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杨》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白杨》教案(优秀6篇)

《白杨》教案(优秀6篇)

《白杨》教案(优秀6篇)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

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以下是漂亮的编辑帮助大家找到的《白杨》教案(优秀6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启发。

《白杨》教案篇一一、出示图片,引生入境上课前,出示有关课文背景的戈壁图片。

师:这里常年干旱,草木难生,清一色的粗砂,清一色的碎石,清一色的丘陵,清一色像被水泥浇注过的荒漠,清一色的不知多少年未见过水滴的河床,真是满目荒凉,荒不忍睹,这里就是被人们称为生命禁区的茫茫大戈壁,如果让你用一个词来形容这里的话,你会送一个什么词给它?(荒凉、茫茫、浑黄一体)可以说这里的环境相当恶劣。

(板书:环境恶劣)师:咱们今天要学习的白杨就生活在这样艰难的环境当中,请大家齐读课题----《白杨》。

师:翻开课本第10页,回顾一下,文章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情?师: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同学们都写下了自己对白杨树的看法,谁来说一说你写的内容。

(点生谈感受)师:你们的描写让我们仿佛看到了高大挺秀的白杨像卫士一样守卫着边疆。

二、通过对话,了解白杨师:文章究竟是怎样具体描写白杨的呢?请同学们先自由组合读读父子三人的对话。

(点人读)提出要求:其他的同学一边听一边想,从父子三人的对话中你了解了白杨树的哪些特点,可以画画有关的句子。

师:从孩子们的对话中,你了解了白杨树的哪些特点?(高、直、像大伞)师:多么高大挺拔的树!茫茫的大戈壁,没有山,没有水,也没有人烟,唯有一排白杨从眼前闪过,给旅客们带来意外的惊喜,难怪兄妹俩会展开争辩。

师:看着可爱的小儿女在争论,文中的父亲又是怎样向孩子们介绍白杨的呢?自由读一读爸爸的话。

(出示小黑板)(点人读)师:我听出来你刚才强调了“哪儿”这个词,想象一下,白杨树可能生长在哪儿?师:那请你试着把它填进去,读给大家听。

(白杨树还可能生长在哪些地方?请你用相同的方法填进去读一读)eg:白杨树从来就这么直,茫茫大戈壁需要它,它就在那儿很快地生根发芽,长出粗壮的枝干。

季爱燕《白杨》教学设计

季爱燕《白杨》教学设计

3、白杨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6个生字,正确读写“戈壁、清晰、浑黄一体、高大挺秀、大伞、抚摸、介绍、边疆、陷入”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爸爸介绍白杨树的那段话。

3.抓住重点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白杨的特点和爸爸的心愿。

4.体会借物喻人的写作特点。

教学重点:通过白杨树的外在特点感悟其内在品质。

教学难点1.体会文章的写法,感悟白杨树的某些特点与人的某些品质之间的相通相似之处。

2.体会父亲扎根边疆、建设边疆的情怀。

教学准备1.课前要求同学们搜集有关边疆建设者的资料:如屯垦戍边的生产建设兵团战士、支边人员以及参加新疆建设的其他人员等等。

2.教师为同学们准备一些相关的图片。

课时安排:两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6个生字,正确读写“戈壁、清晰、浑黄一体、高大挺秀、大伞、抚摸、介绍、边疆、陷入”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学习新课:教师板书课题:白杨生齐读课题。

结合课前搜集到的资料,说说自己对白杨有哪些了解?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自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

提出自己不理解的问题。

2.与小组同学交流问题。

3.练习用自己的话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三、学习1-3自然段教师指名读1-3自然段,说说大戈壁滩给你怎样的印象?(荒凉、没有生机)师引读:没有------没有-------没有------。

天和地的界限------一边读,一边展开想象,头脑中形成画面。

教师出示新疆戈壁滩的图片,(/i?ct=503316480&z=0&tn=baiduimagedetail&word=%E6%96%B0% E7%96%86%E6%88%88%E5%A3%81%E6%BB%A9%E7%9A%84%E5%9B%BE%E7%89%87&ie=utf-8&in=8105 &cl=2&lm=-1&st=&pn=4&rn=1&di=244191408000&ln=1997&fr=&fm=rs3&fmq=1363584489874_ R&ic=&s=&se=&sme=0&tab=&width=&height=&face=&is=&istype=2#pn4&-1&di244191408000 &objURLhttp%3A%2F%%2Fdata2%2Fa%2Fph%2Flarge%2F071217%2F18247268 321c806c05a7737830e55e90.jpg&fromURLippr_z2C%24qAzdH3FAzdH3Fooo_z%26e3B77p77_z% 26e3Bv54AzdH3Fu5p5s52AzdH3Fri5p5AzdH3Fd0dmnbAzdH3F&W500&H379&T10898&S22&TPjpg)(/i?ct=503316480&z=0&tn=baiduimagedetail&word=%E6%96%B0% E7%96%86%E6%88%88%E5%A3%81%E6%BB%A9%E7%9A%84%E5%9B%BE%E7%89%87&ie=utf-8&in=8105 &cl=2&lm=-1&st=&pn=4&rn=1&di=244191408000&ln=1997&fr=&fm=rs3&fmq=1363584489874_ R&ic=&s=&se=&sme=0&tab=&width=&height=&face=&is=&istype=2#pn36&-1&di17107221755 0&objURLhttp%3A%2F%%2Fattachments%2F201011%2F1%2F130044_1288616 4640Fqd.jpg&fromURLippr_z2C%24qAzdH3FAzdH3Fx7laa_z%26e3B4y_z%26e3B1tstnma_z%26e 3Bv54AzdH3Fi54jAzdH3Ffrwvj_z%26e3Brir%3F7t1%3D8naa99%2615%3Dwsk74%26rtvt1%3D90m a99%2625p5%3D7r&W1600&H1200&T10049&S160&TPjpg)看着画面再读第一自然段。

