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及制冷用无缝铜管》国家标准编制说明
空调用铜管规格及标准
空调用铜管规格及标准
空调用铜管是制作空调系统中重要的材料之一,其规格和标准对空调系统的性能和寿命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用的空调用铜管规格及其标准。
1. 规格
空调用铜管的规格通常以外径(OD)和壁厚(WT)来表示。
常见的外径有6mm、7mm、8mm、9.52mm、12.7mm等几种,壁厚一般为0.5mm 或0.7mm。
不同的规格适用于不同的空调系统,选择合适的规格可以提高系统的效率和稳定性。
2. 标准
空调用铜管的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材质标准:空调用铜管通常采用C12200优质无氧铜材制作,其材质标准应符合ASTM B280标准要求。
(2)尺寸标准:空调用铜管的外径、壁厚和长度应符合GB/T 17791-2007标准要求。
(3)表面标准:空调用铜管的表面应平整光滑,无明显的凹凸和气泡。
表面质量应符合GB/T 5231-2012标准要求。
(4)性能标准:空调用铜管的性能标准包括拉伸强度、屈服强度、伸长率等指标,应符合GB/T 2059-2008标准要求。
总的来说,选择合适的空调用铜管规格和标准对于空调系统的性能和寿命具有重要作用。
购买时应选择正规厂家生产的产品,并检查其是否符合相关标准要求。
《空调及制冷用无缝铜管》国家标准编制说明
《空调及制冷用无缝铜管》国家标准编制说明(送审稿)1. 工作简况现行标准是在1999年进行制订的,近几年我国铜加工产业发展迅速,新产品的开发以及原有产品的更新换代层出不穷,现有标准已不适应目前的生产状况,也不适宜用户的需求,并且随着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为适应国际市场的竞争需要,提高产品的竞争能力,对现有标准的修订显得更加迫切。
根据金龙精密铜管集团股份有限责任公司的立项申请、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批准,全国有色金属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下达有色标委[2006]第13号文《2006~2008年有色金属国家标准修订计划项目表》,其中第17项(标准计划号20062784-T-610)《空调与制冷用无缝铜管》由金龙精密铜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负责起草修订。
标准修订计划任务正式下达后,金龙集团成立了标准起草小组,并进行了任务落实,拟定该标准修订的工作计划、进度和要求。
经过标准编制组及有关人员的共同努力,通过对国内外现状及发展趋势的分析,并结合国内的实际情况,参照国外先进的标准,根据市场需求和客户的特殊要求对一些指标作了适当调整后,编制了本标准征求意见稿及其编制说明。
2007年1月在哈尔滨国家有色金属标委会对国家标准《空调及制冷用无缝铜管》组织了讨论,对其中的部分内容经过专家论证和试验验证后再次进行了整理,并形成送审稿。
2. 编制原则、主要技术指标确定的依据本标准参考ASTM B75M《无缝铜管》、ASTM B280《空调和制冷设备用无缝铜管》、ASTM B743《无缝铜盘管》、EN 12735《空调制冷用铜及铜合金无缝圆形管》和JIS H3300《铜及铜合金无缝管》进行制订,包括盘管和直管两部分内容,其主要技术指标参考ASTM B75M、ASTM B280、ASTM B743、EN 12735和JIS H3300标准。
3. 本标准与原标准的对比与原标准相比,本标准主要作了如下修改:3.1 术语删除平螺旋盘管。
平螺旋盘管俗称小散盘,一般为客户提供样品时所用包装形式,为非正式供货形式,此定义存在时,容易造成定义模糊,故建议删去。
空调专业常用管材的国家标准
空调专业常用管材的国家标准一、焊接钢管1. 低压流体输送用焊接钢管,国标编号:GB/T 3092-1993。
工程直径6~150mm,使用温度0~200°C,普通管道用于PN≤1.0MPa,加厚管用于PN≤1.6MPa。
2. 低压流体输送用镀锌焊接钢管,国标编号:GB/T 3091-1993。
工程直径6~150mm,使用温度0~200°C,普通管道用于PN≤1.0MPa,加厚管用于PN≤1.6MPa。
3. 直缝电焊钢管,国标编号:GB/T 13793-1992。
工程直径200~2000mm,使用温度-15~3 00°C,管道压力用于PN≤1.6MPa。
4. 螺旋缝焊接钢管,国标编号:SYS5036~5039-93。
工程直径200~2000mm,使用温度-15~300°C,管道压力用于PN≤1.6MPa。
5. 流体输送用不锈钢焊接钢管,国标编号:GB 12771-1991。
二、无缝钢管1. 无缝钢管尺寸、外形、重量及允许偏差,国标编号:GB/T 17395-1998。
2. 结构用无缝钢管,国标编号:GB 8162-1999。
工程直径5~6000mm,使用温度-40~475°C,管道压力用于PN≤10MPa。
何谓焊接钢管?焊接钢管也称焊管,是用钢板或钢带经过卷曲成型后焊接制成的钢管。
焊接钢管生产工艺简单,生产效率高,品种规格多,设备资少,但一般强度低于无缝钢管。
20世纪30年代以来,随着优质带钢连轧生产的迅速发展以及焊接和检验技术的进步,焊缝质量不断提高,焊接钢管的品种规格日益增多,并在越来越多的领域代替了无缝钢管。
焊接钢管按焊缝的形式分为直缝焊管和螺旋焊管。
直缝焊管生产工艺简单,生产效率高,成本低,发展较快。
螺旋焊管的强度一般比直缝焊管高,能用较窄的坯料生产管径较大的焊管,还可以用同样宽度的坯料生产管径不同的焊管。
但是与相同长度的直缝管相比,焊缝长度增加30~100%,而且生产速度较低。
国家标准《空调与制冷设备用无缝铜管》编制说明
国家标准《空调与制冷设备用无缝铜管》(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一、项目来源现行的GB/T 17791-2007《空调与制冷设备用无缝铜管》国家标准,2007年实施,距今已经7年多。
