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
三国演义简介
与三国故事相关的成语俗语 如鱼得水(刘备与诸葛亮):比喻得到了与
自己十分投合的人或对自己非常合适的环境。
三顾茅庐(刘备与诸葛亮):形容求才若渴,
后用来比喻多次专诚拜访。
三国演义简介
作家作品
罗贯中(约1330-约 1400),名本,字贯中, 号湖海散人,山西太原人, 元末明初小说家。相传是 施耐庵的得意门生,才华 出众。他的作品还有《三 国演义》、《隋唐志传》、 《三遂平妖传》、《残唐 五代史演传》、等小说和 《风云会》等杂剧。
《三国演义》简介
《三国演义》,全名为《三国志通俗演义》, 中国古代长篇历史章回小说。作者一般被认为 是元末明初的罗贯中,是四大名著中唯一一本 根据历史事实改编成的小说。演义以史为据, 以儒家思想为本,强调“忠义”;着重描写战 争,讲述汉末黄巾之乱至魏、蜀汉及吴三国鼎 立,到西晋统一百余年间历史,刻画了众多英 雄人物。
开篇诗词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是非成败转头空 ,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 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三国演义》主要人物:
蜀:刘备,关羽,张飞,赵云,马超,诸葛亮,魏 延,庞统,黄忠 ……
魏:曹操,夏侯惇,夏侯渊,许褚,张辽,司马懿, 张郃 ……
曹操:三国时期最伟大的政治家、 军事家、谋略家、文学家和诗人, 他一生并未称帝,但他在汉末所采 取的一系列政治、军事措施,可以 使他与秦始皇、唐太宗、康熙等千 古帝王同列。千百年来,对曹操的 评价贬多于褒。肯定他的,说他胸 怀大志,唯才是举,平定北方,登 高必赋,文武兼备,御军三十余年, 自著兵书十万余字,是个大政治家、 大军事家、大文学家;否定他的, 说他“名托汉相,实为汉贼”是个 善于玩弄权术,残忍嗜杀的“奸 雄”,尤其在民间,更将曹操作为 “奸诈”、“虚伪”的代名词。
《三国演义》简介
《三国演义》简介
《三国演义》是中国古代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历史演义小说,以描写战争为主,反映了吴、蜀、魏三个政治集团之间的政治和军事斗争,大致分为黄巾之乱、董卓之乱、群雄逐鹿、三国鼎立、三国归晋五大部分。
全书反映了三国时代的政治军事斗争,反映了三国时代各类社会矛盾的渗透与转化,概括了这一时代的历史巨变,塑造了一批叱咤风云的三国英雄人物。
该作品成书后有嘉靖壬午本等多个版本传于世,到了明末清初,毛宗岗对《三国演义》整顿回目、修正文辞、改换诗文,该版本也成为诸多版本中水平最高、流传最广的版本。
《三国演义》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章回小说,是历史演义小说的开山之作,也是第一部文人长篇小说,明清时期甚至有“第一才子书”之称。
自问世以来,取材于它的各类文艺作品不胜枚举。
它的巨大影响力,使艺术的真实甚至盖过了历史的真实。
作者罗贯中将兵法三十六计融于字里行间,既有情节,也有兵法韬略,反映了丰富的历史内容。
总的来说,《三国演义》是一部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中国古代长篇小说,它不仅是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更是一部反映人性、权谋和战争的深刻巨著。
三国演义简介
《三国演义》是中国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历史演义小说,作者是元末明初的著名小说家罗贯中。
描写了从东汉末年到西晋初年之间近105年的历史风云,以描写战争为主,诉说了东汉末年的群雄割据混战和汉、魏、吴三国之间的政治和军事斗争,最终司马炎一统三国,建立晋朝的故事。
反映了三国时代各类社会斗争与矛盾的转化,并概括了这一时代的历史巨变,塑造了一批叱咤风云的三国英雄人物。
全书可大致分为黄巾之乱、董卓之乱、群雄逐鹿、三国鼎立、三国归晋五大部分。
在广阔的背景上,上演了一幕幕气势磅礴的战争场面。
编者罗贯中将兵法三十六计融于字里行间,既有情节,也有兵法韬略。
1.诸葛亮:诸葛亮治国治军的才能,济世爱民、谦虚谨慎的品格为后世各种杰出的历史人物树立了榜样。
历代君臣、知识分子、人民群众都从不同的角度称赞他。
但《三国演义》虽然突出了诸葛亮一生性格、品德、功业等的积极方面,但又把它无限夸大,把他描写成智慧的化身、忠贞的代表,并将其神化成了半人半神的超人形象。
2.刘备:在《三国演义》中,作者把刘备描写成“仁”的代表,汉室皇权正统的继承者,因而对刘备的仁爱、宽厚和知人善任的性格特征着力描画,极尽夸张,但在突出其“仁爱”时却又落入了“无能”一面,给人以“无能”和“虚伪”的感觉。
3.关羽:历史上的关羽为“万人之敌”一虎将,傲上而不悔下,恩怨分明,以信义著称,但“刚而自矜”,勇猛有余,智略不足。
在《三国演义》中,因为他是刘备阵营中的人,又有讲信义的特点,所以,就被塑造成“义”的化身。
他跟随刘备,不避艰险。
总之,在《三国演义》中,作者是不惜笔墨,把关羽刻画成“义重如山之人”,因而其形象也被严重的扭曲了。
4.曹操:历史上的曹操性格非常复杂,有人认为曹操在三国历史上“明略最优”。
