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造价专业课程体系的研究
高职工程造价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研究
高职工程造价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研究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建设工程对于人们的生活和经济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同时,工程造价也成为了建设工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高职工程造价专业培养的学生,是在工程建设领域同时掌握技术和经济管理技能的高素质专业人才。
因此,工程造价专业课程体系的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一、工程造价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的背景目前,我国建设工程的建设和管理工作已经进入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阶段。
建设工程的规模不断扩大,建设的技术水平也不断提高。
同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建设工程的投资、建设、管理等方面变得更加复杂。
因此,建设工程需要更多的专业人才,尤其是那些同时掌握工程建设和经济管理技能的人才,才能更好地推进建设工程的建设和管理。
工程造价专业课程体系的建设,可以提高工程造价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掌握建设工程的建设、经济管理技能,为建设项目的顺利进行提供了更好的保障,也为推进工程建设和管理的现代化提供了重要的人才支持。
二、工程造价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的原则在建设工程造价专业课程体系中需要遵循的原则包括:1、课程之间的衔接合理设计课程内容时,需要安排课程之间的关系,确保课程之间的衔接合理。
这有利于学生深入理解知识的内涵和逻辑关系,确保学生学习的效果。
2、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工程造价专业课程体系中,需要将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相结合。
理论课程可以为学生提供基础知识,而实践课程则可以使学生更好地掌握实践技能。
3、体现学科的特点和需求工程造价专业课程体系的设计需要体现学科特点,符合时代发展的需求。
在设计课程内容时,可以参考国际先进经验和热点问题,不断充实、完善课程。
4、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工程造价专业课程体系的设计需要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
随着建设工程的不断发展,工程造价专业的需求也在发生变化,需要根据社会需要及时进行调整和优化。
三、工程造价专业课程体系的建设实践1、基础课程基础课程是建立工程造价专业课程体系的基础。
对工程造价专业课程体系的设计与实施的研究(全文)
对工程造价专业课程体系的设计与实施的研究1.课程设计思路工程造价专业的课程体系要面向工作过程,以建筑行业和实习基地为依托,校企联合开发课程,要以工程造价员岗位任务设计课程,按照工作任务流程设计教学任务,并将岗位技能课程内容与工程造价员执业资格标准,以及预算员、施工员、合同治理员等岗位职责融入课程,保证学生在知识水平、专业技能、职业素养等方面达到岗位要求。
根据任务分析结果,开发适合工学结合课程的课程标准、教材、课件、案例库等教学资源:确定课程的重点难点,采纳“教、学、做”合一的教学模式,融入课堂教学、讨论式教学、案例教学、现场教学等教学方法,采纳“小组学习”的学习模式,有意识地安排学生组成学习小组,针对学习小组安排学习任务或工作任务,完成后统一考核,从而培养学生协作、配合的团队意识;通过综合实训,巩固单项技能,通过顶岗实习,提高岗位综合技能和职业素养,实现教学与造价员岗位的对接。
2.课程体系基本框架以工程造价岗位任务为核心构建课程体系。
参考职业资格标准,将工程造价员的岗位任务转化成学习任务,进行课程体系设计,在新的理论教学体系中,我们强化了应用型专业课程在整个教学体系中的比重,并对一些基础理论课的教学课时进行了适当的压缩,主要突出对学生实践应用能力的培养。
把原教学体系中的“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选修课”调整为“综合文化素养课”、“职业基础课”、“职业岗位课程”和“职业拓展课程”四大部分。
其中的“综合文化素养课”主要培养学生的“基本素养”、“基本能力”授课内容以够用为原则。
对职业基础课程进行了专业细化调整和整合,同时根据专业岗位的需要设置职业岗位课程、职业拓展课程。
3.建立“3元制”工学结合教学模式本专业教学模式改革的重点以就业为导向的教改思路,为了满足各级工程造价治理部门、各行业的建设单位(业主)及各专业施工企业对高素养高职人才的要求,充分体现高职办学的特色、加强学校和企业合作,建立课程教学全面推行“讲练结合”,实行校内课堂教学、模拟企业真实工作环境的校内实践、校外顶岗实习为一体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即“2.5”的课堂教学和校内实训,加“0.5”顶岗实习,在教学过程中第一学年的第一学期完成职业基础课程和专业认识实训,初步完成专业认知,第二学期在校内完成土建筑价相关课程,并进行土建工程计价单项技能训练;第二学年第一学期完成装饰工程计价方面课程,第二学期完成安装工程计价相关课程后,并进行装饰和安装工程计价单项技能训练;第三学年的第一学期完成造价员综合岗位课程和拓展岗位知识学习,并进行综合实训;第二学期到企业从事造价员综合岗位顶岗实习,全面提高学生职业素养和职业能力。
产教融合背景下工程造价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研究
产教融合背景下工程造价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研究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工程造价行业变得越来越多元化和复杂化,对于工程造价人才的技能和素质要求也越来越高。
为了更好地适应和引领这一趋势,产教融合成为了现代职业教育改革的一大趋势和发展方向。
工程造价专业作为职业教育中的重要一环,也需要适应产教融合的趋势进行课程体系改革,以更好地培养出适应市场需求的优秀人才。
一、工程造价专业课程体系现状工程造价专业课程体系包括了基础课程、专业课程和实践课程三个方面。
其中基础课程主要包括了数学、物理、化学等基础知识,专业课程则包括了工程造价综合应用、造价管理、建筑经济学等专业知识,实践课程则主要是实习和毕业设计。
