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美术七年级下册 第三课 画家笔下的质感第1、2课时

合集下载

湖南湘版美术七年级下册 第3课《画家笔下的质感》第1课时

湖南湘版美术七年级下册 第3课《画家笔下的质感》第1课时

第3课画家笔下的质感第1课时教学内容:湘版美术教材七年级下册第3课画家笔下的质感教学目标:1.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了解绘画质感的形成原因,理解绘画中表达质感的方法。

2.了解和感受材料和质感美,让学生从不同材料的使用中获得体验的乐趣,并大胆地去创作和表现。

3.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运用材料表达质感的表现手法。

教学难点:能够利用不同的材料特征表达不同的质感。

教学过程:预习案:一、学生自主预习《画家笔下的质感》课文内容。

二、准备好疑问。

课堂活动案:一、导入新课:1.以学生的文具盒为例,说明你喜欢它的原因。

(材料和感受)2.活动一:教师选取四件物品(黑板擦、校服、窗户玻璃和黑板),请二位学生说明他们给你的感受。

二、讲授新课:1.问题:“你如何理解“质感”一词?”请学生回答。

质感是我们对某种物质的触觉或视觉感受,如布的柔软与钢的坚硬、瓷的光滑与陶的粗糙。

绘画中对不同材质运用不同的手法所表现出来的材质真实感,是画家笔下的质感。

学习质感、天然质感和人工质感的概念。

2.活动二:四件物品(玻璃碗、笔筒、紫砂杯和贝壳),请一位学生说明哪些属于天然质感,哪些属于人工质感。

三、感受质感:1.不同的材料给人的质感不同。

欣赏六组图片(柔软与坚硬)、(透明与浑浊)、(光滑与粗糙)、(干枯与润泽)、(粗壮与细小)、(寒冷与炎热)。

3.小结:当我们沉醉在大自然给予的美景时,心中可能会有一种非常强烈的愿望,那就是想用手中的笔把它画下来,留下永恒的记忆。

你是否很想知道怎样来表现物体的质感呢?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吧!4.表现质感的方法:(结合图片来分析)第一、色彩表现。

欣赏水彩画、水粉画和油画作品,同时介绍它们的不同特点。

第二、明暗、线条。

素描作品欣赏,体会由明暗和线条带来的真实感。

第三、运用材料。

第四、领悟材料美:1.欣赏油画《根》,(黄土高原的雄厚与苍茫)。

思考:①这幅作品主要描绘了哪些内容?②说说高原地表的质感。

③作品表达的什么样的主题。

初中美术《画家笔下的质感1》优质教学课件

初中美术《画家笔下的质感1》优质教学课件
要求:
1 、构图合理、饱满。 2 、大胆运用喜欢的工具和线条
笔 触表现物品的质感。 3 、主题突出,作品有感染力。
作 业 展评
●自 评 建 议 : 描述你观察的物体的质感? 你是如何用线条笔触表现的? 你自认为优点和不足在哪里?
●互 评 建 议 : 1 、构图是否合理、饱满。 2、外形结构和线条笔触是否生动的表现 出物体的质感。 3 、作品是否有感染力
画家笔下的质 感
《美术》湘版 七年级下册
质1 、感摸:一指触摸觉、或猜视觉一对猜不同:物触质觉
( 包的2?感如括、受固天看然态一质、 感液 看态和、、人气工态说)质特一感质说。的:感 觉视。觉 感 受?
清晨的露珠 嫩绿的小 草
细古光透腻老滑明蓬朴光纯腻实净滑蓬老的柔松朴玻软实璃柔 的的软皮的石松丝的石的绸屋皮的毛丝绸
原因: •1 、轮廓线(直与曲) •2 、转折过渡的结构线(尖锐与平缓)
用线条表现质感
线条的变化非常丰富,可以通过不同的工具、不同的 笔触、不同的线条组织排列将软硬、粗细、光涩的不同 质感表现出来。
形状、纹理、明 暗
教师示 范
品 学
Th 作
作业要求
作业:
细心观察写生物品的形状、纹理、明 暗 等特点,用线条表现其质感之美, 可添 加附属物表达特定的情感。
画了什么→有何特点→联想到什么→表达了什么主题
2016 年 约奥运会中国女排夺


《冠军的诞生》
油画 杨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坚
欣赏领悟:
视频中画家表现了哪些物象的 质感?她是如何表现的?
分析探究:
我们怎样线条表现质感?
尝试:
用线条表现
云朵、栅栏、刺猬

湘美版七年级美术下册 《画家笔下的质感》教学课件

湘美版七年级美术下册  《画家笔下的质感》教学课件

作品欣赏
油画风景画
作品欣赏
油画风景画
作品欣赏
中国画
作品欣赏
看了这么多美术作品,大家是不是也想试试呢?那 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下如何在作品中表达质感吧!
3
新课讲授
新课讲授
在日常生活和旅行中有哪些质感给自己留下了深刻印象?
树木年轮的质感
土地干涸的质感
新课讲授
什么是质感?
顾名思义,指表面的纹理、构造组织真实 表现质地引起的审美感受。
拓展延伸
还可以增加颜色的纯度, 使画面的色相饱和度增 加,提高金属质感。
谢谢观看
开国大典 油画 1953年 董希文
新课讲授
浓厚的油彩,精微而细腻的笔触,塑造了一个普通农民形象。
深沉的皱纹,大粒的汗珠,刻画了父亲 辛苦的劳作的形象,突出了作品主题。
父亲 油画 1980年 罗中立
新课讲授
老人黝黑的脸与鼻 子,与整个金黄色形 成明暗对比。
捧着花瓷水碗的双手的部 分刻画细致,破碎的碗和 裂口的表现父亲辛勤劳 动,生活艰苦的现状。
画家笔下的质感是指绘画中对不同材质运 用不同的手法所表现出来的材料真实感
新课讲授
那画家在作品中是如何传达质感的,运用什么方 法呢?我们一起分析一下几个作品吧!
新课讲授
为了增强地毯的质 感,在颜料中掺上锯 木的木屑和沙子,增 强了地毯的质感。增 加画面真实感。
强调色彩的单纯和对 比。画面热烈而明 快,增强了画面欢庆 氛围。
如果改变画中排球的质感,作品给你的感受也会发生变 化,作品原有的意义也会改变。
新课讲授
如何表现物体的质感
用形状表现质感
质感不同的物体形态变化是不同的, 注意观察物体的形态,尤其是转折的 地方,硬或软,薄或厚,可以通过细 心地描画轮廓与结构形态表现出来。

