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技术与设计1》第七章工艺专题卷(一)
苏教版通用技术学科必修1《技术与设计1》测试卷
苏教版通用技术学科必修1《技术与设计1》测试卷苏教版通用技术学科必修1《技术与设计1》测试卷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20小题,共40分)1.通用技术在本课程中是指()A、信息技术B、体现信息性和专业性的技术C、体现基础性和通用性的技术D、专业技术2.下列事例不能体现人类依靠技术利用和改造自然并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是()A.在科研人员的努力下,北京8月开放的花卉品种由过去的8种提高到了1000种以上B.风车成为荷兰人向大海夺取土地的强有力的武器C.用地热能进行发电D.塑料袋的发明和使用方便了人们的生活3. 以往电路图的设计都是手工绘制,烦琐且易出错;随着电子技术发展,尤其电脑的发展,现在专门的电路图设计软件大大方便了电路设计,而且还可以进行仿真测试,这体现了技术与设计的什么关系?()A、技术的发展为设计创新提供了条件B、技术的发展和设计无关C、技术的发展对设计不产生影响D、技术就是设计4.下列活动中属于技术发明、可以申请知识产权保护的是()A. 孟德尔找到“遗传的法则”B. 伦琴发现X射线C. 嫦娥卫星对月球表面进行科学探索D. 王选研制出第四代激光照排系统5. 某公司承接了一项供水水管的生产任务,为了保证产品的质量,维护公司的信誉,提高产品知名度,对所生产的水管进行质量检测,利用注水加压的方法检测水管的强度,这种试验的类型与方法是()A、性能试验模拟试验法B、预测试验优选试验法C、优化试验强化试验法D、性能试验强化试验法6. 在发现与明确问题的基础上,接下来是制定设计方案,正确的顺序为()。
A.收集信息方案构思设计分析方案呈现方案筛选B.收集信息设计分析方案构思方案呈现方案筛选C.设计分析收集信息方案构思方案筛选方案呈现D.收集信息方案构思方案筛选设计分析方案呈现7. 平板电脑,平板电视,现在是平板灯泡。
世界是平的,这是弗里德曼创造的新鲜术语。
设计师Joonhuyn Kim正在设法改善传统的白炽灯泡,这个理念很简单:平板灯泡可以占有较少的空间,所以成本就会降低。
史上最全面的通用技术必修1《技术与设计1》选择题(含答案)
通用技术必修一选择题专项训练(一)( )1.2008年北京奥运会期间,使用了50辆纯电动客车代替燃油客车,每天可节省燃油约1800L,减排CO2:约4230kg。
下列关于使用纯电动客车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体现了绿色奥运的理念B.减少了环境污染C.节约了石油资源D.减少了道路空间的占用( )2.网络技术的发展催生了多媒体工具的出现,而手机电视等多媒体工具的出现,对信号传输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促进了网络技术的进二步发展。
该案例说明A.设计创新与技术发展有紧密联系B.设计创新与技术发展无关C.设计创新阻碍了技术发展D.技术发展阻碍了设计创新( )3.有人发明了可变色发光门把手,红色表示"工作中,请稍候”,绿色表示“空闲中,可以进来”,来访者可以根据门把手的颜色选择等候或者进去。
该设计主要考虑到A.更好地实现安全的目标B.更符合人体的动态尺寸要求C.更好地实现健康的目标D.更方便地传递信息( )4.某厂家将锅的长手柄设计成可拆卸式(见图),以减小包装体积,节省运输空间。
该可拆卸式手柄的设计体现了设计的A.经济原则B.美观原则C.技术规范原则D.道德原则( )5.如图所示是通用技术专用教室中用于搬运工具的推车,设计该推车时不需要考虑的因素是A.推车的形状、尺寸B.工具的形状、尺寸C.工具的使用功能D.推车的结构强度( )6.图示为某款台灯的主视图和俯视图及部分尺寸标注。
该台灯圆形底座的直径为A. Φ80 B.Φ148 C.Φ120D.Φ34( )7.公共场所常有人忘记关闭水龙头,为了避免出现这种现象,下列水龙头中,最适合于公共场所使用的是( D )( )8.在制作如图所示的小板凳时,要把一根长木条加工成四只凳脚。
下列加工方法和加工顺序,相对比较合理的是A.①划线后将木条锯成四段,②锉凳脚的四个侧面,③划线后凿方孔、锯榫头B.①锉凳脚的四个侧面,②划线后将木条锯成四段,③划线后凿方孔、锯榫头C.①划线后将木条锯成四段,②划线后凿方孔、锯榫头,③锉凳脚的四个侧面D.①划线后凿方孔、锯榫头,②锉凳脚的四个侧面,③划线后将木条锯成四段( )9.我国无线通讯网络由于使用外国的技术,每年要支付巨额的费用。
粤教版 高中通用技术 必修一 技术与设计1 第一节工艺(练习题)
第四章实现方案和评价设计第一节工艺练习题一、选择题1.我们把技术活动中的加工程序和方法称为工艺。
下列关于工艺的说法正确的是()A.加工的目的,就是要改变材料的大小、形状、外观或性质,以符合产品所需的设计要求B.如果使用同样的原材料,即使工艺不同,制作出来的产品也是完全一样的C.技术活动可以不需要工艺,产品制作更不需要工艺D.所有的产品制作工艺都是相同的2.小强家的木质书桌桌面已经严重掉漆,而且有很多地方坑洼不平,他决定对桌面进行简单的维修。
下列维修流程中最合理的是()A.刨平打磨上漆 B.上漆打磨刨平C.上漆刨平打磨 D.打磨上漆刨平3.古瓷修复是一项很难的技术,不仅需要运用现代化的材料、手段和机械,还要跟传统工艺相结合。
这说明技术具有()A.复杂性 B.创新性 C.专利性 D.两面性4.生活中的木板凳大都采用榫卯连接,而不采用钉连接。