产教融合要求职业教育更加注重实际需求和实践应用,因此对工程造价专业课程体系改革产生了诸多影响。
产教融合的影响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课程内容的调整。
产教融合要求职业教育更加注重实践应用,因此在工程造价专业课程体系改革中,需要将课程内容更加紧密地贴合实际需求,增加实践落地的案例,提高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
3.教学设施的改进。
产教融合要求职业教育更加注重实际教学设施的完善,因此需要对工程造价专业课程的教学设施进行改进,包括实践教学设备的引进和技术水平的提高等方面。
1.调整课程结构。
对于工程造价专业的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进行重新设计,增加工程造价管理、合同管理、项目管理、成本控制等实践性强的课程,将课程内容更加紧密地贴合实际需求。
2.加强实践教学。
通过建立更加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包括实验室、实习基地、产教合作项目等,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实践应用能力。
3.引进先进技术。
加强与企业的合作,引进先进技术和设备,提高教师和学生的技术水平和实践应用能力,使工程造价专业课程体系更加切合实际需求。
四、结论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产教融合对于工程造价专业课程体系改革产生了非常重要的影响,需要适应市场需求和实践应用,加强现代化教学设施建设,强化实践教学,提高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和综合素质,以适应行业的新要求和新趋势。
产教融合背景下工程造价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研究
产教融合背景下工程造价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研究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高质量、高技能、高素质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工程造价行业也不例外。
近年来,国家对于产教融合的政策越来越重视,工程造价专业课程体系改革也变得尤为重要。
从传统的工程造价专业课程体系来看,主要包含建筑材料、工程概预算、工程造价计算、工程合同与管理、工程造价谈判、招标与投标等课程。
但是,这些课程并不完全符合当前工程建设市场的需求。
因此,我们需要进行工程造价专业课程体系改革。
首先,要充分利用产业界资源,将实际经验与理论知识进行结合。
产业界是培养工程造价专业学生的极佳资源。
可以邀请产业界代表或专家来到学校为学生讲授相关实践技能,还可以组织学生实地参观,从而更好地了解工程造价方面实践的重要性。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可以加强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和实践能力。
其次,在工程造价专业课程中加入现代技术课程。
随着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快速发展,工程建设领域的信息化水平也在不断提高。
因此,我们需要加入与实际工作相关的现代技术课程,如BIM技术、信息系统应用、智能建筑技术等。
这些课程能够让学生了解当前工程建设领域的最新技术,掌握相关技术的操作和应用能力,提高专业技能水平。
此外,应该在课程中加强人文素质教育。
我们需要注重学生的人文关怀,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在工程造价专业课程中,可以加入伦理道德教育、企业文化等人文素质教育,鼓励学生注重文化底蕴和社会责任,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创新思维能力以及协作能力。
最后,要加强与行业需求的对接。
要听取行业对于工程造价专业人才的需求,根据行业发展趋势进行合理调整,提高培养质量,为行业提供人才保障。
加强与行业的合作,开展专业实践活动,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工程造价行业的工作环境和行业文化。
综上所述,当前产教融合的背景下,工程造价专业课程体系改革迫在眉睫,我们需要充分利用产业界资源,加入现代技术课程和人文素质教育,加强与行业需求的对接,并为学生提供学以致用的实践机会,从而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和实践能力,培养适应行业需求的高素质人才。
基于专业工作室的高职工程造价专业课程体系研究
专 业 培 养 方 案 是 实 现 专 业 人 才 培 养 目标 的 基 础 和 保
的教 学 团 队 , 备~ 定 的研究 、 学 、 目承 接 与实 施 能 具 教 项
力 , 充 分 利 用 各 类 资 源 , 行 教 学 、 研 、 会 服 务 与 实 能 进 科 社
障 . 程体 系是人 才培养 方案 的核 心 , 课 课程 是实 施专 业人 才培养 的主要载体 。不同 的教 育类 型应 构建相应 的 、 为其 培养 目标 服务的课程体 系 . 高职工 程造价专业 课程 体系 的
1 专业工作 室的概 念
专业工作室是 高等职业 教育 的一种形式 . 它以某个 学
科 专业的研究方 向为基础 . 由专 业 教 师 组 成 学 科 方 向研 究
收 稿 日期 :0 0 4 5 2 1 -0 -1
作 者简 介 : 洋(98 ) 男 , 汪 17 - , 重庆 人 , 浙江 工 商职 业技 术 学 院教 师 , 主要 从 事 高职 教 育与 工程 造 价 方 面研 究 。
mo e i n a c r a c t e u r me t o e l w r . d s i c o d n e wi r q i h e n f r a o k
Ke o d :w r-om moe e g er gcs m jr ur uu ytm y w rs ok ro d ; n i e n ot ao;crc lm ss n i i e
念, 强化系统 管理 , 障课程体 系总体 目标 的实 现。 保
2 专业是实施 教学与实 践的场所 , 是展示 教学 也 成果 的窗 口。 业工作 室的教学 , 专 如课 程开设 的具体 时间、 课 程的 内容 、 课程 考核 的方 式与方 法等 。 由专 业工 作室 自
工程造价专业的研究方案
工程造价专业的研究方案研究背景:随着工程建设越来越复杂,传统的工程造价预算与管理模式已经无法满足现代工程项目的需求。
