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选修5自然灾害知识点资料

合集下载

高中地理选修五-自然灾害与防治知识点归纳(史上最全最细)

高中地理选修五-自然灾害与防治知识点归纳(史上最全最细)

种减灾工作的政策法规体系。4.加强防灾、减灾宣传,提高人们的环保
地震 滑坡、 泥石流
长江流 域(暴 水文
雨和洪涝 灾害)洞 庭湖平原 、鄱阳湖 平原和长 江三角洲 尤为频繁
洪涝
洪灾:东多西少(东部受 夏季风影响大),平原多 高原山地少(平原泄洪不 畅)。从地形区上看:大 江大河的中下游平原,关 中地区,云贵高原。内 涝:地势低洼,排水不畅 的地区,华北平原最典型 台风风暴潮:东南沿海地 区(夏秋7-10月,8、9月 最集中);温带风暴潮: 北方沿海地区(春秋季 节) 全国(春夏) 江淮地区(春末夏初6月) 长江中下游地区(夏7月) 华北地区(春季3--6月) 华北地区(夏季7--8月) 除西藏、云南、台湾和海 南省外我国大部分地区 (冬半年9-次年5月,春秋 最严重,表现在对农作物 的危害)从寒潮出现次数 看:东北>华北>西北和 长江流域
夏威夷高压势力增强,高压脊延伸到长江中下游地区(反 气旋控制) 炎热少雨 ①气温回升快,蒸发旺盛;②夏季风未到,降水少;③农 业灌溉需水量大 ①夏季风到的早,影响时间长,降水强度大;②地势低 平,排水不畅 来自西伯利亚的强冷空气迅速入侵造成大范围的剧烈降温 南下过程中,受东西走向的天山、阴山、秦岭、南岭等山 地阻挡,北侧令空气堆积,灾害加剧;地理位置差别和地 形影响形成冷空气通道,长驱南下,可影响到黄河流域和 长江流域中下游,甚至两广地区(寒潮南侵到我国的的三 条路径:偏西路径、偏北路径、东北路径-P50图2.36;导 学P25表) 自然原因:①快行冷锋天气影响;②气候干旱,降水少; ③春季大风日数多。人为原因:④过度放牧、过度樵采、 过度开垦导致植被破坏、土地沙化。 热带和副热带暖洋面上形成的一种强烈的热带气旋(条 件:广阔的暖洋面提供丰富水汽;下热上冷的不稳定大气 层结) 我国范围广频次高;有 渐发性和持久性 洪涝灾害 降温、大风、雨雪、低 温冻害、沙尘暴。南北 方表现不同:北方--大 风、降温、霜冻、暴风 雪;南方--降温、冻害 、雨雪等

选修五自然灾害知识总结

选修五自然灾害知识总结

洪灾的措施:
技术措施 建立灾情监测预警系统 非工程措施 生物措施 保护植被,植树造林 宣传措施 教育措施 管理措施 建立防洪机构、防洪保险等 工程措施: 1、疏通河道。 2、退耕还湖。 3、修建水库蓄水。 4、加固大堤。 5、截弯取直。
2、台风:
原因
高温洋面、低压幅合、大的地转偏向力 强风
吹翻船只、建筑物和通讯设施遭受破坏。 危害 特大暴雨 造成河堤决口、水库崩溃、洪水泛滥、 淹没农田和村庄等。 风暴潮 破坏海堤,淹没岛屿等 技术措施:利用卫星监测和雷达跟踪,及时发 措施 布台风预报警报 工程措施:建立沿海防波堤、加固房屋等 生物措施:建立沿海防护林 教育措施:收听天气预报,及时做好防台风的 准备、躲避、
措施
华北地区:春季
5、干 旱
降水少 原因 蒸发量大 水被损失多(喀斯特地貌区—溶洞、地下暗河) 生产生活需水量大
危害 粮食减产、人畜饮水困难、影响经济发展和 社会安定 技术措施 建立灾情检测预警系统;种植耐旱作物; 措施
节水农业、等。 生物措施 农林牧相结合的农业结构,改善干旱去 的生态环境;营造防护林 工程措施 修建水库;农田水利基本建设、 开采地下水、跨流域调水
春季气温回升快,蒸发大; 夏季风没到,降水少; 正值春播,农业用水量大
梅雨过后,受副高控制 云贵高原是喀斯特地貌, 地表水容易渗漏。
春旱 伏旱
四季都旱
夏秋旱
雨带推移到北方后,受高温 天气影响形成夏秋旱。
二、地质灾害:
分布 1、地震: 原因 灾情分析 2、滑坡、泥石流
1、位于地震带上,多地震。 2、地壳运动强烈,断层发育,岩石破碎,风化严重。 原因 3、干湿季分明,暴雨集中。 4、植被遭到破坏。5、地形起伏大。 微观:物质疏松、滑动面、降水、地形认为对稳定性的破 坏等。 掩埋农田、建筑物、道路,人员伤亡、堵塞江河、摧 危害 毁城镇等 措施

