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连生《学与教的心理学》课后习题答案汇总
学与教的心理学第五版——皮连生共167页
21、要知道对好事的称颂过于夸大,也会招来人们的反感轻蔑和嫉妒。——培根 ——皮连生
11、获得的成功越大,就越令人高兴 。野心 是使人 勤奋的 原因, 节制使 人枯萎 。 12、不问收获,只问耕耘。如同种树 ,先有 根茎, 再有枝 叶,尔 后花实 ,好好 劳动, 不要想 太多, 那样只 会使人 胆孝懒 惰,因 为不实 践,甚 至不接 触社会 ,难道 你是野 人。(名 言网) 13、不怕,不悔(虽然只有四个字,但 常看常 新。 14、我在心里默默地为每一个人祝福 。我爱 自己, 我用清 洁与节 制来珍 惜我的 身体, 我用智 慧和知 识充实 我的头 脑。 15、这世上的一切都借希望而完成。 农夫不 会播下 一粒玉 米,如 果他不 曾希望 它长成 种籽; 单身汉 不会娶 妻,如 果他不 曾希望 有小孩 ;商人 或手艺 人不会 工作, 如果他 不曾希 望因此 而有收 益。-- 马钉路 德。
23、一切节省,归根到底都归结为时间的节省。——马克思 24、意志命运往往背道而驰,决心到最后会全部推倒。——莎士比亚
25、学习是劳动,是充满思想的劳动。——乌申斯基
谢谢!
皮连生《教育心理学》(第4版)课后习题(知识的性质与陈述性知识的学习)【圣才出品】
第4章知识的性质与陈述性知识的学习一、解释下列术语1.知识答:主体与其环境相互作用而获得的信息及其组织,储存于个体内,即为个体的知识,储存于个体外,即为人类的知识。
2.陈述性知识答:陈述性知识指个人具有有意识提取线索,能直接陈述的知识,是用来回答“世界是什么问题”的知识。
3.程序性知识答:程序性知识指个人不具有有意识提取线索,但可以通过其作业表现间接推测出来的知识,是用来回答“怎么办问题”的知识。
4.默会知识答:默会知识是波兰尼划分的一种知识类型,指只能意会而不能言传的知识。
5.命题答:命题指语词表达的意义的最小单位。
一个命题由一种关系和一组论题构成的。
关系一般由动词、副词和形容词表达,有时也用其他关联词如介词表达;论题一般指概念,一般由名词和代词表达。
6.命题网络答:命题网络是陈述性知识表征的一种形式,是由具有共同成分的两个命题彼此联系起来形成的。
7.神经网络理论答:神经网络理论是认知心理学家通过计算机模拟提出的一种知识表征理论,认为知识在人脑中以神经网络形式储存,神经网络由可在不同水平上被激活的结点组成,结点与结点之间有联结,学习是联结的创造及其强度的改变。
8.双编码理论答:双编码理论是一种知识表征理论,认为陈述知识以言语和意象两种方式表征,双编码是有效和高效思维的重要方面。
9.知识分类学习论答:知识分类学习论是一种解释不同类型知识学习过程和规律的理论。
是在现代认知心理学的广义知识观和知识学习理论基础上提出的。
10.上位学习答:上位学习指在原有观念的基础上学习一个包容程度更高的命题。
11.下位学习答:下位学习是认知结构中原有的有关观念在包容和概括水平上高于新学习的知识时所进行的学习。
12.并列结合学习答:并列结合学习是指新的命题与认知结构中的原有特殊观念既不能产生从属关系,又不能产生总括关系,但在横向上存在吻合或对应关系时所进行的学习。
13.同化论答:同化论是奥苏伯尔在有意义言语学习理论中提出的、用以解释概念或命题意义获得的心理机制的学说,强调新旧知识的相互作用涉及上位学习、下位学习、并列结合学习三种形式;强调概念和命题的不断分化和综合贯通;强调原有知识的巩固及教材由一般到个别的循序组织。
皮连生主编《学与教的心理学》第五版全册重点知识复习资料精编
学与教的心理学复习资料皮连生主编第五版全册资料重点精编呕心沥血-值得下载第一章良好教师的心理特征及其培养学习目标:教师的认知特征、人格特征与其职业成就之间的关系及其启发。
教师的期望对学生的影响及其启发。
专家教师与新教师差异的表现及其启发。
对教学经验的反思与新教师成长的关系。
第一节良好教师的心理特征1、(p4)角色是个体在特定社会关系中的身份及由此而规定的行为规范和行为模式的总和。
(教师心理品质预期职业成就的早期研究的三种范型:问卷调查相关研究实验研究)2、(p5)教师应怎样承担以上角色?作为知识的传授者,团体领导者, 纪律维护人,以及家长的代理人和模范公民。
3、(p6—p7)教师的认知特征与其职业成就之间的关系:(1)教学的效果与教师的智力并无显著相关。
(2)教师的知识水平同学生的学习成绩也无显著相关。
(3)教师的表达能力、组织能力、诊断学生学习困难的能力以及思维的条理性、系统性、合理性与教学效果有较高的相关。
4、(p7)教师应具备良好的人格特征: 1.教师的热心和同情心;2.教师富于激励和想象的倾向性。
5、(p7—p8)教师的人格特征与成就之间的关系:(1)教师应具备良好的人格特征:○1.教师的热心和同情心;○2.教师富于激励和想象的倾向性。
教师心理特征与学生的个别差异和年龄阶段特征存在着相互的作用。
(2)要深入探索教师的特征怎样影响其事业成就,还应更进一步从师生相互作用的角度开展广泛研究。
6、(p8)教师期望对学生的影响:(1)罗森塔尔等人的测验(1968年)“预测未来发展的测验”(实际是普通的智力测验)罗森塔尔把教师期望的自我应验的预言效应称作皮格马利翁效应。
(后人也称之为罗森塔尔效应或教师期望效应)(2)教师对学生的期望包含两方面:一是对学习潜力的推测,二是对品德发展的推测。
(3)教师期待对学生的影响并不是一个有意识的过程。