湘美版初中美术七年级下册第3课画家笔下的质感教案设计(1)

湘美版初中美术七年级下册第3课画家笔下的质感教案设计(1)

湘美版初中美术七年级下册第3课画家笔下的质感教案设计(1)美术七年级下册第3课《画家笔下的质感》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本课是湘教版美术教材七年级下册第3课《画家笔下的质感》这⼀课的内容,它是以“造型·表现”为主,结合作品欣赏与评述的综合课型。

该课提出的是美术知识中的⼀个重要⽅⾯——“质感”。

通过这⼀课的学习,让七年级的学⽣了解质感,学习画出质感的⼏种⽅法。

初步了解质感在绘画中的重要意义,学⽣们在欣赏和动⼿尝试中感受各种材质的⾃然特质。

教学对象分析:本课教学的对象是七年级学⽣。

他们对“质感”是陌⽣的,但对材质的⾃然纹理是⽐较熟悉的,因为他们都是来⾃农村的孩⼦,特别对⾃然材料感受很深。

他们只是不知道对这种物质的触觉或视觉感受就叫“质感”,也不清楚质感在美术作品中的⼴泛运⽤,更不知道如何去表现质感。

这需要教师使⽤正确的教学⽅法进⾏引导,更直观的进⾏实物效果展⽰,尽量使⽤多媒体去分析画家作品中的质感,讨论质感的运⽤,展⽰材质实物图⽚,增强视觉感受。

教学课时:2课时第⼀课时教学⽬标:知识⽬标:了解质感,学习⽤形状去表现质感。

过程⽬标:通过欣赏与观察,了解质感。

通过观察与练习表现⽅式,体会质感的表现。

情感⽬标:感受材质本⾝的美,学习细⼼观察⽣活中的材料纹理,感受质感之美。

进⼀步提⾼观察能⼒及培养对⽣活的热爱。

教学重点:了解质感,学习⽤形状去表现质感。

教学难点:感受材料中的质感,理解作品中质感的表现。

教学⽅法:欣赏、评述、练习表现、讨论交流。

教具:课本、教学课件、实物材料(⽯头、树⽪、⽻⽑、棉布等)。

学具:课本、铅笔、橡⽪、绘图纸张。

教学过程:⼀、导⼊新课欣赏作品《根》,同时播放歌曲“黄⼟⾼坡”,画家对黄⼟地地表质感的细腻刻画,增强了作品的感染⼒,牵引着观赏者的思绪。

(板书:画家笔下的质感)⼆、共同学习新课1)何为质感教师提问:刚刚看了《根》这张画,黄⼟地感觉很强烈,那么什么是质感?质感是我们对某种物质的触觉或视觉感受,如布的柔软与钢的坚硬、瓷的光滑与陶的粗糙。

第3课画家笔下的质感第1课时用形状表现质感(课件

第3课画家笔下的质感第1课时用形状表现质感(课件
兴仁市第六中学
授课者:贾老师
《美术》七年级下册(湘教版)教学课件
第3课 画家笔下的质感
第1课时 用形状表现质感
导入新课
讲授新课
小试牛刀 展示、小结
新课导入
自主学习活动:
请大家同学观看以下不同物体,说说
图片中物体是什么质感,给你什么感受。
质感 轻巧、柔软
感受 飘逸、柔美
质感:
坚硬、粗糙
感受:
顽强、坚毅
作品二《任弼时》 油画 邵增虎
1.画家画了些什么? 2.这些物体有什么 特点? 3.画家所表达的情 感主题是什么? 4.是怎样表现这一 主题的?
茅草屋,石头地,洗得发白、满是褶皱的军 装画家运用不同的技术手法,真实地表现了各 种物质不《同任弼的时》质油感画 ,邵增表虎现了革命战争中环境的 艰苦,突出刻画了依然保持着理想的革命形象。
让观看者深切地感到一个冠军的诞生需要
付出怎样的艰辛,从而表达了对冠军的敬
意。
《冠军的诞生》 油画 杨志坚
五、动手实践:
仿照《冠军的诞生》,选 择自己喜欢的主题,用草图的形 式绘制能体现质感的形象,并谈 谈自己的想法。 (注:可以用文字详细说明)
谢谢观赏
如此强调质感的表现,目的是什么?
为了增强作品的艺术感染力,更好 地表达作品的情感主题。
三、自主学习活动:
要求:从绘画内容、绘画工具、材 料、具体细节怎么表现等方面来讲。
画面中排球表面剥落、损坏、漏气变
形……画家通过大量破损排球特定的质感,
质感:
感受:
光泽、柔软、 华丽、典雅
细腻
质感:
柔软、蓬松
感受:
温暖、舒适
质感:
透明、反光强
感受:

