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igbee,2.0,规范
Zigbee物理层协议规范

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ZigBee技术所允许使用的工作频率是不同的,而对于不同的应用频率范围,其调制方式。
传输速率均不同,众所周知,蓝牙技术在世界多数国家都采用统一的频率范围,其范围为2.4GHz的ISM频段上,调制采用快速跳频扩频技术,而ZigBee技术不同,对于不同的国家和地区,为其提供的工作频率范围是不同的,ZigBee所使用的频率范围主要分为868/915MHz和2.4Ghz ISM频段,各个具体的频段的频率范围如下表所示:由于各个国家的地区采用的工作频率范围不同,为提高数据传输速率,IEEE802.15.4规范标准对于不同的频率范围,规定了不同的调制方式,因而在不同的频率段上,其数据传输速率不同,具体调制和传输速率如下所示:从上面可以看出ZigBee使用了3个工作频段,每一个频段宽度不同,其分配信道的个数也不相同,在IEEE802.15.4规范标准定义了27个物理信道,信道编号从0到26,在不同的频段其带宽不同,其中2450MHz频段定义了16个信道,915MHz频段定义了10个信道,868MHz频段定义了1个信道。
这些信道的中心频率定义如下:ZigBee物理层通过射频固件和射频硬件提供了一个从MAC层以物理层无线信道的接口。
在物理层中,包含一个物理层管理实体(PLME),该实体通过调用物理层的管理功能函数,为物理层管理服务提供其接口,同时,还负责维护由物理层所管理的目标数据库,该数据库包含有物理层个域网络的基本信息。
ZigBee物理层的结构及接口如下图:图1 物理层结构模型从图中可以看出,在物理层中,存在有数据服务接入点和物理层实体服务接入点,通过这两个服务接入点提供如下两种服务,它们是:(1)通过物理层数据服务接入点(PD-SAP)为物理层数据提供服务(2)通过物理层管理实体(PLME)服务的接入点(PLME-SAP)为物理层管理提供服务。
物理层的数据服务和管理服务都是通过各种的原语操作完成的,这里就不介绍各种原语的用法和功能了。
ZigBee协议

ZigBee协议协议名称:ZigBee协议一、引言ZigBee协议是一种低功耗、低速率、近距离无线通信协议,主要用于物联网设备之间的通信。
本协议旨在定义物联网设备之间的通信规范,以促进设备之间的互联互通,提高物联网系统的可靠性和效率。
二、术语和定义在本协议中,以下术语和定义适用:1. ZigBee设备:指采用ZigBee协议的物联网设备。
2. ZigBee协调器:指在ZigBee网络中具有协调和管理功能的设备。
3. ZigBee终端设备:指在ZigBee网络中具有执行特定功能的设备。
4. ZigBee路由器:指在ZigBee网络中具有路由功能的设备。
5. ZigBee网络:指由ZigBee设备组成的网络。
三、协议规范1. ZigBee网络拓扑结构ZigBee网络采用星型拓扑结构,其中一个ZigBee协调器作为网络的中心,控制和管理其他ZigBee终端设备和路由器。
ZigBee终端设备通过路由器与协调器进行通信。
2. ZigBee网络通信2.1 ZigBee设备的加入新的ZigBee设备可以通过加入过程加入到现有的ZigBee网络中。
加入过程包括设备的发现、认证和关联等步骤,以确保设备的合法性和网络的安全性。
2.2 ZigBee网络层次结构ZigBee网络分为三个层次:应用层、网络层和物理层。
应用层负责设备之间的数据交换和协调;网络层负责路由选择和数据转发;物理层负责无线信号的传输和接收。
2.3 ZigBee网络通信协议ZigBee网络通信协议采用基于IEEE 802.15.4标准的MAC层和PHY层协议。
MAC层协议定义了设备之间的数据传输规则和网络管理机制,PHY层协议定义了无线信号的调制解调和传输方式。
3. ZigBee设备功能规范3.1 ZigBee协调器功能规范ZigBee协调器具有以下功能:- 网络管理:负责管理ZigBee网络的拓扑结构、路由选择和设备加入过程。
- 数据协调:负责协调设备之间的数据交换和通信。
zigbee协议规范

zigbee协议规范ZigBee是一种低功耗、低成本、无线网络通信协议,旨在为物联网设备提供高效的通信方式。
它基于IEEE 802.15.4标准,并使用了一套自己的通信协议规范。
本文将介绍ZigBee协议规范的主要内容及其在物联网领域的应用。
一、ZigBee协议框架ZigBee协议规范采用分层架构,包括应用层、网络层、MAC层和物理层。
应用层负责定义设备之间的应用通信协议,网络层处理设备之间的路由和组网,MAC层管理设备之间的访问和数据传输,物理层负责无线信号的调制和解调。
二、ZigBee网络拓扑结构ZigBee支持多种网络拓扑结构,包括星型、网状、集群树型等。
星型拓扑结构是最简单的,以一个协调器为中心,与多个终端设备直接通信。
网状拓扑结构允许多个设备之间进行直接通信,具有自组织和自修复的能力。
集群树型拓扑结构是一种分层的网络结构,能够实现更高效的数据传输和路由选择。
三、ZigBee通信协议ZigBee协议规范定义了一组通信协议,包括应用层协议、网络层协议、MAC层协议和物理层协议。
其中,应用层协议提供了设备之间的应用通信接口,可根据不同的应用需求进行自定义;网络层协议负责路由选择和组网管理,实现了多跳传输和自动路由;MAC层协议管理设备之间的通信时间和频率,以实现低功耗和高效通信;物理层协议定义了无线信号的调制和解调方式,包括频率、带宽和调制类型等。
四、ZigBee应用领域ZigBee协议规范广泛应用于物联网领域,包括家庭自动化、智能城市、工业控制和农业监测等。
在家庭自动化中,ZigBee可以连接家庭中的各种设备,如灯光、门窗、温度传感器等,实现智能化的控制和管理。
在智能城市中,ZigBee可以应用于智能交通、环境监测和智能能源管理等领域,提高城市的管理效率和生活质量。
在工业控制中,ZigBee可以实现设备之间的无线通信和监测,提高生产效率和安全性。
在农业监测中,ZigBee可以应用于土壤湿度、气象信息等数据的采集和传输,为农业生产提供便利。
ZIGBEE技术规范与协议栈分析

