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黄土高原分布的半干润均腐土是现代土壤还是古土壤--翻译
中国黄土及其古气候意义
中国黄土及其古气候意义中国黄土是中国北方地区特有的一种土壤类型,因其黄色而得名,也是中国古代文明的摇篮。
黄土的分布范围主要位于黄河流域、秦岭--淮河以北地区、六安山地和华北平原,占全国总面积的三成左右。
黄土的形成主要是由于黄河冲积物在地质长期变化过程中逐渐固化而形成的。
黄土的特点是贫瘠、灰壤质、富含矿物质,对于中国的生态环境和古气候变化有着深远的意义。
黄土地貌起源于新生代的上新世和更新世,这一时期的古气候条件对黄土的形成起到了关键作用。
在上新世时期,黄土地区的气候为湿润的季风气候,植被茂盛,土地肥沃。
但在更新世时期,气候开始干燥,植被逐渐减少,土地变得贫瘠。
黄土的形成正是在这一时期,沉积土壤层一层一层地堆积,最终形成了厚厚的黄土地层。
黄土地貌不仅是中国大地的骨骼,也是中国古代文明的摇篮。
黄土地区孕育了中国古代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包括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的古代文明,都与黄土地貌有着密切的联系。
黄土地区的古代居民从事农耕生产,选址建城,赖以生长的农作物等都与黄土地貌有着紧密的联系。
黄土地貌是中国古代文明的发源地之一,并对中国古代文明的形成和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黄土地貌的形成与古气候条件变化密不可分。
在更新世时期,气候的干燥和寒冷是黄土地貌形成的主要原因。
在这一时期,冰川活动频繁,气温下降,降水减少,原有的植被逐渐凋零退化,最终演变为贫瘠的黄土地貌。
黄土地貌的形成与古气候的变化息息相关。
而通过对黄土地貌的研究,可以揭示中国古气候的变迁,为我们了解古代气候条件和环境演变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黄土地貌的形成还与地质构造有着密切的关系。
中国的黄土地貌主要位于黄土高原、秦岭--淮河以北地区、六安山地和华北平原,这些地区都是地质运动活跃区域,地势较高,地形变化大。
地质运动产生的构造断裂和地形起伏是黄土形成的重要条件。
这些地理条件的变化直接影响了古气候的变迁,也使得黄土成为了古气候变迁研究的重要地质遗迹和代用指标。
通过对黄土地貌的研究,我们可以获取关于古气候的丰富信息。
中国黄土及其古气候意义
中国黄土及其古气候意义中国黄土是中国北方广泛分布的一种黄褐色粉状土壤,是地表物质的一种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黄土高原的主体地层。
黄土厚度十分巨大,深度可达数十米,主要由粘土、砂和细小卵石组成。
中国黄土分布范围广泛,包括黄土高原、渭河平原、汉江平原等地,被有许多科研人员视为是古气候变化的标志。
中国黄土的形成主要是在第4纪冰期后,冰雪逐渐消退,气候由寒冷逐渐转变为温暖,同时,中国大陆经历了多次干旱化和湿润化的气候波动,这些变化在黄土层中留下了明显的记录。
根据Ding Zhongli等人的研究,从黄土中提取的古代花粉和孢粉等微观化石化石可以被风带到附近的沙漠、草原等地区,加上颗粒大小小,因而便于保存。
这些微观化石通过各种物理、化学和生物化学分析,可以揭示出古时期的气候变化情况。
根据对中国黄土进行分析研究,可以发现在过去的几十万年中,冰湖期间和间冰期时间段内,中国黄土呈现出强烈的风蚀作用和黄土的沉积过程。
而在上述时间段之后,黄土中的物质组成发生了变化,开始渐渐向黏土沉积。
同时,中国黄土中显示的有许多气候因素的强烈变化。
例如,在末次冰期结束后的15-13万年之间,黄土方层出现了不寻常的风暴沉积,表明当时的气候大规模变化。
黄土中的其他化学元素信息也反映了同样的变化。
例如,在某些时间段内中,氧化钛的含量明显降低,而氧化铝和铁是增加的,这表明了气候变化的水文环境的强烈变化。
总的来说,据对中国黄土的研究,黄土不仅仅是中国古气候变化的一种标志,还可以揭示出很多非常有意义的信息。
例如,如果正确地分析和解读,可以揭示人类文明的起源和演化,揭示出中国历史上一些重要事件的发生过程。
清华大学环境学院黄土研究中心的研究人员表示,通过黄土的分析研究,可以歌德出非常有价值的古环境、古气候和古人类文化信息,对于推动中国科学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黄土高地区主要土壤类型介绍
黄土高地区主要土壤类型介绍一.简介黄土高原是中国四大高原之一,是中华民族古代文明的发祥地之一。
黄土高原海拔800~3000米,是地球上分布最集中且面积最大的黄土区,总面积64万平方千米。
高原横跨青、甘、宁、内蒙古、陕、晋、豫7省区大部或一部。
高原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
除许多石质山地外,高原大部分为厚层黄土覆盖,经流水长期强烈侵蚀,逐渐形成千沟万壑、地形支离破碎的特殊自然景观。
地貌起伏,山地、丘陵、平原与宽阔谷地并存,四周为山系所环绕,如北部的阴山,南部的秦岭,东部的吕梁山、西部的六盘山。
黄土高原面积广阔,土层深厚,地貌复杂,水土流失严重,世所罕见平均海拔1000~1500米,除少数石质山地外,高原上覆盖着深厚的黄土层,黄土覆盖厚度大多在100米以上,最大厚度超过200米。
年均气温6~14℃,年均降水量200~750毫米。
从东南向西北,气候依次为暖温带半湿润气候、半干旱气候。
植被依次出现森林草原、草原和风沙草原。
土壤主要有黄绵土、褐土和黑垆土。
二.气候黄土高原地区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年降水量200~750毫米之间。
冬春季受极地干冷气团影响,寒冷干燥多风沙;夏秋季受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和印度洋低压影响,炎热多暴雨。
多年平均降雨量为466毫米,总的趋势是从东南向西北递减,东南部600~800 毫米,中部400~600毫米,西北部200~300毫米。