高二地理选修5自然灾害防治核心知识点31页

高二地理选修5自然灾害防治核心知识点31页

高中地理选修5《自然灾害与防治》核心知识点一、自然灾害及其特点(一)自然灾害☆形成自然灾害的条件诱因:①自然界的异常变化②承受灾害的客体:经济损失、人员伤亡、环境破坏☆影响灾情程度的主要因素:①自然灾害的强度②自然灾害发生地区(经济水平)③防灾准备与设备④人口年龄、性别⑤防灾教育与防灾意识(二)自然灾害的类型(请同学们为课件中的灾害归一归类。

说出你的主要依据:自然灾害的成因)二、主要的自然灾害1、热带气旋—-台风(属于气象灾害)2、干旱和旱灾(属于气象灾害)3、寒潮(属于气象灾害)4、地震(属于地质灾害)5、滑坡和泥石流(属于地质灾害)6、洪涝(属于水文灾害)我国洪水灾害7.我国洪水类型比较★长江流域水文灾害灾情严重........的原因:自然:①流经湿润区,雨季长,降水量大,集中于夏季且多暴雨②流域面积广,支流多③河道泄洪能力不足,特别是荆江段,地势低洼,河道弯曲,水流不畅④中游无足够的调洪和滞洪场所人为:①上游山区植被破坏,涵养水源能力下降,河流洪峰流量增大②中上游山区水土流失加剧,河流含沙量增大,泥沙淤积,河床抬高,泄洪能力下降③中下游,由于泥沙淤积和围湖造田,湖泊萎缩,调蓄洪水能力减弱8、风暴潮((属于水文灾害,是我国最严重的海洋灾害)☆人为因素对洪涝灾害的影响★海啸1、成因——地震等引发2、海啸的危害:①海上:可颠覆海上船只,破坏海上设施②岸上:淹没城镇、村庄、耕地,破坏房屋与工程设施③人员伤亡措施:见学案★赤潮1、成因:自然原因:海区封闭,海湾内的水与外海交换微弱。

夏季水温较高。

人为原因:周围地区工农业发达,人口密集,排放的生产生活污水,水体富营养化。

2、危害:威胁海洋生态环境;影响渔业生产;鱼类大量死亡。

★灾害性海浪◆华北春旱的原因自然原因:华北地区春季降水少,升温快,地表水蒸发强烈;人为原因:①人口多,城市集中,处于农业播种或农作物发芽时期,工农业生产与生活用水量大;②水资源浪费严重;③水体污染。

选修5自然灾害知识点

选修5自然灾害知识点

选修五《自然灾害与防治》知识点总结一、我国自然灾害多发的地理背景:(一)自然背景:(1)气候背景:①我国东部濒临太平洋,面对世界上最大的台风源区(西北太平洋台风区)。

②位于最大的季风气候区,受强大的季风环流控制,降水时空分布极为不均。

③气候复杂多变,气候不稳定性强。

(2)地形地质背景:①地形复杂多样,西高东低,起伏较大,以山地丘陵为主。

②太平洋板块俯冲,印度洋板块碰撞,地壳运动活跃。

③处在环太平洋地震带和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之间。

(3)生物背景:地域辽阔,气候多样,土壤和植被类型多样,滋生和繁殖了多种有害生物。

(二)人文背景:(1)过度利用,生态环境脆弱: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人口众多的农业大国,长期积累的对自然的过度利用,形成了脆弱的生态环境。

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造成的破坏效应往往以各种灾害的形式表现出来。

(2)承受能力和抵御能力差:社会经济系统对自然灾害的承受能力和防御能力低下。

(3)人口和经济密集区和灾害多发区重合:人口和经济密度高度集中在灾害多发、易损的东部地区,这种地理分布的不平衡性在很大程度上加剧了自然灾害的严重性。

二、主要灾害的地域特点和形成原因:1地震:①我国典型地区:西多东少,主要有青藏、新疆、华北和台湾四个多发区,地震带的分布基本上遵循活动断裂带的分布;南北地震带:东经105附近是我国地质构造的东西分界,正处在地形的转折地带,构造活动频繁,地壳脆弱,地震灾害多发。

②形成原因:位于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的交界处,地壳活动剧烈,断层发育。

处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和地中海-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之间。

我国板块内部多断裂破碎构造。

造成重大人员和财产损失的原因可能有:震级大,破坏性大;震中附近城市分布多,人口集中;经济发达;浅源地震;发生的时间可能在夜间;诱发其他灾害等2 滑坡、泥石流:时空分布特点:①具有突发性,雨季更易发生。

②主要分布在西南山区,及地势的二三级阶梯交界处以西至北京-兰州-昌都一线之间。

知识点归纳选修5-自然灾害与防治详解

知识点归纳选修5-自然灾害与防治详解

自然灾害知识要点总结一、自然灾害及其影响1.自然灾害的定义:是指由于自然异常变化造成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社会失稳、资源破坏等现象或一系列事件。