小学语文课文《白杨》教学设计

小学语文课文《白杨》教学设计

小学语文课文《白杨》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学会课文6个生字,正确读写“戈壁、清晰、浑黄一体、高大挺秀、大伞、抚摸、介绍、边疆、陷入”等词语;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爸爸介绍白杨树的那段话;3、抓住重点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白杨的特点和爸爸的心愿;4、体会借物喻人的写作特点,教学重点通过白杨树在外的特点,感悟其内在品质。

一、设计思想及对象分析1、教学设计思想本文利用了借物喻人的写法,表达含蓄,意义深刻,在课文里作者抓住了任务的神态变化描写和人物对话描写,突出了人物的不同个性特点。

在教学中主要通过朗读帮助理解,并适当地结合课文内容设计幻灯投影,放录像等方法帮助学生从视觉上感知、理解。

在指导朗读时,可分角色朗读,读书时要把任务的心理活动揭示出来。

本文的教学以读为主,通过朗读—理解—朗读,并结合多媒体等方法教学课本。

而为了培养学生的独立自主学习能力,课堂上我大胆放手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我做适当的提示或点评,让学生当学习的主体,老师则起主导作用。

2、学习目标:知识目标:学会5个生字;技能目标:理解重点段落,体会思想感情,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体会作者借物寓理的表达方法。

情感目标:了解白杨树的特点,从而体会服从祖国需要,扎根边疆,建设边疆的思想感情以及他对下一代的希望。

3、重难点分析: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白杨的特点,学习边疆建设者像白杨一样“哪里需要哪里安家”的高贵品质。

教学难点: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概括中心思想。

4、学习内容简介:这篇文章主要写了在通往新疆大戈壁的列车上,一位父亲与他的孩子的对话,父亲望着窗外的白羊,借助白杨,热情讴歌了祖国边疆的建设者们,同时也表达了自己服从祖国的需要,扎根边疆,建设边疆,具有无私的奉献精神。

二、学习者基础特征分析1、学习能力:认识本课6个生字,摘录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字,背诵爸爸介绍白杨的那段话。

能抓住课文的重点词句,体会课文所要表达深刻含义,学习边疆建设者无私奉献的精神。

《白杨》教学设计教案

《白杨》教学设计教案

《白杨》教学设计教案1.1 设计意图1.1.1 通过引入《白杨》这篇文章,激发学生对自然界的兴趣和探索欲望。

1.1.2 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欣赏能力,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

1.1.3 通过分析文章中的象征意义,引导学生理解作者的意图和表达的情感。

1.1.4 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让他们能够独立思考和提出自己的观点。

二、知识点讲解2.1 文章背景介绍2.1.1 《白杨》是现代作家萧红的一篇散文,写于1937年。

2.1.2 文章以白杨树为线索,通过描绘白杨树的形象,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的思念和对生活的感悟。

2.1.3 文章运用了丰富的象征手法,使读者在欣赏自然美的同时,也能感受到人生的哲理。

三、教学内容3.1 教学文本3.1.1 让学生朗读并熟读《白杨》一文,感受文章的语言美和情感表达。

3.1.2 分析文章的结构,理解作者如何通过描绘白杨树的形象来表达自己的情感。

3.1.3 引导学生关注文章中的象征意义,如白杨树代表家乡、坚韧不拔等。

四、教学目标4.1 知识与技能4.1.1 学生能够理解并背诵《白杨》一文。

4.1.2 学生能够分析文章中的象征手法和修辞手法。

4.1.3 学生能够运用文章中的描写方法,写一篇关于家乡的作文。

五、教学难点与重点5.1 教学难点5.1.1 学生对文章中的象征意义和深层含义的理解。

5.1.2 学生对作者情感表达的把握和感悟。

5.1.3 学生对文章中的修辞手法的识别和应用。

5.2 教学重点5.2.1 学生能够理解并欣赏《白杨》一文的语言美和情感表达。

5.2.2 学生能够分析文章的结构和写作手法。

5.2.3 学生能够通过写作实践,运用所学知识和技巧。

六、教具与学具准备6.1.1 教学PPT,包含文章内容、图片、视频等。

6.1.2 投影仪,用于展示PPT和文章相关图片。

6.1.3 白板和记号笔,用于板书设计和及时记录学生的回答。

6.2.1 学生教材,包括《白杨》一文。

6.2.2 笔记本和笔,用于学生做笔记和写作练习。

小学语文课本《白杨》教学设计一等奖3篇

小学语文课本《白杨》教学设计一等奖3篇

小学语文课本《白杨》教学设计6【素质教育目标】1、知识教学点:⑴学会本课4个生字,掌握“戈壁”“清晰”“介绍”“边疆”等词语;⑵联系上下文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⑶了解白杨的特点。

2、能力训练点:⑴训练学生阅读要有自己的见解;⑵培养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能力,能背诵指定的段落。

3、德育渗透点:通过理解课文内容,学习边疆建设者哪儿需要就在哪儿扎根做贡献的高尚品质。

4、美育渗透点:感受白杨树的形象美和精神美,理解白杨树与建设者形象美的实质,在感受美、欣赏美的基础上,发挥主观能动性,提高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能重建与再现课文中的语言美,即能通过口头或书面的形式把自己的审美感受准确地表达出来。

【学法引导】1、教师教法:教师引导学生自主探究,认真阅读课文,有所理解,有所感悟,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

2、学生学法:自读自悟,小组合作学习,全班汇报交流。

【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1、重点:⑴理解爸爸介绍白杨的话;⑵训练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要有自己的理解和感受。

2、难点:体会爸爸借白杨来表白什么?3、疑点:⑴爸爸为什么接孩子到新疆来念书?⑵爸爸为什么要借白杨来表白自己的心?爸爸在表白什么?4、解决办法:⑴图文结合,让学生感知白杨的形象美,重点品读爸爸介绍白杨树的三句话,进而感悟白杨的品格美,并说一说爸爸与白杨树有什么共同点。

