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大学马原题库绪论和唯物论
郑州大学现代远程教育《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课程考核答案
![郑州大学现代远程教育《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课程考核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0f8d3a15b9d528ea80c7795d.png)
郑州大学现代远程教育《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课程考核要求说明:本课程考核形式为提交作业,完成后请保存为WORD格式的文档,登陆学习平台提交,并检查和确认提交成功。
一.作业要求必须由自己独立完成,不得抄袭或请人代写,雷同作业按照零分处理。
二.作业内容一、辨析题(每题8分,共40分)1.“必然性是有原因的,偶然性是没有原因的。
”答:必然性与偶然性范畴揭示出事物发生、发展和灭亡过程中的两种不同的趋势。
认为“必然性是有原因的,偶然性是没有原因的”,这是一种片面的观点。
必然性和偶然性的产生都是有原因的,但是二者产生的原因不同。
必然性由事物的根本矛盾和主要矛盾所决定,因而它在事物发展中处于支配地位并决定事物发展的方向。
偶然性由事物的非根本矛盾和外部条件所决定,因此一般处于从属地位,能加速或延缓事物的发展,使发展具有这样或那样的特点和偏差。
事物的发展是必然性和偶然性综合作用的结果。
认为“必然性是有原因的,偶然性是没有原因的”,往往忽视偶然性的作用,导致机械决定论。
另一方面,世界上没有不引起结果的现象,也没有无原因的现象,因果联系具有客观普遍性。
认为“必然性是有原因的,偶然性是没有原因的”,否认了因果联系的客观普遍性,在此意义上,又会导致非决定论的观点。
2.“由抽象上升到具体”的过程是理性认识回到实践的过程。
答:这种说法是错误的。
从抽象上升到具体,即从抽象的规定达到思维中的具体。
此时的具体不是现实中的感性具体,不是“混沌的表现”,而是思维中的理性具体,是对事物内在联系和本质的反映。
“由抽象上升到具体”的过程,是一个以抽象为逻辑起点,通过各种形式的逻辑中介,达到以思维具体为逻辑终点的运行过程。
它是理性认识的深化、发展过程,是形成概念体系、构建理论框架及体系的过程和基本原则、基本方法。
它属于总的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过程,即“具体——抽象——具体”的否定之否定过程,是对事物本质的完整的认识过程。
理性认识回到实践,则是理性认识形成以后,回到实践,指导实践,并在实践中检验、修正、补充和发展认识的过程。
马原题库
![马原题库](https://img.taocdn.com/s3/m/9572cc7bb84ae45c3b358c7c.png)
绪论试题清单(含答案)一.单选题1.马克思主义理论从狭义上说是:()A.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学说体系( )B.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 )C.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D.关于资本主义转化为社会主义以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 )2.马克思主义理论从广义上说是:()A.不仅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B.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学说体系( )C.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 )D.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 )3.作为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事业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是指:()A.不仅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B.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学说体系( )C.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 )D.列宁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 )4.人类进入21世纪,英国广播公司(BBS)在全球范围内进行“千年思想家”网评,名列榜首的是:()A.马克思(√)B.爱因斯坦( )C.达尔文( )D.牛顿( )5.在19世纪三大工人运动中,集中反映工人政治要求的是:()A.法国里昂工人起义( )B.英国宪章运动(√)C.芝加哥工人起义( )D.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 )6.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经济根源是:()A.工业革命( )B.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C.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D.阶级斗争( )7.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阶级基础和实践基础:()A.资本主义的剥削和压迫( )B.无产阶级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C.工人罢工和起义( )D.工人运动得到了“农民的合唱”( )8.提出价值规律是“一支看不见的手”是:()A.马克思( )B.亚当•斯密(√)C.大尉•李嘉图( )D.威廉•佩蒂( )9.马克思恩格斯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了英国古典经济学理论是:()A.辩证法( )B.历史观( )C.劳动价值论(√)D.剩余价值论( )10.马克思把黑格尔的辩证法称为:()A.合理内核(√)B.基本内核( )C.精髓( )D.核心( )11.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成为东西方矛盾焦点和帝国主义政治体系最薄弱环节的国家是:()A.德国( )B.奥地利( )C.中国( )D.俄国(√)12.“哲学把无产阶级当作自己的物质武器,同样,无产阶级把哲学当作自己的精神武器”,这个论断的含义是:()A.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和方法论(√)B.哲学的存在方式是物质( )C.无产阶级的存在方式是精神( )D.无产阶级掌握哲学就由自为阶级转变为自在阶级( )13.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是:()A.吐故纳新( )B.科学严谨( )C.博大精深( )D.与时俱进(√)14.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根本方法:()A.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的著作( )B.一切从实际出发( )C.理论联系实际(√)D.实事求是( )二.多选题1.作为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事业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包括:()A.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基本方法(√)B.对马克思主义的继承和发展的列宁主义思想(√)C.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D.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2.马克思主义诞生于19世纪40年代,到那时,资本主义的发展已经经历过()A.14世纪末至15世纪初,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在西欧封建社会内部孕育(√)B.18世纪60年代至19世纪30年代末,资本主义工业革命推动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发展(√)C.多次经济危机,给资本主义世界造成极大破坏(√)D.十月革命胜利,建立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3.作为一个完整的科学体系,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三个主要组成部分是:()A.马克思主义政治学( )B.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C.科学社会主义(√)D.马克思主义哲学(√)4.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直接理论渊源是:()A.德国古典哲学(√)B.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C.法国英国的空想社会主义(√)D.法国启蒙思想( )5.德国古典哲学的代表性人物:()A.康德( )B.黑格尔(√)C.费尔巴哈(√)D.笛卡尔( )6.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的代表人物:()A.亚当•斯密(√)B.大卫•李嘉图(√)C.马尔萨斯( )D.西斯蒙第( )7.空想社会主义的最杰出的代表是:()A.昂利•圣西门(√)B.沙尔•傅立叶(√)C.罗伯特•欧文(√)D.托马斯•莫尔( )8.马克思恩格斯最重要的理论贡献是:()A.马克思主义哲学( )B.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C.唯物史观(√)D.剩余价值学说(√)三.判断题1.马克思主义生命力的根源在于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郑州大学马原题库历史唯物主义
