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的定义
文学的定义
![文学的定义](https://img.taocdn.com/s3/m/0fcf00e39b89680203d8255f.png)
1文学一词的最初含义,是指文章和博学。
从现有文献记载看,“文学”一词最早出现在孔子《论语》中,则直接地指文章和博学,被列为孔门四科(德行、言语、政事和文学)之一:“文学子游、子夏。
”后来的《魏书·郑义传》这样说:“而羲第六,文学为优。
”在这里,文学是指有文采的语言作品,即今天意义上的文学;同时,文学也指人的博学,即今天意义上的学识或学术,如哲学、历史、语言等。
可以看到,文学一词在中国出现,一开始就突出了“文采”含义。
同时,文学从它被使用时起就具有了学识(博学)含义。
按照这种观点,凡是富于文采的作品和显示渊博学识的作品,都可以被称为文学。
2文学的含义专注于以富有文采的语言去表达情感。
这就形成了一种新的较为狭窄的含义:文学是指有文采的缘情性作品。
在魏晋时期,具体说是在5世纪时,南朝宋文帝建立“四学”即“儒学”、“玄学”、“史学”和“文学”。
这是一个重要的标志性事件:“文学”开始从广义文学大家庭中分离出来,甩开非文学形态而独立发展,确立了自身的特殊性。
这种特殊性大致可以相当于今日的“语言性艺术”的内涵了,尽管当时并未使用“艺术”字样。
这就是说,文学实际上被认为具有了语言性艺术的性质。
这样,可以理解文学的另一个内涵较为单一的含义:文学是指那些以表达情感为主并具有文采的语言作品。
3文学的“有文采的语言作品”和“博学”双重含义受到分解,人们开始把“文”与“学”、“文章”与“文学”区别开来,称今天意义上的文学为“文学”或“文章”,而称学术著作为“学”或“文学”。
与此相应,在魏晋六朝时代,人们还提出了“文”与“笔”的区分。
到了唐、宋时期,“文”(文学)与“学”(学术)之间的分界逐渐地获得弥合,“文以载道”或“文以明道”的思想通行开来,广义文学观获得了进一步的具体化。
韩愈倡导文学传达“道”或“古道”:“愈之志在古道,又甚好其言辞。
”他反对过去那种一味注重“言辞”(相当于“文采”)的时风流弊,强调文学传达儒家“古道”。
文学的定义
![文学的定义](https://img.taocdn.com/s3/m/0fcf00e39b89680203d8255f.png)
1文学一词的最初含义,是指文章和博学。
从现有文献记载看,“文学”一词最早出现在孔子《论语》中,则直接地指文章和博学,被列为孔门四科(德行、言语、政事和文学)之一:“文学子游、子夏。
”后来的《魏书·郑义传》这样说:“而羲第六,文学为优。
”在这里,文学是指有文采的语言作品,即今天意义上的文学;同时,文学也指人的博学,即今天意义上的学识或学术,如哲学、历史、语言等。
可以看到,文学一词在中国出现,一开始就突出了“文采”含义。
同时,文学从它被使用时起就具有了学识(博学)含义。
按照这种观点,凡是富于文采的作品和显示渊博学识的作品,都可以被称为文学。
2文学的含义专注于以富有文采的语言去表达情感。
这就形成了一种新的较为狭窄的含义:文学是指有文采的缘情性作品。
在魏晋时期,具体说是在5世纪时,南朝宋文帝建立“四学”即“儒学”、“玄学”、“史学”和“文学”。
这是一个重要的标志性事件:“文学”开始从广义文学大家庭中分离出来,甩开非文学形态而独立发展,确立了自身的特殊性。
这种特殊性大致可以相当于今日的“语言性艺术”的内涵了,尽管当时并未使用“艺术”字样。
这就是说,文学实际上被认为具有了语言性艺术的性质。
这样,可以理解文学的另一个内涵较为单一的含义:文学是指那些以表达情感为主并具有文采的语言作品。
3文学的“有文采的语言作品”和“博学”双重含义受到分解,人们开始把“文”与“学”、“文章”与“文学”区别开来,称今天意义上的文学为“文学”或“文章”,而称学术著作为“学”或“文学”。
与此相应,在魏晋六朝时代,人们还提出了“文”与“笔”的区分。
到了唐、宋时期,“文”(文学)与“学”(学术)之间的分界逐渐地获得弥合,“文以载道”或“文以明道”的思想通行开来,广义文学观获得了进一步的具体化。
韩愈倡导文学传达“道”或“古道”:“愈之志在古道,又甚好其言辞。
”他反对过去那种一味注重“言辞”(相当于“文采”)的时风流弊,强调文学传达儒家“古道”。
文学的名词解释
![文学的名词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c75998ad5ff7ba0d4a7302768e9951e79a89695d.png)
文学的名词解释文学是人类文明的瑰宝和精神财富,它以文字为媒介,通过一种特有的符号系统来记录和传递人类的思想、情感和经验。
作为一门综合性的学科,文学不仅仅是一种艺术形式,更是对人类社会、历史和文化的镜像和反映。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解释文学的意义和特点。
一、文学的定义与范畴在广义上,文学是指以语言文字为主要表达方式的创作艺术。
它包括诗歌、散文、小说、剧本等多种文体形式。
而从狭义上看,文学是特指高度艺术化的文本创作,以及与之相关的批评研究。
文学作品的创作包含了文字的组织、形象的描绘、情感的表达等多个层面。
无论是古代的《诗经》、《红楼梦》,还是现代的《百年孤独》、《追风筝的人》,都代表了文学的辉煌与伟大。
二、文学的艺术特点1. 意象丰富:文学作品通过语言的运用,以强烈的表现力,创造出丰富多彩的意象,使读者沉浸其中,感受到强烈的艺术张力。
2. 主观表达:文学是作者个人或群体的主观思想和情感的表达,它强调独立思考和思想的自由性。
读者可以在文学作品中找到共鸣,也可以从中获得启迪和心灵的抚慰。
3. 人性关怀:文学作品关注人的内心世界和情感体验,用细腻的笔触描绘人物形象、展示生活场景,使读者更好地了解人性的多样性与复杂性。
4. 反思与批判:文学作为对社会现象的思考与反思的表达方式,经常通过文本中的隐喻、象征等手法来评判现实,并引发读者对社会问题的深入思考。
三、文学的价值与意义文学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具有独特的价值和意义:1. 精神寄托:文学作品记录了人类的精神历程,为人们提供了寻找心灵寄托和出口的方式,帮助人们面对生命的起伏和挫折,寻找到内心的安宁和力量。
