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线、高程(加密)复测成果报告

合集下载

导线水准点复测报告_secret

导线水准点复测报告_secret

关于XX 合同段导线、水准复测的报告
XX 高速XX 段扩建工程XX 总监办:
我标段于2008年12月13日接桩后,立即组织测量人员对所接导线及水准点进行复测。

设计方提供的控制点有
HN476、HN477、HN478、QZ98、QZ99、HN479和HN480三角高程点。

导线复测以HN476、HN477为起始基线,附合至终点基线 HN479、HN480。

由于HN478在河边受河水浸泡,已经有明显的挪动,故未采用。

我部测量人员于2008年12月16日开始进行Ⅰ级附和导线测量工作,于2008年12月18日完成整个复测工作。

按照《公路勘测规范》(JTG C10-2007)和《公路勘测细则》(JTG/T C10-2007)的相关要求,复测成果符合规范要求。

我标段于2009年2月9日接到XZS08、XZS09、XZS10、XZS11、XZS12三等水准点后,及时组织测量人员对所接水准点进行三等水准复测。

其中XZS11位于ZA-3标段、XZS08位于ZA-5标段、 XZS12到XZS10之间需跨越660米九龙江,为确保相邻标段及跨九龙江的点位高程准确,整个过程均采用“双摆站”往返观测。

我标于2009年02月28日完成本次复测工作,各水准点间误差均在三等水准允许限差范围内。

现做如上汇报,请贵方尽快批复。

附件: ZA4标段导线、水准复测成果报告。

上--加密成果报告1

上--加密成果报告1

加密测量成果报告编写:复核:批准:**单位**部门日期目录一、工程概况 (1)二、工作内容与范围 (1)三、依据 (2)四、加密测量情况 (2)五、高程加密控制网观测 (9)六、数据处理 (10)一、工程概况***程(里程范围为***~***),正线土建施工任务总长***公里, 内包括无******************************等工程施工。

本标段全线位于***境内, 属于***。

二、工作内容与范围线路控制网(CPII)主要为勘测和施工提供控制基准, 但点位一般离施工现场较远或点位数量不足, 不一定能够满足施工放样的需要。

为了便于施工, 需要在线路的两侧密控制点, 用于补充施工放样的经常性使用, 将这些点用附和导线的形式连接起来, 就形成了加密导线网。

由于设计控制点CPI、CPII以与水准点间距较大, 不能满足现场施工测量放样需要;故需在CPI基础控制网和设计二等水准点基础上进行施工加密测量。

这样既可保证有效施工控制点的数量, 确保测量对施工的与时指导, 而且增加了检核条件。

***程(里程范围为***~***)全线加密测量以***提供的CPI控制点***个, CPII 控制点***个(其中现场交桩***个, ***个被破坏), 共计***个控制点、水准控制点***(现场交桩***个, ***个被破坏)共计***个水准控制点为基准点。

***程共埋设加密控制桩***个, 标石埋设符合《铁路工程测量规范》对CPⅡ的埋设要求, 其点位布置应选在离线路中线***~200m, 稳固且不易被施工破坏的范围内, 最好保持相邻点的通视(包括已知控制点)。

本标段最大冻土深度为***.4m 故加密桩均埋设在冻土线以下50CM, 保证稳定牢固。

加密导线网的测量, 可以用GPS按四等要求进行, 也可以用高精度全站仪按三等导线要求进行。

三、依据(***)《铁路工程测量规范》TB ***0***0***-2009;(2)《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GB/T***83***4-2009;(3)《铁路工程卫星定位测量规范》TB***0054-20***0(J***008-20***0);(4)《国家三、四等水准测量规范》GBT ***2898-2009;四、加密控制点测量情况4.***、平面加密控制点施测技术要求平面加密铁三院成果表采用国家***系统, 中央子午线经度***度, 投影面大地高***m。

导线、水准控制点复测工作总结报告

导线、水准控制点复测工作总结报告

优选文档从莞高速公路东莞段(含清溪支线)工程第十三合同段控制点复测总结沈阳公路建设股份有限公司从莞十三标项目经理部二 0 一三年五月二十一日目录一、工程大概 (1)二、编制依照 (1)三、使用仪器设备 (1)四、主要测量内容 (4)五、控制点的布设及保护 (15)六、测量工作小结 (15)一、工程大概从莞高速公路东莞段(含清溪支线)施工第 13 合同段,起讫桩号为 K38+700~ K42+242路基宽度为,全长,设置特、大桥 898m/3 座,由两个互通组成,塘厦互通及凤岗互通。

