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10年代至60年代服饰风格赏析
裙子的潮流演变历史
裙子的潮流演变历史1926年经济学家George Taylor提出“裙长理论”(Hemline Theory)来形象解析关于“女人的裙子越短,经济越景气”的论证。
我们无法像经济学家那样去阐述“裙长反映经济”是否成立,但社会的动脉无疑会映射于时尚之中,潮流的演变也自然同时代息息相关,仅仅是关于裙子的长短就有太多的故事可以讲。
00年代裙长:及地经济: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下,世界经济和格局在飞速的发展演变中,即将迎来前所未有的新时期。
巴黎Maison du Petit Sant Thomas 1909-1910秋冬季设计从文艺复兴到20世纪初的几百年间,裙子的长度和廓形几乎没有本质的变化,及地裙摆以及束身Corset对女性的躯体的制约一直延续,时尚的规则也仍旧严格而拘谨,对于不同年龄、地位及社会阶层都有着标准的时装语言,不可越跻。
然而新思潮的影响已经在20世纪00年代的女性服饰中初见端倪,累赘的裙撑被淘汰,S形的流畅曲线及线性装饰成为主旨。
1902上流社会女性拍摄的照片由于服装趋势的简约化,女人们开始在夸张繁复的头饰和首饰上做文章,而性感的标志除了费劲勒出的酥胸、细腰、圆臀之外,隐约从裙边中显露的小脚也成为潮流,甚至不惜穿上小几码的鞋子也要换取娇小的双足。
无论如何,约束仍旧是这一时期的时尚关键词。
00年代的女性束胸衣10年代裙长:及踝经济: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
这是一场经济飞速崛起的帝国为重新瓜分世界而爆发的战争。
10年代保罗·波烈(Paul Poiret)设计的东方风格裙装20世纪10年代的服装革命不仅使裙长缩短至了脚踝,也让被束胸统治了几个世纪的女人们终于可以松口气了,这一切都要归功于一位叫保罗·波烈(Paul Poiret)的法国设计师。
保罗·波烈吸取神秘东方和古希腊灵感推出了一系列的宽松及袍式服装,垂感与褶皱结合。
除了从束胸中解放,他的设计也颠覆性的拨动了女人们钟情异国情调和戏剧情节的心旋,对于习惯了墨守成规的上流小姐们来说这一切该是多么新奇而令人兴奋!保罗·波烈(Paul Poiret)巴黎首先被波烈征服,紧接着世界自然也被征服了。
20世纪60年代服装分析
极限主义艺术风格与服饰
• 20世纪60年代的 在美国兴起,它强 调的是一种"理性、 冷峻、简约"的艺 术风格。这种强调 "单纯、简单"的观 念,逐渐成为20 世纪90年代美国 时装界所追求表现 的一种具代表性的 服饰风格。
•
极限主义艺术风格影响下的服饰以简单的设计 理念影响到国际时装的流行趋势,成为20世纪末 的一项具代表性的服饰风格的变革。
• 1962年,首个邦女郎的亮 相灵感来自维纳斯从海中 诞生的故事,在加勒比海 岸,瑞士美女Ursula Andress别着腰刀,穿一 身系腰带的白色比基尼, 哼着小曲破水而出。在这 身行头的映衬下,她健康 的蜜色皮肤和高挑硬朗的 身材更加富有原始的美丽, 不仅让一旁偷窥的邦德神 魂颠倒,更是奠定了以后 四十年邦女郎的典型形象。
• 50年代末,年轻的 设计师玛丽-奎恩 (Mary Quant)在伦 敦切尔西(Chelsea) 的国王路上开了一 家名为Bazaar的服 饰店。1950年代后 期,她开始进行关 于短裙的实验,这 场实验后来导致 1965年迷你裙的诞 生,这也是时尚史 上一个重要的时期。
现 在 的 Mary Quant
• 起源:1946年,美军在太平上的bikini小岛上搞 核爆,几日后,巴黎就诞生了一种用布不到70 厘米的新式泳装,设计师以bikini岛的名字为它 命名,它与原子弹一样,对全世界人民60多年 以来的生活影响深刻,并且更贴心 • Ursula打破了丽泰海华丝、梦露或者BB这些前 辈“三块布”女郎们的娇滴滴的形象,真正的 让这种属于沙滩的服装拥有了沙滩气质,比基 尼终于成为时尚杂志夏季销量的重要保证,一 直至今。
连裤袜和平底靴
• 随着年轻化风格的兴起, 女式发型越剪越短,牛 仔裤、圆领衫以及与长 靴配套的花俏连裤袜流 行于世。把超短裙和连 袜裤、靴子搭配,是设 计师安德烈-库雷热的创 作。他强调超短裙必须 与靴子和连裤袜一起穿 才有气质,主张穿上长 靴,靴底要平,这样才 能和大地密切地联系在 一起。
服装风格第11——20世纪60年波普风格讲解
一、20世纪60年代波普风格产生的背景
2.波普艺术的表现
图形是波普风格的主要表现。设计师从 音乐、电影、绘画、各类街头文化甚至 政治人物中汲取灵感,以线条、色彩或 照片的形式表现。波普艺术在创作中运 用写实手法对曰常生活中常见的东西进 行放大、重复或剥离并以新的手法创作 ,从而产生新的视觉形象。
一、20世纪60年代波普风格产生的背景
的英国,60年代全盛于美国。 • 它代表着20世纪60年代工业设计追求
