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体几何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课件

合集下载

高中数学第三章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1空间向量及其运算5空间向量运算的坐标表示3课件新人教A版选修2

高中数学第三章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1空间向量及其运算5空间向量运算的坐标表示3课件新人教A版选修2

变式训练
已知 a=(1,2,12),b=(12,-12,1),c=(-2,3, -12),d=(1,-32,14).
求证:a⊥b,c∥d.
证明: ∵ a= (1,2,12), b= (12,-12,1), ∴a·b=1×12+2×(-12)+12×1=0. ∴ a⊥ b. ∵ c= (- 2,3,-12), d= (1,-32,14), ∴ c=- 2(1,-32,14)=- 2d. ∴ c∥ d.
(1)求证:EF⊥CF; (2)求E→F与C→G所成角的余弦值; (3)求 CE 的长. [分析] 可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利用向量的坐 标形式解题.
[解] 建立如图 3 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 D-xyz, 则 D(0,0,0),E(0,0,12),C(0,1,0), F(12,12,0),G(1,1,12).
[解] (1)如图 1,以 D 为原点,DA,DC,DD1 所在的直线为 x,y,z 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设 AA1=a,
则 B(4,4,0),N(2,2,a), A(4,0,0),M(2,4,a2),
图1
∴B→N= (- 2,- 2, a), A→M= (- 2, 4,a),
2 由B→N⊥A→M得B→N·A→M = 0, ∴4-8+a2=0,a=2 2,
b32.
2.空间中向量的坐标及两点间的距离公式 在空间直角坐标系中,设 A(a1,a2,a3),B(b1, b2, b3),则: (1)A→B= (b1- a1, b2- a2, b3- a3); (2)AB= |A→B|=
b1- a1 2+ b2- a2 2+ b3- a3 2.
如何理解空间向量的坐标运算与平面向量的坐 标运算间的关系?
|E→F|= |C→G|=

1.2 空间向量基本定理 课件(49张)

1.2 空间向量基本定理 课件(49张)
·


景 导
第一章 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
堂 小


·





1.2 空间向量基本定理














·
返 首 页
·


学习目标

核心素养

导 学
1.了解空间向量基本定理及其意义.
1.通过基底概念的学习,培
小 结
·


新 2.掌握空间向量的正交分解.(难点) 养学生数学抽象的核心素养. 素
提 素 养
合 作
C.D→1A1,D→1C1,D→1D
D.A→C1,A→1C,C→C1



究 释
C
[由题意知,
→ D1A1

→ D1C1

→ D1D
不共面,可以作为空间向量
分 层 作


难 的一个基底.]
·
返 首 页
·


景 导
4.已知空间的一个基底{a,b,c},m=a-b+c,n=xa+yb
堂 小



(2)当基底确定后,空间向量基本定理中实数组(x,y,z)是否唯 结
·




知 一?

合 作
[提示] (1)不能.因为0与任意一个非零向量共线,与任意两个 课


究 非零向量共面.
分 层


疑 难
(2)唯一确定.

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PPT课件

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PPT课件
⑶∵已知点 A、B 、C 在平面 内且 AB a , AC b ,对于空间任意一点 O ∴点 P 在平面 上 是存在唯一有序实数对(x, y), 使 OP OA x AB y AC ③
(4)对于不共线的三点 A、B 、C 和平面 ABC 外的一点 O , 空间一点 P 满足关系式 OP xOA yOB zOC ,则点 P 在平 面 ABC 内的充要条件是 x y z 1 .
则 D(0,0,0),B
⑴ CD 0, 2,0
2,0,0
,PB
,C 2 2
0, 2,0 ,0, 2
2
,P ,
2 2
,0,
2 2
CD PB 0,CD PB,CD PB
⑵取平面 BDx,y,z)
PB
2021
6
4、两个向量的数量积
注:①两个向量的数量积是数量,而不是向量. ②规定:零向量与任意向量的数量积等于零.
空间两个向量的数量积的性质
注:空间向量的数量积具有和平面202向1 量的数量积完全相同的性质7 .
(三)空间向量的理论
1.共线向量定理:对空间任意两个向量
a,b(b0),a//b的充要条件是存在实数 使
17
例 1.一副三角板 ABC 和 ABD 如图摆成直二面角, 若 BC=a,求 AB 和 CD 的夹角的余弦值.
分析:用几何法求两异面直 线所成的角关键在于巧妙地利 用平行线构造角,且能通过解三 角形的知识求出该角的大小.
若在异面直线上选取两个非零向量 a 和 b ,借助向量的夹角 公式计算出这两个向量的夹角的大小就可得出两异面直线所
VD PBC
1 3
1 2
PB
PD
DC
1 3
1 2

高中数学3.2立体几何中的向量方法课件-(共43张PPT)

高中数学3.2立体几何中的向量方法课件-(共43张PPT)