曹操御军三十余年,但手不释卷,登高必赋,长于诗文、草书、围棋。
生活节俭,不好华服。
他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流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
但是,在《三国演义》中,曹操性格品德中这些好的方面被忽略了,而对他残忍、奸诈的一面又夸大了。
三国演义简介
《三国演义》简介
《三国演义》是中国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历史演义的小说,以描写战争为主,反映了蜀、魏、吴三个政治集团之间的政治和军事斗争,大致分为黄巾之乱、董卓之乱、群雄逐鹿、三国鼎立、三国归晋五大部分。
在广阔的背景下,上演了一幕幕波澜起伏、气势磅礴的战争场面,成功刻画了近五百个人物形象,其中曹操、刘备、孙权、诸葛亮、周瑜、关羽、张飞等人物形象脍炙人口,不以敌我叙述方式对待各方的历史描述,对后世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编者罗贯中将兵法三十六计汇融于字里行间,既有情节,也有兵法韬略。
《三国演义》中主要人物被称为“三绝” 的分别是:“奸绝”——曹操,“智绝”——诸葛亮,“义绝”——关羽。
诸葛亮是作者心目中的“贤相”的化身,他具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高风亮节,具有经世济民再造太平盛世的雄心壮志,而且作者还赋予他呼风唤雨、神机妙算的奇异本领。
曹操则被塑造成一位“宁教我负天下人,不教天下人负我”的奸雄,既有雄才大略,又残暴奸诈,是一个政治家、军事家和文学家。
关羽“威猛刚毅”、“义重如山”,但主要以个人恩怨为前提。
刘备则被塑造成为贤德爱民、礼贤下士、知人善任的仁君典型。
非凡的叙事才能,全景式的战争描写,特征化性格的艺术典型,浅近的文言,构成了《三国演义》的主要特色。
三国演义简介及主要内容
三国演义简介及主要内容《三国演义》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是中国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历史演义小说,全名为《三国志通俗演义》(又称《三国志演义》),作者是元末明初的著名小说家罗贯中。
《三国演义》描写了从东汉末年到西晋初年之间近105年的历史风云,以描写战争为主,反映了东汉末年的群雄割据混战和汉、魏、吴三国之间的政治和军事斗争和最终司马炎一统三国,建立晋朝的故事。
反映了三国时代各类社会斗争与矛盾的转化,并概括了这一时代的历史巨变,塑造了一批叱咤风云的三国英雄人物。
罗贯中(约1330年-约1400年),元末明初小说家。
名本,字贯中,号湖海散人,汉族,山西并州太原府人。
罗贯中早年曾参与反元的起义斗争。
明朝建立之后,专心致力于文学创作。
罗贯中编著的小说有《三国志通俗演义》、《隋唐志传》、《残唐五代史演传》、《三遂平妖传》。
其中《三国志通俗演义》(又称《三国演义》)是罗贯中的力作,这部长篇小说对后世文学创作影响深远。
罗贯中有多方面的艺术才能,除小说创作外,尚存杂剧《赵太祖龙虎风云会》。
发愤著书元朝末年,天下大乱,群雄并起,罗贯中也曾参与其中。
明人王圻在《稗史汇编》中,称他是一位“有志图王者,乃遇真主”,也就是看到天下将不免落到朱元璋手里,才不得已淡出江湖。
不久,罗贯中远走江南,流寓于江、浙一带,以小说抒写其“图王”霸业之胸襟。
图王未果,发愤著书。
不过,这也可能只是一个传说。
因为清顾苓《塔影园集》卷四《跋水浒图》记载“罗贯中客霸府张士诚”,这与“有志图王者”的形象不符合。
这两则记载虽有矛盾的地方,但足以表明罗贯中在元末曾经想有所作为,“传神稗史”,只是在现实中失败后无奈的选择。
明朝建立后,朱元璋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曾令各行省连试三年。
由于曾与朱元璋为敌,罗贯中不得不放弃了读书人步入官场的机会。
明洪武14年,罗贯中写出了《三遂平妖传》(20回本),此后,便一发而不可收,创作了《残唐五代史演义传》《隋唐志传》等著作。
三国演义 简介
舌战群儒,智激孙权和周瑜,草船借箭,
定计火攻,七星坛祭风,智算华容。 周瑜只是诸葛亮的侧面陪衬,蒋干中计、 苦肉计都被诸葛亮识破,此后三气周瑜, 周瑜仰天长叹:“既生瑜,何生亮” 料事如神,谋略超人;下知地理,上晓 天文。深谙政治,精通军事,善于外交。
三、六出祁山
空城计;造木牛流马;死诸葛吓走生仲
3.周瑜
4.司马懿
5.曹操
作《 者三 、国 版演 本义 》 的 成 书 过 程 、
第 一 节
一、《三国演义》作者
早期版本题“晋平阳侯陈寿史传、后学罗贯中编 次” (一)罗贯中:名本,字贯中,号湖海散人。籍贯 有太原、东原、杭州、庐陵多种说法。 有人说他是“有志图王者”(明王圻《稗史汇 编》), 有人说他是施耐庵“门人”(胡应麟《少室山房 笔丛》)。
第35回水镜曰:“关、张、赵云,
(一)诸葛出山
1、水镜曰:公闻荆襄诸郡小儿谣言乎?其谣 曰:八九年间始欲衰,至十三年无孑遗。 到头天命有所归,泥中蟠龙向天飞”。
毛宗岗评:“泥中龙”、“池中龙”、
“波中龙”,凡写无数“龙”字,总只为 引起“伏龙”一人而已。
毛宗岗:读《三国志》者,必贪看孔明之
四、《三国演义》吸收了传记文学的语 言成就,加以适当通俗化。形成文白 相杂的语言特点。
