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人教版《第七单元 燃料及其利用》(word版有答案)
人教版初中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知识点总结(含答案解析)(1)
一、选择题1.用白色瓷片接近酒精灯外焰时,瓷片没有明显变化;接近焰心时,在瓷片上出现黑色粉末状固体,这是酒精没有完全燃烧时生成的炭黑.用水壶烧开水,开始时会发现:与火焰接触的壶底出现水珠和黑色的炭黑,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燃料本身也可能含有水分子B.加热时应把物体放在内焰上加热C.加大空气的流量可以减少炭黑的生成D.适当提高水壶的高度可以减少炭黑的生成B解析:BA.燃料本身也可能吸收了空气中的水分而含有水分子,正确;B.酒精灯外焰与氧气接触充分,燃烧充分温度高,加热时应把物体放在外焰上加热,选项错误;C.氧气浓度越大,燃料燃烧越充分,故加大空气的流量可以减少炭黑的生成,正确;D.提高水壶的高度可以使燃烧更充分,所以减少炭黑的生成,正确。
故选:B。
2.用如图所示装置探究燃烧的条件,有关该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A.铜片上的白磷和红磷都能燃烧B.向水中白磷通氧气,白磷会燃烧C.热水的作用只是提供热量D.可燃物温度达到着火点即可燃烧B解析:BA、铜片上的红磷因未达到着火点,开始不燃烧。
错误。
B、向水中白磷通氧气,白磷与氧气接触且温度达到着火点,白磷会燃烧。
正确。
C、热水的作用有提供热量和隔绝空气。
错误。
D、可燃物温度到着火点且与空气接触才可燃烧。
错误。
故选B。
3.推理是学习化学的一种方法,以下推理正确的是A.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所以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化合物B.钠可以在氯气中燃烧,所以燃烧不一定都需要氧气C.在原子中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所以所有的微粒中质子数一定等于核外电子数D.化学变化常伴随发光放热现象,则有发光放热现象的一定是化学变化B解析:BA、化合物都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但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化合物,可能是混合物,如过氧化氢与水的混合物,故选项推理错误。
B、钠可以在氯气中燃烧,所以燃烧不一定都需要氧气正确;故选项正确;C、在原子中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所以所有的微粒中质子数一定等于核外电子数错误,离子中质子数与电子数不相等,故选项错误;D、化学变化常伴随发光放热现象,则有发光放热现象的一定是化学变化错误,电灯发光、发热,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故选:B。
人教版初中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含答案解析)(1)
一、选择题1.分析推理是化学学习常用的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A.金属能导电,所以能导电的物质一定是金属B.二氧化碳能产生温室效应,所以二氧化碳是空气污染物C.点燃H2和O2的混合物可能会发生爆炸,则点燃CH4和O2的混合物也可能发生爆炸D.化学变化伴随变色、生成气体或沉淀的现象,所以有变色、生成气体或沉淀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C解析:CA、金属能导电,但能导电的物质不一定是金属,如石墨是非金属,也能导电,故错误;B、二氧化碳能产生温室效应,但是二氧化碳是空气的一种成分,所以二氧化碳不属于空气污染物,故错误;C、可燃物与助燃物的混合气在爆炸极限范围内可能发生爆炸,CH4为可燃物,O2为助燃物,在其爆炸极限范围之内点燃可能会发生爆炸,故正确;D、有变色、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的变化不一定是化学变化,如无色氧气在一定的条件下变成淡蓝色液体,属于物理变化,故错误。
故选:C。
2.利用如图1装置探究氧气的体积分数(即氧气的浓度)对燃烧的影响。
点燃蜡烛后立即塞紧橡皮塞,待蜡烛熄灭后,将滴管中的水全部滴入集气瓶中(生石灰与水反应放出大量热),铝盒中的白磷立即燃烧。
如图2是瓶中①二氧化碳和②氧气的含量随时间变化的图象。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开始至t1时间段氧气含量的变化是因为白磷燃烧消耗氧气B.在t1至t2时间段内蜡烛已熄灭,而白磷还没有开始燃烧C.整个实验过程中集气瓶中物质的种类和总质量均不变D.t3时反应结束,集气瓶中的气体只有二氧化碳B解析:BA、从开始至 t1 时间段氧气含量的变化是因为蜡烛燃烧消耗氧气,故A选项错误;B、在 t1至 t2时间段内二氧化碳和氧气的含量基本不变,说明蜡烛已熄灭而白磷还没有开始燃烧,故B选项正确;C、整个实验过程中集气瓶中,由于发生了化学变化,物质的种类发生改变,物质总质量不变,故C选项错误;D、根据图像可知,t3 时反应结束,集气瓶中的气体不仅有二氧化碳,还有少量氧气剩余,故D选项错误。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测试题 含答案
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测试题一、单选题1.下列灭火原理错误的是( )A.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B.清除可燃物C.使温度降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D.隔绝空气2.雾霾天气严重威协着人体健康,下列各项与形成雾霾无关的是A.工业粉尘 B.太阳能发电 C.火山爆发 D.汽车尾气3.现代社会对能量的需求越来越大,下列活动中通过化学反应提供能量的是A.风力发电B.火力发电C.太阳能发电D.水力发电4.下列环境问题与防治措施说法合理的是A.酸雨﹣将燃煤锅炉烟囱加高B.水体富营养化﹣禁止使用化肥C.雾霾﹣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D.温室效应加剧﹣用乙醇汽油代替汽油5.根据我国《“十二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到2015年我国核电运行装机将达到4000万千瓦。