二、编制依照1、《工程测量规范》( GB50026- 2007);2、《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80/1-2004);3、《公路工程技术标准》( JTG B01- 2003);4、《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 F10-2006);5、《公路桥涵施工设计规范》(JTJ 041-2000);6、《公路工程技术标准》( JTG B01— 2003);7、《城市测量规范》( CJJ8-99 );8、从莞高速公路东莞段(含清溪支线)工程第13 合同段施工图设计文件。

三、使用仪器设备项目投入主要仪器、设备一览表序号仪器、设备名称型号精度单位数量新旧程度%1中纬全站仪ZT80MR+2″台1100%2中纬全站仪ZTS602SR2″台1100%3索佳水平仪C32Ⅱ1mm台1100%4索佳水平仪C3201mm台1100%5红、黑木质双面水平3m对1100%尺四、主要测量内容一、控制测量的目的、主要任务和技术要求。

1、控制测量的目的是建立一致的平面控制网和高程控制网,并使各项构造物按规定精度、设计要求修建。

2、为了减少测量工作中的误差累计,应该依照三个基根源则:“从整体到局部、由高级到初级、先控制后碎部” 。

3、控制测量的主要任务是依照该工程所使用的测量规范要求,把业主交桩控制点经过测量角度、距离和高差现场进行加密,并与交桩点一起进行全线复测,满足施工时所用控制点与交桩控制点的坐标系统统一,同时具备有必定的相对精度要求。

复测报告

复测报告

安徽省北沿江高速公路(马鞍山至巢湖)路面第一合同段导线及水准点复测加密成果报告书一、工程概况安徽省北沿江高速公路(马鞍山至巢湖)路面第一合同段(K0+000—K22+352),全长22.352公里,主要工程项目有路面、附属工程等。

二、人员、设备投入及测量任务本项目共投入测量人员10人,其中工程师2人,助理工程师4人,辅助工4人。

投入1台全站仪,4台水准仪。

全站仪型号宾得R-202NE。

水准仪型号DSZ2。

标尺为3米双面尺。

所有使用前都经过测绘仪器计量定点单位检定合格并在有效期内(检定书附后)。

1、复测及加密工作量(1)导线点71(其中1个为相邻标段点)个;(2)水准点93(其中1个为相邻标段点)个;(3)与相邻标段的贯通测量。

2、复测原则复测基本原则是:采用与原定测量同精度、同方法进行控制网复测工作。

平面控制网的复测原则按照原控制网的网型结构进行观测,复测精度不低于原定测量精度;高程控制网的复测按照原测水准线路施测,复测精度不低于原定测量精度。

复测成果与原测成果的较差在限差之内时,施工中仍然使用原测成果;若较差超出限差要求,在复测报告中上报。

3、外业复测工作于2012年7月06日开始,8月13日完成。

在外业测量的同时,内业计算也同步进行,每天的数据及时计算整理。

内业计算工作于2012年8月16日完成。

三、既有资料情况路基01、02标所提供的《控制测量成果表》2012年7月。

四、作业技术依据1、《公路勘测规范》(JTG C10-2007)2、《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五、平面坐标和高程系统(一)平面坐标系统平面坐标系统与原测相同,椭球体参数为1954北京坐标系。

(二)高程系统高程系统采用1956黄海高程系基准。

六、全站仪平面控制网复测及数据处理本段控制网分一级布设,基础平面控制网与路线控制网同级观测。

在复测过程中采用与设计同精度、测脚测边进行控制网复测。

由于受现场施工的影响,原进场提供的部分导线点(DS1,MI-4, DS20,D5) 及后来加密的一些控制点(JM12,JM13) 已被破坏,为更好的控制整条路线,我部对其中的一些用不到的点进行了舍弃(如: DS2,DS5等),采用8cm钢钉浇混凝现浇,重新加密布设了A1,A2,A3,J18,J15-1导线控制点,利用原MI1,DS1,DS3,DS4,DS6,DS10,MCI023,D2,D3,D4,D6,D8,MCI036,MCI037,D10,D11,BM19,BM20,MCI044,DX13等导线控制点,组成了MI01,TDQ0,DS1,TDQ2,TDQ5,TDQ4,DS3,DS4,DQ1,DS6,DQ3,MCI002 ,MCI003,MCI005,DQ-1,DQ-6,DQ-2,DQ-5,DQ-4,DS7,JM02,JM03,J S10,JM04,JM05,DS12,JM07,A1,A2,A3,J15-1,MCD03,MCD04,JM14 ,JM15,MCI023,J18,JM18,JM19,JM20,JM21,DS23,JM22,JM23,Z1, D1,D2,Z4,D3,D4,Z5,DX6,Z6,D6,Z7,Z8,Z9,D8,J24,MCI036,MCI0 37,D10,MCI039,BM16,D11,BM19,Z15,BM20,MCI044,DX13附合导线网,导线全长22.928Km。

