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2009学年度第一学期应化、化教专业《物理化学》期未试卷(B)答案
2009~2010学年第一学期应化、材料专业《物理化学》期未试卷B答案
![2009~2010学年第一学期应化、材料专业《物理化学》期未试卷B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f213c14669eae009581bec24.png)
2009 — 2010 学年第一学期化学与材料学院2007级应化、材料专业《物理化学》期末试卷(B)答案考生考试诚信承诺书在我填写考生信息后,表示我已阅读和理解《龙岩学院考试纪律与违纪注意事项1、学生的院(系)别、专业、班级、姓名、学号必须填写在考生信息栏内指定的位置。
2、学生在考试之前必须填写考试时间和地点。
3、答题字迹要清楚,并保持卷面清洁。
一、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填上正确答案)1、物质的量为n 的纯理想气体,该气体的下列物理量中,其值确定后,其他状态函数方有定值的是 ( D ) (A) p (B) V (C) T ,U (D) T ,p2、某气体的状态方程为pV m =RT -a/V m (a 为大于零的常数),此气体向真空绝热膨胀后的温度将( A ) (A) 不变 (B) 上升 (C) 下降 (D) 不确定3、实际气体经节流膨胀后, ( D )(A) Q <0,ΔH =0,Δp <0 (B) Q =0,ΔH =0,ΔT <0 (C) Q =0,ΔH <0,Δp <0 (D) Q =0,ΔH =0,Δp <04、在等压下,无论用什么过程进行一个A+B==C 的反应,若Δr H m >0,则该反应一定为 ( C )(A) 吸热反应 (B) 放热反应 (C) 视反应过程而定 (D) 无热量交换5、下列哪个关系式不是化学势 ( C )6、1 mol A 与n mol B 组成的溶液,体积为0.85dm 3,当x B = 0.60时,A 的偏摩尔体积V A,m = 0.25dm 3·mol -1,那么B 的偏摩尔V B,m为 ( A )(A) 0.40dm 3·mol -1 (B) 0.60dm 3·mol -1 (C) 0.34dm 3·mol-1(D) 0.24dm 3·mol -17、在一个绝热刚瓶中,发生一个分子数增加的吸热化学反应,那么 ( C )(A) Q > 0,W > 0,ΔU > 0 (B) Q = 0,W = 0,ΔU < 0 (C) Q = 0,W = 0,ΔU = 0 (D) Q < 0,W > 0,ΔU < 08、A ,B 两液体混合物在T ~x 图上出现最低点,则该混合物对Raoult 定律产生 ( A ) (A) 正偏差 (B) 负偏差 (C) 没偏差 (D) 无规则9、一定量的理想气体反抗恒定外压p e 作绝热膨胀时,则 ( B ) (A) 系统热力学能总是增加 (B) 系统热力学能总是减少 (C) 系统的焓值总是不变 (D) 系统热力学能总是不变10、下图中哪个是理想气体卡诺循环的T-S 图? ( D )11、按下图的路线循环一周,哪种情况系统做的功-W 为最大。
06化教、应化专业《物理化学》期未试卷B答案(2008-2009学年第二学期)Word版
![06化教、应化专业《物理化学》期未试卷B答案(2008-2009学年第二学期)Word版](https://img.taocdn.com/s3/m/c09d23944b73f242326c5f99.png)
2008 —2009 学年第二学期化学与材料学院(系)06级化教、应化专业《物理化学》期末试卷(B)答案注意事项1、学生的院(系)别、专业、班级、姓名、学号必须填写在考生信息栏内指定的位置。
2、学生在考试之前必须填写考试时间和地点。
3、答题字迹要清楚,并保持卷面清洁。
院(系)班级姓名学号……………………………………………装…………………………订………………………线……………………………………………考生考试诚信承诺书在我填写考生信息后,表示我已阅读和理解《龙岩学院考试纪律与违纪处分办法》的有关规定,承诺在考试中自觉遵规守纪,如有违反将接受处理;我保证在本科目考试中,本人所提供的个人信息是真实、准确的。
考生签名:一、选择题(每题1分;填上正确答案)15分1、已知下列两电极反应的标准电极电势为:Fe 2+(aq) +2e -→Fe(s) φөFe 2+/Fe = -0.445VFe 3+(aq) +3e -→Fe(s) φөFe 3+/Fe = -0.040V由此计算Fe 3+(aq) +e -→Fe 2+(aq) 的φөFe 3+/Fe 2+ 值为: (A )(A )0.770V ; (B )0.405V ; (C )-0.485V ; (D )-0.770V 2、在298.15K 及p ө下,反应A(s) + 2BD(aq) = AD 2(aq) + B 2(g)在电池中可逆地进行,完成一个单位的反应时,系统做电功120kJ ,放热90kJ ,该反应的摩尔等压反应热为多少kJ·mol -1。
(B ) (A )30; (B))-210; (C )210; (D ) -90 3、如图,在一玻璃管两端各有一大小不等的肥皂泡。
当开启活塞使两泡相通时,两泡体积将 (A)(A )大泡变小,小泡变大; (B )大泡变大,小泡变小; (C )不改变。
4、把玻璃毛细管插入水中,凹面下液体所受的压力p 与平面液体所受的压力p 0相比: (B ) (A )p = p 0; (B )p < p 0; (C )p > p 0; (D )不确定5、常温下非极性有机液体的表面张力γ有与水的表面张力γ水的关系存在: (C ) (A )γ有 = γ水; (B )γ有> γ水; (C )γ有< γ水; (D )不能确定。
2008-2009学年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参考答案
![2008-2009学年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dcde1691e43a580216fc700abb68a98271feac85.png)