如关羽出战华雄的一节: 操教酾热酒一杯,与关公饮了上马。关公 曰:“酒且斟下,某去便来。”出帐提刀, 飞身上马。众诸侯听得关外鼓声大振,喊 声大举,如天摧地塌,岳撼山崩,众皆失 惊。正欲探听,鸾铃响处,马到中军,云 长提华雄之头,掷于地上,其酒尚温。
(三)戏曲小说 戏曲: 宋金元院本、杂剧中,有很多三国故事 剧作。像《赤壁鏖兵》、《关大王单 刀赴会》、《刘先主跳檀溪》、《貂 蝉女》等等。这些剧本对三国故事都 有所发展。
三国演义简介
历 史
《三国演义》用“依史以演义”的独 特的文学样式,描写了起自黄巾起义、 终于西晋统一的近百年历史。“依 史”,就是“事纪其实,亦庶几乎 史”,对历史的事实有所认同,也有 所选择,有所加工;“演义”,则渗 透着作者主观的价值判断,用一种自 认为理想的“义”,泾渭分明地去褒 贬人物,重塑历史,评价是非。统观 全书,作者显然是以儒家的政治道德 观念为核心,同时也糅合着千百年来 广大民众的心理,表现了对导致天下 大乱的昏君贼臣的痛恨,对创造清平 世界的明君良臣的渴慕。这也就是 《三国演义》的主旨。
独当大任的年轻都督周瑜
遥想公谨 当年,小乔 出嫁了,雄 姿英发,羽 扇纶巾,谈 笑间,强虏 灰飞烟来。
诸葛亮的羽扇
赤兔马
奔腾千里荡尘埃, 渡水登山紫雾开。 掣断丝缰摇玉辔, 火龙飞下九天来。
皇帝玉玺
勿以善小而 不为。
吴国国主孙权
曹孟德曰: “生子当如孙 仲谋。”
蜀国丞相诸葛亮
三顾频烦天 下计, 两朝开济老 臣心。
魏国丞相司马懿
魏国的栋梁才, 孔明的老对手, 西晋的奠基者。
义薄云天的关云长
勇猛豪爽的张飞
常胜将军赵云
宝刀不老的黄忠
魏文帝曹丕
所著《典 论·论文》认 为,文章者, “经国之大业, 不配之盛事” 也。
背 景
《三国演义》卷首词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 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 一壶浊酒喜相逢 : 古今多少事,都付 笑谈中。
三国鼎立
天下大势, 分久必合, 合久必分。
三国中出现的主要人物及物品
魏国的创建者魏王曹操
宁教我负天 下人,
休教天下人 负我。
[三国演义主要内容]三国演义内容
[三国演义主要内容]三国演义内容三国演义内容篇1:《三国演义》的主要内容《三国演义》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是中国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历史演义小说,全名为《三国志通俗演义》,作者是元末明初的小说家罗贯中。
《三国演义》的主要内容一东汉末年,朝政腐败,各地的黄巾军蜂起。
以镇压了黄巾军起家的曹操经过多年的征战,逐渐的统一了北方。
曹操还不满足,他又挥师南下,准备借机把全国统一。
赤壁一战,曹操被孙权、刘备联军打得“全军覆没”魏、蜀、吴三国鼎立的局面从此拉开帷幕。
不久以后,孙权杀了刘备的义弟关羽,夺了荆州。
刘备为了替关羽报仇,率领大军伐吴,大败而归。
刘备回来没多久就病死了,丞相诸葛亮辅佐刘禅,治理蜀国。
诸葛亮征服了南方蛮族,又采用联吴抗魏的治国方针,前后六次出兵祁山伐魏,不过还是没能成功,诸葛亮最后病死军中。
还是不久以后,司马氏掌握魏国兵权,先后灭掉了蜀、吴两国,建立了西晋,统一了全国。
《三国演义》的主要内容二东汉末年,宦官当权,民不聊生。
灵帝中平元年,张角发动了黄巾起义,很快黄巾军发展到了四五十万人,声势浩大,官军闻风丧胆。
张角率领大军直犯幽州,太守刘焉为了抵挡黄巾军,出榜招募义兵,这一下就引来了三位英雄好汉——刘备、关羽、张飞。
三人虽然萍水相逢,但都有为国出力之心,所以一见如故,于是就在张飞家后院的桃园结为兄弟,三人焚香发誓:“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只愿同年同月同日死。
”刘备为长兄,关羽次之,张飞为弟。
刘关张三人从军后显示出非凡的才能,多次大胜黄巾军,却并不被赏识,直至参加了平定渔阳之战,刘备因立功才被任为平原令。
汉灵帝死,太子刘辩继位,为外戚大将军何进所制。
十常侍诱杀何进,袁绍等领兵诛杀宦官,西凉刺史董卓趁机进兵京师、驱逐袁绍、灭丁原收吕布、废少帝立献帝,专权朝野,并毒死刘辩。
满朝文武,对董卓无可奈何。
骑校尉曹操于是借献宝刀为名,入董府前去行刺,未成,逃走,至中牟县,被县令陈宫捉住,陈宫感其义行,义释曹操,与他一道逃到成皋,投宿曹操的父亲结义兄弟吕伯奢家中。
《三国演义》原文及翻译
《三国演义》原文及翻译第一回宴桃园豪杰三结义斩黄巾英雄首立功原文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周末自恃强大,秦并吞八荒;及至秦灭,楚汉争霸,又经四百载。
汉朝建立,三国鼎立,自此开始了三国时期。
这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豪杰并起,天下大乱。
曹操、刘备、孙权,三分天下,各有其志。
曹操雄才大略,意欲一统天下;刘备仁德兼备,志在救世于水深火热之中;孙权坐拥江东,精明强干,企图割据一方。
话说曹操在讨伐黄巾军的过程中,结识了许多英勇的豪杰。
其中,有三人特别出众,分别是刘备、关羽、张飞。
三人意气相投,于桃园结为异性兄弟。
刘备为兄,关羽为次,张飞为弟。
曹操见三人英勇过人,心生爱才之意,欲收为己用。
