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人教版高中必修4 生活与哲学高二政治组集体备课记录
高中政治备课活动记录
![高中政治备课活动记录](https://img.taocdn.com/s3/m/246ea97342323968011ca300a6c30c225901f08b.png)
高中政治备课活动记录
日期:XXXX年XX月XX日
参与人员:高中政治备课组全体成员
活动主题:备课《XXXX》一课
活动目标:
1. 深入理解课程内容,明确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
2. 分享教学资源和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3. 促进备课组成员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提升教学水平。
活动过程:
1. 课程介绍与分析(XX分钟)
备课组长首先对《XXXX》一课进行整体介绍,包括课程背景、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要求等方面。
接着,成员们纷纷发言,分享自己对这一课程的理解和看法。
2. 教学资源分享(XX分钟)
备课组成员各自准备了一些与本课程相关的教学资源,包括教案、课件、案例、视频等。
大家积极分享,相互借鉴,共同探讨如何更好地利用这些资源进行教学。
3. 教学方法探讨(XX分钟)
针对这一课程的特点和教学目标,备课组成员讨论了多种教学方法,如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等。
大家一致
认为,应该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
4. 教学重点与难点讨论(XX分钟)
备课组成员共同探讨了本课程的教学重点和难点,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
大家表示,要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应用能力,引导他们关注社会现实和热点问题。
5. 总结与反思(XX分钟)
最后,备课组长对本次备课活动进行总结,肯定了大家的积极参与和有益探讨。
同时,也指出了备课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和不足,并提出了改进建议。
备课组成员纷纷表示,将继续努力,共同提高教学水平。
高中政治备课活动记录
![高中政治备课活动记录](https://img.taocdn.com/s3/m/b07bc1aa541810a6f524ccbff121dd36a32dc4e7.png)
高中政治备课活动记录日期:XX年XX月XX日活动名称:高中政治备课活动地点:XX高中参与人员:政治教师、高中政治备课组成员活动内容:1.活动开场-在活动开始前,主持人致欢迎辞,介绍活动目的和意义。
-确认活动议程,并强调活动的条理性和清晰性。
2.分享教案设计与备课心得-不同教师分享其教案设计过程中的心得体会,包括对教材的理解、内容的组织与安排,以及关键点的突出等。
-其中,重点关注的是政治课的核心要素、教学目标的设定和教学方法的选择。
-通过分享,教师们互相学习和借鉴,以提高各自备课水平。
3.教学资源与参考资料的分享-教师们分享了各自收集整理的教学资源和参考资料。
-重点介绍了一些权威和经典教材外的知识点、案例、练习题等,以丰富教学内容,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
-同时,讨论并确认了共享教学资源的途径和方法,以提高备课效率和资源利用率。
4.课堂教学经验分享-教师们结合自己的实际教学经验,分享了一些课堂教学中的有效方法和教学模式。
-包括课堂互动、激发学生思考的提问方式、分组合作学习模式等。
-大家共同交流讨论,从中吸取经验、借鉴经典案例,提升自己的课堂教学能力。
5.讨论备课难题与解决方案-针对备课过程中遇到的难题和困惑,教师们进行了深入讨论。
-通过集思广益,分析问题的原因,并提出解决方案,共同克服困难。
-并且,将解决方案进行整理和备案,以便今后备课时能及时参考。
6.活动总结与下一步计划-活动结束时,主持人对本次活动进行总结,表彰大家的积极参与和付出。
-借此机会,对今后政治备课活动进行规划,并明确下一步工作的重点和目标。
-同时,鼓励教师们积极使用所学所得,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成效。
活动要点总结:本次高中政治备课活动以教案设计与备课心得分享为核心,通过教师们的互相学习和借鉴,提高备课水平。
同时,教学资源和课堂教学经验的分享也为备课活动提供了更多的参考和启示。
通过活动的开展,教师们不仅解决了备课过程中遇到的难题,还提高了备课效率,并明确了下一步工作的重点和目标。
高二政治教案范文(10篇):《生活与哲学》、《生活与哲学》…等
![高二政治教案范文(10篇):《生活与哲学》、《生活与哲学》…等](https://img.taocdn.com/s3/m/7ee9822450e2524de4187ef0.png)
高二政治教案(10篇)内容提要:《生活与哲学》《生活与哲学》《生活与哲学》《生活与哲学》知识要点《生活与哲学》知识要点文化与生活思想道德修养与知识文化修养英沽政治体制的异同教案英沽政治体制的异同教案英沽政治体制的异同教案第八课第一节第二框实践对社会发展的作用第八课第一节第二框实践对社会发展的作用第八课第一节第二框实践对社会发展的作用第五课把握思维的奥秘教学案第二框题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文化在交流中传播教案人的认识从何而来教案人的认识从何而来教案人的认识从何而来教案全文字数:33491《生活与哲学》《生活与哲学》前言(第一课时)一、课改的必要性:教材抽象,体系严密,学生难以学习1、存在的问题:学生的主体地位难以体现学生动手的能力比较差,与素质教育的要求不相适应。
2、时代的要求:主要是素质教育的要求。
3、中央的决定:贯彻落实科教兴国的战略。
二、新的体系:1、课程设计思路:本课程采取模块式的组织形态,分为必修和选修两部分。
各课程模块的内容相对独立,实行学分管理。
必修部分是所有学生必须学习的课程,共8个学分,设4个课程模块。
选修部分是学生自主选择的课程,共12个学分,设6个课程模块。
各课程模块均为36学时,经考核合格,可获2个学分。
课程模块的开设顺序应根据学生的选择和学校的实际情况确定,必修模块的学习主要在高中一二年级完成。
本课程必修部分每周2学时,各课程模块的教学以一学期为单位。
1、经济生活一个基础:即是以生活主题为基础的系统联系。
2、必修: 2、政治生活—对应:一个要求:即是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3、文化生活明协调发展的要求。
