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的教法和学法主要有哪些

合集下载

常用的数学教学方法有哪些

常用的数学教学方法有哪些

常用的数学教学方法有哪些常用的数学教学方法有以下几种:一、自主探究式学习法自主探索是让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索、自主研究的一种课堂教学模式,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新课程标准实施以来在各学科都应用得较为广泛,且在教学中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让学生自己去探讨新知识的来由并研究其特征,探索其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价值。

锻练了学生的思维能力、理解能力,增强了学生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学生会把自主学习结果看成是一种成功,从而产生一种成就感和喜悦感,激发了学生对整个学习过程的坚强自信心和自主探索、自觉钻研的兴趣,培养创新精神。

使学生明白数学中看似深奥的知识,只要积极探索,认真思考就能很快解决。

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更好地应用于生活。

二、小组讨论学习法这种模式以学生为主,让学生分组共同协作商量和讨论教师提出的问题,与教师形成一种互动的方式,小组讨论有利于培养学生集体主义思想,课堂上小组讨论有利于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分类思想、综合思维能力、理解能力的培养。

同时也能培养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相互交流的能力,能增进同学之间、师生之间的感情,通过小组讨论可从多角度获得解题思路和思维途径,往往是讨论和交流融为一体,在讨论中理解,在交流中加深印象。

这样可以增强课堂教学效果,比教师直接讲授要好得多,对学生的学习起到推动作用,教师也能从中得出意想不到的收获。

三、发现式学习方法发现式学习方法是继自主探索式学习法、小组讨论学习法之后的又一种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和方法,通过阅读教材来发现新知识、发现新问题、发现新的解题思路和解题方法、发现数学规律、发现学生容易出问题的地方。

这样学生对新的知识有一种优先掌握的心理,且学生对自己所发现的知识、问题、思路和方法有较深刻的印象,对学生掌握知识很重要,找到了发现知识的渠道。

有时候,还可能会使学生突发奇想,象某些数学家一样提出一些稀奇古怪的数学问题。

还会促进学生学习数学的学习积极性,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

小学数学教案学法教法

小学数学教案学法教法

小学数学教案学法教法
教学目标:
1. 学生能够正确理解和掌握小学数学中的基本概念和基本运算。

2. 学生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 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1. 教学重点:加减法、乘除法的计算方法和应用。

2. 教学重点:面积、周长等几何概念和计算。

3. 教学重点:时间、货币等实际问题的解决方法。

教学步骤:
1. 导入:通过提出一个实际问题,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力。

2. 概念讲解:依次讲解加减法、乘除法的计算方法和应用。

3. 练习:让学生进行相应的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4. 拓展:通过引导学生解决实际问题,拓展他们的思维。

5. 总结:总结本节课的重点知识点,并鼓励学生继续学习和探索。

教学方法:
1. 情景模拟:通过设置实际情景,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2. 启发式教学法:通过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自己思考,培养其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差异化教学: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特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和方法。

教学工具:
1. 教具:数学教具、计算器等。

2. 多媒体:投影仪、音响等。

评估方法:
1. 课堂练习:通过布置课堂练习,考察学生的掌握程度。

2. 定期考试:每隔一段时间进行一次考试,检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教学反馈:
1. 及时反馈:对学生学习情况进行及时反馈,指导其改进学习方法。

2. 家校联系:与家长保持密切联系,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方法8篇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方法8篇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方法8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方法1一、发现法发现法是由美国当代著名教育家、认知心理学家布鲁纳50年代至60年代初所倡导的一种教学方法。

1、发现法的基本含义及特点发现法是指教师不直接把现成的知识传授给学生,而是引导学生根据教师和教科书提供的课题与材料,积极主动地思考,独立地发现相应的问题和法则的一种教学方法。

发现法与其他教学方法相比较,有以下几个特点:(1)发现法强调学生是发现者,让学生自己去独立发现、去认识,自己求出问题的答案,而不是教师把现成的结论提供给学生,使学生成为被动的吸收者。

(2)发现法强调学生内在学习动机的作用。

学生最好的学习动机莫过于他们对所学课程具有内在的兴趣。

发现法符合儿童好玩、好动、好问和喜欢追根求源的心理特点,遇到新奇、复杂的问题,他们就会积极地去探索。

教师在教学中充分利用这一特点,利用新奇、疑难和矛盾等引发学生的思维冲突,促使他们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主动地去探究和解决问题,改变了以往传统教学法仅利用外来刺激促发学生学习的做法。

(3)发现法使教师的主导作用表现为潜在的、间接的。

由于该法是让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和教师提供的各种学习材料、直观教具等,自己去观察,用头脑去分析、综合、判断、推理,亲自去发现事物的本质规律,所以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主导作用是潜在的、间接的。

二、“瓜傻式”教学法将数学那种严密的逻辑演绎过程还原为生动活泼的知识生成过程。

通过让学生了解所学的数学知识的现实背景,感知知识的的产生过程。

掌握解决问题的思路,知道思路的形成过程,这种方法,可以极大激发孩子们的求知欲和创作欲。

使枯燥干涩的数学概念演绎变得生动起来。

三、自主探索式学习重点在于学生亲自体验学习过程,其价值与其说是学生发现结论,不如说更看重学生的探索过程。

自主探索式学习重视让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体验,通过观察、实验、猜想、验证、推理等方式自由地、开放地去探究、去发现、去“再创造”有关数学问题口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获得了必要的数学知识和技能,还对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有所了解,特别是体验和学习数学的思考方法和数学的价值。

小学数学学习方式教学方法有哪些

小学数学学习方式教学方法有哪些

小学数学学习方式教学方法有哪些1、讨论法讨论法是在教师指导下,由全班或小组围绕某一种中心问题通过发表各自意见和看法,共同研讨,相互启发,集思广益地进行学习的一种方法。

2、讲授法讲授法是教师运用口头语言向学生描绘情境、叙述事实、解释概念、论证原理和阐明规律的一种教学方法。

3、谈话法谈话法,又称回答法。

它是通过师生的交谈来传播和学习知识的一种方法。

其特点是教师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的经验和知识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借以获得新知识或巩固、检查已学的知识。

4、练习法练习法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巩固知识和培养各种学习技能垢基本方法,也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一种主要的实践活动。

5、演示法演示法是教师把实物或实物的模象展示给学生观察,或通过示范性的实验,通过现代教学手段,使学生获得知识更新的一种教学方法。

它是辅助的教学方法,经常与讲授、谈话、讨论等方法配合一起使用。

6、实验法实验法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使用一定的设备和材料,通过操作,引起实验对象的某些变化,并从观察这些变化中获得新知识或验证知识的一种教学方法,它也是自然科学学科常用的一种方法。

7、实习法(或称实习作业法)实习法是学生利用一定实习场所,参加一定实习工作,以掌握一定的技能和有关的直接知识,或验证间接知识,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一种教学方法.小学数学新教学方法有哪些?“瓜傻式”教学法----将数学那种严密的逻辑演绎过程还原为生动活泼的知识生成过程。

通过让学生了解所学的数学知识的现实背景,感知知识的的产生过程。

掌握解决问题的思路,知道思路的形成过程,这种方法,可以极大激发孩子们的求知欲和创作欲。

使枯燥干涩的数学概念演绎变得生动起来。

自主探索式学习----重点在于学生亲自体验学习过程 , 其价值与其说是学生发现结论 , 不如说更看重学生的探索过程。

自主探索式学习重视让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体验 , 通过观察、实验、猜想、验证、推理等方式自由地、开放地去探究、去发现、去“再创造”有关数学问题口在这个过程中 , 学生不仅获得了必要的数学知识和技能 , 还对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有所了解 , 特别是体验和学习数学的思考方法和数学的价值。

一年级数学学习中常见的教学方式有哪些

一年级数学学习中常见的教学方式有哪些

一年级数学学习中常见的教学方式有哪些对于刚刚踏入小学阶段的一年级小朋友来说,数学学习是一个全新的挑战。

而教师采用合适的教学方式,能够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建立良好的数学基础。

以下是一年级数学学习中常见的一些教学方式。

直观教学法是一年级数学教学中经常使用的方法之一。

由于一年级的孩子还处于以形象思维为主的阶段,对于抽象的数学概念理解起来有一定的困难。

所以,教师会通过直观的教具,如实物、图片、模型等,让孩子们能够直接看到、摸到数学对象,从而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

比如,在教数字“1”的时候,老师会拿出一根铅笔,一个苹果,让孩子们直观地感受到“1”所代表的数量。

游戏教学法也是深受孩子们喜爱的一种方式。

一年级的孩子年龄小,注意力集中时间短,而游戏能够吸引他们的注意力,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数学。

例如,通过“数字接龙”的游戏,让孩子们熟练地按顺序说出数字;或者进行“找朋友”的游戏,将数字和相应数量的物品卡片配对。

这些游戏不仅能让孩子们在玩中学,还能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

情境教学法在一年级数学教学中也非常有效。

教师会创设一些与孩子们生活密切相关的情境,让他们在熟悉的场景中解决数学问题。

比如,在学习加减法的时候,可以创设“购物”的情境,让孩子们扮演顾客和收银员,通过买东西和找零钱的过程,理解加减法的运算。

这样的教学方式能够让孩子们感受到数学在生活中的实用性,从而提高他们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故事教学法也是常见的方式之一。

孩子们都喜欢听故事,教师可以将数学知识融入到有趣的故事中。

比如,讲述“小熊分蜂蜜”的故事,来教授平均分的概念;或者通过“小兔子采蘑菇”的故事,让孩子们了解数量的比较。

通过故事,孩子们能够更加轻松地理解和记住数学知识。

操作教学法对于一年级的孩子来说也很重要。

让孩子们动手操作,如摆小棒、画图形、分卡片等,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数学概念和运算方法。

比如,在学习数的组成时,让孩子们用小棒摆出不同的数字组合,这样他们能够亲身体验到数字的构成。

小学数学课程教学方法5篇

小学数学课程教学方法5篇

小学数学课程教学方法5篇小学数学课程教学方法1时间过得真快,眨眼间一个学期已将结束,本学期我担任四年级数学科教学,在教学中,本人努力学习教学大纲内容,根据新课标的精神,教材编排的特点,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本学期的教学进行探索、实践,收到良好的效果。

现将本学期的教学工作总结如下:1、加强本人学习,做好教材分析,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认真钻研新的教学大纲,领会其精神,做好教材分析,理解教材编写特点。

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和业务知识,争取安排时间每周三下午观看福建教育台的"精彩教学片段",以及互听课等活动,从中吸取营养。

特别是学习教育教学新理论、新观点、新方法,努力做到集人所长,避己所短等,使自己的教学手段不断更新,教学能力不断提高。

2、通过每节课的教学,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学习。

⑴认真钻研教材,注意知识间的内在联系。

备好每一节课,注意突出重点,分散难点,抓住关键,设计不同层次的弹性问题、作业,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均有所提高。

使学生体验成功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⑵在师生关系中,注意营造民主平等的气氛,尽可能地去亲近、感化学生,消除学生对老师的惧怕心理等。

学生有话与老师说,师生关系比较融洽,这一点做得较好。

特别是在课堂上发表自己的见解时,能够畅所欲言,毫不拘束,师生间感情良好。

⑶在课堂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小组合作讨论。

根据儿童年龄的特点结合教材内容,教师充分利用各种教具、学具,加强学生动手操作、演示、观察、小组讨论等方式,使学生在知识、技能和思维能力方面都得到提高。

同时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群体共事的协作意识,为提高人际交往能力奠定基础。

3、加强能力,良好品德和学习习惯的培养。

教师除了重视加强基础知识教学的同时,还要注意学生发展智力,培养学生能力,养成良好思想品德和学习习惯。

如: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分析综合能力、判断推理能力,都有所提高。

尤其注重培养学生实践意识。

在教学中教师经常引导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儿童数学入门学习方法讲解归纳

儿童数学入门学习方法讲解归纳

儿童数学入门学习方法讲解归纳
儿童数学入门学习方法归纳如下:
1. 创造一个有趣的学习环境:从小孩的角度出发,让数学学习变得有趣。

可以使用数
学游戏、玩具等趣味的教具,激发孩子对数学的兴趣。

2. 引导孩子进行自主探索:给孩子提供一些简单的数学问题,让他们尝试解决,鼓励
他们动手尝试不同的方法。

通过自主探索,孩子们可以从错误中学习,提高解决问题
的能力。

3. 培养孩子的数感:数感是指对数学的感知和理解能力。

可以通过观察身边的环境,
培养孩子对数量、形状、大小等数学概念的感知能力,例如用水果或积木进行计数、
分类等活动。

4. 通过游戏巩固基础概念:使用一些简单的游戏和活动帮助孩子巩固基本的数学概念,例如使用卡片或图片进行数字匹配、数数游戏等。

5. 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根据孩子的年龄和学习能力,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