却说黄巾军作乱,天下大乱。
曹操率领众豪杰,奋力征讨,终将黄巾军击败,解救了百姓于倒悬之中。
朝廷论功行赏,曹操被封为征东将军,其余众豪杰各有封赏。
翻译The rise and fall of dynasties are a natural cycle; what has been divided will unite, and what has been united will eventually divide. During the Zhou Dynasty, the state of Qi arrogantly assumed superiority, only to be swallowed by the Qin Dynasty, which conquered all directions. After the fall of Qin, the Chu and Han fought for dominance, marking four hundred years of strife.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Han Dynasty led to the Tripartite Period, during which the Three Kingdoms of Wei, Shu, and Wu emerged.This era witnessed the rise of many heroes and杰出人物, as turmoil gripped the realm. Cao Cao, Liu Bei, and Sun Quan each controlled a portion of the land, harboring different ambitions. Cao Cao, a statesman of great talent, aimed to unify all of China; Liu Bei, a benevolent leader, sought to save the world from suffering; Sun Quan,ruler of the Eastern Wu, was astute and wanted to establish his own domain.It was said that during Cao Cao's campaign against the Yellow Turban rebels, he befriended many valiant heroes. Among them, three stood out: Liu Bei, Guan Yu, and Zhang Fei. The three clicked instantly and swore brotherhood in a peach orchard. Liu Bei became the eldest brother, Guan Yu the second, and Zhang Fei the youngest. Cao Cao, recognizing their prowess, desired to Recruit them.Meanwhile, the Yellow Turban rebellion caused chaos throughout the land. Cao Cao led the heroic figures in a fierce campaign, ultimately defeating the rebels and saving the people from disaster. The imperial court rewarded their meritorious service, appointing Cao Cao as the General of Eastern Expedition, while the other heroes received their due honors.---请注意,这只是第一回的一个简短摘录。
三国演义简介
三国演义简介。
《三国演义》是中国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历史演义小说,以描写战争为主,反映了吴.蜀.魏三个政治集团之间的政治和军事斗争。
大概分为黄巾之乱、董卓之乱、群雄逐鹿、三国鼎立、三国归晋五大部汉朝末年,宦官弄权。
朝廷日渐衰落,自黄巾之乱以后,曹操最先崛起。
分别平定了袁绍,袁术,吕布,及各路诸侯。
而此时孙坚在大江东岸悄悄的发展起来,并迅速的取得了整个江东的统治权。
当时曹操实力雄厚,远远的高于孙氏集团。
所以发动了著名了“赤壁之战”。
而江东联合刘备在此处共东击溃了曹操的百万大军,曹操兵败逃至北方,刘备乘势夺取了荆州。
之后又夺占了益州及汉中等地。
之后镇守荆州的关羽兵败丢失了荆州,刘备为了给他报仇而对江东孙氏发动了“夷陵之战”。
最后惨败于江东陆逊之手。
刘备不久病故,临终时将太子刘禅托孤于丞相诸葛亮之手。
随后的十几年里,诸葛亮南征北伐,为蜀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最后积劳成疾,在第六次讨伐魏国的途中病逝于五丈原。
诸葛亮死后,姜维继承了他的遗志,其后的三十年内,又多次的进行伐魏,结果都未能取得成功。
最后蜀汉被当时的魏国所灭,而魏国则由司马家族篡取了政权,随后又灭掉了东吴,建立了晋朝。