4、生活与哲学三个内容:即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常识。
必修课程围绕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的主题设置三个模块,以马克思主义哲学常识为主要内容,设置生活与哲学模块。
这四个课程模块的建构,贯彻了整体规划小学、初中、高中阶段德育课程体系的思路,既保持以生活主题为基础的系统联系,又体现内容目标的递进层次。
高中政治集体备课活动记录范文
![高中政治集体备课活动记录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a2160e8f18e8b8f67c1cfad6195f312b3169eba4.png)
高中政治集体备课活动记录范文范文一嘿,亲爱的小伙伴们!今天咱们高中政治组的集体备课可真是热闹非凡,让我来跟大家唠唠。
一进备课室,就看到大家都已经准备就绪,脸上洋溢着热情。
组长笑着说:“咱们开始吧!”咱们先讨论了这一周的教学进度,大家你一言我一语的,可积极啦。
有的老师说:“我觉得这部分知识点学生理解起来可能有点困难,得多花点时间讲讲。
”另一位老师马上接话:“对对对,我上课的时候也发现了,得找些生动的例子帮助他们理解。
”然后说到了课程设计,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师分享了她的巧妙构思,大家都忍不住点赞。
“这个导入太棒啦,肯定能一下子抓住学生的注意力!”还有关于作业布置的讨论,也是相当精彩。
“咱们得控制作业量,可别让孩子们负担太重。
”“但也得保证有一定的难度和深度,能让他们巩固知识。
”最有趣的是,在讨论怎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时候,大家脑洞大开。
有的说搞个知识竞赛,有的说让学生自己当小老师,还有的说可以来个政治主题的辩论赛。
范文二哈喽呀,各位政治组的同仁们!今天咱们的集体备课那叫一个精彩,我得跟你们好好说道说道。
一开始,大家就围绕着新教材的某个章节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有老师说:“这章节的概念有点抽象,得想办法让学生通俗易懂地接受。
”旁边的老师马上回应:“要不咱们用个小故事引入?”接着,我们谈到了教学方法。
“我觉得小组讨论法不错,可以让学生们相互交流,碰撞出思维的火花。
”“但是也要注意把控时间,别让讨论跑题了。
”大家都认真思考着,给出自己的看法。
说到课堂互动环节,那更是热闹。
“可以让学生上台表演个小短剧,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
”“或者来个抢答游戏,增加趣味性。
”在分析学生的学习情况时,大家都很关心。
“有些同学基础薄弱,得给他们多开点小灶。
”“还有些同学思维活跃,要给他们提供更多拓展的机会。
”然后,我们还研究了一些教学资源的利用,比如优质的网课视频、有趣的漫画等等。
临近结束,大家都还意犹未尽。
这次集体备课,让我们对教学充满了信心,相信能给学生们带来更精彩的课堂!。
高中政治集体备课活动记录范文
![高中政治集体备课活动记录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37e16e9d0342a8956bec0975f46527d3250ca660.png)
高中政治集体备课活动记录范文范文一嘿,亲爱的小伙伴们!今天咱们来聊聊这次超有趣的高中政治集体备课活动。
一进备课室,大家就热热闹闹地开始交流啦。
小李老师先兴奋地分享了她在课堂上的新发现,说是学生对某个经济案例特别感兴趣,一下子把大家的注意力都吸引过去了。
接着,老张老师皱着眉头说起最近学生对政治概念理解的困惑,那认真的样子,就像在解决一个超级大难题。
大家你一言我一语,纷纷出主意。
小王老师特别可爱,拿着自己精心准备的教案,有点小紧张地说:“我设计了一个小组讨论环节,不知道效果咋样。
”大家都鼓励她,相信一定会很棒。
讨论到教学方法的时候,那场面可热闹啦!有人说多放些视频能吸引学生,有人觉得还是得让学生自己多讲讲。
我们决定把各种方法都结合起来,给学生一个丰富多彩的政治课堂。
说到课程进度,大家又开始仔细盘算,怎么才能既保证讲得透彻,又能按时完成教学任务。
这一次的集体备课,就像一场充满智慧和温暖的聚会,每个人都带着满满的热情和想法,真期待下次还能这样一起头脑风暴!范文二亲爱的小伙伴们,来跟你们讲讲咱们高中政治集体备课的那些事儿。
刚坐下,大家的话匣子就打开啦。
小周老师激动地说:“我发现用生活中的例子讲政治原理,学生容易懂多啦!”大家纷纷点头。
老杨老师呢,一脸严肃地提到学生作业中的一些常见错误,大家一起分析原因,想办法怎么让学生不再犯错。
小吴老师可积极啦,展示着她做的漂亮课件,还说:“我找了好多有趣的图片,肯定能让课堂更生动。
”我们都为她点赞。
说到怎么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那讨论可热烈了。
有的说搞个知识竞赛,有的说让学生自己当小老师。
讨论教材重难点的时候,大家都全神贯注。
每个人都说出自己的理解,一起琢磨怎么把难点讲得简单易懂。
还有啊,我们也商量了怎么给学生布置作业更合理,既能巩固知识,又不会让他们觉得负担太重。
这次集体备课,真的是收获满满。
感觉我们就像一个团队,为了让学生学好政治,一起努力,一起加油!。
新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4《生活与哲学》全册教案
![新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4《生活与哲学》全册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e4663934453610661ed9f45a.png)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4 《生活与哲学》全册教案目录第一单元 1.1美好生活的向导教案第一单元 1.2关于世界观的学说教案第一单元 2.1哲学的基本问题教案第一单元 2.2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教案第一单元 3.1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精神上的精华教案第一单元 3.2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教案第三单元 10.1树立创新意识是唯物辩证法的要求教案第三单元 10.2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教案第三单元 7.1世界是普遍联系的教案第三单元 7.2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教案第三单元 