本标准修改采用EN 12735-2:2010《空调与制冷用铜及铜合金无缝圆管第2部分:设备用管》,ASTM B 280-08《空调与制冷领域用无缝铜管》和日本JIS H 3300-2009《铜及铜合金无缝铜管》进行修订,适用于所有空调制冷设备用途的铜管材。
随着铜管生产技术和制冷技术的发展,有色金属加工业快速发展,对空调制冷用铜管材提出了更高、更新的发展,为适应国际和国内市场的竞争需要,持续提高产品的竞争能力,对现行国家标准进行修订。
根据《国家标准委关于下达<钢铁行业原料场能效评估导则>等135项国家标准制修订计划的通知》(国标委综合〔2015〕59号文件)和《关于转发2015年第二批有色金属国家、行业标准制(修)订项目计划的通知》(有色标委[2015]29号文件),其中项目编号“20152277-T-610”《空调与制冷设备用无缝铜管》国家标准由金龙精密铜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浙江海亮股份有限公司、中色奥博特铜铝业有限公司、青岛宏泰铜业有限公司、山东亨圆铜业有限公司、江西铜业股份有限公司等负责起草,完成年限为2016年9月。
二、工作概况和编制依据标准制订计划任务正式下达后,立即成立了标准编制组,并落实起草任务,确定标准的主要起草人,拟定该标准的工作计划。
具体分工为:金龙精密铜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负责、市场和同行业信息收集、资料汇总及执笔;浙江海亮股份有限公司、中色奥博特铜铝业有限公司、青岛宏泰铜业有限公司、山东亨圆铜业有限公司、江西铜业股份有限公司负责补充市场信息和标准数据的验证。
各企业分工明确,紧密合作,将共同完成标准的修订工作。
我国现用空调与制冷用铜管国家标准GB/T 17791-2007《空调与制冷设备用无缝铜管》,为适用于家用空调、冰箱(冰柜)、中小型中央空调及制冷设备用无缝铜管的产品标准。
空调及制冷用无缝铜管国家标准编制说明
(送审稿)1. 工作简况现行标准是在1999年进行制订的,近几年我国铜加工产业发展迅速,新产品的开发以及原有产品的更新换代层出不穷,现有标准已不适应目前的生产状况,也不适宜用户的需求,并且随着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为适应国际市场的竞争需要,提高产品的竞争能力,对现有标准的修订显得更加迫切。
根据金龙精密铜管集团股份有限责任公司的立项申请、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批准,全国有色金属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下达有色标委[2006]第13号文《2006~2008年有色金属国家标准修订计划项目表》,其中第17项(标准计划号-T-610)《空调与制冷用无缝铜管》由金龙精密铜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负责起草修订。
标准修订计划任务正式下达后,金龙集团成立了标准起草小组,并进行了任务落实,拟定该标准修订的工作计划、进度和要求。
经过标准编制组及有关人员的共同努力,通过对国内外现状及发展趋势的分析,并结合国内的实际情况,参照国外先进的标准,根据市场需求和客户的特殊要求对一些指标作了适当调整后,编制了本标准征求意见稿及其编制说明。
2007年1月在哈尔滨国家有色金属标委会对国家标准《空调及制冷用无缝铜管》组织了讨论,对其中的部分内容经过专家论证和试验验证后再次进行了整理,并形成送审稿。
2. 编制原则、主要技术指标确定的依据本标准参考ASTM B75M《无缝铜管》、ASTM B280《空调和制冷设备用无缝铜管》、ASTM B743《无缝铜盘管》、EN 12735《空调制冷用铜及铜合金无缝圆形管》和JIS H3300《铜及铜合金无缝管》进行制订,包括盘管和直管两部分内容,其主要技术指标参考ASTM B75M、ASTM B280、ASTM B743、EN 12735和JIS H3300标准。
3. 本标准与原标准的对比与原标准相比,本标准主要作了如下修改:术语删除平螺旋盘管。
平螺旋盘管俗称小散盘,一般为客户提供样品时所用包装形式,为非正式供货形式,此定义存在时,容易造成定义模糊,故建议删去。
空调用铜管国家标准
空调用铜管国家标准空调用铜管是空调领域中常用的一种管材,其质量直接关系到空调系统的运行效果和使用寿命。
为了保障空调用铜管的质量,国家对其进行了一系列的标准规定,以确保其在生产、安装和使用过程中能够达到相应的要求。
首先,空调用铜管的国家标准对其材质和化学成分进行了详细的规定。
根据标准,空调用铜管的主要成分应该为纯铜或者铜合金,其含铜量应不低于99.9%。
此外,标准还规定了铜管中其他元素的含量限制,以确保其机械性能和耐蚀性能符合要求。
其次,国家标准对空调用铜管的外观和尺寸进行了严格的规定。
空调用铜管的外观应该光滑平整,无气泡、裂纹和明显的氧化斑点。
在尺寸方面,标准规定了空调用铜管的直径、壁厚、长度等参数的公差范围,以确保其能够与空调系统的其他部件完美配合。
此外,国家标准还对空调用铜管的加工工艺和连接方式进行了规定。
空调用铜管在生产过程中应采用先进的生产工艺,确保其内外表面光滑,无明显的氧化和机械损伤。
在连接方面,标准规定了空调用铜管与其他管件的连接方式和密封要求,以确保连接处不会出现漏气或者漏水的情况。
最后,国家标准还对空调用铜管的质量检验和验收标准进行了详细的规定。
在生产过程中,空调用铜管应该进行严格的质量检验,确保其符合国家标准的要求。
在使用过程中,安装人员应按照标准规定的验收标准对空调用铜管进行检验,以确保其质量达到要求。
综上所述,空调用铜管国家标准的出台对于保障空调系统的安全运行和提高空调系统的使用寿命具有重要意义。
只有严格按照国家标准的要求生产、安装和使用空调用铜管,才能够确保空调系统的质量和性能达到预期的要求。
希望生产厂家、安装人员和使用单位能够严格遵守国家标准,共同为空调系统的安全运行和高效运行做出贡献。