(4)教师对学生的期望不一定能实现自我应验的语言效应。
7、(p9)效能:是个体对通过个人努力所能获得的结果的预期。
皮连生教育心理学课后题答案概论
第一章一、解释下列术语统觉:赫尔巴特的术语,指意识观念由无意识中选择那些能通过融合或复合而与自身合为一体的观念的同化过程。
学校心理学:学校心理学是运用心理测量、诊断、咨询、行为矫正技术为学校提供服务的一门应用学科。
统觉团:赫尔巴特的术语,指一个观念的统觉不仅使这个观念成为意识的,且使它被意识观念的整体所同化。
该整体就被称为统觉团。
教育社会心理学:教育社会心理学是社会心理学的一个分支,是侧重于研究教育情境中的社会心理现象及其活动规律的学科。
四段教学法:赫尔巴特根据其统觉思想,把教学过程分成四个阶段,即四段教学法:1.明了——给学生明确地讲授新知识;2.联想——新知识要与旧知识建立联系;3.系统——作出概括和结论;4.方法——把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习题解答、书面作业等)。
同这四个阶段相应的学生的心理状态是:注意、期待、探究和行动。
教育心理学:研究学校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学规律的科学。
五段教学法:在赫尔巴特四段教学法基础上,他的门徒将这四个阶段加以改造,发展为五阶段教学法,即1.预备——唤起学生的原有有关观念和吸引学生的注意;2.呈现——教师清晰地讲授新教材;3.联系——使新旧知识形成联系;4.统合——帮助学生进行抽象和概括,形成新的统觉团;5.应用——以适当方法应用新知识。
教学心理学:研究教学情境中知识与技能习得规律的一门学科,目前已与教育心理学紧密融合在一起。
哲学心理学:在科学心理学诞生以前,哲学家、教育家运用思辨的方法对人的心理活动规律进行研究所得到的认识的总和。
学习心理学:研究人和动物在后天经验或练习的影响下心理和行为变化的过程和条件的心理学分支学科。
二、填空1.《学记》2.明了,联想3.注意,期待4.欧洲,实验5.美,桑代克6.19037.效果律,练习律,准备律8.学习者心理,学习心理及其应用9.学习,教学10.教师的教,教师教11.单向道,死胡同,双向道12.人的本性,学习心理,个别差异及其原因13.《灵魂论14.营养的灵魂,感觉的灵魂,人类的灵魂15.德育,智育,体育16.统合,应用17.比奈,西蒙18.注意,先前的知识经验三、选择1.⑴2.⑵3.⑶4.⑷5.⑵6.⑴7.⑷8.⑵9.⑶五、判断1.正确;2.正确;3.错误;4.错误;5.错误;6.正确;7.错误;8.正确六、问答2.为顺应三种灵魂,亚里士多德认为必须实施三方面的教育。
ok《教育心理学(皮连生)》课后习题答案
第1章教育心理学概论习题参考答案一、解释下列术语哲学心理学:在科学心理学诞生以前,哲学家、教育家运用思辨的方法对人的心理活动规律进行研究所得到的认识的总和。
科学心理学:与哲学心理学相对,以实证研究为特征的心理学。
桑代克《教育心理学》:特指桑代克于1903年写成的《教育心理学》一书。
一般认为,该书是教育心理学这门学科形成的标志。
中译本由陆志韦译,商务印书馆1926年出版,书名改为《教育心理学概论》。
潘菽《教育心理学》:新中国成立后,由中国大陆学者编写的第一本教育心理学教科书,主编为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所长潘菽,人民教育出版社1980年出版。
该书反映了中国大陆改革开放初期的教育心理学发展水平。
实证研究:采用观察或实验在实际资料中求取结果,以验证假设并建立理论体系的研究。
准实验研究:与真实验研究相对。
在实验研究中,凡不能严格遵守实验原则来选择被试和控制条件的实验被称为准实验。
课堂教学实验一般为这类实验。
个案研究:定性研究方法之一。
也称案例研究。
通过详细收集、分析典型的个案资料以发现其中暗含的教育心理学原理的研究。
思辨研究:与实验研究相对。
采用逻辑思考与理论推理所进行的理论研究。
教学设计研究:针对教学中的问题,通过教学设计和形成性评价,获得教学新产品以满足教学需要的研究。
教育心理学:研究学校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学规律的科学。
二、填空1、《学记》2、19世纪末,实验3、美,桑代克4、19035、学生与教师,学习理论及其运用,各种类型的学习6、学习,教学7、教学,教学8、单向道,死胡同,双通道9、人的本性,学习心理,个别差异及其原因10、《灵魂论》,11、植物,动物,理性12、德、智、体13、比纳、西蒙14、潘菽15、分析,设计,开发,实施,评价三、选择1、(1)学习心理学2、(3)知识分类学习论3、(4)4、(4)解决问题6、(4)7、(3)四、研究与设计1、(略)2、(略)3、(略)4.两者都是为了解决教育和教学中的问题。
皮连生《教育心理学》(第4版)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
感谢观看
皮连生《教育心理学》(第4 版)笔记和课后习题详书笔记 05 作者介绍
目录
02 内容摘要 04 目录分析 06 精彩摘录
思维导图
本书关键字分析思维导图
教育
笔记
第版
笔记
第章
内容
认知
笔记
教材
心理学 目标
知识
教育
学习
教学
复习
性质
习题
问题
内容摘要
