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阴文化—三沈故里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引言:随看考古新发现、史学研究新进展和大量文献资料的披露,我们对汉阴历史、汉阴文化有了新的认识和更深的了解。这个认识和了解,还将延续下去。必竟汉阴在明代才开始修县志,明代之前的事必记录不清不全;明至民国所修的汉阴厅县志,由于受交通、通讯、传播等多种限制,也必不完备、不科学,谬误和矛盾之处在所难免。为了深爱生我养我的家乡,为建设富裕美丽的新汉阴出把力,并让更多的人了解汉阴,笔者近几年查阅了大量资料,潜心研究了汉阴的历史和文化,愿意奉献出来,以飧读者、网友,并望诸位见教。

第一节文化沉积

汉阴县古称安阳县、安康县,还曾在该县今汉阳镇江北设安康郡。它地处祖国腹地、南北过渡带、陕南中部偏南,北枕秦岭,南依巴山,汉江、月河穿境而过,是安康盆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安康市自然条件较好的县之一。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史前6950年,文明史己近9000年。

1980年和1986年,陕西省考古所两次在汉阴县汉阳镇汉江北岸冉家坝大面积考古挖掘,发现了大量石斧、石铲、石网坠、细绳纹夹砂白陶、细绳纹里黑外红陶片、细绳纹蛋壳陶片和5万平方米原始社会古村落遗址,文化层厚度达1—2米。所出土的陶片,陶质松脆,火候不高,器壁较薄,形器简单,明显带有“李家村文化”的特点,为探明陕南属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的前身,提供了新的资料。冉家坝古遗址的发现,说明远在原始社会的新石器时代早期,即公元前7900—6950年,距今九千至一万年前,就有先民在这里垦殖、狩猎、捕鱼,筑建家园,繁衍生息,显示了安康地区文明史的早期开拓者以勤劳的双手开拓汉水流域上游的伟大功绩,更说明了包括安康在内的汉水上游也是中华文明古老的发祥地之一。据重庆巴史研究人员提供的最新研究成果告诉我们,“川东地区(包括大巴山)在夏朝称‘巴方’,在商朝称‘巴奠(甸)’。巴奠向商纣王年年纳贡,岁岁服役。后来巴人不甘商朝的压迫,于公元前11世纪参与周武王伐纣,由于巴人的英勇善战,迫使纣王军队阵前倒戈,西周建立。西周初期分封了71个诸候国,巴氏被封为子国,首领为巴子,因而叫巴子国,通常简称巴国。巴国的地域大致在陕南的汉水流域,南及大巴山北缘,东至襄阳“。他们“在荒莽的大巴山、秦岭中,在极为艰难困苦的生活条件下,自强不息,世代繁衍。他们斩蛇蟒、射虎豹、猎牧捕鱼、垦荒种田、兴修水利、发展农业”。“春秋时期,巴国竭力扩张势力范围,东渡汉水,与邓国相争,又同楚国缔结军事联盟,扫荡江汉小国,北进中原”。“战国初期迫于楚国的势力,巴国举国南迁至长江干流,先后在清江、川峡之间至川东立国”。杨东晨先生1995年1月在《汉中师范学院学报》发表的研究报告《论夏商周三代陕南的族国及其文化》一文说,西周的巴子国就设在今汉阴县地。今汉阴县上七镇的城墙岭,旧县志说它“其岭颇扼形胜,昔筑有城,今城基犹存”,很可能是巴子国城垣。民国在秦岭南麓的汉阴县双河口镇斑竹村毽子沟发现的悬棺,现在在汉阴南区巴山、汉江及月河流域岩壁仍可见的大量悬棺和岩穴葬遗迹,省考古所1986年在临近汉阴县漩涡镇的紫阳县白马石(该处古时属汉阴辖地)所发现的战国时期巴人墓和随葬品虎纹戈、柳叶剑,也都说明巴人在汉阴及陕南大地上确实长期生活过。秦汉以来,汉阴一直为秦、楚、蜀交通要塞。刘邦称王汉中建立西汉王朝后,就在今汉阴县汉阳镇江北岸设立了安阳县,辖今汉阴、石泉二县及紫阳、宁陕、佛坪、洋县、西乡部分地方,距今己有2200多年。安阳被称为“旧时的仓储之所”,“川陕襟喉”。晋太康元年(280年),安阳县改称安康县,取“年丰岁乐,平安康泰”之意。南朝宋(420—479年)改安康县为安康郡,下设二县。传说唐代大诗人孟浩然40岁时(729年)曾游历旧安阳城,写下了脍炙人口的七言诗《登安阳城楼》:“县城南面汉水流,江幛开成南雍州。才子乘风来聘望,群公暇日坐销忧。楼台晓映青山郭,罗绮晴娇绿水洲。向夕波摇明月动,更疑神女弄珠游。”表明盛唐贞观之治时的该县经济文化繁荣,人们生活安定殷实,县城有相当规模,山美、水美、城美、人更美。唐至德二年(757年),安康县治因迁入汉水之南的社溪(今汉阳坪及石泉嘴),改名为汉阴县。南宋绍兴二年(公元1132年)汉阴县治由社溪迁来现址新店,迄今也有870多年。从汉阴的历史沿革,我们便可窥见文明史之悠久,文化沉积之深厚。