逐步引
导孩子掌握基本的数学概念,例如认识数字、进行简单的加减法运算等。

6. 多角度的练习和复习:通过不同形式的练习和复习,帮助孩子牢固掌握数学知识。

可以使用练习册、在线题库等资源,提供各种类型的数学题目进行学习和巩固。

7. 注重实际应用:将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应用结合起来,帮助孩子理解数学的实际
意义。

例如,通过购物、计算游戏分数等活动,让孩子认识到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重
要性。

8. 鼓励孩子的积极性和自信心:对孩子的每一个进步都给予肯定和鼓励,帮助他们建立自信心。

激励他们在数学学习中不断努力,坚持下去。

以上是儿童数学入门学习方法的一些归纳,希望对您有帮助。

小学数学的教学方法有哪些

小学数学的教学方法有哪些

小学数学的教学方法有哪些数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对于小学生的学习和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有效的数学教学方法能够帮助学生建立数学思维,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那么,小学数学的教学方法有哪些呢?本文将围绕这一问题展开讨论。

一、启发式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是指老师通过巧妙设计的问题、情境或实验等,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和发现问题的解决方法。

这种教学方法可以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如,在教学一位数加减法时,老师可以设计一些趣味的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发现数学规律,从而提高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

二、示范教学法示范教学法是指老师通过给学生提供范例、示范解题过程,引导学生学习和掌握数学知识和技能。

这种教学方法能够帮助学生理解数学概念、思维方法和解题步骤。

例如,在教学分数的加减法时,老师可以给学生展示具体的计算过程和解题思路,让学生模仿示范的方法来解决问题。

三、合作学习法合作学习法是指在小组合作中进行学习和解决问题的教学方法。

在数学教学中,学生可以通过合作学习,互相讨论、互相帮助,提高学习效果和团队合作能力。

例如,在解决一个复杂的数学问题时,老师可以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共同思考和解决问题,通过交流合作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情景模拟法情景模拟法是指通过创造具体的情境或场景,让学生在情境中学习和应用数学知识。

这种教学方法可以提高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例如,在教学几何图形时,老师可以设计一些与实际生活相关的问题,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运用几何知识来解决问题。

五、游戏教学法游戏教学法是指将数学知识和技能融入到游戏中进行教学和学习的方法。

通过游戏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提高他们的参与度和学习效果。

例如,在学习时钟读数时,老师可以设计一些有趣的时钟游戏,让学生通过游戏的方式来学习。

六、实验探究法实验探究法是指通过实验和探究的方式,让学生亲自操作和观察,从而提高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观察思维。

这种教学方法能够培养学生探索和发现问题的兴趣,提高他们的科学思维和实际应用能力。

有哪些小学教学方法及技巧

有哪些小学教学方法及技巧

有哪些小学教学方法及技巧教学方法论由教学方法指导思想、基本方法、具体方法、教学方式四个层面组成。

以下是给大家整理的小学教学的方法,希望可以帮到大家1)讲授法讲授法是教师通过口头语言向学生传授知识的方法。

讲授法包括讲述法、讲解法、讲读法和讲演法。

教师运用各种教学方法进行教学时,大多都伴之以讲授法。

这是当前我国最经常使用的一种教学方法。

2)谈论法谈论法亦叫问答法。

它是教师按一定的教学要求向学生提出问题,要求学生回答,并通过问答的形式来引导学生获取或巩固知识的方法。

谈论法特别有助于激发学生的思维,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培养他们独立思考和语言表述的能力。

初中,尤其是小学低年级常用谈论法。

谈论法可分复习谈话和启发谈话两种。

复习谈话是根据学生已学教材向学生提出一系列问题,通过师生问答形式以帮助学生复习、深化、系统化已学的知识。

启发谈话则是通过向学生提出来思考过的问题,一步一步引导他们去深入思考和探取新知识。

3)演示法演示教学是教师在教学时,把实物或直观教具展示给学生看,或者作示范性的实验,通过实际观察获得感性知识以说明和印证所传授知识的方法。

演示教学能使学生获得生动而直观的感性知识,加深对学习对象的印象,把书本上理论知识和实际事物联系起来,形成正确而深刻的概念;能提供一些形象的感性材料,引起学习的兴趣,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有助于对所学知识的深入理解、记忆和巩固;能使学生通过观察和思考,进行思维活动,发展观察力、想象力和思维能力。

4)练习法练习法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依靠自觉的控制和校正,反复地完成一定动作或活动方式,借以形成技能、技巧或行为习惯的教学方法。

从生理机制上说,通过练习使学生在神经系统中形成一定的动力定型,以便顺利地、成功地完成某种活动。

练习在各科教学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尤其是工具性学科(如语文、外语、数学等)和技能性学科(如体育、音乐、美术等)。

练习法对于巩固知识,引导学生把知识应用于实际,发展学生的能力以及形成学生的道德品质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法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运用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法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运用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法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运用1. 引言1.1 背景介绍为了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效果,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和技能,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法应运而生。

这种教学法强调先让学生自主学习,然后通过教师的引导和指导进行巩固和训练,使学生在实践中不断提高自己的数学能力。

通过这种方式,学生不仅能够更深入地理解数学知识,还能够培养自主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小学数学课堂中,采用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法,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促进他们全面发展。

这种教学法的运用对于小学数学教育具有重要意义,对于教师和学生都有积极的影响。

1.2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指在采用"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法的小学数学课堂中,明确阐述学生学习的目标和期望达到的效果。

通过这种教学方法,我们的教学目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激发他们对数学的兴趣和热爱。

在课堂中,可以通过生动有趣的教学方法和案例分析,让学生更加主动积极地参与到学习中,提高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提升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方法,可以引导学生在解决实际数学问题的过程中,培养他们的逻辑推理能力和创新思维,同时提高他们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效率。

促进学生的学习成绩和学业发展。

通过科学合理地设计课堂教学内容和任务,以及精心安排的当堂训练活动,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和提升他们在数学方面的学习能力,从而实现教学目标的达成。

2. 正文2.1 先学后教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具体运用先学后教是一种教学方法,它要求学生在课前先通过自主学习掌握一定的知识,然后在课堂上进行教师的指导和引导。

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先学后教的具体运用可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提前布置自主学习任务。

