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保护作业
环境保护概论 作业二
![环境保护概论 作业二](https://img.taocdn.com/s3/m/dfc63b0f443610661ed9ad51f01dc281e43a5654.png)
环境保护概论一.单选题1.城市生活垃圾的产率系数一般用每人每天的垃圾产量来表示,下面给出的数据,哪一个更接近我国目前大中城市的实际垃圾产率系数(B)KG/人.天A 0.5-0.7B 0.7-1.5C 1.5-2.0D 2.0-2.52.粉煤灰属于(B).A 生活垃圾B 工业固体废物C 农业固体废物D 放射性固体废物3.退费处理时,初始物流碳氮比以(C):1最为适应.A 10-25B 40-45C 25-35D 45-554.下列物质中,哪个不是好氧堆肥过程产生的(D)A SO2B CO2C NH3D CH45.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系统中,以下哪个环节所需要的费用最大(A)A 垃圾收运B 垃圾处理C预处理D最终处置6.厌氧消化过程中产生的两种气体是甲烷和(C)A 二氧化硫B硫化氢C二氧化碳D氨7.对于橡胶和塑料等废物,常采用(C)法进行破碎。
A 辊式破碎B冲击式破碎C低温破碎D颚式破碎8.固体废物具有一些特性,如产生量大、种类繁多、性质复杂来源分布广泛并且一旦发生了由固体废物所导致的环境污染,其危害具有潜在性、长期性和(A)。
A 不易恢复性B感染性C隐蔽性D毒性9.好氧堆肥中,最适宜的堆肥原料质量含水率为(D)A 35-40%B 40-45%C 45-50%D 50-60%10.在土地有限情况下城市垃圾处理采用焚烧法而不用填埋法是因为焚烧法(C)A 建厂投资少B不会产生二次污染C 有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的特点D对城市垃圾物质组成要求不高11.热解和焚烧的区别是(ABCD)A焚烧需氧气,放热生成的主要是二氧化碳和水B热解是在无氧或者缺氧的条件下进行的,吸热的过程C焚烧产生的能源可以直接回收利用发电或者供热,但二次污染大D热解的主要产物为气体、液体和固体炭黑,二次污染较小。
12.现代化的堆肥一般由:前处理、(A) 、(C) 、后处理、(B)和储存组成。
A 主发酵B 脱臭C后发酵D填埋13.目前固体废物处理处置的方法有(ABC)A 焚烧B填埋C堆肥D 以上都不是14.固体废物具有(A)、(B)二重性。
环境保护作业181001
![环境保护作业181001](https://img.taocdn.com/s3/m/dda783fc4028915f804dc2de.png)
排放污染物种类最多、数量最大、对环境危害最严重的污染源是()A.生活污染源B.工业污染源C.交通污染源D.农业污染源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简称()A.POPsB.POPxC.PPPsD.PQPs环境的要素分为()A.自然环境B.聚落环境、地理环境、地质环境、星际环境C.生活环境、生态环境D.大气环境、水环境、土壤环境、生物环境环境问题是指由于()引起环境质量发生变化,使全球环境或区域环境中出现不利于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现象。
A.人类B.人类活动C.人类活动和自然环境D.人类活动或自然因素按照国家的有关标准,流经城市的河流至少应满足()类水体的要求A.IB.IIC.IIID.IV《可持续发展国家报告》是在()发表的。
A.1996年6月B.1998年6月C.1997年6月D.1999年6月导致全球变暖的温室气体是指()A.酸雨B.二氧化碳C.氟氯烃类化合物D.汽车尾气POPs在人体内的半衰期约为()年A.7B.6C.8D.4酸雨是指PH小于()的雨A.5.7B.5.6C.4.6D.4.7每年的()是国际保护臭氧层日。
A.9月16日B.8月21日C.9月23日D.6月16日导致臭氧层破坏的大气污染物是()A.酸雨B.二氧化碳C.氟氯烃类化合物D.汽车尾气人类使用人工合成的含氯和含溴等物质会在大气平流层中发生催化化学反应,而产生哪个全球环境影响()A.光化学烟雾B.温室效应C.臭氧层空洞D.逆温PM2.5年均浓度范围为()微克/立方米A.11-120B.11-125C.12-125D.11-135能量流动的效率为()A.10%-20%B.10%-15%C.12%-18%D.8%-20%()是生态系统能量的根源A.光能B.太阳能C.植物D.光合作用食物网越复杂生态系统越()A.复杂B.不稳定C.稳定D.简单循环经济的基本原则是()A.3RB.3SC.3CD.3P“蜜蜂的8字舞”属于信息传递中的()A.物理信息B.化学信息C.营养信息D.行为信息.根据栖居环境生态学可以分为()A陆地生态学和湖泊生态学B.陆地生态学和海洋生态学C陆地生态学和水域生态学D.森林生态学和流域生态学生态系统中物质和能量是通过()在系统内进行传递的A.食物网B.食物链C.生态系统D.植物下列不属于我国保护环境的基本政策是()A.预防为主B.谁污染谁治理C.资源与生态的补偿D.强化环境管理.3“人类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不能超越资源与环境承载能力”指的是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 敬畏自然、保护环境》作业设计方案
![《 敬畏自然、保护环境》作业设计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9962f6258f9951e79b89680203d8ce2f00666534.png)
《敬畏自然、保护环境》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1. 了解自然环境的重要性,理解人类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2. 掌握保护环境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树立环保意识。
3. 培养对自然的敬畏之心,形成环保行为习惯。
二、作业内容:1. 阅读作业:学生需要阅读关于自然环境、生态保护、可持续发展等相关文章,并写下自己的阅读感受。
字数不少于200字。
2. 实践作业:a. 观察身边的环境问题,记录下来,并尝试提出解决方案。
b. 制作一个环保宣传海报,海报内容应包括环保知识、环保口号、环保行动倡议等。
c. 参与一次环保志愿服务活动,如植树、清理公园垃圾等。
三、作业要求:1. 作业应按时提交,提交方式不限,可以是纸质版、电子版或网络平台提交。
2. 作业应认真完成,真实反映个人观点和感受,避免抄袭和复制。
3. 实践作业应积极落实,确保参与环保志愿服务活动,并从中获得实际体验和感悟。
四、作业评价:1. 教师将对提交的作业进行批改,对于认真完成作业的学生给予表扬和鼓励。
2. 评价标准将基于作业内容的质量、真实性和创新性,以及实践作业的落实情况和效果。
3. 对于未按时提交或敷衍了事的学生,将进行提醒和督促,直至达到要求为止。
五、作业反馈:1. 教师将在课堂或网络平台上向学生反馈作业评价结果,指出优点和不足,并提出改进建议。
2. 学生可根据反馈结果进行反思和调整,提高自己的学习效果和作业质量。
3. 鼓励学生之间相互交流和分享自己的作业经验和体会,共同提高环保意识和行动能力。
通过这样的作业设计方案,使学生们能够从理论知识到实践行动全面提升,更加深入地理解和践行“敬畏自然、保护环境”的理念。