ZIGBEE技术规范与协议栈分析篇一:ZigBee知识无线龙1.协议栈工作流程和无线收发控制 LED 实验内容:1. ZigBee 协议栈简介2. 如何使用 ZigBee 协议栈3. ZigBee 协议栈的安装、编译与下载4. 协议栈无线收发控制 LED5. 协议栈工作流程实现现象:协调器、终端上电,组网成功后 D1 灯闪烁 1. ZigBee 协议栈简介什么是 ZigBee 协议栈呢?它和 ZigBee 协议有什么关系呢?协议是一系列的通信标准,通信双方需要共同按照这一标准进行正常的数据发射和接收。
协议栈是协议的具体实现形式,通俗点来理解就是协议栈是协议和用户之间的一个接口,开发人员通过使用协议栈来使用这个协议的,进而实现无线数据收发。
图 1 展示了 ZigBee 无线网络协议层的架构图。
ZigBee 的协议分为两部分,IEEE 802.15.4 定义了 PHY(物理层)和 MAC(介质访问层)技术规范;ZigBee联盟定义了NWK(网络层)、APS(应用程序支持子层)、APL(应用层)技术规范。
ZigBee协议栈就是将各个层定义的协议都集合在一直,以函数的形式实现,并给用户提供 API(应用层),用户可以直接调用。
图 1 ZigBee 无线网络协议层 2. 如何使用 ZigBee 协议栈协议栈是协议的实现,可以理解为代码,函数库,供上层应用调用,协议较底下的层与应用是相互独立的。
商业化的协议栈就是给你写好了底层的代码,符合协议标准,提供给你一个功能模块给你调用。
你需要关心的就是你的应用逻辑,数据从哪里到哪里,怎么存储,处理;还有系统里的设备之间的通信顺序什么的,当你的应用需要数据通信时,调用组网函数给你组建你想要的网络;当你想从一个设备发数据到另一个设备时,调用无线数据发送函数;当然,接收端就调用接收函数;当你的设备没事干的时候,你就调用睡眠函数;要干活的时候就调用唤醒函数。
所以当你做具体应用时,不需要关心协议栈是怎么写的,里面的每条代码是什么意思。
最新ZigBee(紫蜂)技术讲解

MAC层功能
(1)网络协调器产生网络信标; (2)与信标同步; (3)支持个域网链路的建立和断开; (4)为设备的安全提供支持; (5)信道接入当时采用免冲突载波检测多址接
协调器(ZigBee Coordinator,ZC)必须是FFD,一 个ZigBee网络有且仅有一个协调器,它的任务包括 网络启动,信道选择,16位网络设备地址分配,发 送时间信标,维护网络,具有最多的存储空间和计 算能力。
路由器(ZigBee Router,ZR)必须是FFD,任务包 括数据存储转发,邻居发现,路由发现和维护。
(2)传输可靠,抗干扰强。采用DSSS直接序列扩频技 术,以化整为零的方式将一个信号分为多个信号,抗 干扰性强。 ZigBee采用了载波侦听多址/冲突避免 (CSMA/CA) 的信道接入方式和完全握手协议。MAC 层采用了回复确认的数据传输机制, 提高了可靠性。
(3)低成本。由于ZigBee协议栈设计简练,因此,它 的研发成本相对较低。通信模块在2美元左右,蓝牙 模块在8美元左右。
2.物理层协议规范—频段
物理层协议规范—频段
868 MHz 物理层 信道 0
915 MHz 物理层
信道 1~10
2 MHz
868.3 MHz 2.4 GHz 物理层
902 MHz 信道 11~26
908 MHz 5 MHz
2.4 GHz
Zigbee频率和信道分布
2.4835 GHz
3. MAC层协议规范
zigbee各版本规范比较

ZigBee各版本规范比较ZigBee是ZigBee联盟建立的技术标准,它是一种工作在900MHZ和2.4GHZ频段的新兴无线网络技术,具有中等通讯距离(10米到数百米),比较灵活经济的通讯速率(40Kbps到250Kbps),并且有星状,网状(MESH),树状等多种网络拓扑,低的功耗等特点,所以在当今无线通讯技术和无线网络技术领域中占有比较重要的地位。
第一个ZigBee协议栈规范于2004年12月正式生效,称为ZigBee 1.0或ZigBee 2004。
第二个ZigBee协议栈规范于2006年12月发布,称为ZigBee 2006规范,主要是用“群组库(cluster library)”替换了ZigBee 2004中的MSG/KVP结构。
最为重要的新的ZigBee 2006协议栈将不兼容原来的ZigBee 2004技术规范,对于已经投入ZigBee 2004的厂商而言,这是一个大悲剧。
例如Jennic公司将ZigBee2004协议栈固化在ROM中(JN5121/JN5139)。
将无法和ZigBee 2006以后的协议栈兼容。
ZigBee 2006协议栈,将是ZigBee兼容的一个战略分水岭,从这里开始,ZigBee将实现完全向后兼容性。
2007年10月发布了ZigBee 2007规范,ZigBee 2007规范定于了两套高级的功能指令集(feature set):分别是ZigBee功能命令集和ZigBee Pro功能命令集。
(ZigBee 2004和2006都不兼容这两套新的命令集)。
ZigBee 2007包含两个协议栈模板(profile),一个是ZigBee协议栈模板(Stack Profile 1),它是2006年发布的,目标是消费电子产品和灯光商业应用环境,设计简单,使用在少于300个节点的网络中。
另一个是ZigBee Pro协议栈模板 (Stack Profile 2),它是在2007年发布,目标是商业和工业环境,支持大型网络,1000个以上网络节点,相应更好的安全性。
zigbee协议规范及时间

zigbee协议规范及时间Zigbee协议规范及应用前景概述:Zigbee是一种无线通信协议,旨在实现低功耗、低带宽、低成本的无线传感器和控制网络。
其特点是简单、灵活、可靠,适用于各种物联网场景。
本文将介绍Zigbee协议的规范以及其在不同领域的应用前景。
一、Zigbee协议规范1. Zigbee协议栈Zigbee协议栈包括物理层、MAC层、网络层、应用层等。
物理层负责无线信号的传输和接收,MAC层提供无线电资源的管理,网络层处理路由和网络拓扑,应用层用于支持各种应用。
Zigbee协议栈灵活可配置,使其适用于各种不同的应用场景。
2. Zigbee网络拓扑Zigbee支持多种网络拓扑结构,包括星型、网状和混合型。
星型拓扑适用于点对点通信,网状拓扑适用于多节点之间的通信,混合型拓扑则是两者的结合。
Zigbee的网络拓扑结构灵活,可以根据实际需求来选择。
3. Zigbee安全性Zigbee协议提供了多层次的安全措施,包括加密通信、身份验证和密钥管理。
通过这些安全措施,Zigbee网络可以有效地防止未经授权的访问和信息泄露,提供了可靠的数据保护。
二、Zigbee在家居自动化中的应用1. 智能家居Zigbee作为智能家居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家庭中的应用前景广阔。
通过Zigbee协议,各种智能设备(如智能灯泡、智能门锁、温度传感器等)可以互联互通,并通过无线网络进行远程控制和监控。
智能家居带来了更加智能、便捷和舒适的生活体验。
2. 能源管理Zigbee协议在能源管理领域也有广泛的应用。
通过Zigbee无线传感器,可以实现对能源的实时监测和控制,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同时,Zigbee还可以实现对能源设备的自动化控制,如智能电表的远程抄表和调控。
三、Zigbee在工业自动化中的应用1. 物联网工业控制Zigbee协议在工业自动化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Zigbee无线传感器网络,可以实现对工业生产过程的实时监测和控制。
zigbee技术