七年级美术下册 第3课 画家笔下的质感教学设计1 湘美版

七年级美术下册 第3课 画家笔下的质感教学设计1 湘美版

第3课画家笔下的质感1教学目标1.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了解绘画质感的形成原因,理解绘画中表达质感的方法2.了解和感受材料和质感美,让学生从不同材料的使用中获得体验的乐趣,并大胆地去创作和表现。

3.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合作意识。

2学情分析学生已经掌握了一些基本的表现手法。

3重点难点重点:运用材料表达质感的表现手法。

难点:能够利用不同的材料特征表达不同的质感。

4教学过程活动1【导入】组织教学上周尝试了质感的表达,同学们的整体画面效果还不错。

下面选取了几个同学的作业,我们共同来点评一下。

活动2【讲授】新授1.提出问题:下一步我们要追求什么样的画面效果?2.作品欣赏:《高原人》摄影赵志强《雪山下的篝火》水彩傅啓中《钢水.汗水》油画广廷渤3.分组讨论:通过我们的作业和这些作品的比较,找出我们的画存在的不足之处在哪里?我们的画面和这些作品的差别在哪里?4. 讨论的结果:我们的画面深入刻画的程度不够,画面的空间感、物体的体积感都没表现充分,物体的质感表达不明确,形体塑造缺乏表现力。

使画面显得粗糙,不够精致。

活动3【练习】提出要求1.下一步我们就要在深入刻画上下功夫,要非常明确地交待出物体的质感、真实感2.要想表现物体的质感,首先我们要对物体的质感特征有所认识,我把我们常用静物分成以下几个类型:a.器物类b.透明物体C..瓜果、蔬菜类d.衬布3.下面我会结合图片逐个对这四类物品的质感特征进行详细的讲解。

a.器物类:通过陶器和瓷器的图片的展示,分析比较出它们不同的质感特点。

表面结实无明显光泽的物体。

如未漆的木器、石膏制品、粗陶、陈旧铁器等。

陶器、陈旧铁器这种表面结实无明显光泽这类制品的特点:这类物品形体转折清晰,受光、背光、明暗交界线、反光等层次清楚,固有色明显,其色彩关系和素描关系主要受光源色和大环境色的反射影像,而较少受周围小局部物体的折射、反射影响。

瓷器、金属性制品这种表面光洁有较强光泽的物体的特点:这类物体表面光洁,折射强,周围环境和物体的形和色,都会在这些物体表面形成反射成像。

七年级美术下册 第3课 画家笔下的质感教案1 湘美版

七年级美术下册 第3课 画家笔下的质感教案1 湘美版
2、通过明暗对比表现质感。
3、通过暗部反光部分表现质感。
4、通过高光表现质感。
学生思考。
提高观察能力。
15
四、小结。
交流。
强调要点。
3
第3课画家笔下的质感教案
第二课时
一、谈话复习导入。
充分交流。
不同物体的质感表现方法各是什么?
学生回答。
温故知新。
5
二、尝试练习。
适当指导。
1、不同的线条表现不同的质感。
合作交流、
全面提高。
两大类不同质感的静物:用不同材质制作的物体光滑度、厚度、硬度、透明度不同,表现着不同质感。
1、粗质感的静物:
如:陶土器(砖头、陶罐),竹木制品,粗织纤维(呢、麻、牛仔……),以及一些表面粗糙的物体(核桃等)。
特点:质地较粗,表面反射光线能力不很强,受环境的影响也不明显。
2、细质感的静物:
如:上釉瓷器,金属器皿(不锈钢制品),玻璃制品,表面光滑的蔬果(苹果西红柿等),石膏制品,皮革,棉布,绸布等。
特点:质地细腻,表面光滑,受光源及环境的影响。
学生欣赏不同质感的图片,谈感受。
提高观察能力及表达能力。
25
三、深入探究。
品味、提高。
不同质感静物的表现要点:
1、通过粗细质感静物对比表现质感。
教学过程
合作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
意图
时间分配
第一课时
一、讲评导入。
交流。
展示学生上节课的习作,讲评,及时表扬。
1、什么是质感?
质感是物体具有的特质,质感体验是人的感官经验的积累。
2、绘画中质感的表现:
通过不同的表现手段,再现其特质,使其符合人们的感觉。

湘教版七年级下册美术第3课《画家笔下的质感》说课稿

湘教版七年级下册美术第3课《画家笔下的质感》说课稿

第3课《画家笔下的质感》说课稿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湘版美术七年级下册第三课《画家笔下的质感》,下面,我将从五个方面对本课题进行阐述和分析:分别是说教材,说学情,说教法学法,说教学目标,说重点难点,说教学过程。

说教材本课是“造型·表现”的课,主要引导学生了解关注材质的意识,体验质感表现与情感主题表达之间的内在关系;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激发学生关注生活中的美。

在教学中培养学生对于质感的关注,学会用简练的美术技法去表现一定的质感。

说学情:七年级的学生对生活中事物的材质有一定的接触,但是只存在在于感性的认知。

因此教学时我从学生熟知的事物入手,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关注生活中的美的意识。

用简单的方法去表现材料的质感。

说教学目标我将教学目标分为了以下三个方面:一是知识与技能维度的目标,了解质感这一视觉语言与主题表现的关系,尝试其简单的方法去表现质感;2.过程与方法维度的目标,通过图片欣赏,提升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综合运用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难度的目标,培养学生关注材质的意识,体验质感表现与情感主题表达之间的内在关系;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激起环保意识,形成吃苦耐劳的优良品质。