滨河中学2008-2009第一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参考答案 1.ABC 2.D 3.AC 4.BC 5.BD 6.B7.D 8.B 9.A 10.AD 11.D 12.AC13.〔1〕①S ,左端‘0’位 ②Ω档的×1③T ,右端‘0’位 ④进,黑 〔每空1分〕〔2〕20.0k 〔写成20k 给分〕〔1分〕14.①实物连线如右图〔3分〕②滑动变阻器应选D 〔1分〕;③1.5 V ;1Ω 〔4分〕〔每空2分〕15.〔10分〕解:S 断开时A RU I 8.0==……………………1分V E P IE 7=⇒=……………………2分Ω=-=75.0IU E r ……………………1分S 闭合时:A rU E I 1''=-=……………………1分 V R I U 4)21('1==……………………1分W R I P 4)21(2'1==……………………1分V U U U 25.21'2=-=………………1分W R U P 27.1)21(222==…………………1分 P=P 1+P 2=5.27W ……………………1分16.〔10分〕解:⑴由L =v 0t 得…………1分 mqE a =………1分 221at L =…………1分 2021mv E K =………1分 联立上式qL E E K 4=…………1分由动能定理:qEL =E kt -E k …………………1分所以:E kt =qEL +E k =5E k ,………………1分⑵假设粒子由cd 边离开电场,如此:qEL =E k /-E k …………………2分所以:/k k E E E qL-=…………………1分17.〔总分为16分〕解:⑴带电粒子在电场中运动,由动能定理221mv qU =………………………………………………2分 在磁场中做匀速圆周运动rmv qvB 2=………………………………………………2分 由几何知识得到:r=R 3……………………………2分 整理后得mR qB U 2322=………………………………1分 ⑵带电粒子在电场中做初速度为0的匀加速运动,所用时间为t 1,根据牛顿第二定律与运动规律ma dqU =………………………………………1分 2121at d =…………………………………1分 解得:qUm d t 21=…………………………………2分 带电粒子在磁场中的匀速圆周运动共经历了半个周期的时间22T t = ………………………………………2分 式中T 为粒子在磁场中的运动周期qBm T π2=………………………………………1分 所以,粒子再次回到s 点所需时间为t=3t 1+t 2=qBm qU m dπ+23…… (2分)。
2009年上学期期末物理化学试卷(B卷)
![2009年上学期期末物理化学试卷(B卷)](https://img.taocdn.com/s3/m/3f4060d080eb6294dd886c50.png)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化学与材料科学系材料化学专业07级 2008---2009学年第2学期物理化学课程考核试卷B 卷考核方式: (闭卷) 考试时量:120 分钟一、判断题:(正确的在括号中画√,错误者画×,每小题1分,共10分)1. 状态函数改变后,状态一定改变。
( )2. 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因为能量不能无中生有,所以一个系统若要对外做功,必须从外界吸收能量。
( ) 3. 100℃、101325 Pa 的水向真空蒸发成100℃、101325 Pa 的水蒸气,因为此过程中W = 0且等压,故有H Q U ∆==∆。
( ) 4. 凡熵增加过程都是自发过程。
( ) 5. 在一个绝热系统中,发生了一个不可逆过程,系统从状态1变化到状态2,不论用什么方法,系统再也回不到原来状态l 了。
( ) 6. 在理想液态混合物中,Roult 定律与Henry 定律相同。
( )7. 纯水在三相点和冰点时,都是三相共存,根据相律,这两点的自由度都应该等于0。
( )8. 依据相律,纯液体在一定温度下,其饱和蒸气压应该是定值。
( ) 9. 面粉和米粉混合得十分均匀,肉眼无法分清彼此,所以它们已成为一相。
( )10. 平衡常数值改变了,平衡一定移动;反之,平衡移动了,平衡常数值也一定改变。
( )共8页第1页二、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24分)11. 实际气体经节流膨胀后,( ) A. Q ﹤0,ΔH = 0,ΔP ﹤0 B. Q = 0,ΔH = 0,ΔT ﹤0 C. Q = 0,ΔH ﹤0,ΔP ﹤0D. Q = 0,ΔH = 0,ΔP ﹤012. 从定义U=H-pV 出发推断下列关系式中不正确的是( )A. p V H V U p p -⎪⎭⎫⎝⎛∂∂=⎪⎭⎫ ⎝⎛∂∂ B.T V T T H V U pp p -⎪⎭⎫ ⎝⎛∂∂∙⎪⎭⎫⎝⎛∂∂=⎪⎭⎫ ⎝⎛∂∂ C. p V T C V U pp p -⎪⎭⎫ ⎝⎛∂∂=⎪⎭⎫ ⎝⎛∂∂ D.p V T T H V U pp p -⎪⎭⎫ ⎝⎛∂∂∙⎪⎭⎫ ⎝⎛∂∂=⎪⎭⎫ ⎝⎛∂∂ 13. 1个大气压下,)(CO )()(22g g O C =+石墨 的反应热为θm r H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D )A. θm r H ∆就是)(CO 2g 的生成焓θm H f ∆B. θm r H ∆是)s (石墨C 的燃烧焓C. θm r H ∆=θm r U ∆D. θm r H ∆﹥θm r U ∆14. 在一定压力下,纯物质A 的沸点、蒸气压和化学势分别为*A*A *μ和、P T b ,加入少量不挥发性的溶质后分别变为A A μ和、P T b ,则有:( )A. A *A A *A b *T μμ〈〈〈,,P P T bB. A *A A *A b *T μμ〉〉〉,,P P T bC. A *A A *A b *T μμ〉〈〉,,P P T bD. A *A A *A b *T μμ〉〉〈,,P P T b共8页第2页15. 下列表达式中,哪一个表示化学式: ( )A. Bc n P T BnU ≠⎪⎪⎭⎫ ⎝⎛∂∂,, B. Bc n P S Bn H ≠⎪⎪⎭⎫ ⎝⎛∂∂,, C. Bc n V T Bn A ≠⎪⎪⎭⎫ ⎝⎛∂∂,, D. Bc n P T Bn G ≠⎪⎪⎭⎫ ⎝⎛∂∂,, 16. 