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岛素使用剂量与调节.
胰岛素使用管理规范

胰岛素使用管理规范胰岛素是一种常用的治疗糖尿病的药物,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正确的胰岛素使用和管理非常重要。
本文将详细介绍胰岛素使用的管理规范,包括胰岛素的存储、注射技巧、剂量调整和注意事项等方面。
一、胰岛素的存储1. 温度要求:胰岛素应存放在2-8摄氏度的冰箱中,避免冷冻。
冷藏的胰岛素不可放置在冰箱内温度波动较大的位置,如冷冻室门口或冰箱顶部。
2. 光照要求:胰岛素应避免阳光直射,存放在阴凉干燥的地方,不要暴露在高温或潮湿的环境中。
3. 保质期:胰岛素的保质期一般为2年,但一旦开封,应按照说明书上的建议使用期限使用,一般为28天。
4. 冰箱储存:胰岛素可以存放在冰箱的冷藏室内,但不可放置在冷冻室或冰箱门口的冷冻室。
二、胰岛素注射技巧1. 注射部位:胰岛素的注射部位应轮换使用,避免在同一部位反复注射,以免导致局部脂肪萎缩或皮下纤维化。
常用的注射部位包括腹部、大腿外侧、上臂外侧和臀部等。
2. 注射角度:胰岛素的注射角度一般为90度,但对于腹部皮下脂肪较厚的患者,可以选择45度角注射。
3. 注射深度:胰岛素应注射到皮下脂肪组织中,而不是注射到肌肉中。
注射时应注意避免捏起皮下脂肪,以免影响胰岛素的吸收。
4. 注射前准备:注射前应将胰岛素瓶轻轻摇匀,避免剂量不均匀。
同时,使用消毒棉球清洁注射部位,以减少感染的风险。
三、胰岛素剂量调整1. 医嘱指导:胰岛素的剂量调整应根据医生的建议进行,不可自行增减剂量。
如果出现血糖波动较大或不稳定的情况,应及时咨询医生并按医嘱进行调整。
2. 血糖监测:胰岛素使用期间应定期监测血糖水平,根据监测结果调整胰岛素的剂量。
建议使用便携式血糖仪进行自我监测,记录血糖值和注射胰岛素的时间、剂量等信息。
3. 饮食控制:胰岛素的剂量调整还需结合合理的饮食控制,避免暴饮暴食或长时间禁食,以保持血糖的稳定。
四、胰岛素使用注意事项1. 过期胰岛素:过期的胰岛素不可使用,过期后的胰岛素可能会失效或产生不良反应。
胰岛素使用管理规范

胰岛素使用管理规范胰岛素是治疗糖尿病的关键药物,正确的使用管理规范对于控制血糖水平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胰岛素使用管理规范的角度,详细介绍如何正确使用胰岛素,以确保患者获得最佳的疗效。
一、胰岛素的储存和使用1.1 确保胰岛素的储存环境符合要求:胰岛素应保存在2-8摄氏度的冰箱中,避免冷冻和阳光直射。
1.2 检查胰岛素的有效期:使用前要检查胰岛素瓶上的有效期,过期的胰岛素会影响药效。
1.3 遵循正确的注射技巧:在注射前,应将胰岛素瓶轻轻摇匀,避免气泡和沉淀物。
二、胰岛素的剂量和注射时间2.1 个体化剂量调整:胰岛素的剂量应根据患者的血糖水平、饮食和运动情况进行个体化调整。
2.2 注射时间的选择:胰岛素的注射时间应根据不同类型的胰岛素来确定,快速作用型胰岛素应在餐前注射,长效型胰岛素应在餐后注射。
2.3 注射部位的轮换:应定期轮换注射部位,避免在同一部位反复注射,以减少局部皮下脂肪增厚。
三、胰岛素的饮食管理3.1 合理安排饮食:胰岛素使用者应根据医生的建议,合理安排饮食,避免高糖、高脂饮食。
3.2 饮食与胰岛素的配合:胰岛素的剂量和注射时间应与饮食相匹配,避免发生低血糖或高血糖。
3.3 定期监测血糖:使用胰岛素的患者应定期监测血糖水平,根据监测结果调整胰岛素的剂量和注射时间。
四、胰岛素的不良反应和应对措施4.1 低血糖的预防和处理:胰岛素使用者应学会低血糖的症状和处理方法,如及时补充糖分。
4.2 过敏反应的处理:如果出现过敏反应,应立即停止使用胰岛素,并就医处理。
4.3 胰岛素使用中的其他不良反应:如皮下脂肪增厚、注射部位疼痛等,应及时向医生咨询并调整管理措施。
五、胰岛素的长期管理和监测5.1 定期复诊和检查:胰岛素使用者应定期复诊,接受医生的监测和指导。
5.2 胰岛素剂量的调整:随着疾病的发展和患者的情况变化,胰岛素的剂量可能需要进行调整。
5.3 心理健康的重要性:胰岛素使用者应重视心理健康,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有助于提高治疗效果。
胰岛素剂量调整的基本方法

一、胰岛素初始剂量的估算①根据尿糖的多少选择:一般来说哪一次尿糖为几个加号,就应该按每个加号2-3个单位在上一顿饭前打适量的胰岛素;②按血糖数值用胰岛素:(血糖-100)×公斤体重×6÷2000的公式计算胰岛素的用量;③按每片磺脲类降糖药合5个单位胰岛素来计算:如早饭前吃两片优降糖,可以改为10个单位胰岛素;④根据经验决定胰岛素的量:大多数病人初始量18-24u/天,可根据血糖在三餐前打8、4、6或者10、6、8个单位的胰岛素作为胰岛素的初始剂量,这是一个比较简单而又实用的方法。
各次胰岛素注射量的分配原则是:早餐前30%-45%,中餐前20%-25%,晚餐前25%-30%,睡前中效胰岛素20%; 睡前需不需要用胰岛素,应根据凌晨3-5点的血糖决定调整。
公式:胰岛素用量(u)为:(血糖mmol-5.6mmol)×公斤体重×0.6÷11.1一般而言,这只是一个简单预测性计算,具体应用还要考虑到临床诸多因素,所以临床用计算值的三分之一为起点,分2-3次应用,再根据血糖测定值进行调整。
二、胰岛素使用方法1.首先把胰岛素分为基础胰岛素、餐时胰岛素和调整胰岛素。
基础胰岛素量的确定:一般0.2-0.3U/Kg,胰岛素种类:中效胰岛素或长效胰岛素。
餐时胰岛素量的确定:从0.05-0.1U/Kg开始。
胰岛素种类:普通胰岛素。
调整胰岛素的确定:当血糖≥8.3mmol/L时血糖每增加2.7mmol/L加用1-4U与上述同型的胰岛素(餐时加用)。
2.如果不能控制血糖水平,要考虑到影响血糖的其它因素,从基础胰岛素开始,每一到二天调整10%--20%,使血糖达标。
如果效果不好,还可校正调整胰岛素的量。
3.在调整胰岛素量时,还要考虑到体重和胰岛素的抵抗情况。
比如消瘦的,敏感的,可能调整时要少加量。
BMI 值比较大的,可能就要适当增加调整量。
对于每天胰岛素用量较大的,或者服用糖皮质激素的,调整时的量可能要更大。
长效胰岛素的用法用量

长效胰岛素的用法用量长效胰岛素的用法用量:胰岛素是一种重要的激素,它在调节血糖水平、促进葡萄糖进入细胞并参与脂肪与蛋白质的代谢过程中发挥着关键作用。
在治疗糖尿病的过程中,长效胰岛素是一种非常有用的药物。
长效胰岛素的使用方法和剂量是非常重要的,它们直接影响着胰岛素的效果和患者的血糖控制。
本文将介绍长效胰岛素的用法用量,帮助患者正确地使用和控制胰岛素。
长效胰岛素是由人工合成的胰岛素,其作用时间更长,可以提供一天或更长时间的血糖控制。
它通常在晚餐前或睡前注射,以模拟人体胰岛素的自然分泌模式。
下面是长效胰岛素的用法用量的详细介绍:1. 选择注射部位:选择注射部位非常重要,常见的注射部位包括腹部、臀部和大腿。
为了避免在同一部位连续注射,患者应该在不同的部位轮换注射。
2. 准备胰岛素:在注射前,患者首先应该对胰岛素瓶进行摇晃以充分混合胰岛素的悬浮液,然后使用短针注射器抽取所需的剂量胰岛素。
3. 注射技巧:在注射时,患者应该将注射器的针头从皮肤的表面刺入。
注射器的针头应该刺入皮肤下脂肪层,而不是肌肉层。
同时,在注射时应该保持皮肤的收紧,以避免胰岛素泄漏。
4. 剂量调整:长效胰岛素的剂量需要根据患者的血糖控制情况和个体特征进行调整。
通常,医生会根据患者的体重、年龄、身体活动水平、饮食和其他药物使用情况来确定初始剂量。
然后,患者需要根据自己的血糖水平和食物摄入量来调整剂量。
5. 注意事项:在注射胰岛素前,患者应该清洁注射部位以避免感染。
此外,在注射胰岛素后应该保持规律的饮食和运动,以帮助胰岛素的吸收和降低血糖水平。
总结起来,正确的用法和用量是长效胰岛素治疗糖尿病的关键。
患者需要根据医生的建议和自己的情况来进行剂量调整,并且掌握正确的注射技巧和注意事项。
通过正确使用长效胰岛素,患者可以更好地控制血糖水平,减少糖尿病相关的并发症的风险,提高生活质量。
同时,患者应该定期向医生报告自己的血糖水平和剂量调整情况,以便根据需要进行进一步的调整。
胰岛素的用法用量及注意事项

