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全套教案
解决问题-北京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解决问题-北京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一、教学目标本教案旨在通过解决实际问题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能力,使学生能够熟练掌握北京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内容,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通过实际问题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能力。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合作探究,发现问题,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
三、教学内容本教案共分为五个部分:1. 学习目标呈现首先,通过呈现学习目标的形式,让学生认识到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明确知道学什么、学到什么程度。
例如:本节课我们要学习解决问题的方法,在学习过程中,要注意观察问题、发现问题、思考问题,然后通过合作探究的方式解决问题。
2. 导入问题接下来,将一个实际问题呈现给学生,让学生通过观察、思考、提出问题等方式,主动发现问题,引导学生搜寻问题所需的知识,为学习与解决问题打下基础。
3. 合作探究在教学过程中,将学生分成小组,引导学生根据发现的问题进行合作探究。
鼓励学生自由探讨,提倡多样化的思考方式,并引导他们发扬合作精神,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
在学习过程中,教师要及时对学生探究的结果进行总结,及时给予肯定,并将学生的研究结果进行归纳,加深学生的认识与理解。
5. 作业布置最后,通过作业的布置,巩固自己的知识,引导学生将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并引导学生发扬自主学习精神,自觉地学习提高。
四、教学方法本节课使用解决问题的学习方式来进行教学,通过观察、发现、分析、总结等方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发散思维、合作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流程1. 学习目标呈现向学生呈现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引导学生知道学习的方向和目的。
2. 导入问题教师向学生呈现一个实际问题,引导学生思考问题,提问并探索问题的方法。
3. 合作探究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合作探究,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积极参与,发挥自己的主观意识和创造力。
4. 归纳总结由教师对学生探究的结果进行总结,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并加以归纳总结,以便于学生更好地掌握所学知识。
【北京市】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教案全册
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上册教案新版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册一共安排了八个单元,其中数与代数包括:混合运算、加与减、乘与除、乘法、年月日和认识小数。
图形与几何包括:观察物体、周长。
除此之外,还有“数学好玩”、“整理与复习”和“总复习”。
“观察物体”设计了两个课时,从更多的不同位置观察一个或两个物体,为学生提供了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去想象、推理、模拟、观察、验证,获得丰富的观察物体的直接经验,以此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
“综合与实践”设计了“校园中的测量”,引导学生选择合适工具和方法在开展测量活动,经历活动全过程,积累实际活动经验,提高综合实践能力。
“整理与复习”、“总复习”按照整套教材的整体编排重新设计,具体设计思路请见整套教材的修订方案。
1.借助画直观图帮助学生分析数量关系,体会“化繁为简”,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与策略《标准》明确指出:“借助几何直观可以把复杂的数学问题变得简明、形象,有助于探索解决问题的思路,预测结果。
几何直观可以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数学,在整个数学学习过程中都发挥着重要作用。
”本册教材特别注重运用画直观图的策略,帮助学生理解题目中的数学信息,理清数量关系,找到适合自己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学习通过画图方式呈现、筛选有用信息,进而寻求问题解决的策略,在观察、解释和比较中体会“化繁为简”的过程,学会一些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
本册教材在前几册教科书已有渗透和铺垫的基础上,力求突破以往的呈现形式,结合生活或具体情境,不仅展现知识的形成过程,即:“从哪里来”;还在试一试和练习中设计了让学生根据算式寻找生活中的原型的活动,即:“到哪里去”。
从不同的角度诠释每个算式所表示的实际含义,理解其意义,增强应用意识。
2.借助最熟悉的生活原型,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数学概念,探索计算方法。
小数是十进分数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根据十进制的位值原则,把十进分数仿照整数的写法写成不带分母的形式,就是小数。
相比分数,小数在现实生活中应用更加广泛,学生在日常的生活中或多或少都接触到过一些小数。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除法 北京版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除法北京版教学目标1.理解除法的概念2.掌握用竖式计算除法3.能够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教学重点1.理解除法的概念2.掌握用竖式计算除法教学难点1.用竖式计算除法教法1.立体教学法2.课堂互动教学法教学步骤步骤一:教学引入通过展示一道简单的除法计算题目,引入本节课的主题,让学生了解本次课程的目标和重点。
步骤二:除法的概念介绍除法的概念,例如:“当我们把一些对象分成相同的部分时,我们使用除法来计算每个部分中有多少对象。
”步骤三:竖式计算除法教授学生如何用竖式计算除法。
首先教师应该从简单的例子开始,帮助学生了解竖式计算除法的步骤,例如:6 | 24----|---4教师应该重点讲解竖式中的每个数字的意义。
6 代表除数,24 代表被除数,除号表示除法,4 代表商。
通过使用这个例子,教师可以教授学生如何用竖式计算除法。
步骤四:练习为了确保学生对除法的概念和竖式的计算方法有充分的理解,教师应该给学生一些例题进行练习,以帮助他们更好地掌握知识点。
步骤五:实际问题通过实际问题的应用,教授如何在生活中使用除法。
例如:“珂珂一共有 15 个玻璃珠,要分给她的三个小伙伴。
珂珂该给每个小伙伴多少玻璃珠?”这样的问题,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除法的应用。
步骤六:课堂总结课堂结束时,教师应该反复强调除法的概念和竖式计算法,并让学生回答一些问题,以便确保学生掌握了本次课程的知识和技能。