以200毫米和400毫米等年降雨量线为界,西北部为干旱、半干旱区,中部为半亚湿润区,东南部为半湿润区。
中部半亚湿润区包括黄土高原大部分地区,主要位于陕北、晋北、陇东和陇西南部等地区,年均温4℃~12℃,年降雨量400~600毫米,干燥指数1.5~2.0,夏季风渐弱,蒸发量远大于降水量。
该区的范围与暖温带落叶阔叶林草原带大体一致东南部半湿润区主要位于河南西部、陕西关中平原、甘肃东南部、山西南部,年均气温8~14℃,年降雨量600~800毫米,干燥指数1.0~1.5,夏季温暖,盛行东南风,雨热同季。
黄土的古土壤序列形成原理
黄土的古土壤序列形成原理
黄土是一种由黄色的细粒粘土组成的土壤,在中国的黄土高原地区广泛分布。
黄土的古土壤序列形成原理主要是由于长时间的风力和水力作用以及气候变化的影响。
黄土的形成主要有以下几个过程:
1. 沉积过程:黄土是由风力或水流搬运来的细粒颗粒沉积而成的。
在黄土高原地区,风力是主要的沉积力量,大风会将细粒黄土颗粒搬运到远离产源地的地区,并在那里沉积下来。
2. 风化与侵蚀:黄土地区的气候条件相对干燥,风化作用比侵蚀作用更为显著。
风化是指岩石受水分、气候和微生物等因素的作用,使其物质结构发生变化的过程。
在黄土高原地区,岩石会经过长时间的风化作用,逐渐破碎成细小的颗粒,形成黄土。
3. 气候变化:气候是黄土形成的重要因素。
在过去的几百万年间,中国的黄土高原地区的气候经历了多次变化,从干旱到湿润,再到干旱。
这种气候变化导致了黄土的形成和演化。
在干旱时期,风力运载的黄土颗粒被沉积,并逐渐堆积形成厚厚的黄土层。
古土壤序列形成原理主要与长时间的风化作用、风力和水力搬运以及气候变化密
切相关。
黄土地区的古土壤序列记录了地质和气候变化的历史,对研究古环境、古气候和古地理有重要意义。
黄土高原知识点
黄土高原知识点黄土高原是中国的一个地理区域,包括陕西、宁夏、山西、河南、河北等省份。
这个地理区域的土地质量很差,土壤多为黄色的黏土,缺乏养分和水分,不适合种植农作物,因此这里在中国历史上也经常被称为“荒漠化”地区。
但是,黄土高原也有很多特殊的地理和生态条件,这些条件孕育了不少历史文化和自然生态的特色,成为了中国学生地理课程中的常见知识点。
第一,黄土高原的地形和地貌黄土高原的地形和地貌非常独特,这可以从地形图上看出来。
整个黄土高原呈现出南高北低、西高东低的形势,整个区域大致可以分为北部山地和南部丘陵两个地形区域。
北部山地区域的海拔相对较高,地势比较险峻,而南部丘陵区域则相对平坦,适合种植作物。
除了以上特殊的地形和地貌外,黄土高原还存在着许多特殊的地质现象,例如黄土高原的黄土是由风化的红黏灰岩、白云岩、菱镁矿等矿物质颗粒物质组成的,这些矿物质颗粒物质的平均直径只有0.01-0.02毫米,极易随风飘散,形成黄土高原特有的“黄风暴”现象。
第二,黄土高原的气候特点黄土高原的气候特点也非常独特,有“三寒一热”和“四季不分明”之称。
这里的“三寒一热”指的是夏季炎热,冬季寒冷、干燥和多风,而“四季不分明”则是指干旱、紫外线强度大、恶劣的气候条件,这些气候条件为黄土高原的生态环境带来了很大的挑战。
除此之外,黄土高原还存在着一些常见自然灾害,例如风沙暴、短暂强降雨、山洪等,这些灾害非常危险,往往会对当地居民和农业带来巨大损失。
第三,黄土高原的历史文化黄土高原的历史文化非常丰富。
这里曾经孕育了不少古代文化和文明,例如夏朝和商朝就是在这里诞生和发展起来的。
此外,黄土高原在中国史书上还有一个响亮的称号——“丝绸之路”。
古代的丝绸之路经过黄土高原,这使得黄土高原成为了中外文化交流的重要区域,特别是魏晋南北朝、唐代和宋代,黄土高原的文化也随着丝绸之路逐渐传播到了国内外。
同时,黄土高原的民俗文化也非常丰富,例如黄土高原的鼓舞、拉丁、刁谣、山歌等,这些民俗文化代表了农民生产和生活的场景,是中国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黄土高地区主要土壤类型介绍
黄土高地区主要土壤类型介绍一.简介黄土高原是中国四大高原之一,是中华民族古代文明的发祥地之一。
黄土高原海拔800~3000米,是地球上分布最集中且面积最大的黄土区,总面积64万平方千米。
高原横跨青、甘、宁、内蒙古、陕、晋、豫7省区大部或一部。
高原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
除许多石质山地外,高原大部分为厚层黄土覆盖,经流水长期强烈侵蚀,逐渐形成千沟万壑、地形支离破碎的特殊自然景观。
地貌起伏,山地、丘陵、平原与宽阔谷地并存,四周为山系所环绕,如北部的阴山,南部的秦岭,东部的吕梁山、西部的六盘山。
黄土高原面积广阔,土层深厚,地貌复杂,水土流失严重,世所罕见平均海拔1000~1500米,除少数石质山地外,高原上覆盖着深厚的黄土层,黄土覆盖厚度大多在100米以上,最大厚度超过200米。
年均气温6~14℃,年均降水量200~750毫米。
从东南向西北,气候依次为暖温带半湿润气候、半干旱气候。
植被依次出现森林草原、草原和风沙草原。
土壤主要有黄绵土、褐土和黑垆土。
二.气候黄土高原地区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年降水量200~750毫米之间。
冬春季受极地干冷气团影响,寒冷干燥多风沙;夏秋季受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和印度洋低压影响,炎热多暴雨。
多年平均降雨量为466毫米,总的趋势是从东南向西北递减,东南部600~800 毫米,中部400~600毫米,西北部200~300毫米。
以200毫米和400毫米等年降雨量线为界,西北部为干旱、半干旱区,中部为半亚湿润区,东南部为半湿润区。
中部半亚湿润区包括黄土高原大部分地区,主要位于陕北、晋北、陇东和陇西南部等地区,年均温4℃~12℃,年降雨量400~600毫米,干燥指数~,夏季风渐弱,蒸发量远大于降水量。
该区的范围与暖温带落叶阔叶林草原带大体一致东南部半湿润区主要位于河南西部、陕西关中平原、甘肃东南部、山西南部,年均气温8~14℃,年降雨量600~800毫米,干燥指数~,夏季温暖,盛行东南风,雨热同季。
黄土高原的资料
黄土高原的资料1. 简介黄土高原是中国境内的一个地貌单位,主要位于华北地区,包括陕西、甘肃、宁夏、山西、河南、山东等六个省份,总面积约在400万平方公里左右。
