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气轮机叶片冷却技术的发展

合集下载

燃气轮机产业现状与技术发展趋势

燃气轮机产业现状与技术发展趋势

燃气轮机产业现状与技术发展趋势近年来,燃气轮机产业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快速发展,成为能源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将对燃气轮机产业的现状和技术发展趋势进行分析。

一、燃气轮机产业现状燃气轮机是一种高效能源转换装置,广泛应用于电力、航空、石化等领域。

目前,全球燃气轮机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市场需求稳步增长。

特别是在新兴经济体的快速发展和能源需求增加的背景下,燃气轮机产业迎来了更多的商机。

燃气轮机在电力行业的应用日益广泛。

由于燃气轮机的高效、低排放等优势,许多国家选择将其作为电力供应的主要方式。

燃气轮机发电机组具有启动快、占地面积小等特点,能够满足快速电力需求的同时,降低对环境的影响。

航空领域对燃气轮机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随着航空业的快速发展,对燃气轮机的性能和效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燃气轮机在航空领域的广泛应用,不仅提高了飞机的运行效率,还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

燃气轮机在石化行业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燃气轮机作为石化装置的动力来源,能够满足设备的高效运行需求。

燃气轮机在石化行业的应用,不仅提高了生产效率,还减少了能源浪费和环境污染。

二、燃气轮机技术发展趋势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燃气轮机技术也在不断创新和发展。

以下是燃气轮机技术发展的几个趋势:燃气轮机的效率将进一步提高。

燃气轮机的效率取决于燃烧室的设计和燃料的利用率。

未来,燃气轮机将采用更先进的燃烧室设计和燃料混合技术,提高燃料的利用率,从而进一步提高燃气轮机的效率。

燃气轮机将更加环保。

燃气轮机在燃烧过程中会产生二氧化碳等有害气体,对环境造成污染。

未来,燃气轮机将采用更先进的排放控制技术,减少有害气体的排放量,降低对环境的影响。

燃气轮机将实现更高的可靠性和可用性。

燃气轮机作为重要的能源装置,其可靠性和可用性对于各行业的生产运行至关重要。

未来,燃气轮机将采用更可靠的材料和结构设计,提高设备的可靠性和可用性,降低故障率。

燃气轮机将实现智能化控制。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燃气轮机将实现智能化控制和监测。

燃气轮机气膜冷却

燃气轮机气膜冷却

燃气轮机气膜冷却燃气轮机气膜冷却是一种常见的燃气轮机叶片冷却技术,其通过在叶片表面形成一层气膜来提高叶片的热传导性能,从而增强燃气轮机的工作效率和可靠性。

本文将对燃气轮机气膜冷却的原理、优点和应用进行详细阐述。

一、燃气轮机气膜冷却的原理燃气轮机气膜冷却是利用高温燃气通过叶片表面形成一层气膜,通过气膜的冷却效果来降低叶片的表面温度。

叶片的表面温度降低可以有效地减小热应力,延长叶片的使用寿命。

同时,气膜的存在还可以提高叶片的热传导性能,进一步提高燃气轮机的工作效率。

1. 提高叶片的使用寿命:燃气轮机叶片在高温高压的工作环境下容易受到高温热应力的影响,气膜冷却可以有效降低叶片的表面温度,减小热应力,从而延长叶片的使用寿命。

2. 提高燃气轮机的工作效率:气膜冷却可以提高叶片的热传导性能,使得燃气轮机在相同的工况下能够获得更高的工作效率,减少能源的消耗。

3. 减少燃气轮机的维护成本:气膜冷却可以降低叶片的温度,减少叶片的热疲劳损伤,从而减少对叶片的维护和更换成本。

三、燃气轮机气膜冷却的应用燃气轮机气膜冷却技术在航空航天、能源和工业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在航空航天领域,燃气轮机气膜冷却可以提高航空发动机的工作效率和可靠性,提高航空器的性能。

在能源领域,燃气轮机气膜冷却可以提高燃气轮机的工作效率,减少能源的消耗。

在工业领域,燃气轮机气膜冷却可以应用于压缩机、涡轮机和发电机等设备,提高设备的工作效率和可靠性。

四、总结燃气轮机气膜冷却是一种有效的燃气轮机叶片冷却技术,通过在叶片表面形成一层气膜来降低叶片的表面温度,提高叶片的使用寿命和热传导性能。

燃气轮机气膜冷却具有提高燃气轮机工作效率、减少维护成本的优点,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能源和工业领域。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燃气轮机气膜冷却技术将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为燃气轮机的性能提升和能源节约做出更大的贡献。

燃气轮机透平导叶闭式蒸汽冷却研究

燃气轮机透平导叶闭式蒸汽冷却研究

燃气轮机透平导叶闭式蒸汽冷却研究燃气轮机广泛用于航空推进、地面工业发电等能源动力领域,在国民经济与国防建设中的作用日显重要。

透平进口温度的提高是改善燃气轮机热效率的有效手段,因受到部件材料高温性能的限制,研究和发展先进的燃气轮机冷却技术,降低高温部件工作温度是改进燃气轮机经济性与安全性的重要保障。

透平叶片冷却技术作为燃气轮机的关键技术之一受到国内外研究者的广泛关注,多年来的实验及数值研究工作积累了大量的经验。

就目前应用的空气冷却技术而言,已经发展得较为完善,可使发动机涡轮进口温度达到1700℃以上,地面重型燃气轮机透平进口温度也达到1400℃左右。

然而随着透平进口温度的提高,用于冷却透平的空气用量也不断增加,对燃气轮机比功和循环效率带来不利影响,部分抵消了提高透平前燃气温度所带来的在效率方面的收益。

因此提出一种既能有效保护叶片又能不减少做功能力和循环效率的冷却技术尤为重要。

闭式蒸汽冷却技术是一种先进的冷却概念,在地面发电用联合循环机组中已经得到应用,其工作原理是利用联合循环中底层相对“较冷”的过热蒸汽直接冷却高温部件,通过闭式流路达到冷却的目的,吸收一定热量的蒸汽再进入底循环进行能量的回收。

与常规的空气冷却技术相比,选择蒸汽作为冷却工质,大幅度减少了从压气机的冷却抽气量,闭式流路消除了局部冷气掺混的损失,因此对整个循环系统的性能有较大的提高。

叶片闭式蒸汽冷却技术是目前工业燃气轮机最先进的冷却技术之一,公开发表的相关文献不多,可供借鉴的设计方法也较少。

本文依据成熟的气冷结构设计方法,对某型燃气轮机透平导叶气冷结构进行闭式蒸汽冷却改型设计,力图在相同的透平进口条件下,用闭式蒸汽冷却代替空气冷却,并满足冷却要求。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本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了研究:1.利用具有实验数据的MarkⅡ叶型算例,对气热耦合CFD方法进行了验证,并研究了气热耦合数值计算中湍流模型、网格密度等因素对计算结果的影响。

燃气轮机涡轮冷却叶片设计及优化

燃气轮机涡轮冷却叶片设计及优化

燃气轮机涡轮冷却叶片设计及优化燃气轮机中的涡轮叶片是该机械中非常重要的一个部分,其设计和优化对燃气轮机的性能和效率都有很大的影响。

本文将对燃气轮机涡轮冷却叶片的设计和优化进行详细阐述。

一、设计原则在设计燃气轮机涡轮冷却叶片时,需要遵循以下原则:1. 保证叶片的强度和刚度涡轮叶片需要承受高速旋转的冲击力和压力,同时还要耐受高温高压的腐蚀和热应力,因此叶片的强度和刚度是非常重要的。