,即14x+ 43y+12z=0

令 y=2,则 z=- 3,∴n=(0,2,- 3).
∵ PD =0,23 3,-1,显然 PD =
3 3 n.
26
∵ PD ∥n,∴ PD ⊥平面 ABE,即 PD⊥平面 ABE.
探究提高 证明线面平行和垂直问题,可以用 几何法,也可以用向量法,用向量法的关键在 于构造向量,再用共线向量定理或共面向量定 理及两向量垂直的判定定理。若能建立空间直 角坐标系,其证法较为灵活方便.
7
r 平面的法向量:如果表示向量 n的有向线段所在
直线垂直于r平面 ,则称r这个向量垂直于平r
面 ,记作 n⊥ ,如果 n⊥ ,那 么 向 量n
叫做平面 的法向量.
r
l
给定一点Ar 和一个向量 n,那么 过点A,以向量 n 为法向量的平面是
r 完全确定的.
n
几点注意:
1.法向量一定是非零向量;
17
题型分类 深度剖析
题型一 利用空间向量证明平行问题 例 1 如图所示,在正方体 ABCD—A1B1C1D1
中,M、N 分别是 C1C、B1C1 的中点.求证: MN∥平面 A1BD.
18
证明 方法一 如图所示,以 D 为原点,DA、DC、DD1 所在
直线分别为 x 轴、y 轴、z 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设正方体的
1,得
x
1 2
y 1
r n
(
1
,
1,1),
2
10
思考2:
因为方向向量与法向量可以确定直线和平面的 位置,所以我们应该可以利用直线的方向向量与平 面的法向量表示空间直线、平面间的平行、垂直、 夹角等位置关系.你能用直线的方向向量表示空间两 直线平行、垂直的位置关系以及它们之间的夹角吗? 你能用平面的法向量表示空间两平面平行、垂直的 位置关系以及它们二面角的大小吗?

高中数学第一章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2.5空间中的距离课件新人教B版选择性必修第一册

高中数学第一章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2.5空间中的距离课件新人教B版选择性必修第一册

=|-1| 3

3 3
.
即点A到平面EFG的距离为
3 3
.
直线到平面、平面到平面的距离 [例4] 如图,矩形ADFE和梯形ABCD所在平面互相垂直,AB∥CD,∠ABC =∠ADB=90°,CD=1,BC=2,DF=1.
(1)求证:BE∥平面DCF; (2)求BE到平面DCF的距离.
[解] (1)证明:∵四边形ADFE为矩形, ∴AE∥DF.又∵梯形ABCD中AB∥CD,AE∩AB=A,DF∩DC=D, AE,AB⊂平面ABE,DF,DC⊂平面DFC,∴平面ABE∥平面DFC, ∵BE⊂平面ABE,∴BE∥平面DCF. (2)如图,以D为原点,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 ∵AB∥CD,∠ABC=∠ADB=90°, 则△ADB∽△BCD⇒ABDC =DCDB , ∵CD=1,BC=2.∴BD= 5 , ∴AD=2 5 ,AB=5,∴F(0,0,1),
―AM→=(4,0,0)+λ(-4,3,1)=(4-4λ,3λ,λ).
又―BM→·―AC→1 =0,∴(4-4λ,3λ,λ)·(-4,3,1)=0,
∴λ=183 ,∴―BM→=4-8× 134,8× 133,183 =2103,2143,183 ,
∴|―BM→|=
21032+21432+1832
=4
设 E 满足―A1→E =λA―1→C1且 BE⊥A1C1,
―B→E =―BA→1 +―A1→E =(2,0,2)+λ(-1, 3 ,0)=(2-λ, 3 λ,2), 又―B→E ⊥A―1→C1,∴(2-λ, 3 λ,2)·(-1, 3 ,0)=0, ∴λ-2+3λ=0,∴λ=12 ,∴―B→E =32, 23,2 .
.
|n |
4.相互平行的直线与平面之间、相互平行的平面与平面之间的距离 (1)当直线与平面平行时,直线上 任意一点到平面的距离 称为这条直线与这个平面

