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E模具设计
ProE模具设计指南
02
根据模具材料和用途选择合适的热处理工艺,以获得所需的硬
度和组织结构。
热处理过程中应严格控制温度、时间和冷却速度等参数,以防
03
止模具变形和开裂等问题。
03
Proe模具设计流程
模具设计前期准备
确定模具设计需求
明确模具设计的目的、用途和要求,以便为后续 设计提供指导。
收集相关资料
收集与模具设计相关的技术资料、标准、规范和 类似案例,为设计提供参考。
根据模具结构形式和布局, 确定所需的模具零件,如 模仁、模胚、顶针等。
模具细节设计
确定浇注系统
根据产品要求和材料特性,设计合适的浇注系统,确保填充均匀、 无缺陷。
设计冷却系统
根据模具大小和生产节拍,设计合理的冷却系统,提高生产效率和 产品质量。
确定排气系统
根据模具结构和产品要求,合理布置排气系统,避免产品出现气孔 和缺陷。
模具后期处理
校对图纸
对完成的模具图纸进行校对,确保图纸的准确性和完 整性。
制作工艺卡片
根据图纸和生产要求,制作详细的工艺卡片,指导生 产和检验。
交付与验收
将完成的模具交付给生产部门,并进行验收,确保满 足设计要求和生产需求。
04
Proe模具设计技巧与优 化
模具设计中的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案
问题1
分型面设计不合理
率和精度。
软件界面
Proe的界面简洁直观,易于学习 和操作,支持多种操作系统。
软件应用
Proe广泛应用于汽车、家电、电 子、航空航天等领域的模具设计、
数控加工和产品开发。
Proe模具设计的应用领域
注塑模具
锻造模具
注塑模具是利用塑料成型原理制成塑 料制品的模具,广泛应用于家电、汽 车、电子等领域。
proe模具设计指南(11章)第五章分型面设计及检测
分型面是指将模具型腔分开以便取出制品的分离曲面,即上、 下模的接触面,应当根据实际情况定义分型面。分型面的位 置选择与形状设计是否合理,不仅直接关系模具的复杂程度, 也关系着模具制件的质量、模具的工作状态和操作的方便程 度,因此分型面的设计是模具设计中最重要的一步。分型面 的位置不同,使得成型制件型腔的相对位置也不相同,一般 有三种基本的形式。
5.1 分型面概述
5.1.2 分型曲面特征
➢ 创建曲面
5.1 分型面概述
5.1.2 分型曲面特征
➢ 裁剪曲面
5.1 分型面概述
5.1.2 分型曲面特征
➢ 合并曲面
5.1 分型面概述
5.1.2 分型曲面特征
➢ 曲面延拓
5.2 创建分型面
分型面是一种功能强大的曲面特征,因为合并的曲面会自动 与其相连,因此分型面是任何附属曲面片的父特征。完成的 分型面必须与要分割的工件、夹模器或体积块完全相交。定 义分型面的时候,还往往要伴随着填充破孔的步骤,具体的 操作在以后的章节中会有详细的说明。 在Pro/E中创建分型面应当按照如下规则:
5.5 检测分型面
5.5.1 分型面检查
5.5 检测分型面
5.5.2 投影面积计算
➢ 分型面必须与工件或模具体积块完全相交,多个曲面 可合并一起。
➢ 不同的分型面可能会相交。
5.2 创建分型面
5.2.1 拉伸分型曲面
5.2 创建分型面
5.2.2 阴影分型曲面
5.2 创建分型面
5.2.3 裙边分型曲面
5.2 创建分型面
5.2.4 复制分型曲面
5.3 修改分型面
5.3.1 合并分型曲面
5.1 分型面概述
5.1.1 分型面设计的原则
proe模具设计流程
模具顶出系统设计
顶出方式
01
根据塑件形状和模具结构,选择合适的顶出方式,如单顶针、
双顶针、斜顶针等。
顶出位置
02
顶出位置应选在塑件容易脱模的部位或塑件卡紧力较小的部位。
顶出数量和分布
03
根据塑件形状和尺寸,确定顶出数量和分布,确保塑件顺利脱
模。
03
模具详细设计
模具零件的CAD建模
01
建立模具整体结构
使用Proe的3D建模工具,根据 产品需求和模具设计要求,建立 模具的整体结构。
02
创建模具零件
在整体结构的基础上,创建各个 模具零件,如模座、模仁、滑块、 斜顶等。
03
定义零件材料和属 性
为每个模具零件设置合适的材料 和物理属性,如密度、热膨胀系 数等。
模具零件的尺寸与公差标注
确定模具零件尺寸
根据产品需求和工艺要求,确定模具零件的尺寸和装配关系。
实例三:多型腔模具设计
总结词:高级技能
详细描述:介绍如何使用Proe软件进行多型腔模具设计,包括创建多个模芯和模腔、定义浇注系统、 优化模具结构等操作,以及如何提高模具设计的效率和精度。
THANK YOU
02 在满足功能和性能要求的前提下,通过改进设计来降
低成本和简化生产过程。
更新相关图纸和文档
03
对修改后的设计进行更新,确保图纸和文档的一致性
和准确性。
最终确认
确认模具设计的最终方案
在完成设计修改后,再次确认设计的可行性和合理性,并确定最终的模具设计 方案。
审核和批准最终方案
由相关部门对最终方案进行审核,确保满足所有要求和标准,并获得批准后进 行下一步工作。
Proe模具设计流程
ProE模具设计篇教案