同时,教师也需要不断跟进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给予及时反馈和指导,帮助学生们更好地掌握知识,树立正确的环保观念,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作业反馈部分,教师不仅需要指出学生的优点和不足,提出改进建议,还需要鼓励学生进行反思和交流,共同提高环保意识和行动能力。
环境保护作业指导书
![环境保护作业指导书](https://img.taocdn.com/s3/m/c751ae47be1e650e52ea995e.png)
中铁隧道集团武康二线二工区工区环境保护作业指导书一、生态环境保护作业指导书1.施工前对员工进行生态资源环境保护培训,提高生态保护意识,使施工过程对生态环境的损害程度降到最低。
2.合理规划施工用地,使生产、生活设施分布在征地范围以内,尽量不占用耕地,不破坏植被,不砍伐树木。
3.施工期间,所有成型的路基表面保持排水良好;排水沟渠保持畅通;开挖边坡及填方坡面,严格按设计要求进行水土流失防护措施处理。
4.工程完工后,拆除所有临时生产、生活设施,对租用地进行复耕,对路基、取土场和弃碴场进行防滑坡、坍方、积水等处理以防止水土流失。
5.对施工造成的永久裸露地表进行植被恢复处理(植草或播种草籽)。
植草区域表土覆盖厚度达到设计规范要求。
播种草籽区域草籽播种量平坡地不低于6g/m2,斜坡地不低于9g/m2。
二、大气环境保护作业指导书1.对施工作业和运输便道等易产生扬尘的地段定时洒水,对各类机械车辆定期维修,使产生的粉尘公害减至最小程度。
2.对易松散和易飞扬的各种建筑材料堆放于居住区的下风向处,并用彩条布或蓬布严密覆盖。
施工现场周围设立临时围档。
围挡高度符合合同要求。
确保对未铺砌地面、过道、施工区和多灰尘的堆料区表面保持湿润。
在运送和处理砂堆及类似材料时,对其实行洒水,在干燥有风的天气将贮存的材料湿润。
运输装置系统的输送带设置在挡风板内,运输装置端部和加料斗应围住以减少灰尘散发。
为了防止在装卸过程中产生散发灰尘,尽可能地降低开挖物体坠落的高度。
在集中搬运点从搬运系统对积满灰尘的材料进行卸货时,提供三面挡护,入口处设有柔性隔板的围栏。
现场内经常有车辆通行的区域铺路且应保持表面松散材料的洁净。
确保运输积有灰尘的材料出场的车辆装有侧板和尾板,运输出场的材料料应覆盖,覆盖应正确可靠且超出侧板和尾板边缘。
积有灰尘的材料在运输应前进行湿润。
如果筑堤/切坡完工后1-2周之内仍未铺设草皮,开挖和填筑区的外露斜坡将通过铺设塑料薄膜进行临时性保护。
作业环境保护条例
![作业环境保护条例](https://img.taocdn.com/s3/m/568910f50408763231126edb6f1aff00bed57028.png)
作业环境保护条例
前言
随着国家的经济快速发展,环境保护已经成为关注的热点之一。
作为每个人都需要关注和注意的问题,作业环境保护也是不容忽视的。
在这里,我们针对作业环境保护问题,制定了相关的作业环境保护条例。
通过这些条例的落实,我们相信能够更好地保护作业环境,同时也能够更好地维护我们的健康。
条例内容
第一条作业场所保洁
作业场所应保持整洁、无尘、无垃圾,并且保持适当通风。
合理放置易燃、易爆物品,保证安全。
同时,要按照分类标准进行分类垃圾分类。
第二条操作工具保养
操作工具定期保养,做到干净、整齐、完好。
利用完毕后,应当及时清洗和消毒,确保操作工具无细菌和病毒污染,做到立刻消毒、立刻清洁。
第三条作业人员卫生
作业人员应当定期进行体检,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同时,要定期更换工作服和工作鞋,做到清洁卫生,避免细菌感染。
进入作业区域前应当穿好防护装备,做到安全作业。
第四条废弃物处理
作业期间产生的废弃物应当及时收集、分类,送到指定的位置进行妥善处理。
不能将废弃物随意抛弃,做到废弃物“分类处理、妥善处理、无害化处理”。
第五条应急预案
在作业环境中,应当制定相关的应急预案,做到“有备而来”。
在作业环境中出现意外情况时,应当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做到及时处理、快速应对,减少损失。
结尾
以上便是我们提出的作业环境保护条例。
通过这些条例的落实,我们相信能够更好的保护作业环境,让大家的工作环境更加安全、卫生、健康。
当然,大家应该在平时的工作中也注意卫生,更好地保护环境和健康。
环境保护法作业
![环境保护法作业](https://img.taocdn.com/s3/m/553c7feeb8f67c1cfad6b8db.png)
环境保护法作业1一、单选题1、(1)对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定义理解错误的是()。
A、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的目的是维护生态平衡协调人类同自然的关系B、环境与资源保护法所要调整的是即人们(包括组织)在生产、生活或其他活动中所产生的保护和改善环境、合理开发利用与保护自然资源有关的各种社会关系及人和自然之间的关系C、国内目前还没有形成一个公认的环境与自然资源保护法的定义D、环境与资源保护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执行的规范性文件2、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的特征不包括()。
A、技术性B、综合性C、区域性D、社会性3、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律关系的客体一般包括:()。
A、物B、精神财富C、物和行为D、物、精神财富和行为4、外国环境法的完备阶段的重要标志是()。
A、环境保护从污染防治扩大到对整个自然环境的保护B、法律的“生态化”的观点在国家立法中受到重视并向其他部门法渗透C、环境保护基本法在各国出现D、各国环境政策和环境立法采取了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指导思想5、我国第一次对环境保护作出明确规定的宪法是()。
A、1945年宪法B、1975年宪法C、1978年宪法D、1982年宪法6、各种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律、法规和规章的最高立法依据是()。
A、宪法B、民法C、环境基本法D、立法法7、进行环境管理、处理环境纠纷的直接依据是()。
A、宪法关于环境与资源保护的规定B、环境与资源保护基本法C、环境与资源保护单行法律法规D、环境标准8、最早提出“可持续发展”原则的著作是()。
A、《增长的极限》B、《只有一个地球》C、《我们共同的未来》D、《寂静的春天》9、为了贯彻“防治结合”的原则我国确立了()。
A、环境影响评价制度B、“三同时”制度C、土地利用制度D、排污许可制度10、与环境污染有直接关系的是()。
A、工业生产布局B、农业生产布局C、资源开发布局D、农业生产布局和资源开发布局二、多项选择题1、以下关于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目的二元论”的说法正确的有()。
农村环境保护作业答案
![农村环境保护作业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f2ae444d7dd184254b35eefdc8d376eeaeaa17ad.png)