一、正常值之杨若古兰创作空腹血糖:3.3--6.1mmol/L(60-110mg/dl),餐后半小时到1小时:10.0mmol/L(180mg/dl)以下,最多也不超出11.1mmol/L(200mg/dl)餐后2小时:7.8mmol/L(140mg/dl).二、初始用量(1)初始用量估算糖尿病患者在开始使用胰岛素医治时,一概采取短效胰岛素(可敏捷见效,便于调整,不容易发生低血糖症,血糖波动后再减少打针次数或加用中、长效).而且,必定在饮食与活动绝对波动的基础上,依以下方法估算初始用量,而后再依病情监测结果调整.方法一:按空腹血糖估算:每日胰岛素用量(μ)=[空腹血糖(mg/dl)-100]×10×体重(公斤)×0.6÷1000÷2注:-100为血糖正常值;× 10换算每升体液中高于正常血糖量;× 0.6是全身体液量为60%;÷1000是将血糖mg换算为克;÷2是2克血糖使用1μ胰岛素.(为防止低血糖,实际用其1/2--1/3量.)方法二:按体重计算:血糖高,病情重,0.5--0.8μ/kg;病情轻,0.4--0.5μ/kg;病情重,应激形态,不该超出1.0μ/kg.其他方法:●按24小时尿糖估算:病情轻,无糖尿病肾病,肾糖阈正常者,按每2克尿糖给1μ胰岛素.●按4次尿糖估算:无糖尿病肾病,肾糖阈基本正常,按每餐前尿糖定性"+"多少估算.普通一个"+"需4μ胰岛素.综合估算:体内影响胰岛素感化的身分较多,个体差别较大,上述计算未必符合实际,故应综合病情、血糖与尿糖情况,先给必定的平安量,然后依病情变更慢慢伐整.(2)分配胰岛素用量:1.打针时间:三餐前15--30分钟打针2.分配方式:早饭前>晚饭前>午饭前.(①一天三次:早饭前体内拮抗胰岛素的激素分泌较多,用量宜大;短效胰岛素感化高峰时间2--4小时,是以午饭前用量最小;坚持夜间血糖水平,故晚饭前>午饭前用量.②一天四次:加睡前一次,则晚饭前要减少,而睡前的用量更少,以防夜间低血糖.)经验法:将日总剂量除以3,午饭前减2U加到早饭前,例如18U(8、4、6)或24U(10、6、8).例如:体重80公斤空腹血糖250mg/dl计算得:每日胰岛素用量36u,实际用量为其1/2即18u,平均每次6u,则早饭前8u、午饭前4u、晚饭前6u.(3)留意事项:1.基础率的精细调节:①在检测过程中,血糖要控制在目标血糖值的30 mg/dl(1.7mmol/L)的动摇范围内.②在检测基础率的几天中,波动其他的参数非常主要.③进食尺度餐,防止脂肪食物对您的血糖有延迟影响,很难计算餐前大剂量.④检测基础率的时候,不要做激烈的活动,除非是每天都做的活动.⑤在生病或者感染期间,不要做基础率检测.2.以下情况须要调整基础量:①体重的明显变更:添加或降低5-10%以上②活动量的明显变更③低热量饮食(减肥):基础率减少10%-30%④妊娠:3am 基础率减少;黎明时添加2—3倍(与3am 基础率比较)⑤生病或感染期间:通常须要添加基础率⑥月经:月经前添加基础率,月经后可能减少基础率⑦合并其他用药:如强的松,需添加基础率三、调整胰岛素剂量:在初始估算用量观察2--3天后,根据病情、血糖、尿糖来进一步伐节用量.方法一:根据血糖调整:糖尿病人,特别是I型糖尿病及肾糖阈不正常的病人,应根据三餐前与睡前的血糖值来调整胰岛素用量:留意事项:①先调整饮食及体力活动,血糖波动后再调胰岛素.②四次和四段尿糖半定量是调整胰岛素用量的最好目标,1个(+)加2U.③每次的日加减总量不宜过大,普通不超出 8U,1型患者在血糖接近满意时对胰岛素较敏感,应更加谨慎.④每次调整后,普通应观察 3~5 日.⑤尿糖阴性、血糖偏低者应及时减量.方法二:据4次尿糖定性调整:只适用于无条件测血糖且肾糖阈正常的病人.根据前3--4天的4次尿糖定性进行调整:早饭前胰岛素用量根据午饭前尿糖,午饭前胰岛素用量根据晚饭前尿糖,晚饭前胰岛素用量根据睡前或次日晨尿(包含当天晨尿).四、打针方法的调整(1)胰岛素打针模式:R(短效):起效时间30分钟,感化持续时间6-8小时,达到峰值所需时间2-4小时.N(中效):起效时间1小时,感化持续时间18-24小时,达到峰值所需时间4-10小时.P(长效):起效时间3-4小时,感化持续时间23-36小时,达到峰值所需时间16-24小时.打针方法的调整:l 利于控制血糖为主l 调整打针次数:开始时应先用短效胰岛素多次打针,控制满意后,再改用或加用中效或加用长效胰岛素.单独使用长效胰岛素则疗效欠安.l 改为短效+中效:可以任意比例混合使用.经常使用比例为1:1摆布,中效可略多.l 加用长效:将两次短效胰岛素之和,按长效:短效=1:2~4的比例改为混合胰岛素,长效不宜超出短效的1/2,晚睡前长功效量普通不超出8U.举例:早12U、午8U可改为:短效 + 中效为10U+10U,早饭前用;或短效 + 长效为16U+4U、15U+5U;或为14U+6U早饭前用.(使用混合胰岛素时应先抽取短效)打针时间的调整:l 短效者普通在餐前15~30 分钟打针.l 中效如单独使用,应在餐前 30~60 分打针.l 对有黎明景象的患者,早饭前胰岛素打针应早,最好不晚于早6:30.五、弥补剂量胰岛素敏感系数:敏感系数:(x) =1500/(每日剂量*18)定义:打针1单位胰岛素2-5小时,BG降低的数值为x (mmol/L)注:影响身分:DKA、肾功能衰竭、使用糖皮质激素、体重的明显变更、体力活动胰岛素弥补剂量计算:弥补量= (BG-Y)/X注:BG = 实际血糖,Y = 理想血糖,X =胰岛素敏感系数= 1500/(每日剂量*18)弥补剂量的使用:餐前测得高血糖,可将该弥补剂量100%加入加餐前量餐后测得高血糖,可80%给予(防止低血糖)睡前测得高血糖,可50%~80%给予(防止低血糖)六、血糖控制目标成年病人的普通控制目标:餐前:80-140mg/dl (4.4-7.8mmol/l)餐后2小时: <180mg/dl (<10mmol/l)入睡前: 100-140mg/dl (5.6-7.8mmol/l)夜间3点:>90mg/dl (>5mmol/l)若反复出现低血糖,适当提高控制目标:餐前:100-160mg/dl (5.6-8.9mmol/l)若怀孕,适当减低目标血糖值:餐后: < 120mg/dl (6.7mmol/l)。
基础胰岛素剂量如何调整