下列关于核能发电中说法中正确的是()A.由于核能不安全,应禁止使用核能B.核能是可再生能源C.核电站是利用化学能来发电的D.核电原料铀矿在地球上的储量是非常有限的6.下列有关资源、能源叙述错误的是()A.人类可利用的淡水占淡水总量的30.4%B.石油分馏能得到汽油、煤油、柴油和煤焦油等燃料C.空气中稀有气体的体积分数为0.94%D.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等的利用,可以部分解决化石能源面临耗尽的问题7.一个烟头可能引起一场火灾.烟头在火灾发生中的“罪状”是()A.提供可燃物B.提供氧气C.温度达到可燃物着火点D.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8.实验室测定蜡烛在盛有一定体积空气的密闭容器内燃烧至熄灭过程中,O2和CO的含量随时间变化曲线如图,通过分析该图可推理出的结论是A .曲线①表示CO 含量的变化B .蜡烛燃烧过程中产生了COC .蜡烛由碳、氢元素组成D .蜡烛熄灭时,容器内氧气耗尽9.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 .香烟的烟气中含有一氧化碳有害健康B .空气中二氧化硫增加会导致雨水酸性增强C .白色污染的处理办法是将废弃的塑料就地焚烧D .二氧化碳、甲烷和臭氧都是能导致温室效应的气体10.下列物质中,允许旅客带上列车的是( )A .酒精B .白糖C .白磷D .汽油11.下列物质的用途与其化学性质相关的是( )A .干冰用于人工降雨B .金刚石用于切割玻璃C .一氧化碳用于冶炼金属D .氦气用于填充气球12.化学与能源开发、环境保护、资源利用等密切相关。
人教版2019-2020学年度上学期九年级化学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人教版2019—2020学年度第一学期九年级化学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单元测试题及答案(满分:100分答题时间:6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共14题,共64分)1 . 下列混合气体遇到明火不可能因燃烧而引起爆炸的是()A.氢气和空气B.沼气和氧气C.酒精蒸气和空气D.一氧化碳和氮气2 . 使用燃气热水器时,若通风不畅而使人中毒,造成中毒的气体是()A.氧气B.氮气C.一氧化碳D.二氧化碳3 . 小明在纸叠的小船中加入适量的水,用酒精灯直接加热,纸船安然无恙.纸船没有燃烧,原因是()A.纸不是可燃物B.没有与氧气接触C.没有达到着火点D.水能灭火4 . 下列能源中,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而且取之不尽的是()A.石油B.天然气C.煤D.太阳能5 . 下列生产和生活中所利用的热量,不属于化学反应产生的是()A.用天然气烧水做饭B.冬天用电暖器取暖C.人体维持体温的热量D.用炸药爆炸拆除危房6 . 如图四支蜡烛都将熄灭,其中一支熄灭的原因与另外三支不同的是()A.B.C.D.7 . 下列能源中,属于可再生能源的是()A.天然气B.太阳能C.石油D.煤8 . 燃烧、缓慢氧化、爆炸(燃烧引起的)的相同点是()A.都发热发光B.都需要点燃C.都是化合反应D.都是氧化反应9 . 我国三峡工程所提供的水电,相当于每年燃烧3000万吨原煤的火力发电厂产生的电能.下列现象中,三峡工程无助于控制的是()A.白色污染B.温室效应C.酸雨产生D.粉尘污染10 . 化学知识可以帮助我们远离灾害.以下做法不合理的是()A.使用蜡烛时不慎使书本着火,用湿布盖灭B.厨房燃气管漏气,立即关闭阀门开窗通风C.实验时,把没有用完的白磷丢进垃圾筐里D.高楼着火,用湿毛巾捂住口鼻,蹲下靠近地面撤离11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只要温度达到着火点,物质就会燃烧B.爆炸不一定是化学反应C.任何物质燃烧的火焰都可以用水扑灭D.档案室着火应用干粉灭火器扑灭12 . 下列各项目中,成因果关系的是()①大气中CO2增加②SO2、NO2排入大气中③CO大量排入大气中④冰箱制冷剂氟里昂排入大气中a、形成酸雨b、产生温室效应c、破坏臭氧层d、使人中毒.A.①﹣dB.②﹣aC.③﹣aD.④﹣b13 . 环境和能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下面关于环境和能源的说法错误的是()A.防治环境污染、改变能源结构、开发新能源是当今社会需要深入研究的课题B.化石燃料的直接燃烧会浪费资源,但不会对环境产生污染C.氢气是一种清洁能源,氢能的开发和利用将会对环境的保护起积极的作用D.三峡大坝工程的建设,将对我国能源利用和环境保护发挥更大作用14 . 用化学知识解释成语“火上浇油”的说法中合理的是()A.增加可燃物,可以使燃烧更旺B.增大氧气的密度,可以使燃烧更旺C.清除可燃物,达到灭火的目的D.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达到灭火的目的二、填空题(共4题,共16分)15.(4分)气体①H2、②CH4、③CO2、④SO2、⑤CO、⑥O2中:属于燃料的是(填序号,下同),导致酸雨形成的是,导致温室效应加剧的主要气体是,有毒的气体是,最理想的燃料是 . 16.(4分)“车用乙醇汽油”的使用可以达到节约石油的目的,请回答:乙醇俗称为,化学式为,乙醇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用乙醇代替汽油,好处是.17.(4分)在实验室里常用锌和稀硫酸反应来制取氢气。
2019-2020年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单元测试 第7单元 燃料及其利用 1含答案
第7单元燃料及其利用(45分钟100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2012·兰州中考)在“甘肃省2012年科技活动周”活动中,由兰州分馆设计制作的“清洁绿色能源”专题展览引起各方关注。
下列不属于绿色能源的是( )A.太阳能B.风能C.地热能D.石油2.下列图标或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3.汽油属于易燃物,敞口放置一瓶汽油,虽然与空气接触,但并未燃烧,这是由于( )A.汽油具有挥发性B.汽油的着火点较低C.与汽油接触的氧气少D.周围环境温度低于汽油的着火点4.(2012·广州中考)下列处理事故的方法中不正确的是( )A.电器着火,迅速切断电源B.室内起火,迅速打开所有门窗通风C.厨房煤气管道漏气,迅速关闭阀门并开窗通风D.洒在实验桌上的少量酒精着火,迅速用湿布盖灭5.氢气作为能源,目前还不能被广泛使用,分析其原因,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虽然制氢气的资源丰富,但制取成本高B.高效、经济的制取氢气的方法还在研究之中C.高效、价廉的贮氢材料还在研究之中D.氢气的化学性质很活泼,常温下就会发生爆炸6.调查统计表明,火灾伤亡事故很多是由于缺乏自救常识引起的,而缺氧窒息又是致人死亡的首要原因。
下列自救措施不合理的是( )A.室内起火,不要急于打开门窗B.发生火灾烟雾较浓时,应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并尽量贴近地面逃生C.在山林中遇到火灾时,向顺风方向奔跑,脱离火灾区D.遇到意外情况,可用掌握的知识进行有效处理,并同时拨打电话求救7.(2012·泸州中考)固体CO2又称干冰,易升华。
干冰灭火器常用于扑救档案资料室发生的火灾。
下列关于干冰灭火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干冰升华时吸热,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B.CO2覆盖在可燃物表面,隔绝空气C.CO2不能支持燃烧D.干冰升华后不污染档案资料8.最近“纸火锅”逐渐流行起来。
