清洁能源②植树造林,绿化环境;③机动车使用无铅汽油。

第二节气温和气温的分布(一)气温变化1、气温:是大气的冷热程度。

2、气温的观测测定工具:温度计;测定温标:摄氏度(℃);测定时刻:8时、14时、20时、2时;①日平均气温:是一天中四次测定的气温的平均值(即4个气温和除以4);②月平均气温:是一个月中日平均气温的平均值(日平均气温之和除以天数);③年平均气温:是一年中月平均气温的平均值(各月平均气温之和除以12);3、气温的日变化与日较差日变化:以一天为周期的气温变化;一天中,最高气温出现在14时(午后2时)左右,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

日较差:一天中,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的差。

4、气温的年变化与年较差年变化:以一年为周期的气温变化;一年中,北半球气温,大陆上7月最高,1月最低;海洋上8月最高,2月最低。

2024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三章 陆地和海洋”的必背知识点

2024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三章 陆地和海洋”的必背知识点

2024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三章陆地和海洋”必背知识点一、海陆分布1. 海陆比例:地球表面71%是海洋,陆地面积仅占29%。

形象地称为“七分海洋,三分陆地”。

2. 海陆分布特点:世界海陆分布不均,陆地主要集中在北半球和东半球,海洋主要集中在南半球和西半球。

二、大洲和大洋1. 七大洲名称: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大洋洲。

面积排序:亚洲 (最大)、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大洋洲(最小)。

位置及特点:东半球大洲:亚洲、非洲、欧洲、大洋洲。

西半球大洲:北美洲、南美洲。

北半球大洲:北美洲、欧洲、亚洲(大部分)。

南半球大洲:南极洲、南美洲 (大部分)、非洲 (部分)、大洋洲。

跨经度最广的大洲:南极洲。

全部位于北半球的大洲:欧洲、北美洲。

全部位于南半球的大洲:南极洲、大洋洲(部分)。

2. 四大洋名称: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特点:太平洋:面积最大,位于亚洲、大洋洲、南极洲、南北美洲之间。

大西洋:呈 “S”形,位于南北美洲、南极洲、非洲和欧洲之间。

印度洋:位于非洲、南极洲、大洋洲和亚洲之间。

北冰洋:面积最小,位于北极圈内。

三、大洲分界线亚洲与欧洲: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黑海、土耳其海峡。

亚洲与非洲:苏伊士运河、红海。

亚洲与北美洲:白令海峡。

欧洲与非洲:直布罗陀海峡、地中海。

南北美洲:巴拿马运河。

四、海陆变迁1. 变迁方式地壳运动:如喜马拉雅山脉的形成,证明地壳在运动。

海平面升降:如我国东部海域的海底古河道遗迹,说明海平面发生过变化。

人类活动:如荷兰的围海造陆,改变了局部海陆分布。

2. 大陆漂移学说与板块构造学说大陆漂移学说:由德国气象学家魏格纳提出,认为大陆在漂移。

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地球岩石圈由六大板块组成,板块交界处地壳运动活跃,多火山、地震。

五、重要地形区高原:青藏高原(世界最高)、巴西高原(世界最大)、东非高原等。

平原:亚马孙平原 (世界最大)、西西伯利亚平原、北美大平原等。

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三章3.1海陆分布

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三章3.1海陆分布

80
水半球 陆半球
10%(陆地) 90%(海洋) 48%(陆地) 52%(海洋) 陆半球:地球上陆地最集中的半球 水半球:地球上海洋最集中的半球
2、海陆分布特点:不均匀
是的!正如宇航员
若把地球分成任意 两个相等的半球,是不 是任何一个半球上都是
看到的,地球确实 是个水球,但是, 人类生存在这个 “水球”的陆地上,
欧洲、亚洲 欧洲、非洲 南美洲、南极洲
大洲歌
地表十分陆占三,亚欧非洋两美南。 亚欧两洲本一体,乌拉高加分两边; 亚非原本喜相连,苏伊运河来割断; 亚洲北美隔海望,白令海峡在中间; 南北美洲要牵手,巴拿运河却阻拦; 大洋洲,面积小,似断不断亚下边。 亚欧非洋东半球,南北美洲西半边, 唯有南极搞独立,冰层覆盖称高原。
印度洋 当年葡萄牙航海家达•伽马绕道非 洲好望角向东寻找印度大陆,将经过的这片海 域称为“印度洋”。
北冰洋 北冰洋位于北极,终年冰层封盖, 因此而得名。
北冰洋



