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文言文断句与翻译技巧

合集下载

文言文断句技巧

文言文断句技巧

文言文断句技巧-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5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高考文言文断句方法第一步:通读全文,弄懂大意。

第二步:循序渐进,先易后难。

将能断开的先断开,逐步缩小范围,然后集中精力分析难断句与上下文的联系。

第三步:借助“特征”,巧妙断句。

规律一:找名词(或代词),定句读。

和现代汉语一样,名词或代词一般也常常作句子的主语和宾语,因此找出文中反复出现的名词或代词,就可以确定停顿的位置。

需要注意的是,文言文中,人名第一次出现时往往用全称,以后再出现就只提名不提姓了。

刻削之道/鼻莫如大/目莫如小/鼻大可小/小不可大也/目小可大/大不可小也/举事亦然/为其后可复者也/则事寡败矣。

规律二:找虚词,定句读。

古人写文章,不用标点符号,他们明辨句读,虚词就成了重要的标志。

⑴句首的语气词 :“其、盖、凡、窃、诸、敬、唯、盍、夫、且夫、若夫”等前面可断句,常用于句首的相对独立的叹词,如嗟夫、嗟乎、呜呼等,前后都可断句;⑵句末语气词 : “也、矣、欤、哉、耶、哉、乎、焉、兮、耳、而已”等后面可断句;⑶以、于、为、而、则等连词常用在句中。

④有些常用在句首的关联词:如“苟”“纵”“是故”“于是”“向使”“然而”“无论”“至若”“是以”“继而”“纵使”“然则”等前面大多可以断句;⑤常在句首的时间词 : 如“顷之”“向之”“未几”“已而”“斯须”“既而”“俄而”等,也可以帮助断句。

断句口诀:“曰”后冒,“哉”后叹,“夫”“盖”大都在句前。

“于”“而”一般在句间,“矣”“耳”后面画圆圈。

“耶”“乎”经常表疑问,“也”“者”作用要停顿。

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人之为学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

规律三:对话、引文定句读文言文中对话、引文常常用“曰”“云”为标志,两人对话,一般在第一次问答出现人名,以后就只用“曰”,而把主语省略。

上常从容与信言诸将能不/各有差/上问曰/如我/能将几何/信曰/陛下不过能将十万/上曰/ 于君何如/曰/臣多多而益善耳/上笑曰/多多益善/何为为我禽/信曰/陛下不能将兵/而善将将/此乃信之所以为陛下禽也。

文言断句、翻译

文言断句、翻译

一.文言文断句技巧文言断句、标点最根本的方法是多读多背,形成语感。

有了一定的语感,读到该停顿之处,就会自然而然的停顿,不必苦思。

断句加标点也讲求一定的技巧,方法如下⑴名词断句法通读全文,找出人名、地名、事名、物名、朝代名、国名、官职名等。

这些名词常在句中作主语或宾语。

然后考虑:什么人,办什么事,采用什么方式,取得什么接结果。

例如:湖阳公主新寡帝与共论朝臣微观其意。

《资治通鉴》⑵借助虚词断句文言文中的虚词用法较多。

如“盖”“夫”“其”等发语词常放在句首,“耳”“乎”“哉”“焉”“也”“耶”等语气词常放在句尾,“之”“以”“则”“而”等助词、连词、介词常放在句子中,掌握了这些词的用法,会更好地帮助我们断句。

﹙曰后往往加冒号;“盖”、“夫”大多在句首;“于”、“而”一般在中间;“耶”、“乎”经常表疑问;“矣”、“耳”后面加句号;“哉”字后面跟感叹;“也”、“者”表停顿或句或逗看情况。

﹚如:齐王使使者问赵威后书未发威后问使者曰岁亦无恙耶民亦无恙耶王亦无恙耶使者不说曰臣奉使使威后今不问王而先问岁与民岂先贱而后尊贵者乎从句意看,这段文字是使者与赵威后的对话。

威后的对话中有三个相同的结构,都是“耶”字煞尾,它是表疑问的,故应用问号。

在第二个“曰”字后的引文中,“岂”是表反问的副词,应放在句首,和后边的“乎”照应,构成“岂------乎”句式,“岂”前应断开。

因此,全句可断为:齐王使使者问赵威后,书未发,威后问使者曰:“岁亦无恙耶?民亦无恙耶?王亦无恙耶?”使者不说,曰:“臣奉使使威后,今不问王而先问岁与民,岂先贱而后尊贵者乎?”⑶借助成份断句文言句式中,主谓结构居多,但主语常省略。

借助句子成份,关键是抓住动词,以动词为中心,找前后结构关系,确定主干,从而断开句子。

如:诸葛亮之次渭滨关中震动魏明帝深惧晋宣王战乃遣辛毗为军师句中动词有“次、震动、惧、战、遣、为”等,然后以动词为中心,弄清句子结构,“次”的主语是“诸葛亮”,补语是“渭滨”;“震动”的主语是“关中”;“惧”的主语是“魏明帝”,宾语是“晋宣王战”;“遣”的主语也是“魏明帝”,宾语是“辛毗”,而“辛毗”又是“为军师”的主语。

文言文断句八种方法与技巧

文言文断句八种方法与技巧

文言文断句八种方法与技巧一、依据语法结构在断句时,首先要分析句子的结构,找出主语、谓语、宾语等语法成分,并根据这些成分进行断句。

例如,“其一人/去倦怠/来而/犹侍立不去”中,“其一人”为主语,“去倦怠”为谓语,“来而/犹侍立不去”为宾语,应在“去倦怠”后断开,以明确主语和谓语的关系。

二、依据字词意义在断句时,要关注句子中词语的意义和作用,根据词语的含义和功能进行断句。

例如,“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中,“食不饱力不足”是一个意群,表达了一个完整的意思,应该在此处断开。

三、依据修辞手法断句时,可以借助古文中常见的修辞手法,如对偶、排比、顶真等,通过这些修辞手法的特点进行断句。

例如,“物有本末/事有始终/知所先后/则近道矣”中,“物有本末”与“事有始终”是两个对偶句,应该在“终”后断开。

四、依据句间逻辑在断句时,可以借助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来进行断句。

例如,“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中,两句之间是并列关系,应该在此处断开。

五、依据古文韵律古文讲究韵律,可以通过古文的韵律特点来进行断句。

例如,“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中,“白日依山尽”与“黄河入海流”是两个对仗的句子,应该在“流”后断开。