主要是因为使用榫卯连接比钉连接可使板凳的()A.强度更大 B.稳定性更好 C.技术难度降低 D.更省时5.下列操作中工件夹持和操作方法都正确的是()6.磨麻花钻头时,选用的工具是()A.① B.② C.③ D.④7.如图所示为某师傅在加工工件的场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木工师傅在加工零件 B.钳工师傅在加工零件C.车工师傅在加工零件 D.工人师傅在铸造零件8.材料世界是一个丰富的世界,各种材料的加工都有其特定的工艺。
对材料的加工包括划线、锯割、锉销、钻孔、攻内螺纹和套外螺纹等,这指的是()A.金属材料 B.木质材料 C.塑料材料 D.纸质材料9.如图所示是用可再生纸板制作的台灯,采用折叠结构方便组装。
以下可以作为该台灯连接件的是( )A.膨胀螺丝 B.螺栓螺母 C.铁钉 D.钢钉10.加工制造领域的常用工艺包括木工工艺、钳工工艺、机械加工工艺、焊接工艺等。
下列属于木工工艺的是()A.锯割、刨削木板 B.在铁板上钻孔 C.焊接铁架 D.粘接塑料管11.表面涂饰是指在工件表面施以装饰性或保护性处理的加工方法,不同材料有不同的涂饰方法。
通用技术《技术与设计1》试题及参考答案
通用技术试卷(技术与设计1)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请将正确选项的序号填入答题卷选择题答题表内)1、有人说“技术及其应用有点像锤子和锤子的使用,给小孩一把锤子,他会无论什么都用锤子去敲。
当我们有了一把技术锤子时,我们当中就会有这样的小孩。
我们必须谨防自己受不住诱惑,而拿它敲敲这敲敲那,什么都用它来敲。
我们需要锤子,但是不能滥用锤子。
”你对这段话的理解是()A.我们只要有了技术这把锤子,就可以做任何事情 B.小孩不会使用锤子C.要科学合理地使用技术 D.技术的未来充满希望也隐含威胁2、嫦娥一号卫星平台充分继承“中国资源二号卫星”的现有成熟技术,并进行适应性改造。
所谓适应性改造就是在继承上的创新,突破一批关键技术,嫦娥一号的研制属于()A.科学发明 B.技术发明 C.技术革新 D.科学发现3、能不能发现和明确问题,将关系到能否找到一个好的设计切入点,能否推动技术的发展与创新。
明确了问题的内容之后,还需要确定问题是否有价值。
下列不属于判断一个问题是否有价值的选项是A、所提出的问题是否遵循了基本的科学原理B、现有的技术能否解决这个问题C、该问题是否还没有得到充分解决D、该问题能否体现设计者的个人价值4、“奥运火,航天芯”,指的是由航天科技工业集团公司设计制作的08北京奥运会火炬,跟以往奥运会所使用的火炬有一些差别,采用丙烷作燃料,火炬火苗在0~2500米的海拔高度区间内,都能以稳定的压力保证火焰高度不变,并已通过了风洞、淋雨等测试的层层考验,上述例子能体现()①技术的目的性②技术的创新性③技术的综合性④技术的两面性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5、具有MP4功能的手机要求能够长时间播放视频节目,这种设计要求电池的容量要大、体积要小,这促使电池生产厂家加快研发高能微型电池。
这个案例说明()。
A、设计创新促进了技术的发展B、设计与技术的发展无关C、技术总是无法满足设计的要求D、技术的发展不需要设计6、很多食品包装上都印有“商品外包装已申请专利保护,请勿仿造”的字样,这是属于专利的哪个种类()A、发明专利B、外观设计专利C、实用新型专利D、食品包装专利7、瑞士的乔尔吉·朵青斯有一次经过灌木丛,发现裤子上粘满了令人讨厌的苍耳子,他仔细观察苍耳子,发现它的表面布满了许多小刺,每根刺上都有细细的倒钩,碰到纤维类的衣物,便粘在了上面,他根据苍耳子的结构,发明了尼龙搭扣用以代替纽扣、拉链等,他的这种方案构思方法属于()A.草图法 B.模仿法C.联想法 D.奇特性构思法8、在人行天桥的设计中,通常都要在阶梯的两边安排一定宽度的斜面通道。
高中通用技术 苏教版必修1 第七章 模型和原型的制作 同步练习
第七章模型和原型的制作一、填空题1.工艺是指利用工具和设备对原材料、半成品进行_________,使之成为______的方法。
2.模型是根据实物、设计图样或构思,按比例、生态或其他特征制成的与实物_______的一种物体。
3.草模用于产品造型设计的_________阶段,它可以采用立体模型将设计构思简单地表示出来,供设计人员深入探讨时使用。
4.结构模型用于研究产品__________与_________的关系,清晰地表达产品的结构尺寸和连接方法,并用于进行结构强度试验等。
5.金属材料的加工包括________、锯割、切削、钻孔、连接、____________和套外螺纹等加工过程。
6.划线的一般步骤为:①划基准线;②划_________线;③划轮廓线;④_________。
7.金属加工中常用的划线工具有划针、___________、角尺、_________、样冲等。
8.锯割操作要领:①站位和握锯姿势要正确;②推锯_________,回拉____________;③锯程要长;④推拉要有____________。
9.锉削操作要领:①锉削时要注意身体和手臂动作的协调;②在推锉过程中,左手的施压要__________,右手的施压要____________,使锉刀平稳而不上下摆动。
10.钻孔的操作步骤:①________________;②装夹工件;③装夹________;④钻孔。
二、判断题(对的打“√”,错的“×”)1.模型分为:草模、概念模型、结构模型、功能模型和展示模型等多种模型()2.常见的工艺有加工工艺、装配工艺、检测工艺、铸造、表面处理工艺等。
()3. 小刘有一个书架是铝合金做的,被同学不小心碰坏了,他准备采用锡焊方式来修理。
()4.金工操作中,一般都是先钻孔再冲眼。
()5. 锉削操作前,先用手擦掉锉刀上的铁屑,方便操作。