在课前,教师可以布置一些阅读材料或网上资源,让学生自行学习相关知识。

可以是课本内容的预习,也可以是拓展知识的学习。

小学数学教学的教法和学法主要有哪些

小学数学教学的教法和学法主要有哪些

小学数学教学的教法和学法主要有哪些小学数学教学的教法和学法主要有哪些公司内部档案编码:[OPPTR-OPPT28-OPPTL98-OPPNN08]小学数学教学的教法和学法主要有哪些19种小学数学教学方法总结良好的方法能使我们更好地发挥运用天赋的才能,而拙劣的方法则可能阻碍才能的发挥.------[英]贝尔纳“数学为其他科学提供了语言、思想和方法”,“初步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中和其他学科学习中的问题”.(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数学思维方法分为两种,形象思维方法和抽象思维方法.小学数学要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并在此基础上,为发展抽象思维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一、形象思维方法形象思维方法是指人们用形象思维来认识、解决问题的方法.它的思维基础是具体形象,并从具体形象展开来的思维过程.形象思维的主要手段是实物、图形、表格和典型等形象材料.它的认识特点是以个别表现一般,始终保留着对事物的直观性.它的思维过程表现为表象、类比、联想、想象.它的思维品质表现为对直观材料进行积极想象,对表象进行加工、提炼进而提示出本质、规律,或求出对象.它的思维目标是解决实际问题,并且在解决问题当中提高自身的思维能力.1、实物演示法利用身边的实物来演示数学题目的条件和问题,及条件与条件,条件与问题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进行分析思考、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这种方法可以使数学内容形象化,数量关系具体化.比如:数学中的相遇问题.通过实物演示不仅能够解决“同时、相向而行、相遇”等术语,而且为学生指明了思维方向.再如,在一个圆形(方形)水塘周围栽树问题,如果能进行一个实际操作,效果要好得多.二年级数学教材中,“三个小朋友见面握手,每两人握一次,共要握几次手”与“用三张不同的数字卡片摆成两位数,共可以摆成多少个两位数”.像这样的有关排列、组合的知识,在小学教学中,如果实物演示的方法,是很难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的.特别是一些数学概念,如果没有实物演示,小学生就不能真正掌握.长方形的面积、长方体的认识、圆柱的体积等的学习,都依赖于实物演示作思维的基础.所以,小学数学教师应尽可能多地制作一些数学教(学)具,而且这些教(学)具用过后要好好保存,可以重复使用.这样可以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升学生的学习成绩.绩.2、图示法借助直观图形来确定思考方向,寻找思路,求得解决问题的方法.图示法直观可靠,便于分析数形关系,不受逻辑推导限制,思路灵活开阔,但图示依赖于人们对表象加工整理的可靠性上,一旦图示与实际情况不相符,易使在此基础上的联想、想象出现谬误或走入误区,最后导致错误的结果.比如有的数学教师爱徒手画数学图形,难免造成不准确,使学生产生误解.在课堂教学当中,要多用图示的方法来解决问题.有的题目,图画出来了,结果也就出来的;有的题,图画好了,题意学生也就明白了;有的题,画图则可以帮助分析题意、启迪思路,作为其他解法的辅助手段.例1 把一根木头锯成3段需要24分钟,锯成6段需要多少分钟(图略)思维方法是:图示法.思维方向是:锯几次,每次用几分钟.思路是:锯3段锯了几次,每次用几分钟,锯6段锯了几次,需要多少分钟.例2 判断等腰三角形中,点D是底边BC的中点,图甲的面积比图乙的面积大,图甲的周长比图乙的周长长.(图略)思维方法:图示法.思维方向:先比较面积,再比较周长.思路:作条辅助线.图甲占的面积大,图乙所占面积小,所以“图甲的面积比图乙的面积大”是正确的.线段AD比曲线AD短,所以“图甲的周长比图乙的周长长”是错误的.3、列表法运用列出表格来分析思考、寻找思路、求解问题的方法叫做列表法.列表法清晰明了,便于分析比较、提示规律,也有利于记忆.它的局限性在于求解范围小,适用题型狭窄,大多跟寻找规律或显示规律有关.比如,正、反比例的内容,整理数据,乘法口诀,数位顺序等内容的教学大都采用“列表法”.用列表法解决传统数学问题:鸡兔同笼问题.制作三个表格:第一张表格是逐一举例法,根据鸡与兔共20只的条件,假设鸡只有1只,那么兔就有19只,腿共有78条……这样逐一列举,直至寻找到所求的答案;第二张表格是列举了几个以后发现了只数与腿数的规律,从而减少了列举的次数;第三张表格是从中间开始列举,由于鸡与兔共20只,所以各取10只,接着根据实际的数据情况确定列举的方向.4、探索法按照一定方向,通过尝试来摸索规律、探求解决问题思路的方法叫做探究法.我国着名数学家华罗庚说过,在数学里,“难处不在于有了公式去证明,而在于没有公式之前,怎样去找出公式来.”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是新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人们在难以把问题转化为简单的、基本的、熟悉的、典型的问题时,常常采取的一种好方法就是探究、尝试.第一、探究方向要准确,兴趣要高涨,切忌胡乱尝试或形式主义的探究.例如,教学“比例尺”时,教师创设“学生出题考老师”的教学情境,师:“现在我们考试好不好”学生一听:很奇怪,正当学生疑惑之时,教师说:“今天改变过去的考试方法,由你们出题考老师,愿意吗”学生听后很感兴趣.教师说:“这里有一幅地图,你们用直尺任意量出两地的距离,我都能很快地告诉你们这两地之间的实际距离,相信吗”于是学生纷纷上台度量、报数,教师都一个接一个地回答对应的实际距离.学生这时更感到奇怪,异口同声地说:“老师您快告诉我们吧,您是怎样算的”教师说:“其实呀,有一位好朋友在暗中帮助老师,你们知道它是谁吗想认识它吗”于是引出所要学习的内容“比例尺”.第二、定向猜测,反复实践,在不断分析、调整中寻找规律.例3 找规律填数.(1)1、4、、10、13、、19;(2)2、8、18、32、、72、 .第三,独立探究与合作探究结合.独立,有自由的思维时空;合作,可以知识上互补,方法上互相借鉴,不时还能碰撞出智慧的火花.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尽量创设让学生去探究的情景,创造让学生去探究的机会,鼓励有探究精神和习惯的学生.5、观察法通过大量具体事例,归纳发现事物的一般规律的方法叫做观察法.巴浦洛夫说:"应当先学会观察,不学会观察永远当不了科学家.”小学数学“观察”的内容一般有:①数字的变化规律及位置特点;②条件与结论之间的关系;③题目的结构特点;④图形的特点及大小、位置关系.如:观察一组算式:25×4=4×25,62×11=11×62,100×6=6×100……归纳出乘法交换率:在乘法算式里,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积不变.“观察”的要求:第一、观察要细致、准确.例4 找出下列各题错在哪里,并改正.(1)25×16=25×(4×4)=(25×4)×(25×4);(2)18×36+18×64=(18+18)×(36+64)例5 直接写出下列各题的得数:(1)+ (2)+(3)125×57× (4)(351-37-13)÷5第二、科学观察.科学观察渗透了更多的理性因素,它是有目的,有计划地察看研究对象.比如,在教学长方体的认识时,要做到“有序”观察:(1)面——形状、个数、面与面之间的关系;(2)棱——棱的形成、条数、棱与棱之间的关系(相对的棱相等;相对的棱有四条;长方体的棱可以分为三组);(3)顶点——顶点的形成、个数,认识顶点的一个重要作用是引出长方体长、宽、高的概念.第三, 观察必定与思考结合.例6710618这是一年级下学期的一道思考题,如果只观察不思考,这道题目让干什么就不知道.6、典型法针对题目去联想已经解过的典型问题的解题规律,从而找出解题思路的方法叫做典型法.典型是相对于普遍而言的.解决数学问题,有些需要用一般方法,有些则需要用特殊(典型)方法.比如,归一、倍比和归总算法、行程、工程、消同求异、平均数等.运用典型法必须注意:(1)要掌握典型材料的关键及规律.例7 已知爸爸比儿子大30岁,爸爸今年的年龄正好是儿子的7倍.爸爸、儿子今年分别是多少岁关键点在:爸爸比儿子大30岁,爸爸的年龄比儿子多几倍.典型题都有典型解法,要想真正学好数学,即要理解和掌握一般思路和解法,还要学会典型解法.(2)熟悉典型材料,并能敏捷地联想到所适用的典型,从而确定所需要的解题方法. 例8 见到“某城市有一条公共汽车线路,长16500米,平均每隔500米设一个车站.这条线路需要设多少个车站”这样题目,就应该联想到上面所讲到的“锯木头用多少分钟”的典型问题.(3)典型和技巧相联系.例9 甲乙两个工程队共有82人,如果从乙队调8人到甲队,两队人数正好相等.甲乙两队原来各有多少人这题目的技巧:调前、调后两队总人数没变.先算调后各队人数,再算原来各队人数.7、放缩法通过对被研究对象的放缩估计来解决问题的方法叫做放缩法.放缩法灵活、巧妙,但有赖于知识的拓展能力及其想象能力.例16 求12和9的最小公倍数.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一般的方法是“短除式”方法,它是根据这两个数的质因数情况来求出它们的最小公倍数的.但也有两个典型方法:一是“如果两个数是互质数,那么这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就是它们的乘积”;二是“如果大数是小数的倍数,那么这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就是大数”.现在我们根据典型方法二,进行扩展运用,放大“大数”来求12和9的最小公倍数.12不是9的倍数,就把它放大2倍,得24,仍然不是9的倍数,放大3倍,得36,36是9的倍数,那么,12和9的最小公倍数就是36.这种方法的关键点在于,如果大数不是小数的倍数,就把大数翻倍,但一定从2倍开始,如果一下子扩大6倍,得数是它们的公倍数,而不是最小的了.例17 期末考试,小刚的语文成绩和英语成绩的和是197分;语文和数学成绩加起来是199分;数学和英语成绩加起来是196分.想一想,小刚的哪科成绩最高你能算出小刚的各科成绩吗思路一:“放大”.通过观察发现,语、数、外三科成绩在题目中各出现两次,我们求197+199+196的和,这个和是“语数外成绩的2倍”,除以2得三科成绩之和,再减去任意两科的成绩,就得到第三科的成绩.思路二:“缩小”.我们用语数成绩的和减去语外的成绩,199-197=2(分),这是数学减英语成绩的差.数学和英语的和是196分,再求数学的分数就不难了.放缩法有时运用在估算和验算上.例18 检验下列计算结果是否正确(1)×=; (2)17485÷=3609.对于(1)用总体估计,放大至19×7=133,估计得数要小于133,所以本题结果错误.对于(2)用最高位估计,把17看作18,把看作6,18÷6=3,显然答数的最高位不会是3,故本题结果也不正确.例19 把鸡和兔放在一起,共有48个头,114只足,问鸡、兔各有几只.这是一道鸡兔同笼的典型问题,我们也用放缩法,不妨把鸡和兔的足数缩小2倍,那么,鸡的足数和它的头数一样,而兔的足数是它的只数的2倍.所以,总的足数缩小2倍后,鸡和兔的总足数与它们的总只数相差数就是兔的只数.8、验证法你的结果正确吗不能只等教师的评判,重要的是自己心里要清楚,对自己的学习有一个清楚的评价,这是优秀学生必备的学习品质.验证法应用范围比较广泛,是需要熟练掌握的一项基本功.应当通过实践训练及其长期体验积累,不断提高自己的验证能力和逐步养成严谨细致的好习惯.(1)用不同的方法验证.教科书上一再提出:减法用加法检验,加法用减法检验,除法用乘法验算,乘法用除法验算.(2)代入检验.解方程的结果正确吗用代入法,看等号两边是否相等.还可以把结果当条件进行逆向推算.(3)是否符合实际.“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陶行知先生的话要落实在教学中.比如,做一套衣服需要4米布,现有布31米,可以做多少套衣服有学生这样做:31÷4≈8(套)按照“四舍五入法”保留近似数无疑是正确的,但和实际不符合,做衣服的剩余布料只能舍去.教学中,常识性的东西予以重视.做衣服套数的近似计算要用“去尾法”.(4)验证的动力在猜想和质疑.牛顿曾说过:“没有大胆的猜想,就做不出伟大的发现.”“猜”也是解决问题的一种重要策略.可以开拓学生的思维、激发“我要学”的愿望.为了避免瞎猜,一定学会验证.验证猜测结果是否正确,是否符合要求.如不符合要求,及时调整猜想,直到解决问题.二、抽象思维方法运用概念、判断、推理来反映现实的思维过程,叫抽象思维,也叫逻辑思维.抽象思维又分为:形式思维和辩证思维.客观现实有其相对稳定的一面,我们就可以采用形式思维的方式;客观存在也有其不断发展变化的一面,我们可以采用辩证思维的方式.形式思维是辩证思维的基础.形式思维能力: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判断、推理.辩证思维能力:联系、发展变化、对立统一律、质量互变律、否定之否定律.小学数学要培养学生初步的抽象思维能力,重点突出在:(1)思维品质上,应该具备思维的敏捷性、灵活性、联系性和创造性.(2)思维方法上,应该学会有条有理,有根有据地思考.(3)思维要求上,思路清晰,因果分明,言必有据,推理严密.(4)思维训练上,应该要求:正确地运用概念,恰当地下判断,合乎逻辑地推理. 9、对照法如何正确地理解和运用数学概念小学数学常用的方法就是对照法.根据数学题意,对照概念、性质、定律、法则、公式、名词、术语的含义和实质,依靠对数学知识的理解、记忆、辨识、再现、迁移来解题的方法叫做对照法.这个方法的思维意义就在于,训练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正确理解、牢固记忆、准确辨识.例20、三个连续自然数的和是18,则这三个自然数从小到大分别是多少对照自然数的概念和连续自然数的性质可以知道:三个连续自然数和的平均数就是这三个连续自然数的中间那个数.例21、判断:能被2除尽的数一定是偶数.这里要对照“除尽”和“偶数”这两个数学概念.只有这两个概念全理解了,才能做出正确判断.10、公式法运用定律、公式、规则、法则来解决问题的方法.它体现的是由一般到特殊的演绎思维.公式法简便、有效,也是小学生学习数学必须学会和掌握的一种方法.但一定要让学生对公式、定律、规则、法则有一个正确而深刻的理解,并能准确运用. 例22、计算59×37+12×59+5959×37+12×59+59=59×(37+12+1)…………运用乘法分配律=59×50…………运用加法计算法则=(60-1) ×50…………运用数的组成规则=60×50-1×50…………运用乘法分配律=3000-50 …………运用乘法计算法则=2950 …………运用减法计算法则11、比较法通过对比数学条件及问题的异同点,研究产生异同点的原因,从而发现解决问题的方法,叫比较法.比较法要注意:(1)找相同点必找相异点,找相异点必找相同点,不可或缺,也就是说,比较要完整.(2)找联系与区别,这是比较的实质.(3)必须在同一种关系下(同一种标准)进行比较,这是“比较”的基本条件.(4)要抓住主要内容进行比较,尽量少用“穷举法”进行比较,那样会使重点不突出.(5)因为数学的严密性,决定了比较必须要精细,往往一个字,一个符号就决定了比较结论的对或错.例23、填空:0.75的最高位是(),这个数小数部分的最高位是();十分位的数4与十位上的数4相比,它们的()相同,()不同,前者比后者小了().这道题的意图就是要对“一个数的最高位和小数部分的最高位的区别”,还有“数位和数值”的区别等.例23、六年级同学种一批树,如果每人种5棵,则剩下75棵树没有种;如果每人种7棵,则缺少15棵树苗.六年级有多少学生这是两种方案的比较.相同点是:六年级人数不变;相异点是:两种方案中的条件不一样.找联系:每人种树棵数变化了,种树的总棵数也发生了变化.找解决思路(方法):每人多种7-5=2(棵),那么,全班就多种了75+15=90(棵),全班人数为90÷2=45(人).12、分类法俗语: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根据事物的共同点和差异点将事物区分为不同种类的方法,叫做分类法.分类是以比较为基础的.依据事物之间的共同点将它们合为较大的类,又依据差异点将较大的类再分为较小的类.分类即要注意大类与小类之间的不同层次,又要做到大类之中的各小类不重复、不遗漏、不交叉.例24、自然数按约数的个数来分,可分成几类答:可分为三类.(1)只有一个约数的数,它是一个单位数,只有一个数1;(2)有两个约数的,也叫质数,有无数个;(3)有三个约数的,也叫合数,也有无数个.13、分析法把整体分解为部分,把复杂的事物分解为各个部分或要素,并对这些部分或要素进行研究、推导的一种思维方法叫做分析法.依据:总体都是由部分构成的.思路:为了更好地研究和解决总体,先把整体的各部分或要素割裂开来,再分别对照要求,从而理顺解决问题的思路.也就是从求解的问题出发,正确选择所需要的两个条件,依次推导,一直到问题得到解决为止,这种解题模式是“由果溯因”.分析法也叫逆推法.常用“枝形图”进行图解思路.例25、玩具厂计划每天生产200件玩具,已经生产了6天,共生产1260件.问平均每天超过计划多少件思路:要求平均每天超过计划多少件,必须知道:计划每天生产多少件和实际每天生产多少件.计划每天生产多少件已知,实际每天生产多少件,题中没有告诉,还得求出来.要求实际每天生产多少件玩具,必须知道:实际生产多少天,和实际生产多少件,这两个条件题中都已知.枝形图:(略)把对象的各个部分或各个方面或各个要素联结起来,并组合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来研究、推导和一种思维方法叫做综合法.用综合法解数学题时,通常把各个题知看作是部分(或要素),经过对各部分(或要素)相互之间内在联系一层层分析,逐步推导到题目要求,所以,综合法的解题模式是执因导果,也叫顺推法.这种方法适用于已知条件较少,数量关系比较简单的数学题.例26、两个质数,它们的差是小于30的合数,它们的和即是11的倍数又是小于50的偶数.写出适合上面条件的各组数.思路:11的倍数同时小于50的偶数有22和44.两个数都是质数,而和是偶数,显然这两个质数中没有2.和是22的两个质数有:3和19,5和17.它们的差都是小于30的合数吗和是44的两个质数有:3和41,7和37,13和31.它们的差是小于30的合数吗这就是综合法的思路.15、方程法用字母表示未知数,并根据等量关系列出含有字母的表达式(等式).列方程是一个抽象概括的过程,解方程是一个演绎推导的过程.方程法最大的特点是把未知数等同于已知数看待,参与列式、运算,克服了算术法必须避开求知数来列式的不足.有利于由已知向未知的转化,从而提高了解题的效率和正确率.例27、一个数扩大3倍后再增加100,然后缩小2倍后再减去36,得50.求这个数. 例28、一桶油,第一次用去40%,第二次比第一次多用10千克,还剩余6千克.这桶油重多少千克这两题用方程解就比较容易.用只参与列式、运算而不需要解出的字母或数表示有关数量,并根据题意列出算式的一种方法叫做参数法.参数又叫辅助未知数,也称中间变量.参数法是方程法延伸、拓展的产物.例29、汽车爬山,上山时平均每小时行15千米,下山时平均每小时行驶10千米,问汽车的平均速度是每小时多少千米上下山的平均速度不能用上下山的速度和除以2.而应该用上下山的路程÷2.例30、一项工作,甲单独做要4天完成,乙单独做要5天完成.两人合做要多少天完成其实,把总工作量看作“1”,这个“1”就是参数,如果把总工作量看作“2、3、4……”都可以,只不过看作“1”运算最方便.17、排除法排除对立的结果叫做排除法.排除法的逻辑原理是:任何事物都有其对立面,在有正确与错误的多种结果中,一切错误的结果都排除了,剩余的只能是正确的结果.这种方法也叫淘汰法、筛选法或反证法.这是一种不可缺少的形式思维方法.例31、为什么说除2外,所有质数都是奇数这就要用反证法:比2大的所有自然数不是质数就是合数.假设:比2大的质数有偶数,那么,这个偶数一定能被2整除,也就是说它一定有约数2.一个数的约数除了1和它本身外,还有别的约数(约数2),这个数一定是合数而不是质数.这和原来假定是质数对立(矛盾).所以,原来假设错误.例32、判断:(1)同一平面上两条直线不平行,就一定相交.(错)(2)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乘以或同除以一个相同的数,分数大小不变.(错)对于涉及一般性结论的题目,通过取特殊值或画特殊图或定特殊位置等特例来解题的方法叫做特例法.特例法的逻辑原理是:事物的一般性存在于特殊性之中.例33、大圆半径是小圆半径的2倍,大圆周长是小圆周长的()倍,大圆面积是小圆面积的()倍.可以取小圆半径为1,那么大圆半径就是2.计算一下,就能得出正确结果.例33、正方形的面积和边长成正比例吗如果正方形的边长为a,面积为s . 那么,s:a=a (比值不定)所以,正方形的面积和边长不成正比例.19、化归法通过某种转化过程,把问题归结到一类典型问题来解题的方法叫做化归法.化归是知识迁移的重要途径,也是扩展、深化认知的首要步骤.化归法的逻辑原理是,事物之间是普遍联系的.化归法是一种常用的辩证思维方法.例34、某制药厂生产一批防“非典”药,原计划25人14天完成,由于急需,要提前4天完成,需要增加多少人这就需要在考虑问题时,把“总工作日”化归为“总工作量”.例35、超市运来马铃薯、西红柿、豇豆三种蔬菜,马铃薯占25%,西红柿和豇豆的重量比是4:5,已知豇豆比马铃薯多36千克,超市运来西红柿多少千克需要把“西红柿和豇豆的重量比4:5”化归为“各占总重量的百分之几”,也就是把比例应用题化归为分数应用题.。

