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政党制度与政体演变的关系

合集下载

法国政治制度演变过程

法国政治制度演变过程

<center><strong>法国政治制度的演变过程</strong></center>法国的政治制度变迁历史悠久,它在政治上曾经经历过很多不同形式的政体。

从法兰西统治到帝国制,从君主专制到政体多元演变,历经无数次政治重建,最终逐渐形成了现在的法国政治体系。

首先,法国的政治制度由古老的法兰西统治开始。

该政体以君主制为基础,而法兰西王国由尊敬的国王统治,他是贵族的主人,也是圣女贞德时期法国国教的保护者,他拥有授特权的权力,以及议会和其他社会组织之间传递信息和指令的传统机关。

第二,法兰西王国最终被包围罗马教皇和宗教极端主义分子压缩,其集权政治产生了帝国制,没有人可以抗拒圣女贞德立法的强力执行。

大教堂保护了教会和宗教习俗,成为宗教和政治力量的中心。

第三,随着法兰西王国的衰落,法国的政治制度也发生了改变。

受到人民积极抗议的激烈环境和政治变革的影响,君主专制体制瓦解,统治的威胁逐渐在人民的政治参与下消散,这也为社会民主运动和未来法国形成的政治文明奠定了基础。

最终,新政府——即大革命政府——在1789年以法典为基础建立了法国共和政体,多元体系取代了君主政治,法国变成一个民主国家。

1958年,法国正式进入五角制度,实施以两院制为基础的分权制。

此后,法国实现了政治体系的进一步变革,实施了司法、行政和军事独立的制度,并加入欧洲联盟,建立了现阶段的法国政治体系。

综上所述,法国政治体系的演变历经岁月洗礼,政治制度也由法兰西王国走向了目前的五角制度。

它历经了从君主专制到政治多元化以及司法系统建立的变迁,在不断探索、接受和发展中形成了今日的法国政治体系。

<center>THE END</center>。

法国的民主共和制和半总统半议会制

法国的民主共和制和半总统半议会制
(一)民主共和制的形成与主要权力机关
1、法国政体的演变 (1)形成: 法国是典型的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国家。
今日法国的政体形成始于1789年法国大革命,是各阶 级力量(主要是资产阶级和封建势力)不断角逐、彼 此斗争的产物。
“这次革命给本阶级, 给它所服务的那个阶级, 给资产阶级做了很多事情, 以至整个19世纪,即给予 全人类以文明和文化的世 纪,都是在法国革命的标 志下度过的。”这次革命 比较彻底地摧毁了封建专 制制度。 ——列宁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参议院、国民议会与政府关系的根本差别
两院的合法性来源不同,导致参议院和政府的关系与国民议 会和政府的关系有所不同,两者的根本性差别在于: (1)由于参议院是以间接选举方式产生,因此,它没有通过不信 任案弹劾政府的权力;政府也不能在参议院提起政府责任担保, 而只能请求参议院批准它的总体施政纲领声明。 (2)参议院虽然无权弹劾政府,但是作为补偿,共和国总统也无 权解散参议院。 (3)在财政立法方面,国民议会享有一种传统的优先地位:按规 定,国民议会拥有40天时间审议每个年度的财政法律草案(即年 度国家预算),而参议院只享受20天的期限。 (4)在宪法修订方面,参议院则享有与国民议会完全相同的权力: 凡涉及修宪的法律草案审议时,政府不能不顾参议院的反对而要 求国民议会作最终表决;在这种情形下,修宪法律草案文本必须 在两院之间无限止地来回“穿梭”(普通法律草案只需要两个来 回,政府即可要求国民议会“裁决”),直至两院达成完全一致的 文本。
波旁宫又名国民议会,它是1722年为路易十四的女儿 波旁公爵夫人建的,由此得名。1789年以后,波旁宫 差不多一直是法国最高立法机构的所在地,它被看作 是法国法律的象征。1830年起用作国民议会。

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后政治制度的演变

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后政治制度的演变

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后政治制度的演变
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后,政治制度经历了多次演变。

以下是主要阶段:
1. 宪政王朝时期(1789-1792年):1789年召开的巴黎三级会议制定了《人权与公民权宣言》,并成立了国民制宪会议。

1791年颁布了《法国宪法》,建立君主立宪制度,国王仍然保留一定的权力。

1792年爆发了法国大革命,国王被废黜,建立了共和制度。

2. 共和国时期(1792-1804年):1793年开始实行恐怖统治,推行革命的高潮阶段。

1795年颁布《第三次宪法》,建立了五位执政的执政委员会,实行了议会制度。

3. 领导人时期(1804-1814年):拿破仑·波拿巴经过政变,成为了法国的最高领袖。

1804年拿破仑称帝,建立了第一帝国制度。

4. 君主立宪制回归(1814-1848年):1814年拿破仑被推翻,法兰西复辟为君主立宪制。

1815年拿破仑再次复辟,但很快被推翻。

1830年爆发七月革命,推翻了查理十世,路易-菲利普成为了法国的国王。

5. 第二共和国时期(1848-1852年):1848年发生二月革命,推翻了路易-菲利普,建立了第二共和国。

1851年拿破仑的侄子路易·拿破仑发动政变,建立了第二帝国制度。

6. 第三共和国时期(1870年至今):1870年普法战争结束,
第二帝国崩溃,成立了第三共和国。

该共和制度一直维持至今,历经阵痛期,才为西欧政治体制多元化做出贡献。

近代法国社会不同政体的演变考研题

近代法国社会不同政体的演变考研题

近代法国社会不同政体的演变考研题自1789年至今法国政体变化无常,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今天法国的政体属于民主共和制,它的形成可以追溯到1789年的法国大革命,自1789年法国资产阶级开始建立政权后,其政体先后采用过君主立宪制、共和制、帝制、总统制共和制、议会制共和制、半总统半议会制共和制等,历经200多年的演变,是各阶级、各阶层力量不断角逐、彼此斗争的产物——《论近现代法兰西国家的共和之路及政体演变》材料二:法国是欧洲极具特色的国家。

从国内政治发展方面看,其国体变化之剧,政体更迭之快在西方发达国家中堪称独一无二。

近代以来法国的政体及其演变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

——摘编自《法国政治发展与对外政策》(1)根据以上材料,指出法国政体演变的特点和实质。

(2)如何理解材料二所说“近代以来法国的政体及其演变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造成这种特性的原因有哪些?【答案】(1)特点:曲折反复、变更频繁。