复测报告

复测报告

全线复测报告一、复测情况说明:2012年5月4日至5月6日,我单位在测量监理的旁站指导下,对吉河高速第JS1合同段线路控制桩进行了复测,内业计算与整理及复测成果于2012年5月7日完成。

㈠、仪器、等级及施测方法:1、测量设备:TOPCON GPT-102R型全站仪一台及配套棱镜、脚架,仪器标称精度7+2ppm;测角精度:2″。

2、复测方法:路基施工控制点采用附合导线测量法、平面控制采用测回法(两个测回),高程控制采用三角高程测量法。

3、导线测量等级:按公路四等二级导线的精度要求施测(本标段导线平均边长0.25Km),本次导线测量平差结果测角中误差3.1",依据《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要求,四等二级导线测角中误差为8",满足规范要求。

导线测量主要技术要求详见下表:㈡、导线复测:本次复测共复测了V209、V130、V130-1、V130-2、V131、V132共6个平面/高程控制点。

使用V209、V130作为起始导线边,V131、V132作为结束导线边进行复测。

⑴、平面控制:本次测量采用全站仪进行复测,测量数据满足《工程测量规范》的相关要求,在以后的施工中,均按照本次复测成果进行施工。

⑵、高程控制:本次测量导线点、控制点高程全部采用三角高程进行测量,由于地理条件限制,采用全站仪进行高程测量,测量结果均满足国四等水平测量要求。

在实际施工中,高程均以本次复测成果为准。

㈢、平差计算:对我标段内的导线点进行附和导线计算,各项指标均满足《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要求。

㈣、所用规范、规程:《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㈤、本成果均由两人以上独立计算并相互核对无误。

二、复测成果:1、导线复测计算表(附表);2、复测成果:计算:复核:技术负责人:监理工程师: 监理工程师审核意见:日期:2012年月日三、复测结论本次复测只复测主线的导线点,从复测成果来看限差满足要求,在以后的施工中将采用本次所测的成果。

导线点复测报告

导线点复测报告

滇中城市经济圈高速公路网功山至东川高速公路第TJ1合同段徐家地隧道-大白河桥施工控制网复测成果报告云南公投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功东高速公路第一合同三工区2016年4月5日目录一、复测依据 (2)二、设计提交数据及交桩情况 (3)三、复测目的 (3)四、导线点复测 (3)1、控制点复测情况 (3)2、控制点复测范围 (4)3、坐标及高程系统 (4)4、控制点复测方案 (4)五、内业数据的处理情况 (5)1、角度闭合差的计算及调整 (5)2、坐标方位角的推算 (6)3、坐标增量闭合差计算及调整 (6)六、复测成果说明 (7)七、附件资料 (7)徐家地隧道-大白河桥施工控制网控制点复测成果报告一、复测依据本次复测根据业主提供的施工控制网及相关测量规范进行施测1、《工程勘测规范》JTG10-2007、《公路勘测细则》JTG/TC10-2007、《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 F10-2006。

2、昆明市寻甸县攻山至东川高速公路TJ1合同段施工图设计《控制测量成果表》3、《夹马槽隧道、大白河桥、徐家地隧道施工控制网控制点成果表》平面控制测量等级导线测量技术要求水准测量等级水准测量精度要求二、设计提交数据及交桩情况有业主牵头组织四方人员(指挥部、设计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进行现场导线点交桩,除被破坏的控制点,其余控制点均布设于埋石上,保存较好,因此现场即办理交接手续。

后续于2016年3月18日提供了《徐家地隧道施工控制网控制点成果表》GC01~GC06 共6个控制点。

三、复测目的为了确保昆明市寻甸县攻山至东川高速公路平面和高程贯通精度,徐家地隧道、大白河桥贯通精度及工程量的准确性,进行复测。

四、导线点复测1、控制点复测情况交桩后,我工区于2016年3月20日立即组织相关技术人员认真复核,充分领会设计意图,并于2016年3月22日进行控制点复测,2016年3月25日完成加密控制点,2016年4月3日完成外业工作,2016年4月5日完成内业资料的整理2、控制点复测范围因《徐家地隧道-大白河桥施工控制网》为独立控制网,本次复测针对《徐家地隧道-大白河桥施工控制网》GC01~GC06进行复测。

