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翁亭记》中考选择题
2008年、2009年语文中考《醉翁亭记》试题
2008大连市古诗文阅读(一)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
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
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
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
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8.解释文中加点的词。
(2分)(1)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临:(2)宴酣之.乐,非丝非竹之:9.分别写出“穷”字的意思。
(2分)(1)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穷:(2)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穷:10.太守为什么“醉”呢?请用自己的话概括。
(2分)答案:8.(1)到、靠近(2)的 (2分。
每小题1分) 9.(1)穷尽、完结(2)贫穷(穷困) (2分。
每小题1分)10.太守陶醉于四季山水景色之美;陶醉于太平盛世,政治清明。
(为山水之景而醉,为滁人欢乐而醉,为宴会的丰盛而醉,为宴会中宾客的欢乐而醉)(2分)2008年河北省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6~10题。
(13分)醉翁亭记(节选)①环滁皆山也。
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
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
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
大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②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
朝而往,暮而J王,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6.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词。
(3分)(1)环滁皆山也环:(2)醉翁之意不在酒意:(3)野芳发而幽香发:7.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醉翁亭记》历年中考阅读真题及答案
《醉翁亭记》历年中考阅读真题及答案一、(2019年湖南省怀化市中考题)文言文阅读(17分)【甲】环滁皆山也。
其西南诸峰,林堅尤美。
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
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
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
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日醉翁也。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节选自欧阳修《醉翁亭记》) 【乙】修之来此,乐其地僻而事简,又爱其俗之安闲。
既得斯泉于山谷之间,乃日与滁人仰而望山,俯而听泉。
掇幽芳而荫乔木,风霜冰雪,刻露清秀,四时之景,无不可爱。
又幸其民乐其岁物之丰成,而喜与予游也。
因为本其山川,道其风俗之美,使民知所以安此丰年之乐者,幸生无事之时也。
夫宣上恩德以与民共乐刺史之事也。
遂书以名其亭焉。
(节选自欧阳修《丰乐亭记》)13.请用“/”为下面句子断句。
(标两处) (2 分)夫宣上恩德以与民共乐刺史之事也。
14.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线的词。
(4 分)1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3分)16.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4 分)①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②乐其地僻而事简,又爱其俗之安闲。
【答案】13.夫宣上恩德/以与民共乐/刺史之事也。
14.①像鸟的翅膀一样②情趣③根据④起名,命名。
15. B 【解析】B都属于判断句式,意思和用法就是一样的。
16. ①远望那树木繁茂,又幽深又秀美的地方,那就是琅玡山。
【乙】段中四字短语回答)。
二、(2019年山东省枣庄市中考题)阅读下面两则文言文,完成9~12题。
(13分)【甲】至于负者歌于涂,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
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测;山看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
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
醉翁亭记中考阅读理解选题附答案
《醉翁亭记》中考阅读理解题(一)阅读《醉翁亭记》一文,完成1-4题。
(12分)环滁皆山也。
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
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
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
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
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
