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用书第3章电磁技术与社会发展

合集下载

高中物理第3章电磁技术与社会发展章末复习课学案粤教版选修1_10115272.doc

高中物理第3章电磁技术与社会发展章末复习课学案粤教版选修1_10115272.doc

第3章电磁技术与社会发展[巩固层·知识整合][体系构建][核心速填]1.电磁技术领域的重大发明发现及意义(1)古代的发明:指南针,推动了航海事业的发展,促进了世界文化的交流.(2)19世纪的发明创造.①奥斯特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②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③爱迪生发明了白炽灯.2.现代电磁技术的发展(1)莫尔斯发明了电报.(2)贝尔发明了电话.(3)马可尼发明了无线电通信.3.传感器(1)定义:能感受外部信息,并按一定的规律转换成电信号的装置.(2)常见传感器有:温度传感器、光传感器、力传感器等.[提升层·能力强化]1内,电阻值随温度上升而增加的是正温度系数(PTC)热敏电阻器;电阻值随温度上升而减小的是负温度系数(NTC)热敏电阻器.2.热敏电阻器可按电阻温度特性、材料、结构、工作方式、工作温度和用途进行分类.热敏电阻器的分类制温度和元件、器件、电路的温度补偿;(2)利用非线性特性完成稳压、限幅、开关、过流保护作用;(3)利用不同介质中热耗散特性的差异测量流量、流速、液面、热导、真空度等;(4)利用热惯性作为时间延迟器.将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数字电流表、电源按图3­1连接,将烧杯装入2/3的水,用铁架台固定在加热器上.闭合开关S,当热敏电阻未放入水中时,电流表示数为I1,放入温水中时,电流表示数为I2,热敏电阻放在热水中,若示数为I3,则I1________I2________I3(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导学号:71082072】图3­1[解析]温度越高,热敏电阻阻值越小,则电路中电流越大.[答案]小于小于1.如图3­2所示,R1为定值电阻,R2为负温度系数的热敏电阻,L为小灯泡,当温度降低时( )图3­2A.R1两端的电压增大B.电流表的示数增大C.小灯泡的亮度变强D.小灯泡的亮度变弱C[R2与灯L并联后与R1串联,与电源构成闭合电路,当热敏电阻温度降低时,R2电阻增大,外电路电阻增大,电流表读数减小,灯L两端电压增大,灯泡亮度变强,R1两端电压减小,故C正确.]电话、电报,在现代,人们借助电磁波来传递信息.电磁波借助光纤、卫星与微波等通信技术与设备组成高速的信息传输通道.人们利用移动电话还可以随时随地与亲友交流,互联网几乎渗透到人们生活、学习、工作、交往的各个方面.地面指挥人员可以通过“天地语音系统”和宇航员进行通话.“天地语音系统”的地面设备有通信设备、数据传输设备、光纤网、分组交换设备和地面卫星通信站等,飞船上则配备了无线通信、视频传输及数据记录等设备,航天员之间、航天员与指挥中心随时都可进行信息交流.根据上述材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为多媒体信息的远距离实时传输提供了可靠保证B.较之文字信息来说,声音和画面信息的存储不需要太大空间C.上述“天地语音系统”既包括硬件设备又包括软件系统D.现代信息技术改变了传统的信息交流方式,打破了时空限制B[根据题目材料知,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为多媒体信息的远距离实时传输提供了可靠保证,选项A正确;上述“天地语音系统”既包括硬件设备又包括软件系统,选项C正确;现代信息技术改变了传统的信息交流方式,打破了时空限制,选项D正确;较之文字信息来说,声音和画面信息的存储需要很大空间,选项B不正确.][针对训练]2.关于甲、乙两部移动电话之间的通话,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乙发出的信号直接被对方收到B.甲、乙发出的信号被基站接收到后直接传输到对方C.只有主叫方发出信号,被叫方不发出信号,只能接收信号D.甲、乙发出的信号都要由基站接收,送到移动交换中心再由移动交换中心转送到基站,由基站发送到对方D[每一部移动电话既是无线电发射台,又是接收台,但它们之间不能直接通话,移动电话跟其他用户的通话要依靠基站,通话过程中,移动台与附近的基站建立联系,再由基站与移动业务交换中心连接,通过基站、移动业务交换中心和中继线转接传输信号,就可以实现任意两个移动用户之间的通信联系,从而构成一个自成体系的移动电话网,故D正确.]精美句子1、善思则能“从无字句处读书”。

电磁技术与社会发展

电磁技术与社会发展
引发就业结构变革
随着电磁技术的普及和应用,将产生大量相关领域的就业机会,同时 也会对传统产业造成冲击,需要关注就业结构的调整和转型。
如何应对电磁技术的潜在风险
1 2 3
加强监管与标准制定
政府和相关机构应加强对电磁技术的监管,制定 和完善相关标准和规范,确保其安全、可控地发 展。
强化科研与公众教育
加大对电磁技术科研的支持力度,同时加强公众 教育,提高人们对电磁技术的认知和理解,减少 误解和恐慌。
智能化与自适应性
未来的电磁技术将更加注重智能化和自适应性,能够根据 环境和需求自动调整工作状态,提高系统性能和效率。
对未来社会发展的影响与挑战
促进科技进步
电磁技术的发展将推动相关领域的科技进步,如通信、医疗、能源 等领域,为人类社会带来更多福祉。
改变能源结构
高效能的电磁设备将有助于可再生能源的利用和储存,降低对化石 燃料的依赖,促进能源结构的转型。
节能减排与可持续发展
电磁技术作为一种清洁能源技术,具有高效、环保、可再 生的特点,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例如,电磁能发电技 术可以利用废弃物、生物质等进行发电,实现能源的循环 利用。
电磁技术还可以与可再生能源相结合,提高可再生能源的 利用效率和稳定性,促进节能减排和可持续发展。例如, 电磁储能技术可以用于储存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 解决其不稳定的问题。
04
电磁技术与环境保护
减少污染排放
电磁技术应用于工业生产中,可以减少废气、废水和固体废 物的排放,降低环境污染。例如,电磁加热技术可以替代传 统的燃烧加热方式,减少燃煤、燃油等产生的废气排放。
电磁技术还可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单位产品的能耗和资源 消耗,从而间接减少污染物的排放。例如,高频电磁感应加 热技术可以高效地加热金属材料,缩短加热时间,节约能源 。

高中物理第3章电磁技术与社会发展第4节电磁波的技术应用11

高中物理第3章电磁技术与社会发展第4节电磁波的技术应用11

第十页,共二十页。
例2
huà)工作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下列关于移动电话(yídònɡ diàn
A.移动电话不能发射电磁波
B.移动电话不能接收电磁波
C.每部移动电话在发射电磁波时只能发射一个频率的信号
D.每部移动电话接收到的只能是声音信号,而不是电磁波
解析 每部移动电话在发射电磁波时只能发射自己手机号码
12/13/2021
第八页,共二十页。
2.电磁辐射的危害 (1)很多电器设备都会发出电磁波,我们称之为电磁辐射.
(2)电磁辐射干扰广播、电视收听,造成(zào chénɡ)导航系统、医疗 信息系统、工业过程控制和信息传输系统的失控.
(3)电磁辐射可对人体造成危害,长期受到过量的电磁波辐射后,
会出现头痛、头晕、疲倦无力、失眠多梦、记忆力减退、血压升高及视力下 降等症状.
第十六页,共二十页。
【卫星电话】 基于卫星通信系统来传输信息的电话就是卫星电
话.卫星电话是现代移动通信的产物,其主要功能是填补现有通信(有线通 信、无线通信)终端无法覆盖的区域,为人们的工作提供更为健全 的服务.现代通信中,卫星通信是无法被其他(qítā)通信方式所替代 的,现有常用通信所提供的所有通信功能,均已在卫星通信中得到 应用.
12/13/2021
第十三页,共二十页。
现代通信方式很多,主要分为以下几类:
【网络】 网络作为快捷的通讯方式,越来越让人接受.像邮箱,
只要轻点鼠标,几秒钟之内好友就会收到你发的邮件.又如像QQ、微信这
些聊天工具,也被人们接受,同时因为以虚拟数字传递为基础造成这种 传递方式漏洞百出,越高新越容易信息崩溃,即使常备份也抵不住数据 (shùjù)外溢黑客攻击,同时因为其传递速度快捷也容易使错误的不安分的 信息快速传播.