生活垃圾
农村生活垃圾如果随意倾倒,可能 会对土壤、水源和大气造成污染, 同时影响农村生态环境。
室内空气污染
在农村,室内空气污染也是一个严 重的问题,如使用劣质燃料、油漆 等可能会释放出有害气体,对居民 健康造成影响。
畜禽养殖污染源及其影响
粪便污染
畜禽养殖过程中产生的大量粪便 如不及时处理,可能会对大气、 土壤和水体造成污染,同时会滋
影响
农村环境问题对农民的生活质量和健康产生严重影响,如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会导致农业减 产和生态环境恶化,水污染和空气污染会影响饮用水的安全和呼吸健康,噪声污染会影响生活 质量和睡眠质量,生态破坏会破坏生物多样性和影响农民的经济收入。
农村环境保护的必要性
01 保护农民健康和生活质量
农村环境保护可以保护农民免受环境污染的危害 ,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
江苏张家港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案例
• 总结词:江苏张家港的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案例展示了地方政府和农民合作模式在环保实践中的有效性。 • 详细描述:江苏张家港市是一个农业大市,为了治理农业面源污染,当地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例如,通过
建立完善的监管体系,控制化肥、农药的使用量;通过推广环保技术和加强环境监管,减少农业废弃物的污染 ;通过建设生态农业示范区,促进农业废弃物的循环利用;通过发展绿色产业和生态旅游,增加农民收入,促 进农村环境的持续改善。此外,张家港市政府还鼓励农民参与环保实践,提高他们的环保意识和参与度。这些 措施的实施,使张家港市的农村环境得到了显著改善。
05
结论与展望
结论回顾
农村环境问题严重性
农村环境问题涉及到水、土壤、空气等各个方面的污染,以及生态 环境的破坏,这些问题已经对农村居民的健康和生活造成了严重影 响。
环境保护工程作业指导书
![环境保护工程作业指导书](https://img.taocdn.com/s3/m/842357512379168884868762caaedd3382c4b512.png)
环境保护工程作业指导书一、引言环境保护是当今社会一个重要的议题,随着人们对环境问题的关注度增加,环境保护工程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本作业指导书旨在为环境保护工程的实施提供指导和参考,确保工程顺利进行并取得预期的环境效益。
二、工程前期准备1. 确立项目目标和规划在进行环境保护工程之前,必须明确该项目的目标和规划。
包括明确工程的性质、目的、范围,以及预期的环境改善效果和工程实施计划。
确保项目目标明确,以便在后续的工程实施中能够有针对性地开展各项工作。
2. 环境评估和可行性研究在进行环境保护工程之前,必须进行环境评估和可行性研究。
环境评估可以评估工程实施所带来的环境影响,为工程实施提供科学依据。
可行性研究则需要评估该工程的可行性,包括技术可行性、经济可行性和社会可行性等。
三、工程设计和方案制定1. 设计阶段在设计阶段,需要制定详细的环境保护工程设计方案。
该方案应考虑环境保护的目标,确定适宜的工程技术和措施,确保工程实施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此外,还需要制定施工图纸和技术说明,以便后续的施工和操作人员能够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工作。
2. 方案制定根据设计方案,制定环境保护工程实施方案。
该方案应包括工程的实施步骤、施工方法、操作流程和安全措施等内容。
确保工程实施过程中能够按照规范进行,并达到预期的环境保护效果。
四、工程实施和管理1. 施工准备在环境保护工程实施之前,必须进行充分的施工准备工作。
包括准备必要的施工设备和材料,组织人员进行必要的培训和教育,确保施工人员具备必要的技能和知识。
2. 施工和运维按照制定的方案进行环境保护工程的施工和运维。
在施工过程中,需要根据施工图纸和技术说明进行操作,并按照要求进行安全措施的实施。
施工完成后,需要进行验收和记录相关数据,以便后续的工程效果评估和监测。
3. 管理和监测对环境保护工程的实施过程进行管理和监测。
包括对工程实施的过程进行监督和检查,确保按照规范进行;对工程效果进行监测和评估,以便及时调整和改进工程措施。
环境保护作业安全技术交底
![环境保护作业安全技术交底](https://img.taocdn.com/s3/m/7e124425c4da50e2524de518964bcf84b9d52d2e.png)
环境保护作业安全技术交底
1. 背景
为确保环境保护作业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本文档旨在对环境保
护作业的安全技术进行交底和说明。
2. 目的
本文档的目的是提供环境保护作业的安全技术要点,以确保工
作人员能够在工作中遵守环境保护政策,并采取适当的措施减少环
境风险和污染。
3. 环境保护作业安全技术要点
- 环境风险评估:在进行环境保护作业之前,必须进行环境风
险评估,确定可能的环境风险和污染源,以及采取适当的控制措施。
- 个体防护装备:工作人员必须佩戴适当的个体防护装备,如
防护服、手套、安全帽、护目镜等,并按照操作规程正确使用。
- 废物处理:废物必须按照环境保护法规的要求进行分类、储存和处理,以防止对环境的污染。
- 危险品管理:危险化学品和其他危险品必须按照相关法规和操作规程进行储存、使用和处理,以降低安全风险和环境污染。
- 紧急事故应对:应制定紧急事件应对计划,并进行培训和演练,以确保在突发事件发生时,能够及时采取适当的措施,减少环境和人员伤害。
4. 总结
本文档对环境保护作业的安全技术要点进行了交底和说明,包括环境风险评估、个体防护装备、废物处理、危险品管理和紧急事故应对等方面。
工作人员必须遵守相关规定和操作规程,确保环境保护作业的安全和有效性。
环境保护作业本及答案
![环境保护作业本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b61a1116866fb84ae45c8d74.png)
第一章环境与环境问题第一节环境概述一、环境的概念及分类1.环境是指()A.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环境的总和B.与人类生存相关的各种自然要素的综合体C.人类赖以生存与发展的社会和物质条件的综合体D.与人类活动相关的各种人文要素的综合体2.下列各事物中,主要体现自然环境特征的是()A.长江 B.京杭运河 C.青藏铁路 D.滨海度假村3.环境被分为大气环境、水环境、土壤环境、生物环境的分类依据是()A.时间尺度 B.空间尺度C.组成要素 D.属性二、环境因素4.下列属于社会环境因素的有()①土壤②社会制度③生产力④阳光⑤宗教信仰⑥生物A.①③⑥ B.②④⑤ C.①④⑥ D.②③⑤三、环境质量5.环境质量是指()A.环境因素向人类提供资源数量的程度B.环境因素的空间分布状况C.环境因素受到污染影响的程度D.环境因素容纳和清除污染物多少的程度6.目前,许多地方十分重视环境保护,着力于环境质量的提升。
你认为,影响环境质量的因素有哪些?7.下列关系图中,能正确表示地理环境、自然环境、土壤环境三者关系的是( )环境质量影响着我们的生活质量。