教学评估教学评估可以有很多种形式,比如测试、小组讨论或其他创造性的评估方法。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的评估方法。
教学资源教师可以选择多种资源来辅助教学,如书籍、教学工具、PPT 等。
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教学资源。
总结通过本次课程的教学,学生能够掌握除法的概念和竖式计算法,并能够在实际问题中应用除法。
除此之外,学生还能够理解和重视数学学习的重要性,培养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北京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最新资料推荐------------------------------------------------------ 北京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全册教案第五册教案全册备课本学期学生成绩目标:学期优秀率达标率平均分上学期 65. 22% 91. 3% 81. 37 本学期三年级数学科辅导学困生具体措施一、学困生学情况分析总体说来,大部分学困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没有养成,不能很好的完成作业,学习数学的兴趣不高,上课时思想开小差的现象还时有发生,学困生的基础较差,学习的积极性不高,课堂中动手参与、小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的能力不强。
二、辅导学困生具体措施 1、学习习惯:(1)进一步培养学困生勤学习、爱动脑的好习惯。
(2)继续加强纪律教育。
(3)培养学困生分析、比较和综合的能力。
(4)培养学困生在学习数学知识的同时,能受到爱祖国、爱科学等方面的教育。
(5)认真听讲,按时完成作业,作业干净整洁。
(6)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重视学困生养成检验的习惯。
2、知识与技能:(1)让学困生经历从具体问题中抽象数量关系,掌握相应的计算方法和必要的计算技能,理解和掌握运算顺序. (2)联系现实情境,经历观察、操作认识一些简单的平面图形及其特征,了解图形的对称和图形位置关系的简单变换;(3)联系具体的问题1 / 3情境体验统计的过程,了解事情发生的可能性。
3、数学思考方面:(1)在联系已有知识探索计算方法的过程中,让学困生能大胆开展猜想、讨论、解释、交流等活动,发展推理能力。
(2)在观察、探究整数之间的一些关系和一些特征的过程中,发展学困生的抽象、概括能力和初步的演绎推理能力。
(3)能对现实生活的有关数学问题进行分析和解释,经历用字母表示,发展学困生的抽象思维和符号感。
(4)在探索一些平面图形特征和对图形进行变换以及设计图案的过程中,进一步发展学困生形象思维和空间观念。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北京版)除法的整理与复习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北京版)除法的整理与复习教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北京版)除法的整理与复习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教材中关于除法的相关章节。
具体内容包括:1. 除法的概念和意义;2. 除法的运算规则;3. 除法的计算方法;4. 除法的应用题。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掌握除法的基本概念和运算规则,学会除法的计算方法,能够解决一些简单的除法应用题,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除法的运算规则和计算方法,以及如何解决除法应用题。
教学重点:除法的概念和意义,除法的运算规则,除法的计算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黑板、粉笔、PPT、练习题。
学具:笔记本、练习本、铅笔、橡皮。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实际情景引入除法的概念,如“小明有12个苹果,他想把它们平均分给他的3个朋友,每个朋友能分到几个苹果?”引导学生思考除法的意义。
2. 讲解除法的概念和意义:通过PPT展示除法的定义和意义,让学生理解和掌握除法的基本概念。
3. 讲解除法的运算规则:引导学生学习除法的运算规则,如“除法运算的顺序是先除后乘,先加后减”,并通过例题进行讲解。
4. 讲解除法的计算方法:引导学生学习除法的计算方法,如“除法的计算方法是先将被除数和除数对齐,然后从左到右进行计算”,并通过练习题进行巩固。
5. 解决除法应用题:通过PPT展示一些除法应用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除法知识进行解答。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除法的概念和意义除法的运算规则除法的计算方法除法的应用题七、作业设计(1) 24 ÷ 4 = ?(2) 36 ÷ 6 = ?(3) 48 ÷ 8 = ?(1) 小明有24个糖果,他想把它们平均分给他的4个朋友,每个朋友能分到几个糖果?(2) 小红有36个饼干,她想把这些饼干平均分给她的6个朋友,每个朋友能分到几个饼干?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拓展延伸:学生可以进一步学习除法的拓展知识,如除法的性质和除法的运算规律,提高自己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北京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全套教案
乘法【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一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口算方法以及笔算算法。
2.能力目标:掌握不同的算法并掌握算法的关键。
3.情感目标: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学习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不同的算法并掌握算法的关键。
【教学过程】一、教师激情导入小明和3位同学去游乐园玩,每张门票12元,请问:他们共需要多少元?二、教师提出要求仔细读题,你能用你学过的方法解决吗?1.学生思考提出解决的办法:方法一:小明的12元+ 三位同学每人的12元;方法二:四位同学每人12元连加;方法三:用乘法解决:12×4;2.教师针对学生提出的第三种方法解决运算问题。
3.说说你是怎么想的?4.教师总结两种方法:从高位乘起,最后把两次的乘得的积加起来。
从个位乘起,用因数依次去乘另一个因数每一位上的数;哪一位上乘得的积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
三、出示练习23×3= 2×41=32×3= 43×2=四、课堂小结师生共同总结一位数乘两位数的算法。
【教学反思】利用解决实际问题的方式引出一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口算方法以及笔算算法,使学生利用乘法的知识解决问题,并在解决的过程中找到口算的方法,从而引出笔算,主要是让学生理解笔算乘法的方法。
千米、分米和毫米的认识【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认识长度单位千米、知道1千米实际长度。
2.能力目标:能运用学过的长度单位测量物体的长度。
3.情感目标:认识长度单位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激发求知欲,养成认真观察,认真测量的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