2.自然灾害形成条件:①要有自然异变作为诱因;②要有受到损害的人、财产、资源作为承受灾害的客体。

3.灾情大小取决于:孕灾环境(由大气圈、岩石圈、水圈、生物圈共同组成的综合地球表层环境)、致灾因子、受灾体。

4.自然灾害的影响表现在:人员伤亡;财产损失;自然资源和环境的破坏。

其中最主要的影响就是人员伤亡(生理伤害和心理伤害、精神伤害)5.资源损失的灾情特点:滞后性和隐蔽性,广泛性和长远性。

6.各种资源恢复情况:非可再生资源受灾被毁后无法或很难恢复;可再生资源受灾后虽然可以再生,但过程非常缓慢。

7.自然灾害的危害程度存在地域差异:灾害强度大,危害就大;经济水平高,危害大;防灾抗灾能力弱,危害大;反之则小。

8.全球主要的灾害类型包括:气象灾害(热带气旋,干旱,寒潮,沙尘暴,暴雨),水文灾害(洪涝,风暴潮,海水入侵,海浪),地质灾害(地震,滑坡,泥石流),生物灾害(病害,虫害,鼠害)。

二、气象灾害(一)热带气旋1.分布:集中在孟加拉湾北部及沿海地区,中国东南沿海(广东、台湾、海南、福建、浙江等是我国受台风影响最大的地区)、日本和东南亚国家,加勒比海和美国东部沿海。

多发生在西北太平洋。

2.热带气旋的形成条件:有广阔的暖洋面,有充足的水汽;下热上冷的不稳定大气层;足够的地转偏向力。

(赤道附近地转偏向力小所以就无法形成热带气旋)3.发生时间:多发生在夏秋季节(7-11月)4.天气特征:狂风、暴雨、风暴潮。

5.台风登陆后势力减弱的原因:地面摩擦力加大;水汽来源减少;气温下降。

6.台风眼风力弱,天气晴朗的原因:水平气压梯度力与旋转离心力抵消,中心气流做下沉运动,水汽难以达到饱和,故天气晴朗。

7.台风对沿海地区的影响不利影响:①威胁航海安全,造成海难;②摧毁庄稼;③破坏各种建筑设施;④通电、交通等中断;⑥台风带来的狂风、暴雨以及风暴潮灾害常会形成海水倒灌,造成海堤决口,形成洪涝灾害;⑦可诱发泥石流和滑坡等灾害,造成人员、财产损失。

地理 中图版 选修5 灾害地理 2.1 中国主要的自然灾害

地理 中图版  选修5  灾害地理  2.1    中国主要的自然灾害

案例② 台湾岛" 案例②—台湾岛"921"南投地震 南投地震
1999年9月21日凌晨,南投县发生 .6级大地震, 年 月 日凌晨 南投县发生7. 级大地震 日凌晨, 级大地震, 震源深度10千米左右,重灾区在日月潭地区. 震源深度 千米左右,重灾区在日月潭地区.这是 千米左右 台湾岛近百年来发生的最强烈的地震. 台湾岛近百年来发生的最强烈的地震.该区有许多活 断层,导致断层沿线地区遭遇灾难性破坏.整个灾区 断层,导致断层沿线地区遭遇灾难性破坏. 死亡2 死亡 329人,伤8 722人,失踪 人,倒塌各种建 人 人 失踪39人 筑9 909栋,严重破坏 575栋,受灾人口 栋 严重破坏7 栋 受灾人口250万,灾 万 民32万,财产损失92亿美元.此次地震还波及福建, 万 财产损失 亿美元.此次地震还波及福建, 亿美元 广东,浙江和江西的部分地区. 广东,浙江和江西的部分地区.
为什么我国地震西多东少, 为什么我国地震西多东少, 地震灾情却东重西轻? 地震灾情却东重西轻
以东经105°为界, 以东经105°为界,我国西部地区主要是亚欧板块与印度 105 洋板块的相互作用区,不仅地质构造复杂, 洋板块的相互作用区,不仅地质构造复杂,而且地壳运动 特别活跃,是世界大陆地震最强烈,多发和密集的地区. 特别活跃,是世界大陆地震最强烈,多发和密集的地区. 而东部地区除了沿海以及华北外,大部分地区相对稳定, 而东部地区除了沿海以及华北外,大部分地区相对稳定, 故地震较少. 故地震较少. 我国地震西多东少,但灾情却东重西轻. 我国地震西多东少,但灾情却东重西轻.虽然我国西部地 震频次高,强度大,但人口稀疏,资产密度小, 震频次高,强度大,但人口稀疏,资产密度小,因此灾情 也就相应小得多;而东部地区有着占我国城市总数46 46% 也就相应小得多;而东部地区有着占我国城市总数46%的 城市,90%以上的人口,又是我国经济发达,资产密集区, 城市,90%以上的人口,又是我国经济发达,资产密集区, 这就决定了我国地震灾情必然是东部严重. 这就决定了我国地震灾情必然是东部严重.