⑵通过有感情地朗读加深理解和体会。

【师生互动活动设计】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性学习,让学生自读、自悟、自己发现问题,在读书、思考、讨论中自己解决问题。

当学生的思路阻滞时给予疏通,认识模糊时给予点拨,表达不畅时给予帮助,鼓励学生在讨论时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

【教学步骤】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启发谈话:谁见过白杨树?它是什么样子的?它有什么特点呢?2、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就随现代著名作家袁鹰一起到荒无人烟的沙漠,去看一看白杨在那里是怎样生长的?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通课文,要求读准生字的读音,画出带有生字的词语,个别不理解的新词用联系上下文的方法理解。

《白杨》教案(最新)

《白杨》教案(最新)

《白杨》教案汇总6篇【教学目的要求】1.教育学生从小树立“哪儿需要就在哪儿扎根”的志向。

2.学习本课生字新词;能用“哪儿……哪儿……”、“不管……不管……总是……”造句。

3.理解课文内容。

领会文章的中心思想;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理解白杨本质特性和爸爸的心愿。

难点:领悟爸爸的心愿。

【课时安排】两课时。

【课前准备】1.向学生介绍沙漠和白杨树的有关知识。

2.准备一幅能够分步拼贴的教学挂图和幻灯片。

【教学步骤】第一课时(一)揭示课题、审题:1.课文写了白杨的哪些特点呢?2.课题是《白杨》,全文仅仅就是写白杨吗?(二)老师范读课文。

(三)学生自学课文。

1.出示自学思考题。

学生自学:(1)或根据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戈壁茫茫清晰浑黄一体高大挺秀分辨介绍抚摸表白沉思(2)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3)大戈壁是什么样的?白杨树是什么样的?(4)爸爸是怎样向孩子们介绍白杨树的?(5)试着给课文分段,归纳段意。

2.老师检查自学效果。

(四)学生质疑问难。

(五)课内练习:1.写近义词:介绍()抚摸()分辨()高大挺秀()2.写反义词:清晰()动摇()软弱()消失()3.朗读课文,找出文章中的三个问句。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找出三个问句上节课我们初步学习了课文,了解到课文讲的是一位旅客带自己的两个孩子到新疆去。

在火车上向孩子们介绍了白杨树,并借白杨表白了自己的心愿。

那么这位旅客的心愿是什么呢?他是怎样借白杨来表白自己的心愿的呢?这是这节课学习重点。

先请同学们找出课文中的三个问句。

小黑板出示:①从哪儿看得出列车在前进呢?②“为什么它这么直,长得这么大”?③爸爸只是在向孩子们介绍白杨树吗?这节课我们就顺着这三个问句来学习课文。

(二)学习第一部分。

1.列车在哪儿前进呢?齐读第一小节,读后回答:大戈壁是什么样的情景?2.出示大戈壁的挂图。

教师描述。

茫茫的大戈壁上,没有山,没有水,也没有人烟,有的只是满地的黄沙。

小学语文课本《白杨》教学设计(精选10篇)

小学语文课本《白杨》教学设计(精选10篇)

小学语文课本《白杨》教学设计(10篇)在工作和生活中,少不了要写各种各样的文档,不论是写制度、写总结、写计划、写方案、写教案还是写其它的材料,能写出一篇好的文档,体现了一个人的文笔,也体现着一个人的能力,下面是我整理的《小学语文课本《白杨》教学设计(10篇)》,快快拿去用吧!小学语文课本《白杨》教学设计(10篇)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

那么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我为大家收集的小学语文课本《白杨》教学设计(10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学语文课本《白杨》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学会读懂句子含着意思的方法,初步培养学会联系上下文理解句子含着意思的能力。

2、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

3、了解问句的三种类型。

4、初步培养学生热爱边疆,建设边疆的思想感情。

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重点学会联系上下文理解句子含着意思的能力。

教学难点同教学重点。

第一课时教学要点提示课题初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自学生字新词,学习第1段。

教学过程一、审题。

1、揭题读题。

你见过的白杨是长在什么地方的?我们今天学习的课文中的白杨是长在戈壁滩的(简介大戈壁)2、设置悬念。

课文围绕白杨写了一件怎样的事呢?我们通过学习课文来搞清它。

二、初读课文,感知大意。

1、按要求自学课文。

(1)一边读课文,一边想一想: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2)联系上下文或利用工具书自学生字新词。

(3)划出不懂的地方。

2、检查自学情况。

(1)先指名几个同学说说写了一件什么事。

再进行归纳:爸爸和他的孩子们在去*的列车上谈论白杨的事。

(2)生字新词的检查,重点放在是用什么方法学懂的。

如“浑黄一体”,可联系前面的“天和地的界限也并不那么清晰”来理解。

(3)指名读课文,及时进行讲评。

(4)质疑问难。

三、学习第一段。

1、第1自然段:这一段描写了一个怎样的环境?你是从哪些句子里看出来的?2、第2、3自然段:这是一个“自问自答”从哪儿可以看出白杨树很多?“一个高大挺拔的身影”指的是什么?3、用“虽然--但是--”来说说这三个自然段的主要意思。

《白杨》教案(最新10篇)

《白杨》教案(最新10篇)

《白杨》教案(最新10篇)小学语文《白杨》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会写“晰伞”等五个字,理解“戈壁、茫茫、清晰、浑黄一体、高大挺秀、分辩、介绍、抚摸、表白、沉思”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

3、抓住重点词、句、段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学习边疆建设者哪儿需要就在哪儿扎根作贡献的好品质。

教学重点通过朗读体会爸爸说的话的深刻含义,懂得爸爸的心愿。

教学准备1、课件:有关大戈壁的录像片。

理解白杨特点及体会爸爸心愿的一些句段的文字片。

2、配乐朗读录音带。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谈话引入,检查预习1、出示彩图,揭示课题,释题。