【教学过程】一、复习米和厘米1米=()厘米2米=()厘米(共11道小题)二、导入同学们,我们以前学过米和厘米两个长度单位,今天我们学习一个比厘米长,比米还长的一个长度单位:千米1.认识千米的长度单位。
讨论:1千米有多长?(准备一根米尺)用1000根这样的米尺连起来就是1千米学生初步建立1千米的长度概念2.千米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北京版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三篇
【导语】教案是教师为顺利⽽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根据课程标准,教学⼤纲和教科书要求及学⽣的实际情况,以课时或课题为单位,对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法等进⾏的具体设计和安排的⼀种实⽤性教学⽂书。
⽆忧考准备了以下内容,供⼤家参考!篇⼀《统计》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98页—99页,我换⽛了——统计。
教学⽬标: 1、在体验⾃⼰换⽛的⽣活情境中,学习数据的整理,初步认识象形统计图,并从中知道简单的统计结果。
2、在收集信息的过程中,初步感知统计的⽅法和过程,培养初步的统计的意识。
3、能够与同伴合作进⾏简单的统计,发展初步的动⼿能⼒,感受统计在⽣活中的应⽤。
教学重点、难点: 1、收集数据、整理数据,培养学⽣的问题意识。
2、认识象形统计图和简单的统计表。
教学过程: ⼀、激趣导⼊ 同学们,看照⽚上的⼥孩笑的多开⼼,你能猜猜他有⼏岁呀?(6岁)你能告诉⽼师,你是根据什么猜的。
(因为他的⽛齿掉了,所以和你差不多⼤。
) 会观察会思考的孩⼦,⽼师把⼤拇指送给你。
2、介绍乳⽛、恒⽛的有关知识。
同学们,你知道吗?每个⼈⼀⽣中能长出两副⽛齿,从你⼀出⽣,就长出的⽛齿,叫乳⽛,⼤约2岁半就长齐了。
可是这副⽛伴随咱们的时间可很短,从6岁开始,乳⽛就⼀个个脱落,⼤约12岁左右,乳⽛会全部掉光,长出⼀种新的⽛齿,谁知道这种⽛叫什么?对,叫恒⽛。
所以刚才同学说根据⽛齿猜他的年龄是6岁是很有道理的!告诉你们,这个⼥孩今年啊,还真是6岁。
来,露出你最灿烂的笑容,让我看看你的⼩⽛齿,同桌之间互相看看换⽛了没有?找找哪是乳⽛?哪是恒⽛?有谁换⽛了⼤声告诉⽼师——我换⽛了!(教师板书课题) ⼆、探究新知。
1、⾃主学习 (1)师:从同学们的回答中,⽼师听出来了:换⽛了,让你感觉很⾃豪,很⾼兴!是啊,换⽛也是⼀种成长的标志! 师:那你现在换了多少颗呢? 哦,你换了1颗⽛,你换了两颗,你换了三颗,还有换了四颗,五颗⽛的呢。
(根据学⽣的回答,板书:1颗、2颗、3颗、4颗、5颗……) 可是呢,⽼师⼜特别想知道换2颗⽛的有⼏⼈,还想知道换3颗⽛的有⼏⼈。
【北京市】年北京市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
第一单元时、分、秒第1课时:秒的认识教学目标:1、借助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让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交流、合作,自主认识新的时间单位“秒”,知道“1分=60秒”。
2、通过动手操作等丰富的学习活动,让学生体验一段时间,建立1秒及1分(60秒)的时间观念。
3、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渗透爱惜时间的教育,教育学生要珍惜分分秒秒。
教学重点:借助丰富的活动,让学生体验一段时间,建立正确的时间观念。
教学难点: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准备:(教师)多媒体课件;(学生)口算卡片,每人准备一个时钟。
教学步骤:一、情境导入(播放新年联欢晚会的片段)谈话:新年的钟声将敲响,让我们一起来倒计时。
(课件出示钟面,伴随着“滴答”声,让学生共同进行倒计时)谈话:刚才,我们进行倒计时,像这样计量很短的时间,我们常用比分更小的单位——秒。
今天,我们就共同来认识这个新朋友。
(板书课题)二、探究新知(一)认识时间单位“秒”1、师:你知道怎样计量用“秒”做单位的时间吗?请仔细观察你们所带的钟表,看看有什么发现。
2、学生自主探索,共同探究。
3、学生反馈:①时钟有3根针,走得最快的那根是秒针。
②秒针走1小格是1秒。
走1大格就是5秒。
③如果是读取电子表上的时间时,学生可以利用以前学过的电子表的读法进一步类推。
4、体验1秒钟①师:1秒到底有多长呢?让我们闭上眼睛,仔细听一听。
(利用时钟的“滴答声”让学生感受。
)钟表发出“滴答”一声所经过的时间就是1秒。
②学生跟着时钟的“滴答声”,做拍手练习,每一秒拍一下手,看看谁拍得最准。
③比一比,哪位学生不看时钟,每秒数一个数,看谁数得最准确。
④小结:刚才,我们听到钟声“滴答”一声就是一秒,我们拍一下手用1秒,数一个数也是用1秒。
1秒的时间确实很短,但是有些现代化的工具在这短短的1秒钟里却可以做很多事情呢。
(举几个具有说服力的数据说明1秒钟的价值)所以,我们可别小看了这短短的1秒钟,它的作用可大了。
我们要珍惜时间,不浪费每1分、每1秒。
北师大版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三篇
【导语】写教案不能千篇⼀律,要发挥每⼀个⽼师的聪明才智和创造⼒,⽼师的教案要结合本地区的特点,因材施教。
⽆忧考准备了以下内容,供⼤家参考!《淘⽓的猴⼦》 教学⽬标: 1、在现实情境中了解“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的意义。
2、探索并掌握三位数除以⼀位数时,商中间、末尾有0的除法的计算⽅法,能正确地进⾏计算。
3、经历与他⼈交流各⾃想法的过程,逐步学会合作学习。
教学重点: 商中间、末尾有0的除法笔算。
教学难点: 商中间、商末尾有0的处理⽅法及笔算的简便写法格式。
教学过程: ⼀、复习引⼊ 你们估⼀估商是⼏位数。
说说是怎样估计的 63÷3= 603÷3= ⼆、探究新知 1、故事导⼊ 师:这天孙⼤圣来到花果⼭,看到满⼭遍野都是仙桃,他想:这么多的仙桃,⼀定要带回去给猴⼦猴孙们尝尝,于是⼤圣⼿⼀挥,所有的桃⼦都进⼊⼤圣的⼿⼼⾥了。
2、被除数是0的除法。
师:现在,树上有多少个桃⼦?(0) 师:这时,有2只⼩猴⼦玩累了,来摘桃吃,你们说说平均每只⼩猴能分到⼏个桃⼦?(0)你是怎样做出来的?(0÷2=0) 师:⼜来了两只⼩猴⼦,这些猴⼦能分到多少个桃⼦呢? (0、0÷4=0) 师:要是再来⼀只呢?(0、0÷5=0)刚刚是4只,那要是再来4只呢?(0、0÷8=0) 师:看到这两个算式,你还能说出类似的算式吗?同桌互说⼀个。
师:好,看到这些算式,你发现了什么?(0除以任何数都得0) 师:你真了不起,其他⼩朋友看到这个结论你⼜补充吗?(0除以任何不是0数都得0) 3、商中间有0的除法、 师:这四个⼩猴⼦没吃到桃⼦闷闷不乐的回家了,⼤圣看到他们那么失望就拿出了408个桃⼦,谁能提⼀个数学问题?(平均每只猴⼦能分到⼏个桃⼦?) 师:瞧,你提的问题和⼤圣的⼀样,真了不起!这道题你会做吗?你是怎样列式的?(408÷4=)结果是多少?(102)你是怎么算的? 重点引导学⽣⽤列竖式⽅法解答。
千米的认识-北京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千米的认识-北京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能够正确理解千米的含义并进行测量。
2.能够运用千米的概念进行问题解题。
3.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思考能力。
二、教学重点1.千米的概念理解。
2.千米的测量方法。
3.运用千米测量进行问题解决。
三、教学难点1.千米与其他长度单位的转换。
2.运用千米单位进行问题解决。
四、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PPT、黑板、粉笔、细尺等。
2.学生准备:学生作业册、精练笔、计算器等。
五、教学过程1. 千米的认识1.教师出示PPT,展示千米的含义。
2.教师讲解千米的定义,引导学生理解。
3.教师让学生使用自己的体重来理解千米的长度,如需用到黑板等辅助教具进行展示。
4.教师让学生分小组进行讨论,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千米的概念。
