弧度制教案及教学设计(2020年九月整理).doc

合集下载

弧度制教案及教学设计

弧度制教案及教学设计

弧度制教案及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了解弧度的定义及计算方法。

(2)掌握角度与弧度的转换方法。

(3)熟练运用弧度制进行角度计算。

2.技能目标(1)能正确地将角度转换为弧度。

(2)能够运用弧度制进行角度计算。

(3)能够解决与弧度相关的问题。

3.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提高学生的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

(2)让学生体验到数学知识的应用,增强对数学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1)弧度的定义及计算方法。

(2)角度与弧度的转换方法。

(3)运用弧度制进行角度计算。

2.教学难点(1)角度与弧度的转换方法。

(2)实际问题中的弧度计算。

三、教学过程设计1.情境引入(1)引导学生观察钟表上的时针、分针、秒针的运动。

(2)引导学生发现钟表上的角度变化与弧度的关系。

(3)导入问题:若钟表的时针向前走10分钟,分针向前走150度,秒针向前走300度,问它们所走的弧度分别是多少?2.知识讲解(1)通过实际钟表运动的情境,引入角度的概念。

(2)讲解角度的转换:1圆周角=2π弧度,1度=π/180弧度。

(3)讲解弧度的计算公式:弧长=弧度×半径。

3.分组探究(1)将学生分为小组,每个小组分配一部分问题:如若钟表的秒针向前走300度,它所走的弧度是多少?(2)让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进行探究,并展示结果。

4.知识总结(1)让学生就弧度的定义、计算方法和角度、弧度的转化方法进行总结归纳。

(2)板书总结的要点,并提示学生记下并复习。

5.拓展应用(1)将学生分为小组,给定不同的实际问题,要求学生将角度转换为弧度,并计算相关的长度。

(2)小组展示结果,并进行讨论和解答。

6.总结反思(1)师生共同总结本节课所学的知识内容。

(2)评价学生的掌握程度,并对下节课的学习进行引导和安排。

四、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情境引入,让学生主动参与角度与弧度的探究,培养了学生的数学思维,增强了他们的学习兴趣。

在小组探究环节,让学生通过讨论、合作解决问题,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动力,并增强了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弧度制教案

弧度制教案

弧度制教案
弧度制教案
目标:
1. 了解弧度的概念和单位。

2. 掌握如何将角度转换为弧度,以及如何将弧度转换为角度。

3. 能够应用弧度制解决相关问题。

教学步骤:
1. 导入活动:
- 介绍弧度的概念和单位:弧度是指半径长度等于弧长的角度。

弧度的单位是弧长与半径长度的比值,通常用符号“rad”表示。

- 与学生互动讨论角度制与弧度制的区别。

2. 讲解如何将角度转换为弧度:
- 角度转弧度的公式是弧度 = 角度* π / 180,其中π约等于3.14。

- 举例说明角度转弧度的步骤:
- 将角度除以180,得到角度的比例。

- 乘以π,得到弧度的值。

3. 演示如何将弧度转换为角度:
- 弧度转角度的公式是角度 = 弧度* 180 / π。

- 举例说明弧度转角度的步骤:
- 将弧度乘以180,得到弧度的比例。

- 除以π,得到角度的值。

4. 实践活动:
- 给学生一些角度或弧度的问题,让他们将其转换为另一种单位。

- 鼓励学生通过实际问题解决,培养他们的应用能力。

5. 总结与评价:
- 回顾本节课的内容,检查学生对弧度制的理解程度。

- 提问学生如何将一个角度转换为弧度?如何将一个弧度转换为角度?
- 鼓励学生分享解决实践问题的经验和方法。

拓展活动:
- 让学生研究弧度如何应用于圆周率的计算,以及在三角函数计算中的应用。

评估方式:
- 老师观察学生的课堂表现,包括听讲、互动、解决问题的能力等。

- 给学生布置作业,检验他们对弧度制的掌握程度。

(完整word版)《弧度制》教学设计

(完整word版)《弧度制》教学设计

《弧度制》教学设计知识目标1)理解1弧度的角的意义。

2)理解弧度制的定义,建立弧度制的概念。

能力目标1)掌握角度制与弧度制的换算公式并能熟练地进行角度制与弧度制的换算.2)牢记特殊角的弧度数与角度数的互化。

重点:理解弧度的意义,正确进行弧度与角度的换算难点:弧度的概念,弧度制与角度制之间的关系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设置疑问师:在初中几何里我们学过角的度量,当时是用度来做单位度量角的.我们把周角的1360作为1的角.这种用度做单位来度量角的制度叫做角度制,有了它就可以计算弧长,公式为180n r l π=。

但是在角度制下,当两个带着度、分、秒各单位的角相加、相减时,由于运算进制非十进制,总给我们带来不少困难。

那么我们能否重新选择角单位,使其在某种单位制下两角的加减运算与十进制下的加减法运算一样方便呢?今天我们就来认识这种度量角的新单位制-—弧度制。

我们把长度等于半径长的弧所对的圆心角叫做1弧度的角.它的单位符号是rad ,读作弧度.这种用“弧度”做单位来度量角的制度叫做弧度制。

二、分组讨论,探究新知师:我们知道,长度制、角度制的选择都是要选定一个不变量来作为单位,如“米”“度”,那么我们也要找出弧度制相应的不变量。

怎么办呢?请看问题一。

问题一:角度为30,60的圆心角,当半径1,2,3,4r =时,分别计算对应的弧长l ,再计算弧长与半30θ=, 1r =时,3011801806n r l πππ⨯⨯===,6r l π= 2r =时,3021801803n r l πππ⨯⨯===,6r l π= 60θ=,1r =时,6011801803n r l πππ⨯⨯===,3r l π= 2r =时,60221801803n r l πππ⨯⨯===,3r l π= 发现什么规律?结论:圆心角不变,弧长与半径的比值不变。

