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生物总复习《植物的激素调节》专题突破学案

合集下载

高考生物植物的激素调节专题辅导教案

高考生物植物的激素调节专题辅导教案

植物茎的向光性和背地性生长使植物的茎、叶处于最适宜利用光能的位置,有利于接受充足的阳光而进行光合作用;根的向地性生长使根向土壤深处生长,这样既有利于植物的固定,又有利于从土壤中吸收水和无机盐。

这是植物对外界环境的一种适应性,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

5.生长素、赤霉素、细胞分裂素在细胞分裂时的作用顺序生长素、细胞分裂素和赤霉素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促进作用,称为植物生长促进剂;脱落酸和乙烯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抑制作用,称为植物生长抑制剂。

植物激素与细胞分裂有密切关系,生长素、赤霉素和细胞分裂素等都可以影响细胞分裂,因为它们对DNA、RNA和蛋白质的形成都是有影响的。

它们对细胞分裂影响的顺序,目前一般认为是:赤霉素→细胞分裂素→生长素。

当将烟草茎的髓进行组织培养时,细胞分裂的本来抑制作用便被解除,也即是说,本来不能进行细胞分裂的髓细胞,切下后,就有分裂的可能性。

赤霉素可以加速这种解除作用同时还促进DNA合成细胞分裂素也促进DNA的合成;生长素在较晚的时候才起作用,它促进RNA的形成。

6. 生长素、细胞分裂素、赤霉素、脱落酸和乙烯等五种激素之间的关系(1)相互促进作用①促进植物生长:生长素、细胞分裂素。

②延缓叶片衰老:生长素、细胞分裂素。

③诱导愈伤组织分化成根或芽:生长素、细胞分裂素。

④促进果实成熟:脱落酸、乙烯。

⑤调节种子发芽:赤霉素、脱落酸。

⑥促进果实坐果和生长:生长素、细胞分裂素、赤霉素。

(2)相互拮抗作用①顶端优势:生长素促进顶芽生长,细胞分裂素和赤霉素则促进侧芽生长。

②调节器官脱落:生长素抑制花朵脱落,脱落酸促进叶、花、果的脱落。

③两性花的分化:生长素使雌花增加,赤霉素使雄花形成。

④调节气孔的开闭:细胞分裂素促进气孔张开,脱落酸促进气孔关闭。

三高考真题体验例1根据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判断,生长素类似物不能用于()A、促进月季插枝生根B、棉花的保蕾保铃C、人工培育无籽辣椒D、促进香蕉成熟考点定位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植物生长素的生理作用指点迷津植物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在农业生产上的具体应用有:促进扦插的枝条生根;促进果实发育,获得无籽果实;防止落花落果。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3章植物的激素调节(单元复习)学案新人教版必修3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3章植物的激素调节(单元复习)学案新人教版必修3

【章节知识网络】【章节稳固与提升】一、选择题1、 (2012 ·潍坊一模) 以下现象中哪些是因为对植物激素的敏感程度不一样造成的()①胚芽鞘背光侧比向光侧生长快②水平搁置的幼苗根向地生长,茎背后生长③顶芽比侧芽生长快④ 2,4 - D 除麦田杂草A.①②③④ B.②③④C.②④ D.②③【分析】①中胚芽鞘背光侧比向光侧生长快,作用对象都是茎,是因为生长素散布不均匀造成的;②是因为地心引力的作用,致使根背后侧浓度低,促进生长,向地侧生长素浓度高,生长慢,而茎与根相反。

茎与根生长状况的不一样是因为其对生长素的敏感程度不一样造成的;③是植物同一器官的生长状况,反应出生长素的双重性;④是利用双子叶植物对激素敏感,票据叶植物对激素不敏感来消除田间的双子叶杂草,切合选项要求。

【答案】 C2、图一是将含有生长素的琼脂块放在切去尖端的胚芽鞘的一侧,胚芽鞘曲折的状况( 曲折角度用 A 表示 ) ;图二是生长素对胚芽鞘生长的促进作用表示图。

由此我们能够判断以下说法错误的选项是()A.琼脂块中生长素浓度在 b 点时 A 拥有最大值B.当生长素浓度小于 b 点浓度时,随生长素浓度的增添 A 渐渐减小C.只有生长素浓度高于 c 点浓度时,生长素才会克制胚芽鞘的生长D.由图二可知生长素对于胚芽鞘的生长作用拥有双重性【分析】琼脂块中生长素浓度在 b 点时,促进作用最强, A 的角度值最小。