中考2019年人教版《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word版有答案)
2019年人教版《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word版有答案)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例1】(2019青岛)认识燃烧原理可以利用和控制燃烧。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空气中混有可燃性气体,在有限空间里遇明火可能发生爆炸B.用煤炭烧锅炉时不断鼓入空气,可使煤炭燃烧更剧烈、更充分C.实验桌上少量酒精着火时可用湿布盖灭,是因为降低了酒精的着火点D.森林起火时,可在大火蔓延线路前砍掉一片树木,建立隔离带灭火点拨:空气中混有可燃性气体,遇明火会发生剧烈燃烧,在有限空间里时可能发生爆炸,A 正确;用煤炭烧锅炉时不断鼓入空气,能增大氧气的浓度,使煤炭燃烧更剧烈、更充分,B 正确;物质的着火点一般不变,实验桌上少量酒精着火时可用湿布盖灭,是因为湿抹布隔绝了氧气,C错误;森林起火时,可在大火蔓延线路前砍掉一片树木,可隔离可燃物,实现灭火,D正确。
答案:C【例2】(2019长沙)2019年5月12日是我国第11个“防灾减灾日”,了解防灾减灾的相关知识,有利于保护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
下列关于火灾、灭火与逃生的说法错误的是()A.严禁携带易燃、易爆物品乘坐火车B.遭遇火灾,如果火势较大,立即拨打119电话报警C.生活中常用水来灭火,其原理是能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D.从火灾中逃生时,应有序撤离着火区域解析:严禁携带易燃、易爆品乘坐火车,A说法正确;遭遇火灾火势较大要立即拨打119电话报警,寻求消防人员帮助灭火,B说法正确;可燃物的着火点是可燃物的性质之一,改变的是可燃物的温度低于着火点以下,故C说法错误;从火场中逃生时应有序撤离着火区域,避免拥堵造成意外伤害,故D说法正确。
答案:C【例3】(2019 东营)近期发生的火灾和爆炸事件恰人们敲响了安全警钟,下列说法或做法不正确的是()A.对发生的火灾,首先要尝试用水扑灭,同时考虑其它办法B.只要控制好燃烧和爆炸的条件,就能使之为我所用,造福人类C.加油站、加气站内拨打电话可能引发燃烧或爆炸D.明火附近避免喷洒空气清新剂或杀虫剂,以免引发火灾点拨:发生火灾时要根据可燃物的种类选择合适的灭火方法,故A错误;控制好燃烧和爆炸的条件,就能达到防火灾、灭火和防止爆炸的目的,就能使之为我所用,造福人类,故B 正确;在加油站附近的空气中弥漫着可燃性气体,与空气混合,接打手机产生的电火花可能会引燃甚至引起爆炸,故B正确;清新剂或杀虫剂是易燃品,遇到明火之后可能会引进火灾,故D正确。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测试题(含答案)
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测试题一、单选题1.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防止水体污染﹣实验室的药品随意丢弃到下水道B.除去餐具上的油渍﹣用洗涤剂清洗C.由于电线老化短路而起火﹣用水基型灭火器灭火D.家里煤气泄漏一立刻开排气扇抽风2.化学与社会、生活、环境联系紧密。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化学技术的发展导致了环境污染B.铝制废易拉罐属于不可回收垃圾C.CO2的任意排放会造成酸雨D.风能、太阳能等能源属于清洁能源3.人在工作生活中为了防止事故,常采取一些安全措施。
下列措施安全的是A.进入久未开启的菜窖进行灯火实验B.挖空沼气池前先进行火把实验C.用点燃的木条检查液化石油气是否泄露D.到小煤窑里挖煤用火把照明4.下列叙述正确的是①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②煤的气化、焦化、液化都是化学变化③一氧化碳能使紫色石蕊变红④可燃物接触氧气或空气则会燃烧⑤干冰和冰是不同种物质A.①②⑤B.①②③C.①③⑤D.③④⑤5.下列说法都不正确的是()①木炭还原氧化铜实验中,固体减轻的质量一定是生成的二氧化碳的质量②实验室制取氧气和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不可能使用同一套装置③分子、原子、离子都能保持物质化学性质,C60的化学性质由C60分子保持④只含有一种元素的一定是纯净物⑤能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的物质一定含碳元素和氢元素,可能含氧元素⑥炒菜时油锅着火,放入较多蔬菜和用锅盖盖灭都能使火熄灭,其灭火的主要原理不同A.①②④⑥B.③④⑤C.①③④⑤D.①②④6.下列熄灭蜡烛火焰的方法中,不属于“降低温度到着火点以下”的原理的是A.用剪刀剪去烛芯B.用水浇灭C.吹灭D.用扇子扇灭7.我国古代就懂得钻木取火,下列做法不利于钻木取火的是()A.要尽量挑选潮湿一些的材料B.迅速摩擦升温,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C.可燃物尽量干燥D.准备容易被引燃的可燃物8.安全意识是人类生存所必须具有的基本素质之一,下列实验操作比较安全的是A.用鼻子凑到容器口直接嗅闻气体的气味B.用嘴品尝药品的味道C.进入久未开启的菜窖、干涸的深井和深洞前,要做灯火试验D.发现家里煤气泄漏时,应立即打开排气扇9.在日常生活及生产中,下列做法不适当的是()A.用锅盖盖灭油锅着火B.用水基型灭火器扑灭图书、档案等物的失火C.点燃甲烷前,先检验甲烷的纯度D.用活性炭吸附装修产生的有害气体10.如图所示的实验可用于探究燃烧的条件(白磷着火点为4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能验证燃烧需要氧气的是实验①②B.对比实验③④说明燃烧的温度需要达到着火点C.省略实验①也能探究燃烧的条件D.实验④中现象为白磷燃烧,发出黄色火焰,生成五氧化二磷11.下列关于实验的描述正确的是A.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内,木条复燃,证明瓶内已集满氧气B.点燃可燃性气体前应检验气体的纯度,否则点燃时可能发生爆炸C.在做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实验时,红磷熄灭后,立即打开弹簧夹,读取数据D.在酒精灯火焰上方,罩一个内壁涂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能证明酒精燃烧生成水12.根据右图所示的实验现象,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A.现象①②说明物质燃烧需要氧气B.现象①说明白磷的着火点不高于80℃C.现象②③说明两种可燃物的着火点均高于80℃D.现象①③说明两种可燃物的着火点不同二、填空题13.汽油是石油炼制产品之一,是汽车的主要燃料。
2019-2020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 第七单元 燃料及其利用单元测试(附参考答案)
2019−2020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第七单元)章末检测(考试时间:60分钟试卷满分:100分)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纸上。
