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气运动规律教学设计
大气的运动教案
大气的运动教案教案一:大气的运动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大气的运动原理和相关概念。
教学重点:1. 大气的垂直运动和水平运动。
2. 大气的循环系统。
教学难点:1. 理解大气垂直运动的原因和特点。
2. 理解大气循环系统的机制和作用。
教学准备:1. 教学投影仪和显示屏。
2. 教学PPT和课件。
3. 相关教学资料和视频。
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一张地球图,引导学生思考地球大气层的存在和运动现象。
2. 理论讲解(15分钟)a. 大气的垂直运动:- 介绍大气的垂直运动,例如上升气流和下沉气流。
- 解释上升气流的原因和特点,如热空气的密度较小,所以会上升;上升气流会带来云和降水。
- 解释下沉气流的原因和特点,如冷空气的密度较大,所以会下沉;下沉气流会造成干燥和晴朗的天气。
b. 大气的水平运动:- 介绍大气的水平运动,如风系统和气旋。
- 解释风系统的形成和特点,如地球的自转和温度差异导致的气压差异。
- 解释气旋的形成和特点,如气旋的旋转方向和风向的变化。
3. 实例演示(15分钟)通过教学视频和图片实例,展示大气运动的现象和过程,如上升气流和风系统的运动方向。
4. 深入探讨(10分钟)引导学生讨论大气运动对气候和天气的影响,如大气循环系统和风的强度对气候和气温的影响。
5. 小结复习(5分钟)总结学习内容,强调大气的垂直运动和水平运动的重要性,并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
扩展活动:1. 借助实验,让学生模拟上升气流和风的运动过程。
2. 分组讨论,让学生探讨大气运动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评估方式:1. 教师观察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回答问题的情况。
2. 教师布置相关作业,对学生进行书面评估。
教学延伸:1. 继续深入研究大气的运动机制和模拟实验。
2. 探索大气的温度变化和气候变化的关系。
注:本教案不包含标题,文中未出现与标题相同的文字。
大气运动教案设计
大气运动教案设计第一章:大气运动概述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大气运动的概念和意义。
让学生理解大气运动的基本类型和特征。
1.2 教学内容介绍大气运动的概念和定义。
解释大气运动的重要性。
描述大气运动的基本类型,如风、气旋、高压和低压系统。
讨论大气运动的原因和影响因素,如地球自转、地形、温度和压力差异。
1.3 教学方法使用图片、图表和示例来解释大气运动的概念和类型。
通过小组讨论和角色扮演来加深学生对大气运动影响因素的理解。
设计互动活动,如模拟大气运动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和观察大气运动的现象。
1.4 教学评估进行小组讨论和角色扮演的评估,观察学生的参与和理解程度。
设计实验报告,评估学生对大气运动实验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第二章:风的形成和风向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风的形成过程和风向的决定因素。
让学生能够解释风速和风向的变化。
2.2 教学内容解释风的形成过程,包括气压差异和气流运动。
描述风向的决定因素,如地球自转和科里奥利力。
讨论风速和风向的变化,如地形影响和气候特征。
2.3 教学方法使用动画和模拟实验来展示风的形成和风向的决定过程。
通过小组讨论和问题解答来加深学生对风速和风向变化的理解。
2.4 教学评估设计问题解答和小组讨论的评估,观察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进行风向实验,评估学生对风向决定因素的观察和应用能力。
第三章:气旋和反气旋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气旋和反气旋的概念和特征。
让学生能够区分气旋和反气旋的不同类型。
3.2 教学内容解释气旋和反气旋的概念和定义。
描述气旋和反气旋的特征,如旋转方向、云带和降水。
区分不同类型的气旋和反气旋,如温带气旋和台风。
3.3 教学方法使用图片和图表来展示气旋和反气旋的外观特征。
通过小组讨论和案例研究来加深学生对不同类型气旋和反气旋的理解。
3.4 教学评估设计问题解答和小组讨论的评估,观察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进行气旋和反气旋模拟实验,评估学生对气旋和反气旋特征的观察和应用能力。
鲁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2.2.2《大气的运动》教学设计
《大气运动》教学设计课标:热力环流和风课标内容解读:(目标细化)运用图标说明大气的受热过程和风的形成过程,在本单元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是后面学习全球性大气环流常见的天气系统等知识的基础.同时,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和形成原理又是一个难点,很多学生在学习后仍思维模糊,概念混淆。
如何才能突破这个难点,只有在教学中遵循学生的认识规律,循序渐进,步步深入,才能让学生更好地接受。
教学目标1.通过实验活动视频理解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
2.能够利用热力环流原理解答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3.激发学生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培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探究原理、总结规律的能力。
4.学会辩证的看待事物,树立人和自然和谐发展的观念。
教学重点:热力环流形成的原理教学难点: 热力环流形成的原理教学方法:情景教学、案例教学教学过程:一、实验活动视频导入新课让学生观察实验活动,观看实验中的烟雾怎样运动,从而导入新课二、目标展示,让学生一起细读本节学习目标。
三、讲授新课1、要达成以上目标必须具有一定的知识储备,检查大家预习情况,并补充气压、等压线、等压面的知识。
2、让大家背着知识行囊开启本节课的探索之旅。
结合导学案及课本,大家有四分钟的时间进行小组交流合作完成探究一热力环流的形成。