【答案】 A3、 (2012 ·南昌模拟) 在生长季节,玉米植株被雨后狂风吹倒一段时间后会表现如右图所示的生长状况。

该图不可以说明()A.在该段时间内玉米光合作用合成量大于呼吸作用耗费量B.生长素的运输属于主动运输C.生长素的作用拥有双重性D.植物的不一样器官对生长素的敏感程度不一样【分析】玉米植株被雨后狂风吹倒一段时间后仍表现为生长,所以在该段时间内玉米的光合作用合成量大于呼吸作用耗费量;玉米茎背后生长,根向地生长,说明生长素的作用拥有双重性,也说明植物的不同器官对生长素的敏感程度不一样,但并无任何信息说明生长素的运输属于主动运输。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专题10 植物的激素调节学案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专题10 植物的激素调节学案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专题10 植物的激素调节学案1、幼苗是研究生长素及其分布与作用原理的最佳实验材料,针对燕麦胚芽鞘系列实验应明确下列结论:(1)生长素的产生部位胚芽鞘尖端 (2)发挥作用部位尖端下面一段(3)感光部位胚芽鞘尖端 (4)生长素作用一定浓度范围内促进生长(5)弯曲生长部尖端下部伸长区(5)弯曲原因生长素分布不均匀,导致生长不均匀 (6)引起生长素分布不均匀的原因单侧光照、地心引力等2、生长素的运输(1)极性运输(2)非极性运输:在成熟组织中,生长素通过韧皮部的筛管进行非极性运输。

(3)横向运输①原因:在某些刺激(如单侧光、地心引力等)影响下,生长素在能感受刺激的部位(如胚芽鞘的尖端)发生横向运输(不接受刺激的部位不能发生横向运输)。

②实验证据:云母片插入法。

经过一段时间后,生长素含量E>C=D>F。

例1、世纪金榜48页典例2【变式探究】(xx高考全国卷Ⅰ)下列关于植物生长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A、植物幼嫩叶片中的色氨酸可转变为生长素B、成熟茎韧皮部中的生长素可以进行非极性运输C、幼嫩细胞和成熟细胞对生长素的敏感程度相同D、豌豆幼苗切段中乙烯的合成受生长素浓度的影响活动二生长素的作用特点两重性 (1)两重性的体现既能促进生长,也能抑制生长;既能促进发芽,也能抑制发芽;既能防止落花落果,也能疏花疏果。

体现生长素两重性的例子:顶端优势、根的向地性,根的背光性(2)影响生长素作用的因素①生长素浓度及器官种类(如图)a、一定范围内促进植物器官生长,超过一定值时,抑制其生长。

b 、同一生长素浓度作用于不同器官,敏感性大小为根>芽>茎。

②不同种类的植物同一浓度的生长素作用于不同植物,引起的生理效应不同。

这与不同种类的植物对生长素的敏感性不同有关,如双子叶植物比单子叶植物敏感性高。

如图所示:例2、将某种植物的胚轴切段若干浸入蒸馏水中1 h后,再分别转入5种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NAA的溶液中和含糖的磷酸盐缓冲液(对照组)中。

高三生物二轮复习学案:植物的激素调节

高三生物二轮复习学案:植物的激素调节

植物的激素调节一核为什么考围绕“立德树人、服务选才、引导教学”。

所选题目问题大部分与农业生产有关,比如植物激素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植物生长调节剂在农业生产中的利用等,重在突出生命观点。

四层考什么核心价值通过各种观察、实验等探究性学习活动,帮助学生增加感性认识,培养学生“科学为社会、科学为大众”的意识,使学生领悟科学研究的方法并习得相关的操作技能。

学科素养学习生长素和乙烯对植物生长的调节作用等植物激素对植物生长发育过程的影响,认同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生物学观点。

关键能力实验与探究能力。

本部分内容中有一个重要的实验:探究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扦插枝条生根的作用。

必备知识①植物的向性运动②生长素的发现③生长素的产生、分布和运输及生长素的生理作用④植物激素及植物生长调节剂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四翼怎么考基础性学案中每部分内容都有相关的知识引领,特别注意学生容易忽视的点,同时突出主干知识。

本专题沿着植物激素的发现、研究、应用这条主线,既介绍了生长素的发现历程、各种植物激素的产生及作用,也介绍了植物生长调节剂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综合性题目给出的信息多种多样,有根的向地性图像、曲线、柱状图,要求同学们在分析的过程中必须熟练掌握基础知识,同时进行相互转化,结合有关植物组织培养等内容的考查。

应用性基于植物激素在生产生活中应用的相关资料,结合植物激素和其他因素对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分析并尝试提出生产实践方案。

通过分析情景对学过的知识能够进行灵活应用,也是学过生物学知识后的重要体现:能够解释或解决生活实际问题。

创新性根据学过的内容,结合教材中的思维拓展,我们设计了创新实验:设计实验,以证明动物细胞分化程度越高,它的全能性越受到限制,但细胞核仍具有全能性(只写思路)。

建议及要求1.结合实例说明植物激素的分布及作用,会解释植物产生向光性的原因。

2.说明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的实例,并会设计实验探究生长素促进生根的最适浓度。