ProE模具设计篇教案第一章:ProE模具设计基础1.1 教学目标了解ProE模具设计的基本概念和流程熟悉ProE软件的操作界面和基本功能1.2 教学内容ProE模具设计简介ProE软件安装与启动ProE操作界面及基本功能介绍模具设计的基本流程1.3 教学方法讲授与演示相结合学生实际操作练习1.4 教学资源ProE软件安装包操作界面及功能介绍PPT练习文件第二章:ProE模具设计参数设置2.1 教学目标学习设置模具设计的相关参数,包括模架、模具组件、材料等2.2 教学内容模具设计参数概述设置模架参数设置模具组件参数设置材料参数2.3 教学方法讲授与演示相结合学生实际操作练习2.4 教学资源ProE软件操作界面及功能介绍PPT练习文件第三章:ProE模具设计工具与应用3.1 教学目标学习使用ProE模具设计工具,包括分模、开粗、精修等3.2 教学内容模具设计工具概述分模工具的使用开粗工具的使用精修工具的使用3.3 教学方法讲授与演示相结合学生实际操作练习3.4 教学资源ProE软件操作界面及功能介绍PPT练习文件第四章:ProE模具设计实例4.1 教学目标学习通过实际案例,掌握ProE模具设计的方法和技巧4.2 教学内容实例一:简单的模具设计实例二:复杂模具设计实例三:多腔模具设计4.3 教学方法讲授与演示相结合学生实际操作练习4.4 教学资源ProE软件操作界面及功能介绍PPT练习文件第五章:ProE模具设计高级应用5.1 教学目标学习ProE模具设计的高级应用,包括模流分析、模具模拟等5.2 教学内容高级应用概述模流分析的应用模具模拟的应用5.3 教学方法讲授与演示相结合学生实际操作练习5.4 教学资源ProE软件操作界面及功能介绍PPT练习文件第六章:ProE模具设计中的曲面处理6.1 教学目标掌握ProE中曲面的创建、编辑和优化方法。
学习如何使用曲面功能解决模具设计中的常见问题。
6.2 教学内容曲面创建工具介绍(如:拉伸、旋转、扫描等)。
Proe全新教材(第24讲PROE模具设计(破孔的处理))
• 2、创建模具模型:模具模型——装配— —参考模型——选取参考模型——装配
• 这是放好的参考模型
• 3、创建坯料:创建——工件——手动— —输入名称——确定。我们一般用拉伸 的办法来生成坯料,流程如下图。
• 生成了坯料
• 4、设置收缩率:收缩——按尺寸——输 入数值——完成
• 5、分型面的创建 • 由于这个零件有两个贯穿孔,所以它的 分型面的创建有些特别。流程如下: • 分型面——创建——输入名称——增 加——复制——完成
•
此时可以看到模型树区产生了新的 元件。即COVER—CAVITY—PT和 COVER—CORE—PT
• 8、产生浇注件,流程如下: • 铸模——创建——输入名称——确定
• 可以看到此时模型树区多了一个元件 COVER—MOLDING,完成了浇注件的 创建。
• 9、模拟开模。 • 对每个元件执行如下操作:模具进料 孔——定义间距——定义移动——选取 元件——完成——定义移动方向——输 入移动量——完成。如下图
•
在上图中选取分型面按确定后出现以 下两图,这分别是公模和母模的体积块分别 输入相应的名称后按确定即完成了公母模体 积块的创建。
• 7、创建公模和母模 • 在完成公、母模体积块的创建之后我 们就要利用它们来创建公、母模元件, 流程如下:模具元件——抽取——选取 所有创建好的体积块——确定——完成。
• 这是开模的效果
• 这是生成的公模
• 这是母模
• 这是生成的浇注件
• 将结果存盘 • 至此我们完成了整个过程。
•
在上图中,附加面组选我们刚才用 平整做出来的曲面。之后确定。下图是 处理好的分型面,可以看到小圆孔已经 被修补好了。
•
对修补好的曲面进行延伸操作,其 目的是将曲面延伸至坯料的表面。
(完整word版)ProE模具设计
1、模具分为动模和定模两部分,两者分开时可以装入坯料或取出制件;两者合拢时可以使坯料成型。
2、模具的类型:1)按照成型材料的不同可以分为:用来加工金属制品的模具和用来加工非金属制品的模具。
2)按照本身材料的不同可以分为:砂型模具、金属模具、真空模具和石蜡模具等。
3)按照加工工艺和成型材料的不同可以分为:锻造模具、塑料模具(包括注塑模具、吹塑模具和挤塑模具等)、压铸模具、粉末冶金模具、冲压模具、橡胶模具、玻璃模具和陶瓷模具等。
3、Pro/E模具设计提供的模块:基础模块(Foundation)和组件模块(Assembly):将模具作为普通组件进行设计,先通过这两个基本模块设计出模具元件,再将模具元件装配成模具组件。
模具设计模块(Pro/Moldesign):用来设计注塑模具型腔和吹塑模具型腔等。
铸造模具模块(Pro/Casting):用来设计合金压铸模具型腔和浇注模具型腔等。
EMX(模具设计专家):是Pro/E软件的外挂模块,用来为各种模具设计模架。
钣金模架库模块(PDX):是Pro/E软件的外挂模块,用来为冲压模具设计模架。
塑料顾问(Plastic Advisor):用来对注塑模具进行铸模填充分析。
4、参照模型:系统以设计模型为基础在模具模型中生成的参照几何,并用其替代设计模型参与模具设计。
5、收缩率:将制件从模具中取出并冷却至室温后,其尺寸会发生收缩,也就是说制件的尺寸要比模具型腔小一些,而收缩率就是衡量尺寸收缩大小的参数。
在设计模具型腔时通过设置收缩率,可以抵消由于制件收缩而产生的误差。
6、模具模型:一个装配体(即组件,扩展名为.mfg),它包括参照模型、工件、分型面、各种型腔组件特征、模具体积块、模具元件和铸模等,它是模具模块的最高级模型。
7、铸模:铸造最终的制件,通过观察铸件可以检查其是否与设计模型一致。
8、开模:模拟模具的打开过程,即分离模具,取出制件,该过程可以检查模具设计是否合理。