师:也就是说这个比值与半径的大小有无关系?生:无关。

师:比值的大小只与角的大小有关,我们可以利用这个比值来度量角,这就是-—弧度制。

高中必修四数学弧度制教案

高中必修四数学弧度制教案

高中必修四数学弧度制教案教学内容:弧度制的概念和应用
教学目标:
1. 理解弧度制的概念,掌握弧度和角度的相互转换关系;
2. 能够应用弧度制解决与圆相关的问题;
3. 能够灵活运用弧度制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
1. 弧度和角度的互相转换;
2. 弧度制在三角函数中的应用;
3. 弧度和圆角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
1. 弧度和角度的互相转换;
2. 如何应用弧度制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
1. 一块黑板或白板;
2. 教室中心的圆;
3. 教学PPT或相关教学资源。

教学步骤:
第一步:导入(5分钟)
1. 引入圆的概念,介绍角度的度量单位;
2. 引导学生思考:是否有其他方法来度量圆的角度?
第二步:讲解弧度制的概念(15分钟)
1. 介绍弧度的概念,解释为何需要引入弧度制;
2. 讲解弧度与角度的转换公式;
3. 通过示例讲解弧度制在三角函数中的应用。

第三步:练习与讨论(20分钟)
1. 给学生几个练习题让他们转换弧度和角度;
2. 学生相互讨论解题思路,老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第四步:实际应用(15分钟)
1. 老师设计一个实际问题,并引导学生用弧度制解决;
2. 学生展示解题思路和方法,老师进行指导和讨论。

第五步:总结与作业布置(5分钟)
1. 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强调弧度制的重要性;
2. 布置作业:完成课后习题,并思考如何应用弧度制解决更多问题。

教学反思:
1. 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理解弧度制的概念和方法,帮助他们建立相关知识的联系;
2. 鼓励学生在实际问题中灵活运用弧度制,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弧度制教案及教学设计

弧度制教案及教学设计

1.1.2弧度制一、教材分析1、本节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2、教材地位与作用:本节课是普通高中实验教科书人教A版必修4第一章第一单元第二节..本节课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在前面学生在初中已经学过角的度量单位“度” 并且上节课学了任意角的概念;学生已掌握了一些基本单位转换方法;并能体会不同的单位制能给解决问题带来方便;本节课作为三角函数的第二课时;该课的知识还是后继学习任意角的三角函数等知识的理论准备;因此本节课还起着启下的作用..通过本节弧度制的学习;我们很容易找出与角对应的实数而且在弧度制下的弧长公式与扇形面积公式有了更为简单形式..另外弧度制为今后学习三角函数带来很大方便..2、教学目标3、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理解弧度的意义;能正确地进行角度制与弧度制的换算..教学难点:弧度制的概念与角度的换算..二、教学设计思想教材遵循了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原则.从学生熟悉的基本单位转换入手;体会不同的单位制能给解决问题带来方便;引导学习去思考寻找另一种的单位制度量角..通过类比引出弧度制;关键弄清1弧度的定义;然后通过探索得到弧度数绝对值公式并得出角度和弧度的换算方法..在此基础上;通过具体的例子;巩固所学概念和公式;进一步认识引入弧度制的必要性..这样可以尽量自然的引入弧度制;并让学生在探索的过程中;更好的形成弧度的概念;建立角的集合与实数集的一一对应;为学习任意角的三角函数奠定基础..三、教法分析本节课我采用引导发现式的教学方法..通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点拨;启发学生通过主动观察、主动思考、自主探究来达到对知识的发现和接受..四、教学过程五、教学流程六、教学反思本节课;学生能够在老师的引导下主动学习;基本掌握了弧度制与角度制之间的转换;完成了课堂教学..课堂气氛比较活跃..。

5.1.2弧度制(第一课时)

5.1.2弧度制(第一课时)

5.1.2《弧度制》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本节内容为学生学习三角函数的基础概念课,前一节已经学习了任意角的概念,而本节课主要依托圆心角这个情境学习一种用长度度量角的方法—弧度制,从而将角与实数建立一一对应关系,为学习本章的核心内容—三角函数扫平障碍,打下基础.二、课程目标1.了解弧度制,明确1弧度的含义.2.能进行弧度与角度的互化.3.掌握用弧度制表示扇形的弧长公式和面积公式.三、教学重难点重点:弧度制的概念与弧度制与角度制的转化;难点:弧度制概念的理解.四、教学过程1.度量角的两种单位制(1)回顾角度制 ①定义:用 度 作为单位来度量角的单位制. ②1度的角:周角的1360. (2)定义弧度制①定义:以 弧度 作为单位来度量角的单位制.②1弧度的角:长度等于 半径长 的弧所对的圆心角.2.弧度数的计算l r正数 负数 零3.角度制与弧度制的转算(1)例1:(1)把 67°30′化成弧度.(2)例2.一些特殊角与弧度数的对应关系度0°30°45°60°90°120°135°150°180°270°360°弧度0π6π4π3π22π33π45π6π3π22π(3)例3.利用弧度制证明扇形的面积公式设扇形的半径为R,弧长为l,α(0<α<2π)为其圆心角,则:(1)弧长公式:l=αr.(2)扇形面积公式:S=12lr=12αr2.π180(180π)°。

中职数学基础模块上册《弧度制》word教案

中职数学基础模块上册《弧度制》word教案

教案名称:中职数学基础模块上册《弧度制》word教案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目标:1. 理解弧度制的概念和意义。

