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气象观测站的建设和应用
南海海岛自动气象站对海洋环境的适应性和性能
![南海海岛自动气象站对海洋环境的适应性和性能](https://img.taocdn.com/s3/m/c5685950fe00bed5b9f3f90f76c66137ee064fac.png)
南海海岛自动气象站对海洋环境的适应性和性能1. 引言1.1 背景介绍南海地处我国南部,拥有众多海岛,其海洋环境变化复杂多样。
为了更好地监测和了解南海海岛的气象状况,提高海岛气象监测的效率和准确性,南海海岛自动气象站应运而生。
南海海岛自动气象站是指建设在南海海岛上的一种自动气象观测设备,利用现代化的气象仪器和通信技术,能够实时监测和传输气象数据。
通过这些自动气象站,可以及时获取南海海岛的气象信息,为海上航行、渔业生产等提供重要的气象保障。
目前,南海海岛自动气象站在南海地区已经得到广泛应用,为我国南海地区的气象监测和预警工作提供了重要支持。
随着气象监测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自动气象站装备的不断升级,南海海岛自动气象站在未来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为保障南海海域的气象安全和海洋生态保护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持。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南海海岛自动气象站对海洋环境的适应性和性能,以及分析其在海洋环境监测中的应用效果。
通过对自动气象站装备情况、海洋环境适应性和性能评估的研究,我们旨在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为海洋环境监测和气象预测提供更准确、及时的数据。
本研究也旨在为未来研究方向提供参考,并总结自动气象站在南海海岛的实际应用效果,为海洋环境保护和气象服务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
【200字】1.3 研究意义南海海岛自动气象站是海洋环境监测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和应用价值。
南海是我国重要的海洋区域之一,对于了解和监测南海的气象变化具有重要意义。
自动气象站可以实时监测海洋环境的气象参数,为南海海域的气象预报和海洋安全提供重要数据支持。
南海海岛自动气象站的建设和运行可以有效提高海洋环境监测的精度和时效性,为海洋科学研究和海上生产活动提供可靠的气象保障。
南海海岛自动气象站还可以对海洋环境变化进行长期观测和分析,探索海洋环境与气候变化之间的关系,为深入了解海洋环境及其演变规律提供重要数据支持。
城市中尺度自动气象站监测网建设与应用——以广西南宁为例
![城市中尺度自动气象站监测网建设与应用——以广西南宁为例](https://img.taocdn.com/s3/m/3ce276d876a20029bd642d68.png)
维普资讯
16 0
成
都
信
息
工
程
学 院
学
报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第2 2卷
多个 自动气象站和一个 自动气象站主控中心。随着南宁市城市 自动气象站 网建立 , 南宁市实现气象观测 由单纯
的人 工观 测 向 自动 化转 变 , 测 的时 空 密度 大大增 加 。 监
2 1 自动气 象 站的 布局 .
Fe 2 0 b 07
文章 编 号 :17 .7 2 20 ) l 150 6 114 (0 7 O 一 0 —5 0
城 市 中尺度 自动气 象 站 监 测 网建 设 与 应 用
— —
以 广 西 南 宁 为 例
庞 芳 唐 少 华2 任 晓 炜 王 丽玫 李 涛 , , , ,
站 SBS Y A E数据库系统的建立 、 数据处理 以及业务应用系统 的开发应用情 况 , 并对 自动站 资料 在城 市天气预 报 、 环
境 预报 等预报领域 以及在政府决策 网 、 公众 网以及专业气象服务 中的应用前景 进行了展望。
关 键 词: 中尺度 ; 自动 气象站 ; C P ;Y A E数据库 MI A S S B S 文献标识码 : A 中图分类号 : 4 1 P 1
目前 建 成 的南 宁 市 自动气 象站 有 l , 2个 采用 华 云技术 开 发公 司大 气探 测 分公 司 HYA—M 型 中尺 度 自动站
组网 , 中一个七要素站 , 其 其余 为六要素站 , 市区站点以 5 k -8 m分布 , 县站站点以 2 k 分布。“ 0m 十一五” 期间将
随着 地 面观测 技术 的发 展 , 自动 气象 站正逐 渐 成为现 代 气象 观 测 的 主要 手 段 。为 了充 分 利用 自动 气象 站 的
自动化气象站 资质要求
![自动化气象站 资质要求](https://img.taocdn.com/s3/m/0e4c847b82c4bb4cf7ec4afe04a1b0717ed5b37a.png)
自动化气象站资质要求
自动化气象站的资质要求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技术能力:自动化气象站的建设和运营需要具备一定的技术能力,包括气象仪器的安装、调试、维护和数据处理等方面。
相关人员应具备气象学、电子技术、计算机等相关专业的知识和技能。
2. 设备质量:自动化气象站所使用的气象仪器应符合国家或行业标准,并经过质量检测合格。
设备的性能、精度和稳定性应满足气象观测的要求。
3. 数据质量:自动化气象站应具备完善的数据质量控制体系,确保采集的数据准确、可靠。