施工测量复核成果报告

施工测量复核成果报告

导线点复测说明一.复测概况:金堂大道南段(淮口至土桥)工程E标段全长8.55公里,设计公路等级为一级,段内设有大、中桥4座,隧道550m。

我项目部进场后,积极组织技术力量对原设计导线点进行加密及复测。

因本次复测与设计移交桩点时间相距较长,在沿线村民春季播种后,原设计所移交桩点受破坏严重,我部按沿线地形及桥隧位置于复测前加密了大量桩点,结合未破坏的原设计所移交桩点进行本次复测。

本次复测共设测站28个,涉及32个桩点,其中包括8个原设计所移交桩点,23个加密点,1个位于D标段内原设计所移交桩点。

56、56-2、58三点为支点,按相邻点的平差后坐标及复测相关数据计算坐标。

导线复测时平面使用正倒镜各一测回取平均值,三角高程采用中丝法测三个测回取平均值。

测量仪器:拓普康GTS332N全站仪(2〃)测量日期:2010.2.20~2010.2.22测量依据及规范:《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 F10-2006]《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041-2000]《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JTJ042-94]二. 复测成果:导线全长: 8.82公里平面一级导线:测距中误差:13mm 规范要求: 17mm测角中误差: 4.2〃规范要求: 5.0〃相对闭合差:1/19391 规范要求: 1/15000方位角闭合差:9.77〃规范要求:±10√n=52〃经计算后评定,导线平面复测成果符合规范要求中的一级导线测量技术要求。

高程四等三角高程:每公里中误差:mm 规范要求: ±10mm附合闭合差:mm 规范要求: ±20√L=61.2mm 经计算后评定,导线水准复测成果符合规范要求中的四等三角高程测量技术要求。

金堂大道南段(淮口至土桥)工程E标段导线点复测报告测量:计算:复核:监理:中铁八局集团第一工程有限责任公司金堂大道南段(淮口至土桥)工程E标段项目经理部 2010年2月22日目录1.导线点复测说明 (1)2.导线严密平差计算表 (2)3.导线点复测平差后成果表 (3)4.三角高程平差计算表 (4)5.导线点平面布置图(简图) (5)6.导线点平面布置图(地形图) (6)7.导线点测量原始记录表(平面) (15)8.导线点测量原始记录表(三角高程) (23)。

关于控制点复测及加密成果的报告

关于控制点复测及加密成果的报告

关于控制点复测及加密成果的报告X225线第二标段及秋宝南路工程总监办:我部已完成了X225线秋湖路口至坑梓段公路改建工程第二合同段(K17+200~K19+818.531)及秋宝南路改建工程(K0+000~K1+896.379)控制点复测及加密工作,现上报控制点复测及加密成果,请复核。

附件:控制点复测及加密成果资料年月日X225线第二标段及秋宝南路改建工程控制点复测及加密成果资料施工单位:葛洲坝集团第五工程有限公司编制时间: 2010 年 8 月 15 日目录一.总说明二.控制网平差报告三.闭合差统计报告1.导线点方向观测、平差成果表2.导线点距离观测、平差成果表3.导线点平面点位误差统计表4.导线点间误差表(平差计算精度评定表)5.控制点复测、加密成果表四.全站仪测角、测距记录表五.导线点复测成果对照表六.水准点测量记录表七.水准点复测成果对照表八.导线点线路布置图九.仪器鉴定报告总说明一.概况本项目分为两段,其中秋宝路合同段起点位于县道X225线K17+200处,终点位于秋长镇与深圳市龙岗区坑梓街道办事处交界处,全程2618.531米;秋宝南路起点与县道X225县K19+383相接,终点与惠阳区秋长街道沿湖村相交,全程1896.397米,两段均为旧路改造。

主要工作项目有:1.原有控制点的复测与分析。

2.加密平面导线控制点与加密高程控制点。

为此,我项目部组织专门力量,其中工程师二名、助理工程师一名、技术员及技术工人共7人通过现场踏勘调查,认真研究制定了复测、加密方案和相应的技术措施,并积极组织实施。

二.测量依据1.《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2.《公路勘测规范》(JTGC10-2007)3.惠阳区秋宝南路改建工程及X225线秋湖路口至坑梓段公路改建工程施工设计图(二标)4.设计提供的导线点成果、高程成果及技术资料三.仪器设备及检定本次复测所用仪器工具均按有关技术要求送广州市烈图仪器科技有限公司进行检校,为了确保成果质量,对于全站仪、水准仪,再测前及侧后进行了相关项目的自检和校正。

