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师生关系—信任
如何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赢得学生的尊重和信任
![如何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赢得学生的尊重和信任](https://img.taocdn.com/s3/m/7e82b0c1e43a580216fc700abb68a98271feacb1.png)
如何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赢得学生的尊重和信任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教育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一个师生关系融洽的班级,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学习和成长。
而要建立起这样的关系,教师需要付出一定的努力。
本文将探讨如何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赢得学生的尊重和信任。
一、倾听学生的心声倾听是良好师生关系的基础。
当教师愿意倾听学生的心声并对其表达的内容给予重视时,学生会感到被尊重和被关注。
教师应该在与学生交流的过程中,不仅仅关注学习的内容,还要倾听学生对学校和课堂的看法,理解他们的需求和关注点。
这样做可以让学生感到教师对他们的关心,并建立起更加密切的联系。
二、尽早建立师生互信的桥梁信任是良好师生关系的核心。
教师需要尽早建立师生之间的互信,并让学生明白自己是值得信任的。
教师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来达成这个目标:1. 保持承诺:教师需要践行自己的承诺,要言行一致。
例如,如果教师答应在某个时间点回答学生的问题,那么就要尽可能地在约定的时间内给予回应。
只有教师能够信守自己的承诺,学生才会信任他们。
2. 对学生的问题给予真实和负责的回答:教师要坦诚地面对学生的问题,不需要回答所有问题,但应该用真实的态度对待学生的疑惑和困惑。
如果教师不清楚某个问题的答案,可以承诺会查阅资料并向学生解答,这样不仅能够建立信任,还可以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三、积极互动,参与学生的生活教师应该积极参与学生的生活,了解他们的兴趣和爱好。
这种主动参与能够让教师更好地了解学生的需求和困难,并帮助他们克服问题。
具体而言,教师可以通过以下方式积极互动:1. 鼓励课堂参与:教师可以定期组织小组讨论和互动活动,激发学生的兴趣,促进他们之间的合作交流。
2. 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教师可以在班级内组织一些兴趣小组和俱乐部活动,让学生有机会展示自己的才艺和特长,提高他们的自信心。
3. 参与学生的课余生活:教师可以参加学生的一些重要活动,如运动会、课外比赛等,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亲近和支持。
班主任工作:用信任建立关系
![班主任工作:用信任建立关系](https://img.taocdn.com/s3/m/9b0c24a6760bf78a6529647d27284b73f24236d4.png)
班主任工作:用信任建立关系班主任是班级工作的组织者和管理者,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是班级管理的重要因素。
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是班主任工作的基础和关键,而信任则是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重要手段。
本文将从信任的角度出发,探讨班主任如何通过信任建立与学生之间的关系。
一、信任的重要性信任是建立在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的基础上的,它能够增强师生之间的情感联系,促进班级的和谐发展。
信任能够增强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也能增强班主任的威信和影响力。
因此,班主任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信任感,建立起与学生之间的信任关系。
二、信任建立的方法1.尊重学生尊重学生是建立信任关系的基础。
班主任应该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尊重学生的选择和意见,给予学生足够的信任和理解。
尊重学生也能够增强学生对班主任的信任感,使学生更加愿意与班主任交流和沟通。
2.坦诚相待坦诚相待是建立信任关系的关键。
班主任应该对学生坦诚相待,不隐瞒自己的真实想法和意图,不欺骗学生,不给学生带来不必要的伤害和误解。
同时,班主任也应该鼓励学生坦诚相待,尊重学生的意见和想法,倾听学生的心声,建立起相互信任的沟通渠道。
3.给予支持给予支持是建立信任关系的体现。
班主任应该关心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给予学生足够的支持和帮助,帮助学生解决困难和问题。
同时,班主任也应该让学生感受到自己在他们成长过程中所起的作用,让他们感受到自己的价值和意义。
三、实例分析小明是一位年轻有为的班主任,他担任高二(2)班的班主任已经有三年了。
在他的带领下,班级的学习氛围和师生关系都非常融洽。
他通过信任建立的方法,与学生建立了良好的关系。
小明的班级里有一个叫小李的学生,他是一名学习困难生。
小李在学习上一直很吃力,成绩一直不理想。
小明并没有因此而放弃他,而是给予他更多的关注和支持。
他经常找小李谈心,了解他的学习情况和心理状态,鼓励他积极面对困难,寻找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同时,小明也向小李的家长了解他的家庭情况和生活习惯,以便更好地帮助他。
《和谐的师生关系》信任为桥,师生和谐
![《和谐的师生关系》信任为桥,师生和谐](https://img.taocdn.com/s3/m/5fa283d66429647d27284b73f242336c1fb93054.png)
《和谐的师生关系》信任为桥,师生和谐教育是一项充满爱与责任的事业,而在这一事业中,师生关系的和谐与否直接影响着教育的质量和效果。
在一个理想的教育环境中,师生之间应该建立起一种以信任为桥梁的和谐关系,让知识的传递和心灵的交流都能够顺畅无阻。
信任,是师生关系的基石。
当学生信任老师时,他们会更愿意倾听老师的教导,更勇敢地提出问题和表达自己的想法。
而老师对学生的信任,则能激发学生的自信心和积极性,让他们更有动力去追求知识和成长。
在课堂上,信任体现在老师对学生的尊重和理解。
老师不再是高高在上的权威,而是与学生共同探索知识的伙伴。
老师会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哪怕这些观点并不成熟,也会给予肯定和引导。
比如,在一堂语文课上,对于一篇文章的理解,学生们可能会有各种各样的看法。
有的学生可能从人物形象入手,有的可能关注情节发展,还有的可能侧重于语言表达。
老师不会简单地否定任何一种观点,而是引导大家相互交流,共同探讨,让每个学生都能感受到自己的思考是有价值的。
老师对学生的信任还表现在对学生能力的认可上。
相信学生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完成学习任务,而不是过度包办和干涉。
比如,在一次数学小组作业中,老师给予学生充分的自主权,让他们自己分工、合作,解决问题。
当学生遇到困难时,老师不是直接给出答案,而是提供一些思路和方法,让学生自己去尝试和探索。
最终,学生们通过自己的努力完成了任务,不仅学到了知识,更增强了团队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而学生对老师的信任,则源于老师的专业素养和人格魅力。