建立和完善工程造价定额体系,提高工程造价管理和预算水平,是当前工程造价领域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同时,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已经在工程建设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其在工程设计、施工和管理过程中的应用已经成为了一个研究热点。
因此,基于BIM技术的工程造价定额体系优化成为了研究的重点。
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通过分析和研究,基于BIM技术的工程造价定额体系优化,探索新的工程造价管理方法和技术手段,提高工程造价管理的效率和精度,为工程实施提供可靠的造价支持。
研究内容:1. 基于BIM技术的工程造价定额体系建立1.1 BIM技术在工程建设中的应用1.2 BIM技术在工程造价管理中的应用1.3 基于BIM技术的工程造价定额体系建立方法研究2. 工程造价定额体系优化技术研究2.1 BIM技术在工程造价定额体系优化中的应用2.2 工程造价定额体系数据库建立与管理2.3 工程造价信息的提取与分析3. 基于BIM技术的工程造价定额体系优化实践与应用3.1 典型工程案例中的应用研究3.2 工程造价定额体系优化实践3.3 工程造价管理效果评估研究方法:本研究将采用文献资料调研法、理论分析法、实地考察法、案例分析法等研究方法,通过综合运用以上研究方法,全面深入地研究基于BIM技术的工程造价定额体系优化问题。
预期成果:1. 完成基于BIM技术的工程造价定额体系建立方法研究,形成具有一定指导意义的理论成果和方法体系;2. 研究工程造价定额体系的优化技术,提出一套完善的工程造价管理方法和技术手段;3. 通过案例研究,验证本研究的理论成果和技术手段的有效性,为工程实施提供可靠的造价支持。
研究计划:第一年:开展基于BIM技术的工程造价定额体系建立方法研究,进行工程造价定额数据分析和整合。
第二年:研究工程造价定额体系的优化技术,建立工程造价定额数据库和管理系统。
高职工程造价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研究
高职工程造价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研究前言随着我国建设行业的不断发展,工程造价专业逐渐成为了一个重要的职业领域。
而高职工程造价专业,则是培养这一领域中的人才的主要渠道之一。
因此,高职工程造价专业的课程体系建设显得极为重要。
本文旨在探讨高职工程造价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的相关问题,希望能够对这个领域的相关工作者有所帮助。
现状分析工程造价专业是一个综合性极强的专业领域,其涉及面广、知识点繁杂。
为了培养出合格的工程造价人才,高职工程造价专业的课程体系需要设计得恰当、细致。
然而,当前高职工程造价专业的课程体系建设还存在一些问题:•体系不够完整:一些高职工程造价专业只提供了一些基础课程和专业核心课程,缺乏系统完整的课程体系。
•内容不够贴合实际:一些课程内容过于抽象,缺乏与真实的工程造价实践结合的案例分析、实践项目等真实性强的内容。
•缺乏创新:一些高职工程造价专业仍然采用过去的教学方式和传统的教材,缺少创新和更新。
对策建议为了解决高职工程造价专业课程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我们可以采取以下对策:1.设计完整的课程体系:高职工程造价专业的课程设置应该整体上体现出完整性,可以分为基础课程、核心课程和实践课程。
基础课程包括高等数学、线性代数、大学物理等,核心课程包括工程造价理论、造价监理、招标投标等,实践课程包括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等,让学生在这样完整的课程结构中接受到更全面的培养。
2.加强实践性培养:高职工程造价专业的课程设置应该注重实践性培养。
可以安排一些实际工程造价项目的案例分析,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中掌握专业知识,提高实战能力。
3.更新教材和教学方式:高职工程造价专业的课程教学,应该及时更新教材和教学方式。
可以引入国内外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例如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开展教学活动,采用案例教学等等,让学生在更加科学的教学环境中学到知识。
经验总结高职工程造价专业课程体系建设是一项复杂的任务,需要考虑多个方面的因素。
总的来说,高职工程造价专业的课程体系建设应该注重实践性、完整性、创新性。
基于职业技能培养的高职工程造价专业课程体系构建
基于职业技能培养的高职工程造价专业课程体系构建工程造价专业是一门与建筑工程相关的学科,它旨在培养具有工程造价核心知识、电脑和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工程造价专业人才,为工程建设管理提供重要的支撑和服务。
因此,职业技能培养是该专业课程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本文就围绕着职业技能培养,探讨工程造价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
一、课程体系目标确定课程体系的目标是什么?在制定工程造价专业课程体系之前,我们必须要明确课程体系的目标,以此为指导性原则进行设计和开发。
工程造价专业的课程体系目标应该包含以下方面:1、核心知识:该专业所需要的核心知识,如建筑工程设计、建筑工程施工、工程造价等。
2、电脑和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我国已经进入数字化时代,电脑和信息技术已经成为重要的工具,因此,工程造价专业要求学生掌握电脑和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使其能够熟练运用现代化工具进行相关工作。
3、职业素质:高职教育不仅仅要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还要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如:高度的责任心,良好的沟通技巧,团队协作精神等。
二、课程体系结构构建在确定了课程体系目标后,就需要开始构建课程体系的结构。
工程造价专业课程体系的结构通常可以包含五个方面:必修课程、选修课程、实践教学、职业技能培养和人文素质教育。
1、必修课程:必修课程是学校指定的专业科目,是强制要求学生学习的课程,包含工程造价计算、工程施工管理、建筑材料和力学等基本课程。
这些必修课程是掌握整个工程造价专业核心知识的基础。
2、选修课程:选修课程是根据学生的实际需求和兴趣,由学生自主选择的课程。
选修课程可以有多个方向,如:工程造价、建筑设计、工程测量等。
3、实践教学:工程造价专业课程体系应该注重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对于课程的实践教学部分,需安排必要的实践课程,以便于学生能够掌握所需的实际操作技能与相关的工作经验。
