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急救常识安全教育62092
幼儿园急救安全教育知识(3篇)
![幼儿园急救安全教育知识(3篇)](https://img.taocdn.com/s3/m/14ee4c766fdb6f1aff00bed5b9f3f90f77c64d11.png)
第1篇一、引言幼儿园是孩子们成长的重要阶段,他们的好奇心强,但自我保护意识较弱。
在这个阶段,安全教育尤为重要。
急救安全教育作为其中的一部分,旨在提高孩子们在面对突发状况时的自救和互救能力。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介绍幼儿园急救安全教育知识。
二、急救安全教育的重要性1. 提高幼儿的自救能力在幼儿园生活中,孩子们可能会遇到摔伤、烫伤、扭伤等意外情况。
掌握基本的急救知识,有助于孩子们在紧急情况下迅速采取措施,减轻伤害。
2. 增强幼儿的互救意识在幼儿园,孩子们需要学会关心他人,乐于助人。
通过急救安全教育,孩子们可以学会如何在他人遇到困难时提供帮助,提高他们的社会责任感。
3. 降低意外事故的发生率幼儿园时期是孩子们生长发育的关键阶段,加强急救安全教育,有助于降低意外事故的发生率,保障孩子们的健康成长。
三、幼儿园急救安全教育的内容1. 常见意外伤害的预防与处理(1)摔伤:教会孩子们摔倒时如何正确保护自己,如用手撑地、弯曲膝盖等。
对于已发生的摔伤,可先观察伤口是否出血,如有出血,应立即用干净的布料进行包扎,并尽快就医。
(2)烫伤:教育孩子们不要接触高温物品,如热水瓶、炉子等。
一旦发生烫伤,应立即用冷水冲洗烫伤部位,降低温度,减少疼痛。
如烫伤面积较大,应及时就医。
(3)扭伤:教育孩子们在运动时注意姿势,避免扭伤。
扭伤发生后,可先冷敷患处,减少肿胀,然后进行适当的热敷,促进血液循环。
2. 心肺复苏术(CPR)心肺复苏术是针对心跳、呼吸停止的紧急情况采取的抢救措施。
幼儿园教师和保育员应掌握心肺复苏术的基本操作方法,以便在紧急情况下对幼儿进行救助。
(1)评估意识:轻拍幼儿肩膀,大声呼唤其姓名,观察幼儿是否有反应。
(2)呼救:若幼儿无反应,立即呼救并拨打急救电话。
(3)开放气道:将幼儿置于平坦的地面,解开其上衣,用一只手将其下巴抬起,另一只手放在额头,使头部后仰,打开气道。
(4)人工呼吸:用一只手捏住幼儿鼻孔,另一只手将其嘴唇包住,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
幼儿园基本急救常识和防范
![幼儿园基本急救常识和防范](https://img.taocdn.com/s3/m/c4ecc470e3bd960590c69ec3d5bbfd0a7956d50f.png)
幼儿园基本急救常识和防范1. 哎呀呀,小朋友在幼儿园里跑来跑去,难免会摔倒受伤呀!那要是不小心擦破了皮该咋办呢?就像小明上次在操场摔倒了,这时候老师就得赶紧用干净的纱布或毛巾压住伤口,可不能让血一直流呀!然后给伤口消毒,贴上创可贴。
大家想想,要是不这样及时处理,那多吓人呀!家长把宝贝交给幼儿园,咱们可一定要保护好他们呀!2. 有没有想过小朋友要是吃东西噎住了咋办呢?这可不是开玩笑的呀!就像上次小红吃水果太快噎住了,这时候就得赶紧用海姆立克急救法呀!从背后抱住小朋友,快速按压腹部,把东西挤出来。
这多重要呀,万一没处理好,后果不堪设想呢!这可是救命的方法呀,大家都得学会呀!3. 你们知道吗,小朋友要是发烧了可不能马虎!就像上次小强突然发烧了,老师得赶紧给他量体温呀。
要是温度不高,就给他多喝水,用湿毛巾擦擦身体降温。
但要是温度很高,就得赶紧通知家长呀!这就像一场战斗,咱们得迅速行动呀,可不能让小朋友一直难受呀!4. 天呐,如果小朋友不小心被烫伤了咋办呀?就像上次幼儿园里热水不小心洒出来烫到了小李,这时候千万不能用手去碰呀!要用流动的凉水冲呀,至少冲十几分钟呢!然后赶紧把受伤的地方露出来,不能捂着。
这可一定要重视呀,要不然小朋友得多疼呀!5. 想象一下,小朋友要是被虫子咬了起了大包咋办呢?这时候可不能乱抓呀!就像上次小王被蚊子咬了,老师赶紧给他涂上止痒的药膏,告诉他不要抓挠。
大家说这重要不重要呀,要是抓破了感染了那可不得了呀!6. 万一小朋友鼻子出血了可咋办呀?这也经常会发生呀!就像上次小张在玩的时候突然鼻子流血了,这时候要让他把头稍微向前倾,可不能后仰呀!然后用手指捏住鼻翼,过一会儿血就止住啦。
这可是基本常识呀,咱们都要知道呀!总之,幼儿园的急救常识和防范真的太重要啦!咱们老师和家长都要多多学习,保护好这些可爱的小宝贝们呀!。
幼儿园应急救护安全教育(3篇)
![幼儿园应急救护安全教育(3篇)](https://img.taocdn.com/s3/m/9c23b28f0875f46527d3240c844769eae109a34b.png)
第1篇一、引言幼儿园是孩子们成长的重要阶段,他们在这个阶段接触到了各种新事物,同时也面临着各种潜在的危险。
为了保障孩子们的生命安全,提高幼儿园应急救护能力,本文将针对幼儿园应急救护安全教育进行探讨。
二、幼儿园应急救护安全教育的意义1. 提高幼儿自我保护意识通过应急救护安全教育,使幼儿了解常见的安全隐患,提高他们的自我保护意识,减少意外事故的发生。
2. 培养幼儿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在幼儿园生活中,幼儿可能会遇到各种突发事件,如火灾、地震、溺水等。
应急救护安全教育可以帮助幼儿掌握基本的应急处理方法,提高他们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3. 增强教师应急救护技能幼儿园教师是孩子们的生命守护者,掌握一定的应急救护技能,可以在紧急情况下为幼儿提供及时有效的救助。
4. 传播社会正能量应急救护安全教育有助于培养幼儿的爱心、责任心和团队合作精神,传播社会正能量。
三、幼儿园应急救护安全教育的目标1. 让幼儿了解常见的安全隐患,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2. 培养幼儿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掌握基本的应急处理方法。