小学数学常用的六种教学方法

小学数学常用的六种教学方法

小学数学常用的六种教学方法小学数学常用的六种教学方法学习方法是通过学习实践总结出的快速掌握知识的方法。

因其与学习掌握知识的效率有关,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下面和小编一起来看小学数学常用的六种教学方法,希望有所帮助!1、讲授法讲授法是教师运用口头语言向学生描绘情境、叙述事实、解释概念、论证原理和阐明规律的一种教学方法。

2、谈话法谈话法又称回答法,它是通过师生的交谈来传播和学习知识的一种方法。

其特点是教师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的.经验和知识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借以获得新知识或巩固、检查已学的知识。

3、演示法演示法是教师把实物或实物的模象展示给学生观察,或通过示范性的实验,通过现代教学手段,使学生获得知识更新的一种教学方法。

它是辅助的教学方法,经常与讲授、谈话、讨论等方法配合一起使用。

4、练习法练习法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巩固知识和培养各种学习技能的基本方法,也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一种主要的实践活动。

5、课堂讨论法讨论法是在教师指导下,由全班或小组围绕某一种中心问题通过发表各自意见和看法,共同研讨,相互启发,集思广益地进行学习的一种方法。

6、动手操作法动手操作法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使用一定的设备和材料,通过操作,引起实验对象的某些变化,并从观察这些变化中获得新知识或验证知识的一种教学方法,它也是自然科学学科常用的一种方法。

7、启发法启发教学可以由一问一答、一讲一练的形式来体现;也可以通过教师的生动讲述使学生产生联想,留下深刻印象而实现。

所以说,启发性是一种对各种教学方法和教学活动都具有的指导意义的教学思想,启发式教学法就是贯彻启发性教学思想的教学法。

也就是说,无论什么教学方法,只要是贯彻了启发教学思想的,都是启发式教学法,反之,就不是启发式教学法。

教学方法论由教学方法指导思想、基本方法、具体方法、教学方式四个层面组成。

教学方法包括教师教的方法(教授法)和学生学的方法(学习方法)两大方面,是教授方法与学习方法的统一。

常用的数学教学方法有哪些

常用的数学教学方法有哪些

常用的数学教学方法有哪些在新课程标准下,对于数学的教学方法,教学模式是多样的、敏捷的、应变的。

一节课下来学生学习到的东西许多,用的方法当然也不仅仅只有一种而是多样化的。

下面是我整理的常用的数学教学方法有哪些,欢送阅读共享。

更多教学方法相关内容引荐↓↓↓常见的教学方法有哪些好的教学方法有哪几种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的区分教学方法的种类和手段有哪些常用的数学教学方法一、自主探究式学习法自主探究是让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自主探究的一种课堂教学模式,充分表达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新课程标准实施以来在各学科都应用得较为广泛,且在教学中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踊跃性、主动性,让学生自己去探讨新学问的来由并探究其特征,探究其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价值。

锻练了学生的思维实力、理解实力,增加了学生学好数学的自信念。

学生会把自主学习结果看成是一种胜利,从而产生一种成就感和喜悦感,激发了学生对整个学习过程的坚毅自信念和自主探究、自觉钻研的爱好,造就创新精神。

使学生明白数学中看似深邃的学问,只要踊跃探究,谨慎思索就能很快解决。

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更好地应用于生活。

二、小组探讨学习法这种模式以学生为主,让学生分组共同协作商议和探讨老师提出的问题,与老师形成一种互动的方式,小组探讨有利于造就学生集体主义思想,课堂上小组探讨有利于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分类思想、综合思维实力、理解实力的造就。

同时也能造就学生与学生、学生与老师相互沟通的实力,能增进同学之间、师生之间的感情,通过小组探讨可从多角度获得解题思路和思维途径,往往是探讨和沟通融为一体,在探讨中理解,在沟通中加深印象。

这样可以增加课堂教学效果,比老师干脆讲授要好得多,对学生的学习起到推动作用,老师也能从中得出意想不到的收获。

三、发觉式学习方法发觉式学习方法是继自主探究式学习法、小组探讨学习法之后的又一种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和方法,通过阅读教材来发觉新学问、发觉新问题、发觉新的解题思路和解题方法、发觉数学规律、发觉学生简单出问题的地方。

小学数学的学法有哪些

小学数学的学法有哪些

小学数学的学法有哪些篇一: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法学法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法学法一、人教版小学数学实验教材的分析人教版小学数学实验教材是秉持“以人为本”的基本设计思想来设计编排的,其实现了将数学知识点由难到易的排版,让学生有一个循序渐进的学习过程。

教材在教学内容上与生活实践相联系,让学生学会在生活中运用数学知识。

比如,在三年级下册的教材中,就有“制作年历”和“校园设计”这两个实践活动,这两个实践活动能够锻炼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数学知识来解决问题的能力,而在数学算法的要求上更是多样化,这样能够帮助学生培养多方面思考问题的能力,避免学生学得的知识范围过于狭隘。

二、教学实践的具体要求1.结合教材要求,站在学生的立场进行教学安排教师对教材的使用也是影响学生学习效果的一个主要因素。

教师在教学中,应当更多地与学生进行沟通与交流,了解学生的学习动向,结合本班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制订有效的实践教学方案。

在实际教学中发现学生学习的薄弱点,然后进行针对性的训练,帮助学生完成小学数学学习。

比如,在第二册数学实验教材中,要求学生学会认识时间,而一些学生在对时间的学习上存在着一定的困难。

在进行时间认识的教学前,教师可以先问学生:“同学们知道现在是第几节课吗?”树立起学生的时间观念,在接下来的课堂教学时,可以先讲解时针的转动规律,接着介绍分针与秒针,由难及易,步步深入。

2.将课堂作为教学实践基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小学数学的教学形式主要是课堂教学,教师应当充分地利用课堂教学的时间,指导学生学习数学知识,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是学生学好小学数学的关键,教师可以进行教学方式多元化的教学,结合教材要求,开展一些与数学学习相关的实践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激趣的最好方法就是进行游戏教学,比如,在进行10以内的加减教学时,教师可以结合实际生活,设置一个让学生买菜的情境,让学生在买菜的过程中体会到数学加减法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情况,帮助学生进行算术练习。

常用的数学教学方法有哪些

常用的数学教学方法有哪些

常用的数学教学方法有哪些在新课程标准下,对于数学的教学方法,教学模式是多样的、灵活的、应变的。

一节课下来学生学习到的东西很多,用的方法当然也不仅仅只有一种而是多样化的。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常用的数学教学方法有哪些,欢迎阅读分享。

常用的数学教学方法一、自主探究式学习法自主探索是让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索、自主研究的一种课堂教学模式,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新课程标准实施以来在各学科都应用得较为广泛,且在教学中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让学生自己去探讨新知识的来由并研究其特征,探索其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价值。

锻练了学生的思维能力、理解能力,增强了学生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学生会把自主学习结果看成是一种成功,从而产生一种成就感和喜悦感,激发了学生对整个学习过程的坚强自信心和自主探索、自觉钻研的兴趣,培养创新精神。