黄土高原以其独特的地貌、丰富的资源和独特的生态环境而闻名于世。
2. 地理特征黄土高原地处内陆,海拔相对较低,地势平坦,起伏较小。
由于年降水量少、蒸发较大以及地表极度裸露,黄土高原表面土壤干燥并且贫瘠,其名称正是由于土壤呈现黄色而得名。
黄土高原以其壮丽的沟壑、奇特的峡谷和丘陵著称,它是中国境内最重要的黄土地带。
陕西省黄土高原地区的峪道沟、宁夏固原市的河曲峡谷等是著名的地理景点。
3. 地质构造黄土高原地区的地质构造十分复杂,由于长时间的风蚀和水蚀作用,形成了独特的地貌景观。
黄土层主要由黄色或黄褐色的粘土和一些亲黏土矿物组成。
黄土高原地区的地层可分为上新世黄土、中新世黄土和下新统沟谷砂砾层。
其中,上新世黄土是黄土高原的上覆层,地层较薄,平均厚度约为10至20米,广泛分布于这一地区。
4. 资源与环境资源黄土高原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如煤炭、铁矿、石油和天然气等。
此外,黄土高原还有丰富的土壤资源,尽管其土壤贫瘠,但在合理管理下也能够充分发挥其农业生产潜力。
环境黄土高原的特殊地理环境使其面临一些特殊的环境问题。
土地沙化、水土流失、草地退化等问题对当地的生态环境和可持续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为了控制这些问题,中国政府实施了一系列环境保护和生态修复措施,如植树造林、大规模退耕还林还草等。
5. 文化与旅游黄土高原地区具有丰富的文化和旅游资源。
这里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如秦始皇的兵马俑和著名的兰州拉面等传统文化。
此外,黄土高原地区还拥有独特的自然景观,如黄河壶口瀑布、峪道沟、峡谷等。
每年吸引着大量的游客前往游览和探索。
6. 保护与可持续发展为了保护黄土高原的生态环境和促进可持续发展,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这些措施包括推动退耕还林还草、建立自然保护区、加强土地管理和培育生态旅游等。
我国的黄土地、黑土地、红土地问题
我国的黄土地、黑土地、红土地问题
我国的黄土地、黑土地、红土地问题
我国黄土地主要分布在黄土高原和华北平原,黄土高原的黄土为风积形成,华北平原为水积形成。
黄土具有直立性,节理发育,质地疏松,受水易崩塌。
准确的说,黄土高原东部地区属于褐土,表层土不厚,心土层较粘重,常有铁锰胶膜淀积,底土层有钙质淀积,剖面呈褐色,有石灰性反应,呈微碱性。
适于发展温带农林果木,许多温带水果比如苹果、梨等多产于此地。
高原其他地区多有黑垆土分布,是黄土高原上古老的耕作土壤熟化层约有50厘米,有明显的犁底层,底部有黄土母质,植被稀少,气候干旱,农业以旱作为主,如种植耐旱的谷子(小米)。
华北平原多位黄潮土,由黄土性母质沉积物经长期耕作熟化而成,地下水位较高,易盐碱化,多植棉花、小麦以及其他旱粮。
黑土地一般是指东北平原地区,三江平原及松嫩平原中东部为黑土,这里气候湿润,腐殖质层深厚,结构良好,土层疏松多孔,质地适中,呈微酸性,是自然肥力很高的土壤,这里盛产大豆,麦类,高粱,马铃薯等,也种植水稻。
松嫩平原西部地区分布的是黑钙土,表层黑色,腐殖质层比黑土稍薄,质地较轻,呈微酸性,与黑土类似,土质肥沃,适种性广,农作物与黑土区大致一样。
红土地一般是指中亚热带的红黄壤以及南亚热带、热带地区的砖红壤,广泛分布于我国的东南丘陵以及云贵高原。
发育于较气候湿润地区深厚的红色风化壳粘土层上,含铁铝较多,粘土矿物中以高岭土为主,有机质积累较少,淋溶作用较强,呈酸性。
丘陵台地多辟为梯田,种植茶、油茶、油桐、柑桔、杉树、松树、龙眼、荔枝等亚热带、热带的耐酸性经济作物。
我国黄土的分布
我国黄土的分布我国黄土分布的广度、黄土的厚度和发育的完整性都是世界罕见的。
我国的黄土堆积主要集中在华北地区,黄土的广泛分布,是华北地区重要的景观特征。
(一)黄土的堆积黄土是松散的黄色土状堆积物的习用名称,它是第四纪以来长期的堆积物,颜色由黄至红黄、疏松多孔,粉沙质,质地均一,层理不明显,富含碳酸钙。
钙以各种矿物的外蒙体形式包裹在黄土尘状物表面,使松散状堆积物具有一定的胶结力并导致垂直节理的发育。
黄土层包括早更新世的午城黄土、中更新世的离石黄土和晚更新世的马兰黄土。
其中离石黄土厚度最大,分布广,覆盖在山地之间广阔的各种古地形面上,构成塬、梁、峁的物质主体。
黄土层内含有多层古土壤,以及一、二个剥蚀面。
马兰黄土颜色淡黄,质地松软,厚度虽较小,却罩盖在所有塬、梁、峁上,并散布在一些岩石山地的坡麓,甚至山顶上。
黄土覆盖层的地表高度,其变化趋势取决于下伏基岩地面总的倾斜方向。
在六盘山以西,会宁、通渭间华家岭上的黄土海拔近2000米,自此向西北到黄河沿岸降至1500—1000米,向东南到渭河上游谷地降至1000—750米。
陕北靖边白于山山顶黄土海拔达1800—1900米,向南或向东南经过1000米左右的董志源、洛川塬,至渭河平原降至500米。
黄土的覆盖虽然大大减缓了基底地面的起伏,但未能改变地势总的倾向。
黄土堆积的总厚度在地域上有明显的变化,陇东、陕北、晋西是黄土分布的中心区。
除黄河峡谷两岸地带黄土厚度为60—70米以外,黄土厚度大多在100米以上。
子午岭西侧的董志塬和东侧的洛川源,出现两个最大厚度中心,分别达到200米和180米,六盘山以西,吕梁山以东,渭河北山以南的地区,黄土总厚度减为50—100米。
黄土颗粒成分,从整体看有很大的均一性,以细粉沙(0.05—0.01毫米)为主,次为粗粉沙(0.1—0.05毫米)。
晚更新世黄土的粗粉沙含量,由西北向东南递减,粘土含量则由西北向东南增加。
从海原向东北,经环县、志丹、绥德、临县至静乐一线;线西北粗粉沙含量高于30%,当地群众称之为“沙黄土”,线东南粘土含量超过15%,称之为黄土。
我国的黄土高原上为什么常年覆盖着黄土
我国的黄土高原上为什么常年覆盖着黄土我国黄土高原是中国的一个重要的地理区域,它位于中国的中西部地区,是中国的主要粮食、油料和棉花的主产区。
毫无疑问,黄土高原地区在我国的经济发展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然而,作为一个典型的黄土地区,它的地质条件和气候特点对该地区的土壤形成和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我国黄土高原地区为什么常年覆盖着黄土的原因。