在叶片的设计中需要保证这些要求,以确保叶片在使用过程中不会发生破裂或变形等问题。

2. 提高叶片的散热能力涡轮叶片在工作过程中会受到高温环境的影响,因此需要通过散热来降低其温度。

设计时需要考虑到叶片的材料和结构,以确保其具有良好的散热能力。

3. 降低流体对叶片的损耗涡轮叶片需要旋转在高速流体中,流体对叶片的损耗会影响其性能和效率。

设计时需要考虑减小流体对叶片的损耗,以提高燃气轮机的效率和性能。

二、涡轮冷却叶片的优化优化涡轮冷却叶片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1. 叶片的材料涡轮叶片需要选择高温、高压下具有高强度、高耐蚀性的高温合金材料。

优质的高温合金材料可以提高叶片的使用寿命和性能,进一步降低燃气轮机的维护成本。

2. 叶片的厚度和形状叶片的厚度和形状会影响其强度和承受流体压力的能力。

通过优化叶片的厚度和形状,可以在保证强度和刚度的情况下尽可能的减小流体对叶片的损耗。

3. 温度分布的优化涡轮叶片的温度分布会影响其散热能力和强度。

通过优化叶片的冷却结构和流路设计,可以实现叶片温度分布的均匀,从而提高其散热能力和强度。

4. 表面处理优化涡轮叶片表面的处理可以降低其表面粗糙度和湍流程度,从而减小流体对叶片的损耗。

表面处理可以采用抛光、喷砂、电化学抛光等方式进行。

在设计和优化燃气轮机涡轮冷却叶片时,需要综合考虑上述方面,并在实际应用中进行验证和调整。

通过优化叶片结构和材料,可以降低燃气轮机的维护成本,提高其效率和性能,进一步推动燃气轮机技术的发展。

燃气轮机技术的发展与应用

燃气轮机技术的发展与应用

燃气轮机技术的发展与应用摘要:笔者长期从事新能源热电的工作,本文主要论述燃气轮机的发展概况和我国燃气轮机的研发基础等内容,本文旨在与同行探讨学习,共同进步。

关键词:燃气轮机;设计;研发基础近年来,随着全球范围内的能源与动力需求以及环境保护等要求的变化,燃气轮机得到了动力、电力等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欧、美、日等国先后制定了先进燃气轮机技术研究发展计划,以极大的热情推动着燃气轮机的发展。

先进燃气轮机技术具备低噪音、高效率、低排放等一系列先进技术特点,是提供可靠、清洁、高质量发电及热电联供的最佳方式。

鉴于我国西部目前的电力发展状况及其自然环境和燃气轮机的技术特点,燃气轮机将在西部开发中得到广泛的重视与应用。

除了发电领域以外,燃气轮机在航海、航空、陆用动力方面也发挥着重要作用,俄罗斯和美国的主战坦克也都采用了燃气轮机作为动力,所以发展先进燃气轮机技术对国防建设也是非常重要的。

事实上,燃气轮机作为一种涉及航空、航海、陆用等国家安全的热力发动机,历来受到美国、前苏联两个军事大国以及西欧、日本等高度工业化国家的关注。

一、技术发展的趋势过去几十年燃气轮机技术取得了引人注目的进展,燃气轮机的性能不断地得到改进。

一方面在燃气轮机热力循环方面进行开发研究,其中最重要的一个方向是利用嫩气轮机排气的余热、回收其部分能量产生燕汽或回注入燃气轮机,即构成双工质平行复合循环燃气轮机,或供给汽轮机,即构成燃族联合循环动力装置。

另一方面通过先进航空技术的移植、不懈地完善燃气轮机零部件设计来改善简单循环燃气轮机的性能。

二、燃气轮机的发展概况燃气轮机自20世纪40年代问世以来,作为节能、高效、低污染的新型动力装置,经过战争需要的刺激和大批专家的努力,这一技术得到了高度发展并广泛应用于电力、能源、航空、舰船、航天、车辆、军事等领域。

六十多年来,燃气轮机的发展取得了引人注目的进步,燃机的性能不断提高,发电用燃气轮机技术的发展可以简单归纳以下几个方面:(1)微型燃机的发展。

燃气轮机高温叶片涂层发展趋势

燃气轮机高温叶片涂层发展趋势

燃气轮机高温叶片涂层发展趋势
随着工业技术的不断发展,燃气轮机在能源行业中扮演着越来
越重要的角色。

燃气轮机的高温叶片是其核心部件之一,而叶片的
涂层技术对于提高其耐高温、耐腐蚀和延长使用寿命起着至关重要
的作用。

因此,燃气轮机高温叶片涂层的发展趋势备受关注。

首先,随着材料科学和工艺技术的不断进步,燃气轮机高温叶
片涂层材料的研发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传统的Ni基合金涂层已
经逐渐被高熵合金、陶瓷基复合涂层等新型材料所取代,这些新材
料具有更高的耐热性、耐腐蚀性和机械性能,能够更好地适应高温、高压、腐蚀等极端工况。

其次,涂层工艺技术也在不断创新。

采用了先进的热喷涂技术、物理气相沉积技术和化学气相沉积技术,使得涂层在结合强度、结
合质量和结合方式上都得到了提高,大大增强了叶片的耐高温性能。

同时,采用先进的表面处理技术,如离子注入、表面合金化等,也
能够提高涂层的结合力和抗热腐蚀性能。

此外,智能化、数字化技术的应用也为燃气轮机高温叶片涂层
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

通过实时监测涂层的磨损、腐蚀情况,结
合大数据分析,可以实现对燃气轮机高温叶片涂层的预测性维护,最大限度地延长叶片的使用寿命,提高设备的可靠性和经济性。

总的来说,燃气轮机高温叶片涂层的发展趋势是多方面的,既包括材料、工艺技术的创新,也包括智能化、数字化技术的应用。

这些趋势的发展将进一步提高燃气轮机的性能,降低运行成本,推动燃气轮机技术的不断进步,为能源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更强有力的支持。

燃气轮机高温叶片内部冷却技术概述

燃气轮机高温叶片内部冷却技术概述
模 式、 旋转和真 实通道几何对 内部冷却详细传热和流场的影 响都 将得到进 一步研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究 , 叶片设计技 术将 由人 工
经 验 性 的设 计 逐 渐 向 计 算 机 自动 化 方 向 发展 。 关键词 : 燃 气轮 机 ; 内部 冷 却 ; 扰 流元 件 ; 一维管网 , 数 值 优 化 中 图分 类 号 : T K 4 7 1 文献 标 识 码 : A 文章 编 号 : 1 6 7 2 — 5 5 4 9 ( 2 0 1 3 ) 0 4 - 0 2 6 0 — 0 5
( D e p a r t me n t o f T h e r ma l E n g i n e e r i n g , T s i n g h u a U n i v e r s i t y , B e i j i n g 1 0 0 0 8 4 , Ch i n a )
第4 2卷
第 4期
Vo 1 . 4 2 No . 4
2 0 1 3午 1 2月
De c. 2 0 1 3
燃 气轮机 高温叶 片内部 冷 却 技 术概 述
阚 瑞, 迟重然, 杨 力 , 任 静 , 蒋 洪德
( 清华大学热能工程 系, 北京 1 0 0 0 8 4 )
摘 要: 综 述 了燃 气轮 机 典 型 的 内部 冷 却 结 构 和 设 计 手 段 。 通 过 文献 分 析 , 提 出 内部 冷 却 典 型 强化 换 热 手 段
n e w c o o l i n g g e o me t r i e s a n d me t h o d s ,i n c l u d i n g s wi r l ,“ mi c r o c o o l i n g ’ ’me t h o d a n d a l s o f o c u s o n t h e i mp a c t o f r o t a t i o n