1、Pro/E模具设计流程:1.创造模具模 2.设置收缩率 3.创造分型面或体积块 4.分割工件 5.抽取模具元件 6.创造浇筑系统和冷却系统7.模具检测 8.创造铸件9.开模仿真10.创建模架Pro/E模具设计流程:1)创建模具模型:模具模型由参照模型和工件模型组成,前者对应的设计模型一般在零件模式下创建,然后装配到模具模式中,工件模型则通常直接在模具模式下创建。
proe模具设计简介.doc
.模具设计———成品篇 1 利用Pro/E 进行模具设计的一般流程2 成品检查及处理2.1 肉厚检查对于塑料模来说,肉厚不均会严重影响到最终的射出成型。
因此,拿到一个成品,我们最先要做的是肉厚检查。
对于有肉厚不均的现象要及早通知客户, 以及时寻求解决方案。
进行成品肉厚分析的方法:Pro/E main menu → Analysis → Model Analysis成品检查及处理利用Pro/E 拆模倒钩处理模仁处理滑块斜梢 入子顶针肉厚检查脱模角检查 缩水处理弹出如图2-1所示对话框:(右图为选取Slices 后的对话框)图2-11)选取Thickness:2)选择 Slices 在Slices Offset 中输入103)根据成品要求及塑料特性输入最大肉厚(本例为2.4)与最小肉厚(1.8)4)选取起始位置点与终止位置点选择分析类型分析指定面厚度层状显示厚度选取Mold分析結果显示所有结果 清除显示 保存分析结果显示分析信息设定最大厚度设定最小厚度选取方向平面设定层间距设定层数5)选择方向平面,点取Compute分析结果中红色圈内表示肉厚过厚,蓝色圈内表示肉厚过薄,即在允许的肉厚范围之外。
点Show all , Pro/E将显示图标结果; 点Clear,将清除图标结果显示;可以用Info来查看相关文字信息。
本例分析结果如图2-2所示:图2-22.2 脱模角检查为了保证成品的顺利脱出,使模具开模时不至于有粘模现象,需要在平行于开模方向的壁上有一定的脱模角度。
进行脱模角检查的方法:Pro/E main menu: →Analysis →Surface Analysis弹出如图2-3所示对话框:图2-3点取Display 后出现对话框如图2-4所示:图2-41)选取Draft Check:选择分析类型选择分析对象选择中性面选择脱模方向最大脱模角要检查脱模角的方向显示方式 全色显示结果三种颜色显示结果显示的精度2)选择分析对象为Part:3)选择脱模中性面,指定分析脱模方向4)确定要检查单侧还是双侧,指定最小的脱模角(本例中为0.5)5)选取显示方式图2-5为用三种颜色显示的脱模角检查结果,窗口左上角显示的为颜色和角度对照表。
proe模具设计指南11章第六章模具分割及抽取
塑料在模具型腔凝固形成塑件,为了将塑件取出,必须将模 具型腔打开,型腔就是沿着分型面分割开来的,分型面既是 模具设计的术语,也是Pro/E中一种特殊的曲面特征,用于 分割工件或现有体积块来创建模具体积块。使用分型面分割 模具将导入分割特征,创建完成之后,可以进行抽取得到上 下模和铸模的实体零件,并且通过分离打开模具,从.1.2 直接创建体积块
➢ 聚合体积块
6.1 模具体积块
6.1.2 直接创建体积块
➢ 草绘体积块
6.1 模具体积块
6.1.2 直接创建体积块
➢ 滑块体积块
6.2 模具元件及铸模
6.2.1 抽取模具元件
创建完模具体积块后,可以从工件抽取它们以产生模具元件,通过用实 体材料填充先前定义的模具体积块来产生模具元件填充模具体积块这一 过程,是通过选择抽取操作来完成的。在【模具】菜单管理器中选择 【模具元件】命令,系统会弹出【模具元件】菜单,一般通过【抽取】 选项来得到模具元件,创建模具抽取时会出现【创建模具元件】对话框。
6.3 模具打开
模具体积块抽取完成之后,得到的模具元件仍然处于原来模 具体积块的位置,为了检查设计的适用性,可以模拟模具打 开过程。在【模具】菜单管理器中选择【模具进料孔】→ 【定义间距】→【定义移动】命令
6.3 模具打开
系统将弹出【选取】对话框,在图形区中选择模具元件,单 击其中的【确定】按钮,然后在图形区中选择一个基准以确 定打开的方向,再输入移动距离,就能移动模具元件。
6.4 空心球柄模具设计
如图所示是空心球柄的实体模型,它的技术参数及设计要求为:材料为 HDPE,中等批量生产,未注公差等级为MT5级精度。由于它是中等尺 寸,批量很大,虽然采用一模一件可以降低模具成本,但采用一模多件 生产时生产效率较高,同样达到降低成本的目的。 空心球柄的相对深度大,由于采用一模多件的型腔,因此可以采用侧浇 口,这样加工简单、浇口容易去除,不会影响塑件外观,模具结构也相 对简单。
proe模具课程设计
proe模具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并掌握Proe软件在模具设计中的应用,包括模具的基本结构、工作原理及设计流程。
2. 学生能够运用Proe软件完成模具的型腔、型芯、滑块、斜导柱等主要零件的设计与绘制。
3. 学生能够掌握模具设计中常见的配合关系、干涉检查和修改方法。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熟练使用Proe软件进行模具设计,提高模具设计的效率和质量。
2.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模具设计中的问题,具备一定的模具设计创新能力。