2. 掌握弧度制与角度制的转换方法。

3. 能够运用弧度制进行简单的三角函数计算。

教学重点:弧度制的概念和意义,弧度制与角度制的转换方法。

教学难点:弧度制的理解和运用。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PPT和教学素材。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5分钟)1. 复习角度制的概念和转换方法。

2. 提问:为什么我们需要引入弧度制?二、新课讲解(15分钟)1. 讲解弧度制的概念:以半圆的弧长作为角度的度量单位。

2. 讲解弧度制与角度制的转换方法:π弧度等于180度。

3. 举例说明弧度制的运用:计算三角函数值。

三、课堂练习(10分钟)1. 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巩固弧度制的理解和运用。

2. 教师对学生的练习进行指导和讲解。

四、总结(5分钟)1. 回顾本节课的内容,让学生加深对弧度制的理解。

2. 提醒学生注意弧度制与角度制的区别和转换方法。

第二课时一、复习(5分钟)1. 复习上节课的内容,提问学生对弧度制的理解和运用。

2. 复习弧度制与角度制的转换方法。

二、深入学习(15分钟)1. 讲解弧度制在三角函数计算中的应用。

2. 举例说明弧度制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三、课堂练习(10分钟)1. 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巩固弧度制的理解和运用。

2. 教师对学生的练习进行指导和讲解。

四、拓展(10分钟)1. 引导学生思考弧度制在其他领域的应用。

2. 让学生举例说明弧度制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五、总结(5分钟)1. 回顾本节课的内容,让学生加深对弧度制的理解。

2. 提醒学生注意弧度制与角度制的区别和转换方法。

教学评价:通过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评价学生对弧度制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和提问回答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

教案名称:中职数学基础模块上册《弧度制》word教案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目标:1. 理解弧度制的概念和意义。

弧度制 教学设计

弧度制 教学设计

弧度制教学设计教学设计:弧度制一、教学目标:1. 理解弧度制的概念和意义。

2. 掌握弧度制和度数制之间的相互转换方法。

3. 能够运用弧度制进行角度的测量和计算。

二、教学内容:1. 弧度制的概念和定义。

2. 弧度制和度数制的关系与转换。

3. 弧度制的运用:角度的测量和计算。

三、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1. 引入角度的概念,并简要介绍角度的度数制。

2. 提问:角度的度数制有哪些不足之处?是否存在一种更好的角度表示方法?第二步:引入弧度制1. 简要介绍弧度制的概念和定义:弧度是一个角所对应的弧长与半径之比,用符号rad表示。

2. 引导学生思考两种不同角的情况下,弧度和度数的关系:同一个角的弧度和度数相等,即1弧度等于180/π度。

第三步:弧度制和度数制的相互转换1. 介绍弧度制和度数制的相互转换方法:- 角度(度数)转为弧度:弧度= 角度×π/180。

- 弧度转为角度(度数):角度= 弧度×180/π。

2. 给出一些简单角度转换的例题,让学生进行实际计算演练。

第四步:弧度制的运用1.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使用弧度制进行角度的测量。

2. 引导学生通过实例理解弧度制在三角函数中的应用,如正弦、余弦和正切等。

3. 给出一些相关应用的例题,让学生进行实际计算演练。

第五步:弧度制的拓展1.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在实际问题中应用弧度制进行角度的计算和测量。

2. 提供几个相关的应用问题,让学生进行讨论和解决。

四、教学方法:1. 情景模拟法:通过引入实际情境和实例,帮助学生理解弧度制的概念和意义。

2. 讨论交流法:通过提问和讨论,激发学生的思维,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

3. 探究式学习法:通过提供一些实例和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五、教学资源:1. 教具:黑板、白板、投影仪等。

2. 板书内容:弧度制的概念和定义、弧度制和度数制的转换公式。

3. 练习题集:包括角度转换和弧度制的应用题。

人教版高中数学弧度制教案

人教版高中数学弧度制教案

人教版高中数学弧度制教案
教学内容:弧度制
教学目标:
1. 理解弧度制的概念及与角度制的转换关系;
2. 掌握弧度制的计算方法;
3. 能够运用弧度制解决相关问题。

教学重点:
1. 弧度制的概念及运用;
2. 弧度制和角度制的转换。

教学难点:
1. 弧度制与角度制的转换;
2. 弧度制的计算方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知识(5分钟)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角度制的概念及计算方法,并提出弧度制的定义。

二、讲解弧度制的概念及计算方法(15分钟)
1. 教师讲解弧度制的定义及计算方法,强调弧度制的优势和应用范围;
2. 带领学生进行弧度制与角度制的转换练习,并解释计算过程。

三、练习与讨论(20分钟)
1. 学生自主练习弧度制计算方法,并相互讨论解题思路;
2. 教师布置相关练习题,让学生在课后进行巩固练习。

四、检测与总结(10分钟)
1. 教师让学生进行弧度制的应用题练习,并及时纠正;
2. 学生合作讨论,总结本节课的知识点,提出问题并解决。

五、作业布置(5分钟)
布置相关作业,要求学生巩固掌握弧度制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教学反思:
本节课主要围绕弧度制展开教学,通过讲解、练习和讨论,让学生充分理解弧度制的概念和计算方法,提高学生的数学运算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在课后作业中,学生可以继续巩固弧度制的知识,提高解题的能力和速度。