基础胰岛素剂量如何调整
胰岛素是一种治疗糖尿病的药物,用于调节血糖水平。
基础胰岛素是
指为了控制患者在餐前、餐后及睡前的血糖而使用的一种胰岛素。
基础胰
岛素的剂量调整非常重要,可以帮助患者达到稳定的血糖控制。
下面将详
细介绍基础胰岛素剂量调整的方法和原则。
1. 确定基础胰岛素的起始剂量:起始剂量通常是根据患者的体重、
胰岛素敏感度和糖尿病类型等因素来确定的。
一般来说,每个单位的胰岛
素可以降低血糖值约2.2-3.9 mmol/L(40-70 mg/dL),所以根据目标血
糖水平可确定起始剂量。
2.观察血糖变化:在确定起始剂量后,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血糖水平
变化。
在使用基础胰岛素后的1-2天内,每天检测多次血糖值,包括餐前、餐后和睡前。
基于检测结果,可以了解胰岛素的效果并据此调整剂量。
3.逐步调整胰岛素剂量:根据患者的血糖情况,可以逐渐调整胰岛素
的剂量。
一般来说,剂量调整的步骤如下:
-若血糖水平高于目标范围,可适量增加胰岛素剂量(通常为每次增
加单位数),每次调整后观察并记录血糖变化。
-若血糖水平低于目标范围,可以适量减少胰岛素剂量。
-调整剂量后,需至少连续3天对血糖进行监测以确定剂量调整的效果。
4.调整剂量的时间点:剂量调整的最佳时间点是在稳定的餐后血糖基
础上进行,通常选择晚饭之前或早饭之前进行胰岛素剂量的调整。
这样可
以更好地把握剂量的变化对血糖水平的影响。
胰岛素使用剂量与调节

胰岛素使用剂量与调节胰岛素是一种重要的药物,用于治疗糖尿病等糖尿病类型。
不同糖尿病患者根据自身病情和身体状态,需要使用不同的胰岛素剂量来达到良好的血糖控制。
本文将讨论胰岛素使用剂量与调节的相关内容。
1.胰岛素使用剂量的选择-客观因素:患者的体重、身高、年龄、病程等。
-主观因素:患者的协作性、生活方式和个人喜好等。
胰岛素的初始剂量根据患者的血糖控制目标和胰岛素敏感性来确定。
通常情况下,每天的胰岛素总剂量占每千克体重0.2-0.6个单位,其中60-70%为基础剂量(长效胰岛素),30-40%为膳食剂量(短效胰岛素)。
剂量也会根据患者的血糖监测结果进行调整。
2.胰岛素使用剂量的调整-个性化调整:根据每个患者的糖尿病类型、病情和身体状态等特点,制定个性化的胰岛素使用方案。
-血糖监测:通过定期检测血糖水平,了解患者的血糖控制情况,判断是否需要调整胰岛素剂量。
-渐进调整:不要一次性调整过大的剂量,应逐渐调整,以避免血糖过低或过高的风险。
-遵循医嘱:患者在调整胰岛素剂量时应遵循医生的建议,不要自行调整剂量。
胰岛素剂量的调整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食前胰岛素剂量的调整:根据饮食的糖含量和碳水化合物的摄入量,调整食前胰岛素的剂量和时间。
如果患者食物摄入量减少或增加,对应的胰岛素剂量也应进行调整。
-基础胰岛素剂量的调整:根据患者的血糖监测结果,调整基础胰岛素的剂量。
如果患者的空腹血糖偏高或偏低,可以逐渐调整基础胰岛素的剂量来达到理想的血糖控制。
-运动时胰岛素剂量的调整:运动会消耗体内的葡萄糖,并提高体内胰岛素的敏感性。
在进行运动时,患者需要适当减少胰岛素的剂量,以避免运动后的低血糖风险。
3.胰岛素使用剂量的个体差异不同患者之间存在明显的个体差异,对胰岛素的剂量调整会有不同的响应。
有些患者可能对胰岛素敏感,需要较低的剂量来达到理想的血糖控制;而另一些患者可能对胰岛素不敏感,需要较高的剂量才能达到类似的效果。
因此,在调整胰岛素剂量时应根据每个患者的特征进行个体化评估和调整。
胰岛素的用法和用量

胰岛素的用法和用量胰岛素是大分子肽,在消化道内会被蛋白分解酶分解、消化,失去生理学活性;另外胰岛素分子较大,有很强的分子间聚合趋势,形成较大分子量的寡聚体,难以通过消化道黏膜进入循环发挥效应。
故目前胰岛素口服制剂尚在临床试验阶段。
胰岛素经皮下和静脉注射后,先经毛细血管、静脉系统回心脏,再经动脉系统到肝脏代谢及全身各效应细胞发挥作用,使胰岛素在外周血管滞留较长,不能模仿生理性胰岛素分泌。
而体内胰岛素从胰岛b细胞分泌后经门脉系统到肝脏代谢,经下腔静脉回心脏,再经动脉系统到全身各效应细胞发挥作用。
胰岛素的使用方法:一般情况下,胰岛素均应采用皮下注射给药。
现在广泛采用特殊的胰岛素注射器(此注射器的刻度为一格一个单位),笔式注射器和胰岛素输注泵。
笔式注射器现有诺和诺德公司出品的诺和笔,礼来公司的优伴,但均得使用为之配套的卡瓶式胰岛素。
使用时装入“笔”内,旋转笔帽即可调节注射的胰岛素单位,调节时可发出响声,有利于盲人或视力不佳者;其注射的针均较细,故注射时基本没有疼痛。
(1)补充治疗:当口服降糖药后,空腹血糖仍高(当药物在夜间减弱或有黎明现象时)可采用胰岛素补充治疗。
睡前使用中效胰岛素能减少夜间肝糖原的产生和降低空腹血糖;中效胰岛素最大降糖效果出现在注射后8小时,晚10时注射后,正好抵消在6:00-9:00之间逐渐增加的胰岛素抵抗(黎明现象);最低的血糖水平常出现在7Am,此时病人已醒,易于监测血糖,也便于进食避免低血糖。
补充治疗的方法:继续使用口服降糖药物,晚10时使用中效胰岛素皮下注射,开始剂量为0.2u/kg,3日后根据血糖调整剂量,每次调整量在2-4u,空腹血糖应控制在4-8mmol/L。
(2)替代治疗:当外源性胰岛素用量接近生理剂量时,改用替代治疗,替代治疗胰岛素用量估计:1型糖尿病0.7-0.8u/kg/d2型糖尿病大于1.0u/kg/d三次注射疗法:用于1型糖尿病尚存部分内生胰岛功能或2型糖尿病有条件自我监测血糖者。
胰岛素使用管理规范

胰岛素使用管理规范胰岛素是一种用于治疗糖尿病的药物,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正确合理地使用胰岛素非常重要。
为了确保胰岛素的安全有效使用,制定胰岛素使用管理规范是必要的。
本文将详细介绍胰岛素使用管理规范的内容。
一、胰岛素的存储与保管1. 胰岛素应存放在阴凉、干燥、避光的地方,远离高温、高湿、阳光直射和冷冻的环境。
2. 胰岛素瓶或笔应密封保存,在使用前检查瓶或笔的标签,确保胰岛素未过期。
3. 胰岛素不得与其他药物混放,以免发生不良反应。
4. 胰岛素在使用前应检查外观,如有浑浊、沉淀或颜色改变等异常情况,应立即停止使用。
二、胰岛素的使用方法1. 使用前,请先洗净双手,并确保注射部位清洁。
2. 胰岛素的注射部位应轮换使用,避免同一部位反复注射,以免引起局部皮肤问题。
3. 胰岛素的注射方式包括皮下注射和皮内注射。
皮下注射是最常用的方式,注射角度应为45度或90度,注射速度适中。
4. 皮内注射是一种更深入的注射方式,需要医生或专业人员指导和操作。
5. 使用胰岛素笔的患者应熟悉胰岛素笔的使用方法,确保每次注射剂量准确。
三、胰岛素的剂量调整1. 胰岛素的剂量应根据患者的血糖控制情况和医生的建议进行调整。
2. 在开始使用胰岛素或调整剂量时,患者应密切监测血糖水平,以便及时调整剂量。
3. 胰岛素的剂量调整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不得擅自增减剂量。
四、胰岛素的不良反应与应对措施1. 胰岛素使用过程中可能出现低血糖的不良反应,患者应学会判断低血糖的症状,并及时采取措施,如摄入适量的含糖食物。
2. 若出现胰岛素过敏反应,如皮肤发红、瘙痒、肿胀等症状,应立即停止使用胰岛素,并就医咨询。
3. 胰岛素使用过程中,如出现其他不良反应,应及时向医生报告,并根据医生的建议采取相应措施。
五、胰岛素的废弃处理1. 胰岛素瓶或笔使用完毕后,应将其废弃至专用的胰岛素废弃容器中。
2. 胰岛素废弃容器应放置在儿童无法触及的地方,以免误食。
3. 胰岛素废弃容器应定期清理,并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处理。
胰岛素的用量及调节

