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内质量控制和室间质量评价
20240515临床实验室室内质量控制与室间质量评价
20240515临床实验室室内质量控制与室间质量评价室内质量控制是指对临床实验室内的各种检测设备和试剂进行质量控制的一系列措施,以确保实验室的检测结果准确可靠。
室间质量评价则是对不同实验室间的检测结果进行比较和评价,以评估实验室的质量控制水平和能力。
室内质量控制主要包括仪器和试剂的校准、内部质量控制、外部质量评价和技术人员的培训与管理。
仪器和试剂的校准是确保实验室设备和试剂精确度和准确度的关键措施。
仪器的校准需要通过对标准品进行测试,以确保其输出结果的准确性。
而试剂的校准则需要通过对标准溶液进行测试,以确定试剂浓度和纯度。
内部质量控制是指实验室日常运作中进行的一系列质量控制措施。
包括使用质控品进行常规测试,监测仪器和试剂的稳定性和一致性;定期检查和校准仪器,确保其正常工作;制定标准操作规程和质量控制方案,确保测试的一致性和准确性。
外部质量评价是通过参与外部质量评价项目,比较实验室的检测结果和其他实验室的结果,评估实验室的质量水平和能力。
外部质量评价可以及时发现实验室的问题和偏差,并采取相应的纠正措施,以提高实验室的质量控制水平。
技术人员的培训与管理是室内质量控制的另一个重要方面。
实验室应定期培训技术人员,更新他们的知识和技能,确保他们能够正确操作实验设备和进行准确的检测。
此外,实验室还需要建立相应的管理制度,确保技术人员能够按照规定的程序和方法进行工作,遵守实验室的质量控制要求。
室间质量评价是通过比较不同实验室间的检测结果,评估实验室的质量控制水平和能力。
室间质量评价可以包括参加国家或地区组织的质量评价项目,与其他实验室进行互查等。
通过室间质量评价,可以评估实验室的测试结果与其他实验室的差异,并及时发现问题和偏差,采取相应的纠正措施,提高实验室的质量水平。
总之,室内质量控制和室间质量评价是临床实验室确保检测结果准确可靠的重要手段。
通过仪器和试剂的校准、内部质量控制、外部质量评价和技术人员的培训与管理,可以提高实验室的质量控制水平和能力,确保临床实验室的检测结果准确可靠,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可靠的依据。
实验室室内质控和室间质评操作规程
1.目的和适用范围1.1.为监测和评价本实验室检验结果的稳定性和可靠性,预防差错的产生,特制定本程序。
1.2.适用于本实验室各项实验项目。
2.术语:2.1.质量控制:监视全过程,排除误差,防止变化,维持标准化现状的一个管理过程。
2.2.精密度:指对同一项目,同一方法,对同一标本重复测定结果的一致程度。
通常用结果的平均值和标准差表示。
2.3.准确性:指各测定结果与真值(或靶值)之间的一致性。
准确性好不一定精密度高,精密度高不一定准确性好。
2.4.随机误差:指操作中不可避免和无法预料的误差,是检验工作中存在最多的一种误差,反映测定精密度的好坏。
2.5.系统误差:指由于仪器,试剂,标准对照等的变化而使测定结果与靶值(或真值)之间出现的具有同一倾向性的误差,反映出测定准确性的误差,一般有明显规律,可以预防或校正。
2.6.过失误差:分为恒定误差和成比例误差两类,前者往往由于某一种原因造成,其大小与检验结果本身无关,后者与检验结果存在一定比例关系。
过失误差是由于责任心不强,操作错误造成。
如标本搞错,稀释比例、时间、温度、计算、登记错误等。
2.7.“即刻法”质控:在对同一批外部质控血清连续测定3次后,即可对第3次检验结果进行质控。
3.职责:3.1.各实验项目操作者负责本实验每批质控品的操作,质控结果判定,绘制质控图。
3.2.检验科负责人负责质控结果的复核,失控情况的处理,定期召开质控分析会。
4.质控工作内容:4.1.外部质控品的准备及使用要求:4.1.1.购买外部质控品:4.1.1.1.质控品必须经过国家批准;质控品为低值,S/CO值宜为2-3之间。
4.1.1.2.从经国家授权或有资质的机构购入,做好购买和接收记录。
4.1.1.3.若单支包装量过大,可融化后稀释至所需的浓度,按一周的实验用量进行分装、分类、标记、封口,-20℃冻存,以后每周取用一支。
4.1.1.4.质控品的确认:每次新购入的质控品必须随标本同批检测,并经上一批质控品判定合格后方可使用。
室内质量控制和室间质量评价
加强实验室间的 交流与合作