3. 提高教师应急救护技能,为幼儿提供及时有效的救助。
4. 培养幼儿的爱心、责任心和团队合作精神。
四、幼儿园应急救护安全教育的内容1. 常见安全隐患教育(1)火灾隐患:教会幼儿如何识别火灾隐患,如电线、插座、火源等,提高他们的防火意识。
(2)溺水隐患:教育幼儿不要私自下水游泳,提高他们的防溺水意识。
(3)交通安全:教育幼儿遵守交通规则,提高他们的交通安全意识。
(4)食品安全:教育幼儿不要食用过期、变质食品,提高他们的食品安全意识。
2. 应急处理方法教育(1)火灾应急处理:教会幼儿如何报警、逃生、灭火等基本技能。
(2)地震应急处理:教育幼儿如何躲避地震、寻找安全出口等。
(3)溺水应急处理:教会幼儿如何进行自救、互救等。
(4)交通安全应急处理:教育幼儿如何在交通事故中保护自己。
3. 教师应急救护技能培训(1)心肺复苏术:教会教师如何进行心肺复苏,提高他们的急救能力。
幼儿园急救安全教育常识(3篇)
![幼儿园急救安全教育常识(3篇)](https://img.taocdn.com/s3/m/f0e15a5166ec102de2bd960590c69ec3d4bbdb70.png)
第1篇一、前言幼儿园是孩子们成长的重要阶段,也是他们接触各种意外情况的高风险时期。
为了确保孩子们的生命安全,提高幼儿园师生的急救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以下将介绍一些幼儿园急救安全常识,旨在帮助幼儿园师生在紧急情况下能够迅速、正确地采取行动,保障孩子们的生命安全。
二、幼儿园急救安全教育的意义1. 提高师生安全意识:通过急救安全教育,使幼儿园师生充分认识到安全的重要性,养成良好的安全习惯,避免意外事故的发生。
2. 增强自救互救能力:在紧急情况下,幼儿园师生能够迅速采取正确的急救措施,为伤者争取宝贵的时间,降低事故带来的伤害。
3. 促进家庭和谐:幼儿园急救安全教育的开展,有助于家长了解相关急救知识,提高家庭应急能力,保障家庭成员的生命安全。
三、幼儿园急救安全教育的对象1. 幼儿园师生:包括教师、保育员、厨师、清洁工等。
2. 幼儿家长:提高家长的安全意识,为家庭提供安全保障。
3. 社会公众:普及急救知识,提高社会整体应急能力。
四、幼儿园急救安全教育的重点内容1. 意外伤害的预防与处理(1)跌倒、碰撞:教会幼儿正确站、坐、走姿势,避免跌倒;对于跌倒或碰撞的幼儿,及时检查是否受伤,如有伤口,用消毒液进行消毒,并给予适当包扎。
(2)烫伤、烧伤:教育幼儿不要接触高温物体,如火炉、热锅等;一旦发生烫伤、烧伤,立即用冷水冲洗受伤部位,并给予适当包扎。
(3)异物吸入:教育幼儿不要将小物件放入口中,一旦发生异物吸入,立即采取头低脚高位,用手拍背,帮助异物排出。
2. 急性疾病的处理(1)发热:对于发热的幼儿,应及时就医,并给予适当休息;在等待就医期间,注意观察病情变化,给予降温措施。
(2)呕吐、腹泻:对于呕吐、腹泻的幼儿,注意观察症状,避免食用刺激性食物,给予适量饮水,必要时就医。
(3)癫痫发作:对于癫痫发作的幼儿,保持冷静,避免强行制止抽搐,将幼儿放在安全的地方,等待发作结束。
3. 心肺复苏(CPR)(1)心肺复苏的适用对象:心脏骤停、呼吸骤停的幼儿。
幼儿急救常识
![幼儿急救常识](https://img.taocdn.com/s3/m/5548c950fe00bed5b9f3f90f76c66137ee064f8c.png)
幼儿急救常识引言概述:在日常生活中,幼儿急救常识是每位家长和幼儿园教师都应该了解和掌握的重要知识。
在幼儿突发意外或者疾病时,正确的急救措施可以有效地减轻伤害和拯救生命。
本文将介绍幼儿急救的常识和技巧,匡助大家在紧急情况下能够正确应对。
一、窒息急救1.1 窒息的表现:幼儿窒息时会浮现无法呼吸、面部发紫、无法说话等症状。
1.2 急救措施:立即将幼儿放置在坐姿或者俯卧位,用力拍击其背部,直至异物排出。
1.3 注意事项:避免使用手指或者其他物体将异物推入幼儿喉咙,以免加重窒息。
二、溺水急救2.1 溺水的表现:幼儿溺水后会浮现呼吸难点、咳嗽、面色苍白等症状。
2.2 急救措施:立即将幼儿取出水中,保持呼吸道通畅,进行人工呼吸和心肺复苏。
2.3 注意事项:在进行急救时要注意保护幼儿的颈部,避免造成二次伤害。
三、高热抽搐急救3.1 高热抽搐的表现:幼儿高热时可能浮现抽搐、昏迷、呼吸急促等症状。
3.2 急救措施:立即将幼儿放置在安全的地方,松开其衣物,用湿毛巾或者冷敷物降低体温。
3.3 注意事项:避免给幼儿喂食药物或者液体,及时就医寻求专业匡助。
四、意外伤害急救4.1 意外伤害的表现:幼儿可能浮现擦伤、烫伤、骨折等不同程度的伤害。
4.2 急救措施:根据伤害的情况,进行包扎、冷敷、止血等急救措施,及时就医。
4.3 注意事项:在处理伤害时要注意保护幼儿的伤口,避免感染和加重伤害。
五、突发疾病急救5.1 突发疾病的表现:幼儿可能浮现发热、呕吐、腹泻、呼吸难点等症状。
5.2 急救措施:根据疾病的情况,及时赋予药物治疗或者就医求助。
5.3 注意事项:在处理突发疾病时要保持镇静,避免恐慌和乱医乱药。
结论:掌握幼儿急救常识是每位家长和幼儿园教师的责任,惟独在紧急情况下能够正确应对,才干有效地保护幼儿的安全和健康。
希翼通过本文的介绍,大家能够加强对幼儿急救知识的学习和实践,提高自身的急救能力,保障幼儿的生命安全。
幼儿急救知识安全教育
![幼儿急救知识安全教育](https://img.taocdn.com/s3/m/94acbcc450e79b89680203d8ce2f0066f4336466.png)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幼儿的安全教育越来越重视。
幼儿是国家的未来,是家庭的希望,他们的安全与健康直接关系到家庭和社会的稳定。
因此,掌握一定的幼儿急救知识,对于家长、教师和社会工作者来说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幼儿常见意外伤害的预防和处理两个方面,为大家提供幼儿急救知识安全教育。