数据的处理和传输应符合相关的规范和标准。
4. 安全保障:自动化气象站应具备相应的安全保障措施,包括设备的防盗、防火、防雷等,以确保气象观测设备和数据的安全。
5. 资质认证:为了保证自动化气象站的建设和运营质量,相关单位可以申请相关的资质认证,如中国气象局颁发的《气象专用技术装备使用许可证》等。
6. 合规性:自动化气象站的建设和运营应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的要求,如环境保护、气象观测规范等。
7. 售后服务:自动化气象站的供应商应提供良好的售后服务,包括设备的维修、保养、升级等,以确保气象站的正常运行。
总之,自动化气象站的资质要求涵盖了技术能力、设备质量、数据质量、安全保障、资质认证、合规性和售后服务等方面,以确保气象观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气象观测站的布局与建设
![气象观测站的布局与建设](https://img.taocdn.com/s3/m/221ca54c0a4e767f5acfa1c7aa00b52acfc79cfd.png)
气象观测站的布局与建设气象观测站是获取气象数据的重要设施,其布局和建设的合理性直接关系到气象观测的准确性、完整性和可靠性,对于气象预报、气候研究、防灾减灾以及社会经济发展都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一、气象观测站的类型和功能气象观测站根据其规模、观测项目和应用领域的不同,可以分为多种类型。
常见的有国家级气象观测站、区域气象观测站、专业气象观测站等。
国家级气象观测站通常具备较为全面和高精度的观测设备,能够对气温、气压、湿度、风向风速、降水、日照等多种气象要素进行连续、长期的观测。
这些观测站的数据对于分析大范围的天气形势、气候变化研究以及为国家的气象服务和决策提供基础支撑具有重要作用。
区域气象观测站则主要侧重于对特定区域的气象状况进行监测,其分布密度相对较大,能够更精细地反映局部地区的气象变化。
这类观测站在中小尺度天气系统的监测、城市气象服务以及为地方的农业、交通等行业提供针对性的气象信息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
专业气象观测站则是针对特定的领域或对象设立的,如农业气象观测站、海洋气象观测站、交通气象观测站等。
它们的观测项目和设备配置会根据所服务的专业领域的需求进行定制,以满足特定行业对气象条件的特殊关注和应用需求。
二、气象观测站布局的原则气象观测站的布局需要遵循一系列科学合理的原则,以确保观测数据的代表性、准确性和可用性。
代表性原则要求观测站的位置能够代表所在区域的一般气象特征。
例如,在城市中设立观测站时,应避免选择在高楼大厦密集、热岛效应明显的区域,而应选择在能够反映城市平均气象状况的开阔地带。
在农村地区,观测站应避开山谷、河流等地形特殊的区域,以保证观测数据能够代表周边广大的农田和自然环境。
均匀性原则是指在一定的地理范围内,观测站的分布应相对均匀,以避免出现观测空白区域。
这样可以更全面地掌握不同地区的气象状况,为气象分析和预报提供更丰富的基础数据。
重点区域加密原则是针对一些气象条件复杂、气象灾害频发或者对气象条件敏感的区域,如沿海地区、山区、大型水库周边等,需要适当加密观测站的布局,以提高对这些重点区域气象变化的监测精度和时效性。
移动自动气象站即移动应急气象站的设计及应用
![移动自动气象站即移动应急气象站的设计及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9e8f1c08fc4ffe473368abf9.png)
移动自动气象站即移动应急气象站的设计及应用随着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突发气象灾害对社会造成的危害越来越来大,建设移动应急气象站是全面提升气象防灾减灾应急响应能力的需要。
设计满足应急气象环境监测服务需求的移动自动气象站采集地面实时气象要素,可以为突发气象灾害以及其他环境灾害提供气象决策服务。
我国作为气象工作为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已经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是,随着国民经济和社会迅速发展、人口持续增加和社会财富的不断积累,我国现有气象灾害监测预警和应急监测水平还有很大提升空间,移动应急气象站建设覆盖面急需提高。
移动自动气象站是应急气象环境监测的重要手段,具有良好的野外机动性能、仪器的高稳定性能、快捷安装、数据及时采集传输,同时可以对随机性强的重大灾害性天气事件的追踪监测以及对重要区域影响严重的突发性气象事件的现场监测和快速应急服务等等多方面的特点。
移动自动气象站是一款模块化、结构紧凑、高可靠性、高精度、方便携带、应用广泛的综合气象监测产品。
它具有多个扩展接口和多种传感器的兼容能力,可以灵活组配、快速安装调试和重复使用,同时机动站还支持远程数据访问、参数配置和设备维护等功能。
移动应急气象站除可监测各种常规的气象参数外,还可根据观测要求随时配接各类气象、水文、航空、军事等各种传感器与智能监测设备、通信设备等。
移动自动气象站的设计易于携带和快速安装调试的特点使其广泛适用于各行业短期气象观测任务、移动气象测量需求等相关领域。
一、系统内容移动自动气象站采用模块化搭载安装模式设计,各个传感器模块、通讯模块均可方便地与主体三脚架连接并固定。
各部件之间采用手柄螺栓固定,用户可以在简单工具配合下完成安装和拆卸。
移动应急气象站设备各接口处均采用密封航空插头方式连接,且各接口只能一一对应连接,避免了电源和信号的误连接导致设备损坏。