实质:是各阶层或利益集团的权力关系和利益分配的不断调整。

(2)理解:近代以来,法国尝试过多种政体,现在法国采取的还是世界上最独特的半总统半议会制共和制。

原因:传统思想及启蒙运动等不同政治学说的影响、资本主义发展水平的变化、大革命激进措施的影响、政局长期动荡、频繁的对外战争等等。

【解析】试题(1)第一问的特点,根据材料中“先后采用”、“国体变化之剧,政体更迭之快”两处可以概括为曲折反复、变更频繁;第二问的政治实质问题从材料一中可以看出来,即各阶层或利益集团的权力关系和利益分配的不断调整。

(2)材料二中的“近代以来法国的政体及其演变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指出了发过政体的特殊性,究其原因,肯定与法国独特的历史和国情有关系,例如:传统思想及启蒙运动等不同政治学说的影响、资本主义发展水平的变化、大革命激进措施的影响、政局长期动荡、频繁的对外战争等等。

法国政体的演变

法国政体的演变

在法国,总统和议会都由全民直接选举产生,总理一职由议会的多数派出任。

由于过去实行的是总统7年制、议会5年制,不同的选举时间,总统和议会多数派就可能不是来自同一阵营,因而造成总统和总理二人一个来自左派,一个来自右派,形成“左右共治”的局面。

这也是法国政坛独特的现象。

半议会半总统制在1946~1958年的法兰西第四共和国时期,法国的政体是议会制,即全民选举国民议会议员,由国民议会中占席位最多的党派出面组阁。

那时候总理大权在握,总统只是象征性的国家元首,没有任何实权。

由于议会内党派众多,而且议会有弹劾政府的权力,因此一不小心,多数派联盟便会分裂,造成政府倒台。

在第四共和国存在的短短12年间,共更换了20届内阁!政府的频繁更迭造成政局不稳,国家动荡。

1958年,曾因反对议会制而退出政坛的戴高乐上台,建立了法兰西第五共和国。

他重返政坛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修改宪法,制定总统制。

出于稳定政局的目的,他继承了法兰西第三共和国时期总统任期7年的传统。

他一方面削弱了议会的权利,剥夺了议会任命总理和批准政府组成的大权;另一方面大大增强了总统的职权,甚至赋予总统在“非常时期”可以解散议会、进行全民公决等权利。

1962年他宣布法国总统应由全民直选产生,并于1965年当选为第五共和国第一位直接选举出来的总统。

然而,第五共和国的政体并非绝对的总统制,议会对总统仍有制约,主要是:议会可以弹劾政府,迫使其下台;对议会通过的法律,总统须在15天内签署,最多只能让议会复议一次;总统不得在一年之内两次解散议会。

“左右共治”在这样的政体下,总统只有得到议会多数派支持时,才能充分行使权利,反之,只能与反对派分享权利,把总理一职和组阁权交给政治对手。

实行半议会半总统制政体的初期,反对党势单力薄,总统的执政地位稳定,长达7年的总统任期又使其能够充分施展手脚,总统的优势得以充分发挥。

活跃在法国政坛上的主要政党是右翼的保卫共和联盟和法国民主联盟以及左翼的社会党和共产党。

法国政体演变过程

法国政体演变过程
需要强调的是不管近现代法国政体如何变化,其实质基本上不变,还是资产阶级专政,维护资产阶级的统治地位,只是对资产阶级内部各阶层或利益集团的权力关系进行了重新调整,从而采取了资产阶级代议制(间接民主制)的不同形式而已。
Welcome To
Download !!!
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
④1804年拿破仑加冕称帝,建立法兰西第一帝国,实行资产阶级的帝制。拿破仑代表大资产阶级的利益,对内革新政治,发展经济,颁布系列法典,建立了一套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法律体系,对外发动多次征服战争,沉重打击了法国和欧洲的封建势力,巩固了资产阶级统治秩序,推动了法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⑤1814、1815年,封建的波旁王朝两次复辟,恢复了法兰西王国,与第一帝国一样,都是君主专制政体。
法国政体演变过程
法兰西王国(843年—1791年)〔君主专制(大革命前)〕
君主立宪制(1791年—1792.8)〕→
法兰西第一共和国(1792年9月—1804年)→
法兰西第一帝国(1804年—1815年)→
波旁王朝复辟(1815年—1830年)→
七月王朝(18Βιβλιοθήκη 0年—1848年)→法兰西第二共和国(1848年—1852年)→
②1789年大革命后大资产阶级当权,保留国王同时建立起资产阶级的君主立宪政体。三级会议转变为制宪议会,取代王室成为法国的最高权力机关,为改造旧制度,创立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原则作出了重大贡献。8月颁布著名的《人权宣言》,明确宣告了“主权在民”、“天赋人权”、“权力分立”和“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等资产阶级民主法治原则,实际上宣告了旧封建王权的的灭亡和一种全新的资产阶级的社会制度诞生,1791年的法国宪法就是以《人权宣言》作为序言的。1791年制宪议会颁布了法国也是欧洲大陆历史上的第一部资产阶级成文宪法——《1791年宪法》,规定法国为君主立宪制国家,实行三权分立原则。

