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热发电塔式定日镜的规格对比

合集下载

三种光热定日镜粘接固定方案的对比探讨

三种光热定日镜粘接固定方案的对比探讨

三种光热定日镜粘接固定方案的对比探讨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全球对环境保护愈加重视,新能源的利用也越来越受到市场的青睐,光热电站技术以其兼具聚光集热、储热换热的优势以及在电力市场中的占比正在逐渐增加,中东北非以及我国西部等地区光热电站的建设正在紧张进行,光热电站将成为电站建设的新形势;随着光热电站的不断建设,施工技术也在不断优化改进,采用兼顾质量、进度、降低施工成本的施工方案对施工企业提高市场竞争力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定日镜作为光热电站聚光系统的重要设备,其现场粘接施工量大,为更好的解决粘接施工进度、质量、成本等关系,本文从定日镜粘接的三种不同方案探讨定日镜的粘接固定工艺技术,为后续施工方案优化提供参考;关键词:光热、定日镜、粘接1. 前言目前市场上主流的光热电站是槽式和塔式光热电站,这两种形式对于定日镜的粘接量较大,定日镜能够保证质量快速施工完成,对于工程建设和按期发电至关重要。

通过鲁能海西州、浙江中控德令哈、及首航节能敦煌项目三个塔式光热电站不同的定日镜粘接固定方式进行探讨,为后续光热电站的定日镜粘接固定施工方案优化,降低施工成本,保证工期提供参考。

三种粘接工艺,在连接固定方式,硅胶选用、粘接固定工艺及自动化程度上存在较大差别,进而在设备质量、施工工期、施工成本上也存在差别;下面将通过项目实例数据逐个进行介绍;2.带螺杆的不锈钢元圆盘粘接镜面后与钢结构支架固定卡连接2.1 连接结构及粘接固定流程以鲁能海西州为例,该项目定日镜面积为138平,分32个模块,每个模块含两块2.16平的镜片,每个镜片上35个粘接点,即每个定日镜1120个粘接点,项目共计4400面定日镜,粘接点总计为49.28万个;全项目玻璃28.16万片;镜面面积总计为60.72万平。

该种粘接连接工艺是采用的不锈钢圆盘为不锈钢材质,在直径70mm的圆盘上, 以5mm孔距开3mm直径的孔144个,通过硅胶与镜片粘接形成粘结力,硅胶从孔内溢出加以增强;施工车间设6个粘接台、24个工位进行人工粘接;因手工粘接需要对每块玻璃上粘接的35个圆盘先在支架上进行金属卡固定,统一调整平整度后清洁圆盘面,再进行粘胶同时清洁玻璃粘结面,将打胶完毕的圆盘支架翻转180度粘结在玻璃背面整体移运至温度为20~30℃,湿度50%以上的养护车间进行养护,24h后的硅胶粘接强度达到1.3MPa后方可移出养护车间进行定日镜各模块的组装。

塔式太阳能光热发电站定日镜技术要求

塔式太阳能光热发电站定日镜技术要求

塔式太阳能光热发电站定日镜技术要求塔式太阳能光热发电站定日镜技术简介塔式太阳能光热发电站定日镜技术是一种利用高度集中的太阳能热量来产生电能的创新技术。

通过大面积的定日镜将太阳光线聚焦在一个集热器上,使其达到高温,然后利用工质转换热能为电能。

这种技术可广泛应用于发电领域,为可持续能源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相关要求1.定日镜的精确控制–定日镜的精确控制是该技术的核心。

必须确保定日镜完全准确地对准太阳光,以实现光线的最大聚焦效果。

–需要配备高精度的定位系统和灵敏的反馈机制,以实时调整定日镜的方向,保持其对太阳的精确追踪。

2.安全措施与保护–由于定日镜对太阳光线的高度集中,必须采取安全措施来保护设备和人员免受潜在的危险。

–应建立完善的安全监测和警报系统,以及紧急停机机制,以应对突发情况和降低事故风险。

3.高温集热器的设计与材料选择–高温集热器承受着能量高度聚焦的太阳光束,因此需要具备良好的耐高温性能和高热传导能力。

–材料的选择对集热器的效率和寿命有着重要影响。

需要考虑耐高温、耐腐蚀和低热传导系数的特性。

4.工质的选择与循环系统–工质是转换热能为电能的关键媒介,需要选择具有高比热容和高沸点温度的物质。

–循环系统应具备耐高温和高密闭性,以确保工质在高温条件下的效率和稳定性。

示例解释说明•定日镜的精确控制:在一座太阳能光热发电站中,使用了先进的激光光束引导技术,通过精确锁定定日镜的方向和角度,以确保光线始终准确聚焦在集热器的中心。

•安全措施与保护:该发电站配备了高精度红外监测系统,可以及时检测到定日镜偏离太阳的情况,并触发自动停机机制。

此外,专业的安全人员负责监控设备运行情况,确保操作人员的安全。

•高温集热器的设计与材料选择:为了提高集热器的效率,采用了特殊涂层的反射镜材料,能够更好地吸收和聚焦太阳能热量。

同时,使用了陶瓷等耐高温材料来构建集热器,以确保其长期稳定运行。

•工质的选择与循环系统:聚光后的太阳能热量将导致工质温度升高,因此选择了高沸点的盐类作为工质,在高温下保持液态状态。

2023塔式及槽式光热发电技术分析及设计参考资料

2023塔式及槽式光热发电技术分析及设计参考资料
6. 塔式太阳能光热电站镜场设计
研究如何做到布局紧凑、合理,管线连接短捷、整齐。
8
7. 编写光热发电技术方案主要内容
7. 光热发电储热系统设计 光热储热系统的系统组成、储热形式、关键技术、性能参数和技术指标进行设计研究,一方面对熔融盐储 热系统进行分析,主要包括熔融盐泵、熔融盐蒸汽发生器、熔融盐系统伴热等,另一方面对熔融盐储热系 统的相关计算进行研究,确定设计方案。 8. 光热工艺系统集成设计
《太阳能熔盐(硝基型)国家标准》(GB∕T 36376-2018 )
《太阳能光热发电站调度命名规则》(GB/T 40866-2021)
《太阳能热发电厂储热系统设计规范》(DL∕T 5622-2021)
《光热发电站性能评估技术规范》(GB/T 40614-2021)
《太阳能热发电站储热系统性能评价导则》(GB/T 41308-2022)
《太阳能热发电厂蒸汽发生系统设计规范》(DL/T 5605—2021)
12
9. 世界部分大型光热电站汇总
项目名称 Noor Energy I
Ivanpah Solana Ashalim Cerro Dominador 乌拉特中旗 敦煌 Xina Solar One
项目地 阿联酋
美国 美国 以色列 智利 中国 中国 南非
➢ 为了降低安装难度,提高装配效率,大尺寸集热器必然 朝向部件标准化、轻量化、坚固化来发展。
6
6. 熔盐储热
光热发电在发电稳定性优于光伏发电,靠的就是拥有储热系 统。储热系统用的储热介质多为熔盐,常见的光热熔盐品种 有 二 元 盐 ( 40%KNO3+60%NaNO3 ) 、 三 元 盐 (53%KNO3+7%NaNO3+40%NaNO2)和低熔点熔盐产 品等。对于光热发电而言,二元熔盐的应用较为广泛及成熟。 技术优势