《空调与制冷设备用无缝铝包铜管》.-中国有色金属标准质量信息网
CIS 77.150.30 H62 中华人民共和国有色行业标准 YS XX/X XXXX -XXXX XXXX-XX-XX 发布 XXXX-XX-XX 实施空调与制冷设备用无缝铝包铜管Seamless aluminum clad copper tube for air conditioner andrefrigeration equipmentYS/XXXX XXXX前言本标准是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的。
本标准中的技术要求参照GB/T 17791-2007《空调与制冷设备用无缝铜管》,并结合铝包铜管的实际情况而制定。
本标准由全国有色金属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43)归口。
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江苏兴荣高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祁威、田福生、陆正良、曹海斌、熊云峰、陈国曙、王月彬、蒋仁荣。
YS/XXXX XXXX 空调与制冷设备用无缝铝包铜管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无缝铝包铜管的产品分类、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与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及质量证明书和合同(或订货单)等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非电解质为制冷剂的家用空调、中小型中央空调及制冷设备用无缝铝包铜管(以下简称无缝ACC管)。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标准。
GB/T 228.1-2010金属材料拉伸试验第1部分:室温试验方法(ISO 6892-1:2009,MOD)GB/T 242 金属管扩口试验方法(ISO 8493:1998,IDT)GB/T 246 金属管压扁试验方法(ISO 8492:1998,IDT)GB/T 2828.1 计数抽样检验程序第1部分:按接受质量限(AQL)检索的逐批检验抽样计划GB/T 3190 变形铝及铝合金化学成分GB/T 5121(所有部分)铜及铜合金化学分析方法GB/T 5126 铝及铝合金冷拉薄壁管材涡流探伤方法GB/T 5248 铜及铜合金无缝管涡流探伤方法GB/T 6394 金属平均晶粒度测定方法GB/T 8888 重有色金属加工产品的包装,标志,运输和贮存GB/T 17791 空调与制冷设备用无缝铜管GB/T 26303.1 铜及铜合金加工材外形尺寸检测方法第1部分:管材YS/T 482 铜及铜合金分析方法光电发射光谱法YS/T 668 铜及铜合金理化检测取样方法YS/T 815 铜及铜合金力学性能和工艺性能试样的制备方法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空调器连接用保温铜管-送审稿编制说明
《空调器连接用保温铜管》行业标准(送审稿)编制说明1任务来源根据工信厅科[2018]31号及有色标委[2018]33号《关于转发2018年第一批有色金属行业、协会标准制(修)订项目计划的通知》,其中《空调器连接用保温铜管》(项目计划号为2018-0578T-YS),为修订计划,起草单位为浙江海亮股份有限公司、佛山市华鸿铜管有限公司、江西耐乐铜业有限公司、广东精艺金属股份有限公司、中色奥博特铜铝业有限公司、常熟中佳新材料有限公司、浙江省冶金产品质量检验站有限公司、青岛宏泰铜业有限公司、芜湖达锦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完成年限2020年12月。
2工作简况2.1立项目的和意义根据联合国发布的报告,2017 年世界经济增速 3%,较 2016 年显著上升,是 2011 年以来增长最快的一年。
在供给侧改革及消费升级带动下,中国经济形势趋于好转,2017 年中国经济增速达 6.9%,好于预期。
2015 年以来,消费升级和产品升级换代带动了空调需求,同时,连续一年多房地产市场的火热及其带来的延续效应刺激了国内空调市场高速增长。
根据产业在线数据:2017 年中国家用空调产量 14350 万台,同比增长 28.7%;销售 14170 万台,同比增长 31%,其中内销 8875 万台,同比增长46.8%,出口 5295 万台,同比增长 11%。
根据行业报告,长期来看,空调市场仍有大幅提升空间。
外销方面,全球经济复苏为空调市场增长提供了持续动力,“一带一路”战略为中国企业“走出去”创造了绝佳契机。
随着国内外空调市场的快速发展,对空调连接用保温铜管的需求量也随之增大,仅浙江海亮股份有限公司月销量500多吨,且不断增长,YS/T 670-2008《空调器连接用保温铜管》的实施也是十分必要的。
YS/T 670-2008《空调器连接用保温铜管》于2007年编制,2008年出版,至今已有十余年的时间跨度,其中对铜管材及保温材料的要求已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标准中规定的牌号和各项技术要求与目前市场需求不相适应,不能满足当今客户和生产企业的使用要求,急需修订,提高标准水平和适用性,通过修订本标准,有利于提升空调器连接用保温铜管的产品质量,满足和稳定应用市场的高要求,增强竞争力,使产品不断地打入国际市场,有助于有色金属产业转型升级,化解铜加工产能过剩。
我国制冷空调标准大全