近年来,我国十分重视环境质量的监测工作,如发布城市空气质量日报、水体质量周报等。
读2007年3月某日我国部分城市空气质量状况图,回答第8~12题:8.下列有关我国部分城市空气质量状况的比较,正确的是()A.太原优于天津,天津优于兰州B.重庆优于郑州,郑州优于哈尔滨C.哈尔滨优于昆明,昆明优于珠海D.昆明优于重庆,重庆优于兰州9.分析图示可知,下列按城市-主要污染物-主要污染源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上海-可吸入颗粒物-燃煤取暖B.太原-可吸入颗粒物-汽车尾气C.珠海-可吸入颗粒物-沙尘暴D.重庆-二氧化硫-燃煤10.冬季,我国北方地区空气污染较严重的原因是( )A.以高原地形为主,污染物不易扩散B.工业废气及居民燃煤取暖产生的烟尘,数量较大C.偏北风从西伯利亚带来大量工业废气D.长期受低压系统控制,污染物难以扩散11.图示区域范围内该日大气环境质量的空间分布特征是。
环境保护监测作业指导书
![环境保护监测作业指导书](https://img.taocdn.com/s3/m/2d1286b0951ea76e58fafab069dc5022abea4662.png)
环境保护监测作业指导书1. 前言环境保护是全球共同面临的关键问题之一。
为了有效监测和管理环境保护工作,本指导书旨在为相关工作人员提供指导和建议。
本指导书分为以下几个部分:监测目的、监测方法、数据分析和报告编写。
2. 监测目的环境保护监测的主要目的是评估环境质量和监测环境污染物的生成与传播过程,为环境管理和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监测目的可能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 评估环境质量,判断环境状况是否达到国家或地方标准;- 监测环境污染源和反映环境质量;- 了解环境质量变化趋势,评估环境管理和治理效果;- 为环境规划和环境影响评价提供数据支持。
3. 监测方法为了准确监测环境保护相关数据,采取科学有效的监测方法十分重要。
以下是几种常用的监测方法:- 现场监测:通过在特定地点收集样品或使用便携式仪器对环境参数进行实时监测。
现场监测可涵盖空气、水体、土壤等多个环境部分。
- 定点监测:利用固定设备对环境参数进行定期监测。
定点监测可以提供长期的环境数据,用于分析环境变化趋势。
- 远程监测:利用遥感技术、传感器网络等手段对大范围地区进行监测。
远程监测可以实现对广域范围的环境数据收集和分析。
- 模拟实验:在实验室环境中模拟特定条件,对环境参数进行监测和分析。
模拟实验可以控制变量,研究复杂环境过程。
4. 数据分析收集到的环境监测数据需要进行合理的分析和处理,以得出准确的结论。
以下是几种常用的数据分析方法:- 统计分析:通过数理统计方法对监测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揭示数据之间的关系和趋势。
常用的统计方法包括均值、标准差、相关系数等。
- 空间分析:利用地理信息系统等工具对环境数据在空间上进行分析和展示,以揭示地理分布规律和空间相关性。
- 时间序列分析:对环境监测数据按照时间先后进行排序,通过建立数学模型预测未来的环境变化趋势。
- 多元分析:通过建立多元方程模型,研究环境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影响。
5. 报告编写环境保护监测的最终目的是将监测结果和结论进行报告和展示。
环境保护概论作业参考答案
![环境保护概论作业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25c942679b6648d7c1c74619.png)
环境保护概论作业1答案参考一、名词解释:1、环境:环境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它总是相对于某一中心事物而言,作为某一中心事物的对立面而存在。
对于环境科学来说。
可分为自然环境和人工环境两种。
(第1页)2、环境质量:一般是指在一个特定的环境中。
环境评定的一种概念。
(第2页)3、环境问题:所谓环境问题是指由于人类活动作用。
次生环境问题。
(第6---7页)4、环境保护:概括地说,环境保护就是。
造福人民和子孙后代。
(第14页)5、生态系统:指在一定空间内生物与。
环境组成的综合体。
(第24页)6、生态平衡:指在一定时间和相对稳定的条件下,生态系统内各部分的结构和功能均处于相互适应与协调的状态。
7、生物多样性:指地球上所有生物(动物、植物、微生物)。
多样化程度。
(54页)8、生物安全:生物安全相对与生物入侵。
人体健康(59页)二、填空题:1、自然环境、人工环境2、提供人类生存所需要的资源、具有调节功能、环境的服务功能、环境的文化功能。
3、整体性、有限性、区域性、潜在性、变动性和稳定性(动态平衡)6、物质的循环、能量的流动7、能量流动、物质循环、信息传递8、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10、物质的循环和能量的流动三、问答题1、5大点(5-----6页)作业2一、1、大气污染:指由于自然过程。
危害现象。
(71页)2、温室效应:地球大气有类似玻璃。
被称为温室气体。
(79页)4、水体污染: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
化的现象(100页)5、污染源:指造成水体污染的污染物发生源,包括向水体排放污染物或对水体产生有害影响的场所、设备和装置。
6、自净作用:自然环境包括水环境。
称为水体的自然净化作用。
(100页)7、土壤污染:指人类活动产生的污染。
恶化的现象。
(123页)8、水土流失:指在水流作用下。
水土流失速度加快(146页)9、生物修复:指利用生物的生命代谢。
主要是前两者。
(138页)二、3、风向、风速、大气的稳定度、降水情况和雾9、减少水消耗量、积极进行污水处理、合理规划及调整工业布局、加强水污染管理11、大气污染型、水污染型、固体废物污染型、农业污染型12、引起土壤酸化、危害作物生长、影响微生物活动三、1、四大点(72---73页)2、5大点(84----85页)3、3 大点(120页)4、可分物理性污染物、化学性污染物、生物性污染物三大类型。
农村环境保护作业题
![农村环境保护作业题](https://img.taocdn.com/s3/m/2c8011056ad97f192279168884868762caaebbf9.png)