塔式光热发电技术介绍

塔式光热发电技术介绍

塔式光热发电技术介绍太阳能热发电是利用聚光太阳能集热器把太阳能辐射能聚集起来,加热工质推动原动机发电的一项太阳能利用技术。

按太阳能采集方式不同,主要分为塔式、槽式、碟式、线性菲涅尔式四种。

其中,塔式太阳能光热发电以其在规模化、光电转化效率以及投资成本等多方面具有槽式、蝶式以及线性菲涅耳式等难以媲美的综合优势,而具有更好的发展前景,目前各国都越来越关注塔式光热发电技术的发展和研究。

一、塔式光热发电技术介绍1.基本原理塔式系统主要由多台定日镜组成定日镜场,将太阳能反射集中到镜场中间高塔顶部的高温接收器上,转换成热能后,传给工质升温,经过蓄热器,再输入热力发动机,驱动发电机发电。

塔式光热发电系统由聚光子系统,集热子系统,发电子系统,蓄热子系统,辅助能源子系统五个子系统组成。

其中,聚光子系统与集热子系统为其组成核心技术。

2.塔式光热发电的优势由于槽式聚光器的几何聚光比低及集热温度不高,使得抛物槽式太阳能光热发电系统中动力子系统的热转功效率偏低,通常在35%左右。

因此,单纯的抛物槽式太阳能光热发电系统在进一步提高热效率、降低发电成本方面的难度较大;线性菲涅尔式太阳能热发电系统效率不高;碟式太阳能热发电系统单机规模受到限制,造价昂贵。

与另外三种光热发电方式相比,塔式塔式太阳能热发电系统可通过熔盐储热,且具有聚光比和工作温度高、热传递路程短、热损耗少、系统综合效率高等特点,可实现高精度、大容量、连续发电,是最为理想的发电方式。

二、太阳能光热发电发展现状日前,全世界已建成十余个塔式太阳能光热发电试验示范电站。

代表性的塔式光热电站有美国的Ivanpah电站,西班牙的PS10、PS20以及Gema Solar电站、2016年2月刚投入运营的南非Khi Solar One塔式电站、新月沙丘电站。

我国光热发电技术研究起步相对较晚,目前没有投入运营的商业电站,截止至目前为止,仅有几个示范项目。

我国具有代表性的示范项目为德令哈50MW项目的一期10MW项目。

太阳能光热发电

太阳能光热发电
32
龙腾太阳能内蒙古乌拉特中旗600米1.6MWth槽式回路
该项目为常州龙腾太阳能热电设备有限 公司建设的槽式示范回路;2013年6月, 该示范回路实现了商业电站典型工况下的 稳定运行。
33
光热发电项目造价:
地理位置、气候条件、融资模式、技术选择,系统设计 等不同,都会影响太阳能热发电站的初始投资成本。
28
根据国家可再生能源信息中心的数字: 截至2014年底,我国已经建成6座光热电站,总 装机容量13.88MW。除了中控德令哈一期10MW 项目为商业示范项目外,其余并网项目均为科学 试验项目,装机容量都在1MW以下。 几个国内建成光热发电案例:
29
中科院电工所1MW塔式光热示范电站
发电装机容量1.5MW;定日镜场采光面积10,000平米;
太阳能发电技术
1
光热发电技术
一、 太阳能光热发电
太阳能光热发电是指利用大规模阵列抛物或 碟形镜面收集太阳热能,通过换热装置提供蒸 汽,结合传统汽轮发电机的工艺,从而达到发 电的目的。
采用太阳能光热发电技术,避免了昂贵的硅 晶光电转换工艺,可以大大降低太阳能发电的 成本。而且,这种形式的太阳能利用还有一个 其他形式的太阳能转换所无法比拟的优势,即 太阳能所烧热的水可以储存在巨大的容器中, 在太阳落山后几个小时仍然能够带动汽轮发电。
太阳能发电政策规划中的地位开始显著提升。伴 随光热发电在中国能源结构中的战略地位的提升, 光热发电行业有望获得更多政策倾斜,随之而来 的是光热发电产业化进程加快。
主要参考资料“智汇光伏”王淑娟2016.07
39
2
系统组成:
(1)集热部分 定日镜(聚光系统)的作用是提高功率密度。 集热器的作用是将聚焦后的太阳能辐射吸收,并转换为热能 提供给工质。 (2)热能传输部分 把集热器收集起来的热能传输给蓄热部分。 (3)蓄热与热交换部分 蓄热装置保证发电系统的热源稳定。热能通过热交换装置, 转化为高温高压蒸汽。 (4)汽轮发电部分

关于光热电站定日镜单镜校准研究和分析

关于光热电站定日镜单镜校准研究和分析

关于光热电站定日镜单镜校准研究和分析
光热电站是一种利用太阳光将其转化为热能,进而产生电能的装置。

其中的关键技术之一就是定日镜,它能够将太阳光集中在一个焦点上,提高光热转换效率。

定日镜的精确校准对光热电站的运行效率和发电能力至关重要。

定日镜的校准是指调整定日镜的角度和位置,使其能够精确地聚焦太阳光。

在研究和分析定日镜校准的过程中,涉及到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需要研究和分析定日镜的结构和材料。