实验室之间应该加强交流与 合作,分享经验和技巧,共 同提高室内质量控制和室间 质量评价的水平。通过参加 学术会议、研讨会等活动, 与其他实验室建立联系,促 进相互学习和进步。
06
总结与展望
对室内质量控制和室间质量评价的总结
室内质量控制的意义
室内质量控制的方法
通过定期对实验室内部检测过程进行评估 和监控,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提高实验室整体水平。
目的不同
方法不同
室内质量控制的结果通常用于实验室内部的监测和改 进,而室间质量评价的结果则用于评估实验室之间的
差异和改进实验室的整体水平。
结果处理不 同
室内质量控制通常采用内部质控品、标准物质或已知 值样品等方法进行控制,而室间质量评价则采用外部 质控品、标准物质或盲样等方法进行评价。
05
室内质量控制和室间质量评价 的挑战和对策
室间质量评价的结果分析和应用
结果反馈
组织者将评价结果反馈给各参与实验室,让实验室了解自身的不足和需要改进的地方。
问题整改
对于评价结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实验室需要采取相应的整改措施,提高实验室的质 量水平。
持续改进
室间质量评价不是一次性的活动,而是需要持续进行的过程。通过不断的评价和改进, 实验室可以不断提高自身的质量水平,为患者提供更准确、可靠的服务。
采购高质量设备 和试剂
实验室应该优先采购高质量 的仪器设备和试剂,确保结 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同时 ,与供应商建立良好的合作 关系,及时获得技术支持和 售后服务。
制定规范的操作 流程
实验室应该制定规范的操作 流程,确保每个步骤都符合 要求。通过规范的操作流程 ,减少人为因素对结果的影 响,提高结果的准确性和一 致性。
临床实验室室内质控与室间质评
误
分类:固定系统误差和比例系统误差
差
特点:有一定的方向和大小。客观恒定,多次测量不能减低。
正确度
trueness of measurement 即检测真实度,是大批量测量结果的均值与真值的一致程 度。
偏倚
Bias 是与正确度相反的统计量,即检测结果的期望值与被测量 的真值之差。
二、室内质量控制的概念和意义
特定组分,并采用一系列方法进行分析,按照统计 学规律推断和评价本批次测量结果的可靠程度,以 此判断检验报告是否可发出,及时发现并排除质量 环节中的不满意因素。
二、室内质量控制的概念和意义
➢ 意义: 1.通过对质控结果的统计判断,推定同批次患 者检测结果的可靠性。 2.控制本实验室测定的精密度,监测其准确度 的改变,提高常规工作中批间或批内标本检测 结果的一致性。
➢ 不同基质的质控品稳定期各不相同。
3.瓶间差
➢ 是指不同质控品瓶与瓶之间的差异。 ➢ 来源:厂家混匀分装等生产过程,实验室复溶过
程,效期内不同使用时间的缓慢变化过程。 ➢ 质控品检测结果的变异是检测系统的不精密度和
质控品瓶间差异的综合。 ➢ 质控品的瓶间变异应小于分析系统的变异;只有
将瓶间差异控制到最小,检测结果间的变异才可 真实反映日常检验操作的不精密度。
减少复溶引起的瓶间差的措施
4.定值与非定值
➢ 标示出了各项目测定结果及预期范围 ➢ 标示值包括一些常规分析方法均值和标准差 ➢ 定值质控品或非定值质控品,用户都必须在
自己的检测系统中重新确定均值和标准差 ➢ 使用自己确定的均值和标准差
4.定值与非定值
➢ 特别说明: 1、厂家的定值同时是保护自己利益的手段,
➢ 不一定能反映远离该点的较高或较低分析物的 检验质量是否也符合要求。
室内质量控制和室间质量评价
室内质量控制的方法
室内质量控制方法包括使用质控品、绘制标准曲线、设置 空白、进行平行样检测、进行加标回收等。
实验室应根据具体检测项目和要求,选择适合的方法进行 室内质量控制,以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室内质量控制的重要性
室内质量控制可以降低检测结果误差,提高检 测准确性和可靠性。
室内质量控制可以评估实验室设备的性能和试 剂的质量,及时发现和解决潜在问题。
室间质量评价的优点是可以评价各实验室的检测结果,促 进实验室之间的沟通和协作,提高整体检测水平;但是其 缺点是需要组织者具备较高的组织能力和权威性,而且需 要各实验室积极配合。
05
发展方向和前景
室内质量控制和室间质量评价的发展方向