高中数学第二章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1从平面向量到空间向量ppt课件

高中数学第二章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1从平面向量到空间向量ppt课件

→ —→ (2)〈AB,C1A1〉; 解答 〈A→B,C—1→A1〉=π-〈A→B,A—1→C1〉=π-π4=34π.
→ —→ (3)〈AB,A1D1〉.
解答
〈A→B,A—1→D1〉=〈A→B,A→D〉=π2.
引申探求 →→
在本例中,求〈AB1,DA1〉. 解答
如图,衔接B1C,那么B1C∥A1D, →→
梳理
间向量的夹角
(1)文字表达:a,b是空间中两个非零向量,过空间恣意一点O,作
→ OA
=a,O→B=b,那么∠AOB 叫作向量a与向量b的夹角,记作〈a,b〉 .
(2)图形表示:
角度
表示
〈a,b〉=__0_
〈a,b〉是_锐__角__
〈a,b〉是_直__角__ 〈a,b〉是_钝__角__〈a,b〉 Nhomakorabea_π__
第二章 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
§1 从平面向量到空间向量
学习目的 1.了解空间向量的概念. 2.了解空间向量的表示法,了解自在向量的概 念. 3.了解空间向量的夹角. 4.了解直线的方向向量与平面的法向量的概念.
内容索引
问题导学 题型探求 当堂训练
问题导学
知识点一 空间向量的概念
思索1
类比平面向量的概念,给出空间向量的概念. 答案 在空间中,把具有大小和方向的量叫作空间向量.
答案 解析
研讨长方体的模型可知,一切顶点两两相连得到的线段中,长度为1 的线段只需4条,故模为1的向量有8个.
12345
5.在直三棱柱ABC-A1B1C1中,以下向量可以作为平面ABC法向量的 是②__③____.(填序号)答案
No Image
12345
规律与方法
在空间中,一个向量成为某直线的方向向量的条件包含两个方面:一是 该向量为非零向量;二是该向量与直线平行或重合.二者缺一不可. 给定空间中恣意一点A和非零向量a,就可以确定独一一条过点A且平行 于向量a的直线.

高一数学ppt课件 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课件4

高一数学ppt课件 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课件4

→ → 所以BD=(-3a,3b,0),EA=(0,-3b,-3c).
→ 1→ → 1→ 因为BM=3BD=(-a,b,0),NA=3EA=(0,-b,-c), → → → → 所以NM=NA+AB+BM
=(0,-b,-c)+(3a,0,0)+(-a,b,0)=(2a,0,-c).
→ 又平面 CDE 的一个法向量是AD=(0,3b,0), → → 由NM· AD=(2a,0,-c)· (0,3b,0)=0, → → 得到NM⊥AD.
AB=5,
∴AC、BC、C1C两两垂直.
如图,以C为坐标原点,CA、CB、CC1所在直线 分别为x轴、y轴、z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 则C(0,0,0),A(3,0,0),C1(0,0,4),B(0,4,0),
→ → ∵AC=(-3,0,0),BC1=(0,-4,4),
→ → → → ∴AC· BC1=0.∴AC⊥BC1,即 AC⊥BC1.
1 3 1 → → ∴MN=(-4, 4 ,4),AB1=(1,0,1),
1 1 → → ∴MN· AB1=-4+0+4=0.
→ → ∴MN⊥AB1,∴AB1⊥MN.
要点二 利用空间向量证明平行关系
例 2 如图所示,已知矩形 ABCD 和矩形 ADEF 所在平面互相垂直,点 M,N 分别在对角线 BD, 1 1 AE 上,且 BM=3BD,AN=3AE.求证:MN∥平面 CDE.
c2),则l∥m⇔a∥b⇔
.
⇔ a=kb
a1=ka2,b1=kb2,c1=kc2,
k∈R
(2)线面平行 设直线l的方向向量为a=(a1,b1,c1),平面α的法向量为u= (a2,b2,c2),则l∥α⇔a⊥u⇔ ⇔ . a· u=0 a1a2+b1b2+c1c2=0 (3)面面平行 设平面 α , β 的法向量分别为 u = (a1 , b1 , c1) , v = (a2 , b2 , c2),则α∥β⇔u∥v⇔ ⇔ u=kv a1=ka2,b1=kb2,c1=kc2,

空间向量在立体几何中的应用PPT优秀课件

空间向量在立体几何中的应用PPT优秀课件

返回目录
*对应演练*
如图,四棱锥P—ABCD中, 底面ABCD为矩形,PD⊥ 底面ABCD,AD=PD, E,F分别为CD,PB的中点. (1)求证:EF⊥平面PAB;
【分析】可用空间向量的坐标运算来证明. 【证明】以A为原点,AB,AD,AP分别为x轴,y轴,z 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如图所示. 设AB=a,PA=AD=1,
a 则P(0,0,1),C(a,1,0),E( ,0,0), 2 1 1 D(0,1,0),F(0, 2 , 2 ). 1 1 a (1)AF=(0, , ),EP=(- ,0,1), 2 2 2 a 1 1 EC=( ,1,0),∴AF= EP+ EC, 2 2 2 又AF⊂ 平面PEC,∴AF∥平面PEC.
空间向量在立体几何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考点四
考点五
1.平面的法向量
直线l⊥α,取直线l的 做平面α的法向量.
方向向量a,则 向量a 叫
2.直线l的方向向量是u=(a1,b1,c1),平面α的法向
a1a2+b1b2+c1c2=0 u· v=0 量v=(a2,b2,c2),则l∥α ⇔ . ⇔
返回目录
(2)PD=(0,1,-1),CD=(-a,0,0), 1 1 ∴AF· PD=(0, , )· (0,1,-1)=0, 2 2 1 1 AF· CD=(0, , )· (-a,0,0)=0, 2 2 ∴AF⊥PD,AF⊥CD,又PD∩CD=D, ∴AF⊥平面PCD.
【评析】用向量证明线面平行时,最后应说明向量 所在的基线不在平面内.
返回目录
*对应演练*
如图,在正方体ABCD— A1B1C1D1中,E,F,M分别 为棱BB1,CD,AA1的中点. 证明:

高中数学 第3章 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 3.7 点到平面的距离课件 湘教版选修2-1

高中数学 第3章 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 3.7 点到平面的距离课件 湘教版选修2-1

d=|AP1|=___||_A_P_|_c_o_s_∠_P_A__N_|__=___|_A_|Pn_·|_n_| __.
1.已知直线 l 过点 A(1,-1,2),和 l 垂直的一个向量为 n=
(-3,0,4),则 P(3,5,0)到 l 的距离为( )
A.5
B.14
C.154
D.45
答案:C
2.已知直线 l 与平面 α 相交于点 O,A∈l,B 为线段 OA 的中
d=
|B→C|2-B→|CA→·′AC→′|C2=
16 4-14
=2
35 7.
用向量法求点到直线的距离的一般步骤 (1)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 (2)求直线的方向向量; (3)计算所求点与直线上某一点所构成的向量在直线的方向向 量上的射影长; (4)利用勾股定理求解.另外,要注意平行直线间的距离与点到 直线的距离之间的转化.
则 A(4,0,0),B(0,3,0),P0,0,95, 所以A→B=(-4,3,0),A→P=-4,0,95, 所以A→P在 AB 上的投影长为|A→P|A·→BA→| B|=156, 所以点 P 到 AB 的距离为 d= |A→P|2-1562= 16+8215-22556=3. 答案:3
点到直线的距离 如图,在空间直角坐标系中有长方体 ABCD-A′B′C′D′, AB=1,BC=2,AA′=3,求点 B 到直线 A′C 的距离.
又 AC∥平面 PEF,
所以
AC
到平面
PEF
的距离为
17 17 .
用向量法求点面距的步骤 (1)建系:建立恰当的空间直角坐标系; (2)求点坐标:写出(求出)相关点的坐标; (3)求向量:求出相关向量的坐标; (4)利用公式即可求得点到平面的距离.

高中数学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1.2.4二面角课件

高中数学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1.2.4二面角课件

则 sin θ=
1-cos2θ

55 10
.
即二面角 A-C1M-B1 的正弦值为
55 10
.
利用向量法求二面角的两种方法 方法一:分别在二面角 α­l­β 的面 α,β 内,沿 α,β 延伸的方向作向量 n1⊥l,n2⊥l, 则可用〈n1,n2〉度量这个二面角的大小. 方法二:通过法向量求解 设 m1⊥α,m2⊥β, 则〈m1,m2〉与该二面角相等或互补.
2.对射影面积公式的理解: (1)来源:三垂线定理. (2)适用范围:当二面角的一个半平面上的封闭图形的面积及它在另一个半平面上 的射影的面积已知或者已求出. (3)优势:不需要作出二面角的平面角.
如图,在直三棱柱 ABC-A1B1C1 中,AB=1,AC=AA1= 3 ,∠ABC=60°.
(1)证明:AB⊥A1C; (2)求二面角 A-A1C-B 的正切值.
面角 A­ A1C­ B 的平面角.在 Rt△AA1C 中,AD=AAA1·1CAC =
3× 6
36 =2 .
在 Rt△BAD 中,tan
∠ADB=AABD

6 3

6 所以二面角 A­ A1C­ B 的正切值为 3 .
类型三 利用向量法求二面角(逻辑推理、数学运算)
角度1
利用棱的垂线的方向向量求二面角
【思考】 二面角的大小、二面角的平面角的大小、两个相交平面所成角的大小的范围是相 同的吗?
提示:不相同.二面角的大小和二面角的平面角的大小的范围是[0°,180°] ,两 个相交平面所成角的大小的范围是[0°,90°] .
2.射影面积公式 已知平面 β 内一个多边形的面积为 S,它在平面 α 内的射影图形的面积为 S′,平 面 α 和平面 β 所成的二面角的大小为 θ,则 cos θ=SS′ .

