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建平中学华东师大版高中历史高二下第17课日本明治维新资料

合集下载

上海市高中历史 第五单元 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 第17课 日本明治维新课件 华东师大版第四册

上海市高中历史 第五单元 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 第17课 日本明治维新课件 华东师大版第四册
18
日本加入列强俱乐部
19
20
改变的,只是佩里吗?
14
殖产兴业,鼓励工商
• 废除国内关卡和行会制度; • 废除一切阻碍工商业发展的法令; • 允许所有人自由择业; • 设置通商司,奖励贸易; • 统一货币,创办银行; • 兴办交通、邮政、造船、钢铁等实业; • 将官方资产低价出售给商家,积极扶持私
人资本的发展壮大。
15
实行教育改革,引进欧美科技, 促成文明开化
•士
• 皇族
•农
• 华族
•工
• 士族
•商
• 平民
12
涩泽荣一 13
• 乡村豪族出身 • 曾经的攘夷志士 • 出访欧洲的日本使节 • 明治初年的大藏少辅 • 主动弃官从商的怪人 • 创办企业五百家以上 • 日本企业之父 • 日本资本主义之父
从武士到商人
五代友厚—— 大阪证券交易所创始人
岩崎弥太郎—— 三菱财团开山之祖
• ——1871年8月29日,明治天皇废藩诏敕
10
实行地税及土地所有制度改革
• 政府在消灭幕府的同时还接收了其直 辖领地,接着又通过废藩置县接收了 各藩的领地……与此同时,由于新政 府在废藩时也继承了各藩的债务,所 以财政上出现了严重困难。
• ——依田熹家《近代日本的历史问题》
11
废除旧有社会等级,倡导四民平等
• 划分八大学区; • 设立大、中、小学和各类专业技术学校; • 不分出身、性别,推行全民强制教育; • 重点普及小学教育; • 聘请西方技师和教师,培养技术人才。 • 破除陋习,推行西方化的生活方式。 • 天皇自为表率,倡导文明开化。
16
17
实行征兵制,建立“皇军”
• 颁布“征兵令”,号召“举国皆兵”; • 实现军事近代化,“皇军”直属于天皇; • 仿照西方警察制度,设立全国警察机构。

第17课 日本明治维新(教用)

第17课 日本明治维新(教用)
日 本 封 建 等 级 制 度 示 意 图
1603-1867德川幕府统治 傀儡
天皇 将军 大名
(诸侯) 拥有最 高权力

封 建 统 治 阶 级
从12世纪起,一些武士 将军和大名的家臣 武士 出身的人掌握了国家政权, 天皇大权旁落。这些武士 农 自称将军,他们的统治被 工 民 称作“幕府统治”。

武士道精神,是武士道德
年平均增长速度
32.2%
英 美

1851-1873 1861-1873
1861-1873
3.3% 5%
3.8%
如何评价日本明治维新
(进步性、局限性)
进步性:
1、使日本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是日本历史上的重大转折点 2、摆脱了沦为半殖民地国家的命运 局限性: 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军国主义道路
保留大量的封建残余
幕府的封建统 治严重阻碍了 资本主义的发 展。
激化
内忧
社会矛盾
导致
导致
加剧
外患
西方列强入侵
民族矛盾
幕 府 统 治 危 机
美国用大炮打开日本国门,导致 了民族矛盾,加剧了幕府统治危 机。
1853年,黑船事件 美国海军在日本登陆
幕府允许荷兰商人进行贸 易的唯一地点:长崎出岛
闭关锁国
丧权辱国
幕府统治
假如你是一位生活在1887年的东京市民, 在你身边可能发生的现象有哪些?
• A 日本地方的200多个藩国都被撤销了,全国的行政区 划变成府、县两级。 • B 土地可以自由买卖了,农民也可自由迁徙了。 • 政府办了许多工矿企业,还鼓励私人从事工商业,工厂、 银行、邮政局、铁路局等新事物给人们的生带来许多方 便。 • C 家长有义务送学龄儿童接受普通教育4年,不服从者 将受罚。 • D 大街上随处可见留着短发、穿西服的男子,很少有人 头上还留着发髻了;吃西餐、开化妆舞会、听西洋音乐 成为一种时尚。 • E 武士不再垄断军职,邻居家的孩子被征,成为一名 “皇军”。

第17课日本明治维新教案和导学案 文档 (2)

第17课日本明治维新教案和导学案 文档 (2)