高中地理选修5自然灾害

高中地理选修5自然灾害

高中地理选修5自然灾害高中地理选修5《自然灾害与防治》一、自然灾害系统示意图二、主要的自然灾害1、热带气旋—-台风(属于气象灾害)2、旱情和旱灾(属气象灾害)3、寒潮(属于气象灾害)4、地震(属地质灾害)5、滑坡和泥石流(属于地质灾害)6、洪涝(属水文灾害)长江流域水文灾害灾情严重的原因:☆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水文灾害多发的原因:自然因素:①(气候和水系方面)流经湿润地区,流域甚广,支流多,汛期短,水量小②(地形方面)地形以平原居多,地势平缓,中游没足够多的调洪、受纳场所,中下游河道的过洪能力严重不足。

人为因素③上游砍伐森林,中游围湖造田、建垸④下游建筑物占有河道。

治理措施:①中上游植树造林种草,保护森林,继续营造长江中上游防护林体系、修建水库;②中游加固荆江等河段的大堤,退耕还湖,平垸行洪;③拆除占据河道建筑物,保护水域和合理利用土地等;④利用遥感技术和地理信息系统等进行监测和预报预警、动态监测;⑤健全减灾规划和防灾法律,加强减灾管理和公众减灾教育;⑹制订救灾应急预案。

7、生物灾害:病害、虫害和鼠害☆蝗灾与鼠害——两种最广为的生物灾害三、我国东部季风区内主要环境问题的分布、产生原因及治理措施四、主要环境问题的成因、后果及预防措施☆☆☆☆☆一些概念可能混淆:热带气旋和台风、干旱与旱灾、崩塌和滑坡、滑坡和泥石流.(比较相同点和不同点)☆☆☆厘清“热带气旋相同部位的风向和天气情况”(风向:气旋西部吹起偏北风,东部吹起偏南风;天气:台风眼“并无风少云干活冷”,旋涡风雨区“狂风暴雨,雷电交加”,外围大风区“多云,阵性降水”。

)☆☆☆为什么我国洪涝的多发地区(东部季风区)灾情重?洪涝的多发地区就是我国农业最分散的地区,也就是工业、商业贸易最繁盛的地区,人口、建筑、交通道路密集,减轻了灾情体的脆弱性,也不断扩大了灾情的严重性。

人类不恰当的经济活动也可以减少洪水灾害的风险性,例如围湖造田、建垸引致湖泊调蓄能力上升;砍伐森林、植被减少将并使蓄水能力上升;上游水土流失导致下游泥沙沉积,堵塞河湖水库,蓄、排洪能力上升;在下游低洼地过度研发并使财产过分分散等等。

地理选修5知识点归纳

地理选修5知识点归纳

第一讲自然灾害概述一、自然灾害的概念与特点1.概念理解:1.诱因:自然异变2.承灾客体:遭到损害的人,财产,资源等2.特点1.严重的危害性,能够造成大量的人员伤亡与财产损失2.在发生时间与过程上,有突发性与渐发性之分。

突发性的灾害,持续时间短,危害程度短时间内较强,影响范围较小,如火山地震飓风渐发性的灾害,持续时间长,危害程度短时间内不强,影响范围广,如旱灾土地荒漠化3.发生的种类和频率上,具有区域性特征4.具有连锁发生的特点。

如地震会诱发海啸,火山等等3.影响:人员伤亡财产损失。

分直接经济损失(农作物,房屋,道路文物古迹等的损坏)和间接经济损失(停工停产,交通通信中断商贸金融停业,保险理赔)间接经济损失往往数倍于直接经济损失对自然资源和环境的破坏(具有滞后性隐蔽性的特点)二、主要自然灾害的类型和分布自然灾害按成因和特点大体分为气象灾害、地质灾害、海洋灾害和生物灾害四类,具体分析如下:特别注意:1.热带气旋平均风力达12级以上,为台风。

台风外围云壁高耸,风狂雨暴,台风眼内云消雨息。

2.气象灾害还有龙卷凤、冰雹、雪灾、冻雨等(1)地形与地质条件:我国山区面积广大地势崎岖起伏,地质构造复杂;(2)气候条件;季风气候区的降水变率大,降水集中在夏秋季节(3)人类活动:人类不合理的经济活动,使地表结构遭到严重破坏2. 我国西南地区多地质灾害发生的原因1.处于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交界处,地壳运动活跃2.地形崎岖,山高谷深,坡度大3,4同上2.33.地震相关概念震级:地震的强度,烈度:地震的破坏程度(与震中距与震源深度有关)震源:地震的发源地震中:距震源最近受地震影响最强烈的地方地震波:S波P波,前者是造成建筑物破坏的主要原因,只能在固体中传播等震线:地面上破坏程度相同的点连成的线震中距:地面上任意一点到震中的直线距离3.海洋灾害(1)主要类型;风暴潮、海啸、海浪、海冰、赤潮,厄尔尼诺,拉尼娜等。

(2)风暴潮与海啸的成因及分布风暴潮是最严重的海洋灾害,海啸的表现及危害和风暴潮具有相似性,但成因不同。

选修5自然灾害背记知识清单

选修5自然灾害背记知识清单

绵阳东辰国际学校高2014级(地理)选修5:自然灾害记忆清单整理:付尚军审核:陈洪均1、自然灾害的基本类型:(1)地质灾害——地震、滑坡、泥石流、火山喷发;(2)气象灾害——热带气旋(台风、飓风)、寒潮、干旱、沙尘暴;(3)水文灾害——洪涝、风暴潮;(4)生物灾害2、判读自然灾害的基本要点:(1)由自然原因引起;(2)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3、自然灾害灾情严重与否的原因分析:(1)灾害本身强度大小(强度越大、损失越重);(2)受灾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水平越高、损失越重);(3)受灾地区的人口密度(密度越大、损失越重);(4)受灾地区的抗灾救灾能力(能力越强、损失越轻);(5)受灾地区人民的防灾自救意识(意识越强、损失越轻)4、自然灾害防治的一般思路:(1)加强监测和预报;(2)实施一些必要的工程措施(如加固河堤、修建固土护坡工作等);(3)保护植被、提高植被覆盖率;(4)积极开展防灾、减灾宣传教育,提高民众防灾、自救意识;(5)建立健全减灾工作的政策法规体系,做好人员应急撤离计划和灾后重建规划。