一、幼儿常见意外伤害的预防1. 预防跌倒(1)在家中,为幼儿提供安全的生活环境,如地面平整、无障碍物,避免幼儿跌倒。
(2)在户外,教育幼儿遵守交通规则,过马路时要走斑马线,不追逐打闹。
(3)在活动场所,确保幼儿在活动区域内的安全,如活动场地平整、无尖锐物体等。
2. 预防烫伤(1)教育幼儿不接触热水、热汤等高温物品。
(2)为幼儿准备防烫伤的餐具,如不锈钢勺子等。
(3)家长在烹饪过程中,确保幼儿远离热源。
3. 预防窒息(1)教育幼儿不将小物件放入口中,如硬币、纽扣等。
(2)为幼儿提供无毒、无小部件的玩具。
(3)定期检查家中物品,确保无尖锐物体、易碎物品等。
4. 预防中毒(1)教育幼儿不接触药品、农药等有毒物品。
(2)为幼儿提供安全的生活环境,如食品、饮料等无毒、无害。
(3)家长在用药过程中,确保幼儿远离药品。
5. 预防溺水(1)教育幼儿不私自下水游泳,不靠近危险水域。
(2)家长陪同幼儿游泳,确保幼儿在安全范围内。
(3)为幼儿准备救生圈、游泳圈等安全用品。
二、幼儿常见意外伤害的处理1. 跌倒(1)观察幼儿受伤部位,如有出血,用消毒棉球或纱布进行止血。
(2)如有骨折,用夹板固定受伤部位,并及时送往医院。
(3)如有擦伤,用生理盐水清洗伤口,涂抹消炎药膏。
2. 烫伤(1)迅速将烫伤部位放入冷水中浸泡,降低皮肤温度。
(2)用消毒棉球或纱布轻轻擦拭伤口,涂抹消炎药膏。
(3)如有水泡,不要挑破,用无菌纱布覆盖,并及时就医。
3. 吞咽异物(1)立即将幼儿头部后仰,解开衣领,清除口腔异物。
(2)如果异物较大,无法自行取出,尽快送往医院。
(3)如果异物较小,可尝试用手指或镊子取出。
幼儿园急救常识安全教育培训
![幼儿园急救常识安全教育培训](https://img.taocdn.com/s3/m/458e3256dcccda38376baf1ffc4ffe473368fdb2.png)
幼儿园急救常识安全教育培训一、前言在幼儿园中,孩子们的安全问题是家长和老师们最为关注的,而急救常识的掌握则是保障孩子安全的重要一环。
因此,对于幼儿园工作人员来说,急救常识的掌握和应对能力的提高是必不可少的。
本文将从幼儿园急救常识、安全教育培训等几个方面展开。
二、幼儿园急救常识1. 常见意外伤害在幼儿园中,孩子们可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意外伤害,如跌倒、烫伤、溺水等。
因此,工作人员需要了解这些常见意外伤害,并掌握相应的急救方法。
2. 跌倒伤害跌倒是幼儿园中最为常见的意外伤害之一。
当孩子跌倒时,工作人员需要及时将孩子抱起来,并检查是否有明显外伤或者骨折。
如果有,则需要及时送往医院治疗。
3. 烫伤伤害在幼儿园中,孩子们可能会接触到热水、热饮料等容易造成烫伤的物品。
一旦孩子被烫伤,工作人员需要立即将受伤部位放入冷水中,并用干净的毛巾或纱布包扎住受伤部位。
如果烫伤面积较大或者深度较深,则需要及时送往医院治疗。
4. 溺水伤害在幼儿园中,孩子们可能会接触到各种水域,如游泳池、水塘等。
因此,工作人员需要时刻关注孩子的安全情况,避免发生溺水事故。
一旦发生溺水事故,工作人员需要立即将孩子从水中救出,并进行心肺复苏等急救措施。
三、安全教育培训1. 安全意识的培养幼儿园工作人员需要通过各种方式培养幼儿的安全意识,让他们在日常生活中能够自我保护。
例如,在游戏和活动中加入安全知识的宣传和演示。
2. 安全知识的普及幼儿园工作人员需要将安全知识普及给孩子们,让他们了解常见的安全隐患和应对方法。
例如,在教室和活动室中张贴安全宣传画,进行安全知识的讲解。
3. 安全技能的训练幼儿园工作人员需要通过各种方式进行安全技能的训练,让孩子们掌握一些基本的自救和互救技能。
例如,在游戏和活动中加入模拟火灾逃生、心肺复苏等培训内容。
四、急救设备和药品1. 急救箱每个幼儿园都应该配备急救箱,并定期检查和更新急救箱内的药品和器材。
2. 药品管理幼儿园工作人员需要对药品进行严格管理,确保药品使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幼儿园急救处理知识
![幼儿园急救处理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2db736f5c67da26925c52cc58bd63186bceb92ea.png)
幼儿园急救处理知识引言概述:在幼儿园工作的老师和保育员们经常需要面对各种突发状况,因此具备基本的急救处理知识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幼儿园急救处理知识,帮助幼儿园工作人员在紧急情况下能够迅速有效地处理问题,保障幼儿的安全。
一、意识判断与呼吸检查1.1 判断幼儿是否有意识在遇到突发状况时,首先要观察幼儿是否有意识,可以轻轻摇晃幼儿的肩膀或拍打其脸颊,观察是否有反应。
1.2 检查幼儿的呼吸如果幼儿没有意识,需要检查其呼吸情况,可以将手放在幼儿的鼻孔或嘴巴前,观察是否有呼吸,如没有呼吸则需要进行心肺复苏。
二、心肺复苏2.1 确定心肺复苏位置在进行心肺复苏时,幼儿应该平躺在坚硬的地面上,头部稍微仰起。
2.2 进行心脏按压用手掌的下部在幼儿的胸骨下方进行按压,按压的力度要适中,每分钟100-120次。
2.3 进行人工呼吸将幼儿的头稍微仰起,控制好呼吸频率,每次呼气后观察胸部是否有起伏,确保呼吸通畅。
三、止血处理3.1 停止出血在幼儿出血时,要及时停止出血,可以用干净的纱布或衣物压迫伤口,避免感染。
3.2 抬高伤肢如果幼儿受伤导致出血,可以将伤肢抬高,减少出血量。
3.3 包扎伤口在止血后,要及时包扎伤口,保持伤口清洁,避免感染。
四、骨折处理4.1 确认骨折部位在幼儿骨折时,要先确认骨折的部位,避免误操作导致伤势恶化。
4.2 固定骨折部位用固定物件(如绷带、木棍等)固定骨折部位,避免移动。
4.3 就近送医在处理完骨折后,尽快将幼儿送往医院就诊,接受进一步的治疗。
五、窒息处理5.1 判断窒息原因在幼儿窒息时,要迅速判断窒息原因,可以用手指挑出窒息物。
5.2 进行胸部按压如果幼儿无法呼吸,可以进行胸部按压,帮助幼儿排出窒息物。
5.3 进行人工呼吸如果幼儿仍无法呼吸,可以进行人工呼吸,帮助幼儿维持呼吸功能,直至幼儿呼吸正常。