![郑州大学马原题库历史唯物主义](https://img.taocdn.com/s3/m/fccc5bd1da38376baf1faecf.png)
历史唯物主义167.马克思主义产生之前,唯心史观之所以长期占据统治地位,其根本原因就在于……。
(C)A.政治因素的作用 B.认识论的影响C.生产方式的落后 D.阶级立场的限制168.唯心史观的主要缺陷在于,它不能够……。
(D)A.科学地揭示社会的内部结构B.科学地说明杰出人物的历史作用C.正确理解生产方式对于社会发展的决定性作用D.恰当地说明人们活动的思想动机背后的物质原因以及人民群众的历史作用169.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之前,不存在……的对立。
(A)A.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B.辩证法和形而上学C.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D.可知论和不可知论170.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创立,使得……。
(C)A.人们活动的思想动机被揭示出来B.政治在社会生活中的支配作用得到证明C.社会的物质性得到了科学的论证D.真理既具有相对性又具有绝对性得到了充分证明171.划分两种历史观的根本标准,在于是否承认……。
(C)A.人类社会的内部矛盾B.阶级斗争在社会发展中的决定作用C.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D.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172.社会存在是指社会生活的……。
(B)A.精神生活的总和B.物质条件的总和C.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的总和D.社会环境173.历史唯物论的“社会存在”,主要是指……。
(D)A.生产关系 B.地理环境C.人口因素 D.生产方式174.“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这是……的观点。
(D)A.历史唯物主义B.历史唯心主义C.社会达尔文主义D.具有合理因素的历史唯心主义175.唯物史观认为,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历史活动是……。
(B)A.吃穿住行B.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活动C.人的自觉意识活动D.社会交往活动176.使人与自然界既区别开来又联系起来的基础是……。
(C)A.地理环境 B.生产资料C.生产劳动 D.社会意识177.社会和自然界既对立又统一的基础是……。
(B)A.人类自身的存在 B.人类的劳动实践C.生态平衡 D.科学技术178.在人与自然界的相互作用中,二者同时都得到了改变,并获得日益丰富的内容。
郑州大学马克思考试多选题库
![郑州大学马克思考试多选题库](https://img.taocdn.com/s3/m/a77d39cf7fd5360cbb1adb9e.png)
1、作为一个完整的科学体系,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三个主要组成部分是(BCD)B、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C、科学社会主义D、马克思主义哲学2、作为马克思主义产生阶级基础的19世纪欧洲三大工人起义是(BCD)B、1831年和1834年的法国里昂工人两次起义C、1838年在英国爆发的延续十余年的宪章运动D、1844年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3、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直接理论来源有(ABC)A、德国古典哲学B、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C、法国英国的空想社会主义4、“按图索骥”的错误在于(ACD)A、理论脱离实际C、教条主义D、唯理论5、价值的特性有(ABCD)A、客观性B、主体性C、社会历史性D、多维性6、意识的能动作用表现(ABCD)A、意识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B、意识具有创造性C、意识具有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的作用D、意识具有指导、控制人的行为和生理活动的作用7、科学评价历史人物的方法是(BD)B、历史分析方法D、阶级分析方法8、资本积累阐明了(ABCD)A、剩余价值转化为了资本B、资本主义制度下贫富两极分化的原因C、资本主义社会失业现象产生的本质D、资本主义制度必然走向灭亡的历史命运9、科学社会主义的核心内容是(CD)C、无产阶级专政D、社会主义的民主&10、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揭示的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是(ABCD)A、物质财富极大丰富,消费资料按需分配B、社会关系高度和谐,人们的精神境界极大提高C、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D、人类从必然王国进入自由王国1.马克思指出:“任何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精神的精华”,这里所谓“真正的哲学”(ABD)A.可能是唯物主义哲学B.可能是唯心主义哲学D.是指马克思主义哲学2.马克思一生主要完成的重大理论发现是(BC)B.历史唯物主义C.剩余价值学说3.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是……的哲学。
(BC)B.费尔巴哈C.黑格尔4.德国古典哲学中对马克思的唯物主义和辩证法思想影响最大的是……的哲学。
郑州大学现代远程教育《马克思主义哲学》
![郑州大学现代远程教育《马克思主义哲学》](https://img.taocdn.com/s3/m/65fa2147f01dc281e53af03f.png)
郑州大学现代远程教育《马克思主义哲学》真题 [2015版客观题]一、辨析题1.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问题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惟一标准。
2.古希腊哲学家说:没有理性,眼睛是最坏的见证人。
3.真理是有用的,因此有用就是真理。
4.量变和质变的区别是相对的。
二、论述题1.简述人类社会和自然界的辩证关系,分析对待人与自然关系的两种错误态度。
2.关于我们的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的问题,哲学史上不同的哲学家有不同的回答。
现将有关材料摘录如下:材料1哲学史上有不少哲学家是用观念验证某种观念的真理性。
例如,斯宾诺莎就认为,认识真理要以真观念为依据。
材料2经验主义者完全相信自己的感觉,认为凡符合人的感觉的认识就是真理,而与感觉背离的认识则不是真理。
材料3波格丹洛夫说真理是“社会的全人类的经验形式”。
请回答:(1)材料1、2、3中的观点在真理标准问题上的主要倾向是什么?(2)材料3的观点与材料1和2的观点有没有根本区别?《马克思主义哲学》答案一、辨析题1.这种说法是错误的。
此论断把两个方面的内容混为一谈。
(1)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一方面:物质和意识(或精神)、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这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惟一标准。
凡是认为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的,就属于唯物主义;反之,就属于唯心主义。
(2)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二方面内容: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这是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并非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
2.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辩证统一的。
感性是理性的基础,理性是感性的指导。
感性只解决现象问题,理性才解决本质问题。
古希腊哲学家的上述命题强调了理性的重要作用,指出离开理性的感性是盲目的,甚至会歪曲事物的真相,这是有合理之处的。
但是,也不能因此而完全否定感性的重要作用。
3.这是实用主义真理观,是主观唯心主义真理观的一种典型形式。
这种真理观的错误在于:(1)否认了真理的客观性。
有用、无用,因人、因阶级不同而相异,具有主观性。
马原考试题库
![马原考试题库](https://img.taocdn.com/s3/m/0697ca52974bcf84b9d528ea81c758f5f71f2975.png)
马原考试题库【导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简称马原)课程是中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中的一门重要课程,也是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