2. 文化传承:文学反映了一个民族、一个时代的思想、观念和价值观,它承载着历史和文化的传承,是传统和现代的桥梁。
通过文学作品,人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各种文化的内涵,加深对文化多样性的认知。
3. 美学享受:文学作品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通过文本中的音韵、节奏和形式安排,使读者在阅读过程中获得审美的愉悦和享受。
文学的定义
![文学的定义](https://img.taocdn.com/s3/m/2f980d27b42acfc789eb172ded630b1c59ee9bd6.png)
文学的定义一、定义:是以语言文字为工具,形象化地反映客观现实、表达艺术家的审美感受、具有一定节奏和韵律并用来反映社会生活、表达思想感情的一种语言艺术。
它和音乐、舞蹈、戏剧、电影等姊妹艺术都是文学艺术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们生活在物质与信息的时代,任何事情都离不开网络,离不开电视,离不开报纸杂志,也离不开电脑,文学当然也离不开电脑。
现在的高科技产品一般都需要电脑,而且也已成为大家经常使用的东西。
所以现在就有了许多的文学作品,如电子书,动漫等,来帮助我们更加直观形象的去理解问题,从而更好的认识和发展我们的精神文明。
现在人们对于电脑是非常依赖的,所以文学也已经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
在小学三年级的暑假中,妈妈买了一台电脑,那时我还很小,对电脑还不是很了解,所以对电脑只能远观,不能靠近,我有些失望,但后来妈妈告诉我,那是电脑,是一种高科技产品,学名叫做计算机,是一种能够快速运算和储存信息的机器,是一种大脑的延伸,可以在你看到的时候写下,在你想到的时候打开,用来学习和查询,所以叫做电脑。
二、好处:丰富了我们的人生阅历。
在电脑上玩游戏的时候,我们可以找到许多朋友,我们可以互相交流心得,增长见识,一起分享游戏带给我们的欢乐,一起分担游戏带给我们的忧伤。
一同进步,在游戏中,我们可以尽情地释放自己,将压力,不顺心全部抛在脑后,仿佛只有那样才能真正体会到什么叫做“痛快”!并且在我们玩的过程中,我们也可以向游戏高手学习,并从他们身上总结出他们的优点和缺点,吸取经验,获取知识。
并且在这一过程中,我们可以更加了解游戏,甚至比他们玩的还好,成为高手,进而得到高分,有奖励,所以,我们便乐此不疲,越陷越深,就会对这类游戏上瘾,并迷恋其中,无法自拔。
在这段时间里,我通过玩电脑游戏,学到了许多电脑方面的知识,也了解了许多计算机方面的专业词汇,可以说是受益匪浅。
因此,我们应该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合理地使用电脑,正确地使用电脑,文学给我们的人生带来了巨大的变化,我们不再是单纯的学生,我们已经是一名合格的社会公民了,我们也应该利用好这一平台,让自己的人生更加完美,并创造出辉煌的业绩!。
什么是文学?
![什么是文学?](https://img.taocdn.com/s3/m/2aa1dada162ded630b1c59eef8c75fbfc77d94c9.png)
什么是文学?文学是人类创造的艺术形式之一,它利用语言、形式和结构来表达情感、思想和经验,探索人类存在的意义及其与世界的关系。
文学既有公认的经典作品,又包含着多元的文体和流派。
那么,文学究竟指的是什么,它又具有哪些特点呢?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介绍。
一、什么是文学?1.定义文学的定义可以比较广泛,也可以比较严格。
一般来说,文学指的是以语言为基础的文化产物,通过不同的文体、艺术手法和叙事方式,表达和传递不同的情感、思想、价值观和人生观等。
严格定义的话,文学是指以语言为材料,通过逻辑和语感的作用,来表现人类生活和思想的艺术形式。
2.分类按照常见的文体来分,文学可以分成诗、散文、小说、戏剧等。
不同的文体有各自独特的叙述方式和艺术形式,以及对情感的表达和受众的界定等。
3.特点文学的最大特点在于它使用语言作为表现的媒介,通过语言使用的巧妙和艺术的手法,传递人类的情感、思想和想象。
它是人类文化传承和创新的重要符号,以及社会和历史的印记和证据。
二、文学与生活文学不仅是一种艺术形式,更是与我们的生活密不可分的。
文学作品中所描绘的情感、背景、价值观和人物性格等都是我们生活中可以找到的元素。
而生活也是文学创作的基础,很多文学作品都来源于作者的体验和观察。
文学作品具有启迪和教育的作用,唤起人们对生活中存在的问题的关注,引导人们思考其根本原因,并对人们的思想与精神世界产生积极的影响。
三、文学作品的艺术特点1.语言文学作品所用的语言是其基石。
在文学作品中,语言不单纯是通信工具,还具有艺术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作者通过语言的运用来塑造作品的氛围、场景以及人物等。
2.结构文学作品的结构是世界文学的瑰宝之一。
作品的结构不仅体现了作者的艺术思维和审美追求,而且往往也与作品的主题和气氛密切相关,有时甚至也会决定作品的成败。
3.形式文学作品的形式也是其艺术特点之一。
不同的文体所具有的艺术形式是不同的,小说可能含有对话、叙述、描写、心理刻画等元素,而诗歌则更注重语言的表现力和形式美。
文学的概念名词解释
![文学的概念名词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11722839e97101f69e3143323968011ca300f727.png)
文学的概念名词解释文学是一种通过创作和表达,运用特定的媒介和形式,反映历史、文化、社会和人类思想情感的艺术形式。
以下是关于文学概念的主要方面:1.表达方式:文学通过不同的表达方式展现其魅力,包括诗歌、散文、小说和戏剧等。
每一种表达方式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创作手法。