通讯方面,机动站标配RS232接口和GPRS无线通讯模块。
用户可以根据特殊需求选择卫星通讯、ZIGBEE、蓝牙等通讯方式。
农业气象自动观测站的建设及管理
![农业气象自动观测站的建设及管理](https://img.taocdn.com/s3/m/27e265cf8bd63186bcebbc34.png)
式 的观测 点 等组成 。为 了满 足农 业气 象服 务和科 研 的要 求 ,具有 地理 位置 、气候 特 点和耕 作 制度等 方 面 的代表 性 ,农业气 象 观测 与常 规 的地 面气 象观 测 进 行 平行 观测 ,也进 行 点面结 合 的观测 等特 点 ,此 外还 必须具 有 连续 、稳定 和可 行性 等多 种要 求 。为
prn i l s a d r a o ora o t or l gia u o tc s a i e e to r n l z d The he i c p e n e s ns f gr me e o o c la t ma i t ton s l c i n we e a a y e . nt s a i n pl n n t to a ni g,ba i s a ihme t ui n n h na me ts l i nswe e a s s u s d. s ce t bls n s b l g a d t e ma ge n o uto r lo dic s e di
( . a unt e e r o ia 1 Du n Co y M t o ol g c lBur a e u, Dua n, Gua xi 5 0 00; 2. s ur e a d ng , 3 7 Re o c n
En i n n a ce c n tt t fNa j g Ag iu t r ie st , v r me t l in eI siu eo n i rc lu e Unv r iy o S n Na j g,Ja g u,2 0 9 ni n in s 1 0 5;3 Gu n x n tt t f . a g i s iu eo I
农 业 气象 观测 是一 个基 础 性 的气象 观测 项 目。
防城港市区域自动气象站网的设计与实现
![防城港市区域自动气象站网的设计与实现](https://img.taocdn.com/s3/m/45c020cc9ec3d5bbfd0a74d5.png)
l 统设计 思路 系
系 统 采 用 CS 式 ( i t e e 和 BS 式 (r s / r r /模 Ce/ r r ln S v ) /模 Bo e S v ) w r e e 相结合。利用 M c s t i oo 最新 的 . t r f n 技术进行 编程 。CS e / 模式 主要开 发数据入 库处理 、数 据监测 、灾 害天气预警 和气象业 务有机结合 起来应 用 ,BS模式 主要实 现数据 的共享 ,采用 We / b方式开 发 , 系统软件 安装在服务 器上 ,客户 端使用时不 需要安装该 系统 的软 件 ,直接使用 I E浏览器 即可访 问 We 服务器。提供 了数据监 测、 b 查询和报表的打印等功能。程序的总体设计如图 1 ,主要实 现以下 主要功能 : ( 数据的人库处理 自动进行 1 ) f 灾害天气的预警提示 2 ) () 3 数据通过 We b发布实现共享
为 了及时得到采集数 据,可以定 时监听有没有新数据到达中心站, 并 自动下载到本地 服务器 。 2 . 2自动站数据库 的建立
由于 中心站 每小时要收集 各子 自动站 传输 的多个 气象要素 的 数据 ,采集 的数据 容量庞大且 记录多 ,达 到百万级 ,要 获得较快 的速度 和强大 的处 理能力必须 建立合理 的数据库 。考 虑到易用性 和扩展性 ,设计 采用 了 M c sf 司的 S LSr r 0 0 i oo 公 r t Q e e 20 作为数据 v 库系统。S LSre20 Q evr00是一个关 系数据库 管理 系统 ,增加 了许 多 先进功 能 ,具有使 用方便 、可伸缩 性好 、与 相关软件集 成程度 高 等优 点。 利用存储过程能方便地在后台对数据库进行一些 预处理 , 可以通过 A ON T对象模型实现数据 库连接 。 D .E 数据库设计: 建立常用 的数据表 , 如站点信息表、 正点实数表 、 分钟雨量表 、日 志表 、预警 信息表 。此外 ,为了便 于统计 和查询 , 建立一个 日监测数据 表 ,主要是根 据小时数 据统计 出来 的每天气 象要 素的合计值或均值等数据 。 2 . 动站数据入库及监控实现 3自 通过 中心站获得的是气象站实时地面气象数据传输格式文件 。 要 经过处 理 、解码 ,再存 放到数据 库 中去 ,以便于业务 使用。数 据处理主要 是对报文 的处理 ,当监 听到有新 的文件到达 本地服务 器时 ,启动进 程对数据 处理 ,对本 辖区 内有 效文件进 行处理 ,并 完成各站点 数据有效性 校验和入库 处理 。为 了避免数据 文件 累积 过多 ,可把一 天的小 时记录数据文 件合并 到一个文件 中 ,并把小 时记录文件 删除 ,把非法 的文件直 接删除或 移走 ,同时更新 天数 数据 日 志表 。为了减轻 服务器 的负 担 ,设计 了可 设置数据处 理人 库时间间 隔的模式 。为 了保证采集 数据 的完 整性 ,在每 月月底再 次收集采集数据 ,进行二次入库。
基于PDCA循环的气象台站标准化建设应用与实践
![基于PDCA循环的气象台站标准化建设应用与实践](https://img.taocdn.com/s3/m/127613d1ed3a87c24028915f804d2b160b4e8681.png)