六、对比现代文翻译在进行文言文断句时,可以对比现代文的翻译来进行断句。

例如,“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中,“吾生也有涯”翻译为“我的生命是有限的”,“而知也无涯”翻译为“而知识是无限的”,因此应在“涯”后断开。

七、结合上下文语境在进行文言文断句时,要结合上下文语境来进行断句。

例如,“见山不见水/庸才也/见水不见山/庸奴也”中,“见山不见水”与“见水不见山”是两个对应的句子,应该根据上下文语境在“水”后断开。

八、综合运用多种技巧在进行文言文断句时,要综合运用多种技巧来进行断句。

例如,“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中,“何夜无月”与“何处无竹柏”是两个对应的句子,应该根据上下文语境在“月”后断开;同时,“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与前两句是转折关系,因此应在“者耳”后断开。

高考文言文的断句技巧和翻译的答案表述(学生)

高考文言文的断句技巧和翻译的答案表述(学生)

高考文言文断句技巧和翻译的答案表述主讲人:杨锋艳一.文言文断句技巧:(一)考点解析中国古代没有标点符号,前人读书都要自己断句,在一句话的末了用小圆圈(“。

”)断开,叫“句”;在一句之内语气停顿的地方用一个顿号(“、”)断开,叫“读”。

句读是文言文阅读的基础,不会断句,就难以理解文言文的意思。

而断句是考查文言文的传统方式,是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基本功。

高考考断句的省份和试题在增多,北大、清华、复旦等名校的自主招生考试也纷纷采用这种方式。

(注:14年高考考察文言断句的:新课标一卷、新课标二卷、北京卷、广东卷、湖南卷、浙江卷等)高考考查的断句远不像古人断句那么难,它所选的材料篇幅不长,较浅易;考查形式只是要求用“/”标出停顿的地方即可,不需要标上具体的标点。

但是,它需要综合运用古汉语字词句及古代文化、历史等方面的常识。

断句的基础在于对文意的领会,因此,断句前要先通读几遍,弄清楚属于什么文体,写了什么内容,想表达什么意思;然后根据文章的内容或层次,先断出几个大的段落或层次,将能断开的先断开,逐步缩小范围;再集中精力分析难断句与上下文的联系,同时注意句首、句末虚词,句式特点(如判断句和对称句),还应注意文体的语言风格;最后,断好之后,再回读一遍,看看哪些地方读起来有“拗口”之感,再审查。

一般说来,断句主要难在一两个句子甚至一两个词上,突破这一两个难点后,其余的就迎刃而解了。

断句真正的基础在于平时加强对文言文的诵读,增强语感,提高能力。

(二)真题回做(2014年新课标2卷)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而是时青宫旧奄刘瑾等八人/号“八虎”日导帝/狗马/鹰兔/歌舞/角抵/不亲万几/文每退朝/对僚属语及/辄泣下/B.而是时青宫旧奄刘瑾等八人/号“八虎”日导帝/狗马/鹰兔/歌舞/角抵/不亲万几/文每退朝/对僚属/语及辄泣下/C. 而是时青宫旧奄刘瑾等八人号“八虎” /日导帝狗马/鹰兔/歌舞/角抵/不亲万几/文每退朝/对僚属语及/辄泣下/D. 而是时青宫旧奄刘瑾等八人号“八虎” /日导帝狗马/鹰兔/歌舞/角抵/不亲万几/文每退朝/对僚属/语及辄泣下/【答案】C【解析】解答此题,可先整体阅读文段,弄懂其大意是韩文对刘瑾等人的不满,文段先写刘瑾等人引导皇帝沉溺声色犬马的行为,接着写韩文对这些行为的不满。

高中语文高考复习文言文断句方法讲解(共五个)

高中语文高考复习文言文断句方法讲解(共五个)

高考文言文断句方法一、明(一)明名词、代词文言文中,名词、代词常作主语和宾语,所以我们拿到一个文段后先找出其中的人名、地名、事名、物名、朝代名、国名、官职名、谥号等,找出其中的代词,如人称(自、吾、尔、汝、余、我、予、彼),谦称(寡人、臣、妾、朕、孤),敬称(君、公、卿、子、先生、足下),再考虑:什么人?办什么事?采用什么方式?取得什么结果?需要注意的是,文言文中,人名第一次出现时往往用全称,以后再出现就只提名不提姓了。

如《赤壁之战》中“初,鲁肃闻刘表卒”,先用全称,以下“肃径迎之”“肃宣权旨”就不再提姓了。

示例:管宁华歆共园中锄菜见地有片金宁挥锄与瓦石不异华捉而掷去之又尝同席读书有乘轩冕过门者宁读如故歆废书出看宁割席分坐曰子非吾友也。

分析:上面语段中,人名“管宁”“华歆”反复出现,应视为断句的重要标志。

再根据动词弄清人物之间的关系,知道发生了什么事。

答案:管宁华歆共园中锄菜/见地有片金/宁挥锄与瓦石不异/华捉而掷去之/又尝同席读书/有乘轩冕过门者/宁读如故/歆废书出看/宁割席分坐曰/子非吾友也。

(《世说新语·德行》)(二)明动词古汉语和现代汉语一样,主谓结构居多,但主语常省略,关键是抓住动词,以动词为中心,找前后结构关系,确定主干,整体把握句意,进而可以正确断句示例:有妇人昼日置二小儿沙上而浣衣于水者虎自山上驰来妇人仓皇沉水避之二小儿戏沙上自若分析:找出其中的动词“置、浣、沉、避、戏”,就能判断妇人、虎、二小儿分别做了什么事,就可以断开答案:有妇人昼日置二小儿沙上而浣衣于水者/虎自山上驰来/妇人仓皇沉水避之/二小儿戏沙上自若(苏轼《书〈孟德传〉后》)(三)明虚词古人的文章没有标点符号,为了明辨句读,虚词就成了重要的标志。