而三国时代也由此得到了终结。
三国演义读后感读了《三国演义》一书,使我受益匪浅。
中国四大名著之一的《三国演义》是我国古代历史上一部重要的文学名著。
《三国演义》刻划了近200个人物形象,其中最为成功的有诸葛亮、曹操、关羽、刘备等人。
《三国演义》以三国时期魏、蜀、吴三个统治集团相互斗争为主要描写内容。
它讲述了从东汉末年时期到晋朝统一之间发生的一系列故事。
其中有庸主献帝刘禅,气量狭隘的周瑜,忠厚的鲁肃,勇猛的张飞,重义的关羽,纳贤的刘备等等,无不个极其态。
这些人物给了我很深的教育。
虽有这些人物,但最令我有所感受的是这本书当中所描述的几个英雄人物。
先说关羽。
这是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人物之一。
他降汉不降曹、秉烛达旦、千里走单骑、过五关斩六将、古城斩蔡阳,后来又在华容道义释曹操。
三国演义简介
《三国演义》简介
《三国演义》(全名为《三国志通俗演义》,又称《三国志演义》)是元末明初小说家罗贯中创作的长篇章回体历史演义小说。
该作品成书后有嘉靖壬午本等多个版本传于世,到了明末清初,毛宗岗对《三国演义》整顿回目、修正文辞、改换诗文。
《三国演义》描写了从东汉末年到西晋初年之间近百年的历史风云,以描写战争为主,诉说了东汉末年的群雄割据混战和魏、蜀、吴三国之间的政治和军事斗争,最终司马炎一统三国,建立晋朝的故事。
反映了三国时代各类社会斗争与矛盾的转化,并概括了这一时代的历史巨变,塑造了一群叱咤风云的三国英雄人物。
全书可大致分为黄巾起义、董卓之乱、群雄逐鹿、三国鼎立、三国归晋五大部分。
在广阔的历史舞台上,表现了一幕幕气势磅礴的战争场面。
作者罗贯中将兵法三十六计融于字里行间,既有情节,也有兵法韬略。
《三国演义》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章回小说,是历史演义小说的开山之作,也是第一部文人长篇小说,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
作品名称:三国演义
外文名称:Romance of the Three KingdomsThe、Three Kingdoms Era
作品别名:三国志通俗演义、三国志演义
创作年代:元末明初洪武年间
文学体裁:长篇章回体历史小说
作者:罗贯中
字数:约64万。
三国演义简介
三国演义
《三国演义》(又名《三国志演义》《三国志通俗演义》)是元末明初小说家罗贯中根据陈寿《三国志》和裴松之注解以及民间三国故事传说经过艺术加工创作而成的长篇章回体历史演义小说,与《西游记》《水浒传》《红楼梦》并称为中国古典四大名著。
《三国演义》是罗贯中在有关三国故事的宋元话本、戏曲和轶事传闻的基础上,依据晋代陈寿所著的《三国志》以及南朝宋人裴松之为《三国志》所作的注,所进行的艺术加工再创作。
《三国演义》大致分为黄巾起义、董卓之乱、群雄逐鹿、三国鼎立、三国归晋五大部分,描写了从东汉末年到西晋初年之间近百年的历史风云,以描写战争为主,描述了东汉末年的群雄割据混战和魏、蜀、吴三国之间的政治和军事斗争,最终司马炎一统三国,建立晋朝的故事。
反映了三国时代各类社会斗争与矛盾的转化,并概括了这一时代的历史巨变,塑造了一群叱咤风云的三国英雄人物。
该作品成书后有嘉靖壬午本等多个版本传于世,到了明末清初,毛宗岗对《三国演义》整顿回目、修正文辞、改换诗文,该版本也成为诸多版本中水平最高、流传最广的版本。
《三国演义》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章回小说,是历史演义小说的开山之作,也是一部文人长篇小说,明清时期甚至有“第一才子书”之称。
自问世以来,取材于它的各类文艺
作品不胜枚举。
它的巨大影响力,以至于使艺术的真实盖过了历史的真实。
三国演义简介
五.精彩片断
1.曹操煮酒论英雄(第二十一回)
2.张翼德大闹长坂坡(第四十二回)
3.诸葛亮舌战群儒(第四十三回)
六.书中诗作
《三国演义》篇首词
(明)杨慎《临江仙》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情节复述:在公元207年冬天,刘备等人第一次来到茅庐时,亮已外出,三人返途中遇见亮好友崔州平;数日后,刘、关、张顶风冒雪,二顾茅庐。途中,遇亮好友石广元,孟公威。到达茅庐,只见亮弟诸葛均,方知亮已出游,备留下一笺,表达倾慕之意。返回时,在隆中山下小桥边遇见亮岳父黄承彦;过了一段时间,刘备与关羽、张飞三顾茅庐,适逢亮在家,但昼寝未醒。刘备吩咐关、张在门外等候,自己徐步而入,拱手立于阶下,直到亮醒后,方才相见。
小说还描绘了那个时代的社会理想,即政治上以蜀汉为代表的“圣君贤相”和人际关系上以刘关张为代表的“义”,以此和现实中的“昏君贼臣”和尔虞我诈的人际关系相对立,同时也构成了该书拥刘反曹这一思想倾向的基本内容。
作为明君良臣的主要标志,就是能在政治上行“仁政”,人格上重道德,才能上尚智勇。
小说在人物形象方面塑造了“三绝”,即奸绝曹操、义绝关羽、忠绝(或智绝)诸葛亮,通过他们之间以及和其他人的种种纠葛争斗来演绎那场历史大悲剧。小说为突出人物性格,采用了类型化、绝对化的方法和夸张、对比、烘托等手法来塑造人物形象。叙事方面则以魏、蜀两大集团的矛盾斗争为主干,使全书成为一个结构宏伟、波澜壮阔而又精巧严密的艺术整体。《三国演义》标志着我国长篇历史演义小说的最高成就,对后世历史小说的兴起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三、思想内容