3.分享交流,说明植物激素及生长调节剂在生活中的应用。

植物的激素调节复习学案

植物的激素调节复习学案

第三章植物的激素调节【夯实基础】知识点一:生长素的发现认真复习教材中详细介绍的有关生长素发现的几个实验,不需要死记硬背,重在理解每个实验的步骤、结论以及它们之间的递进关系。

需要明确的是:对于胚芽鞘而言,在其向光性中,感受单侧光刺激的部位、产生生长素的部位以及生长素发生横向运输的部位都在;而发生弯曲的部位在。

生长素的化学本质是,缩写是,植物体内具有生长素效应的物质还有。

知识点二:生长素的产生、分布和运输1、产生部位是,是经过一系列反应转变成的。

2、生长素在植物体的各个器官中都有分布,但相对集中在的部分,如等处。

3、生长素的运输方式,从方向上分有三种:①极性运输:指的是生长素,也就是只能地运输。

生长素的极性运输是由遗传因素决定的,不受外界因素的影响。

②横向运输:是生长素在植物体局部(如:根尖、茎尖)的一种运输方式,需要一定的外界刺激才能发生,如:单侧光、重力等。

③非极性运输:在中,生长素可以通过进行的一种运输方式。

★不管哪种运输方式,从生长素出入细胞膜的方式角度讲,生长素的运输都属于。

知识点三: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及作用特点1、生长素具有的作用,在农业生产上,它还具有促进扦插枝条生根、促进果实发育以及防止落花落果等的作用。

2、作用特点:具有性,一般来说,低浓度促进,高浓度抑制。

3、生长素所发挥的作用,不仅与浓度有关,还与植物细胞的成熟情况、器官的种类以及植物的种类有关。

具体规律是——①幼嫩细胞比衰老细胞对生长素更敏感;②根对生长素的敏感度>芽>茎;③双子叶植物>单子叶植物。

★★★以下是重点中的重——点——⑴顶端优势:①概念:顶端优势指的是顶芽优先生长,侧芽生长受到抑制的现象。

(理解即可)②原因:顶芽产生的生长素向下运输,在侧芽部位大量积累,从而抑制了侧芽的生长。

(提醒:a、越靠近顶芽,侧芽受到的抑制越明显;b、植物的地下部分也存在顶端优势。

)③应用:打顶摘心等。

⑵向光性的原因(以胚芽鞘为例):图解:概述:当胚芽鞘尖端感受到的刺激时,尖端产生的生长素发生(从向光侧运输到背光侧),使得背光一侧生长素含量向光一侧,由于生长素能够,从而造成背光一侧比相关一侧,于是表现出向光性。

专题十四-植物的激素调节高考精品学案

专题十四-植物的激素调节高考精品学案

2013高三生物总复习教案——植物的激素调节【考纲要求】【考点分析】【考点预测】本知识点是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在高考中要求相对较低,植物生命活动相对动物生命活动调节也是比较简单,但是考察的频率非常高,在各地高考试题中每年都有出现,主要是考察的是生长素的生理作用,以及其他植物激素的应用,本知识点对于实践应用考察的相对比较多。

主要是以选择题和实验设计的形式出现。

【知识梳理】一、生长素的发现二、生长素的产生、分布和运输三、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四、其它植物激素【重点解析】一、生长素的生理作用1.向光性原理:单侧光影响了生长素的分布,使背光一侧的生长素多于向光一侧,背光一侧的细胞伸长快于向光一侧,结果表现为茎弯向光源生长。

2.极性运输:生长素具有极性运输的特性,即生长素只能从植物体的形态学上端向形态学下端运输,而不能倒过来运输。

3.顶端优势:顶芽优先生长而侧芽受到抑制的现象。

原因主要是植物的顶芽产生的生长素向下运输,过多地积累在近顶端的侧芽部位,使近顶端的侧芽部位的生长素浓度增加,从而抑制该部位侧芽生长。

4.生长素的两重性①生长素既能促进植物生长(低浓度)也能抑制生长(高浓度);既能促进发芽(低浓度)也能抑制发芽(高浓度);既能防止落花落果,也能疏花疏果。

②生长素的两重性和生长素的浓度、器官种类及细胞年龄有关。

学大教育例1 绿色植物倒伏后,它的茎杆能部分恢复成直立状态,引起这种现象的原因是()A.受重力影响.向地性 B.受重力影响.背地性C.受水的影响.向水性 D.受光的影响.向光性解析:“绿色植物倒伏后,它的茎杆能部分恢复成直立状态”是茎背地性的表现。

茎出现背地性是因为适宜浓度的生长素促使茎近地的一侧生长比背地一侧生长快。

答案:B例2对燕麦胚芽鞘做如下处理(见下图):①放在暗盒里;②胚芽鞘尖端的下部用锡箔遮住;③尖端横向插入云母片;④在尖端横向插入琼脂片;⑤切去胚芽鞘尖端;⑥切去胚芽鞘尖端,但在切口上放一含有一定浓度生长素的琼脂小块;⑦切去尖端,在切口上放一含有一定浓度生长素的琼脂小块,放在暗盒里;⑧切去胚芽鞘尖端,放在暗盒里。