尤其是语气词和连词的前后,往往是该断句的地方。

1、句首的发语词和谦敬副词,“其、盖、凡、诸、唯、盍、夫、则、夫、且夫、若夫、窃、请、敬”等前面可断句。

2、常用于句首的相对独立的叹词,如“嗟夫、嗟乎、呜呼”等,前后都可断句;3、句末语气词 ,“者、也、矣、欤、哉、耶、乎、焉、兮、耳、而已”等后面可断句;4、有些常用在句首的关联词,“苟、纵、是故、于是、向使、然而、无论、至若、是以、继而、纵使、然则”等前面大多可以断句;5、常在句首的时间词,“顷之、向之、未几、已而、既而、俄而”等一般前后都可断句。

语文文言文翻译与断句方法注意事项

语文文言文翻译与断句方法注意事项

语文文言文翻译与断句方法注意事项一增就是增补,在翻译时增补文言文省略句中的省略成分。

注意:补出省略的成分或语句,要加括号。

1、增补原文省略的主语、谓语或宾语例1:“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译句:“(桃源中人)一见渔人,大为惊奇,问他是从哪里来的。

”例2:“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再”“三”后省略了谓语“鼓”,翻译时要补上。

例3:“君与具来。

”“与”后省略了宾语“之”。

2、增补能使语义明了的关联词例:“不治将益深”是一个假设句,译句:“(如果)不治疗就会更加深入”。

二删就是删除,凡是古汉语中的发语词、在句子结构上起标志作用的助词和凑足音节的助词等虚词,因在现代汉语中是没有词能代替,故翻译时无须译出,可删去。

例1:“夫战,勇气也。

”译句:“战斗,靠的是勇气”。

“夫”为发语词,删去不译。

例2:“孔子云:何陋之有?”译句:“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之”为宾语前置的标志,删去不译。

例3:“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译句:“从师学习的风尚已经很久不存在了。

”“也”为句中语气助词,起到舒缓语气的作用,没有实在意义。

在翻译时,完全可以去掉。

三调就是调整,在翻译文言文倒装句时,应把古汉语倒装句式调整为现代汉语句式,使之符合现代汉语表达习惯,才能使译句通顺。

这就需要调整语句语序,大体有三种情况:1、前置谓语后移例:“甚矣!汝之不惠。

”可调成“汝之不惠甚矣”。

2、后置定语前移例:“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

”可调成“能面刺寡人之过群臣吏民”。

3、前置宾语后移例:“何以战?”可调成“以何战”。

4、介宾短语前移。

“还自扬州。

”可调成“自扬州还”。

四留就是保留,凡是古今意义相同的词、专有名词、国号、年号、人名、物名、人名、官职、地名等,在翻译时可保留不变。

例:“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译句:“庆历四年的春天,滕子京被贬到巴陵郡做太守。

”“庆历四年”为年号,“巴陵郡”是地名,可直接保留。

五扩就是扩展。

文言断句和翻译

文言断句和翻译
B.“耳”“乎”“哉”“焉”“也”“耶”
等语气词常放在句尾,
C.“之”“以”“则”“而”等助词、连词、
介词常放在句中,
掌握了这些词的用法,会更好地帮助我们
断句。
如:
齐王使使者问赵威后书未发威后问使者曰 岁亦无恙耶民亦无恙耶王亦无恙耶使者不说曰 臣奉使使威后今不问王而先问岁与民岂先贱而 后尊贵者乎 断句:齐王使使者问赵威后/书未发/威 后问使者曰/岁亦无恙耶/民亦无恙耶/王亦 无恙耶/使者不说/曰/臣奉使使威后/今不 问王而先问岁与民/岂先贱而后尊贵者乎
例2(2007· 高考江西卷)吾但使国家无逋赋,
吾职尽矣,不能复念尔民也。 ①逃亡、逃跑;②欠交、拖欠;③拖延、迟延。
“逋”“职”均为采分点。“逋”的义项有: 应选第②个义项。“职”的义项有:①职责;②
职业;③职位;④主要;⑤贡献。应选第①个义
项。
全句译作:我只要使国家没有(人)拖欠赋 税,我的职责就尽到了,不能再考虑你们百姓了。
例9(2006· 高考江苏卷)民,吾民也。发吾粟振
之,胡不可?
振:通“赈”,即“赈济”。全句译作:百姓, 是我们的百姓。发放我们的粮食救济他们,有什么 不可以?
死/人固皆死(排比)
景公与陈无宇公孙灶诛封封以其属斗不胜走如鲁 断句:景公与陈无宇公孙灶诛封/封以其属斗/不 胜/走如鲁(顶真)
二、文言文翻译
(一)文言文翻译的原则 文言文翻译应以直译为主。所谓直译,就是直接将原文
中的字字句句落实到译文中,译出原文用词造句的特点,甚至
在表达方式上也要求与原文保持一致。在难以直译或直译以后 表达不了原文意蕴的时候,才酌情以意译为辅助手段。因此, 翻译过程中,必须遵循“字字有着落,直译、意译相结合,以 直译为主”的原则,对句子中的每个字词,只要它有一定的实 在意义,都必须字字落实,对号入座。翻译时,要直接按照原 文的词义和词序,把文言文对换成相应的现代汉语,使字不离 词,词不离句。如果直译后语意不畅,还应用意译作为辅助手

高中语文高考文言文阅读常考题型方法指导(共7种题型)

高中语文高考文言文阅读常考题型方法指导(共7种题型)

高考文言文阅读常考题型方法指导题型一断句【方法指导】断句分为二种:一是句子与句子之间的停顿,二是句子内部的停顿。

1.结合上下文,理解句意,理解越准确,断句也越准确。

2.翻译成现代汉语,根据现代汉语的停顿,对应原句标出停顿之处。

3.朗读停顿与节奏划分的基本方法:(1)主谓之间、谓宾之间、谓语中心词和介宾短语之间要停顿;(2)句首发语词后要停顿;(3)句首关联词语后要停顿;(4)句首状语后要停顿;(5)“古二今一”词语之间要停顿;(6)表转折意思的句子中,按照“而前则前”的原则划分朗读节奏;(7)有省略成分的地方要停顿;(8)“也”“乎”等语气助词后要停顿;(9)古人的姓、名、字、封号、谥号、谦称、自称、别称、尊称、官名、文体名称等的后面要停顿。

