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乡怀人诗词鉴赏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堂练习 首联:“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乃千 古名句,好在哪里?“生”字好在哪里? 1、一轮明月从无边无垠的大海上升起,月光 普照之下,无论远近,天涯海角都沐浴其中。 既写眼前所见之景,又是诗人望月怀远之意 的表达。境界博大,自然景象中包含着诗人 博大宽广胸襟,这一句完全是景,也点明题 中的“望月”。 2、“生”写出明月从海面冉冉升起的景象, 富有动感。
另外,还有“以乐景衬哀情”等以景衬情的方法。
方法二、
即事写情(叙事抒情)

思 张籍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王安石评论张籍诗歌的风格是:“看似寻常最奇 崛,成如容易却艰辛。”试析张籍此诗写了生活 中哪个“寻常”的细节?表达了他什么样的情感? 诗中作者写了这样一个细节:家书将要发出时, 又觉得有话要说,故“又开封”。作者客居洛阳 见秋风起,从而引起对家乡亲人无限的深切思念, 所以又打开信封补写。
(四)、漂泊西南时期(760—770年,48至58岁)
上元元年(760)春,他在成都城西浣花溪畔建筑了草堂, 结束了四年流离转徙的生活。766年迁往夔州 ,杜甫对诗歌 的格律、形式等写作技巧也有更深入的探讨,他创作的大量七 言律诗,如《登高》及《秋兴八首》等在艺术上都达到登峰造 极的地步,被后世奉为圭臬。 杜甫在大历三年(768)正月起程出三峡。大历四年(769) 正月,诗人来到潭州,后又到了衡州。最后他在大历六年 (771)冬死于长沙与岳阳之间湘江上的破船一漂泊西南时期 (760—771年)条,终年59岁。
杜甫
写作背景
此诗作于唐玄宗天宝十五载(756)。 当年六月,安史叛军攻入潼关,接着进入 长安,杜甫带着妻小逃到鄜州(今陕西富 县),寄居在羌村。七月,肃宗即位于灵 武,杜甫便于八月间离家北上延州,准备 赶至灵武为平叛效力,但不幸被叛军所俘, 掳往长安。因杜甫原无官职,便未受囚禁。 一个月夜,诗人望月生情,写下这首诗。
3)注意常见手法(抒情方法)
手法一,写景抒情
在诗歌中,以景传情达意的往往具有一定的规律 以“故乡明月”传达“乡思情”; 以“松风山月”传达“隐逸情”; 以“中秋圆月”传达“相思情苦”; 以“长亭折柳”传达“惜别情”; 以“江湖扁舟,月落乌啼”传达“诗人的羁旅之苦”; 以“昔荣今非,几度夕阳红”传达“对世事沧桑的感叹”; 以“空城落花”传达“对国势衰危的哀叹、一腔的爱国情”
艺术特点
1.炼字精准。第二联中,“怜”、 “忆”,对儿女的怜惜,有两层意思: 第一,儿女还小,不懂得思念远在长安 的父亲;第二,儿女还小,不能理解望 月思亲的母亲。意蕴丰富,饱含深情, 感人至深。 2.艺术构思巧妙。以“月”为线索,采 用了暗示手法,将“独看”和“双照” 作为全诗诗眼,虚实结合,表达主题更
小结
1、方法和步骤:
鉴赏这类诗要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
1)确定情感类别; 2)抓住意象,构建图景; 3)抓住关键词语,体味艺术特点。
2、常见思想情感
羁旅愁思
孟浩然《宿建德江》 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
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思念亲友
(三)、陷贼和为官时期(756—759年,45至48岁)
在长安,杜甫写下了《悲陈陶》、《春望》、《哀江 头》、《月夜》等著名的诗篇。强烈的政治性和炽热的忧国忧 民感情,是这个时期作品的突出特色,它标志着诗人的创作进 入高潮期。许多叙事性优秀诗作更是思想性和艺术性的完美结 合,代表了杜甫诗歌写实艺术的独特成就。
不能。 “海上生明月”一句,历代论家认为是“意境雄浑阔大” 的千古佳句。一轮明月正从无垠的大海中腾涌而出,粼 粼的波光闪烁通明,把天地之间映照成一片银色的世 界。这里,“生”字堪称是全篇的诗眼,它点明了大海与 明月的关系,在读者的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而“海上升明月”呢?虽然和“海上生明月”仅一字之差, 但给人的感觉却大不一样。它只是就景写景,客观地描 写了月亮升起来的景象,大海成了一个地点,一个背景, 和月亮的关系显得模糊。原诗中的那种壮阔、雄奇、灵 动的气象因此大为减弱以至完全消失。
课堂练习:
有人说“独看 双照”是本诗的诗眼,你同 意这种看法吗?请结合全诗作简要分析。
答:同意。 “独看”从对面着想,虽只写妻子的 “独看”鄜州之月而“忆长安”,但自己 的“独看”长安之月而忆鄜州已蕴含其中; “双照”兼有回忆与希望:感伤“今 夜”的“独看”,回忆往日的同看,并把 希望寄于不知何时的“将来”。 这两个诗眼对全诗主题表达起了关键 作用。
方法三、虚实结合 实景是诗人描写的现实客观景物,
虚景是诗人通过联想或想象或梦境
而虚拟的景物,虚实结合更能表达 出一种浓溢的情思。 如杜甫《望月》 王昌龄《从军行》“无那金闺万里愁”
巩固练习