()6.锯割操作时,往前推时要用大点的力,回拉时要用小点的力。
()7. 锉削操作时,可以在锉刀上加点机油,减少摩擦力。
通用技术:《技术与设计》7.2工艺(教学设计)
第七章:模型或原型的制作——" ——I-R一、工乙一、教学内容分析本节教学内容《工艺》是第七章中的第二小节。
主要内容是工艺的含义和种类。
《通用技术课程标准》对本章有以下要求:1知道工艺的含义和常用工艺的种类。
2•了解1至2类常用的工具和设备,学会一种材料的 1至2种加工方法。
3•能根据设计方案和已有条件选择加工工艺,并能正确、安全地操作。
4•能根据设计方案制作一个简单产品的模型或原型。
5.制作成功后,能对产品的外观加以润色。
教材要求:知道工艺的含义和常用工艺的种类;了解金工常用的工具和设备,学会金属材料的锯割、锉削2种加工方法。
本节内容是《技术与设计1》的最后一章,是学生在完成设计方案后,进行产品制作的关键一节。
因此,通过本节的学习,使学生知道工艺的含义和分类,学会1-2种工具的使用并对一种材料进行加工的方法。
这为学生提供了大量实践操作的机会,他们可以在学习过程中切实提高自己的实践操作能力,在亲历技能学习的实践过程中可以体验和领悟到技术操作的要领和方法。
能体会到操作技能是实现案例产品转化中具有的一种能力,也是提高一个人自身技术素养所必不可少的。
二、学情分析:高中生对某些工具、设备曾经见过或略知一二,但大多数人则很少接触和使用,更谈不上正确的、安全的、使用常用的工具了。
部分学生虽在初中劳技课中学过,在实际生活中使用也很少,因此本节课让他们了解更多的工具与设备并在实践中掌握1-2种工具的使用就是必须的。
但是学生们是非常愿意学习操作技能的,他们也知道掌握一些基本技能会对他们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有很大帮助。
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给与正确的指导,形成严谨的做事态度,提高动手能力,注意安全。
三、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知道工艺的含义和常用工艺的种类。
(2)了解金工常用的工具与设备。
(3)学会金属材料的锯割、锉削加工方法。
2.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教材中图示和亲历技能学习过程,了解常用工具和设备。
苏教版通用技术必修1《技术与设计1-2》复习提纲
通用技术《技术与设计I》复习提纲第一章走进技术世界一、技术的价值:1、技术与人的关系技术是人类满足自身的需求、愿望,更好的适应大自然,而采取的方法和手段。
技术的产生和发展,能更好地满足人们的需求,使人们的生活更加精彩。
技术的作用:保护人:提供抵抗不良环境,防止被侵害的手段和工具。
解放人:解放或延长身体器官,拓展活动空间,提高劳动效率,增强各方面的能力。
发展人:技术促进人的精神和智力的发展,使得人的创新精神和批判能力得以提高,思维方式发生转变,自我价值得以体现。
2、技术与社会的关系技术促进社会的发展。
技术丰富社会文化内容。
技术改变社会生活方式。
是推动社会发展和文明进步的主要动力之一。
3、技术与自然的关系⑴、利用技术,人类可以改造和利用自然。
如:都江堰、荷兰的风车。
⑵、人类利用技术和改造自然要有合理的尺度,要注意对自然的保护,不能忽视对自然的保护,不能忽视一些技术或产品对环境可能造成的负面影响。
⑶、技术的发展给自然环境带来了问题,但也给解决这些问题提供了可能。
“绿色”技术:主要包括绿色产品的生产技术以及清洁工艺等。
二、技术的性质1、技术的目的性技术总是从一定的目的出发,针对、具体的问题,形成解决方案,从而满足人们的某方面的需求。
如:助听器的发明。
人类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技术活动推动了技术的不断发展。
2、技术的创新性创新是技术发展的核心。
技术的发展需要创新。
技术创新常常表现为技术革新和技术发明。
技术革新一般是在原有技术的基础上的变革和改进,技术发明则是一项新技术的产生。
技术创新是一个艰难的历程。
3、技术的综合性⑴、技术活动往往需要综合运用多种知识。
技术具有跨学科的性质,综合性是技术的内在特性。
一般地,每一项技术都需要综合运用多个学科、多方面的知识。
⑵、技术与科学的区别与联系科学是对各种事实和现象进行观察、分类、归纳、演绎、分析、推理、计算和实验,从而发现规律,并予以验证和公式化的知识体系。
科学侧重认识自然,力求有所发展(科学是回答“为什么”);科学通过实验验证假设,形成结论。
技术与设计1 专题练习及答案
《技术与设计一》期末练习一. 选择题(下列答案只有一个正确)1.新型快餐盒以谷物秸杆为材料做成,用过后可直接转化为牲畜饲料或肥料。
这符合了设计中的哪项基本原则( )A、美观性原则B、经济性原则C、创新性D、可持续发展原则2.最近隐形笔惊现芜湖文具市场,这种隐形笔和普通的笔没有太大区别,只是笔尾有一盏蓝色的小灯。
在纸上写了以后是看不到的。
但用笔尾的小灯一照,就能看到。
这种笔可以有效保护隐私,但现在很多学生购买时坦言“考试用不容易被监考老师抓到”。
这说明了技术具有( )A、目的性B、创新性C、综合性D、两面性3.在人行天桥的设计中,通常都要在阶梯的两边安排一定宽度的斜面通道。
这是为了()。
A.美观 B.满足不同人群的需要 C.提高强度 D.节省建筑材料4.建筑工地常用的安全帽一般应经过哪项试验。