导线点测量成果报告

导线点测量成果报告

导线点测量成果报告一、引言二、测量目的和方法本次测量的目的是确定一个建筑工地中10个导线点的具体位置。

测量方法采用了传统的全站仪测量和差分GPS测量相结合的方法,以提高测量的准确性。

三、测量结果通过测量和计算,得到了以下导线点的具体坐标和高程数据:导线点1:X坐标xxx,Y坐标xxx,高程xxx;导线点2:X坐标xxx,Y坐标xxx,高程xxx;导线点3:X坐标xxx,Y坐标xxx,高程xxx;导线点4:X坐标xxx,Y坐标xxx,高程xxx;导线点5:X坐标xxx,Y坐标xxx,高程xxx;导线点6:X坐标xxx,Y坐标xxx,高程xxx;导线点7:X坐标xxx,Y坐标xxx,高程xxx;导线点8:X坐标xxx,Y坐标xxx,高程xxx;导线点9:X坐标xxx,Y坐标xxx,高程xxx;导线点10:X坐标xxx,Y坐标xxx,高程xxx。

四、测量精度评估为了评估测量的准确性,我们采用了站际重复测量方法。

对于导线点1进行了三次测量,得到的结果如下:第一次测量:X坐标xxx,Y坐标xxx,高程xxx;第二次测量:X坐标xxx,Y坐标xxx,高程xxx;第三次测量:X坐标xxx,Y坐标xxx,高程xxx。

通过对这三次测量结果进行比较和分析,我们得到了测量的精度评估结果。

对于每个导线点,我们可以计算出其平均坐标和高程,并计算出其相对误差和绝对误差。

通过比较测量结果和设计要求,我们可以判断测量的准确性是否满足工程需要。

五、测量过程中的问题和改进意见在进行导线点测量的过程中,我们也遇到了一些问题。

例如,在一些导线点的周围存在较高的建筑物或树木,影响到了GPS信号的接收。

此外,在传统全站仪测量中,人为因素也对测量结果有一定的影响。

为了改进测量的准确性,我们可以采用更先进的测量设备,并加强对测量人员的培训和管理。

六、结论通过本次导线点测量,我们成功确定了建筑工地中10个导线点的具体位置,并对测量结果进行了分析和评估。

导线复测报告

导线复测报告

黄金口产业园控制点复测报告编制:审核:湖北省工业建筑集团有限公司黄金口产业园项目经理部二○一二年九月二十五日导线、水准复测说明2012年9月25日,我标段积极组织人员、仪器设备对设计单位提供给我标段的导线点、水准点进行复测,自X4至X25共复测导线点13个,复测点号为X4、X3、X2、X11、X12、X15、X16、X17、X18、X19、X20、X24、X25,外业于2012年9月26日结束。

具体见附表。

现将复测情况作如下汇报:一、附合导线测量:1.测量线路:从X4-X3- X2- X11- X12 - X15 –X16 –X17- X18-X19-X20-X24-X25。

2.测量仪器:选用拓普康TKS-202R全站仪,测角精度2″,测距精度±(2mm+2ppm×D)。

3.测量方法:水平角测二个测回,采用测回法观测,2c≤12″,测距采用往返测,不符值小于2√2md取平均。

4.测量精度:(平差结果见附表)平面控制网等级:国家一级导线,测角中误差:5″,相对中误差:1/17000已知坐标点个数:4未知坐标点个数:9未知边数:10最大点位误差[X16]=0.0065(m)最小点位误差[X2]=0.0026(m)平均点位误差 =0.0046(m)最大点间误差=0.0045(m)最大边长比例误差=35730平面网验后单位权中误差=2.4(s)[边长统计]总边长:2556.552(m),平均边长:116.207(m)最小边长:81.838(m),最大边长:141.517(m)角度闭合差=-13.5(s),限差=±33.2(s)fx=-0.021(m),fy=0.001(m),fd=0.021(m)总边长[s]= 1171.633m),全长相对闭合差k=1/56851,平均边长=117.163(m)。

二、附合水准测量1.测量线路:从X4-X3- X2- X11- X12 - X15 –X16 –X17- X18-X19-X20-X24-X25。

导线点复测成果报告

导线点复测成果报告

控制点复测成果报告一、工程概况本项目为石林县县城至板桥火车站道路工程附属工程旅游专线,起点接第一合同段K1+处,止点接大叠水停车场,公路等级为旅游专线,设计速度60Km/h,路线设计起点桩号为K1+,止点桩号K4+,路线全长米。