第17课日本明治维新教案和导学案学习目标:1.记住首先打开日本国门的国家和倒幕派的组成力量、明治维新开始时间、代表人物及内容;概述幕府统治的危机和武装倒幕运动;解析明治维新的性质和作用。

2.通过对明治维新背景、内容、性质和作用的学习,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通过与中国戊戌变法对比,培养学生的分析、比较能力。

3.通过明治维新对日本产生巨大影响的学习,教育学生善于学习别人的长处,国家要进一步对外开放。

重点:理解明治维新的主要内容和意义。

难点:日本社会的巨大变化及改革的局限性。

导入新课康熙皇帝在位时期曾与俄国签订了《尼布楚条约》,同学们是否还记得这个条约签订的时间?(答1689年)同一年,在俄国历史上发生了一个重要事件,就是彼得大帝开始改革。

俄国的近代历史的发展状况又是怎样?以及日本的发展情况又怎么样呢?通过本课的学习,我们对此将有一个概括的了解。

自主学习:1、19世纪中叶以前的日本还是一个落后的封建国家,实权掌握在手中。

的封建统治阻碍了日本资本主义的发展。

2、日本关闭的国门被打开,幕府统治危机更加严重。

明治维新内容①政治:②经济:③文化教育:④生活:⑤军事:(3)影响:(4)局限性:思考:1、19世纪中期日本面临着怎样的状况?四个字概括并阐述观点。

内忧外患——内忧:幕府统治出现危机,实行闭关锁国政策,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受到阻碍外患:美国扣开日本大门,出现民族危机2、比较:19世纪中期,中日两国的社会状况有何异同。

(P84)同:生产力和商品经济都有所发展;国内阶级矛盾尖锐,面临民族危机异:日本资本主义发展水平高于中国;日本封建势力相对薄弱,统治阶级内部斗争激烈3、在这种背景下,日本的哪个阶层担负起挽救民族危亡的任务?他们是如何做的?倒幕派;发起倒幕运动,推翻幕府统治,支持明治天皇改革。

4、此阶层的活动是否成功了?与中国维新变法时期的维新派相比有何不同?成功了;日本倒幕派掌握实权,得到人民和部分实权派支持,通过武装推翻旧政权;中国依靠没有实权的皇帝,不敢发动群众,无兵权财权学生阅读后回答问题:1、回忆大化改新内容,结合图二思考:日本两次向外学习的目标有何不同?出现这种变化的原因是什么?说明日本民族有什么样的特点?不同:大化改新学习中国隋唐制度,明治维新学习欧洲先进技术文化原因:隋唐时期中国是世界大都市,文化先进,近代中国落后,遭受外来侵略特点:日本是一个善于学习和模仿的民族2、日本“天皇制“刚开始是一种中央集权制度,那么明治维新内容中,哪一点反映了加强中央集权的目的?“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3、明治维新后,日本迅速迈入了近代化。

高二历史明治维新知识点

高二历史明治维新知识点

高二历史明治维新知识点明治维新是日本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时期,它标志着日本由封闭的江户幕府时代进入了现代化的新时期。

本文将介绍高二历史课程中涉及到的明治维新的几个重要知识点。

一、幕末时期的背景明治维新发生在19世纪60年代末至70年代初的幕末时期。

此时,日本面临着内外压力的双重挤压。

一方面,国内贫困和不满情绪日益增长,农民和城市工人的生活条件恶化;另一方面,西方列强的入侵和领土争端让日本感到了外敌的压力。

二、黑船来航和对外开放1853年,美国海军的黑船来到了日本,这标志着日本的封闭时代被打破。

美国海军将领马修·凯里为日本传统的武士阶层带来了沉重的冲击。

为了避免被侵略,日本被迫签订了《日美和约》,并与其他列强陆续签订了不平等条约。

这使得日本意识到了现代化的必要性,进一步推动了明治维新的进程。

三、改革开放和政治制度改革明治维新的一项重要任务是进行政治制度的改革。

1868年,天皇明治维新,废除了幕府体制,建立了以天皇为中心的明治新政权。

新政府开始进行一系列的改革,包括设立中央政府机构、颁布宪法、实行普选制度等。

这些改革为日本的现代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四、经济现代化和产业革命明治维新后的日本开始进行经济现代化和产业革命。