说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本节课教学的重点是让学生感受不同材质质感的差异;主要介绍素描静物与趣味素描中质感的表现;体验质感表现对美术作品表达主题的作用。

教学的难点是怎样用质感表现有效的情感主题。

说教法学法采用自我探究、联想、分析、体验相结合的教学方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运用多媒体展示,优化课堂教学,激发学生兴趣,提高教学效率。

在学法上要求学生善于结合生活联想感受,勤于思考,勇于展示自我。

利用多媒体、视频等网络技术辅助教学,通过多媒体展示学生的作业和优秀作品,让学生直观比较出自己的作业和这些作品的差距,看到自身的不足,引起反思,学生就会对老师讲解的内容集中注意力,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讲授课程内容过程中,让学生结合老师的讲和自己的看,达到分析、比较、认识物体质感特点的目的。

七年级美术下册 第3课《画家笔下的质感》教案1 湘美版

七年级美术下册 第3课《画家笔下的质感》教案1 湘美版

第3课《画家笔下的质感》1教学目标1、了解质感及画家笔下的质感的概念及分类;2、可以简单分析作品质感表现方法;3、尝试用不同线条描绘物品,以及不同技法表现质感。

2学情分析学生整体绘画水平不强,难以理解质感的表现方法,第一课时将尝试不同的线条带给我们的感受及不同技法表现出来的质感。

3重点难点教学重点:1、质感概念及分类;2、理解画家如何表现质感。

教学难点:如何用不同的方法表现质感4教学过程4.1 第一学时4.1.1教学活动活动1【导入】画家笔下的质感教学过程教学过程合作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时间分配游戏导入1、游戏猜一猜2、请你连一连1、为学生提供游戏道具2、引入课题1、参加活动2、思考问题1、相互认识2、调节气氛、引入主题2学习内容(一)概念学习1、质感2、画家笔下的质感1、提问质感2、留下悬念:画家笔下的质感1、举例质感相差较大的物品2、掌握质感概念引出质感分类2学习:质感分类出示不同图片根据图片体会粗、细(人工、天然)质感分类引出如何用线条表现不同质感学习内容(二)如何用线简单线条表示不同质感出示:刚、柔、光滑、粗糙、轻、重尝试画不同质感的线条让学生了解线条对表示质感重要作用18赏析《根》出示图片尝试赏析师生画羽毛师演示、出示范画学生尝试创作交流1、学生作品展示教师简评学生互评让学生懂得这个世界的“画笔”很多152、其他质感创作出示其他不同质感事例学生动手实践3、画家笔下的质感概念学习用自己的话说什么是画家笔下的质感从内心里理解这个概念,不死记硬背4、不同质感在生活中的应用出示图片学生欣赏课外拓展本课小结天然质感、人工质感,粗质感、细质感相互结合使用,会让我们的生活更加美好,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生活和学习中么,能用手中的画笔在你的人生之路上绘出更多美丽的、不同的质感,让你的人生更加完美无缺。

3板书画家笔下的质感一、质感:二、画家笔下的质感三、质感分类:第一类分法:人工质感、天然质感第二类分法:粗质感、细质感。

7下画家笔下的质感(第二课时)

7下画家笔下的质感(第二课时)
个别展示。
展示劳动成果。
5
板书设计
3、画家笔下的质感
质感:线条、笔触
教学后记
浏阳市中、小学教师统一备课纸(NO)
科目
美术
年级

班级
授课时间
年月日
课题
画家笔下的质感(第二课时)
节次
“三维”目标(含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通过质感的表现,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表现能力,创造能力。
2、学习不同质感的基本表现方法。
观察——表达——尝试——表现。
教材分析(含重点、难点、关键点)
温故知新。
5
二、尝试练习。
适当指导。
1、 不同的线条表现不同的质感。
2、 不同的笔触表现不同的质感。
学生小组练习。
品味线条的魅力。
10
三、能力提高。
及时启发、点拨。
小组合作,尝试运用学到的知识、技能,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现自己感兴趣的主题,重点表现出质感。
学生小组练画。
学以致用,大胆创造。
25
四、展示作业。
每小组选出一位同学展示作业,教师适当点评。
重点:灵活运用线条表现物体的质感。
难点:准确而恰当的表现物体的质感。
教法提示
示范、讲授
教具准备
含课件、电教手段等
教具:铅笔、橡皮,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设计(含作业安排)
教学过程
合作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
意图
二次备课与时间分配
第二课时
一、谈话复习导入。
充分交流。
不同物体的质感表现方法各是什么?
学生回答。

七年级美术《画家笔下的质感》精品说课稿

七年级美术《画家笔下的质感》精品说课稿

《画家笔下的质感》说课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画家笔下的质感》,下面我将从教材、学情、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方学法、教学过程、等几个方面对这堂课的教学设计进行讲述。

说教材本课是湘教版七年级美术下册的第3课,是“造型﹑表现”的第一课时,是在学生了解关注材质的意识,体验肌理、质感表现与情感主题表达之间的内在关系;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本课属于造型与表现类课程,是学生进入初中以来初次涉及到的内容,所以本课的教学中培养学生对于质感的兴趣是一个关键。

并直接为下节课的学习奠定基础。

说学情:七年级的学生在小学的美术课堂中已经对线条有了初步的学习,在此我就采用体验中已有的知识,在欣赏、交流与尝试中学习新知,从而为体现手绘线条的艺术表达奠定了知识基础。