2.回答第I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II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Ca:40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6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属于新能源的是A.煤B.石油C.天然气D.氢气2.燃放鞭炮给人身和环境带来危害。
禁止燃放鞭炮的标志是A .B .C .D .3.燃烧前常将汽油(含C8H18等)喷成雾状,可以A.减少O2消耗量B.增大汽油与空气的接触面C.减少CO2生成量D.使C8H18等分子变得更小4.下列物质与空气充分混合后,遇明火不会发生爆炸的是A.P2O5B.面粉C.镁粉D.CH45.下列熄灭蜡烛的方法,其对应原理错误的是A.扇灭——隔绝氧气B.剪掉烛芯——隔离可燃物C.湿抹布盖火——隔绝氧气D.水浇灭——降低温度至着火点以下6.下列做法符合安全要求的是A.油锅着火,用菜扑灭B.燃气泄漏,点火检查C.室内起火,开窗通风D.电器着火,用水浇灭7.石油、天然气是重要的化石燃料,下列关于化石燃料的叙述错误的是A.是一种化工产品B.将石油分馏可得到多种产品C.隔绝空气加热可制得焦炭D.煤、石油、天然气是不可再生能源8.法国当地时间2019年4月15日,巴黎圣母院塔楼发生火灾,中空结构的木质塔尖剧烈燃烧而坍塌。
下列关于该事件说法错误的是A.木材是可燃物B.用水灭火前要先切断电源C.水能灭火是因为水降低了可燃物的着火点D.塔尖剧烈燃烧的原因之一是木材与空气的接触面积大9.打赢蓝天保卫战,是党的十九大做出的重大决策部署。
人教版2019年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测试题(含答案解析)
人教版2019年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七单元测试题附相对原子质量:H-1,C-12,O-16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共45分)1.下列变化不是化学变化的是()A.沼气池中产生甲烷B.煤和石油的形成C.石油分馏得到汽油D.煤干馏得到焦炭2.以下判断正确的是()A.只有在点燃或加热时可燃物才能燃烧B.只要温度达到可燃物着火点,可燃物就能燃烧C.只有含碳元素的物质才能燃烧D.只要使可燃物的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就能灭火3.下列物质与空气混合,接触到明火有发生爆炸危险的是()①氢气②汽油蒸气③面粉尘④棉尘⑤天然气A.①B.①②⑤C.①②③⑤D.①②③④⑤4.森林初发火灾时,可以使用爆炸灭火的方法,将灭火弹抛到火场爆炸将火扑灭。
关于爆炸灭火的原因分析不合理的是()A.爆炸使燃烧处暂时缺氧B.爆炸气浪降低了可燃物的温度C.爆炸气浪降低了可燃物的着火点D.炸起的沙土覆盖可燃物,隔绝空气5.用化学知识解释成语“火上浇油”的说法中合理的是()A.增加可燃物,可以使燃烧更旺B.增大氧气的浓度,可以使燃烧更旺C.清除可燃物,达到灭火的目的D.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达到灭火的目的6.发现火险或遭遇火灾时,做法错误的是()A.拨打119火警电话B.室内电器着火,未切断电源时,用水灭火C.不能逃生时,应沉着应对,等待求援D.逃生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蹲下靠近地面或沿墙壁跑离着火区域7.关于易燃和易爆物品的生产.使用.运输.贮存方法不正确的是()A.存放时要露天放置,紧密堆积B.搬运取用时要轻拿轻放,不能摔.砸和撞击C.运输时,避开人口稠密区D.生产厂房.仓库等建筑物与周围建筑物之间要留有足够的防火距离8.通常情况下,几种物质的着火点如下表:根据上表所给信息和所学相关知识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白磷.红磷.木炭.无烟煤都是可燃物B.降温至着火点以下可以达到灭火的目的C.实验时,用于吸干白磷的滤纸不能丢在废纸娄里D.红磷燃烧属于分解反应9.液化石油气作为燃料,已普遍进入城市家庭,它是含有下列物质的混合物,在常压下,这些物质的沸点如下表所示:在常温下使用无气体放出时,钢瓶中常剩余一些液态物质,这些物质最有可能的是()A.乙烷.丙烷.和丁烷B.乙烷和丙烷C.只有乙烷D.戊烷和已烷10.根据如图所示的实验现象,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现象①③说明白磷的着火点高于红磷的着火点B.现象①②说明可燃物燃烧温度一定要达到着火点C.现象②③说明白磷与红磷的着火点均高于80℃D.现象①②③说明可燃物燃烧需要氧气,同时温度要达到着火点11.“低碳经济”已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模式,实现“低碳经济”的一种策略是节能。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强化练习答案与解释.docx
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强化练习一、选择题(题型注释)1.学好化学,就要学会归纳和总结,下列总结有错误的一组是()A.安全常识B.生活知识电器着火──切断电源酒精灯失火──湿布盖灭硬水──可溶性的钙镁化合物含量高蜂窝煤易于燃烧──与空气充分接触C.物质的性质与用途D.物质分类O2支持燃烧──气割气焊He密度很小、很稳定──填充气球空气──混合物河水──氧化物【答案】D【解析】A、电器着火不能用水浇灭因为自然界中的水通电,可切断电源;酒精灯失火,可用湿布盖灭,隔绝氧气,故A正确;B、硬水中含有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量高,蜂窝煤增大了煤与氧气的接触面积,故B正确;C、氧气具有助燃性,可以用于气割气焊,He密度小、化学性质比较稳定,可作气球的填充气,故C正确;D、空气中含有多种成分,河水中含有多种成分,都属于混合物,故D错误;故选D.考点:燃烧、爆炸、缓慢氧化与自燃;硬水与软水;从组成上识别氧化物;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别;完全燃烧与不完全燃烧;性质与用途.点评:本题考查了化学基础知识,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2.学校是消防安全重点单位,在学校图书馆内不需要张贴的标志是()【答案】C【解析】图书属于易燃物品.A、图中所示标志是禁止烟火标志,学校图书馆内需要张贴.B、图中所示标志是当心火灾---易燃物质标志,学校图书馆内需要张贴.C、图中所示标志是节水标志,学校图书馆内不需要张贴.D、图中所示标志是灭火器标志,学校图书馆内需要张贴.故选C.考点:几种常见的与化学有关的图标.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了解各个标志所代表的含义是解答此类题的关键.3.氢气是高效清洁的新能源。
但近来有研究表明,氢气的大量使用可能大面积破坏臭氧层。