将固体)(34s HCO NH 放入真空容器中,等温在400K ,)(34s HCO NH 按下式分解并达到平衡:)()()()(22334g CO g O H g NH s HCO NH ++= 系统的组分数C 和自由度f 为:( )A. C =1,f = 0B. C = 2,f = 1C. C = 2,f = 2D. C = 3,f = 217. 已知纯液体A 和B 可形成具有最低恒沸点7.0=B x 的液态完全互溶的系统,若把4.0=B x 的溶液在精馏塔中蒸馏,则塔底馏出物是:( ) A. 纯A(l ) B. 纯B(l ) C. 最低恒沸混合物 D. 无法确定18. 在下列措施中,肯定能使理想气体反应的标准平衡常数改变的是:( ) A. 改变反应的温度 B. 加入惰性气体 C. 增加系统的压力 D. 加入反应物 三、填空题:(共16分)19. 公式V Q U =∆的适用条件为 。
2008—09学年第1学期物化期中考卷b答案
![2008—09学年第1学期物化期中考卷b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40d78d1eb7360b4c2e3f6426.png)
福建农林大学物理化学课程期中考卷2008——2009学年第一学期课程名称:物理化学专业年级班学号姓名一、选择题(将正确答案填入下列表格内)(共32分)1、温度为298K、压力为1atm时,某体系以不可逆方式和可逆方式两种途径进行到相同的终态,体系的熵变分别为△S(不可逆)和△S(可逆),则( C )(A)△S(不可逆) > △S(可逆) (B)△S(不可逆) < △S(可逆)(C)△S(不可逆) = △S(可逆) (D)不能确定2、H2(g) 和O2(g)在绝热的刚性容器中发生下述反应:2H2(g) + O2 (g) →2H2O(g) 下列正确的是:( A)(A)ΔU=0;(B)ΔU<0;(C)ΔU>0;(D)ΔU不确定;3、在通常情况下,对于四组分系统平衡时所具有的最大自由度数为: ( c )(A)3 (B) 4 (C) 5 (D)64、体系经一个不可逆循环,其吸收的热Q与对外做的功W比较: ( A )(A)相等(B)热大于功(C)功大于热(D)不能确定5、对于纯物质的标准态的规定,下列说法中哪一种是不正确的? ( c )(A) 气体的标准态就是温度为T、压力为100 kPa下具有理想气体性质的纯气体状态。
(B) 纯凝聚物质的标准态就是温度为T及100kPa下的纯态。
(C) 气体的标准态就是温度为T及压力为100kPa时的纯态。
(D) 溶液中组分的标准态,若为溶剂,则指温度为T及压力为100kPa时的纯组分。
6、对一化学反应,若知其△C p,m =∑v B C p, m, B>0,则 ( B )(A)△H随温度升高而减少(B)△H随温度升高而增大(C)△H不随温度改变而改变(D)△H随温度的变化没有规律7、将固体NH4HCO3(s) 放入真空容器中,等温在400 K,NH4HCO3按下式分解并达到平衡: NH4HCO3(s) ===NH3(g) + H2O(g) + CO2(g) 系统的组分数C和自由度数ƒ为: ( C )(A) C=2,ƒ =1; (B) C=2,ƒ =2;(C) C=1,ƒ =0; (D) C=3,ƒ =2。
2008-2009学年(1)物理化学考试卷(B卷)
![2008-2009学年(1)物理化学考试卷(B卷)](https://img.taocdn.com/s3/m/0216cf74f242336c1eb95e40.png)
广西工学院 2008 — 2009 学年第 1 学期课程考核试题考核课程物理化学( B 卷)考核班级生化系2007级学生数印数考核方式闭卷考核时间 120 分钟一、填空题(每小题2分,共26分)1. 一定量的理想气体从同一始态出发,分别经可逆等温膨胀与可逆绝热膨胀至同一终态压力,则等温过程的终态体积绝热过程的终态体积。
(选填>、<或=)2. 100℃,1.5pØ的水蒸气变成 100℃,1.5pØ的液体水,ΔG __ __0。
(选填>,<,=)3. 在密闭的容器中,CaCO3(s)和NH4HCO3(s)同时分解达到平衡后,体系中的相数是____________。
4. 在绝热封闭条件下,体系的ΔS值可以直接用作过程方向性的判据,ΔS = 0 表示可逆过程;ΔS > 0 表示 ______________;ΔS < 0 表示 ______________。
5. 写出理想稀溶液中溶质B的化学势表达式,其中B的摩尔分数用x B表示,μB =____ ___。
6. 理想气体向真空膨胀,体积由V1变到V2,其ΔU ______________。
7. 肥皂泡的半径为r,表面张力为б,则肥皂泡内外压力差△p= 。
8. A,B两种反应物浓度之比的对数对时间作图为一直线,则该反应为 级反应。
9. KCl水溶液中K+的迁移数t+与Cl-的迁移数t-两者的关系是: 。
10. 摩尔电导率Λm总是随电解质溶液浓度c的增大而 。
对强电解质的稀溶液,Λm与c的关系是 。
11. 原电池Ni | NiO(s) | NaOH(a=1) | H2( pØ) | Pt相应的电池反应为 。
二、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8分)1. 恒温过程表示系统既不放热也不吸热。
( )。
2. 因为Q p = △H,Q V =△U,而焓与热力学能是状态函数,所以Q p与Q V也是状态函数。
( )。
2008-2009学年度 第一期 物理化学试题(B)参考答案
![2008-2009学年度 第一期 物理化学试题(B)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551c7030b90d6c85ec3ac60a.png)
( 三、填空题: 每小题 2 分,共 10 分) 填空题: 1、2T,T/2 2、<、< 3、 µ B
def
(
∂H ) S , p , nc (c ≠ B) ∂nB
4、5Q/T 5、0 四、简答题(每小题 5 分,共 10) 简答题( ) 1、证明: 已知 pV=nRT 所以
µ J −T = −
2、答: 1:l 2:sA+l 3:sA2B+l 5:sAB2+l