本书特别适用于参加研究生入学考试指定考研参考书目为皮连生所著的《教育心理学》(第4版)的考生,也 可供各大院校学习教育心理学的师生参考。国内外经典教材详解系列是一套全面解析当前国内外各大院校权威教 科书的辅导资料。我国各大院校一般都把国内外通用的权威教科书作为本科生和研究生学习专业课程的参考教材, 这些教材甚至被很多考试(特别是硕士和博士入学考试)和培训项目作为指定参考书。但这些国内外优秀教材的 内容一般有一定的广度和深度,课(章)后习题一般没有答案或者答案简单,这给许多读者在学习专业教材时带 来了一定的困难。为了帮助读者更好地学习专业课,我们有针对性地编著了一套与国内外教材配套的复习资料。 皮连生著《教育心理学》(第4版)是我国高校采用较多的教育心理学权威教材。作为这本教材的配套辅导书,本 书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1.整理名校笔记,浓缩内容精华。每章的复习笔记以《教育心理学》这一经典教材 为主并结合国内其他著名的教育心理学著作对各章的重难点进行了整理,因此,本书的内容几乎浓缩了经典教材 的知识精华。2.解析课后习题,提供详尽答案。本书参考大量相关辅导资料主要对陈琦、刘儒德主编的《当代教 育心理学》(修订版)的课后思考题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解答,并对相关重要知识点进行了延伸和归纳。本书的 笔记整理了部分高校老师讲授教育心理学的讲义和上课笔记,而习题解答则参考了国内外教材的配套资料和相关 参考书,如有不妥,敬请指正,在此表示感谢。本书基本遵循皮连生《教育心理学》(第4版)教材的章目编排, 共分17章,每章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为复习笔记,主要根据皮连生《教育心理学》(第4版)并参考其他教 育心理学教材整理了本章的重难点内容;第二部分是课后习题详解,结合该教材和相关参考资料对课后思考题进 行了详细的分析和解答。
皮连生教育心理学各章参考答案
皮连生主编《教育心理学》各章参考答案一、解释下列术语统觉:赫尔巴特的术语,指意识观念由无意识中选择那些能通过融合或复合而与自身合为一体的观念的同化过程。
学校心理学:学校心理学是运用心理测量、诊断、咨询、行为矫正技术为学校提供服务的一门应用学科。
统觉团:赫尔巴特的术语,指一个观念的统觉不仅使这个观念成为意识的,且使它被意识观念的整体所同化。
该整体就被称为统觉团。
教育社会心理学:教育社会心理学是社会心理学的一个分支,是侧重于研究教育情境中的社会心理现象及其活动规律的学科。
四段教学法:赫尔巴特根据其统觉思想,把教学过程分成四个阶段,即四段教学法:1.明了——给学生明确地讲授新知识;2.联想——新知识要与旧知识建立联系;3.系统——作出概括和结论;4.方法——把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习题解答、书面作业等)。
同这四个阶段相应的学生的心理状态是:注意、期待、探究和行动。
教育心理学:研究学校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学规律的科学。
五段教学法:在赫尔巴特四段教学法基础上,他的门徒将这四个阶段加以改造,发展为五阶段教学法,即1.预备——唤起学生的原有有关观念和吸引学生的注意;2.呈现——教师清晰地讲授新教材;3.联系——使新旧知识形成联系;4.统合——帮助学生进行抽象和概括,形成新的统觉团;5.应用——以适当方法应用新知识。
教学心理学:研究教学情境中知识与技能习得规律的一门学科,目前已与教育心理学紧密融合在一起。
哲学心理学:在科学心理学诞生以前,哲学家、教育家运用思辨的方法对人的心理活动规律进行研究所得到的认识的总和。
学习心理学:研究人和动物在后天经验或练习的影响下心理和行为变化的过程和条件的心理学分支学科。
二、填空1.《学记》2.明了,联想3.注意,期待4.欧洲,实验5.美,桑代克6.19037.效果律,练习律,准备律8.学习者心理,学习心理及其应用9.学习,教学10.教师的教,教师教11.单向道,死胡同,双向道12.人的本性,学习心理,个别差异及其原因13.《灵魂论》14.营养的灵魂,感觉的灵魂,人类的灵魂15.德育,智育,体育16.统合,应用17.比奈,西蒙18.注意,先前的知识经验三、选择1.⑴2.⑵3.⑶4.⑷5.⑵6.⑴7.⑷8.⑵9.⑶四、研究与设计(答案略)五、判断1.正确;2.正确;3.错误;4.错误;5.错误;6.正确;7.错误;8.正确六、问答1.略2.为顺应三种灵魂,亚里士多德认为必须实施三方面的教育。
教育心理学课后习题答案
教育心理学课后习题答案【篇一:《教育心理学》(皮连生)(第四版)课后习题答案】>习题参考答案一、解释下列术语哲学心理学:在科学心理学诞生以前,哲学家、教育家运用思辨的方法对人的心理活动规律进行研究所得到的认识的总和。
科学心理学:与哲学心理学相对,以实证研究为特征的心理学。
桑代克《教育心理学》:特指桑代克于1903年写成的《教育心理学》一书。
一般认为,该书是教育心理学这门学科形成的标志。
中译本由陆志韦译,商务印书馆1926年出版,书名改为《教育心理学概论》。
潘菽《教育心理学》:新中国成立后,由中国大陆学者编写的第一本教育心理学教科书,主编为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所长潘菽,人民教育出版社1980年出版。
该书反映了中国大陆改革开放初期的教育心理学发展水平。