二、复测依据《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公路勘测规范》(JTGC10-2007)《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GB/T18314-2009)三、测量仪器三鼎T23型双频GPS静态接收机三台四、施测方法测量过程中采用复测、加密同时进行的方法作业,复测设计单位提供的控制点4个、加密控制点6个,对测量成果进行统一平差。

1、平面控制点外业数据采集使用3台三鼎双频GPS接收机,观测时严格按《公路勘测规范》(JTGC10-2007)的要求执行,采用静态定位技术施测,同步作业图形之间采用边连结的方式,并做到有较强的图形结构,确保该控制点的高精度和高可靠性。

内业数据处理采用南方GNSS数据处理软件进行平差解算。

2.、高程控制点外业数据采集使用3台三鼎双频GPS接收机,观测时严格按《公路勘测规范》(JTGC10-2007)的要求执行,采用静态定位技术施测,每时段观测前后各量取天线高一次,用小钢卷尺从厂家规定的天线高量测基准面彼此相隔120°的三个位置分别量取天线到控制点标志面的垂直距离,互差应小于2㎜,取平均值为天线高。

内业数据处理采用南方GNSS数据处理软件软件进行拟合高程解算。

五、成果精度评定经南方GNSS数据处理软件件解算平差后平面控制点约束点间的边长相对中误差≤1/40000,约束平差后最弱边相对中误差≤1/20000精度满足要求;高程控制点用南方GNSS数据处理软件进行拟合高程解算后精度满足四等水准要求。

六、导线点测量成果报表(附后)江西中鑫路桥集团有限公司2016年6月2日。

复测成果报告

复测成果报告

沪汉蓉通道武汉至安康增建第二线第三项目部(DzK175+007~ DzK176+908、DzK178+386~ DzK184+613)施工复测及控制测量成果报告编制:审核:中铁电气化局襄渝二线胡安段第三项目部2005年7月20日复核测量成果报告一、工程概况及沿线自然特征本段新修铁路线路工程自DzK175+007~ DzK184+613。

线路主要以隧道、桥梁方式穿越汉江南岸山体,此地形起伏大,地势陡峭,相对高差100m以上,所穿越山体基岩大都裸露,山体坡面上植被茂密,水量丰富。

平面控制测量采取复合导线复核设计院GPS控制点坐标,导线点主要沿316国道布设在公路边民房上,点位非常稳固,测量仪器采用全站仪莱卡TPR1201,仪器测角精度1〃,测距精度2mm+3ppm。

测量期间大气温度在29℃~35℃之间。

水准测量采用1002厂S3水准仪进行测量,复核设计院所交的DBM水准点,水准线路长大约10Km。

工程地处北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气候变化显著,四季分明。

年平均气温15.5℃,最冷月平均3.3℃,最热月27.4℃。

年平均降水量796.9mm,年最大降雨量1106.5mm,年平均蒸发量1252.7mm。

最大季节冻结深度0.07m。

该地区地震动峰值加速度0.05g,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为0.4s。

二、施测依据1、《沪汉蓉通道武汉至安康增建第二线老河口东至安康段修改初步设计控制桩表》。

2、现场交桩情况3、《新建铁路测量规范》。

三、施测情况我项目部测量人员于2005年7月12日开始对胡家营至下白河段设计院交桩的GPS51、GPS52、GPS53、GPS54、GPS55、GPS56、GPS57、GPS58、GPS59、GPS60导线点进行了复核。

导线点沿316国道布设在民房上,通视条件非常好,最长边不超过1000m。

测量从胡家营开始向下白河进行测量,全线分为四段复合导线(GPS51、GPS52- GPS53、GPS54, GPS53、GPS54- GPS55、GPS56, GPS55、GPS56- GPS57、GPS58, GPS57、GPS58- GPS59、GPS60)。

公路的导线复测报告

公路的导线复测报告

公路的导线复测报告
1. 测量目的,说明本次复测的目的和意义,可能是为了验证之
前的测量数据,或者是为了更新公路线路的信息。

2. 测量范围,描述本次复测的具体范围,包括起点、终点以及
涉及的具体路段。

3. 测量方法,说明本次复测所采用的测量方法和工具,例如全
站仪、GPS等,以及具体的测量步骤和流程。

4. 测量数据,列出本次复测所得到的具体测量数据,包括水平
距离、高程、坡度等信息,通常以表格或图表的形式呈现。

5. 数据分析,对比本次复测数据与之前的测量数据,分析其差
异和变化,可能会进行统计分析或图表展示。

6. 结论和建议,根据数据分析结果,给出本次复测的结论,可
能包括对之前测量数据的验证、对公路线路的调整建议等。

7. 注意事项,对于测量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特殊情况进行说明,
以及后续处理和使用该数据时需要注意的事项。