弧度制教案

弧度制教案

弧度制教案一、素质教育目标(一)知识教学点1.弧度制的定义.2.用弧度制表示的弧长公式、扇形面积公式.3.角度制与弧度制的换算.4.角的集合与实数集R之间建立的一一对应关系.(二)能力训练点1.理解并掌握弧度制定义,领会弧度制定义的合理性.2.熟练地进行角度制与弧度制的换算.3.掌握并运用弧度制表示的弧长公式、扇形面积公式解题.(三)德育渗透点使学生通过弧度制的学习,理解并认识到角度制与弧度制都是对角度量的方法,二者是辩证统一的,而不是孤立、割裂的关系.二、教学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1.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弧度制定义;熟练地进行角度制与弧度制的互化换算;弧度制的运用.2.教学难点:理解弧度制定义,弧度制的运用.3.教学疑点:一个角的弧度由该角的大小来确定,与求比值时所取的半径大小无关.三、课时安排本课题安排1课时.四、教与学过程(一)复习角度制师:我们在初中几何中研究过角的度量,当时是用度做单位来度量角,1°的角是如何定义的?师:这位同学答得完全正确,我们把用度做单位来度量角的制度叫做角度制,在数学和其它许多科学研究中还要经常用到另一种度量角的制度——弧度制,它是如何定义的呢?(二)弧度制定义师:我们把等于半径长的圆弧所对的圆心角叫做1弧度的角.如图提问:若弧是一个半圆,则其圆心角的弧度数是多少?若弧是一个整圆呢?师:如果圆心角表示一个负角,且它所对的弧长l=3πγ,那这个圆心角的弧度数是多少?的弧度数是-3π.师:下面我们给出弧度制的定义.一般地,我们规定:正角的弧度数为正数,负角的弧度数为负数,零角的弧度数为零,任一已知角α的γ为圆的半径.这种用“弧度”做单位来度量角的制度叫做弧度制.提问:为什么可以用弧长与其半径的比值来度量角的大小呢?即这个比值是否与所取的圆的半径大小无关呢?(教师启发学生画出如图2-8的示意图,复习初中已学过的弧长公式.)分别为l和l′,点M和M′到点O的距离(即圆半径)分别为r(r>0)半径的比值,由∠α的大小来确定,与所取的半径大小无关,仅与角的大小有关.的长等于圆弧所对圆心角的弧度数的绝对值与半径的积.这个圆弧长公式,用弧度制表示比用角度制表示简便得多.长,R是圆的半径.(三)角度制与弧度制的换算师:我们已经知道若弧是一个整圆,它的圆心角是周角,其弧度数是2π,而在角度制里它是360°,因此360°=2π弧度→180°=π弧度提问:1°等于多少弧度?1弧度等于多少度?生:由180°=π弧度,等式两边同除以180可得到:师:进一步我们还可通过计算得到下面我们可利用这个公式进行角度制与弧度制的换算.例2 把22°30′化成弧度.师:同学们在进行角度制与弧度制互化时要抓住180°=π弧度这个关键.下面请大家写出一些特殊角的弧度数.师:度数与弧度数的换算,还可利用《中学数学用表》中的《度、分、秒化弧度表》、《弧度化度、分、秒表》来进行,用法详见表中说明.(四)角的集合与实数集R的一一对应关系.师:用弧度制来度量角,实际上是在角的集合与实数集R之间建立这样的一一对应关系:(如图2—10所示)每一个角都有唯一的一个实数(即这个角的弧度数)与它对应;反过来,每一个实数也都有唯一的一个角(角的弧度数等于这个实数)与它对应.于是,就可以把三角函数看成是以实数为自变量的函数,它的自变量的意义可以有多种解释,从而使三角函数的应用更加广泛.在高等数学与科学研究中所以普遍采用弧度制,这是原因之一.(五)角度制与弧度制的比较师:引进弧度制后,我们应将它与角度制进行对比,同学们应明确:(1)弧度制是以“弧度”为单位度量角的制度,角度制是以“度”为单位度量角的制度;(2)1弧度是等于半径长的圆弧所对的圆心角(或该弧)的大度”还是以“度”为单位的角的大小都是一个与半径大小无关的定值.此外,在角的表示上二者也有区别,(1)用弧度为单位表示角的大小时,“弧度”两字可以省略不写,这时弧度数在形式上虽是一个不名数,但我们应当把它理解为名数,如sin2是指sin(2弧度).但如果用度(°)为单位表示角时,度(°)就不能省去;(2)用弧度为单位表示角时,常常把弧度数写成多少π的形式,如无特别要求,不必把π写成小数,如45°=(六)练习1.把下列各角化成2kπ+α(0≤α<2π,k∈Z)的形式2.计算(2)∵1.5弧度≈57.3°×1.5=85.95°=85°57′,∴tg1.5≈tg85°57′=14.12.3.已知扇形周长为10cm,面积为6cm2,求扇形中心角的弧度数.解:设扇形中心角的弧度数为α(0<α<2π),弧长为l,半径为r,∴r2-5r+6=0 ∴r1=2,r2=3.(七)总结本节课我们学习了弧度制的定义,弧度制与角度制的互化换算以及弧度制的简单运用,其中理解弧度制的定义及定义合理性是关键.五、作业P.130-132中5—18.六、板书设计七、参考资料《高中数学精讲精练》(一)《走向成功——析练考》高一数学。

弧度制教案及教学设计

弧度制教案及教学设计

弧度制教案及教学设计 IMB standardization office【IMB 5AB- IMBK 08- IMB 2C】弧度制一、教材分析1、本节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2、教材地位与作用:本节课是普通高中实验教科书人教A版必修4第一章第一单元第二节。

本节课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在前面学生在初中已经学过角的度量单位“度”并且上节课学了任意角的概念,学生已掌握了一些基本单位转换方法,并能体会不同的单位制能给解决问题带来方便;本节课作为三角函数的第二课时,该课的知识还是后继学习任意角的三角函数等知识的理论准备,因此本节课还起着启下的作用。