法国政体演变过程

法国政体演变过程
第三共和国(1870年—1940年)→
维希政权(1940年—1945年)→
临时政府(1945年—1946年)→
法兰西第四共和国(1946年—1958年)→
法兰西第五共和国(1958年—现在)。
①1789年法国大革命前的法兰西王国实行的是波旁王朝的封建君主专制政体。在路易十四时期(1643-1661-1715年在位),法国王权空前强化,“太阳王”实行“朕即国家”的中央集权的绝对君主专制统治,此时是法国封建专制君主制的鼎盛时期;路易十五时期,法国的财政危机日益严重,封建制度开始解体,法国日益衰落;路易十六时期,法国专制制度已到了腐败透顶的程度,社会矛盾十分尖锐,人民反抗情绪与日俱增,革命一触即发。
③1792年巴黎人民发动第二次起义,普选产生的国民大会宣布废除王权,建立了法兰西第一共和国,开始建立民主共和政体。1793年初宣判国王路易十六死刑,不久将其推上断头台。法国民主力量与专制势力的斗争中,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中间经过吉伦特派掌权、雅各宾派专政和热月政变后的督政府的政权,1799年拿破仑发动“雾月政变”,建立独裁体制,共和国名存实亡,但名义上仍属于共和政体。
④1804年拿破仑加冕称帝,建立法兰西第一帝国,实行资产阶级的帝制。拿破仑代表大资产阶级的利益,对内革新政治,发展经济,颁布系列法典,建立了一套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法律体系,对外发动多次征服战争,沉重打击了法国和欧洲的封建势力,巩固了资产阶级统治秩序,推动了法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⑤1814、1815年,封建的波旁王朝两次复辟,恢复了法兰西王国,与第一帝国一样,都是君主专制政体。
法国政体演变过程
法兰西王国(843年—1791年)〔君主专制(大革命前)〕
君主立宪制(1791年—1792.8)〕→
法兰西第一共和国(1792年9月—1804年)→

法国政治制度相关内容

法国政治制度相关内容

法国政治制度相关内容一.基本介绍法国近代资本主义政治发展的典型国家,在其历史上曾出现过形形色色的政治制度,这些政治制度非常复杂和多样。

法国历史上政治制度的演变历史,内容涉及1789年以前法国的政治制度、1789—1870年法国的政治制度、1871年巴黎公社的政治制度、1870年以后法国的政治制度等方面。

法国资产阶级在近现代为实现其专政所采取的以单一中央集权制为核心,议会制、总统制和半总统制交替使用的共和政权组织形式和统治方法。

二.历史沿革法国政治制度实行半总统制。

它是介于总统制和议会制之间的一种国家政权形式。

主要特点是:①总统由普选产生,任期7年,连选连任。

2000年6月后任期改为五年,由普选直接产生。

总统权力很大,是国家权力的核心。

宪法规定,总统通过自己的仲裁,保证公共权力机构的正常活动和国家的稳定;总统是国家独立、领土完整和遵守共同体协定与条约的保证人。

总统除拥有任命高级文武官员、签署法令、军事权和外交权等一般权力外,还拥有任免总理和组织政府、解散国民议会、举行公民投票、宣布紧急状态等非常权力。

②政府是中央最高行政机关,对议会负责,其权力和地位比以前大为提高。

除拥有决定和指导国家政策、掌管行政机构和武装力量、推行内外政策等权力外,还享有警察权和行政处置权、条例制订权和命令发布权。

总理由总统任命,领导政府的活动,对国防负责,并确保法律的执行。

实际上总理须听命于总统,起辅佐总统的作用。

政府成员由总理提请总统任免。

③议会由国民议会和参议院组成,其地位和作用较第四共和国有所下降,原拥有的立法权、预算表决权和监督权三大传统权力受到总统和政府的限制。

如议会的立法内容和范围缩小,弹劾权受到严格的规定。

议会无权干预总统选举和总理的任命。

地方制度实行中央集权制。

80年代权力下放,增设大区,地方政府由原来的省、市镇两级变为大区、省和市镇三级。

通过改革,取消了中央对地方的监护,加强了地方议会的自治权,从而改变了数百年来的高度中央集权,缓解了高度官僚集权的弊害。

法国政党和政体简介

法国政党和政体简介

Les principaux partis
et la démocrati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s
français
法国的政党和政体
两大主要党派
法国属于多党制,没有一个政党能独自取得政权,必须由 多个政党共同组成联合政府。自1980年代起,法国一直 由两个较为稳定的政党联盟执政:
左派方面(Parti de Gauche),以社会党(Parti Socialiste)为首,加上其他小型政党如法国共产党 (Parti Communiste Français) 、绿党(Les Verts) 和左派激进党(Parti radical de gauche )。
半议会半总统制
半议会半总统制
在法国,总统和议会都由全民直接选举产生, 总理一职由议会的多数派出任。由于过去实行 的是总统7年制、议会5年制,不同的选举时间, 总统和议会多数派就可能不是来自同一阵营, 因而造成总统和总理二人一个来自左派,一个 来自右派,形成“左右共治”的局面。这也是 法国政坛独特的现象。
法国总统
法兰西共和国总统 现任 弗朗索瓦·奥朗德 2012年5月15日就任官 邸巴黎爱丽舍宫任期5 年(可连任1次)
首任夏尔·戴高乐(第 五共和)成立日期1958 年10月4日
法国国旗
法国国旗是一面从左至 右蓝、白、红色垂直排 列的三色旗,各代表了 法兰西共和国的国家格 言 - 自由、平等、博爱。 le drapeau tricolore (“三色旗”)
右派方面,以人民运动联盟及其前身保卫共和联盟 (Rassemblement pour la République)与法国民主 同盟(Union pour la démocratie française)为首, 另有中间派(Parti du centre)的民主运动支持。