燃气轮机进气冷却技术发展现状及前景分析

燃气轮机进气冷却技术发展现状及前景分析

【 摘
要】 在本文 中,介绍 了中国的燃 气涡轮机 的发展 现状 ,
燃 气轮机入 口空气冷却的意思 ,介绍 了国内和 国外燃 气轮机入 口空 气冷却技 术的发展 ,分析的各种技术 的特性 ,及燃 气轮机 在中国的 发展 前景 。 【 关键 词 】 进 气冷却;燃气轮机 ; 发展 现状 ;前景分析
及出力与环境空气温度 之间的关系式 如下
P (% )= i I I . 1 7 2—0 . 7 4 4 8 T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1 )
采用废 热热管型溴化 锂吸收制冷不失为一种明智的选择,充分 利用 电厂的低 品位热量 ,热 效率高 ,运行可靠,操作和低维护成本 。
科 技 论 坛
燃气轮机进气冷却技术发展现状及前景分析
鲁春 林
( 内蒙古鄂尔多斯乌审旗苏里格燃气发 电有限责任公司 )
这种加热 的空气中的水分来蒸发吸热的方式来实现冷却的方法 被称为直接接触冷却 ,其 过程 中水 被连 续地 喷入 空气 ,使空气 的相 对湿度增加 ,当相对湿度达 到 1 0 0 %时,将停止蒸发吸热降温过程 。 这种方 式投 资少 ,设备简 单,维护 和运 营成本低 ,但 缺点是冷却后 的温度永远达不到环 境湿球温度 ,冷度 较低 ,受水的温度和环 境湿 度较大 的影响,通常用于高温,干燥的地方。 . 2 . 2 间接接触式 引言 工质 取 白天大气 的开放式循环 称为燃气轮 机 的热力循环 , 其功 目前经常使用的 间接接触式冷却方式有 ( 1 ) 吸收制冷冷却、( 2 ) 率好坏受 多种 因素影 响,特别大气条件的影响很大 。伴随着大气温 压缩制冷冷却 、( 3 )蓄冷冷却 。我们将分别介绍各 种冷却方式 度 的升高, 其输 出功率下 降, 热耗率也相应 增加 , 夏季 电厂处于用 电 2 . 2 . 1吸 收制冷 高峰季节,需要汽轮机满负荷运转 , 但燃气轮机 因气温升高, 出力下 利 用 电厂 发 电产生 的余热来 驱动制 冷这种方 式称 为机吸收制 降使调峰 的能力 受到影 响。夏 季是原料气充足的季节,然而进 口气 冷 ,这种方法通过表面式热交换器 交换热量来 降低燃气轮机进气温 流温度过高燃气轮机输 出功率下 降, 导致发 电量不足,效益下 降。 因 度, 以增加 出力 、提高效率 。该方式可 以利用低 品位热 能,且可充 此, 对燃气轮机进 口空气进 行冷 却, 是消除环 境温度升高的影响,提 分利用 电站余热, 目前具有发展较快、应用 较多的趋势 。 高燃气轮机性能 的有效办法 。 2 . 2 . 2压缩制冷 1就 目前燃 气轮机发电站的发展 压缩制冷采用压缩式制冷循环 ,消耗机械功 ( 电力) ,得 到的冷 源,所 以,在热交换器 中冷却燃气涡轮机压气机 的进气 。这种具有 在世界 范围内,燃机轮机 电厂已广泛使用,因为其热效率高 , 环保性能好 ,能快速启动和运动 灵活等 优点。全年新增装机容量在 系统简单,初始投资较低 ,低 的冷却温度等优点 ,但其缺点是 需要 世界上 , 超过 1 / 3 的燃气 一 蒸汽联合循环机组 , 燃气轮机发电在 电 消耗更多的电力。 有接近三分之一的输 出功用 于驱动制冷系统运转 , 力结构中 已成为一个重要的部分 ,在 美国是接近 1 / 2 自1 9 8 7年 以 使利用冷却进气带来的效益大大降低 ,所 以该方法应用较少 。 来 ,发 电燃气轮机动力 的年产量 已经超 过了数年生产功率的蒸汽涡 2 . 2 . 3蓄冷冷却 轮机发电 。 1 9 9 6 ,1 9 9 7年,美国净增装机容量约 4 1 0 0 t  ̄ / ,燃气轮 存储冷却基本上是压缩 制冷冷 却, 压缩式制冷消耗的机械 功( 能 机电1 5 0 0 t  ̄,占约 3 6 . 6 %。据不完全统计 ,我 国从 2 0 0 0 年至 2 0 0 4 量)是根据存储的冷却技术 。该技术利用在 电网低谷用 电高峰 电网 年的新建 电厂中 , 将天然气作为 发电动力 的发 电厂 占9 3 %。上世纪 之间的差异使用低成本的 电力驱动制冷机得到存储在存储设备 中的 8 0 年代 以来, 燃气轮机发 电技术在 中国快速发展 , 从3 0 0 M W至 1 9 9 9 冷,电网高峰期,制冷设备停止运行时 ,释放的存储设备存储冷冷 却燃气 轮机进气温度 ,增加产量,提高效率。因此,一方面可 以增 年安装容量 7 2 0 0 M W ,占 2 . 4 %。 加低谷 期的功耗,同时增加高峰发 电量 ,起到调整网络的负载的作 1 . 1燃气轮机 电站性能受外界大气温度影响 虽然燃气轮机及联合循环 电站有 很多优 势,在 国内和世界各地 用。由于储冷是用低价电,增加功率的 电网高峰期的高价 电从 电源 的,也得到 了快速发展 。根据燃气轮机 的工作特 性,它是一种定容 价差实现 了利润 翻番 的效果 装置 ,其性能与外界环境温度密切相关 。 大气温度升 高时,将会使 3 结论及情景分析 空气密度减小,进入压缩机的空气质量 下降,所 以,大气 温度升高 进气 冷却技术可 以提高燃气涡轮机的性能 ,相比新燃气轮机电 燃气涡轮 机的输出功率下降 : 也使 压缩机 的压缩 比降低 , 导致燃气涡 站投资要少得多。在 各种方式中,各机组要根据当地的天气数据 , 轮中的减 少的工 作量 : 升高的环境 温度也使压缩 机效率 也有下降。 我 进 气冷 却的温度 特性 ,燃料价格, 电价,资金,选择的合适的冷却 们 可 以根据 A l s t o m公司 的给 出的燃气涡轮发 电机组 的性 能和环境 方式。在 一般情 况下,电站的资金 短缺,且在炎热,干燥 的地 方, 温 度之间的关系的变化 在图 l 。从图 l可以得 出燃气轮机进气流量 可以考 虑使 用的直接接触 冷却,而 低品味的热量 可以利 用的电站 ,

燃气轮机进气冷却技术综述

燃气轮机进气冷却技术综述

燃气轮机进气冷却技术综述摘要:燃气轮机机进气冷却技术是一种提高燃机发电机组在高温环境下出力的关键技术,研究、实践燃机进气冷却技术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探讨了大气温度对燃机出力影响的机理,介绍了燃机进气冷却应用的发展过程,并分析对比了燃机进气冷却的主要方式及主要优缺点,可对燃机进气冷却技术的工程应用提供参考关键词:燃气轮机;进气温度;进气冷却引言当前,世界能源正处于一个新的转型期,天然气作为优质的化石能源,在构建安全、稳定、经济、清洁的能源格局中的作用日益增强。

燃气轮机发电因其能源利用效率高、安全可靠、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好等特点受到世界范围的广泛重视。

但环境温度对燃气轮机性能影响甚大,此特点已经引起人们的普遍重视,由此产生了燃气轮机进气冷却技术,而采用燃气轮机进气冷却技术可以降低燃机进气温度,提高机组发电效率,增强燃机在高温环境下运行的经济性。

并在实践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1. 进气温度对燃气轮机效率的影响燃气轮机是以布雷顿循环为原理的热能动力机械,它主要由压气机、燃烧室和透平三大部件组成。