4、职业技能培养:在课程体系设计中,必须加强职业技能培养的内容,帮助学生更好的掌握相关职业技能。
采用多种方式,如实践教学、职业岗位设置、专业实习等,以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水平。
工程造价专业概论第6章 工程造价的课程体系
第6章 工程造价的课程体系
第 6章 工程造价的课程体系
工程造价专业概论
第6章 工程造价的课程体系
1
6.1 工程造价专业的课程体系
6.1.1 理论课程体系 对于造价工程师来说,他们的执业范围涵 盖了工程建设的全过程,这就要求他们不 仅精通工程造价确定和控制需要的工程技 能,还能掌握经济学、管理学和法律等方 面的专业知识,并具备各种管理和沟通能 力,因此工程造价专业是一个跨土木工程 (或其他工程)、管理学、经济学、法律 等多学科多领域交叉的专业。
第6章 工程造价的课程体系
11
6.1 工程造价专业的课程体系
毕业设计是毕业前的一次综合训练,时间 一般为12周,完全模拟造价人员今后工作 需要的场景和任务,完成比课程设计更具 综合性、全面性的工作任务。毕业设计一 人一题,突出工作的适应性、独立性以及 知识应用的融合性、创新性。
第6章 工程造价的课程体系
使学生毕业后能够在房地产公司、国内外 大中型建筑企业、工程技术公司、国际经 济合作公司、工程咨询和评估公司等部门 从事投资与工程造价管理工作,学生也可 以选择在政府有关管理部门、供应商、金 融机构等部门从事工程概预算的管理工作。
第6章 工程造价的课程体系
7
6.1 工程造价专业的课程体系
6.1.2 实践教学体系 工程造价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专业,除理论知识 课程的学习外,还应加强实践性教学,以保障工 程造价专业人才能力的获得。根据理论课程体系 的设置,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动手能 力和综合素质出发,进行实践教学的构建、这不 仅是检验学生掌握和应用所学理论知识的重要手 段,也为学生的毕业设计(或毕业论文)及毕业 后更好地适应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是培养应用 型人才的关键环节。 工程造价专业学生的实践教学主要有校内实践教 学和校外实践教学两种方式。
高职工程造价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研究
主要包括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和选修课四个部分。其中,公共基础课主要涉及英语 、数学、计算机等基础知识,专业基础课和核心课则围绕工程造价的各个环节展开,选修课则根据学 生兴趣和职业规划进行选择。
现有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
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脱节
缺乏综合素质培养
现有课程体系中理论知识的教学与实践操 作的培养存在脱节现象,导致学生难以将 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工作中。
THANKS 感谢观看
课程结构完整性
评估课程结构是否完整, 是否涵盖了专业基础知识 、专业技能课程、实践环 节等。
教学方法有效性
评估教学方法是否有利于 学生综合素质和职业技能 的培养,是否能够激发学 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评估方法与实施
01
文献资料分析
02
调查问卷
03
实地考察
收集相关政策文件、学术 论文、行业报告等资料, 对课程体系建设的相关指 标进行分析评价。
高职工程造价专业作为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重要基地,其课程体系建设直接关 系到人才的培养质量和行业的发展。
目前,高职工程造价专业课程体系存在一些问题,如课程设置不够合理、实践教学 环节薄弱、与行业需求脱节等,需要对其进行深入研究和完善。
研究目的与方法
研究目的
本研究旨在通过对现有高职工程造价专业课程体系的梳理和分析,发现问题和不足,提出优化建议,为提高人才 培养质量和推动行业发展提供参考。
研究方法
采用文献资料法、实地调查法和专家访谈法等多种研究方法相结合,以全面了解高职工程造价专业课程体系建设 的现状和问题,并对其进行深入分析。
02 高职工程造价专业课程体系现状分析
现有课程体系概述
工程造价专业课程体系的设置背景
工程造价能力标准体系与专业课程体系设置研究
基本能力包括:测定数量,分析;评估;表达;团队合作;领导;自我发展;管理;综合; 计算机等。核心能力分为4个系列:
澳大利亚
基本能力:工料测量师发展的平 系列l:项目成本管理能力——战略规划;预算报告和监控;成本规划;成本估算;财 台,与各种能力成为整体。 务管理;变更管理;索赔和争端解决;一般采购建议;合同文件;财务审计;资源分析。 系列2:资产管理能力——可行性研究;全生命周期造价管理。 核心能力:4个系列,26个单元 系列3:专门的管理能力——VM。 系列4:支持能力——计算机、测量技术、建筑技术、政府制度和法律。 基本能力:满足造价和合同专家 基本能力包括:造价咨询和造价规划;合同文件;招标和采购合同安排;合同管理服 务。
工程造价能力标准体 系与
专业课程体系设置研究*
严玲
【摘 要】
尹贻林
柯 洪
本文通过对国外工料测量师能力标准体系与课程体系设置响应关系的分析,得出了工料测量师
能力标准体系在课程设置中的作用机理,并在此基础上分析国内造价工程师能力标准体系与高校工程造价
专业课程设置的对应关系,给出了基于全过程造价管理的工程造价专业核心课程体系。
Devel叩ment,cPD)培
训应该在能力标准体系的指导下成为一个体系。 RIcs要求经认证的课程体系要和执业能力评估 APC结合。在这种专业人士执业资格制度和大学
表1 国家和地区
一些国家和地区工料测量(工程造价)能力标准体系比较
专业能力标准体系 专业能力范围
强制性能力,所有候选人必选。 强制性能力包括:道德规范和责任;争端解决;收集、恢复、分析信息和数据库;关心 核心能力,本专业内必须满足的 客户;环境意识;法律;健康和安全;信息技术;口语沟通;自我管理;团队工作;书面 英国 沟通;会计;商务管理;公共关系;领导;管理雇员和资源;谈判技巧;招聘和选择。 可供选择能力,是一种额外的要 核心能力包括:争端解决;合同实践;建筑技术和环境设施;设计经济学和造价规划; 求,一般可选一个。 健康和安全;建筑工作测量和成本。
产教融合背景下工程造价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研究
产教融合背景下工程造价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研究随着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不断进步和产业升级,工程造价专业作为服务产业和建设行业的重要支撑之一,也逐渐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和需求。