高中高二生物《植物的激素调节》学案

高中高二生物《植物的激素调节》学案

高中高二生物《植物的激素调节》学案一、引言植物生长和发育过程中受到各种环境因素的影响,而激素调节是其中一种非常重要的影响因素。

本文将探讨植物生长和发育过程中激素的种类、作用及其调节机制。

二、植物激素的种类及作用1.赤霉素赤霉素能够促进植物的茎、叶和根等器官的伸长,提高植物的硬度和弹性,同时还能促进植物的分生组织细胞的分裂和伸长,对植物的开花和发育也具有重要作用。

2.生长素生长素是植物体内的一种常见激素,它能够影响植物细胞的伸长和分裂,从而促进植物的生长。

生长素还能够影响植物的分化和形态发生,对植物的各种结构和器官的发育有着重要的作用。

3.赤素赤素在植物体内起到调节光周期和开花的作用,它可以抑制植物的茎、叶等器官的伸长,从而使植物能够形成紧凑的形态。

4.脱落酸脱落酸对植物的休眠和落叶过程具有重要的作用,它能够抑制植物的生长和代谢活动,从而使植物进入休眠状态或者进行落叶。

5.腐植酸腐植酸在植物的生长和发育过程中具有多种作用,它能够促进植物的根长和茎长,同时还能够提高植物的抵抗能力和适应性。

三、植物激素的调节机制植物激素的作用有很多,但是各种激素之间的关系非常重要。

下面简要介绍几种植物激素之间的关系。

1.生长素和赤霉素生长素和赤霉素是两种非常重要的植物激素,它们可以相互作用,从而调节植物的生长和发育。

在花的成长期,生长素的浓度增加,赤霉素的浓度下降,这样就能够形成很好的生长和发育环境。

2.赤霉素和赤素赤霉素和赤素的作用正好相反,赤素能够抑制赤霉素的作用,从而调节植物的茎、叶和根等器官的伸长。

3.脱落酸和腐植酸在植物的生长和发育过程中,脱落酸和腐植酸的作用不可忽视。

脱落酸能够促进植物休眠和落叶,同时抑制植物的生长;而腐植酸则能够促进植物的生长,提高植物的适应性。

四、结论植物激素的调节机制和作用是极其复杂的,但是了解这些机制对于了解植物的生长和发育过程是至关重要的。

相信通过本文的介绍,读者对植物激素的作用和调节机制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第一部分专题突破方略板块四调节专题十一植物的激素调节教学案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第一部分专题突破方略板块四调节专题十一植物的激素调节教学案

专题十一植物的激素调节1.概述植物生长素的发现和作用。

2.列举其他植物激素。

3.评述植物激素的应用价值。

4.活动:探究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扦插枝条生根的作用。

►[疏漏诊断]1.生长素的正误判断(1)科学家通过研究植物向光性发现的激素是细胞分裂素( × )(2)温特实验中生长素从胚芽鞘尖端基部进入琼脂块的方式是主动运输( × )(3)顶端优势产生的主要原因是侧芽附近的生长素浓度过高,其生长受到抑制( √ )(4)在太空失重状态下植物激素不能进行极性运输,根失去了向地生长的特性( × )(5)单侧光照射下根的背光生长与生长素的运输有关( √ )(6)喷施生长素类似物可以保花保果但不能疏花疏果( × )2.其他植物激素的正误判断(7)高浓度的生长素能通过促进乙烯的合成,抑制植物生长( √ )(8)果实生长发育和成熟受多种激素调节,其中脱落酸在果实成熟中促进细胞分裂和果实脱落( × )(9)在黑暗条件下,细胞分裂素可延缓成熟绿叶中叶绿素的降解,表明细胞分裂素能延缓叶片变黄( √ )(10)赤霉菌分泌的赤霉素是植物激素,可促进植物生长( × )(11)草莓果实的自然生长过程与生长素无关而与乙烯有关( × )(12)脱落酸能够调控细胞的基因表达( √ )►[长句冲关]1.概述性知识(1)极性运输涉及的部位是胚芽鞘、芽、幼叶和幼根等。

(2)植物向光性的原理:单侧光照射时,尖端产生的生长素由向光侧向背光侧发生横向运输,背光侧生长素浓度高,再经极性运输到尖端下部,导致下部背光侧生长素浓度高,生长速度快,植物向光弯曲生长。