天天向上2009第一期篮球公园2009第一期2009高考试题2009年英语中考试题2009年高考英语试题2009高考试题及答案20082009nba总决赛2009年高考语文试题2009年数学中考试题20082009欧冠决赛
2008-2009 学年度 上 期 物理化学 试题(B) 物理化学 试题( )
(1 分) (1 分) (1 分)
(1 分) (1 分) (1 分) (1 分) (1 分)
∆G = RT ∑ nB ln xB = −3436J
B
∆S = − R ∑ nB ln xB = −11.53J iK -1
B
2
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选择题。(每小题 3 分,共 60 分) 选择题。 1 D 11 B 2 B 12 B 3 D 13 B 4 A 14 A 5 D 15 D 6 D 16 B 7 A 17 B 8 C 18 C 9 B 19 A 10 C 20 C
判断题。 一. 判断题。(每小题 1 分,共 10 分)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T = 5×3.5R×(-50) = -7.275kJ
Qp =∆H= -7.275kJ W =-pamb∆V =-p(V2-V1) =-(nRT2-nRT1) = 2.078kJ ∆U =∆H-nR∆T = nCV,m∆T = 5×2.5R×(-50) = -5.196kJ (2 分) 2、解: ∆V=0, ∆H=0, ∆U=0,
2008-2009年第yi学期初三化学期末
![2008-2009年第yi学期初三化学期末](https://img.taocdn.com/s3/m/414c0ad210a6f524cdbf8575.png)
2008-2009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八年级化学试题(时间:90分钟满分:120分)友情提示:慎重思考认真书写规范答卷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18个小题,每题2分,共36分,将每个小题正确题号 1 2 3 4 5 6 7 8 9答案题号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答案1.世界是物质的,物质又是不断运动变化的。
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 木炭燃烧变成灰烬B. 水加热变成水蒸气C. 西瓜榨成西瓜汁D. 铝块压制成铝箔2.化学上把“生成新物质的变化叫化学变化”,下面对化学变化中“新物质”的解释,正确的是A. “新物质”就是自然界中不存在的物质B. “新物质”就是与变化前的物质在颜色方面有所不同的物质C. “新物质”就是与变化前的物质在状态方面有所不同的物质D. “新物质”就是在组成或结构上与变化前的物质不同的物质3. 现代社会的生产和生活需要消耗大量能量,下列活动中不是..通过化学反应提供能量的A. 蜡烛照明B. 水力发电C. 用干电池给手电筒供电D. 木柴取暖4.北京奥运会祥云火炬的燃料为丙烷(C 3H8)。
下列关于丙烷性质的描述,属于化学性质的是A.无色气体 B.易燃烧C.沸点为-42.1℃,易液化D.微溶于水,可溶于乙醇5. 在实验室里,下列做法中正确的是A. 为了节约药品,用剩的药品应放回原试剂瓶B. 为了获得感性认识,可触摸药品或尝药品的味道C. 为了能看到标签,倾倒试液时,标签不能向着手心D. 为了安全,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时,试管口不能朝着有人的方向6. 下列关于水的天然循环的说法中正确的是①水在天然循环过程中实现了水的自身净化②水的天然循环是通过水的三态变化实现的③太阳为水的天然循环提供了能量④水的天然循环完成了水资源的重新分配A.①③ B.①② C.③④ D.①②③④7.李明同学学习化学后,对装修新房的爸爸说:“如果厨房不装油烟机家具就会沾满油渍”。
李明同学这样说的科学依据是2 8 6 +xD .点燃酒精灯 A .分子很小 B .分子是可分的 C .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D .分子之间有间隔8. 正确的化学实验操作对实验结果、人身安全非常重要。
第一学期应化化教专业《物理化学》期未试卷(B)答案
![第一学期应化化教专业《物理化学》期未试卷(B)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63696bcbddccda38376baff0.png)
考生考试诚信承诺书在我填写考生信息后,表示我已阅读和理解《龙岩学院考试纪律与违纪处分办法》的有关规定,承诺在考试中自觉遵规守纪,如有违反将接受处理;我保证在本科目考试中,本人所提供的个人信息是真实、准确的。
考生签名: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填上正确答案)1. 某实际气体反应在温度为500K ,压力为202.6×102kPa 下的平衡常数K f ө=2,则该反应在500K ,20.26kPa 下反应的平衡常数K f ө为(A )。
A. 2 B.>2 C. <2 D. ≥22. 在410 K ,Ag 2O(s)部分分解成Ag(s)和O 2(g), 此平衡体系的自由度为(A )。
A. 0B. 1C. 2D. -1 3. 下列理想气体分子中,哪个分子的转动配分函数q r =(A )。
A. N 2B. HeC. HClD. NH 34. Boltzmann 统计对于定位系统分布x 所拥有的微观状态t x 为(B )。
息 考 生 信 栏院(系) 班级 姓名 学号………………………………………………装……………………订……………………线……………………………………A. B.C. D.5. 1 mol A与n mol B组成的溶液,体积为0.76dm3,当x B= 0.80时,A的偏摩尔体积V A,m= 0.120dm3·mol-1,那么B的偏摩尔体积V B,m为(A)。
A. 0.160 dm3·mol-1B. 0.032dm3·mol-1C. 0.080 dm3·mol-1D. 0.640 dm3·mol-16. 对系统压力有影响的配分函数是(A)。