政府制定了一系列的工业政策和法规,鼓励外国的技术引进和本土工业的发展。

这些努力使得日本在不到半个世纪的时间里,迅速成为一个工业化的国家。

其中著名的例子就是三菱和日本铁路的建设。

五、教育现代化和知识普及明治维新的另一个重要方面是教育现代化和知识普及。

新政府推动了公共教育的发展,兴办了许多学校和大学。

在教育改革的推动下,大量的知识被普及,培养了一大批学识丰富的人才。

这些人才为日本的现代化提供了宝贵的支持。

六、日本的地位提升和对外扩张明治维新使得日本的地位得到了提升,并开始对外扩张。

日本成功地在甲午战争中击败了中国,夺取了台湾和部分中国的领土。

随后,日本还参与了俄日战争,从俄罗斯手中夺取了旅顺等领土。

第17课日本明治维新

第17课日本明治维新
利华教育网(又名数理 化网)为您整理
7
封建制度的代表
幕 府
指武士首脑将军 的府邸,后来又 幕府的封建统治阻碍日本 称将军为首的中 资本主义的发展——明治 央政权为幕府。 维新的根本原因。 从12世纪——19 世纪明治维新前, 日本处在军事封 建统治的“幕府 政治”时期,它 先后经历了镰仓 幕府、室町幕府 资本主义经济产生 和德川幕府统治 时期。
工业者。 文化传统 日本善于学习。
改革结果 明治维新成功。
人民群众 。
中国封闭保守。 戊戌变法失败。
3. 俄国1861年农奴制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的 共同点:
①.都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②.都使国家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
③.都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
第五环:互评交流
1.明治维新最重要的意义是使日本( A.彻底铲除了封建制度 C.摆脱美、英、法等国殖民统治 A.美国 B.俄国
B
)。
B.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 D.实现了工业现代化
2.1853年,率先打开日本关闭国门的是( 3.组成倒幕派的主要力量有(
A
)。 D.法国
A
C.英国 )。
①中下级武士
A.①②③ ①法国 A.①② A.推翻了旧政权
②商人和资本家 ③新兴地主
B.②③④ ②俄国 B.②③ C.①②④ ③日本 C.①③
④高级武士
形成学习西方的社会风气。培养了 社会生 提倡“文明开化” 活方面 学习欧美的科学、文化、 建设资本主义国家所需的人才。
教育、思想、生活方式
军事上 “富国强兵” 实行征兵制, 建立资产阶级的常备军,也成为了
建立“皇军”。 日本的对外侵略扩张的工具。
第四环:技能拓展
1.日本历史上两次著名的改革是什么? 项目 名称 第一次 大化改新 第二次 明治维新

17课日本明治维新(教用)[1]分解

17课日本明治维新(教用)[1]分解

米价。
——开《国东后亚的三日国本的,民近族代矛史盾》和社会矛盾加剧
材料四:日本统治者从所国之始便允许再长崎保留一扇窗口,让荷兰人输 入西方文明中的科技知识……保留了日本人学习和吸收西方文明的一条渠 道……此后日本以荷兰人带去的西方学问为主,逐渐形成一种专门的学 问——“兰学”。 受到传播—西—方马先克进科垚学《技世术界的“文兰明学史”》的影响。
新兴地主、 商人
经济实力增强,政 治权利较少
“尊王攘夷” (反幕府、反侵略)
全力倒幕(主力:武士)
1868年鸟羽、伏见战役,倒幕成功
京都政变1868明治政府建立—— 1869武装倒幕,德川幕府结束。
3.时间: 1868 年
4.目的:富国强兵
5.主要人物:明治天皇
6.内容
A. 政治: 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
日本的明治维新
1.背景:(内忧外患) (1).幕府的封建专制统治严重阻碍了日本 资本主义的发展 ---根本原因 (2).面临沦为西方国家殖民地的危机 (3).思想上:兰学盛行。(启蒙思想影响)
2、前提条件: 幕府统治被推翻,明治政府成立
日本明治维新的背景
天天皇皇 将军 分化 大名 武士 分化
农 分化
名义上是国家的最高统治者,但并没有实权, 实权掌握在幕府将军手中。将军也是最大的封 建主,直接管理着全国四分之一的土地和许多 重要城市,全国其他地区分成大大小小两百多 个“藩”,藩的首领大名享有藩的世袭统治权, 但必须听命于将军。
第17课 日本明治维新
一 从锁国到开关
1、1603年,德川幕府建立 2、1639年,幕府颁布“锁国令”1来自33年德川幕府的锁国令(节选)
(一)除特许船只外,严禁其他船只驶往外国。