首先,我国黄土高原地区的土壤性质表现出一定的特殊性。
黄土的含水量高,造成了土壤的在初始阶段的运动,而这种运动有利于土壤颗粒的分散,形成更加均匀的构造。
此外,黄土中的泥粉和砾石等细小颗粒物质都较多,地势高差大,加之常年风吹,表面土层容易被剥蚀,形成了大量的沉积物,变成了表面黄土。
其次,我国黄土高原地区的气候条件同样影响了该地区常年覆盖着黄土。
这个地区整体上是半干旱的,雨季短且降雨量不足,导致植被在这个地区并不是生长得特别茂盛,而黄土上没有植被的保护,所以往往会被风沙给吹走,由此形成的表层就是黄土了。
第三,我国黄土高原地区的农业生产也是导致黄土覆盖面积增加的原因之一。
由于其适宜的气候条件,不少农民在这个地区进行农业生产,所以就对土地的改造和使用造成了一定的压力。
例如,在田地中播种农作物时,土地表面往往被耕种和深耕,导致在土地表面形成覆盖层。
而这种覆盖层往往会被风吹走,从而使地表张开,形成了大面积的黄土覆盖层。
最后,我国黄土高原地区的地质构造因素也是造成该地区黄土覆盖的原因之一。
黄土地区受地质构造的影响较大,这引起了地层间的宏观和微观运动。
当压力条件恰当的时候,黄土形成过程中沉淀得最为丰富的粘土矿物,矿物与水分缺乏,形成了脆性的土壤结构,形成了不可逆转的固化层,从而形成了黄土地貌。
黄土在干燥季节末膨胀,使表层的结构排列变得更加紧密,使得分层不易及表土层的切割很难,从而长期稳定地保存下来。
总结起来,我国的黄土高原地区常年被黄土所覆盖,是多种条件共同作用的结果。
土壤发生分类,中国土壤类型
土壤发生分类,中国土壤类型
土壤发生分类主要根据土壤的形成过程和特征进行。
常见的土壤分类有以下几种:
1. 原生土壤:指形成于原始岩石或岩层上的土壤,未经太多的外界影响,特点是与母岩成分相似。
2. 演化土壤:也称次生土壤,是指形成于经过风化、溶解和侵蚀等过程后的土壤,其特征与原生土壤有所不同。
3. 暗红土:是我国南方常见的土壤类型,主要分布于江南和华南地区,其中以湖南、江西、广西等省份最为典型。
4. 黄土:主要分布在黄土高原地区,是由黄土风化和堆积形成的,其特点是颗粒细小、质地较硬。
5. 水稻土:主要分布在长江流域和南方沿海一带,适宜水稻生长,土壤肥沃。
6. 沙质土壤:土壤颗粒主要由沙颗粒组成,透水性好,但保水能力较差。
主要分布在沙漠地区和河流沙丘上。
以上仅为常见的土壤类型,实际上中国的土壤类型还有很多,如石质土壤、白桦土、褐土等。
不同地区的土壤类型因地质、气候和植被等因素的影响而有所差异。
中国黄土及其古气候意义
中国黄土及其古气候意义中国黄土是指我国黄土高原地区分布的一种土壤类型,主要分布在陕西、甘肃、宁夏、内蒙古等地。
黄土是以粉砂为主要组成成分的黏土,呈现黄色,因此得名。
黄土的形成主要是受到古气候条件的制约,对研究古气候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黄土的形成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追溯到数百万年前的更新世晚期。
在这个时期,中国黄土高原地区比较湿润,气候条件适宜植被的繁衍生息。
植被通过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和养分,使土壤中的黏土颗粒被固定在一起,形成了黄土地层。
随着气候的变干,植被覆盖减少,土壤中的黏土颗粒逐渐松散,黄土逐渐形成。
中国黄土记录了几百万年来的古气候变化,对研究地球气候系统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对黄土中的颗粒组成、矿物组成、化学元素等进行分析,可以推断出当时的气候条件。
黄土中的颗粒组成记录了古植被的类型和覆盖程度。
若黄土中含有大量的植物残骸和林木花粉,则说明当时气候湿润,植被繁茂;反之,如果黄土中缺乏植物残骸和花粉,或者含有少量的沙粒,则说明当时气候干燥,植被较少。
通过对黄土样品的花粉分析,还可以推断出当时的植被类型,如森林、草原等。
黄土中的矿物组成也可以反映出当时的气候条件。
黄土中主要含有石英、长石、云母等矿物。
当气候湿润时,石英和长石的含量较高,而云母的含量较低;当气候干燥时,石英和长石的含量较低,而云母的含量较高。
通过对黄土中各种矿物的含量进行分析,可以推断出当时的气候湿度。
黄土中的化学元素也是研究古气候的重要指标。
黄土中的氧同位素含量可以反映降水的来源和变化;黄土中的有机碳含量可以表征当时的植被生长情况。
通过对中国黄土进行系统的研究和分析,可以还原出近几百万年来的古气候演化过程,为人们研究气候变化的原因提供了重要线索。
黄土也被公认为重要的古气候档案,为了更好地解读其古气候意义,需要对黄土进行多方位的研究和分析,以充分挖掘其蕴含的信息。
中国黄土及其古气候意义
中国黄土及其古气候意义中国黄土是世界上最肥沃的土壤之一,也是世界上最有代表性的土壤之一。
黄土的形成时间长,具有很大的古气候意义。
下面将从黄土的形成、特点和古气候意义三个方面来详细介绍中国黄土及其古气候意义。
一、黄土的形成黄土是中国特有的一种土壤类型,主要分布在黄河中下游地区。
黄河的泥沙主要来源于青藏高原,积聚在黄土高原地区,经过腐殖质的加工,最终形成了黄土。
黄土严格来说属于壤土,是由风化的黄棕色的细粒状泥土组成。
黄土的形成非常缓慢,需要很长时间,大约几千年甚至上万年才能形成一层几米甚至几十米的黄土。
二、黄土的特点1. 肥沃:黄土是世界上最肥沃的土壤之一,土层深厚,土质肥沃,有机质含量高,透水性能好,非常适合农作物的生长。
2. 农业适宜:黄土地区的农田水土保持性能好,适宜进行农业生产。
黄土地区是中国的粮食生产大省,也是中国的粮食仓库。
3. 古老:黄土地区是中国的古老文明之一,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古老的建筑,古老的民俗文化,吸引着无数的游客前来参观。
三、古气候意义黄土的形成需要几千年甚至上万年的时间,因此黄土中蕴含着丰富的古气候信息,对于研究古气候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 古气候记录:黄土是古气候记录的最佳载体之一,含有丰富的气候信息,包括年降水量、年气温、气候变化等。