2、检查预习情况,朗读课文。

注意读准字音。

3、听配乐朗读录音带二、默读课文,初晓大意三、学生自学课文,出示自学思考题:1、大戈壁是什么样的?白杨树是什么样的?2、爸爸是怎样向孩子介绍白杨树的?3、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四、再读课文,理清结构1、学生试着给文章分段,用铅笔标示。

2、学生讨论,说出自己的分段并说明理由。

如果有分歧,可以再讨论。

第一段,从开头到“一个高大挺秀的身影”,讲列车在茫茫的大戈壁运行,不时有高大挺秀的白杨树闪过。

第二段,从“一位旅客”到“也不动摇”,讲爸爸向孩子们介绍白杨的特点。

第三段,从“爸爸只是向孩子们介绍白杨树吗”到“那么高大”,讲爸爸的话也是在表白自己的心。

第四段,是最后一个自然段,讲孩子们也会像小白杨那样,扎根边疆,茁壮成长。

+五、自由朗读课文,学生质疑问难六、练习用段意归并法归纳课文的主要内容。

学生有分歧,再读再讨论。

第二课时一、激情导入1、出示大戈壁的精彩图片,师:你们想不想和作者一起走进大戈壁去看一看呢?现在假想我们也坐上了开往新疆的火车,火车把我们带到了戈壁,大戈壁是什么样的呢?齐读第一自然段。

理解大戈壁的环境恶劣,抓住“茫茫”、“浑黄一体”、“没有……没有……也没有”等词语2、出示大戈壁的录象,教师描述:茫茫的大戈壁上,没有山,没有水,也没有人烟,只有满地的沙石。

《白杨》教学设计

《白杨》教学设计

《白杨》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帮助学生理解课文中的重点语句,培养学生提取信息、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通过学习,使学生明白白杨树的象征意义,体会作者的情感,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操。

二、教学内容
学习课文中的生字、新词。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白杨树的象征意义和作者的爱国情操。

三、教学方法
通过朗读课文,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运用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通过讨论、思考来理解课文中的重点语句和段落。

借助多媒体手段,展示白杨树的图片和相关资料,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四、教学步骤
导入新课:通过播放歌曲《小白杨》或展示白杨树图片,引导学生进入课文情境。

朗读课文:引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熟悉课文内容。

讲解生字、新词:讲解课文中的生字、新词,特别是对重点词语的理解和运用。

分析课文:引导学生通过小组讨论、思考来分析课文中的重点语句和段落,如白杨树的形象特点、作者的描绘方式等。

归纳总结:总结归纳白杨树的象征意义和作者的爱国情操,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和体会。

布置作业:布置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五、教学评价
通过课堂表现、朗读能力等方面的评价,检测学生的学习情况。

通过作业批改、测试等形式,了解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掌握情况。

在教学过程中及时给予学生肯定和鼓励,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白杨教学设计优秀教案

白杨教学设计优秀教案

白杨教学设计优秀教案白杨教学设计优秀教案(精选5篇)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

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收集的白杨教学设计优秀教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白杨教学设计优秀教案篇1【教学目标】1、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课文借物喻人的得表现方法,体会课文借白杨的特点,歌颂了边疆建设者服从祖国需要,扎根边疆、建设边疆的远大志向和奉献精神。

2、能抓住课文的重点词句,体会课文所要表达深刻含义,学习边疆建设者无私奉献的精神。

3、认识本课6个生字,摘录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背诵爸爸介绍白杨的那段话。

【教学重点】通过理解重点词语和句子,体会边疆建设者的无私奉献精神。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最后一段:爸爸看见几棵小白杨迎着风沙成长起来,嘴角浮起微笑,实际上是为建设边疆后继有人而感到欣慰。

【课前准备】白杨、戈壁滩的图片。

【教学时间】2课时。

白杨教学设计优秀教案篇2【教学目标】1、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

2、理解课文内容,学习边疆建设者扎根边疆、建设边疆的高尚品质。

3、阅读有自己的见解,能联系课文内容、联系生活实际,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教学重点】阅读要有自己的见解。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课型】典型精读。

【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目的】1、检查预习,学生质疑,教师归纳引导,出示导学提纲帮助学生小组学习。

2、学生根据提纲,读、思、议,感知文章的中心思想。

3、通过词句的分析、体会,了解白杨树的特点。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1、谈话:你们见过白杨树吗?2、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新的课文《白杨》。

板书课题:白杨二、检查预习1、检查生字词:⑴认读生字词:伞、晰、抚、疆,并组词。

⑵巩固练习:晰()介()疆()析()价()僵()⑶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清晰:清楚。

界限:指天和地交界的地方。

高大挺秀:形容白杨树又高,又直,又秀丽。

小学语文《白杨》教学设计4篇

小学语文《白杨》教学设计4篇

小学语文《白杨》教学设计4篇小学语文《白杨》教学设计1一、教学目标1、抓住重点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白杨的特点和爸爸的心愿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爸爸介绍白杨树的那段话。

3、初步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以及现身祖国建设的崇高理想。

二、教材分析《白杨》是人教课标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课文,这是一篇精读课文。

__由树及人,从孩子关于白杨的争论开始,引出了爸爸对白杨特点的介绍,然后写爸爸借白杨表明了自己扎根边疆的志向,并希望孩子也能够成为边疆建设者的心愿。

结合本单元“走进西部”的主题,本篇课文,一是要激发学生对献身于西部的建设者的崇敬之情,学习他们的无私奉献精神。

二是要培养学生联系上下文体会优美语言的表达效果和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进一步提高能力。