农村环境保护作业31、塑料薄膜对土壤的危害特点和防治措施2、化肥对土壤的危害和防治措施3、农药对土壤的危害特点和防治措施4、固体废弃物的污染控制途径是什么技术政策有哪些;有什么特点5、垃圾填埋有哪几种方法各有什么特点6、调查自己家庭中每天的垃圾量和种类有哪些应该如何做才符合环境要求7、什么是环境监测和农业环境监测环境监测是方针是什么主要任务是什么8、什么是环境标准分为几类参考答案:1、塑料薄膜对土壤的危害:塑料薄膜大多是烯烃类的高分子聚合物;其中烷基链含碳数不同的各类酞酸PAES约占2/3..据研究;高浓度二正丁酯DNBP对土壤脲酶有一定的激活效果;但对蔗糖酶有较强抑制效果..胡萝卜块根、白菜茎叶、大豆及水稻籽实中均可自土壤中富集DNBP..人食用PAES超标的食物后;PAES转化为酞酸酯后易引起肝肿大;致畸、致突变倾向..防治措施:(1)从价格和经营体制上优化和改善对对废塑料制品的回收和管理;并建立生产粒状再生塑料的加工厂;有利于废塑料的循环利用..(2)研制可控光解和热分解等农膜新产品;以代替现用高压农膜;减轻农田残留负担..(3)尽量使用分子最小;生物毒性低相对易降解是塑料增塑膜;并加强其生化降解性能和农业环境影响的研究..2、化肥对土壤的危害:化肥对土壤和环境的影响;除了化肥中所含的重金属元素、放射性元素的影响外;化肥施用通过反馈过程对土壤环境以及对水、气环境也发生深远的影响..这些影响主要是土壤的性质的变化;水环境的富营养化;以及土壤气体对大气圈的影响..1化肥对土壤重金属污染2施用化肥对土壤性质的影响长期施用化肥对土壤的酸度的影响..减少化肥对土壤环境污染的控制对策:1调整化学肥料结构2普及平衡施肥技术;减少化肥用料3有机无机肥混合施用4科学施肥;减少化肥的损失5合理灌溉;减少化肥流失适当调整种植业结构;充分利用豆科作物的固氮肥源;减少化肥使用量..3、喷洒在农作物上的农药;约有一半散落在农田上..农药被土壤吸附后;表现为失活或解毒..但是;更多吸附状态农药在一定条件下可恢复其原有的生物毒性;这是土壤中农药残留的一种形式..防治措施:1利用综合害虫防治系统以减少农药的施入量2农药的安全合理使用3制定农产品的允许残留量标准4采用合理耕作制度;消除农药污染5发展开发新农药4、固体废弃物的污染控制途径:1完善和改善生产工艺2发展物质循环工艺3进行综合利用4进行无害化处理和处置控制固体废弃物的技术政策:我国提出了“资源化、无害化和减量化”作为控制固体废物污染的技术发展..由于受资金、技术和其他原因使我国固体废物处理利用的发展趋势采用无害化为先导、资源化为目的;进行减量化..无害化是指将固体废物通过工程处理;达到不损害人体健康;不污染周围环境..减量化是通过适宜的手段减少固体废物的数量和容积..资源化是采用工艺措施从固体废物中回收有用的物质和能源或者通过一定的技术措施达到固体废物重新利用的目的..5、水的土地处理系统是指在人工调控及自我控制的条件下;利用土壤—微生物—植物组成的生物系统对废水中的污染物进行一系列物理的、化学的、和神物的进化过程;使废水的水质得到净化和改善;并通过系统的营养物质和水分的循环利用;使绿色植物生长繁殖;从而实现废水的资源化、无害化和稳定化的生态系统工程..根据处理地区土壤渗滤速度的大小;可分为以下三种类型:1快速渗滤系统也称RI系统;适用于渗透性良好的沙土和土壤土..土地上不一定要有植物..这一处理实际是用土壤作柱层析;主要用土壤过滤来净化污水..净化后的再生水可补充地下水;或用井抽水上来再用..我国需要补充地下水的地区;可适用这种方法..2污水慢速渗滤系统也称SR系统;适用于慢速渗滤的土壤..土地需要整理成垄沟;上面有作物生长..我国的污灌就是这种形式..3污水地表漫流系统卫生填埋主要有三种方法:平面作业法、斜坡作业法、沟填作业法..1平面作业法在平地或坡度平缓的土地上;做好基础防渗、引流和导气工程后;将垃圾平铺后压实;再用薄层土壤覆盖再压实;作为初始填埋单元的屏蔽;开始建设一个人工土坝..2斜坡作业法利用场地的自然斜坡地形进行填埋作业..先在最低部位开平场地;做好防渗、导流、导气的工程后;将垃圾直接铺在斜坡上;压实后用工作面前直接得到的土壤加以覆盖;然后再压实..该法不需要从场外运进覆盖材料;因此斜坡法比平面作业法更能有效地利用处置场地..3沟填作业法根据填埋场的水文地质条件及其填埋压实机械的大小;预先挖开填埋沟槽;一般沟宽5~10m;沟长3 ~120m;沟深1~2m..沟槽开挖出的土作为垃圾填埋层上的覆盖土使用;此法一般用于天然土防渗的地区..6、略7、环境监测:就是利用多种科学方法和手段;监测和检测代表环境质量状况及发展变化趋势的各种数据;并用它解释环境现象;为环境管理和科研提供科学依据的全部过程..此过程应包括:资料研究和现场调查、优化布点、样品采集、运送保存、分析测试含质量保证和质量认证、数据处理、综合评价等一系列活动..农业环境监测:是环境监测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利用环境监测的理论和方法;对农业生产环境的质量现状及变化规律和趋势进行监测活动..农业环境监测是政府行为..环境监测的方针:“环境管理必须依靠环境监测;环境监测必须为环境管理服务”..环境监测的任务:就是服务;除为环境管理服务;还为环境科学服务;为农业持续发展服务;为全社会服务..8、环境标准:是为了保护人群健康;防治环境污染;促进生态良性循环;合理利用资源;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依照环境基准、环境保护法律和有关政策;对环境中有害成分、排放源的污染物的限量阀值和配套措施所作的技术规定..一环境标准按用途分类:环境质量标准、污染物排放标准、环境基础标准、环境方法标准、环境标准物质标准和环境设备、仪器标准..二按环境要素分类的环境标准水质标准、空气环境质量标准、生物环境标准和土壤环境质量标准..三环境标准分级1按环境管理分级为:国家级、地方级2按标准适用范围分级为:国家标准、地方标准、行业标准1、如何进行清洁生产其关键和核心有哪些2、中国清洁生产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什么近几年围绕几方面开展工作的3、绿色食品产地的主要环境条件和调控措施..从以下任选一题作为调研报告或小论文:1、研究性学习题目:调查厂矿固体废弃物状况分组调查一家工矿企业;记录这家企业生产什么、利用什么原料、产品和固体废物是什么;对固体废物是如何处理的2、实践性综述题:垃圾排放和处理作一次调查;分析周围生活环境中经常产生哪些固体废物是如何处置的查阅有关资料;看看发达国家是如何处置的完成一份1500字左右的垃圾排放和处理的调查报告..参考答案:1、答:实行清洁生产主要从以下方面进行:1进行企业清洁生产审计;2开展长期的企业清洁生产战略计划;3对职工进行清洁生产的教育和培训;4进行产品生命周期分析;5进行产品生态再设计;6研究清洁生产的替代技术..关键和核心是:进行企业清洁生产审计..P188-1892、答:中国清洁生产存在的主要问题是1治理投资和运行费用高;经济效益小;企业缺乏积极性;2资源、能源得不到有效利用;一些本来可以回收利用的原材料变成了“三废”而被处理或排入环境;造成浪费和污染;3由于偏重末端治理而忽视全过程控制;使得工业生产管理中的环境与生产“两张皮”状况难以改变..近几年的主要工作有:10改革工艺流程和技术设备;2实现资源综合利用;降低“三废”的排放..3、答:绿色食品产地的主要环境条件有1土壤;2大气;3水..调控措施:绿色食品产地环境问题来源主要有三种形式;即原生环境问题、次生环境问题、外源污染问题;对此;分别有不同的调控措施:1原生环境问题主要通过大的生态工程来解决..如水土流失治理工程、盐碱地改造生态工程、草地保护生态工程、矿区复垦生态工程、荒漠治理生态工程等等..2次生环境问题是绿色食品产地环境条件的主要内容;主要有以下措施:土壤培肥与平衡施肥、以沼气为纽带的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食用菌生产与秸杆综合利用、污水净化和农业综合利用、小流域综合治理、旱作农业技术等..3外源污染主要是加强产地周围的环境管理;利用污染控制技术对废气、废水和固体废弃物进行处理和处置;防止对基地环境可能产生的危害..关于研究报告或小论文写作请大家按照要求完成;字数要求1000——1500字..农村环境保护作业参考答案作业11、什么叫环境、农业环境农业环境的主要组成是什么环境:广义的环境一般来说是指除生物圈之外的其他圈层是广大生物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狭义的环境是指以人类为中心;人周围的大气、水、土壤、岩石、动植物等自然环境;是人类的环境..农业环境:农作物或以农业生产为主题的周围环境的各种因素的总和..