例如,诗歌以音韵、节奏和意象等手段来传达情感和意境;散文则以平实的语言、细腻的描绘和生动的叙述来展现现实生活;小说则通过人物、情节和环境等元素来反映社会现实和人类情感;戏剧则通过对话、动作和场景等手段来营造氛围和展示人物性格。
2.媒介:文学借用了多种媒介,包括文字、图像、声音和空间等。
文字是文学最主要的媒介,它是文学表达和传播的基本手段。
图像、音乐和舞台表演等媒介在文学中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们可以增强文学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例如,图像可以描绘出具体的人物形象和环境场景;音乐可以通过其独特的旋律和节奏来传达情感;舞台表演则可以将文学中的人物和情节生动地展现在观众面前。
3.历史背景:文学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反映了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地域的文化特征和影响。
从古至今,文学在不同的时期和地域中呈现出多样性。
例如,古希腊悲剧和喜剧通过表现人与命运之间的冲突来反映古希腊文化和哲学思想;中世纪欧洲文学则通过骑士传奇和宗教故事来展示当时的社会风貌和文化信仰;19世纪的浪漫主义文学则强调个人情感和自然之美。
4.文化内涵:文学所涉及的文化内涵十分丰富,它涵盖了人文、历史、哲学、艺术等多个学科领域。
文学不仅展现了不同地域和民族的文化特色,同时也反映了人类共同的思想情感。
例如,文学作品可以涉及历史事件、哲学思想、宗教信仰等议题,通过对于这些议题的探讨,可以深入了解不同文化的价值观和思想体系。
5.审美标准:文学的审美标准是多元化的,不同的文学流派和读者群体会有不同的审美标准和偏好。
一些人可能更喜欢传统的优美语言和细腻描绘,而另一些人可能更注重作品的创新和实验性。
文学的含义名词解释是什么
![文学的含义名词解释是什么](https://img.taocdn.com/s3/m/249f830332687e21af45b307e87101f69f31fb44.png)
文学的含义名词解释是什么文学是一门广泛而深奥的学科,它涵盖了多种形式的创作,包括诗歌、小说、戏剧、散文等。
文学作品以其独特的特点和艺术性,引领着人们进入一个全新的世界,让读者在其中感受到情感、思考人生的意义,并对社会、人性、道德等问题提出深刻的反思。
一、文学是一种艺术创作文学是一种通过语言表达的、以艺术手法创作的作品。
它以文学的形式,通过诗歌、小说、戏剧等方式,将作者的情感、思想以及社会现象等融入其中,用独特的艺术方式表达出来。
文学作品中的语言和形象是独特的,通过修辞手法、写景描绘等手段,传递着作者的情感和观点,给读者带来独特的艺术体验。
二、文学是一种思想表达方式文学作品在表达情感的同时,还承载了丰富的思想,是作者对社会、人生等问题的思考与观察。
通过小说、散文等形式,作家能够以自己的方式刻画出人物形象,展示社会现象,揭示人性的复杂等。
文学作品中的情节、人物、对话等都是作者表达思想、传递观点的重要载体。
三、文学是一种情感的表达文学作品往往能够触动人们的情感,引发共鸣和思考。
通过描写人物的喜怒哀乐,表达作者对人类情感、尊严、亲情等价值的重视与思考,从而引起读者的情感共鸣。
文学作品中的情感透过文字和形象,通过读者的阅读和感受,营造出一种身临其境的感受,带来情感的震撼与启迪。
四、文学是一种审美的体验文学作品通过独特的语言、形象、情节等元素,带给读者美的享受。
从文字的联想、形象的想象到情节的发展,读者在阅读文学作品时不仅能够获得情感上的满足,还可以感受到一种审美的愉悦。
文学作品的语言可以是华丽、优美的,形象描写可以是诗意的,情节的展开可以是引人入胜的,这些元素相互交织,形成了文学作品的独特魅力。
五、文学是一种分享与传承文学作品是作者与读者之间的一种心灵的沟通与交流。
通过创作和阅读文学作品,不同的人可以分享自己的情感、思想和观点,并引发对话与共鸣。
文学不仅仅是一种个人的表达方式,也是一种社会的记忆和文化传承的载体。
文学基础知识入门
![文学基础知识入门](https://img.taocdn.com/s3/m/533374e0f424ccbff121dd36a32d7375a417c620.png)
文学基础知识入门文学是人类表达思想、感情和艺术审美的一种形式,它通过文字来传递信息并触发读者的共鸣。
想要深入了解文学,就需要掌握一些基础知识。
本文将为你介绍文学的定义、分类以及一些必备的阅读技巧。
一、文学的定义文学是指运用语言文字表达思想、感情和意境的艺术形式。
通过文字的修辞手法、情节构思和人物刻画等手段,作者能够将自己的内心世界和体验与读者分享。
文学包含了小说、诗歌、戏剧、散文等多种体裁,每一种都有其独特的表现方式。
二、文学的分类1. 小说:小说是以故事形式展现人物形象和事情经过的作品。
它通常以故事情节为主线,通过对人物行为和内心世界的描写来呈现社会和人性的方方面面。
2. 诗歌:诗歌是运用极富艺术性的语言和形象,以抒发情感、表达思想和审美意境的一种文学形式。
诗歌可以通过韵律、节奏和押韵等手法来增强感染力。
3. 戏剧:戏剧是以对话和舞台表演为主要手段的文学形式。
通过角色对话和舞台呈现,可以展现出人物性格、冲突和社会问题,同时也能引发观众的思考和情感共鸣。
4. 散文:散文是一种以散文体方式书写的作品,它常常以散漫的形式展现作者的感悟、抒发内心情感,或者描写自然景色等。
散文以自由的叙述形式为主,注重语言的优美和真挚性。
三、阅读文学的技巧1. 理解上下文:在阅读文学作品时,要注意把握上下文的关系。
作者通常会使用隐喻、比喻等修辞手法,理解上下文有助于读者更好地理解作者的意图和思想。
2. 品味语言:文学作品的语言常常具有一定的艺术性,因此要仔细品味其中的修辞手法、形象描写以及节奏和韵律的运用。
这些元素能够增强作品的感染力和美感。
3. 分析人物:在阅读小说和戏剧时,人物是不可或缺的元素。
要能够细致入微地观察人物形象的塑造和心理刻画,从而理解人物的动机和行为。
这有助于读者更好地体会作品中的情感和思想。
4. 探究主题:文学作品通常会深入探讨某一主题或问题,如爱情、人生意义、社会问题等。
通过思考作品中的主题,读者能够从中得到一些人生的启示和思考。
什么是文学?