如何调整胰岛素用量胰岛素的用量受多种因素影响,不同的病人胰岛素缺乏的程度不一样,胰岛素抵抗的程度也不一样,尽管同样的血糖但胰岛素的用量可能差别很大,所以胰岛素的用量没有具体的公式可计算,只能依据医生的经验摸索调整.现将个人的体会总结如下,欢迎同道讨论交流.1、以饮食、运动疗法为基础,从小剂量开始,剂量个体化,监测血糖,避免严重的低血糖.2、根据具体病情估计胰岛素用量,做到个体化,1型糖尿病维持剂量约0.7-0.8U/kg/d,2型糖尿病维持量约30-50U/U/d.3、一般从每日20-30U开始,三餐前剂量分配:早餐前>晚餐前>午餐前.4、睡前NPH起始剂量6-10单位或空腹血糖数mmol/L或0.1U/kg,睡前剂量占全日总剂量25%以内,一般不超过20U.5、影响血糖的四大因素:饮食、运动、药物、应急.注意排除非药物因素影响再调整胰岛素剂量.6、年老体弱或肝肾功能不权胰岛素用量要小,感染发热胰岛素用量要大.7、随着妊娠月份的增加胰岛素用量逐渐增加,到妊娠后期可能增加到平时的两倍以上,终止妊娠后胰岛素用量骤减.8、依据血糖监测结果调整胰岛素用量,监测时段:早餐前、午餐前、晚餐前、睡前,必要时监测其他时段.9、调整幅度:每次2-6U,全天调整量<50%.每次只调整1-2个点,除非全天血糖均很高,一般不同时调整三餐前和睡前剂量.10、单次的注射量不宜超过30U,否则会影响胰岛素的吸收.11、动物胰岛素向人胰岛素转换时注意剂量调整:血糖控制达标则减少20%,不达标则按原剂量.12、注意识别黎明现象或Somogyi现象.13、餐后2小时血糖较高而下次餐前又有低血糖时,餐前胰岛素注射时间前提或两餐之间加餐.14、全天胰岛素用量超过40U加用口服药二甲双胍、葡萄糖苷酶抑制剂、胰岛素增敏剂可以减少血糖波动和胰岛素用量.15、冬季胰岛素用量较夏季要多.胰岛素初始用量的估算与调整糖尿病患者在开始使用胰岛素治疗时,一律采用短效胰岛素.而且,一定在饮食与运动相对稳定的基础上,依下列方法估算初始用量,而后再依病情监测结果调整.1、按空腹血糖估算:每日胰岛素用量μ=空腹血糖mmol/L18-10010体重公斤0.6÷1000÷2100为血糖正常值mg/dl;18为mmol转为mg/dl的系数;x 10换算每升体液中高于正常血糖量;x 0.6是全身体液量为60%;÷1000是将血糖mg换算为克;÷2是2克血糖使用1μ胰岛素.为避免低血糖,实际用其1/2--1/3量.2、按24小时尿糖估算:病情轻,无糖尿病肾病,肾糖阈正常者,按每2克尿糖给1μ胰岛素.3、按体重计算:血糖高,病情重,0.5--0.8μ/kg;病情轻,0.4--0.5μ/kg;病情重,应激状态,不应超过1.0μ/kg.4、按4次尿糖估算:无糖尿病肾病,肾糖阈基本正常,按每餐前尿糖定性"+"多少估算.一般一个"+"需4μ胰岛素.5、综合估算:体内影响胰岛素作用的因素较多,个体差异较大,上述计算未必符合实际,故应综合病情、血糖与尿糖情况,先给一定的安全量,然后依病情变化逐步调整.二怎样分配胰岛素用量按上述估算的情况,每日三餐前15--30分钟注射,以早餐前>晚餐前>午餐前的用量来分配.由于早餐前体内拮抗胰岛素的激素分泌较多,故胰岛素用量宜大一些;而一般短效胰岛素作用高峰时间2--4小时,因此午餐前用量最小;多数病人睡前不再用胰岛素,至次日晨再用,故晚餐前又比午餐前要用量大.如睡前还用一次,则晚餐前要减少,而睡前的用量更少,以防夜间低血糖.三怎样调整胰岛素剂量在初始估算用量观察2--3天后,根据病情、血糖、尿糖来进一步调节用量.1、据4次尿糖定性调整:只适用于无条件测血糖且肾糖阈正常的病人.依据前3--4天的4次尿糖定性进行调整:早餐前胰岛素用量依据午餐前尿糖,午餐前胰岛素用量依据晚餐前尿糖,晚餐前胰岛素用量依据睡前或次日晨尿包括当天晨尿.2、根据血糖调整:糖尿病人,尤其是I型糖尿病及肾糖阈不正常的病人,应根据三餐前与睡前的血糖值来调整胰岛素用量.从短效胰岛素变为30R时剂量计算日总剂量不变,将总量的2/3放在早餐前,1/3量放在晚餐前.如何更好更快调整胰岛素对于内分泌医生来说,在科里最多的一件事情就是调整胰岛素的种类、使用方法、剂量等,对于一高血糖患者来说,即使空腹血糖是16mmol/L,如果按教科书上的方法来调整,血糖水平是能够调整下来,但是住院时间太长,现在各医院住院时间有所限制,因为医保、效益、患者本身、周转率等原因,我们必须使血糖尽快降至正常,而且为患者提供一个有效、简便易行的出院后治疗方案.对糖尿病的治疗,尤其是对新诊断的二型糖尿病,很多指南提倡尽早使用胰鸟素,不但可以尽快控制高糖状态,而且还可以使胰岛B细胞功能得以休整和恢复,达到临床上的“蜜月期”.只是现在很多病人存在认识上的误区,不愿接受胰岛素治疗.因此还需要我们医务人员的努力,加大对糖尿病认知的宣传.下面谈谈自己看到的胰岛素使用方法和经验看法:一、首先胰岛素量分为三方面,即基础胰岛素,餐时胰岛素和调整胰岛素. 基础胰岛素量的确定:一般0.2----0.3U/Kg,胰岛素种类:中效胰岛素NPH餐时胰岛素量的确定:从0.05――0.1U/Kg开始.胰岛素种类:普通胰岛素.调整胰岛素的确定:当血糖≥8.3mmol/L时血糖每增加2.7mmol/L加用1---4U与上述同型的胰岛素餐时加用.二、如果不能控制血糖水平,要考虑到影响血糖的其它因素,从基础胰岛素开始,每一到二天调整10%--20%,使血糖达标.如果效果不好,还可校正调整胰岛素的量.三、在调整胰岛素量时,还要考虑到体重和胰岛素的抵抗情况.比如消瘦的,敏感的,可能调整时要少加量.BMI值比较大的,可能就要适当增加调整量.对于每天胰岛素用量较大的,或者服用糖皮质激素的,调整时的量可能要更大.但随着病人高糖状态的改善或基础病的好转,胰岛素的敏感性会很快改变.四、一般情况下,糖尿病得到良好控制的患者,基础胰岛素和餐时量比为1∶1.五、为了病人出院后使用方便,我们一般在其住院期间就使用诺和灵30R,或50R.,根据餐后和空腹血糖调整好剂量,并预测其工作量计算每日摄入热值和进餐食物分配,让其进行适当调整.这样,时间长了病人自己就可以调整了.现在又有胰岛素类似物等新的剂型,比如诺和锐,可以更接近模拟胰岛功能.使用更方便.六、为了减少胰岛素的用量,可以加用二甲双胍.临床上胰岛素的使用,很大程度上有经验在里面,没有一定的程式可以完全准确计算,这就是个体化原则,要尽可能准确评估每个患者的情况,做出最适合的胰岛素治疗方法,让患者在短时间内看到胰岛素使用的效果,提高其依从性.为了减少注射次数,还不影响疗效,增加治疗顺应性,应运而生了一些简化治疗方案.主要是利用不同的胰岛素剂型起效的差别,混合后注射,可以产生即能控制餐后又能控制基础的双相的胰岛素.最常见的是RN混合,因为R持续时间为8小时,N起效时间为1.5小时,4-12小时作用高峰,RN混合后4--5小时R下降期和N上升期可以联合形成另一个高峰,并且能够持续一定时间.R控制注射后30分钟的餐后血糖,N控制下餐后的血糖或空腹血糖.这样强化治疗就可以简化为2RN.这样一些不愿意多扎针,或无条件中午注射的人,也能够获得较合理的治疗.早晨前RN注射:30分吃早饭,5小时吃午饭.如果早餐后血糖控制太低,午餐前易发生低血糖.中午吃饭时间因人而异,又因注射部位,活动,早饭结构有不同.有条件的人可以测早饭后2,3,4,4.5,5,5.5小时血糖,以了解你自己的血糖低谷,此点就是你的中午胰岛素作用高峰,此前30分为你的进餐时间.另外N作为午餐后血糖的控制主体,峰值较小,时间较长,进餐量不易过大.必要时可以分餐或加用拜唐苹药物分餐,以利于血糖控制.晚餐前RN注射:30分后吃晚饭,最好将晚餐留1/4,作为睡前夜宵.因为如前所述,注射后4--5小时可以有另一个高峰,易于产生低血糖.虽然理论上N高峰持续4-12小时,但是其作用较强时间8小时左右.对一些黎明现象较重的人,这种方法的空腹血糖控制效果不好.这时可以将N改为睡前注射.原则:胰岛素贯穿糖尿病治疗的始终血糖轻度上升:4-6单位长效胰岛素中度上升:20-30单位预混胰岛素重度上升:胰岛素强化治疗还不能控制:加用单剂的增敏剂,拜糖平再不好:胰岛素强化治疗加用多种口服药联合应用.本方案的特点:强化了2型糖尿病胰岛素绝对量或相对量不足的根源,予以积极的补充,体现一种另类的思维.与国内的传统截然不同,也是一家之言.但是临床实行很难.它的本质就是用胰岛素替代促泌剂.减少对剩余胰岛细胞的损害.但是:对于以抵抗为主的肥胖病人,效果较差.甚至会加重高胰岛素血症一、内地很多医院象30R、50R用的很普遍,其实用这两种胰岛素有时不能保证一天所谓的“七点监测、五点监测”的血糖全部正常,甚至不能达到糖尿病控制标准中HbA1c<6.5mmol/L甚或6.0mmol/L.可是这种预混胰岛素对患者确实方便,目前也为广大患者所接受.怎么办不知道战友对这个问题怎么解决.二、有很多基层医院或经济条件有限的地区不能够靠CBG来调整血糖,有时仅根据尿糖试纸来调整,虽然不是很准确,但也不失为一种办法,而且还有很多贫困地区用的猪胰岛素短效+长效混合,就此讨论下胰岛素用法的调整:⒈剂量的调整:先调整饮食、体力活动,血糖稳定后再调胰岛素.⑴四次和四段尿糖半定量是调整胰岛素用量的最好指标,1个+加2U.⑵每次的日加减总量不宜过大,一般不超过 8U,1型患者在血糖接近满意时对胰岛素较敏感,应更加谨慎.⑶每次调整后,一般应观察 3~5 日.⑷尿糖阴性、血糖偏低者应及时减量.⒉注射次数的调整:以利于控制血糖为主.⑴开始时应先用短效胰岛素多次注射,控制满意后,再改用或加用中效或加用长效胰岛素.单独使用长效胰岛素则疗效不佳.⑵改为短效+中效的方法:可以任意比例混合使用.常用比例为1:1左右,中效可略多.⑶加用长效:将两次短效胰岛素之和,按长效:短效=1:2~4的比例改为混合胰岛素,长效不宜超过短效的1/2,晚睡前长效用量一般不超过8U.如早12U、午8U可改为:短效 + 中效为10U+10U,早餐前用.或短效 + 长效为16U+4U,15U+5U,或为14U+6U早餐前用.使用混合胰岛素时应先抽取短效.⒊品种的调整:关键在于使用技巧.从普通胰岛素改为高纯品、从猪胰岛素改为人胰岛素以及从国产胰岛素改为进口胰岛素时,可能需要适当减少剂量.⒋调整注射部位:应轮流使用不同部位.对于多数人来说,前臂及腹壁比臀部及股前吸收快.有硬结或脂肪萎缩处不易吸取胰岛素,应避免使用.⒌注射时间的调整:短效者一般在餐前15~30 分钟注射.中效如单独使用,应在餐前 30~60 分注射.对有黎明现象的患者,早餐前胰岛素注射应早,最好不晚于早6:30.⒍注射器具的调整:器具包括篮芯玻璃注射器、一次性塑料注射器、胰岛素笔和胰岛素泵,目前前三种用得较多.三、糖尿病住院期间,要使患者学到“五会” 学会糖尿病的基本知识、学会吃饭、学会监测、学会自己注射胰岛素、学会简单地调胰岛素用量,当出院以后,遇到特殊情况时自己会处理,这也是住院期间的目标之一.四、伴胰岛素抵抗的患者如何调整胰岛素什么时候该加口服药首先要判断胰岛素抵抗:胰岛素抵抗综合征评价方法方法一:世界卫生组织评价方法世界卫生组织WHO于1998年给出了评价标准.有一种下列异常:1.糖耐量低减;2.2型糖尿病;3.胰岛素抵抗.同时合并有下列两种或两种以上情况即可判定为胰岛素抵抗综合征:1.高血压血压≥140/90mmHg;2.高血脂甘油三酯升高≥1.7mmol/l或高密度酯蛋白HDL降低:男<0.9mmol/l,女<1.0mmol/l;3.中心性肥胖腰臀比男>0.9,女>0.85或体重指数>30kg/㎡;4.尿中有微量白蛋白尿白蛋白排泄率UAE≥20μg/min或尿白蛋白/肌酐≥30mg/g.方法二:美国国家胆固醇教育计划评价方法2001年,在美国国家胆固醇教育计划NCEP-ATPIII,2001的治疗指南中给出了新的胰岛素抵抗综合征的诊断标准,新标准相对WHO的标准而言更加严格简便.只要下列五项指标中有三项达到该标准即可诊断为胰岛素抵抗综合征.1.空腹血糖≥ 110mg/dl;2.血压≥130/85mmHg;3.甘油三酯≥150mg/L; 4.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男<40mg/dl,女<50mg/dl;5.男性腹围>102cm,女性腹围>88cm.方法三:临床医生评价方法对病人下列6项临床症状进行打分:1.2分高血压、2型糖尿病、心肌梗死家族史;2.1分男性脂肪分布WHR> 0.85;3.1分高血压>140/90mmHg;4.1分高甘油三酯>1.9mmol/L;5.1分高尿酸血症>386.8μmol/L;6.1分脂肪肝γ-谷氨酰转酞酶>25IU/L、B超密度增加.如果上述6项分数累加总和小于3时基本不怀疑有胰岛素抵抗发生,而大于等于3时就应该怀疑患有胰岛素抵抗综合征.如果您是2型糖尿病人或是糖耐量减低病人,即可判断为胰岛素抵抗.对于口服葡萄糖耐量实验正常的人,还需要检测胰岛素,若FINS≥15mU/L则划入胰岛素抵抗,小于该值则不列入而继续观察.方法四:症状评价法如果有下面“八个高”中的两项以上也可以确定为胰岛素抵抗综合征.这“八个高”是:1.高体重超重或肥胖;2.高血压;3.高血糖;4.高血脂血脂异常;5.高血黏稠度;6.高尿酸;7.高脂肪肝发生率;8.高胰岛素血症.另外,参考Alberti等及国内专家们的意见,从临床及社区防治的实际出发,只要存在肥胖体重指数≥27、2型糖尿病、高血糖状态、血脂紊乱、高血压、高胰岛素血症以及动脉粥样硬化、心脑血管病等情况者,即可按胰岛素抵抗进行处理.。
胰岛素使用管理规范