2. 千米的测量1.教师介绍千米测量的方法:使用计步器进行测量。
2.教师在黑板上完成计步器的示图,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使用方法。
3.教师提供千米测量的例题,让学生进行练习。
4.教师检查学生练习的答案,及时纠正错误。
3. 运用千米测量进行问题解决1.教师提供使用千米进行问题解决的例题。
2.教师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自行完成问题解决。
3.教师检查学生答案,进行错误指正。
六、教学总结1.总结千米的概念和使用方法。
2.确认学生是否掌握了千米的概念和使用方法。
3.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积极运用千米单位,提高千米认知水平。
七、教学反思本次教学过程中,通过丰富的教学方式,提高了学生对千米的认知水平,让学生更好地掌握了千米的概念和使用方法。
对于学生掌握度不高的问题,在提供足够练习时间和检查答案的过程中进行了指正。
通过本次教学,我认为学生掌握了千米的基础知识及相关运用方法,对于今后的学习和生活有一定的帮助。
新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7篇
新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7篇新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篇1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59-61页教学目标:1、使学生认识时间单位秒,知道秒是比分更小的时间单位,并知道1分=60秒。
2、让学生初步建立1分、1秒的时间观念,通过各种活动准确的体验一分、一秒。
3、渗透珍惜时间的教育,培养学生珍惜时间的良好品质,养成遵守和爱惜时间的意识和习惯。
教学重、难点:认识秒,并准确建立一分、一秒的时间观念,知道分秒之间的关系。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钟表,自制钟面。
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识出示钟面唤起学生记忆,并拨几个学生熟悉的时间让学生认读。
师:大家看,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什么?谁能说说关于时钟你知道些什么?生:我知道有时针和分针。
(与学生共同说说它们分别是什么样子的,是及时补充)生:分针走一小格是1分钟,走一大格是5分钟,走一圈是60分钟,也就是一小时。
(若是学生说的不够完整,教师引导学生共同进行复习)师:同学们的记忆里可真好,看来大家学过的知识是难不倒你们了!那你们能正确迅速的说出钟面上的时间吗?来比比赛!(教师拨时间,学生认读,对于不正确的给予指正,并说说是怎样认读的?)二、导入新课1、揭示课题师:同学们可真聪明啊!敢不敢继续挑战自己?大家仔细看看老师出示的这些钟面上针的多少,你能看出有什么不同吗?生:有的钟面上有三种针,有的钟面上有两种针。
(师提示:较短的一根指针叫时针,它表示多少时;较长的`一根指针叫分针,它表示多少分。
)师:你知道最长最细的是什么针吗?秒针走一小格是多少呢?对,就是一秒!今天咱们就来一起来认识一下秒。
(板书课题——-秒的认识)2、说说是几秒,教师提问:秒针走一大格表示几秒,从1走到4表示几秒,从7走到1是几秒,……同桌再互相说一说。
3、正确认读钟面上的时间(适当的给学生讲解秒表的读法)4、体验1秒钟①师:1秒到底有多长呢?让我们闭上眼睛,仔细听一听。
(利用时钟的“滴答声”让学生感受。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千米的认识 北京版 (3)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千米的认识北京版(3)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学生了解长度单位千米,掌握千米的换算。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友爱、互助精神,激发学生的学科兴趣。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千米的认识,千米和米的换算。
2.教学难点:学生如何理解千米的长度,千米和米的换算计算。
三、教学方法1.启发式教学法:通过引导和启发学生来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
2.演示法:老师进行演示,提供示范和实例。
四、教学步骤1.引入教师活动1.师生问答交流,介绍本节课学习的内容。
2.谈论日常生活中长距离的度量方式,引出学习千米的概念。
学生活动1.聆听老师讲解,积极参与师生问答交流。
2.概念解释教师活动1.讲解千米的概念。
2.举例说明,比较千米和米的长度。
学生活动1.聆听老师讲解,提出疑问和问题,参与讨论。
3.课堂演示教师活动1.展示千米长度的实物、图片或视频。
2.讲解如何使用尺子测量长度,并通过图示计算千米和米之间的换算关系。
学生活动1.观察实物、图片或视频,加深对千米长度的认识。
2.根据演示内容,自主思考千米和米的换算规律。
4.练习与巩固教师活动1.教师出示一些计算千米或米的长度的题目,帮助学生巩固知识点。
2.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寻找关于千米的实例。
学生活动1.学生和同桌讨论、思考解决问题。
2.学生在练习中巩固知识点,提高计算运算的能力。
5.课堂总结教师活动1.总结本节课所学知识点。
2.引导学生思考,回答关于千米的问题。
学生活动1.学生总结所学知识和体会,掌握有关千米的概念和换算方法。
2.学生带着问题思考,以便更深入的理解和掌握千米知识。
五、板书设计千米的认识1.概念:2.换算: 1千米 = 1000米六、课后作业1.完成教师布置的练习题目;2.列举出自己在生活中可以使用千米来度量的实例。
七、教学反思本节课主要侧重于学生对千米的认识和千米和米之间的换算。
三年级数学教案上册北师大版教案5篇
三年级数学教案上册北师大版教案5篇教案的设计应根据实际的教学进展进行调整,确保每节课的内容充实,详细的教案设计可以增强课堂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本店铺今天就为您带来了三年级数学教案上册北师大版教案5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三年级数学教案上册北师大版教案篇1教材分析:本节课是在学了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连乘运算,对后面学习两、三位数乘两位数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之前学生已学过混合运算,对连乘的顺序有一定的感性认识,因此,我把这节课的重点定位于运用连乘方法解决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而将难点定位于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和能力。
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理解并掌握连乘式题目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计算。
(二)能力目标: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并解释估算的过程,逐步培养估算的意识和能力。
(三)情感目标:通过师生合作交流,体验估算方法的多样化,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和思考能力。
教学教法:估算对学生来说比较难理解,因此在教学本节课时,我主要采取启发式教学、小组合作、讲解等教学方法,老师适时的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之后再与组员交流,最后在讨论中得出结论。