( )A、高温B、低温C、弯曲D、冲击5.以下侧重于艺术设计范畴的是( )A、电饭煲B、候车亭C、风扇D、雕像6.人类从爆竹点燃爆炸升空到造出飞上太空的火箭,利用了方案的构思方法中的( )A、草图法B、模仿法C、联想法D、奇特性构思法7、水利大坝从理论设计到开工建设进行了许多次的试验,一般采取下列的什么方法()A. 优选试验法B、模拟试验法C、移植试验法D、强化试验法8、在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中,为了满足人们在“衣”、“食”、“住”、“行”、“交往”等方面的需求,相应产生了许多种技术。
以下技术中,属于满足人们在“食”这一方面技术的是()A、印染技术B、烹饪技术C、文字技术D、园林技术9、海口万绿园是海口市政府利用填海造绿地的方式,将一片泥泞的海滩建造成一个园林式的供海口市民工作之余游玩休息的好去处。
这一庞大工程体现了技术对下边哪方面有影响作用()A、对人B、对社会C、对自然D、以上都有10、自从人类发明了电扇以后,电扇便在许多领域之中开始了它为人类服务的历程。
下面不属于电扇的功能作用一项的是()A、发电作用B、消暑作用C、通风作用D、散热作用11、某市铸管厂承接了一项供水水管的生产任务,为了保证产品的质量,维护本厂信誉,提高产品知名度,对所生产的水管进行质量检测,利用注水加压的方法检测水管的强度,这种试验方法属于以下试验中的哪一种()A、性能实验B、预测试验C、优化实验D、信息实验12、技术常常可以解决人类所遇到的问题,给人类提供了很大的帮助,而有的时候技术又会给人类带来一定的危害。
机械设计制造基础第七章练习题集和答案解析
第七章练习题1.单项选择1- 1重要的轴类雲件的毛坯通常应选择()。
①铸件②锻件③棒料④管材1- 2普通机床床身的毛坯多采用()。
①铸件②锻件③焊接件④冲压件1- 3基准重合原则是指使用被加工表面的()基准作为精基准。
②设计②工序③测呈④装配1- 4箱体类雲件常采用()作为统一精基准。
①一面一孔②一面两孔③两面一孔④两面两孔1- 5经济加工精康是在()条件下所能保证的加工精度和表面粗糙度。
①最不利②最佳状态③最小成本④正常加工1- 6铜合全7级精度外圆表面加工通常采用()的加工路线。
①粗车②組车-半精车③粗车-半精车-精车④粗车-半精车-精磨1- 7淬火钢7级精度外圜表面常采用的加工路线是()。
①粗车卡精车一■精车②粗车卡精车—精车—金刚石车③粗车卡精车一粗磨④粗车卡精车一粗磨一精磨1- 8铸铁箱体上<pl20H7孔常采用的加工路线是()。
①粗锂精锂一精锂②粗锤卡精锂一狡③粗锂卡精锂一粗磨④粗锤卡精锂一粗磨一精磨1- 9为改善材料切削性能而进行的热处理工序(如退火、正火等),通常安排在()进行。
①切削加工之前②磨削加工之前③切削加工之后④粗加工后、精加工前1- 10 工^余呈公差等于()。
①上道工序尺寸公差与本道工序尺寸公差之和②上道工序尺寸公差与本道工序尺寸公差之差③上道工序尺寸公差与本道工序尺寸公差之和的二分之一④上道工序尺寸公差与本道工序尺寸公差之差的二分之一1- 11直线尺寸链采用极值算法时,其封闭环的下偏差等于()0①増环的上偏差之和减去减环的上偏差之和②增环的上偏差之和减去减环的下偏差之和③增环的下偏差之和减去减环的上偏差之和④増环的下偏差之和减去减环的下偏差之和1-12直线尺寸链采用概率算法时,若各组成环均接近正态分布,则封闭环的公差等于().①各组成环中公差最大值②各组成环中公差的最小值③各组成环公差之和④各组成环公差平方和的平方根1-13 用近似概率算法计算封闭环公差时,k值常取为()。
《技术与设计1》专题1复习题
《技术与设计1》第一、二章专题卷
选择题(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如图所示是一款G20峰会期间,用于保障电力安全的智能巡检机器 人——“瓦力”。“瓦力”采用车轮行走,其设计研发涉及了人工智 能、图像处理等领域的知识。它可以自主代替巡检人员及时发现电力 运行设备的缺陷和隐患,有助于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以下关于 该设计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C ) A.技术的发展能更好地满足人们的需求 B.智能技术的研发与应用,体现了技术的创 新性 C.代替巡检人员来检测设备,体现了技术具 有发展人的作用 D.该产品的设计研发涉及了人工智能、图像处理等知识,体现了技术 的综合性
2.如图所示是全球首艘无人驾驶船。它拥有玻璃/芳纶/泡沫复合材 料的船体和碳复合材料的甲板。一些太阳能电池分布在可折叠船翼 上,在无风天气下展开,可使航行速度达到23km/h。同时,无人 驾驶船的出现将给船舶行业带来巨大的挑战。下列关于无人驾驶船 的说法正确的是( C ) A.该无人驾驶船没有实用价值 B.给船舶行业带来巨大的挑战,体现技术 的两面性 C.无风天气下,使用太阳能电池航行,体 现可持续发展理念 D.无人驾驶船采用复合材料制作船体和甲 板,体现技术的目的性
10.如图所示是一款可调节弹性系数的握力器,能让人实现循序渐 进地锻炼握腕力。从人机关系角度分析,下列说法不恰当的是( C ) A.螺旋式调节器,握力调节方便,体现了人机关系的高效目标 B.采用优质柔软TPR材料的手柄,体现了人机关系的舒适目标 C.20kg-40kg的可调式设计,主要是从特殊人群的角度考虑 D.调节标识的设计,主要是从实现人机信息交互的角度考虑
14.如图所示为儿童学食碗,头部弧形嘴便于饮汤水,碗底凸点可 研细食物,附带研磨喂食勺。从人机关系角度分析,下列说法中错 误的是( A ) A.碗边印有可爱图案,满足了儿童的 生理需求 B.头部弧形嘴便于饮汤水,实现了高 效目标 C.碗内食物过热会使防烫勺变色,提 供了信息交互的渠道 D.碗底与两侧握手处包胶能防烫防滑, 实现了安全目标
高中通用技术必修一《技术与设计1》单元测试卷(解析版)