实证研究:采用观察或实验在实际资料中求取结果,以验证假设并建立理论体系的研究。
准实验研究:与真实验研究相对。
在实验研究中,凡不能严格遵守实验原则来选择被试和控制条件的实验被称为准实验。
课堂教学实验一般为这类实验。
个案研究:定性研究方法之一。
也称案例研究。
通过详细收集、分析典型的个案资料以发现其中暗含的教育心理学原理的研究。
思辨研究:与实验研究相对。
采用逻辑思考与理论推理所进行的理论研究。
教学设计研究:针对教学中的问题,通过教学设计和形成性评价,获得教学新产品以满足教学需要的研究。
教育心理学:研究学校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学规律的科学。
二、填空1、《学记》2、19世纪末,实验3、美,桑代克4、19035、学生与教师,学习理论及其运用,各种类型的学习6、学习,教学7、教学,教学8、单向道,死胡同,双通道9、人的本性,学习心理,个别差异及其原因10、《灵魂论》,11、植物,动物,理性12、德、智、体13、比纳、西蒙14、潘菽15、分析,设计,开发,实施,评价三、选择1、(1)学习心理学2、(3)知识分类学习论3、(4)4、(4)解决问题15、(3)6、(4)7、(3)四、研究与设计1、(略)2、(略)3、(略)4.两者都是为了解决教育和教学中的问题。
皮连生《教育心理学》(第4版)课后习题(学习动机)【圣才出品】
第13章学习动机一、解释下列术语1.动机答:动机指驱动人或动物产生各种行为的原因。
2.学习动机答:学习动机是寻求学习活动的意义并努力从这些活动中获得益处的倾向。
3.内源性动机答:内源性动机是指源于个体内在兴趣、好奇心或成就需要等内部原因所引起的动机。
4.外源性动机答:外源性动机是指由外在的奖惩或害怕考试不及格等活动之外的原因激起的动机。
5.奖励结构答:奖励结构指在课堂上对学生的学习进行奖励时,是侧重奖励学生所取得的成绩或等级还是奖励学生的真正掌握。
奖励结构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动机。
6.需要层次论答:需要层次论是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人有七种基本需要,按其满足的先后,可由低级到高级排成一个需要层次:基本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自尊需要,认知需要,审美需要,自我实现需要。
满足这七种需要是推动人的各种行为的动力的基本源泉。
7.兴趣答:兴趣是个体对某人或某事物的选择性注意的倾向。
8.自我效能感答:自我效能感是班杜拉提出的术语,指对产生一定的结果所需要的组织和执行行为过程的能力的信念。
9.归因论答:归因论是维纳提出的一种动机理论,个体对其行为原因的看法会影响其进一步行动的动机。
维纳提出了三个归因的维度:(1)内外维度。
据此可把导致成败的原因分为内部原因和外部原因。
内部原因即个人自身的原因,如个人的能力、努力等;外部原因即个人自身之外的原因,如任务难度、运气等。
(2)稳定性维度。
据此可以把内部和外部原因再分为稳定的原因和不稳定的原因。
(3)可控制维度。
根据稳定和不稳定的原因还可再细分为个人自身能控制的原因和个人自身不能控制的原因。
10.外部奖励的隐蔽性代价答:外部奖励的隐蔽性代价是指对原来有内在兴趣的活动因不适当外在奖励而损害对活动本身的兴趣。
11.成就动机答:成就动机是指个体追求成功、获得成就的需要。
12.叶克斯一多德森定律答:叶克斯一多德森定律指人的情绪唤醒水平与学习成就有关,情绪唤醒水平过高或过低都不利于学习,唯中等唤醒水平,学习效果最好。
教育心理学皮连生第四版各章参考答案
教育心理学皮连生第四版各章参考答案教育心理学皮连生第1章教育心理学概论习题参考答案一、表述以下术语哲学心理学:在科学心理学诞生以前,哲学家、教育家运用思辨的方法对人的心理活动规律进行研究所得到的认识的总和。
科学心理学:与哲学心理学相对,以方法论研究为特征的心理学。
桑代克《教育心理学》:特指桑代克于1903年写成的《教育心理学》一书。
一般认为,该书是教育心理学这门学科形成的标志。
中译本由陆志韦译,商务印书馆1926年出版,书名改为《教育心理学概论》。
潘菽《教育心理学》:新中国设立后,由中国大陆学者撰写的第一本教育心理学教科书,主编为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所长潘菽,人民教育出版社1980年出版发行。
该书充分反映了中国大陆改革开放初期的教育心理学发展水平。
实证研究:采用观察或实验在实际资料中求取结果,以验证假设并建立理论体系的研究。
科东俄实验研究:与真实验研究相对。
在实验研究中,凡无法严格遵守实验原则去挑选被试和掌控条件的实验被称作科东俄实验。
课堂教学实验通常为这类实验。
个案研究:定性研究方法之一。
也表示案例研究。
通过详尽搜集、分析典型的个案资料以辨认出其中隐含的教育心理学原理的研究。
思辨研究:与实验研究相对。
采用逻辑思考与理论推理所进行的理论研究。
教学设计研究:针对教学中的问题,通过教学设计和形成性评价,获得教学新产品以满足教学需要的研究。
教育心理学:研究学校情境中学与教导的基本心理学规律的科学。