这样做充分体现了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相统一的教学规律。
教学学法:学生在轻松、开放的课堂气氛中,积极参与到创设的问题情境中,开展组员间的合作学习和交流,实现智慧的碰撞,体验成功的喜悦,使学生能够在思考和探究中学习到新知识,让学生能够在自主探索、独立思考和合作学习、互相交流中共同进步。
教学过程:为了完成教学目标、解决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课堂教学中我按以下三个环节展开。
一、复习旧知在这一环节我设计了一道应用题,有了前面的基础再加以引导学生就可以列出综合算式,为这节课的知识目标做铺垫。
二、探索新知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课程不仅要考虑教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
适逢我校组织学生到教育基地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结合实际,我将教材中的运动会情境改为学生即将进行的社会实践活动,吸引学生的眼球,引起他们的注意,接着提出问题一买2箱大约要花多少钱,从而引入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之一、估算。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3. 除法 北京版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3. 除法北京版
一. 教学内容:
1.了解除数、被除数、商、余数的概念
2.学会用竖式计算除法
3.初步了解整除与不整除的概念
4.具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 教学重点:
1.竖式计算除法
2.整除与不整除的概念
三. 教学难点:
1.竖式计算除法
2.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方法:
1.演示法
2.诱导法
3.合作探究
五. 教学步骤:
步骤一:导入新知
首先引导学生了解除数、被除数、商、余数的概念,通过具体的例子向学生解释这些概念。
步骤二:竖式计算除法
1.让学生了解什么是除法竖式
2.展示习题,先让学生看懂,然后让学生逐步参照习题学会如何进行竖式计算除法。
步骤三:讲解整除与不整除的概念
首先让学生知道什么是整除:如果被除数除以除数得出的商是整数,那么这个除法就是整除。
然后让学生知道什么是不整除:如果被除数除以除数得出的商不是整数,那么这个除法就是不整除。
步骤四:通过实际问题练习应用
在学生学习了竖式计算除法和整除与不整除的概念后,引导学生解决一些实际生活中的问题,让学生发挥学到的知识解决问题。
六. 教学反思
除法是数学中基础的一部分,也是建立在乘除法基础之上的。
在教授除法时,教师应该引导学生从具体的例子、实际问题出发,逐步理解除数、被除数、商、余数等概念。
对于竖式计算除法和整除与不整除等知识,应该通过多种不同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学习。
同时,教师应该保证教学过程生动有趣,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6篇)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6篇)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6篇)希望每个学生都能保持开放的心态,勇于提问和表达自己的观点。
无论是在思考问题、与他人交流还是参与小组活动,你们的积极参与和投入非常重要。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如果大家喜欢可以分享给身边的朋友。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篇1】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上册教科书第104页主题图及第105页例1、例2。
教学目标①通过猜测、试验、论证,让学生初步体验事件发生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初步能用“一定”“可能”“不可能”等词语来描述生活中一些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②培养学生的猜想意识、表达能力以及初步的判断和推理能力。
③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良好的合作学习态度。
教学重难点让学生感受某些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不确定的,能对一些事件的可能性做出正确判断。
教具、学具准备每个小组准备两个盒子(1号盒和2号盒),8个白球,4个红球和4个橙球和蓝球。
教学过程一、动画片导入。
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学生观看喜洋洋和美羊羊的赛跑比赛(懒洋洋当裁判),同学们猜测一下谁会赢?师:在我们的生活中,很多事情的发生都有它的可能性,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板书:可能性)二、联系实际,探索新知(一)1、师:同学们,这节课咱们一起来玩游戏,你们开心吗?但一定要听从老师的指挥,能做到吗?(生:能)2、师:看!老师这里有一个什么的魔术盒子,里面装着一些球,我请同学们随意的摸出一个球,只要放到我的耳边,让我听一听,我就知道它是什么颜色的,相信吗?3、生摸球(找3到4名学生摸球)4、师都猜是白色的。
5、师:怎么样,老师厉害吧!知道老师为什么猜的这么准吗?6、生:发表意见,达成一致,盒子里面的球都是白色的。
7、师:同学们真聪明,事先老师知道这个盒子里装的都是白色的球,所以无论同学们怎么摸,摸出来的球一定是白色的。
(板书:一定)(二)体验“不可能”1、师:同学们,你们还想玩吗?看,老师在接着领你们玩一个抽奖的游戏,好不好?(师拿出一些事先购买的学习用品当做奖品),只要你们从这个盒子里摸出白色的球,这些奖品就是你们的了,想要吗?生1:没中奖生2:没中奖生3:没中奖2、师:这几名同学的运气是不是太差了,怎么都没中奖那?3、生猜想(各抒己见),最后认为盒子里面根本就没有白色的球,所以无论怎么摸都不可能中奖。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北京版)解决问题(第四课时)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北京版)解决问题(第四课时)教学目标1.学习教材中“解决问题”的相关知识点;2.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掌握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教学重点1.学生能够理解“解决问题”中的基本概念;2.学生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教学难点学生如何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教学准备1.课本《数学(北京版)》三年级上册;2.教师准备习题册和练习题、彩色粉笔、白色黑板、计算器。
教学步骤第一步:引入【5分钟】1.教师可通过一些生动形象的例子,引导学生思考面对问题时的反应和解决方法;2.以其它学科的问题为例,让学生发现,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往往需要运用到数学知识。