不过在此我会通过学生的具体感受,激发他们的想象力,结合学生较好的接受能力来弥补学生抽象能力不足的问题,从而更好的感受手绘线条的创造与表达。

说教学目标教学的目的是通过游戏、思考、分析,使学生学会对美术作品的欣赏及表现方法,进而培养学生欣赏美、发现美、创造美的能力。

根据初中学生心理、智力发展水平以及当前美术教学的实际情况,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为:(1)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了解绘画质感的形成原因,理解绘画中表达质感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通过对各种美术媒材、技巧和创作过程的探索及实验,发展艺术感知能力和造型表现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的爱国精神及创新能力。

说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运用材料表达质感的表现手法。

教学难点:能够利用不同的材料特征表达不同的质感。

说教法我认为教学中教师只作为学生主动建构知识的促进者,而不是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

本课的教学过程主要强调师生的互动,在课堂教学中我主要起到引导者的作用,学生是课堂的主体,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让学生观察、探究、创造,以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知识的能力,让学生保持高度的探索欲、尝试欲,并通过实际的操作,让学生更多地体验一种成就感,进一步激发他们强烈的创造欲望。

七年级美术下册 第3课 画家笔下的质感教案2 湘美版

七年级美术下册 第3课 画家笔下的质感教案2 湘美版

第三课画家笔下的质感教学目标:1.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了解绘画质感的形成原因,理解绘画中表达质感的方法。

2.了解和感受材料和质感美,让学生从不同材料的使用中获得体验的乐趣,并大胆地去创作和表现。

3.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合作意识。

教材重难点:重点:运用材料表达质感的表现手法。

难点:能够利用不同的材料特征表达不同的质感。

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第1课时一、组织课堂教学(目测学生工具准备情况)二、导入新课:1.以学生的文具盒为例,说明你喜欢它的原因。

(材料和感受)2.活动一:教师选取四件物品(黑板擦、校服、窗户玻璃和黑板),请二位学生说明他们给你的感受。

三、讲授新课:1.问题:“你如何理解“质感”一词?”请学生回答。

质感是我们对某种物质的触觉或视觉感受,如布的柔软与钢的坚硬、瓷的光滑与陶的粗糙。

绘画中对不同材质运用不同的手法所表现出来的材质真实感,是画家笔下的质感。

学习质感、天然质感和人工质感的概念。

2.活动二:四件物品(玻璃碗、笔筒、紫砂杯和贝壳),请一位学生说明哪些属于天然质感,哪些属于人工质感。

四、感受质感:1.不同的材料给人的质感不同。

欣赏六组图片(柔软与坚硬)、(透明与浑浊)、(光滑与粗糙)、(干枯与润泽)、(粗壮与细小)、(寒冷与炎热)。

小结:当我们沉醉在大自然给予的美景时,心中可能会有一种非常强烈的愿望,那就是想用手中的笔把它画下来,留下永恒的记忆。

你是否很想知道怎样来表现物体的质感呢?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吧!2.表现质感的方法:(结合图片来分析)第一、色彩表现。

欣赏水彩画、水粉画和油画作品,同时介绍它们的不同特点。

第二、明暗、线条。

素描作品欣赏,体会由明暗和线条带来的真实感。

第三、运用材料。

五、领悟材料美:1.欣赏油画《根》,(黄土高原的雄厚与苍茫)。

2.欣赏邵增虎的油画作品《任弼时》,(茅草屋、石头地、发白的军装等)。

3.欣赏杨志坚油画作品《冠军的诞生》,体验质感的描述与表现。

4.欣赏素描作品《手套》,体验材质的表达。

湖南湘版美术七年级下册 第3课《画家笔下的质感》第2课时

湖南湘版美术七年级下册 第3课《画家笔下的质感》第2课时

七年级下册《画家笔下的质感》第2课时【教学内容】湘版美术教材七年级下册第3课《画家笔下的质感》【教学目标】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关注材质的意识,体验肌理、质感表现与情感主题表达之间的内在关系;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知识目标:了解肌理与质感这一视觉语言体系,尝试其简单的制作方法能力目标:观察能力、分析能力、综合运用能力的提高。

【课型】新课【教学重点】运用材料表达质感的表现手法。

【教学难点】能够利用不同的材料特征表达不同的质感。

【教学用具】学习用具,生活物品等教学过程设计:【目标导学】(一)新课导入上周尝试了质感的表达,同学们的整体画面效果还不错。

下面选取了几个同学的作业,我们共同来点评一下。

这个环节会讲到同学画面的表现方法,所以会问到一个问题。

请同学们思考这么一个问题:质感的表达方法有几种?常用的表现方法有哪几种?答案:用形状表现质感、用线条表现质感,用色彩表现质感。

【自主学习】(二)学习新课:1.提出问题:下一步我们要追求什么样的画面效果?作品欣赏:《高原人》摄影赵志强《雪山下的篝火》水彩傅啓中《钢水.汗水》油画广廷渤【合作交流】分组讨论:通过我们的作业和这些作品的比较,找出我们的画存在的不足之处在哪里?我们的画面和这些作品的差别在哪里?讨论的结果:我们的画面深入刻画的程度不够,画面的空间感、物体的体积感都没表现充分,物体的质感表达不明确,形体塑造缺乏表现力。

使画面显得粗糙,不够精致。

2.提出要求:下一步我们就要在深入刻画上下功夫,要非常明确地交待出物体的质感、真实感。

要想表现物体的质感,首先我们要对物体的质感特征有所认识,我把我们常用静物分成以下几个类型:a.器物类b.透明物体c.瓜果、蔬菜类d.衬布【合作探究】3.下面我们会结合图片逐个对这四类物品的质感特征进行探究。

a.器物类:通过陶器和瓷器的图片的展示,分析比较出它们不同的质感特点。

表面结实无明显光泽的物体。

如未漆的木器、石膏制品、粗陶、陈旧铁器等。

湘教版美术七年级下册 第三课 画家笔下的质感第1、2课时

湘教版美术七年级下册 第三课  画家笔下的质感第1、2课时

七年级第三课画家笔下的质感第一课时教学目标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关注材质的意识,体验肌理、质感表现与情感主题表达之间的内在关系;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知识目标:了解肌理与质感这一视觉语言体系,尝试其简单的制作方法能力目标:观察能力、分析能力、综合运用能力的提高教学重点感受不同材质的肌理和质感的差异;肌理和质感简单的制作方法;肌理、质感表现对美术作品表达主题的作用。