农业环境可以由两部分组成: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其主要组成要素如下:;借助于叶片中的叶绿 1大气环境农作物生长过程中;通过叶片吸收空气中的CO2素将太阳能转化为碳水化合物中的化学能;从而共给植物生长..而植物在这一过释放到大气层中..程中产生O22水体环境水是各种生物赖以生存的宝贵资源..;可为人类所利用的淡水资源确实很少;今年由于农业的发展;水体污染严重;污染物质主要分为有机污染物合物及污染物两大类..3土壤资源环境近年来我国土地资源减少;质量也不断下降;主要有:a、土地沙漠化..b、水土流失问题..c、土地盐碱化..d、土壤污染问题..4聚落环境聚落环境是人类聚居的场所;活动的中心..聚落环境根据其性质、功能和规模可分为院落环境、村落环境和城镇环境..2、目前我国的农业环境问题主要有哪些方面目前我国的农业环境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污水灌溉由于水污染与水资源短缺;只能利用污水进行农田灌溉..2土壤退化长期过量施用化肥;会赵成土壤物理性质恶化;肥力下降;土壤板结;肥效降低;反过来又使施用量不断增加;是农产品的成本增加;并造成对环境及农业的污染..3农药污染农药是人为投放到环境中数量最大的有毒物质;已经对人类的生活和健康造成威胁;农药环境污染已成为全球关注的世界十大公害之一..4畜禽粪便、生活垃圾5焚烧秸秆6社区—庭院垃圾7大量施用化肥造成蔬菜硝酸盐积累过量使用氮肥使蔬菜体内的硝酸盐超标;人使用后硝态氮在人体消化道内转化为毒性很大的亚硝酸盐;对人危害极大;尤其是婴儿更容易中毒..8乡镇企业污染9地膜对土壤的危害10非农业占地3、自然资源的分类与特点是什么自然资源的分类:原生性自然资源;如太阳能、空气等;次生性自然资源:不可更新资源可回收的非再生资源;如金属;不可回收的非再生资源;如石油和可更新资源;如动物、植物、微生物、水等..自然资源的特点:一普遍性的特征1 自然资源的系统性2 数量的有线性和潜力的无限性3 资源的变动性4 资源得多用性5 资源的地域性和国际性二我国自然资源的特点1 资源总量大;种类齐全;堪称资源大国2 人均占有量低;资源相对紧缺3 资源质量相对悬殊;低劣资源比重偏大4 水、土资源与人口组合错位5 能源南北差异悬殊4、什么是水资源调查你所居住的城市或乡镇水资源的现状如何每人每年平均用水量是多少水资源:自然界的水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是不可替代的自然资源..5、什么叫生物多样性引起全球生物资源频危的原因有什么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对策有哪些生物多样性是指在一定空间范围内所有生物包括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的种类、变异及其生态系统的复杂程度;它通常包括三个层次的互相关系的多样性;即: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引起全球生物资源频危的原因有以下几个:1 生境的丧失2 过度开发3 单一化栽培和驯养4 环境污染;滥用农药中国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对策:1制定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国家战略和行动计划2制定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法律法规3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设施建设4积极开展科学研究工作5广泛开展宣传教育和人员培训工作6、什么是生态系统它是有那几部分组成的生态系统有哪些特点生态系统是在一定空间中共同栖居着的所有生物与其环境之间由于不断地进行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而形成的统一整体..生态系统的组成:1非生物环境 2生产者3消费者 4分解者生态系统具有以下共同特点:1 具有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三大功能生态系统内能量的流动是单向的;不可逆转..但物质的流动是循环的..信息传递包括物理信息、化学信息、营养信息、和行为信息;构成一个复杂的信息网..2 具有自动调节能力系统内屋中越丰富、结构越复杂、其自我调节能力越强;系统也越稳定..3 生态环境是一种开发的动态系统生态系统不断地与外界进行物资与能量的交换..7、根据你的体会;谈谈什么是生态农业应当怎样发展生态农业中国的生态农业是在经济和环境协调发展的思想指导下;在总结和吸收了各种农业实践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根据生态学原理;应用现代科学技术方法所建立和发展起来的一种多层次、多结构、多功能的集约经营管理的综合农业生产体系..8、结合当地的具体情况;谈谈可以使用、推广哪些生态农业工程核技术作业21、我国农村能源有何特点存在什么问题你认为如何去解决我国农村能源的特点:一需求量大而分散二经济发展;改变了传统能源结构三农村能源建设成绩显着1推广应用的农村省柴节煤、沼气、太阳能热利用技术..2创建了几种适应不同区域、以沼气为纽带的能源生态工程模式3推广应用清洁能源4初创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县级农村能源综合建设”的多种模式我国农村能源存在的问题:1农村能源消费结构与结构性污染互为因果2能源利用效率低3资金不足我认为农村能源问题的解决方法:要解决农村能源;今后仍需重视对生物质能源的开发利用..开发的重点工作是:大力发展薪炭林、推广节柴灶、稳步发展沼气;特别是发展以沼气为纽带的农业生态经济;因地制宜地开展生物质气化、生物材料成型燃料、新型液体燃料等的研究和推广工作;以及大力推广太阳能、风能、地热能、微水能等新能源..2、什么是以沼气为纽带的能源生态工程他与农业的持续发展有何关系以沼气为纽带的能源生态工程是利用生态学原理;对养殖业、沼气工程和种植进行合理配置;工程周边有适当的农田、鱼塘和水生植物塘;用农田、鱼塘或水生植物销纳沼液和沼渣..这种养殖—沼气工程—种植业所构成的食物生态链;实现了养殖场系统内物质和能量的循环利用;最终达到系统内粪污的“零排放”;具有良好的经济、生态和环境效益..3、目前有哪些新能源你认为哪种能源的前景最好太阳能、地热资源、风能资源等..各种能源都有自己的特点;应根据本地情况开发新的能源..4、我国水污染防治的主要对策和原则..为控制水体污染;改善生态环境;全面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全国制定和实施了一系列重大方针、政策;其中包括全国环境保护“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九五”期间全国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计划和跨世纪绿色工程规划..我国近期水污染防治的原则和对策:1.流域或区域进行水污染综合防治2.工矿企业造成的水污染进行积极防治3.城市污水加强治理4.农村水污染治理5、污水土地处理系统有哪些方法主要工艺参数有哪些水的土地处理系统是指在人工调控及自我控制的条件下;利用土壤—微生物—植物组成的生物系统对废水中的污染物进行一系列物理的、化学的、和神物的进化过程;使废水的水质得到净化和改善;并通过系统的营养物质和水分的循环利用;使绿色植物生长繁殖;从而实现废水的资源化、无害化和稳定化的生态系统工程..