结论:幼儿园急救处理知识对于保障幼儿的安全至关重要,希望幼儿园工作人员能够认真学习和掌握相关知识,做好紧急情况下的处理工作,保障幼儿的健康和安全。
幼儿园生命安全与急救知识
![幼儿园生命安全与急救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e871a3f16037ee06eff9aef8941ea76e58fa4ae4.png)
幼儿园生命安全与急救知识幼儿园生命安全与急救知识引言:幼儿园是孩子们成长的第一步,也是他们接触社会的第一个环境。
在幼儿园生活期间,孩子们在学习和玩耍中可能会面临一些意外情况,因此了解生命安全和急救知识对于保护幼儿的生命安全至关重要。
本文将详细介绍幼儿园生命安全与急救知识,从火灾、自然灾害、意外伤害和常见急病四个方面展开讲解。
一、火灾安全知识:1. 预防火灾:教育幼儿不玩火,不使用易燃易爆物品,不插拔电器插座,不私自使用明火等。
教师要保持教室内床铺整洁,禁止堆放杂物。
2. 火灾逃生:教育幼儿掌握逃生路线,常规进行紧急疏散演练。
教师要定期检查逃生通道是否畅通,并提前设置好安全地点。
3. 使用灭火器:教师要学会正确使用灭火器,并向孩子们示范。
如果发生火灾,教师应迅速扑灭火源,保护幼儿的生命安全。
二、自然灾害安全知识:1. 地震安全:教育幼儿遇到地震时,要立即躲到桌子下面,保护头部,不要乱跑。
教师应加强室内外环境的安全检查和整治,确保没有易倒物品。
2. 台风安全:教育幼儿遇到台风时,要迅速进入室内安全地点,远离树木、电线杆等危险区域。
教师应提前检查教室门窗是否牢固,确保安全。
3. 暴雨安全:教育幼儿遇到暴雨时,要尽量避免到户外活动,防止因雨水和地势不平造成的伤害。
教师应加强观察,及时引导幼儿离开危险区域。
三、意外伤害防范知识:1. 摔倒防范:教师要注意室内地面的清洁和平整,避免摆放障碍物。
教育幼儿要走路小心,不要奔跑,避免意外摔倒。
2. 烧烫伤防范:教育幼儿不要靠近火源,不触碰加热器具。
教师要设置好隔热措施,确保幼儿不会接触到热液体或热物体。
3. 切割伤防范:教育幼儿不要私自使用刀具,不玩弄尖锐物品。
教师要在幼儿使用剪刀或工艺刀时进行指导和监督,确保安全。
四、常见急病应对措施:1. 高热或中暑:教育幼儿及时通风、降温,可以用湿毛巾擦拭额头和手脚,并及时请医生诊治。
2. 突发呕吐或腹泻:教育幼儿要保持卧床休息,多喝水,避免进食油腻食物。
幼儿园十二种急救常识
![幼儿园十二种急救常识](https://img.taocdn.com/s3/m/23b2767ce55c3b3567ec102de2bd960591c6d945.png)
幼儿园十二种急救常识
1. 心肺复苏:如果孩子突然停止呼吸或心跳,立即进行心肺复苏。
2. 烧伤:用干净的凉水冲洗烧伤部位,保持受伤部分稳定静止。
3. 窒息:如果孩子窒息,立即采取紧急处理,包括使用胸腕法或背部敲击。
4. 呼吸急促:如果孩子呼吸急促,导致喉部痉挛和气喘,需要让孩子保持镇静,有选择地吸氧。
5. 心脏骤停:如果怀疑孩子心脏骤停,需要立即使用电除颤器和药物治疗,以恢复心脏正常运作。
6. 意外坠落:如果孩子从高处坠落或碰撞头部,需要立即检查是否有失去意识、呕吐、瞳孔扩大等症状,必要时紧急送医。
7. 中暑:在高温情况下,孩子可能会中暑,如果出现头痛、恶心、呕吐等症状,需要立即采取降温措施,让孩子喝清凉的水。
8. 口腔出血:如果孩子口腔出血,必要时需要进行口腔处理,如用4%的硫酸亚铁水溶液漱口,或用生理盐水口腔冲洗。
9. 指甲被夹:如果孩子的指甲被夹或错位,需要进行及时处理,包括清洁伤口,用干净的纱布覆盖伤口,以及紧急输液。
10. 动物咬伤:如果孩子被动物咬伤,需要立即进行伤口处理,如用清水冲洗伤口,用消毒剂消毒伤口,必要时进行破伤风疫苗注射。
11. 中毒:如果孩子感觉不适,呕吐,眩晕等症状,可能是中毒引起,需要立即送医治疗。
12. 呼吸道堵塞:如果孩子呼吸道被堵塞,使得呼吸困难或窒息,需要立即采取紧急处理,如使用呼吸机、给予恢复呼吸等操作。
幼儿园急救安全教育知识(3篇)
![幼儿园急救安全教育知识(3篇)](https://img.taocdn.com/s3/m/694a8d9daff8941ea76e58fafab069dc502247e1.png)
第1篇一、引言幼儿园是孩子们成长的摇篮,也是他们学习生活的基础阶段。
在这个阶段,孩子们的好奇心强,活动量大,但安全意识相对较弱。
因此,幼儿园急救安全教育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介绍幼儿园急救安全知识,以提高孩子们的安全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
二、幼儿园常见意外伤害及处理方法1. 切割伤(1)观察伤口情况,若伤口较小,可先用清水冲洗伤口,然后用消毒棉球轻轻擦拭。
(2)若伤口较大,出血较多,应立即用干净的纱布或布料压迫止血,并尽快就医。
2. 烧伤(1)立即用冷水冲洗烧伤部位,降低烧伤程度。
(2)若烧伤面积较大,应立即就医。
3. 摔倒(1)观察孩子是否受伤,若受伤,应立即给予适当的处理。
(2)若孩子意识模糊,应立即拨打急救电话。
4. 食物噎住(1)若孩子食物噎住,可尝试让孩子站立,轻轻拍打背部,帮助其将食物咳出。
(2)若无效,应立即就医。
5. 头部受伤(1)观察伤口情况,若出血较少,可用清水冲洗伤口,然后用消毒棉球轻轻擦拭。
(2)若伤口较大,出血较多,应立即就医。
6. 蚊虫叮咬(1)用肥皂水清洗叮咬部位,减轻红肿。
(2)可使用清凉油、花露水等外用药物。
三、幼儿园急救安全知识教育1. 教师培训(1)定期组织教师进行急救安全知识培训,提高教师的急救意识和能力。
(2)邀请专业医生或急救人员为教师讲解急救知识和技能。
2. 儿童教育(1)通过故事、游戏、图片等形式,向幼儿传授基本的急救安全知识。
(2)教育幼儿如何避免危险,如何保护自己和他人的安全。
3. 家园共育(1)与家长沟通,共同关注幼儿的安全教育。
(2)定期举办家长讲座,让家长了解急救安全知识。
四、幼儿园急救安全设施的配备1. 急救包(1)配备急救包,内含纱布、消毒棉球、止血带、剪刀等常用急救用品。