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
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
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1.选出下列句子的朗读停顿不正确的一项。
()(2分)A.环滁/皆山也B.而乐/亦无穷也C.负者/歌于途D.太守归而/宾客从也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4分)(1)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名:(2)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晦:(3)行者休于树于:(4)临溪而渔渔:3.用现代汉浯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4分)(1)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译文:(2)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译文:4.作者被贬滁州知州,自号“醉翁”。
细读文章,说说作者写作本文的真实意图是什么?(2分)答案:9.(2分)D 10.(4分)(1)命名(2)暗(3)在(4)捕鱼11.(4分)(1)醉翁的情趣不在喝酒上,而在于山水之间啊。
中考文言文试题—《醉翁亭记》(1)
中考文言文试题—《醉翁亭记》(1)[题目]阅读下面的语段,完成后面的题目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
临溪而鱼,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
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
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1. 找出文中的一个错别字,并解释其义。
“____________”一句中的“______”应改为“__________”,含义是________________。
2. 对“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 太守老了,不胜酒力,显得精神颓唐。
B. 太守醉熏熏的样子,既因酒醉,更因与民同乐而陶醉。
C. 太守被贬官至此,借酒浇愁,一醉方休。
D. 众宾欢饮,更触发了太守心中的失落感,因伤感而显得十分颓唐。
3.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滁州老人小孩兴高采烈地游山正是体现了太守励精图治,百姓生活安定富足。
B. 写太守的酒宴:酒和菜都取材于当地,不事铺张;宴会上无丝竹管弦之盛,只行令作乐,充分体现了太守“与民同乐”的为政思想。
C. 本段写“滁人游”“太守宴”“众宾欢”都是写“太守醉”作陪衬,“醉”极即“乐”极。
D. 本段重在叙事,主要是写太守娱情山水,借酒浇愁,以排遣心中因政治失意的抑郁。
[题解]第1题。
考查词的辨正并释义。
答案: “临溪而鱼”一句中的“鱼”,应改为“渔”,其义是“钓鱼”(或:“捕鱼”)第2题。
考查对语句理解辨正。
答案:B第3题。
考查对文意的理解分析辨误。
答案:D。
醉翁亭记中考题汇总
醉翁亭记中考题一.2004年广西靖西县[甲](《岳阳楼记》)第五六段[乙].(《醉翁亭记》第三段) (每题2分,共10分)8.下列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往来而不绝者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B.居庙堂之高则忧居十日,扁鹊夏见C、不以物喜以天下之所顺D.宴酣之乐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9.[甲]文中的“进”是指“”,“退”是指。
10.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译文:11.《岳阳楼记》与《醉翁亭记》两文都表现了作者“与民同乐”的政治理想。
《岳》文着眼于“”字,并以此作为进退的原则;而《醉》文则寄情山水,将统一起来,抒发自己的情怀。
12.从《岳阳楼记》全文来看,作者认为一个人应当具有怎样的抱负才能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8、D 9、居庙堂之高处江湖之远10、一个脸色苍老,满头白发,醉醺醺地坐在众人中间的,是太守醉了。
11、忧醉与乐12、先天……后天……二.2004年哈尔滨醉翁亭记第二三段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
时_________ 陈_________2.把下面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3.“乐亦无穷”在选文第1段中指何而言?4.从选文看,太守醉并非因酒而起,而是由于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 1.时:季节陈:陈列,摆开2.野花开了,有一股清幽的香味,好的树木枝叶繁茂,形成一片浓郁的绿阴3.朝暮四时游玩之乐4.美丽的山间景色百姓安定富足的生活。
三.2004年浙江温州醉翁亭记第一二段1.“太守自谓也”句中的“太守”指的是谁?请写出人名:。
2.下面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完全相同的一组是()A.山之僧智仙也吾欲之南海,何如B.名之者谁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C.朝而往,暮而归朝晖夕阴,气象万千D.晦明变化者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3.第二语段中描写傍晚之景的句子是:;描写秋天之景的句子是:。
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两个句子。
专题13 《醉翁亭记》文学常识-2023年中考语文文言文考点清查(解析版)