商山早行 温庭筠 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一、杜甫生平
(一)、读书和壮游时期(712—746年,35岁前)

杜甫在20岁之前,主要是在家读书。20岁以后是他的壮游时 期。这个时期的漫游生活,使杜甫有机会游览了祖国的锦绣 河山和文化古迹,开阔了视野,陶冶了性情,结交了友人。 这个时期他曾写下著名的《望岳》诗,抒发了“会当凌绝顶, 一览众山小”的雄心壮志和蓬勃朝气。诗歌创作具有盛唐诗 歌的特质。
[注] ①征铎:车行时发声的铃。 ②杜陵:在长安城南,是诗人 的安家之地。 ⑴诗中除了“晨起”、“鸡声”表现了早行之外,还有什么词语 也表现了早行?此诗颔联上下句除对仗外,其构成形式还有什么 特点? ①还有“月”“板桥霜”,月尚未落,板桥结霜,可见其早。② 由名词连缀成句,一字一景,写出了行人的行程,收到了蒙太奇 的效果。 ⑵“凫雁满回塘”表现了怎样的意境?联系首联说说作者这样写 的意图。 “凫雁满回塘”表现了春回故乡、野鸭满塘的温暖亲切的意境。 通过这个温暖的乡梦反衬了漂泊在外的作者对家乡杜陵深切的思 念。
——思乡怀人类诗歌鉴赏
思乡怀人诗的产生
古人或久宦在外,或长期流离漂泊,或 战乱频仍,或久戍边关,总会引起浓浓的 思乡怀人之情,所以这类诗文就特别多, 它们或写羁旅之思,或写思念亲友,或写 征人思乡,或写闺中怀人。写作上或触景 伤情,或感时生情(中秋望月、重阳登高、 伤春悲秋、日暮思归),或托物传情(月、 雁、笛、柳),或因梦寄情,或妙喻传情。
怀才不遇、 杜甫的《登高》 塞下秋来风景异》 报国无门 范仲淹的《渔家傲·
闺中怀人
王昌龄《闺怨》
闺中少妇不曾愁,春日凝妆上翠楼。 忽见陌头杨柳色, 悔教夫婿觅封侯。
3、鉴赏角度
1)挖掘关键信息
羁旅类诗词中有一些关键的字词,如
“孤”“悲”“无情”“怜”“空”“独”“故 园”“相思”等,这是鉴赏的切入点。 2005年广东卷

“海上生明月” 能否改成“海上升明 月”
课堂练习
宿建德江
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 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 江清月近人。
1、请找出这首诗的诗眼。 诗眼:愁 2、诗人为何而愁? 明确:羁旅漂泊 3、诗人是如何表现愁思的? 明确:寓情于景,情景相生。

孟浩然 (689—740),襄阳(今湖北襄樊)人。一生大部分 时间在家乡鹿门山隐居,四十多岁时曾往长安、Leabharlann Baidu阳 谋取功名,并在吴、越、湘、闽等地漫游。晚年张九龄 为荆州长史,聘他为幕僚。有《孟浩然集》,存诗二百 余首。此诗作于开元十八年(730)漫游吴越之时。