必修1《技术与设计1》单元测试卷一、选择题1.(2分)如图所示的家庭光伏发电设备,光伏组件吸收太阳光后产生直流电,逆变器将直流电转化为交流电供家庭使用,多余电量可上传至公共电网中.下列关于该发电技术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所发的电既可家用,又可上传电网,体现了技术的综合性B.光伏发电受天气影响,体现了技术的两面性C.光伏发电促进了绿色能源的发展,有利于对自然的保护D.家庭光伏发电设备安装后,其技术专利权归家庭所有2.(2分)手机从大哥大(早期的大个头手机)发展到现在的智能触屏手机,经历了不断的创新设计.通常智能手机不仅能打电话,还能上网阅读学习各种知识.关于手机的发展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手机的体积由大变小有赖于集成电路技术的进步B.手机快速更新换代有利于环境保护C.手机功能的不断增加丰富了人们的生活D.智能手机不仅能解放人,还能发展人3.(2分)常见拐杖基本上都以腋下肩关节和大臂关节提供支持,还必须双手紧握,相当不舒服。
如图所示是一款全新设计的以手肘为支撑点,绑在前臂上的拐杖,比现有产品要更灵活,更舒适,长时间的走路不易引起酸麻等疲劳状态,而且能够解放双手,完成一些必要工作;该拐杖高度可调节,适合不同身高的人使用。
针对该设计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长时间的走路不易引起酸麻等疲劳状态,这实现了人机关系的舒适目标B.为了防滑,该拐杖使用橡胶垫,主要实现了健康的目标C.该拐杖高度可调节的设计,主要考虑到人的动态尺寸D.该拐杖解放了人的双手,体现了技术具有发展人的作用4.(2分)如图所示是一款水管密封试验装置.家庭装修时,为了快速检验水管的密封性,用该装置将管内水压加压到正常工作压力的2~3倍,并保压一段时间,根据压力变化情况判断水管是否泄漏.这种试验方法属于()A.强化试验B.优选试验C.虚拟试验D.模拟试验5.(2分)某大学团队在设计与制作一款新型的ATM机(自动柜员机)时,提出了以下的要求,其中不属于人机关系要求的是()A.假币检测并自动收缴功能B.容错功能(允许操作错误而不产生严重后果)C.良好而友善的信息交互界面D.活动屏幕与操控面板更方便残疾人使用6.(2分)大部分的超市购物车的轮子采用有凹槽的结构,从设计分析的角度,这主要是从哪个方面考虑的()A.物B.环境C.人D.人机关系7.(2分)加工如图所示的榫接时,不需要用到的工具是()A.木工凿B.木工锉C.木工刨D.木工锯8.(2分)如图所示为某公司新设计的一款智能自行车,它能够显示骑车消耗的卡路里,并能将太阳能转化成自行车的辅助动力,框架内有指纹锁装置,轮胎具有自膨胀充气的防穿刺功能.下列关于该自行车说法错误的是()A.能显示消耗的卡路里,体现人机关系的信息交互B.有指纹锁装置,达到人机关系安全目标C.用太阳能作为动力,体现可持续发展的原则D.防穿刺功能,体现实用原则9.(2分)下边模型对应的三视图正确的是()A.B.C.D.10.(2分)在通用技术实验室,要用铁质长方体工件加工成如图所示的零件,加工方法正确的是()A.用直径为6mm的样冲冲出6mm的圆孔B.用手锯可以锯出宽为10mm,长为10mm的缺口C.用宽度为20mm,厚度为2mm的平挫挫出深2mm,宽20mm的槽D.用半径为10mm的圆锉锉出半径为10mm的圆弧11.(2分)如图所示是一款苹果削皮器,根据它的坐标评价图,下列有关该苹果消皮器的说法不恰当的是()A.安全性一般B.维护很方便C.价格偏高D.操作简单12.(2分)如图所示是某个零件的尺寸标注,其中错误的是()A.20的标注B.Φ12的标注C.15的标注D.Φ50的标注13.(2分)在小锤头上加工如图所示的腰形通孔,合理的加工方法是( )A .用台钻钻孔,再用手锯锯割B .用台钻钻孔,再用丝锥攻丝C .用台钻钻孔,再用锉刀锉削D .用手锯锯割,再用锉刀锉削14.(2分)如图所示是一模型的轴测图和主视图,那么该模型的左视图是( )A .B .C .D .15.(2分)某儿童玩具厂要设计生产如图所示的电动玩具车,会受到诸多因素的限制.以下并不是设计所受限制的是( )A .国家对儿童玩具的技术规范B .该厂技术力量C .该厂生产条件与设备D .该厂营销网络16.(2分)我国首架国产客机从上海飞往成都,正式交付给成都航空公司使用,标志着中国航空事业翻开崭新的一页。
通用技术《技术与设计1》知识点梳理
通用技术《技术与设计I》复习提纲第一章走进技术世界一、技术的价值:1、技术与人的关系技术是人类满足自身的需求、愿望,更好的适应大自然,而采取的方法和手段.⑴、人类需要着衣遮身避寒—-—————-—纺织、印染、缝制技术。
⑵、人类学要进食补充能量-—-——--—-食品烹饪加工、农作物栽培、家禽饲养技术.⑶、人类需要住所以避风挡雨————--建筑技术。
⑷、人类需要抵御野兽攻击和伤害—-——-武器制造技术。
⑸、人类需要出行—-—---—-车、船制造技术.⑹、人类需要交往、保持联系——---—通讯技术。
技术的产生和发展,能更好地满足人们的需求,使人们的生活更加精彩。
技术的作用:保护人:提供抵抗不良环境,防止被侵害的手段和工具。
解放人:解放或延长身体器官,拓展活动空间,提高劳动效率,增强各方面的能力.发展人:技术促进人的精神和智力的发展,使得人的创新精神和批判能力得以提高,思维方式发生转变,自我价值得以体现。
2、技术与社会的关系技术促进社会的发展.技术丰富社会文化内容.技术改变社会生活方式.是推动社会发展和文明进步的主要动力之一.具体为:⑴、技术是社会财富积累的一种形式,对社会生产具有直接的经济意义。