掌握马原知识,有助于深刻认识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增强学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自觉性和思想品质,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为了帮助学生做好马原考试的准备,以下是马原考试题库,供学生们参考。
【第一章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1.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任务是什么?2. 列宁主义关于意识和物质关系的基本原理是什么?3. 揭示物质世界的本质规律是哲学思维的基本要求之一,请谈谈你的理解。
4. 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相互关系是什么?【第二章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原理】1. 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关系是什么?2.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范畴有哪些?请简要解释其内涵。
3. 资本主义剩余价值论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础理论之一,请你对此做简要阐述。
4.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最高任务是什么?【第三章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基本原理】1.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基本依据是什么?2. 科学社会主义的最终目标是什么?3.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特征是什么?4. 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基本途径是什么?【第四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1. 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2.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主要特点有哪些?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是什么?4. 如何认识和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第五章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1. 马克思主义如何指引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2. 马克思主义对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和发展有何重要意义?3. 马克思主义对中国农村革命和土地问题的历史地位是什么?4. 马克思主义如何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产生深远影响?【第六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发展阶段】1.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发展阶段的基本特征是什么?2. 为什么说中国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发展阶段是实践中的理论?3.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发展阶段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有何重要意义?4.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发展阶段的基本任务是什么?【总结】通过对以上题目的学习和思考,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应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郑州大学大一公共课专业马克思主义原理试卷及答案5
![郑州大学大一公共课专业马克思主义原理试卷及答案5](https://img.taocdn.com/s3/m/4fbe8aeab7360b4c2f3f6445.png)
郑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原理试卷姓名:学院与专业:学号:1、试论空想社会主义与科学社会主义之间的关系。
1〕就对资本主义制度的认识和批判而言,科学社会主义与空想社会主义既有相似处,又有不同点。
19世纪三大空想社会主义者圣西门、傅立叶和欧文,从政治、经济、思想和道德诸方面,对资本主义制度进行了深刻的揭露和锋利的批判。
这些同科学社会主义对资本主义的认识与批判,确有相似之处。
但是,三大空想社会主义者思想还存在严重缺陷:〔1〕他们不了解社会开展规律,因而也不了解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客观规律;〔2〕他们不了解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开展的直接动力,因而找不到改造资本主义的正确途径;〔3〕他们不了解无产阶级的历史地位和历史使命,因而找不到无产阶级这支能够埋葬资本主义、实现社会主义的社会力量。
2〕在如何对待未来社会,即在社会主义社会的设想方面,科学社会主义与空想社会主义有许多一致的观点。
科学社会主义渊源于空想社会主义。
3〕当代社会生产力的飞速提高,当代社会的开展状况,需要我们与时俱进进一步完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并努力实现之。
“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
它提供的不是现成的教条,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
〔参考教材第190—191页〕2、材料1:继“两房〞被美国政府接管后,美国第四大投行雷曼兄弟申请破产保护,百年老店… …美国次贷危机进入了全面深层次的大爆发阶段。
材料2:美国经济最大的特点是虚拟经济,即高度依赖虚拟资本的循环来创造利润。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最早对虚拟资本〔Fictitious Capital〕作出系统论述。
虚拟资本以金融系统为主要依托… …马克思指出抽象劳动是价值的唯一源泉,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人类无差异的劳动,因此虚拟经济本身并不创造价值,其存在必须依附于实体生产性经济。
脱离了实体经济,虚拟经济就会变成无根之草,最终催生泡沫经济。
材料3:由于金融管制的放松与房地产相关的金融衍生产品也开始不断泛滥… …金融衍生产品的极度膨胀导致美国金融效劳业产值占到其GDP的近40%,以致面对次级贷引发的金融危机,连小布什总统都自嘲华尔街喝醉了,老是推出一些莫名其妙的金融投资工具。
马原复习题绪论部分答案
![马原复习题绪论部分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9ef6757c27d3240c8447ef98.png)
绪论一、单项选择题1.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供了经济、社会历史条件的是( B )A.封建主义经济的发展B. 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C.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D.创造者、继承者的认识成果2.当我们说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科学理论,是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是从它的( A )。
A.阶级属性讲B.研究的对象讲C.研究的主要内容讲D.创造者、继承者的认识成果3.马克思主义产生的标志是( C )A.《英国工人阶级状况》的发表B.《德意志意识形态》的发表C.《共产党宣言》的发表D.《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的发表4.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批判地吸收了费尔巴哈的基本内核,即他的( C )A.唯心主义B.辩证法C.唯物主义D.形而上学5.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批判地吸收了黑格尔哲学的合理内核,即他的( B )A.唯心主义B.辩证法C.唯物主义D.形而上学6.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 A )A.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B.共产主义C.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D.与时俱进7.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是( C )A.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B.共产主义C.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D. 与时俱进8.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是( D )A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B.共产主义 C.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D. 与时俱进9.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是( B )A.社会主义B.共产主义C.无产阶级专政D.大同世界10.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能够历久不衰,永葆青春和活力,其根本原因在于它具有彻底的( B )A.历史性B.科学性C.革命性D.实践性二、多项选择题1.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三个主要组成部分是(ABC )。