(3)顶端优势的原理:植物顶芽产生的生长素向下运输,侧芽附近的生长素浓度高,抑制其发育,顶芽生长素浓度低,优先发育。

(4)植物激素在调节植物生命活动中的特点是并不是孤立地起作用,而是多种激素相互作用、共同调节。

2.程序性诱问(5)取生长状态一致的燕麦胚芽鞘,分为a、b、c、d四组。

高考生物专题复习植物的激素调节学案

高考生物专题复习植物的激素调节学案

植物激素的调节重点:1.生长素的发现过程;2.生长素的生理作用;3.其他植物激素的种类和作用难点:生长素的产生、运输和分布;科学实验设计的严谨性分析;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应用一、基础知识填空1.右图A是胚芽鞘尖端,B是尖端以下的伸长区。

黑暗条件下①处生长素含量和②处生长素含量_______(①多/相等/①少),③处生长素含量和④处生长素含量________(③多/相等/③少)。

若是给予A右侧光照后,①处生长素含量比②处生长素含量_____(多/相等/少),与④处相比③处生长素含量_____(多/相等/少)。

2.在胚芽鞘、芽、幼叶和幼根中,生长素只能从________________运输到_______________,而不能反过来运输,称为极性运输。

在极性运输过程中,生长素通过细胞膜的方式是____________。

3.植物激素是由植物体内产生,能从___________运送到___________,对植物的___________有显著影响的微量有机物。

生长素的作用表现出两重性:既能___________,也能___________;既能__________,也能___________;既能___________也能___________。

一般情况下,____浓度的生长素促进生长,___浓度的生长素抑制生长。

人工合成的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调节作用的化学物质称为_________________。

赤霉素的主要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细胞分裂素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脱落酸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乙烯的主要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

4.植物胚芽鞘的向光性是由于单侧光使生长素分布不均匀造成的,单侧光使胚芽鞘______侧生长素含量多于______侧,因而引起_______侧细胞伸长生长较快,因此造成胚芽鞘向光弯曲生长。

高考生物总复习 第26讲 植物的激素调节教案-人教版高三全册生物教案

高考生物总复习 第26讲 植物的激素调节教案-人教版高三全册生物教案

第26讲植物的激素调节课程内容核心素养——提考能1.概述植物生长素的发现和作用2.列举其他植物激素3.评述植物激素的应用价值4.实验:探究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扦插枝条生根的作用生命观念植物激素相互协调、共同调节植物的生命活动,即表达稳态与平衡观科学思维建立生长素的作用特点——两重性的模型,归纳植物激素之间的协同与拮抗作用科学探究生长素的发现实验,生长素促进生根的实验探究考点一生长素的发现及生长素的产生、分布与运输1.生长素的发现经典实验分析■助学巧记巧记生长素发现实验的5个结论(1)生长素的产生部位——胚芽鞘的尖端。

(2)发挥作用部位(靶细胞)——尖端下面的一段。

(3)感光部位——胚芽鞘尖端。

(4)生长素作用——促进伸长生长。

(5)胚芽鞘弯曲原因——生长素分布不均匀,导致生长不均匀。

2.生长素的产生、运输和分布1.植物向光性原因分析2.植物茎的背地性和根的向重力性原因分析3.“两看法〞判断植物的向性注:①判断生长素的有无,一看有没有产生部位,二看有没有人为施加;②尖端下部伸长区相当于生长素作用的“靶细胞〞部位。

(人教版必修3P48“知识〞)植物激素与动物激素都称作“激素〞,两者的区别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提示植物激素动物激素合成部位无专门的分泌器官内分泌腺或内分泌细胞作用部位没有特定的器官特定的器官、组织运输途径极性运输、非极性运输和横向运输随血液循环(体液)运输化学本质有机小分子蛋白质类、固醇类、氨基酸衍生物等结合生长素相关拓展实验,考查获取信息能力和科学探究能力1.(2016·全国卷Ⅲ,4)为了探究生长素的作用,将去尖端的玉米胚芽鞘切段随机分成两组,实验组胚芽鞘上端一侧放置含有适宜浓度IAA的琼脂块,对照组胚芽鞘上端同侧放置不含IAA 的琼脂块,两组胚芽鞘下端的琼脂块均不含IAA。

两组胚芽鞘在同样条件下,在黑暗中放置一段时间后,对照组胚芽鞘无弯曲生长,实验组胚芽鞘发生弯曲生长,如下图。

根据实验结果判断,以下表达正确的选项是( )A.胚芽鞘b侧的IAA含量与b′侧的相等B.胚芽鞘b侧与胚芽鞘c侧的IAA含量不同C.胚芽鞘b′侧细胞能运输IAA而c′侧细胞不能D.琼脂块d′从a′中获得的IAA量小于a′的输出量解析由于a中不含生长素,那么b、c中均不能接收到生长素,而a′中含生长素且可下运至b′处,故b、b′中IAA含量不同,A、B错误;胚芽鞘细胞均能运输IAA,C错误;由于b′细胞生长素可不断被消耗,那么d′中获得的生长素量应小于a′中生长素的输出量,D正确。