它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增长,实现了产业结构的升级,并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了基础。
如福特T型车的生产流水线。
⑵、随着技术的发展,劳动力结构也发了较大的变化,第一第二产业从业者数量减少,第三产业从业者数量大幅度增加。
如因为农业技术的发展与劳作方式的变革使农业从业人口减少。
⑶、技术不仅为生产提供了先进的手段和工具,提高了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而且丰富了人们的社会生活,使人们衣、食、住、行、交往、娱乐、教育等方面都发生了改变.⑷、技术进步不仅带动社会生产的发展和社会活动的变化,而且渗透到军事、政治、文化各领域。
3、技术与自然的关系⑴、利用技术,人类可以改造和利用自然。
如:都江堰、荷兰的风车。
⑵、人类利用技术和改造自然要有合理的尺度,要注意对自然的保护,不能忽视对自然的保护,不能忽视一些技术或产品对环境可能造成的负面影响。
(完整版)技术与设计1全册复习习题整理打印-推荐文档
技术及其性质一、技术的价值1. 技术的产生和发展满足了人们的需求, 它的作用体现在()A. 保护人解放人满足人B. 保护人优化人满足人C. 幸福人解放人满足人D. 发展人解放人保护人2.下列几幅图分别是燧石手斧(无柄)、石刃刀(带柄)、在带有石制刃片的斧和锛上安装柄, 是人类发展历史上曾经出现过的几款手斧。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无柄手斧、石刃刀等可以保护人类B.由“无柄手斧”发展到“在带有石制刃片的斧和锛上安装柄”发展了人的思维和制作工具的能力C.带柄斧的出现解放了人的体力D.以上都是3. “金镶玉”是北京2008年奥运会奖牌的别称, 它的正面图案沿用了2004年雅典奥运会奖牌正面图案——插上翅膀站立的希腊胜利女神和希腊潘纳辛纳科竞技场。
背面奖牌镶嵌着取自中国古代龙纹玉璧造型的玉璧, 正中的金属图形上刻着北京奥运会会徽“中国印”(如图所示)。
奥运奖牌玉环的内环周长为三十一点九毫米, 外环周长为五十七点七毫米, 厚为三毫米。
训练有素的工人通过点击鼠标即可完成金镶玉的雕琢。
此案例中关于计算机技术引入的分析错误的是: ()A. 可以完全取代手工操作B. 可以让生产更加高效C. 会使工人手工雕琢的技能退化D. 可以解放人二、技术的性质4. 为解决普通电钻振动剧烈导致钻孔出现偏差的问题, 人们在原有的电钻的基础上改进设计出带定位器的新型电钻, 这说明: ()A. 有目的的技术活动推进了技术的发展B. 这项改进不实用C. 电钻功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D. 电钻的技术原理发生改变5.从“2007上海国际导航产业与科技发展论坛”上传出讯息, 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 将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交通调度及场馆安全监控服务。
据悉: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相对传统的GPS而言, 它不仅能“指点迷津”——帮助你确定自己身在何处, 而且善于“通风报信”——告诉别人你在哪里, 这体现了技术的: ()A. 专利性B. 两面性C. 创新性D. 综合性6.据国外媒体报道, 美国苹果公司最近提交了一个“便携式设备上的太阳能电池”专利申请, 这种电池可以用于手机、音乐播放器和笔记本电脑。
苏教版通用技术必修1《技术和设计1》单元测试卷(含解析)
苏教版通用技术必修1《技术与设计1》单元测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3小题,共39.0分)1.如图所示是深圳市某科技有限公司开发的人形机器人--阿尔法二代,关于该机器人的相关技术,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既能做各种复杂的动作,还能辅助治疗自闭症患者,体现了技术的综合性B. 与第一代只能模仿人类做出各种动作相比,阿尔法二代更加智能,能听懂人话,能与人互动,体现了技术的创新性C. 该公司在舵机伺服系统方面,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体现了技术的专利性D. 未来的阿尔法机器人将涉足家庭陪护、机器人教育等更多智能化的工作领域,势必对社会劳动力结构产生深刻影响,人们需要不断学习新的技能,从而适应劳动力市场变化2.下列活动是科学活动的是()A. 蒸汽机的发明B. B超的技术C. 万有引力的发现D. 摄像技术的发明3.如图所示是一款便携式蓝牙遥控器,可以用作手机、平板电脑自拍器,TV电视盒、PC电脑遥控器等。