01
信息化发展
借助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实现室内质量控制和室间质量评价的
质量管理体系完善
通过室内质量控制和室间质量评价的持续改进,推动医 疗质量管理体系的完善,为患者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 医疗服务。
健康中国建设
与国家卫生健康事业的发展相结合,室内质量控制和室 间质量评价将为健康中国建设提供有力支撑,促进全民 健康水平的提升。
跨界融合创新
加强与其他领域的交流合作,推动室内质量控制和室间 质量评价的跨界融合创新,为医疗质量的提升注入新的 动力。
室内质量控制是保证实验室检测结果的可比性 和一致性的基础,有助于提高实验室的公信力 和认可度。
03
室间质量评价
室间质量评价的概念
室间质量评价(Interlaboratory Quality Evaluation,简称IQQE):指由第三 方机构制定标准样品,在不同实验室之间进行比较和评估,以验证实验室的准确 性和可靠性的过程。
室内质量控制是实验室日常工作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每个 实验室都需要进行室内质量控制,以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和可靠性;而室间质量评价是实验室之间的比对和优劣比较
室内质量控制和室间质量评价
室间质量评价是实验室间比对的重要形式,通过参加权威机构组织的室间质评可以评估实 验室的检测水平,提高实验室的检测质量。
室内质量控制和室间质量评价是相互补充的,二者结合使用可以更好地保证实验室的检测 质量。
医学实验室的室间质量评价是指外部机构对实验室的检测结果进行评估和验证,以确保实验室的检测结果准确 可靠。例如,室间质量评价机构会对实验室的检测结果进行盲样考核,即在不告知实验室样品信息的情况下, 让实验室对样品进行检测,并将检测结果与标准参考值进行比较。
工业生产中的室内质量控制和室间质量评价案例
工业生产中的室内质量控制
室内质量控制和室间质量评价
xx年xx月xx日
目录
• 引言 • 室内质量控制 • 室间质量评价 • 比较和分析 • 案例展示 • 总结
01
引言
目的和背景
室内质量控制(IQC)
目的是确保实验室仪器设备、试剂、质控品等关键要素满足 临床检验要求,同时验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室间质量评价(EQA)
05
案例展示
医学实验室的室内质量控制和室间质量评价案例
医学实验室的室内质量控制案例
医学实验室的室内质量控制是指实验室内部采取一系列措施,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例如,实验室 需建立完善的标准操作程序,对实验室内各个岗位的操作进行规范,并对实验室内的仪器设备进行定期的校准 和维护。
医学实验室的室间质量评价案例
04
比较和分析
室内质量控制和室间质量评价的比较
定义和目的
方法和实施
室内质量控制(Internal Quality Control, IQC)是为了监控实验室内 的分析过程质量,而室间质量评价( External Quality Assessment,EQA )是由外部机构对实验室的分析结果 进行质量评估。
室内质控和室间质评
Westgard多规则的质控判定程序
QC 数据
1 没有 2s
在控
没有
有
1 4 2 没有 3s
2 s 没有 R 4s 没有
1S 没有 1 0 X
有
有
有
有
有
失
控
12S 警告规则
• 12S 这是警告规则,即有1次观察值超出了±2s控制限值 。在不存在更多的分析误差时,约有4.5%的质控结果会 落在2s与3s限值之间。这个仅仅是警告规格,表示在检测 系统中可能存在随机误差或系统误差,必须检查这个值与 同批或以往分析批的其它质控结果间的关系。若发现没有 关系,不能证实有误差来源,这个超出±2s控制限值的质 控结果是由一次可接受的随机误差造成的。可以报告患者 结果。
R4S失控规则示意图
+3S
+2S
Hale Waihona Puke +1S均值
-1S
R4S
-2S
失控规则
-3S
1 2 3 4 5 6 7 8 9 10
10 X 规则
10 X失控规则示意图
+3S
+2S
+1S
均值
-1S