A.马克思主义哲学B.自然辩证法C.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D.科学社会主义2.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有其深刻的(ABD )。
A.经济社会根源B.思想渊源C.客观精神的原因 D 实践基础.3.马克思最伟大的两大发现是(AC )。
考研政治马原难点归纳之唯物论.doc
![考研政治马原难点归纳之唯物论.doc](https://img.taocdn.com/s3/m/163344bc7e21af45b207a84c.png)
展,又反过来影响和制约自然界,不断改变着自然界。
(四)人与自然的关系通过劳动实践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实现它们的和谐统一,便成为人类必须面对的永恒主题。
如果人类不保持自身与自然的和谐统一,那就会危及自身的生存发展。
正确的实践观点是理解人与自然关系、人与自然统一的关键。
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以及社会与自然的协调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特征。
(五)社会生活的实践本质(1)实践是社会关系形成的基础。
(2)实践形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
(3)实践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动力。
四、意识(一)意识的起源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不仅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而且是社会历史的产物。
(二)意识的本质意识从其本质来看是物质世界的主观映象,是客观内容和主观形式的统一,意识在内容上是客观的,在形式上是主观的。
(三)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第一,意识反映世界具有自觉性、目的性和计划性。
第二,意识不仅反映事物的现象,而且反映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不仅能反映现存事物,而且能追溯过去、推测未来,创造一个理想的或幻想的世界,具有能动创造性。
第三,意识具有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的作用。
意识可能通过“思维操作”实现对客观事物的超前的、观念的改造,指导并通过实践把理想变成现实,从而改变、创造世界。
第四,意识还具有指导、控制人的行为和生理活动的作用。
1.质、量、度质是一事物成为其自身并区别于其他事物的内在规定性。
事物质的规定性是由事物内部矛盾的特殊性所决定的。
认识质是认识和实践的起点和基础。
只有认识质,才能区别事物。
量是事物的规模、程度、速度以及它的构成成分在空间上的排列组合等可以用数量关系表示的规定性。
质和量的统一为度。
度是事物保持自己质的数量界限,即事物的范围、幅度和限度。
它的极限叫关节点,超出了关节点,事物就形成了新的质量统一。
2.量变和质变①量变和质变的含义量变是事物数量的增减和次序的变动,是保持事物的质的相对稳定性的不显著变化,体现了事物渐进过程的连续性。
郑州大学2020—2021学年第1学期《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期末考试试卷(附标准答案)
![郑州大学2020—2021学年第1学期《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期末考试试卷(附标准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885ad6b2e45c3b3566ec8b28.png)
郑州大学2020-2021学年第1学期《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考试试卷(A卷)考试范围:《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院/系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一、概念题(共4题,每题4分,共16分)1.哲学基本问题2.真理的相对性3.感性认识4.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5.自由二、简答题(共4题,每题6分,共24分)1.试述马克思区分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的意义。
2.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
3.简述生产力与生产关系辩证关系的内容。
4.简述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5.简述资本积累的实质及其客观必然性。
三、论述题(共2题,每题15分,共30分)1.为什么说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体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部分质变?2.如何看待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郑州大学2020-2021学年第1学期《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考试试卷(A卷)【参考答案】一、概念题(共4题,每题4分,共16分)1.哲学基本问题是指思维和存在、精神和物质的关系问题。
思维和存在、精神和物质的关系问题是人类认识和改造世界不能回避的最基本问题,同时也就必然成为哲学不能回避的基本问题。
哲学基本问题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①存在和思维,究竟谁是世界的本原,即物质和精神何者是第一性、何者是第二性的问题,这一问题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
②“我们关于我们周围世界的思想对这个世界本身的关系是怎样的?我们的思维能不能认识现实世界?我们能不能在我们关于现实世界的表象和概念中正确地反映现实?”这一问题是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
2.真理的相对性是指真理的有条件性、有限性,即是指人们在一定条件下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是有限的,真理的相对性的含义主要包括:①真理所反映的对象是有条件的、有限的。
任何真理由于都会受到人类实践水平和范围以及认识能力的限制,它只能是对无限的物质世界发展的某一阶段、某一方面、某一层次的认识,因而是有限的。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唯物论观点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唯物论观点](https://img.taocdn.com/s3/m/975ade2b7f21af45b307e87101f69e314332fa30.png)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唯物论观点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科学的社会理论体系,对于人类社会的发展和社会制度的演进有着深刻的认识和解释。
其中,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其理论基础和思想核心。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复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唯物论观点,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一基本原理。
一、唯物论的基本概念1. 唯物论的含义唯物论是一种对世界的认识和理解方式,强调物质是世界的客观实在,意识和思维是物质的产物,世界的存在和发展是物质的规律所决定的。
2. 唯物论的基本观点- 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和思维是物质的产物,它们具有客观实在性,但又受到物质的约束和制约。
- 意识的能动性:意识能够反作用于物质世界,对于世界的发展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 历史的物质性:历史是物质世界的发展过程,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社会制度是由经济基础所决定的。