三、教学方法本课的教学以遵循三个原则为指导思想来设计教法、学法和教学程序。

一是以“三为主”原则。

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以语言文字为主线;二是直观性原则。

充分利用直观形象,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三是文道统一原则。

在学习课文时,教育学生学习边疆者的远大志向和奉献精神,增强其爱国主义情感。

在这样的前提下,本课的教法我主要运用诱思探究法和引疑推导法。

从整体着眼,以疑为主线,读思结合,使学生始终处于积极思考的学习状态。

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实践中探究新知,培养创新能力。

本节课中,教法学法体现了以下特点:(一)、情景教学法。

采用各种办法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朗读品悟法。

让学生通过有感情地朗读和研读理解课文的内容。

(三)、合作交流法。

在教学活动中,通过教师的组织引导,帮助学生们在自主学习基础上合作、交流,完成本课学习目标。

四、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激情导入。

师:今天我么一起学习袁鹰的散文佳作《白杨》,我们先看一段视频,视频看完之后,谁能最先举手回答老师的问题,谁就会被老师聘请为本节课的“教学小助手”。

同学们有没有信心?播放视频《小白杨》师:听过这首歌吗?谁知道这首歌的名字?生:《小白杨》师:这首歌是歌唱谁的?生:边防战士师:你们是怎么知道的?生:?通过画面(观察很认真)通过歌词(很会学习)请两位做小助手,让小助手到台前宣读他的任务。

小学语文《白杨》教案阅读指导

小学语文《白杨》教案阅读指导

小学语文《白杨》教案阅读指导》一、教材选取本次教学选取了小学语文教材中的一篇经典散文《白杨》。

二、课程目标1、通过阅读《白杨》,了解自然风光的美好和人与自然的关系;2、了解大自然的神奇和力量;3、感受作者对自然的深情和对祖国的赞美;4、引导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提高阅读理解和文章分析的能力;5、激发学生对文学的生活启示和文学素养的养成。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通过阅读《白杨》,了解自然风光的美好和人与自然的关系。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提高阅读理解和文章分析的能力。

四、教学方法本次教学采用独立阅读法、讲授法、解读法和互动研讨法相结合的教学方法:1、独立阅读:让学生先独立阅读文章,感受文中情感和气氛。

2、讲授:讲解文中生词、语言、情感等关键信息。

3、解读:分段解读文章,让学生得到更深层的理解。

4、互动研讨:学生进行互动讨论,交流对文章的感受和理解。

五、课堂教学设计第一部分:导入1、引导学生观察窗外的植物、草木和自然风光。

2、让学生想象做一件事情时,突然发现身边有一棵高大、挺拔的树,会有什么感受?3、导入小结:通过引导学生的想象,激发他们对大自然的思考和探究。

第二部分:讲授1、根据文章的背景介绍李白的生平和他对自然的热爱。

2、讲解生词、词语及情感色彩,提高学生阅读文章的理解能力。

3、讲解文章的实质内涵和语言表达的特点。

第三部分:独立阅读让学生独立阅读文章,并想象自己置身其中。

第四部分:解读引导学生分段解读文章,理解作者的情感和表达方式。

第五部分:互动研讨让学生进行互动讨论,交流对文章的感受和理解,总结出本文的主题和教育意义。

第六部分:复习让学生复习文章的主要内容和表达方式,并深入分析写作者表达教育意义的语言和手法。

六、教学小结通过本次课程,学生不仅了解了自然风光的美好与人自然的关系,还感受到了自然的神奇与力量,并理解了作者对祖国赞美的深情。

通过独立阅读、讲授、解读和互动研讨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得到了更深层的理解和写作启示,并在阅读理解和文章分析的能力上有了更大的提高。

《白杨》教学设计

《白杨》教学设计

《白杨》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2.讲授新课2.1学生自渎课文,感知内容。

②学生回答交流。

③教师小结:(出示课件戈壁图)茫茫的大戈壁,没有山、没有水,也没有人烟,有的只是满地的黄沙,大风一起,飞沙走石,遮天蔽日,一片浑黄,分不清哪里是天,哪里是地,(出示课件白杨)因此人们在大沙漠里看到白杨树,就感到分外秀美了。

①爸爸为什么出神?(课件出示)(学生读第1-4自然段进行交流。

)②为什么微笑呢?(课件出示)(学生自渎第4-12自然段交流回答)③每小组分角色读第4-12自然段。

④爸爸的神情为什么变得严肃起来呢?(课件出示)(快速默读第14自然段,学生自由回答)⑤指名试读第14自然段。

⑥讨论:这三句话应该怎样读?⑦自由读。

⑧课件出示:在风沙面前,白杨像城墙一样,巍然屹立;在风雪面前,白杨像青松一样挺拔高洁;在干旱面前,白杨像骆驼一样耐旱耐渴;在洪水面前,白杨像中流砥柱一样牢固坚定。

师:这就是白杨的品格,这是何等高洁的品格!爸爸在向孩子们介绍时,怎能不肃然起敬,变得严肃起来呢?齐读:第14自然段③课件出示:爸爸勉励自己要像()一样,()边疆,()边疆,也希望孩子像他一样,哪里(),就在哪里()。

(小组交流填空)④爸爸到底是个怎样的人?学到这里你明白了吗?课件出示:请你用“哪儿.....哪儿.....”“不管.....不管.....总是.....”3.总结白杨(课件出示)是边疆的树(课件出示:边疆树)。