10 X
-2S
失控规则
-3S
1 2 3 4 5 6 7 8 9 10
五、失控情况处理及原因分析
• 室内质控出控时,应填写失控报告单,并上交专业主 管,由专业主管做出是否发出与测定质控品相关的那 批患者标本检验报告并分析及登记失控原因。失控信 号的出现受多种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包括操作上的 失误、试剂、校准物、质控品的失效,仪器维护不良 以及采用的质控规则、质控限范围、一次测定的质控 标本数等等。
室内质控和室间质评
室内质量控制与室间质量评价管理制度与操作规程
室内质量控制与室间质量评价管理制度与操作规程一、室内质量控制管理制度1、各实验室必须将室内质控工作贯穿到日常检验中,质控方法可根据具体测定项目不同自行选择,根据国内外质控技术发展趋势逐步完善。
2、每天室内质控标本需与病人标本同时测定,只有当质控结果达到实验室设定的接受范围,才能签发当天的化验报告。
3、当室内质控结果出现失控时,需仔细分析、查明原因,若是真失控,应该在重做的质控结果在控后,对相应的所有失控的患者标本进行重新测定,方可发出报告;若是假失控,病人标本可以按原测定结果报告。
4、质控品的订购由各实验室上报计划,科室统一安排。
5、质控品的保存由各实验室指定专人负责。
6、质控品检测的全过程需严格按照说明书要求执行,不能任意更改。
7、更换质控品应在前一批号未使用完之前,以保证新、旧批号同时使用一段时间,不得使用过期的质控品。
8实验室每月末要对当月的室内质控结果进行分析评价并与以往各月的结果进行比较,制定下一个月的质控计划。
将质控原始数据及质控图汇总整理后存档保存。
9、实验室工作人员每日需对冰箱、温箱、比色仪等常规设备的工作状况进行检查。
10、科室所有使用的仪器必须定期按一定的要求进行校准和评估,同类仪器和同类项目的测定每年由科室组织两次比对试验,以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11、科室对检验报告的质量每年进行两次抽查评估。
12、各实验室都应备有室内质控登记本,登记内容包括:质控项目、质控品来源、质控品批号和有效期、测定结果、失控分析及处理措施、阶段小结。
二、室内质量控制操作规程1、工作人员应按质控品的要求进行质量控制,使用质控品时,应连续测定20次以上,计算出均值、标准差和变异系数,以决定每批质控品在本实验室的统计学参数。
2、定性测定:每次进行患者标本检测时,应设阴、阳性对照各1个,以评估抗原抗体测定方法的质量。
3、定量测定:每天测定前至少进行一次质控检测,尽可能做两个以上不同浓度的质控品。
4、质控品必须与患者标本在相同条件下进行检测。
室内质控和室间质评
失控原因分析
• (4)新开一批质控品,重做失控项目。如果结果在控, 说明前一批血清可能都有问题,检查它们的有效期和 贮存环境,以查明问题之所在。如果结果仍不在允许 范围,则进行下一步。
• (5)进行仪器维护,重测失控项目。检查仪器状态,查 明光源是否需要更换,比色杯是否需要清洗或更换?对 仪器进行清洗等维护。另外还要检查试剂,此时可更 换试剂以查明原因。如果结果仍不在允许范围,则进 行下一步。
R4S失控规则示意图
+3S
+2S
+1S
均值
-1S
R4S
-2S
失控规则
-3S
1 2 3 4 5 6 7 8 9 10
10 X 规则
10 X失控规则示意图
+3S
+2S
+1S
均值
-1S
10 X
-2S
失控规则
-3S
1 2 3 4 5 6 7 8 9 10
五、失控情况处理及原因分析
• 室内质控出控时,应填写失控报告单,并上交专业主 管,由专业主管做出是否发出与测定质控品相关的那 批患者标本检验报告并分析及登记失控原因。失控信 号的出现受多种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包括操作上的 失误、试剂、校准物、质控品的失效,仪器维护不良 以及采用的质控规则、质控限范围、一次测定的质控 标本数等等。
室内质控和室间质评
王志达
室内质控
建立健全规章制度:质控措施需要有管理手段和 制度来保证其实施,在开展室内质控之前要建立 和健全管理制度。 搞好质量控制知识培训:使工作人员掌握质控基 础知识,能通过质控图查找失控原因,及时发现 解决工作中的问题。 控制好质控血清的质量:在开展质量控制前,必 须认真选择和标化各种标准品,并注意观察其稳 定性和瓶间差。高质量的定值质控血清是质控的 最佳保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