通过本节弧度制的学习,我们很容易找出与角对应的实数而且在弧度制下的弧长公式与扇形面积公式有了更为简单形式。

另外弧度制为今后学习三角函数带来很大方便。

2、教学目标3、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理解弧度的意义,能正确地进行角度制与弧度制的换算。

教学难点:弧度制的概念与角度的换算。

二、教学设计思想教材遵循了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原则.从学生熟悉的基本单位转换入手,体会不同的单位制能给解决问题带来方便,引导学习去思考寻找另一种的单位制度量角。

通过类比引出弧度制,关键弄清1弧度的定义,然后通过探索得到弧度数绝对值公式并得出角度和弧度的换算方法。

在此基础上,通过具体的例子,巩固所学概念和公式,进一步认识引入弧度制的必要性。

这样可以尽量自然的引入弧度制,并让学生在探索的过程中,更好的形成弧度的概念,建立角的集合与实数集的一一对应,为学习任意角的三角函数奠定基础。

三、教法分析本节课我采用引导发现式的教学方法。

通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点拨,启发学生通过主动观察、主动思考、自主探究来达到对知识的发现和接受。

四、教学过程五、教学流程六、教学反思本节课,学生能够在老师的引导下主动学习,基本掌握了弧度制与角度制之间的转换,完成了课堂教学。

课堂气氛比较活跃。

《弧度制》教案

《弧度制》教案

《弧度制》教案学习目标:1.理解弧度制的概念以及弧长公式,掌握角度制与弧度制的换算。

2.理解角的弧度数与实数之间的一一对应关系。

3.通过教学使学生熟记特熟角的弧度制的表示。

教学重点:理解弧度制的概念,掌握弧度制与角度制的换算。

教学难点:理解弧度制的概念。

教学方法:本节课采用类比教学法,在学习角度制的基础上引入弧度制,深入探究它们之间的换算方法,使学生认识它们之间相互联系,辨证统一的关系。

通过弧度制和角度制的比较,使学生认识到弧度制的优越性,逐步适应用弧度制度量角。

教学媒体:多媒体教学课时:2课时第一课时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理解弧度制的概念及弧长公式,掌握角度制与弧度制的换算。

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1.初中学过角度制表示角的大小,回忆下1度角是怎么定义的?圆的周长与什么有关,怎么计算?2.在数学和其他科学中我们还经常用到另一种度量角的单位制-----弧度制。

二.出示教学目标全班齐读一遍三.出示自学指导,学生自学学生根据指导自学1.弧度制的概念是什么?是怎么定义的?2.一个圆心角α段对的弧长与半径有什么关系?3.如果圆的半径为r,圆心角段对的弧长为α,那么圆心角α(弧度数)等4.角度制与弧度制的换算如何互化?1)一个圆周角等于多少度?是多少弧制?2)一个平角是多少度?是多少弧度?3)1 º是多少弧度?4)1rad是多少度?四.分析点率,检查自觉效果1.弧度制的概念。

(指名回答)2.解决问题①如果圆折半径为r,圆心角度对的弧长为α,那么圆心角等于多少?②学生回答。

③引导总结从以上表格可以看出:一个圆心角α所对弧长与半径有什么关系?成正比例,角α的大小只与它们的比值有关④角度制与的弧度制的换算。

小级讨论:一个圆角是多少度?是多少弧度?一个平角是多少度?是多少弧度?指各回答:360º=2πrad 180 º=πrad思考:1º等于多少度。

nº呢?1rad 等于多少度。

中职教育数学《弧度制》教案

中职教育数学《弧度制》教案

中职教育数学《弧度制》教案教案名称:中职教育数学《弧度制》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什么是角的弧度制,掌握弧度与角度的相互转换;2. 理解弧度制的优势,在实际问题中能够熟练运用弧度制进行计算;3.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数学计算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角度制与弧度制的概念及相互转换;2. 弧度制在三角函数中的应用。

三、教学重难点:1. 重点:弧度与角度的相互转换;2. 难点:弧度制在三角函数中的应用。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教案、教材、黑板、粉笔、计算器;2. 学生准备:教材、笔记本。

五、教学过程:步骤一:导入1. 教师向学生介绍弧度制的概念,并与角度制进行对比。

2. 引导学生思考,在什么情况下弧度制更加方便。

3. 引导学生探讨弧长与半径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步骤二:讲解与示范1. 教师对弧度与角度的相互转换进行详细讲解,并通过示例演示计算过程。

2. 引导学生进行边听边记,并在笔记本上进行相关记录。

步骤三:练习与巩固1. 在黑板上设计一道弧度与角度相互转换的练习题,让学生进行解答,并进行讲解。

2. 布置练习题,让学生进行自主练习,教师进行辅导和指导。

步骤四:应用拓展1. 引导学生回顾三角函数的定义和性质,让学生尝试用弧度制计算三角函数值。

2. 教师提供一些实际问题,鼓励学生利用弧度制进行计算和解决问题。

六、教学总结:1. 教师对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弧度与角度的相互转换和弧度制在三角函数中的应用;2. 学生对教师总结的内容进行记录和复习。

七、作业布置:1. 完成课后习题中与弧度制相关的题目;2. 思考并总结弧度制的优势和适用场合。

八、教学反思: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贴近实际应用,通过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和发散思维,培养了学生的数学计算能力和实际问题解决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积极参与,思维活跃,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以后的教学中,可以继续加强实际应用的训练,提高学生对弧度制的灵活运用能力。