二、填空题1、《学记》2、19世纪末,实验3、美,桑代克4、19035、学生与教师,学习理论及其运用,各种类型的学习6、学习,教学17、教学,教学8、单向道,死胡同,双通道9、人的本性,学习心理,个别差异及其原因10、《灵魂论》,11、植物,动物,理性12、德、智、体13、比纳、西蒙14、潘菽15、分析,设计,研发,实行,评价三、挑选1、(1)学习心理学2、(3)知识分类学习论3、(4)4、(4)解决问题5、(3)6、(4)7、(3)四、研究与设计1、(略)2、(略)3、(略)4.两者都是为了解决教育和教学中的问题。
皮连生主编《学与教的心理学》第五版全册重点知识复习资料精编
学与教的心理学复习资料皮连生主编第五版全册资料重点精编呕心沥血-值得下载第一章良好教师的心理特征及其培养学习目标:教师的认知特征、人格特征与其职业成就之间的关系及其启发。
教师的期望对学生的影响及其启发。
专家教师与新教师差异的表现及其启发。
对教学经验的反思与新教师成长的关系。
第一节良好教师的心理特征1、(p4)角色是个体在特定社会关系中的身份及由此而规定的行为规范和行为模式的总和。
(教师心理品质预期职业成就的早期研究的三种范型:问卷调查相关研究实验研究)2、(p5)教师应怎样承担以上角色?作为知识的传授者,团体领导者, 纪律维护人,以及家长的代理人和模范公民。
3、(p6—p7)教师的认知特征与其职业成就之间的关系:(1)教学的效果与教师的智力并无显著相关。
(2)教师的知识水平同学生的学习成绩也无显著相关。
(3)教师的表达能力、组织能力、诊断学生学习困难的能力以及思维的条理性、系统性、合理性与教学效果有较高的相关。
4、(p7)教师应具备良好的人格特征:1.教师的热心和同情心;2.教师富于激励和想象的倾向性。
5、(p7—p8)教师的人格特征与成就之间的关系:(1)教师应具备良好的人格特征:○1.教师的热心和同情心;○2.教师富于激励和想象的倾向性。
教师心理特征与学生的个别差异和年龄阶段特征存在着相互的作用。
(2)要深入探索教师的特征怎样影响其事业成就,还应更进一步从师生相互作用的角度开展广泛研究。
6、(p8)教师期望对学生的影响:(1)罗森塔尔等人的测验(1968年)“预测未来发展的测验”(实际是普通的智力测验)罗森塔尔把教师期望的自我应验的预言效应称作皮格马利翁效应。
(后人也称之为罗森塔尔效应或教师期望效应)(2)教师对学生的期望包含两方面:一是对学习潜力的推测,二是对品德发展的推测。
(3)教师期待对学生的影响并不是一个有意识的过程。
(4)教师对学生的期望不一定能实现自我应验的语言效应。
7、(p9)效能:是个体对通过个人努力所能获得的结果的预期。
皮连生_第五版《学与教的心理学》课后习题答案完整
第十二章一、填空5、目标参照测验的信度包括两方面的一致性是:(1)学生在针对同一目标设计的若干测验上反应的一致性,(2)在不同时间测量的一致性。
6、在布卢姆的认知目标分类中,检测“知识水平”的学习行为标准(或作业标准)是测验情境与原先的学习情境相同。
7、在布卢姆得认知目标分类中,检测知识(记忆水平)与能力(理解与应用水平)的操作标准(或行为标准)是测验情境与原先的学习情境的变化。
8、加涅要求课程设计达到的标准是 90%的学生能达到90%的目标的掌握,不同于布卢姆的掌握标准。
所含要求掌握 85%标准项目9、按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掌握概念的行为标准是根据概念的定义给事物分类、掌握规则的行为标准是应用规则做事,用行为演示规则,掌握高级规则的行为标准是应用简单规则生成一种新的成品。
10、掌握动作技能的行为标准是将学生执行的动作技能与标准动作加以比较。
11、态度可以通过问卷调查和通过行为记录来测量和评价两种方式测量。
12、影响学习成绩的三个内部目标是:(1)智商水平,(2)学习动机。
(3)原有知识,其中(1)(2)决定学习快慢;(3)决定学习成败。
第十三章一、填空1.成就动机理论起源于心理学家默里的研究。
阿特金森将成就动机分为:力求成功需要和避免失败需要。
2.韦纳概括了人们将成败原因归因的三个维度,它们分别是控制源,稳定性,可控性。
3.控制点理论认为,内控的人格特征是相信努力等内部力量控制自己;外控的人格特征是相信外部力量控制自己。
4.奥苏伯尔提出推动学生学习的成就动机是:认知内驱力,自我提高内驱力,附属内驱力。
5.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由低到高分别是:生理,安全、归属,自尊,认知,审美,自我实现。
6.动机的两种功能是:唤醒功能和指向功能。
7.对学习动机最常见的分类是将其分为:外部动机和内部动机。
前者容易产生成绩目标定向的学习,后者容易产生掌握目标定向的学习。
8.柯维顿根据学生对学业成败的不同倾向将焦虑影响分为判断阶段,学习和解题阶段,回答问题阶段,阶段。
皮连生《学与教的心理学》课后习题答案
学与教的心理学作业参考答案第一章一、填空1、最初运用角色概念来说明个体在社会舞台上的身份及其行为的心理学家是米德。
2、心理学认为,教师要扮演的角色包括:A、知识传授者,B、团体领导者,C、模范公民 ,D、纪律维护者 ,E、家长代理人等3、皮格马利翁效应又叫教师期望效应。
由心理学家罗森塔尔于本纪60年代提出。
4、对教师职业有重要影响的人格品质包括:A、热情与同情心,B、激励与想像.等。
5、心理学家对教师心理品质与其职业成就的早期研究的三种范型是A、问卷调查,B、相关研究,C、实验研究。
6、新教师和专家教师的教学行为存在的差异可以从A、课前,B、课中 ,C、课后三个教学阶段进行分析。
7、心理学研究提出的缩小新手与专家教师之间差异的有效措施是:A、掌握教学常规与教学策略 ,B、对教学经验的反思 ,C、外部支持 .。