针对此研究成果,下列认识你认为正确的是:()A.停止氢能源的研究,禁止使用氢能源,研究其他新能源B.氢能源虽然有害,但臭氧多,无关大局C.还是只使用矿物燃料,通过加强勘探,争取开采更多的矿物燃料D.氢能源好处多,其使用后的环境问题是可以通过研究,优先加以解决的【答案】D【解析】A、氢气是一种清洁的能源,开发前景良好,应加强氢能源的研究,故选项错误;B、虽然臭氧多,也不能忽略了对臭氧层的破坏,故选项错误;C、矿物燃料在地壳中的含量是有限的,总有一天会用完的,故选项错误;D、氢能源好处多,其使用后的环境问题是可以通过研究优先加以解决的,故选项正确.考点:氢气的用途和氢能的优缺点.点评:解答本题要掌握制取氢气的理想方法和能量转化方面的知识,只有这样才能对相关方面的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单元测试题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含答案)
九年级化学单元测试题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班级学号姓名成绩一、选择题:(本题有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气体与空气混合后遇明火,可能发生爆炸的是() A.甲烷 B.二氧化碳 C.氧气 D.氮气2、保护环境是公民的责任和义务。
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A.推广使用无磷洗衣粉 B.合理使用农家肥和化肥C.推广使用一次性木质筷子 D.禁止焚烧秸杆3.绿色能源不会产生或残留对环境造成污染的物质,下列能源中不能称为绿色能源的是()A.铅蓄电池 B.氢能 C.风能 D.太阳能4.卡拉OK歌厅的装修材料使用了许多吸音材料,如泡沫、海绵等。
它们燃烧后会产生大量的浓烟。
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泡沫、海绵是可燃物 B.泡沫、海绵的着火点很高C.燃烧的浓烟中含大量有毒气体 D.着火时尽快用湿布捂住口鼻,撒向安全处5.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可燃物达到着火点即可发生燃烧 B.燃烧和缓慢氧化都是氧化反应C. 在有易燃易爆的工作场所,严禁化纤类服装D. 煤矿的矿井里必须采取通风、严禁烟火等安全措施6.酒精灯内的酒精洒在桌上起火后,可以用湿布、盖灭,其原理是()A .降低温度 B.隔绝空气 C.降低酒精着火点 D.使酒精具有不可燃的性质7.某同学在研究物质燃烧的条件时,做了下图所示的实验;把一条粗金属丝绕成线圈罩在一支蜡烛的火焰上,火焰很快就熄灭了。
对这一实验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金属线圈内的气体温度升高了B.可燃物的温度降到了着火点以下C.金属丝有良好的导热性D.若预先将金属丝加热,蜡烛就不会很快熄灭8.下列突发事故的处理措施正确的是()A.有人不慎跌入含有大量二氧化碳的深洞中,不采取任何防护措施,立即下洞救人B.厨房中的煤气大量泄露时,立即关闭气阀,不能打开抽油烟机排气C.眼睛里不小心溅进氢氧化钠溶液,立即滴入稀盐酸来中和D.图书档案起火,用大量水浇灭第 1 页共5 页9.化学对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2019-2020学年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单元测试卷一、单选题(共15小题)1.下列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A.乙醇、沼气和氢气都是可再生能源B.“温室效应”加剧主要原因是大气中二氧化碳等气体含量升高引起的C.加速石油的开采,可以快速提高人类的生活质量D.为了防止水污染,农业上要合理使用化肥、农药2.燃料的不充分燃烧所引起的主要后果有()①产生温室效应②能源的浪费③环境污染④锅炉爆炸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3.在汽车尾气排放口加装“三效催化净化器”,可将尾气转化为无毒的气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O+2NO2CO2+N2。
该反应前后化合价发生变化的元素有()A.只有C B.只有N C.C和O D.C和N4.用下图所示装置探究燃烧的条件,有关该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A.该实验只能得出燃烧需要氧气这一结论B.该实验使用了相同的可燃物C.该实验现象是铜片上的白磷不燃烧,红磷燃烧D.该实验说明燃烧需要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5.通常情况下,燃烧需要三个条件,如下图所示。
下图所示的实验中,能证明可燃物燃烧与温度有关的是()A.②④B.②③C.①③D.①④6.在生活中我们有这样的经验,点燃火柴的时候要将火柴头向下倾斜,燃烧会很顺利,如果将点燃的火柴竖直向上,火柴不易继续燃烧,请你用学到的知识分析其中的原因()A.火柴梗温度没有达到着火点B.火柴梗没有接触氧气C.火柴梗潮湿,不易继续燃烧D.火柴梗的着火点比火柴头的高7.下列过程中,涉及的能量变化与化学反应有关的是()A .航天飞机发射B .水车汲水灌溉C .太阳能供热D .风力发电8.石油除主要含有碳、氢元素外,还含有少量的硫与氮等。
下列有关石油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石油是可燃物B.石油是不可再生资源C.石油不充分燃烧会生成一氧化碳、二氧化硫等有害气体D.油罐起火,消防队员用高压水枪向油罐喷水,是为了降低石油的着火点9.“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的热播让厨房再次成为人们施展厨艺的舞台,其实厨房也是同学们的家庭实验室,利用厨房中的物品不可以进行的实验是()A.探究铁制品在什么条件下生锈B.比较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C.用燃着的火柴检查天然气管道是否漏气D.探究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因素10.人们在工作、生活中的下列做法正确的是()A.油锅中的油着火用锅盖盖灭B.冬天用煤取暖时封闭门窗C.在煤矿中采煤用火把照明D.厨房内煤气泄漏开启排气扇通风11.生活中处处有化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纸张不可燃B.乙醇汽油属于混合物C.活性炭可以将硬水软化D.可用打火机检查天然气是否泄漏12.上海世博提出“世博会场馆只给节能开绿灯”,广州市提出“绿色亚运”。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中考总复习 第7单元 燃料及其利用 含答案及解析
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知能优化训练中考回顾1.(2021湖南株洲中考)燃烧是人类最早利用的化学变化之一,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可燃性气体在空气中的含量越高,爆炸的可能性就越大B.未燃烧的碳氢化合物及炭粒、尘粒等排放到空气中会形成浮尘C.做饭时,燃气灶火焰呈现出黄色或橙色,锅底出现黑色,此时应减小灶具的进风口D.甲烷与乙醇的燃烧产物均为水和二氧化碳,说明两者均为碳、氢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答案:B2.(2021江苏盐城中考改编)我国建成了全球首套千吨级液态太阳燃料合成示范装置,其原理是:①利用太阳能光伏发电,②电解水获得H2,③H2与CO2反应合成绿色液态燃料CH3OH。