胰岛素使用管理规范标题:胰岛素使用管理规范引言概述:胰岛素是治疗糖尿病的重要药物,正确的使用和管理对糖尿病患者的健康至关重要。
本文将详细介绍胰岛素使用管理的规范,匡助患者更好地控制血糖水平。
一、胰岛素的存储1.1 温度:胰岛素应存放在2-8摄氏度的冰箱中,避免冷冻或者过热。
1.2 避光:胰岛素应存放在原包装中,避免阳光直射。
1.3 有效期:过期的胰岛素会失去药效,应定期检查并及时更换。
二、胰岛素的注射2.1 注射部位:胰岛素注射部位应轮换使用,避免在同一部位反复注射。
2.2 注射时间:胰岛素应在饭前15-30分钟注射,以保证药效。
2.3 注射技巧:正确的注射技巧包括用药前清洁皮肤、注射角度和深度的掌握等。
三、胰岛素的剂量3.1 个体化:胰岛素剂量应根据患者的血糖监测结果和饮食情况进行个体化调整。
3.2 起效时间:不同种类的胰岛素有不同的起效时间和持续时间,应根据需要合理选择。
3.3 调整剂量:患者在遇到特殊情况或者生活习惯改变时,应及时调整胰岛素剂量。
四、胰岛素的监测4.1 血糖监测:患者应定期监测血糖水平,根据监测结果调整胰岛素剂量。
4.2 低血糖监测:患者应学会自我监测低血糖症状,及时处理低血糖反应。
4.3 血糖波动:注意监测血糖波动情况,及时调整胰岛素治疗方案。
五、胰岛素的应激管理5.1 疾病时:患者在患病或者受到应激时,应及时调整胰岛素剂量。
5.2 手术先后:手术先后需特殊注意胰岛素的使用管理,避免发生血糖波动。
5.3 运动时:运动先后应调整胰岛素剂量,避免发生低血糖或者高血糖。
结语:胰岛素使用管理规范对糖尿病患者的健康至关重要,患者应严格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胰岛素的使用和管理,定期复诊并监测血糖水平,以确保疗效和安全。
希翼本文能为患者提供一些参考和匡助。
胰岛素使用管理规范