西





太大印北
四大洋的特点:
太平洋:面积最大、水体最深、 水温最高、岛屿最多
大西洋:轮廓像“S”型 印度洋:热带区域广大 北冰洋:面积最小、水体最浅、
海洋面积大于陆地面积, 还是习惯把我们的
海陆分布很不均匀呢?
家园叫“地球”!
大陆:是 面积广大 的陆地

半岛:是陆 地伸进海洋 的突出部分
半岛
海 峡
岛屿:是面 积较小四面 环水的陆地
岛屿
海:是大洋 的边缘部分
半岛
海峡:是沟 通两个海洋 的狭窄水道
洋:是面积 广阔的海域。
七大洲
西半球

初中地理人教七年级上册第三章 天气与气候《多变的天气》-PPT

初中地理人教七年级上册第三章 天气与气候《多变的天气》-PPT
完成下面小题。为提高空气的质量,我们日常生活中能够做到的( D )
①减少工业废气的排放 ②出门尽量开私家车 ③多植树造林 ④尽量乘坐公交车外出 A. ①② B.①③ C.②③ D. ③④
2、常用的天气符号
①阴晴变化的天气符号


多云
②降水类型:
小雨
中雨
大雨
暴雨 雷阵雨
小雪
中雪
大雪Leabharlann 雨夹雪③灾害性天气:
S
暴雨
大雪 沙尘暴 台风
④其他天气符号:

冰雹
霜冻
3、学会看天气预报
一个城市旁边出现两个天气符号表示什么?
雨夹雪转小雪
阴转雷阵雨
①一个城市出现AB两个天气符号表示天气 现象为A转B
时间短、时刻变化
2.气候: 是一个地区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一个地区的气候具有一定的 特征,一般变化不大 例如:成都的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低温少雨




课堂活动 比较气候与天气的差异
时间
天气
短(天)
气候
长(季、年)
不同点
变化性
时刻变化
描述词语 阴晴、风雨、冷热
变化不大
春、夏、秋、冬季, 终年炎热、终年寒冷
辨方向……据此完成问题。上述材料说明了( C )
A.天气与工业的关系B.天气与农业的关系 C.天气与交通的关系D.天气与军事的关系
考点二:大气环境保护
3.“金山银山不如绿水青山,保护环境人人有责”。
c 下列行为有利于改善空气质量的是( )
A.鼓励购买使用私家车 B.露天焚烧垃圾 C.普及城市公共自行车 D.未经处理排放工业废气 4.(2018·湖南中考真题)在日常生活中,人们不仅注意每日 天气的变化,而且越来越关注每日的空气质量。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解读课件:第三章 天气与气候(共47张PPT)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解读课件:第三章 天气与气候(共47张PPT)

对比各气候类型的异同点
温度带
气候类型
相同点
不同点
雨林气候
终年多雨
热带
季风气候 草原气候
分旱、雨两季 终年高温
分干、湿两季
沙漠气候
终年干燥
对比各气候类型的异同点
季风气候
冬季少雨、夏季多雨
亚热带
冬季温和,夏季炎热
地中海气候
冬季多雨、夏季少雨
温带
季风气候
冬季干燥、夏季多雨 冬季寒冷,夏季炎热
大陆性气候
降水分布规律及原因
赤道热,降水多; 两极寒,降水难。 回归线,分两边; 陆西岸,副高带, 信风吹,降水亏; 陆东岸,有季风, 气候温,降水富。 中纬度,居内部, 距海远,气候干。
世界年降水量的分布规律
世界“雨极”:印度东北部的乞拉朋齐。世界“干 极”:智力北部的阿塔卡马沙漠。