高二选修明治维新知识点

高二选修明治维新知识点

高二选修明治维新知识点【高二选修明治维新知识点】明治维新是日本历史上一个重要的转折点,标志着日本从封闭半殖民地国家转变为现代化大国。

作为高二选修课的一部分,明治维新的知识点对于学生们来说至关重要。

本文将以问题-回答的形式介绍高二选修明治维新的知识要点。

问题一:明治维新是什么?回答:明治维新指的是日本在1868年至1912年的时期,通过一系列的改革来推动日本从封闭半殖民地国家转变为现代化国家的历史事件。

这一时期以明治天皇的统治命名。

问题二:为什么明治维新是日本历史上的重要时期?回答:明治维新是日本历史上的重要时期,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1. 打破了封闭的国门:在明治维新之前,日本实行了长期的封闭政策,与外界隔绝。

明治维新后,日本开始与世界各国进行贸易往来,并吸收了西方国家的技术和知识,推动了日本的现代化进程。

2. 推动了政治改革:明治维新后,日本废除了幕府体制,建立了中央集权的政府体系,并采用了西方的立宪制度。

这些改革促进了日本政治体制的现代化。

3. 推进了经济发展:明治维新后,日本开始实行现代化的工业化政策,建设了铁路、电力、煤矿等基础设施,并鼓励企业家投资兴办工厂。

这些举措推动了日本经济的快速发展。

4. 维护了国家独立:明治维新后的日本自觉地走上了一条独立自主的发展之路,坚决反对列强侵略。

通过一系列的战争,日本成功地保卫了国家独立。

问题三:明治维新的具体改革措施有哪些?回答:明治维新期间,日本进行了许多重要的改革措施,包括:1. 废除幕府体制:明治维新后,日本废除了幕府体制,建立了中央集权的政府体系。

明治政府取而代之,明治天皇成为国家的最高统治者。

2. 强化军事力量:为了保卫国家独立和推动现代化进程,明治维新后的日本重视军事力量的建设,进行了一系列的军事改革,并迅速提升了军队的战斗力。

3. 实行地租改革:为了增加财政收入和推动现代化产业的发展,明治政府进行了地租改革,提高土地税收,并允许地主自由出租土地。

17课日本明治维新

17课日本明治维新
2、前提条件: 幕府统治被推翻,明治政府成立
明治维新的主要内容
• ①在政治上,废藩置县,全国分为3府72县,由中央直 接治理,使日本成为天皇统治下的中央集权制国家。
• ②在经济上废除重重关卡和行会制度,兴办工商业, 引进西方技术;允许土地自由买卖。
• ③在文化教育上采用欧美学制,设立新式学校,实行 小学义务教育,发展中等和高等教育。
• 文化传统:日本自古国力有限,有紧迫感,善于 学习别人。中国一直以大国强国自居,封建制度 形成较早,优越感很强。
• 改革结果:日本成功地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中 国改革失败,仍是半殖地半封建社会。
项目项目名称名称时间时间主持者主持者学习国学习国作用作用第一次7世纪中期大化改新孝德天皇中国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从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第二次明治维新19世纪中期明治天皇欧美日本历史上两次向外学习的范例明治维新使日本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成为当时亚洲唯一保持了民族独立的国家
美国的历史是两次革命的历史; 英国的历史也是两次革命的历史,只 不过一次是政治上的,一次是经济上 的; 日本的历史是两次改革的历 史……
2、不同点
• 改革时间:明治维新是十九世纪中期;戊戌变法 是十九世纪末。
• 外部环境:明治维新时,西文各国正在进行工业 革命,国际环境相对宽松;戊戌变法时西文各国 已进入帝国主义阶段。
• 改革力量:明治维新依靠的是天皇和武士这样的 统治阶级的实力派;戊戌变法却是一些知识分子 拥护着一个没有实权的皇帝。
学习国 作用
中国
从奴隶社会向 封建社会过渡
欧美
从封建社会向资本 主义社会过渡
小结延伸
• 明治维新使日本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成为当时亚洲 唯一保持了民族独立的国家。在明治维新30年后,中国也进 行了一次同样性质的改革——戊戌变法,结果以失败告终。 为什么日本的明治维新成功了,而中国戊戌变法却失败了呢? 我们从中可得到哪些启示呢

