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阅读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学类文本阅读专题——小说
【情节分析】
一、情节概括类
*该类题目前多以选择题形式出现,但主观题部分内容离不开概括情节
请梳理本文的脉络(情节)
请概括小说中某某(人物、事件)的变化历程。
文章中写了几件事,请依次加以概括。
文中以什么为主线,请简要概括。
审题关键字:“情节”“脉络”“主线”“过程”“概括”“梳理”
答题要点
①理清顺序(层次顺序:序幕、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尾声;空间顺序、时间顺序)
②抓线索(事物、情感、人物、时间、空间等)
③简要概括:时地人事
二、情节手法类
小说(某部分)在人称的运用上有什么特点,起到什么效果?
本文在叙述手法上有什么特色?
本文故事在情节展开上有什么特色?
本文的故事情节是如何展开的?
本文在构思(开头、结尾)上别具特色,请简要赏析。
审题关键字:“叙述”“叙事”“情节展开”“构思”“布局”“手法”“特色”
答题要点
①小说常见情节结构
a基本结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b一波三折式:在发展或高潮部分节外生枝,使情节曲折,引起读者阅读兴趣。
c欧亨利式(出人意料式):小说的情节高潮和结尾,既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
②小说的线索
a它是贯穿整个作品情节发展的脉络,它可以是某人、某物、某种情感、某个事件,还可以是时间、空间。阅读小说,抓住线索是把握小说故事发展的关键。
b线索有单线和双线两种。双线一般分明线、暗线两种。
c线索的作用:贯穿全文情节,把全文的人物、事件串联起来,使作品浑然一体,结构完整严谨。另外,可以结合情节发展、人物塑造、情感表达、主题呈现、艺术效果等方面的作用来分析。
③小说叙述人称
a有限视角(第一人称叙述):便于抒情,拉近与读者的距离,更真实亲切。
b全知视角(第三人称叙述):叙述者无所不知,不受时空限制,反映现实比较灵活自由。
④小说的叙述方式
a顺叙:按时间(空间)顺序来写。(脉络清晰,给读者推想空间)
b倒叙:不按时间先后顺序,而是把某些发生在后的情节或结局先行提出,然后再按顺序叙述下去的一种方法(造成悬念,引人入胜)。
c插叙:在叙述主要事件的过程中,插入另一与之有关的事件,然后再接上原来的事件写(对主要情节或中心事件做必要补充说明,推动情节发展或使情节更加合理,丰富人物形象,突出小说主题,丰富小说内容,使情节更加曲折)。
d补叙(追叙):是行文中用三两句话或一小段话对前边说的人或事作一些简单的补充交代(对上文内容加以补充解释,使人物形象更加清晰,主题更加突出,造成出人意料的艺术效果)。*补叙和插叙的区别:插叙插入的是基本事件之外的有关情况,去掉它不影响事件的完整性和合理性;补叙则是基本事件发展中的有机环节,去掉它会影响事件的完整性和合理性;补叙可以在篇中、篇末;插叙只能是篇中,不能在篇末。
⑤常见手法:A悬念:引起读者阅读兴趣;突出相关情节或内容;突显主题。
B抑扬:使文章曲折多变,增强可读性。
C照应:使情节连贯,脉络清晰;使构思精巧,行文缜密;使结构严密
D伏笔:使结构完整,耐人寻味;有前因后果,使情节更具合理性
E铺垫:突出文章主旨;渲染氛围;使情节更加紧凑,推动情节发展
F巧合:使矛盾更突出;使冲突更激烈;使人物性格更鲜明;为下文买下伏笔;
使情节跌宕起伏
G对比、衬托
三、情节作用类
小说作者安排某情节有何用意?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看法。
文中写了某情景(情节),在小说中起到什么作用?