弧度制-教学设计教案

弧度制-教学设计教案

弧度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目标理解弧度的意义;熟记特殊角的弧度数.(二)过程与能力目标能正确地进行弧度与角度之间的换算.(三)情感与态度目标通过新的度量角的单位制(弧度制)的引进,培养学生求异创新的精神.教学重点弧度制的概念;弧度与角度的换算.教学难点“角度制”与“弧度制”的区别与联系.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1).角是由平面内一条射线绕其端点从一个位置旋转到另一个位置所组成的图形,其中正角、负角、零角分别是怎样规定的?(2).在直角坐标系内讨论象限角,象限角是怎样定义的?(3).与角α终边相同的角的集合怎样表示?(4).长度可以用米、厘米、英尺、码等不同的单位度量,物体的重量可以用千克、磅等不同的单位度量.不同的单位制能给解决问题带来方便,以度为单位度量角的大小是一种常用方法,为了进一步研究的需要,我们还需建立一个度量角的单位制.二、讲授新课:探究一:弧度的概念思考1:在平面几何中,1°的角是怎样定义的?将圆周分成360等份,每一段圆弧所对的圆心角就是1°的角. 思考2:在半径为r 的圆中,圆心角n °所对的圆弧长如何计算?弧度制的定义:以弧度为单位度量角的单位制叫做弧度制.把长度等于半径长的圆弧所对的圆心角叫做1弧度的角,记作1rad ,读作1弧度.思考3:那么,1弧度圆心角的大小与所在圆的半径的大小是否有关?为什么?S={β|β=α+k·360°,k ∈Z}n r l ⋅=3602π思考4:规定:正角的弧度数为正数,负角的弧度数为负数,零角的弧度数为0.如果将半径为r 圆的一条半径OA ,绕圆心顺时针旋转到 OB ,若弧AB 长为2r ,那么∠AOB 的大小为多少弧度? -2rad.思考5:如果半径为r 的圆的圆心角α所对的弧长为l ,那么,角α的弧度数的绝对值如何计算?思考6:半径为r 的圆的圆心与原点重合,角的始边与x 轴的非负半轴重合,交圆于点A ,终边与圆交于点B ,下表中∠AOB 的弧度数分别是多少?探究二:度与弧度的换算思考1:一个圆周角以度为单位度量是多少度?以弧度为单位度量是多少弧度?由此可得度与弧度有怎样的换算关系?180°=π rad思考2:根据上述关系,1°等于多少弧度?1rad 等于多少度?rad01745.01801≈=︒π常规写法: ① 用弧度数表示角时,常常把弧度数写成多少π 的形式, 不必写成小数.② 弧度与角度不能混用.r l =α815730.57180100'=≈⎪⎪⎭⎫ ⎝⎛=πrad O R l强化训练:例1 把下列角度化成弧度(1)99°30′(2)-210°(3)1200°例2 将下列弧度化成度(1)π12(2)−4π3三、课堂小结:1.弧度制的定义2.角度与弧度的换算四、课后作业:教材P9和P10习题组第。