高中物理第三章电磁技术与社会发展2第三节传感器及其应用11

高中物理第三章电磁技术与社会发展2第三节传感器及其应用11

12/10/2021
第二十四页,共二十八页。
如图 3-3-8 所示,将万用表的选择开关置 于欧姆挡,再将电表的两支表笔分别与光敏电阻 Rg 的两端相连, 这时表针恰好指在刻度盘的中央,若用不透光的黑纸将 Rg 包裹 起来,表针将向________(填“左”或“右”)转动;若用手电 筒光照射 Rg,表针将向____(填“左”或“右”)转动.
答案:视觉、嗅觉、听觉、味觉、触觉
12/10/2021
第十四页,共二十八页。
二、关于光敏电阻和热敏电阻特性的实验设计 1.实验器材 热敏电阻、多用电表、烧杯(备有冷、热水)、温度计、铁架台、 光敏电阻、光电计数器、小灯泡(或门铃)、学生电源、继电器、 滑动变阻器、开关、导线.
12/10/2021
第十五页,共二十八页。
第三章 电磁技术(jìshù)与社会发展
第三节 传感器及其应用(yìngyòng)
12/10/2021
第一页,共二十八页。
第三章 电磁技术与社会(shèhuì)发展
1.知道什么是传感器,了解传感器的作用和功能,知道 传感器在现代社会中有广泛的应用. 2.了解传感器的分类原 则和方法. 3.了解几种常见传感器,如温度传感器、红外线 传感器、生物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及典型应用.
值.
把测量到的温度、电阻值填入下表中
待测量
次数
12345
t/℃
R/Ω
12/10/2021
第十七页,共二十八页。
④在图 3-3-5 中,粗略描绘出热敏电阻的阻值 R 随 t 变化的 R-t 图线. ⑤根据实验数据和 R-t 图线,说明热敏电阻的阻值是否随温度 变化而均匀变化?
12/10/2021
图 3-3-5
12/10/2021

高中物理 第三章 电磁技术与社会发展 本章优化总结课件 粤教选修11粤教高二选修11物理课件

高中物理 第三章 电磁技术与社会发展 本章优化总结课件 粤教选修11粤教高二选修11物理课件

12/9/2021
第八页,共二十八页。
微型传感器是由亚微米至亚毫米范围内的电子元件和机械元 件制成的,将传感、处理、执行诸功能融为一体的微机电系 统.微型传感器尺寸小,集成化程度高,功能强大.它使人类 获取信息并进行相应控制的工作可深入到微米量级的空间中 进行.利用微型传感器制成的无线肠胃检查药丸可以检查胃肠 道,并将病理信息发射到人体外的仪器上,供医生准确地诊断 疾病.
12/9/2021
第二十四页,共二十八页。
电磁波技术的应用 电磁波最重要、最广泛的应用是用来传递信息.从最早的无线 电广播,到电视节目的传播,雷达的使用,再到手机的使用, 电磁波的应用已经渗入到高科技领域和我们生活中的各个角 落.传递信息只是电磁波应用的一个方面,实际上电磁波家族 的波长范围是很广的,不同波长的电磁波,特性不同,用途也 不同.如图 3-3,表示了不同波段的电磁波.
及外向远处传播形成,故 A 正确.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光速,
波长虽短,但具有波的特点,故 B、D 错误,电磁波由真空进
入介质时,频率不变,波速减小,由 v=fλ 分析,波长变短,
C 正确. [答案12/9]/2021AC
第二十六页,共二十八页。
2021/12/9
第二十七页,共二十八页。
内容(nèiróng)总结
12/9/2021
第七页,共二十八页。
智能传感器源于航天器的开发.对于航天飞机来说,它在太空 中的位置、速度、加速度、飞行姿态,以及航天员居住空间的 温度、湿度、空气成分、微量气体等,都需要有各种传感器去 获取信息,并用电子计算机进行处理.于是人们将传感器与计 算机构成一个整体,这就是智能传感器.机器人身上就大量使 用了各种智能传感器.
传感器已在生产、生活、科研、军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使 人类收集信息的能力得到极大的扩展和延伸. 人体本来无法感知的红外线、超声波、微小位移、微小压力、 微小温差等,现在可以用传感器来检测;人们无法涉足的,如 高温、高压、强辐射等危险的场所,现在可以让传感器进去工 作. 随着微电子技术、材料技术、电子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人 们还研制了智能传感器和微型传感器.