第一个问题:地面受热均匀,大气有无明显运动,等压面怎样分布第二个问题:等地面冷热不均时,大气首先怎么运动第三个问题:大气的垂直运动会引起高空大气密度发生怎样的变化?气压呢?第四个问题:大气在水平方向怎么运动?总结:大家整理思路,相互描述热力环流形成的过程。
第六个问题:观察大屏幕,观察等压面发生的怎样的变化?第七个问题:(1)大气总是由高气压流向低气压吗?(2)高压的数值一定高于低压的数值吗?小试牛刀,练习本问题。
第八个问题:利用热力环流原理解释实验现象。
理论联系实际案例分析:同学黑板画出海陆风、城市风示意图,并进行解释现象。
城郊之间也有热力差异,形成城市风,看下面两个小题:通过小题加强对城市风的理解。
《大气的运动》教学设计
《大气的运动》教案示例一、素质教育目标(一)知识教学点1、理解水平气压梯度力是大气水平运动的直接原因。
2、理解在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共同作用下的风向。
(二)能力训练点1、运用等压线分布图,分析高低气压的分布及大气水平运动的规律。
2、通过自绘热力环流图,提高学生绘制地图的能力。
(三)德育渗透点1、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科学的思想情感。
2、科学来源于实践、理论联系实际。
(利用城市热岛环流的形成)(四)美育渗透点1、培养学生欣赏教材中图片美。
2、关心自然,热爱科学的内在美。
二、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方法1、重点:热力环流、大气的水平运动——风。
2、难点:在等压线分布图上绘出“三力”和风向。
3、疑点:热力环流,高空和地面空气流动方向相同,这个高空的高度为多少米。
4、解决办法:与生活实际联系,用多媒体课件。
三、教学步骤(一)明确目标1、知识目标:①理解:大气运动的原因及大气运动的分类。
②运用:热力环流,大气水平运动——风的形成。
2、能力目标:①培养学生观察,思维、想象和判断的能力。
②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并且能用理论指导实践的能力。
③培养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对地理事物的观测判断能力。
3、德育目标①培养学生关心环境热爱自然。
②理论联系实际。
(二)整体感知1、立体分析大气的运动——“热力环流”2、平面分析大气的水平运动——风3、太阳辐射→地面冷热不均→热力环流大气水平运动→风(三)教学过程1、激趣设悬的引入阶段我们生活的每一天,基本上都有风,你想知道它是从何处来,又到哪里去吗?请依据导学目标自学、合作研讨教材,或观看课件便知。
2、知识网络系统化阶段[板书]第三节大气的运动一、热力环流[师生]共同画“热力环流图”分析热力环流形成过程。
[师问]地面为什么会出现冷热不均?它对大气运动有何影响?[学生根据已有知识判断]太阳辐射对地面加热不均造成。
冷的地方,空气下沉,热的地方空气上升。
[师问]这对高空气压状况有何影响?这对空气水平运动有何影响?[教师点拨学生分析]冷的高空形成低气,热的地方高空形成高压,进而高压空气向低压流动。
大气的运动说课稿
大气的运动说课稿【大气的运动说课稿】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大气的运动规律和影响因素,掌握大气的垂直运动和水平运动的基本特征,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实验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和环境意识。
二、教学重点1. 大气的垂直运动和水平运动的基本特征。
2. 大气运动的影响因素和规律。
三、教学难点1. 大气运动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2. 大气运动与天气变化的关系。
四、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一幅描绘大气运动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大气是如何运动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知识讲解(15分钟)(1)大气的垂直运动- 热空气的上升和冷空气的下沉。
- 热空气上升形成对流运动和垂直运动。
- 冷空气下沉形成沉降运动。
- 垂直运动对天气变化的影响。
(2)大气的水平运动- 风的形成和运动。
- 高空急流和地面风的关系。
- 风的方向和速度的测量方法。
3. 实验探究(25分钟)(1)实验一:热空气的上升和冷空气的下沉- 分组进行实验,每组准备一个玻璃瓶、一根蜡烛和一块冰块。
- 点燃蜡烛,将玻璃瓶口紧贴蜡烛上方,观察玻璃瓶内的现象。
- 将冰块放在玻璃瓶上方,再次观察玻璃瓶内的现象。
- 总结实验结果,说明热空气上升和冷空气下沉的原因。
(2)实验二:风的形成和运动- 分组进行实验,每组准备一个风筝和一根线。
- 将风筝放飞,观察风筝的运动方向和速度。
- 用线测量风筝的高度和风的速度。
- 总结实验结果,说明风的形成和运动原理。
4. 拓展延伸(10分钟)通过观察天气预报图、气象卫星图等,让学生了解大气运动与天气变化之间的关系,并引导学生思考大气运动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五、课堂小结(5分钟)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简要总结,强调大气的运动对天气变化的重要性。
六、作业布置(5分钟)要求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观察当天的天气变化,写一篇小作文,描述大气的运动对天气的影响,并提出自己的思考和感悟。
七、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图片、实验和讨论等多种教学方法,使学生在实践中探究大气的运动规律,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和实验能力。
大气运动规律教学设计
大气运动规律教学设计在地球上的不同地区上空的大气有着不同的运动规律,它们有的称为季风带,有的称为大气环流,它们按照不同的时间和形式影响着大气的表现。
以下是大气运动规律教学设计,欢迎阅读。
知识与技能目标1. 运用图表说明大气的受热过程。
2. 通过实验说明热力环流的形成原理,能够用原理解释自然界中的热力环流。
3. 运用图示解释风的形成,学会分析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对风向和风力的具体影响。