一位知识渊博、教学方法得当的老师,自然能够赢得学生的尊敬和信任。
比如,一位历史老师,不仅对历史事件和人物了如指掌,还能够用生动有趣的故事和案例,让枯燥的历史变得鲜活起来。
学生们在他的课堂上仿佛穿越时空,亲身经历了那些历史的风云变幻,对历史的学习兴趣也日益浓厚。
除了专业素养,老师的品德和言行也会影响学生对老师的信任。
一位正直、善良、有爱心的老师,会让学生感受到温暖和关爱,从而愿意亲近和信任老师。
信任——拉近师生关系的重要纽带
![信任——拉近师生关系的重要纽带](https://img.taocdn.com/s3/m/94c0e283dc88d0d233d4b14e852458fb770b3813.png)
信任——拉近师生关系的重要纽带在这一个多月的学习过程中,我对师生关系中“信任”这个词感触颇深。
下面我结合自身在教育教学工作中的案例来说一说我对这两个字的理解。
一、惊讶中的醒悟--------唯有信任才是真正的“威信”。
2011年的九月一日对我来说是一个忐忑而激动的日子。
虽然在学校担任孩子们的英语老师已经整整两年了,但作为班主任,我还是头一遭啊!早就听闻班主任不是那么容易胜任,况且小家伙们早已摸清了我的脾气,这让我能否在班里及时树立威信打上了一个很大的问号。
接下来的一段时间我一改常态,以一副“不苟言笑”“严厉非常”的姿态面对着他们,孩子们倒也安分听话了许久。
但正当我暗自得意的时候,班里的一个原本乖巧听话的女孩儿赵同学与同桌男生因为一本书而发生激烈的争执甚至动起手来。
气愤之下,我风风火火的冲入班中严厉地批评了两人一顿。
两人沉默不语,只是对彼此表现出更为排斥的样子。
事后平静下来,我及时认识到了自己这种过于草率的处理方式并不能真正解决问题,更不可能对其他同学起到思想上的警醒和教育作用。
于是,我再一次找了赵同学和她的同桌了解事件缘由。
当被问到为什么不先告诉班主任,让老师来帮助解决问题时,赵同学回答:“因为那时我还不是很信任姚老师。
”她虽回答得简单,但却很认真。
我必须得承认当听到这话时我感到十分惊讶,因为以前的我从未想到自己会被孩子以“信不信任”这样的字眼来质疑。
我总是认为孩子们还小,我要一遍遍地对他们强调自己认为正确的那些思想,而他们也应该要毫不怀疑地去接受并且认真地在学习生活中实施。
是赵同学的话让我在几秒惊讶后幡然醒悟:他们虽然年幼,但却也是有着各自的思想和情感啊!如果一个人整天面对着另一个不能走进自己心里、不确定是否可以被依赖和信任的人,那么何谈会记住他或她强调的话,即使那些话都是对自己有利而无害的。
这是一个极为浅显的道理,但是面对孩子们时,我却因为想要树立所谓的“班主任威信”而深深地忽略了。
我开始耐心地倾听赵同学的心事并且适当给予自己的建议和帮助,后来我发现她对我说得越来越多,小脸上也开始露出了灿烂的笑容。
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信任关系
![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信任关系](https://img.taocdn.com/s3/m/8d5d02488f9951e79b89680203d8ce2f0066653d.png)
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信任关系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信任关系是教育过程中至关重要的因素之一。
一个积极、稳固的信任关系对于学生的学习成果和发展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信任关系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建立和维护这种信任。
一、信任关系的重要性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信任关系对于学生的学业成绩、自尊心以及情绪健康有着深远的影响。
当学生感受到教师的信任时,他们会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活动,并且更愿意接受教师的指导和建议。
此外,信任关系也有助于建立良好的沟通和合作模式,促进学生与教师之间的有效互动。
信任关系还有助于学生的发展和成长。
当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关心和支持时,他们更可能追求自己的梦想和目标。
教师的信任可以激发学生的内在动力,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自我效能感。
同时,建立信任关系也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个安全的学习环境,使他们更愿意面对挑战和尝试新的学习方式。
二、建立信任关系的方法1. 倾听和尊重教师应该倾听学生的想法和意见,并尊重他们的独特性和个人差异。
当学生感受到自己被理解和接纳时,他们会更容易与教师建立起信任关系。
教师应该积极表达对学生的尊重和关心,给予他们足够的空间来表达自己的观点。
2. 建立良好的师生交流教师应该与学生保持良好的沟通。
他们可以通过定期与学生交流、提供反馈和指导等方式来建立互动。
同时,教师也可以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困惑和问题,积极解决学生的困难,增强学生对教师的信任感。
3. 公正和公平教师应该对待学生公正和公平,不偏袒任何一方。
他们应该制定明确的规则和标准,并对所有学生一视同仁。
公正和公平的待遇可以使学生感到公正的平等待遇,增强他们对教师的信任感。
4. 关心与关注通过关心和关注学生的个人发展和学习进程,可以建立起师生之间的信任关系。
教师可以关注学生的兴趣爱好,了解他们的家庭背景和个人困难,并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帮助。
这样,学生会感受到来自教师的关心和支持,进而建立起信任关系。
三、维护信任关系的方法1. 保持一致性教师应该在言行和承诺上保持一致。
建立师生信任与友好的关系
![建立师生信任与友好的关系](https://img.taocdn.com/s3/m/e6a62e1e580102020740be1e650e52ea5518cef0.png)
建立师生信任与友好的关系在教育领域中,师生之间的关系对于学生的学习和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建立师生信任与友好的关系对于培养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业成绩以及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如何建立师生之间的信任与友好关系,并介绍一些有效的策略。
1. 倾听与尊重在建立师生信任与友好的关系时,倾听和尊重是非常重要的因素。
教师应该有耐心地倾听学生的想法、感受和问题,对学生表达的意见和需求给予积极的回应和关注。
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不做任何歧视或者挑剔的行为。
只有真正做到倾听和尊重,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信任才能够建立起来。
2. 关心与支持一个关心和支持学生的教师可以建立更好的师生关系。
教师可以定期与学生交流,询问学生的困难和需求,并给予及时的帮助和指导。
同时,教师也可以在日常教学中表现出对学生的关心,鼓励他们参与课堂活动,表扬他们的努力和进步。
通过关心和支持,教师能够树立学生对自己的信任,并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关系。
3. 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对于建立师生之间的信任与友好关系也十分重要。
教师应该创造一个充满活力和互动的课堂氛围,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和合作。