欧阳修(1007一1072),字永叔,自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土,吉州永丰(今属江西)人,北宋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⑴[环滁]环绕着滁州城。
⑵[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一眼望去,树木茂盛又幽深秀丽的,是琅琊山。
⑶[蔚然],茂盛的样子。
⑷[峰回路转]山势回环,路也跟着转弯。
⑸[回]曲折、回环。
⑹[有亭翼然临于泉上]有一座亭子,(亭角翘起)像鸟张开翅膀一样,高踞于泉水之上。
⑺[临]居高面下。
⑻[太守自谓也]太守用自己的别号(醉翁)来命名。
⑼[意]意趣,情趣。
⑽[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欣赏山水的乐趣,领会心间,寄托在酒上。
⑾[林霏开]树林里的雾气散开。
⑿[霏]弥漫的云气。
⒀[云归而岩穴暝]云雾聚拢,山谷就显得昏暗了。
⒁[岩穴]山洞,这里指山谷。
⒂[暝]昏暗。
⒃[晦明变化]意思是朝则自暗而明,暮则自明而暗,或暗或明,变化不一。
⒄[野芳发而幽香]野花开放,有一股清幽的香味。
⒅[芳]花。
⒆[佳木秀而繁阴]好的树木枝叶繁茂,形成浓密的绿荫。
⒇[秀]茂盛。
(21)[风霜高洁]指天高气爽,霜色洁白。
(22)[负者]背着东西的人。
(23)[休于树]在树下休息。
(24)[伛偻提携]老年人弯着腰走,小孩子由大人领着走,这里指老老少少的行人。
(25)[伛偻]弯腰曲背,这里指老人。
(26)[提携]牵扶,这里指被牵扶的人,即儿童。
(27)[洌]清。
(28)[山肴野蔌]野味野菜。
(29)[蔌]菜蔬。
(30_[陈]陈列,摆开。
(31)[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宴中欢饮的乐趣,不在于音乐。
(32)[酣]尽兴地喝酒。
(33)[丝]弦乐器。
(34)[竹]管乐器。
(35)[射]这里指投壶,宴饮时的一种游戏。
把箭投向壶中,中多者为胜,负者按照规定的杯数喝酒。
(36)[弈]下棋。
(37)[觥筹交错]酒杯和酒筹交互错杂。
(38)[觥]酒杯。
(39)[筹]酒筹。
宴会上行令或游戏时饮酒计数的筹码。
(40)[苍颜]苍老的容颜。
(41)[颓然乎其间]醉倒在众人中间。
《醉翁亭记》中考试题及答案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 孔子语密学校 班级 姓名 考号《醉翁亭记》中考试题(一)阅读[甲][乙]两段选文,回答7-11题。
(15分)[甲] 环滁皆山也。
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
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
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
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山间之朝暮也。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
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节选自欧阳修《醉翁亭记》)[乙]凡八百里,始得灵壁张氏之园于汴之阳①。
其外修.竹森然以高,乔木蓊然以深,其中因汴之余浸②,以.为陂池;取山之怪石,以为岩阜③。
蒲苇莲芡④,有A 之思;椅桐桧柏,有B 之气;奇花美草,有京洛之态;华堂厦屋,有吴蜀之巧。
其深可以隐,其富⑤可以养。
果蔬可以饱邻里,鱼鳌笋茹可以馈四方之客。
(节选自苏轼《灵璧张氏园亭记》)[注释]①灵壁:即今安徽灵壁县。
张氏之园:为宋仁宗时殿中丞张次立的庄园。
汴(bi àn ):汴水。
②余浸:支流。
③岩阜:假山。
④芡(qi àn):水生植物。
⑤富:丰饶的物产。
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含义。
(4分) (1)醉翁之意.不在酒 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佳木秀.而繁阴 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修.竹森然以高 修: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以.为陂池 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将画线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4分)(1)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其深可以隐,其富⑤可以养。
醉翁亭记中考题及答案
醉翁亭记中考题及答案醉翁亭记中考题及答案一、[甲]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便舍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土地平旷,屋舍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
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黄发垂,并怡然自乐。
(选自《桃花源记》) [乙]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提携,往来而不绝者,人游也。
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
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奕者胜,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
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选自《醉翁亭记》)25、给下列字注音。
(2分)( ) ( ) ( )26、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2分)(1)阡陌交通: (2)非丝非竹:27、译下列两个句子。