第三章 天气与气候
气象学上通常用一天中8时、14时、20时、2时四个 时刻气温值的平均数作为一天的平均气温,这是为什么?
从理论上讲,日平均气温是全天各瞬间气温的平均值。而实际上, 要得到这样的平均值是非常困难的。根据气温的日变化规律,14时和2 时接近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出现的时间,8时和20时分别是与这两个时 刻间隔相等的时刻,照这种方法算出的日平均气温值误差很小,接近真 实值,所以通常采用“四次定时观测法”测量日平均气温。
谚语与天气
一雾三晴,重雾三日必大风。 满天乱飞云,雨雪下不停。 喜鹊枝头叫,出门晴天报。 风大夜无露,阴天夜无霜。
雾与霾的区别
第三章 天气与气候
第二节 气温的变化与分布
为了避免温度计受到太阳直接照射和外界风沙、降水的影响,通 常把温度计放置在特制的四面通风的百叶箱里。平时我们所说的气温 是指距离地面1.5米高处的空气温度,因为这一高度既基本上脱离了地 面温度的影响,又是人类生产活动的一般范围。

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三章课件

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三章课件

暖温带
分布于华北平原和黄土高原, 气候温暖,以落叶阔叶林为主。
热带
分布于海南岛、雷州半岛和云 南的西双版纳,气候高温多雨, 以热带雨林和季雨林为主。
中国的干湿地区
01
02
03
04
湿润区
年降水量在800毫米以上,主 要包括东部季风区的平原、盆
地和低山丘陵地区。
半湿润区
年降水量在400-800毫米之间 ,主要包括东北平原、黄土高
水系组成
黄河发源于青海,流经9个省、自治 区和直辖市,最后注入渤海。黄河的 支流众多,其中渭河、汾河等是其主 要支流。
重要的湖泊和沼泽
湖泊类型与分布
中国湖泊众多,主要分布在长江中下游地区、青藏高原和 东北地区。其中,青海湖、鄱阳湖、洞庭湖和太湖是中国 的四大淡水湖。
湖泊的功能与价值
湖泊具有重要的生态功能,如调节气候、补充地下水、提 供水资源等。同时,湖泊也是旅游资源和渔业资源的重要 来源。
答案
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有利于海洋上的湿润气流深入内陆,形成降 水;同时使我国大部分河流自西向东流,在阶梯的交界地带形成巨大的水能资源 。
简答题
简答题2
简述我国气候的主要特点。
答案
我国气候的主要特点是气候复杂多样,大陆性季风气候显著。我国地域辽阔,地跨众多的温度带和干湿地区,加 上地形复杂,因此我国的气候复杂多样。此外,我国季风气候显著,夏季普遍高温,雨热同期,冬季寒冷干燥。
了解中国的经济和文化发展情 况。
本章学习内容概述
中国地理位置和疆域
介绍中国的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和相邻国家, 以及中国的陆地疆域和海洋疆域,重点掌握中
国的地理位置和疆域特点。
01
中国的人口和民族