8.1世界是永恒发展的教案第三单元 8.2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教案第三单元 9.1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教案第三单元 9.2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教案第二单元 4.1世界的物质性教案第二单元 4.2认识运动把握规律教案第二单元 5.1意识的本质教案第二单元 5.2意识的作用教案第二单元第六课求索真理的历程教案第四单元 11.1社会发展的规律教案第四单元 11.2社会历史的主体教案第四单元 12.1价值与价值观教案第四单元 12.2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教案第四单元 12.3价值的创造与实现教案第一单元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第二课时)一、综合解说【地位作用】本单元在全书中起着引领和导入作用,是全书的起始课。
什么是哲学?哲学的基本问题是什么?哲学在社会发展中有什么作用?这些问题的探究与学习,有助于我们在掌握本单元基本理论的同时,为全书的学习打下基础。
从身边的哲学入手,通过对哲学概念和哲学基本问题的体会,有助于我们划清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界限,以科学的世界观指导我们现在的学习和今后的工作。
因此,本单元的学习,对我们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主要内容】根据最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本单元分为三课:第一课“美好生活的向导”;第二课“百舸争流的思想”;第三课“时代精神的精华"。
第一课包括两个框题:生活处处有哲学;关于世界观的学说。
第一框共两个目题:第一目从我们的生活入手,说明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
高二政治必修四《生活与哲学》教学案
![高二政治必修四《生活与哲学》教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a129870327284b73f242507a.png)
高二政治《生活与哲学》教学设计庐江第三中学夏芳必修4《哲学与生活》说在前面的话生活是人类所从事的各种活动的总称,它包括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等。
马克思和恩格斯说:“不是意识决定生活,而是生活决定意识。
”对哲学问题的追溯和思考离不开人类的生活。
生活和实践是我们进入哲学殿堂、把握哲学智慧的不可或缺的途径,生活和实践的观点应该是哲学的重要的基本的观点。
哲学的使命在于对四方上下的探索和对古往今来的追寻,并在这种探索和追寻中为人类提供生活的航标、展示思维的行程。
哲学是思,是辩,是追问,哲学的发展,始终伴随着沉思、提问和解答。
思考宇宙,问辩人生;思考运动,问辩永恒。
任何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
马克思主义哲学既是产生它的那个时代的精神的精华,也是我们现时代的精神的精华,它探索世界的一般的本质和普遍的规律,找到了打开社会历史奥秘的钥匙,发现了社会历史的发展的基本规律,揭示了人生的真谛和实现人生价值的路径。
马克思主义哲学可以帮助我们正确地看待自然、社会和人生,正确认识实践在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中的巨大作用,正确地进行价值判断和行为选择,树立和追求崇高的理想,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我们生命的灵魂,它帮助我们开启心灵的门,打开智慧的窗;它微笑地注视着我们,说:“来吧,让我带你去看一个新世界,访问一种新生活。
”【本书的基本性质】对高中生进行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观点的教育。
明确该门课程不是一般的哲学概论。
通过学习,使学生领悟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方法,初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和全面发展奠定思想政治素质基础。
【教材的设计思路】将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的讲述,融入到了社会生活、实践的主题之中。
从生活、实践出发,以探究性活动为主导,通过案例考察、问题辨析、情境导入等方式,呈现哲学模块的基本内容。
把哲学模块的核心问题确定为:如何看待自然、社会(人生)和思维,如何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高二政治组集体备课记录3
![高二政治组集体备课记录3](https://img.taocdn.com/s3/m/c4eccf11bceb19e8b8f6bad7.png)
(1)发展的普遍性及发展的实质(理解)
(2)发展的趋势:事物发展的前进性与曲折性相统一(简单应用)
(3)发展的状态:量变与质变的辨证关系及其指导意义(简单运用)
(4)怎样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简单运用)
4、矛盾观
(1)矛盾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观点(了解)
世界是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联系的根本内容是矛盾,发展的根本动力也是矛盾。因此矛盾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观点,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高二政治组集体备课记录3
备课时间
4月1日下 午
备课地点
高二政治备课室
召集人
刘桃红
主讲人
刘桃红
记录员
刘德安
参与人员
刘桃红、刘德安、夏娟、张儒和
研究课题
《生活与哲学》第三单元专题复习
备
课
记
录
第三单元、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
●教学目标:识记有关原理、方法论;构建唯物辩证法知识网络
●教学重点Leabharlann 怎样用联系、发展、矛盾的观点看问题
①坚持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运用)
②坚持对具体问题作具体分析(运用)