高考生物起点一轮复习 第八单元《植物的激素调节》学案

高考生物起点一轮复习 第八单元《植物的激素调节》学案

第八单元生命活动的调节与免疫学案39 植物的激素调节考纲要求1.植物生长素的发现和作用(Ⅱ)。

2.其他植物激素(Ⅰ)。

3.植物激素的作用(Ⅲ)。

4.探究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扦插枝条生根的作用。

复习要求:1.植物生长素的发现和作用。

2.生长素的两重性,顶端优势,植物的向地性和背地性.3.其他植物激素的作用。

基础自查一.生长素的发现过程(据图分析填空)1.达尔文的实验(1)实验过程及现象单侧光照射下的现象分析:a.b.c.d.实验结论:2.詹森的实验(1)实验过程及现象单侧光照射下的现象分析:e.f.(2)实验结论:3.拜尔的实验(1)实验过程及现象(2)结论:4.温特的实验(1)实验过程及现象(2)结论:5.植物激素:二、生长素的产生、分布和运输1.生长素的产生:2.生长素的运输(1)极性运输:非极性运输:3.分布:,如等处。

何为形态学的上端?何为横向运输?三、生长素的生理作用1.两重性(1) 。

(2)2.顶端优势(1)现象:。

(2)原因:3.生长素类似物(1)概念:。

(2)应用:四、其他植物激素的种类和生理作用1.赤霉素:(1)合成部位:(2)主要作用:2.细胞分裂素:(1)合成部位:(2)主要作用:3.脱落酸:(1)合成部位:(2)分布:(3)主要作用:4.乙烯:(1)合成部位:(2)主要作用:五、植物生长调节剂1.概念:2.优点:3.应用实例:(1)用催熟凤梨。

(2)用一定浓度的处理芦苇,使其纤维长度增加50%左右。

课堂深化探究一.生长素的发现和生理作用(一)燕麦胚芽鞘系列实验分析以上实验均可设计相应对照实验,试分析:(1)图①②表明:。

(2)图①③表明:。

(3)图③④对比分析可得出结论:。

(4)图①②③④表明:。

(5)图⑤⑥对比分析表明:。

(6)图⑥⑦对比分析表明:。

(7)图⑤⑥⑦对比分析表明:。

(8)图③⑥⑧对比分析表明:。

(9)图③⑨⑩对比分析表明:。

(10)比较图⑪和⑫表明:。

归纳:针对燕麦胚芽鞘的系列实验应明确下列结论生长素的产生部位b.发挥作用的部位c.感光部位d.生长素的作用e.弯曲生长的原因f.引起生长素分布不均匀的原因等特别提醒生长素运输的方向及方式的剖析(1)极性运输:生长素只能从形态学上端运往形态学下端,而不能由形态学下端运往形态学上端,即生长素的运输是极性运输,顶端优势现象能充分说明这一特点。

2024届高三生物一轮复习微专题:植物激素调节导学案

2024届高三生物一轮复习微专题:植物激素调节导学案

高三生物微专题---植物的激素调节班级:姓名:1.生长素的本质:产生部位:运输方式:分布部位:生长素的产生是否需要光?生长素和生长激素的异同点:生长素前面一定要加上适宜的浓度等字眼,抑制生长不是不生长2 极性运输只能由向运输,是一种逆浓度梯度的过程,需要消耗,与强度有关。

横向运输发生在根尖、茎尖等生长素产生部位。

这些部位在受到单一方向的外界刺激(如单侧光、重力和离心力等)时会发生横向运输。

失重状态下水平放置的植物的根、芽中生长素分布是的,植物会生长。

太空站中受单侧光照射的胚芽鞘怎么生长?顶端优势能发生吗?3 生长素的生理作用(1)作用方式:参与细胞代谢吗?,而是给细胞传达一种的信息。

(2)作用特点:两重性,即低浓度促进,高浓度抑制。

(3)敏感程度:幼嫩细胞衰老细胞;根芽茎。

(填“>”“<”或“=”)(4)两重性的实例:。

4 生长素类似物及其应用(1)概念:的具有与生长素相似生理效应的化学物质,如等。

(2)应用:①防止果实和叶片的;②促进;③获得;④促进扦插枝条。

5 辨析植物生命活动调节的五个易误点(1)促进果实发育和成熟的主要激素是不同的:果实发育主要是生长素作用的结果,果实成熟主要是作用的结果。

(2)生长素与细胞分裂素促进生长的作用原理是不同的:生长素促进细胞,即体积增大;细胞分裂素促进细胞,即细胞数目增多,二者共同促进植株生长。

(3)在植物的生长发育和适应环境变化的过程中,各种植物激素并不是孤立地起作用,而是。

(4)激素调节只是植物生命活动调节的一部分,在根本上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5)等环境因子的变化,会引起植物体内产生包括激素合成在内的多种变化,进而对的表达进行调节。