形式上的异化及娱乐化的表现主义倾向。 • 波普艺术是英国艺术评论家劳伦斯
(Lawernce Alloway)率先提出,是对 大众艺术的简称。
一、20世纪60年代波普风格产生的背景
2.波普艺术的表现
波普艺术诞生在西方工业化 、商品化高度发展的年代。 波普艺术反对抽象主义过于 严谨和沉稳,提倡艺术回归 日常生活和通俗文化。
4.色彩
①高纯度色彩和无彩色的 黑白灰的搭配. ②高纯度色彩之间的搭配 色彩与色彩之间进行直接 拼接与碰撞。 ③无彩色之间的搭配 尤 其是黑色与白色。对比效 果异常出奇。
5.图案
以具象和抽象两种形式表现趣 味性。 ①各类通俗易懂、直观明了的
图形包括广告、商标、文字 或动物等。 ②高知名度的政治人物、影星、 时尚人物照片。 ③字迹、卡运画、涂鸦、人物 造型等。
20世纪代 波普风格
一、
20世纪60年代波普风 格产生背景
二、
20世纪60年代波普风 格时装设计解析
三、
20世纪60年代波普风 格时装流行演变
四、
20世纪60年代波普风格 时装作品欣赏
一、20世纪60年代波普风格产生的背景
1.历史背景
• 波普艺术(pop art)又称“流行风格” “新写实艺术”,诞生于20世纪50年代
20世纪10年代至60年代服饰风格赏析
20世纪10年代至60年代服饰风格赏析在20世纪之前没有现代意义得“时装”,也没有现代意义得“时装设计师”。
欧美上层社会得服装都就是由裁缝们精心制作得,而这些裁缝们并不署名在服装上,她们只就是传统得匠人。
而称得上就是世界上时装设计第一人得就就是保罗·波烈 (Paul Poiret)。
20世纪初期,社会风气得改变,使得女子得地位得到提高,女权主义者也开始活动,以及通过有组织得抗议取得投票权得运动正在赢得声势。
Poiret得口号“把女性从紧身胸衣得独裁垄断中解放出来”成为时装革命得号角,启发了设计家,也启发了女性,使她们对于时装有了全新得瞧法与主张。
20世纪10年代,女裙有了许多质得变化,紧身胸衣失去了意义,厚重得裙撑也不见了,东方服饰得那种自然、宽松与简洁得美被西方时尚界所借鉴。
女装线条趋于直线,传统改变,平胸,松腰,束臀成为时尚。
代表作:蹒跚裙,宽松腰身,膝部以下收窄,裙口狭小。
在Poiret设计得服装中,我们总就是隐约可以找到古罗马裙袍、日本与服、中国旗袍、阿拉伯长裙、印度纱丽得痕迹,她根据这些异国元素把服装变得宽松、简洁,把衣服得支撑点挪到肩头,开创性得设计了胸罩、单肩睡衣与灯笼裤等服饰。
由于对异国情调得钟情与追求戏剧效果,Poiret在1912年设计出了一种极端得裙子,这款裙子下摆很窄,裙长及踝、臀部较宽斜,使着裙者无法迈出三英寸得步履,这就就是有名得霍步尔紧口裙(Bobble skirt)。
时髦女子不惜用布条绑住自己得腿,以适应这种蹒跚得时尚,尽管这种款式在行走时诸多不便,但由于其造型简洁明快,并恰好适于南美传来得探戈舞步,故风靡一时。
Poiret改变了曲线统治几百年得欧洲服装,使直线重新获得统治地位,从而开启了二十世纪现代造型线得雏型。
20世纪20年代得女装:女装功能化、男性化、轻便化。
此时服装流行男童式女装与假小子样式,平胸,松腰,束臀得男性化外观。
去掉胸腰得刻意强调,而以简单得管线造型来取代,头发被剪短,与男子差不多,裙子越来越短,短致只盖住膝盖,称为“管子状”。
西方20世纪以来的服装复古元素解析
西方20世纪以来的服装复古元素解析服装是时代精神和文化的一种表现。
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对过去时期的服装风格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使得复古元素在时尚界逐渐流行起来。
西方20世纪以来的服装复古元素主要涵盖了20世纪不同时期的样式和特点,包括20世纪初的维多利亚时期、20年代的爵士时代、50年代的摩登风格、60年代的嬉皮潮流以及70年代的复古风格等。
本文将对这些服装复古元素进行解析。
首先,维多利亚时期的复古元素在20世纪初十分流行。
这个时期的服装注重细节和女性的曲线美。
高领褶皱针织衫、蕾丝花边、宽腰带、及膝长裙等都是当时的主要款式。
这种复古元素在今天的时装中得到了回归,许多设计师在他们的作品中加入了蕾丝和褶皱等细节,营造出优雅而女性化的风格。
接下来是20年代爵士时代的复古元素。
这个时期的服装风格突出了女性的独立和解放。
女性开始穿着短裙、露肩装、流苏装饰和亮片等时髦的服装。
这个时期的复古元素在现代服装中也十分常见,特别是在夜晚活动中。
亮片装饰的晚礼服和短款派对裙是当代时尚界的热门选择。
50年代的摩登风格也是一个备受关注的复古元素。
这个时期的服装强调女性的曲线和优雅,流行的款式包括贴身连衣裙、胸前打结的上衣和宽松剪裁的外套。
这种复古元素在今天的时尚界仍然很受欢迎,贴身连衣裙、宽松外套和腰部打结的上衣都是时尚潮流。
60年代的嬉皮潮流影响了当时的服装风格,也成为现代服装中的复古元素。