4. 能够在等压线图上确定水平气压梯度力的大小。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知识整合、梳理,学会分析地理事物因果关系,建构知识体系的方法,通过具体的活动观察分析生活中的地理现象,在活动中感悟知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在活动中体验成功的喜悦,在解决学习的困难中培养坚强的恒心和学习毅力。
课程标准对学习本节内容的要求是“运用图表说明大气受热过程。
”本标准旨在认识导致大气运动的基本原理,为后面学习大气环流、天气系统以及全球气候变化打下理论基础。
因此,本节内容是本单元学习的基础。
选用了三个有着紧密逻辑联系的内容,大气的受热过程影响大气的热状况,大气的热状况(冷热不均)是热力环流形成的根本原因,热力环流是大气运动的最简单形式,包括垂直运动和水平运动。
第一部分“大气受热过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要点:①太阳辐射能是地球大气最重要的能量来源; ②太阳辐射穿过大气层的过程;③地面吸收太阳辐射而使地面增温,又以长波辐的形式把热量传递给大气; ④地面是近地面大气主要的直接热源;⑤大气受热过程的重要性。
核心结论“地面是近地面大气主要的、直接的热源”,“活动”说明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利用大气保温和削弱原理解释自然现象。
第二部分“热力环流”主要包括以下几个要点:①引起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②热力环流形成的过程;③热力环流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现象。
“活动”通过实验,形成热力环流过程的感性认识。
“活动 2”是利用原理,分析自然现象。
第三部分“大气的水平运动”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①水平气压梯度力是形成风的直接原因;②高空大气中的风向特点与受力分析;③近地面大气中的风向特点与受力分析。
大气运动教案
大气运动教案教案标题:大气运动教案教案目标:1. 了解大气运动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 掌握大气运动的分类和特征。
3. 能够解释大气运动对天气和气候的影响。
4.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科学思维,提高他们对大气运动的兴趣。
教材与资源:1. 教科书:包含有关大气运动的基本知识和概念的章节。
2. 大气运动的图片和动画。
3. 气象观测数据和图表。
4. 实验室设备和材料。
教学步骤:引入活动:1. 利用图片或动画展示大气运动的现象,引发学生对大气运动的兴趣。
2. 提出问题:你有没有观察到不同的天气现象?天气是如何形成的?知识讲解:3. 介绍大气运动的定义和基本原理,包括热力学和动力学因素对大气运动的影响。
4. 解释大气运动的分类,如垂直运动(上升运动和下沉运动)和水平运动(风)。
5. 讲解大气运动的特征,如风的速度、方向和气压的变化。
实验活动:6. 进行实验,以观察和测量大气运动的影响因素。
例如,使用气球和风向标来观察风的方向和速度。
7. 分析实验结果,让学生理解大气运动对天气和气候的影响。
巩固与拓展:8. 组织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他们对大气运动的理解和观察结果。
9. 分析气象观测数据和图表,让学生探讨大气运动与天气现象之间的关系。
10. 布置作业:要求学生观察和记录当天的天气现象,并解释其与大气运动的关系。
评估:11. 设计一份简单的测验或问卷,考察学生对大气运动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12. 通过观察学生的实验报告和课堂参与度来评估他们的学习成果。
教学延伸:13. 鼓励学生进一步探索大气运动的研究,可以进行更复杂的实验或观测。
14. 提供相关的阅读材料或视频资源,让学生深入了解大气运动的前沿研究和应用。
教学反思:15. 教学结束后,回顾教学过程和学生的学习反馈,总结教学经验并进行调整,以提高教学效果。
教案撰写的过程中,可以根据具体教育阶段的要求进行调整和细化,确保教案的内容与学生的年龄和能力水平相适应。
“大气的运动”教学设计
学生活动 : 孔明灯能升空是 因灯 内空气受热膨胀上
升所致 。
热 力环 流形 成 的 原理 ; 大气 的水 平 运 动— — 风 。
教 学 目标
教师活动 : 通过 观察多媒体课件 , 引导 学生观察分 析—— 在高空 , 由于 A地空气上 升 , 空气密 度与同一高 度相 比增大 , 形成高气压 ; 、 B C两地空气下沉 , 空的面 , 它表示气压的
教师活动 : 在海 边 , 海风轻轻地 吹 , 海浪轻轻地摇 , 是多么 富有诗意啊! 那么 , 你想 知道海风是 怎样形成 的吗? 让我们一起 探究 ( 学生看课本 P “ 让 活动 ”运 用所学的热 力环 流原理 , , 解
学生活动 : 通过合作 交流 , 同探究 出答 案 : 共 ①在 同
一
水平面上 空气总是 由高气压流 向低气压 ; 在垂直面上
不是这样的。②不一定 , 在同一地 点不 同高度上近地面
呈现资料 : ①气压 : 单位 面积上空气柱产生的压力 ,
低气压的数值高 于高空高气压 的数值 。
( 以致用: 学 播放 歌 曲 “ 港之 夜 ” 断 。 ) 军 片
与 同一 高度 相 比减 少 , 成 低 气 压 。 高 空 , 上 空 的 形 在 A地
() 1明确热力环流的概念 , 理解热力环流形成的原理。 () 2 掌握水平 气压梯度力 、 地转偏 向力 和摩擦力对
风 的影 响 。
空气流去补充 B、 C两地。 同理 , 在近地面 , A地由于空气 上升导致密度减少 , 形成低气压 ; B、 而 C两地 由于空气 下沉 , 密度增大 , 形成高气压。在近地面 , 空气由 B C两 、 地流向 A地。 教师强调学生注意等压面发生了怎样 的变 化?并 比较 A、 A 、 C、 C 四点的气压大小 。 学生活动 : 通过观察思考得出, 同一水平面上 , 高压 的
「精品」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02大气的运动规律教学案
专题02 大气的运动规律本讲内容较多,虽不像地球运动那样对考生空间立体想象能力要求高,但是涉及的地理空间位置较多,所以在复习本讲时,要多看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及世界1、7月海平面气压图。
除此之外,注意以下几点:①理解气温、气压、海拔之间的关系,并能灵活运用。
②关注现实生活,用地理的观点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③识记各种天气系统过境前、时、后的天气特征。
④识记重要的气候类型特点、分布规律,但要充分利用试题中所给图表等材料进行分析。