![什么是文学?](https://img.taocdn.com/s3/m/ab0e4516cdbff121dd36a32d7375a417866fc18a.png)
什么是文学?近年来,文学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而随着人们对文学的认识逐渐加深,对于文学的定义也愈加多样化和丰满化。
那么,什么是文学?在本篇科普文章中,我们将来探讨文学的本质,并探究文学对于人类的意义与价值。
一、文学的定义文学又名“文艺”,是人类语言文字的一种表现形式,是指用语言文字表现思想、艺术、情感、生活以及对世界的认识的一种艺术形式。
而从广义上来说,文学更是一种对生活、人性、社会等方方面面的阐释,是人类感性认识与理性思辨的结合体。
二、文学的特点1.文学与语言的关系密不可分语言是文学的载体,文学的创作离不开语言的运用。
而文学的独特性也在于其对语言的使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只有通过语言的精准运用才能精准地表达出作者的含义。
2.文学具有私人性和普遍性文学作品大都是作者对自己生活、感情、思想和创造的一种阐述和表达,这种私人性也是文学作品的普遍性。
因此,文学作品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人类共同的情感、思想、生活体验,具有普遍性的价值。
3.文学是一种审美体验通过文学作品,读者能够领略到真、善、美等情感体验,这些情感体验会带来愉悦、震撼、启示等多种感受,可以被视为是人生中美好事物的一种体验。
三、文学对于人类的意义和价值1.文学有助于提升人类认知能力文学作品往往是作者思想、情感和价值观的综合体现,这些思想、情感和价值观会通过语言文字传递给读者,并激发读者对于生命、世界、人性和社会的认知与思考能力。
2.文学对人类文化的传承和沉淀具有重要作用文学作品既是一种文化载体,同时也是人类文化的一种结晶。
文学作品记录了历史上各种文化风貌、文学传统及人们的思想、道德等方面的观念,可以帮助人们认识自己的历史、文化和思维模式,进而进一步发扬光大自己的文化优势。
3.文学有助于提升人类的情感素质文学作品往往是情感的表达和传递,它可以通过调动人们的情感来激发人们的同情心、善恶感、责任感等,从而提高人类的情感素质,塑造积极向上的情感和人格。
什么是文学?
![什么是文学?](https://img.taocdn.com/s3/m/f57afb64905f804d2b160b4e767f5acfa0c78354.png)
什么是文学?一、文学的概念及定义文学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通过语言表达思想感情的艺术形式。
它不仅仅是文字的堆砌,更是对生活、情感、人性等方面的深刻反思和表达。
文学可以通过各种文学体裁来呈现,如小说、诗歌、戏剧等,每一种文学形式都有其独特的表现手法和价值。
1. 文学是一种情感的表达文学作品常常通过对情感的表达来打动人心,引发读者共鸣。
作家可以通过笔下的文字,将自己的情感与思想传递给读者,启发人们对生活的思考和感悟。
2. 文学是一种审美的体验文学作品往往具有高度的审美价值,包括文字的运用、结构的布局、情节的展开等方面。
读者在阅读文学作品时,除了能够感受到作者的情感表达,还可以享受到文字之美,感受到阅读带来的愉悦和满足。
3. 文学是一种思想的交流文学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世界、人生和自我。
通过文学作品,人们可以感知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思想和价值观,促进思想的碰撞和交流,拓展自己的视野和思维方式。
4. 文学是一种历史的记录文学作为人类文明的产物,记录了历史的发展和人类的文化遗产。
通过阅读古代文学作品,人们可以了解过去的社会风貌、人们的生活状态和思想观念,从而感受到历史的厚重和文化的传承。
5. 文学是一种精神的滋养文学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可以给人们带来精神上的滋养和慰藉。
在忙碌的生活中,阅读文学作品可以让人放松身心,沉浸在文字的世界中,感受到内心深处的惬意和满足。
总结:文学不仅仅是一种文字的堆砌,更是一种思想、情感、审美的表达和交流。
通过阅读文学作品,人们可以感受到文学带来的思想启迪、情感共鸣、审美享受和精神滋养,从而提升自我修养,拓展人生视野,丰富人生体验。
文学的定义
![文学的定义](https://img.taocdn.com/s3/m/1c1b407c49649b6649d7474e.png)
[文学的定义(狭义)]文学就是作家借助于虚构与想象,用语言塑造的艺术形象来表现她对人生的审美感受与理解的一种艺术样式。
[文学接受]文学作品具有潜在的审美意义,但不能自己释放出来,作品的审美意义有待于读者的阅读。
文学接受就就是要使文学文本的潜在的审美意义得以实现。
只有通过文学接受,文学作品的价值才能得以实现。
文学接受就是文学文本的意义得以衍生的惟一环节。
[文学批评]有广义与狭义两种。
广义的文学批评泛指对文本的一切阐释,从新书的评介到系统的理论研究都包含在其中。
狭义的文学批评就是一种在鉴赏的基础上,运用某种理论对文学文本及其相关的文学现象进行分析、研究与评价的阐释活动。
[文学欣赏]就是一种积极接受。
文学欣赏的积极性表现在,要求接受者在接受过程中注重感受、体验,要有与自身经验相关的感受、体认与想象。
读者为满足审美需要,在理解文学作品的基础上,通过想象、联想、情感、思维、再创造等心理活动,以构成审美意象,实现对作品的理解并获得美感愉悦的精神活动。
[召唤结构]当代德国美学家伊瑟尔首先提出的一个接受美学的概念。
文学文本所使用的语言就是表现性或描写性的,于就是形成了非文学文本所没有的不确定性与空白。
正就是这种不确定性与空白,形成了文学文本所特有的结构特征,这就就是“召唤结构”。