胰岛素使用管理规范胰岛素是一种重要的药物,用于治疗糖尿病等疾病。
为了确保胰岛素的安全有效使用,制定胰岛素使用管理规范是非常必要的。
本文将详细介绍胰岛素使用管理规范的内容和要求。
一、胰岛素的存储和保管1. 胰岛素应储存在干燥、阴凉、通风良好的地方,远离阳光直射和高温环境,避免冷冻和过热。
2. 胰岛素应存放在封闭的容器中,避免与其他药物混淆。
3. 胰岛素的存放区域应干净整洁,远离污染源和有害物质。
4. 胰岛素的储存温度应符合产品说明书中的要求,普通为2-8摄氏度。
过期或者变质的胰岛素应及时处理,不得使用。
二、胰岛素的使用方法和技巧1. 使用胰岛素前,应子细阅读产品说明书,了解胰岛素的使用方法和剂量调整原则。
2. 每次使用胰岛素前,应先洗手并消毒注射部位,确保注射部位清洁。
3. 使用胰岛素时,应选择合适的注射器和针头,确保剂量准确。
4. 胰岛素的注射部位应轮换使用,避免同一部位反复注射导致局部皮肤问题。
5. 注射胰岛素时,应将注射器垂直插入皮下组织,慢慢注射胰岛素,避免快速注射导致疼痛或者皮下出血。
6. 使用胰岛素前,应检查胰岛素的外观和颜色,如有异样应住手使用。
三、胰岛素的剂量调整和监测1. 胰岛素的剂量应根据患者的血糖水平、饮食和运动情况进行调整。
2. 胰岛素的剂量调整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避免自行调整剂量。
3. 患者应定期监测血糖水平,根据监测结果调整胰岛素的剂量。
4. 胰岛素的剂量调整应逐渐进行,避免剂量过大或者过小导致血糖波动。
四、胰岛素的不良反应和应对措施1. 使用胰岛素可能会浮现低血糖的不良反应,如头晕、出汗、心悸等。
患者应及时采取补充糖分的措施,如摄入含糖饮料或者糖果。
2. 长期使用胰岛素可能会浮现皮肤问题,如局部红肿、瘙痒等。
患者应及时就医并住手使用胰岛素。
3. 胰岛素过量使用可能会导致高血糖的不良反应,如多尿、口渴、乏力等。
患者应及时就医并调整胰岛素的剂量。
五、胰岛素的废弃处理1. 使用过的胰岛素注射器和针头应放入专用的废弃容器中,不得随意丢弃。
胰岛素剂量设置基本方法

胰岛素剂量设置基本方法胰岛素是一种重要的药物,用于治疗糖尿病等多种疾病。
在使用胰岛素时,正确的剂量设置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胰岛素剂量设置的基本方法。
确定每日注射次数和总剂量在开始使用胰岛素时,需要确定每日注射次数和总剂量。
一般情况下,可以根据个人情况和医生的建议确定注射次数和总剂量。
一般推荐每天注射24次,总剂量一般不超1.2单位/千克。
过0.7根据血糖水平调整剂量在使用胰岛素时,需要根据血糖水平调整剂量。
如果血糖水平过高,说明胰岛素剂量不足,需要增加剂量;如果血糖水平过低,说明胰岛素剂量过多,需要减少剂量。
根据饮食调整剂量饮食对胰岛素剂量设置也有重要影响。
在进食后,需要注射一定剂量的胰岛素来控制血糖水平。
一般情况下,进食前应该注射快速或超快速型胰岛素,进食后应该注射中速或长效型胰岛素。
确定合适的注射部位在注射胰岛素时,需要选择合适的注射部位。
常用的注射部位包括腹部、上臂、大腿等。
注射部位应该经常更换,避免同一部位重复注射,导致局部组织变硬。
注意使用胰岛素笔胰岛素笔是一种方便易用的胰岛素注射器。
在使用胰岛素笔时,需要注意正确使用和存储。
使用前应该将笔摇匀,确保胰岛素均匀分布。
使用后应该将笔盖盖好,放在阴凉处保存。
遵循医嘱在使用胰岛素时,应该遵循医生的建议和处方,严格按照医嘱使用胰岛素。
如果发现胰岛素剂量不适合,应该及时向医生咨询,调整剂量。
胰岛素剂量设置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直接关系到病人的治疗效果和身体健康。
在使用胰岛素时,需要根据个人情况和医生的建议确定剂量,并严格按照医嘱使用胰岛素。
希望本文对您有所帮助。
糖病人的胰岛素使用指南剂量调整和注射技巧

糖病人的胰岛素使用指南剂量调整和注射技巧糖尿病人的胰岛素使用指南:剂量调整和注射技巧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代谢性疾病,胰岛素是糖尿病患者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药物。
正确的胰岛素使用方法对于糖尿病管理至关重要,本文将介绍糖尿病患者胰岛素使用的指南,包括剂量调整和注射技巧。
一、胰岛素剂量调整1. 首先,准确计算胰岛素剂量。
胰岛素的剂量需根据患者的血糖水平、体重、年龄、代谢率等因素进行个体化调整。
一般来说,每日总剂量为0.5-1.2单位/公斤体重,其中短效胰岛素用于餐前注射,长效胰岛素用于控制基础血糖。
2. 紧密监测血糖水平。
胰岛素使用后,患者需监测血糖水平,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剂量。
监测血糖最好在饭前2小时、饭后2小时和睡前进行,确保获得全天的血糖变化情况。
3. 餐前和餐后剂量调整。
如果血糖在饭前低于4.0 mmol/L或餐后低于6.0 mmol/L,可以适当减少胰岛素剂量。
血糖在饭前高于7.0mmol/L或餐后高于10.0 mmol/L,可能需要增加胰岛素剂量。
4. 注意胰岛素的稳定性。
胰岛素在使用过程中可能受到温度、光线和震动的影响而失去活性,因此应将胰岛素存放在冰箱中,避免暴露于阳光下,并避免运动或剧烈震动时注射胰岛素。
二、胰岛素注射技巧1. 选择合适的注射部位。
常见的注射部位包括腹部、上臂前侧、臀部和大腿前侧。
鼓励患者轮流选择注射部位,避免在同一部位频繁注射。
2. 注射前准备工作。
用皂水洗手,并使用酒精棉球清洁注射部位。
使用新鲜的胰岛素笔或注射器,并检查胰岛素液体的清澈度和过期日期。
3. 技巧正确注射。
挤捏注射部位的皮肤,然后在45度或90度角下将针头插入皮下脂肪组织中,慢慢注射胰岛素。
注射完成后,用棉球轻轻按压注射部位,避免药液外溢。
4. 注射部位轮换。
为了避免皮下脂肪组织受损和产生局部皮肤问题,鼓励患者轮换注射部位。
可以使用注射日记或图表来记录每次注射的部位,以确保合理的轮换。
5. 学会糖尿病应急处理。
胰岛素泵胰岛素剂量设置和调节的基本方法

胰岛素泵胰岛素剂量设置和调节的基本方法胰岛素泵是一种管理糖尿病人血糖的技术手段。
对于使用这种技术的糖尿病人来说,正确设置胰岛素的剂量是至关重要的。
在这篇文档中,我们将探讨一些胰岛素泵胰岛素剂量设置和调节的基本方法。
胰岛素剂量的设置胰岛素泵需要事先设置剂量以确保正确分配胰岛素。
以下是一些关于胰岛素剂量设置的基本方法。
设置基础剂量胰岛素泵的基础剂量是指在不进食的情况下,注入胰岛素的一系列量。
它的作用是维持糖尿病患者身体内胰岛素的平衡状态。
基础剂量应该由医生和病人一起确定,因为它受到生活习惯和个体差异的影响。
设置餐前剂量在进食前,胰岛素泵需要注入额外的胰岛素以防止餐后血糖升高。
餐前剂量的大小由糖尿病患者进食量所决定。
进食太多或太少都会导致血糖的波动。
因此,糖尿病患者需要监测自己的进食量并相应调整餐前剂量。
设置临时或额外的剂量在某些情况下,例如生病,糖尿病患者需要额外的胰岛素剂量以保持血糖的稳定。
这时,胰岛素泵的使用者可以通过设置额外剂量来满足临时需求。
额外剂量的大小应该根据病人的情况而定,应该由医生或糖尿病专业人士来指导。
胰岛素剂量的调节在使用胰岛素泵时,一些常见的问题是胰岛素剂量调节。
以下是一些关于胰岛素剂量调节的基本方法。
监测血糖胰岛素剂量需要根据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情况进行调节。
血糖监测可以帮助判断剂量是否正确。
糖尿病患者应该根据医生或专业人士的建议,选择最合适的血糖监测方式来监控自己的血糖水平。
逐步调节胰岛素剂量糖尿病患者需要慢慢调整胰岛素剂量以避免血糖过高或过低。
没有必要一下子调整太多,而是应该缓慢增加或减少剂量。
医生和专业人士应该定期评估病人的情况,来确定是否需要进一步的调整。
调整基础剂量一个常见问题是基础剂量的调整。
如果病人的血糖持续偏高或偏低,那么他的基础剂量可能需要调整。
这个过程需要由专业人士来指导,并根据病人的情况来决定是否需要增加或减少基础剂量。
对于使用胰岛素泵的糖尿病患者,正确设置胰岛素的剂量是至关重要的。
胰岛素剂量调整的基本方法