(4分)(1)黄发垂,并怡然自乐。
译文:(2)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
译文:28、甲段中所描写的美好景象,可用一个成语来括,即 ;乙段中有一个短语,一直沿用至今,成为一个成语,它是 (2分)29、下面两小题,分值相同,请任选一题作答。
(2分)(1)括两段文字的主要内容:甲段主要写乙段主要写(2)在描写的重心上,这两段文字有什么不同?二、[甲]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
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节选自《岳阳楼记》)[乙]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野芳发而幽香,佳未秀而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
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节选自《醉翁亭记》)14、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3分)(1)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2)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3)山间之四时也:15、译下面的句子。
(4分)(1)前人之述备矣。
译文:(2)野芳发而幽香。
《醉翁亭记》中考训练题及答案
《醉翁亭记》中考训练题及答案训练题(一)1.下列句中加点“而”字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A )例句:水落而石出者A.云归而岩穴暝 B.饮少则醉,而年又最高C.临溪而渔 D.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2.下列对文章内容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C )A.文章第一段介绍醉翁亭所在,由面到点,先“环滁”再“西南”,望“琅琊”闻“水声”,用“回”字“转”字,引出亭子,层层烘托,突出醉翁亭之美。
B.第二段“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采用对偶手法,描写了山间变幻多姿的早晚景象,两幅画面对比鲜明。
C.第三段“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既照应了首段太守“饮少辄醉”,也凸显了作者因政治失意、仕途坎坷而内心抑郁、苦闷。
D.这篇文辞优美的山水游记,通过滁人游、太守宴、众宾欢、太守醉四个画面,展现了太守与民同乐的美好场景。
3.下列语句中不属于判断句的一项是( B )A.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B.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C.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D.莲,花之君子者也4.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B )A.佳木秀而繁阴秀:茂盛 B.野芳发而幽香芳:芳香C.颓然乎其间者颓然:倒下的样子 D.宴酣之乐酣:尽兴地喝酒5.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B )A.杂然而前陈者鸣之而不能通其意B.行者休于树能谤讥于市朝C.颓然乎其间者安陵君其许寡人D.醒能述以文者皆以美于徐公6.下列对选文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 )A.选文第二段,抓住山间独特的花、木、风霜、水、石等景物的特点来写晨昏变幻之美,精确而熨帖。
B.“滁人”如此兴高采烈地出游,是因为生活安定富足,这与太守的励精图治、勤政爱民是分不开的。
C.选文在写法上大量运用骈偶句,并夹有散句,句法既整齐又富于变化,形成一种骈散结合的独特风格。
D.“太守醉”中的“醉”有两层意思,一层是“喝酒醉了”,另一层是陶醉于山水之中,表达了作者与民同乐的政治理想。
7.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D )A.杂然而前陈者陈:陈列,摆开 B.泉香而酒洌洌:清C.弈者胜弈:下棋 D.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乐:乐趣8.下列各项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A.而不知人之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B.醒能述以文者皆以美于徐公C.颓然乎其间者安陵君其许寡人D.行者休于树贤于材人远矣9.下列对文章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C )A.选文写“滁人游”“太守宴”“众宾欢”“太守醉”均围绕“乐”字展开,既写出太守与民同乐,又表现了当时滁州的政治清明。
11.《醉翁亭记》《湖心亭看雪》2004-2014年中考文意理解选择题
2004-2014年全国历年中考文言文试题11.《醉翁亭记》文意理解选择题1.下面对选文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课文第二段写山间朝暮.四时的不同景色,游山之乐无穷。
B.课文第三段按由外到内的顺序写了滁人游.太守宴.众宾欢.太守醉的场面。
C.课文表面上在写“乐”,实际上是在写“醉”,写“乐”是为了写“醉”。
D.课文在写法上的最大特点是,由景生情,情景交融,写景与抒情有机结合。
2.下列诗文赏析有误的一项是()A.课文第3段通过四个场面的具体描写,描绘了滁州人民怡然自乐和众宾尽欢的情态,从侧面烘托出滁州政治清明的景象。
B.“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一句,采用动静结合的写作手法,表现出山林的幽静。