农业灾害研究 2023,13(10)基于PDCA循环的气象台站标准化建设应用与实践李育慧1,郑栋栋2,李育乔11.漳州市龙文区气象局,福建漳州 363007;2.漳州市气象局,福建漳州 363000摘要 PDCA质量管理的整体策略能够应对建设和运行过程中的各种不确定因素,并通过4个阶段的循环实现对问题的快速响应、改善和创新,从而实现气象台站业务流程标准化和可持续发展。
基于此,列举了漳州市气象局在智能供配电系统建设和区域站升级改造中应用PDCA循环模式的实践,取得了良好成效。
关键词 PDCA;质量管理体系;标准化;智能电源中图分类号:P41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305(2023)10–0169-03以更高的标准推动气象事业高质量发展,构建一套完善的气象观测质量管理体系,成为推动气象现代化进程的关键。
通过采取有力措施,完善气象观测质量管理体系,以期达到更高的管理、技术、服务及工作效率[1]。
例如:陕西省大气探测技术保障中心积极推行ISO 9001质量管理体系,以确保气象设备的质量和安全,并严格执行从计划到实施、从采购到验收、从入库到出库、从维护到维修的各个环节,以确保气象设备管理的有序运行[2-3]。
上海市气象局在原有综合观测业务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的基础上编制了地面观测标准化作业指导书,进一步规范并优化了地面观测自动化业务流程,明显提高了业务质量[4]。
通过引入ISO 9001质量管理体系的PDCA循环模型,可以有效地控制地面气象观测自动化台站的整个建设过程,从而实现科学、规范、全面的管理。
以漳州市气象局为例,该局采用PDCA循环方法,实施智能供配电系统的建设及区域站的升级改造,取得了显著成果,以此为基层气象台站标准化建设管理提供有益参考。
1 资料与方法1.1 使用资料福建省气象局的气象观测质量管理体系文件是研究的主要依据,包括《气象观测质量管理手册》、作业指导书和程序文件等。
该体系文件对三大过程的实际应用作出了具体指导和规定,即业务过程、支持过程和管理过程。
6要素自动气象站建设标准
![6要素自动气象站建设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eee7d0872dc58bd63186bceb19e8b8f67c1cef80.png)
6要素自动气象站建设标准
自动气象站是用于实时监测和记录天气要素的设备,主要用于气象预报、气候研究等领域。
建设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六个要素:
1. 定位和环境要求:自动气象站应建设在开阔平坦的地形上,远离遮挡物,以确保观测数据的准确性。
同时,建设地点应避免有较大的人为干扰,例如交通道路、工厂等。
2. 气象观测要求:自动气象站应具备测量温度、湿度、气压、风速、风向和降水量六个要素的能力。
这些观测要素应具备较高的精度和稳定性,并能够进行实时监测和记录。
3. 仪器设备要求:自动气象站应配置适当的仪器设备,包括温湿度传感器、气压传感器、风速风向传感器和降水传感器等。
这些设备需要具备防水、防腐蚀、抗干扰等特性,以确保长期稳定运行。
4. 数据传输和存储要求:自动气象站应具备数据传输和存储功能,能够实时将观测数据传输到相关的气象数据库中,并能够进行远程数据查询和管理。
传输方式可以选择有线或无线传输,数据存储容量应满足长期观测的需求。
5. 质量控制要求:自动气象站应具备质量控制机制,能够对观测数据进行实时质量检查和校正,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质量控制要求包括超出范围的检测、异常数据排除等。
6. 定期维护和检修要求:自动气象站需要定期进行设备维护和检修工作,包括传感器清洁、设备校准、故障排除等。
同时,应建立相应的维护记录和维修保养计划,以确保设备的长期稳定运行。
DZB1型便携式自动气象站的安装与应用
![DZB1型便携式自动气象站的安装与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c5c91fa589eb172dec63b743.png)
农业气象 NONGYEQIXIANGDZB1型便携式自动气象站的安装与应用*李红英\田苗\尹育红2(1.新疆石河子乌兰乌苏农业气象试验站,新疆石河子832000; 2.新疆石河子炮台气象站)摘要:本文对DZB1型便携式自动气象站的安装维护与 应用进行了较为详尽的介绍,重点包括使用前的准备及注 意事项,以及本地通信与笔记本的连接、配置,GPRS通信配 置和中心站的建设与应用及曰常维护故障判断,为便携式 自动气象站在地面观测自动化和气象灾害应急保障中的使 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便携式自动气象站;安装维护;应用1引言DZB1便携式自动气象站是华云升达公司研发的高性能、高精度、高可靠性的综合地面观测设备,安装方便,便于移动,支持太阳能供电,可测量气温、湿度、气压、风向、风速、降水等气象要素,也可 根据需要装配特殊观测项目,数据传输支持本地通信和移动GPRS并入地面气象监测网,并可以及时 高效的提供特定地点附近的气象数据,为相关部门 的应急指挥、气象服务提供有力的气象保障,在拓 展常规气象观测和应急保障服务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
DZB1型便携式自动站采用三角架式结构,需 要装配的部件有支架、采集器机箱、通风防辐射罩、雨量传感器、电池箱、太阳能板、风杆、一体化风向 风速传感器以及附件和电缆,所有接插件均采用航空接插标准,安装简单,使用方便快捷。
软件采用 OSM2010地面测报软件,可通过GPRS传输经过中 心站进入区域站网,实现监测与传输同步进行,极 大地增强了局地小气候监测,为气象服务与灾害应 急服务能力提供有力的气象保障。