题型二文言虚词和实词【方法指导】1.文言虚词。

常见的文言虚词有14个,我们要熟记每一个虚词的意义和用法,根据这些虚词的不同意义和用法,结合例句进行归类积累,在此基础上才能有把握地完成虚词的相关考题。

2.文言实词。

实词的考查集中在古今异义、一词多义、词类活用、通假字几个考点,理解时必须结合具体语境。

实词解释的方法:(1)扩词法。

这是最常用的方法,即给单个的文言字词组词,把单音节词变为双音节词。

注意扩词要结合具体的语境。

(2)积累法。

即把教材中所学的古今异义、词类活用、通假字、一词多义字积累起来,以便自如地理解运用。

(3)揣测法。

有些文言字词,用扩词的方法理解不通,教材中也没有出现,这种情况只能联系上下文揣测其意义,用这种方法时切忌脱离文本,毫无根据地随意猜测。

课外文言文虽然考查的是对课外文言词语的理解,但是考点都在课内,它往往与已学过的课文中的文言词汇有联系,遵循的是“题在课外,答在课内”的原则。

所以,在复习时,要对这些重要的文言实词和虚词进行归类整理并识记。

题型三文言句子翻译【方法指导】1.文言文翻译的两个原则:词不离句,句不离篇;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2.文言句子六字翻译法:对、换、留、删、补、调。

高考语文 文言文翻译与断句高分技巧

高考语文  文言文翻译与断句高分技巧

高考语文 | 文言文翻译与断句高分技巧!一、文言文翻译的根本原则1、抓住关键实词关键实词,从词性上看,以动词居多,其次是形容词和名词。

把关键实词翻译到位,就是把句中的通假字、多义词、古今异义词、活用词语(名词用作状语、形容词用作动词、意动用法、使动用法等)、特别难解词语精确理解,并且在译文中正确地表达出来。

2、抓住关键虚词关键虚词,主要指文言语句中的副词、连词、介词。

虚词的翻译要注意两点:①必须译出的:有实词义项的要译出实义,如作代词的“之〞“其〞等;现代汉语中有与之相对应的虚词进行互换的,如“之〞“而〞“以〞“于〞等。

②不必译出的:在句中起语法作用的“之〞、发语词及句末语气助词等。

3、熟悉文言句式文言句式在翻译题目中是重要的得分点审出译句中的特别句式是关键。

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内容,要注重累积,重点掌握简单忽略的定语后置句、宾语前置句和固定句式等。

图片二、文言文翻译的根本方法所谓直译,是指用现代汉语的词对原文进行逐字逐句地对应翻译,做到实词、虚词尽可能文意相对。

所谓意译,则是依据语句的意思进行翻译,做到尽量符合原文意思,语句尽可能照顾原文词义。

图片三、具体步骤——翻译“六字法〞留、换、调、删、补、变。

1、“留〞即保存文言文中的一些根本词汇和专有名词。

包含:①在现代汉语中仍常用的成语或习惯用语,一般人都能够理解,可以保存不译(译了,反而显得不通顺),如“劳累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鸿门宴)),“劳累功高〞这个成语就可以保存不译;②朝代、年号、谥号、庙号、人名、爵位名、书名、地名、官职名、器物名、度量衡等专有名词,也可保存不译。

2、“换〞:①将文言词替换成现代汉语词,②将古汉语的单音节词替换成现代汉语的双音节词,③将古今异义词替换成古代汉语的意思,④将通假字替换本钱字,⑤将活用的词替换成活用后的词等。

翻译要彻底到位,以防文白混杂,不伦不类。

3、“调〞即按照现代汉语的习惯,在对译的根底上,将特别句式的语序调整过来,使译句畅达。

高考的文言文断句技巧和固定句式分析

高考的文言文断句技巧和固定句式分析

⾼考的⽂⾔⽂断句技巧和固定句式分析 ⽂⾔⽂的断句是每年⾼考语⽂的必考内容,但是不少的学⽣都是在这⾥丢分,下⾯店铺的⼩编将为⼤家带来⾼考语⽂⽂⾔⽂断句技巧介绍,希望能够帮助到⼤家。

⾼考的⽂⾔⽂断句技巧 1.弄通⽂意断句 给⽂⾔⽂断句,⾸先要阅读全⽂,了解⽂意,这是断句的先决条件,如果想当然地断下去,就容易发⽣错断。

通读全⽂,搞清属于什么⽂体,写了什么内容,想表达什么意思。

要注意⽂⾔⽂单⾳词占多数的特点,抓住⼏个关键的字词翻译以理解⽂段⼤意。

2.由简单句式⼊⼿ 给⼀段⽂章加标点,往往有易有难。

我们可以在⼤致掌握了⽂章的意思之后,凭语感将能断开的先断开,逐步缩⼩范围,然后再集中分析难断的句⼦。

这是⼀种先易后难的⽅法。

⽐如可以根据⼀些明显的标志(如下⾯讲到的虚词、对话等),把容易分辨的句⼦先断开。

另外,我们还要有全⽂意识,对不易断开的地⽅,要联系上下⽂的意思,认真推敲,确定在适当的地⽅断句。

3.抓住“⽈、云、⾔” ⽂⾔⽂在叙述⼈物的对话时,经常⽤“⽈”“云”“⾔”等字,这为正确断句,提供了⽅便。

遇到“⽈”“云”“⾔”等字,我们很容易根据上下⽂判断出说话⼈以及所说的内容。

如⼴东卷中的“史官⽈”。

4.常⽤虚词是标志 ⽂⾔虚词的主要作⽤是表⽰语法关系和语⽓,往往是明辨句读的重要标志。

我们在学习中熟悉各类常见虚词的⽤法,尤其是它们在句中常处的位置有助于断句: 句⾸发语词:夫、盖、⾄若、若夫、初、唯、斯、今、凡、且、窃、请、敬等常⽤于⼀句话的开头,在它们的前⾯⼀般要断开。