胰岛素剂量调整的基本方法
胰岛素剂量调整的基本方法包括:
1. 监测血糖:在开始调整胰岛素剂量之前,需要频繁监测自身血糖水平。
可以使用血糖仪或持续血糖监测仪来监测血糖变化。
2. 根据饮食和锻炼修改胰岛素剂量:饮食和锻炼对血糖水平的影响较大,如果改变了饮食和锻炼习惯,则需要相应地调整胰岛素剂量。
3. 调整胰岛素注射时间:胰岛素注射时间对血糖的影响也很大。
如果发现注射时间不准确或者改变了餐后注射胰岛素的时间,则需要相应地调整剂量。
4. 根据血糖变化调整剂量:根据血糖变化情况调整胰岛素剂量。
如果血糖水平偏高,则可以适当增加剂量;如果血糖偏低,则需要减少剂量。
5. 调整胰岛素类型和剂型:如果当前胰岛素类型和剂型无法控制血糖,可以考虑调整胰岛素类型和剂型。
总的来说,胰岛素剂量调整需要依据个体化情况进行调整,需要根据个人血糖变化情况进行相应的调节,同时还需要注意饮食、锻炼等因素的影响。
建议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剂量调整。
胰岛素的用法用量及注意事项

一、正常值空腹血糖:3.3--6.1mmol/L(60-110mg/dl),餐后半小时到1小时:10.0mmol/L(180mg/dl)以下,最多也不超过11.1mmol/L(200mg/dl) 餐后2小时:7.8mmol/L(140mg/dl)。
二、初始用量(1)初始用量估算糖尿病患者在开始使用胰岛素治疗时,一律采用短效胰岛素(可迅速见效,便于调整,不易发生低血糖症,血糖稳定后再减少注射次数或加用中、长效)。
而且,一定在饮食与运动相对稳定的基础上,依下列方法估算初始用量,而后再依病情监测结果调整。
方法一:按空腹血糖估算:每日胰岛素用量(μ)=[空腹血糖(mg/dl)-100]×10×体重(公斤)×0.6÷1000÷2注:-100为血糖正常值;5.6mmol/L× 10换算每升体液中高于正常血糖量;× 0.6是全身体液量为60%;÷1000是将血糖mg换算为克;÷2是2克血糖使用1μ胰岛素。
(为避免低血糖,实际用其1/2--1/3量。
)方法二:按体重计算:血糖高,病情重,0.5--0.8μ/kg;病情轻,0.4--0.5μ/kg;病情重,应激状态,不应超过1.0μ/kg。
其他方法:●按24小时尿糖估算:病情轻,无糖尿病肾病,肾糖阈正常者,按每2克尿糖给1μ胰岛素。
●按4次尿糖估算:无糖尿病肾病,肾糖阈基本正常,按每餐前尿糖定性"+"多少估算。
一般一个"+"需4μ胰岛素。
综合估算:体内影响胰岛素作用的因素较多,个体差异较大,上述计算未必符合实际,故应综合病情、血糖与尿糖情况,先给一定的安全量,然后依病情变化逐步调整。
(2)分配胰岛素用量:1.注射时间:三餐前15--30分钟注射2.分配方式:早餐前>晚餐前>午餐前。
(①一天三次:早餐前体内拮抗胰岛素的激素分泌较多,用量宜大;短效胰岛素作用高峰时间2--4小时,因此午餐前用量最小;保持夜间血糖水平,故晚餐前>午餐前用量。
最简单的胰岛素使用量调整方法

最简单的胰岛素使用量调整方法胰岛素使用量的调整方法可以根据个体差异和治疗目标进行个性化调整。
以下是最简单的胰岛素使用量调整方法:1.了解胰岛素的类型和作用:胰岛素主要分为快速作用型、中效作用型和长效作用型三种类型。
快速作用型胰岛素一般在进食前半小时注射,中效作用型胰岛素主要用于覆盖夜间胰岛素需求,长效作用型胰岛素一般在晚上注射,可以覆盖全天的胰岛素需求。
2.制定胰岛素使用计划:根据医生的建议和个体的需求,合理制定胰岛素使用计划。
这个计划应包括每日注射的时间、胰岛素类型和剂量等信息。
3.基础胰岛素使用量调整:基础胰岛素主要用于覆盖身体在休息状态下的胰岛素需求。
如果血糖水平持续增高或降低,可以逐渐调整基础胰岛素的剂量。
每次调整剂量后,需要持续监测血糖水平的变化,并及时与医生进行沟通。
4.进食前胰岛素使用量调整:进食前胰岛素主要用于调整餐后血糖水平。
根据餐前血糖水平和进食量,可以逐渐调整进食前胰岛素的剂量。
一般情况下,每次调整剂量不超过2单位,并且需要连续监测血糖水平的变化。
5.进食后胰岛素使用量调整:进食后胰岛素主要用于提高餐后血糖的控制。
根据餐后2小时的血糖水平和进食量,可以逐渐调整进食后胰岛素的剂量。
每次调整剂量不超过2单位,并且需要连续监测血糖水平的变化。
6.及时调整胰岛素使用计划:根据血糖监测的结果和个体的需求,需要及时调整胰岛素使用计划。
这包括胰岛素注射的时间、胰岛素类型的选择和剂量的调整等。
当更改胰岛素使用计划时,需要与医生进行沟通,以确保安全和有效性。
7.定期复诊和监测:胰岛素使用量的调整是一个动态的过程,需要定期复诊和监测。
医生会根据血糖水平的变化和个体的需求,进一步调整胰岛素使用计划。
同时,也需要及时与医生沟通任何不适或异常情况,以便及时纠正。
总结起来,胰岛素使用量的调整方法需要综合考虑个体差异和治疗目标,以及密切的血糖监测。
准确调整胰岛素使用量可以有效控制血糖水平,提高生活质量,并降低长期并发症的风险。
对胰岛素的正确用法和剂量建议