高中数学苏教版选修2-1第3章《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1.5)ppt课件

高中数学苏教版选修2-1第3章《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1.5)ppt课件

2019/8/29
最新中小学教学课件
30
规律方法 利用向量的数量积,求异面直线所成的角的 方法:①根据题设条件在所求的异面直线上取两个向量; ②将求异面直线所成角的问题转化为求向量夹角问题; ③利用向量的数量积求角的大小;④证两向量垂直可转 化为数量积为零.
3.1.5 空间向量的数量积
15
跟踪演练2 如图所示,正四面体ABCD的每条棱
④|a·b|≤|a|·|b|
3.1.5 空间向量的数量积
8
预习导学
挑战自我,点点落实
要点一 空间向量的数量积运算
例1 已知长方体ABCDA1B1C1D1中,AB=AA1=2,AD=4,
E为侧面AB1的中心,F为A1D1的中点.试计算: (1)B→C·E→D1;(2)B→F·A→B1;(3)E→F·F→C1. 解 如图,设A→B=a,A→D=b,A→A1=c,
3.1.5 空间向量的数量积
1234
27
课堂小结
空间向量的数量积要找到两个向量的模和夹角;利用数量 积求两异面直线所成的角,关键在于在异面直线上构造向 量,找出两向量的关系;证明两向量垂直可转化为证明两 个向量的数量积为零,求线段长度转化为求向量的模.
3.1.5 空间向量的数量积
28
编后语
老师上课都有一定的思路,抓住老师的思路就能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在上一小节中已经提及听课中要跟随老师的思路,这里再进一步论述听课时如何 抓住老师的思路。
① 根据课堂提问抓住老师的思路。老师在讲课过程中往往会提出一些问题,有的要求回答,有的则是自问自答。一般来说,老师在课堂上提出的问 题都是学习中的关键,若能抓住老师提出的问题深入思考,就可以抓住老师的思路。
② 根据自己预习时理解过的逻辑结构抓住老师的思路。老师讲课在多数情况下是根据教材本身的知识结构展开的,若把自己预习时所理解过的知识 逻辑结构与老师的讲解过程进行比较,便可以抓住老师的思路。

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复习课件 PPT

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复习课件 PPT

错因分析:用法向量的夹角判断二面角的大小时出现错误,根据法向量 的方向可知,二面角为钝角,而不是锐角. 正解:以D为坐标原点建立如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 设正方体的棱长为1, 则D(0,0,0),A1(1,0,1),C1(0,1,1).
由题意知 DA1 =(1,0,1)是平面 ABD1 的一个法向量,
证明:如图所示,以点D为坐标原点,DA,DC,DP所在直线为x轴,y轴,z轴 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
(1)连接 AC,AC 交 BD 于点 G,连接 EG.
设 DA=a,PD=DC=b,
则 A(a,0,0),P(0,0,b),E(0, b , b ). 22
因为四边形 ABCD 是矩形,所以 G( a , b ,0). 22
( 5 ,0, 2 5 ).
5
5
因为 N(1,1,0),所以 MN =(-1,1,-1),故点 N 到平面 MA1C1 的距离 d=| MN · n0|=1.
四、易错易误辨析 1.混淆向量与实数的运算性质致误 【典例4】 已知a,b都是非零向量,且向量a+3b与7a-5b垂直,向量a-4b与 7a-2b垂直,求向量a,b的夹角.
DC1 =(0,1,1)是平面 BCD1 的一个法向量.
所以 cos< DA1 , DC1 >=
DC1 DA1 DC1 DA1
=1 2
,
所以 cos< DA1 , DC1 >=60°. 所以二面角 A-BD1-C 的大小为 120°.
真题体验
1.(2017·全国Ⅰ卷)如图,在四棱锥P-ABCD中,AB∥CD,且∠BAP=∠CDP =90°. (1)证明:平面PAB⊥平面PAD;
因为 PA =(a,0,-b), EG =( a ,0,- b ).

高中数学第三章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1空间向量及其运算1空间向量及其加减法2课件新人教A版选修2

高中数学第三章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1空间向量及其运算1空间向量及其加减法2课件新人教A版选修2

于平面MAB内的充要 条件是存在有序实数

对(x,y),使 MP
= x MA+y MB ,
或对空间任意一点O
若在l上取 AB =a,则①式可化 来说,有 OP =OM

OP= OA +t AB.
+xMA+ y MB .
小结
1.λa是一个向量.当λ=0或a=0时,λa=0. 2.平面向量的数乘运算的运算律推广到空间向量的数乘运 算,结论仍然成立. 3.共线向量的充要条件及其推论是证明共线(平行)问题的重 要依据,条件b≠0不可遗漏.
4.直线的方向向量是指与直线平行或共线的向量.一条 直线的方向向量有无限多个,它们的方向相同或相反.
5.共面向量的充要条件给出了空间平面的向量表示式, 说明空间中任意一个平面都可以由一点及两个不共线的平面 向量表示出来.另外,还可以用OP =xOA+yOB+zOC ,且 x +y+z=1 判断 P,A,B,C 四点共面.
跟踪训练
5.在下列条件中,使 M 与 A,B,C 一定共面的是( ) A.OM =3OA-2OB-OC B.OM +OA+OB+OC =0 C. MA+ MB+ MC =0 D.OM =14OB-OA+12OC 解析:∵ MA+ MB+ MC =0, ∴ MA=- MB- MC , ∴M 与 A,B,C 必共面.
DF =-CF

将②代入①中,两式相加得 2 EF = AD+ BC .
所以 EF =12 AD+12BC ,即 EF 与 BC , AD共面.
[一点通] 利用向量法证明向量共面问题,关键是熟练 进行向量的表示,恰当应用向量共面的充要条件.解答本 题实质上是证明存在实数 x,y 使向量 EF =x AD+yBC 成 立,也就是用空间向量的加、减法则及运算律,结合图形, 用 AD, BC 表示 EF .