1.信道选择(channel select); 2.信道能量监测(energy detect); 3.空闲信道评估(clear channel assessment): 4.无线信道收发数据(PHY Protocol Data Unit); 5.接收包链路质量检测;
2.物理层协议规范
ZigBee采用了扩频通信技术,在2.4GHZ频 带上使用偏移正交相移键控调制法(Offset Quadrature Phase Shift Keying,OQPSK), 而在868/915MHZ频带使用二进制移相键控 调制法(Binary Phase Shift Keying,BPSK)。
与移动通信的CDMA网或GSM网不同的是, 紫蜂网络主要是为工业现场自动化控制数据传 输而建立,因而,它必须具有简单,使用方便, 工作可靠,价格低的特点。 而移动通信网主要是为语音通信而建立,每个 基站价值一般都在百万元人民币以上,而每个 紫蜂网络 “基站”却不到1000元人民币。
ZigBee技术特点
ZigBee技术特点
(1)低功耗。ZigBee网络结点设备工作周期较短、收 发信息功率低,降低帧开销以及实行严格的功率管理 机制来降低设备的功耗,并且采用了休眠模式。 (2)传输可靠,抗干扰强。采用DSSS直接序列扩频技 术,以化整为零的方式将一个信号分为多个信号,抗 干扰性强。 ZigBee采用了载波侦听多址/冲突避免 (CSMA/CA) 的信道接入方式和完全握手协议。MAC 层采用了回复确认的数据传输机制, 提高了可靠性。 (3)低成本。由于ZigBee协议栈设计简练,因此,它 的研发成本相对较低。通信模块在2美元左右,蓝牙 模块在8美元左右。
《国家标准》物联网(Zigbee)无线网络电能管理系统

物联网(Zigbee)无线网络电能管理系统1 概述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近年来出现了面向低成本设备无线联网要求的技术,称之为ZIGBEE,它是一种近距离、低复杂度、低功耗、低数据速率、低成本的双向无线通信技术,主要适合于自动控制、远程控制领域及家用设备联网。
由于ZIGBEE的优越特性,基于ZIGBEE技术的无线组网是一种比较合适的下行信道的实现手段。
适合应用于一些短距离的无线网络的组网,例如写字楼、办公楼、宿舍楼、工厂等无线抄表网络,适用于企业内部能耗监测及管理系统,尤其适用于一些布线困难旧楼改造的能耗管理系统中。
而若将其与成熟的工业以太网和GPRS/CDMA上行信道结合,与后台管理主站组成一个完整的集抄和监控系统,则可以为远程管理提供一个有效的解决方案。
Zigbee与其他最后一公里通讯技术比较见表1。
ZIGBEE与其他“最后一公里”技术的比较表1PLC RS485 ZIGBEE无线建网难度简单困难简单一次性投资小一般较大运行维护困难比较困难容易通信速度低高高可靠性差一般好实时监控不能能能2 技术特点ZIGBEE协议基于IEEE 802.15.4标准,从2004年发布ZIGBEE V1.0到最新的增加了ZIGBEE-PRO扩展指令集的ZIGBEE2006版本,ZIGBEE功能不断强大。
ZIGBEE具备强大的设备联网功能(见图2),它支持3种主要的自组织无线网络类型,即星型结构(Star)、网状结构(Mesh)和树型结构(Cluster Tree),特别是网状结构,具有很强的网络健壮性和系统可靠性。
与目前普遍应用的wi-Fi、Bluetooth等短距离无线通讯技术相比较,ZIGBEE的特点主要有:图2 ZIGBEE网络拓扑分类(1)工作周期短、收发信息功耗较低,并且RFD(Reduced Function Device,简化功能器件)采用了休眠模式,不工作时都可以进入睡眠模式。
(2)低成本。
第3章 ZigBee无线传感器网络通信标准

ZigBee体系结构如图所示。
4
(1)功耗低。
ZigBee网络节点设备工作周期较短、收发数据信
息功耗低,且使用了休眠模式(当不需接收数据 时处于休眠状态,当需要接收数据时由“协调器” 唤醒它们),因此,ZigBee技术特别省电,据估 算,ZigBee设备仅靠两节5号电池就可以维持长 达6个月到2年左右的使用时间,这是其他无线设
共同为各应用开发者提供统一的接口,规定了 与应用相关的功能,如端点( Endpoint) 的规定, 绑定( Binding) 、服务发现和设备发现等等。
应用支持子层的主要功能包括维护绑定表和绑 定设备间消息传输,所谓的绑定指的是根据两 个设备所提供的服务和它们的需求而将两个设 备关联起来。应用程序框架主要为ZigBee设备 对象提供工作环境;ZigBee设备对象主要功能
(8)兼容性。
ZigBee技术与现有的控制网络标准无缝集成。通
过网络协调器自动建立网络,采用载波侦听/冲 突检测(CSMA.CA)方式进行信道接入。为了可 靠传递,还提供全握手协议。
ZigBee堆栈是在IEEE 802.15.4标准基础上建 立的,定义了协议的MAC和PHY层。ZigBee 设备应该包括IEEE802.15.4(该标准定义了RF 射频以及与相邻设备之间的通信)的PHY和 MAC层,以及ZigBee堆栈层:网络层(NWK)、
为定义网络的节点角色以及网络服务管理等, 发现网络中的设备并检查它们能够提供哪些应 用服务,产生或者回应绑定请求,并在网络设 备间建立安全的通信。
( 1) 应用支持子层APS。
APS 层主要作用包括: 协议数据单元APDU 的处
理,应用支持子层数据实体,提供在同一个网 络中的应用实体之间的数据传输机制,APSME
ZigBee安全协议规范

IEEE802.15.4标准
随着通信技术的迅速发展,人们提出了在自身附近几米范围内通信的要求,这样就出现了个人区域网络PAN(Personal Area Network)和无线个人区域网络WPAN(Wireless Personal Area Network)的概念。WPAN网络为近距离范围内的设备建立无线连接,把几米到几十米范围内的多个设备通过无线方式连接在一起,使他们可以相互通信甚至接入LAN或者Internet。
2001年8月成立的ZigBee联盟就是一个针对WPAN网络而成立的产业联盟。该联盟致力于近距离、低复杂度、低数据速率、低成本的无线网络技术。他们开发的技术被称为ZigBee技术,该技术希望被部署到商用电子、住宅及建筑自动化、工业设备监测、PC外设、医疗传感设备、玩具以及游戏等其他无线传感和控制领域当中。
ZigBee的安全性安全机制由安全服务提供层提供。然而值得注意的是,系统的整体安全性是在模板级定义的,这意味着模板应该定义某一特定网络中应该实现何种类型的安全.每一层(MAC、网络或应用层)都能被保护,为了降低存储要求,它们可以分享安全钥匙SS是通过ZDO进行初始化和配置的,要求实现高级加密标准(AES)。ZigBee规范定义了信任中心的用途。信任中心是在网络中分配安全钥匙的一种令人信任的设备。
ZigBee第2章 ZigBee无线传感器网络通信标准