【网络构建】一、气温分布的一般规律1.气温水平空间分布规律及成因2.气温分布时间规律(1)日变化:一天中,若无明显天气过程的干扰,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最高气温出现在午后2时左右。
日较差:一般规律,大陆性气候大于海洋性气候;凹地大于高地;低纬度大于高纬度;晴天大于阴天。
(2)年变化:大陆上最高气温出现在7月(北半球),最低气温出现在1月(北半球);海洋上最高气温出现在8月(北半球),最低气温出现在2月(北半球)。
气温年较差:大陆性气候大于海洋性气候;高纬度大于低纬度。
3.气温的垂直分布规律(1)对流层:随高度增加而递减,垂直递减率为6℃/千米。
(2)平流层:随高度增加而升高。
(3)高层大气:底部因几乎没有臭氧,所以气温开始随高度增加而迅速降低,再随着高度的增加,由于该层中的大气物质(主要是氧原子)吸收了一部分太阳紫外线,气温再次升高。
在300千米高度上,气温达1 000 ℃以上。
【特别提醒】对流层局部气温实际垂直递减率低于理论垂直递减率,即某一高度气温高于正常值,称为逆温。
逆温的成因有辐射逆温(多出现在晴朗无风的夜晚)、地形逆温(常发生于盆地和谷地中)、平流逆温和锋面逆温等。
二、与大气环境有关的地理原理及其应用规律【特别提醒】影响降水的各种因素(1)空气的上升与下降:上升气流多雨、下降气流少雨。
(2)风向:从海上吹来,多雨,从陆地上吹来,少雨。
(3)地形:干旱地区高山相对降水较多,形成雨岛;干旱地区的盆地内部降水较少。
《大气的运动》教学设计与反思
《大气的运动》教学设计与反思一、导语地球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它由大气、地球表面、海洋和内部构成,影响着全球气候变化。
大气是空气的总称,它把太阳能从太阳传递到地球,使地球可以存在生命。
大气的运动对地球气候变化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开展大气的运动教学是掌握地球气候变化的有效途径。
二、教学目标1. 熟练掌握大气的运动的基本概念;2. 掌握大气的运动的基本规律;3. 理解大气的运动如何影响地球气候变化。
三、教学重点1. 了解大气的运动基本概念与分类;2. 掌握大气的运动的基本规律;3. 了解大气的运动如何影响地球气候变化。
四、教学内容1. 大气的运动的基本概念和分类大气的运动是指大气中的空气在地球表面和低层大气之间运动的过程。
大气的运动可以分为气旋运动和平流运动两大类。
(1) 气旋运动是指由于大气的热量和动能的不均衡,温度和气压的不均衡,在它们附近形成的旋转运动。
气旋运动可以分为热带气旋和温带气旋两种。
(2) 平流运动是指大气中最平缓,最广泛的气流,它们以流体的形式从南到北,从东到西地流动。
平流运动可以分为温带平流和极地平流两种。
2. 大气的运动的基本规律(1) 大气的运动是一个动态过程,它由三个基本原理决定,即流体力学原理、内能原理和质量守恒原理。
(2) 大气的运动是由热量和动能的不均衡而发生的,它们会形成气旋运动和平流运动。
(3) 大气的运动还受到地球的自转和自转的影响,地球的自转使得大气的运动会形成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
3. 大气的运动如何影响地球气候变化(1) 气旋运动和平流运动是大气的运动的两个主要类别,它们对地球气候有着重要的影响。
(2) 气旋运动会影响地球气候的温度、湿度和风速,平流运动会影响气压、温度和风速。
(3) 由于大气的运动,地球气候变化的空间分布和时间分布也会发生变化,影响着全球气候变化。
五、教学方法1. 讲授法2. 实验法3. 小组合作法4. 讨论法5. 问答法六、教学反思教学反思是评价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也是教师发展的重要依据。
高中地理《大气环流》教案三篇
高中地理《大气环流》教案三篇导读:本文高中地理《大气环流》教案三篇,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篇一[教学目标]1.理解三圈环流的形成过程。
2.掌握各气压带风带的位置和特性。
3.理解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的成因与规律。
4.理解大气环流的作用。
[教学重点]气压带、风带的分布与移动规律。
[教学难点]三圈环流与气压带风带的形成。
[教学方法]多媒体交互式演示讲解。
[教学设计]大气环流是产生风云变幻的天气现象的直接原因,也是气候形成的重要因子,对世界各地的天气和气候有着重大影响,因此在第二单元中起着关键作用,是承前启后的纽带。
三圈环流与气压带、风带形成,是教学大纲中要求学生能够理解掌握并灵活应用的重点内容,同时也是教学中的难点内容。
如何设计课堂教学才能让学生在有限的课时条件下充分理解三圈环流与气压带、风带的形成,并在头脑中形成正确的、立体的、动态的图像呢?这是一直以来的一个难题。
曾有人尝试过多种教学方式:传统的灌输式教学、将学生分成不同纬度,形体活动演示教学、边讲解边和学生一起画图的方式教学等等。
收效不同,但都不理想,突出的问题就是将近地面与高空混为一谈,没有非常清晰的思路,因此不会灵活自觉地应用大气环流的知识解决问题。
只能靠死记硬背的方式来应付考试。
也曾考虑利用学校的现代化多媒体教学设备制作动态演示课件,但是时间、精力、能力有限,未能成功。
在网上教学资源库中有这部分内容,且设计精美贴近教学时,便立即进行了教学尝试,结果是喜人的。
学生乐于通过观察电脑动态演示,经过仔细思考,认真讨论后自己总结得出答案。
由于结论是学生积极动脑思考反复讨论得出的,并且头脑中有立体直观的动态图像,因此学生自我感觉思路清晰而严谨,应用起来就得心应手。
[教学过程]课前复习:让我们用绘制简图的方式来回忆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
引入新课: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认识了大气运动最简单的形式──热力环流,它是由于局部地区冷热不均而形成的空气环流。
大气运动教案设计
大气运动教案设计第一章:大气运动的基本概念1.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大气运动的概念。
让学生了解大气运动的原因和特点。
1.2 教学内容定义大气运动。
解释大气运动的原因,如太阳辐射、地球自转等。
描述大气运动的特点,如风向、风速等。
1.3 教学活动引入讨论:让学生举例说明他们所见过的天气现象,如风、雨、雪等。
讲解大气运动的概念和原因。
展示图片或视频,让学生观察大气运动的现象。
小组讨论:让学生探讨大气运动的特点。
1.4 作业让学生绘制一幅大气运动的示意图,标注出风向和风速。
第二章:大气压力和高度的关系2.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大气压力的概念。
让学生了解大气压力和高度的关系。