6 判断下列叙述的正误(1)脱落酸在果实成熟中促进细胞分裂和果实脱落( )(2)杨树顶芽的快速生长需要侧芽提供生长素( )(3)顶芽生长占优势时侧芽生长素的合成受到抑制( )(4)喷施生长素类似物可以保花保果但不能疏花疏果( )(5)生长素对果实的发育和成熟没有影响( )(6)不同种类的植物对生长素的敏感性不同,同一种植物的不同器官对生长素的敏感性也不同( )(7)在番茄花期喷洒一定浓度的2,4­D可防止落花落果( )(8)用赤霉素处理马铃薯块茎,可延长其休眠时间以利于储存( )(9)生长素可通过促进乙烯合成来促进茎段细胞伸长( )(10)脱落酸能够调控细胞的基因表达( )(11)生长素在根部的极性运输方向为由“根尖端”运往“根近茎端”( )7 说出无子番茄与无子西瓜培育原理的不同之处。

(四川专用)高考生物二轮专题突破 专题五 第3讲 植物的激素调节教学案

(四川专用)高考生物二轮专题突破 专题五 第3讲 植物的激素调节教学案

第3讲 植物的激素调节考纲要求1.植物生长素的发现和作用(Ⅱ)。

2.其他植物激素(Ⅱ)。

3.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应用(Ⅱ)。

提示 生长素、赤霉素、细胞分裂素起促进作用;脱落酸、乙烯起抑制作用。

考点1 生长素的运输与作用1.观察下列图示,判断运输方向2.下列图示均与生长素作用特点相关,据图回答问题(1)甲图中AA ′、BB ′、CC ′体现了什么?答案 生长素对植物生长仍是促进作用,只是促进作用减弱。

(2)生长素浓度不同,促进效果一定不同吗?答案 不一定。

由生长素对根、芽、茎的作用曲线可知:在促进生长时,除了最适值外其他的促进值都有两个浓度值对应同一生长速率。

(3)图乙曲线有怎样的应用?答案 用一定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溶液杀死单子叶农作物农田中的双子叶杂草。

(4)分析丙图,确定下列问题:①若植物幼苗出现向光性,且测得其向光侧生长素浓度为m ,则其背光侧生长素浓度范围应为:大于m 小于M 。

②若植物水平放置,表现出根的向地性、茎的背地性,且测得其茎的近地侧生长素浓度为M ,则茎的远地侧生长素浓度范围应为小于m 。

【思维辨析】(1)自然生长的雪松树冠呈塔形与激素作用有关(2011·山东,1C)( √ )⎩⎪⎨⎪⎧A →A ′,B →B ′为横向运输A →C ,B →D ,A ′→C ′,B ′→D ′ 为极性运输提示呈塔形是顶端优势,与生长素有关。

(2)温特的实验中生长素从胚芽鞘尖端基部进入琼脂块的方式是主动运输(2008·江苏,15D)( × ) 提示是扩散作用。

(3)顶端优势产生的主要原因是侧芽附近的生长素浓度过高,其生长受到抑制(2010·海南,5D改编)( √ ) 提示属于生长素的两重性。

(4)在太空失重状态下植物激素不能进行极性运输,根失去了向地生长的特性(2009·江苏,9④)( × ) 提示植物的极性运输是由遗传特性决定的。

(5)单侧光照射下根的背光生长与生长素的运输有关(2012·四川,4D)( √ )提示单侧光照射根,根尖生长素发生横向运输,背光侧生长素浓度高于向光侧生长素浓度,由于根对生长素敏感性高,所以背光侧生长受到抑制,向光侧生长受到促进,根出现背光生长现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植物的激素调节》
【考点定位】
【命题预测】
纵观近三年高考题,本专题主要考查植物生长素的发现和作用、其他植物激素的作用等,预测2018年高考仍将主要以非选择题形式考查以上知识点。

【要点讲解】 一、植物生长素的发现 1.生长素的发现过程 (1)达尔文实验 ①实验过程:
②实验结论:
胚芽鞘尖端受单侧光照射产生某种“影响”并向下面的伸长区传递,造成伸长区背光面比向光面生长快。

(2)鲍森•詹森实验
①实验过程:
②实验结论:
胚芽鞘尖端产生的影响可以透过琼脂片传递给下部。

(3)拜尔实验
①实验过程:
②实验结论:
胚芽鞘的弯曲生长是因为尖端产生的影响在其下部分布不均匀造成的。

(4)温特实验
①实验过程:
②实验结论:
造成胚芽鞘弯曲的是一种化学物质,并把这种物质命名为生长素。

2.生长素的产生、运输和分布
(1)产生部位:主要在幼嫩的芽、叶和发育中的种子。

(2)运输:极性运输(胚芽鞘、芽、幼叶和幼根),方向从形态学上端运输到形态学下端;非极性运输:在成熟组织中,可以通过韧皮部进行
(3)分布部位:相对集中地分布在生长旺盛的部分。

