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验音乐的快乐——《小青蛙找家》教学案例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体验音乐的喜悦——《小青蛙找家》教学案例

一、背景:

《小青蛙找家》是小学音乐第一册《小精灵》中一首通俗精炼、富于儿童情趣的歌曲。歌曲塑造了小青蛙天真开朗、稚童可爱的形象。同时,作为一首游戏歌曲,能让学生边唱边跳中体验歌唱活动的欢乐。本课的设计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及兴趣爱好,始终围绕“青蛙找家”做文章,抓住音乐描写的动物找家的路线,通过创设情境体会例外情绪的青蛙,用例外的歌声来演唱,使学生在游戏中学习音乐。“体验学习”的充分运用,使本课教学呈现出崭新的面貌。

二、课堂纪实:

教学目标:

1、学习用轻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并学习运用XX|XX|XXXXXX|的节奏进行创编活动。

2、在听赏、演唱、表现、创编等活动中游戏性地感受音乐形象。

3、体验歌唱、创编等活动的喜悦,增进对动物的关爱意识。

教学重点

欣赏、学唱歌曲并尝试运用XX|XX|XXXXXX|的节奏进行创编活动。

教学难点:

À€Ã€€1À•Æ-ŒÆ›²Ä¸-|×|Çš…ÈŠ‚Å¥•È¿•Ç”¨Ã€‚

2、歌曲演唱时的艺术处理。

教学准备:

课件(小青蛙找妈妈的动画、小动物图)、基本节奏图谱

(□□|▲▲|□□|▲▲|□□□|▲▲▲|□□□|▲▲▲||)、地上布置好供学生跳的节奏图、电子琴、音乐磁带、录音机。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教学步骤设计意图

组织

教学听着音乐《小青蛙找家》,学生模仿小动物的动作进教室,围成半圆形坐好。座位创设了一种调和积极的课堂气氛,便于学生相互学习、大胆表演。

课1、师:请大家猜一条谜语:“大眼睛,宽嘴巴,身穿一件绿裤褂,水里田里都有它,唱起歌来呱呱呱”。(青蛙)。2、师生根据画面编小故事:在池塘边,住着一只美丽的青蛙妈妈。青蛙妈妈和她的宝宝们一起喜悦地生活着。小蝌蚪慢慢地变成了小青蛙。有一天,小青蛙在池塘里捉害虫。天黑了,他迷路了,急得哭了起来。(怎么办呢?)乌龟爷爷告诉小青蛙说:“踩着池塘里的荷叶,就能找到家了。”让我们一起来帮助小青蛙找家,好吗?通过猜谜、看动画、合作讲故事,结合生动风趣的画面,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充分调动自己的听觉视觉等感官,在师生共同的对话中加强对歌曲的理解,同时,为后续活动积累了更加丰盛的情感经验,为学习新歌创造了优良的气氛。

学1、学唱歌曲:

⑴多媒体课件播放歌曲,让学生初步感受音乐情绪。

⑵学习基本节奏。师:小青蛙是怎样找家的?(学生回答:又蹦又跳、又蹦又叫等。)根据学生回答师出示图谱。师:我想了一个好办法,把小青蛙边跳边叫的情景画了下来。(□□|▲▲|□□|▲▲|□□□|▲▲▲|□□□|▲▲▲||)□表示什么?▲表示什么?请学生学一学。师指导学生按节奏朗读歌词。(可用师生对读,两组读跳跳,另两组读呱呱叫声)指导读出弁急的心情。

⑶、练习基本节奏。学生分4组选择场地跳节奏。师指导小朋友边跳边叫。

这是小青蛙回家的路线,谁来帮小青蛙回到家?(生跳节奏)

⑷教师弹琴范唱歌曲,学生模仿青蛙叫并做动作。

⑸学生熟悉歌词。方式:师生对念→教师指导→边拍节奏边念。

2、学习用轻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

⑴师:变变变,我们变成一只很小很小的小不点青蛙。小不点青蛙的声音是怎么样的?学生轻声齐唱。

⑵师:小青蛙一边唱一边跳找到了家,它唱出来的歌也像在跳。你想试试吗?学习用轻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学生齐唱。