2.2 教学内容定义大气压力。
解释大气压力和高度的关系,如高度越高,大气压力越小。
2.3 教学活动引入讨论:让学生举例说明他们所经历的大气压力变化,如登山时感觉呼吸困难等。
讲解大气压力的概念。
实验演示:使用气压计展示大气压力的变化。
小组讨论:让学生探讨大气压力和高度的关系。
2.4 作业让学生设计一个实验,观察并记录不同高度处的气压值。
第三章:风的形成和风向3.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风的形成过程。
让学生了解风向的决定因素。
3.2 教学内容解释风的形成过程,如气压差异、地球自转等。
介绍风向的决定因素,如科里奥利力和地转偏向力。
3.3 教学活动引入讨论:让学生举例说明他们所见过的风的现象,如风吹树叶摇晃等。
讲解风的形成过程。
演示风向的决定因素,如使用地球仪展示科里奥利力和地转偏向力的作用。
小组讨论:让学生探讨风向的变化规律。
3.4 作业让学生绘制一幅风向变化的示意图,标注出科里奥利力和地转偏向力的作用。
第四章:气候系统中的大气运动4.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气候系统中的大气运动。
让学生理解大气运动对气候的影响。
4.2 教学内容介绍气候系统中的大气运动,如大气环流、季风等。
解释大气运动对气候的影响,如温度分布、降水等。
4.3 教学活动引入讨论:让学生思考气候形成的原因。
大气的水平运动教学设计说明
大气的水平运动教学设计说明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了解大气的水平运动的定义;(2)掌握大气的水平运动的基本特征和规律;(3)理解大气的水平运动对天气形成和变化的影响;(4)学会利用地图、天气图等工具进行大气水平运动的观测和分析。
2.过程与方法目标:(1)采用多媒体教学法,生动形象地介绍大气的水平运动;(2)利用示范性实验和活动让学生亲自体验大气的水平运动过程;(3)引导学生分析和解决地理问题,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分析能力;(4)融入合作学习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1)大气的水平运动的基本概念和特征;(2)大气水平运动对天气的影响。
2.教学难点:(1)把握大气水平运动的规律和机制;(2)理解大气水平运动对天气变化的影响。
三、教学过程:1.情景引入:教师可以开始一段有关气象的记录片,介绍大气的运动过程和它对天气的影响。
引发学生的兴趣,激发学习的欲望。
2.概念讲解: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大气的水平运动的概念和基本特征,引导学生理解。
然后,通过示意图和实际天气图,解释冷、暖气团的移动和生成等现象,让学生感受大气水平运动对天气的影响。
3.大气水平运动的实验:通过展示示范性实验,让学生亲自体验大气水平运动的过程。
可以准备一个模拟地球、气温计、测风仪等道具,让学生自己操作并观测结果。
然后,教师引导学生分析结果,总结大气水平运动的规律。
4.探究合作学习: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分配一个地图和实际天气图。
要求学生根据地图和天气图的信息,分析大气水平运动的情况,并预测未来几天的天气情况。
学生可以在小组内讨论,交流思考,最后每个小组向全班汇报。
教师可以进行点评和解答。
5.拓展应用: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利用气象仪器和设备,观测本地大气的水平运动情况,并结合地图等工具进行记录和分析。
学生可以自行设计观测方案,并报告观测结果。
6.总结提高:教师和学生一起总结大气水平运动的重要性,并讨论大气水平运动对生活的影响。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02大气的运动规律教学案
专题02 大气的运动规律本讲内容较多,虽不像地球运动那样对考生空间立体想象能力要求高,但是涉及的地理空间位置较多,所以在复习本讲时,要多看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及世界1、7月海平面气压图。
除此之外,注意以下几点:①理解气温、气压、海拔之间的关系,并能灵活运用。
②关注现实生活,用地理的观点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③识记各种天气系统过境前、时、后的天气特征。
④识记重要的气候类型特点、分布规律,但要充分利用试题中所给图表等材料进行分析。
【网络构建】一、气温分布的一般规律1.气温水平空间分布规律及成因等温线特征气温分布规律主要影响因素全球等温线大致与纬线无论7月还是1月,太阳辐射(纬度因素)平行气温都是从低纬向两极递减北半球1月份大陆上的等温线向南(低纬)凸出;海洋上则向北(高纬)凸出,7月份正好相反在同一纬度上,冬季大陆比海洋冷,夏季大陆比海洋热海陆分布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南半球等温线较平直同一纬度气温差别小海陆分布(海洋面积广阔)同纬度地带气温低,等温线向低纬凸出高原、山地的气温较低,平原的气温较高地形(地势高低)气温高,等温线向高纬凸出寒流经过气温低,暖流经过气温高洋流我国冬季等温线密集,1月0 ℃等温线大致经秦岭—淮河一线冬季,南北温差大,越往北温度越低太阳辐射(纬度因素)、冬季风(大气环流)夏季等温线稀疏夏季普遍高温,南北温差不大太阳辐射(北方白昼时间长)2.气温分布时间规律(1)日变化:一天中,若无明显天气过程的干扰,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最高气温出现在午后2时左右。
日较差:一般规律,大陆性气候大于海洋性气候;凹地大于高地;低纬度大于高纬度;晴天大于阴天。
(2)年变化:大陆上最高气温出现在7月(北半球),最低气温出现在1月(北半球);海洋上最高气温出现在8月(北半球),最低气温出现在2月(北半球)。
气温年较差:大陆性气候大于海洋性气候;高纬度大于低纬度。
3.气温的垂直分布规律(1)对流层:随高度增加而递减,垂直递减率为6℃/千米。
高中地理教案格式:大气的运动
高中地理教案格式:大气的运动教案名称:大气的运动课时数:1课时教学目标:1. 了解大气的组成和构造;2. 掌握大气的运动特征,包括风的形成和影响因素;3. 理解大气运动与天气的关系。
教学重点:1. 大气的组成和构造;2. 风的形成和影响因素。
教学难点:1. 大气运动与天气的关系。
教学方法:1. 课堂讲授;2. 图片和动画演示;3. 小组讨论。
教学准备:1. 大气层构造图;2. 图表和图片资料;3. 电脑和投影仪。
教学过程:1. 导入 (5分钟)通过播放一段关于风的自然现象的视频来引起学生对于大气运动的思考和兴趣。