3. 学生能够通过团队协作,完成复杂模具的设计任务,提高沟通与协作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通过学习Proe模具课程,培养对模具设计专业的兴趣和热情,树立正确的专业观。
2. 学生在课程学习过程中,养成积极探究、勇于创新的学习态度,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3. 学生能够认识到模具设计在制造业中的重要性,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专业实践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模具设计能力,提高实践操作技能。
学生特点:学生已具备一定的Proe软件基础,对模具设计有一定了解,但实践操作能力有待提高。
教学要求:结合课程特点和学生实际,采用任务驱动、案例教学等方法,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模具设计能力和综合素质。
通过对课程目标的分解,实现教学设计和评估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1. Proe模具设计基础知识- 模具设计的基本概念与分类- 模具设计的基本流程与原则- 模具设计中常见的配合关系与公差2. Proe软件操作技巧- Proe基本操作与常用工具- Proe草绘与建模功能- Proe装配与动画仿真3. 模具设计实例分析与操作- 型腔与型芯的设计方法- 滑块与斜导柱的设计要点- 常见模具结构的设计与绘制4. 模具设计进阶技巧- 模具设计中常见问题的解决方法- 模具设计优化与改进- 模具设计创新思维与方法教学大纲安排:1. 基础知识学习(2课时)2. Proe软件操作技巧(4课时)3. 模具设计实例分析与操作(6课时)4. 模具设计进阶技巧(4课时)教材章节关联:1. 《Proe模具设计基础》第一章:模具设计概述2. 《Proe模具设计基础》第二章:Proe软件操作基础3. 《Proe模具设计实例》第三章:型腔与型芯设计4. 《Proe模具设计实例》第四章:滑块与斜导柱设计5. 《Proe模具设计进阶》第五章:模具设计优化与创新教学内容注重科学性和系统性,结合实例教学,使学生能够掌握模具设计的核心技能,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最新ProE模具设计
二.模具结构
注射模的组成部分
按结构功能分: 结构件(模板,支承柱,限位等) 成形零件(型芯,镶件) 浇注系统(唧嘴,流道,进胶口) 导向部分(导柱,导套) 分型抽芯机构(滑块,斜顶) 顶出装置(顶针,斜顶) 冷却加热系统(运水,加热孔) 排气系统(分型面间隙,排气镶件)
三.模具设计流程
作业
1。打开零件图进行分析检查。 2。做CAD排位图练习,主要是排位尺寸,模
架尺寸。
此课件下载可自行编辑修改,仅供参考图见CAD图档
这个流程可能与本地的制作流程有一些不同, 但这个流程是比较规范的,他能帮助我们解决 一些问题: 1。对产品进行分析检查,可以减少设计与制 作过程中的出错率。 2。能及时的发现产品设计中的错误和缺陷, 最常见的就是拔模问题。 3。CAD排位可以在Pro/E分模时更准确的把握 尺寸。 4。组立图可以让模具制作者更清楚的了解每 套模具的具体结构。
ProE模具设计教程
第8章 Pro /ENG INEER Wildfire 3.0模具设计基础学习目标:☆ 掌握P ro/E模具设计模块的一般操作流程。
☆ 掌握分型面创建的一般方法。
随着以Pro/ENGINE ER为代表的CA D/C AM 软件的飞速发展,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越来越广泛地应用到各行各业,设计人员可根据零件图及工艺要求,使用CAD 模块对零件实体造型,然后利用模具设计模块,对零件进行模具设计。
本章主要通过简单的实例操作说明用Pro/EN GI NEE R软件进行模具设计的一般操作流程,介绍分型面的基本创建方法。
8.1 模具设计的基本流程利用Pro/E 模具设计模块实现塑料模具设计的基本流程,如图8-1所示。
图8-1 Pro/E 模具设计基本流程8.2 模具设计的操作案例[案例8-1]:用Pro/ENGINEER Wildfi re 3.0完成图8-2所示零件的模具设计。
根据此零件的特点,可采用一模一件,并将分型面设在零件的底面,这样既满足分型面应设在零件截面最大的部位,又不影响零件的外观,且塑件包紧动模型芯而留在动模上,模具结构简单。
图8-2 案例8-1零件图(香皂盒上盖)8.2.1 建立模具模型步骤1 设置工作目录启动Pro/E NG INEER W il dfi re 3.0后,单击主菜单中【文件】→【设置工作目录】,系统弹出【选取工作目录】对话框。
在工具栏上单击图标,弹出新建目录对话框。
在【新建目录】编辑框中输入文件夹名称“ex8-1”,单击按钮。
在【选取工作目录】对话框中单击按钮。
步骤2 建立参照模型 单击系统工具栏中按钮或单击主菜单中【文件】→【新建】,系统弹出【新建】对话框。