定日镜通常由反射镜和支撑架组成。

研究反射镜的反射特性以及材料的耐高温性能,能够帮助提升定日镜的聚焦效果。

需要进行太阳追踪的研究和分析。

太阳追踪是指随着太阳的运动调整定日镜的角度和位置,使其始终能够朝向太阳。

通过研究太阳的轨迹和定日镜的追踪机制,可以提高定日镜的跟踪精度。

需要进行定日镜校准的方法研究和分析。

校准定日镜的方法可以分为机械校准和光学校准两种。

机械校准主要是通过调整定日镜的角度和位置来实现,而光学校准则是通过分析聚焦光束的特性来调整定日镜。

研究和比较不同的校准方法,能够选择出最适合和最有效的方法。

需要进行校准效果的分析和评价。

通过实验和测试,比较不同校准方法的聚焦效果和光热转换效率。

评估定日镜校准的准确性和稳定性,为进一步优化光热电站的运行提供依据。

光热电站定日镜单镜校准研究和分析涉及到定日镜的结构和材料、太阳追踪、校准方法以及校准效果的研究。

这些研究和分析有助于提升定日镜的聚焦性能和光热转换效率,进而提高光热电站的发电能力。

蝶式、槽式 、塔式太阳能发电区分详解

蝶式、槽式 、塔式太阳能发电区分详解

太阳能热发电种类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幻灯片3碟式太阳能热发电系统碟式太阳能热发电系统是利用旋转抛物面的碟式反射镜将太阳聚焦到一个焦点。

碟式系统的太阳能接收器也不固定,随着碟形反射镜跟踪太阳的运动而运动,克服了塔式系统较大余弦效应的损失问题,光热转换效率大大提高碟式接收器将太阳聚焦于旋转抛物面的焦点上,而槽式接收器则将太阳聚焦于圆柱抛物面的焦线上,因此碟式接收器可以产生高温。

幻灯片4幻灯片5幻灯片6系统特性高聚光比:500-2000聚光表面温度:1000-1300℃效率高:28-30%面积不可能太大,因此功率1~50kW。

太阳能利用效率高:国外文献报道:该系统可将的辐射能转化成的电能,最高效率%发电规模灵活,安装简便,不需用水沙漠等缺水区域可用。

幻灯片7系统组成碟式抛物面太阳能聚光器碟式太阳能集热器斯特林发动机发动机及电输出系统幻灯片8碟式抛物面太阳能聚光器小聚光镜组合式结构简单,造价低间隙,面积利用率低镜面张膜式结构简单,造价低聚光镜拼接式面积利用率高,精度高幻灯片9碟式太阳能集热器间接式集热器相变换热,碱金属(钠、钾,钠钾合金等)热量传递快、容量大,温度恒定相变式、热管式、混合式直接式集热器温度分布极不均匀发电不稳定,不均匀幻灯片10斯特林发动机(引擎)Stirling Engine苏格兰牧师、物理学家、热力学家——Robert Stirling1816年,申请专利。

热机、外燃机理论效率——最大效率,卡诺循环效率幻灯片11幻灯片12幻灯片13斯特林机α- 型斯特林机:两个独立动力活塞,热活塞密封,精密加工β- 型斯特林机:隔离活塞,直线型气缸,斯特林申请专利机型,工艺易实现,最适用机型γ- 型斯特林机:与β类似,但动力活塞和隔离块分开,也是最适用机型幻灯片14幻灯片15幻灯片16幻灯片17碟式热发电系统的优点光热转换效率高达85%左右,在三类系统中位居首位;使用灵活,既可以作分布式系统单独供电,也可以并网发电。

关于光热电站定日镜单镜校准研究和分析

关于光热电站定日镜单镜校准研究和分析

53科技资讯 SCIENCE & TECHNOLOGY INFORMATIONDOI:10.16661/ki.1672-3791.2019.33.053关于光热电站定日镜单镜校准研究和分析代增丽 刘伟 徐文武 马传成(山东电力建设第三工程有限公司 山东青岛 266100)摘 要:在环保要求越来越重要的今天,太阳能光热电站在清洁能源利用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太阳能的合理与充分利用有利于提高光热电站效率。

太阳能光热发电技术是指利用聚光器收集太阳能,通过接收器转换成热能,加热工质,驱动热动力装置进行发电的技术;定日镜是塔式太阳能光热电站太阳光热能重要组成部分。

该文重点介绍定日镜部件组成、坐标系确定以及校准工作,用于后续项目定日镜调试借鉴参考。

关键词:太阳能光热 定日镜 控制 校准 中图分类号:TK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91(2019)11(c)-0053-021 定日镜组成定日镜是一种由镜面(反射镜)、镜架(支撑结构)、传动机构、跟踪及控制系统等组成的聚光装置,用于跟踪接收并聚集反射太阳光线集中于光塔顶部的吸热器上,是塔式太阳能光热发电的主要装置之一。

定日镜对太阳跟踪,由液压驱动器来完成,基于方位角和高度角的液压缸组成,各液压缸通过电磁方向控制阀动作来完成定日镜的水平向方位转动和俯仰动作。

校准靶板布置在吸热器下方,呈圆柱形布置,平均分布在光塔周围,每9个两种尺寸的圆点按照“田”字型布置组成一个校验靶板,大的圆点直径1.7m,小的圆点直径0.85m,中心的圆点被确定为参照测量点。

2 定日镜坐标系确定为了便于计算分析定日镜的方位角,引用笛卡尔坐标系,分别建立绝对坐标系和就地坐标系。

定日镜高度角的确定相对简单,因为在绝对坐标和就地坐标中的高度角是一致的。

在绝对坐标系中,定日镜的方位角以地理北极正北方为零度。

该坐标参数用于追日程序的运算,得出实时定日镜方位角和高度角,再根据光塔的坐标,可计算出定日镜在就地坐标系中的方位角和高度角。

塔式太阳能热发电系统

塔式太阳能热发电系统

塔式太阳能热发电系统太阳能热发电系统主要由集热系统、热传输与交换系统、发电系统组成。

集热系统塔式太阳能热发电系统采用多个平面反射镜来会聚太阳光,这些平面反射镜称为定日镜。

下图是一个塔式太阳能集热器的示意图,为清楚显示图中仅绘制了少量的定日镜,许多定日镜同时把太阳光反射到接收器上,接收器安装在高塔上。

塔式太阳能集热器示意图定日镜分布在塔的周围,在北方纬度较高地区,太阳高度低,在塔南部的定日镜利用率低,定日镜分布在塔北部较合适;在低纬度地区可在塔四周分布定日镜。