我国制冷空调标准大全一、基础与综合制冷剂编号方法和安全性分类GB/T 7778—2001冷冻机油絮凝点测定GB/T 12577—1990冷冻机油GB/T 16630—1996冷暖通风设备术语JB/T 4303—1995制冷和空调设备噪声的测定JB/T 4330—1999制冷设备术语JB/T 7249—1994制冷和空调设备名义工况一样规定JB/T 7666—1995制冷用图形符号JB/T 7965—1995制冷用板式换热器JB 8701—1998制冷设备清洁度测定方法JB/T 9058—1999二、安全要求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器的安全第一部分:通用要求GB 4706.1—1998 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器的安全电冰箱、食品冷冻箱和制冰机的专门要求GB 4706.13—1998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器的安全电动机—压缩机的专门要求GB 4706.17—1996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器的安全热泵、空调器和除湿机的专门要求GB 4706.32—1996家用电器安装、使用、检修安全要求GB 8877—1988制冷和供热用机械制冷系统安全要求GB 9237—2001空调用通风机安全要求GB 10080—2001空气处理机组安全要求GB 10891—1989房间空气调剂器安装规范GB 17790—1999溴化锂吸取式冷〔温〕水机组安全要求GB 18361—2001容积式和离心式冷水〔热泵〕机组安全要求JB 8654—1997单元式空气调剂机安全要求JB 8655—1997房间风机盘管空调器安全要求JB 9063—1999三、压缩机与压缩冷凝机组容积式制冷压缩机性能试验方法GB/T 5773—1986活塞式单级制冷压缩机GB/T 10079—2001封闭式制冷压缩机用三相异步电动机通用技术条件GB/T 13500—1992封闭式制冷压缩机用电动机绝缘耐氟试验方法GB/T 13501—1992房间空气调剂器用全封闭型电动机—压缩机GB/T 15765—1995全封闭涡旋式制冷压缩机GB/T 18429—2001喷油螺杆式单级制冷压缩冷凝机组形式与差不多参数JB/T 5145.1—1991喷油螺杆式单级制冷压缩冷凝机组技术条件JB/T 5145.2—1991喷油螺杆式单级制冷压缩冷凝机组试验方法JB/T 5145.3—1991活塞式单机双级制冷压缩机JB/T 5446—1999喷油螺杆式单级制冷压缩机JB/T 6906—1993汽车空调用制冷压缩机试验方法JB/T 6915—1993容积式制冷压缩冷凝机组JB/T 9056—1999四、冷水〔热泵〕机组容积式和离心式冷水〔热泵〕机组性能试验方法GB/T 10870—2001 直燃型溴化锂吸取式冷〔温〕水机组GB/T 18362—2001蒸汽压缩循环冷水〔热泵〕机组工商业用和类似用途的冷水〔热泵〕机组GB/T 18430.1—2001蒸汽压缩循环冷水〔热泵〕机组户用和类似用途的冷水〔热泵〕机组GB/T 18430.2—2001蒸汽和热水型溴化锂吸取式冷水机组GB/T 18431—2001复合热源热泵型螺杆式冷水机组JB/T 7227—1994五、冷暖通风设备组合式空气处理机组噪声限值GB/T 13326—1991小型贯流式通风机GB/T 13933—1992盘管技术条件JB/T 4292—1991冷暖通风设备型号编制方法JB/T 4302—1991热水型暖风机型式与差不多参数JB/T 5147—1991变风量末端装置试验方法JB/T 5148—1991空调通风用空气—空气热回收装置型式与差不多参数JB/T 5151—1991暖通、空调用轴流通风机JB/T 6411—1992排风柜JB/T 6412—1992进风加热机组型式与差不多参数JB/T 6413—1992热盘管型式与差不多参数JB/T 6414—1992单元式空气调剂机组用双进风离心通风机JB/T 7221—1994进风加热机组技术条件JB/T 7224—1994暖风机JB/T 7225—1994冷暖通风设备外观质量JB/T 7246—1994风机箱JB/T 8932—1999采暖通风与空气调剂设备涂装技术条件JB/T 9062—1999盘管耐压试验与密封性检查JB/T 9064—1999冷暖通风设备包装通用技术条件JB/T 9065—1999空气幕JB/T 9067—1999前向多翼离心通风机JB/T 9068—1999屋顶通风机JB/T 9069—2000空调用风机平稳精度JB/T 9070—1999六、空气调剂房间空气调剂器GB/T 7725—1996房间空气调剂器能源效率限定值及节能评定值GB/T 12021.3—2000 组合式空调机组GB/T 14294—1993单元式空气调剂机GB/T 17758—1999风机盘管机组JB/T 4283—1991空调设备用加湿器型式与差不多参数JB/T 5146.1—1991空调设备用加湿器性能试验方法JB/T 5146.3—1991立柱式风机盘管机组JB/T 6415—1992空调用空气过滤器JB/T 6417—1992单元式列车空调机组JB/T 6420—1992汽车空调器性能试验方法JB/T 6914—1993除湿机JB/T 7769—1995屋顶式风冷空调〔热泵〕机组JB/T 8702—1998整体式机电一体化空调机组JB/T 8544—1997柜式风机盘管机组JB/T 9066—1999七、冷冻与冷藏设备家用制冷器具冷藏箱GB/T 8059.1—1995家用制冷器具冷藏冷冻箱GB/T 8059.2—1995家用制冷器具冷冻箱GB/T 8059.3—1995家用制冷器具无霜冷藏箱、无霜冷藏冷冻箱、无霜冷冻食品储藏箱和无霜食品冷冻箱GB/T 8059.4—1993组合冷库用隔热夹芯板技术条件JB/T 6527—1992卧式平板冻结机JB/T 7216—1994大型氨制冰设备JB/T 7222—1994食品冷柜JB/T 7244—1994谷物冷却机JB/T 8889—1999组合冷库JB/T 9061—1999食品真空冷冻干燥设备JB/T 10285—2001八、辅助设备与操纵元器件空调与制冷用无缝铜管GB/T 17791—1999制冷用R12、R22、R502热力膨胀阀JB/T 3548—1991 制冷用电磁阀JB/T 