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十大改革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古代十大改革家
在我国历史的各个时期,当国家面临各种危机的时候,都会有少数敢为人先的有识之士挺身而出,置个人安危于不顾,以匡正天下、革除积弊、救国安民为己任,锐意改革,兴利除弊,尽管他们的动机不一,结局各异,但是都不同程度的推动了中国社会的进步和历史的发展,他们的首创精神也应为后人所永远铭记。笔者特地精选在中国历史上影响较大的10位改革家及其改革运动,在此简要介绍一下他们的事迹。
十:不畏艰险,刚毅务实.——雍正
雍正(1678—1735年),姓爱新觉罗,名胤禛,庙号世宗,清朝入关之后第三任皇帝。
他在位期间(1722-1735年),在政治、经济上实行了几项很有影响的改革:“摊丁入亩”,将人头税并入土地税之中,结束了中国几千年征收人头税的历史,有利于穷人,也对人口迅猛增长起了作用;在西南等地实行“改土归流”,废除世袭土司,改由朝廷排遣流动官员,加强了对少数民族地区的控制;在中央设立由皇帝直接控制的军机处,作为处理军政大事的核心机构,以此加强皇帝本人的权威;加大惩治贪官的力度。正是由于他勤政务实的13年统治,才有了延续百年的“康乾盛世”。
几百年来,雍正帝因为反对贵族利益集团,士绅利益集团等各种利益集团而被妖魔化.必须还原了一位伟大的君王,一位杰出的改革家。雍正帝侵犯了贵族利益
集团、士绅利益集团等各种利益集团的根本利益,遭到了这些利益集团的疯狂反扑,然而雍正帝无所畏惧,依旧勇猛向前。历史是公正的,人心自有公道,而且历史越久远才越清晰。发人深省,令人回味。
点评:雍正是最用心的皇帝,后人收集他在位的13年中朱批过的折子就有360卷。雍正在位期间,“以勤先天下”、“朝乾夕惕”。
九:力挽狂澜,功亏一篑——张居正
张居正(1525一1582),字叔大,号太岳。湖广江陵(今属湖北)人,又称张江陵,明代政治家,改革家。张居正在万历年间,连续10年担任内阁首辅。
明中叶,贵族大地主兼并土地的情况相当严重。全国纳税的土地,约有一半为大地主所隐占,拒不缴税,严重地影响了国家收入。土地兼并、封建剥削的进一步加剧,社会矛盾日益加剧,农民起义此起彼伏,明王朝处于危机四伏的境地。为自救,当权人物选择了改革政治,张居正的改革措施得到了推行。在内政方面,首先整顿吏治,加强中央集权制。张居正创制了“考成法”,严格考察各级官吏贯彻朝廷诏旨情况,要求定期向内阁报告地方政事,提高内阁实权。罢免因循守旧、反对变革的顽固派官吏,擢选支持变法的新生力量,为推行新法做了组织准备。整顿了邮传和铨政,其为政方针是:“尊主权,课吏职,行赏罚,一号令”和“强公室,杜私门。”在经济方面,张居正的成绩最为突出。他任用潘季驯督修黄河,使黄河不再南流入淮,于是“数十年弃地转为耕桑”,而漕河也可直达北京。“一条鞭法”则是张居正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是中国封建社会赋役史上的重大变革。万历九年,他终于下令,在全国范围内实行一条鞭法。张居正在军事上也采取了一些改革措施。任用戚继光、李成梁等,加强了边防;与鞑靼俺达汗之间进行茶马市贸易,采取和平政策。从此,北方的边防更加巩固,在二三十年中,明朝和鞑靼没有发生过大的战争。
张居正改革对巩固明朝的封建统治发挥了一定作用,但因为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大官僚地主的既得利益。1582年六月,张居正病死,反对派反攻倒算,改革的成果很快毁于一旦。
点评:明朝后期为数不多的治世能臣。梁启超:“明代唯一的大政治家。”
八:不畏人言,金陵梦碎——王安石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晚号半山,小字獾郎,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抚州临川人(现为抚州东乡县上池里洋村),北宋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
宋神宗熙宁二年(1069),王安石出任参知政事,次年,又升任宰相,开始大力推行改革。制订和实施了诸如农田水利、青苗、免役、均输、市易、免行钱、矿税抽分制等一系列的新法,从农业到手工业、商业,从乡村到城市,展开了广泛的社会改革。与此同时,王安石为首的变法派改革军事制度,以提高军队的素质和战斗力,强化对广大农村的控制;为培养更多的社会需要的人才,对科举、学校教育制度也进行了改革,王安石亲自撰写《周礼义》、《书义》、《诗义》,即所谓的《三经新义》,为学校教育改革提供了新教材。
变法触犯了保守派的利益,遭到保守派的反对,王安石曾先后两次罢相。加之用人不当,朝臣党争加剧。最终宋哲宗元佑元年(1086),保守派得势,新法都被废除。政局的逆转,使王安石深感不安,当他听到免役法也被废除时,不禁悲愤地说:“亦罢至此乎!?”不久便郁然病逝。
点评:文公之文学,哲学成就,要高于政治成就。
七:立纲陈纪,泽被后世——隋文帝
隋文帝杨坚(581-604),弘农华阴(今陜西华阴)人,隋朝开国皇帝。
隋文帝改革即隋朝开国皇帝杨坚为加强中央集权而采取的一系列强化措施。589年,隋文帝完成了南北统一,结束了自西晋末年以来延续近300年的分裂局面。中国历史进入一个新的阶段。从开皇元年(581年)开始,隋文帝即着手一系列的改革。
首先,废除不合时宜的北周六官制,基本上确立了三省六部制度。以利于加强中央集权。隋文帝建立的这一整套规模庞大、组织完备的官僚机构,表明封建制度已发展到成熟阶段。自隋定制,一直沿袭到清朝。其次,隋文帝下令制定对后世法律影响深远的《开皇律》,为维护地主阶级利益确立法律根据。第三,隋文帝采取了许多经济措施以巩固其统治,减轻了农民的负担,使农民有更多时间从事农业生产。第四,整顿府兵制,加强中央对军队的控制权。第五、建立科举制,废除九品中正制。科举制度的创建,重才学而不重门第,削弱了门阀大族世袭的特权。这种“任人唯贤”的改革,对后代影响很大,后来的西方国家所建立的文官选拔制度就深受中国科举制度的影响。
隋文帝所进行的一系列改革措施,对削弱地方豪强势力,加强中央集权起了积极的作用。隋文帝统治的后期,国家富足强盛,编户大增,仓储的丰实为历史所罕见;全国安宁,南北民众得以休息,社会呈现空前繁荣景象。隋文帝所创隋制,为唐朝以后各朝所遵循,在历史上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启民可汗:“大隋圣人可汗怜养百姓,如天无不覆,地无不载。染干如枯木更叶,枯骨更肉,千世万世,常为隋典羊马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