③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运用)
④坚持普遍性与特殊性相结合
⑤坚持辩证否定观
5、辩证否定观
(1)辩证否定的含义及实质(理解)。
(2)形而上学否定观(理解)
(3)树立创新意识(理解)
●课堂练习题设置:
●课堂总结:
●教学难点:矛盾观
●教学方法:学生阅读法、自我检测法、教师归纳法、讲解法
●教学过程安排:辩证法
1、唯物辩证法的两个总特征及实质(了解)
2、联系观
(1)联系的含义(理解)
高二政治备课组活动记录
![高二政治备课组活动记录](https://img.taocdn.com/s3/m/bac6b135be1e650e53ea993f.png)
高二政治备课组活动记录时间:3月22日下午三四节地点:高二段办公室四成员:朱海亮、沈兴漾、徐茜茜讨论内容:一、关于温州市2010年度教育科学研究课题申报的讨论课题名称:《生活与哲学》教学难点突破法研究方案一、课题的提出人教版的高中思想政治《生活与哲学》教材,在旧版本《哲学常识》的基础上,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思想体系进行了重新编排,突出了哲学生活化的特征,一定程度上弱化了其理论化倾向。
但基于哲学观点的思辨性和抽象性特征,这本教材在教学实践中遇到了很多棘手的问题。
具体表现为:第一,新教材较之旧版本增添了许多更为抽象的基本观点:如“意识活动的特征”、“真理的客观性”、“系统优化的方法”、“辩证否定观”、“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和基本规律”等。
如何突破这些新的难点,教学参考书并没有提供现成的方法和答案,其他教辅资料也少有涉及,一线教师正在实践中摸索。
第二,新教材对哲学常识的基本内容做了简化处理,比如唯物辩证法“矛盾的观点”在旧版本中分为三节共7个框题,而新教材缩减为两个框题,而基本观点和基本原理并没有减少,这种处理一方面增添了学生自学的难度,另一方面因有限的教学课时增加了的教师的教学压力。
查看新旧版本的字数发现,旧版本上下两册有近26万字,内容详细,资料丰富,较适宜学生自学阅读,而新教材总字数才16万字左右。
第三,哲学不同于其他所有的学科,它是高中学生自读书学习以来第一次接触,哲学的思辨性和抽象性让不少学生难以适应。
如:“物质概念”、“规律”、“矛盾”、“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等概念极其晦涩难懂,虽然教材的第一单元就告诉学生“生活处处有哲学”“哲学就在我们生活、工作和学习中”,但哲学始终是“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抽象的哲学理论总需要丰富的实践过程来支撑的,而学生正缺少的是这种实践的经历。
综上所述,一方面是学生自学有难度,另一方面如果老师讲解方法不对,就难以收到预想的效果。
为此,有必要专门探讨采用怎样的方法和思路突破哲学教学中的难点问题。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4《生活与哲学》全册教案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4《生活与哲学》全册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23139edc710abb68a98271fe910ef12d2af9a963.png)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4《生活与哲学》全册教案生活与哲学全册经典教学案例第一课美好生活的向导第二课百舸争流的思想第三课时代精神的精华第二单元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第四课探究世界的本质第四课探究世界的本质认识运动把握规律(二)第五课把握思维的奥妙第六课求索真理的历程第三单元思维方法与创新意识第七课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第八课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第九课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第十课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第十一课寻觅社会的真谛第十二课实现人生的价值一个有哲学思想的人,是会创造幸福的人;一个热爱哲学的民族,是世界上最有希望的民族。
第一课美好生活的向导关于世界观的学说知识准备1、哲学的含义2、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区别、联系)学习方式:小组合作探究例题示范:门捷列夫门捷列夫是化学元素周期律的发现者。
他的成功在于不自觉地遵循了辩证法。
他认为,质与量的统一是化学元素周期律的基础,自然界不仅有量变,而且有质变,化学元素有转化。
但是,门捷列夫到了晚年则成了形而上学的俘虏。
他为了证明社会发展变革的不合理性,竟然反对自然界存在着飞跃,否认原子可分为“电子”,否认元素的复杂性。
他竭力反对的原子结构的新发现,这恰恰是对发展门捷列夫化学周期律具有重大意义的东西。
他的哲学思想的倒退妨碍了他进一步获得新的科学研究成果。
点评:(看我的——)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科学家的研究活动都是自觉和不自觉地在某种世界观的指导下进行的,在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下,科学家才可能取得成就和成功。
在错误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下,科学家就会在自己的研究活动中失去正确的方向,甚至陷入混乱和失败。
模拟练习:邓亚萍1973年生于河南郑州,5岁学打乒乓球,1988年进入国家队。
曾获4枚奥运会金牌,14次获得世界冠军头衔,连续8年女乒世界排名第一,是世界上唯一一位蝉联奥运会乒乓球单打金牌的运动员。
1997年退役,先后到清华大学、英国诺丁汉大学和剑桥大学学习。
高二政治必修四教案范文5篇
![高二政治必修四教案范文5篇](https://img.taocdn.com/s3/m/d0615e1acdbff121dd36a32d7375a417876fc157.png)
高二政治必修四教案范文5篇高二政治必修四教案范文5篇教案能让教师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作为一名教师你知道如何写一篇教案吗?下面是小编为你准备的高二政治必修四教案,快来借鉴一下并自己写一篇与我们分享吧!高二政治必修四教案(篇1)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教师提问:通过上节课学习,我们理解了货币的本质,知道了货币的职能,并且知道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纸币代替了金属货币执行流通手段等职能,给人们的商品交换带来了便利。