1.“拥刘反曹”,它把蜀汉之争作为全书的主要矛盾。
三国演义原文及注释
读后感 在三国演义中我认识了有情有义的刘备;鞠躬尽碎的诸葛亮;过五关斩六将的关云长;疑神疑鬼的曹操;勇猛作战的赵云……三国演义中情节曲折,句句扣人心弦。
三国演义讲述了古代战 争的历史,是古代正义的化身。
我无论读几次都不会觉得烦厌。
内容简介 关羽(160-220年),字云长。
本字长生,美须髯公,人称美髯公,河东郡解县(今山西省运城市盐湖区解州镇)人,东汉末年的名将。
性格特点:勇、义、忠、信 关羽去世后,民间尊为“关公”,历代朝廷多有褒封。
清朝雍正时期,尊为“武圣”,与“文圣”孔子地位等同。
人物介绍 《三国演义》描写了从东汉末年到西晋初年之间近百年的历史风云,以描写战争为主,诉说了东汉末年的群雄割据混战和魏、蜀、吴三国之间的政治和军事斗争,最终司马 炎一统三国,建立晋朝的故事。
反映了三国时代各类社会斗争与矛盾的转化,并概括了这一时代的历史巨变,塑造了一群叱咤风云的三国英雄人物。
五(3)班 徐 乐 辰。
三国演义简介
三国演义 简介
《三国演义》读书报告《三国演义》是我国古典长篇经典名著,几百年来,它一直以其强大的生命力征服各个历史时期、各个阶级和阶层的广大读者。
它所塑造的一个个艺术典型,所描绘的一段段引人入胜的故事,已是家喻户晓、妇孺皆知。
而且,它正在现实生活中产生着巨大深远的影响。
当然,在《三国演义》问世之后,争先便是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刻本,而且百年不衰,知道今天,我们知道的明代的刻本还有二十多种以及清代的七十多种。
《三国》的版本如此之多,可以说是古代小说中无与伦比的。
而在这么多版本中,若以版本形态的角度来看,《三国演义》的版本大致可以分为三种:《三国志通俗演义》、《三国志传》、毛宗岗父子评论改本《三国志演义》,其中以毛宗岗父子评论改本最为突出,有“第一才子书”之称。
《三国演义》讲述的是上至东汉灵帝中平元年下至西晋统一天下的近百年间,各统治集团之间再军事、政治、外交等方面的尖锐对立和激烈的斗争的故事。
在一系列描写蜀、魏、吴三个政治集团之间的政治和军事斗争中,《三国演义》将这段历史分为黄巾之乱、董卓之乱、群雄涿鹿、三国鼎立和三国归晋五大部分,而每一部分都有可读性。
在这个广阔的背景下,上演了一幕幕波澜起伏、气势磅礴的战争场面,刻画了许多人物的形象,以客观的叙述方式对历史进行描述,而这些又都对后世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而除了人物形象,作者又将兵法融于文中,这不仅使《三国》有令人感叹的情节,更是有兵法的韬略。
《三国演义》反映了丰富的历史内容,而人物、地点、主要事件又都与《三国志》基本相同。
同时,人物形象是在原型的基础上进行发挥的,这也是历史演义小说的基本套路。
同时,历史演义小说又大多是虚实相间、主实重虚,古今兼顾、批古判今,一段故事,叙说两朝的情,一个人物,兼具两朝的性。
《三国演义》不仅反映了真实的三国历史,而又根据当时明朝社会的实际情况对三国人物进行了一定的夸张、美化等,给予读者一定的启发。
这不但比较真实的反映了三国历史的真实面貌,还反映了许多明朝社会内容。
三国演义简介
曹操,“智绝”——诸葛亮,“义绝”——关羽。
而不是诸葛亮。
草船借箭的人正史上是孙权,演义描写周瑜嫉妒诸葛亮是彻头彻尾的捏造,三国演义之祖《三国志平话》中借箭的是周瑜。
赔了夫人又折兵:历史上是孙权自己要把妹妹嫁给刘备,这是一场单纯的政治婚姻。
智激周瑜是纯粹捏造的事情,周瑜是东吴最有力的主战派人士,正是听了他的劝说才坚定了孙权抗曹的决心,继而有了赤壁之战。
赤壁之战:诸葛亮并未参与指挥赤壁之战,赤壁之战乃周瑜等人之杰作。
气量狭小的周瑜:三气周瑜纯属罗贯中为抬高他人而虚构,刘备评价周瑜“器量广大”,程普评价周瑜说:“与公瑾交,若饮醇醪,不觉自醉”,陈寿评价周瑜“性度恢廓”,另外洪迈、苏东坡等古人,在周瑜的人品方面,也给予了极高的评价。
孙权曾为其素服吊丧。
周瑜性情开朗,气度宽宏,深得维恩显着。
精通乐律,即使在醉酒时也能听出音律的错误。
曹操:历史上的曹操性格非常复杂,陈寿认为曹操在三国历史上“明略最优”,“揽申、商之法术,该韩、白之奇策,官方授材,各因其器,矫情任算,不念旧恶”。
曹操御军三十余年,但手不释卷,登高必赋,长于诗文、草书、围棋。
生活节俭,不好华服。
与人议论,谈笑风生。
“勋劳宜赏,不吝千金;无功望施,分毫不与”。
他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流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
但是,在《三国演义》中,曹操性格品德中这些好的方面被忽略了,而对他残忍、奸诈的一面又夸大了。
因此,罗贯中笔下的曹操是奸诈多疑的人物典型。
诸葛亮:诸葛亮治国治军的才能,济世爱民、谦虚谨慎的品格为后世各种杰出的历史人物树立了榜样。
历代君臣、知识分子、人民群众都从不同的角度称赞他,歌颂他,热爱他。
可以说,诸葛亮在历史上的巨大影响已超过了他在三国历史上的政治军事实践。
《三国演义》虽然突出了诸葛亮一生性格、品德、功业等的积极方面,但又把它无限夸大,把他描写成智慧的化身、忠贞的代表,并将其神化成了半人半神的超人形象。
鲁迅评论说:“状诸葛之多智而近妖。