这个时期流行的款式包括迷你裙、修身的连衣裙、紧身牛仔裤和鲜艳的印花图案。
嬉皮潮流的精神是自由、和平和反传统,这种复古元素在现代服装中得到了回归,许多设计师将迷你裙和紧身连衣裙等款式融入到他们的作品中。
70年代的复古风格也备受瞩目。
这个时期流行的服装风格包括宽松的牛仔裤、长裙、大翻领夹克和印花衬衫等。
这种复古风格在现代服装中得到广泛应用,许多设计师将宽松的牛仔裤和夹克等元素与现代款式相结合,创造出独特的复古风格。
总体而言,西方20世纪以来的服装复古元素主要涵盖了不同时期的款式和特点。
(完整版)20世纪服装演变
苗条与修长(1930—1938年) 长裙子时代,从1930持续到1938年,从整体看,复活了苗条的腰身。不过,
并不是拿破仑帝政时期的硬衬布裙以及蜂腰形的复活、极端紧身胸衣的复活。紧身 胸衣般的极度细腰身以及裙子量感的夸张等已荡然无存,所追求的是更加功能化的 简朴服装。成年女性的魅力体现在1929年发布的维奥内关于斜裁的紧身衣服和紧身 裙子的处理中。另外,在夜礼服等方面,极度露背的三角背心和袒胸礼服也很盛行。
1961年/ 不对称装/ 皮尔*卡丹
1963年休闲风格 所谓休闲装并非是线条时代延伸时所出现的新样式。该最新流行服装的展 示是建立在与线条时代根本不同的基础上的。从该意义上来说,它的确是 一种新的款式。大体说来,体现在诸如带量感的肩、擦肩袖、士官领、肩 饰、有盖口袋、金属纽扣等方面,被马克*波昂、巴伦夏卡、皮尔·卡丹、 库雷热等多数设计师采用。
在20年代,科科·夏奈尔首先展示了用普通平针棉织物做成的系列服 装。她的尝试招来了嘲笑。但是在上市之后不久,夏奈尔设计的优雅、 舒适的服装甚至使原来最持怀疑态度的人都得到信服,她们以前都穿各 种连裤内衣和宽大的法国式短衬裤。
1921年 法国网球冠军苏珊·兰玲代表了20年代的新女性。她全身上下都穿法
1948迪奥的作 品。不对称的 大翻领颇具新 鲜滋力,裙子 的腰部扎着腰 带。
1948年巴伦夏加作 品虽然仍保留饰翼 裙的体积感,但可 以看出正在向细窄 裙变化。他总是比 别人领先尝试新的 设计意图。
1948迪 奥的翼形裙该裙子的背部带有较多的 根涧,身前部较平坦,上衣腰相的样式富有 技巧性夸张。
服装风格第12——20世纪60年代嬉皮风格
7.配饰
配件充满东方特色。主要来 自印度和吉普赛人的服饰打 扮。如楔形跟鞋、流苏靴子、 流苏腰带、头箍、念珠、几 乎长及地面的围巾、吉普赛 风格包头巾 腰间系大块花 布、脚链、大挎包等。
三、20世纪60年代嬉皮风格时装流行演 变 20世纪70年代: 60年代的嬉皮风潮至70年代,服饰来源 不再局限于东方,世界各地部落的民族风情均有表现。如阿 拉伯的大袍款式与印花图案。70年代后期的异域风格流行 与此紧密相关。 20世纪90年代: 90年代末嬉皮风格在世界范围被重新演 绎.称为新嬉皮风貌。在风格上.新嬉皮与旧嬉皮有着浅层 的一脉相承联系。须边、喇叭裤脚、灰调的饰品 民族情调 刻意营造的自然味道、具70年代特色的上紧下松的造型都 是新嬉皮风格的表现。
嬉皮风格特点:怀旧、浪漫、 自由
2.造型
嬉皮士追求自然生活、东方、 南亚诸国的宽松服制颇受他 们的青睐。因此嬉皮风格女 装在造型上以宽大的H型、 长帐篷型居多,此外还有o 型等。
3.款式
•混融各地民族、民俗服饰元素是嬉 皮风格女装的主要特点. •在结构上,类似东方式直线裁剪, 自由松散,不以女性体型作为设计 重点. •此外以破、旧为特点的未完成效果 也是嬉皮风格特征,尤其是在牛仔 裤上的磨破和刷白处理。
3.款式
抽褶 源于东方服装的抽褶成
为嬉皮风格服饰设计的手 法之一,以细密褶裥为 主.运用于领口、袖口、 胸下、腰间、裙摆等处。
4.色彩
色调斑斓丰富.都以四至 五种色彩进源自搭配。以纯 度明度较高的色彩为主如 嫩黄、紫、粉红、绿 、 天蓝等 ,白或黑作为辅 助色穿插其间。也可以纯 度、明度适中的色彩互相 搭配穿插。
1969年8月在美国纽约举办了 规模最大的嬉皮运动,之后嬉 皮运动逐渐沉寂下来。
欧洲服饰流行过的风格
欧普艺术风格与服饰 欧普艺术风格源于20世纪60年代的欧美。“OP”是“Optical”的缩写形式,意思是视觉上的光学。“欧普艺术” 所指代的是利用人类视觉上的错视所绘制而成的绘画艺术。因此“欧普艺术”又被称作“视觉效应艺术”或 者“光效应艺术”。 欧普艺术影响下的服装服饰,按照一定的规律形成视觉上的动感,服饰图案的设计上以欧普艺术的视觉 感为最大的特点。
欧洲历史上流行过的服装风格
拜占庭艺术风格与服饰 由于罗马帝国的东迁,使得有机会出现融合东西方艺术形式的拜占庭艺术。在艺术的成就 上,此时所强调的是镶贴艺术,追求缤纷多变的装饰性。 同样镶贴、光彩夺目的珠宝和充斥着华丽图案的刺绣。这些情形有别于同时期在欧洲地区的 服饰,营造出一种既融合东西方又充满华丽感的服饰装饰美。