⑶小青蛙找不到家的时候,心情会怎样?(生:焦灼、害怕、会哭等)最后终于回到了家,这时候的心情又是怎样的?(生:高兴)引导学生表现出小青蛙找家时的焦灼和找到家时的高兴。分男女孩子唱一唱。

3、学生分组表演唱歌。引导其它孩子进行评价。

利用多媒体教学软件,给学生丰盛直观的画面,引发学生学习的欲望。

将构成本歌曲的基本节奏作为教学重点之一,利用图谱、练习、游戏等多种方式,让孩子在自主的学习过程中掌握这一基本节奏,同时为学习歌曲和编创活动作为必备的铺垫。

通过例外的演唱形式,循序渐进,由浅入深来演唱歌曲。通过分析歌曲,帮助进一步理解歌曲,使学生获得审美喜悦的体验。

通过表演唱和互相评价,使学生更好地体验音乐。

动1、你们唱得真好听,许多小动物都跑来听你们的歌了。它们也想一边走一边唱。(点出课件)

根据学生意愿选择创编的动物。(公鸡、小狗、小羊、小鸭、小猫)小猫是怎么走的?小猫怎么一边走一边唱呀?

□|▲▲|□□|▲▲|□□□|▲▲▲|□□□|▲▲▲|

走走|喵喵|走走|喵喵|走走走|喵喵喵|走走走|喵喵喵|

集体表演唱小猫回家。┉┉给学生探索问题、探寻知识的空间,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提供自我表现的舞台。

结1、师:小动物们迷了路是怎样回到家的?(生:边跳边叫、想办法、问其他的小动物等。)假如你迷了路该怎么办?

2、教室是我们的家,让我们唱着开心的歌回家吧!师生一起边唱边出教室。

(走走|哈哈|走走|哈哈|走走走|哈哈哈|走走走|哈哈哈|)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提高自我保护意识的能力。在欢愉地歌声中结束本课教学。

三、反思:

(一)胜利之处:

学生学习情绪高涨,在老师的引导下能相互合作,共同完成学习任务。短短一节课运用了一系列活动方式,使得学生无暇分神,乐此不疲。课堂掌握住了学生兴趣转移的规律,根据低年级学生注意力短促、兴趣转移快的特点,加大信息量,多内容、多方法。实践表明抓住了学生心理,适应了学生心理,形成对事物的专注力。这节课根据低年级学生,开朗好动的特点,边动边唱,以动作助记忆,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记忆力,表现力。

(二)不足之处:

学生在参与活动时稍稍有些乱,在创编动作时,显得拥挤、纷乱。但我没有刻意的要求他们整齐划一,我想这些乱糟糟的、各自不一的动作存在着求异性,萌发着初浅的创造意识,必要时放手让学生“乱”,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和自信心。但一些优良的学习习惯还要在日后的学习过程中继续培养。

(三)感受:

在音乐教学中,常规上我们不习惯把事情交给学生做,怕“乱”。在这节课上我做了一些尝试,让学生自己编歌词,编动作,使学生好奇心的到了满足,等于把胜利感一并交给了学生。教师不担心学生出错,尽管学生可能演不好,但“我能行”的自信心,就是在教师的信任中产生的。一年级学生思维活,他们敢表演、爱提问、喜欢奇思妙想,他们更喜欢新奇、开朗、开放的音乐活动形式,大部分学生能自信、解放地通过音乐表现方式来表达自己对音乐的感受和体验。

只有区别于中高年级的教学,符合低年级学生的学习规律的教学方法、教学模式才是科学的、可行的、有用的。我们应注意在教学实践中发现问题、探索规律,发挥创新精神和能动作用,勇于开拓、改革,以适应音乐新课改提出的要求。

(四)分析:

1、在兴趣中教学。

兴趣是最佳的老师,是人们与音乐保持密切、享受音乐并美化人生的强大动力。对一年级的核子来说,音乐学习的最佳的方式就是“游戏”。只有当孩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