物理层数据服务
原语 PD-DATA
请求
确认
原语形式
PD-DATA.request
PD-DATA.confirm
指示 PD-DATA.indication
响应 ×
---
说明
发送和接收 物理层数据 单元
PD-DATA.request ( psduLength, psdu )
PD-DATA.confirm ( status )
-
A.request A.confirm
×
×
PLME-ED PLME-ED -
-
.request .confirm
Z-Stack协议栈实现:radioComputeED()
MAC/LowLevel/mac_radio.c
×
×
PLME-GE PLME-GE -
-
T.request T.confirm
×
通用射频规范 1. 能量检测(ED)
2.链路质量指示(LQI)
3.空闲信道评估(CCA)
3
《ZigBee技术原理与实战》
2.1 IEEE 802.15.4标准
物理层(PHY)
物理层服务规范
PD-SAP 物理层
PLME-SAP
PLME
PHY PIB
RF-SAP
4
《ZigBee技术原理与实战》
2.1 IEEE 802.15.4标准
5
PD-DATA.indication ( psduLength, psdu, ppduLinkQuality )
《ZigBee技术原理与实战》
2.1 IEEE 802.15.4标准
物理层(PHY)
家庭网关终端技术规范v2.0.0汇总

中国移动通信企业标准 家庭网关终端技术规范版本号:2.0.0 ╳╳╳╳-╳╳-╳╳发布 ╳╳╳╳-╳╳-╳╳实施 QB-╳╳-╳╳╳-╳╳╳╳ T e c h n i c a l S p e c i f i c a t i o n f o r H o m e G a t e w a y目录前言 (VI)1. 范围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3. 术语、定义和缩略语 (5)4. 设备总体定义 (9)4.1. 设备在网络中的位置 (9)4.2. 接口定义 (10)4.3. 设备类型 (10)5. 接入型家庭网关 (11)5.1. 接口要求 (11)5.1.1. 网络侧接口 (11)5.1.1.1. 网络侧接口描述 (11)5.1.1.2. 网络侧以太网接口要求 (12)5.1.1.3. PON接口要求 (12)5.1.1.4. TD-SCDMA接口要求 (12)5.1.1.5. TD-LTE接口要求 (12)5.1.2. 用户侧接口 (12)5.1.2.1. 用户侧以太网接口要求 (12)5.1.2.2. WLAN接口 (12)5.1.2.3. USB接口(可选) (12)5.2. 功能要求 (13)5.2.1. 数据通信要求 (13)5.2.1.1. IP协议要求 (13)5.2.1.2. 数据转发功能要求 (13)5.2.1.3. DNS功能要求 (14)5.2.1.4. IPv4地址管理及拨号管理功能要求 (14)5.2.1.5. IPv6地址管理及拨号管理功能要求 (16)5.2.1.6. IPv4 NAT要求 (16)5.2.1.7. ALG要求 (17)5.2.1.8. 组播要求 (17)5.2.1.9. 其他功能要求 (17)5.2.2. 安全要求 (17)5.2.2.1. 防火墙 (17)5.2.2.2. 登陆WEB页面的安全要求 (17)5.2.2.3. 设备安全性 (18)5.2.3. QoS 要求 (18)5.2.4. VLAN功能要求 (19)5.2.5. USB扩展及管理(可选) (19)5.2.6. 设备发现要求 (19)5.2.6.1. UPnP (19)5.2.6.2. DLNA(可选) (19)5.2.7. WLAN要求 (20)5.2.7.1. 支持WLAN的开启和禁用 (20)5.2.7.2. 基本要求 (20)5.2.7.3. 多SSID要求 (20)5.2.7.4. WLAN安全要求 (20)5.2.7.5. WLAN QoS要求 (21)5.2.7.6. WPS要求 (21)5.2.8. 基本应用要求 (22)5.2.8.1. WLAN共享 (22)5.2.8.2. 家庭存储(可选) (23)5.3. 性能要求 (23)5.3.1. 路由转发性能要求 (23)5.3.1.1. 吞吐量 (23)5.3.1.2. 地址学习 (23)5.3.1.3. 缓存大小 (23)5.3.1.4. 连接数量要求 (24)5.3.2. WLAN无线性能要求 (24)5.3.2.1. WLAN吞吐量性能要求 (24)5.3.2.2. WLAN覆盖性能要求 (24)5.3.2.3. WLAN接收灵敏度要求 (24)5.4. 管理和维护要求 (24)5.4.1. 本地管理和配置要求 (24)5.4.1.1. 本地管理基本要求 (24)5.4.1.2. 用户分级管理 (25)5.4.1.3. 系统信息管理 (25)5.4.1.4. 基本配置 (25)5.4.1.5. 高级配置 (26)5.4.1.6. 设备管理 (27)5.4.1.7. 网络诊断 (27)5.4.1.8. 设备认证注册功能 (27)5.4.2. 远程管理要求 (29)5.4.2.1. 远程管理基本要求 (30)5.4.2.2. 远程参数配置和性能监测 (30)5.4.2.3. 远程故障诊断功能 (30)5.4.2.4. 设备告警功能 (30)5.4.2.5. 远程链路维持功能 (31)5.4.2.6. 软件远程管理 (31)5.4.2.7. 业务部署和控制 (31)5.4.2.8. PON上行家庭网关远程管理实现方式 (31)5.4.3. 日志功能要求 (32)5.5. 预配置要求 (33)5.5.1. 预配置要求 (33)5.6. 硬件要求 (34)5.6.1. 基本要求 (34)5.6.2. 硬件能力要求 (34)5.6.3. 硬件基本框图示例 (34)5.7. 软件要求 (34)5.7.1. 基本要求 (34)5.7.2. 软件基本架构 (35)5.7.3. 软件接口要求 (35)5.7.4. 用户登录要求 (36)5.7.5. 系统升级要求 (36)5.8. 配置界面要求 (36)5.8.1. 配置界面要求 (36)5.8.2. 配置界面用户权限要求 (36)6. 物联网型 (38)6.1. 接口要求 (38)6.1.1. 接口描述 (38)6.1.2. 网络侧接口要求 (38)6.1.3. 用户侧接口要求 (38)6.2. 接入功能要求 (39)6.3. 宜居通功能要求 (39)6.3.1. 业务功能描述 (39)6.3.2. 安防功能要求 (39)6.3.3. 家电控制功能 (40)6.4. 性能要求 (40)6.5. 管理和维护要求 (40)6.6. 预配置要求 (41)6.7. 硬件要求 (41)6.7.1. 基本要求 (41)6.7.2. 硬件能力要求 (41)6.7.2.1. 硬件基本框图 (41)6.7.2.2. 外围设备要求 (41)6.7.3. 软件要求 (42)6.7.4. 配置界面要求 (42)6.7.4.1. 配置界面要求 (42)6.7.4.2. 配置界面用户权限要求 (43)7. 家庭宽带应用型 (45)7.1. 类型描述 (45)7.2. 分体机接入设备要求 (45)7.3. 分体机应用设备(机顶盒)要求 (45)7.3.1. 网络侧接口要求 (45)7.3.2. 业务功能要求 (46)7.3.2.1. 互联网电视应用 (46)7.3.2.2. 多屏互动功能(可选) (46)7.3.2.2.1. 概述 (46)7.3.2.2.2. 镜像功能 (46)7.3.2.2.3. 分享功能 (47)7.3.2.3. 家庭高清视频通话(可选) (47)7.3.3. 软件要求 (47)7.3.3.1. 操作系统要求 (47)7.3.3.2. 软件协议要求 (48)7.3.3.3. 编码及解码能力要求 (48)7.3.3.3.1. 编解码能力要求 (48)7.3.3.3.2. 音视频播放质量要求 (49)7.3.3.4. 屏幕管理要求 (49)7.3.3.5. 防刷机要求 (49)7.3.4. 管理要求 (50)7.3.4.1. 操作管理 (50)7.3.4.2. 软件管理 (51)7.3.4.3. 文件管理 (51)7.3.4.4. 配置管理 (51)7.3.5. 硬件要求 (52)7.3.5.1. 硬件、接口及按键要求 (52)7.3.5.2. 遥控器要求及参考设计 (55)7.3.5.3. 电源要求 (55)7.3.5.4. 配件要求 (55)7.3.5.5. 设备标识要求 (55)7.3.6. 其他要求 (57)7.3.6.1. 供电要求 (57)7.3.6.2. 环境要求 (57)7.3.6.3. 噪声要求 (57)7.4. 一体机设备要求 (57)7.4.1. 网络侧接口要求 (57)7.4.2. 网络接入功能要求 (57)7.4.3. 业务功能要求 (57)7.4.4. 软件要求 (57)7.4.5. 管理要求 (58)7.4.6. 硬件要求 (58)7.4.7. 其他要求 (58)7.4.7.1. 供电要求 (58)7.4.7.2. 环境要求 (58)7.4.7.3. 噪声要求 (58)8. 接入型网关和物联网型网关的其他要求 (58)8.1. 设备标识要求 (58)8.2. 外观及附件要求 (59)8.2.1. 运营商Logo要求 (59)8.2.2. 设备标签要求 (59)8.2.3. 网关指示灯要求 (59)8.2.4. 开关与按键要求 (60)8.2.5. 设备面板标识要求 (60)8.2.6. 设备接口要求 (61)8.2.7. 附件要求 (61)8.3. 运行环境要求 (61)8.3.1. 供电要求 (61)8.3.2. 环境要求 (61)8.3.3. 抗电磁干扰能力 (62)8.3.4. 设备本身产生的电磁干扰要求 (62)8.3.5. 过压过流保护 (62)8.4. 认证要求 (62)9. 编制历史 (62)附录A 省公司代码 (63)附录B 设备故障消息(标准性附录) (64)B.1告警编号规则 (64)B.2设备告警信息列表 (65)附录C WiMo协议说明 (66)C.1 设备类型和功能流程 (66)C.2 网络连接 (67)C.3 设备连接 (68)C.4 媒体格式要求 (69)C.4.1视频编解码流程 (69)C.4.2 M-JPEG视频编解码方案 (69)C.4.3 H.264视频编解码方案 (69)C.4.4 音频编解码流程 (69)附录D 手机遥控接口说明 (71)D.1 设备发现 (71)D.2 配对请求接口 (72)D.3 配对连接接口 (73)D.4 发送遥控器键值接口 (73)D.5 发送文本接口 (75)D.6 发送心跳接口 (76)D.8 配对成功广播发送接口 (78)D.9 配对断开广播发送接口 (79)附录E 宽带应用型家庭网关牌照合作注册机制 (79)附录F 家庭网关命名规则 (79)前言本标准明确了试点阶段中国移动家庭网关终端的要求,是家庭网关终端需要遵从的技术文件。
(完整版)ZigBee应用层规范