高中物理第3章电磁技术与社会发展第3节传感器及其应用教师用书粤教版选修1_1

高中物理第3章电磁技术与社会发展第3节传感器及其应用教师用书粤教版选修1_1

第三节 传感器及其应用1.(1)传感器是各种测量和自动控制的感觉器官,能像人的感觉器官那样感受外界信息,并能按照一定的规律和要求把这些信息转换成可用输出信息的器件或装置.(2)传感器感受的常常是非电学量,如压力、温度、位移、浓度、速度、酸碱度等;而它的输出大多是电学量,如电压、电流、电荷等.2.思考判断(1)传感器是一种联络传递感性的设备.(×)(2)传感器是一种感知、探测物理量的工具.(×)(3)传感器能将被测量的非电学量转换成电学量.(√)3.探究交流在日常生活中,人们不必直接接触,就可以控制一些机器,试举一些生活中的例子,看哪些生活用品是通过传感器来完成的.【答案】 红外线遥控器、楼道内的声控灯、自动门、自动干手机等.1.(1)常用的传感器有温度传感器、红外线传感器、生物传感器等.(2)温度传感器能把温度的高低转换成电信号,通常是利用物体的某一性质随温度的变化而改变的特性制成的,如利用半导体材料制成的电阻器,其电阻会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用它可制成温度传感器.(3)红外线传感器的原理是:接受携带信息的红外线,转化为电信号,从而得到辐射源的相关参数或信息,利用红外线传感器可实现无接触测量.(4)生物传感器是利用各种生物或生物物质特性做成的,用以检测与识别生物体内化学成分的传感器.日常生活中,有很多不必直接接触就可以控制的机器,例如用红外线控制电视的开关、声控照明灯等.2.思考判断(1)光敏电阻受到的光照越强,电阻越小.(√)(2)非接触式测温仪不用直接接触就能感知人的体温是应用了光敏电阻作为敏感元件.(×)(3)热敏电阻一定是随温度的升高其阻值增大.(×)3.探究交流商店里使用的电子计价秤可将货物的质量、单价和金额清楚地显示在面板上,既方便了工作人员,又方便了顾客.你知道电子秤是利用什么原理工作的吗?【提示】电子计价秤是利用压力传感器工作的.1.传感器的应用流程怎样?2.常见传感器的工作原理是什么?1.传感器的定义能像人的感觉器官那样感受外界信息,并能按照一定的规律和要求把这些信息转换成可用输出信息的器件或装置,就叫传感器.2.应用传感器的流程传感器一般由敏感元件、转换元件和转换电路三部分组成.非电学量→敏感元件→转换元件→转换电路→电学量(1)敏感元件是传感器的核心部分,它是利用材料对某一物理量敏感的特性制成的.常用的敏感元件有:双金属片、光敏电阻、热敏电阻等.(2)转换元件的作用是把敏感元件输出的与被测物理量满足一定关系的非电信号转换为电信号.(3)转换电路的作用是将转换元件转换的电信号转换成易于传播或测量的电学量输出.3.常见传感器的工作原理(1)双金属片温度传感器:利用两片金属的热膨胀系数不同,在温度变化时两片金属伸长或缩短量不同而弯曲,从而控制电路的通断.应用:电熨斗、恒温箱等.(2)热敏电阻温度传感器:利用热敏电阻器的电阻值随温度变化而改变的特点,在温度变化时,热敏电阻器的电阻值发生变化,从而引起电路中电流和电压的变化.应用:空调、电冰箱、微波炉、消毒柜等.(3)光敏电阻传感器:利用光敏电阻器的电阻值随光照的强度变化而改变的特点.无光照时,光敏电阻器的电阻值很大,有光照时,光敏电阻器的电阻值变小,从而引起电路中电流和电压的变化.应用:工业自动化控制、光电计数器等.(4)红外线传感器:接收携带信息的红外线,转换成电信号,从而获得红外线辐射源的相关信息.应用:航空摄影、卫星遥感遥测、自动门、红外线测温仪、防盗防火警报器、家用电器遥控器等.(5)另外还有压力传感器、生物传感器、气味传感器等.(多选)关于传感器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视机遥控器就是一个传感器B.传感器是一种能够将非电学量转换为电学量的检测装置C.传感器是实现信息自动检测和自动控制的首要器件D.无人管理的自动灌溉系统是温度传感器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审题指导】根据传感器的特性、原理及应用来分析.【解析】电视机的遥控器是一种发射和接收红外线的装置,不是传感器,故A错;自动灌溉系统是一种利用湿度传感器判断农田水分蒸发情况、自动决定供水和停水的装置,故D错.故选B、C.【答案】BC传感器是一种感受外部信息,并将其按照一定规律转换成电信号的器件或装置,是实现信息自动检测和自动控制的首要环节.(2015·广东学业水平测试)很多汽车的车窗有防夹手功能,车窗在关团过程中碰到障碍时会停止并打开,实现该功能可能使用的传感器是( )A.生物传感器B.气体传感器C.温度传感器D.压力传感器【解析】要使车窗在关闭过程中碰到手时停止运动,应使用压力传感器实现此功能,D正确.【答案】 D【备课资源】你知道哪些地方禁止使用手机吗?手机的第一大禁地是飞机内.手机在待机或者通话状态下都会有信号发出,尤其是在通话状态的时候,其信号的强度非常大,并且专家已经指出,这种强大的电子信号极有可能影响到飞机上的敏感电子系统和导航系统,甚至会引发空难.早在1994年,美国就有报告指出飞机受到手机信号的影响导致导航系统出错,使飞机偏离了预定的飞行轨道.现在各大航空公司都禁止乘客在飞机上使用手机,而有些地区也已经开始立法禁止在飞机上使用手机.所以大家出门坐飞机时,为了你的安全,请关掉你的手机.手机的第二大禁地是医院.有没有想过你在医院里打手机有可能会成为杀人凶手?这并不是耸人听闻,因为手机发出的电磁波会影响到医院内的医疗设备,如果有病人在做手术而仪器又受到干扰,情况就非常危险,有可能会危及患者的生命.现今,已有证据显示,手机信号会对心脏起搏器、助听器等医疗设备有干扰,而且医生也会建议在身体心脏内装有心脏起搏器的病人不要把手机放在心脏附近,最好能做到远离身体携带.所以大家进入医院后最好不要打开手机,很可能你亲人的生命就掌握到你的手中.手机的第三大禁地是加油站.在加油站内和加油站周围的大气中,一般都存在挥发性的汽油气体,而有些环境较差的加油站的地面上就有汽油的污渍,只要有小小的火花,就有可能导致这些气状物体的爆炸.而手机的通话瞬间会有极小的火花,并且如果手机机体老化,内部电路出现短路现象,火花的情况就会更加严重.如果空气中的易燃气体浓度大,极易引发爆炸.现在大家去加油站加油,很自然的都会把汽车的引擎关掉,如果大家想自己的生命更有保障,也请关闭你的手机.1.电子秤使用的是( )A.超声波传感器B.温度传感器C.压力传感器D.红外线传感器【解析】电子秤的使用需要将被称物体对受压面的压力信息的大小转换成电信号处理,故C项正确.【答案】 C2.(多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热敏电阻和热电阻都是温度敏感元件,二者具有相同的电阻—温度特性B.传感器是由敏感元件、处理电路及辅助电源组成的装置C.温度传感器是一种将外部温度信号转换为电信号的电子装置D.向空调传递室内温度信息的设备是一种温度传感器【解析】热敏电阻和热电阻具有不同的电阻—温度特性.热敏电阻的特性是电阻值随温度升高而减小,而热电阻的特性是电阻值随温度升高而增大,故A错误;向空调传递室内温度信息的是一种温度传感器,故D错误,B、C选项正确.【答案】BC3.如图3­3­1所示是一火警器的部分电路示意图,其中R2为用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做成的传感器,电表为值班室的显示器,a、b之间接报警器.当传感器R2所在处出现火情时,显示器的电流I、报警器两端的电压U的变化情况是( )图3­3­1A.I变大,U变大B.I变大,U变小C.I变小,U变大D.I变小,U变小【解析】敏感元件是半导体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当该电阻所在处出现火警时,温度急剧升高,电阻R2变小,使得电路总电阻减小,干路总电流增大,路端电压减小,即U变小,因干路电流的增大而带来R1上的电压增大,所以并联部分的两端电压是减小的,使得电流表的示数减小.选项D正确.【答案】 D4.(2013·广东省学业水平考试)传感器被广泛的应用在日常生活中,下列用电器中,没有使用温度传感器的是( )A.遥控器B.空调机C.电冰箱D.电饭锅【答案】 A。

高中物理 第三章 电磁技术与社会发展 3.5 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协调素材 粤教版选修11

高中物理 第三章 电磁技术与社会发展 3.5 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协调素材 粤教版选修11

3.5 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协调一、何为STS近几年,面对现行教育出现的种种问题,我国基础教育界一直在呐喊要提倡素质教育,同时也在不懈地探索素质教育的方法。

近年来,国际上许多国家对其基础科学教育的内容与标准都进行了各种形式的改革。

这些改革的特色之一,是将“科学、技术与社会”(STS)的思想内容融入到基础科学教育之中,即在科学教育中增加人文思想、人文色彩。

我国目前的基础教育的改革也已是一种必然的趋势。

其中将STS与基础科学教育相结合,是最为值得关注和最紧迫的问题之一。

由于科学研究和科学教育重视专门化的东西,使得大多数科学家也越来越重视研究更专门和更带技术性的问题,研究的深度日益增加而其范围却日益缩小。

第二次世界大战更加深了越来越专业化的教育带来的弊端。

20世纪50年代末,英国学者斯诺也谈到越来越专业化教育带来的不好的影响。

他认为,这使得社会上出现了两种相互对立的文化。

一种是“人文文化”,一种是“科学文化”。

在“科学文化”和“人文文化”之间存在着一条鸿沟,比如科学家很可能只了解专业很窄的范围,而不了解社会学、人类学、文学等基本知识,甚至代表两种文化的双方互相认为对方的工作意义不如自己从事的重要,从而互相排斥。

这种文化的分裂会带给社会损害、损失。

斯诺提出要改变现有的教育制度和教育方法,以改变这种现状。

科技发展引起了许多新的问题,如是否应该发展核能,是否应该谨慎地加以限制基因工程的研究,应怎样控制世界人口,怎样控制非再生能源的消耗率,怎样避免战争、环境污染,又怎样防止或消除等等。

科学技术革命,不断引起对人和大自然的关系的讨论,而人和大自然的相互关系本质上是社会过程。

凡其结果会对广大群众产生影响的,群众都应参与决策和实施。

科学技术对政治和道德的影响是公众的事情,外行也应介入。

然而西方国家中社会和科学技术明显分离,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相互脱节,而自然科学又占统治地位,这样就需要培养了解科学技术及其后果、能够参与涉及科学技术决策的公民,需要能给决策者提供新的信息和科学的分析等等。