在这样的环境中,学生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和才能,教师也能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和需求。
同时,教师需要让学生感受到公平和公正,确保每个学生都有机会获得成功和被认可。
4. 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建立有效的沟通渠道对于师生之间的信任关系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教师应该与学生保持密切的联系,及时向他们传达信息,解答他们的问题。
同时,教师也应该鼓励学生与自己交流,共享学习心得和体会。
通过积极的沟通,师生之间的关系会更加紧密,并且学生会更加信任和尊重教师。
5. 培养合作与互助教师可以通过培养学生之间的合作和互助来加强师生之间的信任与友好关系。
在课堂中,教师可以设置小组活动让学生一起合作完成任务,从而促进学生之间的互相了解和信任。
同时,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在学习上互相帮助,营造一个友善和支持的学习氛围。
浅析高校师生关系的道德规范
![浅析高校师生关系的道德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3f3c1094f424ccbff121dd36a32d7375a417c607.png)
浅析高校师生关系的道德规范高校师生关系是一种特殊的关系,涉及到教育、学术、行为等多个方面,因此需要遵守一定的道德规范。
本文将从“信任”、“尊重”、“平等”等几个方面,对高校师生关系中的道德规范进行简要分析。
一、信任师生关系中最重要的是信任,这是一种双向的、相互依存的关系。
教师和学生都需要信任对方,才能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在这种关系中,教师需要信任学生具有一定的学习能力和素质,学生也需要信任教师的教学水平和人品。
双方的信任不仅是建立关系的基础,也是推动教学工作的重要保障之一。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始终保持信任,不能因为个别学生的过错,而对所有学生失去信任。
同时,学生也需要尊重教师的教学决策和教学计划,不得轻易质疑和怀疑。
只有这样,才能够形成信任、合作、共建的良好氛围。
二、尊重尊重是高校师生关系中必须遵守的道德规范之一。
教师需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和权利,不得将学生视为自己的私有财产,更不能对学生进行任何形式的侮辱、欺负和歧视。
同时,教师还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尊重学生的个性和特质,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不应将学生归类为“好学生”和“差生”,而是应该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潜力和发展机会,发现他们的长处并加以培养。
学生也需要尊重教师的人格和权利,不得攻击和侮辱教师。
同时,学生也应该尊重自己,珍视自己的生命和健康,不得在学习过程中将自己置于危险之中。
三、平等高校师生关系需要遵守平等的原则。
教师和学生在关系上应该是平等的,不存在高低贵贱之分。
教师不能因为职务的权威而自视过高,也不能因为学生是自己的下属而抱有不良心态。
同时,学生也应该正确认识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地位,不应该过多地依赖教师,而应该积极地自我解决问题。
在高校师生关系中,平等是重要的基础,教师和学生的平等关系也应该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真正实现。
四、诚信诚信是高校师生关系中的重要道德规范。
在学术交流和教学活动中,教师和学生之间应该保持诚信和真实。
教师需要保证自己的学术成果和研究结果的真实性,不得从事学术造假等不正当行为。
培养互相信任的师生关系
![培养互相信任的师生关系](https://img.taocdn.com/s3/m/d56f185c7f21af45b307e87101f69e314332fa0d.png)
培养互相信任的师生关系在教育领域,师生关系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
建立互相信任的师生关系有许多益处,包括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并提高学习效率。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如何培养互相信任的师生关系。
首先,师生之间的沟通是建立互相信任的关键。
这是因为无论是在课堂上还是在个人辅导中,有效的沟通都有助于确保师生之间的相互理解和信任。
为了促进沟通,师生应该互相倾听,并尊重对方的观点和感受。
这是通过寻求和接受反馈来实现的,这意味着教师应该向学生询问他们的反馈和建议,以便确定如何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也应该向教师反馈,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学生和他们的需求。
其次,师生之间必须建立互相尊重和支持的关系。
这包括教师尊重和理解学生的态度、文化和价值观,并提供支持和鼓励来帮助学生克服困难和实现个人目标。
同时,教师应该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优势和潜力,并提供指导和建议,以帮助他们实现更高的学术和职业目标。
第三,建立互相信任的师生关系需要师生之间建立起密切的合作关系。
合作可以帮助师生了解彼此的优势和限制,并找到一种共同的方法来解决问题。
这种合作可以通过小组讨论、研究项目和教学活动等方式实现。
通过这种方式,教师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动力,并鼓励他们彼此互相学习和支持。
最后,教育机构必须投入时间和资源来支持教师建立互相信任的师生关系。
这可以通过通过教授教学技能和知识、组织教师和学生的培训和工作坊等方式实现。
教育机构还可以提供适当的教育资源,如课程内容、技术设备和课外活动等,来帮助教师提供丰富的教学体验和学习资源。
在总体来看,建立互相信任的师生关系对学生的成功和发展至关重要。
通过建立有效的沟通、互相尊重和支持、密切合作和教育机构的支持,师生之间的互相信任的关系可以加强并坚实。
这不仅有助于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潜力,也有助于帮助教师将更好地完成他们的教学任务,让教育变得更为富有成效。
建立良好沟通与信任 与学生建立亲密的师生关系
![建立良好沟通与信任 与学生建立亲密的师生关系](https://img.taocdn.com/s3/m/d8c704589a6648d7c1c708a1284ac850ad020402.png)
建立良好沟通与信任与学生建立亲密的师生关系在教育领域中,建立良好的沟通与信任是师生关系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当师生之间存在一种亲密的关系时,不仅可以促进知识的传递和学习的效果,还能够对学生的全面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本文将探讨如何建立良好的沟通与信任,以及如何与学生建立亲密的师生关系的重要性。
一、建立良好的沟通与信任沟通是师生之间建立联系和理解的桥梁。
师生之间的沟通方式多样,包括口头交流、书面交流、电子交流等。
而沟通的关键在于双方的倾听和表达能力。
作为老师,应该注重倾听学生的想法和意见,尊重他们的观点,并且给予积极的反馈。