(2)定期检查急救包,确保急救用品齐全、有效。
2. 急救电话(1)在幼儿园显眼位置张贴急救电话,以便紧急情况下快速拨打。
(2)确保幼儿园内所有教职工都熟悉急救电话。
幼儿急救常识
![幼儿急救常识](https://img.taocdn.com/s3/m/6d346e532379168884868762caaedd3382c4b566.png)
幼儿急救常识引言概述:幼儿急救常识对于家长和幼儿教育工作者来说非常重要。
在幼儿的成长过程中,意外事故难以避免,因此了解幼儿急救常识可以帮助我们在紧急情况下正确应对并保护幼儿的安全。
本文将从五个方面介绍幼儿急救常识。
一、窒息急救1.1 掌握窒息的症状:窒息是幼儿急救中最常见的情况之一。
症状包括呼吸困难、咳嗽无力、脸色发紫等。
1.2 采取正确的急救措施:在发现幼儿窒息时,应立即采取背部拍击和腹部挤压等措施进行急救,切忌使用力量过大的方法。
1.3 学会正确的人工呼吸:如果幼儿窒息无效,应进行人工呼吸。
家长和教育工作者应该学会正确的人工呼吸技巧,以确保幼儿的安全。
二、溺水急救2.1 了解溺水的症状:幼儿溺水是一种常见的意外情况。
症状包括呛咳、无法呼吸、意识丧失等。
2.2 迅速施救:在幼儿溺水时,应立即将其从水中救出,并进行心肺复苏术。
尽快恢复幼儿的呼吸和心跳。
2.3 寻求专业医疗帮助:在进行急救后,应立即寻求专业医疗帮助。
即使幼儿已经恢复正常,也需要接受医生的检查和观察。
三、烧烫伤急救3.1 灼伤的急救处理: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容易遭受烧烫伤,应立即用冷水冲洗伤口,以降低伤害程度。
3.2 避免使用家庭急救方法:在处理烧烫伤时,切忌使用家庭急救方法,如涂抹牙膏、酱油等。
应尽快就医,接受专业处理。
3.3 学会正确的急救技巧:家长和教育工作者应该学会正确的急救技巧,如包扎伤口、使用急救药物等,以减少烧烫伤对幼儿的伤害。
四、骨折急救4.1 判断骨折的症状:幼儿骨折是常见的意外情况之一。
症状包括疼痛、肿胀、变形等。
4.2 保持幼儿稳定:在发现幼儿骨折时,应保持幼儿稳定,避免移动受伤部位,以免加重伤势。
4.3 就医并寻求专业帮助:在处理骨折时,应尽快就医,并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
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采取合适的治疗方法。
五、儿童心脏骤停急救5.1 了解心脏骤停的症状:心脏骤停是一种紧急情况,症状包括呼吸停止、意识丧失、无脉搏等。
幼儿园急救处理知识
![幼儿园急救处理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cd500a0eb207e87101f69e3143323968011cf4ec.png)
幼儿园急救处理知识引言概述:在幼儿园工作的老师和保育员需要具备基本的急救处理知识,以应对突发状况,保障幼儿的安全健康。
本文将介绍幼儿园急救处理知识,匡助幼儿园工作人员掌握正确的急救技能。
一、窒息急救处理1.1 窒息的症状:呼吸难点、喉咙发紧、无法言语等。
1.2 急救措施:即将让孩子坐下,用力拍打其背部,如果无效可进行人工呼吸或者胸外心脏按压。
1.3 预防措施:避免幼儿吃过大的食物,保持幼儿进食时坐直。
二、溺水急救处理2.1 溺水症状:呼吸急促、咳嗽、面色苍白等。
2.2 急救措施:将幼儿放在平整地面上,进行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压。
2.3 预防措施:加强幼儿游泳安全教育,保证有专人监督幼儿游泳。
三、烫伤急救处理3.1 烫伤症状:皮肤红肿、起水泡、疼痛等。
3.2 急救措施:用凉水冲洗烫伤部位,避免用冰块直接接触皮肤。
3.3 预防措施:幼儿园应保证烫伤部位有足够的冷水可用,避免幼儿接触热水器等热源。
四、鼻子出血急救处理4.1 鼻子出血症状:鼻孔流血、可能有鼻塞感。
4.2 急救措施:让幼儿坐下,头部稍微前倾,用纸巾或者干净的布覆盖鼻子,用手指轻轻按压鼻翼。
4.3 预防措施:避免幼儿用力擤鼻子,保持鼻腔湿润,避免鼻腔干燥。
五、意外伤害急救处理5.1 意外伤害症状:流血、疼痛、肿胀等。
5.2 急救措施:用干净的纱布或者纸巾包扎伤口,保持伤口清洁,避免感染。
5.3 预防措施:幼儿园应定期进行安全教育,教导幼儿远离危(wei)险物品,保持安全环境。
结论:幼儿园工作人员掌握正确的急救处理知识对保障幼儿的安全至关重要。
通过学习和实践,幼儿园工作人员能够在紧急情况下镇静应对,及时有效地进行急救处理,保障幼儿的安全健康。
希翼本文所介绍的幼儿园急救处理知识能够匡助更多的幼儿园工作人员提升急救技能,为幼儿的成长保驾护航。
幼儿园急救常识安全教育
![幼儿园急救常识安全教育](https://img.taocdn.com/s3/m/6b84c529f08583d049649b6648d7c1c708a10bba.png)
幼儿园急救常识安全教育一、幼儿园常见意外及相应急救措施1.摔倒幼儿园中孩子们最常遇到的伤害情况便是摔倒,这时家长和老师都应该采取果断的措施帮助孩子。
(1)轻度摔伤一旦孩子轻微受伤,家长和老师应做的第一件事是将受伤部位揉捏,以减少伤痛,然后干净的吸走伤口处的血液,用云南白药、碘伏或者酒精涂敷过清洗后的伤口。
如果孩子受伤处已经出现肿胀,可以用冰块或者冷敷贴敷,以减轻疼痛。
(2)严重摔伤如果孩子摔伤较严重,受伤处有严重流血或者伴有撕裂,家长和老师应该立即采取措施进行止血,并及时送医院检查。
2.烧伤对于烧伤这种意外情况,如何进行紧急处理是非常重要的,一旦烧伤的部位超过了10%,就要及时送医院检查治疗。
(1)轻度烧伤如果烧伤的面积比较小,轻微烧伤,可以立即用流动的水冲洗烧伤的部位,在揉搓之前将烧伤部位放入冷水中10分钟,以这种方式可减少烧伤的疼痛感。
(2)中度烧伤如果孩子受伤部位烧伤情况比较严重,父母和老师可以将受伤部位涂上药膏、绵布或者敷上干净的纱布,并尽快送医院就诊。
3.呼吸道阻塞突然的呼吸道阻塞可能会导致小孩出现意外情况,因此,老师和家长需要知道自救措施,同时,在排除窒息危险之前,应立即施行紧急处理。
