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安徽铜官山铜矿床

合集下载

铜官山国家矿山公园典型矿业遗迹评价

铜官山国家矿山公园典型矿业遗迹评价

第32卷第2期2018年㊀6月资源环境与工程ResourcesEnvironment&EngineeringVol 32ꎬNo 2Jun.ꎬ2018收稿日期:2017-07-20ꎻ改回日期:2017-08-21作者简介:汪庆玖(1969-)ꎬ男ꎬ高级工程师ꎬ硕士ꎬ地质工程专业ꎬ从事地质环境保护㊁地质灾害防治研究工作ꎮE-mail:wqjwmd@126 com铜官山国家矿山公园典型矿业遗迹评价汪庆玖ꎬ吴长贵ꎬ宁㊀磊ꎬ庞冯秋ꎬ叶小华(安徽省地质矿产勘查局321地质队ꎬ安徽铜陵㊀244033)摘㊀要:铜官山铜矿为第二批被授予 国家矿山公园 的矿山ꎮ区内矿业遗迹丰富ꎬ拥有多处珍稀级㊁重要级矿业遗迹ꎬ遗迹类型及内容非常系统㊁完整ꎮ按照矿业遗迹的稀有性㊁典型性㊁科学价值㊁历史文化价值㊁系统完整程度对矿山公园部分典型矿业遗迹进行评价ꎬ认为铜官山矿山公园共有矿业遗迹5大类11个亚类ꎬ其中珍稀级15处ꎬ重要级11处ꎬ一般级14处ꎮ关键词:铜官山铜矿ꎻ国家矿山公园ꎻ矿业遗迹中图分类号:P618.41ꎻF592㊀㊀㊀文献标识码:A㊀㊀㊀文章编号:1671-1211(2018)02-0324-06DOI:10.16536/j.cnki.issn.1671-1211.2018.02.034㊀㊀安徽省铜陵市铜官山地区是中国历史上铜矿资源的重要生产地ꎮ其采铜冶铜历史可上溯至商周[1]ꎬ盛于汉唐ꎬ延至当代ꎬ有3000多年历史ꎮ西汉武帝元封二年(公元前109年)ꎬ在今天的铜陵设置 铜官 负责这一带的铜矿开采冶炼ꎮ以后历代相沿ꎬ规模不断扩大ꎬ以致达到了 炉火照天地ꎬ红星乱紫烟 的地步[2]ꎮ新中国成立后ꎬ铜官山铜矿是国家最早恢复建设的重点项目之一ꎮ自1952年采出第一车铜矿石之后ꎬ又进行了大规模露天开采ꎬ形成坑下露天联合开采铜矿格局ꎬ为新中国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ꎬ其采矿方案㊁生产工艺以及地质找矿研究成果被地矿㊁冶金等院校列入教学内容ꎬ是中外地质㊁采矿界专家学者研究注意的重点矿区ꎮ可以说ꎬ铜陵铜官山是中国3000年来采冶铜矿资源史的缩影ꎬ是中国青铜文明史的重要组成部分[3]ꎮ2010年4月ꎬ安徽铜陵铜官山铜矿被国土资源部授予 国家矿山公园 [4]称号ꎬ为全国第二批国家矿山公园之一ꎬ也是安徽省第二家国家矿山公园ꎮ1㊀矿山公园地质概况铜官山国家矿山公园位于铜陵市建成区南侧ꎬ中心位于铜官山山顶ꎬ地理坐标为东经117ʎ49ᶄ01ᵡ㊁北纬30ʎ53ᶄ57ᵡꎬ面积约4.95km2ꎮ矿山公园区属低山丘陵地貌ꎬ微地貌包括低山㊁丘陵㊁斜坡地㊁坳谷等ꎮ最高点为铜官山ꎬ山顶标高493.1mꎮ坳谷地形较平坦ꎬ地面标高20~50mꎮ矿山公园构造单元属扬子陆块下扬子地块中的沿江褶断带ꎮ构造上位于铜官山背斜中段ꎬ铜官山背斜长约18kmꎬ为一北东向 S 型短轴背斜ꎬ轴线总体方向为42ʎꎮ背斜枢纽起伏ꎬ扭曲如麻花状ꎬ依轴面及枢纽产状ꎬ背斜可划分为北㊁中㊁南三段ꎮ北段轴面倾向南东ꎬ南段轴面倾向北西ꎬ中段两翼正常ꎬ轴面近直立ꎮ背斜轴部出露地层为志留系中统坟头组ꎬ两翼地层齐全ꎬ依次出露志留系 三叠系ꎮ北西翼地层倾向北西ꎬ倾角40ʎ~60ʎꎬ产状正常ꎮ南东翼地层亦倾向北西ꎬ倾角在60ʎ以上ꎬ产状倒转ꎮ与背斜伴生有一系列北东向断层以及北北西向(330ʎ)断层ꎮ断裂具有多期活动特征ꎬ对矿床的形态特征有明显的控制作用ꎮ后期则表现为对矿床的破碎㊁破坏作用ꎮ矿山公园内出露三个岩体:铜官山岩体㊁天鹅抱蛋山岩体和金口岭岩体ꎮ三个岩体均为小岩体ꎬ但与成矿关系密切ꎮ据岩体地球物理学分析ꎬ三个岩体在深部相连接ꎮ2㊀铜官山铜矿床及矿山开采概况2.1㊀矿床赋存状况铜官山铜矿床位于铜官山背斜北东端近轴部ꎬ处于铜陵 戴家汇东西向构造岩浆岩带西端南侧ꎬ北东向褶皱与东西向基底断裂构造的交汇处ꎮ矿区内出露志留系 三叠系地层ꎬ矿体赋存于中石炭统黄龙组(C2h)底部白云岩与上泥盆统(D3w)砂页岩过渡带㊁黄龙组(C2h)与船山组(C3c)界面以及船山组(C3c)和栖霞组(P1q)灰岩界面附近ꎮ极少部分产于大隆组(P2d)或殷坑组(T1y)灰岩与岩浆岩接触带ꎮ矿带走向长约2200mꎮ铜官山铜矿属矽卡岩型接触交代矿床[5]ꎮ由松树山㊁老庙基山㊁小铜官山㊁涝山㊁宝山㊁白家山㊁罗家村及笔架山等8个矿段组成ꎬ围绕铜官山石英闪长岩岩体周缘接触带分布(图1)ꎮ其中前5个矿段位于岩体南东侧接触带ꎬ白家山与笔山矿段分别位于南㊁北接触带ꎬ罗家村矿段位于岩体北西接触带ꎮ图1㊀铜官山铜矿床地质示意图Fig 1㊀GeologicalmapofTongguanshancopperdeposit1.第四系ꎻ2.三叠系下统ꎻ3.二叠系上统龙潭组ꎻ4.二叠系下统孤峰组ꎻ5.二叠系下统栖霞组ꎻ6.石炭系中上统黄龙船山组ꎻ7.泥盆系下统五通组ꎻ8.石英闪长岩ꎻ9.闪长斑岩ꎻ10.矽卡岩ꎻ11.角岩ꎻ12.铁帽ꎻ13.磁铁矿ꎻ14.磁黄铁矿ꎻ15.地质界线ꎻ16.逆断层ꎻ17.平移断层ꎻ18.背斜轴ꎮ2.2㊀矿山开采概况古代铜矿遗址的考古发掘和出土的商周时期的青铜器表明ꎬ境内铜矿采冶历史已有3000多年ꎬ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已有2000多年ꎮ据«汉书 地理志第八上»记载ꎬ西汉元封二年(公元前109年)在今铜陵设置 铜官 ꎬ主管该地区矿业事宜ꎮ铜官山铜矿是新中国成立后自行设计建设的第一座中型有色金属露天开采铜矿山ꎮ1950年5月开始建设ꎬ1952年10月正式投入生产ꎬ建设规模为日采选400t矿石量ꎮ1953年ꎬ开发铜官山铜矿资源被列入国家第一个五年计划ꎬ成为156个重点项目之一ꎮ同年5月ꎬ铜官山冶炼厂建成投产ꎬ炼出了新中国第一炉铜水ꎮ到 一五 期末ꎬ铜陵有色公司基本形成了以铜金属采㊁选㊁粗炼为主的铜联合企业ꎬ铜料及粗铜产量接近当时全国总产量的一半[6]ꎮ铜官山铜矿最低开采中段为-375mꎬ开拓方法为联合开拓法ꎬ概括为 多点开拓ꎬ联合运输 ꎬ即以下盘和侧翼竖井开拓为主ꎬ各矿段形成独立的开拓系统ꎮ老庙基山㊁小铜官山㊁松树山矿段的上部地段采用露天开采ꎬ其余矿段采用井下开采ꎮ采用过的采矿方法十余种ꎬ由于矿体赋存状态㊁矿岩物理力学特性㊁机械装备水平和职工技术水平等因素的变化ꎬ采矿方法时有变更ꎬ采用的主要采矿方法有:阶段矿房空场法㊁下向分层空场法㊁分段空场法㊁阶段崩落法㊁浅孔留矿法等五种ꎮ松树山矿段开采深度从地表至井下-215m中段ꎬ老庙基山矿段开采深度从地表至井下-370m中段ꎬ小铜官山矿段开采深度从地表至井下-175m中段ꎬ涝山矿段开采深度从地表至井下-23m中段ꎬ宝山矿段开采深度从95m中段至-250m中段ꎬ笔山矿段(6线以东部分)开采深度从-171m中段至-335m中段ꎮ铜官山铜矿床的小铜官山㊁宝山㊁松树山㊁涝山㊁笔山和老庙基山六个矿段因矿产资源枯竭ꎬ经安徽省储委会批准ꎬ先后于1988年㊁1989年㊁1993年㊁1998年闭坑ꎬ结束了铜官山铜矿的采铜史ꎮ2002年铜官山铜矿被国务院列为关破矿山ꎮ从建矿投产到最后一个矿段闭坑ꎬ铜官山铜矿五十多年来共为国家生产铜24万tꎬ硫精砂(35%)600万tꎬ铁精砂(60%)582万tꎬ以及黄金㊁白银等产品ꎬ实现工业总产值36亿元ꎬ上缴了数量可观的利税ꎬ作为工业建设的人才摇篮ꎬ铜官山铜矿还培养并向外输送了一大批管理人才和技术人才ꎬ促进了铜陵市 中国当代铜基地 的地位ꎮ3㊀典型矿业遗迹评价3.1㊀评价指标体系及标准根据国土资源部国土资发[2004]256号文附件4«国家矿山公园评价标准»ꎬ按矿业遗迹的典型性㊁稀有性㊁科学价值㊁历史文化价值以及系统完整程度将矿业遗迹分为三个等级ꎬ分别为:一级(珍稀级)ꎬ二级(重要级)ꎬ三级(一般级)ꎮ3.2㊀典型矿业遗迹评价依据上述评价标准对矿山公园矿业遗迹进行评价ꎬ铜官山矿山公园计有矿产地质遗迹㊁矿业活动遗迹等5大类11个亚类的矿业遗迹ꎬ其中一级(珍稀级)15处ꎬ二级(重要级)11处ꎬ三级(一般级)14处[7]ꎮ典型矿业遗迹见表1ꎮ423资源环境与工程㊀2018年㊀表1㊀铜官山矿山公园典型矿业遗迹评价表Table1㊀EvaluationoftypicalminingheritageofTongguanshanMiningPark序号遗迹类型遗迹亚类名称评价指标及内容稀有性典型性科学价值历史㊁文化价值系统㊁完整程度级别12矿产地质遗迹矿床地质剖面21线剖面中国勘探最早的矽卡岩型铜矿之一典型矽卡岩矿床ꎬ铜官山式 为矽卡岩型铜矿的同义语高校地质学科教材如矿床学㊁找矿勘探地质学等广泛引用系统㊁完整二找矿地质标准和找矿标志间接找矿标志(铜草等)比较准确地显示铜矿位置的特色植物ꎬ具有很高的科普价值铜陵最具铜文化韵味的植物二3456矿业生产活动遗迹矿业生产遗迹辅助园区主要采冶遗迹松树山 老庙基山小铜官山露采场国内第一个自行设计的机械化露天矿山采坑垂直高差最大超过100mꎬ规模大体现采矿当时国内最高科技水平ꎬ具有很高的科考㊁科普价值在新中国矿业发展史上具有极其重要意义非常系统㊁完整一金牛洞古采矿遗迹属春秋 西汉时期ꎮ早期露采ꎬ再向下开拓竖井ꎬ再开挖平巷㊁斜井延伸ꎬ并采用了先进的分层开采和充填技术完整的古代铜矿生产基地ꎮ规模大㊁内容丰富ꎬ具有大区域代表性体现人类采矿活动当时国内最高科技水平ꎬ具有极高的科考㊁科普价值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非常系统㊁完整一木鱼山古冶炼遗迹属西周时期ꎮ我国使用硫化铜矿冶炼技术年代最早的古冶炼遗址总面积约10多万平方米ꎮ规模大ꎬ具有大区域代表性发掘出的冰铜锭ꎬ将我国硫化铜矿冶炼历史向前推进了约一千年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非常系统㊁完整一罗家村 露采新村古冶炼遗迹属汉唐时期ꎮ地面竖炉改为地炉ꎬ炉体增大ꎬ并采用了地炉多次放渣烧结技术分布范围约5km2ꎬ炼渣总计20万t以上ꎮ规模大ꎬ具有大区域代表性地面竖炉改为地炉ꎬ反映了燃料更替和鼓风设备改进ꎬ反映了冶炼水平的提高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非常系统㊁完整一78矿业制品遗迹青铜器冰铜锭㊁曲柄盉㊁夔纹鼎㊁兽面纹爵㊁铸造青铜器用石范㊁古采矿工具反映了采矿冶炼历史或技术ꎬ具有极高的科考㊁科普价值国家一级文物一矿产品第一块铜锭新中国自己生产的第一块铜锭体现冶炼当时国内最高科技水平在新中国矿业发展史上具有很重要意义一3.2.1㊀矿产地质遗迹(1)典型矿床剖面及找矿地质标准ꎮ铜官山铜矿床是典型的矽卡岩型铜矿ꎬ分布在铜官山岩体南东接触带的矿体ꎬ自北东向南西依次有松树山㊁老庙基山㊁小铜官山㊁涝山㊁宝山五个矿段ꎬ断断续续ꎮ原勘探21线剖面即为典型矽卡岩矿床地质剖面(图2)ꎮ矿体底板均为石炭系下统高骊山组(C1g)角岩ꎬ其上毫无例外地发育一层蛇纹石岩(或夹有滑石岩)ꎮ各矿段以含铜蛇纹石滑石岩顶面为界可分为上部矿浆侵入型㊁下部沉积改造型两部分ꎮ上部矿浆侵入型矿体靠近岩体ꎬ矿石为块状ꎬ系由来源于深部的矽卡岩浆侵入充填形成ꎮ近岩体一侧都发育有块状的石榴子石矽卡岩ꎬ向外部磁铁矿㊁磁黄铁矿㊁黄铁矿依次渐增ꎬ矿石类型也由内向外依次发育有含铜石榴子石矽卡岩㊁含铜磁铁矿㊁含铜磁黄铁矿㊁含铜黄铁矿ꎬ次序上渐变过渡ꎬ基本不乱ꎮ下部沉积改造型矿体靠近底板高骊山组(C1g)角岩ꎬ矿石具层状㊁(细)纹层状构造ꎬ保留了沉积地质体的层状形态特征ꎬ是由上部的侵入矿浆对原沉积物进行交代改造而形成ꎮ该剖面沿线找矿标志层及标志矿物矿石类型齐全ꎬ具有很高的科考㊁科普价值ꎮ铜官山铜矿床是中国勘探最早的矽卡岩型铜矿之一ꎬ由于它比较典型ꎬ当时即把它作为该类型代表ꎬ以致在相当长的时期内ꎬ 铜官山式 一词几乎成为矽卡岩型铜矿的同义语[8-9]ꎮ高校教材中的矿床学ꎬ其中涉及接触交代矿床(矽卡岩矿床)多有引用㊁记载ꎬ如袁见齐㊁朱上庆㊁翟裕生编著的«矿床学»㊁胡受奚等编523第2期汪庆玖等:铜官山国家矿山公园典型矿业遗迹评价图2㊀铜官山矿床小铜官山矿段21号地质剖面图Fig 2㊀Geologicalsectionofthe21lineofthesmallTongguanshanoresectioninTongguanshancopperdeposit1.