高中数学第三章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3.2.1空间向量与平行关系课件新人教A版选修21

高中数学第三章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3.2.1空间向量与平行关系课件新人教A版选修21

(1)设 n1=(x1,y1,z1)是平面 ADE 的法向量,则 n1⊥D→A,n1⊥A→E, 即nn11· ·AD→→EA==22yx11+=z01,=0,得xz11==-0,2y1, 令 z1=2,则 y1=-1,所以 n1=(0,-1,2). 因为F→C1·n1=-2+2=0,所以F→C1⊥n1. 又因为 FC1⊄平面 ADE,所以 FC1∥平面 ADE.
(2)D→B=(2,2,0),D→E=(1,0,2). 设平面 BDEF 的一个法向量为 n=(x,y,z). ∴nn··DD→→BE==00,, ∴2x+x+22z=y=0,0,∴yz==--12x, x. 令 x=2,得 y=-2,z=-1. ∴n=(2,-2,-1)即为平面 BDEF 的一个法向量.
【自主解答】 以点 A 为原点,AD、AB、AS 所在的直线分别为 x 轴、 y 轴、z 轴,建立如图所示的坐标系,则 A(0,0,0),B(0,1,0),C(1,1, 0),D12,0,0,S(0,0,1).
(1)∵SA⊥平面 ABCD, ∴A→S=(0,0,1)是平面 ABCD 的一个法向量.
第九页,共47页。
图322
【解】 设正方体 ABCD-A1B1C1D1 的棱长为 2,则 D(0,0,0),B(2, 2,0),A(2,0,0),C(0,2,0),E(1,0,2).
(1)连接 AC,因为 AC⊥平面 BDD1B1,所以A→C=(-2,2,0)为平面 BDD1B1 的一个法向量.
第十五页,共47页。
-x1+4z1=0, 即32y1+4z1=0. 令 x1=1,得 z1=14,y1=-23.
第二十八页,共47页。
nn22· ·DD→→EF==00,,即32x2y+2+34y2z+2=40z2,=0, 令 y2=-1,得 z2=38,x2=32. ∴n1=1,-23,14,n2=32,-1,38, ∴n1=23n2,即 n1∥n2, ∴平面 AMN∥平面 EFBD.

高中数学第一章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1.2空间向量在立体几何中的应用1.2.2空间中的平面与空间向量课件

高中数学第一章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1.2空间向量在立体几何中的应用1.2.2空间中的平面与空间向量课件

【例1】如图,四棱锥P-ABCD中,底面ABCD为矩形,PA⊥平面ABCD,E为PD
的中点.AB=AP=1,AD= √3 ,试建立恰当的空间直角坐标系,求平面ACE的
一个法向量.
解因为PA⊥平面ABCD,底面ABCD为矩形,所以AB,AD,AP两两垂直.
如图,以 A 为坐标原点, , , 的方向为 x 轴,y 轴,z 轴的正方向,建立空间
· = 0,


- = 0,
· = 0,
= 3,
解得
令 z=1,则 x=y=3,
= .
故平面 ABC 的一个法向量为 n=(3,3,1).
探究点二 有关空间向量的证明问题
角度1利用空间向量证明平行问题
【例2】 已知正方体ABCD-A1B1C1D1的棱长为2,E,F分别是BB1,DD1的中点,
第一章
1.2.2 空间中的平面与空间向量
课标要求
1.理解平面的法向量的定义并能在空间直角坐标系中正确地求出某一平
面的法向量;
2.能用向量语言表达线面、面面的垂直、平行关系;
3.理解三垂线定理及其逆定理.