A. 平动配分函数q tB. 振动配分函数q vC. 转动配分函数q rD. 电子配分函数q eE. 核配分函数q n7. 对于一定量理想气体,下列过程不可能发生的是(D)。
A. 等温绝热膨胀B. 等压绝热膨胀C. 吸热而温度不变D. 吸热而体积缩小8. 等概率原理只适用于(B)。
2008-2009年第一学期《材料物理化学》试卷答案
![2008-2009年第一学期《材料物理化学》试卷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5b9e38d8da38376bae1fae16.png)
2008~2009 学年度第一学期《材料物理化学》期末考试试卷课程代码:0301010 试卷编号:3-A 命题日期:2008 年12 月8 日答题时限:120 分钟考试形式:闭卷笔试一、判断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X”,每小题2分,共20分)1. 偏摩尔量就是化学势。
(X)2. 朗缪尔吸附等温式只适用于单分子层吸附。
(√)3. 对理想气体反应,恒温恒容下添加惰性气体组分,平衡不移动。
(√)4. 吉布斯所定义的表面过剩ΓB只能是正值,不能是负值。
(×)5. 若一个过程是可逆过程,则该过程的每一步都是可逆过程。
(√)6. 在恒温、恒压、非体积功为零的条件下,某反应的△rGm<0,则反应物全部变成产物,反应将进行到底。
(×)7. △f HΘm(C,金刚石,298.15K)=0(×)8. 绝热过程Q=0,由于Q=ΔH,所以ΔH=0。
(X)9. 在隔离系统中发生某化学反应,使系统的温度明显升高,则该系统的△U>0(X)10. 在温度、溶剂种类一定条件下,某强电解质稀溶液随电解质浓度增加,电导率κ变大,而摩尔电导率Λm变小。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1. 在U 、H 、S 、G 四个热力学量中,系统发生恒温恒压可逆相变,不变的量是 G ,而绝热可逆过程中不变的量是 S 。
2. 1mol 理想气体在298K 下,从2×10-3m 3等温可逆膨胀到20×10-3m 3,此过程中系统的熵变△S 为 19.15 J·K -1。
(R 为8.315 J·mol -1·K -1)。
3. 一定量的理想气体从同一始态出发,分别经绝热可逆压缩和恒温可逆压缩到相同的终态体积V 2,则终态的压力p 2(恒温) < p 2(绝热)。
(选填“>”、“<”“=”)4. 反应2O 3 = 3O 2 的速率方程可表示为2121323232d (O )d (O )(O )(O ) (O )(O )d d c c kc c k c c t t--'-==或则速度常数k 和 k ˊ 的关系为 3k = 2 k ˊ 。
2008学年第一学期九年级化学科期末测试题答案
![2008学年第一学期九年级化学科期末测试题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086b3aa4fd0a79563c1e72cd.png)
2008学年第一学期九年级化学科期末测试题答案一、(每小题2分,40分)第Ⅱ卷(非选择题,共60分)二、本题包括10小题(共40分)21、(4分)(1)KMnO43N2 2Al3+ SO3(每空1分,书写不规范的不得分)22、(4分)(1)Zn + H2SO4=ZnSO4 + H2↑(2)CH4 +2 O2点燃CO2↑+2 H2O(每个方程式2分,全对才得分;化学式、配平、条件及箭头,错其中一样该方程式为0分)23、(2分)(1)3(1分)(2)CaO (1分,书写不规范的不得分)24、(2分)1650(2分)25、(4分)(1)①(1分)(2)②③④⑤⑥(全对1分)(3)⑤(1分)(4)②③④(全对1分)26、(4分)(1)3,(1分)+5;(1分)(2)S(2分)27、(2分)①②③④⑤(全对2分)28、(6分)①CaCO3高温CaO + CO2↑② 2CO + O2点燃2CO2③ CuO + CO △Cu + CO2(每个方程式2分,化学式错方程式为0分。
配平、条件及箭头漏写或错写全部只扣1分。
)29、(4分)(1)加絮凝剂,过滤(各1分,全对2分,错别字0分)(2)活性炭吸附(全对1分,错别字0分)(3)投药消毒(全对1分,错别字0分)30、(8分)(1)60(1分)(2)35%(1分)尿素的含氮的质量分数为:2×14/60 = 46.7%(1分)1万元购买尿素含氮的质量为:10000/1080×1000×46.7% =4324.1Kg(2分)1万元购买硝酸铵含氮的质量为:10000/810×1000×35% =4321.0Kg(2分)建议购买尿素。
(1分)三、本题包括10小题(共20分)31、(7分)(1)长颈漏斗(1分)锥形瓶(1分)CaCO3 + 2HCl =CaCl2 +CO2↑+ H2O(2分。
化学式错方程式为0分。
配平、条件及箭头漏写或错写全部只扣1分。
2008~2009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2008~2009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2d0d83a5a0116c175f0e48fa.png)
△
2008~2009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高 二
化 学
三、填空题(35分,共4小题)
26.(5分)(CH 3)2CHC(CH 3)=CHCH 3 (3分) 3,4—二甲基—2—戊烯 (2分) 27.(6分)(1)HOCH 2CHO (3分) ⑵ CO(NH 2)2 (3分) 28.(11分) (1)(CH 3)3CCH 2CH 3(3分)
(2)(CH 3)3CCH 2CHO+2Ag(NH 3)2OH → (CH 3)3CCH 2COONH 4+2Ag↓+3NH 3+H 2O (4分) (3)取代(或水解) (2分) (4)消去 (2分)
29.(13分)(1)氯气(C12)、光照;NaOH 水溶液,加热 (每空1分、共4分)
(2)
(4)
(5)H 2O 2 (2分)
四、计算题(共1小题,10分) 30.