C.“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一句,活脱脱地刻画出一个萎靡不振的醉汉形象。
3.下列对文章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A.作者以富有灵性的笔触生动形象地描绘了琅琊山变幻无穷的美丽景色,赏山乐水的欢畅与惬意跃然纸上。
B.文章写“滁人游”“太守宴”“众宾欢”“太守醉”“众宾归”均围绕“乐”字展开,既写出太守与民同乐,又表现了当时滁州的政治清明。
C.游记着力写太守与滁人沉醉于山水之间的情状,意在表现作者因仕途不得意而沉迷山水的消极的人生态度。
D.文章骈散结合,句式整齐又富有变化,尤其是“也”和“而”字的灵活运用,使得语言具有回环往复的音韵美。
4.选出下列句子翻译不正确的一项()A.得之心而寓之酒也(领会在心里,寄托在喝酒上)B.伛偻提携(老年人弯着腰走,小孩由大人领着走)C.日出而林霏开(太阳出来,树林里的雾气散了)D.觥筹交错(大家交换着酒杯喝酒)5.选出对文章内容分析正确的一项()A.本文写了山水之乐、宴酣之乐和太守之乐,其实质都是与民同乐。
B.作者在本文借寄情山水来表达对遭到贬谪的不满,抒发消极的情绪。
C.文章第三段写滁人游、众宾欢、太守醉三个画面。
D.全文围绕“醉”和“乐”展开,写“乐”正是为了写“醉”。
《醉翁亭记》中考题及答案
《醉翁亭记》中考题及答案《醉翁亭记》中考题及答案【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三(一)文言文阅读回答10—14题。
(11分)【甲】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树林阴,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节选欧阳修《醉翁亭记》)【乙】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xìng)交横,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选自苏轼《记承天寺夜游》)10、解释文中加点的词。
(2分)⑴( ) ⑵念( )11、译下面语句。
(2分)⑴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⑵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12、【甲】段写太守日暮醉归,这一段有描写、叙事、更融入了和两种表达方式,表现出全文主旨。
(2分)13、【乙】文中画线的语句运用了什么修辞?并分其表达效果。
(2分)14、【甲】【乙】两文都是作者在被贬期间所写,请比较其在思想感情上异同。
(3分)【答案】10、⑴:遮盖⑵念:考虑、想到11、⑴醉了能够同大家一起快乐,醒来能够用文章记述这乐事的人,是太守啊。
⑵只是缺少像我俩这样清闲的人罢了。
12、抒情议论13、示例: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用“积水空明”比喻月光的清澈透明,用“藻交横”比喻竹柏倒影的清丽淡雅;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庭中月下空明澄澈、疏影摇曳、似真似幻的美妙境界;表现出作者陶醉于这种清幽宁静的月夜之中。
14、示例:相同:面对贬谪不沉沦,在大自然中寻找精神寄托,表现出旷达情怀。
不同:苏轼情感复杂,既有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又有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欧阳修是“醉翁之意不在酒”,以宽和仁爱之心“与民同乐”。
【湖南省长沙市】二(二)醉翁亭记欧阳修环皆山也。
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醉翁亭记中考试题集锦(附答案)
醉翁亭记中考试题集锦(附答案)环绕滁州的都是山峰,其中西南的诸峰林壑秀美,最引人注目的是琅琊山。
往山里走六七里,就可以听到潺潺水声从两座山峰之间流出来,这就是酿泉。
山路曲折,忽然出现一座亭子,就是醉翁亭,建造者是山中的僧人智仙,名字则是太守自己取的。
太守和客人在这里喝酒,他虽然酒量不大,但年纪最大,因此自称醉翁。
他的兴致并不在于喝酒,而是在于山水之间的乐趣。
山水之乐,可以从心中得到,也可以借助酒来表达。
比如,早晨太阳升起,林木烟霏缭绕,云归岩穴暗淡,这就是山间的朝暮变化;野花绽放,散发着幽香,树木茂密,遮盖着阳光,风霜高洁,水流石出,这就是山间四季的景色。
早上出门,晚上回来,每个季节的景色都不同,乐趣也是无穷无尽的。
当滁州人在山溪边垂钓,溪水深处鱼儿肥美,用酿泉泡的酒香气扑鼻,山中的摆在桌上,太守就会开宴。
宴会上没有丝竹乐器,却有射箭和下棋,觥筹交错,起伏欢笑,宾客们都很开心。
太守虽然年事已高,但仍然很开心。
傍晚时分,夕阳西斜,人影散乱,太守回家,宾客们也跟着离开。
树林里充满了阴影,鸟儿在枝头欢唱,游客们离开了,只有禽鸟还在享受山林的乐趣,却不知道人类的乐趣;人们知道跟随太守游玩很开心,却不知道太守自己也很享受这种乐趣。
太守能够在醉醺醺的状态下感受到这种乐趣,清醒时又能用文字描述出来,这就是他的才华。
庐陵欧阳修对这篇文章加以命名。
1.选出下列句子的朗读停顿不正确的一项:D。
正确的读法应该是“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名:指“醉翁亭”的名字是太守自己取的。
2)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晦:指山间的朝暮变化。
3)行者休于树于:指行人在树下休息。
4)临溪而渔渔:指在溪边垂钓。
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1)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意思是醉翁并不是为了喝酒而来,而是为了享受山水之间的乐趣。
2)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意思是人们只知道跟随太守游玩很开心,却不知道太守自己也很享受这种乐趣。
第12课《醉翁亭记》中考阅读真题练习 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含答案)