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太阳能是不可再生能源B.H2是理想的清洁、高能燃料C.电解水反应属于分解反应D.该装置能捕获并资源化利用CO2答案:A3.(2020海南中考)将棉手帕放入60%左右的酒精中浸湿,用坩埚钳夹住点燃,待火焰熄灭后,棉手帕依然完好。
下列有关该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棉手帕不是可燃物,不能燃烧B.棉手帕接触不到氧气,不能燃烧C.被酒精浸湿后,棉手帕的着火点升高了D.酒精中的水蒸发使温度达不到棉手帕的着火点答案:D4.(2019成都中考)下列熄灭蜡烛的方法,其对应原理错误的是()A.扇灭隔绝氧气B.剪掉烛芯隔离可燃物C.湿抹布盖灭隔绝氧气D.水浇灭降低温度至着火点以下答案:A5.(2019北京中考)用如图装置进行实验。
升温至60 ℃的过程中,仅①燃烧;继续升温至260 ℃的过程中,仅③燃烧。
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A.①燃烧,说明白磷是可燃物B.对比①③,可说明红磷的着火点比白磷的高C.对比②③,可验证燃烧需可燃物与氧气接触D.④未燃烧,说明无烟煤不是可燃物答案:D6.(2020四川攀枝花中考)“化学链燃烧”是燃料不直接与空气接触的燃烧,是以载氧体在两个反应器之间的循环来实现燃料在较低温度下燃烧的过程。
该过程具有无火焰、低污染、高效率等特点。
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第七单元 燃料及其利用 参考答案
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参考答案课题一燃烧和灭火【达标训练】1.D2.C3.C4.D5.D6.都是氧化反应都要放出热量。
7.可燃物与空气充分接触温度达到着火点。
【拓展探究】8.A 9.B 10.A 11.C 12.B13.(1)可燃物;(2)打开房门加快空气流通,使房内氧气的浓度增大,使燃烧更加剧烈;(3)①②14.(1)A B(2)A C 可燃物虽然达着火点,但没有氧气是不能燃烧的.15.【改进与实验】①温度未达到红磷的着火点②热水中的白磷没有与氧气(或空气)接触【反思与评价】 (1)能防止白磷燃烧产生的五氧化二磷逸散,危害人体健康。
(2)起缓冲作用,避免橡皮塞因试管内气体热膨胀而松动。
(合理答案均可)【拓展与迁移】甲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1/5,且上述实验白磷足量、气密性良好,所以进入a试管内液体的体积能接近试管容积的1/5(或乙装置漏气、白磷的量不足等)(其它合理答案均可)课题二燃料的合理利用与开发(1)【达标训练】1.C2.D3.A4.A5.D6.C7.(1)甲烷(2)CH4+2O2CO2+2H2O(3)发生爆炸(4)打开电灯(合理答案均可)【拓展探究】8.B 9.B 10.C 11.B 12.D13.(1) CH4 + 2O2点燃CO2+2H2O;(2)①②③④14.(1)增大煤与氧气的接触面积,使其充分燃烧 (2)冬天用煤量增大,燃烧时产生的二氧化硫增多C+H2O CO+H2 (3)便于及早发现煤气泄漏,以防引起中毒15.(2)烧杯内壁出现水珠氢(3)迅速将小烧杯倒转过来,往里倒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碳。
课题二燃料及其利用(2)【达标训练】1.A2.C3.C4.C5.D6.D7. (1)化石燃料的大量使用引起温室效应(或导致全球气候变暖等也可)(2)植物的光合作用CO2+4H2催化剂CH4+2H2O (3)随手关灯(其他合理答案均可)【拓展探究】8.B 9.D 10.C 11.D 12.D13.(1)破坏森林毁坏大理石雕像(其他合理答案均可)(2)814.(1)锌粒稀硫酸 Zn+H2SO4=ZnSO4+ H2↑(2)B C或E (3)B b15.m(C)=12/44×35.2g=9.6g m(H)=2/18×16.2g=1.8g w(C)=9.6g/11.4g×100%=84.2% w(H)=1.8g/11.4g×100%=15.8%实验活动3 燃烧的条件16.(1)有可燃物(2)点燃的蜡烛熄灭(3)AC17. (1)燃烧了,产生大量的白烟(2)②④③④ (3) 防止污染空气七单元整合【过关训练】1.D2.D3.D4.A5.B6.(1) CH4+2O2点燃CO2+2H2O (2)煤矿矿井里的瓦斯爆炸主要是甲烷与空气混合遇明火造成的 (3)严禁烟火注意通风 (4)如化肥,可促进农作物的生长,但同时会带来环境污染。
九年级化学人教版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单元测试(含答案)
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单元测试一、选择题1. 符合“低碳”理念最清洁的燃料是()A.煤B.氢气C.石油D.天然气2.野炊结束后,同学们及时用沙土盖灭火堆,其主要灭火原理是()A. 将可燃物与氧气隔绝B.撤离可燃物C. 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D. 降低可燃物的温度3.下列能源中,属于可再生能源的是()A.天然气B.太阳能C.石油D.煤4.在野外游玩禁止乱扔烟头,以防发生火灾。
你认为烟头引起火灾的主要原因是()A.提供氧气B.改变可燃物的着火点C.提供可燃物D.使可燃物的温度达到着火点5.对山林发生的重大火灾,下列方法适合的是()A.砍掉或清理掉大火前面的干枯树枝、树叶等可燃物B.组织人力从山下运水到山上灭火C.用棉被等盖在大火上以隔绝空气D.打119火警电话,等待用水灭火6、小明在纸叠的小船中加入适量的水,用酒精灯加热纸船下面,纸船却安然无恙。
纸船未燃烧的原因是()A.纸船不是可燃物B.未与氧气接触C.未达到着火点D.纸船既未与氧气接触,也未达到着火点7. 车用乙醇汽油是由乙醇与汽油按1:9的比例混合而成,下列有关推广使用乙醇汽油的说法正确的是()A. 可大大降低油料价格B. 使用乙醇汽油无污染,改善大气环境C. 乙醇是一种不可再生的能源D. 有助于促进粮食转化,提高农民收入8.无锡的部分公交车是以压缩天然气(CNG)为动力燃料。
CNG是将天然气多级压缩后,储存至高压容器中。
下列叙述中不正确是()A. CNG的主要成分是CH4B. CNG完全燃烧的主要产物是二氧化碳和水C. 使用CNG不会引起温室效应D. 使用CNG燃料可减小空气污染9.如图所示进行实验,①通入O2,点燃酒精灯,一段时间后,a中无明显现象,b中红磷燃烧:②立即改通N2,燃烧的红磷熄灭。
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A.实验①说明可燃物燃烧需要氧气B.实验②说明N2不支持燃烧C.实验②可以改用CO2进行实验D.实验①②对照可得出可燃物燃烧的条件10.下列对生活现象的解释不合理的是()A.野营篝火时通常将木柴架空,主要是增大木柴与空气的接触面积B.房间长时间不打扫布满灰尘是因为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C.压瘪的乒乓球放入热水中重新鼓起,是因为球内的气体分子间间隙增大D.用3%的过氧化氢溶液进行伤口消毒时常看到有气泡产生,是因为H2O2分解产生了O211、使用燃气热水器时,若通风不畅,易产生使人中毒的气体是()A.一氧化碳B.二氧化碳C.甲烷D.氮气12、据统计,我国发生火灾给人民造成重大损失。