法国大革命及政体的演变

法国大革命及政体的演变

• E、对普奥宣战(虽是由法国首先宣战,但属于维护革 、对普奥宣战(虽是由法国首先宣战, 宣战 命和国家利益的正义性战争) 命和国家利益的正义性战争) • 总体评价:用法律手段基本完成革命前的预定目标,但 总体评价:用法律手段基本完成革命前的预定目标, 基本完成革命前的预定目标 代表大资产阶级和自由派贵族利益无法解决 无法解决当时的内忧 代表大资产阶级和自由派贵族利益无法解决当时的内忧 外患局面。 外患局面。 掌权期: • 2、吉伦特派掌权期:更激进、成立共和 、吉伦特派掌权期 更激进、 • A、第二次起义背景:战局不利、普奥宣言 、第二次起义背景:战局不利、 • B、时间:1792年8月10日 、时间: 年 月 日 • C、吉伦特派:工商业资产阶级 、吉伦特派: • D、革命措施:瓦尔密击退外敌;国民公会废王政、宣 、革命措施:瓦尔密击退外敌;国民公会废王政、 共和国; 年 月以叛国罪处死路易十六 布共和国;1793年1月以叛国罪处死路易十六 • E、面临危机:外患内忧、1793年5月第三次起义推翻 、面临危机:外患内忧、 年 月第三次起义推翻 • F、总体评价:在反封建方面更进一步,但代表工商业 、总体评价:在反封建方面更进一步, 资产阶级的利益,不可能推行限价法令, 资产阶级的利益,不可能推行限价法令,也就不能解决 当时的内忧外患局面。 当时的内忧外患局面。
• 4、拿破仑掌权期:巩固 、拿破仑掌权期: • A、 雾月政变; 1799 、 雾月政变; • 必要性:热月党人和督政府(1794-1799)的软弱无 必要性 热月党人和督政府( ) 法国需要强有力的政权, 能,法国需要强有力的政权,对内建立正常秩序实现 稳定,对外战胜欧洲反法联军维护和平。 稳定,对外战胜欧洲反法联军维护和平。 • 可能性:个人的军事声望 可能性: • B、措施: 、措施: • ①政治:稳定社会秩序 政治:稳定社会秩序——颁布新宪法,建立独裁政 颁布新 独裁政 颁布 宪法,建立独裁 加强中央集权 权, 加强中央集权 • ②思想:控制舆论、教育改革等 思想:控制舆论、 • ③法律:主持制定《拿破仑法典》:阅读思考题 法律:主持制定《拿破仑法典》 • 保留成果、确立自由平等原则、确立和巩固资本主义 保留成果、确立自由平等原则、 社会生活规范、法律蓝本。但限制言论自由, 社会生活规范、法律蓝本。但限制言论自由,限制妇 女和未成年人的• •

法国政治制度演变及特点

法国政治制度演变及特点

法国政治制度演变及特点摘要:政治制度属于上层建筑范畴,他包括国家的政体形式、宪法法律和政党制度等。

法国作为资本主义国家,他已有的政治制度演变特点可以概括为四种政治体制和阶级属性的演变。

四种政治体制是指君主制、君主立宪制、共和制和公社制。

四种阶级属性是指奴隶主阶级、贵族阶级、资产阶级、工人阶级。

法国的政治体制相对与其他资本主义国家来说有其独特性,演变规律由法国整个社会进程所决定,与法国的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的发展有密切的联系。

关键词:政治制度;演变及特点;政党与宪法内容:法国是近代资本主义政治发展的典型国家之一,恩格斯曾概括说:“法国是这样一个国家,在哪里历史上的阶级斗争与其他各国相比,每一次都达到更加彻底的结局。

法国在中世纪是欧洲封建制度的中心,从文艺复兴时代起,是统一的等级君主制国家,他在大革命时期就彻底粉碎了封建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制。

这种统治所具有的典型性,是欧洲各国所没有的。

奋起向上的无产阶级反对占统治地位的资产阶级的斗争,在法国也已其他国家所没有的尖锐形式表现出来。

”法国每一次政治制度的演变都有其鲜明的特点,并深刻影响其他国家。

一、中世纪法国政治制度的演变及其特点——以奴隶主阶级和封建贵族阶级为代表的君主制演变及其特点。

罗马帝国灭亡前后,原来居住在莱茵河下游法兰克人,趁机占领高卢地区,并建立了法兰克王国,经过墨洛温王朝、加洛林王朝的改革和发展,随着国土的统一,民族的凝聚,经济共性的加强和语言文化的融合,法兰克终于成为正真意义上的王国,这是以封建主义的经济、政治、文化为基础而形成的君主制国家,根据其发展的时代背景不同,我们将其分为等级君主制和绝对君主制两种形式。

等级君主制顾名思义,就是建立在法国等级制度上的君主制。

法国的等级君主制可以将1302年等级会议的召集为开端,他的终结应该是1515年弗兰索瓦一世的登基。

13-14世纪封建地主制的确立,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城市的兴起,法国人按照每个人的社会状况分为三个等级:教会、贵族和第三阶级。

最新法国近代政体演变

最新法国近代政体演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七月王朝(1830年7月29日-1848年2 月24日){君主立宪制} 1830年7月29日 路易·菲利浦被推上王 位 1831及1834年 里昂工人起义 1848年2月2-24日“二月革命”{中小资 产阶级+工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法兰西第二帝国(1852年11月-1870年9月4 日){资本主义专制统治} 1852年11月路易·拿破仑· 波拿巴登基称帝, 称“拿破仑三世”。经济繁荣,政治脆弱; 1870年7月 普法战争爆发 9月2日 法降于色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来,法国政体的变化经历了 一个过程:共和制、帝制、君主立宪制、 议会共和制、总统制、半总统半议会制, 这是法国社会各个阶级、各种政治力量, 不断角逐、相互斗争的结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法兰西第一帝国(拿破仑帝国)(1804年12月2 日 -1814年1月3日,1815年3月20日~1815年6月22日) {资产阶级帝制} 1804年12月2日 波拿巴·拿破仑加冕,称拿破仑一世 1814年3月31日 反法盟军、路易十八进入巴黎 1814年4月拿破仑在巴黎枫丹白露宫签署退位诏书, 法兰西第一帝国灭亡。 1815年3月1日 拿破仑登陆法国 3月20日 拿破仑重登皇位 6月18日 滑铁卢兵败 6月22日 拿破仑退位,不久被流放圣赫勒拿岛【第一 帝国最终覆灭、波旁王朝复辟】

法国大革命后的政 治体制

法国大革命后的政 治体制

法国大革命后的政治体制法国大革命是世界历史上具有深远影响的事件,它不仅改变了法国社会的面貌,也对其政治体制产生了重大而持久的影响。

法国大革命始于 1789 年,在这场波澜壮阔的革命中,旧有的封建专制制度被推翻,新的政治理念和制度开始孕育和发展。

在大革命初期,君主立宪制曾短暂地成为法国的政治体制。

1791 年宪法确立了君主立宪制度,国王的权力受到了一定的限制,议会开始发挥重要作用。

然而,由于国王路易十六试图逃跑以及外部势力的干涉等多种因素,君主立宪制很快就面临危机,并最终被推翻。

随后,法国进入了共和制的探索阶段。

1792 年,法兰西第一共和国成立。

这一时期,政治局势动荡不安,各种政治派别之间的斗争激烈。

吉伦特派、雅各宾派等先后掌握政权。

雅各宾派执政期间,采取了一系列激进的政策,包括实行恐怖统治,以打击反革命势力。

这在一定程度上稳定了局势,但也引发了一些争议和反对。

热月政变后,法国的政治局势又发生了变化,进入了督政府时期。

然而,督政府的统治并不稳定,无法有效地解决国内的经济和社会问题。

1799 年,拿破仑·波拿巴发动雾月政变,掌握了政权。

拿破仑建立了法兰西第一帝国,虽然形式上是帝制,但在很多方面进行了改革和创新。

他颁布了《拿破仑法典》,确立了现代民法的基础,对法国乃至整个欧洲的法律体系产生了深远影响。

在政治上,他加强了中央集权,提高了政府的行政效率。

拿破仑战争结束后,波旁王朝复辟。

但复辟后的波旁王朝试图恢复旧制度,引起了民众的不满。

1830 年,七月革命爆发,奥尔良王朝建立。

奥尔良王朝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法国的工业化进程,但政治权力仍然主要掌握在少数贵族和资产阶级手中。