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三章-海陆分布-七大洲四大洋-复习

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三章-海陆分布-七大洲四大洋-复习

第三章海陆分布一、海陆分布(1)“三分陆地、七分海洋”,指的是陆地占,海洋占。

(2)陆地主要分布在半球、半球。

(3)认识半球:A是半球,B是半球,C是半球,D是半球。

二、七大洲、四大洋(1)认识七大洲轮廓、大小A是洲,B是洲,C是洲,D是洲,E是洲,F是洲,H是洲。

七大洲大小顺序是:、、、、、、。

(2)四大洋大小顺序是:、、、。

(3)洲界线:亚、欧分界线:。

亚、非分界线:。

亚、北美分界线:。

南美、北美洲分界线:。

欧、非洲分界线:。

(4)描述七大洲的海陆位置亚洲:北临,东临,南临,西接。

东北隔着与相望,西南隔着与相望,东南与相望。

欧洲:北临,西临,南临,南望洲,东接。

非洲:北临,北望洲,西临,东临,东北隔着与相望。

北美洲:北临,东临,西临,南部隔着与相望,东北隔着与相望。

南美洲:东临,西临,南部与相望,北部隔着与相望。

大洋洲:东临,西临。

(5)了解主要海峡、运河的作用:苏伊士运河:沟通了海与海,间接沟通了洋与洋,连接洲与洲。

巴拿马运河:沟通了洋与洋,连接洲与洲。

白令海峡:沟通了洋与洋,连接洲与洲。

土耳其海峡:沟通了海与海,连接洲与洲。

马六甲海峡:沟通了洋与洋。

直布罗陀海峡:沟通了洋与海,连接洲与洲。

三、七大洲四大洋小常识面积最大的大洲:亚洲面积最小的大洲:大洋洲面积最大的大洋:太平洋面积最小的大洋:北冰洋跨纬度最广、东西距离最长、南北距离最长的大洲:亚洲纬度最高、跨经度最广的大洲:南极洲纬度最高、跨经度最广的大洋:北冰洋平均海拔最高的大洲:南极洲平均海拔最低的大洲:欧洲热带大陆、高原大陆:非洲四、练习(1)写出图中七大洲、四大洋名称: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A B C D ;(2)写出图中七大洲、四大洋名称: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A B C D ; 写出图中a 、b 、d 、e 经线的经度:a 、b 。

d 、e 。

(3)写出图中七大洲、四大洋名称: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A B C D ;(4)读右图回答:大洲A ;B ;C ; 亚洲与欧洲的分界线:① 山; ② 河; ③ (湖泊); ④ 山; ⑤ 海; ⑥ 海峡; 沟通 和 亚洲与非洲分界线:⑦ ;沟通 和 南、北美洲分界线: ;沟通 和 ; 亚洲、北美洲分界线: ;沟通 和 ;abed。

七年级上册地理知识点-------第三章 陆地海洋——人类生存的基本空间

七年级上册地理知识点-------第三章 陆地海洋——人类生存的基本空间

第三章陆地海洋——人类生存的基本空间3.1海陆分布一、海陆分布★1、七分海洋(71%),三分陆地(29%)。

2、海陆分布很不均匀:陆地面积北半球大于北半球东半球大于西半球无论如何划分,总是海洋面积大于陆地面积二、大洲和大洋1、大洲:大陆和它附近的岛屿。

(1)面积: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大洋洲(亚非北南美、南极欧大洋)(2)大洲界线:★亚欧: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黑海、土耳其海峡★亚非:苏伊士运河、红海欧非:直布罗陀海峡、地中海★亚北美:白令海峡★北美南美:巴拿马运河南美南极:德雷克海峡★(3)完全位于东半球的大洲是:非洲完全位于西半球的大洲是:南美洲完全位于北半球的大洲是:欧洲、北美洲完全位于南半球的大洲是:南极洲赤道穿过的大洲和大洋有:非洲、亚洲、大洋洲、南美洲、大西洋、印度洋、太平洋纬度最高的大洲和大洋为:北冰洋、南极洲跨经度最大的大洲和大洋为:北冰洋、南极洲2、大洋:四大洋: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太平洋:最大最深大西洋:“S”形,世界第二大洋印度洋:第三大洋北冰洋:最小最北★★3、人们与海洋的关系海洋能输送大量水汽;为人类提供丰富的资源(生物、化学、矿物、动力资源等);发展海洋捕捞;石油开采;为经济发展和贸易往来提供便利的海上交通;休闲度假,开展水上运动,发展旅游业;台风、海啸也会给人们生产生活造成一定影响等。