大理岩ꎻ2.角页岩ꎻ3.石英岩ꎻ4.石榴子石矽卡岩ꎻ5.透辉石矽卡岩ꎻ6.蛇纹石岩ꎻ7.蚀变石英闪长岩ꎻ8.矿化石英闪长岩ꎻ9.磁铁矿ꎻ10.黄铁矿ꎻ11.磁黄铁矿ꎻ12.实测及推测地质界线ꎻ13.矿体界线ꎻ14.外推矿体界线ꎻ15.采空区范围ꎻ16.坑道ꎻ17.投影坑道ꎮ著的«矿床学»(地质出版社ꎬ1985)皆引用了铜官山铜矿相关资料[10]ꎮ高校其它学科教材亦有引用ꎬ如候德义编著的«找矿勘探地质学»引用了铜官山铜矿相关资料[11]ꎮ(2)间接找矿标志 铜草花ꎮ铜官山矿区主要间接找矿标志有特殊植物 铜草ꎬ铜官山㊁笔架山等山上广泛生长ꎮ铜草花学名海州香薷ꎬ唇形科ꎬ多年生草本ꎬ高30~40cmꎮ茎直立ꎬ通常呈棕红色ꎬ茎方形ꎬ多分枝ꎬ叶对生ꎬ开的花儿成穗状花序ꎬ偏向枝端一侧ꎬ其形似牙刷ꎬ因此人称 牙刷草 ꎮ它是地球上已知独有的能够比较准确地显示铜矿藏位置的特色植物ꎮ铜草花看起来像草ꎬ其实是一种没有叶子的小花ꎬ多为蓝色或紫红色ꎬ生长在藏有铜矿石的山野里ꎬ向人们展示着根底下的矿藏物ꎮ在古代探矿技术不发达的时候ꎬ找到它就意味着找到了铜矿ꎬ人类依靠它的指引来开采铜矿ꎮ铜陵有句谚语: 牙刷草ꎬ开紫花ꎬ哪里有铜ꎬ哪里有它 ꎮ铜陵的几大铜矿ꎬ处处可见铜草的倩影ꎮ尤其是在暴露的矿化地带ꎬ铜草长得最为葱郁ꎬ即使矿藏埋得很深ꎬ地表也会透出三两棵来ꎮ这是因为铜草吸附铜元素的能力特别强ꎮ有人做过试验ꎬ干的铜草含铜量达2/1000ꎮ铜草花是铜陵市最具铜文化韵味的植物ꎮ3.2.2㊀矿业生产活动遗迹(1)露天采矿遗迹(老庙基山 小铜官山露采场)ꎮ老庙基山㊁小铜官山露天矿段1954年10月开始建设ꎬ1956年9月投产ꎬ1985年底闭坑ꎮ该露采场为国内第一个自行设计的机械化露天矿山ꎮ20余年的露天采矿ꎬ采坑垂直高差最大超过100mꎬ形成了人工峡谷般的壮观景象ꎮ东南边坡总长1100余米ꎬ坑底最低标高48.9mꎬ边坡后缘最高标高160mꎬ相对高差111.1mꎮ边坡总体倾向315ʎꎬ边坡角40ʎꎮ组成边坡的岩层(底板围岩)为石炭系下统高骊山组㊁泥盆系上统五通组石英砂岩㊁粉砂岩ꎬ地层倾向和坡向相近ꎬ地层倾角与底盘最终边坡角基本一致ꎮ西北边坡总长960余米ꎬ坑底最低标高48.9mꎬ边坡后缘最高标高118.9mꎬ相对高差70mꎮ边坡总体倾向135ʎꎬ边坡角40ʎꎮ组成边坡的岩层为石英闪长岩ꎮ(2)罗家村 露采新村古冶炼遗迹(大炼渣)ꎮ铜官山是中国著名的古矿区ꎬ区内古人采冶铜遗迹遍布ꎬ老窿㊁废矿堆㊁炼渣随处可见ꎮ五六十年代的现代矿山建设过程中ꎬ在松树山㊁笔山古采区ꎬ曾发现过多处古代采矿井巷以及铜斧㊁铜凿㊁铁锤㊁木制水车等生产工具ꎮ冶炼遗址分布在笔山北侧㊁罗家村㊁露采新村和杨家山一带ꎮ炼渣遍地皆是ꎬ分布范围约5km2ꎬ总计20万t以上ꎬ可见当时的矿冶规模之宏大ꎮ最典型的是罗家村 露采新村古冶炼遗迹ꎮ罗家村发现大炼渣6处(照片1)ꎬ沿沟边暴露ꎮ炼渣为褐色ꎬ近方形ꎬ呈巨石状ꎬ直径1.4~1.8mꎬ高约1.2mꎬ重量2.2~6.6tꎮ2009年ꎬ露采新村发现大面积汉唐时期炼铜遗址ꎬ其中有大炼渣10块㊁土筑炉基4处㊁水井1口以及石砌炼炉残迹㊁红烧土颗粒等ꎮ炼渣是古代炼铜的主要遗物之一ꎬ也是反映当时冶炼水平的重要标志ꎮ早期炼铜采用地面竖炉ꎬ燃料主要是木炭ꎬ炉的容量有限ꎬ炼渣多为蘑菇状ꎮ汉 唐623资源环境与工程㊀2018年㊀照片1㊀罗家村大炼渣Photo1㊀Luojiacunironslag宋时期ꎬ由于燃料更替和鼓风设备改进ꎬ则由地面竖炉改为地炉ꎬ炉体增大ꎬ在炉前开沟放渣ꎬ炼渣一般为条块状ꎮ罗家村 露采新村大炼渣的形成正是这种地炉多次放渣烧结所致ꎮ史料记载有 齐㊁梁之代为梅根治ꎬ以烹铜铁 ꎬ唐宋时期规模更甚ꎬ李白的 炉火照天地ꎬ红星乱紫烟ꎮ赧郎明月夜ꎬ歌曲动寒川 ꎬ生动地描绘了当年铜陵地区炼铜盛况ꎮ罗家村 露采新村大炼渣不仅成为铜陵古代规模宏大的矿冶活动最好的实物见证ꎬ也是中国乃至世界冶金史上的一大奇观ꎬ具有极高的历史㊁文化价值ꎮ1998年ꎬ铜官山脚下汉唐时期古铜矿遗址罗家村大炼渣被安徽省人民政府公布为 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ꎮ2004年ꎬ首届CCTV全国魅力城市评选中ꎬ罗家村大炼渣作为城市瑰宝在CCTV向全世界展示ꎮ3.2.3㊀矿业制品遗迹(1)青铜器ꎮ铜官山及周边地区考古发掘的一系列重大发现ꎬ为铜陵地区采矿冶铜历史研究提供了大量可靠的实物资料(照片2)ꎮ出土的青铜器主要有:1983年12月铜陵县西湖乡童墩村出土青铜爵㊁斝各1件(商)[12-13]ꎬ童墩村青铜爵㊁斝的年代ꎬ可定在商代二里冈期[14-15]ꎻ1984年出土的春秋铜器窖藏ꎬ内有铜淀一块ꎬ属铜铁合金(即冰铜)ꎬ是使用硫化铜矿炼铜的重要标志ꎮ1987年11月出土铜鼎㊁钟㊁剑㊁矛各1件以及车马器残片等(西周)ꎮ1989年7月出土铜鼎㊁匜㊁剑㊁曲柄盉等共5件(春秋)ꎮ1993年2月出土铜甬钟5件(春秋)ꎮ照片2㊀出土的青铜器(自左至右分别为冰铜锭㊁兽面纹斝㊁蟠虺纹盖鼎)Photo2㊀Bronzevesselsunearthed㊀㊀(2)矿产品ꎮ现代冶炼产品主要有粗铜㊁电解铜㊁硫酸㊁硫酸铜及金㊁银等ꎮ新中国成立后自己生产的第一块铜锭ꎬ即于1953年5月1日产生在铜陵(照片3)ꎮ4㊀结论(1)铜官山铜矿有3000多年的采冶历史ꎬ也是设置铜官最早且历代延续管理不断的地区ꎬ铜矿采掘㊁冶炼遗迹丰富ꎮ可以回顾㊁研究商周以来乃至民国㊁日伪时期以及建国后ꎬ从原始铜矿采冶㊁管理至现代勘查㊁开发㊁选冶和依矿建市的完整历程ꎬ是一部铜矿科技发展史ꎮ(2)铜官山国家矿山公园矿业遗迹丰富ꎬ计有矿产地质遗迹㊁矿业活动遗迹等5大类11个亚类的矿业遗迹ꎬ其中一级(珍稀级)15处ꎬ二级(重要级)11处ꎬ三级(一般级)14处ꎮ多处矿业遗迹具有典型性㊁稀有性的特征ꎬ具有较高的科学价值和历史㊁文化价值ꎬ遗迹类型及内容非常系统㊁完整ꎮ723第2期汪庆玖等:铜官山国家矿山公园典型矿业遗迹评价照片3㊀新中国第一块铜锭Fig 3㊀ThefirstcopperingotofnewChina㊀㊀(3)铜官山国家矿山公园位于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的铜陵市区ꎬ区位优越ꎬ交通便利ꎬ铜文化底蕴深厚ꎬ驰名中外ꎬ有良好的开发利用前景ꎮ参考文献:[1]㊀吴昭谦.铜陵史话[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ꎬ2013.[2]㊀萧涤非ꎬ程千帆ꎬ马茂元ꎬ等.唐诗鉴赏辞典[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ꎬ1983.[3]㊀朱益华.断简集[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ꎬ2004.[4]㊀国土资源部地质环境司.中国国家矿山公园建设工作指南[M].北京:中国大地出版社ꎬ2007.[5]㊀郭文魁.论安徽铜官山铜矿成因[J].地质学报ꎬ1957ꎬ37(3):317-322.[6]㊀铜陵有色金属公司.铜陵有色金属公司志(1950-1990)[M].合肥:黄山书社ꎬ1994.[7]㊀吴长贵ꎬ汪庆玖ꎬ宁磊ꎬ等.安徽铜陵铜官山国家矿山公园综合考察报告[R].铜陵:铜陵市人民政府ꎬ2010.[8]㊀陈伯林.铜陵地区成矿地质因素分析[J].地质与勘探ꎬ1980(12):1-7.[9]㊀常印佛.铜陵地区铜矿的找矿工作[J].中国地质ꎬ1985(1):23-24.[10]㊀袁见齐ꎬ朱上庆ꎬ翟裕生.矿床学[M].北京:地质出版社ꎬ1985.[11]㊀侯德义.找矿勘探地质学[M].北京:地质出版社ꎬ1984.[12]㊀张国茂.安徽铜陵地区先秦青铜文化简论[J].东南文化ꎬ1991(2):138-144.[13]㊀铜陵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铜陵市志[M].合肥:黄山书社ꎬ1994.[14]㊀张爱冰ꎬ陆勤毅.皖南出土商代青铜容器的年代与性质[C]//青铜文化研究编辑部.青铜文化研究(第六辑).合肥:黄山书社ꎬ2009.[15]㊀安徽大学.皖南商周青铜器[M].北京:文物出版社ꎬ2006.(责任编辑:费雯丽)EvaluationofTypicalMiningHeritagesinTongguanshanNationalMiningParkWangQingjiuꎬWuChangguiꎬNingLeiꎬPangFengqiuꎬYeXiaohua(321GeologicalTeamꎬAnhuigeologicalandMineralExplorationBureauꎬTonglingꎬAnhui㊀244033)Abstract:Tongguanshancopperminewasawardedthesecondbatchof"NationalMinePark"qualificationsofthemine.Therearerichminingheritagesintheareaꎬandtherearemanyrareandimportantminingheritagesꎬandthetypesandcontentsoftheremainsareverysystematicandcomplete.Inaccordancewiththerarityꎬtypicalityꎬscientificvalueꎬhistori ̄calandculturalvalueandsystematicintegrityofminingheritagesꎬthispaperevaluatessometypicalminingheritagesinminepark.Itisbelievedthatthereare5kindsofsubcategoriesofminingheritageinTongguanshanNationalminingPark.Amongthemꎬthereare15rareminingsitesꎬ11importantgradesand14generalgrades.Keywords:Tongguanshancoppermineꎻnationalminingparkꎻminingheritage823资源环境与工程㊀2018年㊀。