9. 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2)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10. 【甲】【乙】两文同属山水散文,都有动静结合的写法,请各举一例。
【答案】7. D 8. ①.①A②.②C③.①B④.②A
9.(1)即使骑着飞奔的马驾着风,也没有这么快。(2)醉翁的心意(情趣)不在酒上,而在山光水色中啊!
②景物变化很快,令人惊心骇目,不能长久地欣赏。
(3)这两个句子自问自答,交代了醉翁亭的来历。
(4)【甲】文描写醉翁亭的秀丽风光,抒发了作者与民同乐的情怀。【乙】文描写快哉亭的雄奇景色,抒发了作者不以贬谪为怀、随遇而安的旷达胸怀。
【乙】译文:长江出了西陵峡,才进入平地,水势奔腾浩荡。南边与沅水、湘水合流,北边与汉水汇聚,水势显得更加壮阔。流到赤壁之下,波浪滚滚,如同大海一样。清河张梦得,被贬官后居住在齐安,于是他在房舍的西南方修建了一座亭子,用来观赏长江的胜景。我的哥哥子瞻给这座亭子起名叫“快哉亭”。在亭子里能看到长江南北上百里、东西三十里。波涛汹涌,风云变化不定。在白天,船只在亭前来往出没;在夜间,鱼龙在亭下的江水中悲声长啸。景物变化很快,令人惊心骇目,不能长久地欣赏。能够在几案旁边欣赏这些景色,这就是把亭子称为“快哉”的原因。
复西行约三里许,有泉泻出于两山之间,分流而下,曰让泉,潺潺清澈,可鉴毛发。傍岸有亭曰“渐入佳境”,今已废,惟四大字勒崖石间。沿溪而过薛老桥,入醉翁亭。亭久废,名人石刻颇夥②,兵后③焚炼为垩尽。亭后四贤堂,亦废。亭侧有玻璃泉,又名六一泉,石栏覆之栏下压以巨石中流一窍通泉径可五六寸,手掬饮之,温。
(节选自郦道元《三峡》)
【乙】
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醉翁亭记中考阅读题及答案
醉翁亭记中考阅读题及答案1.作者是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又号六一居士,北宋文学家,史学家。
卒谥文忠。
旧时列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2.用原文回答。
写朝暮之景的句子: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
写春天景色的句子:野芳发而幽香。
写夏天景色的句子:佳木秀而繁阴。
写秋天景色的句子:风霜高洁。
写冬天景色的句子:水落而石出。
描写游山盛况,表现太守励精图治的句子: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
写众宾归后的景象的句子:树林阴翳,鸣声上下。
出自本文的成语:峰回路转;醉翁之意不在醉;水落石出;觥筹交错。
“醉翁”的由来是什么?答: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
第二段中哪个句子把山水之乐具体化了?答: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概括本文的主旨。
与民同乐(文中原句“醉能同其乐”)(醉乐统一的句子)文章中微露主旨的句子是:醉翁之意不在酒。
体现全文核心及醉翁命名之意(写出醉翁言在此而意在彼,情趣所在)的句子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文中作者描绘琅琊山山间朝暮之景的句子是: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表达作者复杂感情的句子是: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文中贯穿全文主线的句子是: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文中与"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相照应的文字是: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3.第一段中,与文章脉络关系最为密切的是哪两句话?有人认为,从全文看,“醉翁之意”并不仅仅“在乎山水之间”,你的看法如何?请简要说说理由。
①“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②这篇文章不仅在记山记水,而是融入了作者许多的思想感情。
“醉翁之意”是在“后天下之乐而乐”上,太守周围的人情事物无一不让他愉悦动情,驼背弯腰的龙钟老人,天真活泼的少年儿童,络绎不绝的游人,一切都那么有生气有色泽。
在他所治理的滁州这一方水土,可谓政通人和,百姓和乐,快乐无比,太守自然也就乐得其醉了,他沉醉于这方山水之乐,也更沉醉在与民同乐之中,作者乐百姓之乐流露在字里行间。
《醉翁亭记》中考题集锦
《醉翁亭记》中考题《醉翁亭记》中考题集锦一、[甲]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之远则忧其君。
是进亦忧,退亦忧。
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
噫!微斯人,吾谁与归?(《岳阳楼记》)[乙]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乎,后者应,提携,往未而不绝者,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
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
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醉翁亭记》) (每题2分,共10分)8、下列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往来而不绝者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B、居庙堂之高则忧居十日,扁鹊夏见C、不以物喜以天下之所顺D、宴酣之乐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9、[甲]文中的“进”是指“ ”,“退”是指。
10、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译文:11、《岳阳楼记》与《醉翁亭记》两文都表现了作者“与民同乐”的政治理想。