不确定性与空白的存在,使文学文本具有了召唤与推动读者参与文学创造、开拓想象空间的可能。
[期待视野]接受美学中的重要概念,姚斯将其称为接受理论的“方法论顶梁柱”,就是指文学接受者事先拥有并作为标准或框架而带入接受活动的全部经验与知识积累,包括接受者从已读过的文学作品中获得的经验、知识,对不同文学形式与技巧的了解以及接受者的生活经历、文化水平、欣赏趣味等,它相当于心理学家皮亚杰发生认识论中的先在的“图式”。
[共鸣]通常包括两种含义:一就是指在阅读文学作品时,指由于读者的思想情感,或经历遭际,与作家表达的作品中人物所具有的相通或相似,从而受到深刻打动,形成的一种强烈的心理感应状态;二就是指不同的读者,包括不同时代、阶级与民族的读者,在阅读同一作品时,可能产生大致相同或相近的情绪激动与审美趣味趋同现象。
文学的名词解释
![文学的名词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72842e8cdb38376baf1ffc4ffe4733687f21fc74.png)
文学的名词解释
文学是指用语言表达思想、情感、体验、意象等内容的艺术形式。
它通过文字的组织和修辞的运用,以及创作技巧的运用,使读者产生情感共鸣,引发思考。
文学作品可以包括小说、诗歌、戏剧、散文等形式,通过对人生、社会和人类思想情感等方面进行深入的表达和探索。
首先,文学是一种以语言为工具的艺术形式。
它通过文字的运用,将作者的思想、情感、体验等内容表达出来。
作者可以通过各种修辞手法和艺术技巧,如比喻、拟人、隐喻等,展示出自己的独特艺术风格和表达方式。
而读者通过阅读文学作品,可以通过文字的美感和艺术的张力,感受到作者的情感,进而与作者进行情感共鸣。
其次,文学作品是通过对人类生活和社会现象进行深入表达和探索的。
文学作品可以反映出人类的思想、情感、道德观念、价值观等方面的内容,展现出人类的内心世界和社会现象的多样性。
通过文学作品,读者可以更好地理解人类的生活和社会,对自己的内心世界和社会现象有更深入的认识和思考。
此外,文学作品是一种艺术形式,它通过艺术手法的运用,营造出一种独特的艺术氛围和美感。
文学作品的语言组织、情节结构、人物形象等方面都需要作者进行精心的构思和创作。
通过对语言的修辞和形象的塑造,作者可以创造出各种各样的艺术形象和艺术效果,使作品更具有艺术生成力和感染力。
总的来说,文学作为一种艺术形式,通过语言的表达和创作的
技巧,传达出作者的思想、情感和体验等内容。
通过阅读文学作品,读者可以感受到作者的艺术表达和情感共鸣,进而对人类生活和社会现象有更深入的认识和思考。
文学常识知识大全
![文学常识知识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3deec7113d1ec5da50e2524de518964bce84d27d.png)
文学常识是指与文学相关的知识和内容,包括文学的基本概念、文学作品、文学流派、文学史等方面。
下面是一些文学常识的核心内容:1. 文学定义:文学是指以语言文字为工具,通过艺术形式表达人类思想、情感和体验的创造性著作。
它反映了人类的生活、价值观和文化特征。
2. 文学作品:文学作品是指以文学形式创作的作品,包括小说、诗歌、散文、戏剧和故事等。
其中,小说是长篇叙事作品,诗歌是运用韵律和节奏表达情感和意象的作品,散文是散文性质较为突出的作品,戏剧是在舞台上演出的话剧形式作品,故事则是以叙述为主的短篇作品。
3. 文学流派:文学流派是指在不同时期和不同地区出现的以特定主题、风格、内容和修辞手法为特点的文学作品的分类。
常见的流派有现实主义、浪漫主义、理想主义、自然主义、唯美主义以及现代主义等。
4. 文学史:文学史是对文学发展历史进行研究和分类的学科。
文学史包含古代文学、中世纪文学、现代文学等时期的文学作品和文艺思潮。
各个时期的文学史会涉及到作品的风格特点、作家的成就和影响力,以及历史和社会背景等方面的内容。
5. 著名文学作家:世界各地有许多著名的文学作家,他们以其独特的创作风格和思想内涵对文学界产生了重要影响。
如莎士比亚、塞万提斯、雨果、托尔斯泰、陀思妥耶夫斯基、乔伊斯、毛姆、卡夫卡、海明威、王小波等。
以上是一些关于文学常识的简要介绍。
文学是人类精神世界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了解和欣赏文学作品,我们可以从中领略人类的智慧、情感和人生哲学。
对于深入了解和探索文学,你可以选择进一步研究各个时期的文学史、重要作家的作品,以及文学批评和文学理论等方面的内容。
当谈到文学常识时,还有一些其他的核心内容可以了解:1. 文学奖项:文学界有许多著名的文学奖项,用于表彰和鼓励优秀的文学作品和作家。
其中最著名的是诺贝尔文学奖,它被认为是文学界最高的荣誉。
其他重要的文学奖项还包括普利策奖、布克奖、雨果奖、美国国家图书奖等。
2. 文学批评:文学批评是对文学作品进行评价、分析和解读的学科。
文学概念的定义
![文学概念的定义](https://img.taocdn.com/s3/m/3570e82e1fb91a37f111f18583d049649b660e24.png)
文学概念的定义文学是以语言文字为媒介,通过艺术手法表达人类思想情感的一种创作形式。
它是一种文化现象,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人们对生活、自然、社会等多方面认识和感受的反映。
文学可以通过语言的表达方式来创作各种文学体裁,如诗歌、小说、散文、戏剧等。
它既是一种艺术,也是一种传统文化,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和深远的历史传承,在人类社会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文学的定义可以从不同角度进行解读。
首先,从创作的角度来看,文学是以语言为媒介进行创作的一种艺术形式。
创作者通过词句的选择、形式的安排、艺术手法的运用等方法,将思想、情感等转化为艺术作品,通过作品向读者传递信息,表达观点,引起共鸣,达到审美的效果。