爸爸他们是边疆的建设者(课件出示:边疆人)。

这篇课文作者借写边疆的白杨树来喻边疆的人,而白杨树的品格就是边疆人的精神。

这种写作方法叫(课件出示)借物喻人附板书设计:白杨是像边疆树————白杨————边疆人借物喻人。

《白杨》教案设计

《白杨》教案设计
课堂氛围是否和谐
和谐的课堂氛围有助于提高学生的 学习效果,教师需要反思自己在教 学过程中是否能够营造出良好的课 堂氛围。
提升教学能力
01
不断学习新知识
教师需要不断学习新的知识和技能,以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可以通过
阅读专业书籍、参加培训等方式来不断充实自己的知识储备。
02
观摩优秀教师的教学
观摩优秀教师的教学过程可以帮助教师学习他们的教学技巧和经验,从
引导学生利用网络查找关于白杨的更 多信息,培养他们的信息获取和筛选 能力。
组织课堂互动
通过提问、小组讨论等形式,鼓励学 生积极参与课堂互动,提高学习效果 。
布置作业与要求
布置相关作业,要求学生观察一种植 物并撰写观察报告,巩固所学知识并 提高实践能力。
04
教学评价与反馈
评价方式
课堂表现
作业完成情况
反馈机制
作业批改与点评
对学生的作业进行批改,指出其中的错误 和不足之处,同时给予有针对性的建议和
指导。
A 即时反馈
在课堂上及时对学生的回答和表现 给予肯定或建议,让学生明确自己
的优缺点。
B
C
D
个别谈话
针对个别学生的学习困难和问题,进行一 对一的谈话,了解学生的具体情况,提供 个性化的指导和建议。
期末总结报告
课文讲解
总结词:深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理解
详细描述:逐段讲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理解白杨树的生长环境、特点以及象征意义,同时解析课文中的语言技巧和修辞手 法。
课堂活动
总结词:互动参与
详细描述:组织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对于白杨树的理解和感受,或者让学生模仿课文中的修辞 手法,创作一篇以“树”为主题的短文。

《白杨》教学设计 5篇

《白杨》教学设计 5篇

《白杨》教学设计篇6【教材分析】这篇课文讲的是一位边疆建设者在火车上向子女们介绍生长在戈壁滩上的白杨,借以表达自己服从祖国的需要、为建设边疆作贡献的没志向以及希望子女也能扎根边疆的愿望。

【学生分析】大部分学生能够通过课上的学习掌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所要表达的中心思想。

对课文的理解较为得心应手。

【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6个生字及7个新词。

2、通过感悟人物的言行和心理,体会思想感情。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最后两个自然段。

4、抄写第12自然段,写得正确、端正、整洁,有一定的速度。

5、了解白杨的特点,体会爸爸服从祖国的需要,扎根边疆,建设边疆的思想感情以及他对下一代的的希望。

【教学重难点】1、了解白杨的特点。

2、体会爸爸服从祖国的需要,扎根边疆,建设边疆的思想感情以及他对下一代的的希望。

【教学思路】通过对《白杨》一课的了解,带领孩子们走进大戈壁去看一看、让孩子们亲自去感受一下,真正的去了解白杨的生活环境及特点。

进一步地体会建设者们高尚的情操,明确自己应该如何去对待自己的现在和未来。

进而提高自身素养。

【教学过程】一、引导性导入通过对白杨的生活环境的了解及自身的特点的认识(启发学生对白杨的实质问题的了解),你们想不想和作者一起走进大戈壁去看一看呢?出示课件:1、大戈壁的精彩图片。

(让学生通过感知初步了解大戈壁的特点,从而进一步认识白杨,最后升华到对在那里生活的建设者的了解。

)2、师生通过画面进行情景对话:师:“伴随着作者我们一同坐上火车飞快的驶向边疆。

随着响亮的火车声,我们走进了你──‘白杨’(师生)。

窗外不断的闪过你的身影,是那么的──‘高大挺拔’(师生)。

二、听朗读并分小组来讨论问题(出示课件)1、通过谁的话点出了白杨树的特点?2、白杨树自身的特点(结合适应戈壁生活),那么某某话中的深刻含义又是什么呢?(爸爸不只是介绍白杨,赞美白杨,他也在表白着自己的心愿,就是像白杨那样,服从祖国的需要,扎根边疆,建设边疆,作无私的奉献。

《白杨》的教学设计 小班语言小白杨教案

《白杨》的教学设计 小班语言小白杨教案

《白杨》的教学设计小班语言小白杨教案一、教学目标1.通过《白杨》的教学,引发幼儿对大自然的兴趣,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和感受美的能力。

2.培养幼儿对白杨树的认知,通过观察和描述来表达对白杨树的感受。

3.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培养他们使用形容词和动词来描述事物的能力。

4.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培养他们与他人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白杨树的特点和外观2.描述白杨树的形状和颜色3.描述白杨树的动作和声音三、教学准备1.一棵真实的白杨树或白杨树的图片2.一些形容白杨树特点的图片或图表3.一些形容白杨树形状和颜色的形状卡片和颜色卡片4.一些形容白杨树动作和声音的动作卡片和声音卡片5.一些与白杨树相关的故事书籍或绘本四、教学步骤步骤一:引入活动(10分钟)1.通过展示一棵真实的白杨树或白杨树的图片引发幼儿对白杨树的兴趣。

2.和幼儿一起观察白杨树,让他们用自己的语言描述白杨树的特点和外观。

步骤二:认知白杨树的特点和外观(15分钟)1.让幼儿观察一些形容白杨树特点的图片或图表,引导他们认知白杨树的特点。

2.通过问答和讨论,让幼儿描述白杨树的外观、树皮、叶子等特点。

步骤三:描述白杨树的形状和颜色(20分钟)1.准备一些形容白杨树形状的形状卡片和形容白杨树颜色的颜色卡片。

2.让幼儿观察这些卡片,用自己的语言描述白杨树的形状和颜色。

3.分成小组,让幼儿合作选择适合描述白杨树形状和颜色的卡片,并进行展示。

步骤四:描述白杨树的动作和声音(20分钟)1.准备一些形容白杨树动作的动作卡片和形容白杨树声音的声音卡片。

2.让幼儿观察这些卡片,用自己的语言描述白杨树的动作和声音。

3.分成小组,让幼儿合作选择适合描述白杨树动作和声音的卡片,并进行展示。

步骤五:情景故事(15分钟)1.和幼儿一起阅读与白杨树相关的故事书籍或绘本,让幼儿进一步感受白杨树的美丽和神奇。

2.提问幼儿关于故事中白杨树的各种问题,引导幼儿用自己的语言回答。

部编版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白杨》教学设计

部编版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白杨》教学设计

部编版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白杨》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白杨》是部编版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的一篇课文,主要讲述了白杨树的生命力和坚强不屈的精神。