1848 年,法国爆发了二月革命,法兰西第二共和国成立。

然而,第二共和国的政治局势也十分复杂,最终在 1852 年,路易·波拿巴称帝,建立了法兰西第二帝国。

第二帝国时期,法国的经济得到了进一步发展,但政治上的专制色彩依然存在。

法国政党制度与政体演变的关系

法国政党制度与政体演变的关系

法国政党制度与政体演变的关系现代西方政党是阶级斗争和政治斗争的产物和工具,是同资产阶级夺取政权和维护其阶级统治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随着政党政治的普及,政党便同宪法所确立的宪政体制不可分离,构成国家宪政体制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试就法国政党制度与其政体演变的关系问题作一初步探讨。

一政党产生的前提是资产阶级民主制度的确立。

法国政党制度的产生和发展以法国资产阶级共和制政体的最终确立和巩固为前提条件。

法国现代意义上的政党是在第三共和建立后产生和发展起来的。

在近代资本主义政治制度演变过程中,法国曾先后于&(’&年’月至&(’!年.月,&.&#年#月至&.%"年(月和&.%"年(月至&.#.年!月三次建立了君主立宪制政体;于&."#年*月至&.&*年,月和&.*!年&!月至&.("年’月两次建立帝制;于&(’!年至&."#年,&.#.年至&.*!年推行共和制政体。

也就是说,在第三共和(&.(*—&’#")成立之前,法国政体尚未最终确立,政治体制处于经常的变换之中,一旦王朝复辟或恢复帝制,就要实行专制独裁,取缔和禁止政治团体组织。

如列·霞白利法禁止公民结社和&.%#年的法律对结社进行了镇压。

第三共和国成立标志着法国民主制度的最终确立,实行议会制和普选制,政党才有生存和发展的可能,政党制度的产生和发展才有其土壤。

第三共和国议会制的健全和发展,普选制的扩大,为政党活动提供了广阔的政治舞台,受议会左翼多数议员支持的“保卫共和国”政府为限制和打击保皇派和教权派等右翼保守势力,于&.,&年(月颁布了一项关于结社的法律,允许自由建立政治党派和民间团体(但宗教团体必须得到当局的批准)。

法国执政党政府关系论文

法国执政党政府关系论文

浅析法国执政党与政府的关系摘要:法国是半总统半议会制的国家,总统和总统所在的政党或者政党联盟在国民议会选举中获得觉绝大多数席位成为多数党时,才是执政党,从而才能单独或者联合执政,只有这样政府的各项政策措施才能实现。

在政党或者政党联盟成为执政党时,就通过各种手段来协调政党内部工作人员与政府之间的关系,使执政党或者政党联盟与政府之间的关系达到协调,从而促进法国经济的发展,维护法国社会的稳定。

我国可以借鉴法国政党制度的合法性和制度性建设的有益成分,为我国的依法治国和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提供一些成功经验。

关键词:执政党;半总统半议会制;双头制;政府中图分类号:d6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2-00-02在这里,法国是1958年建立的法兰西第五共和国。

在法兰西第五共和国的政治体制下,法国政府拥有十分强大权力,而政党的软弱性在欧洲是比较出名的。

政府在支持性政党或政党联盟与政府的关系中占主导地位是绝对的事实,但在实际的政治生活中,法国左右翼两大政党及政党联盟仍然可以才取一些措施来与影响政府,并从中获得政府的阁员。

在这种偏向于政府主导型的党政关系模式反过来进一步削弱了法国左右两大政党的实力,这样就更加剧了支持性政党或政党联盟的软弱,同时执政党在执政过程中出现党内权力的高度集中及腐败问题和法国特有的“左右共治”的现象。

所以,就要采取一系列措施来协调好法国执政党与政府的关系,使执政党或者政党联盟与政府之间的关系达到更加和谐的发展。

一、法国政府与执政党关系中存在的问题(一)执政党地位的确定的复杂性在法国,政党要成为执政党,与第五共和国半总统半议会的政治制度有密切的联系。

总统是直接普选产生,总统所属的政党不一定是执政党,要想成为执政党还必须取决于议会中的多数派政党和政党联盟。

当议会中的多数派政党和政党联盟与总统同属一个政治派别,总统所属的政党毫无疑问就是执政党。

反之,那就比较麻烦了。

专题三 法国大革命及革命后的政体演变

专题三  法国大革命及革命后的政体演变
结果:
(1792年)
1793年巴黎人民发动第三次起义,将其推翻
(四)雅各宾派统治(1793.5---1794.7)
背景:吉伦特派没有改变内忧外患的局面(内:民生、政局;外:战争 政策:
雅各宾派统治时期革命走向了高潮,这主要是 得益于什么政策?如何评价这一政策?
恐怖政策
评价:挽救了革命,维护了共和制,使国内局 势稳定下来;其又超出了资产阶级革命范畴, 长期的实施造成社会的恐怖。
5.法律是公共意志的表现。全国公民都有权亲身或经由其 代表去参与法律的制定。法律对于所有的人,无论是施行 保护或处罚都是一样的。在法律面前,所有的公民都是平 等的,故他们都能平等地按其能力担任一切官职,公共职 位和职务
6.自由传达思想和意见是人类最宝贵的权利之一;因此, 各个公民都有言论、著述和出版自由
法国大革命及革 命后政体的演变
课标要求: 1、了解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爆发及其波澜壮阔的特点,并 分析其对欧洲乃至世界民主化进程的影响。 2、概述《人权宣言》中有关“自然权利”和“最高权力属 于人民”的基本思想,理解它对法国和世界民主化进程的 意义。 3、了解拿破仑上台及其帝国兴衰的历史,透视“拿破仑时 代”对欧洲民主化进程的影响。 4、概述拿破仑帝国到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通过 的基本史实,认识法国共和体制形成的艰巨性。
资本主义的发展与封建专制统治的矛盾,是法国革命爆发的根本原因
(3)启蒙思想们深刻揭露和批判法国的封建专 制制度及精神支柱的天主教会,广泛传播自由、 平等、民主和法制等思想,动摇了封建统治的 思想基础。
启蒙运动动摇了封建统治的思想基础。
(4)150年前的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当时正在 进行的英国工业革命,和刚刚取得胜利的美国 独立战争对法国革命有促进、鼓舞作用。