第三章 电磁技术与社会发展

第三章  电磁技术与社会发展
A ①②⑤⑦ B ②⑤⑥⑧ C ③④⑦ D ②⑥⑦⑧
5.下列不会用到温度传感器的是(D)
A.空调机 B.电冰箱 C.微波炉 D.楼道自动开关电灯
6.关于雷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C)
A.雷达可以测量物体的距离
B.雷达可以测量物体的速度
C.雷达没有利用电磁波,它是根据声波来测距的
D.雷达利用了电磁波的反射性质
电磁感应定律 1831年 法拉弟
发电机 1866年 西门子(德国)
电话 1876年 贝尔(美国)
电灯 1879年 爱迪生(美国)
电磁波 1887年 赫兹(德国)
交流输电技术 19世纪80年代末 特斯拉(南斯拉夫)
电视 1931年兹沃雷金(美国)
知识点二:
热机:依靠工作物质(如水蒸气、空气或燃烧气体)完成热功转换。
C.实用的电磁铁是美国的亨利发明的
D.发电机是根据电流的磁效应制成的
3.光传感器的作用是(A)
A.利用光敏电阻将光信号转化为电信号
B.利用光敏电阻将电信号转化为光信号
C.利用光敏电阻将光信号与电信号互为转化
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4.下列属于二次能源的是:(B)
①天然气 ②电力 ③水力 ④太阳能 ⑤蒸汽 ⑥石油制品 ⑦风力 ⑧煤气
B.麦克斯韦用实验验证了电磁波的存在,随后马可尼发明了无线电通信
C.19世纪末期,莫尔斯发明的电报和电话开始改变人类的信息交流方式
D.赫兹用实验验证了电磁波的存在,随后马可尼发明了无线电通信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 )
A.第一台有实用意义的发电机是法拉弟发明的
B.第一台有实用意义的电动机是法拉弟发明的
7.甲乙俩异地手机之间的通信具体过程是()
A.甲手机乙手机

高中物理第三章电磁技术与社会发展3第四节电磁波的技术应用第五节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协调11

高中物理第三章电磁技术与社会发展3第四节电磁波的技术应用第五节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协调11
第二十三页,共二十五页。
2021/12/10
第二十四页,共二十五页。
内容 总结 (nèiróng)
第三章 电磁技术与社会(shèhuì)发展
No Image
12/10/2021
第二十五页,共二十五页。
12/10/2021
第二十二页,共二十五页。
一位观众在某剧场观看演出,他的座位离扬
声器有 20 m 远;另一位观众在家里的电视机旁收看实况转播, 他的家离剧场 20 km 远,那么,他们两人谁先听到演员的歌声? (声速约为 340 m/s) 解析:在剧场的观众听到歌声所需的时间: t1=vs11=32400 s=0.059 s=5.9×10-2 s 在电视机旁听到歌声所需的时间: t2=sc2=32.00××110038 s=6.7×10-5 s t2<t112,/10/2即021 在电视机旁观众首先听到歌声. 答案:电视机旁观众首先听到
②调频(FM):使高频载波的频率随信号改变,这种调制方式叫做 调频,如图 3-4-3 所示.调频波的振幅不变,抗干扰的能力比 较强,传递过程中的失真比较小.但调频接收机的结构比调幅机 复杂,服务半径也比较小.目前许多城市都已经建立了调频广播 电台,播送高质量的音乐和语言节目.电视广播伴音也采用调频 的方式.
12/10/2021
术的积极作用,推进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第十七页,共二十五页。
即时应用 2.常见的电磁污染源有哪些?
(即时突破,小试牛刀)
答案:广播电视系统的发射设备,通信设备,工业、科学研究、 医学等领域的高频设备、高压输电系统、家用电器等.
12/10/2021
第十八页,共二十五页。
对无线电波的综合考查 (双选)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无线电技术中使用的电磁波叫做无线电波 B.无线电波在真空中的波长范围从几毫米到几十千米 C.无线电波的频率越低越容易发射 D.发射无线电波的目的是向远处传递电能

高中物理第三章电磁技术与社会发展第五节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协调课件粤教版选修1_1

高中物理第三章电磁技术与社会发展第五节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协调课件粤教版选修1_1
② 根据自己预习时理解过的逻辑结构抓住老师的思路。老师讲课在多数情况下是根据教材本身的知识结构展开的,若把自己预习时所理解过的知识 逻辑结构与老师的讲解过程进行比较,便可以抓住老师的思路。
③ 根据老师的提示抓住老师的思路。老师在教学中经常有一些提示用语,如“请注意”、“我再重复一遍”、“这个问题的关键是····”等等,这些 用语往往体现了老师的思路。来自:学习方法网
考点二 电磁辐射及污染
1.人类不仅能探索认识其赖以生存的地球,而且能 通过研究来自宇宙的_电_磁__辐_射____信息等方式探索宇宙的奥 秘.例如,美国科学家于 2014 年 3 月 17 日首次直接探测 到宇宙大爆炸第一波震荡,即原始引力波.这是物理学的 一个重大突破.
2.电磁辐射是指电力、电子设备都会向外辐射 _电_磁__波___.这些_电_磁__波___构成了对其他仪器设备正常工作产 生干扰或对人、动物、植物等有机体产生损害,这就是 _电__磁_污__染___.
第三章 电磁技术与社会发展
第五节 科学、技术与社会 的协调
[学业考试要求] 了解电磁污染对人体、动物和周围 环境的危害.
考点一 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
1.科学技术推动社会发展. 科学技术成就改变了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极大 地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推动着社会向前飞速发展. 2.科学技术对人类和自然产生的负面影响. 科学技术带来的工业文明在创造巨大物质财富的同 时,对人类和自然也产生了种种负面影响,如电磁污染、 环境污染等.
⑥ 利用笔记抓住老师的思路。记笔记不仅有利于理解和记忆,而且有利于抓住老师的思路。
2019/5/25
最新中小学教学课件
16
谢谢欣赏!
2019/5/25
最新中小学教学课件

2016-2017学年高中物理第3章电磁技术与社会发展第4节电磁波的技术应用第5节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协调教师用书

2016-2017学年高中物理第3章电磁技术与社会发展第4节电磁波的技术应用第5节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协调教师用书