第二步:讲授【30分钟】1.教师讲解“解决问题”的概念和步骤;2.通过具体例子进行讲解,解释并体验各个环节的操作方法和应用技巧;3.通过问题启发学生思考,加强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第三步:教学实践【35分钟】1.教师引导学生在课堂上,进行多方面形式的实践;2.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形成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思维模式;3.指导学生在教材、习题册和练习题中进行操作,巩固所学知识和技能;4.让学生亲身参与,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尝试解决问题;5.教师根据学生的需要进行及时引导和纠正。
第四步:作业展示和评价【20分钟】1.学生展示自己处理的问题和发现;2.教师进行点评和总结,指出学生所发现、探讨和处理的问题;3.以组为单位或个人为单位评分和排名。
教学后记1.课堂上,学生表现积极,参与度较高,对于实际问题的解决方式有了更深一层次的理解;2.教师通过一些细节操作和借助第三方的活动形式,激发了孩子的兴趣和好奇心;3.整堂课教学内容贴近生活,既严格按照教学大纲进行教学,同时也较好地拓展了学生的视野和开阔了学生的思维,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5篇
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5篇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1目标:1、理解分数几分之一的详细含义,建立分数的概念。
2、知道分数各部分的名称,会读、写几分之一的分数。
3、培育学生在视察分析和动手操作中,正确地理解分数的概念教学重点:初步相识几分之一,会读写几分之一。
教学难点:理解几分之一的详细含义,建立分数的。
初步概念。
教学关键:使学生理解几分之一的详细含义并形成表象。
教具学具的打算:老师打算:课件学生打算:纸片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由分月饼不公允,引出平均分;把一个月饼分成大小的不一样的2份,不公允,再次强调平均分;把一个月饼平均分成2份,引出一半,不能用以前学过的数进行表示,引出课题,并板书课题。
二、探究新知(一)相识1/2的意义和读、写。
(二)相识1/3的意义。
(三)概括分数的意义并叙述几分之一。
(四)折纸嬉戏,补充分数的意义。
(五)引出分数的概念。
(六)自学分数的各部分名称并指生汇报。
三、巩固练习(闯关嬉戏)第一关:考查分数的读法。
其次关:看图写分数,并说理由。
第三关:推断涂色部分能用分数表示吗?四、全课总结这一节课你们都有哪些收获?五、拓展升华分数在生活中的运用,以班级人数为例,每个学生是班级人数的几分之一,培育学生的班级荣誉感。
六、布置作业请同学们下课后视察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可以用分数表示,回家后说给你的爸爸、妈妈听,好吗?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2课题:数学广角搭配问题教学内容: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112页例1及练习中习题。
教学目标:1、使学生了解生活中的一些简洁搭配现象,通过视察、揣测、试验等数学活动,提出不同的搭配方案。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渗透符号化思想,以及有序全面地思索问题的意识。
教学重点:自主探究,驾驭有序搭配方法,并用所学学问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怎样搭配可以不重复、不遗漏。
教学打算:课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金色的秋天即将过去,一只蝴蝶在草原上劳碌,它要干什么呢?原来它是受了才智老人的差遣,要去给百变小樱送一封信。
北师大版小学三年级上数学教案范例【三篇】
【导语】做⼀份好的教案,可以让⽼师在教学中游刃有余,显现出⾜够强⼤的⾃信。
⽽且对于教案不仅仅是学校考核的标准之⼀,⼀个优秀的教师,他会在教案中加⼊⾃⼰独到的见解,可能你的见解是最先进的⼀种⽅式说不准呢?以下是整理的相关资料,希望对您有所启发。
【篇⼀】 ⼀、教学⽬的 1.在拼搭和观察⽴体图形的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的观察、操作和空间想象能⼒。
2.在拼搭⽴体图形的实践活动中,体验并初步学会⽤上、下、左、右、前、后等词描述正⽅体的相对位置。
⼆、教学重点:学会⽤上、下、左、右、前、后描述正⽅形的相对位置。
三、教学难点:能根据⼀定的指令正确搭出⽴体图形。
四、教具:正⽅体 五、学具:正⽅体,彩笔。
六、教学过程: (⼀)复习引⼊: 1.师⽤3个4个正⽅形摆图形,师提问:我们可以从⼏个⽅向来观察它?你看到了⼏个正⽅形? (⼆)⾃主学习,合作探索。
1.游戏⼀。
(1)引语:今天我们来做游戏,好吗? 我⽤4个正⽅形⽊块摆⼀个图形,但你是看不到我摆的图形,请你根据我的指令,搭出和我⼀样的图形。
师发指令,⽣活动。
(2)两⼈⼀组,玩这个游戏。
游戏规则:a.两⼈不许互相看各⾃摆的图形。
b.指令尽可能少。
(3)学⽣活动。
(4)学⽣汇报。
2.游戏⼆。
(1)我们在来做第⼆个游戏。
师:我摆了⼀个图形,请你们向我提问题,然后根据我的回答,搭出和我⼀样的图形。
(2)两⼈⼀组,玩这个游戏。
游戏规则:a.两⼈不许互相看各⾃摆的图形。
b.指令尽可能少。
(3)学⽣活动。
(4)学⽣汇报。
(三)⼩结。
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搭⼀搭 游戏⼀ 游戏⼆ 练习三 ⼀、教学⽬的 1.在拼搭⽴体图形的过程中,体验到:从不同的位置观察⽴体图形,所看到的形状可能不同。
2.能正确辨认从正⾯、侧⾯、上⾯观察到的⽴体图形的形状。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体验从不同的位置观察⽴体图形,所看到的形状可能不同。
难点:能正确辨认从正⾯、侧⾯、上⾯观察到的⽴体图形的形状。
北京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5篇模版)
北京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5篇模版)第一篇:北京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徐爽数学三年级上册教学计划数学三年级(上册)教学计划一、教材内容分析本册的教学内容分属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和综合与实践领域。
本册教材包括以下内容:1、乘法2、千米、分米和毫米的认识3、除法4、解决问题5、角的初步认识6、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7、24时记时法8、数学百花园9、总复习教学目标:(一)知识技能:1.使学生进一步认识乘法的意义,掌握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整千数以及一位数乘两位数(积在100以内)的口算方法,能够比较熟练地口算。
2.初步建立“倍”的概念,能够解答“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实际问题。
3.知道一位数乘两三位数的算理,掌握一位数乘法笔算的方法,养成先审题的良好习惯。
4.能够比较熟练地口算商是整十、整百、整千数的一位数除法,回笔算一位数除两、三位数的除法3,初步学会一位数除法的估算,会用乘法验算除法,利用倍的概念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初步认识“整除”的一些基本概念。
5.能用一位数除法的有关知识描述现实世界中的一些简单现象,能在教师的帮助下,提出一些与一位数除法有关的实际问题,进一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6.进一步掌握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会用拖式的方法计算两步式题。
7.会用两步计算解答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会正确使用小括号。
(在解决问题时,既可以分步列式,也可以列综合算式。