使学生明白数学中看似深奥的知识,只要积极探索,认真思考就能很快解决。

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更好地应用于生活。

二、小组讨论学习法这种模式以学生为主,让学生分组共同协作商量和讨论教师提出的问题,与教师形成一种互动的方式,小组讨论有利于培养学生集体主义思想,课堂上小组讨论有利于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分类思想、综合思维能力、理解能力的培养。

同时也能培养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相互交流的能力,能增进同学之间、师生之间的感情,通过小组讨论可从多角度获得解题思路和思维途径,往往是讨论和交流融为一体,在讨论中理解,在交流中加深印象。

这样可以增强课堂教学效果,比教师直接讲授要好得多,对学生的学习起到推动作用,教师也能从中得出意想不到的收获。

三、发现式学习方法发现式学习方法是继自主探索式学习法、小组讨论学习法之后的又一种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和方法,通过阅读教材来发现新知识、发现新问题、发现新的解题思路和解题方法、发现数学规律、发现学生容易出问题的地方。

这样学生对新的知识有一种优先掌握的心理,且学生对自己所发现的知识、问题、思路和方法有较深刻的印象,对学生掌握知识很重要,找到了发现知识的渠道。

数学教学方法有哪些

数学教学方法有哪些

数学教学方法有哪些数学教学方法有哪些第1篇1、抓住课堂理科注重是平时的学习,不适于突击复习。

老师所讲的每一堂课里都要聚精会神,认真听讲,紧跟老师的思路。

多听多记老师所讲的数学思想、学习方法。

千万不要被某一道题局限了思维。

例如“化归思想”、“数形结合”等思想方法远重要于某道题目的解答。

2、高质量完成作业所谓高质量是指高正确率和高速度。

写作业时,有时同一类型的题重复练习,这时就要有意识的去考察速度和准确率,并且在每做完一次时能够对此类题目有更深层的思考。

如考察它的内容,运用数学思想方法,解题的规律、技巧等。

另外对于老师布置的思考题也要认真完成。

如果不会决不能轻易放弃,要发扬“钉子”精神,一有空就静心思考,灵感总是在不经意间就来到你身边的。

更重要的是,这是一次挑战自我的机会。

成功会带来自信,而自信对于学习理科来说非常重要,同时也会促使自己去一次次的迎接更难的挑战。

即便失败,这道理也会给你留下深刻的印象,让你在碰到同类型的题时不自觉的就会反思当时错误的原因,今后如何避免。

3、勤思考,多提问首先对于老师给出的规律、定理,不仅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

对学习有不懂时,要做到刨根问底。

其次,学习任何学科都应该抱着怀疑的态度,尤其理科。

对于老师的讲解、课本的内容有疑问尽管提出,与老师讨论。

要做到不堆积问题、当日事当日毕。

总之,思考、提问是清除学习隐患的最佳途径。

4、总结比较,理清思绪(1)知识点的总结比较。

每学完一章都应该将本章内容做一个框架图或在脑中过一遍,整理出它们的关系。

对于相似易混淆的知识点应分项归纳比较,有时可用联想法将其区分开。

(2)题目的总结比较。

同学们可以建立自己的题库。

一本是错题,一本是精题。

对于平时的作业或者考试出现的错题,有选择的记下来,并用红笔在一侧批注注意事项。

考试前只需翻看红笔的内容即可。

还有一些极其巧妙或者高难度的题记下来,也用红笔批注此题所有的方法和思想。

时间长了,自己就能总结出一些类型的解题规律,也用红笔记下这些规律。

小学低年级数学的学习方法归纳总结

小学低年级数学的学习方法归纳总结

小学低年级数学的学习方法归纳总结
小学低年级数学的学习方法可以归纳总结为以下几点:
1. 理解概念:学习数学的第一步是理解概念。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解释数学概念,并进行生动的示范和实例演示,帮助学生正确理解。

2. 实践操作:数学是一门需要实践的学科。

学生应通过做题和操作练习来巩固和应用所学知识。

教师可以设计一些有趣的游戏和练习,让学生通过实践操作的方式提高数学技能。

3. 多样化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如故事讲解、拓展训练、小组合作学习等,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

4. 培养逻辑思维:数学是一门逻辑性极强的学科。

教师可以通过启发式学习和解题思路的引导,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让他们学会分析问题、寻找规律、运用合适的方法解决问题。

5. 系统总结:学生学习一定的知识后,要及时进行整理和总结。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做好笔记,并进行知识梳理和归纳总结,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总之,数学是一门需要理解、实践和思考的学科。

通过合理的教学方法和学习策略,可以帮助学生建立起扎实的数学基础,为以后更深入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最新小学数学教学的教法和学法主要有哪些