通过分析黄土的成分和沉积结构,可以还原古气候的变化规律,为研究气候变化提供了重要依据。
2. 古气候事件:黄土也记录了许多重要的古气候事件,比如冰期和间冰期的交替变化,季风气候的形成和演变,气候变化与古生态的关系等。
通过黄土的研究,可以揭示出许多重要的古气候事件,对于研究全球气候变化的机制具有重要的意义。
3. 气候变化影响:黄土地区的气候变化对当地的生态环境和农业生产有着重要的影响。
通过研究黄土的古气候信息,可以更好地了解气候变化对生态环境和农业生产的影响,为生态环境保护和农业生产提供科学依据。
中国黄土是世界上最肥沃的土壤之一,也是世界上最有代表性的土壤之一。
中国黄土及其古气候意义
中国黄土及其古气候意义中国黄土是指中华大地的一个地貌区域,主要分布在黄河流域及其附近地区。
黄土是中国土壤的一种,因为其颜色呈黄褐色而得名。
黄土属于典型的干旱半干旱区土壤,具有独特的地理和生态特征,对于研究古气候和古环境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黄土的形成主要是由于地表风蚀作用和流水侵蚀作用,植被破坏和水土流失导致土壤质地细软,极易被风吹蚀。
而长期的风蚀和侵蚀作用,使得地表的薄壤被侵蚀掉,使得地表土壤变得肥沃的上层土壤被磨光,变成一片褐黄色的岩石表层,这就是黄土的形成。
黄土又称长风黄土,主要分布在中国的黄土高原,是世界上最为典型的黄土地貌。
黄土的分布面积约245万平方公里,占到了中国总土地面积的26%,是全国最主要的土壤类型之一。
在地质年代上,黄土约形成于新生代第三纪,距今约1500万年,在这个漫长的历史长河中,黄土不断地与自然环境相互作用,留下了丰富的自然地质史料,反映了中国西北干旱区地质、气候和环境的演变历史。
黄土的形成与古气候密切相关,黄土堆积的层次较为清晰,层与层之间往往夹有厚度不等的一些灰黄色(meaning:包括颗石灰等)夹土或斜坡等地层,有的地层中夹有、有水珠状,有的地层中呈均匀的纹层状土结构。
这些地层多数均为古土壤层或古河流冲积层。
通过黄土地层的研究,可以获得中国古气候的一些重要信息。
黄土地层记录了很长一段时间的气候变迁情况,对于科学家研究古气候和古环境变化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长期以来,黄土的气候记录一直是人们头痛的难题,如何通过黄土的地层进行气候重建一直是一个具有挑战性的科学问题。
根据黄土地层的分布特点和堆积规律,科学家可以根据黄土中所含的古气候信息进行古气候重建。
黄土地层中包含的粒度和矿物成分、有机质含量、地球化学特征、微体化石等都可以为我们提供重要的古气候信息。
通过对黄土地层的详细分析,我们可以了解到古代气候的干湿变迁、温度变化等情况,为我们探究古气候提供了重要的线索。
研究表明,黄土地层中不同层次的微量元素含量和稳定同位素分布特征,能够准确地反映古气候变化的规律和特征。
黄土高原黄土粒度组成的古气候意义
黄土高原黄土粒度组成的古气候意义一、本文概述《黄土高原黄土粒度组成的古气候意义》这篇文章主要探讨了黄土高原黄土粒度组成对古气候变化的指示作用。
黄土高原,作为中国乃至全球范围内的一个重要地貌景观,其独特的黄土沉积序列记录了丰富的古气候信息。
通过对黄土粒度组成的深入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历史时期的气候变化,为古气候重建和预测未来气候变化提供重要依据。
本文首先介绍了黄土高原的地理特征和黄土沉积的基本情况,包括黄土的分布、厚度和形成过程等。
随后,文章详细阐述了黄土粒度组成的概念、分类和测定方法,以及粒度组成与气候变化之间的内在联系。
通过对黄土粒度组成的分析,可以揭示出历史时期的气候变化特征,如干湿交替、季风强弱等。
本文还综述了近年来黄土粒度组成在古气候研究中的应用案例,包括黄土高原不同地区的粒度组成特征及其与气候变化的对应关系。
文章也指出了当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争议,如粒度组成的解释性、不同气候因素对粒度组成的影响等。
本文展望了黄土粒度组成在古气候研究中的未来发展方向,包括改进测定方法、提高解释精度、拓展应用领域等。
通过对黄土粒度组成的深入研究,我们有望更准确地揭示历史气候变化的规律,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提供科学依据。
二、黄土高原黄土粒度组成特征黄土高原的黄土沉积,作为一种独特的地貌现象,其粒度组成特征携带了丰富的古气候信息。
黄土粒度,主要指的是黄土中不同粒径颗粒的分布情况,包括砂粒、粉砂和粘土等。
这些粒度的大小及其比例,不仅反映了黄土的形成过程,也揭示了黄土高原地区的历史气候变化。
黄土高原的黄土粒度组成具有显著的特点。
在垂直剖面上,黄土的粒度分布呈现出由底部到顶部逐渐变细的趋势,即所谓的“粒度倒转”现象。
这一特征表明,黄土高原在地质历史时期曾经历过强烈的粉尘搬运和沉积过程。
特别是在干旱或半干旱气候条件下,风力作用强烈,能够携带大量粉尘颗粒物,并在特定区域沉积下来,形成黄土。
黄土高原黄土的粒度组成还呈现出明显的空间变化。
黄土高原名词解释
黄土高原名词解释
黄土高原 (Yellow Earth Plateau) 是位于中国北部的高原,也称为黄土地或黄色高原。
它是由黄土状堆积物构成的,黄土是一种黄色、质地均一的第四纪土状堆积物,具有多孔隙、富含碳酸钙、垂直节理发育、透水性强、易沉陷等物理化学性质。
黄土高原主要分布在中纬度干旱或半干旱的大陆性气候区,即现代的温带森林、草原、草原及荒漠草原地区。
这是由于内陆干旱荒漠区、半荒漠区的强大反气旋从荒漠中部向荒漠边缘移动,把大量粉沙和尘土吹到草本灌木的草原地区逐渐堆积下来形成。
黄土高原的地貌特征为高原、山地、丘陵和平原,其中高原和山地占据了大部分面积,丘陵和平原则主要分布在边缘地区。
黄土高原是中国的重要粮食生产基地之一,也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有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遗产。
你知道吗黄土是土壤还是成土母质?有机质和腐殖质啥区别?这些疑问得搞清楚!