图1为工质取自大气的开式循环燃气轮机工作过程原理图,压气机从外界连续吸人空气并使之增压,同时空气温度也相应提高;压送到燃烧室的空气与燃料混合燃烧成为高温、高压的燃气;燃气在透平中膨胀作功,推动透平带动压气机和发电机一起高速旋转;从透平中排出的乏气排至大气放热,燃气轮机就把燃料的化学能转变成热能,又把部分热能转变成机械能。

在燃气轮机的热力循环中,工质在燃烧过程所能达到的温度越高,机组的比功就越大。

在有摩擦等不可逆现象存在时,这个规律仍然适用,随着T3的增高,机组的热效率还能不断的提高。

当大气温度下降时,假如进气压力保持不变,空气的比体积就会减小,即压缩过程的初始点将沿着等压线向左移动,当它经历等熵压缩过程而达到同一个压力时,空气的温度和体积都比较小,这就意味着压缩过程所需消耗的压缩功将随大气温度的下降而不断减少。

因而当燃气初温一定时,机组的比功就会增大。

燃气轮机透平叶片旋流冷却技术研究综述

燃气轮机透平叶片旋流冷却技术研究综述

燃气轮机透平叶片旋流冷却技术研究综述目录一、内容综述 (2)1.1 背景与意义 (3)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4)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5)二、燃气轮机透平叶片冷却理论基础 (7)2.1 热传导理论 (8)2.2 热对流理论 (9)2.3 热辐射理论 (10)2.4 综合传热理论 (11)三、旋流冷却技术原理及特点 (12)3.1 旋流冷却技术基本原理 (13)3.2 旋流冷却技术特点分析 (14)四、燃气轮机透平叶片旋流冷却结构设计 (16)4.1 喷孔结构设计 (17)4.2 油气混合物分布设计 (18)4.3 冷却通道设计 (19)4.4 叶片材料选择 (20)五、燃气轮机透平叶片旋流冷却数值模拟研究 (22)5.1 数值模拟方法概述 (23)5.2 仿真结果与分析 (24)5.3 改进措施探讨 (25)六、实验验证与性能评估 (27)6.1 实验设备与方案 (28)6.2 实验结果与分析 (29)6.3 性能评估方法 (30)6.4 与其他冷却技术的比较 (32)七、结论与展望 (33)7.1 研究成果总结 (34)7.2 存在问题与不足 (35)7.3 未来发展方向与展望 (36)一、内容综述作为一种高效、高功率的发电设备,其透平叶片在高温高压工作环境下长期运行,面临着巨大的热负荷和材料挑战。

透平叶片的冷却技术成为了燃气轮机设计中的重要环节,随着航空发动机技术的快速发展,透平叶片的旋流冷却技术也得到了广泛的研究和应用。

旋流冷却技术是一种利用旋转气流对叶片进行冷却的方法,通过形成强烈的旋流场,使冷却空气在叶片表面形成强烈涡流,从而有效地带走叶片表面的热量。

这种技术具有结构简单、冷却效果好、适应性强等优点,能够显著提高燃气轮机透平叶片的运行寿命和工作效率。

冷却空气流量优化:通过调整冷却空气的流量,可以实现对叶片温度的有效控制。

适当增加冷却空气流量可以提高叶片的冷却效果,但过高的流量也会导致风机功耗的增加和热效率的下降。

燃气轮机叶片冷却技术

燃气轮机叶片冷却技术

例:M701F叶片冷却技静叶冷却结构图
图12 M701F第一级叶片冷却结构图
(4)层板冷却
(a) 层板结构示意图
(b) 多孔层板全气膜传热
图13 层板冷却结构及传热图
在高温部件冷却中,为了有效利用空气,在形成气膜之前,一定要增强内部 对流换热,可以通过内部对流冷却、冲击冷却、扰流柱、肋壁等强化换热方 式对叶片进行冷却。基于这种理论及全气膜冷却形成了多层壁气膜冷却结构。
(5)壁面通道冷却
图14 壁面通道冷却结构
壁面通道冷却是在气膜冷却 和通道内强化换热的基础上 增加了冲击冷却,也可以说 是在层板冷却的基础上去掉 了扰流柱 强化换热,在工艺
上比层板冷却简单,比较容 易实现。冲击孔和气膜孔的 位置对壁面通道内流动结构 影响显著,当有内部横流存 在时,壁面通道过长,会导 致通道内部压力分布的不均 匀从而使不同气膜孔的出流 量差别较大。甚至会发生燃 气倒灌入通道内部。
(6)热管冷却
热管冷却属于新型冷却技术。由于热管具有极高的热效 率,可以有效的减少冷气的用量,同时热管靠液体气化来 吸收热量,当热端部件的传热量增加,热管的冷却能力也 随之增强。但是目前叶片的热管冷却应用是全新的概念, 用什么冷却工质,如何带走传递的热量以及如何保证动叶 片高转速工况下热管的正常工作都需要进行理论和实验确 证。
(3)气膜冷却
图10 典型的气膜冷却叶片
图11 气膜冷却简图
气膜冷却是一种广泛采用的有效冷却技术,它通过在高温部件表面开设槽缝 或者小孔,将冷却介质以横向射流的形式注入到主流中。在主流的压力和摩 擦作用下,射流弯曲并覆盖于高温部件表面,形成温度较低的冷气膜,从而 对高温部件起到隔热和冷却作用。透平叶片采用气膜冷却后,可以提高透平 进口温度,增加热效率,提高推重比及降低油耗。

燃气轮机技术的研究与发展

燃气轮机技术的研究与发展

燃气轮机技术的研究与发展燃气轮机是一种使用燃料燃烧产生高压气体,并通过高速旋转的轮叶驱动发电机发电的技术。

它具有高效、快速响应、环保、灵活等特点,在能源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本文将从燃气轮机技术的概述、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以及电力市场和环保法规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燃气轮机技术概述燃气轮机技术是利用燃料燃烧产生高温高压气体,推动轮叶高速旋转,最终带动发电机发电的一种技术。

与传统的蒸汽动力发电相比,燃气轮机发电系统具有以下优点:1. 高效节能:燃气轮机发电系统的能量使用效率高于50%,而蒸汽发电只有35%左右。

2. 灵活性:燃气轮机发电系统只需要数分钟便可以从停机状态启动并达到额定功率,可以灵活地适应不同的负荷需求。

3. 快速响应:燃气轮机发电系统的响应速度非常快,可以在数十秒内达到额定功率。

4. 环保:燃气轮机发电系统的排放物中,低NOx和低CO2是当前环保要求下最为重要的指标,而燃气轮机的排放水平在这些指标方面表现非常优异。

二、燃气轮机技术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燃气轮机技术在近年来的发展中,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 提高效率:研究人员通过改进燃烧室的结构、优化轮叶叶片的设计、增加回收废气能量等方式,提高燃气轮机的发电效率。

2. 减少排放:为了满足环保的要求,研究人员在燃气轮机内加装了各种排放控制设施,比如低NOx燃烧室、SCR和SNCR排放控制装置等,以减少有害物质的排放。

3. 提高可靠性:研究人员通过开发新的材料、提高制造工艺、强化维护保养等方式,提高了燃气轮机的可靠性和可维护性。

未来,燃气轮机技术的发展趋势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向:1. 智能化:燃气轮机相比传统的机械式发电设备,其运维过程需要更多的计算机控制和数据统计分析,未来的发展将会更加注重智能化。

2. 多能源共存:未来燃气轮机的应用将会更加广泛,包括使用氢燃料、生物质燃料、燃气等多种能源,3. 多元化应用:除传统的燃气轮机发电外,还将应用于热电联供、航空发动机、海上钻井平台等领域。

燃气轮机进气冷却技术及其应用

燃气轮机进气冷却技术及其应用

燃气轮机进气冷却技术及其应用摘要:夏季高温时,对燃气轮机进气进行冷却,可以增加机组出力,提高机组的调峰能力。

介绍几种燃气轮机进气冷却技术,阐明各自的优缺点,并进行了比较,对燃机电厂进气系统加装冷却装置改造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关键词:燃气轮机;进气冷却;工程应用1 概述燃气发电机组因启停速度快,运行灵活,现已逐渐成为电网主力调峰机组。

