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小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评价:



1、“五四”问题小说集中、广泛地反映那个时代的 社会现实,尤其记录了人们的思想和精神状况,因 此,问题小说已超出了文学的范畴,具有了历史文 献的价值。 2、问题小说中非文学因素过多,社会问题被摆在首 要位臵,问题小说的认识价值超过甚至损害了它的 审美价值。 3、当它试图回答和解决社会问题时,则表现出较明 显的主观理想色彩,具有一定的浪漫主义因素。, 作家们不惜从主观臆想,去建造一些美妙然而虚幻 的空中楼阁,从而影响了作品的真实性和艺术感染 力。
3、怎样表现出来的?(艺术特色)




1)冷静地观察,客观地描写,对人物内心活动和 精神状态作细致具体的描摹,使人物灵魂真实地 暴露出来,是这篇小说最主要的艺术特征。 2)作品善于运用富有特征的动作和典型细节来突 出人物性格,从而再现了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性格; (例:两次喊黄包车) 3)作品的语言纯净洗练,准确严谨而富于表现力 和感染力。 (叶圣陶小说整体艺术风格?)
问题小说
一、 什么是“问题小说” ?

“问题小说”是一个宽泛的概念,一般 来说,凡是明确接触某一社会现象或 人生现象,有意识的提出问题,甚至 试图解答问题的小说,都可谓之“问 题小说”。
二、问题小说形成:
一)倡导: 周作人: “提出一种问题,借小说来研究它,求人 解决的,是问题小说”; “问题小说所提倡的,必是尚未成立,却 不可不有的将来的道德” “问题小说,是近代平民的出产物。”
三、题材类型




1)教育界、学校生活:《饭》、《半年》、 《一篇宣言》 2)农村题材:《多收了三五斗》 3)革命题材:《夜》、《抗争》、《城 中》、《倪焕之》 4)小市民生活:《隔膜》 5)童话:《稻草人》《古代英雄的石像》
四、《潘先生在难中》解读

1、 梳理结构:
发生于当年九月的江浙战争。这是一次直系军阀和 1)背景:反直系军阀之间的狗咬狗的。战争发生在福建、浙 江、江苏之间。
爱的三部曲:《超人》、《烦闷》、《悟》
——从“爱的哲学”到怀疑,转向 后期 阶级思想。
《分》

童话体小说,写两个 刚刚出生的小孩(教 授的儿子和屠夫的儿 子)的对话,揭露当 时阶级、贫富的差距 和对立。
许地山
概述:


笔名落华生。祖籍广东,生于台湾,文学 研究会成员。主要作品《命命鸟》、《缀 网劳蛛》、《玉官》、《春桃》、《商人 妇》等。作品多写缅甸、印度等异域生活, 充满了南国情趣,作品风格独特,卓然不 群,具有宗教情怀。 异域色彩、宗教氛围、爱情线索的交织融 合构成了许地山初期小说倾向于浪漫主义 三个主要因素。
六、“问题小说”的衰落

1922年后,世代推进,现实变化了, 热烈讨论人生问题的气氛已不复存 在。问题小说作家纷纷走出个人圈 子,面向广阔的社会生活,开始更 具体深入的反映社会人生。
叶 圣 陶
二、创作发展阶段:



1)初期问题小说主要以“爱”与“美”为题材, 回答严峻的社会问题,作品有《这也是一个人》 《阿凤》《韩晓的琴歌》 2)问题小说创作成熟后过渡到对小市民灰色人生 的表现,这是其小说创作的主要成就,如《饭》、 《潘先生在难中》 3)1925年在五卅惨案的冲击下看到了抗争的一 面,小说产生新的趋向,如《夜》、《抗争》、 《城中》、《倪焕之》
《命命鸟》
小说揭露封建婚姻制度的罪恶, 宣扬人生是苦,涅槃最乐的宗教 精神。
小说表现了宗教的慈爱、博爱 《缀网劳珠》 与道德、人性的冲突,表现了 顺其自然,与世无争的观点。
四、问题小说特点


时代气息和针对性强; 哲理性强; 对问题的探索肤浅,通常“只问病源,不 开药方”; 社会功利化追求所导致的观念化和抽象化 倾向。
二、分期:


文研会成立之前: 主要作家有鲁迅的《狂人日记》、《药》、《伤 逝》,罗家伦的《是爱情还是苦痛》,叶圣陶的 《这也是一个人》,冰心的《斯人独憔悴》、 《最后的安息》,胡适的《一个问题》等。 后:公开倡导文学“表现并且讨论一些有关人生 的一般问题”,问题小说的创作引向了高潮,形 成了一股问题小说的题材热。 主要作家有冰心、王统照、庐隐、许地山等。
三、问题探讨
作家们找到了解决社会问题的方法吗? 是什么方法?现实吗? 问题小说的特点是什么?