《弧度制》教案

《弧度制》教案

《弧度制》教案《《弧度制》教案》这是优秀的教学设计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教学目标:1.理解1弧度的角、弧度制的定义.2.掌握角度与弧度的换算公式并能熟练地进行角度与弧度的换算.3.熟记特殊角的弧度数教学重点:使学生理解弧度的意义,正确地进行角度与弧度的换算.教学难点:弧度的概念及其与角度的关系.授课类型:新授课课时安排:1课时教具:多媒体、实物投影仪内容分析:讲清1弧度角的定义,使学生建立弧度的概念,理解弧度制的定义,达到突破难点之目的.通过电教手段的直观性,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弧度作为角的度量单位的可靠性、可行性.通过周角的两种单位制的度量,得到角度与弧度的换算公式.使学生认识到角度制、弧度制都是度量角的制度,二者虽单位不同,但是互相联系的、辩证统一的.进一步加强对辩证统一思想的理解.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1.角的概念的推广“旋转”形成角一条射线由原来的位置OA,绕着它的端点O按逆时针方向旋转到另一位置OB,就形成角α.旋转开始时的射线OA叫做角α的始边,旋转终止的射线OB叫做角α的终边,射线的端点O叫做角α的顶点. .“正角”与“负角”“0角” 我们把按逆时针方向旋转所形成的角叫做正角,把按顺时针方向旋转所形成的角叫做负角,如图,以OA为始边的角α=210°,β=-150°,γ=660°,2.度量角的大小第一种单位制—角度制的定义初中几何中研究过角的度量,当时是用度做单位来度量角,1°的角是如何定义的?规定周角的作为1°的角,我们把用度做单位来度量角的制度叫做角度制,有了它,可以计算弧长,公式为3.探究30°、60°的圆心角,半径r为1,2,3,4,分别计算对应的弧长l,再计算弧长与半径的比结论:圆心角不变,则比值不变,因此比值的大小只与角的大小有关,我们可以利用这个比值来度量角,这就是另一种度量角的制度——弧度制一样有不同的方法,千米、米、厘米与丈、尺、寸,反映了事物本身不变,改变的是不同的观察、处理方法,因此结果就有所不同用角度制和弧度制来度量零角,单位不同,但数量相同(都是0) 用角度制和弧度制来度量任一非零角,单位不同,量数也不同角度制与弧度制的换算:360(=2( rad ∴180(=( rad ∴1(=三、讲解范例:例1 把化成弧度解:∴ 例2 把化成度解:注意几点:1.度数与弧度数的换算也可借助“计算器”进行;2.今后在具体运算时,“弧度”二字和单位符号“rad”可以省略如:3表示3rad , sin(表示(rad角的正弦; 3.一些特殊角的度数与弧度数的对应值应该记住:角度0° 30° 45° 60° 90° 120° 135° 150° 180° 弧度0 π/6 π/4 π/3 π/2 2π/3 3π/4 5π/6 π 角度210° 225° 240° 270° 300° 315° 330° 360° 弧度7π/6 5π/4 4π/3 3π/2 5π/3 7π/4 11π/6 2π4.应确立如下的概念:角的概念推广之后,无论用角度制还是弧度制都能在角的集合与实数的集合之间建立一种一一对应的关系任意角的集合实数集R 例3用弧度制表示: 1 终边在轴上的角的集合 2 终边在轴上的角的集合3 终边在坐标轴上的角的集合解:1 终边在轴上的角的集合 2 终边在轴上的角的集合 3 终边在坐标轴上的角的集合四、课堂练习: 1.下列各对角中终边相同的角是( ) A.(k∈Z) B.-和π C.-和D. 2.若α=-3,则角α的终边在( ) A.第一象限 B.第二象限 C.第三象限D.第四象限 3.若α是第四象限角,则π-α一定在( ) A.第一象限 B.第二象限 C.第三象限 D.第四象限 4.(用弧度制表示)第一象限角的集合为,第一或第三象限角的集合为 .5.7弧度的角在第象限,与7弧度角终边相同的最小正角为 . 6.圆弧长度等于截其圆的内接正三角形边长,则其圆心角的弧度数为 . 7.求值:. 8.已知集合A={α|2kπ≤α≤π+2kπ,k∈Z},B={α|-4≤α≤4},求A∩B. 9.现在时针和分针都指向12点,试用弧度制表示15分钟后,时针和分针的夹角. 参考答案:1.C 2.C 3.C 4.{α|2kπ<α<+2kπ,k∈Z {α|kπ<α<+kπ,k∈Z} 5.一 7-2π 6.7.2 8.A∩B={α|-4≤α≤-π或0≤α≤π}五、小结 1.弧度制定义 2.与弧度制的互化 3.特殊角的弧度数六、课后作业:已知是第二象限角,试求:(1)角所在的象限;(2)角所在的象限;(3)2角所在范围. 解:(1)α是第二象限角,∴+2kπ<α<π+2kπ,k∈Z,即+kπ<<+kπ,k∈Z. 故当k=2m(m∈Z)时,+2mπ<<+2mπ,因此,角是第一象限角;当k=2m+1(m∈Z)时,π+2mπ<<π+2mπ,因此,角是第三象限角. 综上可知,角是第一或第三象限角. (2)同理可求得:+kπ<<+kπ,k∈Z.当k=3m(m∈Z)时,,此时,是第一象限角; 当k=3m+1(m∈Z)时,,即<π+2mπ,此时,角是第二象限角; 当k=3m+2(m∈Z)时,,此时,角是第四象限角. 综上可知,角是第一、第二或第四象限角. (3)同理可求得2α角所在范围为:π+4kπ<2α<2π+4kπ,k∈Z. 评注:(1)注意某一区间内的角与象限角的区别.象限角是由无数个区间角组成的,例如0°<α<90°这个区间角,只是k=0时第一象限角的一种特殊情况. (2)要会正确运用不等式进行角的表达,同时会以k取不同值,讨论形如θ=α+kπ(k∈Z)所表示的角所在象限. (3)对于本例(3),不能说2α只是第一、二象限的角,因为2α也可为终边在y轴负半轴上的角π+4kπ(k∈Z),而此角不属于任何象限.《弧度制》教案这篇文章共6880字。

中职教育数学《弧度制》教案

中职教育数学《弧度制》教案

中职教育数学《弧度制》教案一、教学目标1. 理解弧度制的定义和基本概念;2. 掌握弧度与角度的相互转换;3. 能够解决与弧度制相关的数学问题。

二、教学内容1. 弧度的定义和性质;2. 弧度与角度的转换;3. 弧度制在三角函数中的应用。

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引入一道与弧度制相关的问题,激发学生对弧度制的兴趣和求解问题的欲望。

2. 提出问题假设一个半径为1的圆的弧长为1,则这个圆心角对应的弧度是多少?3. 引入弧度的定义解答上述问题,并引入弧度的定义:圆心角所对应的弧长与半径的比值称为弧度。

4. 弧度与角度的转换4.1 弧度转换为角度:引入角度的定义,1弧度等于多少度。

4.2 角度转换为弧度:通过一个实例引导学生进行角度转换为弧度的计算。

5. 弧度制在三角函数中的应用5.1 通过计算三角函数的特殊值,引导学生发现弧度与三角函数值之间的关系。

5.2 提供一些弧度制与三角函数相关的练习题,巩固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

6. 拓展与应用引导学生运用弧度制解决实际问题,如在航空、航天等领域的应用。

四、教学资源和评估方式1. 教学资源:教学PPT、教科书、白板、笔等。

2. 评估方式:课堂讨论、练习题的完成情况、小组合作等。

五、教学反思与改进本节课通过引入问题、定义引导和例题演示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了弧度制的基本概念和转换方法。

但教学中发现,部分学生对弧度的概念理解不够深入,需要加强概念解释的同时,提供更多的例题和练习,以巩固学生的学习。

在设计练习题时,应根据学生的不同层次和能力水平,设置适当难度的题目,以增强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此外,教师还应注意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通过小组讨论和合作解决问题的方式提高教学效果。