01
基础落实•必备知识全过关
02
重难探究•能力素养全提升
03
学以致用•随堂检测全达标
基础落实•必备知识全过关
共线向量表示且直线不在平面内;③证明直线的方向向量与平面的法向量
垂直且直线不在平面内,如例2(1)中,FC1⊄平面ADE一定不能漏掉.
(2)利用空间向量证明面面平行,通常是证明两平面的法向量平行.当然要
注意当法向量坐标中有0时,要使用n1=λn2这一形式.
变式训练2
如图,在四棱锥P-ABCD中,PA⊥平面ABCD,PB与底面所成的角为45°,底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又∵AF∩FE=F,∴B1F⊥平面 AEF.
归纳拓展 (1)证明线面平行须证明线线平行,只需证明这条直 线与平面内的直线的方向向量平行.可用传统法也可用向量法, 用向量法更为普遍. (2)证明线面垂直的方法:可用直线的方向向量与平面的法向量 共线证明;也可用直线的方向向量与平面内两条相交直线的方 向向量垂直证明. (3)证明面面垂直通常转化为证线面垂直,也可用两平面的法向 量垂直来证明.
(2)证明 连结AC,设AC与DE交于点N. 因为BBAC=CEDC=12, 所以Rt△DCE∽Rt△CBA,从而∠CDE=∠BCA. 又因为∠CDE+∠CED=90°,所以∠BCA+∠CED=90°, 故AC⊥DE. 又因为CC1⊥DE且CC1∩AC=C, 所以DE⊥平面ACF.从而AF⊥DE. 连结BF,同理可证B1C⊥平面ABF,从而AF⊥B1C, 所以AF⊥A1D. 因为DE∩A1D=D,所以AF⊥平面A1ED.
(3)解 连结A1N,FN.由(2)可知DE⊥平面ACF.
又NF⊂平面ACF,A1N⊂平面ACF,所以DE⊥NF,DE⊥A1N.
故∠A1NF为二面角A1-ED-F的平面角. 易知Rt△CNE∽Rt△CBA,所以CBNC=EACC. 又AC= 5,所以CN= 55. 在Rt△CNF中,NF= CF2+CN2= 530. 在Rt△A1AN中,A1N= AN2+A1A2=4 530.
可取 n=(1, 3,0).
设二面角 E-CF-C1 的大小为 θ,于是由 θ 为锐角可得 cos θ=||mm|·|nn||= 3×6 2= 22,所以 θ=45°.
即所求二面角 E-CF-C1 的大小为 45°.
考点整合
1.直线与平面、平面与平面的平行与垂直的向量方法 设直线 l,m 的方向向量分别为 a=(a1,b1,c1),b=(a2,b2, c2).平面 α、β 的法向量分别为 μ=(a3,b3,c3),v=(a4,b4, c4)(以下相同). (1)线面平行 l∥α⇔a⊥μ⇔a·μ=0⇔a1a3+b1b3+c1c3=0. (2)线面垂直 l⊥α⇔a∥μ⇔a=kμ⇔a1=ka3,b1=kb3,c1=kc3. (3)面面平行 α∥β⇔μ∥v⇔μ=kv⇔a3=λa4,b3=λb4,c3=λc4. (4)面面垂直 α⊥β⇔μ⊥v⇔μ·v=0⇔a3a4+b3b4+c3c4=0.
所以异面直线 EF 与 A1D 所成角的余弦值为35.
(2)证明 易知A→F=(1,2,1),E→A1=(-1,-32,4),E→D=(-1,12, 0),于是A→F·E→A1=0,A→F·E→D=0.因此,AF⊥EA1,AF⊥ED.
又 EA1∩ED=E,所以 AF⊥平面 A1ED.
(3)解 设平面 EFD 的法向量 u=(x,y,z),
则uu··EE→→FD==00,,
即 12-y+x+z=12y0=,0.
不妨令 x=1,可得 u=(1,2,-1),由(2)可知,A→F为平面 A1ED 为
一个法向量,于是 cos〈u,A→F〉=|uu|·|A→A→FF|=23,
从而 sin〈u,A→F〉= 35.
所以二面角
A1-ED-F
的正弦值为
连结A1C1,A1F.在Rt△A1C1F中,A1F= A1C21+C1F2= 14. 在△A1NF中,cos ∠A1NF=A1N22+·AF1NN·2F-NA1F2=23, 所以sin ∠A1NF= 35. 所以二面角A1-ED-F的正弦值为 35.
归纳拓展 1.若几何体中含有两两垂直的三条直线,一般要考 虑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借用空间向量求空间角.恰当建系, 准确写出相关点或向量的坐标是解题的关键. 2.求二面角最常用的办法就是分别求出二面角的两个面所在 平面的法向量,然后通过两个平面的法向量的夹角得到二面角 的大小,但要注意结合实际图形判断所求角是锐角还是钝角.
(2)解 C→E=(0,-2,2 2),设平面 CEF 的一个法向量为 m=(x,
y,z),
由 m⊥C→E,m⊥C→F,得mm··CC→ →EF= =00, ,
即-2y+2 2z=0, 3x-y+ 2z=0,
解得yx==0.2z,
可取 m=(0, 2,1).
设侧面 BC1 的一个法向量为 n,由 n⊥C→B,n⊥C→C1, 及C→B=( 3,-1,0),C→C1=(0,0,3 2),
∴D→E=(-2,4,0),N→C=(-2,4,0), ∴D→E=N→C,
∴DE∥NC,又∵NC⊂平面 ABC, DE⊄平面 ABC.故 DE∥平面 ABC.
(2)B→1F=(-2,2,-4), E→F=(2,-2,-2),A→F=(2,2,0). B→1F·E→F=(-2)×2+2×(-2)+(-4)×(-2)=0, B→1F·A→F=(-2)×2+2×2+(-4)×0=0. ∴B→1F⊥E→F,B→1F⊥A→F,即 B1F⊥EF,B1F⊥AF,
方法一 如图所示,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