第二节氏族文化

群夷及巴人原本是汉阴的原住民,由于战争、灾害、瘟疫的影响,大批夷人灭失,巴人外迁。从秦代到北宋,先后有三次移民涌入陕南和汉阴。据说,巴人的一支又回迁到大巴山中。元末明初,迭经战乱,生产力受到极大破坏,汉阴人口又骤减,在朱元璋移民垦荒和屯田政策感召下,从明成化年开始,湖广皖赣晋秦川等地流民大批迁来汉阴,或军民屯垦入籍。但到明末清初,一场历史上罕见的天灾人祸更使汉阴社会经济几乎陷入绝境,广袤的山地逐渐回归到原始自然的荒芜中,县城仅剩百余间低矮的草房。在清廷《垦荒令》和康熙、雍正、乾隆、嘉庆几个王朝的推动下,汉阴迎来了大批湘鄂粤及赣闽皖川晋秦移民,使汉阴成了名符其实的移民县。各地移民大量定居汉阴,形成文化多元化格局的同时,也带来了源远流长、五彩缤纷的氏族文化,姓氏庞杂,堂号各异,谱谍纷呈,宗祠、堡院和会馆林立。其中不乏在中国历史上有影响的名门旺族后裔。例如,汉阴南区吴氏,是中华人文始祖黄帝的直系后裔;陇西堂湖南长沙来汉阴的一支李氏和渭北富平来汉阴的一支李氏,是唐皇室的后裔;居住在铁佛的李氏,是唐西平王李晟的后裔;居住在田禾沟的石氏,是宋开国元勋石宗信的后裔;居住在蒲溪的陈氏,是宋朝文渊阁大学士陈东的后裔;居住在汉阴城的欧氏,是越王勾践的后裔;居住在涧池、蒲溪的曾氏,来汉始祖曾纪典是曾国藩的亲堂侄;等等。汉阴民间现有20多种氏族谱谍,它是氏族历史文化的沉淀,所记载的民俗文化资料极为广泛,内容十分丰富,蕴涵着一种深邃的民族文化内涵。例如,保存在汉阴县漩涡镇民间的《星沙善邑冷木冲吴氏族谱》,足有半公尺高,共分21卷,其中还有《先德录》和《祀田篇》,详细描绘了清代前期湖南移民迁徙汉阴的历史画卷。现存汉阴县涧池镇民间的《清河堂张氏族谱》,记述了福建漳州张氏入陕南的缘由、房系、迁徙过程及有关经商、耕种、课读等情况。张氏在汉阴还建有永宁堡和福宁堡,保留着自己的氏族文化。汉阴《沈氏宗谱》刊有源流考、家族大事记、历代谱序、家训、传家宝、分支图、齿录、人物篇等内客,其中传家宝铜牛至今仍供奉珍藏着,代代相传,教育子孙继承和发扬“拓荒牛”和“孺子牛”传统精神。各个族谱中都载有派语和族规,内涵十分丰富。比如《陇西堂长沙来汉阴一支李氏族谱》,清光绪所续的派语是“忠孝传家远,诗书荫泽长,贤才贞济美,道德永贻芳”,所刊的族规家训规定:“孝敬父母,尊师重教,和睦乡里,勤劳节俭,多做善事,禁止非为”。现居汉阴巴山的老住民,多系巴人一个分支--板楯蛮的后裔,据传有卢(或作罗)、朴(或作胡)、沓(或作昝)、鄂、杜(或作度)、龚、夕等七姓,除一部分被汉族人同化外,多数仍保留着自己的氏族文化。

第三节民俗风情

湘鄂粤及赣闽皖川晋秦大量移民在汉阴交汇,加上巴蜀文化的遗存和地域的关联,使得南北文化在这里碰撞,最后达到了融合和升华,形成了汉阴别具一格的民俗风情。除总属长江流域风俗文化圈、稻作文化过渡带外,还有以下突出特点:一是节日习俗地方特色明显,春节与“迎春”,元宵节与龙灯会,二月二与“龙抬头”,三月三与清明节,端午节与追节,六月六与“晒箱”,七夕节与中元节,中秋节与祭月,重阳节与登高,冬至与送寒衣,腊八与腊八粥,祭灶与除尘,均有不同的讲究。如春节,有大年三十上祖坟“送亮”、吃团年饭、贴对联、夜张灯、炉生旺火、守年根、给小孩压岁钱、零时“出天星”、家家鞭炮齐鸣“迎春接福”、大年初一家人不出门、上午吃元宝(水饺)、初二开始走亲戚等民俗。团年饭主食是大米,这与湘鄂川人相同。虽然也像北方人兴吃水饺,但是放在正月初一上午吃,且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水饺,而是四川人叫的抄手,当地人称元宝。端午节,有打露水、拔百草、挂菖蒲艾枝、佩香包、拴花绳、插石榴花栀子花、祭屈原吃粽子、回娘家、追节、吃六色午餐等活动内容,住在江边的人还要划龙舟。农历七月初七的七夕节,有观星、祭拜、乞巧、幽会的风俗,更体现了南北交融的风情。二是婚嫁习俗繁文缛节,从起媒、合八字、正式订婚、三节两寿到打报日、花宴酒、过礼、填箱、摆陪嫁、哭嫁、选定送嫁人押轿人、迎亲、发亲、上轿、下轿、拜堂、铺床、入洞房、结婚喜宴、敬酒、圆饭席、开拜、上亲告别会、三天回门(回娘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