前拉斐尔派艺术风格与服饰 “前拉斐尔艺术风格”源于19世纪中期的英国,其艺术精神主要是追寻一种自然但是浪漫主义色彩的表现。 这种艺术风格是对冷淡、生硬的艺术的一种反驳。痛斥“人与自然的疏离感”,希望透过艺术将“人性化”、 “自然化”、“理想美”的特质结合表现出来。因此,当时的服装被誉为“理性美感式”的服饰。这种服饰风格 与当时“维多利亚风格”极端的相对,成为英国社会追寻服饰改革的代表款式。
超现实主义艺术风格与服饰 超现实主义艺术风格起源于20世纪20年代的法国,是受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和潜意识心理学理论的影 响而发展出来的。超现实主义的艺术家们主张"精神的自动性",提倡不接受任何逻辑的束缚,非自然合 理的存在,梦境与现实的混乱,甚至是一种矛盾的组合。 这种任由想象的模式深深影响到服装领域,带动出一种史无前例、强调创意性的设计理念。
新古典主义艺术风格与服饰 新古典主义艺术风格兴起于18世纪的中期,其精神是针对巴洛克与洛可可艺术风格所进行的一种强烈的反 叛。它主要是力求恢复古希腊罗马所强烈追求的"庄重与宁静感"之题材与形式,并融入理性主义美学。这 种强调自然、淡雅、节制的艺术风格,与古希腊罗马的题材形式结合所发展出来的服饰,也随即在法国大 革命之后,跃升为服装款式的代表。 特别是在女装方面。例如,以自然简单的款式,取代华丽而夸张的服装款式;又如,排除受约束、非自然 的“裙撑架”,等等。因此从1790年到1820年之间,所追寻的淡雅、自然之美,在服装史上被称为“新古典主 义风格”。
六七十年代复古服饰潮流解析
长外套 针织
条纹
嬉皮
印花
自由
波普
中性
长裙
撞色 极简
无性别
蝴蝶结 民族
舒适
一件式连衣裙
蕾丝
高腰
男式西装
宽大 喇叭裤
松糕鞋
阔腿裤
束腰
波点
波西米亚
男式衬衫
“村姑装”原是一种宽松剪裁的 村姑装” 源自欧洲下层社会的“ 源自欧洲下层社会的“劳动装 而在时装大师Yves 束”,而在时装大师Yves Saint Laurent的鬼斧神工之下,这种 Laurent的鬼斧神工之下, 的鬼斧神工之下 松松垮垮” “松松垮垮”、抽绳束腰的棉质 衣装凭着舒适的质感及慵懒的风 格成为了70 70年代西方女性眼中充 格成为了70年代西方女性眼中充 满浪漫色彩与自由精神的“ 满浪漫色彩与自由精神的“非主 流”时尚。 时尚。
帅气男孩
60年代fashion 60年代fashion icon 年代
Twiggy
Twiggy开始 美的标准更为宽泛,瘦也成为美的一种。 开始, 从 Twiggy开始,美的标准更为宽泛,瘦也成为美的一种。 以一种没有性别的中性姿态出现, Twiggy 以一种没有性别的中性姿态出现,她那种小男孩一 样没有起伏的身材成为一种对传统的反叛。Twiggy的削瘦 样没有起伏的身材成为一种对传统的反叛。Twiggy的削瘦 影响了以后的模特评选标准,使得瘦成为模特的标准。 影响了以后的模特评选标准,使得瘦成为模特的标准。
F
ashion vintage
F
ashion vintage
60
20世纪60年代是一个变革的年代, 年轻一代的崛起,新的社会价值观 形成,各种反传统的叛逆思潮蔓延。 波普艺术、后现代主义的产生,嬉 皮士、朋克风格的出现等等,构成 了这一时期的文化艺术特征。后现 代主义艺术的虚无使人们处于游戏 之中,风格的丢失是其重要特征。 但后现代主义艺术又能对所有风格 进行复制、模仿和重复,使风格失 去了存在的基础,成为没有风格的 风格,其风格在后现代主义艺术的 折衷、包容的模糊中消失。各种类 型的街头服饰,如迷你裙、喇叭裤、 牛仔裤、不分性别均可穿着的新潮 服饰成为当时的最新时装。
20世纪10年代至60年代服饰风格赏析
20世纪10年代至60年代服饰风格赏析在20世纪之前没有现代意义得“时装”,也没有现代意义得“时装设计师”。
欧美上层社会得服装都就是由裁缝们精心制作得,而这些裁缝们并不署名在服装上,她们只就是传统得匠人。
而称得上就是世界上时装设计第一人得就就是保罗·波烈 (Paul Poiret)。
20世纪初期,社会风气得改变,使得女子得地位得到提高,女权主义者也开始活动,以及通过有组织得抗议取得投票权得运动正在赢得声势。
Poiret得口号“把女性从紧身胸衣得独裁垄断中解放出来”成为时装革命得号角,启发了设计家,也启发了女性,使她们对于时装有了全新得瞧法与主张。
20世纪10年代,女裙有了许多质得变化,紧身胸衣失去了意义,厚重得裙撑也不见了,东方服饰得那种自然、宽松与简洁得美被西方时尚界所借鉴。
女装线条趋于直线,传统改变,平胸,松腰,束臀成为时尚。
代表作:蹒跚裙,宽松腰身,膝部以下收窄,裙口狭小。
在Poiret设计得服装中,我们总就是隐约可以找到古罗马裙袍、日本与服、中国旗袍、阿拉伯长裙、印度纱丽得痕迹,她根据这些异国元素把服装变得宽松、简洁,把衣服得支撑点挪到肩头,开创性得设计了胸罩、单肩睡衣与灯笼裤等服饰。
由于对异国情调得钟情与追求戏剧效果,Poiret在1912年设计出了一种极端得裙子,这款裙子下摆很窄,裙长及踝、臀部较宽斜,使着裙者无法迈出三英寸得步履,这就就是有名得霍步尔紧口裙(Bobble skirt)。