安徽贵池铜山铜矿成矿地质条件及矿床成因

安徽贵池铜山铜矿成矿地质条件及矿床成因

安徽贵池铜山铜矿成矿地质条件及矿床成因赵晓霞;戴塔根;张宇;李品杰;刘忠法【摘要】The analysis of geological conditions was researched based on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ineralization and strata, structure, magmatite rock of Tongshan copper diposit.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C2h+3c, limestone lithology which is beneficial to form contact metasomatic deposit and weak structure plane, Ca-Si interface, which is favorable forore-forming fluid migration and ore-forming materials precipitation, is the main stratum containing orebody. The quartz sandstone in D3W is shielding for orebody location, the fault Fl is the key factor of ore fluid migration and orebody location, the magma activity of Yanshanian is the first factor for offering material source, ore-forming fluid and heat energy. On this basis, the genesis of deposit was researched combining with the ore-forming material, formation conditions, ore-controlling factors, metallization form and mineralizing process.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Tongshan copper deposit includes variety metallization genesis types, including Yanshanian magmatic hydrothermal copper and iron sulfide gold mineralization series controlled by skarn type minerogenesis on the whole.%从地层、构造、岩浆岩与成矿的关系入手,对本区成矿地质条件进行分析,指出石炭系中上统黄龙组和船山组为矿区最主要的赋矿层位,其灰岩岩性是形成接触交代矿床的最有利的岩性,且与泥盆系上统五通组和二叠系上统砂页岩构成了构造薄弱面——钙硅界面,有利于矿液的运移和矿质的沉淀;五通组石英砂岩为矿体定位起隔挡屏蔽作用:断裂构造F1为矿液运移、矿体定位的关键因素;燕山期的岩浆活动为成矿提供了物质来源、成矿流体和热能,是成矿的第一要素.在此基础上,结合本区成矿物质来源、形成条件、控矿因素、矿化形式以及成矿作用等方面的特征,对铜山铜矿的矿床成因进行了探讨,认为铜山铜矿包括多种矿化成因类型,整体上属以矽卡岩型成矿作用为主的燕山期岩浆热液铜铁金硫成矿系列.【期刊名称】《中国有色金属学报》【年(卷),期】2012(022)003【总页数】10页(P827-836)【关键词】成矿地质条件;成矿过程;矿床成因;铜山铜矿【作者】赵晓霞;戴塔根;张宇;李品杰;刘忠法【作者单位】中南大学有色金属成矿预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长沙410083;中南大学地球科学与信息物理学院,长沙410083;中南大学有色金属成矿预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长沙410083;中南大学地球科学与信息物理学院,长沙410083;中南大学有色金属成矿预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长沙410083;中南大学地球科学与信息物理学院,长沙410083;铜陵有色金属集团控股有限公司铜山铜矿,铜陵247127;中南大学有色金属成矿预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长沙410083;中南大学地球科学与信息物理学院,长沙41008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611.1贵池铜山铜矿属于长江中下游铁铜金成矿带中的安庆−贵池矿化集中区,大地构造位置处于华中地洼区北东向展布的铜陵—贵池断褶束贵池背向斜的西端[1−4]。

从铜官山铜矿开采实践谈贫化损失的管理途径

从铜官山铜矿开采实践谈贫化损失的管理途径
摘 要 : 过 对 铜 官 山 铜 矿 床 开 采 五 十 多年 来 的 实 践 工 作 经 验 总结 , 造 成 矿 石 贫 化 损 失 的 诸 多 因 素 进 行 归 通 对
纳分析 , 述降低贫化率和损失率的有效管理途径 , 其它矿山企业提供借鉴 。 论 为 关 键词 : 官 山 铜 矿 ; 采 实 践 ; 化 ; 失 ; 铜 开 贫 损 因素 ; 径 途
Co .,Lt .,To d ngln n i2 00 i g A hu 44 0,Ch na i )
Ab t a t sr c :Pr c ia r i g e p re c fp o u t n i n g a s a o p r De o i f r mo e t a 0 y a s at l c wo k n x e in e o r d c i To g u n h n C p e p st o r h n 5 e r o n i u ss mma ie ,a d t ef c o s t a a s d t e l S n i to r o cu e n n lz d Th fe t ema a e rz d n h a t r h tc u e h O S a d d l in a e c n l d d a d a ay e . u eefci n g — v me t a p o c e o d c e s h o s a d d l t n r t n mi i g p o u t n a e as ic s e n p r a h st e r a e t e l s n i i a e i n n r d ci r l o d s u s d,a d t e e p re c s u o o n h x e in e c n b s d a e e e c s f rc r e td me tcd v l p n n n n e p ie . a e u e s r f r n e o u r n o s i e eo ig mi i g e t r rs s Ke r s y wo d :To g u n h n C p e p st n g a s a o p rDe o i ;mi i g p a t e ;d l to n n r c i s i i n;l s ;f c o s p r a h c u o s a t r ;a p o c

安徽铜陵铜官山铜矿床分析

安徽铜陵铜官山铜矿床分析

安徽铜陵铜官山铜矿床分析一.区域地质背景铜陵地区位于贵池-马鞍山窿起带(印支期窿起带)的中部,西以郯庐断裂为界分别与华北地块和大别地块毗邻,南东与江南台隆相连。

南、北两侧分别被两条东西向的隐伏基底断裂所围限,与贵池、繁昌两个北东向的S状窿褶带相隔;东西两侧分别为北东向大型断裂带为界,构成一个相对独立的菱形窿起地块(图1-1)。

图1-1 下扬子地区构造简图(据刘文灿等,1996)1.沉降带;2.隆起带;3.背斜轴;4.向斜轴;5.断层;6.郯庐断裂带;7.构造单元边界安徽铜官山地区矽卡岩型铜矿床位于长江中下游钢金铁硫成矿带的中段,铜官山“S”状背斜的北西翼。

东西长约15km,南北宽约10km,铜官山、东狮子山、金口岭、鸡冠石等近10个大中型矿床密集分布于此。

矿床沿燕山晚期中酸性岩浆侵入活动形成的铜官山岩体,呈NE向展布,与铜山背斜一致。

该区地层出露为志留-第三系。

与成矿有关的层位主要是在石炭系底部与泥盆系顶部接触界面上, 区内现已查明的几个大型矿床。

区内与成矿有关的岩浆活动主要为燕山期, 该期一般分为早晚两期。

燕山早期, 岩性为闪长岩、石英闪长岩等偏中性岩类;燕山晚期岩性为偏酸性的石英闪长岩- 花岗闪长岩、花岗斑岩等。

这两期岩浆活动在该区是相互重叠并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对成矿都有着明显的控制作用。

矿床所处的铜陵地区是沉降带中的相对隆起区, 主要矿产有铜、铁、硫、铅、锌、金、钼等。

其中以铜为主, 与邻区宁芜) 庐纵火山岩盆地中的铁矿构成著名的铁铜成矿带。

二.矿区地质铜官山铜矿床位于铜陵-戴家汇东西向基底断裂带的西端,铜官山“S”状背斜的北西翼。

燕山晚期中酸性岩浆侵入活动形成了铜官山岩体,呈NE向展布,与铜山背斜一致。

沿接触带由南向北分布有白家山、宝山、老山、小铜官山、老庙基山、招树山、笔山、罗家村等8个矿段(图2-1)(—)地层1.地层:该区地层出露为志留-第三系,志留-泥盆系主要为碎屑岩;石炭-三叠系以海相碳酸岩为主,夹海陆交互相的煤及页岩;侏罗系主要为火山岩;白垩系、第三系多为陆相堆积。