《岳》文着眼于“ ”字,并以此作为进退的原则;而《醉》文则寄情山水,将统一起来,抒发自己的情怀。
12、从《岳阳楼记》全文来看,作者认为一个人应当具有怎样的抱负才能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答:二、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
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提携,往来而不绝者,人游也。
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
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
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
时_________ 陈_________2、把下面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醉翁亭记》中考题
《醉翁亭记》中考题中考题《醉翁亭记》专练一、20XX年遵义市环滁皆山也。
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e也。
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
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
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
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
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
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
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
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16、解释句中加粗的词。
(4分)①醉翁之意不在酒②云归而岩穴暝③伛偻提携④觥筹交错17、翻译下列句子。
(4分)①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②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18、本文是一篇寓情于景的山水游记,体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4分)答案:16、①情趣②昏暗③脊梁弯曲。
这里借指老人。
④交互错杂。
(答对一词给1分,共4分)17、①峰回路转,有一座像鸟张开翅膀一样的亭子,高踞在泉水上边。
②欣赏山水的乐趣,领会在心里,寄托在喝酒上。
(对一句给2分。
共4分)18、体现了作者寄情山奈水,与民同乐的思想。
(意思接近即可。
共4分)二、20XX年吉林省醉翁亭记欧阳修环滁皆山也。
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
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
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
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
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醉翁亭记》中考选择题
1.下列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往来而不绝.者/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B.居.庙堂之高则忧/居.十日,扁鹊复见
C.不以.物喜/以.天下之所顺
D.宴酣之.乐/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
2.下面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完全相同的一组是()(2分)
A.山之.僧智仙也/吾欲之.南海,何如
B.名.之者谁/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
C.朝.而往,暮而归/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D.晦明.变化者/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
3.下面句子中的“于”与例句中的“于”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分)
例句:行者休于树
A.告之于帝
B.苛政猛于虎
C.躬耕于南阳
D.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4.下列词语中“回”字与“峰回路转”中“回”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分)
A.妙手回春B.蓦然回首 C.回复短信 D.回环往复
5.下面各组句子中加点的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分)
A.往来而不绝.者/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B.游人去.而禽鸟乐也/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C.颓然乎其间.者/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D.而不知人之.乐/妾之.美我者,畏我也
6.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2分)
A.名.之者谁/有仙则名.