夏季为用电高峰期,但夏季高温却严重制约燃气机组出力,大大削弱其调峰能力。

有数据表明,在环境空气温度为5℃时,燃气轮机输出功率为额定出力的107%,而在35℃时只有额定值的85%。

即温度升高1 ℃时,燃气轮机机组出力下降将近1% 。

进气温度与燃气轮机出力关系如下所示:燃气轮机可看做恒体积流量的动力设备,通过燃气轮机的介质体积恒定。

环境温度越高,进气温度也越高,空气密度就越低,体积相同情况下,进入燃气轮机的空气质量减少,机组做功出力也就随之变小。

另外,压气机耗功量与进气温度是正比关系,即进气温度升高,压气机耗功增加,燃气轮机的净出力减小。

反之,进气温度降低时,进入燃气轮机的空气质量增加,燃气轮机出力可增加。

由此可见,燃气轮机进气系统加装空气冷却装置,在夏季高温时,能增加燃气机组的发电能力,提高机组调峰能力,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 燃气轮机进气冷却技术燃气轮机进气冷却技术可分为直接接触制冷和间接接触式制冷。

直接接触制冷可除去显热,间接接触式制冷可以除去显热及潜热。

2.1 直接接触式冷却燃气轮机进气直接接触制冷原理很简单,通过在进气装置内用水雾喷向空气,水与空气直接充分接触,利用水在空气中蒸发吸热来达到降低空气温度的目的。

此时,空气相对湿度会不断提高,湿度达到100%时,蒸发吸热降温过程也将停止。

燃气轮机进气直接接触制冷系统简单,投资少,运行及维护费用低。

但也有其局限性,受环境湿度影响较大,降温空间小。

对环境湿度大的地区不适用,一般多用于高温、干燥的地区。

其流程如图 1 所示。

涡轮叶片冷却技术

涡轮叶片冷却技术

止区)和壁面射流区。
射流离开喷嘴后,与外部流体 进行质量和动量交换,结果使 得射流宽度不断增加,速度分 布剖面也逐渐发展为钟形。
研究发现冲击冷却能带来局部的高换热系数,并且其冷却效果受到冲击孔几何 参数的影响。总的来说 ,驻点处的换热系数都比离驻点较远的地方要高。
扰流柱强化换热技术
扰流柱冷却技术,主要通过加强冷气的扰动,达到增强端壁表面换热
采用更先进的冷却技术,以少量的冷 却空气获得更高的降温效果。
涡轮材料近期的发展方向是定向共晶合金、超单晶合金以及机械合金化高温
合金。远期发展方向是人工纤维增强高温合金、定向再结晶氧化物弥散强化 合金以及新的能承受高温的材料。
未来的发动机将大量采用非金属材料,以Si3N4 为代表的高温结构陶瓷是最
肋壁强化换热技术
先进涡轮叶片内部通道两侧均布有肋片,一方面增强扰动,另一方面
增大换热面积以强化换热,有效地降低了叶片内壁面温度。
内部通道中高性能的肋片结构
其他冷却方式
对流冷却
冷却空气从叶片内若干专门的通道流过,与壁面产生热交换,将热量带走。
叶身精铸处9个 径向小圆孔
冷却空气由中 间叶跟两侧小 孔流入叶身
气膜孔出流的影响 气膜孔的出流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内流冷却通道的流场特性,从而影
响了带肋壁面的换热系数 ,在气膜孔入口的下游 ,壁面换热系数值升高。 由于出流 ,在有气膜孔的一侧 ,由肋所导致的二次流和涡旋受出流影响 而变得不对称 ,具有强烈的三维特性。
肋的影响 •
西北工业大学传热实验室对同时带肋和气膜孔出流的内流通道进行 了详细的测量 ,发现肋对气膜孔流量系数有着较大的影响 ,主要是由 于肋的存在 ,在内流通道产生的二次流明显影响了气流进入气膜孔时 的流动方向 ,改变了入口损失。

燃气轮机技术发展历程及趋势分析

燃气轮机技术发展历程及趋势分析

燃气轮机技术发展历程及趋势分析一、燃气轮机技术发展历程及趋势燃气轮机是一种以连续流动的气体作为介质带动叶轮高速旋转,将燃料的热能转换为机械功的内燃式动力机械,是一种旋转叶轮式热力发动机。

燃气轮机与航空发动机结构类似。

按其功率燃气轮机可以分为轻型和重型,前者通常由航空发动机改装,如世界先进的舰用燃气轮机MT30是由Trent800系列航空发动机派生而来,功率通常在50Mw以内,可用于工业发电、船舶动力、分布式发电等。

重型燃气轮机功率通常在50MW以上,主要用于陆地上固定的发电机组和超大型舰艇。

按其运行的燃气初温分类,燃气轮机可以分为E级、F级、G级和H级等多个等级。

燃气轮机主要用于地面发电机组和船舶动力领域,工作环境需要承受高硫燃气和海水盐分的腐蚀,工作寿命要求达到50,000-100,000小时。

涡轮盘在工作时转数接近10,000转/分钟,燃气轮机涡轮轮盘直径是航空发动机的3-6倍,涡轮轮盘轮缘长期工作在550-60(TC,轮盘中心工作温度则降至450。

C以下,不同部位的温差造成了轮盘的径向热应力极大。

二、营销组织的设置原则企业的具体情况各异,营销机构不可能、也无必要都按一种模式。

但有一些共性原则需要注意和遵循:(一)整体协调和主导性原则协调是管理的主要功能之一。

因此设置营销机构需要注意:(1)设置的营销机构能够协调企业与环境,尤其是和市场、顾客之间的关系。

满足市场、创造满意的顾客,是企业最根本的宗旨和责任;能比竞争者更好地完成这一任务,也是组建营销部门的基本目的。

(2)设置的营销机构能够与企业内部其他机构相互协调,在服务顾客、创造顾客方面发挥主导性作用。

(3)营销部门的内部结构、层级设置和人员安排能够相互协调,充分发挥营销职能的整体效应。

总之,营销职能部门应当面对市场、面对顾客时能代表企业,面对内部各部门、全体员工时能代表市场、代表顾客。

同时内部具有相互适应的弹性,是一个有机的系统。

这是构建“现代营销企业”重要的组织基础。

航空发动机涡轮叶片冷却技术的发展及关键技术

航空发动机涡轮叶片冷却技术的发展及关键技术

航空发动机涡轮叶片冷却技术的发展及关键技术 导读: 简单介绍了涡轮叶片冷却技术的基本原理和重要性,在此基础上对国外涡轮叶片冷却技术的研究进展进行了追踪,对相关文献资料进行汇总分析后提出了涡轮叶片冷却技术的发展趋势和关键技术,并对将涡轮叶片冷却技术应用于弹用涡扇发动机进行了可行性分析。

对于涡扇发动机而言,提高涡轮进口燃气温度对于改善发动机性能,如增大发动机推力,提高发动机的效率和发动机的推重比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然而,涡轮进口燃气温度却受涡轮材料的耐热能力所限制。

目前,先进航空涡扇发动机的涡轮进口燃气温度已经达到1800K~2050K,超出了耐高温叶片材料可承受的极限温度,所以必须采用有效的冷却方式来降低涡轮叶片的壁面温度。

图1给出了涡轮进口燃气温度的逐年变化趋势。

图1 涡轮进口燃气温度的逐年变化趋势 目前,涡轮叶片冷却技术普遍应用于大型航空涡扇发动机,而在弹用涡扇发动机上的应用相对较少。

但随着国内外导弹的不断发展进步,要求导弹飞的更高、更快、更远,同时又不能过多增加发动机的尺寸和重量,这就对弹用发动机的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满足导弹这种研制模式的需求,弹用涡扇发动机采用涡轮叶片冷却技术已成为一种必然的发展趋势。