但信息技术的发展,又出现了新的流通工具,大家知道有哪些吗?学生活动:一部分学生可能忙着翻书去找;一部分学生可能互相讨论;一部分学生可能预习过教材,大声回答。
学生回答:信用卡、借记卡、灵通卡等教师提问:大家知道这些工具怎么使用,有什么好处、能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什么吗?这就需要我们学习“信用工具和外汇”这一框。
(二)进行新课信用工具教师活动: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同时提出问题:在核算经济往来时,通常使用什么结算方式?你在生活中接触或使用过什么样的信用工具?对使用信用工具有什么感受?学生活动: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阅读,积极思考,然后展开讨论,发表见解,回答问题教师活动:总结学生回答的提问,继续设问:什么是信用卡?如何使用?学生活动: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阅读,积极思考,然后每四人一组展开讨论,每组选出代表,发表见解,回答问题教师活动:聆听学生回答,进行点评,并总结:两种结算方式:现金结算和转帐结算信用卡是银行对资信状况良好的客户发行的一种信用凭证。
使用信用卡消费更加简便、使用、高效与安全。
我们应该学会使用信用卡。
(了解常用信用卡的使用)教师活动:出示一张支票(复印单)——这是我们学校为了购置多媒体给三联家电的一张票据,请大家看看,知道是什么?它有什么作用?学生活动:分组讨论,得出结论教师点拨:总结学生结论,引导学生知道支票是活期存款的支付凭证,是出票人委托银行等金融机构见票时无条件支付一定金额给受款人或者持票人的票据。
思想政治人教版高中必修4 生活与哲学哲学的基本问题(教学设计)
![思想政治人教版高中必修4 生活与哲学哲学的基本问题(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cf50f1fb49649b6649d74705.png)
第二课百舸争流的思想一、哲学的基本问题(教学设计)江西省南康市第二中学朱遵清教材分析:本框分为两个目题,本课题集中解决的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第一目分析什么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结合现实生活,抽象概括出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简单的说就是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同时进一步分析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包含的内容。
第二目分析为什么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对于这个问题的分析是从两个角度展开:即人们在生活与实践活动中首先遇到和无法回避的基本问题、还是一切哲学都不能回避、必须回答的问题。
二者的内在联系是:是按照哲学的基本问题是什么----为什么的逻辑顺序展开,从而让学生对于哲学的基本问题有比较深刻的理解。
学情分析:在学习时,学生对于哲学的基本问题与哲学的基本派别容易混淆,不能准确的理解和把握哲学的基本问题,影响对哲学的两大派别基本观点的认识。
通过对哲学基本问题的分析,使同学们正确认识到,对哲学的基本问题的不同回答形成了两大哲学派别---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
通过对书本知识的探究和学习,有助于我们划清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界限,以科学的世界观指导我们现在的学习与今后的工作。
教学目标分析知识目标:识记哲学的基本问题,唯物主义的含义,唯心主义的含义,人类所从事的两项基本活动。
理解思维与存在的关系,哲学的基本问题与我们生活的关系,思维与存在关系问题的重要性。
分析能用所掌握的知识分析说明思维与存在的有无同一性,能分析说明思维与存在的关系对于哲学发展的影响,从现实生活中的具体事例来判断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
能力目标:通过学习掌握简单的明辨是非的能力、比较分析的能力、抽象思维的能力,能对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做出自己的回答。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了解哲学的发展的历史,明确哲学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要求我们在实际工作、生活、学习中自觉坚持唯物主义,反对唯心主义,培养一定的哲学兴趣,自觉、能动的去认识世界,做一名可知论者。
人教课标版2015-2016学年高二下学期政治必修4《生活与哲学》同步教案《哲学的基本问题》教案.doc
![人教课标版2015-2016学年高二下学期政治必修4《生活与哲学》同步教案《哲学的基本问题》教案.doc](https://img.taocdn.com/s3/m/850a268f6bec0975f465e266.png)
《哲学的基本问题》活动探究型教案1一、教材分析通过前面第一课的学习,学生已经对哲学有所了解,知道了哲学的含义、哲学和具体科学的关系,本节是第二课《百舸争流的思想》的第一节,在哲学的发展和人类追求智慧的过程中,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哲学派别,而如何正确认识各哲学派别的本质,就需要对哲学的基本问题进行学习,掌握哲学的基本问题是什么及理解为什么。
本节从什么是哲学的基本问题谈起,通过古今中外哲学思想的交锋,明确哲学的基本问题就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进而学习其包含的两方面内容,一是思维和存在何者为本原的问题的不同回答,划分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大阵营。
二是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的问题的不同回答,区分了可知论、不可知论。