同时,也要鼓励学生主动表达自己的想法,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信任是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基石。
学生只有对老师产生信任,才能真正地敞开心扉,接受老师的教育和指导。
而建立信任需要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展示出专业能力、责任心和关爱之心。
教师要认真备课,提供有趣且有效的教学方法;要认真对待每一位学生,关注他们的需求和成长;同时,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和特点,给予他们自主学习的空间和时间。
只有这样,学生才会真正地信任老师,并与之建立亲密的关系。
二、与学生建立亲密的师生关系与学生建立亲密的关系,有助于促进学生的个人发展和全面素质的提升。
首先,教师应该了解学生的个人差异和需求,并采取个性化的教育方式。
通过与学生的深入交流和观察,了解他们的学习风格、兴趣爱好、优点和缺点等方面的情况,有针对性地帮助他们解决问题和克服困难。
同时,教师还可以通过开展一些小组活动和个人辅导,进一步与学生建立情感上的联系,帮助他们更好地发展自己。
其次,教师应该关注学生的情感需求,提供心理支持和关爱。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不可避免地会面临压力和困惑。
这时候,教师要给予学生真诚的关怀和理解,帮助他们解决情感上的问题。
同时,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之间的互动和合作,鼓励他们相互帮助、分享成功和困难,营造一种和谐、友爱的氛围。
最后,教师应该成为学生的榜样,引导他们积极健康地成长。
建立良好师生关系 小学老师如何与学生建立信任与互动
![建立良好师生关系 小学老师如何与学生建立信任与互动](https://img.taocdn.com/s3/m/0a121383c67da26925c52cc58bd63186bdeb9243.png)
建立良好师生关系小学老师如何与学生建立信任与互动建立良好师生关系:小学老师如何与学生建立信任与互动在小学教育中,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对于学生的学习和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个良好的师生关系不仅能够促进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学习效果,还能够营造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
那么,小学老师应该如何与学生建立信任与互动呢?一、倾听与尊重首先,小学老师应该时刻倾听学生的心声,并充分尊重他们的意见和想法。
在课堂上,老师可以鼓励学生提问,及时回答学生的问题,同时也要给予学生提出建议和批评的机会。
通过倾听和尊重,老师可以与学生建立起一种平等、互相尊重的关系,从而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积极性。
二、关注与关心其次,小学老师应该对学生关注和关心,了解他们的家庭背景、兴趣爱好、特长等个人信息,并在教学和活动中加以运用。
老师可以通过布置个性化的作业、鼓励学生参加社团活动等方式展现对学生的关注与关心,让他们感受到自己在老师心中的重要性,从而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
三、激励与赞扬除了倾听和关心,小学老师还应该给予学生适当的激励和赞扬。
当学生在学习中取得进步或者做出优秀的表现时,老师可以及时给予肯定和表扬,让他们感受到自己的努力得到了认可和回报。
同时,老师还可以通过设立奖励机制,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他们对学习的兴趣。
四、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此外,小学老师还应该积极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老师可以通过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丰富的教学资源以及互动式的教学模式,使学生在融洽愉快的氛围中进行学习。
同时,老师还可以组织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让学生在不同的场景中展示自己的才华,增强师生之间的互动和信任。
五、关爱与理解最后,小学老师应该时刻关心学生的身心健康,并给予必要的关爱和理解。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个性和特点,老师应该尽量理解和包容学生的差异,关注他们的成长和发展。
在遇到学生问题或者困难时,老师要耐心倾听,给予必要的指导和帮助,让学生感受到来自老师的温暖和支持。
以信任建立促进良好师生关系
![以信任建立促进良好师生关系](https://img.taocdn.com/s3/m/6dd318fcf021dd36a32d7375a417866fb94ac06a.png)
以信任建立促进良好师生关系在教育领域中,师生关系的健康与否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效果和个人发展。
而信任作为良好师生关系的基石,它的建立不仅需要教师的努力,也需要学生的积极参与和配合。
本文将探讨信任的重要性以及如何以信任为基础来促进良好的师生关系。
一、信任的重要性信任是师生关系的核心要素,它是建立在相互理解和尊重的基础上。
在课堂中,教师对学生的信任意味着他们认可学生的能力和价值,并坚信他们有能力做出正确的决策。
而学生对教师的信任意味着他们相信教师会为他们的学习和成长提供必要的支持和指导。
对于学生而言,信任是激发学习动力、提升自信心的重要因素。
当学生感到教师对他们的信任时,他们会更加愿意尝试新的学习方式,勇于表达自己的观点,并且对自己的能力充满信心。
而对于教师而言,信任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了解学生的需求和困惑,进而提供更有针对性的教学和辅导。
二、教师建立信任的方法1. 尊重学生:尊重是教师建立信任的第一步。
教师需要尊重学生的个人差异、兴趣爱好和观点,不将其置于评价和批评之下。
同时,教师还应当尊重学生的隐私和人格,给予他们足够的空间来发展和成长。
2. 建立良好的沟通:有效的沟通是建立信任的桥梁。
教师应当倾听学生的意见和建议,积极回应他们的问题和困惑。
同时,教师还应当及时与学生的家长进行沟通,共同关注学生的学习和发展。
3. 正当评价与奖惩:教师应当以公正和客观的态度对待学生的表现,给予他们正当的评价和奖惩。
通过公正的评价和奖惩,学生可以感受到教师对他们的公平对待,从而建立起相互信任的关系。
三、学生建立信任的方法1. 尊重教师:学生应当尊重教师的教学和管理,遵守课堂规则和学校纪律。
尊重教师的同时,学生也应当尊重教师对他们的关心和帮助。
2. 与教师建立良好的互动:学生应当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提出自己的疑问和观点。
同时,学生还应当主动与教师进行沟通,向教师表达自己的困惑和需求。
3. 积极配合教师:学生应当积极配合教师的教学安排和要求,按时完成作业和考试。
班主任总结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与信任基础
![班主任总结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与信任基础](https://img.taocdn.com/s3/m/f6346f4226284b73f242336c1eb91a37f111320d.png)
班主任总结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与信任基础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的角色非常重要。