2设备安装及注意事项场地选择尽可能符合气象观测规范要求,使用 外接电源时注意安全防护及保护接地[1]。
标准配置的DZB1型便携式自动气象站观测的收稿日期:2018—03—09*乌兰乌苏农业气象生态站项目资助项目为温度、湿度、雨量、气压和风向风速,除风向风 速传感器与本地自动站型号不同外,其余的传感器 均与区域站和自动站相同,本文着重介绍风传感器 的安装。
自动气象站建设技术要求
![自动气象站建设技术要求](https://img.taocdn.com/s3/m/5a5c5dd93186bceb19e8bbac.png)
自动气象站建设技术要求中国气象局监测网络司二○○五年三月目 录一、自动气象站观测环境条件要求二、自动气象站观测现场地沟施工要求三、自动气象站观测现场埋设管道施工要求四、观测场内仪器的布置五、自动气象站观测场防雷接地要求六、有关资料处理方面的要求一、自动气象站观测环境条件要求准确可靠的气象观测资料是气象部门研究天气和气候变化规律为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提供气象服务的基本依据,而观测场地对设备的正常运行起着重要的作用。
自动气象站主要用于国家基准气象站、基本气象站和一般站,为保证自动气象站在室内、外都能顺利安装和正常运行。
气象探测环境应符合下述技术规定。
(一)、设备运行环境1.室外设备运行环境①工作温度 -50℃~+50℃②相对湿度 0~100%③抗 阵 风 75m/s其他要求 自带避雷装置防锈蚀2.室内设备运行环境①工作温度 5℃~40℃②相对湿度 <90%③电压波动 220V+10%-15%(二)、室外设备安装场地1、各类台站标准的地面观测场规格应为正方形、正南正北走向,面积为25×25米(担负太阳辐射观测任务的台站观测场可向南面扩展10米),观测场地面与周边地面的高度平齐,观测场门开在北侧围栏的中央。
国家一般气象站受占地面积大小、形状、地势等的限制时,观测场可以改建为16(东西)×20(南北)米的规格,其观测场的走向可以与整个院落的走向一致(或改建为直径不小于20.0米的圆形观测场),但观测场内的全部仪器应符合“地面气象观测规范”规定的方位要求。
2、气象站周围的成排(从观测场围栏外缘起量,视宽角>22.5度,下同)建筑物、树木和其它遮挡物边缘与基本气象站观测场围栏的距离,必须为障碍物高度的10倍以远;基本气象站观测场围栏与四周孤立(从观测场围栏外缘起量,视宽角≤22.5度,下同)障碍物的距离,至少是该障碍物高度的8倍以上,两孤立障碍物最近的横向距离不得小于30米。
3、气象站周围的工程设施边缘与基本气象站观测场围栏的距离要求:铁路路基必须为200米以远(电气化铁路路基为100米以远);公路路基必须为30米以远;水库等大型水体(最高水位时)必须为100米以远。
气象观测站网络布局与建设规划
![气象观测站网络布局与建设规划](https://img.taocdn.com/s3/m/206fdc683868011ca300a6c30c2259010202f3e8.png)
气象观测站网络布局与建设规划气象观测站作为收集和监测气象数据的重要基础设施,对于气象预报、气候研究、防灾减灾以及社会经济发展等方面都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科学合理的气象观测站网络布局与建设规划,能够有效提高气象观测的精度和覆盖面,为气象服务提供更加准确和及时的数据支持。
一、气象观测站网络布局的现状与问题当前,我国的气象观测站网络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但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在布局方面,部分地区的观测站点分布较为稀疏,导致气象数据的空间代表性不足。
特别是在一些地形复杂、气候多样的山区和偏远地区,观测站点的覆盖存在较大的空白。
此外,不同类型的气象观测站之间的协同配合不够紧密,数据整合和共享存在一定的障碍,影响了气象信息的综合分析和应用。
在设备和技术方面,一些老旧的观测站设备老化、精度降低,难以满足日益提高的气象观测要求。
同时,随着气象科学的发展,新的观测技术和手段不断涌现,但在观测站网络中的应用和推广还相对滞后,制约了气象观测能力的提升。
二、气象观测站网络布局的原则和目标(一)布局原则1、科学性原则根据气象学原理和气候规律,结合地形、地貌、植被等自然地理条件,合理确定观测站点的位置和密度,确保观测数据能够准确反映区域的气象特征。
2、均匀性原则在一定的区域范围内,尽量使观测站点分布均匀,避免出现观测空白区域,以提高气象数据的空间代表性。
3、重点性原则对于气象灾害频发、气候敏感、经济社会发展重要的区域,应适当加密观测站点,提高气象监测的精度和时效性。
4、协同性原则注重不同类型气象观测站之间的协同配合,实现地面观测、高空观测、雷达观测等多种观测手段的有机结合,提高气象观测的综合能力。
(二)布局目标1、提高气象观测的精度和准确性通过优化观测站网络布局,采用先进的观测设备和技术,减少观测误差,提高气象数据的质量。
2、增强气象监测的覆盖范围特别是加强对山区、海洋、荒漠等偏远和特殊区域的气象监测,实现气象观测的全域覆盖。
自动气象站建设技术要求(2oo5.3.19)
![自动气象站建设技术要求(2oo5.3.19)](https://img.taocdn.com/s3/m/d103d4294b73f242336c5f85.png)
自动气象站建设技术要求中国气象局监测网络司二○○五年三月目录一、自动气象站观测环境条件要求二、自动气象站观测现场地沟施工要求三、自动气象站观测现场埋设管道施工要求四、观测场内仪器的布置五、自动气象站观测场防雷接地要求六、有关资料处理方面的要求一、自动气象站观测环境条件要求准确可靠的气象观测资料是气象部门研究天气和气候变化规律为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提供气象服务的基本依据,而观测场地对设备的正常运行起着重要的作用。