安徽铜陵市金口岭铜矿床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安徽铜陵市金口岭铜矿床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成部分。铜官山矿 田位于长江中下游铜铁金多金属成
矿带 的中部 的铜 陵矿集 区。 长江 中下 游成 矿 带是 我 国 主要 的铜铁 金多 金属成 矿带 , 它 以超 壳深 断裂 与三大 构 造单元 相邻 , 其南 东界 以 阳新一 常州 深断 裂与扬 子克 拉 通( 扬 子板块 ) 相邻 , 其北 西界分 别 以襄樊一 广济 深断 裂
步找 矿提 供 可靠依 据 。
关键 词 : 金 口岭铜矿 ; 岩 石地 球化 学 ; 地 质 意义
中 图分类 号 : P 6 1 8 . 4 1 文献标 识码 : A 文 章编 号 : 1 0 0 4 — 5 7 1 6 ( 2 0 1 5 ) 1 2 — 0 1 0 5 — 0 4
金 口岭铜矿是铜 陵地 区最早开发 的矿床 , 作为铜
陵 有 色 金 属 集 团公 司 的诞 生 地 和 曾经 的 主要 资 源 基 地, 不 仅仅 具 有非 常重 要 的历 史 纪念 意 义 , 还具有 非常 现 实 的 经 济 意义 , 而且 整个 铜 陵地 区 矿 田很 可 能 还 蕴 含有 巨大 的找 矿潜 力 。本 文 利用 金 口岭 矿 山的钻 孑 口岭石英 闪长岩体 产出, 主要产于金 口岭岩体 的东 接触带上 , 矿 区出露 的岩 石单 元主要 为 3 个: ( 1 ) 金 口岭岩体 的石 英 闪长 岩 ; ( 2 ) 下 三 叠南 陵湖组 碳 酸盐 岩 ; ( 3 ) 下 三 叠统 和 龙 山组 碳 酸盐 岩 。部 分岩体接触带见 有矽卡岩 。控矿 的接触带 总体上 是 NE走 向 , 向NW 倾 。但整个接触 的形态 和产 状并不是 规则 和稳 定 的 , 沿走 向和沿倾 向的变化 都很 大 , 总体 上 , 产状 比较 陡 , 而且 向深 部变得 更 陡。矿体 大致 产于石 英 闪长 岩体 与南 陵湖组及 和龙 山组 的接触 带上 , 呈不规 则 的脉状 和透镜状 , 且产状也并 不完全与接触带基本一致 。 在整 个矿 区的浅 部 ( -5 0 0 m 以上 ) , 铜矿体 主 要有 4 个, 自南 向北 为 I、 Ⅱ 、 Ⅱ。 和 Ⅲ号 , 小 矿体 有 4 5 个。工

铜矿床主要工业类型

铜矿床主要工业类型

各种围岩中的 产于各种岩石(侵入岩、喷出 脉状铜矿床 岩、变质岩、沉积岩)的断裂 带中,倾斜常陡
铜矿床主要工业类型 矿体形状 层状、似层状、 巨大 透镜体等 以似层状、透镜 状、扁豆状为主 还有囊状、筒状 脉状等 层状、似层状、 透镜状、扁豆体 规模及品位 伴生组分 矿床实例 中、大型至巨大 钼、硫、金、银、铼、 江西德兴富家坞铜厂、西藏玉龙, 型,品位一般偏 铅、锌、钴等 黑龙江多宝山,山西铜矿峪,内蒙 低 古乌奴格吐等 中、小型均有, 铁、硫、钨、钼、铅、 安徽铜官山,湖北铜绿山,江西永 品位一般大于1% 锌、锡、镓、铟、锗、 平、城门山,辽宁华铜,黑龙江弓 镉、金、银、硒、碲、 棚子,河北寿王坟 铊、铼、钒、铂族 大、中型为主, 硫、铅、锌、砷、钼、 云南东川汤丹、易门狮山、三家厂, 品位一般大于1% 镍、钴、金、银、硒、 山西中条胡家峪,辽宁红透山 铋、铂族
铜矿床主要工业类型 矿床工业类型 成矿地质特征 斑岩铜矿床 产生在各种斑岩(花岗闪长岩 斑岩、二长斑岩、闪长斑岩、 斜长花岗斑岩等)岩体及其周 围岩层中 矽卡岩型铜矿 沿中酸性侵入岩和碳酸盐类岩 床 石接触带的内外或离开岩体沿 岩的层理产出 变质岩层状铜 在变质岩(白云岩、大理岩、 矿床 片岩、片麻岩等)中沿层产 出 超级性岩铜镍 产于超级性岩(纯橄榄岩、辉 矿床 橄榄岩、橄辉岩等)岩体的中 、下部或分布在脉状岩体中 砂岩铜矿床 在红色砂岩中的灰至灰绿色砂 岩(浅色砂岩)中沿层产出 火山岩黄铁矿 产于变质火山岩(石英角斑岩 型铜矿床 、细碧岩等)中 常见的金属矿物 矿体形状 以黄铜矿为主,少量辉铜 层状、似层状、 矿、斑铜矿、黄铁矿、辉 空心筒状、巨大 钼矿等 透镜体等 以黄铜矿、黄铁矿、磁铁 矿、磁黄铁矿为主,少量 辉铜矿、方铅矿、闪锌矿 、白钨矿、锡石等 以黄铜矿、斑铜矿、黄铁 矿为主,少量辉铜矿为主 、辉 砷钴矿、方铅矿、闪锌矿 、辉钼矿、磁铁矿等 黄铜矿、方黄铜矿、磁黄 铁矿、镍黄铁矿、紫硫镍 铁矿等 以辉铜矿为主,少量斑铜 矿、黄铜矿、自然铜、黄 铁矿、方铅矿等 以黄铜矿、黄铁矿为主, 其次辉铜矿、黝铜矿、铜 蓝、方铅矿、闪锌矿、磁 黄铁矿、磁铁矿等 以黄铜矿、斑铜矿、黄铁 矿为主,其次有辉钼矿、 闪锌矿、方铅矿、黝铜矿 等 以似层状、透镜 状、扁豆状为主 还有囊状、筒状 脉状等 层状、似层状、 透镜状、扁豆体 状 似层状、不连续 大透镜体状、大 脉状 似层状、扁豆状 、透镜状 透镜状、大小不 等的扁豆状、层 状等 板状、脉状、复 脉带

矿床学讲稿3a-矽卡岩

矿床学讲稿3a-矽卡岩
菱镁矿常见的围岩蚀变类型常见的围岩蚀变类型矽卡岩化安徽铜陵铜官山铜矿常见的围岩蚀变类型石榴石透辉石矽卡岩化内蒙白音诺铅锌矿常见的围岩蚀变类型硅化绢英岩化黄铁绢英岩化内蒙赤峰红花沟金矿常见的围岩蚀变类型绿泥石化青磐岩化内蒙赤峰索虎沟金矿围岩蚀变显微镜下照片钾长石化钾长石化绢云母化弱绢云母化弱绢云母化强绢云母化强绢云母化已成为绢云片岩绢云母化已成为绢云片岩残留斜长石绢云母围岩蚀变显微镜下照片续绿帘石化绿帘石化绿泥石化绿泥石化黄铁矿化黄铁矿化碳酸盐化碳酸盐化矿化期代表一个较长的成矿作用过程它是根据成矿体系物理化学条件的显著变化来确定的
W, Sn, Be, Nb, Ta, Cu, Mo, Au 等 W, Sn, Be, Nb, Ta, Cu, Mo, Li, Bi Au, Cu, Pb, Zn, Mo, Bi 等 Cu, Mo, Pb, Zn, Au, Ag , Hg, Sb, 黄铁矿,重晶石 斑岩 Cu-Mo 矿床, 脉状 Au, Ag, Pb, Zn 矿等 Cu, Pb, Zn, Au, Ag 等
围岩蚀变现象, 变类型 矽卡岩化 形成条件 主要原岩 主要矿物组合 有关矿产 Fe, Cu, Pb, Zn, W, Sn, Mo, Be 等 酸性、中酸性侵入体与碳 酸盐岩或富钙质火成岩、 火山 沉 积 岩 的 接 触 带 附 近,高中温条件 钾长石化 酸性、中酸性侵入体或火 山岩的内部和边缘,一般 为高温条件 云英岩化 酸性侵入体(如花岗岩) 的边部,高温条件 绢云母化 主要为中酸性火成岩,长 绢英岩化 英质片麻岩、片岩类,一 黄铁绢英岩化 般为中温条件 硅 化 发育广泛,高、中低温条 件都可产生 石灰岩、大理岩、 石榴石(钙铝-钙铁) 、辉 白云岩等 石(透辉石-钙铁辉石) 及其它(钙铁镁)铝硅酸 盐矿物 花岗(斑)岩、花 微斜长石、有时透长石、 岗闪长(斑)岩、 正长石、冰长石等 石英闪长岩等 花岗岩类 石英、白云母、 锂云 ( 母) 、黄玉、电气石等 花岗岩类;片麻岩、绢云 母 、石 英 、黄 铁 矿 片岩类;粘土岩类 ( >5% 时 称 黄 铁 绢 英 岩 化) 基-酸性火成岩、片 中高温:石英 麻岩类、碳酸盐岩 低温:蛋白石、玉髓 类 青 磐 岩 化 主要为中基性火山岩,部 安山岩、玄武岩、 绿泥石、方解石、铁白云 (变安山岩化) 分中酸性为浅成岩及斜长 英安岩、闪长玢岩、石、菱铁矿、黄铁矿、绿 角闪岩类,中低温条件 花岗闪长斑岩、斜 帘石、黝帘石、钠长石、 长角闪岩等 绢云母和石英等 绿泥石化 由富铁镁矿物(辉石,角闪 安山岩、玄武岩、 绿泥石 石,黑云母)蚀变而成, 常 闪长岩、斜长角闪 于其它蚀变伴生,中低温 岩、斜长角闪片麻 条件 岩等 碳酸盐化 普遍,中低温条件 中基性火成岩;碳 方解石、白云石、铁白云 酸盐沉积岩;碱性- 石、菱铁矿、菱镁矿 超基性岩