5、自然灾害的影响:(1)人员伤亡;(2)财产损失;(3)资源和环境的破坏(具有隐蔽性、滞后性)6、世界两大自然灾害带与两大火山地震带的区别。

7、自然灾害间的关联性:(1)寒潮——低温冻害/ 雪灾;(2)台风——暴雨——洪涝——泥石流;台风——风暴潮(3)干旱——火灾/蝗虫灾害;(4)地震——滑坡/泥石流/崩塌/海啸/火灾/瘟疫8、中国自然灾害特点:(1)灾害种类多、灾次频发;(2)成灾人口与农业灾情严重;(3)自然灾害地区差异明显。

9、中国自然灾害种类多、发生频率高的原因——特殊的地理位置决定(1)地处环太平洋自然灾害带与北纬20——50°自然灾害带;(2)地处太平洋板块、亚欧板块、印度洋板块交界地带,地壳活动频发多地质灾害;(3)山区面积广,地势崎岖、起伏大;(4)季风气候为主,降水的季节变化、年际变化大,旱涝灾害频繁;10、近年来我国自然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比重下降,经济损失上升原因?(1)人员伤亡下降原因:①科技进步,防灾抗灾设施进一步完善抗灾能力增强;②人们防灾、抗灾自救意识提高;③监测手段提高,及时发布预警信息、制定人员撤离计划;(2)经济损失上升原因:随着经济的发展,单位面积上资产的密度提高。

人教版地理选修5 自然灾害

人教版地理选修5 自然灾害

选修5 自然灾害与防治一、自然灾害的影响二、主要自然灾害1、气象灾害(1)热带气旋热带气旋灾害主要是由强风、特大暴雨和风暴潮造成的。

不同部位会有不同的天气状况。

(2)干旱①分布(3)寒潮2、地质灾害(1)地震:环太平洋地震带、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震源震中距震级)(2)泥石流和滑坡3、水文灾害(1)洪涝包括洪水和涝渍(2)风暴潮的类型有台风风暴潮和温带气旋风暴潮。

三、自然灾害分析方法1、洪水(1)自然:流域状况(降水强度、地面坡度、土壤含水率、植被覆盖率)、水系状况(支流多少、河道曲直、河谷坡度、入海口狭窄)(2)人为:植被破坏、围湖造田、防灾意识、抗灾能力2、地质灾害地震、滑坡、泥石流这些灾害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联性。

3、冰雹:多发在春季。

春季冷暖气流常在该省交汇,易使暖气流强烈抬升;春季气温回升快,空气对流强。

四、中国的自然灾害1、洪水灾害:①暴雨洪水,4~9月,东部季风区各大江河的中下游平原地区②冰川融雪洪水,4~5月融雪洪水,7~8月冰川融水。

主要分布在西部和东北高纬度山区③冰凌洪水,初冬和初春。

河流从低纬度流向高纬度的河段2、气象灾害(1)旱灾①东北区:在盛夏季节,特别是辽河与嫩江流域,常有久晴高温天②华北区:春季,正值冬小麦生长发育关键期③长江区:多发生在7~8月,俗称“伏旱”④华南区:以夏秋旱为主,春旱次之;桂西则以春旱为主⑤西南区:一年四季都可能发生旱灾。

云南和川西山地多春旱。

(2)蝗灾与旱灾的关系五、防灾与减灾1、我国自然灾害产生的环境原因2、防灾与减灾(1)3S技术运用①遥感技术(RS):灾害前兆监测;进行灾害跟踪监视;及时发出警报;帮助救灾;建立灾害模型。

②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灾情发生后的通信联络;减灾过程中的灾情跟踪、监测、实时监控;灾害发生地点的准确测报;救灾人员赶赴现场的导航;可提高减灾的效率和精确度。

③地理信息系统(GIS):对自然灾害进行预报预警和动态监测、灾害发生成因与规律分析、灾害损失调查、灾情评估等,还可以为制定减灾预案和指导灾后重建工作提供依据。

高中地理选修五自然灾害与防治基础知识

高中地理选修五自然灾害与防治基础知识

高中地理选修五自然灾害与防治基础知识一、自然灾害的类型:二、地质灾害:1.地震:(1)主要原因:位于板块交界处,位于环太平洋地震带或者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上,或位于地壳断层处;地壳活动活跃,岩层容易断裂,造成地震。