然而,当前工程造价专业在人才培养上仍存在一些问题,如课程设置不够符合行业实际需求、教学模式过于简单单一、缺乏与实际工作的联系等,这些问题制约了工程造价专业人才的培养质量和产业发展的进步。
为了适应新时代产业升级对人才的需求,推进产教融合,加强工程造价专业与实际工作的对接,需要对工程造价专业课程体系进行改革研究。
一、课程设置需与行业需求相符合。
工程造价师是一个复杂而具有多方面能力的职业,需要综合掌握多方面的知识和技能。
因此,仅仅注重传授工程造价的理论知识和分析方法是远远不够的。
当前,国内的工程造价专业的学科设置还停留在基础知识和理论研究方面,有些课程教学缺乏与实际工作的对接,不能满足实际工作的需要。
为此,急需将工程造价师资格考试中的实际工作经验和技能要求等综合评定体现到课程设置和教学中。
课程设置应该更注重学生的能力培养。
除了强化理论知识的学习,还应增加实践课程、技能课程和专项课程的设置,特别是需要加强案例分析和实际操作环节,让学生能够通过实际操作来掌握工程造价的实际运作,并掌握行业的先进工作技术和方法。
二、创新教学方法,增强实践能力当今社会,随着新技术、新应用的快速更新,如何培养具足够实践能力的工程造价专家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往往是将理论知识大量灌输,缺乏对实践经验的引导。
因此,应推广探究具有实践性的教学方式,如实验教学、座谈会、实地考察、模拟经验、案例教学等,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实践经验。
同时,应该重视学生参加实际工程和工程造价相关的实习、实训和实践活动,如工地、建筑项目现场等,让学生亲自体验和掌握实际工作场景,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三、深化产教融合,打造职业化课程产教融合是将企业和高校相互结合,以实现双方的共赢和求同,互帮互助的发展模式。
产教融合背景下工程造价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研究
产教融合背景下工程造价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研究随着产业发展和社会进步,高等教育的目标也由单纯的知识传授逐渐转变为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
在这种背景下,工程造价专业课程体系改革成为一个重要的议题。
本文将从产教融合的角度对工程造价专业课程体系进行研究。
工程造价专业是以工程项目的预算和成本控制为核心内容的一门学科,因此课程体系必须紧密结合现实工程项目的需求,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
在产教融合背景下,工程造价专业需要面向企业需求,打破学校与企业之间的壁垒,弥补产学短板,建立起紧密的合作关系。
工程造价专业课程体系要与企业需求相对接。
目前,一些高校的工程造价专业课程体系仍然停留在理论层面,与实际工程项目存在较大差距。
改革的第一步就是要多方了解企业需求,通过与企业的合作,使课程内容更贴近企业实际需求。
可以邀请企业技术人员来校进行讲座,或者开设企业实践课程,让学生有机会接触真实的项目管理和成本控制过程。
工程造价专业课程体系要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
产教融合意味着学校必须将课程与实践相结合,通过实验、实训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可以开设项目实训课程,让学生参与真实的工程项目,学习实际操作技能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程体系改革还需要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除了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工程造价专业的学生还需要具备团队合作能力、沟通能力等综合素质。
在课程设计中要加大对综合素质培养的力度,例如开设团队项目、模拟商务谈判等课程。
产教融合背景下的工程造价专业课程体系改革需要加强与企业的合作机制。
学校和企业应建立起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共同探讨课程改革的方向和内容。
可以成立产教融合研究中心或者联合实验室,共同开展课程改革的研究和实践。
产教融合背景下工程造价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研究
产教融合背景下工程造价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研究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经济的快速增长,工程造价行业发展迅猛,其重要性与日俱增。
在这样的背景下,工程造价专业教育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然而,在实践中,人才培养和企业需求之间存在一定的脱节现象。
这就要求工程造价专业课程体系进行改革,使其更加贴近市场需求、符合行业发展趋势。
产教融合的中心思想是将教育和产业有机地结合起来,以满足市场需求和人才培养的双重目标。
在工程造价专业教育中,产教融合可以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加强企业与学校之间的合作,使得工程造价专业教育更加符合市场需求。
传统的工程造价专业课程体系大多是以教师为中心的,而忽略了企业在工程造价行业中的重要性。
因此,产教融合可以将企业的需求纳入到课程设计中,加强与企业的合作,使课程设置更加实用和贴近市场需求。
第二,开展实践教学,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工程造价行业是一个需要实践能力的行业,因此,实践教学在工程造价专业教育中非常重要。
通过与企业的合作,可以提供学生参与真实项目的机会,使得学生能够在实践中掌握所学知识和技能,提高实践能力。
第三,引入新的教学手段和资源,提高教学质量。
如今,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高等教育中已引入了各种现代化教学手段,如多媒体教学、在线教学等。
在工程造价专业教育中,可以通过引入先进的教学手段和资源,充分发挥教育和科技的优势,提高教学效果和质量。
基于以上思路,建议在工程造价专业教育中进行课程体系改革,具体可以采取以下措施:第一,深入挖掘市场需求,调整课程设置。
专业课程设置应该充分考虑市场需求和行业趋势,将行业发展中新兴的知识和技术引进到教学中,同时也应该删除与实际需求脱节的课程,减少无用功课的出现。
第二,开展产学合作实践教学。
学校可以通过与企业的合作,推动产教融合,让学生参与真实项目,提高实践能力。