根据处理地区土壤渗滤速度的大小;可分为以下三种类型:1.快速渗滤系统也称RI系统;适用于渗透性良好的沙土和土壤土..土地上不一定要有植物..这一处理实际是用土壤作柱层析;主要用土壤过滤来净化污水..净化后的再生水可补充地下水;或用井抽水上来再用..我国需要补充地下水的地区;可适用这种方法..2.污水慢速渗滤系统也称SR系统;适用于慢速渗滤的土壤..土地需要整理成垄沟;上面有作物生长..我国的污灌就是这种形式..3.污水地表漫流系统也称OF系统;是使污水在有植物的土壤坡面漫流;主要应用于透水性不好的黏土上..这实际是大面积的薄层层析..污水通过表土、表土上的微生物、植物、阳光和空气作用来净化..作后用一排水沟收集后再利用或排入水体..6、你的家乡周围水域水质好不好有没有污染现象如果有;试调查是怎么造成的我的家乡周围水域水质不好;有比较严重的污染现象;主要有这么几类:一、点污染源1.生活污水来自家庭、商业、机关、学校旅游服务业及其他城市公用设施;包括厕所冲污水、厨房洗涤水、洗衣机排水、淋浴排水及其他排水等..2.工业废水工业废水源自工业生产过程;一般可分为工艺废水、设备冷却水、原料或成品洗涤水、设备和场地冲洗水以及由于跑、冒、滴、漏产生的废水等..二、面污染源包括农村灌溉水形成的径流、农村废水、地表径流和其他污染源..7、二氧化硫、氟化物、氮氧化物和光化学烟雾对植物危害的特点是什么二氧化硫:初期主要在叶脉间出现白色斑点;轻者只是在叶背气孔附近;重者则丛叶背到叶面均出现伤斑..后期叶脉也褪成白色;叶片脱水;逐渐枯萎..氮氧化物:危害症状表现为在叶脉间或叶缘出现形状不规则的水渍班;;逐渐坏死;而后干燥变成白色、黄色或黄褐色斑点;逐渐扩展到整个叶片..氟化物:危害症状主要表现为;从气孔或水孔进入植物体内;顺着导管向叶片尖端和边缘部分移动;在那里积累到足够浓度;并与叶片内钙质反应..生成难溶性氟化钙;使得遭受破坏的叶肉因失水干燥变成褐色..当植物在叶尖、叶缘出现症状时;受害几小时便出现萎缩现象;同时绿色消退;变成黄褐色;二、三天之后变成深褐色..光化学烟雾:危害主要是从叶背气孔侵入;通过周边细胞、海绵细胞间隙;达到栅栏组织;使其首先受害;然后再侵害海绵细胞;形成透过叶片的密集的红棕色、紫色、褐色或黄褐色的细小坏死斑点..同时;植物组织机能衰退;生长受阻;发芽和开花受到抑制;并发生早期落叶、落果现象..8、大气的防治原则和主要措施有哪些1.防治规划;实现“一控双达标”根据国家环境保护“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规定“九五”期间;城市环境保护应实现“一控” 、“双达标”.. “一控”即实施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双达标”是指所有工业污染物都要达标排放..2.调整工业结构;推行清洁生产3.改善能源结构;大力节约能源4.完善城市绿化系统5.加强城市大气环境质量管理1强化对大气污染物源的监控2实施城市空气质量的周报和日报9、观察分析你生活的周围是否存在着大气污染若有;分析是怎么产生的提出你的治理方案..是的..根据污染物的发生类型;大气污染主要分为以下几类:工业污染源:工业用燃料燃烧排放的废气及工业生产过程的排放气等..农业污染源:农用燃料燃烧的废气、某些有机氯农药对大气的污染;施用的氮肥分解产生的NO等..x生活污染源:民用炉灶及取暖炉燃煤排放污染物烟尘和有害气体;焚烧城市垃圾的废气;城市垃圾在堆放过程中由于厌氧分解;排放二次污染物..交通污染源:交通运输工具燃烧燃料排放污染物;如一氧化碳、碳氢化合物等..作业31、塑料薄膜对土壤的危害特点和防治措施塑料薄膜对土壤的危害:塑料薄膜大多是烯烃类的高分子聚合物;其中烷基链含碳数不同的各类酞酸PAES 约占2/3..据研究;高浓度二正丁酯DNBP对土壤脲酶有一定的激活效果;但对蔗糖酶有较强抑制效果..胡萝卜块根、白菜茎叶、大豆及水稻籽实中均可自土壤中富集DNBP..人食用PAES超标的食物后;PAES转化为酞酸酯后易引起肝肿大;致畸、致突变倾向..防治措施:1从价格和经营体制上优化和改善对对废塑料制品的回收和管理;并建立生产粒状再生塑料的加工厂;有利于废塑料的循环利用..2研制可控光解和热分解等农膜新产品;以代替现用高压农膜;减轻农田残留负担..3尽量使用分子最小;生物毒性低相对易降解是塑料增塑膜;并加强其生化降解性能和农业环境影响的研究..2、化肥对土壤的危害和防治措施化肥对土壤的危害:化肥对土壤和环境的影响;除了化肥中所含的重金属元素、放射性元素的影响外;化肥施用通过反馈过程对土壤环境以及对水、气环境也发生深远的影响..这些影响主要是土壤的性质的变化;水环境的富营养化;以及土壤气体对大气圈的影响..1.化肥对土壤重金属污染2. 施用化肥对土壤性质的影响。
环境保护作业设计方案范本
![环境保护作业设计方案范本](https://img.taocdn.com/s3/m/51ae1578bf1e650e52ea551810a6f524ccbfcbb5.png)
环境保护作业设计方案范本环境保护作业设计方案一、课题背景随着科技的发展和工业化的进程,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但同时也伴随着环境问题的不断恶化。
环境问题对人类的整个生态系统造成了极大的威胁,如空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等。
因此,环境保护已经成为了当前全球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
保护环境,减少其所带来的影响,已成为了每一个人都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
二、设计目标本作业的设计目标是通过分析当前环境污染的情况,探究环境保护的现状、影响、类别以及对策等方面的问题,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环境保护的现状和重要性,使他们具备环保意识,并且掌握环境保护的一些基本知识和技能。
三、实施方案1.调查分析通过对当前环境问题进行调查分析,更好地了解环保的现状和重要性。
可以让学生自由选择研究的主题,如空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垃圾分类等,从前置条件让开展了解调查的研究展开。
中职学生年龄较小,需要经过老师指导和引导。
2.资料收集通过阅读相关资料,深入了解环保的相关知识和技能。
包括语文书、科学书、绿色生态教育的内容等。
老师可以介绍一些科学书籍、青少年科学杂志、新闻报道等教材,并鼓励他们通过搜索网站找到有关环境保护的数据和文献资源。
3.课堂讲解老师可以结合教材内容,讲解环境保护的相关知识点。
也可以通过展示图片、视频、PPT等形式,让学生更好地了解环境保护相关的知识点,例如雾霾效应、环保的重要性、水污染等问题。
教师还可以邀请一些环保专家或相关的教育机构来进行演讲。
4.讨论老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讨论或辩论的形式,让学生在讨论中学习交流。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让学生进行讨论:环保的重要性、影响环境的因素、如何保护环境等方面。
5.实验研究通过一些小实验,带领学生更好地了解环保的基础知识。
例如,通过结合化学实验的知识点,让学生了解水污染的影响和检测方法。