安徽省铜矿资源特点及典型铜矿床可利用性分析

安徽省铜矿资源特点及典型铜矿床可利用性分析
截 止 2018 年 底,安 徽 省 已 发 现 铜 矿 产 地 231 处( 含 共、伴 生 矿 产 地 88 处 ),累 计 查 明 铜 矿 石 量 13.8×108t,铜 金 属 量 924.8×104t ;累计消耗铜矿石量 3×108t,铜金属量 295.1×104t ; 保有铜矿石量 10.8×108t,铜金属量 629.7×104t。
图 2 安徽省铜矿山规模状态图 2.3 矿石品位较低
安徽省铜矿石品位总体表现为贫矿多,富矿少,平均品位为 0.8%,略低于全国平均品位 0.87%,不到世界铜矿平均品位的三 分之一,但从高品位(品位高于 1% 的铜矿石)储量占比来看,安 徽省累计查明的高品位铜矿资源储量占全省总储量的 46.36%, 略高于全国水平(32.4%)。
(2)朱冲铁铜矿 该 矿 属 于 矽 卡 岩 型 铜 铁 矿,主 矿 体 勘 查 类 型 确 定 为 第 Ⅱ 勘 查 类 型,目 前 已 经 完 成 勘 探 地 质 工 作。查 明 5 个 稍 具 规 模 的 铜 矿 体,全 矿 333 类 铜 矿 石 总 量 为 438.96×104t,铜 金 属 量 5.04×104t,平均品位为 1.36%,铜矿体埋藏深度不大,主要赋存 标高为 -100 ~ -300m。该矿主要矿体为Ⅰ、Ⅱ矿体,矿石规模 为(331+332+333)类铁矿石量 5163.94×104t、平均品位为 TFe : 50.10%、mFe :44.06%,该部分矿体埋藏较深 -800 ~ -1200m,对 于其可利用性有一定影响。矿区水文地质条件简单,岩体质量中 等~良,开采地质条件良好。 地质环境方面,主矿体埋藏较深,未来开采可能存在热害。 该矿与安庆铜矿和月山铜矿成矿地质条件相似,可类比安庆铜 矿、月山铜矿成熟的技术方法,在开发利用过程中可考虑充分利 用安庆铜矿和月山铜矿现有设施,外部开发条件良好。 社会效益方面,月山铜矿资源即将枯竭,朱冲铁铜矿的开发 对于接替月山铜矿,稳定相关人员就业方面具有一定社会效益。 (3)姚家岭锌多金属矿 该矿属于第Ⅱ勘探类型,目前已经完成勘探地质工作,提 交备案的勘探报告显示,该矿工业矿石量达 7638.24×104t,其 中(331+332)矿 石 量 3176.87×104t,占 总 矿 石 量 的 41.59%,控 制程度较高。矿床主要为铜、铅、锌、金、银等多金属共生矿床, 锌资源量 174.10×104t,平均品位 3.60% ;金 30466.90kg,平均品 位 4.24g/t ;铜 24.83×104t,平 均 品 位 0.83%,铅 34.83×104t,平 均品位 1.98%,银 863.85t,平均品位 137.14g/t。有用组分综合利 用价值大,经换算,铜当量资源储量为 125.5×104t,当量品位为 1.64%,但由于多种组分的共伴生,开采后的矿石组分复杂,导 致选矿指标难以提高,可能造成部分资源浪费,影响了该矿的可 利用性。 开采技术方面,该矿为以岩溶裂隙充水为主的顶底板直接 进水的矿床,预测矿坑涌水量大,矿区水文地质复杂程度为中 等。围岩物理力学性质较好,围岩稳固性基本稳定~稳定,区范 围内无大型工矿企业,人口密度较小,地下水地表水受到人为污

中国铜矿分布 中国铜矿市场 中国哪有铜矿

中国铜矿分布  中国铜矿市场 中国哪有铜矿

中国铜矿分布中国铜矿市场中国哪有铜矿铜矿分类及代表地区1.海相火山岩黄铁矿型铜矿床。

矿石矿物以黄铜矿﹑黄铁矿为主。

铜品位一般大于1%。

如中国甘肃白银厂﹑青海红沟等矿床。

2.超基性岩中的熔离型铜镍硫化物矿床。

矿石矿物以黄铜矿﹑镍黄铁矿为主。

铜品位一般小于1%。

如中国甘肃金川﹑新疆喀拉通克等矿。

3.变质岩层状铜矿床。

矿石矿物以黄铜矿﹑斑铜矿为主。

铜品位一般大于1%。

如云南东川汤丹﹑山西中条山胡家峪等矿。

4.夕卡岩型铜矿床。

矿石矿物主要为黄铜矿﹑黄铁矿。

铜品位一般大于1%。

如安徽铜官山﹑江西城门山等矿。

5.斑岩铜矿床。

矿石矿物以黄铜矿为主。

铜品位一般小于1%。

矿床常为大﹑中型。

如江西铜厂﹑黑龙江多宝山﹑西藏玉龙、驱龙等矿。

6.砂岩型铜矿床。

矿石矿物以辉铜矿为主﹐其次为斑铜矿﹑黄铜矿等。

铜品位多大于1%。

如云南郝家河﹑四川大铜厂等矿。

铜的资源分布铜在地壳中的含量约为0.01%,在个别铜矿床中,铜的含量可以达到3%~5%。

自然界中的铜,多以化合物即铜矿物存在。

目前,世界上已探明的铜约为3.5-5.7亿吨,其中斑岩铜矿约占全部的76%。

根据美国资源调查局2014年资料显示全球铜储量共约为6.9亿吨。

其中包括:智利1.9亿吨,澳大利亚0.87亿吨,秘鲁0.7亿吨,美国0.39亿吨,墨西哥0.38亿吨,中国0.3亿吨,俄罗斯0.3亿吨,印度尼西亚0.28亿吨,波兰0.26亿吨,赞比亚0.2亿吨,刚果(金沙萨)0.2亿吨,加拿大0.1亿吨,哈萨克斯坦0.07亿吨,其他国家0.9亿吨。

世界铜资源按区域和国家分布分别如下:区域分布:主要分布在北美、拉丁美洲和中非三地。

国家分布:世界铜资源主要集中在智利、美国、赞比亚、俄罗斯和秘鲁等国。

其中智利是世界上铜资源最丰富的国家,其铜金属储量约占世界总储量的29%。

同时,智利是全球最大铜产国和出口国。

中国铜资源分布中国铜生产地集中在:华东地区,该地区铜生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51.84%,其中安徽、江西两省产量约占30%,云南、内蒙古也是我国铜矿主要产区。

大冶铁矿

大冶铁矿

1. 湖北大冶铁山铁(铜)矿床位于鄂东南大冶县(图2-1)。

区域地质:鄂东南地区位于中下扬子陆块的西段,北与桐柏-大别造山带相接,南与九岭-幕阜隆起带毗邻,处于岳阳-九江前陆褶冲带的东端前缘部位。

本区北东以襄广断裂与桐柏-大别造山带相隔;西以鄂城-嘉鱼断裂与宝康-武汉前陆褶冲带及宜昌-武昌过渡褶皱带分割;南以坑口-排市断裂为界,构成一个三角形构造-岩浆岩区(图2-1)。

区内的构造变形主要由印支-燕山期构造运动所形成。

印支期形成一系列褶皱束和叠瓦式的逆冲滑覆构造带,主要表现为北西西至东西向的弧形褶皱及走向逆冲断裂,上覆以滑片;燕山期形成北北东向的隆坳带,叠加褶皱、断裂,并缀以箕式盆地。

在三角形区内,印支与燕山期构造直交叠加,又被铁山-四棵、毛铺-两剑桥断裂分割成三个梯形块体,形成铁山-黄金山、殷祖-筠山、大幕-枫林三个逆冲滑覆构造带。

燕山运动伸展导致的引张作用使岩浆活动强烈,形成区内鄂城、铁山、金山店、灵乡、殷祖、阳新等主要侵入体和众多的小岩体群(图2-1,图2-2),侵入岩出露面积达612平方千米,伴生铜、铁、金等多金属矿床。

图2-1 鄂东南地区区域地质略图(据杨明银等,1995)1.重力异常推断中间岩浆房;2.闪长岩;3.花岗岩;4.火山岩;5.磁法差值法推断岩浆上升通道;6.Ⅰ级断裂;7.推断Ⅰ级断裂;8.Ⅱ级断裂;Ⅳ1.铁山-黄金山逆冲滑覆构造带;Ⅳ2.殷祖-筠山逆冲滑覆构造带;Ⅳ3.大幕-枫林逆冲滑覆构造带矿区地质概况:矿区内出露的地层主要是三叠系下统大冶群。

其次为二叠系上统大隆组和龙潭煤系。

大冶群分为七个岩性段,均已接触变质。

本矿区经历了复杂的构造变动。

褶皱构造有NWW向秀山向斜、铁山背斜;近SN向尖山背斜、麻雀脑背斜。

重要的断裂构造亦有NWW向及近SN向两组。

前者以棺材山压扭性断裂带及F25断层为代表;后者以尖山压扭性断层为代表(图2-2)。

岩浆岩:铁山岩体东西长24km,南北宽5km,面积120km2。

安徽铜陵马山金硫矿床稀土元素和稳定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

安徽铜陵马山金硫矿床稀土元素和稳定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
经 钻 孔 揭 露 有 石 炭 系 船 山 组 、 龙 组 和 泥 盆 系 上 统 黄
( 沧海 和 袁 小 明 ,0 2 。 自 2 俞 20) O世 纪 7 O年 代 末 期
发现 以来 , 其成 因一 直为人 们所 关 注 , 相继 提 出层 控
型 ( 树 政 , 92 、 浆 热 液 型 ( 真 和 汪 正 琼 , 车 18 ) 岩 周
内容 提 要 : 徽 铜 陵铜 官 山 铜 矿 田是 中 国长 江 中 、 游 铁 、 、 、 安 下 铜 硫 金成 矿 带 中 著 名 的 矽 卡 岩 型 矿 床 。 马 山 金 硫 矿 床 位 于 安 徽 铜 陵铜 官 山矿 田 , 入 岩 体 为天 鹅 抱 蛋 山石 英 闪 长 岩 。文 章 通 过 对 马 山 金 硫 矿 床 的 氢 、 、 、 、 侵 氧 碳 硫 硅
1 8 ; 真 , 9 4 李 学 明等 ,9 7 王 兆 荣 等 ,9 6 92 周 18 ; 18 ; 19; 杜杨 松等 , 0 0 Du Y n s n ta. 0 3 、 积 2 0 ; a g o ge 1 ,2 0 ) 沉 加后 期热 液改 造型 ( 杨兵 ,9 5 、 底火 山喷气 沉积 18 )海 型 ( 连兴 和徐 克勤 ,9 6 王道 华 ,9 7 Gue 1 , 顾 18 ; 1 8 ; ta. 19 ) 9 3 。笔 者在 收集 整理前 人 资料基 础 上 , 过对 马 通 山金硫 矿 床各种 围 岩地层 和部 分矿 石 的稀土 元 素地 球化学 特征 和硫 、 、 、 、 同位 素组 成 的系统 研 碳 氧 硅 氢 究 , 讨成 矿溶 液 中水 、 、 和 硫 的来 源 以及 成 矿 探 碳 硅 溶液 的演 化 问题 , 了解 热 液 和 成 矿物 质 的来 源 提 为 供依 据 , 为在该 区进 一 步 寻 找 有关 矿 床提 供 科 学 依

安徽铜陵矿集区矿床勘查与地质研究新进展

安徽铜陵矿集区矿床勘查与地质研究新进展

碎 屑 岩 ,白垩 系为 陆 相 碎 屑 岩夹 火 山碎 屑 岩 。矿 区
岗闪 长斑 岩 体 及 花 岗斑 岩 脉 ,北 部 出露 大 片 白垩 系
凤 凰 山 、沙滩 脚5 个矿 田 ,其 中大 型 矿产 地 l处 ,中 岩浆岩发育 ,出露沙滩脚花岗闪长岩体和小青塘花 0
金 大 于 lO ,还有 大量 的银 、铅 、锌 、钼 、铁 等金 属 蝌 蚪 山旋 回流 纹 岩 、安 山岩 和玄 武 岩 。沙 滩 脚花 岗 Ot
化 和黄铁 矿化 ,地表 见 “ 火烧 皮” 现象 。 姚 家 岭 矿 床 即 与 小 青 塘 花 岗 闪 长 斑 岩 密 切 相
矿床 ,在 狮 子 山 矿 田发 现 了胡 村 南 铜 钼矿 床 、长 龙 关 ,矿 床 赋存 于小 青 塘 花 岗闪 长 斑体 内 ,矿 体 产 于 山铜 硫 矿 床 和 刺 山金 矿 床 ,在 铜 官 山 、新 桥 、凤 凰 隐爆 角砾 岩带 中 的角 砾 状 斑 岩 和 栖霞 组 大 理 岩捕 掳
题 ,以期 为 该 区找 矿 实 践 和 理 论研 究 提 供 有 益 的参 7 k 0 m ,主要 集 中分 布 于铜官 山 、狮 子 山 、新 桥 、凤
考和启 示 。
凰 山 、沙滩 角 等 地 区 ,受 东 西 向铜 陵一 戴 家汇 基 底
1区域 地 质 背 景
华 北 克 拉通 的结 合 部 位 ,大别 造 山带 前 陆 盆 地 中 的
深 大 断 裂 围 限 而呈 近 似 菱 形 ,南 北 分 别 以东 西 向隐 浅 海 相 的页 岩 和 砂 岩 ;泥 盆 系 中统 和 下统 缺 失 ,上
伏 断裂 为 界 ,东 西 分 别 以北 北 东 向断 裂 带 与 中一 新 统 五 通 组 为 内陆 盆地 相 的砂 岩 、细砂 岩 和 粉 砂 岩 ;