冰 心
(一)概述:


冰心,原名 , 1900年10月 5日出生于福州, 现代小说家、 散文家、诗人。代表作 《 》 ,诗集《 》、 《 》等。1999年2月28日 于北京逝世,享年 岁。 1919-1920年,被五四的惊 雷炸上文坛的的冰心,最早 以问题小说步入文坛,表现 了探究人生意义的热忱。 1919年在《晨报》上发表其 处女作《 》。
2)人物: 潘先生——小学校长 3)事件: 逃难
来写人物。
仓皇逃命 冒险回乡 洋房避难
作品截取了潘先生在逃难中的三个片断 4)结构:
2、思考、讨论: 潘先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善于把握时机
灵敏
有条理
有责 任心
潘先生
细致
顾家
有主见
有胆识
唯唯诺诺
卑琐自私
奴性
庸俗猥琐
怯懦麻木
甘心屈辱
潘先生
善于逢迎 苟安侥幸
临虚惊而失措, 暂苟安而又喜
精于计算 表里不一
衍生问题:
为什么对潘先生的评价有如此明显 的两极现象? 潘先生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潘先生:



从个人及家庭来看,潘先生细心、周到地对待自己 的妻子及儿女,可以算是一个好丈夫、好父亲。 但是,将他放置在社会这个大环境中时,潘先生便 显现出其唯唯诺诺、庸俗猥琐、甘心屈辱、苟安侥 幸而又表里不一的真面目。 他的灵魂是灰色的,他没有锐气、没有理想、安于 现状、满足于既得利益,是个不要人的尊严,没有 社会意识,卑怯的利已主义者的典型,是一个具有 奴性的市民式的知识分子。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一、概述

叶绍钧(1894-1988):字圣陶,江苏苏州人, 小说家、教育家,文学研究会发起人之一,早期 问题小说家。我国最早的童话作家之一。创办了 我国第一个新诗刊物《诗》,是新文学开创期最 早取得较高创作成就的作家之一。因其常年任教, 对学校和教员极其熟悉,故暴露旧中国教育界黑 暗的内幕,并透过教育界而把批评的矛头指向整 个旧社会,是叶绍钧教育小说的基调。作品有 《隔膜》、《火灾》、《线下》、《潘先生在难 中》、《倪焕之》(长篇小说,写于1928)。
记忆要点:




1、什么是五四时期文学研究会的“问题小 说”?其特点是什么? 2、把握冰心、许地山、叶绍钧等作家的基 本创作情况。 3、把握《潘先生在难中》的潘先生的人物 形象分析。 4、《潘先生在难中》的艺术特点。
(二)分期:
早期:
————批评 1、《两个家庭》 揭示旧社会、旧家 《斯人独憔悴》 —— 庭的不良状况 《秋风秋雨并愁煞人》 关注知识分子、人才问题 2、《去国》 —— 3《最后的安息》—— 同情下层劳动人民 《三儿》
变化:
————安抚:爱的哲学

《超人》 ——
提出了“人生究竟是什么” 的问题,信奉尼采“超人” 哲学的青年何彬,被禄儿 的行为所感动,在“母爱” 与童心的夹击下虔信“世 界上的母亲与母亲都是好 朋友,世界上的儿子与儿 子也都是好朋友,都是互 相牵连,不是互相遗弃 的。”(反超人)
二)原因:
1、五四理想精神在文学上的体现,是五四启蒙的 产物; 2、知识分子对社会现实人生严肃思考的结果; 3、借鉴欧洲、俄国表现社会人生为主的作品的结 果 (三方面借鉴:俄罗斯文学和东北欧文学; 挪威作家易卜生的问题剧; 印度作家泰戈尔的哲理小说)

三)内容:

“五四”时期的“问题小说”表现和思考的主 要是“一些有关人生的一般的问题”,核心 是人生的目的、意义、价值,与此密切相关 的是个性自由、恋爱婚姻、伦理道德、妇女 解放等社会问题,还有的作品涉及到了劳动 人民的疾苦、军阀混战带来的战祸,以及儿 童、教育、劳工问题等。因此,当时“问题 小说”的题材、主题相当广泛,透露出五四 时代特有的气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