时髦女子不惜用布条绑住自己得腿,以适应这种蹒跚得时尚,尽管这种款式在行走时诸多不便,但由于其造型简洁明快,并恰好适于南美传来得探戈舞步,故风靡一时。
Poiret改变了曲线统治几百年得欧洲服装,使直线重新获得统治地位,从而开启了二十世纪现代造型线得雏型。
20世纪20年代得女装:女装功能化、男性化、轻便化。
此时服装流行男童式女装与假小子样式,平胸,松腰,束臀得男性化外观。
去掉胸腰得刻意强调,而以简单得管线造型来取代,头发被剪短,与男子差不多,裙子越来越短,短致只盖住膝盖,称为“管子状”。
20世纪10年代至60年代服饰风格赏析
20世纪10年代至60年代服饰风格赏析20世纪10年代至60年代服饰风格赏析在20世纪之前没有现代意义的“时装”,也没有现代意义的“时装设计师”。
欧美上层社会的服装都是由裁缝们精心制作的,而这些裁缝们并不署名在服装上,他们只是传统的匠人。
而称得上是世界上时装设计第一人的就是保罗·波烈 (Paul Poiret)。
20世纪初期,社会风气的改变,使得女子的地位得到提高,女权主义者也开始活动,以及通过有组织的抗议取得投票权的运动正在赢得声势。
Poiret的口号“把女性从紧身胸衣的独裁垄断中解放出来”成为时装革命的号角,启发了设计家,也启发了女性,使她们对于时装有了全新的看法和主张。
20世纪10年代,女裙有了许多质的变化,紧身胸衣失去了意义,厚重的裙撑也不见了,东方服饰的那种自然、宽松和简洁的美被西方时尚界所借鉴。
女装线条趋于直线,传统改变,平胸,松腰,束臀成为时尚。
代表作:蹒跚裙,宽松腰身,膝部以下收窄,裙口狭小。
在Poiret设计的服装中,我们总是隐约可以找到古罗马裙袍、日本和服、中国旗袍、阿拉伯长裙、印度纱丽的痕迹,他根据这些异国元素把服装变得宽松、简洁,把衣服的支撑点挪到肩头,开创性的设计了胸罩、单肩睡衣和灯笼裤等服饰。
由于对异国情调的钟情和追求戏剧效果,Poiret在1912年设计出了一种极端的裙子,这款裙子下摆很窄,裙长及踝、臀部较宽斜,使着裙者无法迈出三英寸的步履,这就是有名的霍步尔紧口裙(Bobble skirt)。
时髦女子不惜用布条绑住自己的腿,以适应这种蹒跚的时尚,尽管这种款式在行走时诸多不便,但由于其造型简洁明快,并恰好适于南美传来的探戈舞步,故风靡一时。
Poiret改变了曲扮。
掐腰大摆棉质衬衫裙应算做是50年代“新风貌”浪潮下大众化成衣的经典之作。
鲜艳的色彩象征着繁荣。
不可缺少的配饰要属腰带,既可强调极细的腰线,凸显女性曼妙身姿,又起到了很好的点缀作用。
无论是粉色白点裙搭配的同质地腰带,还是红蓝点白色连衣裙搭配的正红色腰带,都丰富了原本简洁典雅的剪裁。
服装风格第10——20世纪60年代风格
金银和白色等。
4.色彩
另一类是粉色色系.如粉红、粉绿、粉黄等。在具体运
用上注重色彩之间的面积拼接或色彩互衬。
5.图案
印花是60年代的象征.广泛 用于裙装.而大花、点纹、 大条纹、棋盘格、抽象纹各
领风骚.在衣裙,甚至长筒
袜都有表现。此外图案还有 斑马纹 豹纹、水波纹 七巧 板纹、向曰葵、雏菊以及古 典方格等。
6.材质
具高科技的新型合成面科.如闪光 面料Pvc、漆皮、皮革是60年代女 装主角,此外华达呢也是设计师 热衷选择的面料。
7.配饰
60年代风格配饰夸张、整体、简
洁和超大。金色粗手镯、几何的
黑色超大墨镜、金色链条以及各
种徽章、水晶和金属装饰的包袋 。夸张耳环,珍珠项链,大太阳 帽,松糕鞋及高筒靴子、芭蕾舞 鞋。代替帽子的头巾。
60年代风格代表——起短裙更适合身
材清瘦胸部平坦、似乎还未发育的少 女。当时最受欢迎的是英国人崔姬 (Twiggy) ,这个有着娃娃头、身材 削瘦模特极受时尚界的崇爱,时装杂
志充斥着她身着超短裙,涂着浓黑眼
圈的另类形象。崔姬开创了一个时尚 形象她影响了60年代年轻人的时尚文 化。
二、
一、
二、 三、
20世纪60年代风格产 生背景 20世纪60年代风格时 装设计解析
20世纪60年代风格时 装流行演变
20世纪60年代风格时装 作品欣赏
四、
一、20世纪60年代风格产生的背景
1.历史背景
20世纪60年代正处于西方经济飞速
发展、物质水平极大丰富时期。由 于战后人口出生率的急剧增长,至6 0年代中期,美国将近一半人口年龄在 25岁以下。这意味着一个新兴的庞大
三、20世纪60年代风格时装流行演变 20世纪70年代:60年代风格女装表现为造型合体,不讲究
服装风格第10——20世纪60年代风格共23页
谢谢
11、越是没有本领的就越加自命不凡。——邓拓 12、越是无能的人,越喜欢挑剔别人的错儿。——爱尔兰 13、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老子 14、意志坚强的人能把世界放在手中像泥块一样任意揉捏。——歌德 15、最具挑战性的挑战莫过于提升自我。——迈克尔·F·斯特利
服装风格第10——20世纪60年代风格
1、合法而稳定的权力在使用得当时很 少遇到 抵抗。 ——塞 ·约翰 逊 2、权力会使人渐渐失去温厚善良的美 德。— —伯克