应用层规范2.1概述ZigBee栈体系包含一系列的层元件,包含IEEE802.15.4 2003标准MAC层和PHY层,当然也包括ZigBee的NWK层。
每个层的元件提供相关的服务功能。
虽然本节描述了ZigBee 栈的其他部分但主要描述图 1.1中的APL层。
图1为ZigBee栈结构框图。
如图1.1所示,ZigBee应用层由三个部分组成,APS子层、ZDO(包含ZDO管理平台)和制造商定义的应用对象。
2.1.1应用支持子层APS提供了这样的接口:在NWK层和APL层之间,从ZDO到供应商的应用对象的通用服务集。
这服务由两个实体实现:APS数据实体(APSDE)和APS管理实体(APSME)。
(1)APSDE通过APSDE服务接入点(APSDE-SAP);(2)APSME通过APSME服务接入点(APSME-SAP)。
APSDE提供在同一个网络中的两个或者更多的应用实体之间的数据通信。
APSME提供多种服务给应用对象,这些服务包含安全服务和绑定设备,并维护管理对象的数据库,也就是我们常说的AIB。
2.1.2应用层框架ZigBee中的应用框架是为驻扎在ZigBee设备中的应用对象提供活动的环境。
最多可以定义240个相对独立的应用程序对象,任何一个对象的端点编号从1到240。
还有两个附加的终端节点为了APSDE-SAP的使用:端点号0固定用于ZDO数据接口;另外一个端点255固定用于所有应用对象广播数据的数据接口功能。
端点241-254保留(给为了扩展使用)。
2.1.2.1应用Profiles应用profiles是一组统一的消息,消息格式和处理方法,允许开发者建立一个可以共同使用的、分布式应用程序,这些应用是使用驻扎在独立设备中的应用实体。
这些应用profiles允许应用程序发送命令、请求数据和处理命令和请求。
2.1.2.2簇簇标识符可用来区分不同的簇,簇标识符联系着数据从设备流出,和向设备流入。
在特殊的应用profiles范围内,簇标识符是唯一的。
ZigBee学习资料