你知道吗黄土是土壤还是成土母质?有机质和腐殖质啥区别?这些疑问得搞清楚!土壤作为新教材增加而且难度较大的一节,其实有很多的内容值得我们去摸索,去深入地探究,今天我们仅仅从知识的角度,探讨一下在教学中可能出现的困惑和疑问。
黄土和黄绵土如果猛然问你一个问题:你说黄土高原上的土壤类型是什么?或许大多数人会脱口而出:黄土啊!但实际上,还真的错了……在我国的昆仑山、秦岭、山东丘陵一线以北,主要的成土母质是黄土状沉积物及沙质风积物,也就是说:黄土是成土母质!而黄土高原上的土壤则是黄绵土,黄绵土是由黄土母质经直接耕种而形成的一种幼年土壤。
有机质和腐殖质土壤有机质是土壤中含碳的有机化合物,包括动植物的残体,施加的有机肥料,以及经过微生物作用所形成的腐殖质。
所以我们首先可以确定的是:腐殖质是有机质的一部分。
那么腐殖质又是什么呢?土壤中,在微生物的作用下,经过复杂的物理的、化学的作用,生成的一些更为复杂的大分子有机物质,也就是腐殖质,这个过程也叫做腐殖质化过程。
简单地说:腐殖质是有机质在微生物作用下生成的大分子有机质。
成土决定性因素土壤形成过程中的决定性因素是什么?鲁教版新教材明确说明:生物是土壤形成中的决定性因素。
人教版也提到:没有生物的作用,就不可能形成土壤。
不少学生甚至老师没有理解这句话,既然生物是决定性因素,那么我们也应该从土壤定义的核心点来思考。
土壤定义的核心是什么呢?是肥力。
也就是说:生物实际上是土壤肥力形成中最为关键、具有决定性的因素。
一方面,生物能够为土壤提供有机质,另一方面,植物可以把分散在岩石圈、水圈和大气圈中的氮磷钾等营养元素选择性加以吸收,并随生物残体的分解释放到土壤表层。
由此,促使了土壤肥力的形成。
这里要注意的是:土壤肥力不仅仅是有机质提供的,但是有机质是土壤肥力的基础。
时间和地形在讲授时,为什么地形和时间两个要素一定要放在后边?成土因素中,最基本是成土母质、气候、生物,地形(空间)和时间只是改变了上述三者的时空分布,因此这两个要素必须放在后边,这样才能讲出道道儿。
黄土地_精品文档
黄土地黄土地是中国大地上独特的景观,也是我们中华民族独特的文化符号之一。
它代表了中国人民的奋斗精神和不屈的意志力。
在中国古代的文学作品中,黄土地经常被描绘成一个个英雄的摇篮和战士的长眠之地,让人不禁为之动容。
黄土地位于中国的中部地区,主要分布在陕西、甘肃、山西、内蒙古等地,它在中国的文化史、地理环境和农业发展等方面都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黄土地的形成与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有着密切的关系。
长期以来,中国中部地区的干旱和半干旱气候导致了土地严重的水土流失,从而形成了这片特殊的土地。
黄土地的呈现出一种黄褐色的颜色,因此被称为黄土地。
这种土壤质地薄、贫瘠,十分透水,却不保水也不保肥。
在降雨时,很容易形成大规模的水土流失,导致山河破坏,河流淤积风险增加。
虽然黄土地贫瘠,但它也孕育了丰富的文化遗产和独特的生态环境。
作为中国古代农业文明的发源地之一,黄土地承载了世代农耕的文化记忆。
在黄土高原的贫瘠土地上,中国农民创造出了许多种植技术和传统农耕方法,以应对严格的环境条件和土壤质量。
在这片土地上,农民们耐劳、勤俭,他们的辛勤劳动不仅支撑起了中国的农业文明,也培养了中国人民的艰苦奋斗精神。
除了农业文明之外,黄土地还是中国中部地区民俗文化的重要载体。
在黄土地上,有着丰富多样的民族民俗,包括斗牛、跳秧歌、土家族舞蹈等传统民间艺术形式。
这些民俗文化不仅反映了陕西、甘肃等地区的历史和地理特点,也代表了中国丰富多样的文化底蕴。
此外,黄土地还孕育了中国古代文学的辉煌。
在中国古代诗歌中,黄土地被视为英雄的故乡和壮士的长眠之地。
许多诗人在黄土地上描绘了壮丽的自然景观和英雄的传奇故事,其中著名的作品有《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登鹳雀楼》等。
这些诗作以其雄浑激荡的气势和对黄土地深厚的情感而闻名于世。
然而,近年来,随着人类活动和自然环境的变化,黄土地面临着严重的生态问题和土地退化的威胁。
大规模的水土流失使得黄土地上的植被破坏,造成生态系统的失衡,导致了生物多样性的减少和水资源的匮乏。
第十三章 黄土高原的娄土、黑垆土和绵土
第二节 黄土高原地区的土壤形成过程
黄土高原已不是原来自然土壤,而是耕种土壤, 包括娄土,黑垆土及黄绵土。
长期耕作
褐土 娄土 、灰褐土、残余栗钙土 黑垆土 绵土:由于水土流失地表土层冲刷黄土暴露后耕 种而形成。
一、
旱耕熟化过程
旱作为主,受长期耕作施肥影响而进 行着熟化过程,突出的特点是每年施用大 量土粪,使自然土壤上部逐渐堆积起一个 耕种熟化层,其中以黑垆土和娄土比较典 型。黑垆土土粪形成覆盖层可达80cm而娄 土则可见新老耕层选合现象,类似与楼房, 楼上楼下,分界明显,故称娄土。
三、
黄绵土
黄绵土广泛分布在黄土高原上是黄土高 原面积最大的农业土壤其气候特点是干旱少 雨,蒸发强烈过去自然植被以干草原和旱土 森林草原为主。
黄绵土是由黄土母质经耕种而产生的它 一方面受旱耕熟化影响,另一方面水土流失 作用又非常强,上部腐殖质别冲走,腐殖质 层不明显,有机质含量低,土壤发育程度浅, 剖面层次不明显,具耕作层和心土层。
第四节 黄土高原的综合治理和土壤改良途径 一 黄土高原农业生产上的主要问题
1. 水土流失严重 原因:①夏季多暴雨,春季则干旱多风,造成土壤的 水蚀和风蚀. ②黄土本身的特性有关,黄土质地疏松,并且以粉砂 为主,有机质和粘粒含量较低,胶粘土粒作用,大 部分依靠CaCO3,而碳酸钙容易溶解在雨水中(含 CO2)这样造成了黄土在雨水中容易分解和冲失特 性.