4119—1991制冷用金属与玻璃烧结液位计和视镜JB/T 6918—1993 风量调剂阀JB/T 7228—1994热泵用四通电磁换向阀JB/T 7230—1994制冷装置用截止阀JB/T 7245—1994氨制冷装置用淋水式冷凝器JB/T 7658.1—1995氨制冷装置用油分离器JB/T 7658.2—1995氨制冷装置用立式蒸发器JB/T 7658.3—1995氨制冷装置用卧式蒸发器JB/T 7658.4—1995氨制冷装置用蒸发式冷凝器JB/T 7658.5—1995氨制冷装置用空气冷却器JB/T 7658.6—1995氨制冷装置用搅拌机JB/T 7658.7—1995氨制冷装置用贮液器JB/T 7658.8—1995氨制冷装置用低压循环贮液器JB/T 7658.9—1995氨制冷装置用集油器JB/T 7658.10—1995氨制冷装置用中间冷却器JB/T 7658.11—1995氨制冷装置用紧急泄氨器JB/T 7658.12—1995氨制冷装置用空气分离器JB/T 7658.13—1995氨制冷装置用氨液分离器JB/T 7658.14—1995氨制冷装置用氨气过滤器JB/T 7658.15—1995氨制冷装置用氨液过滤器JB/T 7658.16—1995氨制冷装置用立式冷凝器JB/T 7658.17—1995氨制冷装置用卧式冷凝器JB/T 7658.18—1995氟利昂制冷装置用贮液器JB/T 7659.1—1995氟利昂制冷装置用水冷冷凝器JB/T 7659.2—1995氟利昂制冷装置用吊顶式空气冷却器JB/T 7659.3—1995 氟利昂制冷装置用干式蒸发器JB/T 7659.4—1995氟利昂制冷装置用翅片式换热器JB/T 7659.5—1995制冷用压力、压差操纵器JB/T 7961—1995制冷空调用直动式电子膨胀阀JB/T 10212—2000汽车空调用暖风水阀JB/T 10284—2001九、常用相关标准包装储运图示标志GB 191—2000防潮包装GB/T 5048—1999运输包装收发货标志GB/T 6388—1986防水包装GB/T 7350—1999标牌GB/T 13306—1991机电产品包装通用技术条件GB/T 13384—1992通风空调风口JG/T 14—1999暖通空调一样标准规范1GBJ19-87采暖通风与空气调剂设计规范2GB50028-93城镇燃气设计规范3GB50176-93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4GB50189-93旅行宾馆建筑热工与空气调剂节能设计标准5GB50264-97设备及管道绝热工程设计规范6JGJ26-95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采暖居住建筑部分〕7CJJ34-90都市热力网设计规范8GB4272-92设备及管道保温技术通那么9GB8175-87设备及管道保温设计导那么10GB11790-89设备及管道保冷技术通那么中国最大的资料库下载国家发改委等出台三项空调能效国家标准〔最新空调标准〕1,房间空气调剂器能效国家标准2,单元式空气调剂机能效国家标准3,冷水机组能效国家标准在电力供应趋紧的今天,国家出台了3项空调能效标准,占城镇夏季用电高峰负荷40%的空调成为国家实施能效标识制度的首批产品之一。
《无缝铜水管和铜气管》国家标准修订草案编制说明
《无缝铜水管和铜气管》国家标准修订编制说明一、五年来标准的执行情况及修订的必要性。
我国首次于2000年正式颁发了GB/T 18033《无缝铜水管和铜气管》国家标准,1999年也首次发布了GB/T 11618《铜管接头》国家标准,经过5年或5年以上的实施运作,铜水管和管件标准对我国建筑领域推广应用,起了积极作用,例如:北京市2000年全市大型、高档建筑工程,诸如商务写字楼、宾馆、医院及标志性建筑场馆,铜水管的应用选择,只占据1.5%,到2004年,已发展到15—20%大型建设项目,选择了使用铜水管及相应的管件配套。
全国范围以上海市、深圳市、广州市在推广应用中,先后达到40%,35%、30%的大型建设工程,都选用了铜水道管,这就是标准的指导与促进作用,铜水管已从2000年的9600吨,发展到2003年的34000吨,增幅3.5倍,如今突破4万吨/年。
经过五年的运作实践,要求我们对标准进行修改与完善是必要的;2004年12月由全国标准化委员会代表参加的全国有色金属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和全国船用机械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在北京联合主持召开了“GB/T 18033-2000《无缝铜水管和铜气管》与GB/T 11618-1999《铜管接头》国家标准修订研讨会”。
对两个标准的修订工作达成了共识;积极配合,相互促进,尽快完成GB/T 18033《无缝铜水管和铜气管》与GB/T 11618《铜管接头》国家标准修订工作。
2005年6月22日北京召开的众多铜管及管件生产厂参加《铜水管应用推广会》上,再次提出两个标准修订的急迫性。
二、主要修编内容1、合金牌号GB/T 18033-2000《无缝铜水管和铜气管》有T2、TP2两个牌号。
美国ASTMB88、欧盟EN1057,日本JISH3300同类标准,均只为一个牌号,相当于我国的TP2。
TP2中含磷,能提高铜管的强度以及耐蚀性,还会改善铜管的钎焊性能,已为我国多年实践所广为证明。
但美国最新ASTMB88-2004已将C10200即TU2牌号纳入标准,在中国这一牌号广泛应用于板、带、箔、棒、线产品。
《空调及制冷用无缝铜管》国家标准编制说明
《空调及制冷用无缝铜管》国家标准编制说明(送审稿)1. 工作简况现行标准是在1999年进行制订的,近几年我国铜加工产业发展迅速,新产品的开发以及原有产品的更新换代层出不穷,现有标准已不适应目前的生产状况,也不适宜用户的需求,并且随着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为适应国际市场的竞争需要,提高产品的竞争能力,对现有标准的修订显得更加迫切。