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问题。 村
行 王禹偁 马穿山径菊初黄,信马悠悠野兴长。 万壑有声含晚籁,数峰无语立斜阳。 棠梨叶落胭脂色,荞麦花开白雪香。 何事吟余忽惆怅,村桥原树似吾乡。 [注]本诗是王禹偁淳化二年被贬为商州团练副使时所作。 ⑴概述本诗所描写景物的特点 本诗写的是初秋晚景,菊花初黄,万壑有声,数峰无语,棠 梨的落叶红似胭脂,荞麦花开洁白如雪,香气袭人。色彩斑 斓,生机盎然。 ⑵概述作者通过本诗所传达的思想感情。 悠闲中体现失意,有着漂泊异乡的凄苦悲凉。 ⑶第二联“万壑有声含晚籁,数峰无语立斜阳”是历来所传 诵的名句,试分析人们传诵赞叹的原因。 运用拟人、对偶等修辞手法,将无情之景赋予人的灵性,显 得形象生动;又以听觉写动景,以视觉写静景,动静结合, 勾勒出秋日山林的特点。
意本思家,而偏想家 月 夜 人之思我,已进一层。 至念及儿女不能思,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 鄜州月 闺中 独看 又进一层。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 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双照
望月之久,忆念之深。 独看则泪痕不干,意在 言外。
这首诗通过写诗人陷于长安时对家人的 思念,表达对和平生活的向往之情。
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问题。
江 楼 感 旧( 赵嘏 ) 独上江楼思渺然, 月光如水水如天。 同来望月人何处? 风景依稀似去年。
(1)一三两句用“同来”与“独上”相照应, 表达了什么思想感情? (2)二句“月光如水水如天”都用了哪些 手法?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色?
答:表达了诗人怀念和寂寞惆怅的情怀。
答:比喻、以动衬静、叠字回环。 描写 了江楼下如水的月光照临波光荡漾的江面 那种浩渺恬静的景色。
(二)、困守长安十年(746—755年,35至44岁)

天宝五年(746),来到京城长安。贫困的生活体验,使他 与下层人民的思想感情逐渐贴近;当权者的排斥,使他对政 治的黑暗有了切身的体验。诗人性格也逐渐由清狂转为深沉。 写出了第一篇为人民呼喊的杰作—— 《兵车行》,还写了揭 露杨国忠兄妹荒淫享乐生活的《丽人行》。 这些作品都标志这杜甫作为一个忧国忧民的伟大诗人的成熟, 奠定了他客观写实的创作方向和沉郁苍凉的诗歌风格
课堂练习 清人张谦宜“‘低’字,‘近’字,宋人所谓 诗眼,却无造痕,此唐诗之妙也。请简要分析。



“野旷天低树”写傍晚的原野是如此宽广无垠,原野中的树木 被反衬得特别矮小,好似要被天地压扁了似的,诗人以暮天能 将孤树压低的夸张笔法,形象化地写出内心的压抑心情。 “江清月近人”是谓由于江水净洁,故水中的月亮倒影便显得 又大又圆,人在船上看它,只觉得它似乎离人尤近。诗人在此 句中同样也赋予深厚的情感,即以月之近人写它的灵性。它似 乎很懂得诗人的乡愁不可释,乡思不可绝,为之解脱。于寂寥 中给诗人平添一份温暖和亲切之感。 这两句诗并非纯为写景,而是渗透着诗人强烈感情色彩的景语, 景中含情。诗人在旅途之中,倍感孤独与凄凉,羁旅之愁和思 乡之情油然而生。终有明月相伴,却是人生不变的情感安慰。
望月怀远
张九龄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本诗的感情基调是 什么? 由题目“望月怀远” 可见是借助月亮怀 念远人,表达思念 之情。感情基调是 哀怨。

张九龄(678-740) : 唐开元尚书丞相,诗人。字子寿,一名博物,汉 族,韶州曲江(今广东韶关市)人。长安年间进士。官至中书侍郎同 中书门下平章事。后罢相,为荆州长史。诗风清淡。有《曲江集》。 他是一位有胆识、有远见的著名政治家、文学家、诗人、名相。他 忠耿尽职,秉公守则,直言敢谏,选贤任能,不徇私枉法,不趋炎 附势,敢与恶势力作斗争,为“开元之治”作出了积极贡献。他的 五言古诗,以素练质朴的语言,寄托深远的人生慨望,对扫除唐初 所沿习的六朝绮靡诗风,贡献尤大。誉为“岭南第一人”。
阅读寇准的《春日登楼怀归》标题中的“怀归”是解读诗 歌的钥匙。 有时特殊的节日,也是关键信息,如冬至、除夕、 元宵节、重阳节等重要节日,常常引发旅人的思乡怀 人之情。
2)留心景物意象
羁旅诗中使用频率比较高的意象有: ①对月思亲——引发离愁别绪,思乡之愁。 ②“鸿雁传书” ——游子思乡怀亲之情和羁旅伤 感 ③“折柳送别”, ——惜别怀远 ④杜鹃啼血 ——凄凉哀伤的象征 ⑤鹧鸪——羁旅乡愁 芦管(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羌笛、胡笳声(寒山吹笛唤春归,迁客相看泪满 衣)、角声(故园黄叶满青苔,梦后城头晓角 哀),柳、长亭、蟋蟀(明月皎皎光,促织鸣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