2. 知识讲解 (15分钟)教师将通过投影仪展示大气层构造图,并让学生逐层了解大气的组成。
教师可以使用图片和图表来讲解每一层大气的特点和功能。
3. 理论讲解 (15分钟)教师通过图表和图片,以及简单的实例来讲解风的形成和影响因素,包括地球自转、地形、气压差等,并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
4. 实践活动 (15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根据所学的知识,通过观察气温、风向等数据,尝试预测当天的天气情况,并向全班展示自己的观察结果和讨论过程。
5. 总结反思 (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所学的内容,并要求学生回答一些问题来检验他们对于大气运动的理解程度,并帮助他们解答可能存在的疑问。
6. 作业布置 (5分钟)教师布置一篇小作文作为课后作业,要求学生总结今天所学的知识,并描述一个他们在生活中观察到的与大气运动相关的现象。
教学评估:1. 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观察和预测天气情况的能力;2. 学生在总结和回答问题环节中对于大气运动的理解程度;3. 学生在小作文中对于大气运动的描述和应用能力。
扩展活动:1. 学生可以自行查找和了解其他与大气运动相关的现象,并进行展示和分享;2. 教师可以邀请相关专家或学者来进行讲座或小组讨论,加深学生对大气运动的理解。
高中地理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2.3大气的运动教学设计新人教版必修1
第1讲大气的运动知识体系大气环流的内在联系分析考点1热力环流1.在图1中补充箭头方向和气压。
2.原理:地面冷热不均3.在图2中画出高空等压面,写出地面冷热分布。
4.完成常见热力环流图。
考点2天气系统在图3中画出各点风向及雨区位置(用阴影表示),并判断锋面性质。
大气环流1.下图为“大气运动示意图”,M线代表地球表面,据图回答(1)~(3)题。
(1)若图表示热力环流,则 ( )A.丙处气压比甲处高 B.甲处气温比乙处高C.丙处气压比丁处低 D.甲处气温比丙处低(2)若图表示大气三圈环流中的低纬环流,则 ( )A.③气流比较湿润 B.④气流给我国夏季带来丰沛降水C.甲是副热带高气压带 D.乙处高压的形成与②气流有关(3)若图表示亚洲东部夏季季风环流,则 ( )A.甲处是海洋,乙处是陆地 B.乙处天气以晴朗为主C.①气流较③气流湿润 D.④气流由低纬流向高纬2.材料一:北京晨报2010年10月7日报道:今后新建公共建筑在设计和施工时,有望强制要求产权单位在屋顶、墙体实施配套绿化工程,向“空中”要绿地。
材料二:下图为城市热岛效应示意图(1)描述图中气温曲线的分布特点。
(2)结合图示资料,并运用“热力环流”原理,在图中绘制气流方向。
(3)运用大气受热过程原理,分析屋顶绿化对缓解城市热岛效应的意义。
(4)为了减少工业污染对城市的影响,计划对钢铁厂从甲处搬迁到乙处,从环境保护角度考虑是否合理?试说明理由。
天气系统3.(2011·浙江文综)读下图,由于气压高低的变化,使杭州四季呈现多变的天气现象。
下列天气图依照春夏秋冬季节的排序,正确的是A.①②③④ B.③④①② C.①②④③ D.③②①④4.(2011·北京文综)下图为某日中国东部一条经线附近地区的天气状况示意图。
该日最可能出现在A.1月 B.4月 C.7月 D.10月5.下图为“某天气系统图”,回答(1)~(2)题。
(1)此时图中A.城市被高气压控制,天气晴朗B.a地大风降温,并可能有降水C.c地刮西北风 D.b地雨过天晴(2)下图中沿甲乙线所作的天气系统垂直剖面示意图正确的是6. 读“某国家沿海地区及夏季某日气象资料统计图”,分析完成下列问题。
《大气运动》地理教案
大气运动教学目标1.了解大气的成分以及不同气圈的分布2.了解大气运动的类型及其特征3.掌握大气运动对气候变化的影响教学内容1.大气成分与不同气圈的分布2.大气运动类型及其特征3.大气运动对气候变化的影响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大气运动的类型及其特征2.教学难点:大气运动对气候变化的影响教学过程教学环节一:引入(5分钟)通过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认识大气,并请学生描述大气的作用以及组成。
教学环节二:学习(30分钟)大气成分与不同气圈的分布通过让学生组织实验,了解大气成分的比例以及不同气圈的分布。
实验步骤:1.将气压计的筒底放入水中,移动密封滑动板到零点处2.将滑动板上的水平线与密封玻璃管内侧液体表面对齐3.等待几分钟,将密封板高度在气压计的刻度线上标记4.记录此时的大气压力研究结果:1.大气成分的比例•氮气78.1%•氧气20.9%•其他气体0.9%2.大气不同气圈的分布气圈高度(km)温度顶部500 -60℃中间2000 -20℃地面0 28℃大气运动类型及其特征通过课件和图片,讲解大气运动的类型以及特点。
大气运动的类型:1.对流:由太阳辐射导致的气体变热、上升、形成云层2.水平运动:地球自转导致的风、台风等3.垂直移动:梅雨季节的层状云垂直发展大气运动对气候变化的影响通过数据和图表,让学生了解大气运动对气候变化的影响。
大气运动对气候变化的影响:1.气候变化可能导致的极端天气2.城市地表增温可能导致的气温上升3.大气中的氧气和温室气体含量可能影响气候教学环节三:讨论(15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让每个小组讨论一个问题:1.你认为大气运动对气候变化有哪些影响?请列举并解释。
教学环节四:小结(10分钟)通过总结,让学生自我评价自己的学习情况,并对下一节课做好预习。
教学评估通过学生对实验的操作,学生在讨论环节的表现以及对下一节课的预习情况,进行综合评估。
教学资源1.动画、图片、视频2.讲义、课件课后作业1.回家用30分钟,阅读相关资料了解垂直运动对大气运动的影响。
大气的运动教案
大气的运动教案大气的运动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认识大气的运动是气温、气压和风的产生原因。
2. 了解大气的水平运动和垂直运动的主要形式。
3. 掌握大气的水平运动和垂直运动的特点和影响。
二、教学重点:1. 大气的水平运动和垂直运动的主要形式。
2. 大气的水平运动和垂直运动的特点和影响。
三、教学难点:1. 大气的垂直运动的特点和影响。
2. 大气的水平运动和垂直运动的联系。
四、教学方法:讲授法、演示法、讨论法五、教学准备:教材、投影仪、实验器材、课件、相应的实验数据六、教学过程:步骤一:引入新课通过展示一幅大气运动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并回答问题:你们觉得大气是如何运动的?为什么会有风?学生的回答不一。
步骤二:核心概念讲解1. 大气的水平运动向学生介绍大气的水平运动的主要形式:平流和平流体(推动大气运动的因素)。