ZigBee学习资料ZigBee是一种低功耗、短距离、无线通信协议,主要用于物联网应用。
它基于IEEE 802.15.4标准,适用于各种设备之间的无线通信,如智能家居、智能电网、工业自动化等。
如果你对ZigBee感兴趣,想要深入了解相关知识和学习资料,本文将为你提供一些有用的资源和学习指南。
1. ZigBee官方文档和规范:ZigBee联盟是ZigBee技术的官方组织,他们提供了一系列的官方文档和规范,包括ZigBee技术规范、应用框架、网络层协议等。
你可以通过访问ZigBee联盟的官方网站,下载这些文档并深入学习。
这些文档提供了关于ZigBee的详细说明、架构、通信协议等方面的信息。
2. ZigBee开发工具和SDK:如果你想要进行ZigBee的开发和实践,可以考虑使用一些开发工具和软件开发包(SDK)。
例如,Digi International提供了一套名为"XCTU"的开发工具,它可以帮助你进行ZigBee设备的配置、调试和测试。
此外,Silicon Labs也提供了一套名为"ZigBee SDK"的软件开发包,用于开发基于ZigBee的应用程序。
3. ZigBee教程和在线课程:除了官方文档和开发工具,还有一些在线教程和课程可以帮助你学习ZigBee。
例如,Coursera平台上有一门名为"Wireless Communication for Everybody"的课程,其中包括了关于ZigBee的内容。
此外,你还可以在YouTube上找到一些ZigBee相关的教学视频,这些视频可以帮助你更好地理解ZigBee的原理和应用。
4. ZigBee参考书籍:如果你更喜欢通过阅读书籍来学习,以下是一些关于ZigBee的参考书籍推荐:- "ZigBee Wireless Networks and Transceivers" by Shahin Farahani- "ZigBee Network Protocols and Applications" by Chonggang Wang, Tao Jiang,and Qian Zhang- "ZigBee Wireless Sensor and Control Network" by Ata Elahi这些书籍涵盖了ZigBee的基础知识、网络协议、应用案例等方面的内容,可以帮助你系统地学习和理解ZigBee技术。
完整版ZigBee应用层规范

应用层规范概述2.1层,MACIEEE802.15.4 2003标准层和PHYZigBee栈体系包含一系列的层元件,包含ZigBee虽然本节描述了的NWK层。
当然也包括ZigBee每个层的元件提供相关的服务功能。
栈结构框图。
1为ZigBeeAPL栈的其他部分但主要描述图1.1中的层。
图管理平台)(包含子层、ZDOZDO如图1.1所示,ZigBee应用层由三个部分组成,APS 和制造商定义的应用对象。
2.1.1应用支持子层到供应商的应用对象的通层之间,从ZDO提供了这样的接口:在NWK层和APLAPS 。
APSMEAPSDE)和APS)管理实体(用服务集。
这服务由两个实体实现:APS数据实体((APSDE-SAP);APSDE(1)APSDE通过服务接入点)。
APSME服务接入点(APSME-SAPAPSME(2)通过提供在同一个网络中的两个或者更多的应用实体之间的数据通信。
APSDE提供多种服务给应用对象,这些服务包含安全服务和绑定设备,并维护管APSME 。
理对象的数据库,也就是我们常说的AIB应用层框架2.1.2ZigBee中的应用框架是为驻扎在ZigBee设备中的应用对象提供活动的环境。
最多可以定义240个相对独立的应用程序对象,任何一个对象的端点编号从1到240。
还有两个附加的终端节点为了APSDE-SAP的使用:端点号0固定用于ZDO数据接口;另外一个端点255固定用于所有应用对象广播数据的数据接口功能。
端点241-254保留(给为了扩展使用)。
Profiles应用2.1.2.1是一组统一的消息,消息格式和处理方法,允许开发者建立一个可以profiles应用.共同使用的、分布式应用程序,这些应用是使用驻扎在独立设备中的应用实体。
这些应用profiles 允许应用程序发送命令、请求数据和处理命令和请求。
簇2.1.2.2在特和向设备流入。
簇标识符可用来区分不同的簇,簇标识符联系着数据从设备流出,范围内,簇标识符是唯一的。
F8913 ZigBee 模块技术规范

F8913 ZigBee 模块技术规范产品特点---------------------------------------------------------------------------------------------------------------------------------------------简介F8913 ZigBee 模块是一种物联网无线数据终端,利用ZigBee 网络为用户提供无线数据传输功能。
该产品采用高性能的工业级ZigBee 方案,实现数据透明传输功能;低功耗设计,最低功耗小于2mA ;提供5路I/O ,可实现数字量输入输出、脉冲输出;其中有3路I/O 可实现模拟量采集、有2路I/O 可实现脉冲计数等功能。
该产品已广泛应用于物联网产业链中的M2M 行业,如智能电网、智能交通、智能家居、金融、移动POS 终端、供应链自动化、工业自动化、智能建筑、消防、公共安全、环境保护、气象、数字化医疗、遥感勘测、军事、空间探索、农业、林业、水务、煤矿、石化等领域。
文档编号 文档版本 密 级V1.1产品规格---------------------------------------------------------------------------------------------------ZigBee参数项目内容MCU芯片工业级ZigBee芯片通信标准及频段IEEE 802.15.4 ISM2.4~2.5GHz室内/市区通信距离30m90m(带PA)户外/视距通信距离500m2000m(带PA)发射功率2.82mw (+4.5dBm)100 mw (+20dBm) (带PA)通信理论带宽250Kbps灵敏度-97dBm-103dBm(带PA)网络拓扑点对点、点对多点、对等和Mesh网络信道11 to 26最大包字节数300 Bytes接口类型项目内容UART口数据位:8位停止位:1位、2位校验:无校验、奇校验、偶校验波特率:300、600、1200、2400、4800、9600、19200、38400、57600、115200 bps天线接口U.FL射频连接器,特性阻抗50欧封装接口同时支持间距2.0mm邮票孔和2.0mm插针供电项目内容推荐电源DC 3.3V/0.1A工作电压DC 2.0~3.6V功耗工作状态功耗F8913-N 协调器空闲28.3~28.4mA@3.3VDC接收数据27.5~27.8mA@3.3VDC发送数据28.8~29.1mA@3.3VDC 路由器空闲28.2~28.4mA@3.3VDC接收数据27.5~27.8mA@3.3VDC发送数据28.9~29.1mA@3.3VDC 终端设备空闲8.6~8.9mA@3.3VDC接收数据10.8~11.5mA@3.3VDC发送数据14.4~15.2mA@3.3VDC待机状态 1.3~1.4uA@3.3VDC休眠状态0.4~0.5 uA@3.3VDCF8913-E (带PA) 协调器空闲30.5~31.5mA@3.3VDC接收数据32.2~33.2mA@3.3VDC发送数据41.2~42.4mA@3.3VDC 路由器空闲30.4~31.5mA@3.3VDC接收数据32.4~33.2mA@3.3VDC发送数据41.2~42.5mA@3.3VDC 终端设备空闲9.0~9.6mA@3.3VDC接收数据13.1~14.3mA@3.3VDC发送数据24.5~26.5mA@3.3VDC定时换醒 2.3~2.7uA@3.3VDC深度休眠 1.4~1.7 uA@3.3VDC物理特性项目内容外形尺寸37.5x22.1x2.8 mm重量 3.5g其它参数项目内容工作温度-40~+85ºC(-104~+185 ºF)扩展工作温度-40~+125ºC(-104~+257ºF)储存温度-40~+125ºC(-104~+257ºF)相对湿度95%(无凝结)。
ZigBee规范与系统设计需求剖析