二、唯物主义的历史渊源1. 古代唯物主义思想古代的哲学家如丘奇、伏尔泰等提出了唯物论思想,认为一切事物都是物质的体现,形而上学思维是对事物本质的错误理解。
2. 唯心主义的批判马克思主义哲学对唯心主义进行了批判,认为唯心主义片面强调意识的能动性,否定了物质世界的客观性。
唯心主义的思想观点被辩证唯物主义所取代。
三、马克思的唯物史观1. 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 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社会制度的产生和变革是由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和冲突。
- 马克思指出,历史的发展是由于生产力的连续革命和生产关系的适应性调整,社会制度的演进是一种社会形态向另一种社会形态的过渡。
2. 马克思的辩证法- 马克思的辩证法是唯物史观的工具和方法,它通过对事物的内部矛盾和冲突进行分析和辩证推理,揭示了事物处于不断变化和发展的过程中。
- 马克思的辩证法包括对立统一规律、量变质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等基本原理,这些原理揭示了事物发展的内在规律和趋势。
四、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现实意义1. 指导社会实践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唯物论观点为社会实践提供了理论指导,指导人们正确认识和改造社会现实。
(完整word版)马原题库一
![(完整word版)马原题库一](https://img.taocdn.com/s3/m/1c9d8a33c850ad02de8041b0.png)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及答案(全套)最新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配套复习题及(绪论部分)绪论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一、单项选择题1、马克思主义理论从狭义上说是(C)A、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学说体系B、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C、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D、关于资本主义转化为社会主义以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2、马克思主义理论从广义上说是(A)A、不仅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
B、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学说体系C、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D、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3、作为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事业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是指(A)A、不仅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
B、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学说体系C、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D、列宁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4、在19世纪三大工人运动中,集中反映工人政治要求的是(B)A、法国里昂工人起义B、英国宪章运动C、芝加哥工人起义D、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5、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经济根源是(C)A、工业革命B、资本主义经济危机C、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D、阶级斗争6、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阶级基础和实践基础是(B)A、资本主义的剥削和压迫B、无产阶级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C、工人罢工和起义D、工人运动得到了“农民的合唱”7、马克思和恩格斯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了英国古典经济学理论是(C)A、辩证法B、历史观C、劳动价值论D、剩余价值论8、马克思把黑格尔的辩证法称为(A)A、合理内核B、基本内核C、精髓D、核心9、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成为东西方矛盾焦点和帝国主义政治体系最薄弱环节的国家是(D)A、德国B、奥地利C、中国D、俄国10、“哲学把无产阶级当作自己的物质武器,同样,无产阶级把哲学当作自己的精神武器”,这个论断的含义是(A)A、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和方法论B、哲学的存在方式是物质C、无产阶级的存在方式是精神D、无产阶级掌握哲学就由自为阶级转变为自在阶级11、马克思主义生命力的根源在于(A)A、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B、与时俱进C、科学性与阶级性的统一D、科学性12、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C)A、辩证唯物主义B、历史唯物主义C、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D、唯物主义13、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是(D)A、吐故纳新B、科学严谨C、博大精深D、与时俱进14、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A)A、实现共产主义B、消灭阶级、消灭国家C、实现个人的绝对自由D、实现人权15、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根本方法(C)A、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的著作B、一切从实际出发C、理论联系实际D、实事求是【单项选择题答案】1.C 2 .A 3.A 4.B 5.C 6.B 7.C 8.A 9.D 10.A 11.A 12.C 13.D 14.A 15.C二、多项选择题1、作为一个完整的科学体系,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三个主要组成部分是(.BCD)A、作为马克思主义政治学B、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C、科学社会主义D、马克思主义哲学2、作为马克思主义产生阶级基础的19世纪三大工人起义是(BCD.)A、巴黎公社B、1831年和1834年法国里昂工人两次起义C、1838年在英国爆发的延续十余年的宪章运动D、1844年德国西里西亚工人起义3、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直接理论渊源是(ABC.)A、德国古典哲学B、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C、法国英国的空想社会主义D、法国启蒙思想4、德国古典哲学的代表性人物是(.BC)A、康德B、黑格尔C、费尔巴哈D、笛卡尔5.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的代表人物(AB.)A、亚当•斯密B、大卫•李嘉图C、马尔萨斯D、西斯蒙6.空想社会主义的最杰出的代表是(.ABC)A、昂利•圣西门B、沙尔•傅立叶C、罗伯特•欧文D、托马斯•莫尔7.马克思恩格斯最重要的理论贡献是(CD)A、辩证法B、劳动价值论C、唯物史观D、剩余价值学说8、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特性是(AB)A、阶级性B、实践性C、客观性D、人民性9、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大理论成果是(BCD)A、李大钊的理论B、毛泽东思想C、邓小平理论D、“三个代表”重要思想10、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必须要分清(ABCD)A、哪些是必须长期坚持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B、哪些是需要结合新的实际加以丰富发展的理论判断C、哪些是必须破除的对马克思主义错误的、教条式的理解D、哪些是必须澄清的附加在马克思主义名下的错误观点【多项选择题答案】1.BCD2.BCD3.ABC4.BC5.AB6.ABC7.CD8.AB9.BCD 10.ABCD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复习题1(附答案)第一章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一、单项选择题1、恩格斯认为,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C)A.哲学与人类生存活动之间的内在联系问题B.人与周围世界的基本联系问题C.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D.