法国政体的变化

法国政体的变化
4. 此时期主要的党派:法共、人民共和党、社会党
二、第四共和国(1946 -- 1958)
1. 殖民地问题
第四共和国仅存在十二年,内阁更换却十分频繁,执政时间最长的摩勒政府也不过执掌政权一年零四个月。
这一时期的历届政府深受殖民地问题困扰。法国政府竭力维持其在印度支那、北非的殖民统治,奈何时过境迁,时代变化,法国军队在殖民地屡遭败绩,法国国内反对殖民战争的情绪也日益高涨。
1994年,诺曼底登陆前夕,改称临时政府。
1944年8月,巴黎解放,临时政府内阁由阿尔及尔迁到巴黎,9月进行改组,两名共产党人担任部长。
1945年10月,制宪议会选举和公民投票。结果表明,绝大多数法国人同意新的国民议会有制宪权,这实际上否决了恢复第三共和国的意愿。
1946年10月,新宪法草案终于获得通过,第四共和国终于呱呱坠地。
此后几经波折,阿尔及利亚战争称为第四共和国的政治危机的根源,最终酿成了第四共和国的垮台。
从1789 年资产阶级革命到1875 年宪法颁布,是法国政体极不稳定、交替演变的阶段。
从1789 年到1875 年的86年内,近代法国产生了12部宪法,平均约7年更换1次。法国宪法的频繁更迭引起了政体的复杂多变,政体先后经历了君主立宪制、帝制、民主共和制、独裁制等等,出现过三次君主立宪政体,两次帝制和三次共和政体。
1947年1月,社会党人奥里奥尔当选总统,赫里欧接替议长,临时政府的历史使命宣告结束,第四共和国政体最终确立了。
2.国策:(1)清洗投敌分子(法奸),赖伐尔、贝当。
(2) 大规模的国有化。规模相当大,包括雷诺汽车厂、法航、主要的新闻机构、法兰西银行和四大储蓄银行(通用银行、里昂信贷、国民工商、巴黎国民贴现)以及保险、电力、煤炭等金融和能源企业。

法兰西第三共和国政体

法兰西第三共和国政体

浅析法国的政体发展历程政体是指国家政权的构成形式或组织形式,也是国家权力的表现形式,任何国家都有与其国体相适应的政体,“现代资产阶级社会有其与本身适应的立宪的或共和的代议制国家形式。

从大革命到第五共和国,法国的政体形式经历了长期的反复,经历了君主立宪政体、帝制和共和政体,而共和政体本身又经过了议会制共和政体和半总统半议会制。

本文,笔者将分三个阶段来介绍法国政体的发展历程。

(1)大革命——第三共和国前第一阶段是从1789年大革命到1875年第三共和国体制确立之前,这个阶段出现了二次君主立宪政体,二次帝制和三次共和政体的交替演变。

1789年大革命是早期资产阶级革命史上比较彻底的一次革命,但革命初期建立的政体却不是最进步的共和政体,而是带有新旧势力妥协色彩的君主立宪政体。

随着革命形势的发展,1792年8月10日巴黎人民第二次举行起义,推翻了君主立宪派的统治,1792年9月22日成立了第二共和国,经历了吉伦特派、雅各宾派、热月党和督政府四个时期。

1799年拿破仑发动雾月政变建立执政府,形式上保留共和政体,实际上是其军事独裁的开始,1804年5月18日,法兰西第一共和国终结,第一帝国正式建立。

1814年波旁王朝复辟,但是这时的波旁复辟王朝已经不是1789年以前那种封建的、宗法的君主政体,但又不是纯粹的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这种君主立宪政体具有半封建、半资产阶级君主制性质,从这个意义上说任何复辟都是革命。

1830年七月革命推翻了波旁复辟王朝,又一次建立君主立宪政体,它是纯粹的资产阶级君主立宪政体。

1848年二月革命推翻七月王朝,宣告成立法兰西第二共和国,再次实行共和政体,但是第二共和政体只存在了短短三年,1851年12月2日,路易·波拿巴发动政变,改共和为帝制,次年正式建立法兰西第二帝国,第二帝国持续到1870年第三共和国建立。

这一时期出现政体的反复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首先法国近代革命时期,阶级冲突相当尖锐,代表旧王朝的封建复辟势力强大,在多次的起义中人民的力量也逐渐壮大,两大对立势力之间决不妥协,而中间派别力量又太小,所以冲突尤其尖锐,革命形势迭起。

浅析法国的政体与国体 3

浅析法国的政体与国体 3

法国的政体与国体一、法国的政体(一)法国政体的演变从历史上看,法国从1789年资产阶级革命到1875年宪法颁布,法国政体极不稳定,复杂多变,政权组织形式先后采用过共和制、帝制、君主立宪制、议会共和制、半总统制等。