自动气象站主要用于国家基准气象站、基本气象站和一般站,为保证自动气象站在室内、外都能顺利安装和正常运行。
气象探测环境应符合下述技术规定。
(一)、设备运行环境1.室外设备运行环境①工作温度 -50℃~+50℃②相对湿度 0~100%③抗阵风 75m/s其他要求自带避雷装置防锈蚀2.室内设备运行环境①工作温度 5℃~40℃②相对湿度 <90%③电压波动 220V+10%-15%(二)、室外设备安装场地1、各类台站标准的地面观测场规格应为正方形、正南正北走向,面积为25×25米(担负太阳辐射观测任务的台站观测场可向南面扩展10米),观测场地面与周边地面的高度平齐,观测场门开在北侧围栏的中央。
国家一般气象站受占地面积大小、形状、地势等的限制时,观测场可以改建为16(东西)×20(南北)米的规格,其观测场的走向可以与整个院落的走向一致(或改建为直径不小于20.0米的圆形观测场),但观测场内的全部仪器应符合“地面气象观测规范”规定的方位要求。
2、气象站周围的成排(从观测场围栏外缘起量,视宽角>22.5度,下同)建筑物、树木和其它遮挡物边缘与基本气象站观测场围栏的距离,必须为障碍物高度的10倍以远;基本气象站观测场围栏与四周孤立(从观测场围栏外缘起量,视宽角≤22.5度,下同)障碍物的距离,至少是该障碍物高度的8倍以上,两孤立障碍物最近的横向距离不得小于30米。
3、气象站周围的工程设施边缘与基本气象站观测场围栏的距离要求:铁路路基必须为200米以远(电气化铁路路基为100米以远);公路路基必须为30米以远;水库等大型水体(最高水位时)必须为100米以远。
自动气象站建设技术标准
![自动气象站建设技术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153284abb9f67c1cfad6195f312b3169a551ea4c.png)
自动气象站是一种能够自动采集和记录气象要素数据的设备,它动气象站建设技术标准:
1. 气象要素测量精度:自动气象站应能够准确测量气温、湿度、气压、风速、风向等气象 要素,并满足相应的测量精度要求。例如,温度测量精度应在±0.5°C以内。
这些技术标准有助于确保自动气象站的正常运行和可靠性,提高气象观测和预报的准确性 和时效性。具体的标准和要求可能会根据不同国家或地区的气象服务需求而有所不同。
2. 数据传输和存储:自动气象站应具备数据传输和存储功能,能够将采集到的气象数据传 输到数据中心或云端服务器,并能够长期存储数据以供分析和应用。
自动气象站建设技术标准
3. 通信方式:自动气象站应支持多种通信方式,如有线通信、无线通信(如GPRS、3G、 4G、LoRa等)或卫星通信,以确保数据的及时传输和接收。
4. 防护设计:自动气象站应具备良好的防护设计,能够抵御恶劣的气象条件,如强风、雨 雪、高温等。防护设计还应考虑防雷、防腐蚀等因素。
5. 数据质量控制:自动气象站应具备数据质量控制功能,能够自动检测和纠正数据异常, 确保采集到的气象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自动气象站建设技术标准
6. 校准和维护:自动气象站应具备校准和维护功能,能够定期对传感器进行校准和检修, 以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自动监测站建设方案
![自动监测站建设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5c2280299a6648d7c1c708a1284ac850ac020411.png)
自动监测站建设方案1. 引言自动监测站是一种用于实时监测环境和气候条件的设施,可应用于多个领域,包括气象、大气污染、水质监测等。
自动监测站的建设对于及时准确地获取监测数据、提高环境管理效率至关重要。
本文就自动监测站的建设方案进行详细讨论,包括设备选型、布局设计、数据采集与传输等方面。
2. 设备选型在自动监测站建设中,设备选型是一个非常关键的环节。
应根据具体的监测需求选择适合的仪器设备。
例如,在气象监测中,可以选择气象站、风速风向仪、降水量计等设备;而在水质监测中,则需要选择pH计、溶解氧仪、浊度计等设备。
同时,还应考虑设备的牌子、型号、准确度、稳定性等因素,以确保监测数据的可靠性。
3. 布局设计自动监测站的布局设计对于数据采集的效果和成果至关重要。
应考虑到监测点的分布情况,确定设备的安装位置。
一般来说,监测站应避免设置在阻挡物后面,以保证数据的准确性。
同时,还应考虑到设备的可维护性,确保监测站的正常运行和维护工作的便捷性。
4. 数据采集与传输自动监测站需要实现数据的采集和传输,以便及时获取监测数据并进行相关分析。
数据采集可以通过传感器实现,传感器将监测数据转换为电信号,并通过数据采集器进行采集。
数据采集器可以通过有线或无线方式与计算机或数据服务器进行连接。
在数据传输方面,可以选择使用互联网、卫星通信、移动通信等途径传输数据,确保数据的及时性和可靠性。
5. 数据处理与分析获取到监测数据后,需要进行数据处理与分析,以获得有关环境和气候条件的准确信息。
数据处理可以通过软件进行,具体包括数据清洗、校正、合并等操作,以确保数据的准确性。
数据分析包括数据趋势分析、异常检测、模型建立等方法,可以提供科学依据进行环境管理和决策制定。
6. 维护管理自动监测站的建设不仅仅是设备的安装和数据采集,还需要进行定期的维护管理工作。
维护管理包括设备的维修与更换、数据的备份与存储、定期的校准与检查等。
同时,还需要建立健全的维护管理制度和培训机制,确保自动监测站的长期稳定运行。