1、涡轮叶片冷却技术的基本原理 能在高温、高速、高压(简称“三高”条件下稳定工作是现代涡扇发动机对涡轮性能提出的最基本要求。

对于气流而言,温度、速度和压力是密切相关的三个参量,于是“三高”要求最终就体现在尽可能提高涡轮进口燃气温度上面,而涡轮进口燃气温度也就成了衡量发动机性能好坏的一个关键性指标。

根据计算,涡轮进口燃气温度每提高55°C,在发动机尺寸不变的条件下,发动机推力约可提高10%。

可见,提高涡轮进口燃气温度有很高的实用价值,但由于涡轮叶片材料可承受的温度有限,这就需要对涡轮叶片采用冷却技术来提高这一指标。

航空发动机冷却技术很复杂,并且各个发动机制造厂采用的技术各不相同,甚至相同的发动机制造厂为各种不同型号的发动机使用了不同的冷却系统。

燃气轮机透平叶片蒸汽冷却技术现状

燃气轮机透平叶片蒸汽冷却技术现状

科研探索知识创新与。

显然,燃气轮机透平进口温度已经远远超过了金属材料所能承受的极限。

因此,对燃气轮机透平高温部件,尤其是透平叶片必须采用冷却技术,保证叶片本身温度低于材料的许可值而安全工作。

总结历年来燃气透平进口温度及材料的允许温度变化趋势。

燃气透平进口温度平均以每年20℃的速度增加,而金属耐热温度平均每年增加8℃,其余的温升则得益于冷却技术的进步。

冷却技术的应用不仅提高了燃气透平进口初温和燃气轮机循环热效率,而且使叶片表面温度分布更加均匀,从而降低了叶片内部热应力,提高叶片寿命。

然而,随着燃气透平初温的提高,为了冷却高温部件,从压气机抽出的冷却空气量逐渐增加,这不仅消耗了压气机中的高压空气,而且冷空气在透平中与主流燃气的搀混也导致透平效率的下降,从而影响了整个系统的效率。

蒸汽的导热性能大于空气且热容较大,采用蒸汽冷却方式可以使需要的冷却剂流量大大减少,较好地弥补了空气冷却的缺点。

1蒸汽冷却技术的工业应用目前,美国、德国和日本的一些燃气轮机生产厂家,如GE 、三菱等已经将蒸汽冷却技术投入实际生产,制造出进口温度更高的燃气轮机,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

1.1美国GE 公司的H 系列燃机H 系列燃气轮机包括50Hz 的MS9001H 燃气轮机和60Hz 的MS7001H 燃气轮机。

以MS9001H 为基础部件组成的STAG 109H 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将成为有史以来效率最高的联合循环发电机组,其净效率达到60%,功率输出为480MW ,而此前最高的联合循环效率仅为55%左右。

在冷却叶片设计方面:H 系列燃机采用了航空技术的4级涡轮,要求对第1、2级喷嘴及动叶进行蒸汽冷却。

其中第1级使用单晶叶片,镍基合金并带有隔热涂层;第3级喷嘴及动叶是空气冷却;第4级不进行冷却。

1.2西门子先进的大功率燃气轮机西门子W501G 机型253MW 是目前60Hz 功率最大、效率最高的商用燃气轮机之一。

其透平的进口温度达到1420℃,在简单循环下的效率为39%,联合循环的效率为58%。

燃气轮机技术的发展与应用前景

燃气轮机技术的发展与应用前景

燃气轮机技术的发展与应用前景燃气轮机技术是一种以燃气为热源、驱动轴承组件旋转的动力机械装置。

它广泛应用于多种领域,如商用飞机、发电厂、军舰等,具有高效、清洁、灵活等特点。

本文将就燃气轮机技术的发展历程、现状及应用前景进行阐述。

一、燃气轮机技术的发展历程1. 初期燃气轮机技术(20世纪30年代 ~ 50年代)最初的燃气轮机由弗兰克·惠特利和哈纳里斯共同研制,可以输出大约5马力的动力。

而后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燃气轮机的应用才得到飞速发展。

20世纪50年代,集中涡流燃气轮机问世,这种技术大大提高了燃烧效率,使得燃气轮机的使用更加广泛。

2. 现代燃气轮机技术(20世纪60年代 ~ 至今)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初期,燃气轮机的发展经历了一个重大转变,新型轴承、高效气轮、大型涡轮、叶片等新技术的应用,推动了现代燃气轮机的发展。

随着技术的更新换代和功能的完善,现代燃气轮机不仅具有高效、环保等特点,而且还可以适用于各种气体、液体等驱动方式,应用领域的拓展也越来越广泛。

二、燃气轮机技术的现状燃气轮机技术目前正处于高速发展阶段,行业竞争日趋激烈。

在性能、结构及制造工艺上的进一步提升,是未来的主要发展方向。

1. 性能方面的提升提高燃气轮机能量密度,提高机器压缩比,降低压气机出口温度,改进燃烧室炉壁降低高温部位的温度,使燃烧室耐受高温、高压和高振动等最重要的性能指标得到进一步提升。

2. 结构设计方面的优化优化燃气轮机的叶轮叶片、气动力学设计、摩擦损失、噪声和振动等方面的结构设计,实现机器整体承载、耐久性、维修性和商业化的良好表现。

3. 制造工艺方面的提高不断开发新材料和新工艺,提高生产工艺的控制精度和可靠性,推进燃气轮机制造的精密化、自动化和智能化。

三、燃气轮机技术的应用前景燃气轮机已成为现代航空、能源以及军事等领域的必备动力装置,未来应用前景十分广阔。

1. 航空领域的应用随着航空业的不断发展,燃气轮机将会有更加广泛的应用,未来航空的燃油效率会越来越高。

燃气轮机进气冷却技术分析(最新整理)

燃气轮机进气冷却技术分析(最新整理)

燃气轮机进气冷却技术分析1引言:燃气轮机电站由于具有热效率高、环境性能好、启停快、运行灵活等优点,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燃气轮机的性能与其所处的环境温度密切相关。

当环境温度上升时,空气密度较小,由于燃气轮机是定容式动力机械,从而导致流过压气机和透平的质量流量减少,引起燃气轮机的出力下降。

透平的出力降低可通过冷却压气机的进气而避免。

燃汽轮机的进气冷却时增加其出力的最有效的办法。

Alstom公司某燃气轮机发电机组性能与环境空气温度之间的变化关系见下图。

从图中可以得出燃气轮机进气流量及出力与环境空气温度之间的关系式如下:P(%)=111.172-0.7448T(1)m(%)=105.466-0.3644T(2)其中,m为空气的质量流量与额定工况下的百分比,P为输出功率和额定工况下的百分比,T为环境温度(∀)。

从式(1)、(2)可以看出燃气轮机输出功率及进气流量与环境温度之间的变化关系。

在环境空气温度为5℃时,燃气轮机输出功率为额定出力的107%,而在35℃时只有额定值的85%。

燃气轮机性能受环境温度影响较大,而我国燃气轮机电站装机容量的30%集中在常年温度较高的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地区,高温时段难以发挥燃气轮机及其联合循环电站的调峰性能。