关于该遥控器,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支持苹果、安卓、PC等系统,体现了技术的综合性B. 兼容99%的安卓手机,但部分非品牌机器无法适配,体现了技术的两面性C. 该遥控器深受消费者欢迎,不需授权即可自动获得专利D. 该遥控器是第一款同时支持苹果和安卓系统的蓝牙遥控器,体现了技术的创新性4.流水线又称为装配线,一种工业上的生产方式,指每个一个生产单位只专注处理某一个片段的工作,以提高工作效率及产量.福特汽车公司开发出了世界上第一条流水线,从此流水线技术进入了全世界的各行各业.流水线技术的应用最直接的体现是()A. 促进了社会生产的发展B. 改变了社会生活方式C. 丰富了社会文化内容D. 推动社会文明进步5.如图是具有专利的倾斜式肥皂架,带有导水槽和防滑柱,不仅可以让肥皂快速干燥,还能将多余肥皂液导入水槽,不会弄脏操作台面.从技术性质角度看,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A. 可以让肥皂快速干燥,体现了技术的目的性B. 该设计新颖,体现了技术的创新性C. 申请了专利,体现了技术的专利性D. 该皂架不适用于所有的场所,体现了技术的两面性6.下列能说明技术是推动社会发展和文明进步的主要动力之一的是()A. 煤油灯的产生B. 金属卤化物灯的产生C. B超技术的产生D. 福特T型车的生产流水线的产生7.如图所示为有时间限制的插座,当你将拉环拉下时,它就会开始供电了,拉环会慢慢收缩,直到恢复原位,停止供电.利用于我们在为手机、多媒体播放器等等充电时,因为不在旁边,而防止造成电量流失.以下针对该技术的说法中不恰当的是()A. 将原有的插座进行了革新,体现技术的创新性B. 可以防止造成电量流失,体现技术的目的性C. 插座附有定时功能,体现了技术的综合性D. 若该技术申请了专利,在一定时间内具有垄断性8.1928年英国细菌学家弗莱明发明了青霉素,开启了抗生素时代,挽救了无数生命;但近年来由于抗生素的滥用,耐药菌株迅猛发展,抗生素束手无策,许多重症感染者因此死亡,这反映了技术的什么性质?()A. 技术的两面性B. 技术的创新性C. 技术的专利性D. 技术的目的性9.3D打印技术是以粉末状金属或塑料等为材料,通过逐层打印等方式来制造物品的技术.应用该技术的3D打印机能快速地将计算机中的设计转化为模型,下列相关说法不合理的是()A. 3D打印机使得设计手段更加丰富B. 3D打印技术有利于提高设计效率C. 3D打印技术需要信息技术的支持D. 3D打印机使设计不受任何制约10.海明发明了一种新型的摩托车自动报警防盗锁并将发明成果在某专业杂志上做了介绍.数月后某锁厂根据此资料生产出了这种防盗锁并投放市场,海明起诉该锁厂侵权,法院却不予受理.根据此案例,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海明没有申请专利,所以并不拥有防盗锁的专利权B. 海明的发明已经过期失效C. 在杂志上介绍就相当于获得了专利权D. 防盗锁技术不能申请专利权11.专利的申请和获得要经过以下几个阶段,1.初审,2.授权,3.提交申请,4.实质审查,5.公布,6.受理.正确的顺序是()A. 1-2-3-4-5-6B. 3-6-1-4-2-5C. 3-6-1-5-4-2D. 4-6-2-1-3-512.下列不属于技术活动的是( )A. 自行车的制造B. 电视的转播C. 房屋的设计D. 万有引力的发现13.关于技术,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 技术最早源于人类寻找、生产食物,制作衣服和与野兽搏斗等生存的基本需要B. 早期技术是以科学知识为基础的C. 技术的任务是认识世界D. 技术与科学没有任何关系二、分析评价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8.0分)14.高速磁悬浮列车作为一种新兴高速交通模式。
005通用技术必修1-第五讲-技术设计1-专题练习-总复习
C.外观设计专利
D.软件著作权
发明专利:是指对产品、方法或者改进所提出的新的技术方案。
实用新型专利:是指对产品的形状、构造或者其结合所提出的适于
实用的新的、色彩等所作出的富有美感并
适于工业上应用的新设计。所以答案为C
2021/6/7
2
通用技术必修1专题练习
D.原型有利于对设计方案的实现效果进行评估
第四章,设计的实现-制作
原型:通常是第一个能全面反映产品功能的形体,它广泛应用于
新产品的开发中,有时原型就是最终产品。
模型:是根据实物、设计图样或构思,按比例、生态或其他特征
制成的与实物相似的一种物体。油泥模型、石膏模型、黏土模型、
202金1/6属/7 模型、木制模型等。答案为C
2021/6/7
5
通用技术必修1专题练习
一、单项选择题(共 20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60 分)
5.下列关于产品模型和原型说法错误的是
A.模型可以简单展现产品的最初构思,供设计人员进一步探讨和优化方
案
B.模型可以对产品的性能和人机关系进行研究
C.制作模型时主要突出其外观构造,无需考虑材料的选择
9.齿轮是轮缘上有齿,能连续啮合传递运动和动力的机械零件,下列机械 零件中属于齿轮的是
第四章,设计的实现-制作
相关配件的认识。答案 B
苏教版教材P19页书上的案例,设计是推进技术发展的重要驱动力
一、技术与设计的关系
1.技术的发展离不开设计
2.技术更新对设计产生重要影响
3.技术设计侧重于功能、结构、材料、程序、工艺等,围绕技术的目的
而展开。所以答案为A
2021/6/7
3
通用技术必修1专题练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④③⑤①② C.③④⑤①②
B.②③⑤④① D.④②⑤③①
19.下列加工操作方法有错误的是( A )
20.一根薄壁的钢管需要截取一段下来使用,若既要保持切口平 整又要防止崩断锯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C ) A.在锯割过程中要不断旋转钢管,不能一次性从上到下锯断 B.为了避免夹扁钢管,采用两块V字形的木块垫在台虎钳的钳 口上
C.为了提高效率,应选用粗齿锯条锯割 D.当管壁锯透时,边锯边顺时针旋转钢管
21.小明用2mm厚的铝板加工如图所示的连接片,对于该连接 片的加工,以下说法不合理的是(D ) A.需要用到划针、划规和钢直尺进行划线 B.用手锯锯出连接片的大致外轮廓 C.用半圆锉锉削外部整体形状 D.内部3-Φ12孔的加工流程先冲眼,再钻孔,最后进行攻丝