第四节电磁波的技术应用第五节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协调课标解读重点难点1.了解电磁波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知道无线电波的发射及接收过程.2.简单了解无线电广播、电视、雷达的工作原理.3.知道科学技术对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了解它对社会带来的负面影响. 1.电磁波的应用.(重点)2.无线电波的发射及接收.(难点)3.广播、电视、雷达的工作原理.(难点)4.科学技术的作用.(重点)电磁波的技术应用1.基本知识(1)1895年,意大利的马可尼利用电磁波成功地实现了无线电通信,揭开了人类通信史上的新篇章.(2)电磁波最重要、最广泛的应用是用来进行信息传递.①无线电广播和电视:通过振荡电路将声音和图画转变为音频和视频信号,放大后搭载到高频电磁波上,然后由天线向周围空间发送;接收机上的天线接收到所有电磁波,然后经调谐器选择出所需要的电磁波,再经检波取出携带的信号,放大后还原成声音或图画.②雷达:雷达是利用电磁波进行测距、定位的仪器.③移动电话:无绳电话、无线对讲机、移动电话均是通过电磁波实现信号的发射与接收的.2.思考判断(1)摄像机摄像管实际上是一种将光信号转变为电信号的装置.(√)(2)雷达用的是中波波段的无线电波.(×)(3)移动电话是利用无线电波进行通信的.(√)3.探究交流飞机上为什么禁止使用手机?【提示】因为手机在使用时会发射电磁波,对飞机的导航系统产生电磁干扰,容易造成事故.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协调1.基本知识(1)科学技术推动社会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使人们不仅能探索地球上的一切,还能通过研究来自宇宙的电磁辐射来探索宇宙的奥秘.(2)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电磁污染是科学技术发展带来的负面影响之一,电磁污染的方式是电磁辐射.2.思考判断(1)医院里常用紫外线对病房进行消毒.(√)(2)电磁波不会污染环境.(×)3.探究交流当我们用手机与千里之外的亲友互致问候时,当我们从荧屏上看到“神舟”5号飞船上杨利伟那充满自信的微笑时,当我们接收到“勇气”号穿越亿万千米的太空从火星上传回的高清晰度照片时,你知道是什么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吗?【提示】电磁波的发现为信息插上了飞翔的翅膀,电磁波帮助人类实现了飞向太空的梦想,掌握着飞船的“举动”,传递着天上人间的信息.“电磁波”是现代文明的神经中枢.无线电波的发射与接收【问题导思】1.无线电波是怎样发射的?2.无线电波是怎样接收的?1.无线电波的发射(1)发射电磁波的条件①要有足够高的振荡频率.理论研究表明,振荡电路向外辐射能量的本领,即单位时间内辐射出去的能量与频率的四次方成正比,频率越高,发射电磁波的本领越大.②开放电路.只有使振荡电路的电场和磁场分散到尽可能大的空间,才能有效地把电磁场的能量传播出去.用开放电路可以把电磁波发射出去.(2)发射电磁波的电路特点在如图3-4-1(a)~(d)所示的发射无线电波的装置中,由闭合电路变成开放电路的变化过程.在实际发射无线电波的装置中,在开放电路旁还需加一个振荡器电路与之耦合(如图3-4-1(e),振荡电路产生的高频振荡电流.通过L1和L2的互感作用,使L1也产生同频率的振荡电流,振荡电流在开放电路中激发无线电波,向四周发射).图3-4-1无线电波的发射过程产生高频交变电流的振荡电路→载波和调制→能够把电磁波发射出去的振荡电路2.无线电波的接收(1)选台与电谐振①选台:接收电磁波时,从诸多的电磁波中把我们需要的选出来,通常叫选台.②电谐振:当接收电路的固有频率跟接收到的电磁波的频率相同时,接收电路中产生的振荡电流最强,这种现象叫电谐振.(2)调谐与调谐电路①调谐:使接收电路产生电谐振的过程叫做调谐.②调谐电路:能够调谐的接收电路叫做调谐电路.(3)解调从接收到的高频电磁波中“检”出所携带的信号,叫做检波,也叫解调,它是调制的逆过程.(4)无线电波的接收天线收到的所有的电磁波,经调谐器选择出所需要的电磁波,再经过检波取出携带的信号,放大后还原成声音或图象的过程.关于无线电波的发射和接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为了将信号发送出去,先要进行解调B.为了从各个电台发出的电磁波中将需要的电磁波选出来,就要进行解调C.为了从高频电流中取出声音信号,就要进行调频D.利用开放电路可以有效地把电磁波发射出去【解析】为了将信号发送出去,首先要进行调制;从各个电台发出的电磁波中将需要的电磁波选出来,要进行调谐;从高频电流中取出声音信号,需要解调;利用开放电路可以有效地发射电磁波.故只有D正确.【答案】 D1.无线电波的接收过程如下:无线电波的接收→调谐→电谐振→检波.2.在电磁波发射和接收的过程中要明确调制、调谐的含义,不能混淆.1.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A.调制的目的是为了让高频电磁波携带低频信号B.调频是让高频电磁波的频率随时间周期性变化C.调幅是让高频电磁波的频率随时间周期性变化D.发射广播信号时进行调制是没有必要的【解析】进行无线电通信必须利用调制电路将信号加载到高频电磁波上,并经放大发射出去,调制的目的是为了让高频电磁波携带低频信号,故A正确,D错误;调制可分为调频和调幅,调频就是使高频载波的频率随声音或图象信号的变化而变化,调幅就是使高频载波的振幅随声音或图象信号的变化而变化,而非它们随时间周期性变化,故B、C错误.【答案】 A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问题导思】1.电磁辐射有哪些危害?2.火力发电及废旧电池有哪些危害?1.科学技术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2.科学技术对人类和自然界产生的负面影响(1)电磁污染电磁辐射:电力、电子设备都会向外辐射电磁波,称为电磁辐射.电磁污染:指各种电器设备所产生的,对其他仪器设备的正常工作产生干扰或者对人、动物、植物等生物体产生损害的电磁辐射.电磁污染源:广播电视系统的发射设备、通信设备、焊接设备、高压输变电系统、高频设备、手机、电脑、家用电器等工作时都是电磁污染源.电磁污染的危害:干扰通信系统,损害人(动物)的中枢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内分泌系统、生殖系统等,表现出头晕、失眠、易疲劳、记忆力减退、情绪不佳等症状.(2)火力发电造成的环境污染温室效应、水资源污染、酸雨、空气污染等.(3)废旧电池造成的污染水土污染,重金属污染和硫酸化合物污染,重金属铅、汞、镉、锰等能损害动物和人的神经系统和造血功能,导致血液中毒.关于电磁辐射,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电子设备不论是否使用,都向外辐射电磁波B.长期、过量的电磁辐射会对人体造成较大的伤害C.电磁辐射对电器设备的影响不大D.由于电磁辐射会影响人的健康,因此人们不应使用手机等电器【审题指导】电子设备只有工作时才会产生电磁辐射,电磁辐射会干扰电子设备的工作,损害生物体.【解析】逐项分析如下:选项诊断结论A 电子设备内的电子线路中的高频电场和高频磁场,能够产生电磁波且向外辐射.当设备停止工作时,高频电场和高频磁场消失,不再产生电磁波向外辐射.×B 长期、过量的电磁辐射会对人、动物、植物产生损害,如损害人的中枢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内分泌系统、生殖系统等,临床表现为头晕、失眠、疲劳、记忆力减退、情绪不佳等.√C电器设备产生的电磁辐射对其他电器设备的工作产生干扰.×D手机等电器使用的电磁波虽然能够产生电磁辐射,但只要正常使用,尤其是不连续长时间的使用,不会对人体造成损害.×【答案】 B2.下列设备不属于电磁辐射污染源的是( )A.高压变电站B.电视发射塔C.移动电话发射塔D.电灯【解析】电灯中通过的交变电流的频率很低电流很小,不会产生电磁污染.【答案】 D【备课资源】电击枪美国的泰瑟国际公司从美军特种部队和特警队请来了60位志愿者,让他们“以身试枪”.技术人员手持一种新奇的枪向志愿者射击,结果有效率为100%.