(1)m(H)= =0.6(g) m(C)= =3.6(g) m(O)=5.8-0.6-3.6=1.6(g)(3分)
n(C):n(H):n(O)= : : = 0.3:0.6:0.1=3:6:1
则该物质的实验式为C 3H 6O (2分)
又根据质谱图中的质荷比得知该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为58
设其分子式为(C 3H 6O )n 则(C 3H 6O )n =58 n=1 该物质的分子式为C 3H 6O (2分)
(2)根据核磁共振氢谱有3个峰,且面积比为2:1:3 则该物质的结构简式为 CH 3CH 2CHO (3分)
(其他合理结构也给分) (2分)。
2008-2009学年第一学期期末高中学业质量监测高二化学
![2008-2009学年第一学期期末高中学业质量监测高二化学](https://img.taocdn.com/s3/m/5562323cba1aa8114431d9e2.png)
2008-2009学年第一学期期末高中学业质量监测高二化学试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6小题,每小题3 分,共48分。
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1. 区分强弱电解质的标准是A. 化合物在溶液中或熔融状态时能否导电B. 化合物在溶液中或熔融状态时能否电离C. 化合物在溶液中的电离程度D. 化合物中化学键的类型2. 下列化学用语表达正确的是A. 碳酸氢钠的电离方程式:NaHCO3==Na++H++CO32-B. 亚硫酸的电离方程式:H 2SO32H++SO32-C. 氯化铝发生水解的离子方程式:Al3++3H2O == Al(OH)3+3H+D. 碳酸钙的沉淀溶解平衡表达式:CaCO 3(s)Ca2+(aq)+CO32-(aq)3. 下列有关能量转换的说法,正确的是A. 干电池工作时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B. 化石燃料燃烧是热能转化为化学能的过程C. 动物体内葡萄糖被氧化成CO2是热能转化为化学能的过程D. 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CO2转化为葡萄糖是太阳能转化为热能的过程4. 下列四种溶液:①0.1mol/L 盐酸溶液;②0.1mol/L硫酸溶液;③0.1mol/L氯化铵溶液;④0.1mol/L醋酸溶液。
pH由小到大的排列顺序是A. ①②④③B. ④③②①C. ②①④③D.③④①②5. 下列粒子中不能..破坏水的电离平衡的是A. H+B. OH-C. Fe3+D. Na+6. 在密闭容器中充入N2和H2,合成NH3,测得前2秒H2的浓度减少了0.90 mol·L-1,则此段时间内用NH3的浓度变化表示反应速率为A. 0.15 mol·L-1·s-1B. 0.30 mol·L-1·s-1C. 0.45 mol·L-1·s-1D. 0.60mol·L-1·s-17. 下列关于催化剂的说法,正确的是A. 催化剂没有参加化学反应B. 温度越高,催化剂的催化作用越强C. 催化剂可以使反应所需的活化能降低D. 催化剂能使不发生反应的物质发生化学反应8. 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中,△H能正确表示物质的燃烧热的是A. CO(g) +1/2O2(g) ==CO2(g) △H=-283.0 kJ/molB. C(s) +1/2O2(g) ==CO(g) △H=-110.5 kJ/molC. H2(g) +1/2O2(g)==H2O(g) △H=-241.8 kJ/molD. 2C8H18(l) +25O2(g)==16CO2(g)+18H2O(l) △H=-11036 kJ/mol2NO2达平衡后,通入18O2气体,再次达平衡后,18O原子存9. 当可逆反应2NO+O在于A. 一氧化氮B. 二氧化氮和氧气C. 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D. 三种物质中都有10. 体积相同,pH相同的盐酸溶液和醋酸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中和时两者消耗氢氧化钠的物质的量A. 中和醋酸的多B. 中和盐酸的多C. 相同D. 无法比较11. 室温下,往0.1 mol·L-1 的氨水中滴入酚酞,溶液呈粉红色,再加入少量氯化氨固体,则溶液的颜色A. 变深B. 变浅C. 不变D. 无法确定12.13. 氯化铵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关系正确的是A. c ( NH4+ ) > c (OH- ) > c (Cl- ) > c (H+)B. c (Cl- ) >c ( NH4+ ) > c (H+) > c (OH- )C. c (NH4+ ) > c (Cl-) > c (OH- ) > c (H+)D. c ( NH4+ ) > c (Cl- ) > c (H+)> c (OH- )14. 某苹果汁的pH是4,其中的c(OH-)是A. 0.1mol/LB. 1×10-10 mol/LC. 1×10- 7mol/LD. 1×10-4mol/L15. 在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装置中,若向某一电解质溶液中逐滴加入另一种溶液,则灯泡由亮变暗,几乎熄灭后,又逐渐变亮的是A. 盐酸中逐滴加入食盐溶液B. 硫酸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C. 硫酸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钡溶液D. 醋酸中逐滴加入氨水16. 氯化银在水中存在沉淀溶解平衡, 25℃时,氯化银的Ksp=1.8 x 10-10。
2008-2009年第一学期期末化学试卷
![2008-2009年第一学期期末化学试卷](https://img.taocdn.com/s3/m/0466471c6edb6f1aff001f67.png)
徐州市2008-2009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检测九年级化学试题(本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S-32 Na-23 Mg-24 Fe-56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8小题,每小题2分,共36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请将选择题答案写在第3页答题栏内)1. 下列括号中对日常生活的变化判断正确的是A.汽油熊熊燃烧(化学变化) B. 用醋清洗热水瓶的水垢(物理变化)C. 玻璃窗破裂(化学变化)D.氧气在一定条件下变为臭氧(物理变化) 2.下列物质溶于水后,能形成无色溶液的是A.硫酸铜B.蔗糖C.汽油D.面粉3.据报道,美国宇航局的专家发明了“月球制氧机”,这种“月球制氧机”利用聚焦太阳能产生的高温使月球土壤发生化学反应制取氧气,据此可推测月球土壤中一定含有A.氧元素B.氧气C.水D.高锰酸钾4.我国已出台实施燃油税方案,石油是一种重要的能源,但又是不可再生的能源,目前人类正面临着石油短缺的挑战。