在知晓哲学的基本问题后,进而探讨为什么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高二的学生有一定的知识基础与生活经验,由于哲学本身的高度概括性和抽象性,需教师进一步引导。
所以,对为什么的学习,就先从哲学与生活的关系说起,贴近学生生活,充分体现教学生活化的特点,这在基础上,再讲解哲学的基本问题对哲学的深刻影响,从理论层面上引导学生理解和学习,就更能体现理论与实际的结合。
本节内容是层层递进的关系。
二、学情分析高二的学生普遍具有较强的感性认识,但由于其心智水平和经验的限制,对于哲学基本问题在实际生活中的地位和影响,缺乏理解,不能很好把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理性分析和思辨能力较差,所以需要教师加强引导,提高学生运用理论来分析和把握社会生活现象能力,逐步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
三、教学目标:1.识记:哲学的基本问题是什么?包括哪两方面内容?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基本含义以及二者的根本分歧不可知论的基本内涵2.理解:为什么说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理解哲学基本问题第一方面的内容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
3.使学生初步具有识别不同哲学派别本质的能力,使学生初步具有自觉运用哲学基本问题的理论认识、分析和把握社会生活现象的能力四、教学重点难点:哲学的基本问题(重点、难点)五、教学准备制作多媒体课件,搜集与本课相关的素材六、教学过程环节一:导入新课欣赏图片并思考哲学应该研究哪些问题环节二:新知探究故事:形神之辩南北朝时期,齐朝宰相肖子良的府内,名流云集,高僧满座.他们迷信佛教,大谈因果报应,宣扬人死后精神不亡.范缜挺身而出,指出:”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他把肖子良等一帮王公名流驳得哑口无言.形——物质存在的东西。
2017年高中政治新人教版必修4《生活与哲学》教案全套
![2017年高中政治新人教版必修4《生活与哲学》教案全套](https://img.taocdn.com/s3/m/215fa776763231126fdb110a.png)
2017学年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四【生活与哲学】教案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备课组教学计划高二政治(必修四)2017、09、01一、指导思想:本备课组在学科组的领导下开展教学工作,以《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为依据积极学习课改相关精神和新课程标准,以提高教学质量、完成小高考为目标,主动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更新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实现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统一,充分发挥政治课程的育人功能,全面提高学生的政治素养,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能力、探索能力、合作能力,为终身学习和个性的发展奠定基础。
二、学期工作重点:高二第一学期,教学任务也比较繁重。
在本学期的有限课堂教学时间之内,充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保证学业水平测试能够人人过关。
三、主要措施1.加强思想政治方向的引导,通过灵活有效的教学活动,帮助学生理解、认同正确的政治观点。
2.加强学生课后辅导,及时解决学生不明白的问题,避免因问题累积而厌学。
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强化基础知识的掌握,按小高考考纲组织教学。
四、教学安排周次教学内容课时主备人1 第一课美好生活的向导 12 第一课美好生活的向导 23 第二课百舸争流的思想 24 第三课时代精神的精华 25 第四课探究世界的本质 26 第五课把握思维的奥妙 27 第六课求索真理的过程 28 第七课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 29 第八课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 210 期中考试 211 第九课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 212 第十课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 213 第十一课寻觅社会的真谛及训练 214 第十二课实现人生的价值 215 综合复习哲学生活 216 综合训练哲学生活 217 复习经济生活第一单元 218 复习经济生活第二单元 219 复习经济生活第三单元 220 复习经济生活第四单元 221 期末考试五、教学课时每周2课时第一课美好生活的向导(第一课时)全章概述本课从学生熟悉的寓言典故、生活故事、名人名言入手,让学生初步认识哲学与我们的生活和实践有密切关系,学习和领会什么是哲学,哲学是怎么产生的,哲学与世界观、方法论的关系。
(精品word)高三政治组集体备课记录-(第二周)
![(精品word)高三政治组集体备课记录-(第二周)](https://img.taocdn.com/s3/m/a6dff7ff8762caaedd33d4d4.png)
2.4解析银行存贷行为,比较商业保险、债券、股票的异同,解释利润、利息、股息等回报形式,说明不同的投资行为。 银行贷款与储蓄的计算;购买保险、债券、股票的回报与风险;利润、利息、股息的产生。 不同的投资行为,都是追求价值的增值,都伴随着一定的风险。 模仿:制订一项家庭投资或贷款投资经营的方案。
4.13描绘小康社会经济建设的目标,阐明科学发展观的涵义;说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根本的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例如,提高人均GDP,完善经济体制,扭转工农、城乡、地区三大差别,以及健全社会保障体系等。 讨论: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 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进程对人们生活方式、行为方式的影响。 图示:信息技术、生物技术、航天技术等现代产业的兴起和发展。