同时,可以让企业代表来学校授课,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实用性。
第三,加强教学手段和资源的建设。
通过引入多媒体、在线课程等现代化教学手段和资源,提高教学效果和质量。
应用型工程造价专业课程体系设置研究
应用型工程造价专业课程体系设置研究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建筑工程的建设逐渐增多。
因此,造价工程师成为建筑工程行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而应用型工程造价专业课程体系的设置,是造价工程师走向专业化、规范化的必备条件。
本文将探讨应用型工程造价专业课程体系的设置研究。
一、应用型工程造价专业课程的概述应用型工程造价专业是指通过相应的学科和专业知识、技能以及相关的软、硬件,完成工程造价实际业务工作的人员。
应用型工程造价专业课程体系的建设,应注重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和实践能力,使其具备良好的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胜任实际工作。
应用型工程造价专业包括:建设工程造价、机电工程造价、市政公用工程造价等。
因此,应用型工程造价专业课程体系的设置应该根据不同的专业进行区分和设置,有针对性地开设相应的课程。
二、应用型工程造价专业课程体系的设置1. 建设工程造价专业课程体系设置建设工程造价专业课程体系的设置应包括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
基础课程包括数学(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物理学、化学、力学、材料力学等;专业课程包括建筑学、土木工程概论、建筑设计、建筑结构、建筑设备、建筑材料、建筑工程导论、建筑工程经济学、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等。
其中,建筑工程经济学是建设工程造价专业的核心课程,是学生掌握建筑工程造价相关知识和技能的关键。
2. 机电工程造价专业课程体系设置机电工程造价专业课程体系的设置应包括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
基础课程包括数学(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物理学、化学、力学、材料力学等;专业课程包括机电工程概论、机电设备、电气工程、暖通空调、制冷工程、建筑自动化、电视监控等。
其中,机电设备是机电工程造价专业的核心课程,是学生掌握机电工程造价相关知识和技能的关键。
3. 市政公用工程造价专业课程体系设置市政公用工程造价专业课程体系的设置应包括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
基础课程包括数学(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物理学、化学、力学、材料力学等;专业课程包括市政工程概论、市政工程建设、交通工程、供水与排水工程、城市照明工程、园林绿化工程等。
产教融合背景下工程造价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研究
产教融合背景下工程造价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研究一、引言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和工程建设的日益增长,工程造价专业人才的需求量也在不断增加。
传统的工程造价专业教育体系在培养学生实际应用能力和市场竞争力方面存在着一定的不足。
在这一背景下,产教融合成为了改革工程造价专业课程体系的重要途径。
本文旨在探讨产教融合背景下对工程造价专业课程体系进行改革的研究。
二、产教融合的理论基础1. 产教融合的概念产教融合是指产业界和教育界之间的紧密合作与交流,目的是将教育与产业需求紧密结合,以更好地培养适应市场需求的专业人才。
产教融合的核心在于实现劳动力市场的需求和教育体系的有效衔接。
2. 产教融合的价值产教融合可以有效缩小产业界和教育界之间的鸿沟,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和市场竞争力。
也有利于提升高等教育的社会价值,促进人才培养体系向服务产业需求的方向转变。
三、工程造价专业课程体系的现状分析1. 传统课程体系的局限性传统的工程造价专业课程体系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但缺乏实际项目经验的锻炼和真实工作场景的模拟训练。
学生在校期间缺乏与行业实践紧密结合的机会,使得他们在毕业后与实际工作中的差距较大。
2. 行业需求与课程体系的脱节随着工程建设行业的快速发展,行业对工程造价专业人才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
传统的课程体系未能及时跟进行业需求的变化,导致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压力增大。
1. 强化实践教学环节采取实行项目实训、实习、毕业设计等环节,使学生在校期间接触到实际的项目案例,了解行业规范,并学习运用相关软件进行实际操作。
2. 加强院企合作与行业内有影响力的企业合作,建立实训基地和科研基地,通过实践项目的参与,让学生深入了解行业生产与管理,提升学生学习和实践技能。
3. 建立行业导师制度建立行业企业的导师制度,由行业内资深工程造价专业人才担任学生的辅导老师,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指导和帮助,让学生更好地了解行业内部的先进技术、管理经验和职业规划。
工程造价能力标准体系与专业课程体系设置研究
工程造价能力标准体系与专业课程体系设置研究摘要:本文主要分析了我国当前工程造价专业人员的培养现状,以及专业人员应该具备的能力标准,并且依据自身多年的工作经验,提出了专业课程体系的设置方案、关于人才培养的教学改革的思路,希望对我国培养出更多的工程造价人才,以及促进我国工程造价行业的发展有所帮助,以供参考。
关键字:工程造价;能力;专业课程;标准体系引言随着我国建筑市场的不断发展,对于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多,尤其是在工程造价专业人员的需求方面,已经出现了供不应求的局面,为了有效的提升工程造价专业人员的能力以及培养的质量,我国对人才培养的知识结构、能力培养和课程设置紧密结合进行了深入探究,此次研究也是针对这个问题进行了探讨。