课文通过描绘白杨树在恶劣环境下的生长过程,表现了白杨树的顽强生命力和不屈不挠的精神,同时也寓意了人们应该具备的坚强意志和勇敢面对困难的精神风貌。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对于课文的理解和分析能力也有了一定的基础。

但是,对于课文中所蕴含的深层次含义和寓意可能还不够理解,需要通过老师的讲解和引导来进行深入的解读和理解。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和主要内容,掌握生字词的正确书写和运用。

2.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课文,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学会从课文中提炼出主要信息和观点。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课文,培养学生坚强不屈的精神风貌,激发学生面对困难时勇敢面对、积极进取的精神风貌。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和主要内容,掌握生字词的正确书写和运用。

2.教学难点:理解课文中所蕴含的深层次含义和寓意,引导学生从中汲取坚强不屈的精神力量。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情景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等,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积极思考,通过阅读课文、分析问题和讨论交流等方式,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教学课件,包括课文内容、生字词、图片等,用于辅助教学。

2.教学资源:收集相关的教学资源,如白杨树的图片、视频等,用于展示和讲解。

3.教学用具:准备黑板、粉笔等教学用具,用于板书和讲解。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或视频展示白杨树的形象,引导学生关注白杨树的特点和生长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朗读课文,学生认真听读,感知课文大意。

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主要内容,体会白杨树的生命力和坚强不屈的精神。

《白杨》教学设计

《白杨》教学设计

《白杨》教学设计《白杨》教学设计《白杨》教学设计篇一:【设计理念】1、语文课程的工具性要求阅读教学必须抓住“学习语言”这一根本。

只有抓住“语言”这一本体,才能让新课标的先进理念得以充分落实。

2、语文课程的人文性要求教学要构筑学生的精神家园。

学生的精神家园是在语言的学习中得以构筑的。

从学生对语言材料的接受过程来看,它需要这样一个复杂的过程:接触语言符号→形成物象→提升意象→构筑思想。

因此,本教学设计试图在逐层深入学习语言的基础上,构筑学生的精神世界。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走进白杨世界1、播放课件:课件的背景音乐为歌曲《小白杨》,画面为茫茫大戈壁及傲然挺立的白杨树。

2、学生看完课件后交流感受:⑴你们看到了什么?⑵看完后有什么感受?3、作家袁鹰曾抑制不住自己的激情,写下了《白杨》这篇课文,我们想不想跟随作家袁鹰,走进白杨树坚强而又美丽的世界?师板书课题,学生书空:白杨(设计意图:情境的创设,在于酝酿学生学习的心理场,激发学生走进白杨的欲望和兴趣,为整节课的学习张本。

)二、初读课文,感知白杨形象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朗读。

提出以下要求:⑴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⑵联系上下文或利用工具书自学生字新词;⑶思考课文主要讲述了一件什么事情?2、检查自学情况:⑴生字新词的检查,重点放在是用什么方法学懂的。

⑵先指名几个同学说说写了一件什么事。

再进行归纳:爸爸和他的孩子们在去新疆的列车上谈论白杨的事。

(设计意图:整体把握课文,为下一步解读白杨物象铺垫。

避免学生“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狭隘阅读。

)三、解读物象,勾画白杨轮廓1、勾画白杨生长环境——大戈壁的轮廓师:请同学们拿起笔,找出描写大戈壁的句子,并圈出重点词语。

学生自读自划──全班汇报交流。

句子一:车窗外是茫茫的大戈壁,没有山,没有水,也没有人烟。

句子二:天和地的界限并不那么清晰,都是浑黄一体。

重点词语:茫茫;没有──没有──也没有──;浑黄一体。

2、勾画白杨的轮廓:师:请同学们用同样的方法找出描写白杨树外形特点的句子,并圈出重点词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文五年级下册《白杨》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6个生字(晰伞抚绍疆陷),正确读写“清晰、插嘴、分辩、抚摸、介绍、陷入、浑黄一体”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爸爸介绍白杨的那段话。

3、抓住重点词语,联系上下文,体会白杨的特点和爸爸的心愿。

4、体会借物喻人的写作特点。

【教学重点】
教学重点是通过白杨的外在特点感悟其内在的品质。

【教学难点】
教学难点是体会写法,感悟树的某些特点与人的某些品质之间的相通、相似之处。

【课前准备】
1、组织学生上网查阅新疆建设者的有关资料、文艺作品,观看有关影视资料、图片等。

2、欣赏、学唱歌曲《小白杨》等。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营造氛围,激发情感
1、出示课件,戈壁滩上的白杨树
2、音乐《小白杨》
“一棵呀小白杨,长在哨所旁。

根儿深,干儿壮,守望着北疆。

微风吹,吹得绿叶沙沙响罗喂,太阳照得绿叶闪银光……”
3、师:亲爱的同学们,在我国的西部茫茫的大戈壁上,生长着一棵棵高大挺拔的白杨树,“哪儿需要它,它就在哪儿很快一生根发芽,长出粗壮的枝干。

不管遇到风沙还是雨雪,不管遇到干旱还是洪水,它总是那么直,那么坚强,不软弱,也不动摇。

”今天我们就和现代作家袁鹰一起来欣赏戈壁滩上的白杨。

(板书:白杨作者袁鹰)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带着自己的情感读课文,将生字新词及自己印象深刻的句子画记号。

2、课件出示生字新词。

生字:晰伞抚绍疆陷
新词:清晰、插嘴、分辩、抚摸、介绍、陷入、浑黄一体
区别“分辩”与“分辨”。

齐读课文中的注释②戈壁:蒙古语意为难生草木的土地,是一种粗沙,砾石覆盖在硬土层上的荒漠地形。

3、师,同学们,刚才大家带着自己的感情朗读了课文,并学会了生字新词,能谈谈你的印象吗?
生:1、白杨能在“没有山,没有水,也没有人烟”的大戈壁上顽强的生长,它的生命力太顽强了!
生:2、无论遇到自动样的艰难险阻,白杨树它总是“那么坚强,不软弱,也不动摇。