中枪者像被点了要害穴位一样,半秒钟之内全都动弹不得,这便是著名的电击枪试验,试验的是M26型电击枪.M26型电击枪是美国泰瑟国际公司的产品,1998年面世,它没有子弹,靠发射带电的像飞镖似的探针制服目标.命中目标后,目标浑身肌肉痉挛,痛得缩成一团,泰瑟“电流飞镖”的速度为60 m/s,因此目标反应速度再快,也无法躲避.1.(多选)下列对电磁波在发射技术中应用的理解,正确的是( )A.使发射的信号振幅随高频振荡信号而改变叫调幅B.使高频振荡信号振幅随发射的信号而改变叫调幅C.使发射的信号频率随高频振荡信号而改变叫调频D.使高频振荡信号的频率随发射的信号而改变叫调频【解析】熟悉发射接收流程是解题关键.【答案】BD2.(多选)如图3-4-2为调幅振荡电流图象,此电流存在于电磁波发射和接收的哪些阶段( )图3-4-2A.经调制后B.经调谐后C.经检波后D.耳机中【解析】为了把信号传递出去,需要将信号“加”到高频振荡电流上,这就是调制.调制的方法之一是使高频振荡电流的振幅随信号的变化而变化,成为调幅振荡电流,这就是调幅.在接收电路中,经过调谐,回路将出现调幅振荡电流,经检波后,调幅振荡电流将波“切”去一半,变为单向脉冲电流,而在耳机中只有随信号变化的音频电流.【答案】AB3.(多选)雷达采用微波的原因是( )A.微波具有很高的频率B.微波具有沿直线传播的特性C.微波的反射性强D.微波比其他无线电波(长波、中波、短波等)传播的距离更远【解析】微波具有频率高、反射性强、沿直线传播的特点,A、B、C正确.【答案】ABC4.手机是现代人们最常用的通信工具之一,手机间通话和收发信息是利用( )A.电磁波传送B.超声波传送C.光纤传送D.空气传送【解析】手机相当于一个小型电磁波发射台,又相当于一个接收台,捕捉空中的电磁波,使用户接收到通过对方送来的信息.选项A正确.【答案】 A。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节电磁技术的发展课标解读重点难点1.简单了解古代对电和磁的认识.2.知道近代电磁技术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3.了解现代电磁技术的发展.4.知道能源的分类及其利用方式.5.了解电机的发明对能源利用的作用. 1.对电和磁的认识.(重点)2.能源的分类及利用方式.(重难点)3.电机的发明对能源利用的作用.(重点)电磁技术的发展(1)公元前585年,古希腊哲学家泰勒斯有对用木块摩擦过的琥珀能够吸引碎草等轻小物体的现象的描述.(2)①我国西汉末年,有对经过摩擦的玳瑁吸引微小物体的记载.②东汉王充把琥珀被摩擦后可以吸引微小物体,与磁石吸引针的现象同时提出.③我国古代利用磁石指南的特性发明的指南针,是电磁领域的第一个重大发明.(3)1800年,伏打发明了电池.(4)1820年,奥斯特发现电流的磁效应.(5)1831年,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定律.(6)1866年,西门子发明实用的自激式直流发电机.(7)19世纪80年代末,特斯拉等发明交流输电技术.(8)19世纪末期,莫尔斯发明的电报和贝尔发明的电话,开始改变人类的信息交流方式,随后马可尼发明了无线电通信.20世纪早期,出现了广播和电视,彻底改变了人们传递信息的方式.(9)20世纪末期出现的互联网是电磁技术对人类的又一重大贡献.2.思考判断(1)白炽灯是爱迪生发明的.(√)(2)亨利在1827年发明了实用的电磁铁.(√)3.探究交流发展电磁技术有何现实意义?【提示】建立在电磁技术基础上的电力工业,信息产业,电子电器制造业等早已成为能源与电机1.基本知识(1)按基本形态分类能源可分为一次能源和二次能源.一次能源是指自然界天然存在、不改变其形态就可直接利用的能源,如煤炭、石油、天然气、水力、风力、太阳能等.二次能源是指由一次能源进行加工转换而得到的能源产品,如蒸汽、电力、煤气、石油制品等. (2)按再生性分类 可将能源分为再生能源和非再生能源.再生能源主要有水力、风力、太阳能等,非再生能源主要有煤炭、石油、天然气等.(3)按应用的广泛程度能源又可分为常规能源和新能源,属于常规能源的有煤、石油、天然气等,而太阳能、核能等属于新能源.(4)发电机发电机是把其他形式的能量转化成电能的装置.(5)电动机电动机是把电能转变为机械能的装置.2.思考判断(1)电能是一次能源.(×)(2)电动机是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3.探究交流随着电磁技术与社会的发展,就连在偏僻的农村,电动自行车也逐渐代替了笨重的摩托车.你知道二者的主要区别是什么吗?电动自行车有什么优点?【提示】 区别:摩托车由内燃机驱动,电动自行车由电动机驱动.能源及其利用 1.按再生性,能源分为哪几类?2.按应用的广泛程度,能源分为哪几类?1.按基本形态分类⎩⎪⎨⎪⎧ 一次能源:自然界天然存在、不改变其形态就可直接利用的能源⎩⎪⎨⎪⎧煤炭、石油、天然气水力、风力、太阳能等二次能源:由一次能源进行加工转换而得到的能源产品⎩⎪⎨⎪⎧ 蒸汽、电力煤气、石油制品等 2.按再生性分类⎩⎪⎨⎪⎧ 再生能源:水力、风力、太阳能非再生能源:煤炭、石油、天然气等 3.按应用的广泛程度分类⎩⎪⎨⎪⎧常规能源:煤、石油、天然气等新能源:太阳能、核能等 “能源危机”是当今世界各国共同面临的问题.对此,以下措施可行的是( )A .人人都要自觉做到节约用水、节约用电,不浪费和人为毁坏物品B .关闭现有的火力发电站C .各地都要新建水力和风力发电站D .停止使用石油资源,而以核能和太阳能取代【解析】 节约能源、提高能源利用率,可以有效地应对能源危机,故A 正确;风力、水力发电受地域环境的限制,不能推广,因而不能关闭火力发电站,故B 、C 均不正确;核能和太阳能受技术等条件的限制,还不能大规模利用,也不能停止使用石油,故D 也不正确.【答案】 A1.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①煤、石油、天然气等燃料的最初来源可追溯到太阳能②汽油是一种清洁能源 ③水能是可再生能源④煤、石油等常规能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A .①②B .③④C .①③D .②④【解析】 石油、天然气都是古代动、植物经地壳的变迁转化而来的,植物的叶子在阳光的作用下,吸收二氧化碳,通过光合作用把太阳能转变成植物的化学能,植物又是动物的饲料,动物把植物的化学能转变成动物的化学能,故煤、石油、天然气实际上是地球储存的太阳能,它们的储量是有限的,故①正确,④错;汽油燃烧会引起一些化合物的产生,生成一些有毒气体,②错;水能是可再生能源,③正确.【答案】电机与能源 1.电机分哪几类?2.电机在能源的利用中起到了什么作用?1.电能是应用最广泛的能源,通过电机可使电能与其他形式的能相互转换.2.电机⎩⎪⎨⎪⎧发电机:把其他形式的能转变成电能电动机:把电能转变成机械能 一次能源可以通过转换成电能再加以利用.3.电机把一次能源转换成机械能的过程如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①电机指的是电动机②电机可使电能与其他形式的能源相互转换③发电机把其他形式的能量转变成电能④电动机把其他形式的能量转变成电能A .①③B .①④C .②③D .②④ 【解析】 逐项分析如下: 选项诊断 结论 ①发电机和电动机统称为电机 × ②发电机把其他形式的能量转变成电能,电动机是把电能转换为需要的机械能.即电机使电能与其他形式的能源相互转换 √ ③发电机把煤、风力等一次能源的其他形式的能量转换为二次能源——电能 √ ④ 电动机是把电能转换为需要的机械能×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电动机的发明,实现了机械能向电能的大规模转化B .发电机是利用通电线圈在磁场中受力转动的原理制成的C .电磁感应说明电流通过感应能产生磁D .水电站的发电机,工作时把水的机械能转化为电能【解析】 电动机是利用通电线圈在磁场中受力转动的原理制成的,电动机的发明,实现了电能向机械能的转化.发电机是利用电磁感应原理制成的,水电站的发电机,工作时把水的机械能转化为电能.电磁感应说明利用磁场能够产生电能.故D 正确.【答案】 D【备课资源】(教师用书独具)“神通广大”的电磁波无线电波的波长较长,它易于绕过障碍物在空间传播.无线电波广泛应用于广播电视信号的传递、传真、无线电通讯、雷达侦测、飞机和轮船的导航等方面.可见光包括红、橙、黄、绿、蓝、靛、紫等各种颜色的光.它主要作用是引起视觉.红外线、紫外线、X射线和γ射线都是人眼无法看见的.