许多定日镜组成庞大的定日镜场,其聚光面积非常大,也可以把它看成一个庞大的成像聚光太阳能集热器,所以塔式太阳能集热装置聚光比很高,接收器工作温度往往达千度以上。

下面有两张来自网上的照片,供大家参考塔式太阳能热发电场照片塔式太阳能热发电场照片定日镜定日镜主要由平面反射镜与跟踪机构组成。

反射镜可由玻璃制造,背面镀银并涂保护层,也可用反光铝板制造,反射镜安装在反光镜托架上。

下面是来自网上的定日镜照片定日镜照片大型定日镜面积达百平方米以上,由多块平面镜拼成,对于超大定日镜上的多块镜面可略摆成抛物面状,便于集中太阳光。

定日镜的面积相比定日场是很小的,而且距接收器又远,要把阳光准确反射到接收器必须准确的跟踪定位,定日镜一般采用双轴跟踪结构,控制方法用传感器跟踪与视日跟踪法并用。

每个定日镜都有独立的跟踪系统,勿需集中控制。

接收器塔式接收器是把太阳光能转换成热能的装置,根据采用的导热介质不同而不同,目前主要有外部受光型与空腔型。

外部受光型接收器太阳光照射到接收器的吸热部件上再传给导热介质,一些技术类似于太阳能集热器,但塔式接收器的工作温度很高,体积大,受光面积至少比一个平面定日镜面积要大许多。

下面是排管式接收器示意图,若干直管排成圆筒状,每根管上端接上联管、下端接下联管,所有直管通过联管并联,排管表面涂覆吸热材料。

上联管与下联管外有保温层与外壳(图中未表示)。

塔式太阳能光热发电站定日镜技术要求

塔式太阳能光热发电站定日镜技术要求

塔式太阳能光热发电站定日镜技术要求
塔式太阳能光热发电站是一种利用大面积太阳能镜子将太阳能辐射集中到一个高温点上的技术。

定日镜是其中的关键部件,其技术要求如下:
1. 高光反射率:定日镜需要具有高光反射率,能够将太阳光的辐射高效地反射到集热器上。

这要求定日镜的表面具有良好的反射性能,能够尽量减少光的损失。

2. 刚度强度:定日镜需要具备足够的刚度强度,能够承受太阳能辐射集中和高温环境对其产生的热应力和机械应力。

这要求定日镜的材料及结构设计要具备足够的强度和稳定性。

3. 抗腐蚀性:定日镜需要具备良好的抗腐蚀性,能够在高温和高湿度环境下长期稳定运行。

这要求定日镜的材料能够抵抗化学腐蚀和氧化腐蚀,保持其光学性能和力学性能。

4. 操作稳定性:定日镜需要具备良好的操作稳定性,能够在太阳能辐射和温度的变化下保持其光学特性不变。

这要求定日镜能够快速而准确地校正和调整光线的反射位置,以确保太阳能的集中和利用效率。

5. 安全性:定日镜需要具备良好的安全性,能够在外界环境的干扰和意外情况下保持其稳定性和完整性。

这要求定日镜具备一定的防尘和防震性能,能够抵御恶劣天气和自然灾害的影响。

塔式光热发电定日镜工作原理

塔式光热发电定日镜工作原理

塔式光热发电定日镜工作原理一、塔式光热发电简介塔式光热发电是一种利用太阳能将光能转化为热能,并通过热能驱动涡轮发电的技术。

其中,定日镜是塔式光热发电的核心组件之一。

二、定日镜的作用定日镜是一种具有高反射率的镜子,其作用是将太阳光聚焦到塔顶上的接收器(Receiver)上。

定日镜通常呈扇形排列,可以调整角度和方向,以确保太阳光始终准确地聚焦在接收器上。

三、定日镜的工作原理1. 光线聚焦当太阳光照射到定日镜上时,定日镜会将光线反射并聚焦在接收器上。

由于定日镜具有高反射率,使得光线能够被高度集中,从而达到高温效果。

2. 接收器工作接收器是定日镜顶部的一个装置,用于接收并转化聚焦的太阳光为热能。

接收器通常是一个管道或容器,内部填充着一种特殊的工作流体,如油或盐。

当光线聚焦在接收器上时,工作流体会受热并达到高温。

3. 热能转化在接收器中,高温的工作流体会释放出大量的热能。

这些热能可以用来加热蒸汽,产生高压蒸汽。

然后,高压蒸汽会驱动涡轮机转动,通过与发电机相连,将热能转化为电能。

四、塔式光热发电定日镜的优势1. 高效利用太阳能资源:定日镜可以将太阳光高度聚焦,从而使得热能转化效率更高,充分利用太阳能资源。

2. 温度控制能力强:定日镜可以准确地控制太阳光的聚焦位置和温度,确保接收器能够在适宜的温度范围内工作。

3. 环保可持续:塔式光热发电不产生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对环境友好,具有可持续发展的潜力。

4. 适应性强:定日镜可以根据太阳的位置和角度进行调整,以确保始终能够准确聚焦太阳光,适应不同地区的太阳能资源。

五、结语塔式光热发电定日镜是塔式光热发电的核心组件之一,它通过将太阳光高度聚焦在接收器上,将光能转化为热能,并最终转化为电能。

定日镜具有高效利用太阳能资源、温度控制能力强、环保可持续和适应性强等优势。

相信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塔式光热发电将在未来的能源领域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塔式槽式定日镜光热发电各个环节的效率列表

塔式槽式定日镜光热发电各个环节的效率列表

塔式槽式定日镜光热发电是一种利用太阳能进行发电的技术,它采用了塔式式光热发电,利用镜面集光和集热,带来了技术和经济的双重优势。

在塔式槽式定日镜光热发电系统中,不同的环节对发电效率有着不同的影响。

下面将针对塔式槽式定日镜光热发电的各个环节进行效率列表的说明:1. 镜面集光效率镜面集光是塔式槽式定日镜光热发电系统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直接影响了光热发电系统的能量转化效率。

镜面集光的效率主要由镜面的质量和设计、跟踪系统的准确性等因素所决定。

目前,国内外在镜面集光效率方面均有较为成熟的技术和经验,一般可以达到80以上的效率。

2. 集热器效率在塔式槽式定日镜光热发电系统中,集热器是将镜面集光后的太阳能转化为热能的关键设备。

集热器的效率直接关系到了光热转化效率。

在集热器的设计与制造方面,目前国内外已有一些成熟技术和经验,一般可以达到75以上的效率。

3. 储热系统效率光热发电系统中的储热系统主要是为了在光照不足或者夜间继续供应蒸汽,以保证发电的连续性。

储热系统的效率主要由储热介质的热容量和导热性能决定,一般可以达到70以上的效率。

4. 蒸汽发电机效率蒸汽发电机是塔式槽式定日镜光热发电系统中的核心设备,它将集热器产生的高温蒸汽转化为电能。

蒸汽发电机的效率主要由设备的设计、制造和运行技术等因素所影响,目前一般可以达到80以上的效率。

总体来看,塔式槽式定日镜光热发电系统的各个环节在技术和经济上都有较为成熟的方案和经验,可以做到较高的能量转化效率。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创新,相信塔式槽式定日镜光热发电系统的效率还会有进一步的提升。