二、生长素的生理作用
1.作用特点
两重性——既能促进生长,也能抑制生长。

2.曲线解读
(1)不同浓度生长素对某一器官的生理作用曲线
①a点——既不促进也不抑制生长。

②a~c段(不含a点)——随生长素浓度升高,对生长的促进作用逐渐增强。

③c点——促进生长的最适浓度,促进效果最好。

④c~e段(不含e点)——仍为“促进”浓度,只是随生长素浓度升高,对生长的促进作用逐渐减弱。

⑤e点——对植物生长的效应与a点相同,既不促进生长,也不抑制生长。

此值为促进生长的浓度“阈值”——低于此值时均为促进生长的“低浓度”,超过此值时均为抑制生长的“高浓度”。

⑥e~f段(不含e点)——随生长素浓度升高,对生长的抑制作用增强。

⑦b、d两点——生长素浓度虽然不同,但促进效果相同。

(2)不同浓度的生长素对不同器官所起作用的关系曲线
①不同浓度的生长素作用于同一器官上,所起的生理功效不同(低浓度促进,高浓度抑制)。

②同一浓度的生长素作用于不同器官上,所起的生理功效也不同(如生长素的浓度为10-6
mol/L时,对根、芽、茎的作用分别是抑制、既不促进也不抑制、促进)。

③A、B、C三点对应的生长素浓度分别为促进根、芽、茎生长的最适浓度,说明不同的器官对生长素的敏感性不同(敏感性大小:根>芽>茎),也说明不同器官正常生长需要的生长素浓度不同。

④A′、B′、C′点对应浓度分别表示对根、芽、茎的作用是既不促进也不抑制。

低于A′、B′、C′点对应的浓度,表现为促进作用,高于A′、B′、C′点对应的浓度则起抑制作用。

3.实例剖析
(1)顶端优势
①概念:植物的顶芽优先生长而侧芽受到抑制的现象。

②原因:
③解除方法:摘除顶芽。

④应用:可适时摘除棉花的顶芽,解除顶端优势,以促进侧芽的发育,从而使它多开花、多结果。

(2)根的向地性
重力→生长素分布不均(向地侧生长素浓度高,背地侧生长素浓度低)→生长不均(根的向地侧生长慢,背地侧生长快)→根向地生长。

(3)除草剂
从图中可以看出,双子叶植物比单子叶植物敏感。

用适当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来杀死单子叶农田里的双子叶杂草,同时促进单子叶植物的生长。

三、其他植物激素及植物激素的应用
1.其他植物激素的种类及作用
2.植物激素之间的相互作用
(1)相互促进方面
①促进植物生长:生长素、赤霉素、细胞分裂素。

②延缓叶片衰老:生长素、细胞分裂素。

③诱导愈伤组织分化出根或芽:生长素、细胞分裂素。

④促进果实成熟:脱落酸、乙烯。

⑤促进果实坐果和生长:生长素、细胞分裂素、赤霉素。

(2)相互拮抗方面
①顶端优势:生长素促进顶芽生长,细胞分裂素和赤霉素促进侧芽生长。

②防止器官脱落:生长素抑制花朵脱落,脱落酸促进叶、花、果实的脱落。

③种子发芽:赤霉素、细胞分裂素促进,脱落酸抑制。

④叶子衰老:生长素、细胞分裂素抑制,脱落酸促进。

3.五种植物激素对应的生长调节剂的应用
【考点透析】
考点1 生长素的发现及其生理作用
【典型例题】下图甲表示不同浓度生长素对某植物生长的影响,图乙表示将盆栽植物横放时植物的生长状况。

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 .甲图曲线表明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具有两重性,P 点为最适浓度
B .乙图中茎的背地性与胚芽鞘的向光性中生长素的作用机理相似
C.乙图中根的向地生长体现了生长素具有两重性
D.用不同浓度的生长素溶液处理扦插枝条,生根数量一定不同
【答案】D
【变式训练】下列关于生长素及其类似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A.缺乏氧气会影响植物体内生长素的极性运输
B.植物向光生长能够说明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
C.在花期喷洒高浓度的2,4-D可防止落花落果
D.用生长素类似物处理二倍体番茄幼苗,可得到多倍体
【答案】A
考点2 其他植物激素的种类及其应用
【典型例题】植物激素在植物生命活动中起重要作用,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植物激素直接参与细胞内的代谢活动
B.在果实的发育过程中生长素和乙烯的作用相同
C.脱落酸既能促进叶片衰老,也能促进细胞分裂
D.赤霉素既能促进细胞伸长,也能促进种子萌发
【答案】D
【变式训练】下图中甲表示赤霉素的作用机理,乙表示几种激素对茎段生长的影响。

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乙图说明生长素和赤霉素具有协同作用
B.甲图中的a过程表示促进,b过程表示抑制
C.赤霉素缺乏的植物体无法完成生长素的合成
D.控制玉米茎秆高度的基因可能与赤霉素的合成代谢有关【答案】C。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