安徽铜陵冬瓜山大型铜矿:海底-喷流沉积与矽卡岩化叠加复合过程

安徽铜陵冬瓜山大型铜矿:海底-喷流沉积与矽卡岩化叠加复合过程

来自于海水硫酸盐的生物还原 & 热变质 的 晶 质 黄 铁 矿 $ 硫同位素组成随结晶程度和颗粒大小的增加而升高" 平均
E " $ 暗示热液 J 可 能 部 分 来 自 矽 卡 岩 岩 浆 热 液 系 统(冬 瓜 山 矿 床 的 矿 化 结 构) 矿体形 "+ "i !+ Ei !+ Fi # ; " J!
侯增谦D 杨竹森% 吕庆田% 曾普胜% 谢玉玲E 蒙义峰% 田世洪% 徐文艺% 李红阳" 姜章平! 王训成! 姚孝德!
内容提要 冬瓜山铜矿是长江中下游成矿带铜 陵 矿 集 区 内 的 一 个 大 型 铜 矿 ( 该 矿 床 被 惯 称 为 矽 卡 岩 型 矿 床 $ 但具明显的层控特征 ( 主矿体呈层状 ) 似层状 $ 赋存于 上 石 炭 统 碳 酸 盐 建 造 与 下 伏 上 泥 盆 统 砂 岩 建 造 的 接 触 带 附 近$ 主 要 由 一 系 列 层 控 块 状 含 铜 硫 化 物 透 镜 体) 含铜矽卡岩透镜体) 磁铁矿矿囊以及层状含铜黄铁矿 蛇纹石矿席 ; 组成 ( 主矿体的底部为根植于上泥盆统砂岩建造内的层控脉 状 网脉状矿$ 下部为层状含铜黄铁矿 Y 蛇纹石矿席$ ; 主体为块状含铜硫化物透镜体与上覆硬石膏层构成的三个硫 化 物 硫酸盐韵律单元(该+ 双层结构, 特征总体类似 ; 于 hL 但矿石结构构造表明 $ 这些硫化物 硫酸盐沉积均不同程度地遭受了后期热液 变质作 J和 J Z Q Z R 型矿床 $ ; ; 用叠加改造 ( 层控含铜矽卡岩通常发育于块状含铜硫化物透镜体之上 $ 小型磁铁 矿 矿 体 或 矿 囊 通 常 围 绕 陡 倾 的 闪 长岩株零星分布 ( 这两类矿化均与燕山期岩浆活动 " 约D # 和石英二长闪长岩株侵位密切相关(矿区可见两 E F L # 种蚀变作用 ! 石英 绢云母蚀变与矽卡岩蚀变 ( 前者在下盘砂岩中形成似整合蚀变带 $ 包裹层控网脉状矿 $ 其成因可 ; 闪长岩侵位引起 $ 形成两类矽卡岩 $ 其中 $ 镁质矽卡岩发育在 层 状 含 铜 黄 铁 矿 蛇纹石矿席$ 钙质矽卡岩形成层控含 ;

铜矿床的主要工业类型

铜矿床的主要工业类型

一、斑岩铜矿1、成矿地质特征:产生在各种斑岩(花岗闪长斑岩、闪长斑岩、斜长花岗斑岩等)岩体及其周围岩层中2、常见金属矿物:以黄铜矿为主,少量辉铜矿、斑铜矿、黄铁矿、辉钼矿等3、矿体形状:层状、似层状、空心筒状、巨大透镜体等4、规模及品位(质量分数):中、大型至巨大型,品位一般偏低5、伴生组分:钼、硫、金、银、铼、铅、锌、钴等6、矿床实例:江西德兴富家坞铜厂,西藏玉龙,黑龙江多宝山,山西铜矿峪,内蒙古乌努格吐等二、矽卡岩型铜矿1、成矿地质特征:沿中酸性侵入岩和碳酸盐类岩石接触带的内外或离开岩体沿围岩的岩层产出2、常见金属矿物:以黄铜矿、黄铁矿、磁铁矿、磁黄铁矿为主,少量辉钼矿、辉铜矿、方铅矿、闪锌矿、白钨矿、锡石等3、矿体形状:以似层状、透镜状、扁豆状为主,还有囊状、筒状、脉状等4、规模及品位(质量分数):大、中、小型均有,品位一般〉1%5、伴生组分:铁、硫、钨、钼、铅、锌、锡、铍、镓、铟、锗、镉、金、银、硒、碲、铊、铼、钒、铂族6、矿床实例:安徽铜官山,湖北铜录山,江西永平、城门山,辽宁华铜,黑龙江弓棚子,河北寿王坟三、变质岩层状铜矿1、成矿地质特征:在变质岩(白云岩、大理岩、片岩、片麻岩等)中沿层产出2、常见金属矿物:以黄铜矿、斑铜矿、黄铁矿为主,少量辉铜矿、辉砷钴矿、方铅矿、闪锌矿、辉钼矿、磁铁矿等3、矿体形状:层状、似层状、透镜状、扁豆状4、规模及品位(质量分数):大、中型为主,品位一般大于1%5、伴生组分:硫、铅、锌、砷、钼、镍、钴、金、银、硒、铋、铂族6、矿床实例:云南东川汤丹、易门狮山、三家厂,山西中条胡家峪四、超基性岩铜镍矿1、成矿地质特征:产于超基性岩(纯橄榄岩、辉橄岩、橄辉岩等)岩体的中、下部或分布在脉状岩体中2、常见金属矿物:黄铜矿、方黄铜矿、磁黄铜矿、镍黄铁矿、紫硫镍铁矿等3、矿体形状:似层状,不连续大透镜状、大脉状4、规模及品位(质量分数):大、中、小型均有,品位一般小于1%5、伴生组分:铂族、钴、金、银、硒、碲等6、矿床实例:甘肃金川,吉林磐石红旗岭,四川力马河,云南金平,新疆克拉通克、黄山五、砂岩铜矿1、成矿地质特征:在红色砂岩中的灰至灰绿色砂岩(浅色砂岩)中沿层产出2、常见金属矿物:以辉铜矿为主,少量斑铜矿、黄铜矿、自然铜、黄铁矿、方铅矿等3、矿体形状:似层状、扁豆状、透镜状4、规模及品位(质量分数):中、小型为主,品位大部分大于1%5、伴生组分:硫、铅、银、钼、钨等6、矿床实例:云南大姚六直、郝家河,湖南车江,四川大铜厂六、火山岩黄铁矿型铜矿1、成矿地质特征:产于变质火山岩(石英角斑岩、细碧岩)中2、常见金属矿物:以黄铜矿、黄铁矿为主,其次辉铜矿、黝铜矿、铜蓝、方铅矿、闪锌矿、磁黄铁矿、磁铁矿等3、矿体形状:透镜状、大小不等的扁豆状,层状等4、规模及品位(质量分数):大、中、小型均有,品位一般1%5、伴生组分:硫、铅、锌、钼、金、银、砷、硒、碲、铟、镉、铊、镓、铋、贡等6、矿床实例:甘肃白银厂,青海红沟,云南大红山,河南刘山岩七、各种围岩中的脉状铜矿1、成矿地质特征:产于各种岩石(侵入岩、喷出岩、变质岩、沉积岩)的断裂带中,倾斜常陡2、常见金属矿物:以黄铜矿、斑铜矿、黄铁矿为主,其次有辉钼矿、闪锌矿、方铅矿、黝铜矿等3、矿体形状:板状、脉状、复脉带4、规模及品位(质量分数):中、小型,品位一般大于1%5、伴生组分:硫、铅、锌、金、银、钨、钼、钴等6、矿床实例:安徽穿山洞、铜牛井,江苏铜井,湖北石花街,吉林二道羊岔。

安徽铜官山矽卡岩型铜矿床实习报告

安徽铜官山矽卡岩型铜矿床实习报告

安徽铜官山矽卡岩型铜矿床实习报告引言作为一名地质学专业的学生,我有幸获得了在安徽铜官山矽卡岩型铜矿床实习的机会。

这不仅让我能够将课堂所学的理论知识付诸实践,更让我深刻认识到矿床勘查开采工作的艰辛与挑战。

通过这次实习,我对矽卡岩型铜矿床的成因、赋存状态及开采方式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

矿床概况铜官山矿区位于安徽省东部,地处大别山余脉区,总体呈东北向展布。

该矿区内赋存有多个中小型矽卡岩型铜矿床,主要赋存于中元古代变质岩系中。

矽卡岩型铜矿床形成于区域变质作用时期,铜矿化体多呈层状或薄层状产出于矽卡岩或云母片岩中。

矿石赋存特征矽卡岩型铜矿化体在铜官山矿区多呈层状或薄层状分布于矽卡岩或云母片岩中。

矿化蚀变类型以钾化、硅化为主,常可见石英、绿泥石、绿帘石等矿物伴生。

主要矿物组合为黄铜矿、斑铜矿、磁铁矿等硫化物矿物。

部分矿体内还可见少量自然铜产出。

开采方式由于矽卡岩型铜矿体多呈层状或薄层状产出,开采方式主要采用地下开采。

矿山目前采用的是室内暗挖法,即在矿体所在岩层内掘进巷道,对矿体进行水平分层采矿。

采矿过程中,需对顶板、矿帮等进行良好的支护,以确保采矿安全。

实习体会通过这次实习,我亲身体验了矿山开采作业的艰苦,也领略了矿山地质工作者们的付出与执着。

虽然工作环境恶劣,但他们却怀着对事业的热爱,孜孜不倦地工作着。

这次实习不仅加深了我对矿床地质知识的理解,更让我受到了宝贵的人生启示。

我将以此为契机,继续努力学习,为将来能够为矿山事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而奋斗。

这次安徽铜官山矽卡岩型铜矿床实习给了我很多宝贵的经历和启迪,使我受益匪浅。

我由衷感谢学校和矿山给予的这次实习机会,它将成为我人生道路上难能可贵的财富。

安徽凤凰山铜矿床成矿机制探讨

安徽凤凰山铜矿床成矿机制探讨

安徽凤凰山铜矿床成矿机制探讨作者:肖翠翠周琛龙来源:《地球》2013年第09期[摘要]本文就安徽凤凰山铜矿床程艳机制、成矿地质演化和铜矿富集规律等进行了分析探讨,具有较强的意义和价值。

[关键词]凤凰山铜矿床成矿机制成矿地质演化铜矿富集规律[中图分类号] P611 [文献码] B [文章编号] 1000-405X(2013)-9-62-21成岩机制探讨新屋里岩体是一个由花岗质岩浆多次涌动侵入形成的复式岩体,形成于燕山晚期,主要岩性为石英二长闪长岩和花岗闪长岩。

处于边缘相的石英二长闪长岩和中间相的花岗闪长岩呈渐变接触关系。

石英二长闪长岩和花岗闪长岩稀土元素配分曲线均为轻稀土富集型,具有很高的一致性,说明2类岩石来源于统一的岩基,是深部岩浆房经多期次侵入作用形成的同源岩浆岩。

侵入岩均以富碱(Na2O+K2O > 7% )、高钾(K2O>2.5%)、贫镁为特征,Na2O/K2O普遍大于1,按Le Maitre(1989)对亚碱性岩的分类方法,新屋里岩体石英二长闪长岩和花岗闪长岩除1个样品落入橄榄玄粗质系列外,其他均为高钾钙碱性系列。