3、最大限度地行使权力总是令人反感 ;权力 不易确 定之处 始终存 在着危 险。— —塞·约翰逊 4、权力会奴化一切。——塔西佗
5、虽然权力是一头固执的熊,可是金 子可以 拉
服装风格第14——20世纪6070年代摇滚朋克军装风格
2.造型
军装风格女装强调硬朗的线 条结构.常规造型多以直线 为主。肩部平且宽.使造型 呈Y形,T形。这种异样造型 往往塑造出几许性感成分。
3.款式
•常规军装款式似西装,前胸配四 个贴袋,外加精神穗带、肩章、臂 章、勋章、穗带流苏等装饰。 •整体视觉上这些装饰起着重要的 作用。军装风格服装以军装中各个 装饰细节为灵感。 • 门襟 • 传统军装采用双排扣的叠门襟 结构居多,结合纽扣的排列,结人 以威严感。
• 扣子 扣于是军装风格设计的主要元 素.整齐划一的扣子给人感觉严谨 秩序和威严,金属质感的钢扣尤其 能表现出英姿讽爽感觉。
4.色彩
按照常规棕绿色代表陆军,藏 青色代表海军,天蓝色代表空 军。棕绿色又衍生出草绿、墨 绿、橄榄绿等色彩,这都是军 装风格的反映。卡其色也是军 服的标准色.通常给人以野外 战场的感觉。
3.款式
•领型 以翻领、驳领和立领为主线条呈 直线和折线,造型硬朗。给人以力 量感觉。 •口袋 多口袋和袋盖是军装的重要特征 之一, 前身、袖身、裤管和臀部 是主要部位。在军装风格女装设计 中不同部位和造型的口袋设计加强 了服装的功能特性和风格表现。
3.款式
•迹线处理 一般军装有缉线处理。体现出装 饰性也加强服装的整体硬朗效果。
也有现代设计理念的针织、雪纺、 各类涂层料,甚至丝织、毛 皮、主要配件贝雷 帽、海军帽、拿破仑式帽等常成 为设计灵感,设计师进行再创造。 此外精神穗带、肩章、臂章、勋 章、穗带流苏、领带、腰带、皮 靴等作为配件也能表现帅气感 并传递出鲜明的军装内涵。
7.配件
Thank you !
①以破坏为美 ②以转换形象为美 ③以暴露为美
3.款式
•朋克风格强调女性性感。胸和臀 是朋克风格服装表现重点 。通过 包裹、捆绑 、透视 、金属装饰等 手法成为视觉焦点。
西方不同时期的服装特点
希腊、罗马式直筒形连衣裙
此时各部分主要特征表现如 下: A 腰线回到自然位置,重新 使用紧身胸衣;
B 裙子的臌大化。强调细腰 与夸张裙摆是相互关联的两 个装饰手段,1825年起群摆 越来越大,40年代初还出现 了用马鬃编成的钟形裙撑。
19世纪硬衬布式 用马毛交织而成的麻布与裙箍制成的、新型人造
拜占庭服饰特点——由绚丽多彩衣料丰赡华 美奢华 造型呆板僵硬 早期的拜占庭服装基本延续了罗马帝国的样 式,以白色为主。但随着拜占庭服装受基督 教文化的展开与普及,色彩变的绚丽、华美。 而流苏、滚边及宝石装饰装饰非常普遍。
阿尔玛提卡:基督教徒穿用的一种套头式外衣,男女皆 可穿。将布料裁成十字形,中间开口,在袖下和体侧缝 合,两袖很长,衣身拖地,腰部扎一腰带。 丘尼克和霍兹:上衣叫丘尼克,袖子窄小,衣身略长, 下摆左右有开叉,衣身刺绣。霍兹则像今天紧身裤,有 丰富的花纹和色彩。
苏美尔服饰——最大的特点就是单纯,而且男女同质同型。用卡 吾拉凯斯的衣料制成 腰衣,缠绕身体,由腰部垂下掩饰臀部。
着卡吾拉凯斯腰衣的石雕
女子饰物
巴比伦服饰——以棉、亚麻为衣料,取代了原来的羊毛衣料,衣服的垂褶更 加丰富。缠绕式的服装,衣长至膝下,男子露右肩,女子不露肩,注重服 装的用色。
汉 莫 拉 比 法 典 石 柱 上 的 石 雕
流 苏 装
这个时期的服装更加注意服装外表的装饰设计,流苏 装饰得到频繁的运用
亚述女头像
波斯服饰——除去了不便于灵活的缠绕式穿着形式,减省了多 余的流苏装饰。坎迪斯,袖子呈喇叭状,在后肘做出许多褶裥, 形成有没得下垂造型
穿坎迪斯的男子
北非古埃及的主要服饰有——腰衣、筒形衣裙、褶纹衣、组合装束 等等。 腰衣:主要是男性
巴洛克前期男装的填充物被去掉毫无价值的拉夫领呗抛弃代之以大翻领或折翻下来的平领和披肩领而后期上衣达布李特变长之后急剧缩短担保留了原有的基本特征巴洛克前期男装的填充物被去掉毫无价值的拉夫领呗抛弃代之以大翻领或折翻下来的平领和披肩领而后期上衣达布李特变长之后急剧缩短担保留了原有的基本特征这一时期的女子服饰仍然讲究曲线垫臀配合紧身上衣呈现出丰胸翘臀的形象
服装风格第12——20世纪60年代嬉皮风格
5.图案
图案设置很喧闹 ,花与花 之间紧密排列。带有迷幻感 觉。以碎花为主,图形大小 相间。突出自然界的植物和 动物纹样如各类花朵、树枝 、草丛孔雀等花型风格带有 东方情调。
6.材质
棉、麻、丝、毛等天然织物 以及丝绒—钩针是嬉皮风格 的理想材质.其中麻类、丝 绸适合于嬉皮风格服饰的运 用。缎带、绳带被用于装饰 中。各类串珠、亮片运用于 点缀装饰之中。
John Galliano2001年秋冬系列
2、波西米亚情调的嬉皮风格设计
BCBG2007年春夏系列 Missoni 2007年秋冬系列
4、70年代嬉皮风格设计
Louis Viutton2002年春夏系列
5、新嬉皮风格
Anna Sui 2001年秋冬
Thank you !