(1)轻微窒息如果孩子只是轻微窒息,老师和家长应该让孩子立即停止咳嗽,然后让孩子多出一些口气,这样孩子就会自己排除小异物,如果能自行排除异物,那么必须要让孩子静心休息,以免再次窒息。
(2)严重窒息如果孩子窒息程度严重,老师和家长应该马上进行压胸和人工呼吸。
4.水淹伤孩子们在水中玩耍时,极易发生水淹伤。
一旦发生水淹伤,老师和家长应该迅速施加急救措施。
(1)轻度水淹伤如果孩子呼吸急促、呼吸困难,需让孩子完全平躺在身侧,然后检查是否存在异物堵塞气道,如果有异常就立即清除。
然后进行正确的CPR急救救助,并开通呼吸道。
(2)严重水淹伤如果孩子呼吸困难,呼吸微弱,甚至不能呼吸,此时老师和家长需立即施行CPR急救并及时送往医院。
幼儿急救常识
![幼儿急救常识](https://img.taocdn.com/s3/m/8b90d350a9114431b90d6c85ec3a87c240288ab6.png)
幼儿急救常识引言:幼儿是家庭的宝贝,但由于他们年龄小、生理机能不完善,更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因此在日常生活中不可避免地会遇到一些突发情况,如意外受伤或突发疾病。
掌握幼儿急救常识,能够在关键时刻有效救助幼儿,保障他们的健康与安全。
一、窒息急救1.1 窒息的表现:幼儿突然无法呼吸,面部发紫,手脚冰凉。
1.2 急救措施:立即将幼儿放平,用手掌拍击其背部,直至排出异物。
1.3 预防措施:避免幼儿吃过大的食物,保持幼儿用餐时坐姿端正。
二、溺水急救2.1 溺水的表现:幼儿突然被水淹没,无法呼吸,面色苍白。
2.2 急救措施:立即将幼儿取出水中,清除口腔内的异物,进行心肺复苏术。
2.3 预防措施:教育幼儿不要独自接近水域,选择专业救生设施进行游泳。
三、高热惊厥急救3.1 高热惊厥的表现:幼儿发热严重,突然抽搐,意识丧失。
3.2 急救措施:将幼儿放置在安全地方,松开衣物,用湿毛巾擦拭额头,及时就医。
3.3 预防措施:及时测量幼儿体温,保持室内通风,避免过度包裹。
四、烫伤急救4.1 烫伤的表现:幼儿皮肤红肿、疼痛,有水泡出现。
4.2 急救措施:用凉水冲洗烫伤部位,覆盖干净纱布,不要挤压水泡。
4.3 预防措施:将热水壶等高温物品放置在幼儿无法触及的地方,教育幼儿远离热源。
五、意外摔伤急救5.1 摔伤的表现:幼儿摔倒后出现疼痛、红肿、肿胀等症状。
5.2 急救措施:用冰袋或冷敷物敷在受伤部位,保持伤处固定,观察是否需要就医。
5.3 预防措施:确保幼儿活动时周围环境安全,避免在地面上有滑倾的物品。
结语:掌握幼儿急救常识,不仅可以在关键时刻有效救助幼儿,更能够提高家长和看护者的安全意识,保障幼儿的健康与安全。
希望每位家长都能够重视幼儿急救常识的学习和实践,为孩子们的成长保驾护航。
幼儿园急救常识安全教育(3篇)
![幼儿园急救常识安全教育(3篇)](https://img.taocdn.com/s3/m/71633329e418964bcf84b9d528ea81c758f52eb4.png)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儿童的健康和安全越来越重视。
幼儿园作为孩子们成长的摇篮,肩负着培养孩子健康成长的重要责任。
在幼儿园教育中,除了传授知识,安全教育也是一项不可或缺的内容。
本文将针对幼儿园急救常识进行安全教育,帮助教师和家长了解和掌握基本的急救技能,确保孩子们在遇到突发情况时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的救助。
一、幼儿园急救常识的重要性1. 提高幼儿自我保护意识通过学习急救常识,幼儿可以了解自己和他人的身体部位,知道哪些行为可能导致伤害,从而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2. 培养幼儿应对突发事件的应急能力在幼儿园生活中,难免会遇到一些突发情况,如摔倒、烫伤、割伤等。
掌握急救常识可以帮助幼儿在紧急情况下迅速采取正确的应对措施,减轻伤害。
3. 降低幼儿园安全事故发生率幼儿园作为儿童聚集的场所,一旦发生安全事故,后果不堪设想。
通过普及急救常识,可以降低安全事故的发生率,保障幼儿的生命安全。
二、幼儿园常见急救常识1. 摔倒(1)观察伤情:观察孩子是否出现昏迷、骨折、出血等症状。
(2)安抚情绪:安慰孩子,避免其过度恐慌。
(3)处理伤口:如果伤口较浅,可以用清水清洗,然后用消毒棉球擦拭。
如果伤口较深,应立即送医处理。
2. 烫伤(1)迅速脱离热源:将孩子从热源处移开,避免继续烫伤。
(2)冷水降温:用冷水冲洗烫伤部位,持续15分钟左右,减轻疼痛。
(3)包扎伤口:用干净的布料覆盖烫伤部位,避免感染。
(1)止血:用干净的布料或纱布压迫伤口,防止出血。
(2)清洗伤口:用清水清洗伤口,然后用消毒棉球擦拭。
(3)包扎伤口:用干净的布料覆盖伤口,避免感染。
4. 中暑(1)移至阴凉处:将孩子移至通风、阴凉的地方。
(2)降温:用湿毛巾擦拭孩子身体,或用风扇吹风,帮助降温。
(3)补充水分:让孩子适量饮水,补充流失的水分。
5. 食物中毒(1)观察症状:注意观察孩子是否出现呕吐、腹泻、腹痛等症状。
(2)催吐:如果孩子意识清醒,可以尝试催吐,排出胃内容物。
幼儿园急救知识普及教育
![幼儿园急救知识普及教育](https://img.taocdn.com/s3/m/8b6d565124c52cc58bd63186bceb19e8b8f6ec18.png)
幼儿园急救知识普及教育1. 引言在幼儿园,孩子们的安全和健康是最重要的。
幼儿期是孩子生命中最活跃和容易发生意外事故的阶段。
为了能够更好地保障幼儿的安全,提高幼儿园教职工对急救知识的掌握和应急处理能力至关重要。
本文旨在普及幼儿园急救知识,帮助园长、教师和家长们提高应对紧急情况的能力。
2. 常见幼儿急救知识2.1 呼吸急救•打电话叫救护车•检查呼吸是否正常•如呼吸停止,进行人工呼吸或心肺复苏术2.2 意识急救•检查意识状态•拍打患者的脸颊,观察反应•打电话叫救护车•如意识丧失,采取相应措施2.3 红斑热应急处理•迅速将患儿送到医院•降低患儿体温•留意并控制传染源•对患儿进行有效的支持性治疗3. 幼儿园急救设施和工具的准备3.1 微型急救箱为了能快速有效地进行急救,每个幼儿园都应备有一些基本的急救设备,如包扎敷料、消毒棉花、止血带、口罩等。