1 当前工程造价专业人才的培养现状随着我国对于工程造价专业人员的需求量不断增多,各个高校纷纷开设了相关的专业,并且加大了对于工程造价人才的培养的力度,但是,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各个高校在培养工程造价专业人员时,仍然沿用以往高校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进行课程体系设置,对于人才的培养只注重专业知识的传授,而忽略了最重要的实践能力,并且在授课过程中,其教学仍然是以教师为中心,对学生们的思维创作能力、应用能力、创新能力等并没有引起高度的重视,并且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严重的束缚了学生们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出来的学生难以适应社会的发展。
另外,随着建筑市场国际化的发展,工程造价管理的内涵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南开大学戚安邦教授曾经深刻阐述了工程造价管理学科的最新发展、研究现状与学科前沿的理论与实践。
这些论述充分说明了工程造价管理已经从单纯的施工阶段造价管理,向前延伸到投资决策,向后拓展到项目后评估,形成了全过程、全生命周期的工程造价管理。
因此,必须以科学教育发展观为指导,全面深化教学改革,创建新的人才能力培养模式并优化课程,以培养适应国际化需求的工程造价专业高素质特色人才。
2 工程造价专业人才应具备的知识结构和能力标准2.1 RICS对工料测量师所应具备的知识结构和能力标准RICS(英国皇家特许测量师学会)对工料测量师的能力体系主要分为:基本技能、核心能力、专家能力。
产教融合背景下工程造价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研究
产教融合背景下工程造价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研究近年来,“产教融合”模式逐渐成为推进高职教育发展的重要途径,而对于工程造价专业来讲,更是遇到了越来越大的挑战,新的形势下,需要积极开展课程体系改革,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工程造价专业是一门综合性强的学科,主要涉及建筑、结构、机电、市政等方面,并且需要结合投资、设计、施工等工程管理知识进行综合考虑。
而现如今,市场投资竞争增加,建筑材料等成本上升,导致工程造价计算的难度指数呈现上升趋势,对工程造价专业的课程体系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产教融合的背景下,工程造价专业需要按照市场需求进行课程体系改革,以符合市场化的需求。
一方面,工程造价专业在课程安排上需要合理布置,这就需要专业教师了解行业发展趋势与市场需求,以制定出符合发展趋势,具备市场竞争性的课程方案。
而另一方面,课程内的考核方式也需要发生一定的改变,不能仅仅局限于课堂内的笔试模式,还需要增加实践操作环节,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这样既可以更好地贴合市场需求,同时实现教学目标和教学效果的统一。
工程造价专业经常被业界称之为“造价师专业”,而对于企业而言,造价师不仅仅是执行简单计算的职业人员,更是团队中具备全局思维,财务能力,沟通能力和风险评估能力的人才。
因而在课程体系构建上,需要突出实战能力的训练,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加强专业实践教学,让学生在实习中深入了解行业真实需求,并且积累更多实践知识和经验。
科学的课程体系,是保证工程造价专业质量的关键所在。
根据市场调查和企业反馈,需求能力比较强的工程造价专业核心课程包括:工程量清单编制、工程造价基础、房屋建筑与市政工程估价、工程造价核算、施工组织与管理、工程对外投标与谈判以及软件学习等等。
因此,在课程体系建设上,需要针对性地制定课程方案,拓宽课程内容,完善课程体系,从而建立起综合认知、理论支撑、实践应用相结合的课程体系,并培养具备创新思维、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的人才。
综上所述,产教融合背景下,工程造价专业需要革新教学体系,创新课程体系,增加实践操作环节,注重学生能力培养和发展,才能更好地适应企业需求,培养“定量、定价、定等级”人才,应对市场竞争的挑战。
产教融合背景下工程造价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研究
产教融合背景下工程造价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研究产教融合是指教育机构与企业、行业等产业链中的各个环节紧密合作,共同发展,协同创新,实现教育与产业需求的有机连接,促进人才培养和产业发展的高度融合。
在当前的经济形势下,产教融合已成为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一种必要手段。
而工程造价专业也应根据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进行相应的改革和调整,以适应产教融合的发展趋势和形势。
工程造价专业是一门重要的工科专业,它涉及到建筑施工、房地产开发、市政工程、能源工程等多个领域,在现代建设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
在全球经济竞争的背景下,高校工程造价专业必须依据创新实践经验,调整课程体系,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以满足行业和社会对高素质专业人才的需求,达到实现产教融合的目标。
工程造价专业课程体系应该具备以下特点:一是紧贴企业与产业需求,修改和优化课程。
工程造价专业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专业,需要依据实际情况不断优化课程,加强实践性和发展创新性,使得所学知识可以更好的服务于实际生产和社会建设。
二是强化实践教学,增强学生实践能力。
工程造价专业在课程设置中应当注重实践教学环节,加强理论教学和实践操作的结合,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习,掌握先进的工作技能和工程实践经验。
三是加强软技能授课,强化综合素养培养。
在职场中,除了专业技能的要求,企业对于工程造价专业人才还需要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组织能力、团队协作能力、领导能力等软技能。
因此,将软技能授课作为专业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培养学生的专业知识技能的同时,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组织协调能力等综合素养,从而更好地以适应现代企业的需求。
在产教融合的背景下,工程造价专业课程体系改革不能仅停留在课堂内,还需要结合实践环节,引导学生参与项目实战,加速学院和企业之间的融合,提升产业教育的水平,以造就更多符合社会需要的高素质工程造价专业人才。
工程造价课程体系构建分析
工程造价课程体系构建分析引言随着建筑业的发展和房地产市场的不断扩大,工程造价行业也变得越来越重要。