也可以组织学生开展一些环保实践活动,如垃圾分类等,让学生体验到环境保护的实践操作。
四、结果评价1.定期考核通过定期考核学生掌握环保知识水平的情况,以及他们对环保重要性的认知水平进行考核。
环境保护作业设计方案模板
![环境保护作业设计方案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b8f7740b3868011ca300a6c30c2259010202f3ae.png)
环境保护作业设计方案模板环境保护作业设计方案模板I. 项目概述本项目旨在提高公众的环境意识和推广环保技术,以减缓全球变暖、气候变化和环境污染等全球性问题的影响。
我们计划通过开展多项活动,使人们深刻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并学习与实施可持续发展方案。
II. 目标和任务- 目标:通过多种方式加强环保意识,推广可持续发展方案。
- 任务:1. 采用各种类型的广告和推广活动传达环保的重要性,以及解决环境问题的方法。
2. 促进公众参与环境保护行动,提高社会环保行动的意识和行动力。
3. 与社区和环保机构合作,推动可持续发展计划,并开展宣传活动,以提高社会对其重要性的认识。
4. 培养在可持续发展领域的专业人才。
III. 目标受众- 个人、家庭、企业和政府。
IV. 策略和计划- 策略:1. 找到公众特别是青少年易受忽视的地方,如社区、学校、网络等,进行相关宣传。
2. 利用各种媒体和广告宣传和各种信息传播技术,以响应全球环境保护的需要。
3. 鼓励各大企业采用环保措施和技术。
4. 请求政府部门参与本项目,通过改进政策和法规,促进环保意识的支持和推动,落实可持续发展目标。
- 计划:1. 成立环保团队,由专业人员和社区居民、志愿者组成。
2. 开展环保宣传活动,如环保知识比赛、绿色行动的集体和个人计划、环保演讲等。
3. 举办环保大讲堂,邀请专家给大家介绍环保理念、知识和宣传环保行动。
4. 布置环保海报,宣传环保的重要性和可持续发展计划。
5. 开展环保实践活动,如植树造林、回收利用、节能减排等。
6. 促进与环保相关的体验活动,如户外拓展、环保垃圾分类等。
7. 推进与团队、志愿者、环保社区的合作关系建立,达到推广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8. 确保与政府部门的合作关系良好。
V. 预算和执行期限本项目执行期限是3年,每年的预算是500万元。
预算包括团队、志愿者和宣传推广活动的运营费用、环保实践活动的费用、环境保护产品和资料的生产费用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好氧微生物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生工1101 唐永洪J1309110134
摘要:随着工农业的发展,人类赖以生存的大自然也受到严重的污染。
水体污染中的微生物治理方法,如废水的好氧生物处理,废水的厌氧生物,废水的微生物脱氮除磷。
本文主要介绍废水的好氧生物处理的原理、实施方法和应用。
关键词:好氧,废水处理,
随着工农业生产的迅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在生产和生活中对化工产品的需求量越大,化工产品的大量生产、储存、流通和使用,使得大量化学物质被释放到水体、土壤之中,造成严重的污染,由于利用化学、物理方法治理环境污染存在着投、运行成本高、操作管理复杂、易造成二次污染等问题。
而利用微生物净化污水和处理工业废水,其费用少、环境影响小、降解污染物能力强,且避免了二次污染。
1废水的好氧生物处理的原理
1.1活性污泥法
活性污泥法的原理:活性污泥法是利用悬浮生长的微生物絮体处理有机废水的一类好氧生物处理方法。
微生物絮体由好气性微生物(细菌、真菌、原生动物和后生动物)及其代谢和吸附的有机物、无机物组成。
活性污泥的净化反应过程:活性污泥系统对有机底物的降解是通过几个阶段和一系列作用完成的。
包括以下阶段:
①絮凝和吸附阶段。
②活性污泥中微生物的代谢和增殖。
③性污泥的凝聚、沉淀和浓缩。
1.2活性污泥中的微生物的选择
菌胶团细菌:
菌胶团细菌是活性污泥的主体,其作用是具有很强的吸附、氧化分解有机物的能力。
菌胶团的形成可使细菌避免被微型动物所吞噬,
并且与污泥的沉降性能和二沉池能否有效泥水分离密切相关;另一方面为原生动物、微型后生动物提供了良好的生存环境、附着场所。
丝状细菌:
其作用是活性污泥的重要组分,交叉穿织与菌胶团内,或附着生长于絮状体表面,具有强氧化分解有机物能力,起到一定的净化作用。
另一方面,当丝状菌的数量超过菌胶团细菌时,可使絮状体沉降性能下降,严重时可引发污泥膨胀现象。
原生动物及微型后生动物:
净化作用,腐生性营养的原生动物可吸收溶解性有机物,动物性营养的原生动物可吞食有机颗粒、游离细菌及其它微小生物。
促进絮凝和沉淀作用。
指示作用,可作为处理系统运转管理的指标。
2活性污泥法的基本特征
2.1活性污泥法的基本特征
(1)利用生物絮状体为生化反应的主体物
(2)利用曝气设备向生化反应系统分散空气或氧气,为微生物提供氧源
(3)对体系进行混合搅拌以增加接触和加速生化反应传质过程(4)采样沉淀方式去除有机物,降低出水中的微生物的固体含量(5)通过回流使沉淀池浓缩的微生物絮凝体返回到反应系统
(6)为保证系统内生物细胞平均停留的时间的稳定,经常排出一部分生物固体。
2.2活性污泥法的基本工艺流程
进水
污泥回流污泥剩余污泥
(图1活性污泥法的基本流程)
第一阶段,污水中的有机污染物被活性污泥颗粒吸附在菌胶团的表面上,这是由于其巨大的比表面积和多糖类黏性物质。
同时一些大分子有机物在细菌胞外酶作用下分解为小分子有机物。
第二阶段,微生物在氧气充足的条件下,吸收这些有机物,并氧化分解,形成二氧化碳和水,一部分供给自身的增殖繁衍。
活性污泥反应进行的结果,污水中有机污染物得到降解而去除,活性污泥本身得以繁衍增长,污水则得以净化处理。
经过活性污泥净化作用后的混合液进入二次沉淀池,混合液中悬浮的活性污泥和其他固体物质在这里沉淀下来与水分离,澄清后的污水作为处理水排出系统。
经过沉淀浓缩的污泥从沉淀池底部排出,其中大部分作为接种污泥回流至曝气池,以保证曝气池内的悬浮固体浓度和微生物浓度;增殖的微生物从系统中排出,称为“剩余污泥”。
事实上,污染物很大程度上从污水中转移到了这些剩余污泥中。
2.3生物吸附法(AB)工艺流程
(图2 生物吸附法的工艺流程)
2.4序批式间歇反应器(SBR法)工艺图
Ⅰ进水阶段
Ⅱ反应阶段
Ⅲ沉淀阶段Ⅳ排水阶段Ⅴ待机阶段
(图3SBR法的五个运行阶段示意图)
3结语
活性污泥法处理污水的原理形象说法:微生物“吃掉”了污水中的有机物,这样污水变成了干净的水。
它本质上与自然界水体自净过程相似,只是经过人工强化,污水净化的效果更好。
特别是在好氧微生物的选择中起到关键作用,选择带有很好吸附污泥的微生物,如放线菌类等。
参考文献:
[1]赵晓红,张敏,李福德. 中国环境科学. 1996 ,16 (4) :2881
[2]严国安,谭智群. 藻类进化污水的研究及进展[J ] . 环境科学进展. 1995 ,3 (13) :45~531
[3]采用纯氧活性污泥法处理废水[J].造纸信息,2004,(8):19.
[4]程素春.浅谈好氧活性污泥法在污水治理中的应用[J].改革与开放,2010,(14):116-116.
[5]污水治理新工艺解读[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精选,2007,(5):64-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