)8.直观认识线段、直线和射线。
9.初步认识角、直角,知道角各部分的名称,会用尺子划角,会比较角的大小。
10.认识两条直线互相垂直和互相平行的位置关系,会应用平行和垂直对一些现象做出解释。
11.能把从不同方向看到的物体的形状画在方格纸上,培养观察能力与分析综合能力。
12、认识长度单位千米、分米和毫米,知道1千米、1分米和1毫米的实际长度,并能运用学过的长度单位测量物体的长度。
13、知道千米和米、米和分米、分米和厘米、厘米和毫米之间的进率,会运用千米、米、分米、厘米和毫米之间的进率进行简单的换算。
北京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
北京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让学生掌握加减乘除的基本运算,能够进行简单的应用题计算。
2. 培养学生的数感,能够进行适当的估算和判断。
3. 使学生掌握常用的计量单位和换算方法,能够应用于实际生活。
过程与方法1.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能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能够在小组讨论中共同解决问题。
3.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能够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进行创新性的思考和探索。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感受到数学的乐趣和魅力。
2. 培养学生的自信心,让他们相信自己能够掌握和运用数学知识。
3. 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让他们明白学习数学对于国家和社会的重要性。
二、教学内容第一单元:加减法1. 加法的基本运算2. 减法的基本运算3. 应用题第二单元:乘除法1. 乘法的基本运算2. 除法的基本运算3. 应用题第三单元:计量单位与换算1. 长度单位2. 面积单位3. 体积单位4. 质量单位5. 时间的单位与换算6. 应用题三、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情境,让学生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
2. 游戏教学法:通过数学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 小组合作学习:通过小组讨论和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4. 探究式学习:通过问题探究,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四、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对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积极性和表现进行评价。
2. 作业评价:对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进行评价,包括正确率、书写规范等。
3. 测验评价:定期进行测验,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评价。
4. 综合评价:结合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和测验成绩,进行综合评价。
五、教学时间安排1. 第一单元:4周2. 第二单元:4周3. 第三单元:4周六、教学资源1. 教材:北京版三年级数学上册2. 教学课件:用于辅助教学,提供直观的视觉效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乘法【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一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口算方法以及笔算算法。
2.能力目标:掌握不同的算法并掌握算法的关键。
3.情感目标: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学习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不同的算法并掌握算法的关键。
【教学过程】一、教师激情导入小明和3位同学去游乐园玩,每张门票12元,请问:他们共需要多少元?二、教师提出要求仔细读题,你能用你学过的方法解决吗?1.学生思考提出解决的办法:方法一:小明的12元+ 三位同学每人的12元;方法二:四位同学每人12元连加;方法三:用乘法解决:12×4;2.教师针对学生提出的第三种方法解决运算问题。
3.说说你是怎么想的?4.教师总结两种方法:从高位乘起,最后把两次的乘得的积加起来。
从个位乘起,用因数依次去乘另一个因数每一位上的数;哪一位上乘得的积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
三、出示练习23×3= 2×41=32×3= 43×2=四、课堂小结师生共同总结一位数乘两位数的算法。
【教学反思】利用解决实际问题的方式引出一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口算方法以及笔算算法,使学生利用乘法的知识解决问题,并在解决的过程中找到口算的方法,从而引出笔算,主要是让学生理解笔算乘法的方法。
千米、分米和毫米的认识【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认识长度单位千米、知道1千米实际长度。
2.能力目标:能运用学过的长度单位测量物体的长度。
3.情感目标:认识长度单位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激发求知欲,养成认真观察,认真测量的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
【教学过程】一、复习米和厘米1米=()厘米2米=()厘米(共11道小题)二、导入同学们,我们以前学过米和厘米两个长度单位,今天我们学习一个比厘米长,比米还长的一个长度单位:千米1.认识千米的长度单位。
讨论:1千米有多长?(准备一根米尺)用1000根这样的米尺连起来就是1千米学生初步建立1千米的长度概念2.千米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从北京到天津120千米图标3.推算千米和米的进率。
1千米=1000米字母1KM=1000M4.学生举例。
什么地方用到千米?从学校出发到什么地方的路程大约是1千米。
5.学习例题。
7千米=()米三、巩固练习1.计算。
2.图题。
3.应用。
【教学反思】学生对于千米的认识,理解的比较到位,对于千米和米之间的进率关系也能通过他们的读法进行区分。
乘法【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一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口算方法以及笔算算法。
2.能力目标:掌握不同的算法并掌握算法的关键。
3.情感目标: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学习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不同的算法并掌握算法的关键。
【教学过程】一、教师激情导入小明和3位同学去游乐园玩,每张门票12元,请问:他们共需要多少元?二、教师提出要求仔细读题,你能用你学过的方法解决吗?1.学生思考提出解决的办法:方法一:小明的12元+ 三位同学每人的12元;方法二:四位同学每人12元连加;方法三:用乘法解决:12×4;2.教师针对学生提出的第三种方法解决运算问题。
3.说说你是怎么想的?4.教师总结两种方法:从高位乘起,最后把两次的乘得的积加起来。
从个位乘起,用因数依次去乘另一个因数每一位上的数;哪一位上乘得的积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