教学难点体验肌理、质感的表现与情感主题表达之间的内在关系。

教学过程一、探究阶段(媒体展示图片)(一)观察比较观察比较一:牛仔——皮毛——丝绸观察比较二:玻璃——岩石——不锈钢(二)交流感受物体肌理、质感感受牛仔——粗糙、无光泽、厚重、不光滑粗犷、奔放皮毛——蓬松、有光泽、柔软、光滑温暖、高贵丝绸——细腻、有光泽、柔软、光滑华丽、典雅玻璃——坚硬、透明、光滑、能反光晶莹、纯净岩石——坚硬、不透明、粗糙、无光泽朴实、原始不锈钢——紧密、不透明、光滑、能反光冰冷、现代(三)基本概念肌理:指材料表面的纹理、构造组织给人的触觉质感和视觉质感。

肌理有天然和人工之分,有视觉肌理和触觉肌理之分。

质感:视觉肌理一般被称为质感。

二、发展阶段(一)《根》提问:这幅画表现的是什么内容?作品通过刻画苍莽雄浑的黄土高坡——中华文明的摇篮,画家对黄土地地表质感的细腻刻画,增强了作品的感染力,牵引着观赏者的思绪。

以极端的写实手法、精致入微的形象给人以强大的视觉冲击力,使人联想到老人沧桑的脸,又似裸露的大树之根。

这沧桑的风貌不禁让人联想到千百年来生息相关的我们的祖先,以及他们历经的无数苦难和艰辛,从而感受到黄土之下,我们深潜而密布的文化血脉。

(二)《钢水·汗水》把作者体验到的炼钢工人以苦为乐的高尚情操、忘我的劳动精神,以及火一样的热情,钢铁般的意志,排山倒海的力量等准确、形象地描写出来,作品采用了极度写实的绘画造型语言,以富于感染力的细节描写,体现在画面上,感动了千千万万读者的心,引起了极大的反响。

初中美术_第3课 画家笔下的质感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初中美术_第3课 画家笔下的质感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七年级美术下册第3课《画家笔下的质感》教学设计学习目标:1.能够理解并形象的描述物体表面质感给予的触觉感受和视觉感受。

2.能够运用绘画手段表现出几种不同物品的质感。

3.关注生活中的景物,不断发现和感受质感之美。

学习重点:学习几种质感的表现方法并尝试表现物品的质感。

学习难点:体验质感的表现与情感主题表达之间的内在关系。

学习领域:造型·表现(包含欣赏·评述)课时:1课时学习过程:一、导入新课1.(课件出示图片)同学们,画面上的物品是什么材质的?你是怎么看出来的?教师结合学生的回答小结并板书—质感2.对于“质感”一词你们是怎么理解的?(生答)课件出示“质感”的概念,加深学生对质感一词的理解。

3.学生在组长的带领下仔细观察、触摸桌子上的三种物质,比较它们的质感和感受有什么不同,完成手中表格的填写,时间2分钟,计时开始!(播放音乐)。

小组汇报,教师小结:看来同学们通过认真的观察、触摸和思考,已经对这三种物质的质感有了比较清晰的认识。

4.(课件播放图片)其实无论在大自然还是生活中,不管是固态的、液态的或者是气态的物质都有它们独特的质感。

我们的画家更是从不同物质的质感中获得独特的感受,借助物质的质感表达创作的主题。

这节课就让我们一同走进第3课,共同学习感受画家笔下的质感。

板书—画家笔下的(质感)。

二、探究学习1.欣赏画家笔下的质感(1)瞿亚申、贺大田的油画《根》(课件出示)。

描绘了我们中华文明的摇篮—苍茫雄浑的黄土高原。

结合课前预习,谁来说说画家是通过什么样的方法来增强作品的感染力的?(画家在表现体积和明暗关系的基础上对黄土地地表纹理进行了细腻的刻画,使画面表现出了逼真的质感,以此来增强作品的感染力。

)满目黄土的高原上沟壑纵横,一如老人沧桑的脸,又似裸露的大树之根。

这苍凉的风貌让你联想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这沧桑的风貌不禁让人联想到千百年来在这里生活、歌唱、哭泣的我们的祖先,以及他们经历的无数苦难和艰辛,从而感受到黄土之下,我们深潜而密布的文化血脉。

初中美术_第3课 画家笔下的质感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初中美术_第3课 画家笔下的质感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教学设计第3课画家笔下的质感教学领域:造型.表现课时:第1课时执教教师: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质感的不同及表现不同质感的手法、方法。

2、过程与方法:观察—表达—尝试—表现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关注生活中不同质地物体的美感,培养学生关注生活、发现生活之美。

教学重点:认识质感及表现方法的不同,能运用不同方法表现质感。

教学难点:用恰当的方法表现不同质感。

教学准备:铅笔、橡皮及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教学导入:(时间:2分钟)(课前先让学生预习课本14至16页,19页。