・ 类 装 置 的 尺寸 通 常 很 小 ,因 此 内 部 的 这
元件集成度要高 ;
・
它 们 的使 用 环 境 可 能 极 为 严 苛 ,所 以耐
用 领 域 非 常 广 ,只要 是 具 有控 制 或 传 感 功 能 的 用 性 要 求甚 高 ; 电子 设 备 ,在 加 入 无 线通 讯 功 能 后 ,再 结 合适 ・网络 布 建 的 规 模 可 能 很 大 ,因此 建 置 及
・
E v o m n  ̄ 8 r n t n e 协l r os
・ edl u i ̄+ Sn rn md 咖 oh t
’m 协 ●晴 计● m ● e I r 蜘u t盯p
本 又 称 为 Zg e 06 从 发 布 至 今 , 场 上 有 iB e20 ; 市
维普资讯
图 2 iB e协 议 层 Zg e 结 构
最 多能 支 持 6 5 6 网络 节 点 。它 的 底 层采 用 53 个 IE 0.5 标 准 规 范 的 媒体 存取 层 ( C 及 E E821. 4 MA ) 物 理 层 (H ,能 够 满 足 无 线 控 制 及 传 感 应 用 P Y) 所 需 要 的 低 传输 率 、低功 耗 、支 持 大 量 网 络 节
维普资讯
栏目 编辑 f I
李l 健l
Z Be i e 规范与系统设计需求剖析 g
Zg e t n a d n y t m e in R q i me t iB e S a d r sa d S s e D sg e ur e n
・
这 类 装 置 通 常 使 用 电 池做 为 电 源 ,而 且
影 音 文件 或 拨 打 电 话 。不 过 ,有 另 一 类 无线 应 需 要有长时 间的使用寿命 ,因此必须是非常省
zigbee协议规范及时间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zigbee协议规范及时间篇一:zigbee协议规范zigbee协议概述1.1.1zigbee堆栈层zigbee堆栈是在ieee802.15.4标准基础上建立的,定义了协议的mac和phy层。
zigbee设备应该包括ieee802.15.4(该标准定义了RF射频以及与相邻设备之间的通信)的phy和mac层,以及zigbee堆栈层:网络层(nwk)、应用层和安全服务提供层。
图1-1给出了这些组件的概况。
图1-1zigbe堆栈框架每个zigbee设备都与一个特定模板有关,可能是公共模板或私有模板。
这些模板定义了设备的应用环境、设备类型以及用于设备间通信的簇。
公共模板可以确保不同供应商的设备在相同应用领域中的互操作性。
设备是由模板定义的,并以应用对象(applicationobjects)的形式实现(见图1-1)。
每个应用对象通过一个端点连接到zigbee堆栈的余下部分,它们都是器件中可寻址的组件从应用角度看,通信的本质就是端点到端点的连接(例如,一个带开关组件的设备与带一个或多个灯组件的远端设备进行通信,目的是将这些灯点亮)。
端点之间的通信是通过称之为簇的数据结构实现的。
这些簇是应用对象之间共享信息所需的全部属性的容器,在特殊应用中使用的簇在模板中有定义。
图1-1-2就是设备及其接口的一个例子:每个接口都能接收(用于输入)或发送(用于输出)簇格式的数据。
一共有二个特殊的端点,即端点0和端点255。
端点0用于整个zigbee设备的配置和管理。
应用程序可以通过端点0与zigbee堆栈的其它层通信,从而实现对这些层的初始化和配置。
附属在端点0的对象被称为zigbee设备对象(zd0)。
端点255用于向所有端点的广播。
端点241到254是保留端点。
所有端点都使用应用支持子层(aps)提供的服务。
aps通过网络层和安全服务提供层与端点相接,并为数据传送、安全和绑定提供服务,因此能够适配不同但兼容的设备,比如带灯的开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zigbee,2.0,规范篇一:F8913zigbee技术规范F8913zigbee模块技术规范产品特点---------------------------------------------------------------------------------------------------- 产品规格---------------------------------------------------------------------------------------------------- 接口类型供电功耗物理特性其它参数篇二:浅谈zigbee技术浅谈zigbee技术姓名:李晓班级:学号:2152112113摘要:介绍了zigbee技术的概况、发展历程及前景展望,还简要介绍了zigbee联盟,最后重点分析了该技术的特点以及该技术在生活中的应用。
abstract:thispaperintroducesthehistoryandprospectof zigbeetechnology,alsobrieflyintroducesthezigbeealli ance,andfinallyfocusesontheanalysisofthecharacteris ticsofthetechnologyanditsapplicationinlife.关键词:zigbee技术ieee802.15.4无线通信技术应用引文:zigbee是基于ieee802.15.4标准的低功耗个域网协议。
主要适合用于自动控制和远程控制领域,可以嵌入各种设备。
简而言之,zigbee就是一种便宜的,低功耗的近距离无线组网通讯技术。
一、zigbee技术概述zigbee是基于ieee802.15.4标准的低功耗个域网协议。
根据这个协议规定的技术是一种短距离、低功耗的无线通信技术。
这一名称来源于蜜蜂的八字舞,由于蜜蜂(bee)是靠飞翔和“嗡嗡”(zig)地抖动翅膀的“舞蹈”来与同伴传递花粉所在方位信息,也就是说蜜蜂依靠这样的方式构成了群体中的通信网络。
其特点是近距离、低复杂度、自组织、低功耗、高数据速率。
主要适合用于自动控制和远程控制领域,可以嵌入各种设备。
简而言之,zigbee就是一种便宜的,低功耗的近距离无线组网通讯技术。
zigbee是一种低速短距离传输的无线网络协议。
zigbee 协议从下到上分别为物理层(phy)、媒体访问控制层(mac)、传输层(tl)、网络层(nwk)、应用层(apl)等。
其中物理层和媒体访问控制层遵循ieee802.15.4标准的规定。
zigbee网络主要特点是低功耗、低成本、低速率、支持大量节点、支持多种网络拓扑、低复杂度、快速、可靠、安全。
zigbee网络中的设备可分为协调器(coordinator)、汇聚节点(Router)、传感器节点(enddevice)等三种角色。
二、zigbee技术的发展zigbee译为"紫蜂",它与蓝牙相类似。
是一种新兴的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用于传感控制应用(sensorandcontrol)。
由ieee802.15工作组中提出,并由其tg4工作组制定规范。
20xx年8月,zigbeealliance成立。
20xx年,zigbeeV1.0诞生。
它是zigbee规范的第一个版本。
由于推出仓促,存在一些错误。
20xx年,推出zigbee20xx,比较完善。