(2)影响灾情大小的因素:⏹自然因素:震级的大小,震源的深浅,距震中的远近,次生灾害(火灾、滑坡、泥石流、海啸以及疫病蔓延等)。

⏹人为因素:灾区的人口密度,经济发展水平,自救、互救能力,国家的救援程度,建筑物的抗震能力,防震意识,防灾减灾工程。

(3)防御措施:⏹建立地震灾情监测、预警、预报系统。

⏹加强地震灾害的宣传,提高人们防震意识。

⏹实施一些预防措施:提高建筑物的抗震强度。

⏹提高自救、互救能力。

⏹国家及时救援。

2.滑坡、泥石流灾害:(1)产生原因:⏹地形:分布在山区,地势陡峻。

⏹岩石疏松、破碎(云贵高原)或者土层疏松(黄土高原)。

⏹夏季多暴雨。

⏹植被破坏严重或者开矿导致山地开发程度不断加大。

(2)泥石流:(3)滑坡:(4)滑坡和泥石流的区别:(5)防御方面:⏹建立灾情监测预警系统。

⏹加强地质灾害的管理,提高人们防灾意识。

⏹实施一些预防措施:实施护坡工程;植树造林。

3.中国的主要地质灾害:说明:西南地区的地质灾害是地质、地貌、气候等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地质灾害的频繁发生,给社会经济造成了严重的损失。

原因及危害如下图所示:制作:陕西省丹凤中学叶佳三、气象灾害:1.干旱:(1)产生原因: ⏹ 华北的春旱: 自然原因:雨季未到,降水量少;春季气温回升,多大风,蒸发量大;人文原因:农业灌溉用水量增加,人均地表径流少。

⏹ 长江中下游的伏旱:受副热带高气压带的控制时间长,盛行下沉气流,降水持续偏少;夏季气温高,蒸发量大;台风到达的次数少,或者比较弱。

⏹ 西南地区的干旱:自然原因:气候异常,气温持续偏高,降水持续偏少;季风气候,降水季节变化大,冬春季节少雨;多喀斯特地貌,地表水下渗严重;地形崎岖,地表水停留时间短;人为原因:生产生活用水量大;水利基础设施落后,防灾意识不强。

选修五自然灾害复习

选修五自然灾害复习

高三自然灾害复习知识总结选修五自然灾害与防治重难点:一、水文灾害1、洪涝灾害⑴分布:世界:从气候因素看,洪涝集中在中低纬度地区,主要是亚热带季风区、亚热带湿润气候区、温带海洋性气候区。

从地形因素看,江河的两岸,尤其是中下游地区,是洪水的直接威胁区。

低湿洼地容易发生涝渍。

我国:整体:我国的雨涝主要发生在东经110°移动,北纬20°~45°这一范围。

东部平原地势低平,雨季河流排水不畅,是导致洪涝发生的根本原因。

具体:①暴雨洪水:集中分布在季风区,时空分布与暴雨时空分布一致。

东部季风区各大江河的中下游平原还是暴雨洪水的主要分布区。

主要集中在在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六盘山——岷山——横断山以东区域,特别是长江、淮河、黄河、珠江、海河、辽河、嫩江—松花江等七大江河的中下游平原地区,其次是四川盆地、关中地区以及云贵高原的部分地区。

②融雪洪水:分布在我国西北、东北地区,空间分布:积雪融水:4-5月,东北;冰川融水:7-8月,西北。

③冰凌洪水(凌汛):黄河上游宁夏、内蒙古河段,下游部分河段,松花江部分河段。

凌汛条件:A封冻:最冷月均温低于0℃;B流向:自低纬(南)向高纬(北)流。

⑶我国的洪涝灾害主要集中在七大流域:珠江流域、海河流域、江淮流域、松花江流域、黄河流域、长江流域、辽河流域。

产生的原因:①自然原因:气候:降水持续时间长,夏季降水集中(如长江流域的梅雨天气);夏季风的强弱变化(副高强:南旱北涝;副高弱:南涝北旱);台风的影响;水文:缺少天然的入海河道(淮河);水系支流多(扇形水系、树枝状水系;闽江);河道弯曲(荆江河段);河流中下游多形成地上河(黄河、荆江);地形:中下游地势低洼(海河、珠江),排水不畅;气候异常:厄尔尼若现象等个别年份气候异常变化。