思考:什么是质感?质感的分类。

)师:今天我们学习第3课《画家笔下的质感》。

板书:画家笔下的质感师:同学们先触摸一下自己的校服和面前的课桌然后说说自己的感受,感受一样吗?学生:校服:轻巧、柔软课桌:光滑、坚硬(设计意图:通过观察与比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师导入:什么是质感?质感是我们对某种物质的触觉或视觉感受。

如布的柔软与钢的坚硬、瓷的光滑与陶的粗糙。

(多媒体展示图片)并引出质感的分类:天然质感和人工质感。

二、观察比较:(感受质感,认识质感肌理)(时间:3分钟)师:展示几幅图片:欣赏日常生活或旅行中看到的质感反差较大的几组物质,看看它们的质感怎样?给你什么感受?学生:学生欣赏不同质感的图片,谈感受。

提高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

师:总结(展示总结图片)三、初试锋芒:探究分析,质感的表现,用线条和笔触表现羽毛和石头的质感。

(时间:3分钟)师:同学们,我们现在了解了物体的质感及感受,那么我们如何来表现物体的质感呢?同学们抬头看屏幕,我们用线条和笔触来表现物体的质感。

(展示线条和笔触图片)师:不同的线条和笔触表现出来的质感也是不同的。

同学们观察一下羽毛用什么线条来画呢?生:光滑的,轻的柔软的。

(石头:硬的、重的线条)动手小实践:展示羽毛和石头图片,让学生动手简单的画一画。

找两个同学到黑板上(或展示板上)画一画。

师在小组间来回指导学生。

【中小学资料】七年级美术下册 第3课《画家笔下的质感》教案1 湘美版

【中小学资料】七年级美术下册 第3课《画家笔下的质感》教案1 湘美版

第3课《画家笔下的质感》1教学目标1、了解质感及画家笔下的质感的概念及分类;2、可以简单分析作品质感表现方法;3、尝试用不同线条描绘物品,以及不同技法表现质感。

2学情分析学生整体绘画水平不强,难以理解质感的表现方法,第一课时将尝试不同的线条带给我们的感受及不同技法表现出来的质感。

3重点难点教学重点:1、质感概念及分类;2、理解画家如何表现质感。

教学难点:如何用不同的方法表现质感4教学过程4.1 第一学时4.1.1教学活动活动1【导入】画家笔下的质感教学过程教学过程合作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时间分配游戏导入1、游戏猜一猜2、请你连一连1、为学生提供游戏道具2、引入课题1、参加活动2、思考问题1、相互认识2、调节气氛、引入主题2学习内容(一)概念学习1、质感2、画家笔下的质感1、提问质感2、留下悬念:画家笔下的质感1、举例质感相差较大的物品2、掌握质感概念引出质感分类2学习:质感分类出示不同图片根据图片体会粗、细(人工、天然)质感分类引出如何用线条表现不同质感学习内容(二)如何用线简单线条表示不同质感出示:刚、柔、光滑、粗糙、轻、重尝试画不同质感的线条让学生了解线条对表示质感重要作用18赏析《根》出示图片尝试赏析师生画羽毛师演示、出示范画学生尝试创作交流1、学生作品展示教师简评学生互评让学生懂得这个世界的“画笔”很多152、其他质感创作出示其他不同质感事例学生动手实践3、画家笔下的质感概念学习用自己的话说什么是画家笔下的质感从内心里理解这个概念,不死记硬背4、不同质感在生活中的应用出示图片学生欣赏课外拓展本课小结天然质感、人工质感,粗质感、细质感相互结合使用,会让我们的生活更加美好,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生活和学习中么,能用手中的画笔在你的人生之路上绘出更多美丽的、不同的质感,让你的人生更加完美无缺。

3板书画家笔下的质感一、质感:二、画家笔下的质感三、质感分类:第一类分法:人工质感、天然质感第二类分法:粗质感、细质感。

美术教案《画家笔下的质感》讲课教案

美术教案《画家笔下的质感》讲课教案

美术教案《画家笔下的质感》讲课教案湘教新版七年级下册美术教案课题:《画家笔下的质感》一、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通过欣赏优秀作品,启发学生的艺术感,通过对常用静物质感特点的归纳分析,让同学们深入认识客观事物的质感特点,掌握塑造物体质感的色彩规律和表现技法。

(二)能力目标:培养正确的观察方法,掌握色彩写生的基本规律,加强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提升观察生活、感受生活的能力。

(三)德育渗透:通过优秀作品欣赏,提高学生的审美修养,提高学习兴趣,从而培养学生善于观察生活、感受生活的习惯,用手中的画笔描绘生活、讴歌生活。

(四)教学重点:掌握正确的观察方法,认识理解客观事物的质感特征,掌握常用静物质感的表现方法。

(五)教学难点:水粉常用静物写生中质感的表现要领及物体的塑造方法。

二、设计评价(一)利用多媒体、视频等网络技术辅助教学,通过多媒体展示学生的作业和优秀作品,让学生直观比较出自己的作业和这些作品的差距,看到自身的不足,引起反思,学生就会对老师讲解的内容集中注意力,抓住这一刻立即导入本节课的授课内容,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讲授课程内容过程中配以实物照片和写生效果,让学生结合老师的讲和自己的看,达到分析、比较、认识物体质感特点的目的。

这个环节让学生积极参与进来,主动找规律,主动分析认识物体的质感特点。

(三)本节课采用比较分析法、分组讨论法、实物与图片展示法等多种方式展开教学,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发挥学生学习主体的能动性。