关于人的本质问题2、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一方面的不同回答是划分(A)的标准A.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B.辩证法和形而上学C.可知论与不可知论D.一元论和二元论3.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二个方面的不同回答是划分(C )的标准A.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B.反映论和先验论C.可知论和不可知论D.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4.马克思主义认为,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C)A.实践性B.运动性C.物质性D.客观性5.“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这一著名诗句包含的哲理是(D)A.物质运动的客观性和时空的主观性的统一B.物质运动无限性和有限性的统一C.时空的无限性和有限性的统一D.运动的绝对性和静止的相对性的统一6.“旧唯物主义是半截子的唯物主义”,这是指(B)A.旧唯物主义是形而上学的唯物主义B.旧唯物主义在社会历史观上是唯心主义C.旧唯物主义是机械唯物主义D.旧唯物主义是割裂了运动与静止的辩证法7.既是自然界与人类社会分化统一的历史前提,又是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统一起来的现实基础,这指的是(B)A.运动B.实践C.精神生产D.物质生产8.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事物发展的规律是(C)A.思维对事物本质的概括和反映B,用来整理感性材料的思维形式C.事物内在的本质和稳定的联系D.事物联系和发展的基本环节9.柏拉图的“理念论”是(C)的理论A.唯物主义 B.二元论 C.唯心主义 D.怀疑论10.“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马原期末考多项(附答案)
![马原期末考多项(附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6fa23374168884868762d6cd.png)
多项选择题 (共74个)绪论:(共5个)1.作为一个完整的科学体系,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三个主要组成部分是( BCD)。
A.马克思主义政治学B.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C.科学社会主义D.马克思主义哲学2. 马克思主义的主要理论来源有( ACD )A.德国古典哲学B.剩余价值学说C.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D.英、法的空想社会主义理论3.马克思创立科学社会主义的两大基本理论前提是( AD )A.唯物史观的创立 B.空想社会主义理论的形成C.《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D. 剩余价值学说的发现4.对待马克思主义,必须(ABCD )A.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B.坚持实践创新和理论创新C.把马克思主义作为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的方法,而不是教义D.既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又要发展马克思主义5.学习马克思主义的目的和意义在于(ABCD )。
A.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B.坚定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C.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解决问题D.增强服务社会的本领,自觉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第一章(共18个)1.运动和物质不可分,运动是物质的( AD )。
A.根本属性 B.普遍状态C.主观形式 D.存在方式2.下列关于意识的说法正确的有:(ABCD)A.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意识是社会的产物B.意识在内容上是客观的,在形式上是主观的C.物质决定意识,意识依赖于物质并反作用于物质D.意识是人脑的机能,意识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像3.在人类意识产生的过程中所经历的三次有决定意义的转变是:(ABD)A.从无生命物质的反应特性到低等生物的刺激感应性B.从低等生物的刺激感应性到高等动物的感觉和心理C.从高等动物的感觉和意识到人的意识的产生D.从高等动物的感觉和心理到人的意识的产生4、下列哪些说法反映了意识的能动性( AB )。
A.运筹帷幄B.审时度势C.巧妇难为无米之炊D.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5.联系的特点有:( ABD )A.客观性 B.多样性 C.斗争性 D.普遍性6.下列思想体现了中国传统哲学矛盾观的是(ABCD )。
马原-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多项选择题
![马原-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多项选择题](https://img.taocdn.com/s3/m/c3f4305b3c1ec5da51e2700e.png)
A.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B.决定社会的结构、性质和面貌
C.决定自然界的变化和发展D.决定整个社会历史的变化和发展
13.下列各项正确反映个人的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关系的有()。
A.“人生的意义在于贡献,而不是索取”
B.“苦了我一人,幸福千万家”
第四章(共11个)
1.商品价值量是( )。
A.由生产商品所耗费的生产资料决定的
B.由生产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决定的
C.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
D.同生产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2.商品经济产生和存在的条件是()
A.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属于不同的所有者
B.社会分工
C.劳动生产率提高到剩余产品的出现
A.书本知识是不重要的
B.上级指示和决议作为行动的依据
C.一切要从实际出发
D.实践对认识具有决定作用
14.实践之所以能够作为真理的检验标准,这是由()决定的。
A.真理的本性B.实践的特点
C.真理的内容D.实践的形式
15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主体与客体相互作用的过程包括以下环节()
A.确定实践目的和实践方案
B.通过一定的实践手段把实践方案变成实际的实践活动
B.矛盾双方相互吸取有利于自身发展的因素
C.调和矛盾双方的对立
D.规定事物发展的基本趋势
15.下列各项命题中,体现量变和质变辩证关系原理的有( )。
A.九层之台,起于垒土B.有无相生,前后相随
C.千里之堤,溃于蚁穴D.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16.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是因为它( )。
A.揭示了事物发展的方向和道路
郑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
![郑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https://img.taocdn.com/s3/m/71bacb5153d380eb6294dd88d0d233d4b04e3f45.png)
一、辨析1、万物都在运动,但只是在概念中运动。
2、"假定一切物质都具有在本质上眼感觉相近的特性、反映的特性,这是合乎逻辑的。
"3、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所以它是"科学之科学"。
4、"被断定为必然的东西,是由纯粹的偶然性构成的,而所谓偶然性的东西,是一种有必然性隐藏在里面的形式。
"5、旧唯物主义与辩证唯物主义的根本区别在于是否承认客观世界的可知性。
6、斗争性是绝对的,因为它不需要任何条件。
7、世界统一于存在8、世界统一性原理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石。
9、一个完善的人,其本质是理性、自由和意志。
10、人的思维是至上的,又是非至上的。
11、实现主观和客观的统一,就是使主观同客观相一致。
12、任何个人在历史发展过程中都是起作用的。
13、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问题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惟一标准。
14、"由抽象上升到具体"的过程是理性认识回到实践的过程。
15、唯心主义否认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
16、在阶级社会中,阶级斗争是最基本的实践活动。
17、"原因和结果经常交换位置。
"18、"由抽象上升到具体"的过程是理性认识回到实践的过程。