新屋里岩体主量元素里特曼指数值为1.623.4,基本上处于1.993.19范围,进一步证明本区侵入岩属于典型的高钾钙碱性岩石。

新屋里岩体石英二长闪长岩SiO2:平均含量(61.1%)略高于中国石英闪长岩SiO2平均含量(60.5% ),花岗闪长岩SiO2:平均含量(64.5%)接近中国花岗闪长岩SiO2:平均含量(65.0% ),石英二长闪长岩K2O含量和K2O/(Na2O+K2O)值相对花岗闪长岩略高,但均接近中国石英二长闪长岩和花岗闪长岩平均值,属于硅酸弱过饱和岩石。

Treuil和Joron(1975)研究认为,在La/Sm-La关系图上,部分熔融过程表现为一条斜线,分离结晶过程表现为一条水平线,新屋里岩体岩石样品La/Sm-La投点分散,表明岩浆演化过程不是单一的部分熔融过程或分离结晶过程,而有可能是在岩浆演化过程中发生同化混染作用。

安徽省铜陵县舒家店斑岩铜矿床地质特征及矿床成因探讨

安徽省铜陵县舒家店斑岩铜矿床地质特征及矿床成因探讨

矿床地质安徽省铜陵县舒家店斑岩铜矿床地质特征及矿床成因探讨方涛,曹晓生,王智勇,潘玲玲(华东冶金地质勘查研究院)铜陵矿集区以矽卡岩型铜金矿床闻名于世。

对于斑岩型矿床的发现与勘查,近几年随着国家经济建设对矿产资源的需求,勘查科研工作的大力推进,铜陵地区的斑岩型矿床找矿也取得了较大进展。

铜陵县舒家店斑岩铜矿床从70年代几万吨铜资源量,到目前勘查已达几十万吨,且该区成矿条件优越,找矿还有较好潜力。

1 成矿地质背景舒家店斑岩铜矿位于铜陵矿集区中段,新桥矿田和凤凰山矿田之间。

铜陵地区是长江中下游成矿带中重要的铜、金及多金属矿等矿产资源产地。

地质构造属铜陵~繁昌断皱带南段的铜陵—戴家汇岩浆断裂活动断块区。

盖层构造为一系列走向北东而相间排列的短轴背斜及复式向斜。

区内近东西、南北向基底构造及其交汇点控制着该区岩浆活动及成岩成矿作用,尤其是与成矿关系极为明显。

从图1可以看出区内几个较大的斑岩型铜钼及多金属矿床如姚家岭与斑岩有关的铜金锌矿床,舒家店斑岩铜矿,鸡冠山斑岩钼铜矿,东石门斑岩铜矿等均位于东西向基底断裂带上,几乎呈等距分布。

本区地层出露为志留系—第三系。

志留系—泥盆系主要为碎屑岩;石炭系—三迭系以海相碳酸岩为主,夹海陆交互相的煤及页岩;侏罗系主要为火山岩;白垩系、第三系多为陆相堆积。

区内与成矿有关的岩浆活动主要为燕山期。

燕山早中期,岩性为闪长岩、石英闪长岩等偏中性岩类;燕山晚期岩性为偏酸性的石英闪长岩—花岗闪长岩、花岗斑岩等。

这两期岩浆活动在该区是相互重叠并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对成矿都有着明显的控制作用。

2 矿床地质特征2.1 矿区地质舒家店斑岩铜矿床产于舒家店背斜核部向北东倾伏部位及其北西翼部。

矿区出露地层自老至新依次为志留系下统高家边组(S1g)砂页岩、页岩,只小范围出现在背斜核部,中统坟头组(S2f)砂岩、粉砂岩、粉砂质页岩,上统茅山组(S3m)岩屑石英细砂岩和石英粉砂质细砂岩等;背斜向东西两翼依次为泥盆系五通组(D3w)和石炭系地层等。

铜矿床类型、特征及资源评价

铜矿床类型、特征及资源评价

火山岩型铜矿床
总结词
火山岩型铜矿床是一种较为特殊的铜矿床类型,主要形成于火山岩地区,具有品 位较高、规模较小、埋藏较深的特点。
详细描述
火山岩型铜矿床通常形成于中新生代的火山岩地区,由火山岩浆活动和后期的热 液作用所形成。该类型铜矿床的品位较高,但规模较小,埋藏较深,开采难度较 大。在全球范围内,火山岩型铜矿床的资源量相对较少。
矿床类型之一。
砂页岩型铜矿床
总结词
砂页岩型铜矿床是一种较为常见的铜矿床类型,主要形成于 沉积岩环境中,具有分布广泛、品位中等、规模较大的特点 。
详细描述
砂页岩型铜矿床通常形成于古生代的沉积岩环境中,由含铜 砂页岩和页岩经过变质作用和后期改造而成。该类型铜矿床 的品位通常在1%左右,分布广泛,规模较大,是全球重要的 铜矿床类型之一。
评价原则
科学性、客观性、实用性、综合性。
评价内容与指标
评价内容
铜矿床地质特征、矿石质量、开采条 件、经济意义等。
评价指标
资源量、品位、储量、采选能力、预 期效益等。
资源潜力评价
资源潜力分类
大型、中型、小型铜矿床。
资源潜力评价方法
地质类比法、统计分析法、成矿规律研究等。
资源潜力评价结果
为铜矿资源开发提供决策依据。
不同类型铜矿床的成矿时 代有所不同,但总体上主 要集中在中新生代。
成矿环境
铜矿床的形成与特定的地 质环境密切相关,如板块 俯冲带、陆内造山带和陆 表海沉积盆地等。
成矿物质来源
铜的成矿物质来源多样, 既可以是岩浆岩,也可以 是沉积岩或变质岩。
03
铜矿资源评价
评价方法与原则
评价方法
地质分析法、经济分析法、统计预测法等。

安徽铜陵铜官山铜矿床地质报告

安徽铜陵铜官山铜矿床地质报告

安徽铜陵铜官山铜矿床地质报告矿区自然筒况(—)矿区所处行政区划位置矿区在铜陵市东南郊,是我国长江中下游铁铜成矿带中著名的铜矿床之一。

,铜陵市位于安徽省南部、长江下游南岸,是中华民族青铜文明发祥地之一,自古是吴头楚尾不同文化汇集地。

铜陵盛产铜,铜采冶史可追溯到商周时代,距今已有3000多年历史,被誉为中国古铜都。

铜陵市因铜得名,亦因铜兴市。

1949年4月21日,铜陵县境解放以后,以铜官山矿区为主,设立了铜官山区。

1950年1月,新中国大规模重点建设铜官山铜矿。

1953年5月1日,铜陵冶炼出新中国第一炉铜水。

(二)矿区交通简况铜陵作为安徽中南部,长江南岸的城市,铜陵地处上海与武汉,南京与九江,芜湖与安庆的正中心,是黄山,九华山等皖南旅游风景区的北大门,是徐(州)合(肥)黄(山)公路与长江,铜沪铁路的十字交汇点,也是安徽省实施“两点一线”发展的十字交汇点.长江“黄金水道”依城东去,皖江第一桥—铜陵长江大桥飞架南北。

铜九铁路,沿江高速公路和合铜高速公路等均立项待建,四通八大的现代交通网络已经进一步形成。

不论是陆路还是水路,对矿产的运输都是十分方便的。

(三)矿床地质研究史安徽铜官山铜矿是中国长江中下游铁铜成矿带中著名的矽卡岩型矿床,前人在该地区进行了大量的工作,在矿床地质特征、矿床成因和成矿流体研究等方面取得了许多重要成果(常印佛等,1991;翟裕生等,1992)。

铜陵地区与燕山期中酸性侵入岩有关的成矿流体以高盐度为特征已被许多学者证实(黄许陈等,1994;凌其聪等,2002;陈邦国等,2002;顾连兴等,2002)。

流体包裹体是研究成矿流体的直接样本,其物质组成和形成的物理化学条件反映了成岩、成矿时介质的环境特征。

确定包裹体均一温度、盐度、压力和成分对研究矿床成因、成矿物质来源及成矿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扫描电镜/能谱分析(SEM/EDS)和激光拉曼显微探针(LRM)技术在包裹体研究中的应用,对包裹体的研究程度日渐深入。

安徽省庐江县沙溪铜矿铜泉山与凤台山矿段-410~-650米加密勘探的实践和认识

安徽省庐江县沙溪铜矿铜泉山与凤台山矿段-410~-650米加密勘探的实践和认识

2023年 5月下 世界有色金属91地质勘探G eological prospecting安徽省庐江县沙溪铜矿铜泉山与凤台山矿段-410~-650米加密勘探的实践和认识邹进静(铜陵有色金属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矿产资源中心,安徽 铜陵 244000)摘 要:安徽铜冠(庐江)矿业有限公司沙溪铜矿建设项目是安徽铜陵有色金属集团控股有限公司“十二五”重点项目,铜陵有色矿产资源中心在以往研究沙溪铜矿床铜泉山矿段和凤台山矿段成因和矿区地质资料的基础上,对沙溪铜矿铜泉山矿段和凤台山矿段-410~-650m标高范围内开展了勘探工作,对矿区地层、构造、岩浆岩、变质蚀变作用及深部矿体赋存规律进行了较详细的研究,查明了矿体控矿条件、控岩控矿特征,并对深部找矿工作形成了一些认识。

关键词:沙溪铜矿床;铜泉山矿段;凤台山矿段;勘探中图分类号:P618.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5065(2023)10-0091-3Practice and understanding of infill exploration at -410~-650 meters in Tongquanshan and Fengtaishan ore blocks of Shaxi Copper Mine, Lujiang County, Anhui ProvinceZOU Jin-jing(Mineral Resources Center of Tongling Nonferrous Metals Group Co., Ltd,Tongling 244000,China)Abstract: Shaxi Copper Mine Construction Project of Anhui Tongguan (Lujiang) Mining Co., Ltd. is a key project of Tongling Nonferrous Metals Nonferrous Metals Group Holdings Co., Ltd. during the "12th Five Year Plan" period. Tongling Nonferrous Metals Nonferrous Mineral Resources Center has carried out exploration work within the elevation range of -410~-650m of the Tongquanshan and Fengtaishan ore sections of Shaxi Copper Mine on the basis of previous research on the genesis and geological data of the mining areas of the Tongquanshan and Fengtaishan ore sections of Shaxi Copper Mine, The strata, structure, magmatic rock, metamorphic alteration and the occurrence law of deep ore bodies in the mining area have been studied in detail, and the ore control conditions, rock control and ore control characteristics of ore bodies have been found out, and some understanding of deep ore prospecting has been formed.Keywords: Shaxi copper deposit; Tongquanshan ore section; Fengtai Mountain ore section; exploration收稿日期:2023-03作者简介:邹进静,男,生于1988年,汉族,湖北荆州人,本科,地质中级工程师,研究方向:地质找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安徽铜官山铜矿床实习报告—安徽铜官山铜矿床简介一、区域地质背景1、矿床产出的大地构造位置位于安徽省铜陵市东南郊,是我国长江中下游铁铜成矿带中著名的铜矿床之一。

铜陵地区位于贵池-马鞍山隆起带(印支期隆起带)的中部,西以郯庐断裂为界分别与华北地块和大别地块毗邻,南东与江南台隆相连。

南、北两侧分别被两条东西向的隐伏基底断裂所围限,与贵池、繁昌两个北东向的S状隆褶带相隔;东西两侧分别为北东向大型断裂带为界,构成一个相对独立的菱形隆起地块(图1)。

铜陵地区成矿首先取决于有利的成矿环境。

本成矿区是环太平洋矿带中国东部成矿域长江中下游成矿带的一个组成部分。

该区深部壳幔具有明显的层块结构,处于地慢上隆区,成矿受长江断裂带的带状网络构造系统控制。

图1 下扬子地区构造简图(据刘文灿等,1996)1.沉降带;2.隆起带;3.背斜轴;4.向斜轴;5.断层;6.郯庐断裂带;7.构造单元边界2、区域地层构造,岩浆岩及变质作用本区位于扬子板块的东北缘,大别造山带的前陆褶皱带上。