在【类型】栏中选取【零件】选项,在【子类型】栏中选取【实体】选项,在【名称】编辑文本框中输入文件名ex 8-1,同时取消【使用缺省模板】选项前面的勾选记号,单击按钮,系统弹出【新文件选项】对话框,选用注:未注拔模斜度均为1.5°材料:PP 收缩率取6‰【mmns_mfg_part】模板;单击按钮,进入Pro/ENGINEER Wildfire3.0零件设计模块。
proe模具设计
一、模具设计步骤二、各科期末考试复习资料由整理1.(可以在第4系的位置。
将坐标系的Z轴与拔模方向相同,便于后续利用阴影曲面,或裙边曲面分模等)2.2D排位,排水口位置,冷却管位置,型腔布局,模仁/模架大小等3.4.5.创建工件体积块6.创建分模面,7.利用分模面分割体积块,,,8.抽取体积块,创建凸模/9.10.出来的实物样板三、多型腔布局单型腔布局:装配或创建的方法多型腔布局:法一:模具模型——定位参照零件,就可以在模具中插入多个参照零件。
法二:采用装配的方法逐个定位各个零件。
四、创建分模面的方法:1.2.面来确定分模面的位置及形状3.插入——侧影响曲线,根据拔模方向投影出一条曲线。
或者单击特征——型腔组件——侧影响曲线。
然后单击分模面按钮后,编辑——裙边曲面,选择之前投影的特征曲线。
系统自动根据这个特征曲线创建一个分模曲面如果通过影像曲线得到的曲线不够时,还可以考虑通过草绘,投影,修剪,复制等其他任何方式得到。
然后在裙边曲面的时候选择这些曲线得到分模面。
五、 分模面的编辑与更改当使用裙边曲面等方法,系统自动计算得到的分模曲面不满足要求时需要更改。
环选取:改变所选择的影像曲线(无拔模的位置)在零件的上部或者下部。
这里也可以考虑改变投影方向来改变。
还还可以排除不必要的影像曲线,比如行位,枕位的影响曲线可以通过它排除之修剪平面:选取或创建夹子平面 环闭合:定义初步阴影曲面中的任何环的环闭合拔模角度:指定过渡曲面的拔模角度,默认值为0° 阴影闸板:指定连接到阴影曲面的片然后再更改凸模或凹模其中一个的分模面。
然后在单机模具模型——高级实用工具——切割,来切割另一个元件的分模面。
方法四:对于曲面上的碰穿孔这种情况,如果直接使用侧影响曲线来做裙边曲面可能会导致碰穿孔的分模面与周围的曲面过渡不均匀。
这需要模具制造的精度非常高,并且容易出现毛边等不良现象。
所以在做裙边曲面的时候将碰穿孔这个位置的侧影响曲线排除,,然后复制出碰穿穿孔所在的曲面(要排除孔),然后利用这个复制的面和之前的裙边曲面来分割工件即可。
ProE模具设计基础教程课件
第一章 模具设计基础
模具设计基础的主要内容
当塑件有侧孔或侧凹时,模具必须设有侧向分型与抽芯机构 ,在塑件被推出之前,必须先抽出侧型芯,除使用气动或液 压抽芯外,一般都用开模动作带动抽芯机构动作,并通过传 动件实现传动方向的变换,从而完成机动抽芯。塑件带有侧 孔是常见现象,因此本章以专题形式讨论侧抽芯模具在 Pro/E中的创建方法。
1.4 Pro/E模具设计入门
1.4.2 Pro/E模具设计术语
在用Pro/E进行齿轮轴模具设计过程中,使用了很多术语描 述设计步骤,这些是模具设计所独有的,熟练掌握这些术语 ,对理解Pro/E模具设计有很大帮助, 这些术语包括有:设 计模型、参照模型、工件模型、模具模型、分型面、收缩率 、拔模斜度
1.3 注塑模具设计导论
1.3.3 注塑模具标准件
➢ 模架
1.3 注塑模具设计导论
1.3.3 注塑模具标准件
➢ 其他标准件
1.4 Pro/E模具设计入门
1.4.1 典型模具设计过程
➢ 创建一个模具模型,装配或创建参照模型及工件
1.4 Pro/E模具设计入门
1.4.1 典型模具设计过程
➢ 使用塑料顾问进行模具填充检测
1.5 Pro/E零件设计示例
1.5.1 蒸笼
制作放置在电饭煲中的蒸笼是为了理解Pro/E的特征添加和特征操作方 法,其中旋转特征创建基体,圆角特征对边缘进行圆角,使用孔特征得 到一个通孔后,通过对孔特征进行阵列特征操作,可以得到其余通孔
1.5 Pro/E零件设计示例
1.5.2 滚刀
滚刀的创建用到了多种特征,如拉伸、旋转、圆角、倒角和螺旋扫描特 征,为了对拉伸特征进行阵列,还使用了对特征进行成组操作
proe模具设计基础教程
第1讲Pro/ENGINEER Wildfire模具设计基础本讲要点☐操作界面简介☐模具设计的一般操作流程☐Pro/ENGINEER软件的启动Pro/ENGINEER作为一种最流行的三维设计软件,目前,越来越多的工程技术人员利用它进行产品与模具的设计和开发。
本讲主要让读者了解Pro/ ENGINEER软件的模具设计模块和模具设计的一般操作过程。
1.1 模具设计基础应用示例对如图1-1所示的零件进行分模、流道系统、冷却系统的设计,初步了解Pro/ENGINEER模具设计的一般操作过程。
图1-1 示例零件→STEP 1 启动Pro/ENGINEER选择【开始】/【所有程序】/【PTC】/【Pro ENGINEER】/【Pro ENGINEER】命令,如图1-2所示。
启动Pro/ENGINEER软件,界面如图1-3所示。
图1-2 命令菜单图1-3 启动的Pro/ENGINEER软件界面读者也可以直接双击桌面上的→STEP 2 设置工件目录选择主菜单上的【文件】/【设置工作目录】命令,如图1-4所示,弹出【选取工作目录】对话框,选择用户要保存文件的目录,如图1-5所示,完成后,单击【确定】按钮。
图1-4 选择【设置工作目录】命令图1-5 【选取工作目录】对话框→STEP 3 新建文件单击工具栏上的【新建】按钮。