”因此,《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不是真实的历史人物,而是历史小说人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国演义》故事速读1、《桃园结义》东汉末年,黄巾贼出,天下大乱。
中山靖王后刘备某日看到一招兵告示,忍不住三声叹息。
被身后的本地屠户张飞见到,就厉声问其故。
刘备见这个人相貌不俗,就相互介绍并且说出了叹息的原由。
张飞一听此人出生不俗,谈吐间也相当投契,就拉着去酒馆准备边吃边说。
正到门口,又遇一人嚷着急切投军。
被刘、张听到,于是刘备邀请他一起来喝酒,三人越谈越投契,结果就一起去张飞家后面桃园结为异性兄弟,按长幼,刘备成了大哥,关羽做了老二,张飞为老三。
2、《温酒斩华雄》温酒斩华雄讲的是十八路诸侯讨伐董卓的故事。
在汜水关前,各路诸侯豪杰大战华雄未果,袁术恐先锋孙坚立下头功不发粮草,以至孙文台兵败汜水关,大将祖茂被华雄所斩,之后袁绍问谁人可斩了华雄,于是关羽主动请缨,但因为身份低微而受到袁术的耻笑,说:“一个小小的马弓手也敢口出狂言。
”曹操觉得他是英雄,说:“此人长相非凡,旁人焉知其为马弓手?”于是递给关羽温酒一杯说:“将军且饮了此杯以壮胆气”,关羽却道:“待我斩了华雄后再饮未迟!”于是拍刀上马顷刻提了华雄首级回营,此时酒且尚温!3、《三英战吕布》东汉末年,各诸侯带各路兵马讨伐董贼。
董卓派华雄迎战,被关羽杀了。
董卓听说华雄被杀,派吕布迎战。
张飞冲杀上去,连战五十回合。
后来关羽、刘备也上阵,三个人把吕布围在当中,走马灯般的轮流厮杀,吕布毕竟难敌三人,渐渐觉得难以招架,拍马冲出了包围圈逃了。
4、《煮酒论英雄》刘备寄于曹操篱下,以在后院种菜来掩人耳目。
一日,曹操派人来请刘备去喝酒,坐饮畅谈。
曹操问刘备天下谁是英雄,刘备答了很多人的名字,曹操只是摇头。
曹操说:“天下英雄,惟使君与操耳”。
刘备闻言吃一大惊,匙箸掉落在地。
此时雷声大作,刘备借雷声掩饰自己的吃惊。
5、《望梅止渴》曹操带兵攻打张绣,行军路过一片荒凉的干旱地区,将士们又累又渴。
此时,曹操灵机一动,告诉将士说:“前面有一片梅林,梅树结满了梅子。
”一想到梅子将士们嘴里就流出口水,都加快了步伐。
走出了干旱之地,将士们虽没见到梅林,但已经有水喝了。
(第21回)6、《千里走单骑》建安五年(公元200年),刘备兵败投袁绍,关羽被曹操所俘,曹操礼遇甚厚,拜为偏将军,封为汉寿亭侯,但关羽身在曹营心在汉,“降汉不降曹”;为报曹操知遇之恩,他策马千万众之中,杀颜良,诛文丑,解曹军白马之围;曹操更加喜爱关公,派关羽同乡张辽劝说,关羽说;“我知道曹公对我很好,但我受刘备厚恩,立誓生死与共,绝不能背叛于他。
”曹操听罢也无可奈何。
以后关羽打听到刘备下落,拜书告辞曹操,从河南许昌出发,护送刘备的二位夫人,一起去寻刘备。
因无丞相(即曹操)文凭,沿途守关将领阻截关羽,关羽斩将闯关,在曹操辖境内,“关公所历关隘五处,斩将六员”,最后终于与刘备兄弟主臣相会。
下集“战官渡”,叙曹操进兵官渡,击败袁绍,兵临冀州。
7、《官渡之战》建安五年(200年)十月,袁绍派车运粮,并令淳于琼等五将率兵万人担任掩护,屯积于袁军大营以北四十里的故市、乌巢。
沮授建议派蒋奇率军驻扎在粮库为外侧以防曹操的抄袭,袁绍不听,这时,袁绍谋士许攸因家属在邺城犯法被扣押,便一怒之下,投奔曹营,受到曹操的热情接待。
许攸密报说,袁绍辎重车万乘在乌巢,屯军戒备不严,可用轻兵前去偷袭,出其不意,烧掉粮草,不出三天,袁军自败。
于是曹操决心夜袭乌巢,焚烧袁绍的粮草。
利用夜晚悄悄地从小路去偷袭乌巢。
袁绍得知曹操夜袭乌巢后,随即决定用主力攻打曹操的大营,只派遣一部轻骑去救援乌巢。
果然曹营坚固,攻打不下。
曹操见袁绍援军赶到乌巢,便指挥将士拼命冲杀,大破淳于琼军队,烧毁乌巢全部粮草。
袁军军心动摇,内部分裂。
郭图害怕袁绍追究他献计的责任,便嫁祸给张郃。
张郃在气愤之下,与高览一起烧了攻城器械,投降了曹操,曹军乘势出击,大败袁军。
8、《三顾茅庐》徐庶走马荐诸葛之后,刘备、关羽、张飞三次前往隆中拜访诸葛亮。
第一次去,未遇。
数日后,二顾茅庐,仍未遇。
过了一段时间,三顾茅庐,终于见到诸葛亮。
诸葛亮被刘备求贤若渴的诚心感动,终于答应出山。
(第37回)9、《隆中对》诸葛亮看到刘备这样虚心请教,也就推心置腹地跟刘备谈了自己的主张。
他说:“现在曹操已经战胜袁绍,拥有一百万兵力,而且他又挟持天子发号施令。
这就不能光凭武力和他争胜负了。
孙权占据江东一带,已经三代。
江东地势险要,现在百姓归附他,还有一批有才能的人为他效力。
看来,也只能和他联合,不能打他的主意。
”接着,诸葛亮分析了荆州和益州的形势,认为荆州是一个军事要地,可是刘表是守不住这块地方的。
益州土地肥沃广阔,向来称为“天府之国”,可是那里的主人刘璋也是个懦弱无能的人,大家都对他不满意。
最后,他说:“将军是皇室的后代,天下闻名,如果您能占领荆、益两州的地方,对外联合孙权,对内整顿内政,一旦有机会,就可以从荆州、益州两路进军,攻击曹操。
到那时,有谁不欢迎将军呢。
能够这样,功业就可以成就,汉室也可以恢复了。
”刘备听了诸葛亮这一番精辟透彻的分析,思想豁然开朗。
他觉得诸葛亮人才难得,于是恳切地请诸葛亮出山,帮助他完成兴复汉室的大业。
诸葛亮遂出山辅佐刘备。
后来,人们把这件事称作“三顾茅庐”,把诸葛亮这番谈话称作“隆中对”。
10、《火烧博望坡》(军师初用兵)曹操派夏侯敦领兵十万伐新野。
孔明一一派了任务给赵云、关羽和张飞。
夏侯敦轻敌冒进,被赵云引入博望坡峡谷。