海阳市区域自动气象站的建设和维护
![海阳市区域自动气象站的建设和维护](https://img.taocdn.com/s3/m/ec13160e5b8102d276a20029bd64783e09127de2.png)
海阳市区域自动气象站的建设和维护海阳市是山东省的一个县级市,位于山东半岛的东南部,地处渤海海域的入口。
由于地理位置的特殊性,海阳市具有典型的海洋气候特征,受到海洋环流的影响较大。
为了更好地了解海阳市的气象情况,建设和维护区域自动气象站是非常必要的。
区域自动气象站的建设是一个相对复杂的工程,需要考虑很多因素。
需要选址。
在选址时,应选择地势较高且开阔的地方,以便更好地观测气象现象。
建设需要合理设置各种测量仪器和设备,比如气温仪、湿度仪、降雨量计、风向风速仪等,以确保对气象要素的全面观测。
还需要建设配套的数据采集和传输系统,确保观测数据的及时准确传递。
区域自动气象站的维护也是一个重要的环节。
维护工作主要包括设备的定期巡视、保养和维修,以及数据的及时采集和传输。
定期巡视和保养设备可以及时发现和排除故障,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数据的及时采集和传输则有助于实时监测气象变化,提供准确可靠的气象信息。
区域自动气象站的建设和维护需要专业的技术支持和人员配备。
建设过程中,需要由专业的气象技术人员进行方案制定、设备选型和安装调试等工作。
维护工作则需要专业的气象技术人员进行日常巡视、保养和维修。
区域自动气象站的建设和维护对于海阳市的气象监测和服务非常重要。
区域自动气象站可以实时、精确地观测并记录各种气象要素的变化,提供可靠的气象数据支持,为科研、气象预报和灾害预警等活动提供重要依据。
区域自动气象站可以进行长期的气候观测和分析,为制定气象应对方案和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海阳市区域自动气象站的建设和维护是非常必要和重要的。
通过建设和维护一个完善的自动气象观测系统,可以更好地了解和掌握海阳市的气象情况,为各种气象相关的活动提供可靠的气象数据支持,保障人们的生产生活安全。
还可以对海阳市的气候环境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和分析,为制定相关政策和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自动气象站建设技术标准
![自动气象站建设技术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ea2d94cd690203d8ce2f0066f5335a8103d2665f.png)
自动气象站建设技术标准一、引言随着气象观测技术的不断发展,自动气象站成为现代气象观测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自动气象站不仅可以提高气象观测数据的准确性和精度,还能减少人力投入和降低观测成本。
为了保证自动气象站在各种气象条件下能够稳定可靠地运行,制定相关的技术标准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对自动气象站建设技术标准进行详细介绍,以期为相关领域的从业人员提供参考。
二、基本要求1. 设备可靠性:自动气象站在各种气象条件下能够稳定运行,设备故障率低;2. 数据准确性:自动气象站测量数据准确、精度高;3. 通讯稳定性:自动气象站与数据中心之间的通讯稳定可靠,数据传输速度快;4. 环境适应性:自动气象站能够适应各种恶劣气象条件;5. 维护便捷性:自动气象站易于维护和管理,维护成本低。
三、技术标准1. 自动气象站选址自动气象站应选址在远离建筑物、树木等遮挡物的开阔地带。
应避免选址在易受洪涝、滑坡等自然灾害影响的区域。
2. 自动气象站设备自动气象站应包括测风仪、温湿度传感器、雨量计、辐射测量仪等基本气象观测设备,并配备用于数据采集、处理和传输的终端设备。
设备应选用国家标准符合要求的产品,确保性能稳定可靠,且易于维护和更换。
3. 供电系统自动气象站应采用稳定可靠的供电系统,可选择太阳能、风力发电等可再生能源作为主要供电方式,同时配备备用电源以应对特殊气象条件下的电力中断情况。
4. 数据传输自动气象站应具备可靠的数据传输系统,包括有线、无线等多种传输方式,保证观测数据能够实时、准确地传输至数据中心。
5. 环境适应性自动气象站设备应具备良好的环境适应性,能够在恶劣气象条件下正常运行,并能够对恶劣环境进行预警和保护。
6. 维护管理自动气象站应具备远程监控和远程维护功能,可以对设备进行远程巡检、故障诊断和数据传输状态监测等操作,以降低维护成本和提高工作效率。
四、结论自动气象站的建设技术标准是保障其有效运行和数据准确性的重要保障。
制定并执行严格的技术标准,将对提高气象观测质量和保障气象服务的准确性有着重要的意义。
气象观测技术在基础设施建设中的应用
![气象观测技术在基础设施建设中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67960f625627a5e9856a561252d380eb63942366.png)
气象观测技术在基础设施建设中的应用在现代社会,基础设施建设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
从道路桥梁到能源供应,从通信网络到水利工程,每一项基础设施的规划、设计、施工和运营都离不开对环境因素的准确把握。
而气象观测技术作为获取环境信息的重要手段,在基础设施建设中发挥着日益关键的作用。
气象观测技术为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了丰富而精确的数据支持。