7.配饰
配件充满东方特色。主要来 自印度和吉普赛人的服饰打 扮。如楔形跟鞋、流苏靴子、 流苏腰带、头箍、念珠、几 乎长及地面的围巾、吉普赛 风格包头巾 腰间系大块花 布、脚链、大挎包等。
三、20世纪60年代嬉皮风格时装流行演 变 20世纪70年代: 60年代的嬉皮风潮至70年代,服饰来源 不再局限于东方,世界各地部落的民族风情均有表现。如阿 拉伯的大袍款式与印花图案。70年代后期的异域风格流行 与此紧密相关。 20世纪90年代: 90年代末嬉皮风格在世界范围被重新演 绎.称为新嬉皮风貌。在风格上.新嬉皮与旧嬉皮有着浅层 的一脉相承联系。须边、喇叭裤脚、灰调的饰品 民族情调 刻意营造的自然味道、具70年代特色的上紧下松的造型都 是新嬉皮风格的表现。
1969年8月在美国纽约举办了 规模最大的嬉皮运动,之后嬉 皮运动逐渐沉寂下来。
嬉皮运动是伴随着反权威、反 政府形象出现的。
二、20世纪60年代嬉皮风格时装设计 解析
60年代时尚
60年代时尚60年代,作为二十世纪的黄金时代之一,标志着世界各地社会和文化变革的出现。
在这个时代,时尚产业经历了独特的发展,成为了一种代表性的文化现象。
本文将向您介绍60年代时尚的特点和影响。
60年代的时尚反映了当时的社会变革和文化革命。
在这个时代,年轻人开始与过去的传统观念和价值观产生冲突,他们想要通过着装来表达自己的个性和对社会的不满。
这导致了一系列全新的时尚趋势的兴起。
在这个时代,年轻人开始提倡自由和平等的观念,并反对战争和歧视。
这种反抗精神在他们的时尚选择中得到了体现。
追求舒适和自由感成为了时尚的主旋律。
男性和女性开始穿着更加宽松的服装,摒弃了过去束缚身体的紧身裙和西服。
迷你裙的出现也引起了轰动,表达了女性对权威的挑战和对自由的追求。
随着音乐和文化的变革,摇滚和嬉皮士文化开始流行起来。
摇滚乐队如披头士和滚石成为了时尚的偶像,他们的服装和造型风格被年轻人广泛模仿。
男性开始流行长发和蓬松的发型,女性则倾向于自然的妆容和贴身的迷彩裤。
此外,60年代的时尚也受到了民族解放运动的影响。
在这个时期,非裔美国人和其他少数民族开始反对种族歧视,并争取平等权益。
他们的时尚选择体现了对自身身份的肯定和自豪感。
非洲和印度的传统服饰成为时尚界的新宠,颜色鲜艳的图案和抽象的几何形状成为了流行的设计元素。
当然,60年代时尚的发展也受到了经济状况的影响。
随着经济的繁荣和普通人购买力的提升,时尚逐渐普及化。
大规模生产的衣物和配饰成为了主流,人们越来越注重物质生活的体验。
除此之外,还有一系列对时尚产业乃至社会文化产生深远影响的元素。
音乐、电影、电视等媒介的爆发,让时尚迅速传播至世界各地。
全球化的交流和文化融合促进了时尚在国际舞台上的发展,摧毁了传统时尚的界限。
总之,60年代的时尚是一个充满变革和革命气息的时代。
它代表了年轻人追求自由和平等的心声,以及对过去传统的反叛。
这段时期的时尚影响了一个时代,塑造了我们今天的时尚观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世纪10年代至60年代服饰风格赏析在20世纪之前没有现代意义的“时装”,也没有现代意义的“时装设计师”。
欧美上层社会的服装都是由裁缝们精心制作的,而这些裁缝们并不署名在服装上,他们只是传统的匠人。
而称得上是世界上时装设计第一人的就是保罗·波烈 (Paul Poiret)。
20世纪初期,社会风气的改变,使得女子的地位得到提高,女权主义者也开始活动,以及通过有组织的抗议取得投票权的运动正在赢得声势。
Poiret的口号“把女性从紧身胸衣的独裁垄断中解放出来”成为时装革命的号角,启发了设计家,也启发了女性,使她们对于时装有了全新的看法和主张。
20世纪10年代,女裙有了许多质的变化,紧身胸衣失去了意义,厚重的裙撑也不见了,东方服饰的那种自然、宽松和简洁的美被西方时尚界所借鉴。
女装线条趋于直线,传统改变,平胸,松腰,束臀成为时尚。
代表作:蹒跚裙,宽松腰身,膝部以下收窄,裙口狭小。
在Poiret设计的服装中,我们总是隐约可以找到古罗马裙袍、日本和服、中国旗袍、阿拉伯长裙、印度纱丽的痕迹,他根据这些异国元素把服装变得宽松、简洁,把衣服的支撑点挪到肩头,开创性的设计了胸罩、单肩睡衣和灯笼裤等服饰。
由于对异国情调的钟情和追求戏剧效果,Poiret在1912年设计出了一种极端的裙子,这款裙子下摆很窄,裙长及踝、臀部较宽斜,使着裙者无法迈出三英寸的步履,这就是有名的霍步尔紧口裙(Bobble skirt)。
时髦女子不惜用布条绑住自己的腿,以适应这种蹒跚的时尚,尽管这种款式在行走时诸多不便,但由于其造型简洁明快,并恰好适于南美传来的探戈舞步,故风靡一时。
Poiret改变了曲
线统治几百年的欧洲服装,使直线重新获得统治地位,从而开启了二十世纪现代造型线的雏型。