燃气轮机出力随进气温度升高而降低的问题可以通过冷却燃气轮机压气机进气来解决。

2.燃气轮机冷却技术按燃气轮机进气冷却器的结构型式,燃气轮机进气冷却技术分为直接接触式和间接接触式。

2.1直接接触式直接接触式有水膜式蒸发冷却和喷雾冷却。

直接接触式制冷的原理是利用水在空气中蒸发时所吸收的潜热来降低空气温度。

当未饱和空气与水接触时,两者之间便会发生传热、传质过程。

结果是空气的显热变为水蒸发时所吸收的潜热,从而使其温度降低。

理论上可将这一过程近似看做对空气的绝热加湿过程。

水膜式蒸发冷却与带填料层的喷水室结构相似,冷却后的相对湿度可达95%,对进气阻力较大。

美国唐纳森公司生产的进气蒸发冷却装置,在大气湿度为70%~80%时,可降低空气温度4℃~6℃,在大气湿度较小时,甚至可以降低进气温度8℃以上。

燃气轮机的技术发展趋势

燃气轮机的技术发展趋势

燃气轮机的技术发展趋势燃气轮机的技术发展趋势近年来,燃气轮机的技术发展非常迅速,性能日益完善,大型燃气轮机联合循环电厂的功率等级已与汽轮机电厂相当,发电效率普遍超过了50%,最高已达58%,远远超过汽轮机电厂的效率,加之还有初始投资省、占地面积少、耗水少、环境污染少、运行维护方便等优点,使燃气轮机联合循环电厂在世界范围内获得了迅速的推广应用,因而,各主要燃气轮机制造厂都已成套供应燃气一蒸汽联合循环发电机组,安装和使用都很方便。

据统计,目前全世界新增发电设备中,燃气轮机及联合循环发电机组约占40%,已与汽轮发电机组平分秋色,而美、日等发达国家,燃气轮机已经超过了汽轮机。

据美国电力研究所的专题报告预测,美国1993一2001年内新增发电设备的2/3将是燃气轮机发电机组,到2015年,世界新增发电设备中燃气轮发电机组约占63%。

美好的应用前景进一步刺激了燃气轮机的研究和发展,下面将对近期的研究和发展情况分别进行介绍。

由于工业化国家对环境保护的要求越来越严格,促使燃气轮机制造厂将较多的精力放在努力减少排气污染方面,其经费已占燃气轮机研究经费的最大份朽。

燃气轮机一般燃用天然气或蒸馏油等清洁燃料,其含硫和含尘量极低,因而,排气中烟尘和502含量极低。

所以燃气轮机考虑的排气污染物主要有未燃烧的碳氢化合物(UHC)、一氧化碳(CO)和氮氧化物(NOx)3种,由于燃烧技术的成熟和燃烧室结构的完善,目前先进燃气轮机的燃烧效率几近100%,排气中的UHC和CO极其微少,可以满足工业化国家严格的环保要求。

但是,由于燃气轮机燃烧室中的火焰温度比较高,在高温下产生了一定数量的NO、,一般可达200又10一6左右,超过了许多工业化国家的环保规定。

因此,减少燃气轮机排气污染的努力,近年来主要是集中在减少NO二产生方面。

向燃烧室的燃烧区按照一定比例注入水或蒸汽,可以降低最高燃烧温度,有效地抑制Ox的产生量,这是目前一种比较成熟而能有效减少燃气轮机NO、排放的方法,已获得了较广泛的应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动力与能源工程学院动力机械及工程学科专题研究课程设计学号:专业:动力机械及工程学生姓名:任课教师:2009年12月燃气轮机叶片冷却技术的发展1概述燃气轮机作为大型动力装置,广泛应用于发电,船舶,航空航天等工业领域。

其主要性能指标为系统循环热效率和输出功率,它们均随涡轮转子燃气进口温度(RIT)的增加而增加。

据计算,RIT 在1073~1273K范围内每提高100℃,燃气轮机的输出功率将增加20%~25%,节省燃料6%~7%。

所以,要使燃气轮机性能的不断提高,关键在于提高RIT,但伴随而RIT的提高,燃气轮机热端部件材料的耐热问题也随之而来。

目前,燃气轮机的RIT远高于涡轮叶片金属材料的熔点;下一代燃气轮机若以氢气和人造气为燃料,RIT将会更高,如果不能成功的解决这一问题,用提高RIT来提高燃气轮机性能只能是个美好的愿望。

先进的冷却技术可使热端部件能承受更高的工作温度,提高燃气轮机的循环热效率,延长燃气轮机使用寿命,提高系统工作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据推算,如果无冷却导向叶片材料的使用温度能达到1470 K,则该导向叶片采用内部对流冷却时,可使涡轮进口温度提高到2200 K。

由此可见,开展叶片冷却技术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燃气轮机气冷技术的发展进程早期的涡轮叶片没有采用冷却技术,RIT受叶片材料的限制,很难超过1 323K。

为了突破这一瓶颈,气体冷却技术被应用到实践中,这一技术是用来自不同压缩级的压缩空气作为冷剂对燃气涡轮的热端部件进行冷却,可大幅提高燃气初温。

由于空气容易获取,实践成本较低,空气冷却得以快速发展,应用颇广。

但随着人们对燃气轮机性能的要求不断提高,继续使用空气冷却将消耗掉大量的压缩气,这对燃气轮机的整体性能的提高不利。

据估计,按现有传统复合冷却技术,当高性能涡轮系统RIT > 1763 K时约有35 %的压缩空气用于热通道组件的冷却,用于燃烧的空气更少,这将大大减少了涡轮系统的循环热效率和输出功率。

另外,冷却空气的流道由于提高燃气轮机的初温和高压冷却空气的流动以及冷却空气与主流燃气的掺混带来较大的热力和气动损失。

这些因素将降低燃气轮机的热效率,且各种损失还随冷却介质流量的增加而增加,将与提高RIT的收益相抵消。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一方面需要改进气冷结构和发展新型结构,另一方面则可以采用其它介质来代替空气作冷却介质。

新介质被要求既易得可用,冷却效果好,损失较小,又能保持已有冷却技术的结构简单性和可靠性。

对大型陆用燃气轮机来讲,水蒸气是叶片冷却介质的首选。

使用蒸汽作为冷却介质的优点有蒸汽来源丰富,且可再次利用,在任何采用空气冷却的系统中使用,不会使冷却叶片转子的结构和制造工艺变得复杂。

与空气相比,水蒸气冷却运行能耗低、损失小,克服了空气冷却的所有不足,可通过增加冷却蒸汽流量来更多地提高RIT。

因为蒸汽压力不受压气机出口压力的限制,所以冷却蒸汽流量的增加,冷却通道的流阻不会遇到什么困难。

此外,许多专家和科研人员另辟蹊径,从已发展成熟的空气冷却技术着手对进一步提高燃气初温做了大量研究,并取得了一些进展。

结果表明向空气中加入水雾时冷却效果较纯空气的冷却效果好,但由于水滴吸热蒸发后变成水蒸气,引入一个新组分,其换热强化机理和液滴动力学方面极为复杂,直至目前几乎所有的试验研究,尚不适用于实际燃气轮机涡轮叶片冷却。

由此向高性能大型燃气轮机的冷却蒸汽中添加水雾以强化换热的想法就产生了,这种新的想法被称为汽雾冷却技术。

研究表明,汽雾冷却与传统空气冷却相比,换热系数较高、强化冷却效果好并且结构简单,对原有结构改动小,可以采用现有的蒸汽冷却结构,具有蒸汽冷却的所有优点,换热系数较纯蒸汽流的高,蒸汽的消耗量大大减少,增加蒸汽轮机的输出功率,提高了总效率;易于管理和控制,能确保冷却通道不被水滴堵塞以及内部冷剂流中水雾的严重蒸发,既克服了过多水冷却时产生的过冷现象,又消除了沸腾所产生的流动不稳定振颤的存在性。