具体阶段特征如下:⑴1789年大革命前的法兰西王国是君主专制政体。

⑵1789年革命后大资产阶级当权,保留了国王,建立起君主立宪制。

⑶1792年,巴黎人民第二次起义,建立了法兰西第一共和国。

中经吉伦特派统治、雅各宾派专政,热月政变后的督政府的政权,1799年,拿破仑发动“雾月政变”,建立独裁体制,共和国名存实亡,但名义上仍属于共和政体。

⑷1804年,拿破仑建立法兰西第一帝国,1814、1815年,波旁王朝两次复辟,恢复了法兰西王国,与第一帝国一样,都是君主专制政体。

⑸1830年的七月革命推翻复辟的波旁王朝,建立的七月王朝是君主立宪政体。

⑹1848年,二月革命后建立第二共和国。

1852年,法兰西第二帝国建立,直到1870年9月4日革命推翻第二帝国再建共和国,即法兰西第三共和国。

属于议会共和制政体。

⑺1940年的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法国投降,存在了七十年的第三共和国解体,被法西斯德国占领和维希傀儡政权统治。

二战结束后,法国进入第四、第五共和国时期。

权力中心逐渐由议会转移到总统。

这表明法国已逐渐成为一个半总统制共和制的国家。

(二)第三与第五共和国政体的不同1、第三共和国:议会制共和制(1)议会制共和制的确立“1875年初,国民议会仅以一票的多数通过了宪法修正案,确认实行共和制。

同年,国民议会又先后通过一系列法律,合称1875年宪法,又称第三共和国宪法。

宪法规定法国为议会制共和国。

”《1875年第三共和国宪法》的主要内容有:A、立法权由众议院和参议院两院行使。

参议院间接选举产生,众议院以普选方式选出;B、行政权由总统和内阁掌握。

总统由参众两院联合组成的国民议会,依绝对多数票选出。

总统是国家元首、军队最高统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法国政党制度与政体演变的关系现代西方政党是阶级斗争和政治斗争的产物和工具,是同资产阶级夺取政权和维护其阶级统治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随着政党政治的普及,政党便同宪法所确立的宪政体制不可分离,构成国家宪政体制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试就法国政党制度与其政体演变的关系问题作一初步探讨。

一政党产生的前提是资产阶级民主制度的确立。

法国政党制度的产生和发展以法国资产阶级共和制政体的最终确立和巩固为前提条件。

法国现代意义上的政党是在第三共和建立后产生和发展起来的。

在近代资本主义政治制度演变过程中,法国曾先后于&(’&年’月至&(’!年.月,&.&#年#月至&.%"年(月和&.%"年(月至&.#.年!月三次建立了君主立宪制政体;于&."#年*月至&.&*年,月和&.*!年&!月至&.("年’月两次建立帝制;于&(’!年至&."#年,&.#.年至&.*!年推行共和制政体。

也就是说,在第三共和(&.(*—&’#")成立之前,法国政体尚未最终确立,政治体制处于经常的变换之中,一旦王朝复辟或恢复帝制,就要实行专制独裁,取缔和禁止政治团体组织。

如列·霞白利法禁止公民结社和&.%#年的法律对结社进行了镇压。

第三共和国成立标志着法国民主制度的最终确立,实行议会制和普选制,政党才有生存和发展的可能,政党制度的产生和发展才有其土壤。

第三共和国议会制的健全和发展,普选制的扩大,为政党活动提供了广阔的政治舞台,受议会左翼多数议员支持的“保卫共和国”政府为限制和打击保皇派和教权派等右翼保守势力,于&.,&年(月颁布了一项关于结社的法律,允许自由建立政治党派和民间团体(但宗教团体必须得到当局的批准)。

法国各政治派别由此纷纷组成政党,如激进党、共和民主联盟等。

法国社会党和法兰西社会党于&’"*年按第二国际的要求合并为统一的社会党。

统一后的社会党发展很快。

&’"%年组成了以温和派为主的共和同盟。

在&’"!年选出的众议院中,各个政党按其对共和民主制度的观点和立场初步划分为左、右翼两大阵营。

经过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洗礼,法国政党重新分化组合,出现了许多新政党。

其中多数为左翼政党,一些为中间政党,少数为右翼政党。

另外,由于第三共和国不断变化的选举制度,尤其是采用比例代表制的计票方法,使中、小政党有可能获得议席,在议会中占据一定的地位,从而使中、小政党得以生存和发展。

正是在这些政党和处在变换中的选举制度的基础上,建立起了第三共和国的政党制度。

这种政党制度的突出特__点是政党林立、软弱涣散、变化无常。

同时这也是这一时期政党制度的弊端,它最终导致第三共和的灭亡。

第四共和国时期仍然实行这种多党制。

此间,第三共和国政党制度的弊端不仅没有克服,反而使这种弊端更加严重。

林立的各政党因大小不同,在议会中所占有的席位各异,没有一个政党能够在议会中保持绝对多数。

因此,往往由几个政党结成政党联盟,共同组织政府,联合执政。

第五共和国与第三、四共和国相比,虽然其政体并没有改变共和制的面貌,但从微观层面上看,其共和制政体在权力结构上发生了重大变化,表现为从议会制过渡到半总统半议会制。

法国政体在微观层公民投票也是如此,公民在投票时不仅是对投票对象的选择,也是对左翼或右翼政策的选择,最终表现为对两大阵营的选择。

另一方面,第五共和国长期使用的“单记名多数两轮投票制”也是法国政党两极化的原因之一。

虽然,戴高乐及其政府采用这种选举制度的直接目的在于限制左翼,改变议会的组成和政治基础,造就一个稳定的议会多数派。

但它客观上促使法国各个政治派别纷纷向左翼或右翼靠拢,从而形成两大对立的阵营。

“在竞选中形成的选举联盟不会因为选举告一段落而消失,它们往往维持下来,改头换面为政党联盟,在法国议会中和法国政治生活中继续发挥作用。

单记名多数两轮投票制在客观上促进了第五共和国党派格局朝着两极化的方向发展。

”[+](()%*")这种投票制对法国政党两极化的影响早已被法国著名的政党专家所指明。

莫里斯·迪韦尔热说过:“两轮投票制能够促进联盟两元制的形成,在多党中引进类似的两党制。

”[#](()%*")二政体演化对法国政党的产生及其政党制度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这种影响绝非单向度的。