3.2海陆变迁一、大陆漂移说提出者:德国物理学家和气象学家魏格纳二、板块运动与火山地震★1、六大板块:亚欧板块、非洲板块、印度洋板块、美洲板块、太平洋板块、南极洲板块2、几乎都是海洋的是——太平洋板块阿拉伯半岛与印度半岛都属于——印度洋板块★3、特点:板块内部比较完整稳定板块与板块交接地带,地壳运动较为活跃,容易引发火山地震(碰撞挤压易形成高山高原张裂拉伸易形成裂谷海洋)4、★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挤压碰撞形成喜马拉雅山脉、青藏高原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挤压使地中海变小★非洲板块与印度洋板块张裂断陷/拉伸红海变大,非洲板块与美洲板块拉伸形成大西洋★5、火山与地震两大火山地震带: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85%的地震)、地中海—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火山最多的国家——印度尼西亚地震:地壳某个部分的岩石在内、外营力作用下突发剧烈运动,引起的一定范围内地面的震动现象,俗称地动(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一次地震后有多个不同烈度)★★为减轻地震造成的损失,提出合理化建议。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三章《天气与气候》知识点详解+单元测试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三章《天气与气候》知识点详解+单元测试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三章《天气与气候》知识点详解+单元测试第三章天气与气候第一节多变的天气1、天气及其影响⑴含义:是一个地方短时间里阴晴、风雨、冷热等大气状况。

⑵特点:短时间(时间)、相差大(空间)、变化大(变化)⑶影响:天气对交通、生活、农业生产、军事等人类活动有着深刻的影响。

天气与我们的生活:知道“天气”和“气候”的区别:天气气候概念一个地方短时间里阴晴、风雨、冷热等的大气状况一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区别 1 短时间2、经常变化1、长时间 2、变化不大联系两者都是指大气的状况,气候是对长时间天气的综合2、明天的天气怎么样?⑴天气预报:是气象工作者通过对天气资料的分析,发布将要出现的天气状况。

⑵天气预报图:通常,天气预报要说明一日内阴晴、风雨、气温和降水的情况。

气象预报图(卫星云图):蓝色表示海洋,绿色表示陆地,白色表示云雨区。

不同地区,云层厚度是不同的。

云的颜色越白,表示云层越后。

云层厚的地方一般是阴雨区。

符号图。

大雪中雪小雪暴雨大雨中雨小雨画图:地理书第49页图3.5 常用的天气符号知道:①.降水的概率表示降水可能性的大小。

②.气温是大气冷热的程度,气温的单位一般用℃表示,读作摄氏度。

③.风力和风向的表示方法。

风向是指风吹来的方向,风力指风的大小。

④.污染指数与空气质量等级:指数小,质量好;级别大,质量差的制作过程:世界各地获取气象信息→卫星传输接收→对信息加工处理→分析判断得出结论→预报⑶天气预报的形式:电视、报纸、互联网、广播、手机短信、打电话⑷天气预报的内容:①卫星云图:蓝色表示海洋、绿色表示陆地、白色表示云区②城市天气预报:说明一日内阴晴、风、气温和降水等常规情况,另外还有沙尘暴、空气质量、海浪、冰雹、大雾等特殊预报。

⑸常用的天气符号(P46中的图3.6)3、我们需要洁净的空气评价空气质量的方式:空气质量的高低,与空气中所含污染物的数量有关,用污染指数来表示。

污染指数小,对人体健康有利;污染指数大,对人体健康有害。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三章《天气与气候》知识点详解+单元测试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三章《天气与气候》知识点详解+单元测试

第三章天气与气候第一节多变的天气1、天气及其影响⑴含义:是一个地方短时间里阴晴、风雨、冷热等大气状况。

⑵特点:短时间(时间)、相差大(空间)、变化大(变化)⑶影响:天气对交通、生活、农业生产、军事等人类活动有着深刻的影响。

天气与我们的生活:知道“天气”和“气候”的区别:天气气候概念一个地方短时间里阴晴、风雨、冷热等的大气状况一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区别 1 短时间2、经常变化1、长时间 2、变化不大联系两者都是指大气的状况,气候是对长时间天气的综合2、明天的天气怎么样?⑴天气预报:是气象工作者通过对天气资料的分析,发布将要出现的天气状况。