B.其西南诸.峰/诸.郡县苦秦吏者
C.醉翁之意.不在酒/宾客意.少舒
D.故.自号日醉翁也/公问其故.
7.根据作者对文中饮酒赏景的描述,下面对“山水之乐,得之于心而寓之酒也”理解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欣赏山水自然景色的乐趣,必须借助喝酒才能在心里领会得到。
B.山水的景色领会在心里,陶醉于喝酒之中。
C.欣赏山水得到乐趣,心中畅快,自然酒兴大发。
D.欣赏山水自然景色的乐趣,领会在心里,寄托在喝酒之中。
8.下面哪两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相同( 和)(2分)
A.浩浩汤.汤,横无际涯媵人持汤.沃灌
B.朝.而往,暮而归朝.服衣冠
C.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D.山间.之朝暮也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E.而乐亦无穷
..匮也
..也子子孙孙无穷
9.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分)A.临.溪而渔身临.其境
B.山间之朝暮.暮.色苍茫
C.杂然而前陈.推陈.出新
D.觥筹.交错一筹.莫展
10.选出下列句子中古汉语句式不同的一项()(2分)
A.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
B.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C.山以水为血脉,以草木为毛发,以烟云为神采。
D.故水得山而媚,得亭榭而明快,得渔钓而旷落,此山水之布置也。
11.下列加点词理解错误的一项是()(2分)
A.作亭者谁(的人)
B.山间之四时也(的)
C.行者休于树(从)
D.颓然乎其间者(他们,他们的)
12.下面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组是()(2分)
A.云归而.岩穴暝/人不知而.不愠
B.山间之四时也./夫战,勇气也.
C.负者歌于.途/欲有求于.我
D.禽鸟知山林之.乐/辍耕之.垄上
13.对《醉翁亭记》意思理解不正确的一项()(2分)
A.第1段由远而近、从面到点,写出了醉翁亭的位置和环境。
B.第2段描写了山间朝暮、四时之景和太守的山水之乐。
C.第3段写“滁人游”“太守宴”“众宾欢”“太守醉”,是为了表现作者与民同乐的旨趣。
D.“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是作者被贬后政治上不得意,思想极度消沉的表现。
14.下列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山间之四时也/时人莫之许也
B.往来而不绝者/佛印绝类弥勒
C.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委而去之
D.醒能述以文者/感极而悲者矣
15.下列语句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浊浪排空./怀旧空.吟闻笛赋
B.不以.物喜/无从致书以.观
C.把酒临.风/执策而临.之
D.非.丝非竹/不得而非.其上者
16.下面与文中“波澜不惊”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水心如镜面,千里无纤毫。
B.惊涛来似雪,一坐凛生寒。
C.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D.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17.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2分)
A.伛.(yǔ)偻提携
B.山肴.(yáo)野蔌
C.射者中.(zhōng)
D.觥.(gōng)筹交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