探求能源利用的新途径是人类亟待解决的课题。
以下探究能源利用的途径不恰当...的是.A.更多地利用木材B.更多地利用太阳能C.增加风力发电量D.增加核发电量5.面值100元的新版人民币,其面值左下方的数字“100”,采用了光变色防伪油墨印刷,垂直看为绿色,倾斜看为蓝色。
防伪油墨中含有MgF2,其中F的化合价为A.+1 B.+2 C.-1 D.-26.海藻中含有丰富的碘,“2NaI+Cl2==2NaCl+I2”是实验室从海藻中提取碘的反应方程式,它属于A.置换反应B.分解反应C.化合反应D.无反应类型7.2008年春天我国南方发生了特大冰雪灾害,为确保道路畅通,交通部门使用了大量的氯化钠融雪剂。
下列关于该融雪剂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氯化钠能融雪是因为其溶液的凝固点比水低B.氯化钠的大量使用会造成地下水污染C.使用氯化钠融雪,会加快钢铁桥梁的锈蚀D.使用大量氯化钠融雪,对公路周围农作物的生长无影响8.山茶油是一种绿色保健食品,其主要成分是柠檬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8 —2009 学年 第 一 学期化学与材料学院2006级应化、化教(本科)专业《物理化学》期末试卷(B )题号 分数 一二三四(1) 四(2) 五(1) 五(2)五(3)五(4)五(5)总分 评卷人 复核人息 考 生 信 栏院(系) 班级 姓名 学号………………………………………………装……………………订……………………线……………………………………注意事项1、学生的院(系)别、专业、班级、姓名、学号必须填写在考生信息栏内指定的位置。
2、学生在考试之前必须填写考试时间和地点。
3、答题字迹要清楚,并保持卷面清洁。
试卷类别: 开卷( )闭卷(√) 考试用时: 120 分钟考试时间: 2009 年 01 月 14 日 上 午 考试地点:考生考试诚信承诺书在我填写考生信息后,表示我已阅读和理解《龙岩学院考试纪律与违纪处分办法》的有关规定,承诺在考试中自觉遵规守纪,如有违反将接受处理;我保证在本科目考试中,本人所提供的个人信息是真实、准确的。
考生签名: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填上正确答案)1. 某实际气体反应在温度为500K ,压力为202.6×102kPa 下的平衡常数K f ө=2,则该反应在500K ,20.26kPa 下反应的平衡常数K f ө为(A )。
A. 2B.>2C. <2D. ≥22. 在410 K ,Ag 2O(s)部分分解成Ag(s)和O 2(g), 此平衡体系的自由度为(A )。
A. 0B. 1C. 2D. -13. 下列理想气体分子中,哪个分子的转动配分函数q r =(A )。
A. N 2B. HeC. HClD. NH 34. Boltzmann 统计对于定位系统分布x 所拥有的微观状态t x 为(B )。
A.B.C.D.5. 1 mol A 与n mol B 组成的溶液,体积为0.76dm 3,当x B = 0.80时,A 的偏摩尔体积V A,m = 0.120dm 3·mol -1,那么B 的偏摩尔体积V B,m为(A )。
A. 0.160 dm 3·mol -1B. 0.032dm 3·mol -1C. 0.080 dm 3·mol -1D. 0.640 dm 3·mol -16. 对系统压力有影响的配分函数是(A )。
A. 平动配分函数q tB. 振动配分函数q vC. 转动配分函数q rD. 电子配分函数q eE. 核配分函数q n7. 对于一定量理想气体,下列过程不可能发生的是(D )。
A. 等温绝热膨胀B. 等压绝热膨胀C. 吸热而温度不变D. 吸热而体积缩小 8. 等概率原理只适用于(B )。
A. 非孤立体系B. 平衡的孤立体系C. 非平衡的孤立体系D. 平衡的非孤立体系E. 近平衡的孤立体系息 考 生信 栏院(系) 班级 姓名 学号………………………………………………装……………………订……………………线……………………………………9. H2O-NaCl-Na2SO4的三元体系中,Na2SO4和H2O能形成水合物Na2SO4·10H2O(D),在BCD区中存在的是(B)。
A. 水合物D和溶液GB. 水合物D和Na2SO4 及NaCl三相共存C. 水合物D、NaCl和溶液GD. NaCl,Na2SO4和溶液G10.系统按图中的路线循环一周,哪种情况系统所做的功最少(C)。
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对打“√”,错打“×”)1.在同温、同压下,某实际气体的摩尔体积大于理想气体的摩尔体积,则该气体的压缩因子Z必大于1(√)。
2.凡是△S>0的过程都是不可逆过程(×)。
3.对一确定组成的溶液来说,如果选取不同的标准态,则组分B的活度及活度系数也不同(√)。
4.适当选定温度、压力,正交硫、单斜硫、液态硫和气态硫可以同时平衡共存(×)。
5.等温等容条件下,B在a 、b 两相中达平衡,有u B a= u B b(√)。
6.理想气体向真空绝热膨胀,d U=0、d T=0,而实际气体节流膨胀过程的d H=0、d T<0(×)。
7. 系统从同一始态出发分别经等温可逆膨胀和绝热可逆膨胀至相同体积时,系统在等温可逆膨胀中做的功小于绝热可逆膨胀(×)。
8. μJ-T = 0的温度叫转化温度。
一种气体只有一个转化温度(×)。
9. 熵增加原理就是隔离体系的熵永远增加(×)。
10. 根据相律,单组分体系相图只能有唯一的一个三相共存点(×)。
三、填空题(每题2分;填上正确答案)20%1. 在同一温度下,某种气体的密度与每单位体积内该种气体的分子数成正 比,与 压力 也成正比。
2. 100℃、1.5p ө的水蒸汽变为100℃,p ө的液体水,则此过程的△S >0,△G < 0。
3. 反应CO(g)+H 2O==CO 2(g)+H 2(g)在600℃,100kPa 下达到化学平衡。
当p =5000kPa 时,各气体的逸度系数为:r (CO 2)=1.90,r (CO)=1.23,r (H 2)=1.10,r (H 2O)=0.77,则平衡点 向左移动 。
4. 在恒熵恒容只做体积功的封闭体系里,当热力学函数 U 到达最 小 值时,体系处于平衡状态。
5. 一个分子的能量包括 平动能 、 转动能 、 振动能 、 电子能量 、核运动能 。
四、计算题(50分)50%1. (本题8分) CH 4(g)的比热容γ=1.31,经绝热可逆膨胀由p 1=1.01×105Pa ,V 1=3.0dm 3,T 1=373K 降压到p 2=1.01×104Pa ,求:(1) 终态气体的温度T 2与体积V 2;(2) 膨胀过程的体积功W ;(3) 膨胀过程的△U 及△H 。