《弧度制》教学设计方案

《弧度制》教学设计方案

《5.2.1弧度制》教学设计【课题】弧度制【课时】 1课时(45分钟)【授课类型】新授课【设计理念】通过创设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问题情景,挖掘学生内在潜能,借助几何画板,让学生在做中学,学中思,亲身体会创造过程,理解弧度制概念的“来龙去脉”,领悟蕴涵其中的数学思想和方法,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形成缜密的思维,养成探究的习惯,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内容解析】本节课选自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数学(基础模块)》上册第五章第二节第一课时《弧度制》.学生在初中已接触了角度制及圆的相关知识、高中又学习了任意角的概念,在此基础上来学习本节内容.弧度制是《三角函数》的重要概念之一,它是研究三角函数图象与性质的基本立足点,也是后续学习立体几何及微积分的理论基础,同时在物理学的研究中有着广泛应用.因此,本节课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学情简析】学生数学基础较好,思维活跃,有良好的平面几何基础,具备较强的计算机操作及信息处理能力,并会简单操作几何画板,这些特点为本堂课的有效教学提供了质的保障.【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理解弧度制概念,正确领会1弧度角的含义;(2)能正确进行角度和弧度的换算,熟记特殊角的弧度数;过程与方法:(1)经历弧度制概念的形成过程,体会类比的数学思想,提高观察、分析、逻辑推理的能力;(2)通过弧度制与角度制换算关系的推导,会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对弧度制概念的构建及两种角的度量制的比较,增强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培养合作交流意识,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 弧度制的概念、角度制与弧度制的换算关系难点:弧度制概念的建立关键点:1弧度角的定义【教学方法】教法:情境导入法任务驱动法实践操作法学法: 类比发现法自主探究法交流反馈法【教学用具】电子教室、多媒体、几何画板、网络测试平台、腾讯微博【教学过程】登录百度,搜索“角的度量制有哪些?”启发式课堂小结:今天你收获了什么?【教学反思】本节课以两个知识点的探究为主线,立足教材,贴近学生,着眼于概念本身的发现过程,实现了四个注重:注重几何画板辅助教学,让概念的内涵得到动态的生成;注重学生活动参与教学,让活跃的思维留下冷静的思考;注重及时评价反馈教学,让多样的评价推动有效的课堂;注重拓展任务延伸教学,让多彩的生活丰富教学的资源.。

《弧度制》教学设计

《弧度制》教学设计

《弧度制》教学设计《弧度制》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理解1弧度的角的意义和弧度制的定义,建立弧度制的概念。

掌握角度与弧度的互化学习中培养和提升学生的数学阅读、计算、表达能力。

2.能力目标:在合作试验弧长与半径比值中,掌握角度制与弧度制的换算公式并能熟练地进行角度制与弧度制的换算。

3.情感目标通过弧度制定义的探索过程,培养学生主动阅读自学能力、计算发现问题能力和用数学语言表述问题的能力,渗透由特殊到一般的思想方法。

二、教学重点:理解弧度的意义,正确进行弧度与角度的换算三、教学难点:弧度的概念,弧度制与角度制之间的关系四、教学方法:目标式教学五、课时:1课时六、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和预习准备1.角分为几类?2.什么是象限角?什么是轴线角?3.与角&alpha;终边相同的角的集合?第一象限角如何表示?4.请大家回忆什么是角度制?设计意图:回顾前面所学的知识,为学习弧度制的知识奠定基础。

(二)创设情境,设置疑问我们知道计量某种事物的单位有两个,例如计量体重,可以用kg或者用物理中的N等度量。

那么对于角的度量,除了初中用角度度量外,是否还有其它度量方法?我们要找到一种新的度量角度的角度制,则必须也找到相应的不变量。

设计意图:通过情景设置的提问,为学习弧度制的引入做准备。

(三)、分组讨论,探索研究合作动手:角度为120度的圆心角,当半径r=1,2,3时,分别计算对应的弧长l,再计算弧长与半径的比。

探索研究:通过具体的数值计算,你发现什么规律?设计意图:以合作学习的方式,通过相关计算,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在其中发现其中隐藏的规律特点;结论:圆心角不变则比值不变。

因此比值的大小只与角的大小有关,我们可以利用这个比值来度量角,这就是度量角的另外一种单位制弧度制。

(四)、自主学习,构建知识【设计预想】学生自学,并完成自学提纲(在课本上找答案)。

教师先做必要的板书准备,然后进行巡视指导。

在学生自学的前提下,仔细了解掌握学情,帮助指导学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1.2 弧度制
一、教材分析
1、本节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
2、教材地位与作用:本节课是普通高中实验教科书人教A版必修4第一章第一单元
第二节。

本节课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在前面学生在初中已经学过角的度量单位“度”并且上节课学了任意角的概念,学生已掌握了一些基本单位转换方法,并能体
会不同的单位制能给解决问题带来方便;本节课作为三角函数的第二课时,该课的知识
还是后继学习任意角的三角函数等知识的理论准备,因此本节课还起着启下的作用。


过本节弧度制的学习,我们很容易找出与角对应的实数而且在弧度制下的弧长公式与扇
形面积公式有了更为简单形式。

另外弧度制为今后学习三角函数带来很大方便。

2、教学目标
3、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弧度的意义,能正确地进行角度制与弧度制的换算。

教学难点:弧度制的概念与角度的换算。

二、教学设计思想
教材遵循了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原则.从学生熟悉的基本单位转换入手,体会不同的单位制能给解决问题带来方便,引导学习去思考寻找另一种的单位制度量角。

通过类比引出弧度制,关键弄清1弧度的定义,然后通过探索得到弧度数绝对值公式并得出角度和弧度的换算方法。

在此基础上,通过具体的例子,巩固所学概念和公式,进一步认识引入弧度制的必要性。

这样可以尽量自然的引入弧度制,并让学生在探索的过程中,更好的形成弧度的概念,建立角的集合与实数集的一一对应,为学习任意角的三角函数奠定基础。

三、教法分析
本节课我采用引导发现式的教学方法。

通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点拨,启发学生通过主动观察、主动思考、自主探究来达到对知识的发现和接受。

四、教学过程
五、教学流程




六、教学反思
本节课,学生能够在老师的引导下主动学习,基本掌握了弧度制与角度制之间的转换,完成了课堂教学。

课堂气氛比较活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