三、教学过程组织教学,清点人数。

上周开始进行静物色彩写生,同学们的整体画面效果还不错。

下面选取了几个同学的作业,我们共同来点评一下。

作业点评:高平平、郭晓杭、张炎、于盼盼、周慧婷、姜婵等的作业。

这个环节会讲到同学画面的表现方法,所以会问到一个问题。

2分钟请同学们思考这么一个问题:水粉画常用的表现方法有哪几种?(1分钟)答案:干画法、湿画法,薄画法、厚画法。

通过作业能看出,我们同学掌握了水粉画常用的表现方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年级
第三课 画家笔下的质感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关注材质的意识,体验肌理、质感表现与情感主题
表达之间的内在关系;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知识目标:了解肌理与质感这一视觉语言体系,尝试其简单的制作方法
能力目标:观察能力、分析能力、综合运用能力的提高
教学重点
感受不同材质的肌理和质感的差异;肌理和质感简单的制作方法;肌
理、质感表现对美术作品表达主题的作用。
教学难点
体验肌理、质感的表现与情感主题表达之间的内在关系。
教学过程
一、探究阶段(媒体展示图片)
(一)观察比较
观察比较一:牛 仔 —— 皮 毛 —— 丝绸
观察比较二:玻 璃 —— 岩 石 —— 不锈钢
(二)交流感受
物体
肌理、质感
感受
牛 仔—— 粗糙、无光泽、厚重、不光滑 粗犷、奔放
其画面具有一种悲剧性的震撼力,表现了生活在贫困中的老农形 象。老农开裂的嘴唇、满脸的皱纹以及手中粗劣的碗等等写实的描绘, 消除了观赏者与作品之间的隔膜,画家藉此来对传统文化和民族进行反 思。 (四)思考 提问一:这三幅作品有什么共同点? (都采用了极端写实的表现手法,肌理和质感等细节表现的非常逼
真。) 提问二:作者如此强调肌理、质感的表现,目的是什么? 绘画作品中材质美感和表现主题的内在联系? (为了增强作品的艺术感染力,更好地表达作品的情感主题。) 三、课堂总结 (一)学生个别总结 (二)教师综合总结
二、总结阶段 本节课,我们共同学习了绘画艺术表现的一种新的视觉语言体系——肌 理和质感的有关知识,感受了生活中不同材料的肌理、质感,对其在美 术作品中表达情感主题的作用有了一定的认识,还亲自尝试制作了简单 的肌理效果。 希望同学们通过学习,今后能以一种绘画研究的眼光来观察身边事物, 通过不断练习逐步掌握其表现方法;在欣赏绘画作品中的肌理和质感 时,学会分析其与作品感情主题表达之间的关系。
七年级
第三课 画家笔下的质感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关注材质的意识,体验肌理、质感表现与情感主题
表达之间的内在关系;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知识目标:了解肌理与质感这一视觉语言体系,尝试其简单合运用能力的提高
教学重点
感受不同材质的肌理和质感的差异;肌理和质感简单的制作方法;肌
理、质感表现对美术作品表达主题的作用。
教学难点
体验肌理、质感的表现与情感主题表达之间的内在关系。
教学过程
一、提高阶段
(一)选择一件实物(如玻璃杯、金属器皿等),用素描的表现手法表
现其材质特点。
分析讨论素描的表现方法和步骤
地位、确定基本比例。
2、画基本形体。
3、画大体明暗关系(注意高光与反光)。
辅导提示:主要强调学生务必仔细观察分析对象的明暗关系与体块结构 特点,提示可以尽量描绘一个比较细小的局部,集中尽力抓住对象的质 感特征。 (二)活动 请同学们临摹书中的第四页的作品。教师巡回指导。 注意:铅笔的软硬、所选作品的比例及要临摹的一些要领。 (三)展示与评价 1、展示表现较清晰的学生作品,请作者自己临摹的感受。 2、教师及时地对学生给予激励性评价。 (四)请学生结合自己的拓印作品,思考:
皮 毛—— 蓬松、有光泽、柔软、光滑
温暖、高贵
丝 绸—— 细腻、有光泽、柔软、光滑
华丽、典雅
玻 璃—— 坚硬、透明、光滑、能反光
晶莹、纯净
岩 石—— 坚硬、不透明、粗糙、无光泽 朴实、原始
不锈钢—— 紧密、不透明、光滑、能反光 冰冷、现代
(三)基本概念
肌理:指材料表面的纹理、构造组织给人的触觉质感和视觉质感。
把作者体验到的炼钢工人以苦为乐的高尚情操、忘我的劳动精神, 以及火一样的热情,钢铁般的意志,排山倒海的力量等准确、形象地描 写出来,作品采用了极度写实的绘画造型语言,以富于感染力 的细节描写,体现在画面上,感动了千千万万读者的心,引起了极大的 反响。 其中,对汗珠的细腻表现突出了工人的辛苦,强化了“民族脊梁”的主 题;哨子的金属质感凭借色彩的冷暖变化得到了真实的表现。 (三)《高原人》 思考:由老人的脸我们会联想到生活中的什么形象?(老树皮、干旱的 土地)
肌理有天然和人工之分,有视觉肌理和触觉肌理之分。
质感:视觉肌理一般被称为质感。 二、发展阶段 (一)《根》 提问:这幅画表现的是什么内容?
作品通过刻画苍莽雄浑的黄土高坡——中华文明的摇篮,画家对 黄土地地表质感的细腻刻画,增强了作品的感染力,牵引着观赏者的思 绪。以极端的写实手法、精致入微的形象给人以强大的视觉冲击力,使 人联想到老人沧桑的脸,又似裸露的大树之根。这沧桑的风貌不禁让人 联想到千百年来生息相关的我们的祖先,以及他们历经的无数苦难和艰 辛,从而感受到黄土之下,我们深潜而密布的文化血脉。 (二)《钢水·汗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