请分析小说的开头(结尾)的作用(意义)。
小说结尾(开头)出安排某情节是否合理?请简要分析。
审题关键字:“情节”“情景”“开头”“结尾”“作用”“意义”“目的”“合理性”答题要点
①从情节与其他情节的关系角度:考虑情节位置(开头—引起下文、铺垫伏笔、设置悬念、点题、渲染氛围、奠定基调;中间—推动情节发展、照应伏笔;结尾—呼应上文、揭示悬念陡生波澜)
②从情节与人物形象的关系角度:思考情节体现了什么样的人物形象
③从情节与小说主题的关系角度:暗示、点明、揭示、突出、深化了……主题
④从情节与阅读体验的关系角度:一般是开头或结尾才考虑此处,吸引读者注意力、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引发读者思考
⑤从情节与小说环境的关系角度:有涉及环境描写才考虑,突出(烘托、交代)了人物活动的环境,使小说环境更具典型性
★知识要点:
小说开头的作用
设疑法(悬念法)好处:①引起读者的思考,吸引读者②引出下文的情节③突出人物形象④揭示小说的主题
写景法好处:①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②暗示社会环境,揭示社会本质特征③揭示人物心境,表现人物性格④渲染气氛⑤推动情节的发展,为刻画人物作铺垫,打基础
其它:开篇点题,统领全文;引出下文,或为下文作铺垫;渲染气氛,奠定基调
小说中间部分的作用
①考虑某个情节与全文中相关情节的关系。主要是推动情节发展、照应和伏笔。
②考虑情节与主题的关系。点题、突出主题或揭示主旨。
(常用答题术语:揭示(表达、寄托、暗示)了……的主题,深化主题,突出主题。)
③考虑情节与人物形象的关系。(情节对人物性格塑造的作用)
(常用答题术语:塑造了……的人物形象,表现了人物……的性格或精神,刻画了人物……的心理等。)
④从情节与读者感受的关系考虑(站在读者的位置考虑情节的作用)
(常用答题术语:设置悬念、吸引读者注意力、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引发读者思考等。)小说结尾的作用
①出人意料式结尾。结构上,使平淡的故事陡生波澜,猛烈撞击读者的心灵,产生震撼人心的力量;表现手法上,与前文的伏笔相照应,使人觉得在情理之中。
②戛然而止、留下空白式结尾。能让读者充分地驰骋想象,进行艺术的再创造。
③补叙式结尾。常有对上文情节的呼应和解释悬念的作用,使人物形象更加完整,深化主旨。
④卒章显志式结尾。往往有解释悬念,揭示主题的作用。
⑤令人感伤式结尾。从主题上看,能更好地深化主题;从表现人物性格上看,能很好地塑造人物性格,增强悲剧色彩;从表现效果上看,令人感动,令人回味,引人思考。
⑥大团圆式结尾。从表现效果上看,给读者留下了广阔的想象空间,耐人寻味;从读者的感情体验上看,与主人公、作者的意愿构成和谐的一体,给人以欣慰、愉悦之感;从主题上看,凸显出美好的人性,符合大众对审美的追求,容易引起读者的共鸣。
阅读一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狼叫
三只羊乡的光棍表叔秃顶那年,刚过56岁,随村里人去市火车站当临时搬运工。
有一天,路过站外一处垃圾堆,忽然听见婴儿啼哭,觉得蹊跷,揭开脏包一看,是女婴,已经生命垂危。他心软了,说:“天送的,我收养了。”最后牢牢地抱了回去。
转眼十年过去。养女吃着百家饭,纳着百家福长大了,而表叔已不经熬,刀耕火种,骨瘦如柴,又害眼疾,为了养女上学,多攒点钱,上山采药又摔伤腰椎,差点见阎王。
当年表叔家日子过得实在太苦,餐餐清汤寡水,顿顿眼泪水泡饭。父女俩去赶集,村民指指点点,句句戳心。有夸他行善添寿,有骂他窝囊造孽,自己吃不饱肚,还捡个小孩养……表叔听过苦笑一声,便默不吭声,照旧当成亲生的养。
最近几年,乡政府抓精准扶贫,划拨出专款补贴,鼓励村民自筹资金挪窝,到乡里建洋房,表叔拿不出足够自筹款建房,一直与山相依、以水为伴。
以往,村里人能关照则关照他,如今人畜搬走,他就成了单身独户,住在村东山脚下一栋毛南族木楼,上面住人、下面养牛。逢上刮风下雨,烧瓦裂缝漏雨,房梁摇摇欲坠,有时还掉落下蛇鼠,住得心惊肉跳。好在,乡干部经常来慰问,又帮他落实贫困户补助金、五保供养金、农村低保金,生活改善了,心坎压的石头也落地了。
村上生源少,小学教学点早就撤销,邻近村小学和初中,合并为乡九年一贯制学校。方圆二十多公里内的小孩,得走路去乡里读书。表叔家去乡小学,步行至少一个小时方穿过雾气笼罩的莽莽森林,途中一段险滩要趟过小溪,一段险路要从悬崖巨石间挤过去。这里山高水深,荒无人烟,却一点也不寂静,鸟鸣兽啸,奇香弥漫,连大人都惧怕,嫌远,更何况小孩;所以家境好的小孩转学,家没钱的小孩,有的就辍了学。养女想退学,表叔对养女说:“凭一口气,点一盏灯,有我吃就有你吃,你要念好书,争口气!”然后卖掉了家畜。从此,天麻麻亮养女又出门上学,放学又随着星辰到家。
有一天傍晚,养女放学路过老坟山,乌鸦乱叫,她见一堆新坟招魂幡下,猛蹿出一只白兔,吓得她背脊发冷,中邪似的絮絮叨叨一晚胡话。另一夜,一群野猪又把表叔家稻田拱得颗粒无收。打那以后,表叔为给养女壮胆,想出一个护身秘法,并教会她:学狼叫。
过了这么多年,又听见狼叫了,消息传开去,人们觉得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