法国政体在权力结构的转换方面也与法国政党制度有着紧密的联系。

在政党出现以前,法国已经存在着许多政治团体和派别组织并开展活动。

第二共和国期间,法国政治团体和派别组织有了较快的发展,它们的活动主要集中在议会和政府范围内。

%’+&年#月议会选举使法国政治团体和派别组织进一步壮大。

直至第三共和国成立初期,法国政治生活中仍然是政治团体和派别组织在发挥作用。

正是由于各政治团体和派别组织在选举中通过角逐所形成的政治格局" 巩固了第三共和国民主共和制度,推动了第三共和国政治制度的发展。

第三共和国成立后,现代意义的政党及政党制度得以在法国确立和发展起来。

自此,法国不断变化的党派格局,不仅构成了法国政治的基本内容,而且也决定了法国政治演变的根本走向。

第三共和国和第四共和国时期,法国确立了议会内阁制,总统由议会两院联席会议共同选举产生,总统的地位受到议会的牵制,政府从属于议会,行政权力严格地受到议会的限制。

在议会、总统和政府之间,议会至上。

议会制导致了第三、四共和国时期政党的产生和政党格局及政党制度的形成。

反过来,这种政党制度也影响着第三、四共和国政权结构的演变。

政党斗争的根本目标是夺取、巩固或影响国家的统治权。

“政党之间的斗争都是以该国宪法确认的宪政体制中掌握国家统治权的核心部分为中心的。

”[!]("#$%$)议会至上的议会制致使议会和政府尤其是议会成为各政党斗争的焦点。

第三、四共和国时期,各政党的软弱和涣散决定了它们在议会中从来没有一个政党拥有过半数的议席。

为了在议会中占据优势,进而组成政府,往往几个政党组成政党联盟,轮流组织联合政府,实现控制国家政权的目标。

然而这种政党联盟和联合政府只是各政党在争夺权力和瓜分肥缺中暂时妥协的产物,是极端脆弱的。

由于这些党派代表不同的阶级、阶层、社会集团和派别的利益,有着各自的政治纲领。

一旦发生意见和政策的分歧,不是有关政党撤回阁员酿成内阁危机,就是通过议会推翻政府。

在第四共和国时期,政党分化组合和政府更迭的频率比第三共和国时期更高,加深了政局的动荡。

第四共和国时期,法国政府像走马灯似的更换了$&届,而每届政府的平均寿命不超过!个月,其中最长的不过一年多,最短的只有两天,比第三共和国政府的平均寿命还要短。

甚至连法国资产阶级政治家也看穿了这种政治体制的弊端,一针见血地指出:“因为’$年来,党派政权始终飘浮在一个处在极端危险的世界中心、严重分裂的民族上面,它表明自己无力管理事务。

”[(]("#’!)第三、四共和国的灭亡就是这种党派政权发展的恶果。

“旧政党制度适应了第三和第四共和国议会制的政治制度的需要,也符合$&世纪上半叶法国政治力量和阶级力量对比的客观情况。

但也正是这样一种党派林立、软弱和多变的政党制度断送了第三和第四共和国的前程。

”[)]("#’!*)第五共和国的半总统半议会制将国家权力在总统、议会和政府以及司法机关之间进行重新分配,使得总统成为国家权力的中心。

第五共和国宪法在确认政府对议会负责的前提下,提高了政府对议会的独立性,议会的地位和作用明显下降。

政权结构的新变化丝毫没有削弱第五共和国政党制度对法国政治体制一贯的影响和渗透。

如果说有变化,那么这种变化只是表现在政党斗争的重心发生了战略转移———由争夺议会的控制权转向争夺总统职位。

第五共和国总统权力大大增强从而成为名符其实的国家元首和向导,谁登上总统的宝座便意味着达到法国权力的顶峰。

因而在总统选举中,法国政党都要争先恐后地提出自己的候选人,并力图使自己的候选人取得胜利。

在自己的候选人当选总统后,法国政党力促总统实施自己所制订和提出的施政纲领,并在议会中组成多数派,以保证总统权力的行使。

第三、四共和国由于实行议会内阁制,政党对政府的影响极大。

第五共和国政党对政府的影响力不如第三、四共和国,它无权过问政府的组成和政府成员的任免,但是总统在组织政府时,也要考虑议会多数派的支持,并从多数派政党中挑选总理和政府成员。

当总统与议会多数派同属一个政治派别,在政治上保持一致时是如此,当总统与议会多数派不属于同一政治派别,在政治上不能保持一致时亦是如此。

进入议会或控制议会从而执掌立法权和监督政府的权力是第五共和国政党影响政体的另一个重要方面。

第五共和国政党充分调动自己的一切财力、物力和人力,在议会选举中赢得选票,大量涌进议会。

法国政党通过议会党团决定议会的组织形式和议会的各项工作,通过本党派的议员参加辩论,发表谈话,提出立法案和修正案,投票表决。

可见,第五共和国政党对政体的影响可谓无时不有,无所不在。

第五共和国总统不是“超党派性的”和“站在一切政治斗争”之上的“中性总统”,而实际上是“党派总统”;第五共和国政府也不过是一个“党派政府”,它不是由右翼政党控制就是由左翼政党控制;第五共和国的议会同样也是一个“党派议会”,它大都是由党派议员和有政治倾向的议员组成,无党派议员和无政治倾向议员只占极少数。

“今日的法国只能是一个由政党控制的国家,而不能是一个中性的机构。

”[%]("#(%)另外,如前所述在第五共和国时期,法国政党出现了两极化的趋势,这种两极化的趋势对第五共和国政制的影响有其积极作用。

两极化克服了第三和第四共和国党派林立、软弱多变的弊端。

在议会中形成一个稳定的多数派和组成一个同议会多数派保持一致的政府,杜绝了第三共和国那种左翼占多数的议会和右翼政府并存的不协调的现象发生,从而保持了政府和政局的稳定,保证了总统权力的行使,保证了第五共和国政治制度的正常运转。

法国政党的两极化有利于“政治替换”:要么右翼上台执政,即右翼总统、右翼占多数的议会和右翼政府,左翼是反对派,伺机替换;要么左翼上台执政,即左翼总统、左翼占多数的议会和左翼政府,右翼则成反对派,也要争取替换;或左、右翼“共处”。

中间派政党不起主导作用,不参与“政治替换”。

与第三和第四共和国经常以中间派政党为主体拼凑中左或中右内阁致使政局动荡相反,左、右两极轮流替换上台有利于第五共和国政局的稳定。

[!]("#$%$)总之,第五共和国实行的半总统半议会制受到议会多数派的相当大的制约,随议会中政党力量的消长而变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