公路的导线复测报告对于确保公路线路信息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具有重要意义,能够为公路建设、维护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导线及高程点复测加密成果报告书

导线及高程点复测加密成果报告书

导线及高程点复测加密成果报告书g354(原s312)娄底至涟源公路(金子塘至秀溪段)改建工程导线及水准点加密成果报告书g354(原s312)娄底至涟源公路(金子塘至秀溪段)改建工程04标段(k16+000~k21+260),全长约5.26公里,主要工程项目有路基、桥涵等。

根据合同文件要求及交桩情况,我部于2021年10月04日至2021年10月06日对全线导线点(及加密导线点)进行了严格的一级导线点附合测量,于2021年10月07日至2021年10月09日对全线水准点(及加密水准点)进行了四等附合水准测量。

现将相关情况做如下说明:一、坐标及高程系统1、平面坐标系统使用1980西安坐标系,中央子午线为111°48’2、高程系统使用1985年国家高程基准。

二、测量依据1、《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21)2、《公路勘测规范》(jtgc10-2021)三、测量仪器1、仪器型号:拓普康gts-102n出厂编号:2q4993测验结论:合格检定单位:湖南省交通勘察仪器检测站检定日期:2021年09月15日有效期至:2021年09月14日2、仪器型号:湘测al12a-32b水准仪出厂编号:3084324测验结论:合格检定单位:湖南省交通勘察仪器检测站检定日期:2021年09月15日有效期至:2021年09月14日四、测量过程及方法1、一级导线测量我标段于2021年9月13日直奔桩后,立即非政府测量人员对所接导准点展开加密设点工作线及水。

设计方提供更多的导线控制点存有i27、i28、gps15、i29、i30、i31、i32、i33、i34、i35、i36、i37、i38、i39、i40、i41、i42、i43共18个点;另根据我部现场施工市场需求沿线减少l4-1、l4-2、l4-3、l4-4、l4-5、l4-6、l4-7、l4-8共8个导线加密点;由于i29、i30、i31、i32、i33、i35、i37、i38、i39、i43十个点经现场观测,已经毁坏,故未使用;因此全线朱炎皇、加密导线点共16个。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建简蒲高速公路
(K278+940~K308+727)
导线、高程(加密)复测成果报告
部门: 综合办公室
汇报人:王永玉
编制:
审核:
批准:
中铁十五局集团有限公司
简蒲高速公路JPLM-4标段项目经理部
二〇一六年一月四日
目录
一、工程概况 (1)
二、任务概述 (1)
三、既有资料情况 (1)
四、主要技术依据 (2)
五、复测实施情况 (2)
六、成果技术要求 (2)
简蒲高速公路JPLM-4标段复测成果报告
一、工程概况
本项目为成都经济区环线高速公路简阳至蒲江段JPLM-4标段,本标段线路起于K278+940。

线路经K280+117下穿成绵乐客专,于
K280+642上跨成昆铁路,于K281+120上跨成乐高速(G93),于
K306+311贯穿长秋山隧道,于K308+727连接成雅高速,途经有东坡永丰枢纽互通、东坡悦兴互通、东坡多悦互通、蒲江天华枢纽互通,其主要交通流为眉山至蒲江方向。

标段内全线长29787米,本标段以平原微丘地形为主,呈东西向平原;沿线多树林和民房且跨越高铁桥和高速公路,通视条件较差。

二、任务概述
新建简蒲高速公路平面及高程控制网复测、加密。

复测线路起始里程为K278+940~K308+727,路线全长29.787公里。

工作内容为平面控制网和高程的外业观测及平差计算。

外业起始时间2015年09月15日至2015年10月5日,内业处理时间为2015年10月6日。

由中铁十五局集团简蒲高速JPLM-4标项目部组织测量队进行测量。

参加复测人员6人,测量工程师3人,测工3人(测量人员资质见附件)。

三、既有资料情况
四川省交通运输厅公路规划勘察设计研究院提供的《成都经济区环线高速公路简阳至蒲江段控制测量成果表》。

四、主要技术依据
(1)《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01-2003;
(2)《公路勘测规范》JTGC10-2007;
(3)《公路工程测量规范》JB50026-2007;
(4)建设部颁发的有关规范和规程;
(5)《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TB10054-2010);
(6)地方政府、交委颁发的文件、规范与规程。