弹出【新建】对话框,设置选项如图1-6所示,完成后,单击【确定】按钮。
弹出【新文件选项】对话框,设置选项如图1-7所示。
完成后,单击【确定】按钮,进入模具设计模块,如图1-8所示。
图1-6 【新建】对话框图1-7 【新文件选项】对话框STEP 4 导入零件在如图1-9所示的菜单管理器中选择【模具模型】/【装配】/【参照模型】命令。
系统弹出【打开】对话框,如图1-10所示,选择零件E1,再单击【打开】按钮。
系统弹出【装配】面板,如图1-11所示,选择如图1-12所示的零件坐标系PRT_ CSYS_DEF和模具坐标系MOLD_DEF_CSYS进行装配,完成后,单击【确定】按钮。
proe模具设计具体步骤
简单模具开模步骤:1、模具模型→装配→①参照模型→“创建参照模型”各项不变→确定。
→②定位参照零件(一模多腔使用)2、模具模型→创建→工件→手动→“元件创建”命名“_wrk”→创建特征→实体→加材料→拉伸→实体→完成。
3、设置收缩率。
4、设计浇注系统(可放置在7后)特征→型腔组件/实体/切减材料/旋转/完成→切出相应的浇口。
5、设计分型面当需要应用侧面影像曲线时,先进行定义:模具→特征→型腔组件→侧面影像。
★插入/模具几何/分型曲面→编辑/属性/命名→①复制分型面→复制粘贴→通过各种方面使边与毛坯相连。
→②编辑/裙状曲面(可多选)。
★插入/模具几何/模具体积块→体积块完成后点击“编辑/修剪/参照零件剪除”。
6、构建元件的体积块编辑/分割→两个体积块/所有工件/完成→选择上述分型面→命名。
7、抽取模具元件模具元件→抽取→所有→确定。
8、填充铸模→创建。
9、开模模拟模具进料孔→定义间距→定义移动→两次选取(一次模块,一次方向)Pro/E模具结构的设计:在Pro/E中,可以采用三种方法设计模架,即分别用组件设计模块、MoldLib模块(Mold Base Library,模架库)和EMX模块(Expert Moldbase Extension,模架设计专家扩展)进行设计。
1、组件设计模块:将模架作为一个装配体进行设计。
进入组件设计模式后,首先逐一创建各个模架元件(即零部件),然后再装配成模具模架。
此种设计方法操作比较繁琐,不易维护,因而使用较少。
2、MoldLib模块:MoldLib是PTC提供的模架库,包含众多标准模具组件。
如果安装了MoldLib扩展模块,则可以在模具布局模式下直接调用模架库中的模具组件,非常方便。
3、EMX模块:Pro/E的扩展功能模块,它封装了大量标准模架和模架标准件,并提供了一系列模架设计向导,使模架设计更加高效、快捷。
EMX模块的功能比MoldLib模块更加强大,是Pro/E模架设计的首选工具。
Pro-E模具设计
3.4 设置模具收缩率
3.4.1 按尺寸收缩
【按尺寸收缩】允许为所有模型尺寸设置一个系数,也可以 为个别尺寸指定收缩系数,系统将此收缩率应用到设计模型 。
Pro/E模具设计
3.4 设置模具收缩率
3.4.2 按比例收缩
【按比例收缩】允许相对于某个坐标系按比例收缩零件,可 以为每个坐标指定不同的收缩率 。
Pro/E模具设计
采用着色的方法创建分型面
阴影分型曲面
Pro/E模具设计
采用裙边的方法创建分型面
裙边是一种沿着参照模型的轮廓线来建 立分型面的方法,采用这种方法设计分型 面,首先要创建分型线,然后利用该分型 线来产生分型面,分型线通常就是参照模 型的轮廓线,一般可用侧面影像曲线来建 立。 在完成分型线的创建后,系统会自动将 外部环路延伸至坯料表面来产生分型面。 Pro/E模具设计
Pro/E模具设计
加载参照模型
创建多腔模具
使用“定位参照零件” 命令
Pro/E模具设计
创建模具工件
工件可以理解为模具的毛坯,它完全包裹着参照模型, 还包容着浇注系统,冷却水线等型腔特征。工件等于所有模 具型腔与型芯的体积之和,利用分型面分割工件之后,就可 以得到型腔或型芯体积块,有如下两种方法可以创建工件 : 装配一个预先设计好的工件或夹模器加载到模具模 型。 使用Pro/E提供的手动或自动工具在模具模型中创 建工件。
Pro/E模具设计
三 分型面设计
分型面设计 的主要内容
分型面是指将模具型腔分开以便取出塑 料制件的分离曲面,即上、下模的接触面, 应当根据实际情况定义分型面。分型面的位 置选择与形状设计是否合理,不仅直接关系 模具的复杂程度,也关系着模具制件的质量、 模具的工作状态和操作的方便程度,因此分 型面的设计是模具设计中最重要的一步。
PROE多向按键模具设计(emx)
05 模具设计的优化
模具设计的可制造性优化
材料选择
根据产品需求和生产条件, 选择合适的模具材料,以 提高模具的耐用性和可靠 性。
结构设计
优化模具结构,简化模具 制造过程,降低模具制造 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加工工艺
合理安排模具加工工艺, 提高加工精度和表面质量, 确保模具的稳定性和使用 寿命。
模具设计的成本优化
考虑冷却系统的可维护性
冷却系统是模具制造中必不可少的部分,必须考虑其可维护性,以便 在生产过程中及时进行维修和更换。
优化模架结构降低成本
在保证模架的功能和性能的前提下,应尽可能优化模架结构,降低模 具的成本和重量。
确保与EMX软件的兼容性
在进行模架设计时,应确保所使用的软件与EMX软件兼容,以便能够 顺利完成模具设计和制造。
建立三维模型