2.1空气冷却技术空气冷却技术为传统的叶片冷却技术,即从压气机出口抽取空气来冷却透平叶片的高温热部件。

作为最早发展的冷却技术,空气冷却技术已经日臻完善,迄今为止,空气冷却的技术手段有对流冷却、冲击冷却、发散冷却和气膜冷却等。

为了达到更加理想的冷却效果,现在多采用以上几种冷却方式的组合,其透平初温可以达到1430℃。

对流冷却多用于高温部件的内部,将涡轮叶片做成空心叶片,在内部形成冷却通道,当冷气从冷却通道通过时,就可以将高温燃气传给叶片的热量带走,达到对叶片冷却的目的。

但对流冷却效果不明显,而且会在叶片表面形成很强的压温度梯度,缩短叶片的使用寿命。

冲击冷却主要是利用高速气流冲刷被冷却表面,以实现冷却,其多用于高温部件的内部冷却,特别是涡轮叶片的前缘部位。

工作时,高速气流从内部冲刷被冷却部位,带走另一侧燃气所吸收的热量。

它的主要缺点是压力损失大,容易造成被冷却部件产生较大的温度梯度,引起热应力。

发散冷却是在被冷却表面上开有许多小孔,让冷气从小孔溢出并附着在表面上,形成一层保护层,阻隔燃气向表面传热。

这种冷却方式比上述两种冷却方式冷却效果都好,但它的缺陷是:气膜孔堵塞会导致冷却效果急剧下降,表面的氧化会使叶片降低其机械强度,并增大边界层的流动损失,气膜冷却技术的基本原理是:在壁面附近沿一定方向向主流喷入冷气,这股冷气在主流的压力和摩擦力作用下向下游弯曲,粘附在壁面附近,形成温度较低的冷气膜,将壁面同高温燃气隔离,并带走部分高温燃气或明亮火焰对壁面的辐射热量,从而对壁面起到良好的保护作用。

图1导向叶片气膜冷却的气流流动形式示意图图1导向叶片气膜冷却的气流流动形式气膜冷却与发散冷却相比,气膜冷却技术采用较少的射流孔,且射流孔较为集中,喷射的冷气也较为集中,并可以在表面形成持续的冷气气膜,射流孔的射流方向和位置分布都可以调整,用最少的冷气量达到最好的冷却效果。

从而气膜冷却不仅可以达到有效冷却的目的,而且还可以控制喷射造成的气动损失、湍流流动和壁面热应力集中等来达到最佳冷却的目的。

有关空气冷却技术的发展历程的内容,中文文献中很少有记载,这既有可能是这项技术已经非常普及,谁对这项技术有过关键的贡献已经没有人能弄得清了。

2.2蒸汽冷却蒸汽冷却的提出有两个前提,一是蒸汽本身的性能优越,相比空气,其导热性好,冷却效率高;二是蒸汽冷却能解决空气冷却消耗冷却介质消耗过多这一难题,增大了燃气涡轮工质流量,提高压气机和涡轮的效率。

蒸汽的获得非常方便,一般不用外加热源:在燃气轮机单机循环中,可以利用燃气轮机的排气通过余热锅炉获得冷却所需蒸汽;而在联合循环中,可以从蒸汽循环中获得冷却用蒸汽。

目前,应用蒸汽冷却技术的联合循环机组热效率已经突破60%。

蒸汽冷却的发展最早要追溯到Rice,上世纪七十年代末,他提出了用蒸汽轮机循环获取的过热蒸汽去冷却燃气轮机叶片的想法。

这个想法被Han 和Jenkins用理论分析的方法加以证实,他们认为由于蒸汽相比空气具有良好的热力学性质,在相同的状态下,以蒸汽为工质的气膜冷却效率比以空气为工质的气膜冷却效率高出一倍。

在实验研究上,Conkin先行了一步,他们设计了一个用于气膜冷却的直叶型,在此基础上分别研究了空气和蒸汽的气膜冷却效果;得出了以下结论:1)在相同的吹风比情况下,不同测量位置的蒸汽的气膜冷却效率大致是空气气膜冷却效率的两倍,而且随着测量位置由叶片前端向后端的移动,蒸汽的气膜冷却效率比空气的气膜冷却效率下降快;2)在相同的测量位置,蒸汽和空气的气膜冷却效率都随吹风比的增大而增大,但蒸汽的气膜冷却效率的增长率小于空气的气膜冷却效率增长率,且两者在吹风比为1附近时增长的幅度都明显下降。

目前,GE公司已经在其最新的H型燃气轮机上采用闭式蒸汽冷却技术,H型燃气轮机的开发第一次明确蒸汽冷却这一概念,并明确了蒸汽冷却下燃气轮机的一些设计要求:(1)对冷却蒸汽的要求。

在蒸汽冷却系统的设计中,蒸汽的纯度是至关重要的,应避免杂质堆积在叶片喷嘴的内表面上。

全部蒸汽应取自由汽包蒸发出的蒸汽以适于蒸汽纯度的要求,并应对高压蒸汽进行温度调节,按规定蒸汽需进行全部过滤并使用除盐水。

另外,在备用状态下,全部高压管线及冷却蒸汽管线中需要充满氮气以防腐蚀。

氮气系统可以是供余热锅炉的使用常规充氮系统的扩展。

(2)对压气机设计的要求H型燃气轮机的压气机Fr7H和Fr9H由CF6-80C2航空发动机及LM6000燃气轮机衍生而来。

Fr7H是由CF6-80C2航空发动机以2.6:1的比例放大而来的,而Fr9H是CF6-80C2以3.1:1的比例放大而来的,他们都增加了4级压气机叶片,但在叶片的安排上略有不同。

性能方面,Fr7H具有23∶1的压比及558 kg /s的空气流量,而Fr9H则有685 kg/s的空气流量。

此外,为了防止蒸汽到达动叶片,GE采用通常用于航空发动机的密封技术——管状密封。

(3)火焰筒设计最初的H型燃烧系统是一个标准的铅合金火焰筒/环型分布干式低氮氧化物设计。

为适应流量的增加,Fr9H及Fr7H机组的火焰筒直径与FA系列相比增加20%。

Fr9H使用14只火焰筒,Fr7H使用12只火焰筒。

日本的三菱重工在其M501G燃气轮机上也实现了蒸汽冷却技术的应用,热风洞测量的结果显示,蒸汽冷却的冷却效果比空气冷却的冷却效果约高出5%,与常规的501F的燃烧室比较,蒸汽冷却的M501G节省通常用于燃烧室和过渡段冷却的冷却空气流量的10%~20%。

Corman J.C.认为:应用蒸汽冷却以后,随着涡轮进口燃气质量流量的增大,涡轮的输出功率增大,同时也便于应用先进的预混燃烧室来降低污染;另外在注蒸汽燃气轮机循环中应用开式蒸汽冷却要优于闭式或半闭式蒸汽冷却;而在燃气-蒸汽联合循环中,在燃气轮机中应用闭式或半闭式蒸汽冷却更有效。

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Yousef S.H. Najjar(2003)等人比较了空气冷却、开式蒸汽冷却和闭路蒸汽冷却三种冷却方案的性能。

得出三种冷却方案下燃气轮机的循环效率和功率系数有明显的差别,其中闭路蒸汽冷却方案在总体性能上优于空气冷却和开式蒸汽冷却;即在相同的工况下,采用闭路蒸汽冷却方案的联合循环的功率系数、总效率分别比采用空气冷却的方案高出11%和3.2%。

在中国,燃气轮机虽然历经了50年的发展,但与国外的先进技术相比,国内无论在整机设计还是制造方面与国外还有很大的差距。

国内对蒸汽冷却的研究还处在探索阶段,通过大量的理论分析,研究人员对蒸汽冷却的效果达成共识,即认为与空气冷却方式相比,蒸汽冷却不仅可以提高系统效率,而且使系统具有良好的环保性能。

2.3汽雾冷却技术汽雾冷却是向蒸汽中添加水雾形成汽雾两相流来改善蒸汽换热能力的一项冷却技术,通过改善蒸汽的品质减少其消耗量,既保证了有效的冷却,又提高了涡轮系统的整体性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