解:(Ⅰ) (1.5分) 331.1/145/12112221140.17)1001.11001.1(0.3)(,dm p p V V V p V p =⨯⨯⨯===γγγ息 考 生 信栏院(系) 班级 姓名 学号………………………………………………装……………………订……………………线……………………………………(1.5分)(Ⅱ) (2分) (Ⅲ) △U =W = -410.5J , (1分)△H =△U+(p 2V 2-p 1V 1)= -410.5+(1.01×104×17.4×10-3-1.01×105×3.0×10-3)= -537.8J (2分) 2.(本题10分)1mol 单原子理想气体,从始态:273K ,200kPa ,到终态:323K ,100kPa ,通过两个途径:(1) 先等压加热至323K ,再等温可逆膨胀至100kPa ; (2) 先等温可逆膨胀至100kPa ,再等压加热至323K 。
分别计算两个途径的Q 、W 、△U 和△H 。
解:(1) △U=C V (T 2-T 1)=3/2×8.314×(323-273)=623.55J (1分)△H=C p (T 2-T 1)=5/2×8.314×(323-273)=1039.25J (1分) Q 1=△H=1039.25J (0.5分) Q 2= RT 2ln p 1/p 2= 8.314×323×ln2=1861.4J (1分) Q =Q 1+Q 2=1039.25+1861.4=2900.65J (1分) W =△U -Q=623.55-2900.65= -2277.1J (1分)(2) △U=C V (T 2-T 1)=3/2×8.314×(323-273)=623.55J (0.5分)△H=C p (T 2-T 1)=5/2×8.314×(323-273)=1039.25J (0.5分)Q 1= RT 1ln p 1/p 2= 8.314×273×ln2=1573.25J (1分) Q 2=△H=1039.25J (0.5分)Q =Q 1+Q 2=1573.25+1039.25=2612.5J (1分)W =△U -Q =623.55-2612.5= -1988.95J (1分)3. (本题8分)在600K ,100kPa 下,生石膏的脱水反应为:Kp p T T T pT p3.216)1001.11001.1(373)(,31.131.111452112212111=⨯⨯⨯===----γγγγγγJ V p V p W5.410131.1100.31001.1104.171001.1135341122-=-⨯⨯⨯-⨯⨯⨯=--=--γ 物理化学试卷 第 6页 共12页………………CaSO4.2H2O(s) →CaSO4(s)+2H2O(g)试计算:该反应进度为1mol时的Q、W、△U m、△S m、△A m及△G m。
已知各物质在298K,100kPa的热力学数据为:物质△f H mө/ (kJ·mol-1) S mө/(J·mol-1·K-1) C p,m/(J·K-1·mol-1) CaSO4.2H2O(s) -2021.12 193.97 186.20 CaSO4(s) -1432.68 106.70 99.60H2O(g) -241.82 188.83 33.58解:(0.4分)△H(2)=△f H mө (CaSO4 )+2△f H mө (H2O ) -△f H mө(CaSO4.2H2O )= -1432.68+2(-241.82)-(-2021.12)=104.8kJ (0.4分)△S(2)=2S mө (H2O )+ S mө (CaSO4 )- S mө(CaSO4.2H2O )=2×188.83+106.70-193.97=290.39J·K-1 (0.4分)△U(2)=△H(2) -△(pV)≈△H(2) -pV=△H(2)-nRT=104.8-2×8.314×298×10-3=99.84kJ (0.4分)△G(2)=△H(2)- T△S(2)= 104.8-298×290.39×10-3=18.26 kJ (0.4分)△A(2)=△G(2)-△(pV)≈△G(2)-pV=△G(2)-nRT= 18.26-2×8.314×298×10-3=13.31kJ (0.4分)△H(1)=n C p,m(298-600)=186.20×(298-600)= -56.23kJ (0.4分)△U(1)=△H(1)-p△V≈△H(1)= -56.23kJ (0.4分)物理化学试卷第7页共12页△S (1)= nC p,m ln(T 2/T 1)=1×186.20ln (298/600)= -130.31J·K -1 (0.4分)△A (1)≈△G (1)=△H (1)-△(TS )=△H (1)+{T 1(S 2+△S (1))-T 2S 2}= -56.23+{600×(193.97-130.31)-298×193.97}=-75.84 kJ (0.6分)△H (3)=∑nC p ,m (T 3-T 2)=(99.6+2×33.58)×(600-298)= 50.36kJ (0.4分) △U (3)=△H (3)-△(pV )≈△H (3)-nR (T 3-T 2)=50.36 -2×8.314×(600-298)=45.34kJ (0.4分)△S (3)= ∑nC p,m ln(T 3/T 2) = (99.6+2×33.58)ln (600/298)=116.70 J·K -1 (0.4分)△G (3)=△H (3)-△(TS )=△H (3)+{T 2∑n S 2-T 3(∑n S 2+△S (3)}=50.36+{298×(2×188.83+106.70)-600×(2×188.83+106.70+116.70)} =50.36-216.3=-165.94 kJ (0.4分)△A (3)=△U (3)-△(TS )=△H (3)+{T 2∑n S 2-T 3(∑n S 2+△S (3)}=45.34+{298×(2×188.83+106.70)-600×(2×188.83+106.70+116.70)} =45.34-216.3=-170.96 kJ (0.4分) W = -p e (V 3-V 1)≈-pV = -nRT =-2×8.314×600= -9.98kJ (0.4分)△H m =△H (2)+△H (1)+△r H (3)= 104.8 -56.23+50.36=98.93 kJ·mol -1 (0.2分) △S m =△S (2)+△S (1)+△S (3)= 290.39-130.31+116.70=276.78 J·K -1·mol -1 (0.2分) △U m =△U (2)+△U (1)+△U (3)= 99.84-56.23+45.34=88.95 kJ·mol -1 (0.2分) Q=△U m -W=88.95+9.98=98.93kJ (0.4分)△G m =△G (2)+△G (1)+△G (3)= 18.26-75.84-165.94=-223.52 kJ·mol -1 (0.2分) △A m =△A (2)+△A (1)+△A (3)= 13.30-75.84-170.96=-233.49 kJ·mol -1 (0.2分) 4. (本题10分)300K 时液态A 的蒸气压为37.34kPa ,液态B 的蒸气压为22.66kPa ,当2摩尔A 和2摩尔B 混合后,液面上蒸气压为50.66 kPa ,在蒸气中A 的摩尔分数为0.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