2. 土壤肥力较低 三种土壤肥力以娄土>黑垆土>绵土,但都 表现出有机质含量低氮素缺乏,土壤的保水供 水能力有差别,尤其是黄绵土基础肥力低. 3. 农业经营单一 自然植被几乎全被破坏.自然生态环境差. 畜牧业没有发展起来,肥料燃料,饲料缺乏.
二.黄土高原的综合治理途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黄土高原分布的半干润均腐土是现代土壤还是古土壤摘要:半干润均腐土在中国黄土高原广泛分布,农业土壤学家将半干润均腐土分类为现代土壤,地质学家则将其分为古土壤。
我们对黄土高原的半干润均腐土进行高分辨率野外调查,包括野外观察、元素分析、释光断代、磁化率和粒径分布的测定。
结果表明在全新世期间理化性能的形成和土壤剖面的发展与尘土不断地堆积的地表发育是同步的。
距今11500年堆积尘土的连续强烈风化导致整个全新世早期强烈的化学分异。
在高原距今8500年-3100年,半干润均腐土发育,在全新世中期气候适宜期由于降雨增加和土壤水分充足导致化学分异达到最大值。
土壤形成持续了5400年,在距今3100年停止。
主要的土壤回归从距今3100年开始,这是由于在整个黄土高原气候干旱和尘土堆积加强导致。
一般新生黄土和表土层在半干润均腐土50-80cm上堆积.强烈的径流侵蚀和沉积的再次改造的结合加剧了土壤回归。
大规模的土地开垦在高原上持续了大约2170年。
旱作农业的农业景观形成大约1500年。
因此,现在表土层已经堆积和历史上人类耕作和厩肥的施用也影响了现代表土层。
由于干旱的气候和土壤水分缺乏,可溶性物质停留在表土层。
1.引言全新世土壤剖面受到连续气候变化和人为活动的影响;人类对自然景观的改造,以及人类扰动的影响。
然而,黄土高原高地上全新世黄土的堆积和土壤的形成的高时空分辨率的研究却少之又少。
由于缺少高时空分比率的数据导致对土壤属性和土壤剖面理解的偏差。
因此在研究土壤形成刚才的时环境变化,粉尘堆积,景观变化,地表变化,土壤年龄,人类扰动这些因素常常会被忽略掉。
所以在对广泛分布于中国黄土高原上的半干润均腐土的起源和分类问题上,土壤学家和地理学家很难达成共识。
有关这个问题已经引起了广泛的讨论。
本文通过对黄土高原腹地,元素变化,粒度分析,磁化率分析,光释光断代,考古学测年等进行详细研究。
研究发现黄土高原土壤属性变化和土壤剖面的变化与半干旱区的气候变化,尘土堆积,地表过程,人类对自然景观的改变有关。
这对于追求自然系统土壤分类的真是状况是极有利的。
2.研究地点本文的研究点位于陕西省长武县泾河中游,平均海拔大约在1000-1200 m左右。
高原被第四纪黄土和古土壤覆盖,厚度达150 m。
泾河及其支流在高原上深切形成200-300 m的深沟,该地年平均气温9℃,最低温在一月约-5℃,最高温集中在七月月22.5℃。
年降水量500 mm,主要集中在7-9月。
该地是半干旱区季风气候,每年3-5月长发生沙尘暴天气。
半干润均腐土主要形成后被埋藏在表土层下50-80 cm。
土壤PH为8.0-8.5。
在7800 a B.P.在河谷地带开始了耕作业。
在沿河谷地带分布着大量新石器时代和青铜器时代的考古遗址。
7800 a B.P.以来开始在河谷低级阶地上种植谷物。
然而,大规模的开荒垦田开始的事件要在此之后很长一段时间。
而在相对较高的地带一直到秦汉时期都没有开始发展种植业。
在现代突然剖面和表土层中都发现了耕作层,而下伏的半干润均腐土在历史时期均受到耕作的影响。
历史时期该地的主要农作物为小麦,玉米,高粱,豌豆,扁豆等。
1980年以来高海拔地区助于奥开始发展苹果树种植业。
之所以能有这样的从种植业向园艺业的转变主要在于地层中的半干润均腐土。
现代农业和园艺业的主要自然灾害包括干旱,水资源短缺,霜冻,沙尘暴,土壤水分缺乏,水土流失等。
3.研究方法在2001-2005年我们对泾河中游的高低进行野外调查。
通过野外对土壤剖面颜色、质地、构造的仔细观察我们进行了地层划分。
在二堂村(ETC)缓坡高地上一个完整的土壤地层剖面作为我们的研究剖面。
在泾河峡谷的低阶地下河村(XHC)上我们还发现了一个相联系的剖面。
沿着剖面每2cm连续采样。
同时我们还在剖面用钢管采取释光样品。
磁化率(称取10g土壤样品)的测定采用MS-2型仪器进行。
粒径>0.1mm用筛子筛选,然后在双筒显微镜下观察。
重液体法准备木炭样品及木炭碎片在显微镜下计算。
全碳量和全有机质使用高TOC-II分析仪分析。
化学分析用PW2403 X射线荧光光谱仪测定。
释光断代采用细颗粒单片再生剂量法。
ETC剖面的化学数据在下文的几个图表呈现,其中粗线显示元素浓度的变化,细线表示的是元素与TiO2的比值为减去碳酸盐淋溶淀积作用的影响。
4.采样点、地层和年代学研究范围内黄土高原高地的景观包含地面坡度低于5°的平缓的斜坡。
历史上由于旱作农业大多土地转变为一系列的抬升梯田。
一个完整的全新世黄土-土壤地层剖面在底部(在1200米的水平距离内海拔从1050米上升为1130米)发现。
在这个地点之下坡度变得更平缓,在800米的水平距离内海拔从1050米上升为1030米。
这意味着整个研究地点表面坡降从约4°向下变为约1.5°。
研究的土壤剖面以附近的二堂村命名,毗邻峡谷相联系的土壤剖面以下河村峡谷命名。
表1和图2中呈现ETC剖面的土壤和地层划分及土壤与沉积物描述。
土层和地层划分的区分基于野外颜色、质地和构造截然不同的特征。
剖面中磁化率、全炭、全有机质和N 浓度的变化能够在地层之间提供一个更精确地边界区分。