根据设计目标和要求,使用Pro/E 软件建立三维模型。
参数化设计
对三维模型进行参数化设计,方 便修改和优化。
出图与加工
根据最终的设计结果,进行出图 和加工。
模拟与优化
对模具进行模拟和优化,确保设 计的可行性和可靠性。
装配与布局
将各零件装配到一起,并按照布 局要求进行排布。
Pro/E多向按键模具设计的技巧
韧性。
正火
将材料加热到一定温度后保温一 段时间,然后快速冷却至室温。 目的是细化晶粒、提高材料的强
度和韧性。
01
03
02 04
淬火
将材料加热到一定温度后保温一 段时间,然后快速冷却至室温。 目的是提高材料的硬度和耐磨性 。
回火
将淬火后的材料重新加热到一定 温度后保温一段时间,然后缓慢 冷却至室温。目的是消除淬火产 生的内应力、提高韧性和塑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Pro/E模具设计》认证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 小题,每小题1.5 分,共30 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建立拔模特征时拔模角度的有效范围是( )。
A.-10°~10°B.-15°~15°C.-30°~30°D.-45°~45°2.以下选项中,不属于Pro/E 十大基本模块类型的是( )。
A.零件B.组件C.制造D.特征3.装配时对某两个面使用对齐约束或匹配约束的区别是( )。
A.对齐使两个面指向一致,匹配使两个面指向相反B.匹配可设置偏矩,而对齐不能C.对齐可设置定向而匹配不能D.以上都是对的4.当需删除原始特征以外的所有特征时,应执行下列哪个命令( )。
A.删除B.删除复制C.实体化D.删除阵列5.基准点的创建,一般有四种方式,下面哪一项不属于创建基准点的方法( )。
A.草绘的B.点C.偏移坐标系D.相交直线6.将配置设置选项“tol.display”设置为“yes”的作用是( )。
A.使用公差显示模式B.关闭公差显示模式C.指定公差的格式D.指定尺寸文本的显示颜色7.创建扫描特征时,若扫描轨迹与已有实体表面接触,要使扫描特征与原有实体接合混成一体,应选择以下选项( )。
A.自由端点B.合并终点C.开放轨迹D.封闭轨迹8.草绘目的管理器的作用是( )。
A.直接生成设计者需要的最终图形B.管理设计目的C.猜测设计者的绘图意向自动定义尺寸与约束D.以通用格式输出文件9.使用两侧方式创建特征时,拉伸深度由盲孔定义为100,则正确的( )。
A.特征朝两侧各拉伸100,总深度200B.特征朝两侧各拉伸50,总深度100C.特征朝单侧拉伸100,总深度100D.特征朝单侧拉伸50,总深度5010.模具设计(Mold Cavity)是Pro/E 哪个模块类型的子类型( )。
A.零件B.组件C.制造D.绘图11.模具模型中的参考模型指的是( )。
A.模具元件B.模具设计依据的产品C.模具基础元件D.模架类型12.建立浇道,流道,浇口等应该使用选项( )。
A.模具模型B.特征C.修改D.充模13.Molding(铸模)选项,作用是( )。
A.定义开模动作B.建立模具元件C.建立成品模型D.建立模具体积块14.通过指定拔模方向及选用侧面影像曲线建立的基准曲线来建立分模面,这一选项是指( )。
A.裁剪拷贝Copy by trimB.高级AdvancedC.裙边SkirtD.着色Shadow15.以下选项( ),用来产生分模面与参考模型相交的曲线?A.侧面影像曲线SilhouetteB.着色ShadwC.裙边SkirtD.交截16.在模具设计时对参考模型所作的修改不会影响( )。
A.参考模型源零件B.模具元件C.模具型腔D.模具型芯17.利用光线投影技术来建立分模面的选项是( )。
A.裙边SkirtB.高级AdvancedC.着色ShadowD.自由成形Freeform18.关于模具设计以下陈述错误的是( )。
A.可以对一个零件在纵、横两个方向设置不同的收缩率值B.可以在模具模块中建立拔模特征C.PRO/E 的模具设计只提供半圆型的流道建立方式D.侧面影像曲线产生在零件的最大投影轮廓面上19.关于投影曲线与印贴曲线的述说正确的是( )。
A.使用投影所建立的基准曲线,其长度与参考曲线是一样的B.使用印贴所建立的基准曲线,其长度与参考曲线是一样的C.A 和B 都正确D.A 和B 都不正确20.输入缩水率S 为负值时模型( )。
A.为放大效果B.为缩小效果C.为旋转效果D.以上答案都不正确二、多选题(本大题共10 小题,每小题2 分,共20 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有不止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少选均无分。
21.约束=可用来指定( )。
A.相同半径B.相同长度C.相同角度D.相同曲率22.Pro/E 软件的基本特性是( )。
A.3-D 实体建模B.基于特征C.参数化设计D.单一数据库23.相对坐标系的主要用途是( )。
A.辅助尺寸的标注B.建立空间样条线时定义点坐标值C.创建混合特征时用于定义各截面间的相对位置关系D.拉伸特征创建必须使用它24.创建混合特征时,绘制的不同截面必须注意( ),但最后一个截面可以是一个点?A.有相同长度的边B.有相同数目的边(图元)C.起始点有对应关系D.有相同属性的图元25.建立分型面的常用方法有以下( )A.使用曲面创建与编辑工具构建 B.使用着色功能C.基准平面 D.骨架折弯26.为了成功建立分模曲面,必须满足( )。