⑵天气预报图:通常,天气预报要说明一日内阴晴、风雨、气温和降水的情况。

气象预报图(卫星云图):蓝色表示海洋,绿色表示陆地,白色表示云雨区。

不同地区,云层厚度是不同的。

云的颜色越白,表示云层越后。

云层厚的地方一般是阴雨区。

符号图。

大雪中雪小雪暴雨大雨中雨小雨⑸常用的天气符号(P46中的图3.6)3、我们需要洁净的空气评价空气质量的方式:空气质量的高低,与空气中所含污染物的数量有关,用污染指数来表示。

污染指数小,对人体健康有利;污染指数大,对人体健康有害。

第二节气温的变化与分布1. 气温的日变化:一天中,最高气温出现在午后2时左右(14时);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

(会计算气温日较差。

气温的日较差:某地一天中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之差。

)气温的年变化:一年中,北半球气温,大陆上7月最高,1月最低;海洋上8月最高,2月最低;南半球则相反。

(会计算气温年较差。

气温年较差:一个地方的月平均气温最高值同月平均气温最低值之差。

)2. 通常用气温曲线图来表示气温在时间上的变化。

3. 一天之中气温最高值一般出现在午后2时,气温最低值出现在日出前后。

一天中气温最高值与最低值之差为气温日较差。

4. 热带地区气温的年变化小,温带和寒带气温的年变化大。

5. 等温线是指在地图上将气温相等的各点连接成的平滑曲线,在同一条等温线上,各点的气温相等。

2024年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第三章陆地和海洋第二节世界的地形

2024年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第三章陆地和海洋第二节世界的地形

3. 从世界地形图还可以看出,不同地区的地形 差异 很 ⁠ 大。例如,非洲的地形比较单一,以高原为主;亚洲的地 形比较复杂,以高原、山地为主。
4. 世界主要地形区
地形类型
地形区名称
喜马拉雅山脉
山脉
阿尔卑斯山脉⁠ 落基山脉
安第斯山脉⁠
大致位置 亚洲中南部⁠
欧洲南部 北美洲西部 ⁠ 南美洲西部
地形类型 高原
B. 洋盆
C. 海沟
D. 大陆坡
图3-2-2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5. 【跨学科道法】2023年5月22日,中央宣传部授予湖南科 技大学万步炎教授“时代楷模”称号,他三十多年如一日扎 根海洋资源勘探技术研究,负责研制的“海牛Ⅱ号”海底大 孔深保压取芯钻机系统,在距海平面2 000米的深海海底钻 到231米,刷新了世界深海海底钻机的钻深纪录。下列说 法正确的是( B ) A. 洋中脊是海底最深的地方 B. 钻机深度距离海平面有2 231米 C. 这次钻探位于大陆架 D. 这次钻探达到马里亚纳海沟的深度
人教 七年级上册
第三章 陆地和海洋 第二节 世界的地形
目 录
CONTENTS
01 知识清单 02 1星题 基础练 03 2星题 中档练
知识清单
一、陆地地形 1. 地球表面高低起伏,山高与海深相差悬殊,地表形态复杂
多样。地球表面最高点在 珠穆朗玛峰 ,最深点在 马 ⁠
里亚纳海沟 。 ⁠
2. 世界主要地形 (1)山脉:从世界地形图可以看出,很多山地呈条带状分

常常出现在大陆坡与洋盆的交界处。 ④ 洋盆 是指宽广而又相对平坦的

大洋底部。 ⑤ 洋中脊 是指分布在大洋中部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年级地理上册第四章天气与气候复习提纲
第一节多变的天气
一.天气的定义:一个地方短时间里阴、晴、雨、雪、冷、热等大气状况。