对胰岛素的正确用法和剂量建议胰岛素是一种重要的药物,用于治疗糖尿病。
正确的使用和剂量调整是确保胰岛素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的关键。
本文将介绍胰岛素的正确用法和剂量建议,帮助糖尿病患者更好地管理疾病。
一、胰岛素的注射方式和常见部位胰岛素注射是最常见的用药方式,常见的注射部位包括腹部皮下组织、大腿外侧、上臂外侧和臀部。
注射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使用无菌注射器和针头,确保注射前后的卫生。
2.轮换注射部位,以避免一个部位过多的注射导致局部肥胖或皮下纤维化。
3.用手指轻轻按压注射部位2分钟,有助于降低渗血和淤血的风险。
二、胰岛素注射的正常剂量范围和使用建议1.胰岛素的剂量需要根据个体情况进行调整,一般建议以下剂量范围:- 糖尿病1型患者:每日总剂量通常在0.5-1个单位/千克之间,分为每日多次注射,以模拟胰岛素正常分泌。
- 糖尿病2型患者:初始剂量一般较小,随着血糖控制情况逐渐增加,取决于空腹和餐后血糖水平。
2.在胰岛素注射前,请务必测量血糖水平,以确保按需调整剂量。
3.胰岛素注射通常在餐前15-30分钟进行,以使胰岛素在进食时达到最大效果。
4.每日注射次数建议至少3次,以更好地模拟胰岛素自然分泌的规律。
三、胰岛素使用时需要的注意事项1.储存胰岛素要冷藏,避免暴露在阳光直射或高温环境下,以免降低药效。
2.使用胰岛素前,应检查药品的有效期和外观,不使用已过期或出现异常的胰岛素。
3.胰岛素的使用要注意交叉感染的风险,每次注射前应清洁注射部位,并避免与他人共用注射器或针头。
四、胰岛素剂量调整的原则胰岛素剂量的调整需要根据血糖监测结果和患者的情况进行,主要原则如下:1.空腹血糖超过目标值时,可以适量增加胰岛素注射剂量;空腹血糖过低时,可以适量减少剂量。
2.餐后血糖超过目标值时,可考虑增加胰岛素注射剂量或调整胰岛素注射时间;3.胰岛素剂量调整需谨慎,建议在医生指导下进行,以避免低血糖或其他不良反应。
结语胰岛素的正确用法和剂量调整对于糖尿病患者至关重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掌握胰岛素的注射量
1胰岛素生理分泌量
胰岛素成人每日合成量约48个单位,每小时1个单位(为基础分泌,24小时分泌24个单位),三餐每餐约8个单位。
研究发现,当成人胰腺全部切除后,每日胰岛素的生理需要量为48U左右。
因此,从理论上讲,即使胰岛功能完全丧失,每日胰岛素用量也只需48U 左右。
但是,体内外许多因素可影响胰岛素的用量,而且药用胰岛素不同于内生胰岛素,个体对药用胰岛素的敏感性不同,故胰岛素用量宜从小剂量开始,一般先用24~30U/d,每隔2~3天调整一次剂量,直至血糖控制良好。
21u胰岛素可以降低多少血糖浓度
对胰岛素敏感的人,1单位胰岛素可降低血糖2.7mmol/L。
计算方法:正常情况下,1U胰岛素可降低2-3克葡萄糖,葡萄糖的分子量是180,即可降低11.1-16.65mmol葡萄糖。
除以血容量5L,即可降低血糖2.22-3.33mmol/L,取其平均值为2.7mmol/L。
胰岛素1单位可消化糖10~15克,因劳动需多吃一两(50克)主食时,需追加胰岛素5单位,也就是1单位胰岛素可降低10克主食增高的血糖。
经典的Sliding Scale换算方法:
血糖201-250mg/dl皮下注射RI 3U
血糖251-300mg/dl皮下注射RI 6U
血糖301-350mg/dl皮下注射RI 8U
血糖351-400mg/dl皮下注射RI 10U
UCSF Medical Center
在正常情况下,胰岛素促进1克糖原合成约需0.36mmol的钾。
3胰岛素初始用量的估算与调整
糖尿病患者在开始使用胰岛素治疗时,一律采用短效胰岛素。
而且,一定在饮食与运动相对稳定的基础上,依下列方法估算初始用量,而后再依病情监测结果调整。
1、按空腹血糖估算:
每日胰岛素用量(μ)=[空腹血糖(mmol/L)*18-100]*10*体重(公
斤)*0.6÷1000÷2100为血糖正常值(mg/dl);
*18为mmol转为mg/dl的系数;
x0.6是全身体液量为60%;
÷1000是将血糖mg换算为克;
÷2是2克血糖使用1μ胰岛素。
简化公式:每日胰岛素用量(μ)=(FBS克数-0.1)×2~3×体重Kg数
例1 FBS 300mg/dl(0.3克),体重50Kg,计算结果为每日量20~30单位。
为避免低血糖,实际用其量。
粗略公式:
空腹血糖mmol/L×1.8=日胰岛素量。
空腹血糖mg/dl÷10=日胰岛素量。
2、按24小时尿糖估算:病情轻,无糖尿病肾病,肾糖阈正常者,按每2克尿糖给1μ胰岛素。
3、按体重计算:血糖高,病情重,0.5--0.8μ/kg;病情轻,0.4--0.5μ/kg;病情重,应激状态,不应超过1.0μ/kg。
4、按4次尿糖估算:无糖尿病肾病,肾糖阈基本正常,按每餐前尿糖定性"+"多少估算。
一般一个"+"需4μ胰岛素。
5、综合估算:体内影响胰岛素作用的因素较多,个体差异较大,上述计算未必符合实际,故应综合病情、血糖与尿糖情况,先给一定的安全量,然后依病情变化逐步调整。
(二)怎样分配胰岛素用量
按上述估算的情况,每日三餐前15--30分钟注射,以早餐前>晚餐前>午餐前的用量来分配。
由于早餐前体内拮抗胰岛素的激素分泌较多,故胰岛素用量宜大一些;而一般短效胰岛素作用高峰时间2--4小时,因此午餐前用量最小;多数病人睡前不再用胰岛素,至次日晨再用,故晚餐前又比午餐前要用量大。
如睡前还用一次,则晚餐前要减少,而睡前的用量更少,以防夜间低血糖。
(三)怎样调整胰岛素剂量
在初始估算用量观察2--3天后,根据病情、血糖、尿糖来进一步调节用量。
1、据4次尿糖定性调整:只适用于无条件测血糖且肾糖阈正常的病人。
依据前3--4天的4次尿糖定性进行调整:早餐前胰岛素用量依据午餐前尿糖,午餐前胰岛素用量依据晚餐前尿糖,晚餐前胰岛素用量依据睡前或次日晨尿(包括当天晨尿)。
2、根据血糖调整:糖尿病人,尤其是I型糖尿病及肾糖阈不正常的病人,应根据三餐前与睡前的血糖值来调整胰岛素用量。
空腹血糖>7mmol/L后,血糖每增加1mmol/L,追加胰岛素1.4单位;餐后2小时血糖>10mmol/L,血糖每增加2mmol/L,追加胰岛素1单位。
尿糖1个“+”增加胰岛素2~4单位。
日总剂量不变,将总量的放在早餐前,量放在晚餐前。
4胰岛素剂量算法
1.强化治疗ITT
初始剂量的确定
①一日量=(FBS克数-0.1)×2~3×体重Kg数
例1 FBS 300mg/dl(0.3克),体重50Kg,计算结果为每日量20~30单位。
②按24小时尿糖定量计算
一日胰岛素用量=24小时尿糖克数÷2~3
③按病情轻重估计:全胰切除病人一日需要40~50单位,病人可从每日18~24单位用起。
④国外主张1型病人按0.5~0.8u/Kg体重,不超过1.0;2型初始剂量按
0.3~0.8u/Kg体重
2.常规治疗
①每日一次注射:每日需20单位以下的病人,早餐前一次注射PZI,或NPH,或预混胰岛素(诺和灵30R或50R);或睡前注射NPH。
②每日二次注射:适合每日需要量20~30单位以上病人。
早餐前注射一天量的晚餐前注射一天量的多用NPH,或预混胰岛素,如:诺和灵30R或50R;也可自行混合PZI和RI,一般比例为1: 2~4,③病情重,胰岛素需要量大者,需三餐前注射RI或诺和灵R
④常规治疗不能满意控制者,如无强化治疗的禁忌症,有条件可ITT
3.静脉给药胰岛素治疗
①酮症时:持续静脉滴注RI,每小时每公斤体重0.1单位,血糖下降到
250mg/dl时,应输注葡萄糖+RI:糖与RI的比例约为3~6克:1单位RI,尿酮未转阴,RI剂量同上,尿酮已转阴性,可每小时静脉滴注2~3单位RI,夜间每小时静脉滴注1~2单位
②如果是糖尿病的病人挂瓶时是以糖:胰岛素1:3或4对消的
--------------------------------------------------------------------------------
胰岛素剂量如何调节
胰岛素剂量如何调节是患者难以掌握的问题,需要反复向患者讲解。
(1)FBG(空腹血糖)或餐前血糖在3~5mmol/L时,胰岛素用量减少2~3U,5~7mmol/L不增不减;>7mmol/L每增高1.4mmol/L增加胰岛素1U。
PBG(餐后血糖)>10mmol/L,每增高2mmol/L加胰岛素1U。
若1日血糖高低波动超过10mmol/L时,表示胰岛素过量。
(2)发热患者胰岛素在原剂量上增加20%。
(3)吸烟的患者注射胰岛素时应戒烟,否则胰岛素用量将增加20%。
(4)妇女每次经前及妊娠末期3个月,胰岛素剂量需要增加。
(5)猪胰岛素改用人胰岛素时,用量要减少20%。
(6)胰岛素吸入量比注射量要增加3~4倍。
(7)若睡前用了中效胰岛素,而清晨血糖>8mmol/L,可测一次凌晨3点血糖,若血糖≥4mmol/L示胰岛素不足,称“黎明现象”;血糖<4mmol/L示胰岛素过量,称苏木杰反应。
口诀“3点血糖测一遍,苏三黎四能分辨”。
(8)胰岛素不能代替饮食控制,特别是肥胖、少动多吃的患者,若不改变生活方式,不但血糖不能控制,还会增加体重。
对于按标准体重和劳动量计算的食谱进食,血糖仍高者,调节的原则是:对消瘦者增加胰岛素不减饮食;而肥胖者不增加胰岛素,减少饮食量和加用双胍药。
(9)因某种原因临时需要多吃1两主食(50g)时,需要增加胰岛素5U。
(10)口服降糖药联合中效胰岛素,可减少胰岛素剂量,减轻口服降糖药副作用,提高疗效。
可用胰岛素0.2U/kg,晚餐前或睡前注射1次,白天加口服降糖药。
优点是中效胰岛素可抑制清晨肝脏葡萄糖的输出,有效控制空腹高血糖,符合胰岛素生理分泌模式,胰岛素用量少,体重增加少。
通过耐心、正确的指导,多数糖尿病患者均能掌握要领,并积极配合,使病情能够得到较好地控制。
患者痛苦小,疗效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