希望通过不断的研究和发展,光热发电技术能够为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塔式槽式定日镜光热发电系统是一种高效利用太阳能资源的技术,它的发电效率受到各个环节的影响。

在不断的研究和实践指导下,塔式槽式定日镜光热发电系统的各个环节效率也在不断提升,为可再生能源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5. 寻迹系统效率在塔式槽式定日镜光热发电系统中,寻迹系统是用来使反射镜面始终朝向太阳的重要组成部分。

太阳能光热发电技术的最新进展

太阳能光热发电技术的最新进展

太阳能光热发电技术的最新进展在当今全球追求清洁能源的大背景下,太阳能光热发电技术作为一种极具潜力的可再生能源利用方式,正经历着日新月异的发展。

太阳能光热发电是指将太阳能转化为热能,再通过热功转换过程发电的技术。

与传统的光伏发电相比,光热发电具有储能能力强、输出稳定、可与传统能源系统兼容等优势。

近年来,太阳能光热发电技术在多个方面取得了显著的进展。

首先是聚光技术的不断改进。

传统的槽式聚光和塔式聚光技术在效率和成本方面都有了新的突破。

槽式聚光系统通过抛物面槽式反射镜将太阳光聚焦到集热管上,加热传热介质。

如今,新型的槽式反射镜材料和制造工艺使得反射效率更高,同时集热管的耐高温和传热性能也得到了提升。

塔式聚光系统则是通过大量定日镜将太阳光反射到塔顶的接收器上,产生高温热能。

新一代的定日镜控制技术更加精准,能够更有效地跟踪太阳位置,提高聚光效率。

此外,还有碟式聚光技术也在不断发展,其小巧灵活的特点使其在分布式能源应用中具有一定潜力。

储能技术是太阳能光热发电的关键环节之一。

目前,熔盐储能技术已经逐渐成熟并得到广泛应用。

熔盐具有高比热容、低成本、稳定性好等优点,能够有效地储存太阳能产生的热能。

通过优化熔盐的配方和储能系统的设计,储能时间和效率都有了显著提高。

同时,一些新型的储能材料和技术也在研究中,如固体储能材料和相变储能技术,有望在未来进一步提升光热发电的储能性能。

在传热介质方面,除了传统的导热油和熔盐,新型的传热介质也不断涌现。

例如,一些高温气体传热介质具有更高的传热效率和更低的成本,为光热发电系统的性能提升提供了新的可能。

此外,研究人员还在探索使用纳米流体等先进材料作为传热介质,以提高传热性能和系统效率。

太阳能光热发电系统的集成与优化也是当前研究的重点之一。

通过将聚光、传热、储能等环节进行合理的集成和优化,能够提高整个系统的效率和可靠性,降低成本。

同时,智能化的控制系统能够实时监测和调整系统运行参数,确保系统在不同的天气条件下都能高效稳定运行。

浅谈太阳能塔式光热发电定日镜(场)

浅谈太阳能塔式光热发电定日镜(场)

浅谈太阳能塔式光热发电定日镜(场)浅谈太阳能塔式光热发电定日镜(场)1. 定日镜的原理及特点定日镜原理如图1所示~由于太阳在天空中的位臵是不断移动的~阳光的照射角度也时刻都在变化~定日镜则通过反射镜的旋转对太阳进行跟踪~使阳光经过反射后能以一定的方向出射~这样就能实现太阳能的大量聚集~改变太阳辐射能流密度低的缺点。

一般的定日镜是由反射镜、镜架及基座、跟踪传动系统、控制系统等组成。

单台定日镜的反射面一般为球面或抛物面~这就使得定日镜可以在将阳光反射定位的同时进行聚焦。

图1:定日镜聚光示意图2. 定日镜组成定日镜是由反射镜、镜架及基座、跟踪传动系统、控制系统等组成的聚光装臵~用于跟踪接收并聚集反射太阳光线进入位于接收塔顶部的集热器内,是塔式太阳能热发电站的主要装臵之一。

为确保塔式太阳能热发电站的正常、稳定、安全和高效运行, 定日镜的总体性能应达到如下基本要求: 镜面反射率高、平整度误差小; 整体结构机械强度高、能够抵御8级台风袭击; 运行稳定、聚光定位精度高; 操控灵活、紧急情况可快速撤离;可全天候工作;可大批量生产; 易于安装和维护, 工作寿命长等。

反射镜反射镜是定日镜的核心组件。

从镜表面形状上分, 主要有平凹面镜、曲面镜等几种。

在塔式太阳能热发电站中, 由于定日镜距位于接收塔顶部的太阳能接收器较远, 为了使阳光经定日镜反射后不致产生过大的散焦, 把95%以上的反射阳光聚集到集热器内, 目前国内外采用的定日镜大多是镜表面具有微小弧度的平凹面镜。

从镜面材料上分, 主要有张力金属膜反射镜、玻璃反射镜等几种。

张力金属膜反射镜造价相对较低~但是反射率较低、结构复杂。

故目前已建成投产的塔式热电站的定日镜以及待建、拟建的塔式热电项目等均采用玻璃反射镜。

玻璃反射镜结构如图2、3所示~最上层由4,5mm的超白低铁玻璃作为基体,降低铁的含量是为了提高玻璃的透光率,~镀一层银层,银反射率可达97%以上,作为反射层。

最后加一层铜层作为保护层及过渡层~。

塔式太阳能光热发电站定日镜技术要求(一)

塔式太阳能光热发电站定日镜技术要求(一)