最新小学数学教学的教法和学法主要有哪些

小学数学教学的教法和学法主要有哪些?19种小学数学教学方法总结良好的方法能使我们更好地发挥运用天赋的才能,而拙劣的方法则可能阻碍才能的发挥.------[英]贝尔纳“数学为其他科学提供了语言、思想和方法”,“初步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中和其他学科学习中的问题”.(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数学思维方法分为两种,形象思维方法和抽象思维方法.小学数学要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并在此基础上,为发展抽象思维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一、形象思维方法形象思维方法是指人们用形象思维来认识、解决问题的方法.它的思维基础是具体形象,并从具体形象展开来的思维过程.形象思维的主要手段是实物、图形、表格和典型等形象材料.它的认识特点是以个别表现一般,始终保留着对事物的直观性.它的思维过程表现为表象、类比、联想、想象.它的思维品质表现为对直观材料进行积极想象,对表象进行加工、提炼进而提示出本质、规律,或求出对象.它的思维目标是解决实际问题,并且在解决问题当中提高自身的思维能力.1、实物演示法利用身边的实物来演示数学题目的条件和问题,及条件与条件,条件与问题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进行分析思考、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这种方法可以使数学内容形象化,数量关系具体化.比如:数学中的相遇问题.通过实物演示不仅能够解决“同时、相向而行、相遇”等术语,而且为学生指明了思维方向.再如,在一个圆形(方形)水塘周围栽树问题,如果能进行一个实际操作,效果要好得多.二年级数学教材中,“三个小朋友见面握手,每两人握一次,共要握几次手”与“用三张不同的数字卡片摆成两位数,共可以摆成多少个两位数”.像这样的有关排列、组合的知识,在小学教学中,如果实物演示的方法,是很难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的.特别是一些数学概念,如果没有实物演示,小学生就不能真正掌握.长方形的面积、长方体的认识、圆柱的体积等的学习,都依赖于实物演示作思维的基础.所以,小学数学教师应尽可能多地制作一些数学教(学)具,而且这些教(学)具用过后要好好保存,可以重复使用.这样可以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升学生的学习成绩.绩.2、图示法借助直观图形来确定思考方向,寻找思路,求得解决问题的方法.图示法直观可靠,便于分析数形关系,不受逻辑推导限制,思路灵活开阔,但图示依赖于人们对表象加工整理的可靠性上,一旦图示与实际情况不相符,易使在此基础上的联想、想象出现谬误或走入误区,最后导致错误的结果.比如有的数学教师爱徒手画数学图形,难免造成不准确,使学生产生误解.在课堂教学当中,要多用图示的方法来解决问题.有的题目,图画出来了,结果也就出来的;有的题,图画好了,题意学生也就明白了;有的题,画图则可以帮助分析题意、启迪思路,作为其他解法的辅助手段.例1 把一根木头锯成3段需要24分钟,锯成6段需要多少分钟?(图略)思维方法是:图示法.思维方向是:锯几次,每次用几分钟.思路是:锯3段锯了几次,每次用几分钟,锯6段锯了几次,需要多少分钟.例2 判断等腰三角形中,点D是底边BC的中点,图甲的面积比图乙的面积大,图甲的周长比图乙的周长长.(图略)思维方法:图示法.思维方向:先比较面积,再比较周长.思路:作条辅助线.图甲占的面积大,图乙所占面积小,所以“图甲的面积比图乙的面积大”是正确的.线段AD比曲线AD短,所以“图甲的周长比图乙的周长长”是错误的.3、列表法运用列出表格来分析思考、寻找思路、求解问题的方法叫做列表法.列表法清晰明了,便于分析比较、提示规律,也有利于记忆.它的局限性在于求解范围小,适用题型狭窄,大多跟寻找规律或显示规律有关.比如,正、反比例的内容,整理数据,乘法口诀,数位顺序等内容的教学大都采用“列表法”.用列表法解决传统数学问题:鸡兔同笼问题.制作三个表格:第一张表格是逐一举例法,根据鸡与兔共20只的条件,假设鸡只有1只,那么兔就有19只,腿共有78条……这样逐一列举,直至寻找到所求的答案;第二张表格是列举了几个以后发现了只数与腿数的规律,从而减少了列举的次数;第三张表格是从中间开始列举,由于鸡与兔共20只,所以各取10只,接着根据实际的数据情况确定列举的方向.4、探索法按照一定方向,通过尝试来摸索规律、探求解决问题思路的方法叫做探究法.我国著名数学家华罗庚说过,在数学里,“难处不在于有了公式去证明,而在于没有公式之前,怎样去找出公式来.”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是新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人们在难以把问题转化为简单的、基本的、熟悉的、典型的问题时,常常采取的一种好方法就是探究、尝试.第一、探究方向要准确,兴趣要高涨,切忌胡乱尝试或形式主义的探究.例如,教学“比例尺”时,教师创设“学生出题考老师”的教学情境,师:“现在我们考试好不好?”学生一听:很奇怪,正当学生疑惑之时,教师说:“今天改变过去的考试方法,由你们出题考老师,愿意吗?”学生听后很感兴趣.教师说:“这里有一幅地图,你们用直尺任意量出两地的距离,我都能很快地告诉你们这两地之间的实际距离,相信吗?”于是学生纷纷上台度量、报数,教师都一个接一个地回答对应的实际距离.学生这时更感到奇怪,异口同声地说:“老师您快告诉我们吧,您是怎样算的?”教师说:“其实呀,有一位好朋友在暗中帮助老师,你们知道它是谁吗?想认识它吗?”于是引出所要学习的内容“比例尺”.第二、定向猜测,反复实践,在不断分析、调整中寻找规律.例3 找规律填数.(1)1、4、、10、13、、19;(2)2、8、18、32、、72、.第三,独立探究与合作探究结合.独立,有自由的思维时空;合作,可以知识上互补,方法上互相借鉴,不时还能碰撞出智慧的火花.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尽量创设让学生去探究的情景,创造让学生去探究的机会,鼓励有探究精神和习惯的学生.5、观察法通过大量具体事例,归纳发现事物的一般规律的方法叫做观察法.巴浦洛夫说:"应当先学会观察,不学会观察永远当不了科学家.”小学数学“观察”的内容一般有:①数字的变化规律及位置特点;②条件与结论之间的关系;③题目的结构特点;④图形的特点及大小、位置关系.如:观察一组算式:25×4=4×25,62×11=11×62,100×6=6×100……归纳出乘法交换率:在乘法算式里,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积不变.“观察”的要求:第一、观察要细致、准确.例4 找出下列各题错在哪里,并改正.(1)25×16=25×(4×4)=(25×4)×(25×4);(2)18×36+18×64=(18+18)×(36+64)例5 直接写出下列各题的得数:(1)3.6+6.4 (2)3.6+6.04(3)125×57×0.04 (4)(351-37-13)÷5第二、科学观察.科学观察渗透了更多的理性因素,它是有目的,有计划地察看研究对象.比如,在教学长方体的认识时,要做到“有序”观察:(1)面——形状、个数、面与面之间的关系;(2)棱——棱的形成、条数、棱与棱之间的关系(相对的棱相等;相对的棱有四条;长方体的棱可以分为三组);(3)顶点——顶点的形成、个数,认识顶点的一个重要作用是引出长方体长、宽、高的概念.第三, 观察必定与思考结合.例6710618这是一年级下学期的一道思考题,如果只观察不思考,这道题目让干什么就不知道.6、典型法针对题目去联想已经解过的典型问题的解题规律,从而找出解题思路的方法叫做典型法.典型是相对于普遍而言的.解决数学问题,有些需要用一般方法,有些则需要用特殊(典型)方法.比如,归一、倍比和归总算法、行程、工程、消同求异、平均数等.运用典型法必须注意:(1)要掌握典型材料的关键及规律.例7 已知爸爸比儿子大30岁,爸爸今年的年龄正好是儿子的7倍.爸爸、儿子今年分别是多少岁?关键点在:爸爸比儿子大30岁,爸爸的年龄比儿子多几倍.典型题都有典型解法,要想真正学好数学,即要理解和掌握一般思路和解法,还要学会典型解法.(2)熟悉典型材料,并能敏捷地联想到所适用的典型,从而确定所需要的解题方法.例8 见到“某城市有一条公共汽车线路,长16500米,平均每隔500米设一个车站.这条线路需要设多少个车站?”这样题目,就应该联想到上面所讲到的“锯木头用多少分钟”的典型问题.(3)典型和技巧相联系.例9 甲乙两个工程队共有82人,如果从乙队调8人到甲队,两队人数正好相等.甲乙两队原来各有多少人?这题目的技巧:调前、调后两队总人数没变.先算调后各队人数,再算原来各队人数.7、放缩法通过对被研究对象的放缩估计来解决问题的方法叫做放缩法.放缩法灵活、巧妙,但有赖于知识的拓展能力及其想象能力.例16 求12和9的最小公倍数.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一般的方法是“短除式”方法,它是根据这两个数的质因数情况来求出它们的最小公倍数的.但也有两个典型方法:一是“如果两个数是互质数,那么这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就是它们的乘积”;二是“如果大数是小数的倍数,那么这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就是大数”.现在我们根据典型方法二,进行扩展运用,放大“大数”来求12和9的最小公倍数.12不是9的倍数,就把它放大2倍,得24,仍然不是9的倍数,放大3倍,得36,36是9的倍数,那么,12和9的最小公倍数就是36.这种方法的关键点在于,如果大数不是小数的倍数,就把大数翻倍,但一定从2倍开始,如果一下子扩大6倍,得数是它们的公倍数,而不是最小的了.例17 期末考试,小刚的语文成绩和英语成绩的和是197分;语文和数学成绩加起来是199分;数学和英语成绩加起来是196分.想一想,小刚的哪科成绩最高?你能算出小刚的各科成绩吗?思路一:“放大”.通过观察发现,语、数、外三科成绩在题目中各出现两次,我们求197+199+196的和,这个和是“语数外成绩的2倍”,除以2得三科成绩之和,再减去任意两科的成绩,就得到第三科的成绩.思路二:“缩小”.我们用语数成绩的和减去语外的成绩,199-197=2(分),这是数学减英语成绩的差.数学和英语的和是196分,再求数学的分数就不难了.放缩法有时运用在估算和验算上.例18 检验下列计算结果是否正确?(1)18.7×6.9=137.3; (2)17485÷6.6=3609.对于(1)用总体估计,放大至19×7=133,估计得数要小于133,所以本题结果错误.对于(2)用最高位估计,把17看作18,把6.6看作6,18÷6=3,显然答数的最高位不会是3,故本题结果也不正确.例19 把鸡和兔放在一起,共有48个头,114只足,问鸡、兔各有几只.这是一道鸡兔同笼的典型问题,我们也用放缩法,不妨把鸡和兔的足数缩小2倍,那么,鸡的足数和它的头数一样,而兔的足数是它的只数的2倍.所以,总的足数缩小2倍后,鸡和兔的总足数与它们的总只数相差数就是兔的只数.8、验证法你的结果正确吗?不能只等教师的评判,重要的是自己心里要清楚,对自己的学习有一个清楚的评价,这是优秀学生必备的学习品质.验证法应用范围比较广泛,是需要熟练掌握的一项基本功.应当通过实践训练及其长期体验积累,不断提高自己的验证能力和逐步养成严谨细致的好习惯.(1)用不同的方法验证.教科书上一再提出:减法用加法检验,加法用减法检验,除法用乘法验算,乘法用除法验算.(2)代入检验.解方程的结果正确吗?用代入法,看等号两边是否相等.还可以把结果当条件进行逆向推算. (3)是否符合实际.“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陶行知先生的话要落实在教学中.比如,做一套衣服需要4米布,现有布31米,可以做多少套衣服?有学生这样做:31÷4≈8(套)按照“四舍五入法”保留近似数无疑是正确的,但和实际不符合,做衣服的剩余布料只能舍去.教学中,常识性的东西予以重视.做衣服套数的近似计算要用“去尾法”.(4)验证的动力在猜想和质疑.牛顿曾说过:“没有大胆的猜想,就做不出伟大的发现.”“猜”也是解决问题的一种重要策略.可以开拓学生的思维、激发“我要学”的愿望.为了避免瞎猜,一定学会验证.验证猜测结果是否正确,是否符合要求.如不符合要求,及时调整猜想,直到解决问题.二、抽象思维方法运用概念、判断、推理来反映现实的思维过程,叫抽象思维,也叫逻辑思维.抽象思维又分为:形式思维和辩证思维.客观现实有其相对稳定的一面,我们就可以采用形式思维的方式;客观存在也有其不断发展变化的一面,我们可以采用辩证思维的方式.形式思维是辩证思维的基础.形式思维能力: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判断、推理.辩证思维能力:联系、发展变化、对立统一律、质量互变律、否定之否定律.小学数学要培养学生初步的抽象思维能力,重点突出在:(1)思维品质上,应该具备思维的敏捷性、灵活性、联系性和创造性.(2)思维方法上,应该学会有条有理,有根有据地思考.(3)思维要求上,思路清晰,因果分明,言必有据,推理严密.(4)思维训练上,应该要求:正确地运用概念,恰当地下判断,合乎逻辑地推理.9、对照法如何正确地理解和运用数学概念?小学数学常用的方法就是对照法.根据数学题意,对照概念、性质、定律、法则、公式、名词、术语的含义和实质,依靠对数学知识的理解、记忆、辨识、再现、迁移来解题的方法叫做对照法.这个方法的思维意义就在于,训练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正确理解、牢固记忆、准确辨识.例20、三个连续自然数的和是18,则这三个自然数从小到大分别是多少?对照自然数的概念和连续自然数的性质可以知道:三个连续自然数和的平均数就是这三个连续自然数的中间那个数.例21、判断:能被2除尽的数一定是偶数.这里要对照“除尽”和“偶数”这两个数学概念.只有这两个概念全理解了,才能做出正确判断.10、公式法运用定律、公式、规则、法则来解决问题的方法.它体现的是由一般到特殊的演绎思维.公式法简便、有效,也是小学生学习数学必须学会和掌握的一种方法.但一定要让学生对公式、定律、规则、法则有一个正确而深刻的理解,并能准确运用.