经历了活动一稳定一再活动(化)的漫长构造演变。

前震旦纪以砂泥质复理石建造为主的沉积物经受区域变质和构造变形后构成褶皱基底。

晋宁运动后.处于相对稳定时期,以升降振荡运动为主.形成了巨厚的海相(间夹海陆交互相)沉积,为本区矿化奠定了沉积基础。

印支末期.扬子板块和华北板块发生碰撞,大别地块向南仰冲.本区盖层受到强烈侧向挤压,形成弧形褶皱系统,使华北板块和扬子板块联合成统一板块。

嗣后本区在太平洋板块向欧亚板块俯冲作用下转入强烈的板内变形阶段。

燕山期,构造和岩浆活动活跃,带来了丰富的成矿物质.提供了有利的成矿空间.使本区受到了岩浆一热液的叠加改造作用。

由于本区地壳运动发展的特殊性,形成了既有外生又有内生铁铜硫金等矿产产出的成矿区域。

铜官山岩体为石英闪长岩,呈岩株状侵入于背斜的西北翼。

其中见有角闪闪长岩、闪长斑岩包体,后期有二长岩脉穿切。

主岩体形成时间为150百万年左右。

自岩体中心向外可划分为中心相、过渡相和边缘相。

由岩体化学分析资料换算的钙碱拾数CA一58,属钙碱性岩套。

有如下特征:①NaZo+二20一7.06一7.54,Na>K,A12o。

/(KZo+NaZo+合eao)>1。

②在边缘相中钾长石分子增加,表现出富钾的趋势。

Na/K<2,因而后期有黑云母化。

③岩体的稀土元素分析表明,它们具有较高的La/Yb(13.69~ 31.67)和ΣL/ΣH(轻/重稀土比值为4.62一13.72)比值。

与Leady球粒陨石标准化后,稀土分布曲线均为下迭式,属轻稀土富集型,如图2.图2铜官山岩体稀土配分图1一闪长斑岩;2一角闪闪长岩;3一石英闪长岩,4一蚀变闪长岩;5一混合花岗岩Chappel和White (1974)依据花岗岩源岩物质来源把花岗岩划分为“I”和“S”型两类。

铜官山岩体为“I”型岩体。

除锶、氧同位素外,矿床中获得的铅同位素资料亦表明岩浆来源可能是深部的。

由于岩浆的上侵,围岩会遭到挤压,高温烘烤等的强烈变质作用。

在断裂带会形成构造角砾岩。

有些围岩裂隙中会发生围岩蚀变现象,形成网状或脉状的蚀变岩。

有的围岩会形成烘烤带。

如在围岩中有石榴石,透辉石等的中高温矿物。

由于老庙基山岩体侵入作用带来的热能和含矿流体分别作用于不同性质的围岩,以及这两种作用强度的差异和叠加,使区内围岩蚀变较为复杂。

为此,作者对主要蚀变岩石的矿物组合和蚀变矿物(石榴石、蛇纹石和云母等)的标型特征迸行了研究。

区内主要蚀变类型有:矽卡岩化(石榴石矽卡岩化和钙铁辉石一透辉石矽卡岩化)、蛇纹石化(叶蛇纹石化和利蛇纹石化)、云母化(金云母化、黑云母化和绢云母化)、滑石化、大理岩化、角岩化和硅化等。

这些蚀变由于热场和流体场梯度的变化,在空间上出现较明显的分带性。

主要蚀变分带类型如下:1.交代分带主要见于上部矿体中,蚀变产生于岩体与碳酸盐岩之间,受接触带构造控制,有如下分带现象:①石英闪长岩:斜长石+角闪石+石英十钾长石。

②蚀变石英闪长岩:(方柱石+)黑云母+绿泥石+斜长石十石英,见有钙铝榴石(含钙铝榴石分子70.30%)矽卡岩脉。

③矽卡岩带:a)钙铁榴石(含钙铁榴石分子67.29一99.59%)十次透辉石十方解石,一般宽几米至几十米;b)磁铁矿+硫化物十方解石,磁铁矿呈粗粒状,局部具石榴石假象和环带;c)透辉石十钙铁辉石十方解石,一般宽几米至几十米。

④大理岩带:硅灰石+透闪石+方解石,一般宽几米至几十米不等。

⑤角岩带:石英+黑云母十少量红柱石。

如图3.图3 小铜官山交代分带地球化学剖面1一石英闪长岩,2一蚀变石英闪长岩,3一石榴石矽卡岩,d一磁铁矿矿体,5一石榴石透辉石矽卡岩,6一透辉石矽卡岩,7一角页岩2.变质分带变质分带有两种类型,主要见于中、下部矿体中,它们具有不同的形成(1)岩体与化学惰性岩石相接触,见于下部矿体中。

典型的蚀变分带为:①石英闪长岩。

②黑云母化蚀变闪长岩,主要蚀变矿物为少铁黑云母.(2) 岩体与高导热层岩石接触。

如中部矿体,岩体与平均厚度为4.89。

的含铜胶黄铁矿层接触,由于胶黄铁矿层具有较高的热导性,顺层发生强烈的热变质作用,形成本区特殊的变质分带。

典型的变质分带为:①大理岩带;②磁黄铁矿、黄铁矿矿层;③含铜蛇纹岩带(蛇纹石+金云母+磁铁矿+磁黄铁矿+黄铁矿十黄铜矿),随着远离岩体,在横向上也出现规律性变化(详细讨论见后);④角页岩(石英岩)带。

3. 变质一交代分带受接触带构造及岩性差异控制,交代作用明显,并保存有变质分带的某些特征,如老庙基山矿段。

从岩体至围岩,矿物分带较复杂.4. 交代一变质分带这类分带一般离接触带较远,后期热液蚀变不强,保留较多的变质分带特征,原始沉积组构的特征也保存得较完整.3、区域上已发现的矿床特征铜陵地区是长江中下游铁铜硫金成矿带的重要成矿区。

目前区内已发现大小矿床30余处,这些矿床类型复杂、成因不同,规模悬殊,产状各异。

如图图铜陵矿集区地质构造及矿产分布图(据吴金国等,2003略改)l一第三系泥岩、砾岩夹玄武岩;2一侏罗一白里系凝灰质砂砾岩、英安质火山岩;3·泥盆一三叠系碳酸盐岩、硅质岩、陆源碎屑岩:4一志留系砂岩、粉砂岩、页岩;5-石英二长闪长岩;6一花岗闪长岩;7-辉石二长闪长岩;8一石英二长闪长份岩;9一花岗闪长斑岩;10一盖层断裂;11一印支期复式背斜;12-印支期复式向斜;13一燕山晚期复式褶皱:14一基底断裂;15一铜矿床;16一金矿床;17一硫矿床;18一铁矿床;19一铅锌矿床:20一多金属矿床二、矿床地质特征1.矿区地质铜官山铜矿床位于铜陵~戴家汇东西向基底断裂带的西端,铜官山“S”状背斜的北西翼。

燕山晚期中酸性岩浆侵入活动形成了铜官山岩体,呈NE向展布,与铜山背斜一致。

沿接触带由南向北分布有白家山、宝山、老山、小铜官山、老庙基山、招树山、笔山、罗家村等8个矿段(图4)。

地层及含矿岩系特征矿体主要赋存在石炭系中,矿体明显受黄龙组地层控制,产于白云岩底部。

有三种含矿组合:粉砂岩-黄铁矿层-碳质页岩组合;粉砂岩(或页岩)-黄铁矿层-白云岩-灰岩组合;白云岩-菱铁矿(或黄铁矿)-灰岩组合。

矿层往往位于两种岩性的转变部位。

剖面分析表明中上石炭统白云岩段和灰岩段、含矿白云岩和不含矿白云岩,它们在有机炭、F、Cl含量和Sr/Ba比值及pH、Eh条件等方面均有差异(表1)。

在邻区冬瓜山矿床中发现有硬石膏层,其δ34S平均值为16.69‰。

铜官山岩体主要由石英闪长岩组成,呈岩株状产于背斜的西北翼,出露面积约1.5km2,其中见有角闪闪长岩、闪长斑岩包体。

后期有二长岩脉侵入。

主岩体形成时间在150Ma左右。

自岩体中心向外可划分为中心相、过渡相和边缘相。

钙碱指数CA=58,属钙碱性岩。

岩石化学特征表现为:Na2O+K2O=7.06-7.54;Na>K。

Al2O3/(K2O+Na2O+1/2CaO)>1。

图4 铜官山铜矿地质图1.第四系堆积层;2.三叠系;3.龙潭组页岩粉砂岩;4.孤峰组硅质岩;5.栖霞组灰岩;6.船山组灰岩;7.黄龙组白云岩;8.高骊山组粉砂页岩;9.五通组石英岩;10.石英闪长岩;11.石榴石矽卡岩;12.透辉石矽卡岩;13.磁铁矿;14.磁黄铁矿;15.含铜蛇纹岩;16.铁帽;17.断层;18.岩层产状;19.地质界线;20.剖面线;21.剖面图2、矿体特征矿床特征根据矿体的产状、形态、矿石组合和蚀变类型及矿物标型特征,可划分为三种矿化类型(图5)。

上部矿体:主要产在石炭一二叠系灰岩与石英闪长岩的接触带附近。

矿体与地层产状不一致(不整合型)。

一般规模不大,有典型的矽卡岩矿物组合和分带性,是传统观点的矽卡岩矿床,如笔山、罗家村矿段。

主要矿石类型有磁铁矿型、磁黄铁矿型、黄铁矿型和矽卡岩型。

矿石构造为块状构造、脉状构造等,具交代残余,交代充填、固溶体分离等结构。

矿石中微量元素Zn、Co、Ga含量较高,Ni含量低。

中部矿体;主要产于中石炭统底部的白云岩中,呈层状。

层位稳定,水平延伸可达几千米。

与地层产状一致(整合型矿体)。

当位于接触带附近时可与上部矿体相联结,构成“人”字型矿体。

矿石类型有磁铁矿-蛇纹石型、磁黄铁矿-蛇纹石型、黄铁矿-蛇纹石型、胶状黄铁矿-白云石型。

在矿石中保留了大量的原生沉积构造(层纹、条带、皱纹、胶状、莓球、残余鲕等)。

镜下资料表明,在磁铁矿、磁黄铁矿中保留有残余的胶状黄铁矿,甚至在黄铁矿中也可见到胶状黄铁矿残余。

此类矿石中的矿物生成顺序是:胶状黄铁矿-晶质黄铁矿-磁黄铁矿-磁铁矿-黄铜矿。

黄铜矿主要是后期叠加在早期矿物之上的,一般呈似条带状、浸染状、细脉状,伴有黄铁矿、石英、方解石等。

宏观和微观资料表明中部矿体中存在着两种成因系列的矿物组合:胶状黄铁矿-晶质黄铁矿-磁黄铁矿-磁铁矿组合和磁铁矿-磁黄铁矿-黄铁矿、黄铜矿组合。

这两个组合中的磁铁矿产状及物理参数均不相同;氧同位素也略显不同,但化学成分差异则不明显(表2)。

中部矿体中有两类黄铁矿标型特征不同(表3),表明地层中的黄铁矿与整合矿体中的黄铁矿相似,而与岩体中的黄铁矿有明显区别。

中部矿体围岩以镁矽卡岩蚀变为特征,从接触带到围岩蚀变分带为镁橄榄石-金云母-蛇纹石-大理岩,相应的矿化分带是磁铁矿-磁黄铁矿。

铜矿化是叠加的,远离接触带呈现Cu(Mo)-Cu(Pb·Zn)-Fe(Au)的变化趋势。

下部矿体:属热液石英脉型,以含铜石英网脉为特征,发现于老庙基山―175m、―215m中段的岩体边缘和底板角页岩中。

脉宽0.1―5cm左右,主要矿物有黄铜矿及少量辉钼矿、闪锌矿、黄铁矿,偶见白钨矿。

主要矿石类型有含铜蚀变闪长岩和含铜石英脉两种。

在黄铁矿中富Co、Ni,其Co/Ni>1,S/Se≈1500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