工程造价的准确计算和预测对于工程的开发和建设至关重要。
然而,工程造价行业的专业技能和知识点比较繁琐,如何构建合理的工程造价课程体系也成为我们需要思考和研究的一个重要问题。
课程体系的基本构成工程造价课程体系是从人们学习工程造价专业的角度进行构建的,它应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前沿理论工程造价是一个高度科学化的行业,理论对于实践的指导至关重要。
课程体系首先要涵盖工程造价领域内的基本理论和前沿研究。
课程案例工程造价的实际操作过程需要大量的案例和实战磨砺。
通过丰富的课程案例,学生既可以掌握理论知识,又可以更好地了解实践的应用。
技能培养工程造价的操作需要运用一定的计算机技能和软件应用。
课程体系应该注重学生的技能培养,加强实际操作的指导,为学生的职业生涯奠定基础。
实践体验工程造价的实践需要通过实地考察、考察及实践活动进行。
课程体系应注重学生的实践体验,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为其未来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构建工程造价课程体系构建工程造价课程体系需要贯彻“学生为本,实践为重”的教学理念,将课程内容按照实际情况进行整合和设置。
下面是我个人对于工程造价课程体系的构建分析:前置学科在学习工程造价的前置学科中,主要应包括数学、统计、财务等基础课程。
这些基础课程的掌握对于学习工程造价技能非常重要。
建筑工程造价基础课程工程造价基础课程包括施工图与工程量清单、工程造价基础、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建设工程预算与计价、造价咨询等。
在学习这些课程时,应注重基本理论和实际应用的相结合,这样才能更好地掌握知识点。
工程造价综合课程在工程造价综合课程中,应主要包括土建、机电、装修、建材等不同领域的课程。
这些课程主要涉及到实际工程造价中的细节,有望能够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注重学生的实际操作和技能培养。
实践环节在工程造价课程体系中,实践环节非常重要。
学校应加强学生的外出实习、社会实践、实验教学等实践环节,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际操作机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工程造价专业课程体系的研究
摘要:在对高职工程造价专业学生未来从事岗位及应具备的能力结构进行分析
的基础上以工程项目为载体以职业能力为本位初步构建了以工作过程知识为导向
的工程造价专业课程体系并提出了项目课程体系的研究
关键字:工程造价;课程体系;研究
一、项目提出的背景
随着我国建筑业的迅猛发展、建筑工程的进程日益加快,人们对居住环境的
规划、建设、管理及服务理念急需更新,运用科学、整体、系统的思维来营造现
代智能化的工作环境、居住环境已成为城市发展的必然趋势,建筑市场的迅猛发展,直接拉动了对建筑工程新职业人才的需求。
由于各高职院校工程造价专业历
史沿革不同,导致各学校培养方案、培养目标大不相同,进一步导致在专业课程
设置上有较大差别,没有形成统一认识。
因此,导致人才培养的定位与从事施工
图预算、工程量清单及报价,工程结算编制等相关岗位工作等专门人才的需求不相
适应。
二、项目解决的问题
通过调研、考查、学习与交流建立符合我院实际条件,以服务地方工程预算,以工程应用型为主,集知识、能力、素质培养为一体的可实施的人才培养课程体系。
三、项目研究的意义
高职专业目录中《工程造价》是在2004年以后出现的,省内开设该专业的
学校也不多,都处于模索阶段,各院校的课程体系所开设的方向均不一样,不能
很好的满足工程预算人才的实际需求。
我院《工程造价》正计划建设,课程体系还不建全,通过项目的研究,建立
适合我院实际条件,满足从事施工图预算、工程量清单及报价,工程结算编制等相
关岗位,以工程应用型为主的课程体系。
四、项目研究的理论价值
通过对专业课程体系的研究,培养具有较强的工程应用型人才,在此基础上
通过3-5专业的发展。
五、主要研究内容及方法
1、研究目标
通过对企业实际工作岗位的调研、分析与归纳,形成符合我院工程造价专业年的专业建设,力争把该专业建设成院级重点专业,从而带动其它相似
的课程体系。
2、研究内容:
(1)、专业岗位(群)的确定。
(2)、专业岗位(群)工作分析表。
(3)、典型工作任务分析表。
(4)、人才培养目标的确定。
(5)、专业课程体系的确定。
(6)、形成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7)、建立2-3家校企合作单位。
3、研究方法
(1)通过考察调研,分析了解工程造价的基本状况,包括岗位分工、人员
的学历层次、工作内容、工程预算人员应具备的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专业培养目标的确定等。
(2)专业团队根据调研情况进行分析与归纳,初步确定专业培养目标与职业行动能力要求,并生成课程体系,形成专业人培养方案初稿。
(3)通过专业建设委员会集体讨论人培养方案,确定人培养方案终稿。
(4)在执行过程中,不断与企业进行反馈交流,有针对性的调整课程体系,以适应社会发展需求。
4、研究特色
(1)以校企共建的方式进行人才培养体系的制定。
(2)课程体系按“基于工作过程”的形式进行开发与设计,以符合学生的职业能力成长规律。
5、解决关键问题
(1)根据企业调研确定职业岗位(群)。
(2)根据岗位(群)确定课程体系。
六、预期研究成果
1、企业调研报告一份。
2、人才培养方案。
(1)、开发新课程;(2)、整合课程;(3)、部分课程增加新的内容;(4)、构建新的课程体系。
3、公开发表论文一篇。
七、已有的工作基础及条件
1、系部成立了建筑智能教学团队,人员构成合理。
2、目前正在积极联系企业,商讨校企合作相关事宜。
3、已初步形成工程造价专业课程体系的初稿。
参考文献:
[1]刘镇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工程造价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
职业教育研究 2010年2期
[2]成如刚,李兴怀项目递进驱动教学法在工程计量与计价?教学中
的应用[J] 消费月刊,2007(6):29
[3]严玲,等工程造价能力标准体系与专业课程体系设置研究[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7(2):56-59
[4]陈芳,朱向军建筑设计技术专业课程体系改革实践 [J]
当代教育论坛,2008(8):35-37
[5]李诗兰以职业素质为目标就业为导向的高职工程造价课程体系的
构建[J] 新一代 2010年7期
[6]汪洋基于专业工作室的高职工程造价课程体系研究[J]
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0年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