塔式太阳能光热发电站定日镜技术要求(一)塔式太阳能光热发电站定日镜技术概述 - 介绍塔式太阳能光热发电站 - 解释光热发电原理 - 强调可再生能源的重要性 - 引入定日镜技术 - 解释定日镜的作用 - 强调提高能源收集效率的重要性塔式太阳能光热发电站的相关要求 1. 设计和建造 - 选址要求 - 地理位置:接受大量阳光照射的平坦区域 - 空间要求:足够大的土地面积用于设备布置 - 结构要求 - 塔式结构:具备建造高塔的能力 - 镜面材料:耐高温、反射率高的镜面材料 - 基础设施:供电、水源等基础设施的完备 2. 定日镜技术要求 - 精准对焦 - 控制系统:精确控制镜面角度和方向 - 自动跟踪:利用感应器自动跟踪太阳的位置 - 反射率要求 - 镜面材料:选择具有高反射率的镜面材料,如银镜 -维护和清洁:定期清洁和维护镜面以保持最高反射率 - 稳定性要求 - 结构稳定性:确保镜面结构的抗风能力 - 防风措施:采用合适的防风措施,如风围网 3. 安全要求 - 镜面温度控制 - 镜面材料:选择降低镜面温度的材料,如玻璃 - 冷却系统:安装冷却装置以控制镜面温度 - 安全维护 - 培训人员:培训专业人员进行设备的安全维护 - 定期检查:定期检查设备工作状态,发现问题及时修复塔式太阳能光热发电站定日镜技术的实例 - 示例1: Nevada Solar One - 选址要求 - 座落在美国内华达州,阳光充足 - 拥有足够大的土地面积以布置设备 - 结构要求 - 设有一个78米高的塔 - 镜子采用耐高温的镀银玻璃 - 提供完善的供电和水源设施 - 定日镜技术要求 - 高精准度的镜面角度和位置控制系统 - 使用自动跟踪系统以实现精确定日 - 镜面采用高反射率的银制材料并定期清洁和维护- 安全要求 - 采用降低镜面温度的玻璃材料 - 安装冷却装置以控制温度 - 培训专业人员进行安全维护,定期检查设备状态 - 示例2: Gemasolar - 选址要求 - 位于西班牙,阳光资源丰富 - 占地面积可布置大规模设备 - 结构要求 - 塔高140米,可容纳大型镜面设备 - 采用反射率高的银制镜面材料 - 配备完备的基础设施 - 定日镜技术要求 - 高精准度的角度和方向控制系统 - 利用感应器实现太阳定位自动跟踪 - 镜面设计以保持最高反射率,并进行定期维护 - 安全要求 - 选用降低镜面温度的材料,如特殊防热玻璃 - 冷却系统用于控制镜面温度 - 培养专业人员进行安全维护,定期检查设备状态以上是塔式太阳能光热发电站定日镜技术的相关要求以及两个实例的解释。

塔式定日镜姿态角的最优估计

塔式定日镜姿态角的最优估计

塔式定日镜姿态角的最优估计太阳能是一种可再生的清洁能源,广泛应用于发电、供热等领域。

在太阳能发电中,塔式定日镜是一种重要的设备,用于将太阳的光线聚焦到集热器上,提高光热转化效率。

然而,由于塔式定日镜的姿态角对光线的聚焦效果有着重要影响,因此准确估计塔式定日镜的姿态角是提高发电效率的关键。

塔式定日镜的姿态角通常包括俯仰角和方位角两个方面。

俯仰角是指镜面与地平面之间的夹角,而方位角则是指镜面与南北方向之间的夹角。

准确估计这两个角度对于确保镜面能够准确追踪太阳光线至关重要。

在塔式定日镜的姿态角估计中,最优估计是一种常用的方法。

最优估计通过利用已知的观测数据和先验信息,对未知量进行估计,并找到使估计结果最优的解。

在塔式定日镜姿态角的最优估计中,通常需要考虑的因素包括太阳位置、镜面形状、环境光照等。

太阳位置是塔式定日镜姿态角估计中的关键因素之一。

通过使用太阳传感器等设备,可以准确测量太阳的位置信息,并将其作为姿态角估计的输入。

另外,镜面形状也会对姿态角的估计结果产生影响。

因此,需要考虑镜面形状参数,如曲率半径、倾斜度等,来提高姿态角估计的准确度。

此外,环境光照也是塔式定日镜姿态角估计中需要考虑的因素之一。

环境光照的变化会对光照传感器的测量结果产生干扰,从而影响姿态角的估计。

因此,需要采用合适的光照补偿方法,降低环境光照的干扰,提高姿态角估计的准确度。

总之,塔式定日镜姿态角的最优估计是提高太阳能发电效率的重要手段。

通过准确估计塔式定日镜的姿态角,可以提高光热转化效率,最大限度地利用太阳能资源。

未来的研究可以进一步探索更精确的姿态角估计方法,并结合机器学习等技术,提高塔式定日镜的控制精度和稳定性,为太阳能发电行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塞维利亚的gemasolar塔式光热电站定日镜计算原理

塞维利亚的gemasolar塔式光热电站定日镜计算原理

塞维利亚的gemasolar塔式光热电站定日镜计算原理文章标题:探秘塞维利亚的gemasolar塔式光热电站:定日镜计算原理解析在当今的能源环境中,光热发电作为一种新型清洁能源,备受瞩目。

而位于西班牙塞维利亚的gemasolar塔式光热电站,更是作为这一领域的翘楚,以其独特的定日镜计算原理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本文将深入探讨gemasolar塔式光热电站的定日镜计算原理,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这一引人注目的技术。

1. 基本概念介绍定日镜,即日照镜,是一种利用镜面反射进行集光的装置。

在光热电站中,定日镜的作用是将太阳光线聚焦到集热器上,从而提高集热器的温度,实现光热能的转换。

2. gemasolar塔式光热电站的定日镜设计gemasolar塔式光热电站采用了一种独特的定日镜设计,通过多面体镜面的组合,可以实现对太阳光线的更加精准的聚焦和反射。

这种设计不仅提高了光热转换效率,还减少了能源损耗,使得光热电站的整体性能得到了显著的提升。

3. 定日镜计算原理解析gemasolar塔式光热电站的定日镜计算原理,实质上是运用了太阳的自转规律和镜面的位置关系,通过复杂的数学计算和精密的工程设计,实现了对太阳光线的精准追踪和聚焦。

这种原理在工程实践中得到了成功的应用,为光热发电技术的进步提供了重要的支持和推动。

4. 个人观点和理解作为一种新兴的清洁能源技术,光热发电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和重要的社会意义。

gemasolar塔式光热电站以其先进的定日镜计算原理,展示了光热发电技术的前沿水平和潜力,为清洁能源的可持续发展贡献了重要的力量。

我对这一技术深信不疑,并期待着未来光热发电技术的更加广泛应用。

总结回顾本文详细介绍了gemasolar塔式光热电站的定日镜计算原理,剖析了其设计和运行机制,并共享了个人观点和理解。

通过本文的阅读,读者可以更全面、深入地了解光热发电技术的进展和gemasolar塔式光热电站的独特之处。

相信在未来,光热发电技术将会迎来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为地球提供更清洁、更可持续的能源。

关于光热电站定日镜单镜校准研究和分析

关于光热电站定日镜单镜校准研究和分析

关于光热电站定日镜单镜校准研究和分析光热电站是一种新兴的能源发电技术,通过将太阳直射的光线集中到热管中,由热管转化为热能,再将热能转化为电能,实现电能的产生。

其中,定日镜是光热电站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用于将散乱的太阳光线聚焦到热管上,提高光热转换效率。