第17课日本明治维新

第17课日本明治维新

4、日本明治维新中实行“废藩置县”,其中的“藩”(指B) A、幕府的领地 B、大名的领地C、武士的领地D、天皇的领地
5、明治维新中对封建土地所有制改造采取的中心措施是 (D) A、土地国家化统一征收地税 B、废除领主土地所有制拍卖土地 C、国家租土地给私人建立农场D、承认土地私有,允许土地买卖
6、与戊戌变法比较,明治维新能够成功的显著背景是 (C) A、受西方资本主义的影响 B、自上而下实行经济改革 C、封建专制统治比较薄弱 D、农民阶级支持全面改革
谈一谈日本明治维新
以后的发展状况。它有什 么进步性和局限性?
答:(1)明治维新使日本改变了封建落后状况, 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2)是亚洲近代 唯一走上独立发展的国家,很快成为亚洲强国。 (3)明治维新为亚洲国家一些立志摆脱落后状 况、实现民族振兴的人们提供了某些经验。(4) 但是,日本封建残余势力仍然很大。(5)明治 维新后,随着经济军事实力的增长,日本竭力
军事
明治维新措施简表
项目 内容
目的
政治 1、废藩置县
加强中央集权
2、废除封建身份制度,取消武士特权 破除封建等级
制度
经济 1、改变原有的封建土地制度,允许土 发展资本主义 地买卖,改革税制 2、引进西方技术,鼓励发展近代工业
军事 实行征兵制,建立皇军
为对外扩张创 造条件
文化 提倡“文明开化”,学习西方先进文 脱亚入欧 化,努力发展教育,培养近代化人才
(1)政治 措 (2)经济 施
(3)文化 (4)军事
意义
知识巩固
自我评价
一、单项选择题:
1、日本出现明治维新的根本原因是 (C)
A、人民的反抗
B、西方的入侵
C、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形成及影响 D、幕府的腐朽统治

高中历史 5.17《日本明治维新》教案 华东师大版第四分册

高中历史 5.17《日本明治维新》教案 华东师大版第四分册

第17课日本明治维新[教学目标]1.知道德川幕府的“锁国令”,《日美亲善条约》《日美友好通商条约》的签订,倒幕运动,明治维新内容。

理解日本明治维新的社会背景,明治维新对日本历史的深远影响。

2.让学生通过材料的研读、讨论交流,分析明治维新背景,初步掌握从内因、外因范畴分析重大历史事件的方法。

3.日本明治维新是近代历史上通过改革由封闭走向开放,由弱变强的典型,通过学习,引导学生感悟改革是实现社会进步的重要途径,要培养开放意识、改革意识,要树立勇于学习先进、参与竞争的勇气。

[重点与难点]重点:明治维新的内容。

难点:明治维新的原因(背景)。

说明:1.明治维新内容是改革的核心知识,只有全面掌握、理解改革内容,才能使学生明白日本由弱变强的原因,理解其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方面对日本历史乃至亚洲国家的深远影响。

因此作为本课重点。

2.导致日本改革的内外因素众多,学生理解有一定难度,故把明治维新的原因(背景)作为本课难点。

[教学设计]1、导入新课法国著名历史学家费尔南.布罗代尔在《文明史纲》中说:“在入侵和外国创新的冲击下,日本总是通过模仿他人创造和重新创造自己。

”引导学生思考:日本在古代历史上是如何“模仿他人创造和重新创造自己?”进入近代,西方殖民者东来,面对西方文明的冲击,日本的是如何应对的呢?2、教学过程(1)明治维新的背景①落后的封建幕府统治利用教材p75“知识链接”和教材p75小字部分,介绍日本历史上天皇统治、幕府统治的情况,进而了解19世纪中期幕府统治的黑暗。