8、波斯纳提出的教师成长公式为经验+反思 =成长。
9、师范生从新手到专家水平的教师需要经历如下发展水平 A、新手水平,B、高级新手水平,C、胜任水平,D、熟练水平,E、专家水平。
10、教学效能感的理论来源于班杜拉的自我效能概念。
11 低成就感非人性化情绪衰竭情绪衰竭12 情境认知理论二、选择题1、.教师的心理品质主要包括:A.、心理过程与个性心理特征;B、心理过程与认知能力;C、认知能力与人格特征;D、认知能力与教学风格。
2、讨厌教师的教学方法枯燥无味反映学生希望教师充当角色。
A.、家长代理人;B、知识传授者;C、纪律维护者;D.模范公民。
3、A4、据西方心理学的研究,在西方发达国家中,教师的智力水平、知识水平与学生的学习结果无重大相关。
对这一发现最合理解释是:A.、测量方法不可靠;B、.教师的知识与智力不是搞好教学的重要条件;C、在教师的知识和智力达到一定水平之后,教师的其他特征对教学效果起更大的决定作用;D、研究取样少,不足以说明问题。
5、下面的描述最可能代表专家教师的特征是:A.他总是十分认真备课,教案写得很详细;B.他对学生无微不至的关怀,当发现有不理解的地方,能及时帮助学生;C.他总是认真批改学生的作业,仔细记录学生的每一处错误;D.它的教案虽然写得不很详细,但它能预见学生可能出现的理解错误。
ok《教育心理学(皮连生)》课后习题答案
第1章教育心理学概论习题参考答案一、解释下列术语哲学心理学:在科学心理学诞生以前,哲学家、教育家运用思辨的方法对人的心理活动规律进行研究所得到的认识的总和。
科学心理学:与哲学心理学相对,以实证研究为特征的心理学。
桑代克《教育心理学》:特指桑代克于1903年写成的《教育心理学》一书。
一般认为,该书是教育心理学这门学科形成的标志。
中译本由陆志韦译,商务印书馆1926年出版,书名改为《教育心理学概论》。
潘菽《教育心理学》:新中国成立后,由中国大陆学者编写的第一本教育心理学教科书,主编为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所长潘菽,人民教育出版社1980年出版。
该书反映了中国大陆改革开放初期的教育心理学发展水平。
实证研究:采用观察或实验在实际资料中求取结果,以验证假设并建立理论体系的研究。
准实验研究:与真实验研究相对。
在实验研究中,凡不能严格遵守实验原则来选择被试和控制条件的实验被称为准实验。
课堂教学实验一般为这类实验。
个案研究:定性研究方法之一。
也称案例研究。
通过详细收集、分析典型的个案资料以发现其中暗含的教育心理学原理的研究。
思辨研究:与实验研究相对。
采用逻辑思考与理论推理所进行的理论研究。
教学设计研究:针对教学中的问题,通过教学设计和形成性评价,获得教学新产品以满足教学需要的研究。
教育心理学:研究学校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学规律的科学。
二、填空1、《学记》2、19世纪末,实验3、美,桑代克4、19035、学生与教师,学习理论及其运用,各种类型的学习6、学习,教学7、教学,教学8、单向道,死胡同,双通道9、人的本性,学习心理,个别差异及其原因10、《灵魂论》,11、植物,动物,理性12、德、智、体13、比纳、西蒙14、潘菽15、分析,设计,开发,实施,评价三、选择1、(1)学习心理学2、(3)知识分类学习论3、(4)4、(4)解决问题6、(4)7、(3)四、研究与设计1、(略)2、(略)3、(略)4.两者都是为了解决教育和教学中的问题。
皮连生《学与教的心理学》课后知识题目解析
学与教的心理学作业参考答案第一章一、填空1、最初运用角色概念来说明个体在社会舞台上的身份及其行为的心理学家是米德。
2、心理学认为,教师要扮演的角色包括:A、知识传授者,B、团体领导者,C、模范公民,D、纪律维护者,E、家长代理人等3、皮格马利翁效应又叫教师期望效应。
由心理学家罗森塔尔于本纪60年代提出。
4、对教师职业有重要影响的人格品质包括:A、热情与同情心,B、激励与想像 .等。
5、心理学家对教师心理品质与其职业成就的早期研究的三种范型是A、问卷调查,B、相关研究,C、实验研究。
6、新教师和专家教师的教学行为存在的差异可以从A、课前 ,B、课中,C、课后三个教学阶段进行分析。
7、心理学研究提出的缩小新手与专家教师之间差异的有效措施是:A、掌握教学常规与教学策略,B、对教学经验的反思,C、外部支持 .。
8、波斯纳提出的教师成长公式为经验+反思=成长。
9、师范生从新手到专家水平的教师需要经历如下发展水平A、新手水平,B、高级新手水平,C、胜任水平,D、熟练水平,E、专家水平。
10、教学效能感的理论来源于班杜拉的自我效能概念。
11 低成就感非人性化情绪衰竭情绪衰竭12 情境认知理论二、选择题1、.教师的心理品质主要包括:A.、心理过程与个性心理特征;B特征;D、认知能力与教学风格。
2、讨厌教师的教学方法枯燥无味反映学生希望教师充当角色。
A.、;C、纪律维护者;D.模范公民。
3、A4、据西方心理学的研究,在西方发达国家中,教师的智力水平、知识水平与学生的学习结果无重大相关。
对这一发现最合理解释是:A.、测量方法不可靠;B、.教师的知识和智力达到一定水平之后,教师的其他特征对教学效果起更大的决定作用;D、研究取样少,不足以说明问题。