为了保证定日镜的聚光效果,需要对其进行单镜校准,本文对光热电站定日镜单镜校准进行了研究和分析。

一、定日镜单镜校准原理定日镜的聚光能力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反射面磨损、反射面误差、镜子偏移等。

其中,在实际应用中,由于定日镜的制作和运输等原因,常常会出现镜面偏差的情况。

因此,定日镜单镜校准就显得尤为重要。

定日镜单镜校准的原理是通过对定日镜镜面的角度、方向、偏差等参数进行调整,使其能够精准地将太阳光线聚焦到热管上。

具体的校准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1.利用反射仪器进行校准。

这种方法需要借助精密的光学设备,通过反射面上的标记来精确定位,调整定日镜的角度和方向,以达到最佳的聚光效果。

2.利用模拟工具进行校准。

这种方法需要利用计算机仿真技术,建立定日镜的三维模型,在模拟分析中找到最优位置和角度,并进行调整。

3.利用直射光进行校准。

这种方法需要在正午时分利用太阳的直射光进行校准。

具体过程是将定日镜调整到一个粗略的位置,并调整热管的水流,观察太阳直射光的聚焦情况,然后根据聚焦效果对定日镜进行微调,直到太阳直射光能够完全聚焦在热管上。

定日镜单镜校准的精度是影响光热发电效率的重要因素之一。

定日镜的聚光精度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镜子的形状和精度:定日镜的反射面必须是一个光滑的曲面,否则会导致光线的折射或散射,降低聚光效果。

因此,制造定日镜时需要严格控制曲面的加工精度。

2.镜子与热管的距离:定日镜与热管之间的距离也会影响聚光效果。

如果距离太近,光线会失去聚焦的能力;如果距离太远,光线会过于分散,同样会导致聚光效果不佳。

3.定日镜的倾斜角度:定日镜的倾斜角度也会影响光线的聚焦效果。

海西50MW塔式光热项目定日镜角度测量研究

海西50MW塔式光热项目定日镜角度测量研究

海西50MW塔式光热项目定日镜角度测量研究摘要:塔式光热电站中定日镜的精确运行,是整个电站可靠稳定运行的基础;定日镜角度的准确测量值是其运行控制中的关键参数。

本文将以青海海西50MW塔式光热项目设计为依托,对定日镜的运行角度测量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塔式光热;定日镜;角度测量;编码器;倾角仪;1概述塔式光热电站,通过镜场定日镜聚集太阳光,每一面定日镜都可以自动调整角度,它们将不同时刻的太阳光始终反射到镜场中间的集热塔顶,塔内的熔盐因为吸热而升温,然后再用水冷却熔盐,就能够产生大量蒸汽从而推动汽轮机产生电力。

其中,定日镜设计大小不一,从亮源公司15m2的小定日镜到SENER公司178m2的大定日镜都可见于塔式光热电站中,定日镜的驱动方式,通常小定日镜采用伺服电机驱动,其水平角/俯仰角度与伺服电机旋转圈数直接相关;大定日镜因面积大、整体构架重,通常采用液压驱动装置,其水平角/俯仰角度的需要单独的仪表设备进行测量。

青海海西50MW塔式光热项目镜场定日镜采用西班牙ABENGOA设计方案,单体定日镜面积为139㎡,其水平角测量采用编码器,定日镜的俯仰角测量采用倾角仪。

2、编码器2.1 编码器的原理以光电式编码器为例,光电编码器是一种常规的角位移传感器,其结构通常是在一个圆盘上开有若干的条形狭缝,然后在圆盘的一侧设置发光器件,另外一侧设置光敏器件,当光电盘旋转时,在光敏器件上就可以得到与旋转角度相对应的脉冲信号。

光电编码器主要由光栅盘和光电检测装置组成,光栅盘由塑料或者玻璃制作而成,光栅盘上面间隔排列着一系列透光和不透光的线或者槽,在伺服系统中,光栅盘与电动机同轴使得电动机的旋转带动光栅盘的同步旋转,发光体光路被码盘上间隔排列的线或者槽遮断,再经光电检测装置转换后输出两路典型的方波 A 和 B 正交脉冲,根据该信号的每秒脉冲数即可计算出当前电动机的转速。

光电编码器的码盘输出两个相位差相差90°的光码,根据双通道输出光码的状态的改变,即可判断出电动机的旋转方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SPPLAZA光热发电网报道:定日镜一次来源于英文单词“heliostat’”,而heliostat一词又是希腊单词helios (太阳) 和stat (固定的)的组合,其意即“固定住太阳”,形象地诠释了太阳能定日镜依托支撑结构和跟踪控制系统时刻追踪太阳的特点。

塔式定日镜由跟踪控制器、机械支撑结构和反射镜三大组件构成,和槽式集热系统不同,槽式集热器已经形成了较为统一的国际惯例,如槽式RP1~RP5的反射镜规格伴随多种槽式集热器的设计变化而更迭,最成熟的RP3反射镜的大规模应用。

塔式定日镜的规格因设计方的不同而不同,不同的设计方有不同的尺寸设计,甚至于会因项目的不同而有不同的定日镜规格设计。

可以说,塔式定日镜完全不是标准化产品,而是定制化产品。

不同规格的定日镜
塔式定日镜的主体即反射镜,反射镜的制造由反射镜厂商负责,但反射镜的规格,如长度、宽度及面积则由项目设计方设计。

从1980年代的solar one塔式电站开始,塔式定日镜开始走向规模化的实际电站应用。

到今天30余年过去了,塔式定日镜的规格设计依然因不同的项目开发商而各具特色。

图:solar one电站定日镜
图:solar two电站新型定日镜
Solar One和Solar Two是美国能源部主导建设的一个科研性的10MW大规模塔式电站,Solar One采用的定日镜大小为40平方米,单套定日镜共配置12面小反射镜;Solar Two 在Solar One的镜场基础上增加了108套新型定日镜,新增定日镜的面积大小为95平方米,由64面反射镜按每16面(4*4)组成一个正方形布置。

图:SEDC项目的定日镜
图:Coalinga项目的定日镜
图:Ivanpah项目的定日镜
BrightSource作为塔式光热电站的领先开发商,其定日镜的规格设计也经历了多次变化。

2007年,其在以色列建设的首个6MWth的SEDC光热发电示范项目采用的定日镜的面积为78平方英尺(约7.25平方米),一套定日镜系统由一面反射镜和一个双轴跟踪系统及支架构成。