除了负责学生的学业指导和班级的管理,班主任还需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和信任基础。
一个良好的师生关系可以增加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我发展能力,同时也可以改善班级的氛围和凝聚力。
班主任应该采取一些措施来促进师生关系的建立与信任基础的构建。
第一,建立亲和力与情感连结。
班主任可以主动与学生建立联系,关心他们的生活和学习情况。
当学生在学业上或生活中遇到问题时,班主任可以提供适当的帮助和建议。
通过与学生的交流和沟通,班主任可以了解学生的需求和问题,并及时采取措施解决。
同时,班主任要坚持公平公正的原则,对待每位学生一视同仁,不偏袒和歧视任何人。
这样可以建立起师生之间的互信与亲近感。
第二,注重师生间的理解与尊重。
班主任要理解和尊重每个学生的个性差异和特点。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优势和劣势,班主任应该注重发现和培养学生的优势,并帮助他们克服劣势。
在班级中,班主任要鼓励学生参与各项活动和讨论,尊重学生的意见和想法。
班主任还要耐心倾听学生的心声,并及时给予反馈和建议。
这样可以让学生感受到自己的存在和价值,并增强师生之间的信任和敬意。
第三,建立有效的沟通与合作机制。
班主任应该创造一个开放和透明的沟通氛围,在班级内推行有效的沟通渠道和方式。
班主任可以定期组织班会和家长会,与学生和家长面对面交流,了解他们的关切和需求。
同时,班主任可以通过微信群、邮件等方式与学生和家长保持联系,向他们传达班级的信息和动态。
此外,班主任还应该鼓励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互助,组织小组活动和项目任务,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责任感。
第四,树立榜样与引导学生成长。
作为班级的领导者,班主任应该以身作则,成为学生的榜样。
班主任要具备良好的教育素养和道德品质,积极投入学生的教育与成长。
班主任还应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规范,培养他们的自律和责任感。
通过组织课外活动和社会实践,班主任可以提供更多的机会让学生锻炼自己,培养他们的领导才能和创新意识。
信任关系在教师与学生之间的重要性
![信任关系在教师与学生之间的重要性](https://img.taocdn.com/s3/m/dd8b8bdb82d049649b6648d7c1c708a1284a0aa9.png)
信任关系在教师与学生之间的重要性信任关系在教师与学生之间的重要性体现在许多方面,它不仅影响师生互动的质量,还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学习成果和心理健康。
信任是教育过程中的基础,是建立良好学习环境和有效沟通的前提。
教育是师生之间共同探索知识的旅程,而这个旅程的顺利进行离不开信任。
在课堂上,教师不仅要教授知识,更要关注学生的情感需求。
当教师与学生之间存在信任时,学生倾向于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发表自己的看法和疑问。
这种积极参与不仅能增强学生的学习动机,还能帮助他们在探索中形成独立思考和批判性思维的能力。
信任关系的建立需要时间和精力。
在师生关系中,教师需要表现出对学生的尊重和理解。
尊重意味着认可学生的个性,理解则要求教师能够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
这样的态度帮助学生感受到被重视,进而增强他们对教师的信任。
一旦学生感受到教师对他们的关注和理解,他们便会更愿意与教师分享自己的想法和感受,从而推动学习过程。
在教学过程中,信任还可以构建安全的学习环境。
当学生相信教师会支持他们,即使在遇到困难时,他们更容易展现自己的脆弱和不安。
这种开放的态度使得教师能够及时给予反馈和建议,从而帮助学生克服困难。
相对而言,缺乏信任的课堂往往冷漠而充满敌意,这种气氛让学生害怕犯错,使他们不敢尝试新事物,从而制约了他们的发展。
信任关系不仅影响课堂环境,还对于学生的心理健康至关重要。
研究表明,对教师的信任感强烈的学生,更加自信,能够更好地应对学业压力和挫折。
这种信任为学生提供了情感支持,使他们在面对挑战时能够感知到有一位可靠的导师在背后支持着他们。
而相反,缺乏信任的学生往往会感到孤立无援,这种感觉可能导致焦虑、抑郁等问题。
因此,教师在与学生互动时,应充分关注建立这一信任关系,以培养更健康、更积极的学习状态。
进一步来讲,信任关系对学习效果的促进作用也是显而易见的。
当教师信任学生时,他们更倾向于给学生适当的自主权。
这种自主性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内在动力,也有助于增强他们的责任感和自主学习能力。
师生相互信任的意义
![师生相互信任的意义](https://img.taocdn.com/s3/m/b010427dd4d8d15abf234e0a.png)
师生相互信任的意义彼此信任是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基础,是管理好班级的有效方法。
这是本人担任班主任工作之后最深刻的一点体会。
一、信任班里的每一位学生,是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前提。
“老师,我前两天真的是因为需要在家照顾受伤的爸爸才请假两天的,你为什么硬要说是我想逃课而编谎话请假呢?你为什么就不能相信我一次呢?就因为我学习差、纪律差吗?这是我初当班主任时,在办公室批评完班上的“捣蛋鬼”小军之后他对我说的一番话。
我还清楚地记得,他说话时眼睛里充满了无奈,语气中带有极大的不满。
当时我被他那几句问话怔住了,陷入了久久的深思:难道我真的冤枉小军了?我为什么就不能相信他呢?就因为他是一个经常给我这个班主任添乱的后进生吗?思来想去,我决定打电话找他父亲了解清楚事实。
仔细一问才知道,原来小军的父亲因为上山收松脂一不小心弄伤了小腿,导致行动不方便,再加上他的母亲早已出外打工,而且小军是家里的老大,照顾受伤的父亲以及比自己弱小的弟弟妹妹的担子自然就落在小军一个人的身上,所以不得不打电话向我请假。
了解清楚情况之后,我知道对于小军这件事的处理,是我太主观,没有调查清楚事实的真相,就怪小军,错怪了这个在家里孝敬父母、爱护弟弟妹妹的孩子。
于是我利用周一班会课,在全班同学面前承认自己错怪了小军,并且告诉全班同学,其实小军在家里是一个非常孝顺的儿子,是一个很疼爱弟弟妹妹的好哥哥。
我相信小军今后在学校也同样能表现得很好。
我们以后要一起帮助小军,信任小军。
当时小军望着我,眼里充满了感激。
更出乎我意料的是,班会课一结束,小军就跑到我的面前对我说:“老师,明天下午放学后,我可以找你谈心吗?”他说话时,眼神和语气当中充满了期待。
“可以!”我微笑着果断地答应了。
同时,我确定小军已经开始信任我这个勇于向学生承认错误的班主任了。
从处理小军的那件事之后,我对自己以往的班主任工作进行深刻的反思,总结出一点体会。
班主任要想获得学生的信任,首先要真心地信任班里的每位学生,无论他是优秀生还是后进生。
建立师生信任关系
![建立师生信任关系](https://img.taocdn.com/s3/m/8c1534a318e8b8f67c1cfad6195f312b3169eb8d.png)
建立师生信任关系在教育领域中,师生信任关系的建立是至关重要的。
它不仅可以促进学生的学业成就,还能影响他们的情绪、行为以及对学校的归属感。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如何建立师生信任关系,并介绍一些有效的方法和策略。
一、理解学生需求要建立师生信任关系,首先需要理解学生的需求。
每个学生都有不同的背景、兴趣和学习风格。
了解这些个体差异对建立信任关系至关重要。
教师应主动与学生交流,关注他们的思想感受,并积极倾听他们的声音。
只有通过真正理解学生的需求,教师才能更好地满足他们的学习需求,从而建立起信任关系。
二、积极沟通积极沟通是建立师生信任关系的关键。
教师应保持开放态度,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意见和观点。