五、复测实施情况
项目部首先组织相关测量人员与土建标测量工程师进行现场交接导线点数据,保证交接手续齐全,同时项目部测量人员对施工现场进行踏勘,按土建标所提供控制点基础上根据需要新增设加密点。

项目部外业测量人员按照图纸设计好的点位进行现场选点、埋石工作,加密的坐标点和高程控制点尽量共用,设置在坚实地基或乡村水泥公路路面等位置,保证视野开阔且不受施工影响。

测量仪器及专用车辆设备配置情况见下图:
序号设备名称规格型号数量主要性能指标精度要求备注
1 全站仪TC905L 2台2mm+2ppm 2’’
2 水准仪DSZ2 1台3mm 5mm
3 水准仪E320-C 1台3mm 5mm
4 双面尺3米1对
5 专用运输车长城越野1辆
6 计算器5800 2台
5.1导线控制点复测:首先对设计院提供的导线控制点采用GPS复测,并根据施工需要增设加密控制点。

加密点测设完成后,采用全站仪架设,测量每相邻两点间的距离,并在该点上观测相邻两边之间的夹角,利用已知的控制点坐标正算出距离和坐标方位角,与已测得的距离和坐标方位角进行对比检查。

根据公路工程测量规范及相关要求和简蒲高速公路项目总监办关于测量技术交底的对精度要求,全线分为三段附合四等导线。

导线测量严格遵循技术要求:每边测距中误差小于等于±10mm,测角中误差为2.5’’,导线全长闭合差小于等于1/35000,方位角闭合差小于等于±5√n(n为测站数),测回数为6个。

导线测量坚持换手复测,保证了原始测量数据的准确性。

5.2水准高程点复测:本标段布设了三段四等水准测量附合路线。

仪器使用三台苏州一光的DSZ2型水准仪、一台扬州捷测的E320-C型水准仪,采用双镜双面尺往测,中级读数法,观测顺序为后-前-前-后。

根据施工需要沿线加设加密水准点。

a.我标段采用双面尺法,双面尺法四等水准在小地区布设高程控制网的常用方法,是在每个测站上安置一次水准仪,但分别在水准尺的黑、红两面刻划上读数,可以测得两次高差,进行测站检核。

b.采用四等水准测量,为确保整个工程水准测量的准确无误,需对甲方提供的首级水准控制点进行复核并记录好数据。

c.为了便于保护,水准点尽量与平面控制点保持在同一点上,其观测顺序为:后-前-前-后。

主要技术要求:四等水准每一千米高差10mm,环线闭合差为±20√Lmm(L往返导线总长,单位km),山岭区±6√n(n为测站数),视线长度小于100m,前后视较差小于5m,前后视累计小于10m。

偶然中误差小于5mm,视线离地面最低高差0.2m。

基本分划辅助分划或红黑面读数较差3mm,本分划辅助分划或红黑面所测高度较差5mm。

往返观测各一次。

采用水准测量专用记录簿记录数据:作业完成后对数据进行检核,然后对数据进行平差,平差结果应符合规范等级标准。

四等水准的偶然中误差可用一下公式计算M=±√1/4n[△△/L]
△------------测段往返高差不符值
mm L-----------测段长,km
n--------------------测段数
M------------------偶然中误差
六、成果技术要求
导线复测的技术要求
等级附合导线长
度(KM)
平均边长
(KM)
每边测距中
误差(mm)
测角中误差
(’’)
导线全长相
对闭合差
方位角闭合
差(’’)
四等≤12 1 ≤10 2.5 ≤1/35000 ≤5√n
注:表中n为测站数。

水准测量的精度
等级偶然中误差M△全中误差M w 每公里高差中误
差平原微丘区
(mm)
每公里高差
中误差山岭
重丘区(mm)
往返较差、附
合或环线闭合
差(mm)
四等±5 ±10 ±20√L ±6√n或±
25√L
±30√Li
注:计算往返较差时,L为水准点间的路线长度(Km);计算附合或环线闭合差时L为附合或环线的路线长度(Km)。

N为测站数。

Li 为检测测段长度。

水准测量的技术要求
等级水准仪
型号视线长度
(m)
前后视差
较差(m)
前后视累
计差(m)
视线离地
面最低高度(m)
红黑面读数
差(m)
红黑读数高差
较差(mm)
四等
DSZ2 100 5 10 0.2 3 5
中铁十五局集团有限公司简蒲高速公路JPLM-4标段项目经理部
二〇一六年一月四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