例22、计算59×37+12×59+5959×37+12×59+59=59×(37+12+1)…………运用乘法分配律=59×50…………运用加法计算法则=(60-1) ×50…………运用数的组成规则=60×50-1×50…………运用乘法分配律=3000-50…………运用乘法计算法则=2950…………运用减法计算法则11、比较法通过对比数学条件及问题的异同点,研究产生异同点的原因,从而发现解决问题的方法,叫比较法.比较法要注意:(1)找相同点必找相异点,找相异点必找相同点,不可或缺,也就是说,比较要完整.(2)找联系与区别,这是比较的实质.(3)必须在同一种关系下(同一种标准)进行比较,这是“比较”的基本条件.(4)要抓住主要内容进行比较,尽量少用“穷举法”进行比较,那样会使重点不突出.(5)因为数学的严密性,决定了比较必须要精细,往往一个字,一个符号就决定了比较结论的对或错.例23、填空:0.75的最高位是(),这个数小数部分的最高位是();十分位的数4与十位上的数4相比,它们的()相同,()不同,前者比后者小了().这道题的意图就是要对“一个数的最高位和小数部分的最高位的区别”,还有“数位和数值”的区别等.例23、六年级同学种一批树,如果每人种5棵,则剩下75棵树没有种;如果每人种7棵,则缺少15棵树苗.六年级有多少学生?这是两种方案的比较.相同点是:六年级人数不变;相异点是:两种方案中的条件不一样.找联系:每人种树棵数变化了,种树的总棵数也发生了变化.找解决思路(方法):每人多种7-5=2(棵),那么,全班就多种了75+15=90(棵),全班人数为90÷2=45(人).12、分类法俗语: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根据事物的共同点和差异点将事物区分为不同种类的方法,叫做分类法.分类是以比较为基础的.依据事物之间的共同点将它们合为较大的类,又依据差异点将较大的类再分为较小的类.分类即要注意大类与小类之间的不同层次,又要做到大类之中的各小类不重复、不遗漏、不交叉.例24、自然数按约数的个数来分,可分成几类?答:可分为三类.(1)只有一个约数的数,它是一个单位数,只有一个数1;(2)有两个约数的,也叫质数,有无数个;(3)有三个约数的,也叫合数,也有无数个.13、分析法把整体分解为部分,把复杂的事物分解为各个部分或要素,并对这些部分或要素进行研究、推导的一种思维方法叫做分析法.依据:总体都是由部分构成的.思路:为了更好地研究和解决总体,先把整体的各部分或要素割裂开来,再分别对照要求,从而理顺解决问题的思路.也就是从求解的问题出发,正确选择所需要的两个条件,依次推导,一直到问题得到解决为止,这种解题模式是“由果溯因”.分析法也叫逆推法.常用“枝形图”进行图解思路.例25、玩具厂计划每天生产200件玩具,已经生产了6天,共生产1260件.问平均每天超过计划多少件? 思路:要求平均每天超过计划多少件,必须知道:计划每天生产多少件和实际每天生产多少件.计划每天生产多少件已知,实际每天生产多少件,题中没有告诉,还得求出来.要求实际每天生产多少件玩具,必须知道:实际生产多少天,和实际生产多少件,这两个条件题中都已知.枝形图:(略)14、综合法把对象的各个部分或各个方面或各个要素联结起来,并组合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来研究、推导和一种思维方法叫做综合法.用综合法解数学题时,通常把各个题知看作是部分(或要素),经过对各部分(或要素)相互之间内在联系一层层分析,逐步推导到题目要求,所以,综合法的解题模式是执因导果,也叫顺推法.这种方法适用于已知条件较少,数量关系比较简单的数学题.例26、两个质数,它们的差是小于30的合数,它们的和即是11的倍数又是小于50的偶数.写出适合上面条件的各组数.思路:11的倍数同时小于50的偶数有22和44.两个数都是质数,而和是偶数,显然这两个质数中没有2.和是22的两个质数有:3和19,5和17.它们的差都是小于30的合数吗?和是44的两个质数有:3和41,7和37,13和31.它们的差是小于30的合数吗?这就是综合法的思路.15、方程法用字母表示未知数,并根据等量关系列出含有字母的表达式(等式).列方程是一个抽象概括的过程,解方程是一个演绎推导的过程.方程法最大的特点是把未知数等同于已知数看待,参与列式、运算,克服了算术法必须避开求知数来列式的不足.有利于由已知向未知的转化,从而提高了解题的效率和正确率.例27、一个数扩大3倍后再增加100,然后缩小2倍后再减去36,得50.求这个数.例28、一桶油,第一次用去40%,第二次比第一次多用10千克,还剩余6千克.这桶油重多少千克?这两题用方程解就比较容易.16、参数法用只参与列式、运算而不需要解出的字母或数表示有关数量,并根据题意列出算式的一种方法叫做参数法.参数又叫辅助未知数,也称中间变量.参数法是方程法延伸、拓展的产物.例29、汽车爬山,上山时平均每小时行15千米,下山时平均每小时行驶10千米,问汽车的平均速度是每小时多少千米?上下山的平均速度不能用上下山的速度和除以2.而应该用上下山的路程÷2.例30、一项工作,甲单独做要4天完成,乙单独做要5天完成.两人合做要多少天完成?其实,把总工作量看作“1”,这个“1”就是参数,如果把总工作量看作“2、3、4……”都可以,只不过看作“1”运算最方便.17、排除法排除对立的结果叫做排除法.排除法的逻辑原理是:任何事物都有其对立面,在有正确与错误的多种结果中,一切错误的结果都排除了,剩余的只能是正确的结果.这种方法也叫淘汰法、筛选法或反证法.这是一种不可缺少的形式思维方法. 例31、为什么说除2外,所有质数都是奇数?这就要用反证法:比2大的所有自然数不是质数就是合数.假设:比2大的质数有偶数,那么,这个偶数一定能被2整除,也就是说它一定有约数2.一个数的约数除了1和它本身外,还有别的约数(约数2),这个数一定是合数而不是质数.这和原来假定是质数对立(矛盾).所以,原来假设错误.例32、判断:(1)同一平面上两条直线不平行,就一定相交.(错)(2)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乘以或同除以一个相同的数,分数大小不变.(错)18、特例法对于涉及一般性结论的题目,通过取特殊值或画特殊图或定特殊位置等特例来解题的方法叫做特例法.特例法的逻辑原理是:事物的一般性存在于特殊性之中.例33、大圆半径是小圆半径的2倍,大圆周长是小圆周长的()倍,大圆面积是小圆面积的()倍.可以取小圆半径为1,那么大圆半径就是2.计算一下,就能得出正确结果.例33、正方形的面积和边长成正比例吗?如果正方形的边长为a,面积为s . 那么,s:a=a (比值不定)所以,正方形的面积和边长不成正比例.19、化归法通过某种转化过程,把问题归结到一类典型问题来解题的方法叫做化归法.化归是知识迁移的重要途径,也是扩展、深化认知的首要步骤.化归法的逻辑原理是,事物之间是普遍联系的.化归法是一种常用的辩证思维方法.例34、某制药厂生产一批防“非典”药,原计划25人14天完成,由于急需,要提前4天完成,需要增加多少人?这就需要在考虑问题时,把“总工作日”化归为“总工作量”.例35、超市运来马铃薯、西红柿、豇豆三种蔬菜,马铃薯占25%,西红柿和豇豆的重量比是4:5,已知豇豆比马铃薯多36千克,超市运来西红柿多少千克?需要把“西红柿和豇豆的重量比4:5”化归为“各占总重量的百分之几”,也就是把比例应用题化归为分数应用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数学教学的教法和学法主要有哪些19种小学数学教学方法总结良好的方法能使我们更好地发挥运用天赋的才能,而拙劣的方法则可能阻碍才能的发挥.------[英]贝尔纳“数学为其他科学提供了语言、思想和方法”,“初步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中和其他学科学习中的问题”.(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数学思维方法分为两种,形象思维方法和抽象思维方法.小学数学要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并在此基础上,为发展抽象思维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一、形象思维方法形象思维方法是指人们用形象思维来认识、解决问题的方法.它的思维基础是具体形象,并从具体形象展开来的思维过程.形象思维的主要手段是实物、图形、表格和典型等形象材料.它的认识特点是以个别表现一般,始终保留着对事物的直观性.它的思维过程表现为表象、类比、联想、想象.它的思维品质表现为对直观材料进行积极想象,对表象进行加工、提炼进而提示出本质、规律,或求出对象.它的思维目标是解决实际问题,并且在解决问题当中提高自身的思维能力.1、实物演示法利用身边的实物来演示数学题目的条件和问题,及条件与条件,条件与问题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进行分析思考、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这种方法可以使数学内容形象化,数量关系具体化.比如:数学中的相遇问题.通过实物演示不仅能够解决“同时、相向而行、相遇”等术语,而且为学生指明了思维方向.再如,在一个圆形(方形)水塘周围栽树问题,如果能进行一个实际操作,效果要好得多.二年级数学教材中,“三个小朋友见面握手,每两人握一次,共要握几次手”与“用三张不同的数字卡片摆成两位数,共可以摆成多少个两位数”.像这样的有关排列、组合的知识,在小学教学中,如果实物演示的方法,是很难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的.特别是一些数学概念,如果没有实物演示,小学生就不能真正掌握.长方形的面积、长方体的认识、圆柱的体积等的学习,都依赖于实物演示作思维的基础.所以,小学数学教师应尽可能多地制作一些数学教(学)具,而且这些教(学)具用过后要好好保存,可以重复使用.这样可以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升学生的学习成绩.绩.2、图示法借助直观图形来确定思考方向,寻找思路,求得解决问题的方法.图示法直观可靠,便于分析数形关系,不受逻辑推导限制,思路灵活开阔,但图示依赖于人们对表象加工整理的可靠性上,一旦图示与实际情况不相符,易使在此基础上的联想、想象出现谬误或走入误区,最后导致错误的结果.比如有的数学教师爱徒手画数学图形,难免造成不准确,使学生产生误解.在课堂教学当中,要多用图示的方法来解决问题.有的题目,图画出来了,结果也就出来的;有的题,图画好了,题意学生也就明白了;有的题,画图则可以帮助分析题意、启迪思路,作为其他解法的辅助手段. 例1 把一根木头锯成3段需要24分钟,锯成6段需要多少分钟(图略)思维方法是:图示法.思维方向是:锯几次,每次用几分钟.思路是:锯3段锯了几次,每次用几分钟,锯6段锯了几次,需要多少分钟.例2 判断等腰三角形中,点D是底边BC的中点,图甲的面积比图乙的面积大,图甲的周长比图乙的周长长.(图略)思维方法:图示法.思维方向:先比较面积,再比较周长.思路:作条辅助线.图甲占的面积大,图乙所占面积小,所以“图甲的面积比图乙的面积大”是正确的.线段AD比曲线AD短,所以“图甲的周长比图乙的周长长”是错误的.3、列表法运用列出表格来分析思考、寻找思路、求解问题的方法叫做列表法.列表法清晰明了,便于分析比较、提示规律,也有利于记忆.它的局限性在于求解范围小,适用题型狭窄,大多跟寻找规律或显示规律有关.比如,正、反比例的内容,整理数据,乘法口诀,数位顺序等内容的教学大都采用“列表法”.用列表法解决传统数学问题:鸡兔同笼问题.制作三个表格:第一张表格是逐一举例法,根据鸡与兔共20只的条件,假设鸡只有1只,那么兔就有19只,腿共有78条……这样逐一列举,直至寻找到所求的答案;第二张表格是列举了几个以后发现了只数与腿数的规律,从而减少了列举的次数;第三张表格是从中间开始列举,由于鸡与兔共20只,所以各取10只,接着根据实际的数据情况确定列举的方向.4、探索法按照一定方向,通过尝试来摸索规律、探求解决问题思路的方法叫做探究法.我国著名数学家华罗庚说过,在数学里,“难处不在于有了公式去证明,而在于没有公式之前,怎样去找出公式来.”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是新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人们在难以把问题转化为简单的、基本的、熟悉的、典型的问题时,常常采取的一种好方法就是探究、尝试.第一、探究方向要准确,兴趣要高涨,切忌胡乱尝试或形式主义的探究.例如,教学“比例尺”时,教师创设“学生出题考老师”的教学情境,师:“现在我们考试好不好”学生一听:很奇怪,正当学生疑惑之时,教师说:“今天改变过去的考试方法,由你们出题考老师,愿意吗”学生听后很感兴趣.教师说:“这里有一幅地图,你们用直尺任意量出两地的距离,我都能很快地告诉你们这两地之间的实际距离,相信吗”于是学生纷纷上台度量、报数,教师都一个接一个地回答对应的实际距离.学生这时更感到奇怪,异口同声地说:“老师您快告诉我们吧,您是怎样算的”教师说:“其实呀,有一位好朋友在暗中帮助老师,你们知道它是谁吗想认识它吗”于是引出所要学习的内容“比例尺”.第二、定向猜测,反复实践,在不断分析、调整中寻找规律.例3 找规律填数.(1)1、4、、10、13、、19;(2)2、8、18、32、、72、 .第三,独立探究与合作探究结合.独立,有自由的思维时空;合作,可以知识上互补,方法上互相借鉴,不时还能碰撞出智慧的火花.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尽量创设让学生去探究的情景,创造让学生去探究的机会,鼓励有探究精神和习惯的学生.5、观察法通过大量具体事例,归纳发现事物的一般规律的方法叫做观察法.巴浦洛夫说:"应当先学会观察,不学会观察永远当不了科学家.”小学数学“观察”的内容一般有:①数字的变化规律及位置特点;②条件与结论之间的关系;③题目的结构特点;④图形的特点及大小、位置关系.如:观察一组算式:25×4=4×25,62×11=11×62,100×6=6×100……归纳出乘法交换率:在乘法算式里,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积不变.“观察”的要求:第一、观察要细致、准确.例4 找出下列各题错在哪里,并改正.(1)25×16=25×(4×4)=(25×4)×(25×4);(2)18×36+18×64=(18+18)×(36+64)例5 直接写出下列各题的得数:(1)+ (2)+(3)125×57× (4)(351-37-13)÷5第二、科学观察.