三、出示练习23×3= 2×41=32×3= 43×2=四、课堂小结师生共同总结一位数乘两位数的算法。
【教学反思】利用解决实际问题的方式引出一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口算方法以及笔算算法,使学生利用乘法的知识解决问题,并在解决的过程中找到口算的方法,从而引出笔算,主要是让学生理解笔算乘法的方法。
解决问题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自主理解现实生活中的数学问题,能够正确解答含有两个已知条件,需要两步解答的实际问题。
2.在解决生活中数学问题的过程中,从多角度思考和分析问题,能够选择合适的算法。
3.培养学生的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正确解答含有两个已知条件,需要两步解答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从多角度思考和分析问题,能够选择合适的算法。
教学准备:投影仪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
师:看到题目你心里在想什么呀?生:解决什么问题?怎样解决问题?师:根据你过去的学习经验,你是怎样解决问题的?生:读题,分析,列式,检查。
老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总结:读题(认清题目要求),分析(画图),列式(带单位),检查(符合题目要求后答题)看来同学们解决问题有了一定的方法,那么这节课带着你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摩乐乐去他的农场来上今天的数学课!二、新授。
1.和倍问题。
师:摩乐乐给大家介绍:他养了红猪和绵羊,通过看大屏幕,你知道了什么?知道了红猪有6只师:你还想知道什么?绵羊的数量(屏幕显示)。
师:你们想知道吗?绵羊的数量直接告诉你了吗?没有,告诉了你什么?绵羊的数量是红猪的4倍师:根据这两条数学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绵羊有多少只?师:谁来解决她的问题?为什么用乘法?6的4倍就用6×4.红猪是这样的6只,绵羊是他的4倍,就是4个6.求4个6是多少用乘法。
6×4=24(只).师:知道了这些数学信息,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红猪和绵羊一共多少只?绵羊比红猪多多少只?这两个问题都很好,我们先来解决一共有多少只。
师:根据你已经有的解决问题的方法(4步),先尝试画图,再列式,写在你的课堂练习本上。
2.独立尝试。
观察全体学生,找到:实物图,方块图,线段图三个层次的学生。
老师收上练习本准备展台展示。
3.组织交流。
师:请把笔放好,我们请几位同学展示一下自己的做法,向老师学习很重要,向同学学习更重要,看谁做好向同学学习的准备了?表扬。
(1)实物图清楚直观地展示了数量关系。
谁读懂她的图了?图的主人,他读懂你了吗?师评价:你真是一个善解人意的学生。
大家看,这个同学用示意图很准确的表示出红猪的数量,以及绵羊和红猪的数量关系,可真棒!我们来看,这1份是?这4份是?问题是一共有多少只,标在哪里合适?,对,标在后面。
大家看,这样标出红猪,绵羊,问题,是不是更具体更准确了?(2)方块图。
谁读懂她的图了?图的主人,他读懂你了吗?快看他用一个图形表示了一定数量,这个方法可真简便,还准确地反映出绵羊是红猪的4倍,真棒啊!大家有什么建议?老师也把刚才同学的图也准备好了。
(3)线段图:画法简洁,省时间。
谁读懂她的图了?图的主人,他读懂你了吗?师评价:你真会读图说信息!大家有什么建议?非常好,经过你们的建议,这个图就更加详细准确了。
老师也准备了你的线段图。
4.小结。
师:现在我们比较这几个图?有什么不同点?生:实物、方框和线段。
师:也就是用的图形不同,是吗?嗯。
师:有什么相同点呢?生:都表示出绵羊的数量是红猪的4倍。
问题都是求一共有多少只?师抓本质:对啊,虽然同学们用的图形不同,但是表示的都是红猪是一份,绵羊的数量有这样的4份,求一共有多少只,在不同的画图分析中,抓住了份的关系,思考问题。
谁来说说第一个算式求得是什么?第二个算式求得是什么?师:看来我们画图分析,列式计算把题目分析得很清楚,咱们来一起回顾一下解决这个问题的过程吧!师:读题我们想知道绵羊的数量,根据哪些数学信息,就能得到绵羊的数量?再联合红猪6只得到了一共有多少只。
师:同学们看一看,老师画的这个图,像什么?师:真是富有想象力的同学。
没错,一边读题一边摘录信息,我们组成了这样一个像树枝一样的图叫做枝形图。
你能不能跟大家说说,这三种图,你最喜欢哪一种?原因是什么?喜欢你的回答,不仅有喜欢的方法,还能说出充分的理由。
师:看来分析问题时分析就可以用你喜欢的画图方法分析读。
那么要想求出一共有多少只,有不同的方法吗?没有:引导观察—图我们画了三种了,根据方块图或者线段图,你有没有不一样的列式?有:生展示,谁看懂她的算式了?无:我们看线段图,6只红猪是一份,绵羊有这样的……你有想法了吗?表扬想出合倍方法的同学:你真是数学小博士!能够紧紧抓住份的概念(关系),进行思考,从而想出这种巧妙的方法!真棒!师:每个人分析问题的角度不一样,选用的方法也不一样!师:解决完问题,我们是不是大功告成了?不是,需要检查!师:这是一种严谨的做法。
我们一起来检查,计算,单位名称。
师:这回万无一失了,我们口答一下。
三、练习。
1.模仿练习。
师:刚才我们还提出了一个问题?红猪比绵羊少多少只?师:请你根据展台上的三幅图,分析一下,这个数学问题应该标在哪?学生上屏幕指出,其他同学判断。
师:经过你的分析,你会怎样列式?6×4-6=18(只)师:有不一样的列式吗?(4-1)×6=18(只)师:真棒!你受到刚才那个数学小博士的启发,紧紧抓住份数关系进行思考,这就是学以致用啊!掌声送给他!会向同学学习是一个非常好的学习习惯!小结:老师和同学们一起解决了两个实际问题,我们一起经历了读题(认清题目要求),分析(画图),列式(带单位),检查(符合题目要求后答题)现在请同学们就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解决大屏幕上的问题。
2.变式练习。
(1)试一试1:摩乐乐卖出一只大羊和一只小羊得到25元,卖出羊毛得到的钱是卖出一只大羊和一只小羊的5倍。
卖羊毛比卖小羊多多少元?画图:列式:方法1:方法2:(展示生作业(最好是写出两种方法的),说图,说算式。
对完成两种方法的同学表扬。
师:这会儿画图怎么没有人用小棒图了?哦!数大了,太麻烦了,还是线段图更简洁,用一条线段可以表示红猪6只,还可以表示卖绵羊25元,省事多了。
师:会根据具体问题,选择合适的方法!真棒!3.提高练习:绵羊和羊宝宝一共有30只,绵羊的数量是羊宝宝的5倍,你知道羊宝宝有多少只吗?展示生方法,说图,说算式。
对解决出的同学大力表扬。
四、小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A会用枝形图分析题目整理信息。
B解题四步骤。
C解决问题有好多种方法。
角的初步认识【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认识直角锐角和钝角。
2.能力目标:能以直角为标准直观比较角的大小。
3.情感目标: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增加学习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认识直角锐角和钝角,以直角为标准直观比较角的大小。
【教学过程】一、复习:1.回忆昨天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
2.怎样表示一个角。
3.回忆怎样画角的。
二、新授:1.在三角板中像这样的角是直角教师用手指出2.在我们的生活中你还观察到哪个角是直角?学生举例。
3.请你任意画一个角和直角比较:(1)比一比,哪个角大,哪个角小?并说明理由。
(2)教师总结:在比较角的大小时把角的两个顶点对齐,其中一条边。
对齐另一条边,谁在外边谁的角就大。
4.比直角大的角叫钝角。
比直角小的角叫锐角。
【教学反思】学生对于比较角的大小掌握的比较好,能够以直角为标准判断出锐角和钝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