4.14评述遵循世界贸易组织规则的典型案例,感受经济全球化进程,明确对外开放是中国的基本国策。 生活中有来自世界各地的商品,有各种跨国企业的品牌,由此可以感受市场的全球开放性。 围绕“引进来、走出去”的典型实例,讨论如何积极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 从正反两方面,讨论应用世界贸易组织规则的典型案例。
二、思想政治2(政治生活)
3.9分析个人所得税、增值税等重要税种;知道税收是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理解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 征收个人所得税对调节收入的作用。 税收具有强制性、无偿性和固定性,偷税、欠税、骗税、抗税是违法行为。 公民的纳税意识,包含行使权利和履行义务两方面意义。
(四)面对市场经济
4.10阐释市场是配置资源的基础,分析用法律和道德规范市场秩序的重要性,阐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意义。 市场能指示生产什么、生产多少、怎么生产。 讨论:经济生活中制定和遵守规则有什么好处;信用在经济生活中有什么意义。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既可以发挥市场经济的长处,又可以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高中政治集体备课研讨过程记录
![高中政治集体备课研讨过程记录](https://img.taocdn.com/s3/m/b9b73acf951ea76e58fafab069dc5022aaea46d4.png)
高中政治集体备课研讨过程记录集体备课研讨过程记录日期:XX年XX月XX日时间:上午9:00-12:00研讨目的:1. 分享教学资源,丰富政治教材内容;2. 探讨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政治学习兴趣和能力;3. 提出解决教学难点和疑惑的建议。
研讨内容:1. 教学资源分享a. 教师A:分享了一份新的教学PPT,包含了生动有趣的案例分析和互动问题,希望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
b. 教师B:分享了一份电子文档,里面包含了一些政治教学的小提示和学生讨论的话题,可以用来拓展课堂互动的内容。
c. 教师C:分享了一些网上资源的链接,例如政治新闻、政治漫画等,可以增加学生对政治的关注度。
2. 教学方法探讨a. 小组合作学习:教师A分享了自己在班级中实施小组合作学习的经验,认为可以提高学生的思考和合作能力,也便于课堂管理。
b. 视频资源利用:教师B认为可以使用一些相关政治视频资源,可以让学生通过观看和讨论来理解和应用政治概念。
c. 游戏式学习:教师C建议尝试一些与政治相关的游戏,例如模拟选举、决策游戏等,增加学生的学习趣味性。
3. 教学难点和疑惑解答a. 学生参与度不高:教师A提出可以尝试鼓励学生主动提问和发表意见,建立积极的学习氛围。
b. 概念理解不深入:教师B建议可以通过拓展阅读、辅助资源等方式加深学生对政治概念的理解。
c. 记忆困难:教师C分享了一些记忆方法和技巧,例如制作卡片、编写总结等,帮助学生更好地记忆政治知识。
4. 下一步行动计划a. 整理教学资源:每位教师将自己分享的教学资源整理成文档或PPT,共享给全体教师;b. 实施新教学方法:教师们计划在接下来的课堂中尝试新的教学方法,观察效果并分享经验;c. 学生问题整理:教师们计划将学生提出的问题整理成清单,制定解决方案,并在教研组会议上讨论。
会议总结:通过本次集体备课研讨,教师们分享了丰富的教学资源和创新的教学方法,提出了解决教学难点和疑惑的建议。
大家对政治教学的质量和效果都表达了关注和期望。
高二政治组集体备课记录
![高二政治组集体备课记录](https://img.taocdn.com/s3/m/5de0523383c4bb4cf7ecd14a.png)
备课时间
3月25日下 午
备课地点
高二政治备课室
பைடு நூலகம்召集人
刘桃红
主讲人
刘桃红
记录员
刘德安
参与人员
刘桃红、刘德安、夏娟、张儒和
研究课题
《生活与哲学》第一、二单元专题复习
备
课
记
录
第一单元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
●教学目标:识记第一单元有关知识,突出选择题训练
●教学重点:哲学的基本问题,两大基本派别
学生阅读法自我检测法教师归纳法讲解法1物质观世界的物质性特别是自然界的客观性原理识记2运动观哲学上的运动概念及运动和物质的关系识记2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理解3规律观规律的含义及其普遍性与客观性理解2人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理解3尊重规律按规律办事即坚持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相结合运用4意识1意识的本质及特点理解2意识的作用
4、意识
(1)意识的本质及特点(理解)
(2)意识的作用:①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理解)②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及意识反作用原理(简单应用)
5、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综合应用)
●课堂练习题设置:(见学海导航、系统集成达标训练)
三、认识论部分
1、实践观
(1)实践的基本含义及其特点(理解)
(2)实践是认识的基础(综合应用)
●教学难点:哲学的基本问题
●教学方法:学生阅读法、自我检测法、教师归纳法、讲解法
●教学过程安排:一、前言部分
1、哲学的本意、产生、任务(理解)
2、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理解)
3、哲学是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理解)
4、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理解)
5、哲学的基本问题及两方面的内容(识记)
思想政治人教版高中必修4 生活与哲学高二政治必修4导学案 编制人
![思想政治人教版高中必修4 生活与哲学高二政治必修4导学案 编制人](https://img.taocdn.com/s3/m/0f677e335f0e7cd18425369f.png)
高二政治必修4导学案编制人:张晓萌审核人: 高二政治学科组领导签字:导学案:《树立创新意识是唯物辩证法的要求》一、预习案敢于质疑、敢于创新、敢于展示【学习目标】1.知道辩证否定观的含义2.理解辩证否定是自我否定,辩证否定观与创新意识。