科学观察渗透了更多的理性因素,它是有目的,有计划地察看研究对象.比如,在教学长方体的认识时,要做到“有序”观察:(1)面——形状、个数、面与面之间的关系;(2)棱——棱的形成、条数、棱与棱之间的关系(相对的棱相等;相对的棱有四条;长方体的棱可以分为三组);(3)顶点——顶点的形成、个数,认识顶点的一个重要作用是引出长方体长、宽、高的概念.第三, 观察必定与思考结合.例6710618这是一年级下学期的一道思考题,如果只观察不思考,这道题目让干什么就不知道.6、典型法针对题目去联想已经解过的典型问题的解题规律,从而找出解题思路的方法叫做典型法.典型是相对于普遍而言的.解决数学问题,有些需要用一般方法,有些则需要用特殊(典型)方法.比如,归一、倍比和归总算法、行程、工程、消同求异、平均数等.运用典型法必须注意:(1)要掌握典型材料的关键及规律.例7 已知爸爸比儿子大30岁,爸爸今年的年龄正好是儿子的7倍.爸爸、儿子今年分别是多少岁关键点在:爸爸比儿子大30岁,爸爸的年龄比儿子多几倍.典型题都有典型解法,要想真正学好数学,即要理解和掌握一般思路和解法,还要学会典型解法.(2)熟悉典型材料,并能敏捷地联想到所适用的典型,从而确定所需要的解题方法.例8 见到“某城市有一条公共汽车线路,长16500米,平均每隔500米设一个车站.这条线路需要设多少个车站”这样题目,就应该联想到上面所讲到的“锯木头用多少分钟”的典型问题.(3)典型和技巧相联系.例9 甲乙两个工程队共有82人,如果从乙队调8人到甲队,两队人数正好相等.甲乙两队原来各有多少人这题目的技巧:调前、调后两队总人数没变.先算调后各队人数,再算原来各队人数.7、放缩法通过对被研究对象的放缩估计来解决问题的方法叫做放缩法.放缩法灵活、巧妙,但有赖于知识的拓展能力及其想象能力.例16 求12和9的最小公倍数.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一般的方法是“短除式”方法,它是根据这两个数的质因数情况来求出它们的最小公倍数的.但也有两个典型方法:一是“如果两个数是互质数,那么这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就是它们的乘积”;二是“如果大数是小数的倍数,那么这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就是大数”.现在我们根据典型方法二,进行扩展运用,放大“大数”来求12和9的最小公倍数.12不是9的倍数,就把它放大2倍,得24,仍然不是9的倍数,放大3倍,得36,36是9的倍数,那么,12和9的最小公倍数就是36.这种方法的关键点在于,如果大数不是小数的倍数,就把大数翻倍,但一定从2倍开始,如果一下子扩大6倍,得数是它们的公倍数,而不是最小的了.例17 期末考试,小刚的语文成绩和英语成绩的和是197分;语文和数学成绩加起来是199分;数学和英语成绩加起来是196分.想一想,小刚的哪科成绩最高你能算出小刚的各科成绩吗思路一:“放大”.通过观察发现,语、数、外三科成绩在题目中各出现两次,我们求197+199+196的和,这个和是“语数外成绩的2倍”,除以2得三科成绩之和,再减去任意两科的成绩,就得到第三科的成绩.思路二:“缩小”.我们用语数成绩的和减去语外的成绩,199-197=2(分),这是数学减英语成绩的差.数学和英语的和是196分,再求数学的分数就不难了.放缩法有时运用在估算和验算上.例18 检验下列计算结果是否正确(1)×=; (2)17485÷=3609.对于(1)用总体估计,放大至19×7=133,估计得数要小于133,所以本题结果错误.对于(2)用最高位估计,把17看作18,把看作6,18÷6=3,显然答数的最高位不会是3,故本题结果也不正确.例19 把鸡和兔放在一起,共有48个头,114只足,问鸡、兔各有几只.这是一道鸡兔同笼的典型问题,我们也用放缩法,不妨把鸡和兔的足数缩小2倍,那么,鸡的足数和它的头数一样,而兔的足数是它的只数的2倍.所以,总的足数缩小2倍后,鸡和兔的总足数与它们的总只数相差数就是兔的只数.8、验证法你的结果正确吗不能只等教师的评判,重要的是自己心里要清楚,对自己的学习有一个清楚的评价,这是优秀学生必备的学习品质.验证法应用范围比较广泛,是需要熟练掌握的一项基本功.应当通过实践训练及其长期体验积累,不断提高自己的验证能力和逐步养成严谨细致的好习惯.(1)用不同的方法验证.教科书上一再提出:减法用加法检验,加法用减法检验,除法用乘法验算,乘法用除法验算.(2)代入检验.解方程的结果正确吗用代入法,看等号两边是否相等.还可以把结果当条件进行逆向推算. (3)是否符合实际.“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陶行知先生的话要落实在教学中.比如,做一套衣服需要4米布,现有布31米,可以做多少套衣服有学生这样做:31÷4≈8(套)按照“四舍五入法”保留近似数无疑是正确的,但和实际不符合,做衣服的剩余布料只能舍去.教学中,常识性的东西予以重视.做衣服套数的近似计算要用“去尾法”.(4)验证的动力在猜想和质疑.牛顿曾说过:“没有大胆的猜想,就做不出伟大的发现.”“猜”也是解决问题的一种重要策略.可以开拓学生的思维、激发“我要学”的愿望.为了避免瞎猜,一定学会验证.验证猜测结果是否正确,是否符合要求.如不符合要求,及时调整猜想,直到解决问题.二、抽象思维方法运用概念、判断、推理来反映现实的思维过程,叫抽象思维,也叫逻辑思维.抽象思维又分为:形式思维和辩证思维.客观现实有其相对稳定的一面,我们就可以采用形式思维的方式;客观存在也有其不断发展变化的一面,我们可以采用辩证思维的方式.形式思维是辩证思维的基础. 形式思维能力: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判断、推理.辩证思维能力:联系、发展变化、对立统一律、质量互变律、否定之否定律.小学数学要培养学生初步的抽象思维能力,重点突出在:(1)思维品质上,应该具备思维的敏捷性、灵活性、联系性和创造性.(2)思维方法上,应该学会有条有理,有根有据地思考.(3)思维要求上,思路清晰,因果分明,言必有据,推理严密.(4)思维训练上,应该要求:正确地运用概念,恰当地下判断,合乎逻辑地推理.9、对照法如何正确地理解和运用数学概念小学数学常用的方法就是对照法.根据数学题意,对照概念、性质、定律、法则、公式、名词、术语的含义和实质,依靠对数学知识的理解、记忆、辨识、再现、迁移来解题的方法叫做对照法.这个方法的思维意义就在于,训练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正确理解、牢固记忆、准确辨识.例20、三个连续自然数的和是18,则这三个自然数从小到大分别是多少对照自然数的概念和连续自然数的性质可以知道:三个连续自然数和的平均数就是这三个连续自然数的中间那个数.例21、判断:能被2除尽的数一定是偶数.这里要对照“除尽”和“偶数”这两个数学概念.只有这两个概念全理解了,才能做出正确判断.10、公式法运用定律、公式、规则、法则来解决问题的方法.它体现的是由一般到特殊的演绎思维.公式法简便、有效,也是小学生学习数学必须学会和掌握的一种方法.但一定要让学生对公式、定律、规则、法则有一个正确而深刻的理解,并能准确运用.例22、计算59×37+12×59+5959×37+12×59+59=59×(37+12+1)…………运用乘法分配律=59×50…………运用加法计算法则=(60-1) ×50…………运用数的组成规则=60×50-1×50…………运用乘法分配律=3000-50 …………运用乘法计算法则=2950 …………运用减法计算法则11、比较法通过对比数学条件及问题的异同点,研究产生异同点的原因,从而发现解决问题的方法,叫比较法.比较法要注意:(1)找相同点必找相异点,找相异点必找相同点,不可或缺,也就是说,比较要完整.(2)找联系与区别,这是比较的实质.(3)必须在同一种关系下(同一种标准)进行比较,这是“比较”的基本条件.(4)要抓住主要内容进行比较,尽量少用“穷举法”进行比较,那样会使重点不突出.(5)因为数学的严密性,决定了比较必须要精细,往往一个字,一个符号就决定了比较结论的对或错.例23、填空:0.75的最高位是(),这个数小数部分的最高位是();十分位的数4与十位上的数4相比,它们的()相同,()不同,前者比后者小了().这道题的意图就是要对“一个数的最高位和小数部分的最高位的区别”,还有“数位和数值”的区别等. 例23、六年级同学种一批树,如果每人种5棵,则剩下75棵树没有种;如果每人种7棵,则缺少15棵树苗.六年级有多少学生这是两种方案的比较.相同点是:六年级人数不变;相异点是:两种方案中的条件不一样.找联系:每人种树棵数变化了,种树的总棵数也发生了变化.找解决思路(方法):每人多种7-5=2(棵),那么,全班就多种了75+15=90(棵),全班人数为90÷2=45(人).12、分类法俗语: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根据事物的共同点和差异点将事物区分为不同种类的方法,叫做分类法.分类是以比较为基础的.依据事物之间的共同点将它们合为较大的类,又依据差异点将较大的类再分为较小的类.分类即要注意大类与小类之间的不同层次,又要做到大类之中的各小类不重复、不遗漏、不交叉.例24、自然数按约数的个数来分,可分成几类答:可分为三类.(1)只有一个约数的数,它是一个单位数,只有一个数1;(2)有两个约数的,也叫质数,有无数个;(3)有三个约数的,也叫合数,也有无数个.13、分析法把整体分解为部分,把复杂的事物分解为各个部分或要素,并对这些部分或要素进行研究、推导的一种思维方法叫做分析法.依据:总体都是由部分构成的.思路:为了更好地研究和解决总体,先把整体的各部分或要素割裂开来,再分别对照要求,从而理顺解决问题的思路.也就是从求解的问题出发,正确选择所需要的两个条件,依次推导,一直到问题得到解决为止,这种解题模式是“由果溯因”.分析法也叫逆推法.常用“枝形图”进行图解思路.例25、玩具厂计划每天生产200件玩具,已经生产了6天,共生产1260件.问平均每天超过计划多少件思路:要求平均每天超过计划多少件,必须知道:计划每天生产多少件和实际每天生产多少件.计划每天生产多少件已知,实际每天生产多少件,题中没有告诉,还得求出来.要求实际每天生产多少件玩具,必须知道:实际生产多少天,和实际生产多少件,这两个条件题中都已知.枝形图:(略)14、综合法把对象的各个部分或各个方面或各个要素联结起来,并组合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来研究、推导和一种思维方法叫做综合法.用综合法解数学题时,通常把各个题知看作是部分(或要素),经过对各部分(或要素)相互之间内在联系一层层分析,逐步推导到题目要求,所以,综合法的解题模式是执因导果,也叫顺推法.这种方法适用于已知条件较少,数量关系比较简单的数学题.例26、两个质数,它们的差是小于30的合数,它们的和即是11的倍数又是小于50的偶数.写出适合上面条件的各组数.思路:11的倍数同时小于50的偶数有22和44.两个数都是质数,而和是偶数,显然这两个质数中没有2.和是22的两个质数有:3和19,5和17.它们的差都是小于30的合数吗和是44的两个质数有:3和41,7和37,13和31.它们的差是小于30的合数吗这就是综合法的思路.15、方程法用字母表示未知数,并根据等量关系列出含有字母的表达式(等式).列方程是一个抽象概括的过程,解方程是一个演绎推导的过程.方程法最大的特点是把未知数等同于已知数看待,参与列式、运算,克服了算术法必须避开求知数来列式的不足.有利于由已知向未知的转化,从而提高了解题的效率和正确率. 例27、一个数扩大3倍后再增加100,然后缩小2倍后再减去36,得50.求这个数.例28、一桶油,第一次用去40%,第二次比第一次多用10千克,还剩余6千克.这桶油重多少千克这两题用方程解就比较容易.16、参数法用只参与列式、运算而不需要解出的字母或数表示有关数量,并根据题意列出算式的一种方法叫做参数法.参数又叫辅助未知数,也称中间变量.参数法是方程法延伸、拓展的产物.例29、汽车爬山,上山时平均每小时行15千米,下山时平均每小时行驶10千米,问汽车的平均速度是每小时多少千米上下山的平均速度不能用上下山的速度和除以2.而应该用上下山的路程÷2.例30、一项工作,甲单独做要4天完成,乙单独做要5天完成.两人合做要多少天完成其实,把总工作量看作“1”,这个“1”就是参数,如果把总工作量看作“2、3、4……”都可以,只不过看作“1”运算最方便.17、排除法排除对立的结果叫做排除法.排除法的逻辑原理是:任何事物都有其对立面,在有正确与错误的多种结果中,一切错误的结果都排除了,剩余的只能是正确的结果.这种方法也叫淘汰法、筛选法或反证法.这是一种不可缺少的形式思维方法. 例31、为什么说除2外,所有质数都是奇数这就要用反证法:比2大的所有自然数不是质数就是合数.假设:比2大的质数有偶数,那么,这个偶数一定能被2整除,也就是说它一定有约数2.一个数的约数除了1和它本身外,还有别的约数(约数2),这个数一定是合数而不是质数.这和原来假定是质数对立(矛盾).所以,原来假设错误.例32、判断:(1)同一平面上两条直线不平行,就一定相交.(错)(2)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乘以或同除以一个相同的数,分数大小不变.(错)18、特例法对于涉及一般性结论的题目,通过取特殊值或画特殊图或定特殊位置等特例来解题的方法叫做特例法.特例法的逻辑原理是:事物的一般性存在于特殊性之中.例33、大圆半径是小圆半径的2倍,大圆周长是小圆周长的()倍,大圆面积是小圆面积的()倍. 可以取小圆半径为1,那么大圆半径就是2.计算一下,就能得出正确结果.例33、正方形的面积和边长成正比例吗如果正方形的边长为a,面积为s . 那么,s:a=a (比值不定)所以,正方形的面积和边长不成正比例.19、化归法通过某种转化过程,把问题归结到一类典型问题来解题的方法叫做化归法.化归是知识迁移的重要途径,也是扩展、深化认知的首要步骤.化归法的逻辑原理是,事物之间是普遍联系的.化归法是一种常用的辩证思维方法.例34、某制药厂生产一批防“非典”药,原计划25人14天完成,由于急需,要提前4天完成,需要增加多少人这就需要在考虑问题时,把“总工作日”化归为“总工作量”.例35、超市运来马铃薯、西红柿、豇豆三种蔬菜,马铃薯占25%,西红柿和豇豆的重量比是4:5,已知豇豆比马铃薯多36千克,超市运来西红柿多少千克需要把“西红柿和豇豆的重量比4:5”化归为“各占总重量的百分之几”,也就是把比例应用题化归为分数应用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