②人为原因:中上游滥砍滥伐、陡坡开垦等导致植被破坏,造成水土流失加剧,流域涵养水源能力下降,下游泥沙淤积,河床抬升;中下游围湖造田,建垸;人类在低洼地(洪水高危险区)开发;不合理水利工程建设(渭河流域);人为的占用河道、淤塞河道等治理措施:①非工程性措施:建立洪水监测与预报预警系统;制定防洪应急预案;认真执行《防洪法》,加强防洪规划与管理;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民生态环境意识和人们防灾减灾意识及自救互救能力;实行防洪保险等②工程性措施:中上游植树造林,退耕还林,退耕还湖;上游兴修水库等水利工程;中下游加固加高江防大堤;进行河道整治,截弯取直,清除行洪障碍;开挖入海新河(淮河,海河),修建分洪蓄洪区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范围广、频度高、强度大、危害大
①震源:地球内部岩层破裂引起震动的地方。
②震中:地面正对着震源的那一点。
③震源深度:震源到地面的垂直距离。
④震中距:地面上任何一点到震中的直线距离。 ⑤等震线:把地面破坏程度相似的各点连接起来的曲线。
震级(“里氏震级” ) :表示地震的大小 ( 地震中释放的能量多少 ) 。
;
②下热上冷的不稳定大气层结→促使空气上升及水汽凝结致雨
③有一定的地转偏向力(纬度大于 5O 的热带和副热带海洋)
由外围大风区、旋涡风雨区和台风眼三部分组成
西移路径(对华南影响较大)、西北路径(对华东影响较大)、转向路径(对东部沿海影
响较大)
狂风暴雨
时间分布:一年四季均可发生( 7-11 月最频繁);
二、主要的自然灾害
1、热带气旋—-台风(属于气象灾害)
热带气旋 概念 产生条件
结构 路径 天气特征 分布
我国台风灾 害的空间分 布特点 危害
防御措施
台风 (在西北太平洋上 )、飓风(在大西洋和印度洋上)
中心附近最大风力在 12 级以上热带气旋
①有广阔的暧洋面( 26OC 以上)→海水蒸发,向大气提供充足的水汽
高中地理选修 5《自然灾害与防治》 一、自然灾害 1、定义:自然灾害是指由于自然异常变化造成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社会失稳、资源破坏等现象或一系列事 件。 2、判定条件: A、有自然异变作为诱因 B 、有受到损害的人、财产、资源作为承受灾害的客体 3、影响: A、人员伤亡 B 、财产损失 C 、自然资源与环境破坏
牧 业有重大危害;南方地区寒潮规模略轻于北方地区,但灾情也较严重
3、干旱和旱灾(属于气象灾害)
概念
干旱 是因长时期无降水或降水
旱灾 是一种渐发性的自然灾害
量少而造成空气干燥、 土壤
缺水的一种现象
特点
(我国气象灾害之首)范围广、频次高、持续时间最长
形成原 由较长时间的气候波动或
在某些地区,即使降水丰富,但是在一段较长的时间内降水
板块与板块的交界处地壳不稳定, 震的主要发生地带
是地震易发区; 板块内部大大小小的断层活动带也是地
4
两大地震带 我国地震
环太平洋地带(最主要最强烈) ;地中海一—喜马拉雅地带 西多东少(以 105oE 为界)。
分布特点
多发区:青藏、新疆、华北和台湾(遵循活动性断裂带分布)

灾情特点
因震死亡人数减少(原因:科技进步,防震、抗震设施建设逐步完善,抗震能力提高)
东部多,西部少;沿海多,内陆少;平原低地多,高原山地少;山脉东坡和南坡多, 西坡和北坡少 影响我国范围最广、时间最长、危害最大的洪水灾害
台风、锋面等天气系统带来的暴雨 与暴雨的时空分布高度一致, 东部季风区暴雨集中发生在每年 4—9 月,自南向北推移。 东部季风区各大江河的中下游平原(从降水和地形和河流水系特点分析)
寒潮 寒潮是一种大范围强冷空气活动,主要发生在北半球中高纬地区的深秋到初春季节
形成 分布
强冷气团聚积在高纬度的寒带,当冷气团向暖气团方向猛烈冲击时,就爆发寒潮 空间分布:主要发生在北半球中高纬地区 ( 当寒潮较强时,也可能影响到低纬地区 ) 时间分布:深秋-冬季-初春, 9 月至次年 5 月
高峰期: 3-4 月(最强)和 10- 11 月
注意: A 、它与地震释放的能量多少有关(震级每增加一级,能量增加
30 倍)。
B 、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因为一次地震释放多少能量是一定的)

C、一般而言, 5 级以上的地震会造成破坏, 7 级以上的地震会造成重大损害。 烈度:表示地震时地面受到的影响和破坏程度。
注意:一次地震,可以有多个烈度。 影响烈度大小的因素:震级、震源深浅、震中距、地质构造、地面建筑…
危害
强烈降温造成冻害,大风能吹翻船只,摧毁建筑物,冻雨造成通信和输电线路中断,交 通运输受阻
防御措施 利用地理信息技术进行监测和预报,采取防寒措施
☆我国寒潮: 路径
偏西路径: ( 西伯利亚 ) →新疆或蒙古高原→日本海及东海北部
1
天气特征 影响地区
我国 山脉 走向 对寒 潮的影响 灾情
偏北路径: ( 西伯利亚 ) →蒙古高原→我国南方 东北路径: ( 西伯利亚 ) →日本海或我国东北→我国东部沿海 北方:大风、降温、雨雪、霜冻,暴风雨(有时还带来沙尘暴) 南方:降温、冻害、雨雪 除青藏高原、滇南谷地外,全国大部分地区受到寒潮影响,北方影响较大(距西伯利亚 寒冷中心近,位于亚洲高压的东南部,冬季风强烈)。 发生频次:东北最多、华北次之、西北、长江流域、华南最少 东西走向的山脉,如天山、阴山、秦岭和南岭等,山体北侧(迎风坡)冷空气堆积,灾 害加剧;山体南侧(背风坡)相对温暖,灾害减弱。 南北走向的山脉,形成冷空气的通道,使冷空气可以分流南下,影响到长江中下游地区 和两广地区甚至海南岛。 寒潮暴发时间正值我国北方大部分地区农作物生长季节的起始或末尾,低温、大风对农
发生地区
特点
由于强烈大风扰动,引起海岸水面异常升高,海水漫溢上陆的现象。
台风 类 风暴潮 型 温带
风暴潮
多在夏秋季节 (台风鼎盛时期)
凡受台风影响的沿岸地区均可能发生
春秋季节
中纬度沿海地区,以欧洲北海沿岸、美国 东海岸以及我国的北方海区沿岸为多。
来势猛、速度快、强度大、 破坏力强
增水过程相对平缓
主要危害 不仅毁坏船只,而且破坏房屋、农田、海堤以及码头、港口等工程设施,并造成不同程 我国主要 广泛发生在辽东湾度到的北人部员湾伤沿亡海。。受灾体的价值越高,造成的损失越大。 分布地区 东南沿海主要为台风风暴潮,其中长江口、钱塘江口、珠江三角洲、台湾、海南等地受 注:除风暴潮之外,海啸、海浪、海冰、赤潮等造成的灾害也都属于海洋灾害。
主要分布在我国西北和 东北山区。
受气温升高制约,融雪洪水一般发生在每年的
4—
5 月,冰川融水形成的洪水主要发生在 7~ 8 月。
主要发生在黄河上游的 宁夏、内蒙古河段和部 分下游河段,其次发生
要发生在河流封冻和解冻的季节
3