20世纪20年代的女装:女装功能化、男性化、轻便化。
此时服装流行男童式女装与假小子样式,平胸,松腰,束臀的男性化外观。
去掉胸腰的刻意强调,而以简单的管线造型来取代,头发被剪短,与男子差不多,裙子越来越短,短致只盖住膝盖,称为“管子状”。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使得人们的生活方式、生活态度发生了新的改变。
妇女直接参加生产和战争,获得了经济积极地主张性别平等,为反抗男权社会,女性们一整天都穿上长裤,裤装的舒适方便使裤装一直流行,女性的裤子第一次成为正式服装部分。
人们不再需要那种使身体扭曲变形的紧身衣,开始拒绝那些强调女性特征的设计,而是需要更多的腿部白由。
由此便出现了简单单宽松的直筒连衣裙和直筒短裙。
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女装的设计主调确立了——适用、简练、朴素、活泼而年轻。
女裙进一步缩短,由踝部以上改为至小腿肚处,而且非常宽松。
女装廓形直线条,不再收紧腰部也不再夸大臀部。
尤其是流行“男孩似的”风格,导致发型也随着减短。
法国女设计师可可•夏奈尔(Coco Chanel1883-1971)提出,男性对于女性的性的欣赏立场不应该作为女性服装设计的考虑中心。
她把男服的服装材料直接使用到女装上,为女装的功能化、男性化做出了有益的探索。
并设计生产了自己的运动装,这种服装以宽松内衣的基本结构为根据演化而成,宽松、简单,并且采用松软的棉质面料,这种宽松服装的设计方式,其实原来是用做女性内衣的,而夏奈尔把它变成外衣,是一个重大突破。
扮。
掐腰大摆棉质衬衫裙应算做是50年代“新风貌”浪潮下大众化成衣的经典之作。
鲜艳的色彩象征着繁荣。
不可缺少的配饰要属腰带,既可强调极细的腰线,凸显女性曼妙身姿,又起到了很好的点缀作用。
无论是粉色白点裙搭配的同质地腰带,还是红蓝点白色连衣裙搭配的正红色腰带,都丰富了原本简洁典雅的剪裁。
1947年2月12日,Christian Dior抓住时代的契机与人们的心愿,推出崭新的服装造型New Look ,让人眼前一亮!圆润平滑的自然肩线,用乳罩整理的高挺的丰胸,连接着束细的纤腰,用裙撑撑起来的宽摆大长裙,长过小腿肚子,离地20CM,搭配细跟高跟鞋,整个外形十分优雅,女性味十足。
Dior在巴黎推出以“花冠”命名的系列时装时,整个设计界为之动容。
完全崭新的技术和设计手法,让女性的穿衣风格与男性形成强烈的对比。
于是,即便是过了一个世纪之久,X线条的成衣依旧牢牢霸占了优雅经典款的宝座。
人们的社会地位可以通过服装加以强调。
高雅强调女性性别特征的时装表现为修长、收腰和臀部修饰。
裙摆从小腿上移至膝盖,外型轮廓均用字母或形状命名。
年轻时髦的例子包括带有公主线的X型、带有裙撑和内裙的圆顶屋型和气球型以及阔摆的梯形轮廓和A型。
H型和波浪型的特征是突出臀部,腰线流畅,衬衫式上衣。
除了运动类和休闲类以外,蓝色牛仔裤也很流行。
男装仍保持传统风格,外衣和大衣都裁剪得比较宽松,肩部垫得很宽,不收腰。
裤子的上半部分舒适宽松,向裤脚方向逐渐收窄。
上个世纪50年代的时装风格,不只是优雅那么简单,夸张的时装线条、体面而含蓄的时装面料都是那个时代给予女人的优美。
长度大过膝的裙子、窄窄的肩膀、紧身的上衣,让胸部和臀部成为了突出的重点,女性曲线再次成为服装重
要诉求。
20世纪60年代,反传统时装与迷你时代——60年代的“嬉皮士”、超短裙开始流行。
与此同时,披肩发、束腰上装、紧身短裤或肥大的裤子等纷纷加入到时装的行列之中。
60年代在学生反叛的历史氛围之下,嬉皮士运动形成规模,嬉皮士文化蔚成风气。
当时,许多年轻人留长发,蓄长须,听爵士乐,跳摇摆舞,同性恋,群居村等极端行为反抗社会,抗拒传统。
甚至在60年代吸毒成为年轻人的一种时尚。
因此那时候人们的穿着也是以一种颓废的风格来表现自己内心的狂放不羁。
玛丽·匡特的“迷你裙”是当时最典型的流行风格。
运动休闲型的宽松学牛裙和衬衫裙很流行。
衬衫、长马甲和无领无袖连衣裙也很流行。
夏奈尔套装和女裤开始被人们接受并成为经典。
太空旅行和抽象派艺术带来了几何图形和以黑色与白色、白色与银色为特征的未来主义风格。
新兴材料开始出现,如塑料薄膜和涂层面料。
梯形风格的群装和人衣均采用对比色镶条和突出的缝线来衬托。
出现了带有人裤脚的喇叭裤。
还有超出常规的热裤、人衣和透明风格。
反主流的“嘻皮”式也影响着服装界。
无所顾忌的“反传统”风格与正统的女装风格形成对抗。
年轻人允许接受反传统的服装款式,如牛仔裤、套头针织衫、下恤衫是十几岁、二十出头年轻人的通用服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