句尾词:也、矣、焉、⽿等经常⽤于陈述句尾;耶、与(欤)、邪(耶)等经常⽤于疑问句末尾;哉、夫等经常⽤于感叹句尾。

其后⾯⼀般要断开。

疑问语⽓词:何、胡、安、曷、奚、盍、焉、孰、孰与、何如、奈何、如之何、若之何等词或固定结构之后,⼀般可构成疑问句,只要贯通上下⽂意,就可断句。

复句中的关联词:虽、虽然、纵、纵使、向使、假使、苟、故、是故、则、然则、或、况、⽽况、且、若夫、⾄于、⾄若、已⽽、于是、岂、岂⾮,在它们的前⾯⼀般要断开。

(最新版)文言文断句及翻译技巧

(最新版)文言文断句及翻译技巧

文言文断句及翻译技巧学会给文言文断句,对理解整篇文章的文义和背诵是非常有帮助的。

如果一篇文言文,你能在不看原文的情况下将其每句话都能正确的划分开,那我敢保证,你在回答文言文相关的试题中,正确率不说是100%,也绝对是99.99%了。

文言文断句技巧技巧一:靠文段大意断句拿到一道文言断句题,首先要讲文段整体阅读一遍,联系上下文粗略地揣摩出大意。

对于叙事性文段,要大致清楚其叙的什么事,涉及到哪几个人;对于说理性文段,要大致明白其论点和主要论据;对于对话性文段,应先清楚是哪几人的对话,各人的身份和观点如何;等等。

应该指出的是,这里的“整体阅读”,强调的是陶渊明式的“不求甚解”的“读”,这对于某些文段来说,也许就相当于已经得出了答案。

技巧二:以动词宾语断句和现代汉语一样,在古汉语中,动词(有时是形容词)是构成一句话的重要成分。

一般地说,只要找准了动词(或形容词),弄清楚它们的宾语,就可以宾语之后断句。

技巧三:凭特殊虚词断句这里的所谓“特殊虚词”,指的是一些多用于句首或句末的文言虚词和一些表示说话的词语,以及文段中的诸如地名、人名、官职名等词语,它们往往可以成为给文言断句的重要参考标志。

比如,常用于句首的文言虚词有“若夫、乃夫、至于、于是、虽然、是故、是以、已而、向使、夫、焉、盖、惟”等,见了这些虚词,在它们前边就可断句;常用于句末的文言虚词有“矣、焉、乎、也、耶(邪)、欤、哉、夫、耳、者也”等,在它们后边也大多可断句;相当于“说”的词语有“曰、道、云、语、白”等,在它们之后也大多应断句。

对于文段中出现的地名、人名、官职名、谦称和敬称等词语,断句时要分析其是作主语还是宾语。

技巧四:据句式特点断句文言中有一些固定句式,如果能比较熟悉地掌握,对于断句也很有帮助。

比如,了解了“不亦……乎?”“得无……耶?”“……之谓也。

”“如(奈、若)……何?”“何……为?”“何……之有?”等固定句式,可以给我们在给文言断句时以十分明显的指示。

高考语文复习之文言文解题方法技巧

高考语文复习之文言文解题方法技巧

1【文言断句】答题技巧总体原则是将初步断句的结果带进原文翻译,通则对,不通则错。

具体方法如下:①虚词标志法:句首常有“盖、夫、惟、凡、故、今、若夫、且夫、至于、至若”等虚词;句尾标志词有“也、乎、焉、矣、耳、哉、与(欤)”等虚词。

②实词标志法:对话、引文常常用“曰”“云”“言”为标志,一般情况下碰到它们都要停顿;文言文谓语,可利用此特点在它之前找主遇,之后找宾语。

③修辞标志法:为使文章达到句式整齐,语气连贯的效果,古人写文章经常运用对偶、排偶、顶真、层递、反复等修辞技巧,如果以此特点为依据,其准确性更高。

④名物标志法:名词和代词常作主语(句首)和宾语(句尾)来断句。

还要懂得古代文化常识,诸如年龄、称谓、纪年纪日、职官等方面的知识。

⑤结构标志法:利用固定结构的成对搭配性(见后面常见固定结构)及位置的相对固定性,如有些关联词常常能承前启后,它们前面一般可断句,如“是故、于是、是以、向使”等。

给文言文断句,首先要研读短文,理解文段的大意。

熟读精思,理解内容是正确断句的前提。

因为读不懂就点不断,不理解就点不准。

我们在大致掌握了文章意思之后,凭语感把确有把握、容易分辨的地方先断开来,逐步缩小范围,然后再集中分析难断的句子。

下面一些语言标志,可以帮助我们断句:1.文言文在叙述人物的对话时,经常用“曰”“云”“言”等字,所以,遇到“曰”“云”“言”等字,如果它是表示“说”的意思时,后面应断开,如“其乡人曰”等。