二.天气的特点:、 1)天气反映一个地方短时间里的大气状况,它是经常变化的2)同一时刻,不同地方天气不同:如某一时刻“现在正在下雨”,一天如“今天很闷热”,几天如“这几天阴雨连绵”。

3)同一地方,不同时刻天气不同。

如“东边日出西边雨”、“十里不同天”
三 .天气预报:1)目的:如果能够预知近期的天气状况,就可以及早的做好各种准备,充分利用有利的天气,避免和预防不利的天气的危害。

2)内容:需说明一日内阴晴、风、气温和降水的情况。

3)读懂卫星图,绿色表示陆地,蓝色表示海洋,白色表示云区(云的颜色越白,表示云层越厚,一般是阴雨区。

)4)常用的天气符号5)风的表示方法:风力(它是风的强弱,分0~12共13个等级)。

风力符号及风向。

第二节气温和气温的分布
一、什么是气温1)什么是气温:一天内,大气的温度称温度,单位为摄氏度2) 气温的测定:日测3~4次(时间为北京时间8时、14时、20时、2时)3)气温的描述:日平均气温:一天中不同时间观测的气温值的平均数;月平均气温:一月中各日平均气温值的平均数;年平均气温:一年中各月平均气温值的平均数。

二.气温的变化1)日最高气温与日最低气温:陆地上最高气温出现在午后2时,最低气温出现在
日出前后。

2)月最高平均气温和月最低平均气温:北半球陆地月平均最高气温出现在7月,平均最低气温出现在1月,南半球反之。

3)气温年较差:一年内,最高月平均气温与最低月平均气温的差值。

气温年较差越大,气温年变化就越大,反之,亦成立。

4)气温变化特点:纬度不同,气温不同,纬
度越低,气温越高,反之,亦成立。

产生结果:热带(终年高温炎热,变化最小)温带(四季分明,变化显著)寒带(终年气温很低)等温线的特点:1)等温线是闭合的,中心气温比周围气温低,形成低温中心,反之,形成高温中心。

2)同一等温线上,各点气温相等。

3)等温线疏密与水平方向上的气温差别:越密集,温差越大,越稀疏,温差越小。

4)相邻两条等温线的温差相等。

气温垂直方向上的分布:气温垂直向上递减;
影响因素:1)纬度因素:纬度低温度气温高,纬度高温度气温低。

2)海陆因素:同纬度地带,夏季陆地气温高,海洋气温低:冬季相反。

3)地形因素:在山地,气温随着海拔的升高而降低,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约下降0.6摄氏度。

4)人为因素:人类向大气中大量排放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造成温室效应。

第三节降水和降水的分布
一、什么是降水降水:从大气中降落的雨、雪、霜、露、冰雹等,统称为降水(自然降水)。

还有人工降
水。

降雨是降水的主要形式。

二、世界降水分布规律:
(1)赤道附近降水量多,年降水量在200mm以上,因为:赤道地区气温较高,终年气流上升,容易成云致雨,所以多雨。

由赤道向两极,年降水量的趋势是逐渐减少,原因:两极地区气温低,终年气流下沉,不易形成降水。

综上赤道地区多雨,两极地区少雨。

(2)南北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降水较多,这里有鱼米之乡之称的长江中下游平原,西岸降水较少分布着全世界最大的沙漠——撒哈拉沙漠。

在温带地区,沿海地区降水较多,如亚欧大陆东岸的我国北京,夏季多雨,西岸的英国伦敦,全年湿润。

大陆内部降水较少,这里分布有我国最大的沙漠——塔克拉玛干
沙漠。

综上沿海地区多雨,大陆地区少雨。

(3)世界的干极和雨极:阿塔卡玛沙漠和乞拉朋齐。

原因:由于地形因素造成的,乞拉朋齐位于喜马拉雅山的南坡(及迎风坡)上,这种地形有利于暖湿气流的抬升,降雨多为地形雨,而背风坡降水少。

综上迎风坡多雨,背风坡少雨。

总之,降水受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的综合因素的影响。

第四节全球气候分布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