人教版初中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知识点复习(含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1.水在一定条件下可发生如图所示的转化。
下列说法正确的个数有()①反应Ⅰ为分解反应,反应Ⅱ为化合反应②只有反应Ⅰ能说明水由氢和氧元素组成③整个转化过程中,循环利用的物质是水④反应Ⅰ是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反应Ⅱ是电能转化为化学能A.1B.2C.3D.4B解析:B①反应Ⅰ是水分解为氢气和氧气,为分解反应,反应Ⅱ是氢气和氧气化合为水,为化合反应,故正确;②反应Ⅰ、反应Ⅱ都能说明水由氢和氧元素组成,故错误;③由转化图可知,该系统中水既可分解也可生成,是可以回收并循环使用的,故正确;④反应Ⅰ是电解水,电能转化为化学能,反应Ⅱ是氢气和氧气反应产生电能,化学能转化为电能,故错误;故选:B。
2.分析推理是化学学习常用的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A.金属能导电,所以能导电的物质一定是金属B.二氧化碳能产生温室效应,所以二氧化碳是空气污染物C.点燃H2和O2的混合物可能会发生爆炸,则点燃CH4和O2的混合物也可能发生爆炸D.化学变化伴随变色、生成气体或沉淀的现象,所以有变色、生成气体或沉淀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C解析:CA、金属能导电,但能导电的物质不一定是金属,如石墨是非金属,也能导电,故错误;B、二氧化碳能产生温室效应,但是二氧化碳是空气的一种成分,所以二氧化碳不属于空气污染物,故错误;C、可燃物与助燃物的混合气在爆炸极限范围内可能发生爆炸,CH4为可燃物,O2为助燃物,在其爆炸极限范围之内点燃可能会发生爆炸,故正确;D、有变色、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的变化不一定是化学变化,如无色氧气在一定的条件下变成淡蓝色液体,属于物理变化,故错误。
故选:C。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制作烟花常加入镁粉,原因是镁燃烧能发出耀眼的白光B.木炭在氧气中能燃烧,所以氧气具有可燃性C.巴黎圣母院失火,消防队员用水灭火是为了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D.实验时,氯酸钾中加入少量高锰酸钾加热,发现产生氧气的速率加快,原因是高锰酸钾对氯酸钾分解起催化作用A解析:AA、镁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所以在制作的烟花的时候需要加入镁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例1】(2019青岛)认识燃烧原理可以利用和控制燃烧。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空气中混有可燃性气体,在有限空间里遇明火可能发生爆炸B.用煤炭烧锅炉时不断鼓入空气,可使煤炭燃烧更剧烈、更充分C.实验桌上少量酒精着火时可用湿布盖灭,是因为降低了酒精的着火点D.森林起火时,可在大火蔓延线路前砍掉一片树木,建立隔离带灭火点拨:空气中混有可燃性气体,遇明火会发生剧烈燃烧,在有限空间里时可能发生爆炸,A 正确;用煤炭烧锅炉时不断鼓入空气,能增大氧气的浓度,使煤炭燃烧更剧烈、更充分,B 正确;物质的着火点一般不变,实验桌上少量酒精着火时可用湿布盖灭,是因为湿抹布隔绝了氧气,C错误;森林起火时,可在大火蔓延线路前砍掉一片树木,可隔离可燃物,实现灭火,D正确。
答案:C【例2】(2019长沙)2019年5月12日是我国第11个“防灾减灾日”,了解防灾减灾的相关知识,有利于保护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
下列关于火灾、灭火与逃生的说法错误的是()A.严禁携带易燃、易爆物品乘坐火车B.遭遇火灾,如果火势较大,立即拨打119电话报警C.生活中常用水来灭火,其原理是能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D.从火灾中逃生时,应有序撤离着火区域解析:严禁携带易燃、易爆品乘坐火车,A说法正确;遭遇火灾火势较大要立即拨打119电话报警,寻求消防人员帮助灭火,B说法正确;可燃物的着火点是可燃物的性质之一,改变的是可燃物的温度低于着火点以下,故C说法错误;从火场中逃生时应有序撤离着火区域,避免拥堵造成意外伤害,故D说法正确。
答案:C【例3】(2019 东营)近期发生的火灾和爆炸事件恰人们敲响了安全警钟,下列说法或做法不正确的是()A.对发生的火灾,首先要尝试用水扑灭,同时考虑其它办法B.只要控制好燃烧和爆炸的条件,就能使之为我所用,造福人类C.加油站、加气站内拨打电话可能引发燃烧或爆炸D.明火附近避免喷洒空气清新剂或杀虫剂,以免引发火灾点拨:发生火灾时要根据可燃物的种类选择合适的灭火方法,故A错误;控制好燃烧和爆炸的条件,就能达到防火灾、灭火和防止爆炸的目的,就能使之为我所用,造福人类,故B 正确;在加油站附近的空气中弥漫着可燃性气体,与空气混合,接打手机产生的电火花可能会引燃甚至引起爆炸,故B正确;清新剂或杀虫剂是易燃品,遇到明火之后可能会引进火灾,故D正确。
答案:A【例4】(2019 江西)属于新能源的是()A.煤B.石油C.天然气D.氢气解析:人们正在利用和开发的新能源有太阳能、核能、风能、地热能、潮汐能、生物质能等。
煤、石油与天然气都属于化石燃料,不属于新能源;氢气是清洁、无污染的新能源。
答案:D【基础巩固】1.(2019自贡)表示“禁止燃放烟花爆竹”的标志是(B)A B C D解析:A图中所示标志是爆炸品标志;B图中所示标志是禁止燃放鞭炮标志;C图中所示标志是节约用水标志;D图中所示标志是塑料制品回收标志。
2.(2019江西)森林火灾现场救援的方法有:飞机投水、砍出隔离带、人工扑打等,其中“砍出隔离带”采用的灭火原理是( C )A.隔绝氧气B.降低着火点C.隔离可燃物D.降低至着火点以下解析:森林发生灭火时,砍出隔离带是常用灭火方法,其操作方法是距火势蔓延方向一段距离提前将一部分树木砍掉,形成“隔离带”,阻止火势继续蔓延,其灭火原理是隔离可燃物。
3.(2019成都)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可随身携带的物品是( A )A.食盐B.烟花爆竹C.汽油D.罐装液化石油气解析:食盐是氯化钠,不属于易燃易爆物品,乘坐公共交通时可以携带;烟花爆竹、汽油、液化石油气都属于易燃易爆物品,乘坐公共交通时是不可以携带的。
7.(2019滨州))2019年5月12日是我国第11个全国防灾减灾日,主题是“提高灾害防治能力,构筑生命安全防线”。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A.只要温度达到着火点,可燃物一定会燃烧B.油库、面粉加工厂、纺织厂等场所要严禁烟火C.火灾发生后应用湿毛巾捂住口鼻迅速逃离,并拨打火警电话119D.为扑灭森林火灾,可将大火蔓廷路线前的一片树木砍掉,形成隔离带解析:可燃物的温度达到着火点不一定能燃烧,还需要和氧气接触,故A错误;油库、面粉加工厂、纺织厂等场所的空气内混有可燃性气体或粉尘,遇明火或火星有可能发生爆炸,所以要严禁烟火,故B正确;为避免烟尘和毒气吸入肺内,所以要用湿毛巾捂住口鼻迅速逃离,并拨打火警电话,故C正确;将大火蔓延路线前的一片树木砍掉,形成隔离带,是利用了移走可燃物的灭火原理,故D正确。