点 A 为坐标原点.设 AB=1,依题意得
D(0,2,0),F(1,2,1),A1(0,0,4),E(1,32,0).
(1)解 易得E→F=(0,12,1),
A→1D=(0,2,-4),
于是
cos〈E→F,A→1D〉=
→→
EF·A1D
→→
=-35.
|EF||A1D|
变式训练2 (2011·山东)在如图所示的 几何体中,四边形ABCD为平行四边 形,∠ACB=90°,EA⊥平面ABCD, EF∥AB,FG∥BC,EG∥AC,AB =2EF. (1)若M是线段AD的中点,求证:GM∥平面ABFE; (2)若AC=BC=2AE,求二面角A-BF-C的大小.
(1)证明 方法一 因为EF∥AB,FG∥BC,EG∥AC,∠ACB =90°, 所以∠EGF=90°, △ABC∽△EFG. 由于AB=2EF,因此BC=2FG. 连结AF, 由于FG∥BC,FG=12BC,在▱ABCD中,M是线段AD的中点, 则AM∥BC,且AM=12BC,因此FG∥AM且FG=AM, 所以四边形AFGM为平行四边形,因此GM∥FA. 又FA⊂平面ABFE,GM⊄平面ABFE, 所以GM∥平面ABFE.
所以A→B=(2,-2,0),B→C=(0,2,0).
又EF=12AB,
所以F(1,-1,1),B→F=(-1,1,1).
设平面BFC的法向量为m=(x1,y1,z1),
则m·B→C=0,m·B→F=0,
所以yx11==0z1,, 取z1=1,得x1=1,所以m=(1,0,1). 设平面向量ABF的法向量为n=(x2,y2,z2),
立体几何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课件
(2)解 在△CEF 中,由(1)可得 EF=CF= 6, CE=2 3, 于是有 EF2+CF2=CE2,所以 CF⊥EF. 又由(1)知 CF⊥C1E,且 EF∩C1E=E, 所以 CF⊥平面 C1EF. 又 C1F⊂平面 C1EF,故 CF⊥C1F. 于是∠EFC1 即为二面角 E-CF-C1 的平面角. 由(1)知△C1EF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所以∠EFC1=45°,即所求 二面角 E-CF-C1 的大小为 45°.
又∵GE⊂平面 EDB,HF⊄平面 EDB,∴FH∥平面 EBD.
(2)A→C=(-2,2,0),G→E=(0,0,1),A→C·G→E=0,
∴AC⊥GE.又 AC⊥BD,EG∩BD=G,∴AC⊥平面 EDB.
二、利用向量求空间角 例 2 (2010 ·天津)如图,在长方体 ABCD-
A1B1C1D1 中,E,F 分别是棱 BC,CC1 上的点,CF=AB=2CE,AB∶AD∶AA1 =1∶2∶4. (1)求异面直线 EF 与 A1D 所成角的余弦值; (2)证明 AF⊥平面 A1ED; (3)求二面角 A1-ED-F 的正弦值.
2.空间角的计算 (1)两条异面直线所成角的求法 设直线 a,b 的方向向量为 a,b,其夹角为 θ,则 cos φ=|cos θ|=||aa|·|bb||(其中 φ 为异面直线 a,b 所成的角). (2)直线和平面所成角的求法 如图所示,设直线 l 的方向向量为 e,平面 α 的法向量为 n, 直线 l 与平面 α 所成的角为 φ,两向量 e 与 n 的夹角为 θ,则 有 sin φ=|cos θ|=||ee|·|nn||.
(2)解 方法一 因为∠ACB=90°,所以∠CAD=90°. 又EA⊥平面ABCD, 所以AC,AD,AE两两垂直. 分别以AC,AD,AE所在直线为x轴, y轴和z轴,建立如图所示的空间直角 坐标系,
不妨设AC=BC=2AE=2, 则由题意得A(0,0,0),B(2,-2,0),C(2,0,0),E(0,0,1),
(3)二面角的求法 ①利用向量求二面角的大小,可以不作 出平面角,如图所示,〈m,n〉即为所 求二面角的平面角. ②对于易于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的几何体,求二面角的大小时,可 以利用这两个平面的法向量的夹角来求. 如图所示,二面角 α-l-β,平面 α 的法向量为 n1,平面 β 的法向 量为 n2,〈n1,n2〉=θ,则二面角 α-l-β 的大小为 θ 或 π-θ.
分类突破
一、利用向量证明平行与垂直 例 1 如图所示,已知直三棱柱 ABC—A1B1C1
中,△ABC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BAC= 90°,且 AB=AA1,D、E、F 分别为 B1A、 C1C、BC 的中点. 求证:(1)DE∥平面 ABC; (2)B1F⊥平面 AEF.
证明 如图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 A—xyz, 令 AB=AA1=4, 则 A(0,0,0),E(0,4,2),F(2,2,0), B(4,0,0),B1(4,0,4). (1)取 AB 中点为 N,连结 CN, 则 N(2,0,0), C(0,4,0),D(2,0,2),
方法二 建立如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
则由已知可得,A(0,0,0),B( 3,1,0),
C(0,2,0),C1(0,2,3 2),E(0,0,2 2),F( 3,1, 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