5、下面的描述最可能代表专家教师的特征是:A.他总是十分认真备课,教案写得很详细;B.他对学生无微不至的关怀,当发现有不理解的地方,能及时帮助学生;C.它的教案虽然写得不很详细,但它能预见学生可能出现的理解错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与教的心理学作业参考答案第一章一、填空1、最初运用角色概念来说明个体在社会舞台上的身份及其行为的心理学家是米德。
2、心理学认为,教师要扮演的角色包括:A、知识传授者,B、团体领导者,C、模范公民 ,D、纪律维护者 ,E、家长代理人等3、皮格马利翁效应又叫教师期望效应。
由心理学家罗森塔尔于本纪60年代提出。
4、对教师职业有重要影响的人格品质包括:A、热情与同情心,B、激励与想像.等。
5、心理学家对教师心理品质与其职业成就的早期研究的三种范型是A、问卷调查,B、相关研究,C、实验研究。
6、新教师和专家教师的教学行为存在的差异可以从A、课前,B、课中 ,C、课后三个教学阶段进行分析。
7、心理学研究提出的缩小新手与专家教师之间差异的有效措施是:A、掌握教学常规与教学策略 ,B、对教学经验的反思 ,C、外部支持 .。
8、波斯纳提出的教师成长公式为经验+反思 =成长。
9、师范生从新手到专家水平的教师需要经历如下发展水平 A、新手水平,B、高级新手水平,C、胜任水平,D、熟练水平,E、专家水平。
10、教学效能感的理论来源于班杜拉的自我效能概念。
11 低成就感非人性化情绪衰竭情绪衰竭12 情境认知理论二、选择题1、.教师的心理品质主要包括:A.、心理过程与个性心理特征;B特征;D、认知能力与教学风格。
2、讨厌教师的教学方法枯燥无味反映学生希望教师充当角色。
A.、;C、纪律维护者;D.模范公民。
3、A4、据西方心理学的研究,在西方发达国家中,教师的智力水平、知识水平与学生的学习结果无重大相关。
对这一发现最合理解释是:A.、测量方法不可靠;B、.教师的知识和智力达到一定水平之后,教师的其他特征对教学效果起更大的决定作用;D、研究取样少,不足以说明问题。
5、下面的描述最可能代表专家教师的特征是:A.他总是十分认真备课,教案写得很详细;B.他对学生无微不至的关怀,当发现有不理解的地方,能及时帮助学生;C.它的教案虽然写得不很详细,但它能预见学生可能出现的理解错误。
6、下面哪些做法是与“缩小专家教师与新手差异”的研究相符合的为新教师配备指导教师;B.给新教师压担子、多教课;C.让新教师脱产进修,多学习,只有自己“装满一桶水,才能倒给学生一杯水课、听课、评课。
7、如果要使心理学课程成为教师职业训练的重要课程,根据当代知识分类理论,高师心理学的改革:A.应加强趣味性,增加大学生心理内容;B.应注意理论联系原理转化为应用技能;D.改革心理学理论体系,增加理论的严密性。
8、罗森塔尔关于要是的预期的实验表明的态度;B.教师对学生的期望值越高,学生的进步越快;C.教师的期望对学生的影响胜于其言行;D.只要对学生抱有期望,学生就朝着期望方向发展。
9、根据学习心理学原理,可以将教师反思过程最适当概括为:A自我提问与思考过程;B.自我完善过程;C.问题解决过程。
10、情景认知理论认为,学习实质上是:A、一个文化适应与获得特定的实践共同体成员身份的过程;B、学习者细心观察专家的示范过程;C、在专家指导下主动实践的过程;D、学习者观察和模仿共同体内其他成员的行为实践的过程。
11、专家教师具有一套检查学生家庭作业的常规程序,而新教师则缺乏这样的程序。
按照加涅的分类,这意味着专家教师具有:A、高度组织化和精制化的陈述性知识;B、自动化的基本技能;C、灵活多变、适应性强的教学策略;D、诊断专长。
第二章一、填空1、个体发展包括A、生理发展 B、人格发展,C、社会性发展,D、认识的发展等四个方面。
2、据加涅素质观,学生素质包括不受教育影响的先天的素质和不易受教育影响的自然发展中形成的素质。
3、学生习得的素质包括如下5个成分:A、智慧技能,B、认知策略,C言语信息,D、态度,E动作技能。
4、学生在发展中形成的素质主要指A能力B 人格特质。
5、少年期是个体从童年期向青年期过渡的时期,具有半幼稚半成熟的特点。
6、皮亚杰将个体从婴儿到青春期的认知发展分为感知运动阶段(0—2岁)前运算阶段(2—7岁)、具体运算阶段(7—11岁和形式运算阶段(11—15岁)等四个阶段。
7、一般的、学术的和非学术的、具体行为8、个体社会化的过程通常包括儿童社会化、青年社会化、继续社会化和再社会化。
9、外显行为、内隐行为10、自尊、自卑二、选择题1、下列难以受教育影响的学生素质是:A、爱玩电子游戏机;B、做数学题时常D、写文章错别字很多。
2、个体心理发展充满着独立性和依赖性、自觉性和幼稚性错综矛盾的时期是:A、幼儿期;B;D、青年初期。
3、只能进行自我中心思维的儿童处于认知发展的:A算阶段;C、具体运算阶段;D、形式运算阶段。
4、个体主动地模仿成人的行为和选择榜样,属于:A会化;C、继续社会化;D、再社会化。
5作用;B、严格要求;C、潜移默化;D、学生的主动学习。
6、b7、b8、b第三章一、填空1.人格又称个性,人格差异主要包括特征差异和类型差异等方面的差异。
2.世界上最早的智力测验是由法国的比奈和西蒙编制的,后经美国斯坦福大学的心理学家推孟多次修订,现称斯坦福—比奈量表。
3.韦克斯勒儿童智力量表共有12个分测验。
其中有6个分测验主要测量-言语--方面的能力,另外的6个分测验主要测量操作方面的能力。
4.在传统的教学条件下,,中学生的IQ与其学习成绩的相关系数为0。
5—0。
6。
5.先天和后天学习---是影响人格差异的两个主要因素。
6、根源特质、表面特质7、共同特质、个人特质二、选择题1.场依存且沉思型认知方式的学生适合选修的学科是--------。