他们应当提供一个安全的环境,让学生感到自由去分享自己的想法和问题。
教师还应定期与学生进行个别或集体的面谈,关注他们的学习进展和生活状况。
通过与学生的沟通交流,教师能够更好地了解学生的需求,并建立起彼此的信任。
三、建立良好的互动关系良好的互动关系对于师生信任关系的建立至关重要。
教师应鼓励学生参与课堂讨论,并给予正面的回馈。
他们可以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让学生们相互合作、交流和分享。
这样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还能够加强他们与教师之间的联系。
教师也可以开展一些课外活动,如研究项目、实地考察等,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和展示自己的平台。
通过积极的互动,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信任将得到进一步加强。
四、提供支持和指导提供支持和指导是建立师生信任关系的关键步骤。
教师应当关注学生的学习困难和问题,并提供必要的支持和指导。
对于那些有特殊需要或面临挑战的学生,教师应采取个别化的教学方法,并与他们进行更多的交流。
教师应鼓励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进行反思和总结,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通过持续的支持和指导,教师能够帮助学生克服困难,增强他们对自己和教师的信任。
五、建立公平公正的环境最后,建立公平公正的环境对于师生信任关系的稳固也是不可或缺的。
教师应当遵循公平、公正的原则对待每一位学生,不偏袒任何一个人。
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增强学生的信任
![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增强学生的信任](https://img.taocdn.com/s3/m/45ca9372842458fb770bf78a6529647d2728340b.png)
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增强学生的信任在教育领域中,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对于学生的学习和发展至关重要。
一个积极健康的师生关系能够增强学生的信任感,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促进他们的个性发展。
在本文中,将探讨如何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以及如何增强学生的信任。
1. 互相尊重和理解师生之间的关系应该建立在互相尊重和理解的基础上。
教师应该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尊重他们的观点和意见。
同时,教师也应该设身处地理解学生的困难和需求,与他们建立起良好的沟通渠道,倾听他们的心声。
2. 创造积极的学习环境学生在积极的学习环境中更容易建立信任关系。
教师应该创造出充满温暖和支持的氛围,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提供积极的反馈和奖励。
此外,教师还可以组织一些有趣的学习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3. 给予学生关注和支持教师应该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并提供个性化的支持。
了解学生的需求和困难,积极提供帮助和指导,让学生感受到自己被重视和关心。
同时,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参与课堂活动,发挥他们的潜力。
4. 建立有效的沟通渠道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有效沟通是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关键。
教师应该与学生保持开放和诚实的对话,鼓励他们分享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同时,教师也应该及时回应学生的问题和反馈,确保他们感受到被尊重和理解。
5. 为学生树立榜样教师可以成为学生的榜样,通过自己的行为和态度影响学生。
教师应该展现出积极向上的品质,如诚实、正直、尊重和承诺等。
通过身体力行,教师能够激励学生学习这些品质并将其运用于日常生活中。
6. 鼓励学生参与决策给予学生参与权和决策权,能够增强他们对自己的信任感。
教师可以邀请学生一起参与课程规划、学校活动和班级事务的决策过程中。
通过参与决策,学生能够感受到自己的声音被重视,进而提升他们的自信心和责任感。
7. 赋予学生责任和自主性教师应该给予学生一定的责任和自主性,鼓励他们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
例如,教师可以给学生一定的学习自由,让他们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求选择学习内容。
信任是良好师生关系的基础
![信任是良好师生关系的基础](https://img.taocdn.com/s3/m/ee63d1bb1a37f111f1855b17.png)
信任是良好师生关系的基础-------谈师生间信任的建立吉林省桦甸市横道河子中学应玉国教学活动并不是教师单一的教,学生孤立的学的机械过程。
而是师生间同时进行的、相互制约的、相互渗透的、相互依存的双边活动过程。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的主导作用能否得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是否能充分体现,依赖于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
而信任是良好师生关系的基础。
教师肩负着教书育人的职责,直接履行着教育的职能。
为此教师要接近学生,真正了解学生,要得到学生的信任。
那么,怎样在师生间架起信任的桥梁呢?一、从相互理解中获取学生的信任。
理解并非是迁就,更不是随波逐流。
理解学生应从学生的举止言谈中分析学生的思想动态,从学生所处的家庭、学校、社会的环境中分析学生的心理素质。
从而适当调整教师的教育方法。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
教师从循循善诱的谈话中引导学生发现自己的长处,从晓之以理的教育中启发学生认识到自己的缺点。
在相互理解中获取了学生的信任。
否则,如果教师针对学生的错误行为一味横加指责、批评,就会导致师生间信任桥梁的断裂,师生关系的疏远。
二、从关爱学生中巩固学生的信任。
关爱学生是教师的天职,教师从事教育活动的过程就是播洒爱的过程。
教师饱含着深厚的爱去参与教学,一定会在师生间激起朵朵美丽的浪花。
教师关怀学生的生活,关心学生的学习,关注学生思想成长,给学生以及时的支持和鼓励。
用动之以情的行为去感染学生,使教师成为学生的知己。
师生间就有了相互对话的空间,师生间的关系更为亲近。
教师得到了学生的信任,学生就会毫无保留地将自己的喜、怒、哀、乐……向你倾诉。
信任在关爱学生中得到了巩固。
三、从传授知识中强化学生的信任。
课堂是教师教学的主要阵地,教师那条理清晰的讲解,那旁征博引的阐述,那精辟动人的语言,那潇洒大方的教态,本身就是学生向往的、崇拜的。
当学生真正感受到你是人类文明和真理的传播者,是科学和知识的化身,把你当作效仿的榜样时,他们对你的尊重和信任也就自然而生了。
以诚待人建立互信的师生关系
![以诚待人建立互信的师生关系](https://img.taocdn.com/s3/m/da521583ab00b52acfc789eb172ded630b1c98b3.png)