在ERC地点,全新世黄土-土壤剖面覆盖在末次冰期形成的马兰黄土之上,这与整个黄土高原其他地方是一样的。
黄土和全新世剖面的边界在300cm深度。
这个边界是中国黄土-古土壤序列最重要的地层划分线之一,标志着距今11500年末次冰期的结束和全新世的开始。
半干润均腐土(S O)在剖面240cm-150cm范围。
S O在整个黄土高原广泛分布和它距今8500年-3100年。
S O之下是全新世早期的过渡层(L t),S O被深度范围是150cm-0cm全新世晚期现在黄土和表土层覆盖。
年代框架的确定是用OSL断代和剖面中发现的人类遗址。
XHC 的地层划分和ETC的地层划分是准确联系的。
XHC的层位用OSL方法确定。
XHC剖面的更多层位是位于新石器时代和青铜时代遗址的外围,并受到人为扰动。
在样品中获得考古可识别的陶瓷碎片。
ETC剖面的年龄/深度曲线由OSL断代和考古年龄结合XHC剖面的地层边界及毗邻区域的相似的土壤剖面建立。
距今3100年之前非常高沉积速率是由于因气候变干沙尘暴和尘土降落和在全新世晚期包括人类扰动造成陆地水流侵蚀再次沉积物的结合。
根据Bronger and Catt,全新世中期整个黄土高原的S o应该分类为古土壤。
然而,农业土壤学家则将其分为现代土壤。
5.结论和讨论5.1. 磁化率和粒径分布磁化率记录了黄土-土壤剖面中铁磁性矿物的含量变化。
半干旱半湿润气候区它的信号快速达到平衡。
磁化率广泛的被用来评估尘土堆积分化和成壤强度变化,这主要是降水量变化导致的。
ETC剖面的磁化率变化范围是60-170×10−8m3kg−1。
全新世中期S o的磁化率较高,范围在140-170×10−8m3kg−1,末次冰期的马兰黄土磁化率和全新世早期过渡黄土层的磁化率值低值是60-90×10−8m3kg−1。
现代黄土和表土层的磁化率值减少到140×10−8m3kg−1之下,这是由于全新世晚期气候变干、人类扰动和再次改造沉积物和粒径>0.1mm的物质的沉积。
高频和低频磁化率的差异表明在土壤形成过程中产生了粘性超顺磁性矿物。
因此,在ETC剖面中高磁化率值在S o中发现,低值在马兰黄土中。
在ETC剖面的几处层位中发现人类遗址这结果表明在新石器和青铜时代人类扰动强烈。
ETC剖面的粒径分布数据在黄等2006年的文献中呈现。
中国黄土-土壤序列中粒径>0.1mm包括小碳酸盐结核和蜗牛壳。
如果沙尘暴和尘土降落加剧,则会有0.1-0.25mm的一些中砂颗粒存在。
当土壤受到人类活动干扰,人类遗址例如陶瓷碎片、木炭、烧土块、炉渣、粗砂和石头将发现。
在图3中展示,粒径>0.1mm在ETC剖面的全新世中期的S o中缺乏。
它的浓度变化在0.05-0.4%,他们被鉴定为细小的碳酸盐结核,风尘来源的一些中砂一般在在马兰黄土、过渡黄土和现代黄土及表土层。
0.5-2.0mm的碳酸盐结核的主要峰值表示在320cm深度S o有一层稳定的淀积层。
0.3-0.5mm的碳酸盐结核的次峰值表明剖面55-45cm 深度范围的现代表土层有淀积层。
在230-220cm、170-160cm、80-60cm深度发现的木炭和陶瓷碎片表明在新石器、青铜时代和秦汉朝代土地景观受到人类扰动。
在现在表土层识别的木炭、烧土块、烧毁的碳酸盐结核指示距今1500年之前厩肥的施用和外来物质的加入。
5.2. 木炭、全有机质和N、P、S保存在黄土-土壤序列中的木炭由于野火和人类对土地焚烧和开垦。
木炭分析被用来重建黄土高原南部全新世火种历史。
大粒径木炭、当地火种的指示物在ETC剖面在10-110g-1变化。
在马兰黄土和过渡黄土的木炭峰值表明在末次冰期和全新世早期整个干旱半干旱草原有较频繁的野火。
全新世中期S o的木炭峰值记录了在新石器和青铜时代早期火种与人类对土地焚烧和开垦有关。
在60-80cm深度范围木炭含量达到最大,这表明中国历史上秦汉朝代旱作农业对土地焚烧和开垦。
全有机质表明在黄土-土壤剖面尘土堆积和土壤改造过程中有机质成分含量的变化。
在ETC剖面全新世S o中全有机质值较高(5-7kg-1),末次冰期的马兰黄土全有机质值较低(2-4kg-1)。
全新世晚期由于气候变干和强烈的尘土堆积,在现在黄土中全有机质增加。
全有机质最高值在表土层这是由于高可分解的有机物质存在。
与马兰相比S o N富集P淋失。
如图3显示,表土层中P含量高是由于在过去的40年小麦和油籽耕作磷肥的施用。
ETC剖面底部S的变化是轻微的。
由于气候变干和再次沉积物的增加导致现代表土层中S含量增加,全有机质,N,P浓度也增加。
5.3. 主要元素ETC剖面SiO2,Fe2O3,Al2O3,TiO2和MnO元素的数据在图5中呈现。
他们的浓度在末次冰期的马兰黄土中低,在全新世早期的过渡黄土中含量增加。
与马兰黄土相比全新世中S o中SiO2,Fe2O3,Al2O3, TiO2和MnO元素富集。
在全新世晚期元素浓度在表土层和现代黄土中减少。
因此,这些元素曲线是相互正相关。
元素/TiO2发现元素大量的可变性就消失。
因此,这些元素在S o相对的富集可能是由于在类似沉积成壤作用中碳酸盐的淋失导致。
Fe2O3,Al2O3,TiO2和MnO元素的变化与剖面中黏土容量曲线是有关的。
那么,黏土物质的增加导致全新世中期S o中Fe2O3,Al2O3, TiO2和MnO元素的富集。
ETC剖面Fe2O3的变化和磁化率的改变是紧密联系的。
在图6A中发现Fe2O3和磁化率是线性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