红外线是波长介于红光和无线电波之间的电磁波,一切物体都在不停地辐射红外线,温度越高辐射的红外线越多,红外线最主要的特性是热作用强,工业上常用红外线烘干喷漆,生活中用红外线加热、烘烤食品,医疗上用红外线进行理疗,应用红外线还可以进行遥控.电视机、空调等遥控器可发出不同波长的红外线,来实现对各种设备的遥控.紫外线的波长介于紫光和X射线之间.其主要特性是化学特性强,紫外线能杀死微生物,医院里常用它来杀菌消毒.紫外线还有荧光效应,验钞机就是利用这一特性鉴别钞票真伪的.适量的紫外线照射有助于人体合成维生素D,从而促进人体对钙的吸收.但过量的紫外线照射会引起皮肤变黑、粗糙,甚至病变致癌.大气中的臭氧层阻挡了大量紫外线的进入,使地球上的生物获得了良好的生存环境.X射线和γ射线是波长很短的两种电磁波,它们都有很强的穿透能力.X射线常用于医疗上透视人体,拍摄骨髓的X光片.1.发明电话的是()A.莫尔斯 B.爱迪生C.赫兹D.贝尔【答案】 D2.比较下列各类传递信息的方法,在相同时间内能传递信息最多的是()A.电话B.电报C.书信D.可视电话【解析】电话只传递声音,电报、书信只传递文字,可视电话声音、文字、图象均可传送,所以可视电话传递信息最多.【答案】 D3.(多选)光纤通信具有的优点是()A.频带宽,容量大B.中继距离长C.抗干扰性好,保密性强D.成本低,传输质量高【解析】光纤通信由于具有频带宽、容量大、中继距离长、抗干扰性好、保密性强、成本低、传输质量高等许多优点,成为当今世界最有发展前途的通信技术,故A、B、C、D 均正确.【答案】ABCD1.发明电报的是()A.莫尔斯 B.爱迪生C.马可尼 D.贝尔【答案】 A2.比较常见光、无线电波以及激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的大小,可知()A.常见光最大 B.无线电波最大C.激光最大D.三者相同【解析】三者均属于不同频率的电磁波,它们的速度在真空中全为3×108 m/s,故选项D正确.【答案】 D3.在下列装置中,既能发射又能接收电磁波的是()A.收音机 B.移动电话C.固定电话D.电视机【解析】收音机和电视机只能接收电磁波,固定电话接收和发送的是电流信号,只有移动电话可发射和接收电磁波.【答案】 B4.在光纤通信中,用来传递信息的光应该是()A.普通光源发出的光 B.太阳光C.激光D.以上三种光【解析】激光具有很好的单色性和方向性,是理想的通信光源.【答案】 C5.关于信息高速公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信息高速公路是为邮车设计的专用公路B.信息高速公路是车辆可高速通行的公路C.信息高速公路是由光纤、卫星与微波通信等技术与设备组成的高速信息传输通道D.信息高速公路上信息传播速度接近超音速飞机的速度【解析】信息高速公路是由光纤、卫星与微波通信等技术与设备组成的高速信息传输通道,故A、B错,C对;信息高速公路上信息的传播速度接近光速,故D错.【答案】 C6.(多选)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电动机的发明拓宽了能源利用的渠道B.电动机是将磁场能转化成机械能C.电动机有直流电动机和交流电动机D.电动机的发明开启了以电的应用为标志的“第二次工业革命”【解析】电机使各种能源以电能为中介相互转化,A项正确;电动机是将电能转化成机械能,故B项错误;电动机分为直流电动机和交流电动机,故C项正确;第二次工业革命以电的应用为标志,D项正确.【答案】ACD7.(多选)在飞机上使用下列哪些物品会干扰飞机的通讯系统()A.手机 B.MP3C.手提电脑D.单放机【解析】飞机通讯系统依靠电磁波来工作,所以手机、手提电脑在使用时,也会辐射较强的电磁波,所以A、C不可用.【答案】AC8.(多选)下列哪种情况会使人受到电磁波的危害较大()A.电磁波强B.电磁波频率高C.电磁波频率低 D.照射时间长【解析】电磁波越强,频率越高,照射时间越长,能量越多,对人的危害越大.【答案】ABD9.(多选)关于交流发电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交流发电机由线圈、磁极两部分组成B.在线圈旋转过程中穿过线圈的磁通量保持恒定C.外电路通过电刷与发电机相连D.由于产生的电流大小、方向随时间变化,所以连接发电机的电灯也忽明忽暗【解析】发电机线圈转动过程中,线圈中的磁通量随时间周期性变化,B错;由于变化很快,所以电灯亮度来不及变化,电灯发光稳定,D错.【答案】AC10.下列关于电机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电机就是发电机B.电机实现了电能和其他形式能源的相互转换C.发电机使人类获得了高效清洁的电能D.电机包括电动机和发电机【解析】电机包括电动机和发电机,前者是把电能转化成其他形式的能,后者是把其他形式能转化成电能.【答案】 A11.当今时代,对我们工作和生活影响最大的电磁波技术是()A.电视B.互联网C.移动电话D.无线电广播【解析】移动电话可以拨打电话,也能够接听电话,它正在改变着我们的社会,改变着我们的生活,给人们工作和生活带来有利与不利的影响.【答案】 C12.电动自行车已成为很多同学的交通工具,电动自行车通过电瓶给电动机供电,电动机转动推动电动自行车前进,请画出电动车前进过程中的能量转换方框图.【解析】【答案】见解析课标解读重点难点1.知道传感器具有将非电学量转化为电学量的特性.对常见的传感器的种类有所了解.2.了解温度传感器的基本原理.知道温度传感器具有将温度信号转变为电信号的功能.3.了解常见传感器在林业、农业、生活和航空航天中的应用,体会传感器的应用给人们带来的方便. 1.传感器的定义.(重点)2.温度传感器.(重难点)3.传感器的应用.(难点)什么是传感器(1)传感器是各种测量和自动控制的感觉器官,能像人的感觉器官那样感受外界信息,并能按照一定的规律和要求把这些信息转换成可用输出信息的器件或装置.(2)传感器感受的常常是非电学量,如压力、温度、位移、浓度、速度、酸碱度等;而它的输出大多是电学量,如电压、电流、电荷等.2.思考判断(1)传感器是一种联络传递感性的设备.(×)(2)传感器是一种感知、探测物理量的工具.(×)(3)传感器能将被测量的非电学量转换成电学量.(√)3.探究交流在日常生活中,人们不必直接接触,就可以控制一些机器,试举一些生活中的例子,看哪些生活用品是通过传感器来完成的.【答案】常用传感器1.基本知识(1)常用的传感器有温度传感器、红外线传感器、生物传感器等.(2)温度传感器能把温度的高低转换成电信号,通常是利用物体的某一性质随温度的变化而改变的特性制成的,如利用半导体材料制成的电阻器,其电阻会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用它可制成温度传感器.(3)红外线传感器的原理是:接受携带信息的红外线,转化为电信号,从而得到辐射源的相关参数或信息,利用红外线传感器可实现无接触测量.(4)生物传感器是利用各种生物或生物物质特性做成的,用以检测与识别生物体内化学成分的传感器.日常生活中,有很多不必直接接触就可以控制的机器,例如用红外线控制电视的开关、声控照明灯等.2.思考判断(1)光敏电阻受到的光照越强,电阻越小.(√)(2)非接触式测温仪不用直接接触就能感知人的体温是应用了光敏电阻作为敏感元件.(×)(3)热敏电阻一定是随温度的升高其阻值增大.(×)3.探究交流商店里使用的电子计价秤可将货物的质量、单价和金额清楚地显示在面板上,既方便了工作人员,又方便了顾客.你知道电子秤是利用什么原理工作的吗?【提示】电子计价秤是利用压力传感器工作的.1.传感器的应用流程怎样?2.常见传感器的工作原理是什么?1.传感器的定义能像人的感觉器官那样感受外界信息,并能按照一定的规律和要求把这些信息转换成可用输出信息的器件或装置,就叫传感器.2.应用传感器的流程传感器一般由敏感元件、转换元件和转换电路三部分组成.非电学量→敏感元件→转换元件→转换电路→电学量(1)敏感元件是传感器的核心部分,它是利用材料对某一物理量敏感的特性制成的.常用的敏感元件有:双金属片、光敏电阻、热敏电阻等.(2)转换元件的作用是把敏感元件输出的与被测物理量满足一定关系的非电信号转换为电信号的电子元件.(3)转换电路的作用是将转换元件转换的电信号转换成易于传播或测量的电学量输出.3.常见传感器的工作原理(1)双金属片温度传感器:利用两片金属的热膨胀系数不同,在温度变化时两片金属伸长或缩短量不同而弯曲,从而控制电路的通断.应用:电熨斗、恒温箱等.(2)热敏电阻温度传感器:利用热敏电阻器的电阻值随温度变化而改变的特点,在温度变化时,热敏电阻器的电阻值发生变化,从而引起电路中电流和电压的变化.应用:空调、电冰箱、微波炉、消毒柜等.