以诚待人建立互信的师生关系互信是师生关系中最为重要的基石之一。
一个稳固且富有成效的师生关系离不开师生之间的相互信任与理解。
诚实守信是建立互信关系的关键。
本文将探讨以诚待人建立互信的师生关系的重要性以及一些方法和技巧。
一、互信的重要性互信构建了一个良好的沟通环境。
一个充满互信的师生关系能够鼓励学生敢于展示自己的思想和观点,而不用担心被批评或者被否定。
同时,教师也能够更加迅速地发现学生的问题和需求,并能够提供更有针对性的指导和帮助。
互信带来了良好的体验和学习氛围。
学生在得到师长的信任后,会感到受到了重视和关注,从而激发他们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
他们愿意与老师交流并寻求帮助,也更加乐意接受老师的建议和批评。
互信巩固了师生之间的情感连接。
师生之间的信任和理解可以打开心灵之门,使彼此能够更好地理解对方的需求和期望。
这样的情感连接有助于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并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
二、构建互信的方法和技巧1. 诚实与坦率诚实是建立互信的基础。
教师和学生都要保持真实和坦诚,不隐藏自己的真实想法和感受。
老师如实地给予学生反馈,不掩盖他们的不足之处,而学生也应该相信老师不会在评价和批评上有偏差。
2. 关注和尊重关注学生的需求和兴趣是建立互信的关键。
教师应该积极了解学生的个性特点、喜好和困惑,并提供相关的支持和引导。
同时,教师应该对学生的不同观点和表达方式给予尊重和理解。
3. 倾听和沟通倾听是有效沟通的前提。
教师应该尊重学生的意见和想法,耐心倾听并给予回应。
学生也要学会倾听他人的观点,尊重师长的指导和建议。
通过良好的沟通,师生之间的误解和隔阂可以得到缓解,互信关系也会得到巩固。
4. 信任与支持师生之间的互相信任和支持是互信关系的核心。
教师要给予学生充分的信任和自主权,尊重他们的选择和决策,并为他们提供必要的支持。
学生也应该相信教师的专业能力和经验,接受他们的指导和管理。
5. 建立合作关系教师和学生可以共同制定学习目标和规划,建立起合作性的关系。
初一年级年终教学总结教育的师生关系与信任
![初一年级年终教学总结教育的师生关系与信任](https://img.taocdn.com/s3/m/6ac072b9c9d376eeaeaad1f34693daef5ff71368.png)
初一年级年终教学总结教育的师生关系与信任教育的师生关系是教学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它直接影响着教育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效果。
而教育中最为重要的要素之一则是建立起师生之间的信任关系。
本文将从初一年级的教育实践出发,探讨教育的师生关系以及如何建立和加强师生之间的信任。
一、教育的师生关系的重要性教育的师生关系是教育活动中最为基础和关键的关系之一,它直接决定着教育活动的成败。
首先,良好的师生关系能够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当师生之间存在良好的互动和沟通时,学生会感到被尊重和关注,从而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来。
其次,良好的师生关系能够提高教育教学效果。
当师生之间的关系融洽时,师生之间的信息交流更加顺畅,教师可以更好地了解学生的需求和困惑,从而更好地指导和辅导学生。
最后,良好的师生关系可以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和社会责任感。
当学生认同教师的言传身教,并与教师建立起信任关系时,他们会受到教师的正确引导,从而培养积极的价值观和道德观。
二、初一年级师生关系的现状分析在初一年级的教育实践中,我们发现师生关系存在一定的问题。
首先,学生对教师的信任欠缺。
由于初中阶段学生的成长和变化,他们开始更加独立思考和追求自我。
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对教师的话语和指导持有一定的怀疑态度。
其次,教师对学生的了解不够深入。
由于初一年级师生关系的刚刚建立,教师对学生的个性和特点了解不够充分,从而无法为学生提供更加个性化的教育服务。
三、建立和加强师生之间的信任关系为了解决初一年级师生关系存在的问题,我们应该积极采取措施来建立和加强师生之间的信任关系。
首先,教师应该为学生创造一个尊重和信任的教学环境。
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注重对学生的每一个问题和困惑进行正面回应,从而逐渐建立起学生对教师的信任。
其次,教师应该主动与学生进行沟通和交流。
教师可以设置定期的班会或者个别谈话时间,让学生有机会表达他们的内心想法和疑虑。
同时,教师也应该利用这些机会来深入了解学生,为他们提供更好的帮助和指导。
浅析师生关系—信任
![浅析师生关系—信任](https://img.taocdn.com/s3/m/afc4d311a300a6c30c229fbf.png)
浅析师生关系—信任摘要:师生关系是教育过程中最基本、最重要、最复杂的人际关系,是支撑教育大厦的基石,人类的教育活动是在师生关系中展开并完成的,而信任确实师生关系中最需要的,也是最有帮助的,不仅对教学,更对教育管理。
因此,本文针对信任在师生关系中所占据的重要性,就方式方法进行浅谈。
关键字:师生关系,信任,心理引言师生关系是指师生之间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发生的交往和联系,包括为完成教育教学任务而发生的工作关系,以满足交往而形成的人际关系,以组织结构形式表现的组织关系,以情感认识等交往为表现形式的心理关系。
师生关系是学校中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人际关系,它包含十分丰富的社会、伦理、教育和心理的内容。
师生关系如何,直接影响教育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和效果。
师生关系作为学校生活中的一个最基本的人际关系,不但是开展学校工作的主要心理背景,直接影响着教育教学的效果,而且是教师和学生之间进行沟通和交流的最直接的途径。
对教学活动以及素质教育的展开都有重大影响。
师生关系作为学生的学习环境和成长氛围的构成因素,对学生的影响是全面而深刻。
我国医学心理学家丁瓒指出,人类的心理适应,最主要的就是对于人际关系的适应。
对于中小学生来说,他们特别重视与教师的关系,甚至超过父母的关系,因此,师生关系对学生的发展有重大影响。
如此看来,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是非常必要的。
而师生关系中最基本的就是信任。
1. 师生问题在社会非常的普遍首先,纵观整个社会,师生间屡屡升级的矛盾冲突层出不穷,在人们关注谁对谁错,谁有责任,谁又损失,谁又不值得的同时,让人们又不得不重新审视今天的师生关系。
虽然这些事件较为极端,但是这里面的确反映了一个紧迫而现实的问题,那就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信任出现了严重的危机。
我们都知道对于中学生来讲,他们渴望被信任,被尊重,被关爱,被重视,但他们一旦失去了这些,有可能最后他们会痛恨你一辈子,不尊重你,不喜欢你所教的学科或者故意和你作对,这样的话学生得不到发展,老师的教学也就不能得到顺利的开展,更别谈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了,所以相互信任是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基础,我们该放下架子,大方的去给予他们信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师生关系—信任
摘要:师生关系是教育过程中最基本、最重要、最复杂的人际关系,是支撑教育大厦的基石,人类的教育活动是在师生关系中展开并完成的,而信任确实师生关系中最需要的,也是最有帮助的,不仅对教学,更对教育管理。