在松花江部分河段。
6、风暴潮(属于水文灾害,是我国最严重的海洋灾害)
概念
发生季节
时草木初生,加之春旱对自然植被恢复的影响,植被不能完全覆盖地面。(
3)此时地表
面已经解冻,春季加速升温使地表干旱加速。干燥疏松的地面物质极易被大风扬起,形
成沙尘暴天气。(高考答案:沙尘暴主要集中在(冬末和)春季(
2、 3、 4、5 月)。(地
表)增温快、表土(地表)疏松(和植被稀疏) ,降水少,大风天气较多。 )
7、咸潮 分布 形成原因
危害 防治措施
咸潮多发生在沿海 ( 或河口 ) 地区,以冬季最为严重
自然原因: ①冬季降水少,气候干旱,河流正处枯水期,流量较小; ②气候变暖,海平面上升; ( 气候 )
③ 地势地平,河汊纵横; (地形) ④朔望月天文大潮加剧了咸潮。 (天文)
人为原因:①人类生产、生活用水增多;②下游无序采沙,使河床降低等。 ① 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② 造成地下水和土壤内的盐度升高,危害到当地的植物生存; ③ 对企业生产造成威胁,生产设备容易氧化、腐蚀,锅炉容易积垢;
特征)
主要由狂风、暴雨和风暴潮造成。
自然灾害灾情的大小与受灾体有关。 经济发展水平越高, 自然灾害的危害程度可能性越大。
由于这些沿海地区由于人口、财产密集,工农业生产发达,所以热带气旋常造成巨大的破
坏和社会经济影响。 (具体见必修 1P48)
预测和预报是防灾、减灾的主要措施
2、寒潮(属于气象灾害)
概念
多发地区
江河的两岸,尤其是中下游地区是洪水的直 接威胁区。
涝渍 洼地积水不能及时排除的现象
多发生在蒸发弱、排水不畅的低湿洼地。
两者 联系
洪水和涝渍往往接连发生,在低洼地区很难截然分开。 从气候因素看,洪涝集中在中低纬度地区,主要是亚热带季风区、亚热带湿润气候区、温带海洋性 气候区。
☆我国洪水灾害:
分布总 的特 点 暴雨洪 水特 点 暴雨成因 发生时间 分布地区
我国华北(春旱) 、华南(夏秋旱为主) 、西南(一年四季均
主要地 制)、温带型(深居内陆,
有可能,春旱、伏旱)和江淮地区(伏旱)

远离海洋)
危害
粮食减产,人畜饮水困难,影响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防御措 修建水利工程、营造防护林、种植耐旱作物,因地制宜实行农林牧结合的农业结构,节约

用水。
☆我国东部季风区灾情重: 人口稠密、 城市众多、经济发达。干旱发生的季节往往与当地作物生长发育季节相吻
的岩体与土体, 在重力作用 的特殊洪流。
下沿一定滑动面整体向下 滑动的地质现象。
具有广泛和相对集中的特点
一般发生在岩体比较
( 1)自然因素:(地质)构造复杂,构造运动强烈、多地震,
破碎、地势起伏较大、植被 易诱发滑坡和泥石流;(地貌)类型多变,地势起伏大,斜坡
覆盖较差的地区。 山地丘陵 多,易发生滑坡;(气象)降水多,尤其是山区多暴雨、久雨
空间分布: 主要分布于热带或副热带。 西北太平洋海域 ( 中国东南沿海、 日本、 东南亚国家 )
是世界上热带气旋最多的地区,另外还有孟加拉湾北部及沿海、加勒比海、美国东部海岸
沿海重、南方重 。
影响程度南部沿海(广东、海南、台湾)最重,依次闽、浙、苏、鲁、辽。
(我国易遭台风袭击的原因:位于太平洋西岸,由于西太平洋台风具有向西北方向移动的
⑤下游建筑物占据河道,人类活动进入洪水高风险区,放大了“灾情”

☆ 我国洪水类型比较:
类 洪水来源 型 暴 主要有台风、锋面 雨 等带来的暴雨 洪 水 融 由积雪融水和冰川 雪 融水形成的洪水 洪 水 冰 冰凌堵塞河道 凌 洪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