A.物理学C.数学)2.指出下述各点中错误的说法是--------。
A.IQ分数与学习成绩有显著的相关分数可以预测个人的性格特征C.学生的情绪和动机对智力测验分数没有影响D.一个人的IQ保持相对稳定3.反映儿童的智力水平且能被测量的个人特征是------。
B、动作的灵活性C.社交能力 D。
学习成绩4.对学生的学习速度产生最稳定影响的因素是------。
B。
性格特征C.学习态度 D。
认知方式5.程序教材不同于传统教材的原因是------B。
系统组织C.用教学机器呈现 D。
给学生个别阅读6.计算机辅助教学与程序教学的相同点是-----。
A.资料贮存 B。
教材程序化D。
能分析学生的错误7---------不属于特殊儿童。
B。
交往障碍儿童C.弱智儿童 D。
学习困难儿童第四章一、填空1、学习定义中的三个限制条件是:(1)发生某种变化,(2)后天习得的变化,(3)变化能够相对持久地保持。
2、人们把孔子关于学习过程归纳为七个阶段:“立志—博学—审问—慎思—明辨—时习—笃行”。
3、杜威提出反省思维5个阶段(1)暗示(2)疑难和困惑理智化(3)假设 (4)推敲 (5) 检验假设。
这5个阶段也称问题解决的5个阶段4、学习的科学研究以艾宾浩斯1885年年发表的《论记忆》一书为标志5、早期学习研究大概可以归纳为3种范型:(1)人类联想学习研究(2)以动物为被试的条件反射研究 (3)动物和人的认知研究。
6、20世纪50年代前,学习心理学研究的主要取向是行为主义观点;之后,学习心理学的主要研究取向是认知心理学。
7、加涅的专著《学习条件》对学习结果分类与条件作了系统阐述,该书自1965——1985共分了 3版。
8、奥苏伯尔的意义学习分类是于20世纪60年代提出的,意义学习是与机械学习相对而言的。
9、言语信息智慧技能、认知策略动作技能、态度10、准备律、练习律、效果律二、选择题1、根据心理学关于学习的定义指出下列现象是否属于学习并陈述理由:A、每天早晨做广播操;B不怕了;D、成人用筷子吃饭。
2、属于加涅的符号学习的例子是:(A)记住如“中国的首都是北京”这样的事实;book”;(C)能说出圆周率是“3.1416……”;(D)婴儿背儿歌如“我爱北京天安门”。
3、加涅学习分类中的言语信息、智慧技能和认知策略是与我国教育方针中的A)C)体(D)美对应的4、按加涅和奥苏伯尔学习分类,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学习区分“你”、“我“、“他”和“1、2、3、4、5……”,这里学习的本质是(A,(C)知识学习,(D)动作技能学习。
5、加涅学习结果分类中的符号学习等同于奥苏伯尔学习分类中的(A)机械学习(C)符号表征学习中的对象(D)命题学习6、动作技能不同于智慧技能的根本特征是:(A肉协调成分,(C)有一系列程序,(D)不易遗忘。
第五章一、填空1、根据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构成学生认知能力的三类学习结果是:A、言语信息,B 、智慧技能,C、认知策略。
2、广义知识分为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后者又包含智慧技能和认知策略两类知识。
3、短时记忆又叫工作记忆,是保持在1分钟以内的记忆,长时记忆是保持时间达1分钟以上的记忆。
4、加涅认为,学习作为一种信息加工过程,是加工系统、监控系统和预期三个系统协同活动的结果。
5、广义知识学习必须经历新知识习得、知识巩固与转化和知识运用与迁移三个阶段。
知识分流出现在第二阶段。
6、奥苏伯尔认为,同化学习有三种形式,它们是:上位,下位,并列结合,其中下位学习又有两种形式,它们是派生和相关。
7、许多研究表明,人在短时内记住的孤立信息项目是7±2 。
这个数字又叫记忆广度。
8、加涅将智慧技能由低到高分成辨别、概念、规则、高级规则四类。
9、具体概念的学习较适宜于采用概念形成的学习方式。
10、有研究表明,儿童认知策略能力的发展大致可以分成早期、过渡、后期三个阶段。
二、选择题1、根据现代认知心理学的研究结果,知识(广义的)和技能的关系是:A、知识与技能是同质的概念;B识来解释;D、知识和技能是迥然不同的两个概念。
2记忆容易被新输入的信息替代而丧失;B、人不能同时做两件事;C、营业员要有很强的责任心;D、营业员的心算不熟练。
3、根据心理学关于学习的定义指出下列现象是否属于学习并陈述理由:A、每天早晨作广播操;B怕了;D、成人用筷子吃饭。
4、根据奥苏伯尔的同化学习理论,“举一反三”最适当的解释是:A、上位学习;B;D、并列结合学习。
5、数学课、物理课的作业总是比历史、政治课的要多,用知识分类学习论解释,B、后两门课程的认知要求低;C、前两门课程的抽象水平高6、根据心理学中关于概念的定义,划出下列代表概念的词:A;D。
7、儿童在日常生活中已经能分别你、我、他,上、下、左、右等概念,这些概B、概念同化;C、接受学习;D、幼儿园系统教学获得的。
8、从例子到规则的学习,符合同化论中的:AC、相关下位学习;D、概念同化的学习模式。
9B、长安街;C、人民广场;E、天安门。
10B、能记住概念的定义特征;C、能理解同类事物的共同关键特征;D、A、B、都对。
11、关于认知策略能力的培养,得到心理学家较一致赞同的方法是:A、独立开设思维训练课;B、像形式训练说所主张的那样,培养一般的观察力、记忆力和D、普遍开展创造性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