2.句首的语气词“其、盖、唯、夫、且夫、若夫”等前面可断句;常用于句首的相对独立的叹词,如“嗟夫、嗟乎、呜呼”等,前后都可断句。

3.句末语气词“也、矣、耶、哉、乎、焉、兮、耳、而已”等后面可断句。

“乎”作介词用,相当于“于”时除外,如:“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

”4.有些常用在句首的关联词,如“苟、纵、是故、于是、乃、向使、然而、无论、是以、继而、纵使、然则”等前面大多可以断开。

5.常用在句首的时间词,如“顷之、向之、未几、已而、既而、俄而”等,前面应当断开,后面有时也可断开。

高考复习文言答题技巧

高考复习文言答题技巧

高考语文文言文答题技巧一、文言断句法(一)名词断句法通读全文,找出人名、地名、事物名、朝代名、国家名、官职名等。

这些名词常在句中作主语或宾语。

然后考虑:什么人,办什么事情,采用什么方式,取得什么结果等。

(找动词)文言句式中,主谓结构居多,但主语常省略。

借助句子成份,关键是抓住动词,以动词为中心,找前后结构关系,确定主干,从而断开句子。

1.人称代词吾、我、予、余、朕、孤、寡人、臣、仆、妾等词,代说话或写文章的人,即今之所谓第一人称代词。

其中“我”字,不仅各时代的文言皆用,而且一直用到现在。

其余的在现代汉语中都不用了。

尔、汝、女、若、乃、而、子、君、公、阁下、陛下、足下等,代受话人,是第二人称代词,相当于现代汉语的“你”“您”。

其中“阁下”“陛下”有外交用语中还用。

之、其、彼,代谈话或为文所及的第三者,是第三人称代词,今作“他”或“它”,不仅代人,还可以代事代物。

“或”相当于现代汉语“有的人”“有时”;“莫”,相当于“没有谁”,是无定指的代词;“相”作互指代词,相当于“相互”“彼此”,也可以偏指,代“你”“我”“他”。

与“相”的偏指现象极相似的还有“见”字,多代“我”,即《辞源》所谓“表示他人行为及于己”。

2.疑问代词——文言的疑问代词,问人的有“谁”“孰”“何”;“何”也问事。

问事的还有“奚”“胡”“曷”“恶”“安”“焉”等。

3.指示代词——文言常见的指示代词有“此”“是”“斯”“兹”“夫”等,另“之”“其”“彼”除作人称代词外,还常作指示代词。

我们把这一步工作总结为标名(代)词,定主宾。

需要注意的是,文言文中,人名第一次出现时往往用全称,以后再出现就只提名不提姓了。

例如《赤壁之战》中,“初,鲁肃闻刘表卒”,先用全称,以下“肃径迎之”“肃宣权旨”就不再提姓了。

(二)虚词断句法1.文言文中常见放在句首的发语词有:夫、盖、焉、惟、斯等等。

2.放在句尾的语气词有:也、矣、乎、哉、与(欤)、焉、耶(邪)等等。

浅析高考文言文断句的方法

浅析高考文言文断句的方法

浅析高考文言文断句的方法文言断句题是近几年全国卷高考语文必考的题型,其考查方式均为选择题,分值为3分。

虽说分值不算高,但是在“提高一分,干掉千人”的现代社会里,3分固然是比较重要的。

其实文言断句题,除了常用的排除法,结合前后语境读懂文言大意的方法之外,也是有方法可循的,或许准确掌握了这些方法,此题也可以较为轻松地拿到满分。

下面就近几年的全国卷高考语文真题进行分析、归纳,总结文言文断句题的方法和技巧。

一、关注句中的动词和名词。

在一个句子当中,谓语往往更多是由动词充当的,当然也有形容词或者活用为动词、形容词的其他词性充当,但在这里,我主要探讨动词。

文言断句中,在不是省略句的情况下,动词前后是不可以断开的,必须找到动词前后的主语和宾语,即名词,断句时在主语前和宾语后断开。

如果是省略句,主语省略则可以在动词的前断开,如果是宾语省略,则可以在动词后面断开。

而从汉语语法的角度看,主语和宾语更多是由名词和代词充当,所以在文言断句中,多关注所给句子动词前后的名词和代词,对断句有很大的帮助,且成活率较高。

下面就近几年的全国高考真题进行分析。

1.宣帝嘉之赦而不诛(2018年全国一卷)此句中“嘉”是一个动词,“宣帝”和“之”分别做主语和宾语,可以判断在这两的词的前后断开即可。

2.吴廷尉为河南守闻其秀才召置门下甚幸爱(2019年全国一卷)在此句中,只要抓住动词“为”(担任)、“闻”、“召置”,就可以判断出在“守、才、下”的后面断句,这三个短语的主语都是吴廷尉。

3.三年权知礼部贡举会大雪苦寒士坐庭中噤未能言轼宽其禁约使得尽技巡辅内侍每摧辱举子(2020年全国一卷)在此句中,有动词“权”,可知在“举”的后面断开;“士坐庭中”主谓宾都全,且“噤未能言”的主语也是“士”,承前省略,不能把“噤”断到上句,“巡铺内侍每摧辱举子”中,主语是“巡铺内侍”,谓语动词是“辱”,也可以轻松正确断句。

4.不毂不烦一兵不伤一人而得商于之地六百里寡人自以为智矣诸士大夫皆贺子独不贺何也(2022年全国甲卷)此句中,抓住动词“得”,他的宾语是“商于之地六百里”,所以“得”这个动词后面不能断开。

文言文翻译注意事项答题方法及断句技巧

文言文翻译注意事项答题方法及断句技巧

文言文翻译注意事项答题方法及断句技巧01十种方法1增就是增补,在翻译时增补文言文省略句中的省略成分。

注意:补出省略的成分或语句,要加括号。

1、增补原文省略的主语、谓语或宾语例1:“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译句:“(桃源中人)一见渔人,大为惊奇,问他是从哪里来的。

”例2:“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再”“三”后省略了谓语“鼓”,翻译时要补上。

例3:“君与具来。

”“与”后省略了宾语“之”。

2、增补能使语义明了的关联词例:“不治将益深”是一个假设句,译句:“(如果)不治疗就会更加深入”。

2删就是删除,凡是古汉语中的发语词、在句子结构上起标志作用的助词和凑足音节的助词等虚词,因在现代汉语中是没有词能代替,故翻译时无须译出,可删去。

例1:“夫战,勇气也。

”译句:“战斗,靠的是勇气”。

“夫”为发语词,删去不译。

例2:“孔子云:何陋之有?”译句:“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之”为宾语前置的标志,删去不译。

例3:“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译句:“从师学习的风尚已经很久不存在了。

”“也”为句中语气助词,起到舒缓语气的作用,没有实在意义。

在翻译时,完全可以去掉。

3调就是调整,在翻译文言文倒装句时,应把古汉语倒装句式调整为现代汉语句式,使之符合现代汉语表达习惯,才能使译句通顺。

这就需要调整语句语序,大体有三种情况:1、前置谓语后移例:“甚矣!汝之不惠。

”可调成“汝之不惠甚矣”。

2、后置定语前移例:“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

”可调成“能面刺寡人之过群臣吏民”。

3、前置宾语后移例:“何以战?”可调成“以何战”。

4、介宾短语前移。

“还自扬州。

”可调成“自扬州还”。

4留就是保留,凡是古今意义相同的词、专有名词、国号、年号、人名、物名、人名、官职、地名等,在翻译时可保留不变。

例:“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译句:“庆历四年的春天,滕子京被贬到巴陵郡做太守。

”“庆历四年”为年号,“巴陵郡”是地名,可直接保留。

高考文言文翻译的技巧及方法整理

高考文言文翻译的技巧及方法整理

高考文言文翻译的技巧及方法整理想要学好文言文,就要学会用现代汉语翻译文言文。

文言文的翻译虽然说比较难,但是仍旧是有技巧和(方法)的。

接下来是我为大家整理的高考文言文翻译的技巧及方法,盼望大家喜爱!高考文言文翻译的技巧及方法一1.把握基本的语言结构文言文大体上可以分为词和句。

其中,词包括实词和虚词两大类;句可分为推断句、被动句、倒装句、省略句、固定句五大类。

系统把握文言文的语言结构,弄清其与现代汉语的区分和联系,是学习文言文的基础。

2.反复诵读常言道:书读百遍,其义自现。

多诵读可以培育语感,达到娴熟阅读其他古代作品的目的。

此外,古文很讲究内在的韵律和节奏,反复诵读可以充分领会作品的音乐美,提高学习爱好。

3.词性法解答文言文,我们可以析字形,明字义;可以将给出的词义代进原文,通顺就对,不通就错;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通过辨别实词的词性来解答或排解某一干扰项。