19、错误思想是客观存在的反映20、凡是在理性中所有的,最初无不在感觉之中。
21、人们无法自由地选择生产力。
22、社会形态的发展是自然历史过程。
23、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机器"思维"将取代人类思维。
24、在人们认识过程中,同一对象可以用多种理论观点解释,因此,真理是多元的。
25、人的实践活动都是有目的、有意识的,有其选择的特定目标,因而人在历史活动中的选择是完全自由的。
26、人类不能穷尽对世界的认识,因此,世界是不可知的。
27、历史决定逻辑,逻辑"修正"历史。
28、部分质变是质变的一种形式。
29、"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因此,在社会主义社会中,不应当提倡共产主义劳动态度。
(完整版)郑州大学《马哲》网上测试答案
![(完整版)郑州大学《马哲》网上测试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97b8e6855f0e7cd18525363e.png)
《马克思主义哲学》第01章在线测试《马克思主义哲学》第01章在线测试剩余时间:52:24答题须知:1、本卷满分20分。
2、答完题后,请一定要单击下面的“交卷”按钮交卷,否则无法记录本试卷的成绩。
3、在交卷之前,不要刷新本网页,否则你的答题结果将会被清空。
第一题、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5道题共5分)1、世界观就是( )。
A、观察世界形势的根本方法B、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总的根本观点C、对人生目的和意义的根本看法D、对社会某些领域具体问题的看法2、人生观是人们对( )。
A、自然界和社会的总的看法B、人生目的和意义的根本看法C、社会某一具体问题的看法D、人的思维才式和方法的看法3、唯物辩证法认为,主观辩证法是( )。
A、头脑中自生的B、对客观辩证法的反映C、“绝对观念”固有的D、从书本上学来的4、马克思主义哲学区别于其他哲学的显著特征是()。
A、历史性B、真理性C、科学性D、实践性5、唯物辩证法按其本质来说是()。
A、运动的、发展的B、批判的、革命的C、科学的、真理的D、实践的、客观的第二题、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5道题共10分)1、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现代西方哲学的关系和正确对待现代西方哲学的态度是( )。
A、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现代西方哲学有着本质的区别B、现代西方哲学属于现代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同马克思主义哲学相对立C、不能无视现代西方哲学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影响D、现代西方哲学提出许多有价值的观点,对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有参考价值E、我们要认真研究、批判、吸取其中的合理因素2、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在我国有许多有利条件( )。
A、共产党的领导保证了马克思主义在我国意识形态中的主导地位B、中国现代化和民族复兴的现实需要C、马克思主义哲学本身的性质与中国哲学优良传统存在某些相通之处D、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意识形态的核心E、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3、马克思主义产生的主要的自然科学前提是( )。
A、康德星云假说B、达尔文进化论C、细胞学说D、牛顿力学E、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4、现代西方哲学可分为两股思潮,它们分别是( )。
答案已定-马原1000机考题库
![答案已定-马原1000机考题库](https://img.taocdn.com/s3/m/9070d9d3f61fb7360b4c65d8.png)
※答案要以绿的为准答案已由老师核定。
试题内容由同学提供,与本校机考题库符合程度未知,仅供参考。
《马基本原理概论》单选题库绪论马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一、单项选择题1、作为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事业指导思想的马( D )A.指马、恩创立的基本理论、观点和学说的体系B.是非正宗的○马C. 是实用主义的马D.是继承和发展了的马2、马三大组成部分中,列宁将其称之为“科学思想中的最大成果”的是( A )A. 马哲学B. 马政治经济学C. 马科学社会主义D. 唯物史观与剩余价值学说3、提出“价值是由劳动创造”的学者是( D )A.马克思B. 恩格斯C. 马克思、恩格斯D. 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4、马在中国传播的根本原因是( D )A.世界革命的影响 B.中国先进知识分子的介绍C.它能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D.它能适应中国社会实践发展的需要第一章世界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一、单项选择题1.200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规定每年11月的哪个星期的星期四为“哲学日”( C )A.第一个 B.第二个 C.第三个 D.第四个2、西方哲学史上公认的第一位哲学家是( D )A.苏格拉底 B. 柏拉图 C.亚里士多德 D.泰勒斯3、哲学正式形成于( A )A.奴隶制社会 B.原始社会 C.封建社会 D.资本主义社会4、哲学是( A )A.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 B。
整个世界的总的根本的看法C.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D。
唯物论与唯心论的不同观点5、世界观就是( B )A.观察世界形势的根本方法B.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总的根本观点C.对人生目的和意义的根本看法 D.对社会某些领域具体问题的看法6、哲学的基本问题是 (D)A.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关系问题 B.物质和运动的关系问题C.理论和实践的关系问题 D.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7、哲学的生命力从根本上说在于( A )A.适应时代的需要 B.满足统治阶级的需要C、反映劳苦大众的需要D、适应思想创新的需要8、爱因斯坦说:“哲学可以被认为是全部科学之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绪论和唯物论1.哲学是……。
(A)A.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B.对整个世界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C.关于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科学D.关于唯物论和唯心论的不同观点2.哲学和世界观的关系是……的关系。
(B)A.整体和部分 B.普遍和特殊C.对立和统一 D.互不相关3.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
(C)A.科学社会主义理论B.政治经济学理论C.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D.阶级斗争学说4.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是……(C)A.深刻的批判性 B.彻底的革命性C.实事求是 D.鲜明的阶级性5.从研究对象和研究领域上看,哲学同各门具体科学的关系,是……的关系。
(B)A.抽象和具体 B.一般和个别C.本质和现象 D.内容和形式6.第一次明确指出哲学基本问题的是……。
(C)A.黑格尔 B.马克思C.恩格斯 D.列宁7.哲学基本问题是……的关系问题。
(D)A.辩证法与形而上学B.主体与客体C.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D.思维和存在8.哲学上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根本标准,就在于是否承认……。
(D)A.世界只有一个本原 B.世界的可知性C.世界的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D.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9.唯物主义一元论把世界的本原归结为……。
(D)A.精神 B.自在之物C.上帝的创造物 D.物质10.一切唯心主义都主张……。
(D)A.世界是不可认识的B.人在神的启示下可以认识世界C.世界万物不过是“感觉的复合”D.认识归根结底来源于精神11.世界是统一的,所以一元论是正确的。
这种看法是……的。
(C)A.正确 B.唯心主义C.不确切 D.唯物主义12.在哲学上否认“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这是……的观点。
D)A.主观唯心主义 B.客观唯心主义C.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D.不可知论13.“心外无物”,这是……的观点。
(D)A.不可知论 B.形而上学C.客观唯心主义 D.主观唯心主义14.中国古代思想家荀子说:“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这是一种……的观点。