根据金龙精密铜管集团股份有限责任公司的立项申请、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批准,全国有色金属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下达有色标委[2006]第13号文《2006~2008年有色金属国家标准修订计划项目表》,其中第17项(标准计划号-T-610)《空调与制冷用无缝铜管》由金龙精密铜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负责起草修订。
标准修订计划任务正式下达后,金龙集团成立了标准起草小组,并进行了任务落实,拟定该标准修订的工作计划、进度和要求。
经过标准编制组及有关人员的共同努力,通过对国内外现状及发展趋势的分析,并结合国内的实际情况,参照国外先进的标准,根据市场需求和客户的特殊要求对一些指标作了适当调整后,编制了本标准征求意见稿及其编制说明。
2007年1月在哈尔滨国家有色金属标委会对国家标准《空调及制冷用无缝铜管》组织了讨论,对其中的部分内容经过专家论证和试验验证后再次进行了整理,并形成送审稿。
2. 编制原则、主要技术指标确定的依据本标准参考ASTM B75M《无缝铜管》、ASTM B280《空调和制冷设备用无缝铜管》、ASTM B743《无缝铜盘管》、EN 12735《空调制冷用铜及铜合金无缝圆形管》和JIS H3300《铜及铜合金无缝管》进行制订,包括盘管和直管两部分内容,其主要技术指标参考ASTM B75M、ASTM B280、ASTM B743、EN 12735和JIS H3300标准。
3. 本标准与原标准的对比与原标准相比,本标准主要作了如下修改:3.1 术语删除平螺旋盘管。
平螺旋盘管俗称小散盘,一般为客户提供样品时所用包装形式,为非正式供货形式,此定义存在时,容易造成定义模糊,故建议删去。
空调和制冷用铜管检验规程
2
4.3
每米克重偏差
√
3
4.5
清洁度
√
4
4.6
表面质量
√
5
4.8.1
扩口试验
√
6
4.8.4
耐压性
√
6.2入厂关键项目见表7
表7
序号
标准所属条款
检验项目
重要等级
关键合格率
A
B
C
D
1
4.2
外形尺寸及偏差
√
100%
2
4.5
清洁度
√
100%
3
4.8.1
扩口试验
√
100%
4
4.8.4
耐压性
√
100%
7型式试验
≤100
235~345
--
--
--
软(M)
3~360
≥205
≥35
≥40
0.025~0.060
4.5清洁度
铜管内表面应进行清洁度检查,要求内表面残留污物不应超过 38㎎/m2。
4.6表面质量
4.6.1铜管管材内外表面应光滑、清洁,不应有针孔、裂缝、起皮、气泡、粗拉道、夹杂、绿锈和严重氧化膜,内表面不应有空拉皱纹,允许有轻微的、局部的、不使管材外径和壁厚超出允许偏差的划伤、袄坎斑和点等缺陷。轻微的环状痕迹、氧化色、发暗和水迹不作报废依据。
表1
牌号
状 态
规格
优先执行标准
外径
壁厚
T2、TP2
硬(Y)、半硬(Y2)、轻软(M2)、软(M)
Φ4~Φ30
0.3~2
GB/T17791-1999
T2、TP2
硬(Y)、软(M)
行业标准《空调与制冷设备用无缝内螺纹铝包铜管》编制说明
《空调与制冷设备用无缝内螺纹铝包铜管》行业标准编制说明一、企业基本情况江苏兴荣高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兴荣高科”或“兴荣公司”)成立于1998年,2001年经江苏省政府批准改制为股份公司,目前注册资金6119万元,专业从事有色金属管、带材生产及其成套装备开发和制造。
是目前国际上唯一能提供精密铜管连铸连轧工艺及成套装备、并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制造商;是世界上原创性发明冶金结合铝包铜管、并独家掌握核心技术及成套装备的企业,在国际铜管材加工领域具有重大影响。
目前,公司设有一个专业化的科研所,一个规模化的设备制造厂,参股合资经营一个年产能5万吨的精密铜管生产基地(江苏兴荣美乐铜业有限公司)。
本公司现有员工约400人,其中专职开发研究人员80名。
系国家级创新型企业、省高新技术企业、省民营科技企业。
二、项目来源无缝内螺纹铝包铜管(以下简称内螺纹ACC管)外层是铝,内层是铜,层间是铜铝原子扩散冶金结合层。
ACC管是一种新型高效热交换材料,具有节材、节能、降耗等优点,可广泛用于空调制冷、机械装备等行业。
与传统的纯铜管空调相比,ACC管空调的能效比相当,且避免了空调“两器”的铜管与铝箔之间的电化学腐蚀,有利于推广长效空调,社会节能的意义巨大。
同时,铜是我国的重大战略物资,与铜管相比,ACC管节铜70%以上,产业化推广后,在空调制冷行业就可节铜50万吨,有利于促进国家的经济安全。
ACC管项目从2005年下半年开始研究,2006年取得突破,2007年底中试结束,已转入小批量试生产阶段。
ACC管在空调制冷相关行业引起了极大的关注,LG、新科已小批量试用,格力、美的、TCL、三星等空调及空调配套企业正进行试验和验证性试用。
2006年11月,经中国有色金属加工工业协会组织鉴定,兴荣公司研发成功ACC管产品并应用于空调,为世界首创;铜铝行星斜轧复合技术填补金属复合加工技术的空白。
兴荣高科在铝包铜管的生产方法上已获得发明专利;在铝包铜管的加工及应用上也获得了多项实用专利,构成了立体保护。
铜管技术标准
壁厚/外径
圆度/mm,不大于
0.01~0.03
公称外径的1.5%
>0.03~0.05
公称外径的1.0%
>0.05~0.10
公称外径的0.8%(最小值0.05)
>0.10
公称外径的0.7%(最小值0.05)
3.8半硬和硬状态直管的直度应符合表5的规定
表5直管的直度
直管的长度
最大弯曲度
用于出口产品的直管最大弯曲度
制定
审核
批准
本次修订摘要
技术标准页次:3/3
文件标题
铜管技术标准
编号
TYT-JS-01-003-001
制定部门
技术部
制定日期
2012-2-14
项目
技术要求
3、技术要求
3.10扩口试验应符合表7的规定
表7管材的扩口试验
状态
外径(mm)
冲锥角度
扩口率
结果
M
≤19
90
40%
试样不能产生肉眼可见的裂纹和裂口
