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风险管理的主要策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银行风险管理的主要策略

风险分散、风险对冲、风险转移、风险规避、风险补偿

一、风险分散

(一) 含义:通过多样化的投资来分散和降低风险的方法。

(二) 主要作用:马柯维茨,资产组合管理理论:只要两种资产收益率的相关系数不为1,分散投资于两种资产就具有降低风险的作用。而对于有相互独立的多种资产组合而成的投资组合,只要组成资产的个数足够多,其非系统性风险就可以通过这种分散化的投资完全消除。

(三) 实现手段:信贷业务不应集中于同一业务、同一性质、甚至是同一国家的借款人。

二、风险对冲

(一) 含义:通过投资或购买与标的资产收益波动负相关的某种资产或衍生产品,来冲销标的资产潜在的风险损失的一种风险管理策略。

(二) 主要作用:是管理利率风险、汇率风险、股票风险和商品风险非常有效的手段。

(三) 实现手段:自我对冲和市场对冲。

自我对冲是指商业银行利用资产负债表或某些具有收益负相关性质的业务组合本身所具有的对冲特性进行风险对冲;

市场对冲是指对于无法通过资产负债表和相关业务调整进行自我对冲的风险(又称残余风险),通过衍生产品市场进行对冲。

三、风险转移

(一) 含义:通过购买某种金融产品或采取其他合法的经济措施将风险转移给其他经济主体的风险管理办法。

(二) 主要作用:风险分散职能降低非系统性风险,而对共同因素引起的系统性风险却无能为力,此时采用风险转移策略是最为直接和有效的。

(三) 实现手段:保险转移和非保险转移。

保险转移是指为商业银行投保,以缴纳保险费为代价,将风险转移给承保人。

非保险转移。担保、备用信用证等能够将信用风险转移给第三方。例如,商业银行在发放贷款时,通常会要求借款人提供第三方信用担保作为还款保证,若借款人到期不能如期还贷款本息,则由担保人代为清偿。

四、风险规避

(一) 含义:商业银行拒绝或退出某一业务或市场,以避免承担该业务或市场具有的风险。

(二) 主要作用:不做业务,不承担风险。

(三) 实现手段:没有风险就没有收益。规避风险的同时自然也失去了在这一业务领域获得收益的机会和可能。风险规避策略的局限性在于它是一种消极的风险管理策略。

五、风险补偿

(一) 含义:事前(损失发生以前)对风险承担的价格补偿。

(二) 主要作用:对于那些无法通过风险分散、对冲或转移进行管理,而且有无法规避、不得不承担的风险,投资者可以采取在交易价格上附加风险溢价,即通过提高风险回报的方式,获得承担风险的价格补偿。

(三) 实现手段:投资者可以与现在金融资产的定价中充分考虑风险因素,通过定价来索取风险回报。

商业银行风险与资本

一、资本的概念和作用

(一)资本的含义

通常所说的资本是指会计资本,也就是账面资本,等于金融机构合并资产负债表中资产减去负债后的所有者权益,包括实收资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一般准备、信托赔偿准备和未分配利润等。对商业银行资本最传统的理解就是这种财务意义上的资本。

(二)资本的作用

(1)资本为商业银行提供融资。

(2)吸收和消化损失。

(3)限制商业银行过度业务扩张和风险承担。

(4)维持市场信心。

(5)为商业银行管理,尤其是风险管理提供最根本的驱动力。资本是风险的第一承担者,因而也是风险管理最根本的动力来源。

二、监管资本与资本充足率要求

(一)含义:

监管资本是监管部门规定的商业银行应持有的同其所承担的业务总体风险水平相匹配的资本,是监管当局针对商业银行的业务特征按照统一的风险资本计量方法计算得出的。

由于其必须在非预期损失出现时随时可用,因此其强调的是抵御风险、保障商业银行持续稳健经营的能力,并不要求其所有权归属。1988 年,《巴塞尔资本协议》首次提出了资本充足率监管的国际标准,并且提出了合格监管资本的范围。

在《巴塞尔新资本协议》中,首先根据商业银行资本工具的不同性质,对监管资本的范围做出了界定,监管资本被区分为核心资本和附属资本。

核心资本又称一级资本,包括商业银行的权益资本(股本、盈余公积、资本公积和未分配利润)和公开储备;

附属资本又称二级资本,包括未公开储备、重估储备、普通贷款储备以及混合性债务工具等;

在计算市场风险资本要求时,还规定了三级资本。

(二)资本充足率

资本充足率是指资本对风险加权资产的比率,这里的资本就是监管资本,是在商业银行实收资本的基础上再加上其他资本工具计算而来。

新协议对三大风险加权资产规定了不同的计算方法:

对于信用风险资产,商业银行可以采取标准法、内部评级初级法和内部评级高级法;

对于市场风险,商业银行可以采用标准法或内部模型法;

对于操作风险,商业银行可以采用基本指标法、标准法或高级计量法。

选择哪种计量方法取决于商业银行自身的风险管理水平和商业银行是否达到巴塞尔委员会针对每种方法规定的相应标准。

为鼓励商业银行提高风险管理和计量水平,巴塞尔委员会提出采用较高级别的计算方法能够相应降低商业银行的监管资本要求。

新协议规定国际活跃银行的整体资本充足率不得低于8%,其中核心资本充足率不得低于4%。

风险管理的数理基础

一、收益的计量

(一)绝对收益:是对投资成果的直接衡量,反映投资行为得到的增值部分的绝对量。使用数学公式可以表示为:绝对收益=P-P0。

例如:一位投资者将100万元人民币投资于1年期国债,国债的利率为10%,1年到期后,得到本息支付共计110万元,投资的绝对收益是10万元人民币;另一位投资者将20万元人民币投资于股票市场,1年后卖出全部股票,收回的资金总额为30万元人民币,投资的绝对收益也是10万元人民币。

(二)百分比收益率:

百分比收益率是当期资产总价值的变化及其现金收益占期初投资额的百分比。百分比收益率通常用百分数表示。假定期初的投资额为P0 ,在期末时资产的价值为P1,则百分比收益率(R)定义为期初每一单位货币投资所带来的收益,用数学公式可表示为:R=(P1-P0+D)/P0。

例如:投资者A期初以每股20元的价格购买某股票100股,半年后每股收到0.3元现金红利,同时卖出股票的价格是22元,则在此半年期间,投资者A在该股票上的百分比收益率为:

方差的平方根称为标准差,用σ表示。在风险管理实践中,通常将标准差作为刻画风险的重要指标。

资产收益率标准差越大,表明资产收益率的波动性越大。

(三)正态分布

在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实践中,正态分布广泛应用于市场风险量化,经过修正后也可用于信用风险和操作风险量化。

一般来说,如果影响某一数量指标的随机因素非常多,而每个因素所起的作用相对有限,各个因素之间又近乎独立,则这个指标可以近似看做服从正态分布。

三、投资组合分散风险的原理

现代投资组合理论研究在各种不确定的情况下,如何将可供投资的资金分配于更多的资产上,以寻求不同类型的投资者所能接受的、收益和风险水平相匹配的最适当的资产组合方式。

如果资产组合中各资产存在相关性,则风险分散的效果会随着各资产间的相关系数有所不同。假设其他条件不变,当各资产间的相关系数为正时,风险分散效果较差;当相关系数为负时,风险分散效果较好。

在风险管理实践中,商业银行可以利用资产组合分散风险的原理,将贷款分散到不同的行业、区域,通过积极实施风险分散策略,显著降低发生大额风险损失的可能性,从而达到管理和降低风险、保持收益稳定的目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