让学生以中学校园为例,分析大气的水平运动对中学校园的影响。
2. 大气的垂直运动向学生介绍大气的垂直运动的主要形式:对流和垂直流体(推动大气垂直运动的因素)。
通过展示大气垂直运动的实验数据和示意图,让学生体验大气的垂直运动。
让学生以台风、暴雨等为例,分析大气的垂直运动对天气的影响。
步骤三:案例分析让学生以某一地区的天气为例,分析大气的水平运动、垂直运动和地形的关系,解释为什么该地区的天气如此多变。
步骤四: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让每个小组讨论大气的水平运动和垂直运动的联系与区别,并展示他们的讨论结果。
步骤五:总结归纳学生主动总结大气的运动特点和影响,并通过展示学生的总结归纳,巩固所学知识。
七、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多种教学方法的运用,让学生由被动接受知识转变为积极参与和思考。
通过案例分析和小组讨论,能够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
同时,通过实际观察和实验,让学生更加直观地感受大气的运动特点和影响。
同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合作探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气运动规律教学设计在地球上的不同地区上空的大气有着不同的运动规律,它们有的称为季风带,有的称为大气环流,它们按照不同的时间和形式影响着大气的表现。
以下是大气运动规律教学设计,欢迎阅读。
知识与技能目标1. 运用图表说明大气的受热过程。
2. 通过实验说明热力环流的形成原理,能够用原理解释自然界中的热力环流。
3. 运用图示解释风的形成,学会分析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对风向和风力的具体影响。
4. 能够在等压线图上确定水平气压梯度力的大小。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知识整合、梳理,学会分析地理事物因果关系,建构知识体系的方法,通过具体的活动观察分析生活中的地理现象,在活动中感悟知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在活动中体验成功的喜悦,在解决学习的困难中培养坚强的恒心和学习毅力。
课程标准对学习本节内容的要求是“运用图表说明大气受热过程。
”本标准旨在认识导致大气运动的基本原理,为后面学习大气环流、天气系统以及全球气候变化打下理论基础。
因此,本节内容是本单元学习的基础。
选用了三个有着紧密逻辑联系的内容,大气的受热过程影响大气的热状况,大气的热状况(冷热不均)是热力环流形成的根本原因,热力环流是大气运动的最简单形式,包括垂直运动和水平运动。
第一部分“大气受热过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要点:①太阳辐射能是地球大气最重要的能量来源; ②太阳辐射穿过大气层的过程;③地面吸收太阳辐射而使地面增温,又以长波辐的形式把热量传递给大气; ④地面是近地面大气主要的直接热源;⑤大气受热过程的重要性。
核心结论“地面是近地面大气主要的、直接的热源”,“活动”说明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利用大气保温和削弱原理解释自然现象。
第二部分“热力环流”主要包括以下几个要点:①引起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②热力环流形成的过程;③热力环流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现象。
“活动”通过实验,形成热力环流过程的感性认识。
“活动 2”是利用原理,分析自然现象。
第三部分“大气的水平运动”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①水平气压梯度力是形成风的直接原因;②高空大气中的风向特点与受力分析;③近地面大气中的风向特点与受力分析。
“活动”是风形成的具体知识应用。
我们打开窗户,有时会感受到一阵阵风吹来,风是大气的水平运动,那么,大气运动是怎样发生和进行的?大气水平运动有什么规律?今天我们就来探讨相关的问题。
一、大气的受热过程1. 自主学习:根据提出的问题自学:地球大气最重要的能量来源是什么?太阳辐射穿过大气层要受到大气什么样的影响?地面增温后又以什么形式把热量传递给大气?从大气的受热过程分析你能够得出什么结论?大气受热过程有什么重要性?2. 整合、梳理知识:学生自己完成大气受热过程先后顺序的梳理,要求能够对照图说明大气受热过程;用知识框图形式示意大气受热过程。
(对知识重新整合与梳理的过程,是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的过程)3. 成果交流与展示:学生上讲台指图说明大气受热过程。
实物投影展示知识框示意图1. 说明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主要有吸收和反射。
2. 说明太阳辐射被称为短波辐射,地面辐射被称为长波辐射。
3. 读太阳辐射各种波长范围图,分析:( 1 )太阳辐射的主要电磁波可见光,紫外线,红外线等( 2 )太阳能量主要集中在可见光区,占太阳辐射总能量的50 % ,大气直接吸收太阳辐射的能量较少。
4. 强调“地面是近地面大气主要的、直接的热源”(扫除知识障碍,复习旧知,巩固新知,强调重点结论) 完成 P30 活动题(学生自主完成)( 1 )大气逆辐射把热量还给地面,对地面起了极为重要的保温作用。
( 2 )月球上没有大气,白天太阳辐射全部到达月面,使月面温度迅速升高。
夜晚,月球表面辐射强烈,没有大气对月面的保温作用,热量散失很快,温度迅速下降;地球上有大气,白天一部分太阳辐射在穿过大气层时被大气反射和吸收,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减少,地面温度不致上升太高。
夜间大部分地面辐射被近地面大气吸收,使地面放出的热量绝大部分保留在大气中,散失到宇宙空间的热量很少。
更重要的是大气在增温的同时,又以大气逆辐射的方式,把热量还给地面,在一定程度上补偿了地面辐射热量的损失,使地表夜间的降温速度减慢。
正是由于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和对地面的保温作用,使得地表温度变化比较缓和。
所以月面温度昼夜变化比地球剧烈得多。
先进行“活动”,让学生采用小组合作方式做实验。
(教师做好实验用品的准备。
实验的材料尽可能考虑容易获取,如冰块可以用雪糕代替等,实验步骤尽可能具有操作性。
教师应该预先进行试验,以确保实验成功。