在这个过程中,语言是文学创作的基本要素,是创作者表达思想情感的工具。
创作者通过语言的艺术处理,使得作品具有独特的美感,呈现出精湛的艺术风格。
其次,从作品的性质来看,文学是一种具有艺术特色的创作形式。
文学作品常常以叙事、描写、抒发、寓言等方式,通过虚构的手段呈现出一个独立的艺术世界,使读者可以沉浸其中,感受其中的情感与思想。
文学作品具有独特的审美特点,如形式美、情感美、语言美等,这种美学追求是文学创作的重要目标之一。
与其他艺术形式相比,文学作品具有较强的文字性和言语性,它通过对语言的艺术运用和意义的深入挖掘,以及对文学形式的创新和探索,实现自己独特的艺术效果。
此外,从社会角度来看,文学是一种具有传统文化功能的创作形式。
文学不仅是一种个人创作,更是一种民族、文化的传承。
通过文学作品的创作与传播,人们可以了解自己的历史、文化、价值观念等,增进对自己民族的认同感。
同时,文学作品还可以唤起人们对于社会问题的关注和思考,激发人们的社会责任感和行动力,对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起到促进作用。
总之,文学是一种用语言文字表达思想情感的创作形式,它既是一种艺术,也是一种文化,具有创作、艺术和传统文化等多重特征。
它通过语言的运用和艺术的表达,通过作品的传播和影响,使人们获得审美的享受和文化的熏陶,对于人类社会的发展和文明的进步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文学的定义是什么简介
![文学的定义是什么简介](https://img.taocdn.com/s3/m/23a6950b66ec102de2bd960590c69ec3d4bbdb68.png)
文学的定义是什么简介文学的定义是什么简介文学的定义为:文学是一种语言艺术,是话语蕴藉中的审美意识形态。
诗歌、散文、小说、剧本、寓言、童话等不同体裁,是文学的重要表现形式。
文学的类型:按载体分为:口头文学、书面文学、网络文学三大类。
按时间分为:古代文学,近代文学,现代文学和当代文学。
他们的范围都是随着读者而不断迁移的。
按地域分为:外国文学,中国文学等。
按读者年龄分为:儿童文学,成人文学等。
按读者群体及内容分为:严肃文学和通俗文学或大众文学、民间文学、少数民族文学、宗教文学等。
按内容分为:史传文学、纪实文学、奇幻文学、报道文学等。
什么样的文学作品才算得上伟大伟大的文学作品应该是那些被广大读者所喜爱,且具有思想性、艺术性和永恒性的作品。
比如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推荐的100部作品应该算是伟大的文学作品。
有一个人早在2000多年就回答了这个问题,他说:“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
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意思是说,质朴多于文采,就难免显得粗野;文采超过了质朴又难免流于虚浮,文采和质朴完美地结合在一起,这才能成为君子。
说这话的人,就是孔子。
这段话之所以成为传世名言,是因为它高度概括了文与质的合理互补关系和君子的人格模式。
文与质是对立统一、相互相成的。
质朴与文采是内容与形式都要好,是同样重要的。
孔子的文质思想在中国文化、艺术乃至于做人等领域中不断得到丰富和发展,并产生积极的影响。
读一部经典文学作品,能让我们汲取知识,扩大视野,感受其中质朴与文采、艺术魅力与深刻的思想内涵完美融合的丰厚神韵,并通过作品去认识和感悟世界,发现和捕捉生活中的真善美。
中国古代文学为什么深受部分西方文学研究者喜爱这个问题的原因大概有三点,第一就是说中国毕竟是有着几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古代的文学更是有着一定的韵味。
经过千年的历史沉淀散发着一股浓香。
而且汉语的诗词对仗押韵的形式也是其他语种没有的。
一般都是作家一类的人来通过发掘汉语中的大雅来找到创作灵感。
文学的定义
![文学的定义](https://img.taocdn.com/s3/m/1fe66639fab069dc5122014e.png)
[文学的定义(狭义)]文学是作家借助于虚构和想象,用语言塑造的艺术形象来表现他对人生的审美感受和理解的一种艺术样式。
[文学接受]文学作品具有潜在的审美意义,但不能自己释放出来,作品的审美意义有待于读者的阅读。
文学接受就是要使文学文本的潜在的审美意义得以实现。
只有通过文学接受,文学作品的价值才能得以实现。
文学接受是文学文本的意义得以衍生的惟一环节。
[文学批评]有广义和狭义两种。
广义的文学批评泛指对文本的一切阐释,从新书的评介到系统的理论研究都包含在其中。
狭义的文学批评是一种在鉴赏的基础上,运用某种理论对文学文本及其相关的文学现象进行分析、研究和评价的阐释活动。
[文学欣赏]是一种积极接受。
文学欣赏的积极性表现在,要求接受者在接受过程中注重感受、体验,要有与自身经验相关的感受、体认和想象。
读者为满足审美需要,在理解文学作品的基础上,通过想象、联想、情感、思维、再创造等心理活动,以构成审美意象,实现对作品的理解并获得美感愉悦的精神活动。
[召唤结构]当代德国美学家伊瑟尔首先提出的一个接受美学的概念。
文学文本所使用的语言是表现性或描写性的,于是形成了非文学文本所没有的不确定性与空白。
正是这种不确定性和空白,形成了文学文本所特有的结构特征,这就是“召唤结构”。
不确定性和空白的存在,使文学文本具有了召唤和推动读者参与文学创造、开拓想象空间的可能。
[期待视野]接受美学中的重要概念,姚斯将其称为接受理论的“方法论顶梁柱”,是指文学接受者事先拥有并作为标准或框架而带入接受活动的全部经验和知识积累,包括接受者从已读过的文学作品中获得的经验、知识,对不同文学形式和技巧的了解以及接受者的生活经历、文化水平、欣赏趣味等,它相当于心理学家皮亚杰发生认识论中的先在的“图式”。