这时背后火光冲天,两边芦苇也跟着烧了起来,曹军被烧得人仰马翻。
夏侯敦从小路拼死逃走。
刘备军队大胜而回。
(第39回)11、《火烧新野》刘表因年老多病,便想将州内事务托付刘备管理。
可是刘备坚决不肯。
曹操派夏侯敦领兵十万伐新野。
谋士荀彧说∶“刘备是个英雄,又有诸葛亮做军师,不可轻敌。
”夏侯敦却不服气的说∶“刘备不过是鼠辈罢了,我一定把他捉了来。
”张飞听说夏侯敦杀来了,便对关羽说∶“曹军来了,派孔明前去迎敌便是了。
”刘备问两个弟弟迎敌之计,张飞说∶“哥哥何不派孔明去?”刘备批评张飞说∶“孔明用智,两弟逞勇,怎么能胡乱推托呢?”孔明只怕关羽、张飞两人不听调度,请刘备把剑印交给他。
孔明一一派了任务给赵云、关羽和张飞。
关羽觉得奇怪,便讥笑孔明轻闲自在。
孔明说∶“我只坐守县城。
”张飞也不服气,但见孔明剑印在手,也无可奈何。
夏侯敦轻敌冒进,被赵云引入博望坡峡谷。
这时背后火光冲天,两边芦苇也跟着烧了起来,曹军被烧得人仰马翻。
夏侯敦从小路拼死逃走。
刘备军队大胜而回。
关羽、张飞两人此时才佩服孔明的才智。
见到孔明,两人下马便拜。
12、《长坂坡》赵子龙单骑救主——新野一战,刘备以少胜多打败曹操,曹操引五十万大军前来报仇。
慌乱中,赵云发现不见了刘备,走散了糜夫人母子,急集合三十骑,又杀回乱军中寻找。
赵云在一位大嫂的指引下,找到糜夫人母子。
糜夫人趁赵云不注意跳井身亡,这时曹兵杀来,赵云含泪推倒土墙埋了夫人,急忙抱起阿斗往外冲。
曹将杀来,赵云力战众将,威武勇猛。
正在山上观战的曹操见赵云势不可挡,七进七出,斩将夺旗,闯围救主,觑曹军百万之众如草芥。
枪刺剑砍,杀死曹营名将五十余员,曹操记其名于袍上终生敬之!传令一定要活捉。
赵云利用这个机会冲出包围,终于将阿斗交给了刘备。
之后,曹军蜂拥而来,张飞在长坂坡误解赵云已经降曹,后经解释解去疑惑。
张飞独挡曹军,命手下在桥后砍倒树木绑在马后往来奔驰作疑兵之计,飞在桥上乃厉声大喝曰:“我乃燕人张翼德也!谁敢与我决一死战?”声如巨雷。
曹军闻之,尽皆股栗。
曹操急令去其伞盖,回顾左右曰:“我向曾闻云长言:翼德于百万军中,取上将之首,如探囊取物。
今日相逢,不可轻敌。
”言未已,张飞睁目又喝曰:“燕人张翼德在此!谁敢来决死战?”曹操见张飞如此气概,颇有退心。
飞望见曹操后军阵脚移动,乃挺矛又喝曰:“战又不战,退又不退,却是何故!”喊声未绝,曹操身边夏侯杰惊得肝胆碎裂,倒撞于马下。
操便回马而走。
于是诸军众将一齐望西奔走。
后关羽从江夏借到兵马,杀退曹兵,又得孔明起夏口军前来接应,刘备突出了重围。
13、、《舌战群儒》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较有实力的军阀大都被他消灭了,惟独刘备和孙权还有发展壮大的可能,曹操自知一下子吞并这两股势力还比较难。
于是,曹操就派人拿着他的书信去东吴,想和孙权联手消灭刘备。
孙权手下的谋士大都主张降曹自保,只有鲁肃主张联刘抗曹。
但鲁肃自知难以说服孙权和东吴的文臣,特意请诸葛亮来当说客。
鲁肃引诸葛亮见了东吴的一群谋士,这些人并非泛泛之辈,个个都是有学问的人。
东吴第一大谋士张昭首先发难,但被诸葛亮驳斥。
之后,东吴的谋士一个接一个地向诸葛亮发难,先后有七人之多,都被诸葛亮反驳得有口难辩。
周瑜也赶回柴桑来见孙权。
鲁肃与周瑜交情最好,便把这两天议论的情形全告知周瑜。
周瑜请鲁肃放心,并要他先把孔明请来相见。
张昭等主和派,程普、黄盖等一班战将主战派也来见周瑜,周瑜都敷衍而过。
晚上,鲁肃引孔明见周瑜,并问周瑜主和还是主战。
周瑜说∶“曹操打着皇帝的招牌,兵势又大,打起来我们必输无疑。
我是打定主意劝主公投降了。
”鲁肃忙与周瑜争论。
孔明却在一旁暗暗冷笑。
周瑜问孔明为什么笑,诸葛亮说∶“我笑鲁肃不识时务。
我有一个办法,只要两个人,便能教曹操百万大军撤走。
”又说∶“曹操筑铜雀台,早想得到东吴的两个绝色美人大乔、小乔。
只须将此二女送去,曹操必然退兵。
”周瑜大怒,骂道“曹操老贼,欺人太甚!”周瑜说∶“你不知道,大乔是孙策将军的夫人,小乔就是我的妻子。
”诸葛亮装做惊慌失措的样子,说自己不该胡言乱语。
周瑜被孔明一激,便说出心底的真心话∶“方才是故意试探的,其实我早就想破曹操,还请诸葛先生合作相助。
”诸葛亮答应了。
第二天早晨,孙权升堂议事。
周瑜分析了东吴迎战的有利条件之后说∶“我情愿替将军拼死杀敌,就怕将军拿不定主意。
”孙权一听,拔出宝剑,一下砍去了桌子的一角,说∶“谁敢再提降曹之事,就与这桌子一样下场!”孙权将剑赐给周瑜,当场封周瑜为大都督,程普为副将,鲁肃为赞军校尉,并对文武百官宣布,有不听号令者,依军法巫铩?14、《蒋干中计》曹操欲打探东吴实力,派与周瑜有旧的蒋干前往.不想周瑜早看出蒋干的目的,诱与之共寝,将假书信放于案上。
蒋看周熟睡(假寐),故查看书信,发现周与曹营的蔡瑁张允有书信来往,周又设计让蒋“无意”听见与蔡、张请人互通情报(找人演戏),故蒋干中计,报之与曹,曹操一怒之下将蔡、张二人杀害。
(第45回)15、《周瑜打黄盖》(苦肉计)为了让曹操上当,以便火攻曹军,周瑜决定使用苦肉计。
黄盖愿行此计,并在周瑜与众将商议退敌之策时,故意大唱反调。
于是周瑜下令将黄盖打得皮开肉绽,卧床不起。
随后黄盖诈降曹操,率船火烧曹操水军,立下大功。
(第46回)16、《祭七星坛借东风》周瑜为没有东南风而病倒在床上。
诸葛亮给周瑜开了个“药方”,上面写着:“万事俱备,只欠东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