众所周知,汉字的词性不一样,字义也就不相同,我们可以运用这一特点来关心解题。

4.代入法文言文课外学问是课内学问的拓展和延长,把握了课内学问点,特殊是把握了18个文言虚词的用法和意义,我们就可以在解答考查文言虚词这一小题时自如地运用代入法。

高考考查文言虚词的题型绝大部分是将每个虚词都放在两个(句子)中加以比较来考查其异同,并且一句是出自原文,一句是出自中学课本。

答题时,可以先从课内的那一句入手,把这句中该词的用法和意义代入另一句解释,看是否通顺,通那么用法就是相同,不通则不相同。

5.对比法文言文叙述或分析的错误只在某一小点,可能是挨次的颠倒、无中生有等,所以,对句意的理解,我们就可以先通过对比,找准选项中与原文的不同点,之后,把难以区分的地方向原文词语上靠,找到对应的词汇,看看人物(事迹)的叙述留意是否张冠李戴、大事的时间是否精确、人物性格是否精确等,同时,主旨性的选项要结合全文,重点分析谈论的语句要总体把握文意。

高考文言文翻译的技巧及方法二高考文言文翻译口诀古文翻译,自有挨次,首览全篇,把握大意;先明主题,搜集信息,由段到句,从句到词,全都理解,连贯一起,对待难句,则需心细,照看前文,联系后句,认真斟酌,揣摩语气,力求做到,合情合理,词句之间,联系紧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 平坦而又近的地方,前来游览的人便多;危险而又远的 地方,前来游览的人便少。 2、夫战,勇气也 。 作战,要靠勇气。 3、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派遣将领把守函谷关的原因,是防备其他盗贼的进入和 意外的变故 4、久之,能以足音辨人。 时间长了,能根据脚步声辨别走过的人是谁。
独不闻子产之相郑乎推贤举能抑 恶扬善有大略者不问其短有厚德者不 非小疵家给人足囹圄空虚 独不闻子产之相郑乎∕推贤举能∕ 抑恶扬善 ∕ 有大略者不问其短 ∕ 有厚德 者不非小疵∕家给人足∕囹圄空虚
文言文翻译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明确文言文翻译的一般原则。 能力目标:温故知新,通过课内文言句 子的翻译练习,掌握翻译技巧,提高学 生的文言翻译能力。 情意目标:通过训练验证方法技 巧的可操作性,举一反三,从而 增强对文言文翻译的信心。
史官曰交友之道难矣人当意气相 矣/ / 得时以身相许若无难事至事变势穷不 / / / /
能蹈其所言而背去多矣况既死而能养 矣 / 其亲乎吾观杜环事虽古所称义烈之士 乎/ /
何以过而世俗恒谓今人不逮古人不亦 不亦 / / 诬天下士人哉
(选自明· 宋濂《杜环小传》)
译文: 史官说:交友之道太难(把握)了。当两 人意气相投之时,友人可以以身家性命相许 诺,好像(为了你什么事都可以办)世上没 有什么难事了。等到世事发生变化你已走投 无路(需要他)的时候,却不能履行当初所 说的话背离你而去的人实在太多了。更何谈 在(你)死了之后能照顾你的亲人呢?我观 察杜环的事迹,即便是古代所称赞的忠义烈 士又哪里能超过他啊!世俗常常说今人不如 古人,这不也是冤屈了全天下的士人了!”
上常从容与信言诸将能不各有差上问曰 如我能将几何信曰陛下不过能将十万上 曰于君何如曰臣多多而益善耳上笑曰多 多益善何为为我禽信曰陛下不能将兵而 善将将此乃信之所以为陛下禽也
上常从容与信言诸将能不∕各有差∕上问曰∕ 如我∕能将几何∕信曰∕陛下不过能将十万∕上 曰∕于君何如∕曰∕臣多多而益善耳∕上笑曰∕多 多益善∕何为为我禽∕信曰∕陛下不能将兵∕而 善将将∕此乃信之所以为陛下禽也
用“/”给下列文言文段断句。 相如/ 相如 秦王 / 秦王坐章台见相如相如奉璧奏秦王 秦王 / 左右/ 左右 秦王大喜传以示美人及左右左右皆呼万岁。
顶真——是文言文中常见的形式。句子前后相 承,前一句作宾语的词,在后一句中又作了主 语。
找顶真,定句读
用斜线(/)给下面句子断句。
返咸阳过宫墙过宫墙绕回廊绕 回廊近椒房近椒房月昏黄月昏黄夜 生凉(《汉宫秋》第三折[梅花酒]) 返咸阳/过宫墙/过宫墙/绕回廊 /绕回廊/近椒房/近椒房/月昏黄/月 昏黄/夜生凉(《汉宫秋》第三折[梅花酒])
“信”就是要忠实于原文,准确表达原文意
思,不歪曲,不遗漏,不随意增删;
“达”就是要通顺,要明白流畅; “雅”就是要语言优美。
翻译下列句子,注意划线部分的变化规律
地名 1、至和元年七月某日,临川王某记。
至和元年七月某日,临川王安石记。 2、盖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 。
年号
书名
周文王被拘在羑里而推演了《周易》,孔子受困而写下了《春秋》。
皇上经常从容地和韩信议论将军们的 高下,认为各有长短。皇上问韩信:"像我 的才能能统率多少兵马?"韩信说:"陛下 不过能统率十万。"皇上说:"你怎么样?" 回答说:"我是越多越好。"皇上笑着说:" 您越多越好,为什பைடு நூலகம்还被我俘虏了?"韩信 说:"陛下不能带兵,却善于驾驭将领,这 就是我被陛下俘虏的原因。
窍门5: 依总分,定句读
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 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 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孔子说:“有益的朋友有三种,有害的朋友也有三种。 与正直的人交朋友,与守信的人交朋友,与见多识广 的人交朋友,是有益的。与谄媚逢迎的人交朋友,与 两面三刀的人交朋友,与花言巧语的人交朋友,是有 害的。”
用“/”给下列文言文段断句。
故知胜有五知可以战与不可以战者胜 识众寡之用者胜上下同欲者胜以虞待不虞 者胜将能而君不御者胜。 故知胜有五/知可以战与不可以战者胜 /识众寡之用者胜/上下同欲者胜/以虞待不 虞者胜/将能而君不御者胜。
所以,能预见胜利的情况有五种:懂得(在什么情况下)可以 打和(在什么情况下)不能打的会胜利;懂得兵多兵少的不同 战法的会胜利;官兵同心同德的会胜利;用自己的有准备来对 待敌人的无准备的会胜利;将帅有指挥才能而君主不加干涉的 会胜利。
请同学们找出下列翻译中的错误
①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
• 晋国侯王和秦国霸主包围郑国,因为郑国对晋国无礼。
• ②先帝不以臣卑鄙。 • 先帝(刘备)不认为我卑鄙无耻。 • ③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 • 以蔺相如的功劳大,拜他为上卿。
• ④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 从师学习的风尚也不流传已经很久了。 • ⑤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蚯蚓没有爪子和牙齿的锋利,筋骨的强壮。
正确答案
①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
晋侯和秦伯包围郑国,因为郑国对晋国无礼。
②先帝不以臣卑鄙。
先帝(刘备)不认为我地位低下、见识浅陋。
③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
因为蔺相如的功劳大,任命他为上卿。
④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从师学习的风尚不流传已经很久了。
⑤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蚯蚓没有锋利的爪子和牙齿,强壮的筋骨。
注意:
两人对话,一般在第一次问答写出全名,以 后以后再出现就只提名不提姓了,或就只用“曰” 而把主语省略。 遇到对话,应根据上下文判断出问者、答者, 明辨句读。
用“/”给下列文言文段断句。
沛公曰孰与君少长良曰长于臣沛公曰君为 我呼入吾得兄事之 沛公曰∕孰与君少长∕良曰∕长于臣∕沛 公曰∕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
(2012北京卷)用斜线给下面短文断句。(限划11 处 ,5分) 医扁鹊见秦武王武王示之病扁鹊请除之 左右曰君之病在耳之前目之下除之未必已 也将使耳不聪目不明君以告扁鹊扁鹊怒而 投其石曰君与知之者谋之而与不知者败之 如 此 知 秦 国 之 政 也 则 君 一 举 而 亡 国 矣。 医 扁 鹊 见 秦 武 王 / 武 王 示 之 病 /扁 鹊 请 除 之 /左 右 曰 /君 之 病 在 耳 之 前 目 之 下 /除 之