9.(2019泰安)下列关于燃烧现象的解释或分析正确的是( D )图a 图b 图c 图dA.图a中将煤球变成蜂窝煤后再燃烧,其目的是延长煤燃烧的时间B.图b中火柴头斜向下时更容易燃烧,是因为降低了火柴梗的着火点C.图c中蜡烛火焰很快熄灭,是因为金属丝阻碍空气的流动D.由图d中的现象可知,金属镁燃烧的火灾不能用二氧化碳灭火解析:将煤球变成蜂窝煤后再燃烧,其目的是增大与氧气的接触面积,A错误;着火点一般不随外界的条件改变,B错误;图c中蜡烛火焰很快熄灭是由于金属丝吸热,使温度降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C错误;由图d中的现象可知,镁能在二氧化碳中燃烧,故属镁燃烧的火灾不能用二氧化碳灭火,D正确。
【能力提升】1. (2019 聊城)下列有关燃烧和灭火的说法正确的是(D)A.物质跟氧气的反应就是燃烧B.通过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可以灭火C.可燃性气体中混有空气,遇明火一定发生爆炸D.煤加工成粉末状,可使煤燃烧更充分解析:缓慢氧化也是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反应,但不属于燃烧;着火点是可燃物的属性,人为不能降低;可燃性气体中混有空气,遇明火不一定发生爆炸,需要在爆炸极限范围内才会发生爆炸;煤加工成粉末状,增大了煤与空气的接触面积,能使煤炭充分燃烧。
答案:D3.(2019盐城)下列做法符合安全要求的是(A)A.油锅着火,用菜扑灭B.燃气泄漏,点火检查C.室内起火,开窗通风D.电器着火,用水浇灭解析:油锅着火,倒上青菜可以隔绝氧气灭火;发现家中燃气泄漏时,立即关闭阀门,打开门窗通风,不能点火以防发生爆炸;室内着火不能开窗,以防空气流通造成火势蔓延;电器着火,不能用水浇灭,以防发生触电。
4.(2019德州)根据如图所示的实验现象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C )A.①②对比说明物质燃烧需要与空气接触B.①中使温度达到白磷着火点是利用了铜的导热性C.烧杯中的热水只起提高温度的作用D.①③对比说明红磷着火点高于白磷解析:铜片上的白磷与氧气接触发生燃烧,水中白磷因为不与氧气接触,不能燃烧,说明物质燃烧需要氧气,故A正确;①中使温度达到白磷着火点是利用了铜的导热性,将水的热量传给上面的白磷,使其温度达着火点,故B正确;烧杯中的热水起提高温度和隔绝水中白磷与氧气接触的作用,故C错误;温水是80℃,铜片上的白磷燃烧,说明它的燃烧所需温度不高于80℃,而红磷不能燃烧则说明红磷的着火点高于80℃,说明白磷的着火点比红磷的着火点低,故D正确。
5.(2019攀枝花)下列不属于化石燃料的是(D)A.天然气B.石油C.煤D.乙醇解析:煤、石油、天然气属于化石燃料,是不可再生能源,乙醇不属于化石燃料。
6.(2019自贡)炒菜时油锅着火,用锅盖盖灭,其主要的灭火原理是(A)A.隔绝空气B.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C.清除可燃物D.升高可燃物的着火点解析:炒菜油锅着火时,用锅盖盖熄,原理是隔绝空气或氧气。
7.(2019成都)下列熄灭蜡烛的方法,其对应原理错误的是( A )A.扇灭-—隔绝氧气B.剪掉灯芯-—隔离可燃物C.湿抹布盖灭-—隔绝氧气D.水浇灭-—降低温度至着火点以下解析:扇灭蜡烛的灭火原理是扇子扇动时,空气极速流动,带走了蜡烛燃烧放出的大量热量,使温度降低到蜡烛的着火点以下使蜡烛熄灭;剪掉烛芯的灭火原理是没有了可燃物,蜡烛熄灭,应用的是移除可燃物灭火的原理;湿抹布盖灭的灭火原理是湿抹布隔绝了空气使蜡烛熄灭;水浇灭的灭火原理是水可以使可燃物降温。
8.(2019重庆A卷)2019年3月,四川省凉山州境内发生森林火灾。
灭火过程中,突发林火“爆燃”,导致多名扑火英雄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B )A.设置隔离带是为了清除可燃物B.山风带入冷空气,能使林火熄灭C.人工降雨能将温度降低至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D.林火“爆燃”可能是地表腐质层释放出大量可燃性气体所致解析:设置隔离带是为了清除可燃物,可以达到灭火的目的;山风带入冷空气,可以能使林火燃烧更旺;人工降雨能将温度降低至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可以达到灭火的目的;林火“爆燃”可能是地表腐质层释放出大量可燃性气体所致。
9.(2019威海)打火机是常用的点火工具,其结构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B )A.打火机的制作材料包括无机非金属材料、金属材料、有机高分子材料B.打着火后,铁制挡风罩没有燃烧,说明燃烧需要的条件之一是物质具有可燃性C.松开开关即可熄灭火焰,其灭火原理与森林着火时设隔离带的灭火原理相同D.燃料丁烷是从石油中分离出来的,属于化石燃料解析:打火机的制作材料中陶瓷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铁和铜属于金属材料,塑料属于有机高分子材料;燃烧的三要素是可燃物、氧气、达到着火点,打着火后,铁制挡风罩没有燃烧,说是因为温度达不到铁的着火点;松开开关,燃料丁烷就不再喷出,隔离了可燃物,燃烧不再进行,即可熄灭火焰,森林着火时设隔离带也是清除可燃物灭火,二者的灭火原理相同;化石燃料指的是由动植物遗体形成的不可再生资源,主要是煤、石油、天然气,丁烷是从石油中分离出来的,是化石能源。
10.(2019威海)利用然烧燃烧是人类最早有意识利用的化学反应,火的使用标志着人类文明的伟大进步。
(1)原始人使用木柴燃烧释放的热能烘烤食物,告别了茹毛饮血的野蛮时代。
现在,人们仍然利用燃料燃烧蒸煮食物,家用液化气的成分之一丙烯( C3H6 ),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2C3H6+9O26CO2十6H2O。
从微观角度分析丙烯液化与丙烯燃烧两个过程的主要区别前者丙烯分子不变,后者丙烯分子发生改变。
(2)燃烧产生的高温可用于冶炼金属。
木炭在条件下还原氧化铜生成铜和二氧化碳,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2CuO 2Cu+ C O 2↑,基本反应类型是置换反应。
铜的使用使人类社会迈入青铜器时代。
(3)在大棚中然烧沼气可以提高作物产量,沼气的主耍成分燃烧的微观示意图如图4所示:图4下列说法正确的有CDE。
A.参加反应的与的质量比为16:32B.反应前后各元素化合价都不变C.该反应属于氧化反应D.点燃沼气前,需要检验纯度防止发生爆炸E.生成的可做气肥(4)结合上述事例,谈谈燃烧的价值燃烧为人类提供了有用的物质和能量(或其他合理答案)。
解析:(1)木柴燃烧释放的热能烘烤食物; C3H6完全燃烧会生成二氧化碳和水,丙烯液化是物理变化,只是丙烯分子之间的间隔变小,没有生成新的分子,丙烯燃烧是化学变化,丙烯分子变为了二氧化碳分子和水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