这些设备应放置在幼儿园急救箱中,以备不时之需。
3.2 AED自动体外除颤仪AED是一种能够自动识别心脏骤停并提供电击治疗的仪器。
在幼儿园中安装AED设备,可以帮助教职工在紧急情况下进行有效的心肺复苏。
3.3 灭火器和灭火毯幼儿园是一个容易发生火灾的场所,因此每个教室和走廊都应安装灭火器,并且每个班级应备有灭火毯,以应对突发火灾情况。
4. 幼儿园急救预案4.1 急救预案制定每个幼儿园都应建立完善的急救预案。
急救预案应包括急救责任人的职责、急救设施和工具的准备、急救培训和演练的计划等内容。
定期的演练和培训可以帮助教职工熟悉急救流程,提高应对紧急情况的能力。
4.2 员工急救培训幼儿园应当定期组织员工进行急救培训。
培训内容包括常见疾病的紧急处理、意识和呼吸状态的检查、人工呼吸和心肺复苏术等。
通过培训,教职工能够更好地应对幼儿园中出现的突发情况。
4.3 定期演练定期的急救演练可以帮助教职工在实际操作中熟悉急救流程,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演练应包括不同场景的模拟,如儿童溺水、体温过高等。
幼儿园急救知识安全教育(3篇)
![幼儿园急救知识安全教育(3篇)](https://img.taocdn.com/s3/m/c17cfcb0250c844769eae009581b6bd97f19bc2c.png)
第1篇一、引言幼儿园是孩子们成长的重要阶段,他们在这个阶段学习知识、养成习惯、建立人际关系。
然而,由于孩子们年龄小、经验不足,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容易遇到各种意外伤害。
因此,幼儿园开展急救知识安全教育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介绍幼儿园急救知识安全教育。
二、幼儿园急救知识安全教育的重要性1. 降低意外伤害的发生率幼儿园的孩子活泼好动,好奇心强,容易在游戏中发生意外。
掌握基本的急救知识,能够在关键时刻挽救生命,降低意外伤害的发生率。
2. 提高师生的安全意识通过急救知识安全教育,使幼儿园师生了解常见的意外伤害及预防措施,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减少意外事故的发生。
3. 培养幼儿的自救能力幼儿园急救知识安全教育有助于培养幼儿在面对意外伤害时的自救能力,使他们在紧急情况下能够迅速采取有效措施,保护自己和他人的安全。
4. 促进家园共育幼儿园与家长共同关注幼儿的身心健康,通过急救知识安全教育,使家长了解基本的急救方法,为家庭提供安全保障。
三、幼儿园急救知识安全教育的内容1. 常见意外伤害及预防(1)摔伤:摔伤是幼儿园常见的意外伤害之一。
教师应教育幼儿在活动中注意安全,避免跌倒。
对于已经摔伤的幼儿,应及时采取以下措施:①观察伤情:了解摔伤部位、疼痛程度等。
②清洁伤口:用温水清洗伤口,避免感染。
③冷敷:在受伤部位敷上冰袋,减轻疼痛和肿胀。
④固定:如伤口较大,可用绷带固定。
⑤及时就医:如伤口较深、出血不止,应及时送往医院治疗。
(2)烫伤:烫伤是幼儿园常见的意外伤害之一。
教师应教育幼儿注意以下几点:①远离热源:如炉子、开水等。
②使用热水时,注意水温适宜。
③发现烫伤,立即用冷水冲洗伤口,减轻疼痛。
(3)扭伤:扭伤是关节部位常见的损伤。
教师应教育幼儿注意以下几点:①避免剧烈运动:在活动前做好热身运动。
②避免突然改变运动方向。
③发现扭伤,立即停止活动,避免加重伤情。
2. 急救基本技能(1)心肺复苏(CPR):在遇到心脏骤停或呼吸停止的紧急情况下,进行心肺复苏是挽救生命的关键。
幼儿园急救常识安全教育62092
![幼儿园急救常识安全教育62092](https://img.taocdn.com/s3/m/1b24e934856a561252d36fe5.png)
幼儿园急救常识安全教育——危险就在你我的身边安全是幼儿园工作的重中之重,为了提高教师的安全意识,增长教师的急救知识,使教师能在幼儿园突发事件中运用一些简单易行的急救知识去进行急救,降低对幼儿的伤害程度。
各班很有必要通过扎实开展安全教育,引导幼儿牢固树立安全意识,掌握基本的、必备的安全和自护自救知识,机智地处置遇到的各种异常情况或危险,从根本上预防和减少幼儿意外伤害事故的发生。
一、烧伤应为烧伤的儿童做以下工作:1、儿童烧伤时有衣物附着在患处,要剥去附着物。
如衣物贴在儿童的皮肤上,千万不能强行撕下。
2、用冷水冲洗冷却患处15分钟左右或用冰块敷患处。
3、不要用任何药膏或药水去涂患处,只能用无菌纱布覆盖所有的患处,避免感染。
4、将儿童的烧伤部位抬高,使患处的血流减少。
5、如果伤较严重,就要将儿童平躺在床上,并抬高儿童的下肢,让儿童的头部倾向一侧,以保证血流向往内的重要器官,防止儿童休克二、碰伤应为碰伤的儿童做以下工作:1、儿童受到的碰击不是很严重,患处没有出现肿胀或活动困难等症状,可以在皮肤的淤血斑处进行一小时左右的冷敷。
2、如果伤口出血,要用一块消毒的棉垫或卫生纸压迫伤口十分钟以上。
如果伤口不大,在止血后,用冷开水洗干净患处,用创可贴盖住患处。
3、如果伤口较大,或碰击物可能带有破伤风杆菌,应当马上带儿童去医院对伤口进行处理,必要时要注射破伤风抗毒素,以防止破伤风的发生。
4、如果症状较重,患处出现肿胀或活动困难,或碰伤的部位是头部或胸部,尤其是出现了头晕、呕吐、意识丧失、耳鼻有淡黄色的液体或血流出时,必须立即将儿童送去医院救治。
三、扭伤应为扭伤的儿童做以下工作:1、将扭伤的儿童平躺在床上.抬高患处,进行冷敷,以减轻患处的肿胀。
2、在患处垫上棉花,再用绷带将患处并节捆绑起来、注意不要使绷带相得太紧,不利于血液循环。
3、不要触动受伤的关节。
如果儿童的患处有畸形或剧烈的疼痛,说明儿童病情不只限于扭伤,可能发生了骨折,这样应马上送医院治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幼儿园急救常识安全教育——危险就在你我的身边安全是幼儿园工作的重中之重,为了提高教师的安全意识,增长教师的急救知识,使教师能在幼儿园突发事件中运用一些简单易行的急救知识去进行急救,降低对幼儿的伤害程度。