”生:3、老师,我还发现作家袁鹰表面上是在写白杨,其实他是在写人,就像我们以前所学过的课文《落花生》一样……
生4……
4、师:听了同学们的交流,老师真是太高兴了,从大家的交流中我看到同学的学习是多么的专心啊!
三、再读课文,深化认知
1、出示课件:大戈壁
2、师:这就是茫茫的大戈壁。

谁能在课文中找出描写大戈壁的句子来?
生“车窗外是茫茫的大戈壁,没有山,没有水,也没有人烟。

天和地的界线并不那么清晰,都浑黄一体。


3、齐读这段话。

师:在读这段话时,你读出了什么味儿?
生1、这段话形象的写出了大戈壁环境十分恶劣。

生2、这段话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方法。

结合课件重点理解:浑黄一体
4、出示课件
5、师,看着窗外不时闪过一棵高大清秀的白杨,兄妹俩发生了一场小小的争辩。

他们是在争论什么?
6、分角色朗读课文第1—9自然段。

重点理解“高大挺秀”和比喻句“一位旅客正望着这些戈壁滩上的卫士出神。


四、重点品读,体会情感
1、师:孩子们小小的争论引起了爸爸沉思,“爸爸的微笑消失了,脸色变得严肃起来。

”那么,爸爸是怎样评价白杨树的呢?
2、重点朗读第12节爸爸对白杨的评价。

出示:“白杨树从来就这么直。

……也不动摇。


①指名朗读;②教师范读;③全班齐读。

3、师:从爸爸的这段话中,你们又体会到了白杨的什么特点?
生1、我看出白杨树的高大挺秀,“它从来就这么直”。

生2、白杨树它很坚强,不怕任何自然灾害。

生3、白杨树生长的范围很广,“哪儿需要它,它就在哪儿很快地生根发芽,长出粗壮的枝干。


生4、老师,我想爸爸的这段话表面上似乎是在写白杨,实际上他是在告诫孩子们要做像白杨那样的人。

4、师:同学说的都不错,特别是刚才的这位同学体会真是太深刻了。

下面请同学们齐声朗读第13节:
“爸爸只是向孩子们介绍白杨树吗?不是的,他也在表白自己的心。

而这,孩子们现在还不能理解。


①指导学生理解这一设问句。

一个“也”字,说明爸爸说树即说人。

爸爸看到戈壁滩上高大的白杨树,触景生情,以白杨自勉,在托物言志。

②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爸爸说的那段话。

……
五、激情阅读,升华情感
1、指导朗读:
【男女生轮读】
片断一:“白杨树从来就这么直。

哪儿需要它,它就在哪儿很快地生根发芽,长出粗壮的枝干。


片断二:“在通往新疆的路上,有许许多的白杨树。

这儿需要它们,它们就在这儿生根了。


2、教师激情简介“新疆建设兵团”。

……
3、指导学生感悟
“许许多多的白杨树”,那就是扎根边疆、建设边疆的千千万万的劳动者。

正是因为有了他
们,才使我们的民族更加团结,我们的祖国更加富强!
4、师:爸爸“他也是在表白自己的心”。

那么你们明白了爸爸要表白的是什么心迹?
生1:看到白杨树,爸爸更坚定了他扎根边疆的决心。

生2:爸爸也希望自己的孩子像老一辈的建设者一样,将来为建设祖国的边疆做出自己的贡献。

生3:孩子的爸爸可以是在呼吁更多的人像白杨树一样,哪儿需要,就在哪儿成为栋梁之才!
5、师:课文中写道,“现在呢,孩子们多了一点知识。

”你能说说孩子们多了一点什么知识,你又从中懂得了什么?
生1:做人,就应该像白杨树那样,“哪儿需要它,它就在哪儿很快地生根发芽,长出粗壮的枝干。


生2:做人,就应该不怕困难,无论遇到任何艰难险阻,都要“那么坚强,不软弱,也不动摇。


生3:做人,就应该不计名利,脚踏实地,努力工作。

……
6、欣赏品味
1、出示重点句:
“突然,他的嘴上又浮出了一丝微笑,那是因为他看到火车前进方向的右面,在一棵高大的白杨树身边,几棵小树正迎着风沙成长起来。


①品味:“爸爸的微笑消失了。

”“他的嘴上又浮出了一丝微笑。

”爸爸的嘴上为什么又浮出了一丝微笑?(“现在呢,孩子们又多了些知识。

”“几棵小树正迎着风沙成长起来。

”)
②理解:“高大的白杨树”和“几棵小树”分别比喻什么?
③体会这段话的深刻含义。

师:在课文的结尾处,作者再一次通过父亲神情的变化,来错物喻人,托物言志。

爸爸自己已经扎根边疆,献身边疆,他希望自己的子女像小树一样经受锻炼,成为建设边疆的栋梁之才。

这句话反映了老一辈西部开拓者“献了青春献终身,献了终身献子孙”的博大胸怀。

2、指导情感朗读最后一自然段。

六、回顾总结,拓展延伸
1、小练笔。

写几句话,夸夸像课文中的爸爸那样的祖国建设者或保卫者,可以用上“哪儿……哪儿……”“不管……不管……总是……”等词语。

2、情感朗读、背诵爸爸赞扬白杨的那段话。

3、音乐《小白杨》。

附:板书设计
借物———————————→喻人----------------------------------------------爸爸
高大挺秀(大戈壁卫士)扎根边疆
5、白杨生命力强(哪儿……哪儿)建设边疆
(袁鹰坚强不屈(不软弱,也不动摇)无私奉献↑↑
小白杨——迎着风沙成长起来———孩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