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感的预防与控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流行性感冒预防与控制

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杨鹏

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英文名为Influenza,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

染病。流感传播迅速,流行季节感染人数多,流感流行时部分高危人群(包括儿童、老年

人或有慢性基础病患者)会出现并发症,甚至可导致死亡。流感是我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

的丙类传染病。

流感由流感病毒引起,流感病毒正黏液病毒科,流感病毒属,系有包膜的单股负链RNA病毒。流感病毒上有两种糖蛋白突起,即血凝素(HA)和神经氨酸酶(NA)。根据流

感病毒抗原性不同(包括M蛋白和N蛋白抗原行不通),流感病毒分为甲、乙、丙三型:

甲型流感病毒可引起流行,同时可引起世界性大流行,乙型流感病毒常引起流感局部暴发,丙型流感病毒主要以散发形式出现。

流感病毒可出现变异,流感病毒不断引起流感流行,主要是其HA和NA的抗原性容易发生变异所致,抗原变异幅度的大小直接影响流感流行的规模。流感病毒变异的种类包括:抗原漂移(drift)、抗原转变 (shift)。流感病毒变异的机理包括:基因突变(mutation)和基因重配(reassortment)。

对于抗原漂移,主要是HA和NA的小变异。抗原漂移在甲型和乙型流感病毒中每年或间隔数年发生,流感病毒的RNA和氨基酸发生了变化,但是其不会产生新的亚型,可以

导致明显的流行。

抗原转变即会产生大流行,抗原转变发生在甲型流感病毒,可导致“新亚型”的病毒的产生,每十年至数十年发生一次。例如1918年的H1N1的流感,1957年H2N2流感,1968年的H3N2流感,以及2009年的H1N1流感,都是属于新的亚型流感病毒的出现,并

导致了世界的大流行。

流行病学特征。流感每年的发病率大约为10%—30%。流感流行具有一定的季节性,我国北方常发生于冬季,而南方多发生于冬夏两季。流感流行的严重程度可用超额死亡率

来评价,即由于流感流行所导致的超过预期的死亡率。

流感的传染源包括流感患者和隐性感染者,主要是急性期的患者。流感的传播途径包括空气飞沫传播和接触传播,接触传播中包括直接接触传播和间接接触传播。易感人群,人群普遍易感,感染后会获得一定的免疫力,由于流感病毒变异较快,存在反复感染的可

能性。老年人、婴幼儿、慢性病患者等感染流感后易出现肺炎等并发症,是流感的高危人群。在流感流行季节,中小学生罹患流感的风险最大,是流感防治的重点人群。

流感的潜伏期通常为数小时到7天,一般为1-3天。传染期,在流感的潜伏期末即有传染性,病初的2-3天传染性最强,成年人发病后1-7天均有传染性,儿童传染期可长

至病后10日,迁延不愈者传染性可长达1个月。

临床表现。通常流感是急性起病,高热(腋下体温通常≥38℃)、畏寒、头痛、头晕、浑身酸痛、乏力等中毒症状,同时可出现咽痛、干咳等呼吸道症状,但是卡他性症状

常不明显。少数病例有食欲减退、伴有腹痛,腹胀、呕吐和腹泻等消化道症状。少数病例

也可并发鼻窦炎、中耳炎、喉炎、支气管炎、肺炎等,甚至会出现呼吸循环衰竭而死亡。

在两岁以下的幼儿,或原有慢性基础疾病者,双肺可有呼吸音减低、湿罗音或哮鸣音,但

无肺实变体征。

辅助检查。重症患者胸部X射线检查可显示单侧或双侧肺实质性病变,少数可伴有胸腔积液等。外周血象白细胞总数不高或偏低,淋巴细胞相对增加,重症患者多有白细胞

总数或淋巴细胞下降。

病原学检查。在流感病人的呼吸道标本中可分离鉴定到流感病毒,恢复期血清中抗流感病毒抗体滴度比急性期高4倍或以上,呼吸道标本中流感病毒特异性核酸或抗原可检

测阳性。

病例诊断与鉴别诊断。流感病例可分为临床诊断病例和确诊病例。临床上体征上很难与多种病毒如呼吸道合胞病毒、鼻病毒、腺病毒、副流感病毒、冠状病毒等引起的上呼

吸道感染进行鉴别,鉴别诊断主要依靠病原学、特异性核酸检查和血清抗体测定。

流感的治疗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一般治疗。包括休息、多饮水、对症治疗等。第二,抗病毒药物治疗。包括M2离子通道阻滞剂(如金刚烷胺和金刚乙胺),同时还包括神经氨酸酶抑制剂(如奥司他韦,商品名为达菲和扎那米韦)。第三,并发症治疗。包括

氧疗、机械通气、抗感染和支持治疗等。同时还包括中医中药的治疗。

流感的预防控制包括日常预防控制措施和暴发疫情控制措施。日常预防控制措施包括流感监测,流感疫苗接种,学校托幼机构晨午检和因病缺勤监测,以及健康教育等。

一,流感监测。流感监测的目的是及时了解流感活动水平及流行动态,掌握变化规律。掌握流感的流行株及其构成,了解其抗原性和基因特性变异情况,及早发现变异株和

耐药株。分析流感代表株与WHO推荐疫苗株的抗原匹配程度,为流感疫苗的预测和推荐提

供依据。

流感监测包括以下两部分:1.流感样病例监测;2.流感病原学监测。

流感样病例监测,监测对象及流感样病例,其定义为发热(腋下体温≥38℃),伴咳嗽或咽痛之一者。监测时间为全年监测。监测地点,根据监测地区的人口特征、就医特点、人力财力资源、实施可行性等因素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医院作为监测哨点。监测诊室涉

及内科门诊、急诊和儿内科门诊、急诊以及发热门诊等。

实施哨点医院每日分诊室、分年龄组,年龄组包括0岁~4岁组、5岁~14岁组、15岁~24岁组、25岁~59岁组、以及60岁以上年龄组,分别对其进行流感样病例数和门(急)诊就诊总数的统计,并通过网络直报或电话传真报告等方式报告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流感样病例监测的评价指标包括流感样病例数、流感样病例百分点,流感样病例百分点即流感样病例数/门急诊就诊总数*100%。评价方法,观察在时间序列上的动态变化,

应用数学模型的方法进行预警分析。

这张图是EARS系统进行流感样病例绝对数预警分析图。(幻灯22)

这张图是EARS系统进行流感样病例百分比预警分析图。(幻灯23)

流感病原学监测,监测对象,发病3天内的流感样病例,且没有服用过抗病毒药物。监测时间,全年监测。监测地点,流感样病例监测哨点医院的监测诊室。

流感病原学监测实施,哨点医院监测诊室的医护人员每周采集一定数量的流感样病例咽拭子标本,在4℃条件下附采样登记表送相应的流感监测网络实验室进行检测。各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