A.分模曲面必须与工件或模具体积块完全相交以期能形成分割B.分模曲面不能自我相交C.分模曲面必须连续并相切D.以上都不正确27.以下选项( )是创建滑块、镶块、斜销等模具零件的常用方法。
A.数据来自文件B.利用曲面工具建立局部分模面分出相应体积C.建立相应的实体特征然后切割D.NC 后置处理28.关于模具设计以下陈述正确的是( )。
A.可以对一个零件在纵、横两个方向设置不同的收缩率值B.可以在模具模块中建立拔模特征C.Pro/E 的模具设计只提供半圆型的流道建立方式D.侧面影像曲线产生在零件的最大投影轮廓面上29.设定收缩方式有( )。
A.按公式B.按比重C.按体积D.按比例30.导入参考模型的方式有( )。
A.装配B.创建C.保存副本D.以上答案都不正确三、判断题(本大题共20 小题,每小题1.5 分,共30 分)在每小题题号前的括号内填写“√”或“×”,未填写或看不清均无分。
( )31.在文件菜单中,保存副本与文件备份是没区别的,只有拭除文件与删除文件有区别。
( )32.设置工作目录可以指定文件保存与读取的直接目录路径。
( )33.从内存中删除当前对象选择“文件”(File)→“拭除”(Erase)→“当前”(Current)。
( )34.过滤器可用于更改可选取的像素的类型。
( )35.父项特征可没有子项特征而存在,但是,如果没有父项,则子项特征不能存在。
( )36.创建草绘平面和参考平面要求一样。
( )37.在绘制混合特征的截面时,所绘制的截面图形的边数可以不同。
( )38.若要删除所有由阵列所建立的特征,并保留原始特征,应使用“删除”命令。
( )39.创建薄板伸出项时,截面图形必须形成一个封闭环。
( )40.Pro/E 系统中其特征数据是创建在一个统一的数据库上。
( )41.实体化前封闭的各个曲面必须先全都合并。
( )42.在选取实体表面作为草绘平面时,绘制的剖面可以超出实体表面的范围。
( )43.PRO/E 模具设计的基本思想是:首先充分运用曲面等工具在模型上分割出需要的模具体积块来生成模具元件(成型零件),再利用特征工具创建或装配模具基础元件(模座零件)。
( )44.使用插入的装配约束条件时,圆柱体与圆柱孔必须直径一致。
( )45.参考模型上的靠破孔对模具设计没有影响。
( )46.在打开Pro/E 之前,可以直接设定工作目录。
( )47.创建混合特征时,所有截面可以有不同个数的图元。
( )48.草绘时对一图元进行多个约束不会产生影响。
( )49.混合中的以旋转方式混合,需要创建坐标系。
( )50.实体的表面可以与曲面进行曲面的合并。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4 小题,每小题5 分,共20 分)1.比较三种混合特征的异同。
2.草绘平面与参照平面在设计过程中的作用是什么?3.简述创建基准平面方法。
4. 简述模具设计在Pro/E 模具模式中的基本流程。
《Pro/E模具设计》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C2.D3.A4.D5.C6.A7.B8.C9.B 10.C11.B 12.B 13.C 14.C 15.A 16.A 17.C 18.C 19.B 20.B二、多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有不止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少选均无分。
21.ABD 22.ABCD 23.ABC 24.BC 25.AB26.AB 27.BC 28.ABD 29.AD 30.AB三、判断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在每小题题号前的括号内填写“√”或“×”,未填写或看不清均无分。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P√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四、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1.答:不同点:平行:截面互相平行,输入偏移距离后几个截面进行混合。
旋转:截面之间成一定角度,输入旋转角度截面进行混合。
一般:截面之间既可以偏距一定距离,同时可以成一定角度后截面进行混合。
相同点:都要求截面的图元相等,都是通过截面的混合来创建平面。
2.答:草绘平面指拉伸、旋转、等操作中草绘的平面。
参照平面指对草绘平面确定位置起参照作用,一般与草绘平面垂直。
3.答:创建方式有:通过一直线与一不在该直线上的点创建。
通过两条平行或相交直线创建。
通过一点或直线并且与一面相平行或垂直创建。
4. 答:创建模具模型、拔模检测和厚度检测、创建收缩率、创建分型曲面或体积块、分割工件、创建模具元件、创建浇注系统、生成塑件或铸件、仿真开模、创建其它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