在规划阶段,通过对建设区域长期的气象数据进行分析,包括气温、降水、风速、风向等,可以帮助决策者评估当地的气候条件对项目的影响。
例如,在规划一条高速公路时,了解当地的极端气温和降水情况有助于确定道路的材料选择和排水系统设计。
如果建设地区经常遭遇高温天气,那么就需要选择耐高温的沥青材料;而如果降水丰富,则需要设计更加高效的排水设施,以防止道路积水和损坏。
在施工阶段,气象观测技术更是施工人员的得力助手。
实时的气象监测能够提前预警恶劣天气,如暴雨、大风、雷电等,让施工团队有足够的时间采取防护措施,保障施工人员的安全和设备的完好。
同时,气象条件也会直接影响施工进度和质量。
例如,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如果遇到低温天气,可能会导致混凝土凝固时间延长,强度下降,从而影响工程质量。
因此,施工团队可以根据气象预报合理安排施工时间,选择在适宜的天气条件下进行关键工序的施工,提高施工效率和质量。
对于桥梁等大型基础设施的建设,风况观测尤为重要。
强风可能会对桥梁的结构稳定性产生巨大影响,因此需要通过专业的风观测设备获取详细的风速和风向数据。
这些数据不仅用于桥梁的设计,确保其能够承受当地可能出现的最大风力,还在施工过程中为临时结构的防风措施提供依据。
比如,在架设桥梁箱梁时,需要根据实时风况调整施工方案,避免在强风条件下进行危险作业。
在能源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气象观测技术的应用也十分广泛。
对于风力发电场的建设,精确的风资源评估是关键。
通过在建设区域设置多个测风塔,进行长期的风速和风向观测,可以确定最佳的风机安装位置和布局,以提高发电效率。
自动气象站建设新方法
![自动气象站建设新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e91bce82d0d233d4b14e699c.png)
Ab ta t I s m p ra t h t h t lm ee ig u o t we t e sa in ( sr c : t i o t n t a t e ee t rn a t ma i i c a h r tto TAW S) c n a wo k r
1 电缆的铺设和接地
自动 站户外设 备 和数 十米长 的 电缆线极 易遭 到雷 电 的袭 击 。雷 电能在设 备 和信 号 电缆上 感应
出暂 态过 电压波 , 沿 着 电缆线 进 入 室 外 和室 内 并
自 动站建设采用线井结合镀锌铁管直埋方式
铺 设 电缆 , 既解 决 了 电缆 防护 问题 , 同时又 解决 了
c n i u u l a d tb y TAW S b ev to d t o c b e k f f r l h n n id cin,t e o t o sy n sa l. n o s r ain aa n e r a o f o i t ig n u t g o h c n e u n e r e iu .S t s n c s a y t r u d f r l h nn r tcin n t i a e , h o sq e c sa e s r s o i e e s r o g o n o i t ig p o e to .I hs p p r t e o i g
了环 境建设 的重要性 。 关键 词 : 测 ; 遥 自动 气象站 ; 电 电磁脉 冲 ; 雷; 雷 防 接地
中图分类 号 : TH757 2 6. +
文献标 识码 : A
文章 编号 :060 9 20 )400-4 10-0 X(0 80—180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自动气象观测站的建设和应用
我国农业的基础设施相对来说比较薄弱,因此应对自然灾害的能力较差,在很大程度上还以来气象环境,仍然存在靠天吃饭的现象。
而农业作为气候变化最敏感的领域之一,做好气象环境的监测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而随着科技的发展,农业气象的监测也变得多样化,自动气象观测站也开始走进更多农业工作者的生活,更好的服务于农业气象监测工作。
自动气象观测站是指能按设定的要求,对多种气象要素自动进行采集、处理、存储和传输的地面气象观测设备,可以减少观测人员的地面观测工作量,提高观测时效和质量。
自动气象观测站一般可以监测多项农业气象参数,主要有温度、湿度、雨量、风向风速、地温、气压、辐射、有效光合作用、日照、土壤水分等。
自动气象站的建设和应用,对提高气象预测、预报和服务水平,有效防御气象灾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自动气象观测站的各项感应器,各种电缆设于观测场的室内外,观测场的环境变化会自接影响仪器的灵敏性,所以要注意维护自动观测站场地的环境。
外设仪器如风杯、风向杆设于室外高处,容易受飞鸟雕琢损毁,或飞鸟粪便污损,从面导致风传感器的数据不准确,必须及时检查外设设备是否有损毁:观测场草坪草高对不同深度低温的感应有影响,必须及时修整草坪;地温场周围泥土的板结情况、底下电缆容易受鼠蚁咬损等情况也要及时发现及时排除。
随着自动气象观测站应用范围的扩大,这些积累下来的监测数据
让可以捉摸的时间跨度和区域跨度变得越来越大,极大的提高了农业领域防灾减灾和利用自然的能力。
因此在科技日益月异、快速发展的今天,我们不应该排斥自动气象观测站这些新型的科学仪器,而是应该利用好这些仪器来为我们服务,改变过去农业靠天吃饭为顺天吃饭或倚天吃饭的传统面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