解析:
• (1)不需翻译的勉强翻译。 • (2)以今义当古义。 • (3)该译的词没有译出来。 • (4)该删除的词语仍然保留。 • (5)译句不符合现代汉语语法规则。
从高考的特点与考查目 的出发,文言文翻译要严 格遵循的原则是什么? 直译 为主,以 字字落实,以_____ 意译 为辅。 _____ 信 、 忠于原文,力求做到_____ 达 、 _____ 雅 。 _____
用斜线(/)给下面句子断句。
上 奉 臣 糠 之 食 之 闻 妻 埃 弥 贫 不 土/ 下 饮 黄 泉 繁/ 侵 之 愈 急 贱 之 交 不 可 忘/ 糟 下 堂
古人写文章非常注重语句的整齐对称,行文
中常用字数相同的结构。
察对称,定句读。
窍门4: 理对引,定句读
对话、引语常用标志有: “曰” “云” “言” “白” “语”“道” “谓” “对”等。
君子喜爱这个人,会将爱推及到在这个人屋 子上停留的乌鸦,何况对于圣人的弟弟呢? 既然这样,那么兴建祠庙是为了舜,而不是 象啊。如果不是这样,那么古代桀骜不驯的 人难道还少吗?

窍门3
据修辞,定句读。
顶真、排比、对偶是文言文中常 见的修辞方法。 句式整齐,四六句多。
前后呼应,形式对应,内容关联 (或对比,或并列,或总分)。
人名 3、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庆历四年的春天,滕子京被贬为巴陵郡太守。 帝号 官名 4、安帝雅闻衡善术学,公车特征拜郎中,再迁为太史令 安帝平素听说张衡擅长术数方面的学问,公车特地征召 授予郎中一职,两次升迁担任太史令。 国号、年号、地名、人名、官名、器物 名、书名、典章制度及度量衡单位等专 有名词要保留。
窍门6:文言特殊句式断句
文言文中有很多特殊句式,熟悉这些固定句 式,对文言断句很有帮助。 判断句式:„者„也、„„者也 反问句式:不亦„乎、何„为、岂„哉 安„哉(也)、孰与„„乎 被动句式:为„„所„„、受„„于„„ 其它固定句式:况„„乎;奈„„何; 如(若)„„何;得无(无乃)„„乎; 何以„„为;与其„„,孰若„„
语感对断句有很大的帮助,除此之外,还可以借
助一定的方法和技巧来帮助断句。
窍门1: 察名代,定句读。
阅读中,要随时标出文段中的重 要的名词,特别是专有名词,如人名、 地名、事名、物名、官名、族名、国 名、器物名、动物名、植物名、朝代 名、官职名等。 这些名(代)词常在句中作主语或 宾语,在它们的前后往往要进行断句。
什么叫断句
中国古代没有标点符号,一篇文章甚至 一本书,都是一个汉字挨着一个汉字地写 下来的,所以前人读书都要自己断句,常 常在一句话的末了用“。”断开,叫 “句”;在一句之内语气停顿的地方用 “、”断开,叫“读”(dòu)。给古书 断句也可以叫断句读。
“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dòu)者”
祝枝山巧“断”对联
用“/”给下列文言文段断句。
小鸟时来啄食人至不去 三五之夜明月半墙桂影斑驳 风移影动珊珊可爱然予居于 此多可喜亦多可悲
小鸟时来啄食∕人至不去∕三五之夜 ∕明月半墙∕桂影斑驳∕风移影动∕珊珊可 爱∕然予居于此∕多可喜∕亦多可悲
用“/”给下列文言文段断句。
刻 削 之 道 /鼻 莫 如 大 /目 莫 如 小/ 鼻 大 可 小/ 小 不 可大 也/ 目 小 可 大 /大 不 可 小 也 /举 事 亦 然 /为 其 后 可 复 者 也 /则 事 寡 败 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