则其短轴尺寸不小于公称尺寸的98%。
2、用于出品产品的铜管,其外径公差、壁厚取上偏差,即下偏差为零,上偏差同上表3
编制
审核
批准
文件标题
铜管技术标准
编号:
TYT-JS-01-0003-001
制定部门
技术部
制定日期:
2012-2-14
项目:
技术要求
3、技术要求
3.4化学成份:管材的化学成分应符合GB5231中T2、TU1、TU2、TP1中相对应合金牌号的规定TP2化学成分规定为Cu≥99.90%、P为0.015%~0.040%,其它成份均按GB5231中的规定。
《空调连接用件保温铜管》行业标准
《空调连接用件保温铜管》行业标准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1、工作简况根据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文件,中色协综字[2006]080号《关于下达2006年有色金属行业标准制(修)订和行业标准样品研(复)制项目计划的通知》,序号45《空调连接件用保温铜管》行业标准的制订,由浙江海亮股份有限公司负责起草。
本标准为首次制订。
通过对空调连接件用保温铜管应用状况的市场调研,我们发现空调连接件用保温铜管在国内外空调、制冷行业已被广泛运用,其产品已得到消费者的认同。
但目前国内外尚无相应标准可以参照,因此客户往往只能根据企业的内控标准或对产品的某些方面提出要求,给生产厂家组织生产和使用厂家采购及使用等都带来一定的难度,质量水平不一,容易引起市场上同类产品的质量混乱,所以有必要形成一个统一的标准,使供需双方有一个合理的参照。
现在国内外对空调连接用保温铜管的需求量越来越大,仅我公司就月供200吨左右,且不断增长。
根据目前国内空调连接用保温铜管的生产使用情况,市场需求和供应的空调连接用保温铜管的规格尺寸、性能等各项指标都以满足使用要求为准,一般厂家的产品都能达到;另外,如果形成一个统一的标准,不但可以节省生产厂家的时间,增加生产厂家的效誉,同时可以促进空调连接用保温铜管生产厂家的发展,因此形成一个统一的标准是完全可行的也是十分必要的。
标准制订计划任务正式下达后,海亮公司内部立即组织人员进行市场调研,咨询专家,并查阅了大量相关资料,在编制条件成熟后,于2007年6月,形成了《空调连接件用保温铜管》的征求意见稿及其编制说明。
在全国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的组织下,2007年6月26日在银川进行了该标准讨论会,与会专家及各单位代表对该标准进行了认真、仔细地审查、讨论,会后我们对讨论意见进行了仔细地探讨,并在征求意见稿的基础上进行了相应修改,于2007年9月形成了标准送审稿。
2、编制原则、主要技术指标确定依据因未能找到国内外同类标准,我们调查了国内生产保温套管的企业及许多使用该产品的用户,根据生产企业的内控标准并结合用户意见,制订了本行业标准。
空调水管壁厚国标
空调水管壁厚国标空调水管是空调系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用于输送冷却剂和热交换介质。
水管的壁厚是衡量其质量和性能的重要参数之一。
为了确保空调水管的安全可靠运行,各个国家都制定了对水管壁厚的国家标准。
本文将介绍空调水管壁厚的国标以及其重要性。
一、空调水管壁厚国标的背景和意义空调水管是连接冷却系统和热交换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壁厚的合理设计和选择直接影响到空调系统运行的效率、安全性和使用寿命。
因此,制定空调水管壁厚国标具有以下背景和意义:1.确保安全性:合适的壁厚可以增强水管的抗压能力,避免水管在高压力环境下发生爆破,确保系统运行的安全性。
2.提高传热效率:适当的壁厚可以减少热量的传导损失,提高热交换的效率,减少系统能耗。
3.保证质量可靠性:国际标准的制定可以加强水管产品质量的监管,保证水管的质量可靠性,减少使用过程中的故障率。
二、空调水管壁厚国标的相关标准不同国家和地区制定了各自的空调水管壁厚国标,下面以中国国家标准为例,介绍相关的标准要求。
1.中国国家标准根据中国国家标准《空调水管技术条件》(GB/T 4XXXX-XXXX),空调水管壁厚的相关要求如下:(1)分类要求:根据水管的用途和材质的不同,将空调水管分为冷冻水管、加热水管、通风水管、冷凝水管等几类。
(2)壁厚要求:空调水管的壁厚应根据使用压力、温度和材质来确定。
一般情况下,冷冻水管的壁厚要求较大,而冷凝水管和通风水管的壁厚要求较小。
2.其他标准要求除了中国国家标准外,其他国家和地区也有相应的空调水管壁厚国标,如美国(ASTM)、欧洲(EN)、国际(ISO)等。
各个标准对水管壁厚的要求可能会有所不同,但基本原则是为了保证安全性和可靠性。
三、选择合适的空调水管壁厚选择合适的空调水管壁厚需要综合考虑以下几个因素:1.运行压力和温度:根据空调系统的运行压力和温度要求选择合适的壁厚。
一般来说,运行压力和温度较高的系统应选择较大的水管壁厚。
2.材质选择:不同材质的水管具有不同的机械性能和耐腐蚀性能,因此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合的材质和对应的壁厚。
空调与制冷设备用无缝内螺纹铝包铜管行业标准编制说明
《空调与制冷设备用无缝内螺纹铝包铜管》行业标准编制说明一、项目来源无缝内螺纹铝包铜管(以下简称内螺纹ACC管)外层是铝,内层是铜,层间是铜铝原子扩散冶金结合层。
ACC管是一种新型高效热交换材料,具有节材、节能、降耗等优点,可广泛用于空调制冷、机械装备等行业。
与传统的纯铜管空调相比,ACC管空调的能效比相当,且避免了空调“两器”的铜管与铝箔之间的电化学腐蚀,有利于推广长效空调,社会节能的意义巨大。
同时,铜是我国的重大战略物资,与铜管相比,ACC管节铜70%以上,产业化推广后,在空调制冷行业就可节铜50万吨,有利于促进国家的经济安全。
ACC管项目从2005年下半年开始研究,2006年取得突破,2007年底中试结束,已转入小批量试生产阶段。
ACC管在空调制冷相关行业引起了极大的关注,LG、新科已小批量试用,格力、美的、TCL、三星等空调及空调配套企业正进行试验和验证性试用。