[共鸣]通常包括两种含义:一是指在阅读文学作品时,指由于读者的思想情感,或经历遭际,与作家表达的作品中人物所具有的相通或相似,从而受到深刻打动,形成的一种强烈的心理感应状态;二是指不同的读者,包括不同时代、阶级和民族的读者,在阅读同一作品时,可能产生大致相同或相近的情绪激动和审美趣味趋同现象。
文学的概念和定义
![文学的概念和定义](https://img.taocdn.com/s3/m/cc4048f8b04e852458fb770bf78a6529647d35ef.png)
文学的概念和定义
文学是以语言文字为工具,比较形象化地反映客观现实、表现作家心灵世界的艺术。
文学是以语言文字为工具,比较形象化地反映客观现实、表现作家心灵世界的艺术,包括诗歌、散文、小说、剧本、寓言、童话等体裁,是文学的重要表现形式,以不同的形式即体裁,表现内心情感,再现一定时期和一定地域的社会生活。
作为学科门类理解的文学,包括中国语言文学、外国语言文学及新闻传播学。
文学是属于人文学科的学科分类之一,与哲学、宗教、法律、政治并驾于社会建筑上层。
它起源于人类的思维活动。
最先出现的是口头文学,一般是与音乐联结为可以演唱的抒情诗歌。
最早形成书面文学的有中国的《诗经》、印度的《罗摩衍那》和古希腊的《伊利昂记》等。
中国先秦时期将以文字写成的作品都统称为文学,魏晋以后才逐渐将文学作品单独列出。
欧洲传统文学理论分类法将文学分为诗、散文、戏剧三大类。
现代通常将文学分为诗歌、小说、散文、戏剧四大类别。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学的定义(狭义)]文学是作家借助于虚构和想象,用语言塑造的艺术形象来表现他对人生的审美感受和理解的一种艺术样式。
[文学接受]文学作品具有潜在的审美意义,但不能自己释放出来,作品的审美意义有待于读者的阅读。
文学接受就是要使文学文本的潜在的审美意义得以实现。
只有通过文学接受,文学作品的价值才能得以实现。
文学接受是文学文本的意义得以衍生的惟一环节。
[文学批评]有广义和狭义两种。
广义的文学批评泛指对文本的一切阐释,从新书的评介到系统的理论研究都包含在其中。
狭义的文学批评是一种在鉴赏的基础上,运用某种理论对文学文本及其相关的文学现象进行分析、研究和评价的阐释活动。
[文学欣赏]是一种积极接受。
文学欣赏的积极性表现在,要求接受者在接受过程中注重感受、体验,要有与自身经验相关的感受、体认和想象。
读者为满足审美需要,在理解文学作品的基础上,通过想象、联想、情感、思维、再创造等心理活动,以构成审美意象,实现对作品的理解并获得美感愉悦的精神活动。
[召唤结构]当代德国美学家伊瑟尔首先提出的一个接受美学的概念。
文学文本所使用的语言是表现性或描写性的,于是形成了非文学文本所没有的不确定性与空白。
正是这种不确定性和空白,形成了文学文本所特有的结构特征,这就是“召唤结构”。
不确定性和空白的存在,使文学文本具有了召唤和推动读者参与文学创造、开拓想象空间的可能。
[期待视野]接受美学中的重要概念,姚斯将其称为接受理论的“方法论顶梁柱”,是指文学接受者事先拥有并作为标准或框架而带入接受活动的全部经验和知识积累,包括接受者从已读过的文学作品中获得的经验、知识,对不同文学形式和技巧的了解以及接受者的生活经历、文化水平、欣赏趣味等,它相当于心理学家皮亚杰发生认识论中的先在的“图式”。
[共鸣]通常包括两种含义:一是指在阅读文学作品时,指由于读者的思想情感,或经历遭际,与作家表达的作品中人物所具有的相通或相似,从而受到深刻打动,形成的一种强烈的心理感应状态;二是指不同的读者,包括不同时代、阶级和民族的读者,在阅读同一作品时,可能产生大致相同或相近的情绪激动和审美趣味趋同现象。
[文学形象]凡是能够将审美意识通过语言外化为使他人在接受过程中产生审美想象和联想的感性对象,都可称之为文学形象。
文学形象有不同的类型,大体上分为三种:语象(非描摹性);形象(描摹型);意象(为表现思想感情而创造)文学形象的特点:间接性;心象性;概括性;符号性。
语象是由各种语言用法所创造的、非描摹性的、能引起读者具体感受和丰富联想的“语言形象”。
语象是一种因语言修辞激发了人的想象,存在于感受中的形象。
狭义的文学形象,专指能够引发视觉联想和想象的描摹性形象,其特点在于通过语言的描绘,使人联想到某种物像。
意象在文学理论中,意象指的是为表现思想感情而创造的一种形象,即表意之象。
“象”因“意”生,“象”为“意”的显现提供感性形态。
(教材P.33)文学形象的间接性是指,作为语言的艺术,文学形象不具有直接的现实性,用语言表现的形象只能以概念符号的形式呈现,需要通过接受者的想象和联想才可能间接地被感知。
(1)文学形象的间接性要求创作者和接受者都须在语言文字方面具备一定知识。
(2)文学形象的间接性还意味着接受者必须具备将概念性的语言文字转化为语象的能力。
文学形象的心象性是指文学可以借助语言符号,把那些本身不具形体、难以捕捉的各种心理活动,如情绪、情感、思绪、感受等等,转化为可以感知的艺术形象。
概括性文学形象是具体的、个别的、感性的,但是又必须包含大于这种个别性和具体性的内涵,使其具有大于其本身的蕴意,即具有言外之意或象外之象。
形象不仅是文学的表现形态,而且也是文学传情达意的“语言符号”,具有所指性和隐喻性。
[文学的主体性]文学并不是客观对象如实投影于人的大脑的产物,而是在主体的积极参与下,通过虚构方式才得以形成的,一种包含了主体成分在内并受主体的情感、一直所支配的意识现象。
文学艺术中主体的生活经验和人生理想引导着虚构的具体进行,从而形成虚构和想象的个人特征,由此所形成的文学的一个重要的属性,我们称之为文学的主体性。
[创作动机] 动机指满足人的需要的活动动力,即导致行为发生的主观意图。
文学创作的动机是指促使创作欲望和创作行为发生的心理原动力。
[文学的审美性]是指艺术作品通过艺术想象,塑造艺术形象以表现人性情感。
文学审美性表现:语言形式的美;以文为戏的自娱[文学风格] 文学风格是作家的创作个性在艺术作品中的艺术呈现,是通过一系列作品显示出来的独特而稳定的艺术风貌和艺术格调。
“是艺术所能企及的最高境界,艺术可以向人类最崇高的努力相抗衡的境界”。
风格的基本涵义是表现在文学活动中的独创性。