(D)A.宿命论 B.唯意志论C.机械唯物论 D.朴素唯物论15.《坛经》中记载:“时有风吹幡动,一僧曰风动,一僧曰幡动,议论不已。
慧能进曰: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
”慧能的这种观点属于……运动观。
(A)A.主观唯心主义 B.客观唯心主义C.形而上学 D.庸俗唯物主义16.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突出特点就在于它的……。
B)A.辩证性 B.直观性C.形而上学性 D.机械性17.古代唯物主义最高的代表者是……。
(D)A.泰勒斯 B.赫拉克利特C.亚里士多德 D.德谟克里特18.古代原子论是……提出来的。
(D)A.泰勒斯 B.赫拉克利特C.亚里士多德 D.德谟克里特19.把物质说成是一种或几种可直接感知得到的实物,这是……唯物主义的物质观。
(D)A.近代形而上学 B.辩证C.庸俗 D.古代朴素20.把个人的感觉、观念当作真实的存在和世界的本原,这是……的哲学观点。
(C)A.不可知主义 B.形而上学C.主观唯心主义 D.客观唯心主义21.中国古代的“五行说”是一种……的观点。
(A)A.朴素唯物主义 B.形而上学C.相对主义 D.唯心主义22.……把“原子”看作是万物的本原。
(D)A.泰勒斯 B.赫拉克利特C.苏格拉底 D.德谟克里特23.“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这种说法体现了……的观点(D)A.怀疑主义 B.相对主义C.客观唯心主义 D.朴素辩证法24.“人一次也不能踏入同一条河流”,这种说法体现了……的观点。
C)A.绝对主义 B.机械主义C.相对主义 D.唯心主义25.旧唯物主义对物质的理解是……的。
(D)A.正确 B.极端错误C.唯心 D.以偏概全26.旧唯物主义都是“半截子”唯物主义,这是指其……。
(C)A.片面地看问题 B.机械地看问题C.历史观是唯心主义的D.自然观是唯心主义的27.作为一种哲学学说,所谓“客观唯心主义”,就是它……。
(A)A.认为心灵或精神的原则是第一性的B.认为个人的精神是第一性的C.认为世界有两种各自独立、性质不同的本原D.既承认世界的物质性,又用唯心主义观点解释社会历史现象28.下列四条哲学命题均为唯心主义观点,但其中……的说法则属于客观唯心主义的观点。
(C)A.“宇宙即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
”(陆九渊语)B.“心外无物、心外无事、心外无理。
”(王守仁语)C.“理在先、气在后。
”(朱熹语)D.“存在就是被感知。
”(贝克莱语)29.我国明朝王守仁提出“心外无物”,这种观点是属于……的观点。
(C)A.形而上学 B.经验主义C.主观唯心主义 D.客观唯心主义30.将外部世界看作是“绝对理念”的产物,这是一种……的哲学观点。
(B)A.主观唯心主义 B.客观唯心主义C.形而上学 D.朴素唯物论31.哲学上关于“理”的观念最早是由……提出来的。
(C)A.孔子 B.王充 C.朱熹 D.王阳明32.哲学上关于“理念”的范畴最早是由……提出来的。
(B)A.苏格拉底 B.柏拉图C.康德 D.黑格尔33.“理在事先”的说法,是一种……的观点。
(D)A.不可知论 B.形而上学C.主观唯心主义 D.客观唯心主义34.“天不变,道亦不变”的观点是……的。
(B)A.不可知论 B.形而上学C.相对主义 D.唯心主义35.物质的唯一特性是……。
(B)A.运动的绝对性 B.客观实在性C.可知性 D.矛盾性36.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对象是……。
(B)A.自然界发展的一般规律B.是自然界、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的一般规律C.人类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D.人类各门科学知识的总的前提和根据37.作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指……。
(A)A.马克思、恩格斯所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以及继承者对它的发展B.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学说体系C.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D.列宁所创立的基本理论和基本观点的科学理论体系38.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是……。
(C)A.黑格尔的唯心辩证法B.费尔巴哈的唯物论C.德国古典哲学D.近代唯物主义39.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是……。
(C)A.深刻的批判性 B.彻底的革命性C.实事求是 D.鲜明的阶级性40.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是……的关系。
(D)A.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B.绝对和相对 C.整体与部分D.一般和特殊41.马克思主义哲学区别于其他哲学的显著特征,就是它的……。
(D)A.历史性 B.真理性C.科学性 D.实践性42.从根本上说,哲学的生命力就在于它能够……的需求。
(A)A.适应时代 B.满足统治阶级C.反映劳苦大众 D.适应思想创新43.判断一种哲学是不是“真正的哲学”,取决于它……。
(D)A.是否坚持唯物论 B.是否坚持唯心论C.是否坚持辩证法D.是否反映了时代精神的精华44.“心诚则灵,心不诚则不灵。
”这是……观点。
(D)A.肯定意识能动作用的辩证唯物主义B.否认意识能动作用的机械唯物主义C.夸大“神灵”作用的客观唯心主义D.夸大人的精神作用的主观唯心主义45.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整个马克思主义理论的……。
(B)A.主要内容B.理论基础C.核心部分 D.实质和灵魂46.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范畴同物理学关于物质结构的理论之间的区别就在于……。
(A)A.前者具有普遍性,后者具有特殊性B.前者是必然的,后者是偶然的C.前者代表事物的本质,后者代表事物的现象D.前者只是一种可能性,而后者则是客观存在47.“假定一切物质都具有在本质上跟感觉相像的特性”,这是……的观点。
(C) A.主观唯心主义B.形而上学唯物主义C.辨证唯物主义D.相对主义诡辩论48.设想存在着不运动的物质,这是……的观点。
(A)A.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B.二元论C.客观唯心主义 D.主观唯心主义49.马克思主义哲学大厦的基石,是关于……的原理。
(C)A.世界联系和发展 B.世界统一于存在C.世界统一于物质 D.世界统一于精神50.世界的统一性就在于它的物质性,这句话是指……。
(D)A.世界上的事物并不具有无限的多样性B.物质世界具有不同的层次结构C.原子是构成整个宇宙大厦的基石D.宇宙万物的共同本质即在于其客观实在性51.夸大事物的绝对运动,否认相对静止,这是……的观点。
(D)A.辩证唯物主义 B.唯心主义C.形而上学D.相对主义诡辩论52.“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这一著名诗句包含的哲理,是……。
(D)A.物质运动的客观性和时空的主观性的统一B.物质运动无限性和有限性的统一C.时空的无限性和有限性的统一D.运动的绝对性和静止的相对性的统一53.“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
”这体现了……的辩证关系。
(D)A.人和自然界 B.动物和自然界C.有声与无声 D.运动和静止54.“方可方不可,方不可方可”的说法体现了……的观点。
(C)A.绝对主义 B.机械主义C.相对主义 D.唯心主义55.对辩证唯物主义关于“时空是运动着的物质的存在特性”这一哲学结论提供了强有力支持的自然科学理论是……。
(C)A.宇宙演化学 B.经典物理学C.狭义相对论 D.量子力学56.所谓时间具有一维性的特征,就是指时间……。
(D)A.像射线的定点一样有一个开端B.像锥面的顶点一样有一个终结C.是均匀流逝的 D.具有不可逆性57.时间和空间是……。
(B)A.物质的两种属性B.运动着的物质的存在形式C.整理认识材料的工具D.独立存在的精神实体58.时间和空间相对于物质而言,……。
(C)A.后者存在于前者之中B.前者是主观的,后者是客观的C.前者是形式,后者是内容D.前者是静止的,后者是运动的59.物质运动的规律具有……的特点。
(D)A.外在性、局部性和暂时性B.盲目性、自发性和易变性C.偶然性、不规则性和不可知性D.稳定性、可重复性和普遍性60.所谓静止,就是指它是……。
(A)A.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B.运动的间歇状态C.事物的绝对均衡状态D.事物的无变化状态61.在漫长的演化和进化过程中,最终使精神意识得以产生出来的一个决定性环节就是……。
(D)A.大脑的高度发达B.类人猿有了语言C.类人猿身上发生了手、脚的分工D.类人猿学会了劳动62.大脑是意识的……。
(D)A.原因 B.源泉 C.形式 D.器官63.意识是人脑的……。
(B)A.产物B.机能 C.内容 D.结果64.“观念的东西不外乎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
”这是属于……的观点。
(C)A.机械唯物主义 B.主观唯心主义C.辩证唯物主义 D.唯心主义辩证法65.意识的本质就在于它……。
(C)A.是人所特有的与客观世界相对立的主观世界B.是人脑内部异常精微物质的特殊运动状态C.是反映物质世界的人脑的机能D.能够支配身体行动,以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66.人的任何意识,都是对客观世界的……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