12.在加工该组合件的过程中,下列有关工具设备的选用和加工 流程的说法合理的是( C ) A.加工构件1的流程为:划线→锯割→弯折→钻孔→锉削 B.加工构件2的流程为:划线→锯割→淬火→磨削圆头→套丝 C.在构件1和构件2的连接处采用平垫圈,可使连接处受力均匀 分布,防止连接件受到损坏
D.用丝锥和丝锥扳手加工构件2的外螺纹
13.小明在通用技术实践课上用钢板加工构件1,以下操作正确 的是( B ) A.划线时,划针紧贴导向工具,可以划多次,直至留下清晰痕
B.锯割时为了起锯平稳,位置准确,可用拇指抵住工件,以便
C D.钻孔时可以戴上手套,手持钢板在台钻上操作
某同学欲将一块120×50×2的铁板加工成如图所示的轮叉。 完成第14-15题。
A.钻孔前用样冲对着螺孔中心线交点进行冲眼,从而使钻孔时 钻头不打滑 B.环节的划分具有相对性,在攻丝之前可以增加“孔口倒角” 环节 C.由于使用45号钢硬度不高,对该流程的优化可以增加“淬火” 环节 D.使用圆板牙和板牙扳手进行攻丝时,顺时针方向旋进,并经 常倒转1/4-1/2圈,避免铁屑阻塞并卡住圆板牙
17.在加工螺母模型的过程中,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 ) A.应先钻8mm竖直通孔,然后选用8mm丝锥攻丝 B.钻孔时,可用手钳夹持,对准冲眼钻孔 C.在锉削螺母六个角时,应该将通孔方向朝向水平方向 D.样冲倾斜对准交叉点,并扶直样冲,用榔头敲击,在工件上 冲中心点
18.以下钻孔的加工流程,正确的顺序是( D )
《技术与设计1》第七章工艺专题卷(一)
选择题(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如图所示的小钥匙模型是在3mm厚钢板上加工而成,下列工
具中不需要的是( B )
A.样冲
B.丝锥
C.锉刀
D.钻头
不需要加工螺纹
2.如图所示三脚架,利用M4×12的自攻螺丝连接角铁和木条,
【解析】本题考查金工工 艺。划线所用的工具有划 针、划规和钢直尺,A正 确;外轮廓用手锯进行锯 割操作,B正确;半圆锉 有平面和半圆弧形面两面, 可以锉削该连接件整体形 状,C正确;该连接件中 间三个是通孔,不需要进 行攻丝的操作,D错误。 故选D。
D.②⑥⑦
4.下列关于金属钻孔工艺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B ) A.需要准备角尺和样冲等划线工具 B.操作顺序应该先装钻头,再装工件 C.小工件需要扳手或钳子夹住 D.不准戴手套,但要戴防护眼镜
【解析】本题考查钻孔工艺。为了保护钻头,应该先装工件。 注意:扳手不能夹紧工件。
5.如图所示是椅子装配图,下列选项中装配流程较为合理的 是( A ) A.敲入楔形螺母→拧入螺杆→插入月牙形连接件→拧入螺母 B.拧入螺杆→插入月牙形连接件→拧入螺母→敲入楔形螺母 C.插入月牙形连接件→拧入螺杆→敲入楔形螺母→拧入螺母 D.拧入螺母→拧入螺杆→插入月牙形连接件→敲入楔形螺母
14.为确保安装轮轴的两个孔的位置精度符合使用要求,以下加 工流程中合理的是( C ) A.锯割→划线→锉削→划线→钻孔→弯折 B.划线→钻孔→锉削→划线→锯割→弯折 C.划线→锯割→锉削→弯折→划线→ D.划线→弯折→锯割→锉削→划线→钻孔
15.制作支架的过程中,以下操作中不正确的是( B ) A.使用划规划弧线时,尽量一次划成
加工角铁连接孔不需要的工具是( C )
A.角尺
B.钻头
C.丝锥
D.样冲
【解析】本题考查三视 图识图和工艺工具选择。 不需要加工内螺纹。
3.如图工件与螺母进行连接,加工工件时需要使用到的工具是
( D)
①台钻 ②台虎钳 ③划规 ④样冲 ⑤丝锥和丝锥扳手 ⑥板
牙和板牙扳手 ⑦锉刀
A.②④⑥
B.②③⑤
C.①②⑥
手锯锯割容易卡住
6.小明在通用技术实践课上用木板制作如图所示的墙体模型,选 择了下列工具,其中不合理的是( B )
7.在通用技术实践课上,小明准备用一段长度合适直径为 50mm的圆钢,制作如图所示的零件,设计了下列工艺流程,其 中最合理的A 是( ) A.划线→锯割→锉削→划线→钻孔→锯割→ B.划线→锉削→锯割→划线→钻孔→锉削→ C.划线→锯割→划线→钻孔→锯割→ D.划线→锉削→划线→钻孔→锯割→锉削
8.用2mm厚的铁板手工制作如图所示的零件,下列制作流程中 最恰当的是( A )
9.在通用实践课中制作上述零件,下列操作不正确的是( B ) A.钻孔之前用样冲冲眼,防止中心位置滑移 B.用直锉法锉圆角时,锉刀应保持平稳 C.折弯时用台虎钳夹持 D.钻孔时用手钳夹持
10.如图所示是将长方体45号钢制作成小锤头的加工流程,以下 说法不正确的是( D )
11.用扁钢加工如图所示的工件,以下操作中正确的是( B ) A.用圆锉修整R5的弧形轮廓 B.用平锉修整凹槽的平面部分 C.在平口钳上夹持扁钢进行弯折 D.划线时需准备划针、划规和直尺,不需要样冲和铁锤
如图所示的组合件是由构件1和构件2组合在一起,其中构件 1是用厚度为4mm的钢板加工而成,构件2是常见的螺栓螺母。 请完成第12—13题。
B.使用钢锯锯割时,尽量多使用锯条的中间部分
C.用平锉锉削支架的弧面部分
D.钻孔时带防护眼镜
小明需将如图甲所示的大小合适的铝块加工成图乙所示的螺 纹孔直径为8mm,外径15mm的螺母模型,请完成第16-17题 。
16.以下加工流程中合理的是( C ) A.划线→锉削→倒角→钻孔→ B.划线→钻孔→倒角→攻丝→ C.划线→锉削→钻孔→倒角→ D.划线→倒角→钻孔→攻丝→锉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