•
•
•
•
•
•
•
•
•
•
•
•四、失控后的处理
•1.失控处理的工作流程 •2.失控原因分析 •3.失控处理的常见措施与意义
•
•
•五、室内质量控制的数据管理
•1.每月室内质控数据统计处理 •2.每月室内质控数据的保存 •3.每月上报的质控数据图表 •4.室内质控数据的周期性评价
•
•一、质控品的选择和使用
•1.基质与基质效应 •2.稳定性 •3.瓶间差及瓶装的量 •4.定值和非定值质控品 •5.分析物水平 •6.质控品的正确使用与保存•来自•二、质控图的选择和应用
•(一)设定质控图的中心线(均值) •(二)标准差的建立 •(三)由质控规则决定质控限 •(四)更换质控物 •(五)绘制质控图及记录质控数据 •(六)质控方法的选择 •(七)质控图的图形分析
•● Henry和Segalove在1952年发展了改良的方法。用稳定的参 考材料做重复检测,将各个检测值直接点在质控图上。
•● 70年代,Westgard等人提出了许多质量控制规则,发展了 系统化的统计质量控制理论。
•● 90年代,Westgard等人提出了新的质量控制方法设计工具 -即操作过程规范(OPSpecs)图。
•
•
•● Westgard质控图 •● Z-分数图
•★用各个质控品测定值的“Z-分数”(Z-score)的方法来 把各个质控品的测定结果绘制在同一个质控图上。
•★某质控品的“Z-分数”是该质控品的质控测定值和其 均值之差,除以该质控品的标准差:
•
Z-分数=(Ximat—Xmat)/Smat
•
•三、常用质量控制规则
•● 2l世纪,Westgard尝试将工业管理上最新提出的六西格玛 (six sigma,6σ)质量管理方法应用于临床实验室质量控制。
•
•第二节 室内质量控制
•按照一定的频度连续测定稳定样品中的 特定组分,并采用一系列方法进行分析 ,按照统计学规律推断和评价本批次测 量结果的可靠程度,以此判断检验报告 是否可发出,及时发现并排除质量环节 中的不满意因素。
•
•三、与质量控制相关的统计学概念
•(一)总体和样本 •(二)变量与资料 •(三)误差 •(四)频率与概率
•
•四、统计质量控制的历史和进展
•●20世纪20年代美国休哈特(W.A.Shewhart)提出统计过程控 制(SPC) 。
•● 1950年Levey-Jennings将生产过程的统计控制引入临床实 验室,形成了临床检验的分析过程的质量控制(QC)。
•
•(二)室间质评计划的成绩要求
•
•
•六、患者数据的质量控制方法
•1.临床相关性分析 •2.与其他试验的相关性 •3.实验室内双份测定 •4. 与患者以前试验结果的delta检查 •5. 界限检查 •6.移动均值法
•
•质控数据解释举例
•
•
•第四节 室间质量评价 •多家实验室分析同一样本, 由外部独立机构收集和反馈实 验室测定结果,并以此评价实 验室对某类或某些检验项目的 检测能力。
室内质量控制和室间质 量评价
2020年7月10日星期五
•第一节 质量控制的统计学基础
•一、统计质量控制的意义
•应用统计学方法对生产过程中的各个阶段进 行监控与诊断,从而达到保证与改进产品质量 的目的。
•二、统计质量控制的内容
•按照一定频率定性或定量地检测稳定样品中某种 或某些成分,并将测定值标在符合一定统计学规 律的控制图上,运用设定的判断限或控制规则对 控制图上的测定值(也称控制值)进行评估,以 此推测同批次患者标本的检测质量是否在控。
•(一)常用质控规则的符号和含义 •(二)Levey-Jennings质控规则 •(三)Westgard质控多规则 •(四)修改后的多规则质控方法
•
•常规质控规则
•★质控规则是解释质控数据和判断质 控状态的标准。 •★以符号AL,表示,其中A是超过质 控限(L)的质控测定值的个数,L是质 控界限。
•
•一、室间质量评价的目的和作用 •二、室间质量评价的类型 •三、室间质量评价的样品和检测
•
•四、室间质量评价的评价方法 •(一)室间质量评价成绩的评价方式
•偏倚评分方法
•
•变异指数得分法评价成绩
•当VI≤400时,VIS=VI。我国的评分标准是: VIS≤80为优秀,VIS≤l50为及格,当VIS>200,表明 结果中有临床上不能接受的误差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