20xx年底,zigbeepRo推出。
20xx年3月,zigbeeRF4ce推出,具备更强的灵活性和远程控制能力。
20xx年开始,zigbee采用了ietF的ipv66lowpan标准作为新一代智能电网smartenergy(sep2.0)的标准,致力于形成全球统一的易于与互联网集成的网络,实现端到端的网络通信。
随着美国及全球智能电网的建设,zigbee将逐渐被ipv6/6lowpan标准所取代。
zigbee的底层技术基于ieee802.15.4,即其物理层和媒体访问控制层直接使用了ieee802.15.4的定义。
在蓝牙技术的使用过程中,人们发现蓝牙技术尽管有许多优点,但仍存在许多缺陷。
对工业,家庭自动化控制和工业遥测遥控领域而言,蓝牙技术太复杂,功耗大,距离近,组网规模太小等。
而工业自动化,对无线数据通信的需求越来越强烈,而且,对于工业现场,这种无线传输必须是高可靠的,并能抵抗工业现场的各种电磁干扰。
因此,经过人们长期努力,zigbee协议在20xx年正式问世。
另外,zigbee 使用了在它之前所研究过的面向家庭网络的通信协议homeRFlite。
长期以来,低价位、低速率、短距离、低功率的无线通讯市场一直存在着。
蓝牙的出现,曾让工业控制、家用自动控制、玩具制造商等业者雀跃不已,但是蓝牙的售价一直居高不下,严重影响了这些厂商的使用意愿。
如今,这些业者都参加了ieee802.15.4小组,负责制定zigbee的物理层和媒体介质访问层。
ieee802.15.4规范是一种经济、高效、低数据速率( 互联网标准化组织ietF也看到了无线传感器网络(或者物联网)的广泛应用前景,也加入到相应的标准化制定中。
以前许多标准化组织和研究者认为ip技术过于复杂,不适合低功耗、资源受限的无线传感器网络,因此都是采用非ip技术。
在实际应用中,如zigbee需要接入互联网时需要复杂的应用层网关,也不能实现端到端的数据传输和控制。
与此同时,与zigbee类似的标准还有z-wave、ant、enocean等,相互之间不兼容,不利于产业化的发展。
ietF 和许多研究者发现了存在的这些问题,尤其是cisco的工程师基于开源的uip协议实现了轻量级的ipv6协议,证明了ipv6不仅可以运行在低功耗资源受限的设备上,而且,比zigbee更加简单,彻底改变了大家的偏见,之后基于ipv6的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得到了迅速发展。
ietF已经完成了核心的标准规范,包括ipv6数据报文和帧头压缩规范6lowpan[2]、面向低功耗、低速率、链路动态变化的无线网络路由协议Rpl[3]、以及面向无线传感器网络应用的应用层标准coap[4],相关的标准规范已经发布[5]。
ietF组织成立了ipso联盟,推动该标准的应用,并发布了一系列白皮书[6]。
ipv6/6lowpan已经成为许多其它标准的核心,包括智能电网zigbeesep2.0、工业控制标准isa100.11a、有源RFidiso1800-7.4(dash)等。
ipv6/6lowpan具有诸多优势:可以运行在多种介质上,如低功耗无线、电力线载波、wiFi 和以太网,有利于实现统一通信;ipv6可以实现端到端的通信,无需网关,降低成本;6lowpan中采用Rpl路由协议,路由器可以休眠,也可以采用电池供电,应用范围广,而zigbee技术路由器不能休眠,应用领域受到限制。
6lowpan 标准已经得到大量开源软件实现,最著名的是contiki[7]、tinyos系统,已经实现完整的协议栈,全部开源,完全免费,已经在许多产品中得到应用。
ipv6/6lowpan协议将随着无线传感器网络以及物联网的广泛应用,很可能成为该领域的事实标准。
三、zigbee技术的特点(1)低功耗。
在低耗电待机模式下,2节5号干电池可支持1个节点工作6~24个月,甚至更长。
这是zigbee的突出优势。
相比较,蓝牙能工作数周、wiFi可工作数小时。
ti公司和德国的micropelt公司共同推出新能源的zigbee节点。
该节点采用micropelt公司的热电发电机给ti公司的zigbee提供电源。
(2)低成本。
通过大幅简化协议(不到蓝牙的1/10),降低了对通信控制器的要求,按预测分析,以8051的8位微控制器测算,全功能的主节点需要32kb代码,子功能节点少至4kb代码,而且zigbee免协议专利费。
每块芯片的价格大约为2美元。
(3)低速率。
zigbee工作在20~250kbps的速率,分别提供250kbps(2.4ghz)、40kbps(915mhz)和20kbps(868mhz)的原始数据吞吐率,满足低速率传输数据的应用需求。
(4)近距离。
传输范围一般介于10~100m之间,在增加发射功率后,亦可增加到1~3km。
这指的是相邻节点间的距离。
如果通过路由和节点间通信的接力,传输距离将可以更远。
(5)短时延。
zigbee的响应速度较快,一般从睡眠转入工作状态只需15ms,节点连接进入网络只需30ms,进一步节省了电能。
相比较,蓝牙需要3~10s、wiFi需要3s。
(6)高容量。
zigbee可采用星状、片状和网状网络结构,由一个主节点管理若干子节点,最多一个主节点可管理254个子节点;同时主节点还可由上一层网络节点管理,最多可组成65000个节点的大网。
(7)高安全。
zigbee提供了三级安全模式,包括无安全设定、使用访问控制清单(accesscontrollist,acl)防止非法获取数据以及采用高级加密标准(aes128)的对称密码,以灵活确定其安全属性。
(8)免执照频段。
使用工业科学医疗(ism)频段,915mhz(美国),868mhz(欧洲),2.4ghz(全球)。
由于此三个频带物理层并不相同,其各自信道带宽也不同,分别为0.6mhz,2mhz和5mhz。
分别有1个,10个和16个信道。
这三个频带的扩频和调制方式亦有区别。
扩频都使用直接序列扩频(dsss),但从比特到码片的变换差别较大。
调制方式都用了调相技术,但868mhz和915mhz频段采用的是bpsk,而2.4ghz频段采用的是oqpsk。
在发射功率为0dbm的情况下,蓝牙通常能有10米的作用范围。
而zigbee在室内通常能达到30-50米的作用距离,在室外空旷地带甚至可以达到400米(ticc2530不加功率放大)。
所以zigbee可归为低速率的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
四、zigbee联盟zigbee联盟是一个高速成长的非盈利业界组织,成员包括国际著名半导体生产商、技术提供者、技术集成商以及最终使用者。
联盟制定了基于ieee802.15.4,具有高可靠、高性价比、低功耗的网络应用规格。
zigbee联盟的主要目标是以通过加入无线网络功能,为消费者提供更富有弹性、更容易使用的电子产品。
zigbee技术能融入各类电子产品,应用范围横跨全球的民用、商用、公共事业以及工业等市场。
使得联盟会员可以利用zigbee这个标准化无线网络平台,设计出简单、可靠、便宜又节省电力的各种产品来。
zigbee联盟所锁定的焦点为制定网络、安全和应用软件层;提供不同产品的协调性及互通性测试规格;在世界各地推广zigbee品牌并争取市场的关注;管理技术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