各班很有必要通过扎实开展安全教育,引导幼儿牢固树立安全意识,掌握基本的、必备的安全和自护自救知识,
机智地处置遇到的各种异常情况或危险,从根本上预防和减少幼儿意外伤害事故的发生。
一、烧伤
应为烧伤的儿童做以下工作:
1、儿童烧伤时有衣物附着在患处,要剥去附着物。
如衣物贴在儿童的皮肤上,千万不能强行撕下。
2、用冷水冲洗冷却患处15分钟左右或用冰块敷患处。
3、不要用任何药膏或药水去涂患处,只能用无菌纱布覆盖所有的患处,避免感染。
4、将儿童的烧伤部位抬高,使患处的血流减少。
5、如果伤较严重,就要将儿童平躺在床上,并抬高儿童的下肢,让儿童的头部倾向一侧,以保证血流向往内的重要器官,防止儿童休克
二、碰伤
应为碰伤的儿童做以下工作:
1、儿童受到的碰击不是很严重,患处没有出现肿胀或活动困难等症状,可以在皮肤的淤血斑处进行一小时左右的冷敷。
2、如果伤口出血,要用一块消毒的棉垫或卫生纸压迫伤口十分钟以上。
如果伤口不大,在止血后,用冷开水洗干净患处,用创可贴盖住患处。
3、如果伤口较大,或碰击物可能带有破伤风杆菌,应当马上带儿童去医院对伤口进行处理,必要时要注射破伤风抗毒素,以防止破伤风的发生。
4、如果症状较重,患处出现肿胀或活动困难,或碰伤的部位是头部或胸部,尤其是出现了头晕、呕吐、意识丧失、耳鼻有淡黄色的液体或血流出时,必须立即将儿童送去医院救治。
三、扭伤
应为扭伤的儿童做以下工作:
1、将扭伤的儿童平躺在床上.抬高患处,进行冷敷,以减轻患处的肿胀。
2、在患处垫上棉花,再用绷带将患处并节捆绑起来、注意不要使绷带相得太紧,不利于血液循环。
3、不要触动受伤的关节。
如果儿童的患处有畸形或剧烈的疼痛,说明儿童病情不只限于扭伤,可能发生了骨折,这样应马上送医院治疗。
四、烫伤
家长应为烫伤的儿童做以下工作:
1、应立即用冷水冲洗15分钟以上,降低局部温度,减少创面的进一步损伤,减少疼痛。
2、如果起泡,小泡可以不做任何处理。
对黄豆大小的水泡,如果创面也比较浅,可以用消毒剪刀剪开水泡,用消毒棉球或纱布蘸干。
为避免感染,最好还是到医院做进一步治疗。
3、由于小孩皮肤特别娇嫩,耐受力较差,烫伤后往往比较严重,更容易发生感染引起合并症。
因此,最好不要自行用药,应尽快到医院就诊。
错误处理:
1、用麻油、酱油涂抹伤口。
2、用牙膏涂抹伤口。
3、在没有医生的指导下,涂抹药膏。
五、切割伤
家长应为切割伤的儿童做以下工作:
1、伤口不深,只是划破皮肤少量出血,只需用清水(或淡盐水)和肥皂清洗好患处,消毒后用创可贴或消毒纱布敷盖患处就可以了,这样可防止伤口感染。
在清洗伤口时要确保将所有的赃物从伤口处洗出。
2、不要将棉花或其他绒毛状的物质敷盖在伤口处,因为它们会粘在伤日上面阻碍伤口愈合;
3、在包扎伤口时要保证伤口有较好的透气性,不能包扎得太紧。
4、每天都要换一次敷料,夜间可以让患处暴露在空气中,有利于伤口的愈合。
5、伤口严重时,赶快送儿童到医院请医生处理。
六、中暑
儿童中暑时,体温增高可达40℃以上,皮肤干燥、面色潮红、无汗、头晕、口渴、恶心、呕吐、烦躁,精神恍格。
有的因出汗过多而丢失大量盐分引起肌肉酸痛甚至痉挛,严重的可有抽风、昏迷、血压下降、皮肤出血等。
家长应为中暑的儿童做以下工作:
1、儿童中暑时,家长可用冷水、冰块或酒精擦体,或用低于体温3—5℃的
温水洗澡。
或在患儿腋下、腹股沟放冰袋,给儿童进冷饮,争取使体温降至38℃以下。
2、设法降低室温。
3、多让儿童喝水。
可给儿童服用藿香正气胶囊等去暑药。
4、重症者赶快送医院治疗。
七、昆虫进入耳道
昆虫等生物性异物,多在儿童睡眼时进人外耳道。
昆虫类异物因爬行骚动而使儿童产生难忍的疼痛和不知,儿童表现为哭闹、烦燥不安,偶尔可引起眩晕及耳鸣,严重者可致鼓动膜损伤,影响听力。
家长应为昆虫进入耳道的儿童做以下工作:
1、可用酒精或油类液体滴入外耳道内,将进入的昆虫淹死,再固定儿童善用耳镊将其取出,然后用棉签擦净耳道即可。
2、用此方法难以取出昆虫时,应立即送医院处理。
八、眼内有异物
家长应为眼内有异物的儿童做以下工作:
1、仔细观察异物是否植入眼内。
2、如果异物没有植入儿童的眼睛,妈妈可以翻开儿童的眼脸,让儿童向下看,用消过毒的棉签轻轻地将异物拨去。
3、如异物植入眼内,千万不要去动它,用一块消毒的纱布垫盖在儿童受伤的眼睛上,并用纱布或布条加以固定,并立即就医。
九、鼻内有异物
儿童鼻内有异物,如不及时取出,可能会导致儿童的呼吸发生困难,甚至窒息。
家长应为鼻内有异物的儿童做以下工作:
1、动物性异物进入时,可能1%地卡因将其麻醉后再用鼻钳取出。
2、较大异物进人时,应立即送入医院急救。
十、休克
休克是一种很危险的症状,如果患者未能得到及时的救治,可以致命。
家长应为休克的儿童做以下工作:
1、必须尽快设法与医院取得联系,或请医生来急救。
2、让儿童平躺着.除头部外伤者外,要注意让他取头低脚高位,以增加脑部有足够的血液供应,否则一旦脑部缺氧3—4分钟,就会对脑部造成永久性的损伤。
3、注意保证儿童的呼吸道畅通。
千万不要给儿童热敷,因为会使血液迅速从体内的器官中流出,造成危险。
4、随时检查儿童的脉搏,密切注意儿童病情的变化。
十一、惊厥
惊厥是由于大脑反应性异常引起的一种突然发生的症状,患者短时间的全身抽搐或局部肢体抽搐。
惊厥发生前儿童可能大声哭闹,接着意识丧失,全身发紫,同时屏气,几秒钟后四肢开始节律地屈曲抖动,可能伴有大小便失禁发生。
这种症状可能持续几分钟之久。
家长应为惊厥的儿童做以下工作:
1、让患儿平卧,头恻向一边,以防舌后坠和口腔分泌物反流而堵塞气管。
2、在上下牙齿间可填垫毛巾或手帕,防止咬破五义。
3、给予头部物理降温。
十二、误用药物
儿童误服药物可表现为:用药后数秒或数分钟内发生灼热感、胸闷、心慌、面色苍白、口唇发紫、呼吸困难、血压下降,甚至神志昏迷。
用药数分钟或数小时内发生固定性红斑(紫红色圆形或椭圆形,中央常有殖),兼有发热。
突发生恶心、呕吐、腹痛、嗜睡等症状。
正确的处理原则是迅速排出、减少吸收、及时解毒、对症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