2009年,其位于加州的29MWth的Coalinga光热辅助石油热采项目采用了新的定日镜设计,一套定日镜系统由两面反射镜组成,反光面积增加到155平方英尺(约14.4平方米)。

2011年,BrightSource在其开始建设的全球最大的塔式电站Ivanpah项目中采用的定日镜设计沿用了这种双面镜设计,但尺寸略有增加,增至163平方英尺(约15.1平方米)。

图:PS10&20的定日镜
阿本戈开发的PS10和PS20塔式电站采用的定日镜的尺寸均为1291平方英尺(120平方米),一套定日镜系统共配装28面反射镜,按4*7顺序布置。

单面反射镜面积约为4.25平方米。

其目前在南非开发的Khi塔式电站将采用Rioglass生产的新型超薄微弧反射镜,具体的定日镜设计可能会因之改变。

据NREL的资料,其南非电站的定日镜面积将增大至140平方米。

图:新月沙丘电站定日镜
熔盐型塔式电站开发商SolarReserve在其在建的110MW的新月沙丘电站中采用的定日镜设计为62.5平方米大小,一套定日镜配35面反射镜,按5*7顺序排列,单面反射镜的面积约为1.8平方米。

图:Gemasolar电站的定日镜
已建成的Gemasolar塔式电站的定日镜设计规格也为120平方米,由Sener公司设计,其与阿本戈PS10和PS20采用的定日镜大小相同,与SolarReserve的定日镜结构设计相似,也是由35面反射镜组成,按5*7顺序排列,但单面反射镜的面积增大为3.4平方米左右。

图:eSolar公司设计的定日镜
另外一些企业也开发了不同的定日镜设计,如模块化塔式光热发电技术公司eSolar的定日镜大小仅仅1.1平方米左右,中控太阳能公司设计的定日镜规格大小仅2平方米。

大小定日镜孰优孰劣?
定日镜的设计历经多年变迁,大小从1平方米到100多平方米不一,业内对定日镜的大小问题一直以来存在不少争论,但直到今天,仍没有人能百分百地确定大定日镜更好还是小定日镜更优。

这主要是因为这很可能是一个没有标准答案的问题,塔式光热电站的系统性很强,定日镜的设计要根据项目地的实际环境和项目设计要求,依托整体系统进行设计,一切应以最小化电站投资成本和度电成本为准则。

上海晶电新能源有限公司总经理陈煜达在接受CSPPLAZA记者采访时表示,对于定日镜的尺寸,不能武断的说大的好还是小的好。

大定日镜和小定日镜各有利弊。

他从以下几个方面详尽地解释了大定日镜和小定日镜的区别。

第一,就定日镜本身的生产制造来看,塔式定日镜由于焦距都很远,对精度要求较高,一般都要求控制在0.1毫弧度~2毫弧度之间。

因此,大定日镜的研发难度要高些,因为镜
子越大,要做到毫弧度级别的精度就越困难。

在实际项目中,大定日镜往往用在大塔项目中,对精度的要求会很高。

而小定日镜在设计和制造方面的难度要大大降低。

第二,从定日镜的驱动控制角度来看,小定日镜意味着有更多的控制节点,也意味着需要更多的电机和电气控制系统,更多的电气控制意味着更多的线缆和更加复杂的网络。

比如,eSolar的一个5MW的塔式系统需要4万多个控制节点,必须分层控制,更多的节点就会带来更多的网络问题,大定日镜相对要好些。

总的来看,小定日镜的最大难点是控制节点网络的设计,以及在控制网络中对控制信息的处理方面难度较大。

工程实践中,小定日镜用于小塔不需要实时追日,可以较长时间间隔性追日;而大定日镜基本用在大塔上,要求实时或者秒级的追日间隔。

如果同一个子网拥有同样多的镜子,那么大定日镜系统的追日命令将是小定日镜系统的几倍~几十倍。

网络稳定和防拥塞问题会是一个比较棘手的问题,在实际操作中不能寄希望于把追日计算放到定日镜控制器上。

(在零下20摄氏度~零上80度的温度区间,在需要防尘、防水、防盐碱的条件下,符合经济性的计算机都是不可能做到的。


第三,对于定日镜的安装与调试问题。

小定日镜的安装调试更加简便,而大定日镜要相对复杂很多。

小定日镜依靠人力和一台小铲车就可以安装,而大定日镜则可能需要40吨的汽吊,这就涉及到大量的机施费用。

大定日镜对地桩的要求较高,需要打5~8米深的地基,浇筑钢筋混凝土桩基,小定日镜采用光伏发电类似的细桩即可,甚至于eSolar的小定日镜都不需桩基,直接采用浮地设计。

另外,无论哪种定日镜在安装中都需进行调试。

大定日镜数量少,可以采用人工方式调试,而小定日镜如果没有很好的自动校正补偿机制,基本没有可能进入到工程化阶段。

第四,从土地利用率的角度来看,同等装机下,大定日镜的土地利用率要小于小定日镜。

理想的定日镜设计应是宽度大于高度,呈扁长型。

第五,从吸热器的角度考虑,小塔的吸热器吸热面较小,考虑到光斑大小,必须采用小定日镜,大塔的吸热器吸热面较大,只要解决吸热器局部过热的问题,大小定日镜都可以使用。

我们可以由此引申来探讨一下采用大塔还是小塔的问题。

从热工角度看,大塔比小塔更合理,比如只有一个吸热节点,热工管道短,没有多个小塔的热平衡和调配问题。

但是大塔一般在120米以上,镜场半径可能超过1公里,而超过750米的定日镜的光学效率就非常非常低了,可能太阳的盘角造成的光斑就远大于吸热器的截面积,并且余弦效率等关键指标都会较低。

同时,塔越高,越接近内圈的定日镜光斑就越不容易控制,而理论情况是靠近内圈的定日镜由于焦距短,应该是最容易控制的。

陈煜达最后表示,直接比较大定日镜和小定日镜的优劣可能并不合理,必须纳入到系统中去,从造价、工程、运维等多个方面进行比较。

最关键的还是要看LCOE。

他同时呼吁,虽然塔式技术目前的应用还少,但塔式是方向,也更适合我国的情况。

国内厂商特别是机械制造厂商、电气控制厂商等应合作起来共同推动适合我国实际电站开发环境的定日镜技术的研发。

我们应当学习槽式集热器技术发展初期的经验,多个厂商发挥各自特长,进行联合开发,确定2~3个形制,不要搞百花齐放,先整合出几个完整的方案和产品链条来,才能使塔式定日镜技术尽快实现产业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