②西方列强叩关,日本面临民族危机。

首先通过提问“19世纪中期英、美等西方国家政治、经济状况如何?”启发学生理解资本主义列强叩关日本的时代背景。

然后阅读材料1,讨论:1858年《日美友好通商条约》给日本带来什么影响?理解日本所面临的民族危机。

③倒幕运动提供材料2,让学生通过阅读,理解日本新生阶级力量的发展、倒幕派的形成、“倒幕运动”的掀起及其结果。

第17课日本明治维新

第17课日本明治维新
——《世界通史——工业文明的兴盛》
明治维新
• 明治维新的背景 • 明治维新的内容
明治元年(1868年)闰四月二十一日公布御誓文 曰: (1)广兴会议,万事决于公论。(2)上下一心, 盛行经纶。 (3)官武一体,以至庶民,各遂其志, 毋使人心倦怠。 (4)破除旧来之陋习,一本天地 之公道。(5)求知识于世界,大振皇国之基础。 于上列御誓文,不有违悖,是为宗旨。
1873年1月,政府发布《征兵令》,正式取消武士垄断军事的特 权,实行与西方国家相仿的义务兵役制,建立了一支近代资本主义 国家现代军事制度的同时,封建时 代的“忠节”、“礼仪”、“武勇”、“信义”等武士道精神也在 向军队灌输,培养官兵对天皇和神灵的迷信。
——《世界通史——工业文明的兴盛》,华东师大出版社
明治维新
• 明治维新的背景 • 明治维新的内容 • 明治维新的影响
明治维新的影响
经过明治维新而渐趋富强的日本,利用强盛的 国力,逐步废除与西方列强签订的不平等条约,收 回国家主权,摆脱了沦为殖民地的危机;另一方面, 虽然明治政府锐意改革,但也遗留了许多问题:如 天皇权力过大、出身藩地的有权有势者长期掌控国 政,形成势力庞大的“藩阀政治”体系,保留了大 量的军事封建残余。这些负面问题导致日本成为一 个富有侵略性的军事封建帝国主义,促使日本走上 侵略扩张的道路。
——张荫桐选译《1600—1914年的日本》
1869年3月,大久保利通等人首先促成萨、长、土(佐)、肥(前) 四个强藩的藩主请求“奉还版籍”,向天皇交还原有的领地和领地上 人民的统治权。此举迫使其他藩相继仿效。到6月天皇收回了全国所有 的版籍,藩主改为藩知事。1871年7月,天皇又宣布废藩置县,废除 260余藩,设置由中央政府直接管辖的府和县,免除原来的藩知事职务, 令其来东京居住,坐食俸禄。通过“奉还版籍”和“废藩置县”,彻 底打破了日本千百年来封建割据局面,建立了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 为全国统一市场的形成创造了条件。

第17课日本明治维新分解

第17课日本明治维新分解

10、明治维新成功的原因: (1)从背景上看:
日本的封建专制统治相对薄弱; (2)从准备过程看:
倒幕派实力较强有自己的武装,得到天皇 的支持; (3)从内容上看:
制定和实施了全面的、行之有效的措施; (4)从国际环境看:
19世纪中期日本又有相对宽松的国际环境。
(P107)
根据所学知识,分析 比较日本明治维新与中国 戊戌变法的异同。
资 义 生 产 关 系 的 形 成 和 发 展
我天们皇从将军或大名那里得到封地和禄米,但
却 生 愤我 至有 但 我 百苦 天 人 富 意我 所 着 把 藩 命 经 好一 意 啊只 高崇 并 真 姓劳 那 过 裕 赌是 有 全 全 的 于 有 我点 , 。我需 无我高 没 想 过作 些 的 的 一我我德 的 国 国 首 我 几 们政 却是要 上是威 有 有 上必军的绝哼, 老 , 生 把是大将武是川 国 四 其 领 们 百 幕新农治受一对 的须 人 基 大 ,名大军 士望实一好但 爷 多 活 。日一兴 民将家分他大将年府效,础部这地到个幕权名,权天日地、是们么,本个军大之地名军的的掌忠拥。分种位各生府力主城,名,能子日还希那的农,事一区享。历统握有将有但下日、市也种意将,就经不义实亲。子说望怕最民政虽都的分有由史治些军佩是级子商平没政济满人军我像上权自却要有是高(权从或刀随武过然由土成藩我了,城人民状情有策,忠的你,是掌管事大特着士不总加人冒统我我地大的们,让市况绪,的组我诚藩工名权时阶下们国握理是税能着治只说和大世幕我日经治恶增平成商,,间层去而限腰,地中家在我生进吃,带杀者济权是了许小袭府的本化强民幕业我我的地啦且制缠我可活行国的幕的不这我头— 实利一算多小统来目永府)们们推位。日反,我,万在以古力较最府国饱 个 们 的—个 , 重 两 治 管 标 远武构移恶益抗我想 真增少贯藩 世时高 将 家穿 日 过 危士成,化天将 我 要 百 权 理 就 都贫斗幕强每扩 是,地 代候统 军 ,不 子 上 险一了我,皇军 直 城 “ , 这 是 是困争府,天令大政但上相般幕们生的治 让手暖 真 安我,, 接 藩 必 个 要 我市是府武活都人我是拥传诸者 我中, 不 定也虽但 管 ” 须 国 维 们,职统士困辛气的我有。候, 的,昨 是 、愿享是 理 , 听 已 护 德我业治中难,幕 府 已 成 为 众 矢 之 的。