[艺术构思]指创作主体以想象的方式,对创作素材进行选择、提炼、加工、改造,使之凝聚成一个体现了创作意图的艺术整体的思维过程。
构思的具体目标是孕育形象、酝酿意蕴和安排结构。
[创作个性]体现于创作实践和创作结果中的个性特征,其显示了一个作家在感受生活、理解生活和表现生活上的与众不同的个性特点。
创作个性直接影响和规定着文学创作的个人化程度,是一个作家的文学创作有无创造性的重要标志之一。
[对象化]“对象化”原本是一个哲学术语,最初由黑格尔提出,他用这个术语来说明物质世界是“绝对精神”外化的结果。
马克思摒弃了黑格尔“对象化”的唯心主义含义,揭示了社会实践才是主客体关系变化的基础。
文学创作的对象化是指主体以体验的方式把握生活材料,将外在于自己的生活材料,成为表现作家人生感受对象的过程。
对象化的过程即主体与生活材料发生深刻遇合的过程。
[母题]美国民俗学家汤普森说:“一个母题是一个故事中最小的、能够持续在传统中的成分”是“能在民间传说中辨认出来的民间故事的最小单元”如西方文学中常见的错认身份、老少婚配、儿子寻父、子女对父亲的忘恩负义等,以及中国文学中常见的幻化、离魂、闺怨、复仇等。
[原型] ①荣格心理学术语,是集体无意识中的一种先天倾向,是心理经验的一种先在决定因素。
②文学理论意义上的原型,是指在不同时代的文学作品中反复出现,并能激发读者情感反应的构思、形象、意象或情节类型,比如英雄、大地母亲、魔鬼、月亮、香草、石头等。
原型具有整合现实经验和调动接受心理的功能。
[艺术触发]在创作动机的驱使下,现实生活的某种因素激发了作家的创作欲望,使之进入创作实践的过程。
从时间上讲,艺术触发可以分为当下的和长期的。
[灵感]创作过程中由于思想高度集中、情绪特别高涨而导致感悟和认识发生飞跃的心理现象。
其表现形态是对某一对象或某一问题的突如其来的顿悟,它有着偶发性、短暂性、亢奋性、创造性以及动静相济性等特征。
[互文性]互文性又译为“文本间性”,是指任何文本的形成都与该文本之外的符号系统相关联,都是对其他文本的吸收和转换。
互文性的提出扩展了文学研究的视野,深化了人们对文本意义的理解。
[摹仿]最初指祭祀活动中巫师表演的歌舞,后来转化为哲学术语,表示对外在世界的再造或复制,“摹仿说”就是在这个意义上强调生活是文艺创作的基础。
亚里士多德所说的模仿并不是指对现实生活的直接描摹,相反,他认为文艺所描述的应该是可能发生的而不是已经发生的事情。
[再创造]文学鉴赏的再创造是指,读者在作家审美创造的基础上,以自己切身的人身经验来感受、体验和理解文学作品所表现的生活、情感以及艺术形象。
于是,读者的接受就有了个人的特点,作家所描绘的艺术形象也因此不再是外在于读者的对象,因为鉴赏融入了读者自己的生活体验,本来是作为欣赏的对象,现在却与读者的生命活动息息相关。
[阐释]所谓阐释,是指对文学的阐述和解释。
批评的阐释是一种渗透着抽象思维的科学理性活动。
它要在仔细阅读、玩味、领会之后进行有说服力的分析、说明、归纳、推导、演绎。
这就使批评从感觉的范围转到思想的范围。
[“惯例”]指人们在使用文学概念时,有时候不自觉地或无意地遵循或建立某种未经言明而又约定俗成的规范。
“文学惯例”实质上包含着这样一些规范:第一, 文学总是要呈现形象的世界,这种形象具有想象、虚构和情感等特性。
第二, 文学传达完整的意义,本身构成一个有机整体。
第三,文学蕴含着独特而又无限的意味,所谓言有尽而意无穷。
[文学鉴赏的性质]①文学鉴赏是一种再创造活动。
文学鉴赏的再创造主要包括两个方面:a、对形象的补充和丰富。
b、对作品意义的发现与增添。
②文学鉴赏是一种审美享受活动。
从根本上讲,鉴赏不属于认识活动,而是一种审美活动。
在文学鉴赏中,最活跃的心理因素是情感。
可以说,情感性是文学鉴赏的最主要特征。
[文学批评、文学欣赏联系区别]文学批评是以文学鉴赏为基础,以一定的文学理论和相关的人文科学理论为指导,对文学文本以及各种具体的文学现象进行分析、研究和评价的一种认识性的接受活动。
①文学欣赏与文学批评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文学欣赏是对作品的审美感受,而文学批评则是对作品进行逻辑思维的科学判断。
批评的本质不表现在个人喜好上,不满足感觉和直觉,它要对作品做出理性的判断。
②文学批评的二重性:文学批评是人类的文学活动与科学活动相互交叉、碰撞的产物,介于文学活动和科学活动之间,因而其性质也具有双重性:既有科学性,又有文学性。
文学批评的科学性主要表现在:对文学作品的认识以理性认识为主,其思维形式主要是抽象的逻辑思维。
作为文学活动的一个组成部分,批评的职能不同于文学创作,也不同于文学鉴赏;创造和鉴赏都是对对象的一种审美把握。
文学批评的文学性主要表现在:文学批评必须以文学鉴赏为基础,为前提。
不经过审美,没有对形象的审美感受,批评就不能进入文学世界,任何评价与判断,都无从说起。
[创作个性与文学风格]作为一种精神生产,文学创作的基本特征在于其独创性。
文学风格是创作个性相对稳定的表现,显示了一个作家在题材选择、形象创造和主题提炼上的个性特点.当一个作家的创作个性取得了鲜明而稳固的表现形态时,就形成了人们所说的风格[言意矛盾]三种表现①“意”的丰富多样和“言”的符号传达之间存在着差异、距离或不对等的矛盾。
即“意”丰“言”寡、“常恨言语浅,不如人意深”②某些生成于个性体验的审美感受、对人生意蕴的领悟,本身具有不可言说或言说不尽的特点,也就是庄子所说的,“意之所随者,不可以言传也”。
③先于个人存在的语言可能会影响人的感觉与思维,从而限制了个体感受和思想的形成。
用禅宗的语言来说就是,“才涉唇舌,便落意思,尽是死门,终非活路”。
原因在于“在思维中最常使用的元素是词”,“思维和语言之间有密切的关系”。
|言意矛盾的三种形态,说明文学语言活动必须克服两种困难:①克服文学传达过程中的言意矛盾。
讲究语言修辞,对日常语言进行艺术加工,强化文学语言的表现性和形象性,都是文学摆脱这一困境经常采用的言说策略②言意矛盾发生在感受和思想生成的过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