(3)光敏电阻传感器:利用光敏电阻器的电阻值随光照的强度变化而改变的特点.无光照时,光敏电阻器的电阻值很大,有光照时,光敏电阻器的电阻值变小,从而引起电路中电流和电压的变化.应用:工业自动化控制、光电计数器等.(4)红外线传感器:接收携带信息的红外线,转换成电信号,从而获得红外线辐射源的相关信息.应用:航空摄影、卫星遥感遥测、自动门、红外线测温仪、防盗防火警报器、家用电器遥控器等.(5)另外还有压力传感器、生物传感器、气味传感器等.(多选)关于传感器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电视机遥控器就是一个传感器B.传感器是一种能够将非电学量转换为电学量的检测装置C.传感器是实现信息自动检测和自动控制的首要器件D.无人管理的自动灌溉系统是温度传感器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审题指导】根据传感器的特性、原理及应用来分析.【解析】电视机的遥控器是一种发射和接收红外线的装置,不是传感器,故A错;自动灌溉系统是一种利用湿度传感器判断农田水分蒸发情况、自动决定供水和停水的装置,故D错.故选B、C.【答案】BC传感器是一种感受外部信息,并将其按照一定规律转换成电信号的器件或装置,是实现信息自动检测和自动控制的首要环节.唱卡拉OK用的话筒内有传感器,其中有一种是动圈式的,它的工作原理是在弹性膜片后面粘接一个轻小的金属线圈,线圈处于永磁体的磁场中,当声波使膜片前后振动时,就将声音信号转变为电信号,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传感器是根据电流的磁效应进行工作的B.该传感器是根据电磁感应的原理进行工作的C.膜片振动时,穿过金属线圈的磁通量不变D.膜片振动时,金属线圈中不会产生感应电流【解析】当声波使膜片前后振动时,膜片后的线圈就跟着振动,从而使处于永磁体磁场的线圈切割磁感线,穿过线圈的磁通量变化,产生感应电流.从而将声音信号转化为电信号.可见这是利用了电磁感应原理,故只有B正确.【答案】 B【备课资源】(教师用书独具)你知道哪些地方禁止使用手机吗?手机的第一大禁地是飞机内.手机在待机或者通话状态下都会有信号发出,尤其是在通话状态的时候,其信号的强度非常大,并且专家已经指出,这种强大的电子信号极有可能影响到飞机上的敏感电子系统和导航系统,甚至会引发空难.早在1994年,美国就有报告指出飞机受到手机信号的影响导致导航系统出错,使飞机偏离了预定的飞行轨道.现在各大航空公司都禁止乘客在飞机上使用手机,而有些地区也已经开始立法禁止在飞机上使用手机.所以大家出门坐飞机时,为了你的安全,请关掉你的手机.手机的第二大禁地是医院.有没有想过你在医院里打手机有可能会成为杀人凶手?这并不是耸人听闻,因为手机发出的电磁波会影响到医院内的医疗设备,如果有病人在做手术而仪器又受到干扰,情况就非常危险,有可能会危及患者的生命.现今,已有证据显示,手机信号会对心脏起搏器、助听器等医疗设备有干扰,而且医生也会建议在身体心脏内装有心脏起搏器的病人不要把手机放在心脏附近,最好能做到远离身体携带.所以大家进入医院后最好不要打开手机,很可能你亲人的生命就掌握到你的手中.手机的第三大禁地是加油站.在加油站内和加油站周围的大气中,一般都存在挥发性的汽油气体,而有些环境较差的加油站的地面上就有汽油的污渍,只要有小小的火花,就有可能导致这些气状物体的爆炸.而手机的通话瞬间会有极小的火花,并且如果手机机体老化,内部电路出现短路现象,火花的情况就会更加严重.如果空气中的易燃气体浓度大,极易引发爆炸.现在大家去加油站加油,很自然的都会把汽车的引擎关掉,如果大家想自己的生命更有保障,也请关闭你的手机.1.电子秤使用的是()A.超声波传感器B.温度传感器C.压力传感器 D.红外线传感器【解析】电子秤的使用需要将被称物体对受压面的压力信息的大小转换成电信号处理,故C项正确.【答案】 C2.(多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热敏电阻和热电阻都是温度敏感元件,二者具有相同的电阻—温度特性B.传感器是由敏感元件、处理电路及辅助电源组成的装置C.温度传感器是一种将外部温度信号转换为电信号的电子装置D.向空调传递室内温度信息的设备是一种湿度传感器【解析】热敏电阻和热电阻具有不同的电阻—温度特性.热敏电阻的特性是电阻值随温度升高而减小,而热电阻的特性是电阻值随温度升高而增大,故A错;向空调传递室内温度信息的是一种温度传感器,故D错,B、C选项正确.【答案】BC3.如图3-3-1所示是一火警器的部分电路示意图,其中R2为用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做成的传感器,电表为值班室的显示器,a、b之间接报警器.当传感器R2所在处出现火情时,显示器的电流I、报警器两端的电压U的变化情况是()图3-3-1A.I变大,U变大B.I变大,U变小C.I变小,U变大D.I变小,U变小【解析】敏感元件是半导体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当该电阻所在处出现火警时,温度急剧升高,电阻R2变小,使得电路总电阻减小,干路总电流增大,路端电压减小,即U变小,因干路电流的增大而带来R1上的电压增大,所以并联部分的两端电压是减小的,使得电流表的示数减小.选项D正确.【答案】 D4.光敏电阻(硫化镉)的电阻率与所受光照的________有关,随光照________的增大,电阻率________.【解析】熟悉光敏电阻的特性是解题关键.【答案】强度强度减小1.下列物理量中是电学量的是()A.压力 B.声音C.温度 D.电流强度【解析】压力、声音、温度等都是非电学量,而电流强度是电学量.故选D.【答案】 D2.空调实际利用了下面哪种传感器()A.压力传感器 B.温度传感器C.光传感器D.磁传感器【解析】空调中利用温度和湿度传感器分别“感觉”室内的温度和湿度的变化,故选B.【答案】 B3.火灾报警器使用的是()A.光传感器B.温度传感器C.红外线传感器 D.超声波传感器【解析】火灾时烟雾会使光线发生变化,引起传感器报警.【答案】 A4.交通警察用来检测驾驶员酒精含量的检测器使用的传感器是()A.温度传感器 B.压力传感器C.湿度传感器 D.气体传感器【解析】交通警察用检酒器检测驾驶员呼气中酒精含量,使用了气体传感器.【答案】 D5.(多选)关于电子秤中应变式力传感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应变片是由导体材料制成的B.当应变片的表面拉伸时,其电阻变大,反之,变小C.传感器输出的是应变片上的电压D.外力越大,输出的电压差值也越大【解析】应变片多用半导体材料制成,故选项A错,B对;传感器输出的是上、下两应变片上的电压差,并且随着外力的增大,输出的电压差值也就越大,故C错,D对.【答案】BD6.用遥控器调换电视机频道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传感器把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的过程.下列属于这类传感器的是()A.红外报警装置B.走廊照明灯的声控开关C.自动洗衣机中的压力传感装置D.电饭煲中控制加热和保温的温控器【解析】红外线报警器是当有人或物通过时,将红外线遮住,从而使得光信号被遮住,有光电效应则无电流通过,红外线报警器则通过另外的装置联系采取一定的动作.【答案】 A7.家用电饭锅使用的传感器类型是()A.温度传感器 B.声音传感器C.红外传感器 D.湿度传感器【解析】家庭用的电饭煲里有温度传感器,通过这个传感器可以将温度信息转化为电信号,经过电饭煲内部电路处理后,作为控制电饭煲温度的信号.在这个过程中,传感器是电饭煲自动控制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答案】 A8.(多选)如图3-3-2,R1是一个负温度系数的热敏电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图3-3-2A.当R1处温度升高时,电压表电压升高B.当R1处温度升高时,电压表电压降低C.当R1处温度降低时,电压表电压没有明显变化D.当R1处温度降低时,电压表电压降低【解析】R1温度升高,R1的电阻减小,使总电路电流增大,即通过R的电流增大,所以电压表示数升高,反之降低.【答案】AD9.(多选)传感器的作用是采集信息,它能够将()A.力学量转化为电学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