《第17课 日本明治维新》(同步训练)高中历史第四分册_华东师大版_2024-2025学年

《第17课 日本明治维新》(同步训练)高中历史第四分册_华东师大版_2024-2025学年

《第17课日本明治维新》同步训练(答案在后面)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日本明治维新的直接导火索是()。

A. 鸦片战争B. 马关条约C. 黑船事件D. 戊辰战争2、下列属于明治维新后期实施的重要改革措施是()。

A. 地主土地所有制的确立B. 农民土地所有制的确立C. 取消武士阶级特权D. 实行义务教育3、明治政府在1871年废除了封建领主制度,实行什么政策来加强中央集权?A. 士农工商制度B. 废藩置县C. 土地改革D. 开港通商4、明治维新时期,日本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推动国家现代化,其中哪一项不是明治政府推行的教育改革内容?A. 建立现代学校体系B. 引进西方教育理念C. 实行义务教育D. 取消女子教育5、题干:以下哪项不是明治维新期间日本政府采取的措施?A. 解放农奴B. 推行义务教育C. 实施殖产兴业政策D. 推行地租改革6、题干:以下关于日本明治维新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 明治维新使日本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B. 明治维新使日本成为亚洲的强国C. 明治维新使日本走上了军国主义道路D. 明治维新使日本加强了与西方国家的联系7、明治维新的核心措施之一是废除封建领主制度,实施郡县制,建立新的地方行政体系。

这一措施的主要目的是()。

A、加速天皇权力集中,强化中央集权B、促进封建经济的发展C、鼓励农民购买土地D、增加国家的财政收入8、在明治维新期间,哪个政策直接促进了日本教育的现代化,有助于提高国民的文化素养和现代意识()。

A、废藩置县B、殖产兴业C、文明开化D、征兵制9、题干:以下哪项不是日本明治维新时期改革的主要内容?A. 军事改革B. 农业改革C. 教育改革D. 宗教改革 10、题干:在《五箇条の御誓願》中,日本实行以下哪项改革?A. 土地改革B. 教育改革C. 消灭封建割据D. 学习西方近代科技11、明治政府在推行“富国强兵”政策的同时,还实施了哪一项重要的改革措施?A. 废藩置县B. 建立天皇制度C. 推行义务教育D. 发展近代工业12、在明治维新期间,日本政府派遣了大量留学生前往欧美学习先进科技与文化,这一举措的主要目的是什么?A. 提升国民教育水平B. 加强与西方国家的外交关系C. 引进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D. 减少国内的政治动荡13、下列关于日本明治维新的说法,错误的是:A. 明治维新使日本从封建社会过渡到资本主义社会B. 明治维新后,日本实行了土地改革,废除了封建领主土地所有制C. 明治维新期间,日本实行了天皇制,加强了中央集权D. 明治维新后,日本积极对外扩张,发动了甲午战争14、以下哪一项不属于明治维新时期日本进行的主要改革措施:A. 军事改革B. 教育改革C. 经济改革D. 宗教改革15、明治维新期间,日本为了加速资本主义发展,采取了哪一种土地政策?A、实行土地私有化,允许土地自由买卖B、将土地归公,不再允许私人土地买卖C、限制土地拥有量,禁止大宗土地交易D、禁止土地买卖,实行平均分配16、日本明治政府采取的哪项措施有助于提高国民军队的战斗力?A、大力发展军事学校,培养专业军事人才B、废除武士制度,提高将军的权力C、加强海上封锁,限制与外部国家的交流D、实行义务兵役制,建立常备军队二、非选择题(本大题有4小题,每小题13分,共52分)第一题题目:分析日本明治维新的背景、内容和意义。

高中历史_ 华东师大课标版 高二下册_ 第五单元 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 _ 第17课 日本明治维新 (共25张PPT)