3. 理解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与创新意识的关系。
4.学会用辩证否定的观点看问题,培养用辩证否定观分析和认识事物的能力。
【使用说明与学法指导】1.依据预习案通读教材第十课第一框的内容,在课本上勾划涉及的重点内容。
2.自主完成检测案,小组合作完成探究案及相关的学习难点。
3.突出落实的重点知识有:辩证否定观和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
【预习自测】(大约在10分钟)【课前预习填空】1. 辩证否定观与创新意识(1)辩证的否定,是事物自身的否定,即。
辩证的否定,是发展的环节,是实现根本途径。
辩证的否定,是联系的环节,的基础。
(2)辩证的否定的实质就是。
(3)辩证的否定观方法论:要求我们,必须。
我们不仅要尊重书本,尊重权威,还要立足,解放思想,,与时俱进.2.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与创新意识(4)任何事物对它发生的时代和条件来说都有其存在的理由,但是(5)辩证法在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的理解中同时包含对现存事物的否定的理解,即;辩证法对每一种既成形式都是从不断的运动中,因而(6)辩证法不崇拜任何东西,按其本质来说,它是。
(7)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和创新意识关系:创新是对既有理论、实践的突破。
要创新就要有。
(8)辩证的革命精神和批判性思维的方法论,要求我们。
【我的疑惑】(将在预习中不能理解的问题写下来,供课堂上处理)班级:小组:姓名:组内评价:教师评价:探究案学始于疑----我思考,我收获二、合作探究1. 下列观点能体现辩证否定观的有A.把写好的字又涂掉 B.是就是,不是就不是 C.百头竿尺,更进一步D.改革是自我完善和发展 E.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F.看到洗澡水脏了,就连同盆中的小孩子一起倒掉2.材料:党和政府一再强调,我们的改革,并不是对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制度的根本否定,而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备课时间
备课地点
高二政治备课室
召集人
主讲人
记录员
参与人员
研究课题
《生活与哲学》第一、二单元专题复习
备
课
记
录
第一单元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
●教学目标:识记第一单元有关知识,突出选择题训练●教ຫໍສະໝຸດ 重点:哲学的基本问题,两大基本派别
●教学难点:哲学的基本问题
●教学方法:学生阅读法、自我检测法、教师归纳法、讲解法
●教学难点: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认识的反复性、无限性
●教学方法:学生阅读法、自我检测法、教师归纳法、讲解法
●教学过程安排:
一、唯物论部分
1、物质观
(1)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概念(理解)
(2)世界的物质性特别是自然界的客观性原理(识记)
2、运动观
(1)哲学上的运动概念及运动和物质的关系(识记)
(2)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理解)
9、哲学是时代精神的总结和升华,是社会变革的先导(识记)
10、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了解)、基本特征(识记)
1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理论成果(识记)
●课堂练习题设置:(见学海导航、系统集成达标训练)
第二单元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
●教学目标:识记有关原理、方法论;构建唯物论、认识论知识网络
●教学重点: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发挥主观能动性,按规律办事
3、规律观
(1)规律的含义及其普遍性与客观性(理解)
(2)人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理解)
(3)尊重规律,按规律办事
即坚持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相结合(运用)
4、意识
(1)意识的本质及特点(理解)
(2)意识的作用:①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理解)②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及意识反作用原理(简单应用)
5、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综合应用)
●教学过程安排:一、前言部分
1、哲学的本意、产生、任务(理解)
2、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理解)
3、哲学是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理解)
4、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理解)
5、哲学的基本问题及两方面的内容(识记)
6、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基本形态及局限(理解)
7、唯心主义的基本观点、基本形态(理解)
8、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识记)
●课堂练习题设置:(见学海导航、系统集成达标训练)
三、认识论部分
1、实践观
(1)实践的基本含义及其特点(理解)
(2)实践是认识的基础(综合应用)
2、真理观
(1)真理的含义及特点:真理是客观的、具体的、有条件的及真理与谬误(理解)
(2)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及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简单运用)
●课堂练习题设置:(见学海导航、系统集成达标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