) 概括实验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通过实验,形成热力环流过程的感性认识,强调发现学习。
)师:这种现象会不会发生在自然界中呢?在自然界中由于地面冷热不均而形成的空气环流,称为热力环流。
二、热力环流1. 引起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引导分析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
(1)A 、 B 、 C 三地受热均匀时,等压面与地面平行,高度越高,气压越低,空气没有上升和下降的运动。
(2)A 受热, B 、 C 冷却,空气出现上升和下降运动,使得空气密度变化,引起同一水平面气压高低差异。
等压面发生弯曲变形。
(3)同一水平面气压高低差异,引起大气的水平运动(上空和近地面都是从高气压流向低气压),构成热力环流。
2. 热力环流形成的过程引导学生用知识框图形式示意热力环流形成的过程。
太阳辐射地区不均——> 地区间冷热不均——> 空气上升或下沉——> 同一水平面气压差异——> 空气水平运动(风)(构成了热力环流)(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师:热力环流是大气运动最简单的形式,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现象。
陆地与海洋之间,城市与郊区之间都可能形成热力环流。
下面我们来完成陆地与海洋之间热力环流。
由学生根据教材 P33 内容,自主解决。
( 1 )白天陆地气温比海洋高,因此陆地上为低气压,海洋上为高气压。
夜间情况相反。
图:陆——低,海——高;图:陆——高,海——低( 2 )风从高气压吹向低气压。
一日之内,白天风从海洋吹向陆地(海风);夜晚风从陆地吹向海洋(陆风)。
( 3 )(略)( 4 )白天海风比较凉爽湿润,对滨海地区能够起到降温的作用;夜晚陆风比较温热干燥,对滨海地区能够起到增温的作用。
海陆风共同作用的结果是使滨海地区的气温日较差较小。
(用生活中可见的地理现象进一步理解、验证理性知识,培养知识迁移的能力。
)三、大气的水平运动师:热力环流中包括空气水平运动和垂直运动。
空气的水平运动就是风。
从前面所了解的热力环流形成的过程来看,形成风的直接原因是什么呢?在板图上解释水平气压梯度、画出水平气压梯度力的方向。
师:水平气压梯度力是形成风的直接原因。
注意水平气压梯度力的“水平”两字,气压的高低是在同一水平面上进行比较的。
风是水平运动,地球又在自转运动,你又联想到什么呢?(地转偏向力)引导学生在板图中分析大气运动受力与风向的关系。
1. 高空大气中的风向,是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共同作用的结果,风向与等压线平行。
2. 近地面大气中的风向,是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与摩擦力共同作用的结果,风向与等压线之间成一夹角 (针对不同的主题,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传统的板图能够分析风的动态形成过程,依然是有效的。
同时分析中要注意与物理学科力学知识的整合和迁移 )完成 P35 活动题。
第( 1 )题引导学生归纳出同一图中等压线密集—气压梯度大,风力大;等压线稀疏—气压梯度小,风力小。
( 2 )(实物)投影学生画出的风向。
针对学生出现的错误,进行指导和纠正,并说明风向的定义。
(指导学生将学习的方法和策略,迁移到新的情境中运用,同时使学生在使用中有新的发现)【评析】:新课程倡导的教学要求,改变原有的单一、被动的学习方式,建立和形成旨在充分调动、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发挥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
本教学设计中注意了这一要求,开发设计了一系列的活动,通过学生的自主梳理知识,学生的实验活动、学生的画图析图,让学生动手、动脑、动口,让学生探究和发现,使学生在活动中得到感性认识和体验,并上升到理性认识,最终学会知识迁移和延伸。
教学设计使学生成为活动的主角,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的积极性,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在实践中学习,在探究中学习,建立起民主平等、共同发展的师生关系,是符合新课标的要求的。
本设计还强调了体验性学习,强调了身体性参与,重视直接经验,是学生在学习中情感体验。
资料宝库城市热岛环流由于城市中工厂、家庭和机动车辆的热量排放,以及城市建筑物高而密集的原因,使城市和附近的地区相比,气温偏高,城市好象一个温暖的岛屿,在气象上称之为“城市热岛”。
据观测,城市“热岛效应”一般可使市区的年平均温度比郊区高- ℃。
如北京为 9 ℃ ( 1966 年 2 月 22 日 ) ,上海为℃ ( 1979 年 11 月 13 日 ) 。
当大气环流微弱时,城市热岛的存在,引起空气在城市上升,在郊区下沉,在城市与郊区之间形成了小型的热力环流,成为城市热岛环流。
城市热岛效应会产生许多危害:①城市热岛效应会加重空气污染。
由于城市“热岛”与周围郊区存在高低温差,市区的热空气往上升,郊区的冷空气吹向市区,以填补热空气上升后形成的空缺,而上升后的热空气受到高层建筑的阻挡,很难吹向郊区,这样,在城市和郊区之间的风向总是由郊区吹向城市的,因此,城市上空的污染物难以通过正常的空气流动扩散出去,使城市终日笼罩在一个大“尘罩”下,空气污染就更加严重了。
②城市上空的冷热气团相遇后,可能往上直冲 XX 多米,使来往的飞机上下颠簸,摇摇欲坠。
这种气团还是产生龙卷风的温床。
③郊区的水汽在夜间通过冷却后,降落在地面上,便形成了露珠。
而市区的水汽则和烟尘结合,凝结成雾,笼罩在城市上空,若遇阳光明媚的日子,极易产生化学烟雾。
城市绿化、水面和城市风是削减城市热岛效应的有效因素。
通过增加城市绿地,改善城市下垫面的热特性,是消减城市热岛效应有效和切实可行的途径。
加强城市绿化,提高城市绿化的总体水平,是削减城市热岛效应的关键措施。
绿洲气候——冷岛效应观测结果表明,绿洲农田上不同高度层的气温,昼夜均比附近的戈壁显著要低,最高气温甚至可低 30 ℃左右,蒸发量约小一半。
这说明绿洲在夏季相对于周围环境 ( 戈壁或沙漠 ) 是一个冷源和湿源,即相对独立的“冷岛”。
产生这种情况的原因,是由于戈壁沙漠较绿洲的比热小,在阳光照射下地面增温比绿洲快得多,戈壁沙漠上空被加热的暖空气,通过局地环流作用输送到绿洲上空,形成一个上热下冷的逆温层,使下层冷空气以保持稳定,于是形成了一个比较凉爽、湿润的小气候。
这种特殊的气象效应,称为绿洲的“冷岛效应”。
绿洲上空的这种效应,使湍流发展较弱,抑制了植物的蒸腾和地面的蒸发,非常有利于植物的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