高中历史_ 华东师大课标版 高二下册_ 第五单元 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 _ 第17课 日本明治维新 (共25张PPT)
明治维新后57年(1925年), 义务教育入学率达到99% .
小结:
从““大阶盐级平矛八盾郎””到“到民“族培理危”机”
从从““封德建川主”义”到到““明资治本主”义”
从从““东脱方亚农”业国到”“到入“欧西方”工业
国”
升华:学生小结
资本主义的世界化大潮的翻涌,导致侵 略者的到来,由此引发了日本思想者救 国的思考,激起了支持者、探索者、领 导者、推进者的变革,最终完成“脱亚 入欧”使命的改革者们是否也会成为侵 略者?有何启示?
—— 1881年伊藤博文赴欧洲考察宪政后
问题四:推进者还是侵略者?
设计意图: 明治维新的影响与局限
侵略者 (背景)
佩里
目的与结果
福泽谕吉
前提与内容 内容
大久保利通
明治天皇
前提与内容
木户孝允
问题五:如何理影解响上与述局人物限的关系?
伊藤博文
文化
军事
文明开化 加强中央集权
废藩置县,四民平等 实行征兵制
问题:日本为何要纪念一个侵略者呢?
侵略者与日本
材料一:据《世事见闻录》(1816年)记载,贫苦的农民 连“吃杂粮度日,都成为不可能”,他们“衣不蔽体,饥寒 交迫,住的地方更是墙塌壁倒,破陋不堪”,甚至被迫出卖 自己的亲生骨肉。统治者公开声称:“让农民不死不活地活 着,是政治的秘诀。”甚至告诫农民:“随便将萝卜叶、豇 豆叶、大豆叶等扔掉,就太浪费了。这些东西掺上些杂粮煮 着吃,味道是很鲜美的。”
感到骄傲:这些变革绝对不是受外力强迫,完全是我国自己决定的,……只
要发现长处就要取之用于我国。”
——1875年李鸿章与日本外交公使森有礼谈日本的服装
材料二 (明治维新时)改革的动力是西化……英国模式自然作为铁路、电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士
? 皇族
?农
? 华族
?工
? 士族
?商
? 平民
涩泽荣一
????????
父之义主本资本日 父之业企本日
上以家百五业企办创 人怪的商从官弃动主 辅少藏大的年初治明 节使本日的洲欧访出
士志夷攘的经曾 身出族豪村乡
从武士到商人
五代友厚—— 大阪证券交易所创始人
岩崎弥太郎—— 三菱财团开山之祖
殖产兴业,鼓励工商
日本明治维新
方东的代年 十六 五纪世九十
\
1853年尬黑船来航
浮世绘作品中的佩里形象
1854年《日美亲善条约》 1858年《日美友好通商条约》
)年七六八一(喜庆川德
)年七六八一(喜庆川德
1868年,明治天皇迁都东京 开始维新改革
》文誓条五《
奉还版籍,废藩置县
? 欲内保亿兆之安,外与万国对峙,宜名实 相符,政令归一……然数百年因袭已久, 或有名无实,焉能保亿兆之安,与万国对 峙?……力求去冗就简,除有名无实之弊, 消政令多岐之忧。
实行征兵制,建立“皇军”
? 颁布“征兵令”,号召“举国皆兵”; ? 实现军事近代化,“皇军”直属于天皇; ? 仿照西方警察制度,设立全国警察机构。
日本加入列强俱乐部
?吗里佩是只,的变改
方东的初纪世十二
? 废除国内关卡和行会制度; ? 废除一切阻碍工商业发展的法令; ? 允许所有人自由择业; ? 设置通商司,奖励贸易; ? 统一货币,创办银行; ? 兴办交通、邮政、造船、钢铁等实业; ? 将官方资产低价出售给商家,积极扶持私
人资本的发展壮大。
实行教育改革,引进欧美科技, 促成文明开化
? 划分八大学区; ? 设立大、中、小学和各类专业技术学校; ? 不分出身、性别,推行全民强制教育; ? 重点普及小学教育; ? 聘请西方技师和教师,培养技术人才。 ? 破除陋习,推行西方化的生活方式。 ? 天皇自为表率,倡导文明开化。
? ——1871年8月29日,明治天皇废藩诏敕
实行地税及土地所有制度改革
? 政府在消灭幕府的同时还接收了其直 辖领地,接着又通过废藩置县接收了 各藩的领地……与此同时,由于新政 府在废藩时也继承了各藩的债务,所 以财政上出现了严重困难。
? ——依田熹家《近代日本的历史问题》
பைடு நூலகம்
废除旧有社会等级,倡导四民平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