因此,本文针对信任在师生关系中所占据的重要性,就方式方法进行浅谈。
关键字:师生关系,信任,心理
引言
师生关系是指师生之间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发生的交往和联系,包括为完成教育教学任务而发生的工作关系,以满足交往而形成的人际关系,以组织结构形式表现的组织关系,以情感认识等交往为表现形式的心理关系。
师生关系是学校中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人际关系,它包含十分丰富的社会、伦理、教育和心理的内容。
师生关系如何,直接影响教育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和效果。
师生关系作为学校生活中的一个最基本的人际关系,不但是开展学校工作的主要心理背景,直接影响着教育教学的效果,而且是教师和学生之间进行沟通和交流的最直接的途径。
对教学活动以及素质教育的展开都有重大影响。
师生关系作为学生的学习环境和成长氛围的构成因素,对学生的影响是全面而深刻。
我国医学心理学家丁瓒指出,人类的心理适应,最主要的就是对于人际关系的适应。
对于中小学生来说,他们特别重视与教师的关系,甚至超过父母的关系,因此,师生关系对学生的发展有重大影响。
如此看来,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是非常必要的。
而师生关系中最基本的就是信任。
1. 师生问题在社会非常的普遍
首先,纵观整个社会,师生间屡屡升级的矛盾冲突层出不穷,在人们关注谁对谁错,谁有责任,谁又损失,谁又不值得的同时,让人们又不得不重新审视今天的师生关系。
虽然这些事件较为极端,但是这里面的确反映了一个紧迫而现实的问题,那就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信任出现了严重的危机。
我们都知道对于中学生来讲,他们渴望被信任,被尊重,被关爱,被重视,但他们一旦失去了这些,有可能最后他们会痛恨你一辈子,不尊重你,不喜欢你所教的学科或者故意和你作对,这样的话学生得不到发展,老师的教学也就不能得到顺利的开展,更别谈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了,所以相互信任是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基础,我们该放下架子,大方的去给予他们信任。
不管哪所学校肯定出现过学生自杀,究其原因,或是由学生矛盾引起,或是由自身承受不了压力,或者其他。
但是更多的时候,在我们眼里,那所谓的原因真的不应该是个原因啊,那究竟是为什么呢?学生待在学校时间很多,与老师尤其是班主任老师的接触时间很多,但是为什么遇到问题没有第一时间去找老师帮忙,而是极端的用自己的方式解决呢?是老师本身就冷漠,对他们不关心吗?事实上,每个老师对每个学生都是非常关心,当然,很多时候是出于责任。
但是,老师确实是在乎每个学生的,包括那些调皮的。
但是问题还是就出现了,就笔者认为,这就是师生之间缺乏一种信任的体现。
学生不相信老师可以帮助他解决这个问
题,老师可以站在他自己的角度看问题。
其次,在学习方面,约弗夫(S.L.YOVEFF,1972)对28所学校中的1672名地球学专业的学生和43名教师做了调查。
他发现,学生对学科的兴趣,和学生对教师的评价存在正比的关系。
其中教师对学生的热情关怀和肯定是学生对学科形成积极态度的一个重要因素。
教师对学生热情关怀,对他们的学习能力的信任和肯定会使学生获得了学习的自信心,而这正是学生坚持学习、热爱学习所必须的。
2. 建立信任的师生关系
2.1多些爱与尊重,让情感碰撞出火花
巴特乐指出:“爱是一种伟大而神奇的力量。
”教师对学生真挚的爱,会激起学生对教师的亲切感、信任感,从而缩短师生间的心灵距离,促进师生间的情感交流。
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也曾指出“应该像尊重上帝一样尊重学生”。
教师只有尊重学生,才能换来学生的尊重,才能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
教师只有用自已的爱与尊重,才能与学生产生心灵的碰撞,才能超越人的自然属性而达到完美的境界。
相信大家有这样的经历,有时,你偶尔不经意时的一句话,往往会给你带来对你喜欢。
尤其对比较调皮,成绩差的学生,他们的情商和高,老师的信任和肯定,以及细节的关怀更是对他们影响非常大,甚至让他们从不怎么学习到认真学习。
每一位学生都渴望得到爱与尊重,只有你的付出才能得到更多的尊重与信任,正如我国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所说的:“真的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打到心的深处。
”我们不难领会,真爱,能使冰山溶化,铁树开花。
唯有爱与尊重才能建立真正和谐、信任的师生关系。
2.2 用心信任,不存私心偏见
正如母亲不会因为孩子的美丑存在偏袒和私心一样,作为老师的我们,虽然他们的家庭环境、先天素质与自身努力程度都不同,但一定要做到一视同仁,信任和热爱每一个学生。
要深信自己的每个学生都是好学生,抓住一切可利用的契机去教育学生。
俗话说,你给你的学生定位是什么,那么他必定朝着你的预设方向发展。
信任是建立感情的基础。
师生之间必须培养一种互相信任的感情,不存在任何偏见与等第。
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说:“我们加入到儿童队伍中去成为一员,不是敷衍的,不是假冒的,而是要真诚的,在情感方面和小孩子站在一条战线上。
”因此,要充分地、毫无偏见地信任你的每一位学生,这是培养师生感情建立的关键,也是建立和谐信任的师生关系的基础。
2.3 蹲下来看学生,尝试换位思考
有一句名言叫"蹲下来看孩子",教育者要蹲下来和孩子保持一样的高度,以孩子的眼光看问题、看世界,这样才能真正尊重孩子、理解孩子,同样也要学生尝试站在老师的角度看问题,促进师生之间的相互理解与信任,也就只有这样才能化解师生之间的矛盾,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中国健康教育学会心理研究会理事温方也曾指出:“老师要与学生换位思考,互相理解。
教师不要以权威自居,过分强调学生的接受和服从,使学生产生一定的抵触情绪;学生也要理解老师的良苦用心,不要走极端。
”在与学生进行沟通时,我们发现创设换位体验情境,不仅可以促进师生间彼此理解,建立信任感,而且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教育手段。
我们一方面可以利用班队会、课间休息等时间与学生进行形式多样的交流,让他们站在老师的角度去考虑一些问题,这样可缩短师生间心理距离,建立起互相理解、尊重、和谐、信任的师生关系;另一方面教师也可以设身处地地反思自己的行为是否妥当、合理,站在学生的角度审视自己的言行,总结教育得失。
创设换位体验情境还可以使学生获得对事物更深刻的认识及改正错误后的轻松和愉悦,并使其产生不断进步的强大动力。
例如在对经常拖欠作业的学生进行教育时,教师除了进行正面的教育外,还可以让学生自己进行换位体验。
如够你是老师你是怎样看待这位学生的?你会为他感到惋惜和心痛吗?让学生在换位体验情境中,轻松地实现了自我教育,同时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3. 总结
俗话说“亲其师,信其道”,青少年学生往往会因为自己的喜欢和崇拜,去博取所喜爱和尊敬的教师的好感和关注,为满足与教师交往的需要而努力学习,教师也会因为对他的尊敬和爱戴而更加热爱教育工作。
信任是师生关系里一根牵心的线,用心用情有法地牵,就能牵出轻松和谐愉悦的师生关系。
参考文献:
1、北京教育学院心理系《教师实用心理学》开明出版社2000年1月第一版
2.张思明.用心做教育.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08.
3.白桂香.教育心理.教师实用心理学,2001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