2006年11月,经中国有色金属加工工业协会组织鉴定,兴荣公司研发成功ACC管产品并应用于空调,为世界首创;铜铝行星斜轧复合技术填补金属复合加工技术的空白。
兴荣高科在铝包铜管的生产方法上已获得发明专利;在铝包铜管的加工及应用上也获得了多项实用专利,构成了立体保护。
2006年,铝包铜管项目被列入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绿色制造项目,要求在生产出节能绿色环保的产品的同时制定相关行业标准;2007年,该项目列入江苏省重大科技成果转化专项资金项目。
目前,已建成年产3000吨的铝包铜管生产基地。
在研发实施项目的同时,注重经验积累,完善产品的功能,形成了一系列科技文献,最终提炼成指导生产的产品标准。
从2005年底开始收集各种数据、参数,2006年初开始组织起草,2006年10月形成征求意见稿并向公司内外相关人员征求意见。
从2006年11月至2007年12月试制产品的同时继续收集汇总各种数据、参数并进行整理、讨论,不断完善产品标准。
2007年12月、2008年5月公司再次组织讨论进行了论证和整理,2008年8月常州新北区技术质量监督局组织常州市标准协会进行审查,2008年8月18日作为企业标准正式发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空调及制冷用无缝铜管》国家标准编制说明
(送审稿)
1. 工作简况
现行标准是在1999年进行制订的,近几年我国铜加工产业发展迅速,新产品的开发以及原有产品的更新换代层出不穷,现有标准已不适应目前的生产状况,也不适宜用户的需求,并且随着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为适应国际市场的竞争需要,提高产品的竞争能力,对现有标准的修订显得更加迫切。
根据金龙精密铜管集团股份有限责任公司的立项申请、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批准,全国有色金属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下达有色标委[2006]第13号文《2006~2008年有色金属国家标准修订计划项目表》,其中第17项(标准计划号20062784-T-610)《空调与制冷用无缝铜管》由金龙精密铜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负责起草修订。
标准修订计划任务正式下达后,金龙集团成立了标准起草小组,并进行了任务落实,拟定该标准修订的工作计划、进度和要求。
经过标准编制组及有关人员的共同努力,通过对国内外现状及发展趋势的分析,并结合国内的实际情况,参照国外先进的标准,根据市场需求和客户的特殊要求对一些指标作了适当调整后,编制了本标准征求意见稿及其编制说明。
2007年1月在哈尔滨国家有色金属标委会对国家标准《空调及制冷用无缝铜管》组织了讨论,对其中的部分内容经过专家论证和试验验证后再次进行了整理,并形成送审稿。
2. 编制原则、主要技术指标确定的依据
本标准参考ASTM B75M《无缝铜管》、ASTM B280《空调和制冷设备用无缝铜管》、ASTM B743《无缝铜盘管》、EN 12735《空调制冷用铜及铜合金无缝圆形管》和JIS H3300《铜及铜合金无缝管》进行制订,包括盘管和直管两部分内容,其主要技术指标参考ASTM B75M、ASTM B280、ASTM B743、EN 12735和JIS H3300标准。
3. 本标准与原标准的对比
与原标准相比,本标准主要作了如下修改:
3.1 术语
删除平螺旋盘管。
平螺旋盘管俗称小散盘,一般为客户提供样品时所用包装形式,为非正式供货形式,此定义存在时,容易造成定义模糊,故建议删去。
3.2 产品分类
扩宽了管材的规格,外径由原来4mm~30mm扩为3mm~30mm;盘管壁厚由原来0.3mm~2.0mm扩
为0.25mm~2.0mm,盘卷的内外直径也做了相应的调整(如表1所示)。
表1 盘卷内外直径单位为毫米
3.3 管材的尺寸及尺寸允许偏差
3.3.1由于管材加工技术的不断进步,管材的尺寸偏差普遍加严,具体如表2所示。
表2 管材的尺寸及尺寸允许偏差单位为毫米
3.3.2 直管长度原有的较高精度与普通精度统一为一种精度要求,长度允许偏差在原较高精度的基础上,有所加严,如表3所示;
表3 直管定尺长度允许偏差单位为毫米
3.4 管材的室温力学性能
根据市场及用户的需求,增加半硬态管材断后伸长率以及规定非比例延伸强度R p0.2要求。
关于此两项要求,我们主要参考EN12735-2:2001《空调制冷用铜及铜合金无缝圆形管(设备用管)》以及BS EN 12449:1999《一般用途铜及铜合金无缝圆形管》中的相关规定,并综合考虑目前国内铜管材性能的试验数据,制定本标准。
3.4.1 以下是本标准与EN12735-2:2001和BS EN 12449:1999中规定非比例延伸强度的比较:
3.4.2在BS EN 12449:1999中,半硬态管材的断后伸长率要求A
≥20%,根据目前国内铜管材力学性能的试验数据和用户要求,本标准中规定半硬态管材的断后伸长率要求为A ≥15%。
3.5涡流探伤标准人工缺陷钻孔直径
随着探伤技术的进步,原标准中涡流探伤标准人工缺陷钻孔直径已不符合目前实际需求,因此根据现阶段实际情况做了如下修改:
3.6 晶粒度
由于加工工艺的优化,软态管材平均晶粒度呈现为细小且均匀,故由原来的0.025~0.060mm 修改为0.015~0.060mm ;
3.7清洁度
管材的清洁度由原来的不超过0.038g/m2修改为不超过0.025g/m2。
4. 与国外同类标准的对比情况
本标准主要与ASTM B280-03《空调与制冷用无缝铜管》在尺寸偏差及力学性能方面做了对比。
本标准与ASTM B280-03尺寸偏差对比如表4。
本标准与ASTM B280-03力学性能对比如表5。
从各项指标对比可以看出,本标准技术指标普遍高于ASTM B280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